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女性小说的梦幻书写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女人天生爱做梦”是日常熟语之一。这里的“梦”,并非仅指日常睡眠中的生命活动现象,而是有着独特的文化意味,其中包含着有关女人性别特征和性别角色的认识,并融入了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可以说,“梦幻”作为人类情感体验中一个较为隐秘多变的层面,与女性的生命体验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学中的“梦幻”,特别是女性文学中的“梦幻”,更是适于透视和分析女性生命存在之独特性的领域和平台。
     本论文即以现代中国女性小说中的梦幻书写为研究对象,以中国传统文学特别是女性创作中的梦幻书写为背景,对这一领域有关梦幻的典型文本进行综合性的文化解读与分析,尝试从“梦幻”这一特定的角度,对文学与性别之间的关系进行探寻。
     论文共分六个部分,其中正文四章。
     导言部分首先明确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对文本中出现的各种“梦幻”形态和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进而考察国内外有关“梦幻”的理论阐释,重点关注其中与性别相关或受传统性别文化影响的部分,并在对国内有关“梦幻”文学书写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价值所在。
     第一章主要考察梦幻书写与女性主体性探寻之间的关系。首先论述现代女性梦幻书写中呈现出的能够体现现代女性主体精神建构的新质素,认为相比中国传统女性而言,“五四”以来现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主体精神和性别观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在现代女性小说有关女性角色、女性主体、女性隐秘经验等方面的梦幻书写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进而选择不同阶段现代中国女性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梦幻”书写,对现代女性在主体性探寻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困惑和值得思索的迷途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第二章关注的是梦幻书写与女性形象的塑造之间互相支撑的具体情况,结合文本分析了现代女性小说中的“梦中人”、“梦”中人、“梦幻人”女性形象,以“梦幻”镜像为参照点和以“梦幻”为中介并形成对位关系的女性形象,以及具有“梦魇”或“梦幻”特征的“疯女人”形象。其间着重论述了“梦幻”书写的文化功能对女性形象的强化和渲染,梦幻女性形象所蕴含的社会深层文化心理以及作者的文化想象和话语建构。
     第三章考察现代女性小说梦幻书写的叙事模式及其文本功能。根据“梦幻”的主要文化功能(如愿望的达成、生命的栖息与救赎、内在冲突的隐喻表征等),将这一阶段的梦幻书写主要归纳为三种叙事模式:“梦幻-消解”叙事模式;“栖息-救赎”叙事模式和“思虑-表征”叙事模式。这些梦幻叙事是现代女作家所寻找与探索的将心灵与外部世界进行对接的方法,其间不仅体现了现代女性小说梦幻叙事与传统女性梦幻书写的复杂联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文化背景、作者性别观念及叙事意图等多方面因素对梦幻叙事的影响。
     第四章从艺术表达和性别策略的角度,具体论述了现代女性小说创作借鉴各种“梦幻”形态的基本特征和文化功能所进行的艺术创新。主要包括:80年代以来女性小说中普遍出现的“梦呓”化表达;以宗璞、残雪等女作家小说文本为代表的“梦魇”式书写;梦幻书写的易性叙事。这些艺术表达方式既是现代女作家不断探索与尝试的表达女性生命体验的途径,又是借以更新叙事视角及叙事内容的文本策略。其间也流露出传统思维对她们的影响。
     结语部分对现代女性小说梦幻书写的基本特征加以整体把握,在肯定其成绩的同时,指出了其中的局限和不足。
     综上,现代女性小说梦幻书写从“梦幻”这一特定角度,对现代女性的身心感受、女性生命的内在矛盾,她们对两性关系以及社会历史现实的思考等进行了艺术的表现。这些书写内容不仅展现了对女性主体性的不懈探寻与追求,同时也显示出现代女作家在性别观念及梦幻的艺术表现方式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从一个侧面彰显了她们对现代女性生存境遇的思考,以及为两性平等的性别文化建设所作出的努力。
"Woman born with love dreaming"is one of day-to-day idoms.The "dream" in it not only refers to the life acitivity appearing in daily sleep, but also containing complex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and the cognitive of women's gender identity and gender roles.It can be said, as a hidden and changable level of human emotional experience,"dream" have a close relation to the female life experience.and the "dreams" in the literaral works, especiely in the female literaral works, are the appropriate platform of perspecting and analyzing female life.This paper take the writing about dream in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female novels as the study object,contacting the writing about drea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nalyse the typical texts about dream in this area.
