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和平定藩镇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成为制约唐朝内外政策和国力恢复的重要因素。代宗时期,刚刚经历大乱之后唐朝承认安史残余势力割据,德宗试图削平叛镇,结果以失败告终,被迫采取姑息政策。元和时期,宪宗在宰臣支持下,整顿吏治,采取强硬政策,平定各地叛乱藩镇,史家称之“元和中兴”。论文主要考察宪宗平定藩镇叛乱及其相关问题,论文重视考察宪宗平定藩镇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详细分析历次对藩镇战争的过程。本文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本文第一章,主要讨论元和初年的藩镇形势以及宪宗朝对藩镇政策。论文考察各种类型的藩镇及其分布,以及这些藩镇与朝廷的关系,分析朝廷对藩镇政策的形成及其原因。
     第二部分由第二、三、四章组成,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角度,分析元和平定藩镇战争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条件。其中第二章考察中央决策机制和对军事决策的影响,分析宰相和翰林学士在决策中的地位,并对宦官势力的影响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第三章分析元和时期的财政、军事供给对平叛战争的影响,特别是考察“两税法”和“三司使”体制所起的作用。第四章从民族关系的角度,考察平定藩镇战争时的外部环境。元和时期,唐与南诏、回鹘关系稳定,与吐蕃基本保持和平状态。这种状况,有利于唐内部平定藩镇措施的实施。同时,边防问题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仍制约内部事务处理。
     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和第六章,详细考证历次战争起因、进程及结局等问题,唐宪宗在位前后约十五年,元和对藩镇战争主要集中在前五年和后五年,可据此将元和平定藩镇的战争分成前后两个时期。元和元年,宪宗打破贞元以来对藩镇妥协的惯例,派兵平定西川刘闢叛乱,开始了元和平叛战争。此后在平叛中相继取得胜利。元和五年,宪宗试图收复成德,战争以妥协的方式告终。元和九年,朝廷再次发动攻势,平定淮西吴元济、淄青李师道,再次讨伐成德,河朔诸镇不得不归附,出现所谓“元和中兴”之局。
     第四部分即第七章,对“元和中兴”的成就和局限进行总结。元和年间对藩镇的斗争,打击了藩镇势力,维护了唐朝的统一。但由于未能根除藩镇势力的基础,留下隐患。加上后来若干处置不当,唐宪宗去世后,河朔地区又重新割据,终唐之世未能有所改变。
After "AnShi Rebellion", FanZhen separatist rule became a important factor which restricted domestic/foreign policy and recovery of nation's power. In Dai Zong Emperor dynasty period, after having just experienced the great rebellion, Tang dynasty recognized the AnShi remnants regime.De Zong Emperor attempted to suppress FanZhen, but failed, and forced to adopt appeasement policy. Xian Zong Emperor who was supported by his the prime ministers,rectified official managements, adopted a tough policy, then put down the great rebellion throughout. Historians called it " Yuan He Reanima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researches pacification of FanZhen rebellion, especially focuses on the objective conditions/ subjective effort, and verifies process of the wars. The article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article is reflected by the first chapter.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four types of Fanzhen and their situation.This chapter reviews fanzhens'distributi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FanZhen and Tang and reasons for policy formation to FanZhen.
     The second part was reflected by the second chapter/the third chapter and the fourth chapter.The second chapter, analyses the central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and impacts on military decision-making, the status of prime ministers' and Hanlin Academicians'decision-making and gives an objective evaluation on eunuchs force's impacts.The third Chapter, from an economic point of view,analyses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which has impact on military supplies. In Yuanhe period, the features of financial system embodied in the "Two Statement" and " Three Department Emissary" systems. The fourth chapter reveals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implementation to pacificate Fanzhen's wars. During Yuanhe period, Tang Dynasty had a stable relationship with NanZhao、HuHhui and had remained peaceful with TuBo.This condition was used to pacify Fanzheno Meanwhile, the border problem had persisted, to some extent still restricted internal affairs processing.
