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关中地区造像题记书法艺术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北朝时期造像题记承载的信息量非常丰富、广泛,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在不同宗教影响下复杂的民族关系,同时还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本课题在对北朝关中地区造像碑实物实际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艺术考古学、金石学、历史学、文献学、文字学、书法学、美术学等诸多学科知识与研究方法,以北魏、西魏、北周三个时期为序,分析了这三个朝代关中地区造像题记的书法艺术类型和风格,提出了以“平画宽结”为特征而形成的“长安书风”,其结体宽博,横平竖直,有着隶书遗法,书风疏朗纯厚,简朴超逸,更具有民间性和普遍性。
     北朝关中地区造像题记的书法发展过程,与我国北方民族的融合和发展紧密相关,造像题记书法从北魏早期的“以隶作楷”到“以楷作隶”,再到最后的规整、圆润、秀美,不仅是少数民族文化素质提高的表现,也是民族大融合和南北朝书法融合的表现,这种文化上的融合为隋代书法的统一和唐代书法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条件。可以说,没有这种融合,就不会有唐代书法的繁荣。另外,“魏碑体”书法特征的形成主要是以“斜画紧结”的“洛阳体”和以“平画宽结”的“长安书风”共同构成,二者相互影响,并各自吸收了南方书法的风格,在西魏时两地书风开始了本质上的交融,经过了北周,到隋代开始全面融合,并最终促成了中国书法在唐代的繁荣。
The statue inscriptions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have been carrying abundant information. It not only reflected the society,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at that time but also importantly presented the complex national relationship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religions. It has high value in calligraphy and art.
     This project analyzed the types and styles in art and calligraphy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the Western Wei Dynasty and the Northern Zhou Dynasty in the central Shaanxi plain areas applying multi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research methods in art archaeology, epigraphy, history, literature, philology, calligraphy and art on the basis of practical survey on the real statue steles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in the central Shaanxi plain areas. The project advances " Chang'an calligraphy style" characterized as "ping hua kuan jie", which looks broad and strong and its horizontal stroke is evenly written from left to right and vertical stroke is straightly written from top to bottom; it has some similarity with official script that looks simple and pure and it is popular and general.
     The calligraphic development of statue inscription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in the central Shaanxi plain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harmony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ities in the north of our country.Calligraphy of statue inscription is developed from "taking official script as regular script" to "taking regular script as official script", then it developed into being regular, neat, full and elegant. The development not only presents the increase in cultural quality of minor nationalities but also shows the national harmony and calligraphy of the South mixing together with the North. The Southern culture mixing together with the Northern culture laid solid foundation and did full preparation for the calligraphic unification of Sui Dynasty and the calligraphic prosperity of Tang Dynasty. In other words, without the mixture, there would be no the calligraphic prosperity of Tang Dynasty. Besides, the calligraphic style of Wei stele is formed primarily from "Luoyang style" and "Chang'an style" which are mutually affected and learn something from the Southern calligraphic style; the two styles begin essentially mixing together in Western Wei and mixed together comprehensively in Sui Dynasty, also promoted the calligraphic prosperity of Tang Dynasty.
引文
①参见王昶著:《金石萃编·北朝·造像诸碑·总论》卷三十九,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版。
    ②参见李静杰:《佛教造像碑分期与分区》,《佛学研究》1979年00期,第34—51。
    ③胡文和:《陕西北魏道(佛)教造像碑、石类型和形象造型探究》,《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4期。
    ①参见罗宏才:《中国佛道造像碑研究——以关中地区为考察中心》,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0页。
    ①张宝玺:《甘肃佛教石刻造像》,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②唐晓军:《甘肃古代石刻艺术》,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③唐晓军:《甘肃古代石刻艺术》,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250页。
    ④杨泓:《造像碑》,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639—640页。
    ⑤罗宏才:《中国佛道造像碑研究——以关中地区为考察中心》,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9—53页、第96—103页。罗宏才列举的容易与造像碑相混淆的五种石刻造像分别是:背平式造像、单面单龛式造像、原嵌置于寺塔塔身或塔(台)基上的长方形、方形单面石雕造像、阿育王石塔、其他,如石造像座。
    ①唐晓军:《甘肃古代石刻艺术》,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322页。
    ②唐晓军:《甘肃古代石刻艺术》,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327页。
    ①张鹏:《北朝佛教造像记的文学意义》,载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0月第5期。
    ②李发:《北朝石刻俗字类型举隅》,载于《南昌大学学报》2008年6月10卷,第2期。
    ③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研究》,载于《涪陵师范学院学报》第2006年3月22卷,第2期。
    ④陆明君:《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
    ⑤许慎:《说文解字序》,见崔尔平选编点校《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版,第3页。
    ⑥吴慧平:《书法文化地理研究》,荣宝斋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①崔尔平选编:《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715页。
    ②刘天琪:《隋唐墓志盖题铭艺术研究》,见2009年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第41页。
    ③丛文俊:《中国书法史·清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24页。
    ④刘天琪:《隋唐墓志盖题铭艺术研究》,见2009年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第42页。
    ⑤(清)梁巘著:《评书帖》,见崔尔平选编点校《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575页。
    ⑥参见刘天琪:《隋唐墓志盖题铭艺术研究》,见2009年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第43—44页。
    ①夏鼐、王仲殊:《中国大百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②李凇:《研究艺术的考古学家或研究图像的历史学家?——略论考古学的影响与中国美术史学的学科性》,《美苑》2000年第6期,第35页。
    ③李青:《艺术文化史论考辨》,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5—156页。
    ④罗宏才:《中国佛道造像碑研究——以关中地区为考察中心》,上海大学出版2008年版,第31页。
    ①邵宏:《美术史的观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222页。
    ②孙长初:《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③邵宏:《美术史的观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2006年版,第232—233页。
    ④李青:《古楼兰鄯善艺术综论》,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9页。
    ①李青:《古楼兰鄯善艺术综论》,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4页。
    ②参见吴慧平:《地理环境与书法风格》,《美术学报》2009年2月,第75页。
    ①阮元:《南北书派论》见崔尔平选编点校《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630页。
