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合一”与宋代士人心态及文学呈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佛教自传入中国,便开始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其中主要表现为道化和儒化。概括说来,早期的“三教一致”论主要强调的是三教皆有裨于社会教化的功用,即所谓的“习善共辙”、“劝善义一”,还没有实质性的三教思想上的融会。唐代的“三教鼎立”、“三教融合”则是三教各成体系,立足本教(主要是佛教和道教)以融通外教,从而充实、发展本教的思想,但总起来看,三教尚处于兼而未融的状态。入宋以后,儒、佛、道三教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出于生存、发展的共同需要而相互融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在思想层面上开始了有机的融合,“三教鼎立”的格局逐渐被以儒为主、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所替代。宋学即是在儒家思想同佛、道两家思想既互相排斥、冲突和斗争,又互相作用、影响和渗透下的产物。以恢复道统自居的儒家学者在排佛的过程中,不断汲取佛、道有关宇宙、心性的哲学理论,从而为儒学找到了比较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弥补了原始儒家缺乏本体论和思辨性的不足。
     儒、佛、道三教不同的人生哲学,实现着一种互补,它可以使士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或不同的生存环境中提高自身的协调能力,自由转换心境,从而得到充足的精神支持,保持一种最佳的生存心态。儒家所提倡的积极入世有时会在现实中遇到挫折,甚至难以实现,那么道家和道教避世法自然的人生理想可以作为一个补充,其所提倡的随顺自然常常可以成为调控心境的重要手段。若入世不行,避世也不成,佛教则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特别是中国佛教禅宗提倡的随缘任运、心不执著,有时既可以给逆境中或欲求得不到满足的士人以精神安慰,也可以帮助士人以出世的心态来超然处世,化解入世与避世的矛盾对立。宋代的“三教合一”思潮为士人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思想文化环境,对儒、佛、道三教不同的人生哲学的吸纳、融摄,使宋代士人形成了成熟、稳健的文化性格,与前此历代(特别是唐代)相比,其思想观念、处世心态与生存方式等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使他们热情参与政治,而道家任自然、轻去就的思想和佛家追求自我解脱的思想又使他们能超然对待人生的荣辱得失。他们既不汲汲于富贵,也不戚戚于贫贱。居官时大多能勇担道义,勤于政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黜落时也能“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贬谪时也不怨天尤人,而是随遇而安。在宋代士人看来,个体的社会价值和生命意义既可以通过外在的事功来实现,也可以在内心的适意与自足、自由中去求得,二者并不矛盾。正是基于这种旷达的人生态度,宋代的士大夫们才不至于为一些蜗角虚名、蝇头小利而患得患失。无论是官运亨通还是仕途坎坷,他们都能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平静心态坦然以处。
     宋代士人这种成熟、稳健的处世心态对“一代文学”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文学的表现主题来看,如受白居易融会三教人生哲学而提出的“中隐”思想的影响,宋代士人在出与处、仕与隐方面采取了一种权变的策略——“吏隐”,与此相关的隐逸文学主题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与唐代相比,宋代文学的迁谪主题也有了根本的不同,顺适无闷是其主调,这也源于宋代士人在谪居这段人生不如意的时期能够用佛、道文化精神来化解苦闷。唐代文学中大量存在的“士不遇”主题,至宋代已大为淡化,这既得力于宋代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基本国策,也缘于宋人成熟的文化品格使之能调适心态以淡化“不遇”情结;但在民族矛盾尖锐、抗战情绪高涨的南宋,这种已然淡化的“士不遇”情结又潜气流转,坌然而出,转化为更为沉郁悲壮的“英雄失路”的愤慨。而内忧外患的国势与士人持重、内倾的文化性格也使宋代文学中忧患(忧生与忧世)主题更为突出。
Buddhism began its continual localization in China since it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which was mainly shown as being inclined to Taoism and Confucianism.To sum up,the early theory of the agreement of the three religions mainly emphasized the function that all these three religions were beneficial to social cultivation,they all required their believers to achieve perfection in the same way and persuaded others to do so,but they had not substantially achieve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hree religions.The separation and the fusion of the three religions meant that each of them developed its own system and assimilated the foreign religions based on themselves(mainly Buddhism and Taoism) to enrich and develop their thoughts.However,the three religions still existed in a state of involvement instead of integration.Since Song dynasty, the three religions of Confucianism,Buddhism and Taoism integrated,infiltrated and supplemented with each other out of the common needs of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n the new social environment,so they had an organic integration at the level of ideology,and the pattern of the separation of the three religions had been gradually replaced by the three religions in one with the dominant role of Confucianism and the subsidiary role of Buddhism.Song studies were the product of the three religions' mutual excluding,conflicting,fighting and interacting,mutual influencing and infiltrating.Confucian scholars identified themselves as recovering orthodoxy and continually absorbed the philosophical theories of Buddhism and Taoism concerning universe and the nature of mind,therefore,they found a rather solid theoretical base of philosophy,which supplemented the lack in ontology and speculativity in the original Confucianism.