     Introduction part point out the study objects of the paper and determine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s about "dream" at first.Then review the theories about "dream" of Chinese and foreign, focusing the part of influenced by the traditional gengder culture.next, carding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research ideas about "dream" in literature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 At last, explain the reason and value of this paper.
     Chapter one puts emphasis on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ream writing and female subjectivity. At first, expound the new features reflecting the modern women's subjectivity in the dream writing of the contemporary female novels.Which reflected in some respects, such as female roles, female subject and female hidden experience.Next choose the representative "dreams" and texts of different stages and analyze the modern women's exploration and confused.
     Chapter two puts emphasis on discussing the supporting and blending between the writing about dream and female emage. This aspect discussed the female emage associated with the dream in the contemporary female novels.Which is "women lived in the dream", "women in the dream"and"women like the dream", the women putting dream's mirror as the reference point or take dream as Intermediary, and "mad wome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ightmare"or"dream".This aspect focuses on the deep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the cultural imagination of the female emage.
     Chapter three focuses on the narrative mode and text functions.According to the main cultural functions of "dream", such as desire to achieve, life habitate and salvation, the metapho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inherent conflict.This aspect summed the dream writing in the contemporary female novels into three narrative modes:"dream-fail","habitate-salvation","thought-representation".These is the way connecting the soul to the outer world that female writers explored, which not only reflects the dream narrative of the contemporary female novels have a complex contect with traditional women writing about dream, but also embodies the influence that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gender idea and narrative intentions of writers to dream narrative.
     Chapter four specifically analyzes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and gender strategy which borrow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features of all kinds of "dream" in the contemporary female novles. Thay are the language and the form of the incoherent talk liked illusion in the female novels since the new age, the nightmare-style writing represented in the novels of Zong-pu and Can-xue, and the dream narrative with male narrator. These artistic expressions are the path of resisting the dysphasia, expressing the true ego and renewing the narrative view and content that the modern writers explored. And at some times, which also revealed the limitations tha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gender ideas.
     Conclusion summarizes the new features of the writing about dream in the contemporary female novles at the integral level, and point out the limitations and shortcomings.
     The writing about dream in the contemporary female novles is an artistic representation about the life experience, gender thinking and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of the modern female, which not only exhibit the subject exploration and the pursuit of modern female, but also display the improvement in the gender ideas, dream ideas and artistic representations, and the efforts to the culture buiding of gender equality.
引文
1[法]西蒙·波娃:《第二性——女人》,桑竹影、南珊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页。
    1 王文革:《文学梦的审美分析》,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1 参见庄子《大宗师》、《齐物论》。
    2 傅正谷:《中国梦文学史》(先秦两汉部分),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第155-160页。
    3 汉牟融《牟子》说佛“生于天竺,假形于白净王夫人。昼寝梦乘白象,身有六牙,欣然悦之,遂感而孕。以四月八日从母右肋而生。”其中还记载孝明皇帝曾“梦见神人,身有日光,飞在殿前”,有大臣讲了佛的故事,皇帝遂遣使者“写佛经四十二章”,并“作佛图像”。参见傅正谷:《中国梦文学史》(先秦两汉部分),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第46-47页。