    ②参见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94页、249页。
    ③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分变》卷二中写道:“南北地隔则音殊,古今时隔则音亦殊,盖无时不变,此天理也。当其时地相接。则转变之渐可考焉。文字亦然。”之后,他又在《广艺舟双楫注·南宝》卷五中写到:“阮文达《南北书派论》,专以帖法属南,以南派有婉丽高浑之笔,寡雄奇方朴之遗;其意以王廙渡江而南,卢谌越河而北,自兹之后,画若鸿沟。故考论欧、虞,变原南北,甚论至祥。以余考之……书可分派,南北不能分派,阮文达之为是论,盖见南碑犹少,未能竟其源流,故妄以碑帖为界,强分南北也。”参见康有为著、崔尔平校注.《广艺舟双楫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版,第62页和第101页。
    ④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593页。
    ①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577页。
    ②金学智:在《中国书法美学》(下册)第三编第三章,分两节内容,论述了“以南北之别的实存为阮元一辩”,分析了阮元《南北书派论》问世以后遭到诸多名家的反对原因,他从艺术社会学的视角予以评说,支持阮氏的观点,在第二节的《地域留在书艺群体风格上的印记》中,他进一步论述了书艺地域群体的风格美,从而进一步证明不但书可以分派,地域可分派,而且南北地域也可分派。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568—583页。
    ③吕嘉健:《地理环境对审美文化的影响》,《文艺研究》1995年4月。
    ④张捷:《基于人地关系的书法地理学研究》,《人文地理》2003年5月。
    ⑤吴慧平:《论书法地理的地域空间研究》.《人文地理》2001年4月。在该文中,吴氏提出了“书法地理”的概念。
    ①王昶:《金石萃编》,影印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②叶昌炽、柯昌泗评,陈公然、张明善点校:《语石·语石异同评》,中华书局1994年版。
    ③王子云等人对陕西关中造像碑的研究是民国时期有关造像碑最科学、最系统的一次调查,也是中国学者最早应用科学分类法对造像碑进行系统整理的成功典范。其中有的资料未公开出版,有的资料如《唐陵考察记》收录于何正璜《美术考古杂记》,该书页出版,有的资料收录于罗宏才先生主编的《抗战中的文化责任》,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④唐晓军:《甘肃古代石刻艺术》,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
    ①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到隋初的关中部族》,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②李凇:《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中华书局2002年版。在该书中,收录有《陕西北朝道教雕刻》、《北魏魏文朗造像碑考补》、《关中一带北朝道教造像碑的几点问题》、《关中北朝造像碑研读札记》、《泾渭流域北魏至隋代道教雕刻详述》等文章对关中造像碑的有关问题做了论述。
    ④2004年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收录于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该论文修经罗宏才改后出版,其名为《中国佛道造像碑研究——以关中地区为考察对象》,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⑤2005年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收录于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⑥康有为著、崔尔平校注:《广艺舟双楫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
    ⑦钟明善:《中国书法史》,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⑧陈根远、罗小幸:《三秦碑刻英华》,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
    ⑨沃兴华:《中国书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⑩刘涛著:《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①沙孟海原著,朱关田选编:《沙孟海论艺》,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年版,第114页。
    ②华人德:《六朝书法》,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第72页。
    ③参见黄惇著:《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凤凰出版集团、江苏出版社2009年,第340—346页。
    ④参见刘涛著:《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41—442页。
    ①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46页。
    ①周伟洲:《陕西通史·民族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7页。
    ②参见周伟洲:《陕西通史·民族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周一良:《北魏镇戍制度及续考》.《魏晋南北朝史论集》,1963年中华书局。
    ③六镇是指北魏在平城北面自西向东所设的六个军镇,分别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幂、柔玄、怀荒,合称魏六镇,以作为保卫平城的屏障。后由于北魏政府中身居洛阳的权贵剥削六镇,,要求岁入利息,同时还把他们与洛阳的同门同族割裂开来,当作另类,禁止同门南迁,引发了驻守六镇的鲜卑军队的矛盾,于公元523年六镇军队发生叛乱,于是北魏政府任用契族的尔朱一族的尔朱荣带兵镇压了叛乱,后由于尔朱荣权威过高,野心膨胀,被孝庄帝设计杀死,引起了尔朱荣兄弟家族的叛乱,永安三年(530年)孝庄帝及其大臣被杀死,为服众望,推举献文帝之孙元恭为帝,即节闵帝。在这个集团内,高欢灭掉了尔朱荣兄弟家族,立宗室元朗为帝,史称后废帝。于公元532年高欢率军开进洛阳城,又改立孝文帝子孙元修为帝,是为孝武帝。由于孝武帝于高欢之间矛盾尖锐,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逃入关中,投宇文泰,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帝,由洛阳迁都至邺城,史称东魏。参见严耀中著,《中国历史·魏晋南北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④周伟洲:《陕西通史·民族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2页。
    ⑤宇文泰为武川镇人,系鲜卑化了的匈奴人,其父参与六镇之变,他随父参军,几经战斗,魏孝昌二年(526年)时在葛容手下为统军,后又以降将随贺拔岳与侯莫陈悦军团开入关中,镇压万俟丑奴起义。永熙三年(534年)贺拔岳被侯莫陈悦诱杀,宇文泰被推选为夏州新统帅,率领贺拔岳留下的军队,讨伐侯莫陈悦,后者兵败自杀。孝武帝任命他为尚书仆射,关西大行台,与高欢分庭抗礼。参见严耀中著,《中国历史·魏晋南北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①参见严耀中著:《中国历史·魏晋南北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王大华、秦晖:《陕西通史·民族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①王大华、秦晖:《陕西通史·魏晋南北朝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3页。
    ②王大华、秦晖:《陕西通史·魏晋南北朝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6页。
    ③苏绰,字儿令绰,出身于武功郡名门望族。其父苏协当过武功郡守。苏绰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出类拔萃。先是的行台郎中,因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宇文泰发现其国人的才能,于是擢升为大行台左丞,参与国家机要决策。为宇文泰制定许多有关国家发展的制度,如《六条诏书》。宇文泰与苏绰珠联璧合对其言听计从,推行委任。有时出征,就授他处理军国大事。苏绰以天下为己任,盛行节俭,不置家产,鞠躬尽瘁,积劳成疾,49岁死于行台任上。宇文泰万分痛惜。其子苏威后来成为隋朝名将,弟苏椿屡建军功。从兄苏亮是“秦中才学可以抗击山东”的第一名士,与苏绰并称“二苏”。苏氏一家为关中的重新崛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参见《周书》卷23《苏绰传》,严耀中著,《中国历史·魏晋南北朝》,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王大华、秦晖:《陕西通史·民族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①《通典·选举卷》。意为,借鉴北魏、南齐诸朝用人的失策,罢废只凭门第取士的选官制度。
    ②《周书》卷23《苏绰传》,中华书1974年版。
    ③王大华、秦晖:《陕西通史·魏晋南北朝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2页。
    ①王大华、秦晖:《陕西通史·魏晋南北朝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0页。
    ②《隋书》卷24《食货志》,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③《北史》卷81《儒林传续》,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①关陇贵族军事集团,是陕西历史上继秦国军功地主集团之后最引人注目的区域性地主集团,是西魏、北周、隋、唐4个的领导力量,在整个封建时代有不可磨灭的重要影响。关于这一军事集团的组成人员,陈寅恪先生曾在《唐代政治史论》中宏观地是以关陇地区为本为,分为三种人:拓跋鲜卑进入关中的六镇军人及贵族:关陇五胡(匈奴、鲜卑、氐、羌、竭);关陇汉族士族(包括士著、原关东大姓和江南降人)。
    ②郑文:《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中地区氐羌民族的宗教信仰》,2006年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第1页。
    ③《晋书》卷56,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53页。
    ①周伟洲:《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2页。
    ②李吉和:《鲜卑族在西北地区的迁徙活动》,《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第3期(总第74期)。
    ③参见周伟洲:《陕西通史·民族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8页。
    ①参见周伟洲:《陕西通史·民族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6页。
    ②参见周伟洲:《陕西通史·民族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7页。
    ③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到隋初的关中部族》,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页
    ④郑文:《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中地区氐羌民族的宗教信仰》,2006年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第3页。