     The different life philosophies of Confucianism,Buddhism and Taoism supplemented each other,which could make the scholars boost their own coordination ability in different stages of life and living environment,convert their moods freely,so they could gain sufficient spiritual support and remain the optimal survival psychology.Confucianism advocated being active in the world,but it might sometimes encounter setback in reality,even difficult to realize.So the life ideal of evasive and emulating nature of Taoist school and Taoism could be a supplement,the obedience of nature advocated by them could become the important means of adjusting the mood states frequently.If one could neither be active in the world nor avoid nowadays,Buddhism could play a certain role.Especially in China,Zen Buddhism advocated following fate and fortune,not persisting in mind,which could provide spiritual comfort to those scholars who were in stress or whose desires could not be met,and could help those scholars live with aloofness and with the psychology of renouncing the world to resolve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aloofness and worldliness.The trend of three religions in one in Song dynasty provided the scholars a basic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The absorbing and integrating of different life philosophies of Confucianism,Buddhism and Taoism made scholars in Song dynasty form the mature and robust cultural characters.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dynasties(especially Tang dynasty),great changes had taken place in their ideological concept,living psychology and survival means.The thought of being active in the world of Confucianism made them participate in politics enthusiastically,while the thoughts of conforming to nature and attaching minor importance to remaining or leaving the present position of Taoism and the thoughts of pursuing freeing oneself from trouble of Buddhism made them handle the honor and disgrace,gains and losses in life with aloofness.They were not keen on riches,nor worried about poverty,burdening moral justice and being diligent in government affairs when they were officials,and they could be the first to show concern and the last to enjoy themselves;when they were dismissed from the government positions,they were not pleased by external gains,not saddened by personal losses;they could adapt themselves to circumstances instead of blaming the fate or other people when they were banished from the court.In the eyes of the scholars in Song dynasty,the social value and life meaning of the individuals were not conflicting,they could not only be realized through external achievements,but could be obtained from the congeniality,self-sufficiency and freedom in the spirits.It was based on this open-minded attitude toward life that the scholar-officials in Song dynasty were unlikely to worry about personal gains and losses just for the sake of bubble reputation and fly's-head profit.No matter whether they had a successful official career or not, they could be self-possessed with calm psychology as if a traveler traveled without caring the rain or shine.
     The influence that the mature and robust attitude of life of the scholars in Song dynasty had on generation literature was evident.As far as the expression theme of literature was concerned, the scholars in Song dynasty adopted a contingency strategy in renouncing the world and conducting in society,officialdom and reclusion-official reclusion such a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thought of mid-reclusion put forward by Bal Juyi after integrating the three religions' life philosophy,so the theme of hermit's literature changed accordingly.Compared to the condition of Tang dynasty,the exilic theme of Song literature had fundamental difference.Its main tone was accommodation without depression,the reason was that the scholars could use the cultural spirit of Buddhism and Taoism to defuse depression;the theme of chanceless scholars widespread in Tang dynasty had greatly weakened in Song dynasty,which not only benefited from the basic national policy in politics and culture in Song dynasty,but also due to Song people's mature cultural quality making them adjusting their psychology to weaken the unsuccessful officialdom complex.But in Southern Song,the national conflicts were sharp and the resisting emotions were upsurging,the weakened emotion of unsuccessful officialdom inflamed again and converted into more depressed and solemn indignation,while the national situation wi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oubles and the scholars' dignified and introversive cultural character made the suffering theme(worries about country,people and society) more outstanding.