    4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参见王月清注评:《金刚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75页。
    1 傅正谷:《中国梦文学史》(先秦两汉部分),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第68-72页。
    2 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对《诗经》的论述:“《斯干》考室,《无羊》考牧,何等正大事,而忽然各幻出占梦。本支百世,人物富庶,俱与梦中得之。恍恍惚惚,怪怪奇奇,做诗要得此段虚景。”
    3 傅正谷:《中国梦文学史》(先秦两汉部分),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第63-65页。
    4 傅正谷:《中国梦文学史》(先秦两汉部分),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第75-83页。
    5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李白的《蜀道难》:“想落天外,局自变生。大江无风,波浪白涌。白云从空,随风变灭。”
    1 王文革:《文学梦的审美分析》,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页。
    2 殷国明:《中国文艺思想的“梦思维”——古典文论阅读杂记》,《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3 陈同认为“柳生此梦,丽娘不知也;丽娘之梦,柳生不知也。各自有情,各自做梦,各不自以为梦,各遂得真。”钱宜则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柳因梦改名,杜因梦感病,皆以梦为真也,才以为真,便果是真。”谈则最后作了评论:“凡人日在情中,即日在梦中,二语足尽姻缘幻影。”参见《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转引自[美]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李志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4 俞二娘认为:“吾每喜睡,睡必有梦,梦则耳目未经涉者皆能及之。杜女固先我著鞭耶。”转引自[美]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李志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4页。
    5[美]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李志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1 翁敏华:《中日两国的梦意识和梦幻剧——以<牡丹亭>、<井筒>为视点》,《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4期。
    2 在这方面各个民族稍有不同,同是梦见女人,赫哲族认为象征着办事顺利,瑶族则认为将有小灾。参见刘文英:《梦的迷信与梦的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
    3 刘文英:《梦的迷信与梦的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2页。
    1 刘文英在《梦的迷信与梦的探索》中也曾论述过这一观点。参见刘文英:《梦的迷信与梦的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75页。
    2 刘文英:《梦的迷信与梦的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74页。
    3 闻一多:《评本学年<周刊>里的新诗》,参见武汉大学闻一多研究室编:《闻一多论新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1 闻一多:《<冬夜>评论》,《闻一多全集》(第3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327页。
    2 闻一多:《致吴景超》,《闻一多书信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39页。
    3 吴晓东:《“梦”与中国现代作家的艺术探索》,《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1期。
    4 郭沫若:《文艺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页。
    1[苏]列·谢·维戈茨基:《艺术心理学》,周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95页。
    2[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70、301页。
    3[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08页。
    4 段宝林编:《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309页。
    5 王忠琪等译:《法国作家论文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583-600页。
    6 傅正谷编著:《外国名家谈梦汇编》,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01页。
    1 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10页。
    2 参见歌德1830年3月14日与艾克曼的谈话。转引自艾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07页。
    3 陶伯华、朱亚燕:《灵感学引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88页。
    4[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1页。
    5 傅正谷编著:《外国名家谈梦汇编》,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67-268页。
    6[美]S·阿瑞提:《创造的秘密》,转引自傅正谷编著:《外国名家谈梦汇编》,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69-270页。
    7[美]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石天曙、滕守尧译,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社,1984年版,第418-419页。
    1[法]加斯东·巴拉什:《梦想的诗学》,刘自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7页。
    1 傅正谷:《中国梦文学史》(先秦两汉部分),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1994年,天津社科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还举办了“傅正谷梦文化研讨会暨首届中国梦文化研究讨论会”,并出版了《傅正谷梦文化研究讨论会暨首届中国梦文化探讨会论文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2 邹强:《中国经典文本中梦意象的美学研究》,齐鲁书社,2007年版。
    3 王立:《先秦文学中的梦境描写及其历史地位初探》,《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此外还有傅正谷、蒋振华等人对《庄子》对文言梦幻小说的影响的论述,如傅正谷:《庄子:中国古代梦寐说与梦文化的奠基人》,《齐鲁学刊》,1988年第4期;
    蒋振华:《<庄子>梦寓言——中国梦文学的开山鼻祖》,《求索》,1995年第3期。
    4 吴绍(金九):《文言梦小说的发展轨迹》,《延边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1 夏广兴:《佛教与魏晋南北朝梦文学》,《贵州文史丛刊》,2000年第1期。
    2 吴绍(金九):《文言梦小说与宗教文化心理》,《延边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3 周俐:《梦中受孕与水中受孕——古代小说里的奇异受孕简说》,《明清小说研究》,1996年第4期。
    4 张清华:《境界优美 诗意盎然——抒情小说<秦梦记>》,《文学知识》,1988年第3期。
    5 党芳莉:《潜论唐传奇中梦幻的艺术构思作用》,《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党芳莉:《托笔梦幻 旨在人生——试论唐人小说中的梦幻描写》,《唐都学刊》,1997年第3期。