    ①陈寿撰:《三国志》卷25,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4页。
    ②陈寿撰:《三国志》卷25,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35页。
    ③(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56,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32页。
    ④周伟洲:《陕西通史·民族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8页。
    ⑤(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103,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691页。
    ⑥(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105,中华书局1974版,第2694页。
    ⑦(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105,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694页。
    ①郑文:《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中地区氐羌民族的宗教信仰》,2006年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第4页。
    ②张梅,《略谈匈奴族的发展、壮大及西迁》《西北成人教育学报》,1999年第2期,第27页。
    ③铁弗匈奴,指的是胡(匈奴)父与鲜卑母所生的后代。
    ④周伟洲:《陕西通史·民族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3至95页。
    ①张梅:《略谈匈奴族的发展、壮大及西迁》,《西北成人教育学报》1999年第2期,第29页。
    ①参见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到隋初的关中部族》,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4—22页。
    ②参见陈志伟:《北朝道教发展考论》,《华夏文化论坛》第二辑,吉林大学2009年版,第76—77页。
    ③王大华、秦晖:《陕西通史·魏晋南北朝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7页。
    ④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到隋初的关中部族》,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9页。
    ①张岂之主编:《陕西通史·思想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5页。
    ②张陵,原籍沛国人,顺帝时(126-144年)客居于四川,学道于鹤鸣山,依据《太平道》制做道书,奉太上老君(即老子)为教主,以惑百姓,并传授其道,收米五斗。张陵死后,他的儿子张衡、孙子张鲁继续其传教事业。
    ③汤其领:《寇谦之与北朝道教》,载于《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15页。
    ④参见陈志伟:《北朝道教发展考论》,载于《华夏文化论坛》第二辑,吉林大学2009年出版,第77页。
    ①陈志伟:《北朝道教发展考论》,载于《华夏文化论坛》第二辑,吉林大学2009年出版,第79页。
    ②金正耀:《中国的道教》,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4页。
    ①陈志伟:《北朝道教发展考论》,《华夏文化论坛》第二辑,吉林大学2009年版,第80页。
    ②纳光舜:《道教造像的艺术特色》,《中国道教》1998年第2期。
    ③李凇:《北魏姚伯多道教造像碑主尊之名考辨》,《中国道教》1995年第3期。
    ④李凇:《关中一带北朝道教造像的几点基本问题》,《新美术》1997年第4期。
    ①陈志伟:《北朝道教发展考论》,《华夏文化论坛》第二辑,吉林大学2009年版,第81页。
    ②参见袁志明:《北朝佛教信仰与民族文化认同》,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第12卷第3期,2001年7月。
    ①参见华方田:《兴废交迭的北朝佛教》,《佛教文化》2003年第4期。
    ①参见华方田:《兴废交迭的北朝佛教》,《佛教文化》2003年第4期。
    ②同上。
    ①郝春文:《东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结社》,《历史研究》1992年1期,第90—92页。
    ②袁志明:《北朝佛教信仰与民族文化认同》,《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2001年7月第12卷第3期,第63页。
    ③参见华方田《兴废交迭的北朝佛教》,《佛教文化》2004年第4期。
    ①据《耀县志》介绍,耀县自秦代开始该设县,魏晋以后名称屡有改变,唐末天佑三年(906年)开始设耀州,一直沿至清末,辖三原、富平、华原、同管等县。民国改为耀县,解放后仍用该名,后又于2002年6月18日更名为耀州区,现为铜川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本文为叙述上和以前的有关文献一直,古仍用原名“耀县”。
    ①罗宏才:《中国佛道造像碑研究—以关中地区为考察对象》,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0页。
    ②李凇:《北魏魏文朗造像碑考补》,《文博》1994年01期。
    ①李改、张光溥:《药王山北朝碑石研究》,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②李改、张光溥:《药王山北朝碑石研究》,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①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第17卷》,荣宝斋出版社2010年版,第509
    ②李域铮等:《西安碑林书法艺术》,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3页。
    ③陈根远、罗小幸:《三秦碑刻英华》,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第21页。
    ④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九七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9页。
    ①李凇:《北魏姚伯多道教造像碑主尊之名考辨》,《中国道教》,1995年第3期。张勋燎:《四川大学博物馆藏北魏姚伯多造道像碑文拓本考释》,《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2期。
    ②叶文:《异态多姿朴茂天成——姚伯多兄弟造像记》浅析,《中国美术》2008年第6期。岳红记:《论<伯多造像碑》书法艺术特点及成因>》,《艺术探索》,2010年第2期,第57—58页。
    ③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441—442页。钟明善:《中国书
    ①李改、张光溥:《药王山北朝碑石研究》,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
    ②参见王维亚:《镌刻石头——渭北一座碑林及其书法》,西安出版社2010年版,第77—82页。
    ①李凇:《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69—-370页。
    ②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0五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③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0五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①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0五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①李凇:《临潼六通北朝造像碑考释》,《中国道教》,1996年第2期。
    ②参见赵康民、李小萍编:《临潼碑石》,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59—62页。
    ③陕西省耀县药王山博物馆等单位合编:《北朝道教造像碑精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27—128页。
    ④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0五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①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0五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24页。
    ①李凇:《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74—375页。
    ②李改、张光溥:《药王山北朝碑石研究》,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①李改、张光溥:《药王山北朝碑石研究》,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②陈根远、罗小幸:《三秦碑刻英华》,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第33页。
    ③参见王文雅:《镌刻石头——渭北一座碑林及其书法》,西安出版社2010年版,第115—118页。
    ①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0五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27页。
    ②李凇:《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95—396页。
    ③李改、张光溥:《药王山北朝碑石研究》,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
    ④陈根远、罗小幸:《三秦碑刻英华》,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第38页。
    ⑤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九七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1页。
    ①李凇:《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97—398页。
    ②李改、张光溥:《药王山北朝碑石研究》,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38页。
    ①李改、张光溥:《药王山北朝碑石研究》,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38页。
    ②参见王维亚:《镌刻石头——渭北一座碑林及其书法》,西安出版社2010年版,第149页。
    ①李凇:《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75—376页。
    ②陈根远、罗小幸:《三秦碑刻英华》,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第30页。
    ①李改、张光溥:《药王山北朝碑石研究》,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53页
    ②赵康民、李小萍编著《临潼碑石》,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
    ③罗宏才:《中国佛道造像碑研究——以关中地区为考察对象》,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3页。