引文
[1]邓广铭:《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与宋王朝的文化政策》,《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
    [2]蒙古出使南宋的使者郝经在其《上宋主陈请归国万言书》中谓:“汉氏之治似乎夏,李唐之治似乎商,而贵朝享国之久则似夫周,可以为‘后三代'。”(见《陵川集》卷39,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此后元人普遍认同此观点,元末赵汸即谓:“世谓汉、唐、宋为后三代。”(见《东山存稿》卷一《观舆图有感》,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三册,第1191-1192页。
    [4]严复:《与熊纯如书·五十二》,‘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三册,第668页。
    [1][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8-119页。
    [2]傅乐成:《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收入《汉唐史论集》,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年版。
    [3]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下编,第七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王水照:《情理·源流·对外文化关系--宋型文化与宋代文学之再研究》,收入《王水照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5]虞云图:《略论宋代文化的时代特点与历史地位》,《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6]陈寅恪:《论再生缘》,《寒柳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62页。
    [7]薛溺:《文化价值与社会变迁--访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载《读书》1985年第10期。
    [8]释智圆:《闲居编》卷一九《中庸子传》上,《续藏经》本。
    [1]汤一介:《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看中国文化发展的若干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第240页。
    [1]王水照:《重提“内藤命题”》,《文学遗产》2006年第2期。
    [1]《王水照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1-44页。
    [1]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09页。
    [1]载僧祐《弘明集》卷一,四部丛刊本。
    [1]黄心川:《“三教合一”在我国发展的过程、特点及其对周边国家的影响》,载《哲学研究》1998年第8期。
    [1]苏轼:《苏轼文集》卷六卜六《书柳予厚大鉴禅师碑后》,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84页。
    [2][日]吉冈义丰:《中国民间宗教概观·序》,[日]蓝吉富主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卷五十,台北:华宇出版社1984年版。
    [1]见《道藏》第一七七册,民国十三年上海涵芬楼影印本。
    [2]魏收:《魏书·释老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
    [1]洪修平:《儒佛道三教关系与中国佛教的发展》,《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1]关于唐代三教并行政策的形成过程,请参阅寇养厚《唐初三帝的三教共存与道先佛后政策--唐代三教并行政策形成的第一阶段》(《文史哲》1998年第4期)、《武则天与庸中宗的三教共存与佛先道后政策--唐代三教并行政策形成的第二阶段》(《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和《唐代三教并行政策的形成》(《东岳论丛》1998年第4期)等论文。
    [2]彭琦:《宋元时期的三教调和论》,载《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3][日]镰田茂雄:《简明中国佛教史》,郑彭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196页。
    [4]“真君”指北魏太武帝的年号太平真君。太平真君七年(446),魏太武帝下令灭佛。“建德”指北周武帝年号,建德六年(577),周武帝宣布毁佛。
    [5]赵吉惠等主编:《中国儒学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63页。
    [1]朱森溥:《玄珠录校释》,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114页。
    [1]参见孙亦平:《论杜光庭的三教融合思想及其影响》,载《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4期。
    [2]黄心川:《“三教合一”在我国发展的过程、特点及其对周边国家的影响》,载《哲学研究》1998年第8期。
    [3]严耀中:《论“三教”到“三教合一”》,载《历史教学》2002年第11期。
    [4]余英时:《引言--士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1]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0页。
    [2]释志磐:《佛祖统记》卷四三,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2年版。
    [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浙江书局本。
    [1]见史浩《鄮峰真隐漫录》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三《<原道辨>易名<三教论>》,徐规点校,中华书局2000年版。
    [2]早在北宋时期,释契嵩就曾撰《原教》等文,对抗韩愈《原道》等排佛之说。《镡津集》附录北宋儒者陈舜俞《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述契嵩事迹曰:“当是时,天下之士学为古文,慕韩退之排佛而尊孔子……(契嵩)作《原教》、《孝论》十余篇,明儒、释之道一贯,以抗其说。”
    [3]徐松:《宋会要辑稿·释道一》,中华书局1957年版。
    [1]释智圆:《闲居编》,《续藏经》本。
    [2]释契嵩:《镡津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晁公武:《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后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1]李攸:《宋朝事实》卷七《道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
    [1]张商英:《护法论》,见《说郛》卷八五,涵芬楼本。
    [1]邓广铭:《王安石在北宋儒家学派中的地位》,《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晁迥:《法藏碎金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页。
    [2]晁迥:《昭德新编》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载《文史哲》1995年第1期。
    [4]陈寅恪:《冯发兰著<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52页。
    [5]详参漆侠:《儒家的中庸之道与佛家的中道义--兼评释智圆有关中庸中道义的论点》,载《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6]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75页。
    [1]“中和”这一概念出自《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李道纯的“中和”说之名即源于此:“《礼记》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未发,谓静定中谨其所存也,故曰中:存而无体,故谓天下之大本。发而中节,谓动时谨其所发也,故曰和;发无不中,故谓天下之达道。诚能致中和于一身,则本然之体虚而灵,静而觉,动而正,故能应天下无穷之变也。老君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即子思所谓'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同一意。中也,和也,感道之妙用也,应变之枢机也。《周易》'生育流行,一动一静'之全体也。予以所居之舍'中和'二字扁名,不亦宜乎哉!”(《中和集》卷一)
    [2]参见陈翠芳:《道教的发展与“三教合一”》,载《厦门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卷,第209-210页.
    [2]参见蔡德贵:《宋元明清儒家学派的类型》,载《孔子研究》2000年第4期。
    [3]叶适:《习学记言》卷四十九,中华书局1977年版。
    [1]朱熹:《张无垢中庸解》,《晦庵集》卷七十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陈建:《学蔀通辨总序》.吴长庚主编《朱陆学术考辨五种》.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页.