    6 李金坤:《<风><骚>梦幻描写审美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7 傅正谷:《<洛神赋>的梦幻词赋史地位及当代辩论》,《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第2期。
    8 李炳海:《先秦两汉散文的梦象与生殖崇拜》,《学术交流》,2007年第7期。
    1 薛海燕:《论汤显祖的梦幻观》,《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2 如陈茂庆的博士论文《戏剧中的梦幻——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等。
    3 如肖宝红在《梦幻思维在中国传统戏剧中的渗透》(《电影评介》,2006年第9期)一文中在论述梦幻思维在中国传统戏剧中的渗透的基础上,还论述了梦幻思维、宗教思维与审美思维三者的关系。
    4 吴晓东:《“梦”与中国现代作家的艺术探索》,《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1期。
    5 王绯:《女性与阅读期待》,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 赵树勤:《当代女性文学与精神分析学》,《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7 陈锦标:《<野草>与梦》,《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8 周棉:《鲜为人知的剧作——谈冯至的梦幻剧》,《河北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9 丁帆、齐红:《拒绝尘俗:月光与天堂——试析迟子建小说中的“梦幻”情绪》,《作家》,1995年第6期。
    1 如戴锦华的《残雪:梦魇萦绕的小屋》(《南方文坛》,2000年第5期)是对残雪小说文本中的“梦”及其与“梦”相关的内容、语言或形式进行文化分析的代表性论文;此外还有易文翔的《执著于梦幻世界的突围与表演》(《小说评论》,2004年第4期);朱凯的《梦幻与现实的成功架构——解读残雪》(《山东文学》,2006年第1期)等。
    2 如陈秀香、陈兴军在《以想象为本体 以梦幻为真实——拉美当代文学对中国文坛叙事范式的冲击》(《名作欣赏》,2006年第7期)一文中论述了拉美当代文学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梦幻书写的冲击。
    3 李炳海:《先秦两汉散文的梦象与生殖崇拜》,《学术交流》,2007年第7期。
    4 周赐德:《沉沦梦幻的世界——郁达夫小说的心理世界探寻》,《西藏大学学报》,1999年第11期。
    5 王守雪:《美和情欲:梦会神女原型题旨的内核》,《殷都学刊》,1996年第3期。
    6 李鹏飞:《唐代非写实小说之类型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 张桂琴:《明清文言梦幻小说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2 李沛:《虚幻与真实的变奏——论陈染小说中的“梦幻人”》,《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6期。
    3 谢拥军:《杜丽娘的情梦与明清女性情爱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 李建华、周萍:《官德:身份伦理的视野》,《湖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1[美]肖沃尔特:《荒原中的女权主义批评》,李自修译,参见王逢振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275页。
    1 张爱玲:《谈女人》,《天地》,1944年3月第6期。
    2 郝雨:《第三种批评——寻找和开辟第三种思维》,《当代人》,1995年第8期。
    3 周乐诗:《寄宿在“一间自己的房间”里:论传统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名作欣赏》,1995年第2期。
    1[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27页。
    1[英]菲尔·莫伦:《弗洛伊德与虚假记忆综合症》,申雷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1 刘思谦:《“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6页。
    1 乔以钢:《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1 陈衡哲:《小雨点·自序》,上海:新月书店,1928年版,第17页。
    1 任永叔:《小雨点·任序》,陈衡哲:《小雨点》,上海:新月书店,1928年版,第14页。
    2 陈衡哲:《妇女与职业》,《衡哲散文集》(上),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版,第151页。
    3 陈衡哲:《妇女问题的根本谈》,《衡哲散文集》(上),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版,第201页。
    4 陈衡哲:《两性问题与社会意识》,《衡哲散文集》(上),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版,第224页。
    5 盛英:《略论陈衡哲的妇女观》,《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1期。
    1 常彬:《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2 何丹仁(冯雪峰):《关于新小说的诞生——评丁玲的<水>》,《北斗》第2卷1期,1932年1月。
    1 徐坤:《从此越来越明亮》,《北京文学》,1995年第11期。
    1 徐小斌:《让我们期待明天更美好》,《徐小斌文集》,北京:华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43-344页。
    1 孙绍先:《女性主义文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
    2 “自欺”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指“人”“在他人的不过分恭维或自我的合理推论下虚无其欠缺的现象”,其本质上是一种为了逃避自由选择而进行的自我欺骗。
    3[德]温德尔:《女性主义神学景观》,刁文俊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33页。
    1 易晖:《“我”是谁——新时期小说中知识分子的身份意识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3页。
    1 《礼记·内则》,《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年版,第1463页。
    2 李小江:《女性审美意识探微》,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35页。
    1 苏雪林:《关于庐隐的回忆》,《苏雪林文集》(2),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58页。
    1 转引自叶舒宪:《高唐女神与维纳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3页。
    1 姚玳玫:《想像女性——海派小说的叙述(1842—194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
    2[日]片岗铁兵:《色情文化》,刘纳鸥译,《刘呐鸥小说全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133页。
    3 姚玳玫:《想像女性——海派小说的叙述(1842-194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页。
    4 王蒙:《陌生的陈染》,《陈染文集》,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1 王蒙:《“红罂粟丛书”·序》,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 Williamson.J.Decoding Advertisement:Ideology and Meaning in Advertising,London:Marion Boyars,1978.p64.
    转引自张幼斌:《谈心理分析理论在媒体和文化研究中的效用和局限性》,《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2 Thorn ham,S.Feminist Theory and Cultural Studies:Stories of Unsettled Relations.London:Arnold,2000.P90.