     The third part is reflectsed by the fifth chapter and the sixth chapter, analyses and researches Causes/course/results of wars. XianZong Emperor was in bit about fifteen years.YuanHe quelling FanZhen war mainly happened in the first and the last five years. Therefore,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eriods of the early and late.The fifth chapter is in the the early content.The first year of YuanHe, XianZong Emperor resolutely decided to break the compromise custom to FanZhen, pacified Liu Pi's rebellion in Jiannan-Xichuan, and had gotten many positive effects. In YuanHe the fourth year to the fifth year, XianZong Emperor tried to recover the north of yellow river FanZhen, Chende's power, but failed, and the war ended with compromising. Since then to Yuanhe ninth year,XianZong Emperor had to re-examine the north of yellow river's forces and suspend the war, paid more attention to adjust and reform the internal system. The later content is in the sixth chapter, XianZong Emperor launched a vast scale counter-insurgency war. In the ninth year of YuanHe. The Tang dynasty launched the conquest of Huai River west Fanzhen. the Tang dynasty finally won the Huaixi battle.Then ChenDe submitted, and ZiQing changed sides, WeiBo、LuLong also surrender in succession, no a local despot military governors any more. There has been so-called" Yuanhe Reanimation ".
     The fourth part reflects by the seventh chapter,summarizes the whole text, points out positive significances and shortcomings of "Yuanhe Reanimation".YuanHe time Tang maintainned central authority, cracked down on FanZhen separatist rule; Meanwhile,it had bad impacts on future generations. In fact," Yuanhe Reanimation" had lots of hidden troubles. XianZong Emperor was premature death, then the north of yellow river FanZhen rejuvenated. The situation couldnot change anymore,throughout the late Tang dynasty
引文
①《旧唐书》卷195《回纥传》。
    ②《新唐书》卷50《兵志》。
    ③《新唐书》卷210《藩镇传》。
    ①《新唐书》卷50《兵志》。
    ②《唐代藩镇研究》,p78。
    ①《旧唐书》卷143《李怀仙传》。
    ①《资治通鉴》卷238,P7682。
    ②《新唐书》卷169《杜黄裳传》。
    ③《资治通鉴》卷237,P7640。
    ④《旧唐书》卷156《于顿传》。
    ⑤《资治通鉴》卷236,p7596。
    ①《全唐文》卷62《宪宗平李錡德音》。
    ②《新唐书》卷146《李吉甫传》。
    ①《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一》。
    ②同上
    ③同上
    ④雷家骥.隋唐中央权力结构及其演进[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
    ⑤张国刚.唐代中央军事决策与军队领导体制论略[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①《新唐书》卷62《表二.宰相中》。
    ①《新唐书》卷169《杜黄裳传》。
    ②同上
    ③《旧唐书》卷158《武元衡列传》。
    ④同上
    ⑤《新唐书》卷173《裴度传》。
    ①《新唐书》卷173《裴度传》。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同上
    ⑤同上
    ⑥《新唐书》卷146《李吉甫传》。
    ⑦同上
    ⑧同上
    ⑨同上
    ①《新唐书》卷146《李吉甫传》。
    ②同上
    ③《新唐书》卷169《裴垍传》。
    ④《新唐书》卷167《皇甫镈传》。
    ⑤《旧唐书》卷135《程异传》。
    ①《新唐书》卷167《皇甫镈传》。
    ②《旧唐书》卷43《职官二》。
    ③《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一》。
    ①《新唐书》卷152《李绛传》。