    ④赵康民:《陕西临潼的北朝造像碑》,《文物》1985年第4期以及赵康民、李小萍编著《临潼碑石》,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66页。
    ①赵康民、李小萍编著《临潼碑石》,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
    ②李凇:《临潼六通北朝造像碑考释》,《中国道教》1996年第2期。另外,李凇在《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一书用“刘田氏造像碑”,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80页。
    ③罗宏才:《中国佛道造像碑研究——以关中地区为考察对象》,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6页
    ①李凇:《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82页。
    ①李改、张光溥:《药王山北朝碑石研究》,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61页。
    ②陈根远、罗小幸:《三秦碑刻英华》,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第39页。
    ②参见罗宏才主编:《西部美术考古》,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8—170页。
    ③笔者于2010年4月20日,9月5日,2011年1月12日三次到太壶寺考察发现。
    ④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北朝造像题记》第17卷,荣宝斋出版社2010年版,第512页。
    ①李凇:《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78页。
    ②李改、张光溥:《药王山北朝碑石研究》,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
    ①李改、张光溥:《药王山北朝碑石研究》,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49页。
    ②武树善:《陕西金石志》卷六,民国廿三排印本,第13页。
    ①李凇:《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84页。
    ①李改、张光溥:《药王山北朝碑石研究》,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65页。
    ②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0五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
    ③李凇:《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84—386页。
    ①赵康民、李小萍编著:《临潼碑石》,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②陈根远、罗小幸:《三秦碑刻英华》,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第34页。
    ③李凇:《临潼六通北朝造像碑考释》,《中国道教》1996年第2期。
    ④李凇:《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87—389页。
    ①罗宏才:《中国佛道造像碑研究一以关中地区为考察对象》,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6页。
    ①李改、张光溥:《药王山北朝碑石研究》,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69页。
    ②陈根远、罗小幸:《三秦碑刻英华》,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第35页。
    ③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0五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38页。
    ④赵康民、李小萍:《临潼碑石》,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页。
    ⑤李凇:《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89—391页。
    ⑥罗宏才:《中国佛道造像碑研究——以关中地区为考察对象》,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7页。
    ①李凇:《临潼六通北朝造像碑考释》,《中国道教》1996年第2期。
    ①李改、张光溥:《药王山北朝碑石研究》,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73页
    ①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0五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
    ②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0五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49页。
    ①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0五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55页。
    ①宗鸣安:《碑帖收藏与研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358—360页。
    ②陈根远、罗小幸:《三秦碑刻英华》,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页。
    ①宗鸣安:《碑帖收藏与研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355—356页。
    ①陈根远、罗小幸:《三秦碑刻英华》,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第31页。
    ②李凇:《陕西古代佛教美术》,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6页。
    ③王维亚:《镌刻石头——渭北一座碑林及其书法》,西安出版社2010年版,第138页。
    ①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九八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4页。
    ②刘兆鹤、吴敏霞编著:《户县碑刻》,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③李凇:《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98—399页。
    ①罗宏才:《中国佛道造像碑研究——以关中地区为考察对象》,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3页。
    ②李凇:《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93页。
    ①罗宏才:《中国佛道造像碑研究——以关中地区为考察对象》,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4—136页。
    ②陕西省博物馆,李域铮、赵敏生、雷冰编著:《西安碑林书法艺术》,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出版,第343页。
    ③李凇:《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29—430页。
    ④罗宏才:《中国佛道造像碑研究—以关中地区为考察对象》,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47页。
    ①参见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0五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71页。
    ②参见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0五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76页。
    ①参见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0五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
    ①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九七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1236页。
    ②钟明善:《钟明善书学论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③茹桂:《书法十讲》,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5次印刷版,第1页。
    ④参见钟明善:《钟明善书学论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7—13页。
    ⑤康有为著、崔尔平校注:《广艺舟双楫注·备魏第十》,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106页。
    ①沙孟海原著,朱关田选编:《沙孟海论艺》,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年版,第113页。
    ②沙孟海原著,朱关田选编:《沙孟海论艺》,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年版,第114页。
    ③华人德:《六朝书法》,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第72页。
    ④康有为著、崔尔平校注:《广艺舟双楫注·余第十九》,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
    ⑤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35页。
    ⑥王维亚:《镌刻石头——渭北一座碑林及其书法》,西安出版社2010年版,第28页。
    ①钟明善:《钟明善书学论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97页。
    ②华人德:《六朝书法》,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
    ③康有为著、崔尔平校注:《广艺舟双楫·十六宗第十六》,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页。
    ④黄惇:《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凤凰出版集团、江苏出版社2009年,第318页。
    ⑤茹桂:《书法十讲》,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5次印刷版,第11页。
    ①参见黄惇:《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凤凰出版集团、江苏出版社2009年,第337—340页。
    ①康有为著、崔尔平校注:《广艺舟双楫·体变第四》,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②王大华、秦晖著《陕西通史·魏晋南北朝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0页。
