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迈涅克与历史主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首先在前言中介绍了迈涅克研究的状况,指出尽管迈涅克在史学史和思想史中都占有重要位置,但对他的研究却较为薄弱。本文对迈涅克的研究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个方面讲在历史主义思想潮流中迈涅克所处的位置,第二个方面讲迈涅克本人所持的历史主义观念具有何种特点。
     历史主义思想潮流在德意志主要通过两类彼此相关的学术活动得以体现,一类是史学编撰,以兰克教徒授众的柏林为中心,一类是关于史学方法与价值的讨论,以思想家汇集的德意志西南为重镇。迈涅克受业于普鲁士学派,远承兰克的精神与方法,被誉为历史主义史学编撰的最后一位大师;不但如此,迈涅克还在德意志西南接触关于史学方法与价值的讨论,亲身感受并力图解决所谓“历史主义的危机”,即历史主义导致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难题。因此,无论就史学史还是就思想史而言,探讨历史主义问题,都不能不思及迈涅克。
     迈涅克所著《历史主义的兴起》,描述了经由新柏拉图主义的早期先驱,英法的启蒙运动,早期浪漫主义以及德意志思想家,历史主义观念应运而生的过程。他所描述的历史主义观念也正是他本人所持有的,其核心概念是“个性”与“个性化的发展”。本文依据《历史主义的兴起》,介绍了这两个概念的形成过程,接下来指出,迈涅克之所以持有此种历史主义观念,不但有他自己所阐明的思想史的逻辑作为原因,他所处时代的政治危机和战争阴霾也是重要的刺激因素。
     最后,本文简单介绍了克罗齐和波普尔的历史主义,以资参照。
Although Friedrich Meinecke is a very important man both in the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 and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yet the research about him is not very much enough especially in China.
    Through this article, we will discover that Meinecke did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ism, because he not only inherited the tradition of historiography since Ranke but also attended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method and the value of history which was initiated by the thinkers in the southwest of Germany. Therefore, we can not research Historicism without making mention of Meinecke.
    In order to know about Meinecke's Historicism, we must attach a great importance to his great book named Die Entstehung des Hi stori smus (Historism : The Rise of a New Historical Outlook ). Meinecke described the rise of Historism in this book and at the same time expressed his own outlook. We will introduce his outlook through these two key words called Individuality and Development. The reason why he insisted on such a kind of outlook can also be discovered so long as we take the Europe's political situation into account.
    At the end of this article, we also refer to Croce and Popper in order to differenti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and Meinecke.
引文
1.弗里德里西.迈涅克(Friedrich Meinecke):《历史主义的兴起》(Historism: The Rise of a New Historical Outlook),J·E.·安德森(J.E.Anderson)英译,伦敦,1972年。
    2.莫里斯·曼德尔鲍姆所作“历史主义”词条,见《哲学百科全书》(Th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Ay,纽约,1967年)第四卷。
    3.罗伯特.波伊(Robert A.Pois):《历史主义的两极:克罗齐与迈涅克》(Two Poles Within Historicism: Croce and Meinecke),《思想史杂志》(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总第 ⅩⅩⅪ卷,1970年,第253-272页。
    4.德怀特·李(Dwight E.Le)和罗伯特.贝克(Robert N.Beck):《历史主义的涵义》(The Meaning of‘Historicism),载《美国历史评论》(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第59卷, 1954年4月,第568-577页.
    1.梅尼克:《德国的浩劫》,何兆武译,三联书店,2002年1月。
    2.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傅任敢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9月。
    3.列奥·斯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三联书店,2003年1月。
    4.吉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杨豫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5.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詹明信批评理论文选》,陈清桥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6.休斯:《意识与社会:1890年至1930年间欧洲社会思想的新取向》,李丰斌译,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1年版.
    7.格奥尔格·伊格尔斯:《历史主义的由来及其含义》,王晴佳译,《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1期。
    8.伊格尔斯作“历史主义”词条于《思想史辞典》(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Ideas)纽约1973年;中译见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附录2》,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年1月版,第282—297页。
    9.黄进兴:《历史主义与历史理论》,允晨文化实业有限股份公司,民国81年。
    10.徐先尧:《迈乃克对于兰克和布克哈特的观点的转变》,《大陆杂志》28卷,第9—12期.
    11.徐先尧:《德国迈乃克教授的历史学》,《大陆杂志》15卷,第9、第10期。
    12.李秋零:《德国哲人视野中的历史》,人民大学出版社,94年10月。
    13.彭刚:《克罗齐与历史主义》,《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3期。
    14.魏楚雄:《历史主义与西方社会的人文主义倾向》,《史学理论丛书》编辑部编《当代西方史学思想的困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5.张芝联:《资产阶级历史主义的形成及其特征》,《世界历史》,1979年第1期。
    16.蒋大椿、陈启能主编《史学理论大辞典》中,东月所作“历史主义”词条,及杨玉生所作“德国历史主义”词条,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