    ②《旧唐书》卷164《李绛传》。
    ③《资治通鉴》卷239,p7727。
    ④《新唐书》卷50《兵志》。
    ①《新唐书》卷52《食货志二》。
    ②同上
    ①《唐代财政史稿下》,p5。李锦绣认为,三司使经过建中到元和一系列改革后形成。
    ②《唐会要》卷87“转运盐铁”总叙。
    ③《旧唐书》卷12《德宗本纪上》。
    ④《新唐书》卷52《食货志二》,又岑仲勉认为,当是供外米千四百万斛,供京师两百余万斛,总数一千六百万斛。 参见岑仲勉《唐代两税基础及其牵连问题》《历史教学》》1951年第2卷第5、6期。
    ⑤《资治通鉴》卷237,P7647。
    ⑥《唐代财政史稿下》,p666。
    ⑦《新唐书》卷52《食货志二》。
    ①《旧唐书》卷118《杨炎传》。
    ②《旧唐书》卷118《杨炎传》。
    ③《新唐书》卷51《食货志一》。
    ④《旧唐书》卷48《食货志上》。
    ⑤《新唐书》卷52《食货志二》。
    ①《旧唐书》卷118《杨炎传》。
    ②《资治通鉴》卷240,p7736。
    ③《新唐书》卷52《食货志二》。
    ④《册府元龟》卷177《帝王部.姑息门》。
    ⑤《资治通鉴》卷238,p7693。《新唐书》卷211《王承宗传》作“费缗钱五百万”。
    ⑥《旧唐书》卷135《皇甫镈传》。
    ⑦《新唐书》卷52《食货志二》。
    ⑧《旧唐书》卷172《李石传》。
    ①《资治通鉴》卷237,p7648。
    ②《资治通鉴》卷237,p7658。
    ③《资治通鉴》卷238,p7682。
    ④《唐代财政史稿下》,P1072-1073。
    ①《唐会要》卷83“租税上”。
    ②《册府元龟》卷484《邦计部经费》。
    ③《新唐书》卷52《食货志二》。
    ①《唐会要》卷87“漕运”。
    ②《资治通鉴》卷239,p7728。
    ③《唐朝仓廪制度初探》,p39。
    ④《新唐书》卷52《食货志二》。
    ⑤《旧唐书卷》14《宪宗本纪上》。
    ⑥《新唐书》卷287《宦官上》。
    ⑦《新唐书》卷52《食货志二》。
    ①《册府元龟》卷511《邦计部贪污》。
    ②《资治通鉴》卷238,p7683。
    ③《册府元龟》卷511《邦计部贪污》。
    ①《资治通鉴》卷233,P7502。
    ②卢勋等.中国历代民族史.隋唐民族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①《新唐书》卷222《南蛮上》
    ②《旧唐书》卷197《南沼蛮》
    ①《资治通鉴》卷237,p7660。
    ②《全唐文》卷665白居易《与吐蕃宰相钵阐布敕书》。
    ③林冠群.吐蕃赞普墀祖德赞研究[J].中国藏学2005年第4期。又参见,《白氏长庆集》卷56《与吐蕃宰相钵阐布敕书》:“忠信立诚,故能辅赞大蕃,叶和上国...思安边陲,广慈悲之心,令息兵甲,既表卿之远略。”
    ①《旧唐书》卷196《吐蕃下》。
    ②李天石.论唐宪宗元和年间唐朝与吐蕃的关系[J].西藏研究,2001年第2期。
    ③《资治通鉴》卷239,p7704。
    ④《资治通鉴》卷239,p7701。
    ⑤《新唐书》卷146《李吉甫传》。
    ⑥同上
    ⑦《旧唐书》卷197《南诏蛮》。
    ①《资治通鉴》卷239,P7698。
    ②《资治通鉴》卷239,P7701。
    ①《新唐书》卷152《李绛传》。
    ②《全唐文》卷626,吕温《代李侍郎论兵表》。
    ③《资治通鉴》卷238,p7673。
    ④《资治通鉴》卷238,p7676。
    ⑤《资治通鉴》卷239,p7698。
    ⑥《资治通鉴》卷239,p7702。
    ⑦《资治通鉴》卷238,p7689。
    ⑧《新唐书》卷217《回鹘上》。
    ①《新唐书》卷171《李光颜传》。
    ①《资治通鉴》卷237,P7626。
    ②《新唐书》卷7《德宗本纪》。
    ③《旧唐书》卷140《韦皋传》。
    ④《资治通鉴》卷236,P7619-7620。
    ⑤《资治通鉴》卷236,P7624。
    ⑥《旧唐书》卷140《韦皋传》。
    ①《资治通鉴》卷236,P7624。
    ②《新唐书》卷7《德宗本纪》。
    ③《新唐书》卷42《地理志六》。
    ④《新唐书》卷67《表七方镇四》。
    ⑤《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
    ⑥《华阳国志》卷3,P30。
    ⑦《新唐书》卷52《食货志二》。
    ⑧《新唐书》卷158《韦皋传》。
    ⑨《资治通鉴》卷237,P7641。
    ①《旧唐书》卷14《宪宗本纪上》。
    ②《资治通鉴》卷237,P7634。
    ③《全唐文》卷626,P6324。
    ④《全唐文》卷655,,P6665。
    ⑤《资治通鉴》卷237,P7649-7650。
    ⑥《新唐书》卷158《韦皋传》。
    ①《文苑英华》卷795,P4205。
    ②《资治通鉴》卷237,P7629。
    ③《旧唐书》卷14《宪宗本纪下》。
    ④《读史方舆纪要》卷66,P2845-2846。
    ⑤《资治通鉴》卷237,P7633。
    ①《资治通鉴》卷237,P7635-7636。
    ②《新唐书》卷158《刘闢传》。
    ③《资治通鉴》卷237,P7640。
    ④《旧唐书》卷156《于頔传》。
    ⑤《资治通鉴》卷236,p7596。
    ①《资治通鉴》卷237,p7641。
    ②《全唐文》卷62《宪宗平李錡德音》。
    ①《资治通鉴》卷237,p7660。
    ②《资治通鉴》卷237,p7660。
    ③《资治通鉴》卷237,p7663。
    ④《资治通鉴》卷237,p7665。
    ⑤《唐大诏令集》卷119《削夺王承宗官爵诏》。
    ①《资治通鉴》卷238,p7666。
    ②《资治通鉴》卷238,p7669。
    ③《资治通鉴》卷238,p7693。
    ①《白氏长庆集》卷39《与希朝诏第一篇》。
    ②《白氏长庆集》卷39《与希朝诏第二篇》。
    ③《白氏长庆集》卷39《与茂昭书》。
    ④《旧唐书》卷132《李抱真传》,大历年间泽潞有两万军。
    ⑤《白氏长庆集》卷39《与从史诏》。
    ⑥《资治通鉴》卷238,p7672。