    ③“长安模式”李凇在《陕西古代佛教美术》(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2—-66页)有讨论,概括了它的四个特点:佛道并存、邑团造像、胡汉交融、传统样式与民间趣味,后罗宏才在《《中国佛道造像碑研究——以关中地区为考察中心》(上海大学出版2008年版,第333页)用该概念来分析关中地区造像碑雕刻艺术风格时,他认为“长安模式”中最重要的是“北地样式”,即长安以北北魏地区北地郡(今三原、富平、耀县、铜川)一带所存艺术风格。本文在分析北朝关中地区北魏时期书法艺术时,受其影响,提出“长安书风”的概念,因为造像碑的雕刻艺术与其题记书法艺术有一致性。
    ①王维亚:《镌刻石头——渭北一座碑林及其书法》,西安出版社2010年版,第25—26页。
    ②钟明善:《钟明善书法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③康有为著、崔尔平校注:《广艺舟双楫注·备魏第十》,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页。
    ④叶剑:《论洛阳北魏时期的书法艺术》,《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9月,第15卷第3期,第92—94页。
    ⑤王景荃:《试论北朝佛教造像碑》,《中原文物》2000年第6期,第36—43页。
    ①参见启功:《古代字体论稿》,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第44-45页。
    ①华人德:《六朝书法·论北朝碑刻中的篆隶真书杂糅现象》,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104页。
    ②启功:《古代字体论稿》,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第44—45页。
    ③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64页。
    ④华人德:《六朝书法·论北朝碑刻中的篆隶真书杂糅现象》,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页。
    ⑤王元军《六朝书法与文化》,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版。
    ⑥赖非《崔鸿墓志铭》,载《书法艺术报》1995年4月3日。
    ⑦华人德:《六朝书法·论北朝碑刻中的篆隶真书杂糅现象》,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第104页。
    ⑧王力春:《十六国北朝碑刻破体与篆体杂糅现象试析》,载于《好太王碑暨十六国北朝刻石书法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
    ①兰铁、郑朝:《中国书法的艺术与技巧》,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150—153页。
    ②钟明善.《中国书法》,河北美术山版社2001年版,第87—88页。
    ①岳红记:《论<姚伯多造像题记>的书法艺术特点及成因》,《艺术与探索》2010年第2期,第57页。
    ②钟明善:《中国书法》,河北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87—88页。
    ③沃兴华:《碑版书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页。
    ①李改、张光溥:《药王山北朝碑石研究》,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①王景荃:《试论北朝佛教造像碑》,《中原文物》2000年第6期,第36—43页。
    ①岳红记:《论北朝关中地区造像碑题记书法的艺术特征》,《艺术探索》2010年第5期,第21页。
    ②岳红记:《论北朝关中地区造像碑题记书法的艺术特征》,《艺术探索》2010年第5期,第21页。
    ①岳红记:《北朝关中地区造像碑书法艺术特征》,《艺术探索》2010年第5期,第21页。
    ①宗鸣安:《碑帖收藏与研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360页。
    ①李青:《形而上下一艺术实验与美术学研究·中国书法艺术中的文化特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5页。
    ①李青:《艺术文化史论考辨》,载自李青著《少数民族与艺术文化》,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1页。
    ②袁志明:《北朝佛教信仰与民族文化认同》,《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2001年7月12卷第3期,第62—64页。
    ③陈全方:见李域铮编著的《陕西古代石刻艺术·序一》,三秦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①陈全方:见李域铮编著的《陕西古代石刻艺术·序一》,三秦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②马长寿著:《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3—54页。
    ③张方:《造像碑与我国传统的宗教艺术》,《西北美术》2008年01期,第9页。
    ④张燕:见陕西药王山博物馆等单位合编的《北朝佛道造像碑精选·序言》,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⑤华人德:《论北朝碑刻中的篆隶真书杂糅现象》,该文分别见于《六朝书法》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106页,《华人德书学文集》荣宝斋出版社2008年版,第97页。
    ①张方:《造像碑与我国传统的宗教艺术》,《西北美术》2008年01期,第9页
    ②赵超:《画代画像石与北朝造像》,《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1期。
    ③刘兴珍:《漫谈汉画像石的继承与发展》,《中原文物》1993年第2期。
    ④张方:《造像碑与我国传统的宗教艺术》,《西北美术》2008年01期,第9页。
    ⑤李凇:《北魏姚伯多道教造像碑主尊之名考辨》,《中国道教》1995年03期,第47页。
    ⑥张方:《造像碑与我国传统的宗教艺术》,《西北美术》2008年01期,第9页。
    ①张方:《造像碑与我国传统的宗教艺术》,《西北美术》2008年01期,第12页。
    ②参见马长寿著:《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0页。
    ①参见岳红记:《论<伯多造像碑》书法艺术特点及成因>》,《艺术探索》2010年第2期,第58页。
    ①叶剑:《论洛阳北魏时期的书法艺术》,《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9月第15卷第三期,第93页。
    ②叶剑:《论洛阳北魏时期的书法艺术》,《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9月第15卷第三期,第93页。
    ③康有为著、崔尔平校注:《广艺舟双楫注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136页。
    ①李改、张光溥:《药王山北朝碑石研究》,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②钟明善:《中国书法》,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86页。
    ③钟明善:《中国书法》,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87—88页。
    ④李改、张光溥:《药王山北朝碑石研究》,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⑤王靖宪:《中国书法艺术.魏晋南北朝》,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255页。
    ⑥兰铁、郑朝:《中国书法的艺术与技巧》,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
    ①参见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33页。
    ②参见黄惇:《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329—330页。
    ①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35页。
    ②康有为著、崔尔平校注:《广艺舟双楫·余第十九》,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
    ③康有为著、崔尔平校注:《广艺舟双楫注·备魏第十》,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页。
    ①华人德:《六朝书法》,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第76—77页。
    ①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39—440页。
    ②张小庄:《从高昌砖论及魏碑体书风的成因等问题》,《中国书法》,2010年第9期,第81页。
    ③《魏书》卷十九记载,《任城王传附元顺》,中华书局出版社1974年版。
    ①岳红记:《论<伯多造像碑》书法艺术特点及成因>》,《艺术探索》2010年第2期,第58页。
    ①黄惇:《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344页。
    ②黄惇:《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346页。
    ③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42页。
    ④沃兴华:《碑版书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页。
    ①黄悖:《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345页。
    ①马健中:《巩县石窟寺北朝造题记考略》,《中国书法》2010年第5期,第53页。
    ①张宝玺:《甘肃佛教石刻造像》,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①张宝玺:《甘肃佛教石刻造像》,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03页。另外,唐晓军:《甘肃古代石刻艺术》,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262页。
    张宝玺:《甘肃佛教石刻造像》,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03—204页,另外,唐晓军:《甘肃古代石刻艺术》,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263—264页。
    ②唐晓军:《甘肃古代石刻艺术》,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268页。
    ③张宝玺:《甘肃佛教石刻造像》,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页。
    ④张宝玺:《甘肃佛教石刻造像》,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09页。
    ①沈乐平:《敦煌书法综述》,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②参见郑汝中:《敦煌书法概述》,载于敦煌研究院编,《敦煌事书法库》第一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6页。
    ①敦煌研究院编:《敦煌书法库》,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二辑,第23页。
    ②沈乐平:《敦煌书法综述》,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37页。
    ③沈乐平:《敦煌书法综述》,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37页。
    ①黄惇:《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凤凰出版集团、江苏出版社2009年版,第337页。
    ②参见敦煌研究院编:《敦煌书法库》,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二辑,第134页。