    转引自张幼斌:《谈心理分析理论在媒体和文化研究中的效用和局限性》,《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 陶家俊:《“世界性”的四重变奏——从“对位阅读”论萨伊德的思想特征》,《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第3期。
    2 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263页。
    1 王纯菲:《女贞与女色——中国古代文学两极女性形象并存的民族文化缘由》,《东方丛刊》,2007年第2期。
    1 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4页。
    1 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4页。
    2 铁凝:《永远的恐惧和期待》,《铁凝散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70页。
    1[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封底。
    2[法]西蒙·波娃:《第二性——女人》,桑竹影、南珊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页。
    1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1 Mohammadi等报道成年抑郁症患者中女性是男性的两倍,女性抑郁症的患病率是14.34%,而男性仅为7.34%。Mohammadi MR,Dravidian H,Noorbala AA ET allAn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Iranl Clin Pract Epidermal Ment Health,2005,26;1:16.
    2 袁静:《女性抑郁症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中国妇幼保健》,2007年第22期。
    1 陈福民:《无罪的凋谢——写在徐小斌<羽蛇>再版重印之际》,《南方文坛》,2005年第2期。
    1[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3页。
    2 林白:《空中的碎片》,《林白文集(4):空心岁月》,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303页。
    3 林白:《选择的过程与追忆——关于<致命的飞翔>》,《林白文集(4):空心岁月》,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4 林白:《猜想大麻》,《林白散文集:秘密之花》,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310页。
    5 陈晓明:《仿真的年代——超现实主义文学流变与文化想象》,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6页。
    1[美]桑得拉·吉尔伯特、苏珊·格巴:《镜与妖女:对女权主义批评的反思》,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86页。
    2[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页。
    3 陈贤义、李文忠、陈家焜主编:《麻风病防治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4[清]丘心如:《笔生花》,赵景深主编、江巨荣校点:《中国古典讲唱文学丛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117页。
    1[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页。
    1[美]伊莱恩·肖尔瓦特:《她们自己的文学》,美国普林斯顿出版社,1977年版,第4-5页。
    转引自李小江:《女性审美意识探微》,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0页。
    1[奥]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赖其万、符传孝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第38页。
    1[法]克洛德·布雷蒙:《叙述可能之逻辑》,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6页。
    1 金健人:《论文学的艺术张力》,《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3期。
    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207页。
    3 王先霈等主编:《文艺批评术语词典》,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87页。
    1 王金圣:《充满张力的寓言化叙述——重读<孔已己>》,《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1期。
    1[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1[美]安东尼·史蒂文斯:《人类梦史》,杨晋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第162-163页。
    2[奥]A·阿德勒:《自卑与超越》,黄光国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第95页。
    1[法]克洛德·布雷蒙:《叙述可能之逻辑》,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6页。
    2 罗钢:《叙事学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第93页。
    1[美]N·克莱德曼著:《梦的模式》,转引自[美]R·F·汤普森主编:《生理心理学》,孙晔等编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72页。
    1 陈染:《沉默的左乳》,《陈染文集》(2),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76页。
    2 徐小斌:《让我们期待明天更美好》,《徐小斌文集》,北京:华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43-344页。
    3[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1页。
    4 戴锦华:《自我缠绕的迷幻花园——阅读徐小斌》,《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1期。
    5 戴锦华:《陈染:个人和女性的书写》,《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3期。
    6 陈染:《另一只耳朵的敲击声》,《陈染文集》(2),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76页。
    7 陈染:《凡墙都是门》,北京:华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1 徐小斌:《世纪回眸:生命中的色彩》,《蔷薇的感觉》,北京:华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1 段继红:《清代闺阁文学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6-217页。
    1[法]埃莱娜·西苏:《从潜意识场景到历史场景》,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18页。
    2[英]M.W.艾森克、M.T.基恩:《认知心理学》,高定国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1-368页。
    1 刘思谦:《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研究的学科化》,《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2 严轶伦:《作为修辞表征的预设》,《外国语言文学》,2007年第3期。
    1[奥]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赖其万、符传孝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87页。
    2 这里的“内觉”与美国文艺心理学家S·阿瑞提所描绘的“内觉”相类似,但又并不完全相同,阿瑞提所描绘的“内觉是对过去的事物与运动所产生的经验、知觉、记忆和意象的一种原始的组织”,一种“非语言的、无意识的或前意识的认识”、“体验”和“意向”(参见鲁枢元:《超越语言——文学语言学刍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原文出自[美]S·阿瑞提:《创造的秘密》,钱岗南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8—69页)。而与“梦”相关的“内觉”则是一种以内在体验为基础的动力,并不完全都是“无意识或前意识”的。
    3[美]尼古拉·米尔左夫:《什么是视觉文化》,《文化研究》(第三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5期。
    1 罗岗:《视觉“互文”、身体想象和凝视的政治——丁玲的<梦珂>与后五四的都市图景》,《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 钱家渝:《视觉心理学——视觉形式的思维与传播》,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2 徐小斌:《个人化写作与外部世界》,《美丽纹身》,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第136页。
    1 吴晓东:《“梦”与中国现代作家的艺术探索》,《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1期。
