论中国文人电影的美学意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相对于主流电影,文人电影一直处于边缘的地位,理论学术界对文人电影也一直较为漠视,对它的提及零星散见于一些论文的角落,对它的论述也局限在一些个别的方面,而且量数寥寥。作为学术研究,我认为关于文人电影,这里存有很大的理论空间和挖掘潜力。因而,我认为主动地对文人电影进行一番梳理挖掘,探索其美学蕴含、艺术特点、语言形态,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具有一定的价值和积极意义的。
     本文旨在把文人电影作为一种电影美学取向给予关注和研究,以期达到对文人电影做出新的美学方面的阐释。
     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引起创作界和理论界对文人电影的重视,能够为中国电影史的研究提供一个维度,即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角度、在整体上打通一条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电影相联的通道,为中国电影找到一条属于自己文化的电影美学范式。其次,从整体的文化精神和美学风范的高度来观照电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纳,以期推动电影民族化的发展,促使电影用本民族熟悉的表现方式,表达普遍的民族情感与传递民族文化。再次,文人电影本身也是一个吐故纳新、发展变化的范畴命题,我们在此总结其特质,明晰其样态,才能有利于它借鉴和吸收新的电影语汇,才能促进它的现代意义的变革与更新。
     探讨文人电影,应先由概念内涵入手,以确立此研究的基本前提。文人电影表现出的基本内涵是:第一,富于人文关怀,具有透辟的人性照烛力。第二,写意抒情的审美趋向。运用诗化含蓄的表现手法。第三,淡而有味的美学品格。重感受体验型的审美心理。第四,具有小叙事,超时空,人物关系单纯,情节走向简单等小制作电影的外观特征。这是我们进行此次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共识。
     本文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对电影这一现代媒介的影响、作用这一角度,来探讨有着中国文化特质的电影——文人电影。中国文人电影从文化渊源上讲,有三条
    
    较为鲜明的线索。其一是中国古典文学的“诗骚传统”,即注重主观,长于表现
    的抒情言志的传统;其二便是中国古典绘画中的“文人画”。文人电影不仅借用
    了文人画的名称,而且吸收了文人画的品格和精神,包含着文人画所具有的主旨
    和特征等。再有,就是作为文人电影的哲学基础的庄禅思想,已深化到了民族的
    心理素质和审美理想当中,深深地影响了文人电影的美学意识。
     作为文人文化和中国艺术精神积淀的物化形态,中国文人电影蕴含着深厚的
    美学意蕴:一,诗意抒情之趋向。基于古典诗词的影响,文人电影的导演们都特
    别注意电影艺术综合手段的发挥,注重总体上气氛的营造,讲究诗化意境,细腻
    抒情,饱藏诗思,意蕴纯厚,余韵无穷,充满文人气质的电影“作者”通过对客
    观现实生活细腻诗意的凝望,用影片表达出他们的精神守望与心灵体验;二、写
    意韵致之品藻。中国文人画的内在美学特征是以写为法,写意抒情,写意传神,
    并以气韵生动,作为绘画创作追求的最高目标和境界。文人电影也具有传神写意
    的魅力,创作者们有意识地把中国传统美学的写意原则应用到影片拍摄中去,并
    也以气韵生动—这一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和审美追求(即追求超意识的全整
    性)的概念—作为其电影作品的艺术完整性与和谐性的最高美学追求,讲求韵
    致,含蓄蕴藉,而不一览无余,直白空洞。三,空灵淡雅之格调。文人电影追求
    清空灵动,简淡深致,朴实淡雅而不张扬乖庚,自然简洁,简中寓繁的整体风格。
    四
     电影既是绘画在银幕上的一种体现,同时,电影又是叙事文学在银幕上的运
    用。中国古典绘画的时空观念与叙事文学的诗情传统不仅契入了文人电影的内在
    命意,对于电影作为一个高科技的现代技术手段而言,也自然体现在了文人电影
    的外在具体表现形态上。
     中国文人电影的影像表意系统体现为独特的镜语构成系统:散点透视、构图
    与景深、长镜头、“空白”的使用。中国独特的时空观念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全
    息观。古典绘画中的时空观念,对文人电影所产生的影响体现在影片时空塑造的
    散点性质,即时问的被打乱和空间的非固定性与想象化。这种电影语言特性,显
    示出完全独特的民族化的美学特点;中国古典绘画在构图方面有空间广阔和人物
    渺小的特点,使得文人电影的取景模式,也多以“中景的镜头系统”为主,是“以
    远取象”的空间布局结构;长镜头的表现形式同我国古典绘画以长卷形式表现广
    阔内容的原理基本一致。文人电影对它的运用便于营造出某种风物氛围、令人难
    
    忘的某种情调,以及渲染与凝聚某种情思状态;中国传统美学的空间意识,在传
    统绘画中表现为画面上的空白。在电影里表现空白,又通过空白传达具有“虚空”
    意味的意境,比较贴近中国山水画的特点。空白在影片本文之中可以构成含蓄意
    指或模糊象征,体现出高度的写意性与抽象性。
     文人电影具有独特的影像表现方式:非叙述性、空间化、静态化以及抒情性。
    受中国叙事文学诗情传统的影响,文人电影不以“情节”取胜,而是着重于“情
    感”的抒发、心境氛围的营造,是一种非情节化的叙事;“空间化”,指的是文人
    电影在叙事上所刻意使用的省略和留出的空白,叙事上的空间化是文人电影诗情
    意蕴表?
Relative to the mainstream films, the literator film has always been the fringe location, disregarded by the academia and mentioned at the corner of the paper. However, as for the literator film, there is a lot of space and potential for academic research to do. Therefore, I think, it is very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to discovery the aesthetics implication,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language conformation about the literator film.
    In this context, I purpose to take the literator film as an aesthetic tropism, in order to give some new explanation about the literator film on the aspect of aesthetics.