    ①李改、张光溥:《药王山北朝碑石研究》,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77页。
    ②参见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0五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91页。
    ③陈根远、罗小幸:《三秦碑刻英华》,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第40页。
    ④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九七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6页。
    ①陈根远、罗小幸:《三秦碑刻英华》,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第41页。
    ②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九七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1页。
    ③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北朝造像题记》第17卷,荣宝斋出版社2010年版,第516—517页。
    ④赵康民、李小萍:《临潼碑石》,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85页.
    ①罗宏才:《中国佛道造像碑研究——以关中地区为考察对象》,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9页。
    ②参见王维亚:《镌刻石头——渭北一座碑林及其书法》,西安出版社2010年版,第93—-96页。
    ①陈根远、罗小幸著:《三秦碑刻英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3页。
    ②李改、张光溥:《药王山北朝碑石研究》,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
    ③李凇:《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03—44页。
    ①李改、张光溥:《药王山北朝碑石研究》,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86页。
    ②陈根远、罗小幸:《三秦碑刻英华》,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第44页。
    ③参见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0五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94页。
    ①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57页。
    ①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56页。
    ②李改、张光溥:《药王山北朝碑石研究》,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
    ①康有为著、崔尔平校注:《广艺舟双楫注·体变第四》,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①参见王维亚:《镌刻石头———渭北一座碑林及其书法》,西安出版社2010年版,第96—98页。
    ②参见黄惇:《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330页。
    ③《周书》卷二十三《苏绰传》
    ①高雅梅:《北朝书体畸变现象原因探析》,《考试周刊》,2007年第37期,第142页。
    ②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见《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页。
    ①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52页。
    ①张宝玺:《甘肃佛教石刻造像》,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13—214页。另外,唐晓军:《甘肃古代石刻艺术》,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283—284页
    ①敦煌研究院编:《敦煌书法概述》,载于敦煌研究院编,《敦煌事书法库》第二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0页。
    ②敦煌研究院编:《敦煌书法概述》,载于敦煌研究院编,《敦煌事书法库》第二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书中的对该写经卷的年代认为是大统九年(534年),是错误的,本文改正为(543年)。
    ①冯健:《陕西北朝佛教造像碑初探》,见2005年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第44页。
    ①李凇:《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06页。
    ①李改、张光溥:《药王山北朝碑石研究》,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92页。
    ②参见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0六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页。
    ①李凇:《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07页。
    ②李改、张光溥:《药王山北朝碑石研究》,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99页。
    ③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九七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1264页。
    ①赵康民、李小萍:《临潼碑石》,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90—92页。
    ②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北朝造像题记》第17卷,荣宝斋出版社2010年版,第520页。
    ①李凇:《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09—410页。
    ①李凇:《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09页。
    ②李改、张光溥:《药王山北朝碑石研究》,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页。
    ①陈根远、罗小幸:《三秦碑刻英华》,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第45页
    ②参见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0六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页。
    ①笔者于2010年9月3日到高陵县文管所考察。
    ②笔者于2010年4月29日到泾阳县城太壶寺考察所得。
    ③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九七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4页。
    ①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九七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8页。
    ②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九七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1283页。
    ①参见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0六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117页。
    ②参见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0六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120页。
    ③参见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0六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123页。
    ①参见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0六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页。
    ①李改、张光溥:《药王山北朝碑石研究》,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页。
    ②参见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0六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130页。
    ①参见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0六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页。
    ①笔者于2010年6月5日在西安碑林博物馆考察所得。
    ②刘兆鹤、吴敏霞:《户县碑刻》,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③参见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0六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页。
    ①参见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0六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140页。
    ②赵康民、李小萍:《临潼碑石》,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87—90页。
    ①高峡主编:《碑林全集第一九八卷》,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第1286页。
    ①参见王维亚:《镌刻石头——渭北一座碑林及其书法》,西安出版社2010年版,第153页。
    ①《周书》卷四十一《王褒传》。
    ①《周书》卷四七《赵文深传》。
    ①康有为著、崔尔平校注:《广艺舟双楫注·体变第四》,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①张宝玺:《甘肃佛教石刻造像》,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16页。另外,唐晓军:《甘肃古代石刻艺术》,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288页,也有录著。
    ②张宝玺:《甘肃佛教石刻造像》,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17页。
    ③张宝玺:《甘肃佛教石刻造像》,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17页。
    ①张宝玺:《甘肃佛教石刻造像》,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19页。另外,唐晓军:《甘肃古代石刻艺术》,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287页,也有录著。