    [3]论者或以为张九成的思想乃“身佛心儒”而非“阳儒阴释”.参见李承贵:《张九成佛教观论析--兼论佛教中国化的路径及特点》,载《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4]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二四,中华书局1986年版。
    [5]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五十八《象山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
    [6]如陆九渊认为:“释氏谓此一物,非他物故也,然与吾儒不同。吾儒无不该备,无不管摄,释氏了此一身,皆无余事.公私义利.于此而分矣。”见《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中华书局1980年版。
    [7]郭朋:《坛经校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
    [1]鲁迅:《准风月谈·吃教》,《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卷.第328页。
    [2]程颐:《明道先生行状》,《二程文集》卷十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任继愈:《佛教与儒教》,载《佛教与中国文化》,中华书局1988年版。
    [2]李承贵:《儒士佛教观研究的学术价值》.载《哲学动态》2007年第1期。
    [1]方立天:《中华文化的三大传统》.《光明日报》2004年1月13曰.
    [2]释德清:《憨山大师梦游全集》卷三十九,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1]李存山:《诸子百家与儒道佛三教的社会文化功能》,《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1期。
    [2]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3]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曾巩:《曾巩集》卷十三《类要序》,中华书局1984年版。
    [5]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七三《答曾子固》,四部丛刊本。
    [6]《苏轼文集·苏轼佚文汇编》卷五《记黄鲁直语》,中华书局1986年版。
    [7]王水照:《情理·源流·对外文化关系——宋型文化与宋代文学之再研究》,收入《王水照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
    [1]宁宗一:《关注古代作家的心态研究》,《文学遗产》1997年第5期。
    [2]裴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一卷,第11页。
    [1]余英时:《道统与政统之间--中国知识分子的原始型态》,《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第96页。
    [1]叶燮:《百愁集序》.《己畦文集》卷八,民国七年(1918)梦篆楼刊本.
    [1]陈怀玉:《论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士人出处观念的演变》,载《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如汉灵帝建宁二年(169)的党锢之祸,“凡党人死者百余人,妻子皆徙边,天下豪杰及儒学有行义者,宦官一切指为党人:有怨隙者,因相陷害,睚眦之忿,滥入党中。州郡承旨,或有未尝交关,亦罹祸毒,其死徙废禁者又六七百人”(《资治通鉴》卷五十六)。
    [3]《资治通鉴》卷五十六:“初,范滂等非讦朝政,自公卿以下皆折节下之,太学生争慕其风,以为文学将兴,处士复用。申屠蟠独叹曰:'昔战国之世,处士横议,列国之王至为拥篲先驱,卒有坑儒烧书之祸,今之谓矣!'乃绝迹于梁砀之间,因树为屋,自同佣人。居二年,滂等果罹党锢之祸,唯蟠超然免于评论。”
    [1]李泽厚:《美的历程》第五章《魏晋风度》,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2]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5-126页.
    [3]郭象:《庄子注》内篇《逍遥游》注,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
    [4]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95-96页.
    [5]《晋书》卷七十九《谢万传》载,谢万“工言论,善属文。叙渔父、屈原、季主、贾谊、楚老、龚胜、孙登、嵇康四隐四显为《八贤论》,其旨以处者为优、出者为劣,以示孙绰.绰与往返,以体玄识远者则出处同归”.
    [6]葛洪《抱朴子》内篇卷二:“古人多得道而匡世,修之于朝隐,盖有余力故也。何必修于山林,尽废生民之事,然后乃成乎?”《抱朴子》外篇卷四:“君臣之大.次于天地,思乐有道,出处一情,隐显任时,言亦何系,大人君子,与事变通。”
    [1]张仲谋:《兼济与独善--古代士大夫处世心理剖析》,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99页.
    [2]清代王闿运一针见血地指出:“大隐在官厅,其实为混饭耳。”见《湘绮楼笺启》卷三《致赵直牧》。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
    [1]如晋代享国一百五十余年,《晋书·隐逸传》著录隐士四十多人;唐代国祚近三百年,而两《唐书·隐逸传》所载隐士不过二十余人(《旧唐书·隐逸传》著录隐士二十人,其中王守慎、徐仁纪、孙处玄、阳城均在朝任职,王远知本为梁代人,曾师事陶弘景.贞观九年卒。《新唐书·隐逸传》未列入上述五人,但比《旧唐书·隐逸传》多列九人,共二十四人)。也就是说,晋代存国为唐代的一半,而隐士却是唐代的两倍。虽然大多数隐者不可能被列入正史之《隐逸传》中,但其中所载录的主要隐士的数量,则很能说明晋、唐两代仕隐风尚的不同。
    [2]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三册,第913-914页。
    [1]刘怀荣:《从魏晋风度到盛唐精神--以仕隐观的演变为核心》.载《文学前沿》2001年第1期。
    [2]傅璇琮主编:《唐才子校笺》卷一,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一册,第16-17页.
    [1]孔颖达:《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5页。
    [1]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95页。
    [2]李红霞:《从小隐、大隐到中隐--论隐逸观念的递嬗及其文化意蕴》,载《深圳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张仲谋:《兼济与独善--古代士大夫处世心理剖析》,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99页.