    ①《全唐文》卷56《复王承宗官爵制》。
    ①《资治通鉴》卷239,p7707。
    ②《资治通鉴》卷239,p7707。
    ③《中国历史地图集》第5册,P38-39。
    ④《资治通鉴》卷238,p7764。
    ①《资治通鉴》卷239,p7706。
    ②《资治通鉴》卷238,p7693。
    ③《资治通鉴》卷239,p7697。
    ④《旧唐书》卷141《田弘正列传》。
    ⑤《资治通鉴》卷239,p7705-7706。
    ⑥《旧唐书》卷141《田弘正列传》。
    ①《资治通鉴》卷239,p7706。
    ②《资治通鉴》卷239,p7707。
    ③《资治通鉴》卷239,p7707。
    ④《全唐文》卷57《宪宗二》。
    ⑤《新唐书》卷214《藩镇宣武彰义泽潞列传》引韩愈《平淮西碑》。
    ⑥《资治通鉴》卷239,p7707。
    ⑦《旧唐书》卷15《宪宗本纪下》。
    ①《旧唐书》卷15《宪宗本纪下》。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同上
    ⑤《资治通鉴》卷239,P7728。
    ⑥《资治通鉴》卷239,p7706。
    ⑦《资治通鉴》卷239,p7708。
    ⑧《旧唐书》卷165《柳公绰列传》。
    ⑨《新唐书》卷163《柳公绰列传》。
    (11)《资治通鉴》卷239,p7708。
    ① 《资治通鉴》卷239,p7727。
    ②《资治通鉴》卷240,p7730。
    ③《资治通鉴》卷239,p7712。
    ④《资治通鉴》卷239,p7711。
    ⑤《新唐书》卷158《韩弘列传》。
    ⑥《册府元龟》卷122《帝王部征讨二》。
    ⑦《资治通鉴》卷239元和十二年十月条云:是日,申、光二州及诸镇兵二万余人相继来降。《新唐书》卷214《藩镇宣武彰义泽潞》云:申、光戍兵尚三万,皆降。
    ⑧《资治通鉴》卷239,p7723。
    ①《资治通鉴》卷239,p7717。
    ②《资治通鉴》卷239,p7708。
    ③《资治通鉴》卷239,p7708。
    ④《资治通鉴》卷240,p7731。
    ⑤《资治通鉴》卷240,p7734。
    ①《资治通鉴》卷240,p7733。
    ②《资治通鉴》卷240,p7712。
    ①《资治通鉴》卷240,p7738。
    ②《新唐书》卷211《王承宗列传》。
    ①《新唐书》卷211《王承宗列传》。
    ②《新唐书》卷211《王承宗列传》。
    ③《资治通鉴》卷239,p7719。
    ④《资治通鉴》卷239,p7715-7717。
    ⑤《旧唐书》卷158《武元衡传》。
    ⑥《资治通鉴》卷239,p7721。
    ⑦《资治通鉴》卷239,p7720。
    ⑧《资治通鉴》卷239,p7734。
    ①《新唐书》卷212《藩镇卢龙》。
    ②《资治通鉴》卷240,P7749。
    ③《资治通鉴》卷240,p7748。
    ④《资治通鉴》卷240,p7727。
    ⑤《新唐书》卷155《浑镐列传》。
    ⑥《新唐书》卷143《郗士美列传》。
    ⑦《资治通鉴》卷240,p7732。
    ⑧《资治通鉴》卷239,p 7727。
    ⑨《资治通鉴》卷240,p 7732。
    ①《资治通鉴》卷237,p 7635。
    ②《资治通鉴》卷240,p 7750。
    ①《资治通鉴》卷240,p 7751。
    ②《资治通鉴》卷240,p7757。
    ③《资治通鉴》卷240,p7757。
    ④《新唐书》卷171《李光颜传》。
    ⑤《新唐书》卷213《李师道传》。
    ①《旧唐书》卷170《裴度传》。
    ①《资治通鉴》卷240,p7749。
    ①《读通鉴论》卷26《穆宗》。
    ①陈寅恪.隋唐政治史述论稿[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P97。
    ①《新唐书》卷210《藩镇魏博》。
    ②《群书考索》后集卷49《论藩镇》。
    ③《资治通鉴》卷241,P7773。
    [1]刘昫.旧唐书[M].中华书局,1975
    [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中华书局,1975
    [3]王溥.唐会要[M].中华书局,1955
    [4]李林甫.唐六典[M].中华书局,1992
    [5]杜佑.通典[M].中华书局,1984
    [6]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7]元稹.元氏长庆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8]柳宗元.柳河东集[M].中华书局,1960
    [9]韩愈.韩昌黎集[M].商务印书馆,1958
    [10]皇甫湜.皇甫持正文集[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11]宋敏求.唐大诏令集[M].学林出版社,1992
    [12]王钦若.册府元龟[M].中华书局,1960
    [13]司马光.资治通鉴[M].中华书局,1976
    [14]马端临.文献通考[M].中华书局,1986
    [15]董诰.全唐文[M].中华书局,1983
    [16]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7]彭定求等.全唐诗[M].中华书局,1960
    [18]吴廷燮.唐方镇年表[M].中华书局,1980
    [19]常璩.华阳国志[M].中华书局,1985
    [20]李防.文苑英华[M].中华书局,1966
    [1]范祖禹.唐鉴[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章如愚.群书考索[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王夫之.读通鉴论[M].中华书局,1978
    [4]顾炎武.日知录集释[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赵翼.廿二史札记[M].中华书局,1984