    2[美]卡罗尔·吉利根:《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肖巍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1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4页。
    2 荒林主编:《女性生存笔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1[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1页。
    2[美]苏珊·格巴:《“空白之页”与女性创造力》,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6页。
    1 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9页。
    2 斯妤:《背弃与钟爱》,《斯妤作品精选·随笔卷》,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3[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3页。
    1 荒林、王光明:《两性对话——20世纪中国女性与文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119页。
    2[英]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王还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第97页。
    1 转引自罗婷等:《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与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2页。
    原文出自Caroline Bock."The Report From Paris".Signs.1978.No.8:P.851.
    2[英]弗吉尼亚·伍尔夫:《伍尔夫随笔集》,孔小炯、黄梅译,深圳:海天出版社,1996年版,第182页。
    3[美]卡罗尔·吉利根:《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肖巍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
    1 海男:《蝴蝶是怎样变成标本的》,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213页。
    1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15页。
    2 罗婷:《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与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
    1 陈晓明:《语言的妄想症或解构男人》,《文汇读书周报》,2000年8月12日。
    1 赵勇:《怀疑与追问: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能否成为可能》,《文艺评论》,1996年第6期。
    2 王丽霞在《性别神话的坍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写作批判》(《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1期)一文中谈到,陈染、林白、海男等人小说中“呓语表达的雷同与失误”,认为“这种极端化的表达方式悖离了读者惯常的阅读经验,客观上造成了巨大的阅读障碍,消减了文本的可读性”;杜霞在《自己的声音:联系与隔绝——90年代女性主义写作的境遇》(《文艺评论》,2005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90年代的女性写作在发出女性自己的“声音”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自说自话”的“话语真空”。
    3 罗婷等:《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与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4页。
    1 桑建中:《玄览·神思·妙悟——中国古代艺术思维论》,《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
    2 毛正天:《神思:中国古代艺术构思论的独特表述——中国古代心理诗学研究札记(12)》,《江淮论坛》,2006年第2期。
    3[美]葛浩文:《萧红评传》,郑继宗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37页。
    4 宗璞:《给克强、振刚同志的信》,《钟山》,1982年第3期。
    5 学界一般认为宗璞与残雪主要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家卡夫卡的创作与理论的影响,本文以“内观”手法为切入点挖掘了这种创作方法与中国本土文化传统与理论资源的影响。
    1[奥]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赖其万、符传孝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87页。
    2 李欧梵:《徘徊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20页。
    3 涂险峰:《生存意义的对话——写在残雪与卡夫卡之间》,《文学评论》,2002年第5期。
    1 残雪:《激情通道》,《蚊子与山歌》,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333页。
    2[日]近藤直子:《残雪——黑夜的讲述者》,《文学评论》,1995年第1期。
    3 王一川:《语言乌托邦——20世纪西方语言论美学探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9页。
    1[美]弗雷德里克.J.霍夫曼:《弗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王宁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78年版,第32页。
    2 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81页。
    3[俄]雅各布森:《闭幕词:语言学与诗学》,[美]托马斯·A·塞比奥克主编:《语言文体论集》,麻省理工学院,1960年版。转引自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81页。
    4 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37页。
    1 鲁枢元:《超越语言——文学语言学刍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7页。
    原文出自[美]S.阿瑞提:《创造的秘密》,钱岗南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8-69页。
    2 残雪:《激情通道》,《蚊子与山歌》,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326页。
    1[英]R.D.莱恩:《分裂的自我》,林和生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页。
    2 荒林:《超越女性——残雪的小说》,《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5期。
    1 残雪:《美丽南方之夏日》,《中国》,1986年第10期。
    2[法]埃莱娜·西苏:《从潜意识场景到历史场景》,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12页。
    3 残雪、唐朝晖:《城堡里的灵魂——访残雪》,《百花洲》,2002年第3期。
    1[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张京媛译,《当代电影》,1989年第6期。
    2[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鲁迅:一个中国文化的民族寓言——第三世界文本新解》,孙盛涛 徐良译,《鲁迅研究月刊》,1993年第4期。
    3[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鲁迅:一个中国文化的民族寓言——第三世界文本新解》,孙盛涛 徐良译,《鲁迅研究月刊》,1993年第4期。
    1 陈晓明:《勉强的解放:后新时期女性小说概论》,《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3期。
    2[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23页。
    1 胡荣:《艺术之魂的独舞者:理解残雪》,《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2 荒林:《超越女性——残雪的小说》,《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5期。
    1 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2[德]米歇尔·砍—阿克曼:《访张洁》,孙书柱译,汉堡出版社,Bogen1985(15)。转引自《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张洁研究专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5页。
    1[美]罗恩·西尔维:《红色的响箭——与中国最重要的女作家张洁谈话》,董之琳译,美国《星期六评论》,1986.6.转引自《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张洁研究专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9页。
    2 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06页。
    1 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0页。