    [2]朴自居易所有诗文中,“中隐”一词只在《中隐》诗中出现过两次,盖承王康琚所谓“大隐”“小隐”而来,“中隐”实即“吏隐”之别一称谓。自居易在其它诗文中皆用“吏隐”一词,如《奉和李大夫题新诗二首各六韵·因严亭》:“箕颍人穷独,蓬壶路阻难。何如兼吏隐?复得事跻攀。”《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朝回与王炼师游南山下》:“吏隐本齐致,朝野孰云殊?道在有中适,机忘无外虞.”《郡西亭偶咏》:“常爱西亭面北林.公私尘事不能侵.共闲作伴无如鹤,与老相宜只有琴。莫遣是非分作界,须教吏隐合为心。可怜此道人皆见,但要修行功用深。”《仲夏耑居偶题八韵寄微之及崔湖州》:“久别闲游伴,频劳问疾书.不知湖与越,吏隐兴何如?”其中所表现的“吏隐”情怀与《中隐》诗中的“中隐”思想是一致的。
    [1]朱金城:《白居易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1]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一,徐时仪校点,《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箱出版社2001年版,第三册,第2589页。
    [1]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隐士》,《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卷,第232页。
    [2][法]蒙田:《蒙田随笔全集》(上卷),潘丽珍、王论跃、丁步洲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79页。
    [3]关于“吏隐”一词究竟始于何时,蒋寅先生说:“从现有文献看,它在唐初已开始使用。宋之问《蓝田山庄》有‘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之句.大诗人杜甫也热心于使用‘吏隐'一词,《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云:‘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东津送韦讽录摄阆州从事》云:‘闻说江山好.怜君吏隐兼.'《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云:‘吏隐适性情,兹焉其窟宅.'之后韩拥有《寄武陵李少府)云:‘小县春山口,公孙吏隐时。'姚合有《寄永乐长官殷尧藩》云:‘故人为吏隐,高卧簿书间.'唐代以后,吏隐一词便成常语,为官人所津津乐道.”并认为:“‘吏隐'是官人特有的话题,当然也只与士大夫阶层发生关系。”(《古典诗歌中的“吏隐”》,载《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123页。
    [2]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二《五代幕僚之祸》,中华书局1963年版.
    [3]欧阳修:《新五代史序》,《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92年版。
    [1]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页。
    [2]②余英时:《宋代士大夫的政治文化概论--<朱子文集>序》,见《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19页。
    [1]洪修平《论儒道佛三教人生哲学的异同与互补》,载《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5期.
    [2][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见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卷,第10页.
    [3]陈寅恪:《论韩愈》,载《金明馆从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4]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330、1236页.
    [5]范成大:《吴郴志》卷十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潘永因:《宋稗类钞》卷四,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上册,第294页。
    [2]罗大经:《鹤林玉器》丙编卷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
    [1]宋人陈鹄《西塘集耆旧续闻》卷第十载:“荆公评文章常先体制而后论文之工拙。盖尝观子瞻《醉白堂记》,戏曰:‘文词虽极工,然不是醉白堂记也,乃是韩白优劣论.”'见《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五册.第4855页,上海古箱出版社2001年版.
    [2]李红霞;《论白居易中隐的特质、渊源及其影响》,载《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张仲谋:《兼济与独善--古代士大夫处世心理剖析》,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205页。
    [1]潘桂明:《居士、居士佛教及其渊源》,载1998年《佛教研究》。
    [2]钱穆:《中国知识分子》,见姜义华等编囔《台及海外学者论中国文化》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任继愈:《农民禅到文人禅》,见《任继愈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
    [4]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见《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02页。
    [1]彭炳会:《唐代贬官制度研究》,载《人文杂志》2006年第2期。
    [2]尚永亮:《逐臣与唐诗》,载《古典文学知识》2001年第1期。
    [1]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一一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2]据《旧唐书》卷一六○《韩愈传》载:“宪宗渭宰臣曰:‘昨得韩愈到潮州表,因思其所谏佛骨事.大是爱我.我岂不知?然愈为人臣.不当言人主事佛乃年促也,我以是恶其容易.'上欲复用愈,故先语及,观宰臣之奏对。”
    [3]王若虚:《滹南集》卷二十.九《臣事实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钱钟书:《淡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8页。
    [2]尚永亮:《专制政治压力下的生命体验和心性变化--以韩愈的潮州之贬为中心》,载《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1]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卷二十一,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1]王夫之:《宋论》卷四,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87页。
    [2]潘永因:《宋稗类钞》卷一,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上册,第1页。
    [3]王夫之:《宋论》卷一,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6页。
    [1]惠洪:《冷斋夜话》卷三,李保民校点,《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二册,第2183页。
    [2]王水照:《元祐党人贬谪心态的缩影——论秦观<千秋岁>及苏轼等和韵词》,见《王水照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38页。
    [3]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4]王水照:《苏轼选集·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1]张晶:《禅与唐宋诗人心态》,载《文学评论》1997年第3期。
    [2]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卷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2]尚永亮:《从执著到超越》,载《贬谪文学论集》,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
    [1]张海鸥:《宋代文人的谪居心态》.《求索》1997年第4期。
    [1]蒋寅:《古典诗歌中的“吏隐”》,《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美]宇文所安:《机智与私人生活》,收《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中唐文学文化论集》,陈引驰、陈磊译,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70-82页。
    [1]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一,《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罗大经:《鹤林玉露》西集卷五,中华书局1983年版.