    ①唐晓军:《甘肃古代石刻艺术》,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287页。
    ①参见沈乐平著:《敦煌书法综述》,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
    ②敦煌研究院编:《敦煌书法概述》第一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7页。
    ①启功:《从河南碑刻谈古代石刻书法艺术》,载于《启功丛稿》,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3页。
    ②沙孟海:《两晋南北朝书迹写体与刻体》,载于《新美术》1990年第3期。
    ③丛文俊《书法史鉴——古人眼中的书法和我们的认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138页。
    ④华人德:《魏碑体》,见《六朝书法》,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第63—86页
    ⑤赵声良:《南北朝写经书法艺术》,载于敦煌研究院编,《敦煌事书法库》第一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页。
    ⑥启功:《关于古代的一些字体的一些问题》,《文物》1962年第6期。
    ⑦启功:《古代字体论稿启功·八分》,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第37页。
    ①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83页。
    ②涨小庄:《从高昌砖论及魏碑体书风的成因等问题》,《中国书法》2010年第9期,第81页。
    ①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92页。
    ②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96页。
    ③《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8页。
    ④张小庄:《从高昌砖论及魏碑体书风的成因等问题》,《中国书法》2010年第9期,第81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中华书局点校本。
    ②王国维:《流沙坠简》,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05页。
    ③刘天琪:《隋唐墓志盖题铭艺术研究》,见2009年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第141页。
    ④见《礼记》,[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81页。
    ⑤程章灿:《石刻刻工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①程章灿:《石刻刻工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9页。
    ②程章灿:《石刻刻工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①程章灿:《石刻刻工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②[明]叶盛著,魏中平点校:《水东日记》,中华书局1980年版。③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89页。
    ④曾毅公:《石刻考工录·自序》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自序第6页。另外,关于刻工的别称、题署、家族化以及官私刻印等问题,详见[清]叶昌炽、柯昌泗评,《语石·语石异同评》,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六卷,第411—417页。
    ⑤程章灿:《石刻刻工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①丛文俊:《关于魏晋出土文字遗迹的性质与学术意义的分析》,见《丛文俊书法研究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丛文俊:《北魏崔宣默、崔宣靖墓志考》,载于《中国书法》,2001年第11期:丛文俊《魏碑体散论》,载于《中国书法》,2003年第3期;刘恒:《北朝墓志题跋二则》,《书法丛刊》,2002年第2期:华人德《分析<郑长鱿造像记)的刊刻及北魏龙门造像记的先书后刻问题》,见《华人德书学文集》,荣宝斋出版社,2008年8月;刘涛《北齐摩崖刻经的书体与隶书大字的书刻方法》,《文物》,2003年第5期;陈根远:《再谈陕北东汉画像石的来源问题》,载西安碑林博物馆编《碑林集刊》(十一)。
    ②《魏书》卷四《世祖纪》,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0页。
    ③《魏书》卷九《肃宗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26页。
    ④逢成华:《北朝造像记书法研究》,见2002年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第16页。
    ①另外,程章灿认为,北朝石刻中别字的产生还处于刻工受到工具(刀凿)和材质(碑石)的性质限制而不得为然。见程章灿:《石刻刻工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6页。
    ②程章灿:《石刻刻工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6页。
    ③沙孟海原著、朱关田选编:《沙孟海论艺》,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年版,第99页。
    ④沙孟海原著、朱关田选编:《沙孟海论艺》,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年版,第133页。商承祚:《论东晋的法风格并及兰亭序》,《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6年。
    ①参见华人德:《六朝书法》,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第72页。
    ②丛文俊:《北魏崔宣默、催宣靖墓志考》,《中国书法》2001年第11期,第59页。
    ①沙孟海原著、朱关田选编:《沙孟海论艺》,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年版,第114页。
    ②启功:《从河南洛阳碑刻谈古代石刻的书法艺术》,载《启功丛稿·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
    ③钟明善:《钟明善书学论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160页。
    ④钟明善:《中国书法史》,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88页。
    ⑤钟明善:《于右任书法艺术管窥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①王维亚:《镌刻石头——渭北一座碑林及其书法》,西安出版社2010年版,第28页。
    ②参见李凇:《陕西古代佛教美术》,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③华人德:《六朝书法》,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第72页
    ①华人德:《六朝书法》,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第72页。
    ②丛文俊:《书法史鉴——古人眼中的书法和我们的认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页。
    《汉书》,(东汉)班固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
    《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87年版。
    《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87年版。
    《隋书》,(唐)魏征撰,中华书局,1987年版。
    《后汉书》,(南朝宋)范哗撰,中华书局,1965年版。
    《魏书》,(北齐)魏收撰,中华书局,1997年版。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
    《齐书》,(唐)李百蔡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
    《三国志》,陈寿撰,中华书局,1982年版。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撰,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版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夏鼐、王仲殊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碑林全集第一0五卷》,高峡主编,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
    《碑林全集第一0六卷》,高峡主编,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
    《碑林全集第一九七卷》,高峡主编,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
    《碑林全集第一九八卷》,高峡主编,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
    《广艺舟双楫》,康有为著、崔尔平校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书法史》,沃兴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古代字体论稿》,启功著,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
    《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范文澜著,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著,中华书局,1963年版。
    《中国地理大势论》,梁启超著,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金石萃编》,(清)王昶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语石·语石异同评》,叶昌炽、柯昌泗评著,陈公然、张明善点校,中华书局1994年版。
    《碑铭所见前秦到隋初的关中部族》,马长寿著,中华书局,1985年版。
    《金石录》,(宋)赵明诚撰,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版。
    《授堂金石跋》,(清)武亿撰,高敏、表祖亮校点,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石刻考工录》,曾毅公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著,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1987年版。
    《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崔尔平选编点校,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
    《明清书法论文选》,崔尔平选编点校,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版。