    2 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4页。
    3 张芙鸣:《沉樱小说的历史地位》,《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1 郭振华:《“挫折的反应”与“性格的塑造”》,《文艺理论研究》,1984年第2期。
    2 高亚兵、聂江:《初中生挫折反应类型与教育对策的研究》,《社会心理科学》,1997年第4期。
    1 朱文颖:《戴女士与蓝》,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年版,第238页。
    2 同上,第240页。
    3 李玲:《易性体验与两性平等——致舒芜老师》,《书城》,2006年第1期。
    1[日]水田宗子:《女性的自我与表现近代女性文学的历程》,陈晖等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页。
    1[美]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李志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1页。
    [奥]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赖其万、符传孝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美]弗雷德里克.J.霍夫曼.弗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王宁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78.
    [英]菲尔·莫伦.弗洛伊德与虚假记忆综合症.申雷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奥]A·阿德勒.自卑与超越.黄国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
    [美]埃里希·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张燕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奥]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7.
    [苏]列·谢·维戈茨基.艺术心理学.周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美]R·F汤姆森主编.生理心理学.孙晔等编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英]M.W.艾森克、M.T.基恩.认知心理学.高国定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美]安东尼·史蒂文森.人类梦史.杨晋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
    [法]加斯东·巴拉什.梦想的诗学.刘自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6.
    [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法]列维-施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俄]列维-施特劳斯.结构人类学.俞宣孟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英]R.D.莱思.分裂的自我.林和生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方文、王铭铭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8.
    [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德]艾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美]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石天曙、滕守尧译.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社,1984.
    [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美]S.阿瑞提:创造的秘密.钱岗南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英]特里·伊格尔顿.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王逢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英]拉曼·塞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荷]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法]西蒙·波娃.第二性——女人.桑竹影、南珊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英]玛丽·伊格尔顿编.女权主义文学研究.胡敏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
    [德]温德尔.女性主义神学景观.刁文俊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美]卡罗尔·吉利根.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肖巍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日]水田宗子.女性的自我与表现:近代女性文学的历程.陈晖等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美]卡伦·霍尔奈.女性心理学.窦卫森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艾晓明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美]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李志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美]葛浩文.萧红评传.郑继宗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王还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伍尔夫随笔集.孔小炯、黄梅译.深圳:海天出版社,1996.
    刘文英.梦的迷信与梦的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傅正谷编著.外国名家谈梦汇编.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傅正谷.中国梦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傅正谷.中国梦文学史(先秦两汉部分).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钱家渝.视觉心理学——视觉形式的思维与传播.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陶伯华、朱亚燕.灵感学引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段宝林编.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
    王忠琪等译.法国作家谈文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王逢振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
    王先霈等主编.文艺批评术语词典.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鲁枢元.超越语言——文学语言学刍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王一川.语言乌托邦——20世纪西方语言论美学探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张寅德编选.叙事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罗钢.叙事学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五十篇文革小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陈晓明.仿真的年代——超现实主义文学流变与文化想象.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李欧梵.徘徊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易晖.“我”是谁——新时期小说中知识分子的身份意识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孙绍先.女性主义文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康正果.风骚与艳情——中国古典诗词诗词的女性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李小江.女性审美意识探微.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刘思谦.“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鲍晓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王绯.女性与阅读期待.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盛英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乔以钢.中国女性的文学世界.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
    乔以钢.低吟高歌——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论.天津:南开人民出版社,1998.