    [2][法]蒙田:《蒙田随笔全集》上卷,潘丽珍、王论跃、丁步洲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71-272页.
    [1]参见袁行霈《论和陶诗及其文化意蕴》,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1]《宋史·文苑六》.中华书局1977年版。
    [2]裳行霈:《辛词与陶诗》,载《文学遗产》1992年第1期。
    [1]刑紫芝:《太仓梯米集》卷四十二,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
    [2]魏了翁:《费元南陶站节诗序》,《魏鹤山集》卷五十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影印本.
    [1]严羽:《沧浪诗话·诗评》,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下册.第699页.技,“迁适”当为“迁谪”,盖繁体“適”与“謫”形近而误。
    [2]韩经太:《宋代诗歌史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96页。
    [1]廖美玉:《物理与人情--宋诗中所映现的生命乐境》,载《第四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23页。
    [1]方回:《瀛奄律髓》卷四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影印本。
    [2]彭乘:《墨客挥犀》卷四,《笔记小说大观》,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第7册,第47页。
    [1]费衮:《梁溪漫志》卷六,金圆校点,《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三册,第3399-3400页。
    [1]胡仔:《苕溪漁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2]范寥:《宜州家乘·序》,知不足斋丛书本.
    [1]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89页.
    [2]黎民表:《题黄山谷书黄龙禅师开堂疏》,《瑶石山人稿》卷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尚永亮:《寓意山水的个体忧怨和美学追求--论柳宗元游记诗文的直接象征性和间接表现性》,载《文学遗产》2000年第3期.
    [1]蔡启:《蔡宽夫诗话》,见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刘弇:《云龙集》卷十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张端义:《贵耳集》卷下,李保民校点,《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四册,第4313页.
    [2]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1页。
    [1]据《宋史》卷三百三十一《李大临传》,秘阁校理李大临“考试举人,误收失声韵者.责监滁州税”.
    [2]苏轼:《东坡志林》卷九,《笔记小说大观》,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第7册,第22页.
    [3]关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年,从孔凡礼先生之说(见《苏轼年谱》,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45页)。
    [1]费衮:《梁溪漫志》卷四,金圆校点,《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三册,第3378页。
    [1]杜佑:《通典》卷十五《选举三》引沈既济语,中华书局1984年版。
    [2]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93页.
    [3]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1]据《文献通考》及《登科记考》统计,有唐290年间,共开科取士268榜,有具体数字记载者为:秀才29人,进士6646人.明经诸科(包括明经、三礼、三传、三史、明法、童子科等)1596人.制举652人,共8923人.以上统计数字中,进士及第者平均每榜为25人、每年为23人.(见张希清《论宋代科举取士之多与冗官问题》,载《北京大学学报》1987年第5期)
    [1]《笳吹弦诵传薪录--闻一多、罗庸论中国古典文学》,郑临川纪录.徐希平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274页。
    [1]郑樵:《通志》卷二十五《氏族略·氏族序》,中华书局1987年版。
    [1]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台北正中书局1994年版,第70页.
    [2]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7页.
    [1]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6-99页。
    [1]张惠言:《张惠言论词》,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二册.第1609页。
    [2]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五册,第4261页。
    [3]缪钺:《唐宋词中“感士不遇”心情初探》,载《四川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1]冯煦:《蒿庵论词》,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四册,第3593页.
    [1]徐釚:《词苑丛谈》卷四引黄梨庄语,王百里校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50页。
    [2]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四册,第3925页。
    [1]刘体仁:《七颂堂词绎》,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一册,第619页。
    [1]沈雄:《古今词话·词品下》,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一册,第877页。
    [2]钱鸿瑛、乔力、程郁缀:《唐宋词:本体意识的高扬与深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3页.
    [3]冯煦:《蒿庵论词》,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四册,第3595页。
    [1]宁宗一:《关许古代作家的心态研究》,载《文学遗产》1997年第5期。
    [2]王夫之:《宋论》卷一,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5页。
    [1]可参阅李馥明:《宋代“二程”的国家忧患意识及其对时代挑战的回应》(载《洛阳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瞿林东:《两宋史家的忧患意识》(载《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3期)等论文。
    [2]王国维:《人间词话》,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五册,第4244页.
    [1]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3页.
    [2]刘扬忠:《北宋的民族忧患意识及其文学呈现》,载《第四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117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吴怀祺主编:《中国文化通史·两宋卷》,第35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利:2000年版。
    [5]杜正胜编:《中国上古史论文选集》,第1046-1047页,台湾华世出版社1979年版.