    《陕西通史·思想卷》,张岂之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陕西通史·民族卷》,周伟洲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陕西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王大华、秦晖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刘涛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刘恒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刘涛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丛文俊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历史·魏晋南北朝》,严耀中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中国书法全集·第17卷》,刘正成主编,荣宝斋出版社,2010年版。
    《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黄惇著,凤凰出版集团、江苏出版社,2009年版。
    《中国书法史》钟明善著,河北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金石丛话)),施蛰存著,中华书局,2005年。
    《石刻刻工研究》,程章灿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甘肃佛教石刻造像》,张宝玺著,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碑林集刊》(1—13),陕西人民出版社。
    《敦煌书法概述》第一、二辑,敦煌研究院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北凉石塔艺术》,张宝玺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佛道造像碑研究——以关中地区为考察中心》,罗宏才著,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孙长初著,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
    《美术史的观念》,邵宏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2006年版。
    《古楼兰鄯善艺术综论》,李青著,中华书局,2005年版。
    《形而上下——艺术实验与美术学研究》,李青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艺术文化史论考辨》,李青著,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书法美学》,金学智著,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三秦碑刻英华》,陈根远、罗小幸著,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
    《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李凇著,中华书局2002年版
    《陕西古代佛教美术》李凇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道教》,金正耀著,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北朝佛道教造像碑精选》,张燕、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合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镌刻石头——渭北一座碑林及其书法》,王维亚著,西安出版社2010年版。
    《临潼碑石》,赵康民、李小萍编著,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
    《药王山北朝碑石研究》,李改、张光溥编著,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
    《西安碑林书法艺术》,李域铮,赵敏生、雷冰编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出版。
    《沙孟海论艺》,沙孟海原著、朱关田选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年版。
    《钟明善书学论集》,钟明善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于右任书法艺术管窥集》,钟明善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六朝书法》,华人德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
    《六朝书法与文化》,王元军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版。
    《碑版书法》,沃兴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户县碑刻》,刘兆鹤、吴敏霞编著,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
    《碑帖收藏与研究》,宗鸣安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书法艺术·魏晋南北朝》,王靖宪著,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书法的艺术与技巧》,兰铁、郑朝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北朝道教发展考论》,陈志伟编著,华夏文化论坛第二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陕西古代石刻艺术》,李域铮编著,三秦出版社,1995年版。
    《北朝石刻艺术》,张鸿修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书法十讲》,茹桂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书法史鉴——古人眼中的书法和我们的认识》,丛文俊著,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4年版。
    《中国书法理论史》,王镇远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魏晋南北朝文化史》,万绳楠著,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书法文化地理研究》,吴慧平著,荣宝斋出版社,2009年版。
    《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周伟洲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敦煌书法综述》,沈乐平著,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敦煌古代书法艺术》,马听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陕西北魏道(佛)教造像碑、石类型和形象造型探究》,胡文和撰,载于《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4期。
    《佛教造像碑分期与分区》,李静杰撰,载于《佛学研究》1979年00期。
    《研究艺术的考古学家或研究图像的历史学家?——略论考古学的影响与中国美术史学的学科性》,李凇撰,载于《美苑》2000.6。
    《地理环境与书法风格》,吴慧平撰,载于《美术学报》2009年2月。
    《地理环境对审美文化的影响》,吕嘉健撰,载于《文艺研究》,1995.4。
    《基于人地关系的书法地理学研究》,张捷撰,载于《人文地理》2003.5。
    《论书法地理的地域空间研究》,吴惠平撰,载于《人文地理》2001.4。
    《鲜卑族在西北地区的迁徙活动》,李吉和载于《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第3期(总第74期)。
    《略谈匈奴族的发展、壮大及西迁》,张梅撰,载于《西北成人教育学报》]999年第2期。
    《道教造像的艺术特色》,纳光舜撰,载于《中国道教》1998年第2期。
    《关中一带北朝道教造像的几点基本问题》,李凇撰,载于《新美术》1997年第4期。
    《北魏魏文朗造像碑考补》,李凇撰,载于《文博》1994年01期。
    《北魏姚伯多道教造像碑主尊之名考辨》,李凇撰,载于《中国道教》1995年第3期。
    《临潼六通北朝造像碑考释》,李凇撰,载于《中国道教》1996年第2期。
    《北朝佛教信仰与民族文化认同》,袁志明撰,载于《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 版)》第12卷第3期,2001年7月。
    《兴废交迭的北朝佛教》,华方田撰,载于《佛教文化》2004年第4期。
    《东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结社》,郝春文撰,载于《历史研究》,1992年1期。
    《耀县石刻文字略志》,耀生撰,载于《考古》1965年第3期。
    《耀县药王山的佛道混合造像碑》,韩伟、阴志毅撰,载于《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5期。
    《陕西耀县药王山所藏博物馆<魏文朗造像碑>年代——北魏始光元年铭再检讨》,(日本)石松日柰子撰,载于《佛教艺术》二四0号,平成十年九月。
    《四川大学博物馆藏北魏姚伯多造道像碑文拓本考释》,张勋燎撰,载于《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2期。
    《异态多姿朴茂天成——姚伯多兄弟造像记浅析》,叶文撰,载于《中国美术》2008年第6期。
    《论<伯多造像碑》书法艺术特点及成因>》,岳红记撰,载于《艺术探索》,2010年第2期。
    《北朝关中地区造像碑书法艺术特征》,岳红记撰,载于《艺术探索》2010年第5期。
    《陕西临潼的北朝造像碑》,赵康民撰,载于《文物》1985年第4期。
    《试论北朝佛教造像碑》,王景荃撰,载于《中原文物》2000年第6期。
    《论洛阳北魏时期的书法艺术》,叶剑撰,载于《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9月第15卷第三期。
    《北朝佛教信仰与民族文化认同》,袁志明撰,载于《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2001年7月12卷第3期。
    《造像碑与我国传统的宗教艺术》,张方撰,载于《西北部美术》2008年01期。
    《画代画像石与北朝造像》,赵超撰,载于《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1期。
    《漫谈汉画像石的继承与发展》,刘兴珍撰,载于《中原文物》,1993年2期。
    《论东晋的法风格并及兰亭序》,商承祚撰,载于《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6年2期。
    《崔鸿墓志铭》,赖非撰,载于《书法艺术报》1995年4月3日。
    《论北朝碑刻中的篆隶真书杂糅现象》,华人德撰,载于《六朝书法》上海书画 出版社2003年版。
    《寇谦之与北朝道教》,汤其领撰,载于《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国际
    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十六国北朝碑刻破体与篆体杂糅现象试析》,王力春撰,载于《好太王碑暨十六国北朝刻石书法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
    《北朝造像记书法研究》,逢成华撰,兰州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
    《佛、道造像碑源流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罗宏才撰,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博士论文。
    《陕西北朝佛教造像碑初探》,冯健撰,西北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隋唐墓志盖题铭艺术研究》,刘天琪撰,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博士论文。
    《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中地区氐羌民族的宗教信仰——以造像碑为中心的考察》,郑文撰,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