    [6]钱大听.廿二史考异[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7]吕思勉.隋唐五代史[M].中华书局,1959
    [8]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9]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0]岑仲勉.隋唐史[M].中华书局,1994
    [11]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M].三联书店,1979
    [12]唐长孺.汪钱隋唐史论稿[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13]胡如雷.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4]胡戟等.二十世纪唐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5]乌廷玉.隋唐史话[M]].北京出版社,1984
    [16]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17]赵文润、拜根兴.唐宪宗[M].三秦出版社,1992
    [18]李天石.唐宪宗[M].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19]乌廷玉.唐朝二百九十年[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20]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1]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中文版)[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2]王仲荦.隋唐五代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3]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中华书局,1955.
    [24]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M].中华书局,1986
    [25]毛蕾.唐代翰林学士[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6]岑仲勉.府兵制度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27]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M].人民出版社,1977
    [28]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M].人民出版社,1964
    [29]宁志新.隋唐使职制度研究[M].中华书局,2005
    [30]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M].齐鲁书社,2004
    [31]黄永年.唐史史料学[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32]孟昭华、王涵.中国历代国家机构和行政区划[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33]陈茂同.中国历代职官沿革史[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34]唐长孺.唐书兵志笺正[M].中国科学院印刷厂,1957
    [35]蒙曼.唐代前期北衙禁军制度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36]陈志坚.唐代州郡制度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7]贾志刚.唐代军费问题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8]中国军事史编写组.中国历代军事思想[M].解放军出版社,2007
    [39]姜国柱.中国军事思想简史[M].新世界出版社,2006
    [40]李志贤.杨炎及其两税法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1]周伯棣.中国财政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42]孙翊刚、王文素.中国财政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3]卢勋等.中国历代民族史.隋唐民族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4]雷家骥.隋唐中央权力结构及其演进[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
    [45]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1]刘掞藜.唐代藩镇之祸可谓为第三次异族乱华[J].武大文哲季刊,1931年第1期
    [2]罗香林.藩镇制度沿革考[J].中央大学社会科学丛刊,1934年第11期
    [3]姚薇元.与钱宾四论唐藩镇制胡籍[J].文史杂志,1945年第8期
    [4]韩国磐.关于魏博镇影响唐末五代政权递嬗的社会经济条件[J].厦门大学学报,1954年第11期
    [5]杨志玖、张国刚.藩镇割据与唐代的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再论唐代藩镇割据的社会基础[J].学术月刊,1982年06期
    [6]邓慧君.唐德宗统治时期进奉探析[J].青海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
    [7]尚永亮.论元和君权与政治兴衰[J].文史哲,1995第04期
    [8]何汝泉.唐代户部使的产生[J].历史研究,1995年第3期