    [1]杨海明:《唐宋词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72页.
    [1]黄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一,四部丛刊本.
    [1]夏承焘:《天风阁学词日记》1931年3月11日,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2]刘禹锡:《袁州萍乡县杨岐山故广禅师碑》,《刘宾客集》卷四,《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36页。
    [1]《二十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80页。
    [1]刘南平,张鹏:《人生如寄:中国文学“生死”主题的新变及价值倾向》,载《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1]王水照:《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载《王水照自选集》,第305-306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王水照:《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载《王水照自选集》,第309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王国维:《人间词活》,唐主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五册,第4244页。
    [1]公木:《宋代美学思潮序》.霍然《宋代美学思潮》.长春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2]仪平策:《论宋代审美文化的双重模态》,载《文学遗产》1990年第2期。
    [3]宋人敖陶孙《臞翁诗评》谓:“秦少游如时女步春,终伤婉弱。”金代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之二十四云:“‘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按,“有情”二句出自秦观《春日》绝句,唯“晚枝”作“晓枝”,见《淮海集》卷十,上海书店1989年版.
    [4]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五册.第4258页。
    [5]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9-10页。
    [1]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09-410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8页。
    [3][苏联]科恩:《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佟景韩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83页。
    [1][日]青山宏:《中国诗歌中的落花与伤春》,日本大学《汉学研究》第13、14号(1975年11月)。
    [2]黄氏:《蓼园词评》,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四册,第3037页。
    [1]唐圭璋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70页.
    [2]赵翼:《陔余从考》卷一八,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345页.
    [3]沈金浩:《宋代文人自称“老子”的文学文化学解析》,载《求是学刊》2006年第2期.
    [4]童盛强:《宋词中的生命意识》,载《学术论坛》1997年第5期。
    [1]徐釚《词苑从淡》卷四引黄梨庄语,王百里校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50页.
    [1]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一,徐时仪校点,《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三册,第2585页。
    [2]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五,穆公校点,《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四册,第3690页。
    [3]潘永因:《宋稗类钞》卷二,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上册,第152页。
    [4]杨海明:《从“享受人生”看唐宋词人个体价值的“升值”》,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1]普济:《五灯会元》卷一《六祖慧能大鉴禅师》,中华书局1984年版。
    [2]郭朋:《坛经校释》第三十.六节,中华书局1983年版.
    [1]李庆:《东瀛遗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稀见史料辑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4页。
    [1]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一,徐时仪校点,《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三册,第2586-2587页.
    [1]《金圣叹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四册,第761页。
    [2]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高克勤校点,《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四册.第3478页。
    [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浙江书局本.
    [4]赵与时:《宾退录》卷五,傅成校点,《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四册.第4184页.
    [5]此据唐圭璋《全宋词》,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1]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2]俞彦:《爰园词话》“柳词之所本”条,唐圭璋《词话从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
    [3]刘熙载:《艺概》卷二,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五《沿袭》,《笔记小说大观》,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第8册,第201页。
    [2]黄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一,四部丛刊本.
    [3]郭磨:《灵芬馆词话》卷二,唐圭璋《词话丛编》第二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
    [1]周裕锴:《梦幻与真如--苏、黄的禅悦倾向与其诗歌意象之关系》,载《文学遗产》2001年第3期。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王夫之.庄子解[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4.
    [4]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5]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7.
    [6]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9]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0]薛居正等.旧五代史[M].中华书局,1976.
    [11]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2]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3]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4]徐松等辑.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
    [15]李焘著,黄以周等辑补.续资治通鉴长编(附拾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6]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7]王夫之.宋论[M].北京:中华书局,1964.
    [18]赵翼.廿二史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9]徐震塄.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0]释志磐.佛祖统记[M].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92.
    [21]道藏[Z].民国十三年上海涵芬楼影印本.
    [22]僧祐.弘明集[M].四部丛刊本.
    [23]彭定求等.全唐诗[Z].北京:中华书局,1960.
    [24]董诰等编.全唐文[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5]傅璇琮主编.全宋诗[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6]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27]唐圭璋编.全宋词[Z].北京:中华书局,1992.
    [28]黄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Z].四部丛刊本.
    [29]吴熊和主编.唐宋词汇评[Z].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30]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1]俞平伯.唐宋词选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32]四川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宋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33]钱钟书.宋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34]李太白全集[M].王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
    [35]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6]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37]柳宗元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8]白居易集[M].顾学颉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79.
    [39]朱金城.白居易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40]释普济.五灯会元[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1]释智圆.闲居编[M].《续藏经》本.
    [42]释契嵩.镡津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3]晁迥.法藏碎金录[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4]徐规.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5]欧阳修全集[M].李逸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1.
    [46]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M].四部丛刊本.