    乔以钢.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乔以钢.中国女性与文学——乔以钢自选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乔以钢.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谭正璧.中国女性文学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荒林、王光明.两性对话——20世纪中国女性与文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罗婷等.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与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姚玳玫.想像女性——海派小说的叙述(1984—194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张浩.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精神分析话语剖析.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常彬.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段继红.清代闺阁文学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张晓梅.男子作闺音——中国古典文学中男扮女装现象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蒋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矛盾身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李鹏飞.唐代非写实小说之类型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叶舒宪.高唐女神与维纳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王文革.文学梦的审美分析.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邹强.中国经典文本中梦意象的美学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7.
    桑建中.玄览·神思·妙悟——中国古代艺术思维论.江苏社会科学,1992(2).
    毛正天.神思:中国古代艺术构思论的独特表达——中国古代心理诗学札记.江淮论坛,2006(2).
    肖宝红.梦幻思维在中国传统戏剧中的渗透.电影评介,2006(9).
    殷国明.中国文艺思想的“梦思维”——古典文论阅读札记.社会科学,2008(1).
    翁敏华.中日两国的梦意识和梦幻剧——以《牡丹亭》、井筒《为视点》.中国比较文学,2002(4).
    谢拥军.杜丽娘的情梦与明清女性情爱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4).
    王纯菲.女贞与女色——中国古代文学两极女性形象并存的民族文化缘由.东方丛刊,2007(2).
    黄霖.《闺艳秦声》与“易性文学”——兼辩《琴瑟乐》非蒲松龄所作.文学遗产,2004(1).
    张芙鸣.沉樱小说的历史地位.复旦学报,1999(2).
    丁帆 齐红.拒绝尘俗:月亮与天堂——试析迟子建小说中的“梦幻”情绪.作家,1995(6).
    吴晓东.“梦”与中国现代作家的艺术探索.文艺理论研究,1996(1).
    赵树勤.当代女性文学与精神分析学.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
    李沛.虚幻与真实的变奏——论陈染小说中的“梦幻人”.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6).
    宗璞.给克强、振刚同志的信.钟山,1982(3).
    徐坤.从此越来越明亮.北京文学,1995(11).
    残雪.美丽的南方之夏日.中国,1986(10).
    荒林.超越女性——残雪的小说.当代作家评论,1994(5).
    胡荣.艺术之魂的独舞者:理解残雪.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2(3).
    残雪、唐朝晖.城堡里的灵魂——访残雪.百花洲,2002(3).
    涂险峰.生存意义的对话——写在残雪与卡夫卡之间.文学评论,2002(2).
    易文翔.执着于梦幻世界的突围与表演.小说评论,2004(4).
    戴锦华.残雪:梦魇萦绕的小屋.南方文坛.2000(5).
    戴锦华.陈染:个人和女性的写作.当代作家评论,1996(3).
    戴锦华.自我缠绕的迷幻花园——阅读徐小斌.当代作家评论,1999(1).
    盛英.略论陈衡哲的妇女观.妇女研究论丛.2000(1).
    刘思谦.女性·妇女·女性主义·女性文学批评.南方文坛.1998(2).
    刘思谦.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研究的学科化.文艺理论研究.2003(1).
    李玲.易性想象与男性立场——矛盾前期小说中的性别意识分析.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夏之卷.
    李玲.易性体验与两性平等——致舒芜老师.书城,2006(1).
    陈晓明.勉强的解放:后新时期女性小说概论.当代作家评论,1994(3).
    王丽霞.性别神话的坍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写作批判.当代作家评论,2005(1).
    杜霞.自己的声音:联系与隔绝:90年代女性主义写作的境遇.文艺评论,2005(2).
    赵勇.怀疑与追问: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能否成为可能.文艺评论,1996(6).
    郭振华.“挫折的反应”与“性格的塑造”.文艺理论研究,1984(2).
    金健人.论文学的艺术张力.文艺理论研究,2001(3).
    王金圣.充满张力的寓言化叙述——重读《孔乙己》.社会科学论坛,2004(1).
    罗岗.视觉“互文”、身体想象和凝视的政治——丁玲的《梦珂》与后五四的都市图景.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5).
    陶家俊.“世界性”的四重变奏——从“对位阅读”论萨伊德的思想特征.当代外国文学,2006(3).
    严轶伦.作为修辞表征的预设.外国语言文学,2007(3).
    李建华、周萍.官德:身份伦理的视野.湖南大学学报,1999(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