    Through my research, I hope the inventing and theory groups can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literator film. A new dimensionality has been given in my paper, that i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is angle, we can find the literator film aesthetic pattern of our own culture. By absorbing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e wan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ur film nationalization, to express universal national sensibility and transfer national culture in a familiar represent mode. Furthermore, the literator film itself is a growing and variational category. We summarize its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it can use for reference and assimilate new film language, accelerate its modern transformation and renovation.
    To begin with, we must discuss the literator film's concept . Its basic connotation contains: solicitude about human nature, enjoyable and lyric taste tendency, poetry and implicative exhibition technique, thin but sapor aesthetic character, small and simple
    appearance character. The literator film has three culture origins--poem, literator
    painting and Zhuangzi ideology, which all influence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of the literator film.
    The literator film has its particular image constitutes system and narrative method. As a result, analyzing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film aesthe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film.
引文
[1] 汝信、张道一 主编《美学与艺术学研究》(论丛·第二集)江苏美术出版社
    [2] 《美术史论》丛刊第二辑 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
    [3] 《文化:中国与世界》第二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
    [4] 沈鹏,陈履生编《美术论集》第四辑:中国画讨论专辑 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
    [5] 《硕士学位论文集》美术卷 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年
    [6] 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7] 林木著,《明清文人画新潮》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8] 王宜文,路春艳编选 《美苑咀华——中国古典美学范畴集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 蒲震元,杜寒风主编《电影理论:迈向21世纪》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10] 《陈平原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97年版
    [11] 彭修银著 《中国绘画艺术论》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 陈南著 《艺术电影的魅力》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 丁亚平著 《影像中国 中国电影艺术:1945——1949》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14] 周星编选 《民风化境——中国影视与民族文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 李稚田著 《影视语言教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 王迪,王志敏著 《中国电影与意境》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
    [17] 郑君里著,《画外音》 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
    [18] 宗白华著,《美学散步》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9] 于迎春著,《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20]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 浦迪安著,《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2] 李少白著,《电影历史及理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
    [23] 《那山·那人·那狗——从小说到电影卷》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24] 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1978—199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5] 海德格尔,《诗·语言·思》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26] 于安谰编,《画论丛刊》 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