    [47]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8]苏轼诗集[M].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
    [49]苏轼文集[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50]陈迩冬.苏轼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51]刘乃昌,高洪奎.苏轼散文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52]孔凡礼.苏轼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98.
    [53]苏辙集[M].陈宏天,高秀芳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
    [54]曾巩集[M],陈杏珍,晁继周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
    [55]程颢,程颐.二程文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6]黄庭坚诗集注[M].任渊等注,刘尚荣校点.北京:中华书局,2003.
    [57]张耒集[M].李选安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
    [58]乔力.晁补之词编年笺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
    [59]陈与义集[M].吴书荫,金德厚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
    [60]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61]陆游.渭南文集[M].上海:上海书店,1989.
    [62]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63]陆九渊.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4]朱熹.晦庵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5]黎靖德编.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6]方回.瀛奎律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67]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M].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68]张宗橚.词林纪事[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2.
    [69]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1.
    [70]唐圭璋.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1]苏轼.东坡志林[A].笔记小说大观:第七册[C].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
    [72]陆游.老学庵笔记[A].高克勤校点.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四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73]罗大经.鹤林玉露[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4]吴曾.能改斋漫录[A].笔记小说大观:第八册[C].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
    [75]赵与时.宾退录[A].傅成校点.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四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76]龚明之.中吴纪闻[A].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三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77]潘永因.宋稗类钞[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78]叶梦得.避暑录话[A].徐时仪校点.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三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79]费衮.梁溪漫志[A].金圆校点.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三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80]陈鹄.西塘集耆旧续闻[A].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五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81]张端义.贵耳集[A].李保民校点.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四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82]王明清.挥麈录[A].穆公校点.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四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83]彭乘.墨客挥犀[A].笔记小说大观:第七册[C].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
    [84]胡仔.苕溪渔隐丛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85]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86]葛立方.韵语阳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87]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
    [88]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9]郭绍虞.宋诗话辑佚[M].北京:中华书局,1980.
    [90]王百里.词苑丛谈校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91]陈廷焯.白雨斋词话[A].唐圭璋.词话丛编:第四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6.
    [92]冯煦.蒿庵论词[A].唐圭璋.词话丛编:第四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6.
    [93]刘体仁.七颂堂词绎[A].唐圭璋.词话丛编:第一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6.
    [94]郭麐.灵芬馆词话[A].唐圭璋.词话丛编:第二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6.
    [95]黄氏.蓼园词评[A].唐圭璋.词话丛编:第四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6.
    [96]沈雄.古今词话[A].唐圭璋.词话丛编:第一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6.
    [97]俞彦.爰园词话[A].唐圭璋.词话丛编:第一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6.
    [98]刘熙载.艺概[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99]况周颐.蕙风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100]王国维.人间词话[A].唐圭璋.词话丛编:第五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6.
    [101]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02]郭朋.坛经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03]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04]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105]王水照.王水照自选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06]杨海明.唐宋词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107]钱鸿瑛,乔力,程郁缀.唐宋词:本体意识的高扬与深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08]杨庆存.宋代文学论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109]韩经太.宋代诗歌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110]张玉璞.宋代词人的文化精神与人生意趣[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2.
    [111]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12]霍然.宋代美学思潮[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7.
    [113]萧华荣.中国诗学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14]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115]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16]诸葛忆兵.中国文学编年史·宋辽金卷(上)[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117]张思齐.中国文学编年史·宋辽金卷(中)[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118]张玉璞.中国文学编年史·宋辽金卷(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119]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20]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21][美]田浩编.宋代思想史论[M].杨立华,吴艳红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22][美]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23][美]宇文所安.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中唐文学文化论集[M].陈引驰,陈磊译.三联书店,2006.
    [124][法]蒙田.蒙田随笔全集[M].潘丽珍,王论跃,丁步洲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125]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126]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隋唐宋元明清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127]严北溟.儒道佛思想散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128]范立舟.宋代思想学术史论稿[M].澳门:澳亚周刊出版有限公司,2004.
    [129]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30]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131]胡孚琛等.道学通论——道家·道教·仙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32][日]镰田茂雄.简明中国佛教史[M].郑彭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133]方立天主编.中国佛教简史[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134]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135]方立天.佛教哲学(增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136]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37]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138]曹刚华.宋代佛教史籍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39]韩经太.理学文化与文学思潮[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40]马积高.宋明理学与文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41]许总.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学[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
    [142]李春青.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43]张文勋.儒道佛美学思想源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44]陈晓芬.传统与个性:唐宋六大家与儒佛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45]张文利.理禅融会与宋诗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46]王世德.儒道佛美学的融合--苏轼文艺美学思想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147]王继如,杨墨秋.古代士人的处世之道[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7.
    [148]王德保.仕与隐[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7.
    [149]张仲谋.兼济与独善--古代士大夫处世心理剖析[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150]许建平.山情逸魂--中国隐士心态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