    [9]杨西云.唐中后期中央对藩镇的斗争政策——从元和用兵到长庆销兵[J]历史教学,1996年第7期
    [10]于汝波、杨希义.唐代军事论略[J].军事历史研究,1997年第2期
    [11]张剑光.唐代藩镇割据与商业[J].文史哲,1997第04期
    [12]何汝泉.再论唐代度支使的产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4期
    [13]黄寿成.关于唐代盐铁转运度支等使的问题——与何汝泉教授商榷[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6月第2期
    [14]艾冲.试论唐代都督府政区的发展与衰落陕[J].西华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15]段希祥、王芬.试论唐代宦官监军制度[J].临沂师专学报,1999年第5期
    [16]李天石.略论唐宪宗平定藩镇的历史条件与个人作用[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06期
    [17]李天石.论唐宪宗元和年间唐朝与吐蕃的关系[J].西藏研究,2001第02期
    [18]何汝泉.唐代户部别贮钱的设置[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3月第2期
    [19]李焕青.唐宪宗中兴与藩镇政策[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年5月第03期
    [20]赵汝清、周保明.745—840年间唐与回纥交往之弊及其实质[J].青海民 族研究,2002年第1期
    [21]张国刚.唐代的中央军事决策及其特点[N].光明日报,2003年08月05日
    [22]方铁.南诏、吐蕃与唐朝三者之间的关系[J].中国藏学,2003第3期
    [23]王守栋.唐代神策军中尉考[J].德州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4]孟庆鸿.从唐诗看唐代军事传播[J].军事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
    [25]孙继民.关于唐宪宗元和时期割据藩镇的户口申报[J].江汉论坛,2004年06月第03期
    [26]张国刚.唐代中央军事决策与军队领导体制论略[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01期
    [27]尚民杰、程林泉.唐大盈库和琼林库[J].考古与文物,2004第6期
    [28]王义康.唐河北藩镇时期人口问题试探[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1月第01期
    [29]杨铭.唐代吐蕃与突厥、回纥关系述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6期
    [30]马慧芳.浅析唐朝元和年间财政制度改革[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生论文,2004年5月
    [31]邵明华.安史之乱后唐朝京西北边防线的重建和巩固[D].山东大学硕士生论文,2005年11月
    [32]林冠群.吐蕃赞普墀祖德赞研究[J].中国藏学,2005年第4期
    [33]牛秋实.开元至贞元年间唐与南诏关系考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期
    [34]杜娟、曹盟.唐与回纥和和亲的原因及意义[J].南都学坛,2005年第3期
    [35]何汝泉.户部别贮钱的用途[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11月第6期
    [36]张国刚.唐代兵制的演变与中古社会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37]陈绍凡.回纥与唐关系述论[J].新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
    [38]杨永福、黄梅.论南诏与唐朝关系及其他[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39]李青淼.唐代前期都督府探讨[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4辑
    [40]裴婷婷、何立慧.吐蕃唐朝和战交往及对唐朝的影响[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1期
    [41]王田田.唐与回纥和亲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42]欧小兰.天宝至太和年间南诏与唐关系考[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2期
    [43]张子新.吐蕃对吐谷浑和南诏的不同统治政策及其对比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总第188期
    [44]白云扬.试论唐与吐蕃战和关系[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45]杨铭.近30年来唐代吐蕃与西北民族关系史研究述评[J].民族研究,2008年第6期
    [46]夏炎.试论唐代都督府与州的关系[J].史学集刊,2008年第2期
    [47]周毓华.论吐蕃时期的政治与宗教关系[J].西藏研究,2008年第5期
    [48]马晓丽.回纥民族关系思想初探[J].烟台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4期
    [49]崔明德.南诏民族关系思想初探[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第2期
    [50]崔明德、马晓丽.吐蕃民族关系思想初探——以吐蕃和唐朝的关系为例[J].文史哲,2009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