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关系研究(1840-1927)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教育是一个开放系统,任何国家的教育只有在与世界教育的交流和融合中才能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美两国的交往可以追溯到1784年的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来华。以后的46年间,中美双方在教育上的接触几乎为零。直到1830年,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受美国公理会的派遣来华,开办了中国最早的教会学校——贝满学校,拉开了中美教育关系的帷幕。传教士来华的主旨是基督征服中国,中西文化的碰撞打碎了他们的梦想。在对中国文化和教育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传教的困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之后,他们转向了教育,借办学传播福音,中国教育的衰落也给传教士办学留下了地盘。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中开始了艰难的教育现代化进程。双向的冲突和回应始终伴随着中美教育关系的发展。美国传教士在批判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掀起了办学的高潮,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发展成了以教会小学、教会中学、教会大学为主体的教会教育体系,它为中国教育提供了参照,特别是为中国高等教育提供了参照,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就是最好的样本。但教会学校始终没能进入中国的教育体系,宗教性和教育的“话语权力”是最重要的因素。美国传教士与中国的留学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容闳就是在传教士布朗推举下于1847年1月赴美留学,中国留学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学成归国的容闳经过艰苦的努力和斡旋,终于促成了幼童留美,掀起了留美第一次高潮。经过约30年的沉寂之后,留美第二次高潮——庚款留美兴起,其中有较为复杂的历史原因,经过中美双方努力,按照美国的意图,终于达成协议。中国的外交官梁诚和美国总统罗斯福起了关键作用。美国对中国的“文化投资”战略初步实现,但并没出现他们所期望的结果。归国留学生把美国教育思想、大学模式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在中国教育模式从指向日本向美国的转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的教育变革进一步深化还需要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以留美学生为主的中国教育界邀请杜威、孟禄等美国教育家来华,杜威通过讲演把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介绍给中国,并设计了一幅以实用主义教育为底色的中国教育蓝图。孟禄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对中国教育问题进行了“诊断”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两位教育家关注的重点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对当时的学制、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等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的教育实验热潮,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柏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麦柯尔的教育测量等纷纷在中国展开,加快了中国教育的科学化进程。以陶行知、黄炎培、晏阳初、陈鹤琴为主的中国教育家群体,开始了中国新教育之路的探索,对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本土化改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生活教育、平民教育理论并成功运用于实践。胡适是中美教育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影响,杜威教育哲学中的实用性、科学主义、思维方法等体现在他的高等教育观、文学革命等方面。他对中美教育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纵观中美教育关系的全过程,充满了变数、矛盾,体现出非均衡性的典型特征,这种非均衡特征正是研究中美教育关系的逻辑起点,以比较的方法,从教育的视角去研究中美教育关系,正是其价值所在。
Education is an opening system. Only through exchange with worldwide education can a country's education innovate, advance with time, and have powerful vitalities.
     The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can date back to 1784, when American merchant ship "The Empress of China" came to China. Forty years later, that was 1830, an American missionary Bridgman came to China sent by Congregationalist. He established the first school, Bridgman School, which was recognized as the beginning of Sino-U.S educational relation. The purpose to China was to conquer China by Christianity. But the crash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broke their dreams. Throug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Chi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inking over the difficulties in preaching their religion, they sought a best way to spread evangel, which was to set up missionary schools. Declina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made space missionaries'work. In the upsurge of learning from the west, Chinese education began its modern process and self-awareness. The process was actually bidirectional impact-response model. On the basis of criticizing Chinese traditional education, American missionaries raised the climax of setting schools. From 1960's to the early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y finished establishing their educational system, mainly including missionary primary school, missionary middle school and missionary colleges. It provided some mode and reference for Chinese education, especially had a lot influence on Chinese colleges. Stuart and Yenching University set a good example. However, American missionaries didn't add their schools into Chinese educational system. Religion and educational "discourse power"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American missionaries had direct relations with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abroad. Rong Hong was recommended to study in America by Mr. Brown. This was the new page in the history of studying abroad. Through great effort and negotiation, Rong Hong realized his plan to send children to study in America that was the first climax of studying abroad. After 30 years silence, the second climax of studying abroad, Boxer Indemnity came. There were some complicated historical factors. Through hard efforts, China and America came to an agreement on the purpose of America. During the process, Chinese diplomat Liang Cheng and American president Roosevelt played crucial role. American plan "Culture Investment to China" was realized somewhat, but they didn't get the result they had expected. The students who came back from America combined advanced educational thoughts and advanced mode of America universities with Chinese education. They devoted a lot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hey played a great part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erring Chinese educational mode from Japan-oriented to America-oriented. To deepen Chinese educational reform still needed some theory and practice to guide. Chinese educators, mainly the students studying in America, invited American educators John Dewey, Paul Monroe and other American educators to China. Dewey introduced his pragmatic educational thoughts to China by his speeches, and he designed a Chinese education plan based on the pragmatic education. Monroe made a "diagnosis" on the problems of Chinese education and offered a lot of constructional suggestions by much investigation. The key that two educators cared was basic education of China. They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school system, curriculum, textbooks, teaching methods, and improved educational experiments in China. Kilpatrick's Project method, Parkhurst's Dalton Laboratory plan and Maccall's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were widely developed. China's educational process of science was quickened. At the same time, Chinese educationist-group headed by Tao Xingzhi, Huang Yanpei, Yan Yangchu stepped on the new exploration road of Chinese education, transformed Dewey's pragmatic theory of education based on actual condi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and formed the theory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he theory of life education, the theory of common people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y succeeded in applying them to practice. Hu Shi was a key person in the history of Sino-U.S educational relation. He was deeply affected by Dewey'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pragmatism. Hu Shi'views of higher education, literary revolution embodied practicability, scientism and thinking methods of Dewey'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He devoted a lot to Sino-U.S educational exchange. If we take a whole view of total process of Sino-U.S educational relation, it is full of many changing factors, contradictions and it embodies special character of non-balance. This is logic basis of research for Sino-U.S educational relation. It is of great value to study Sino-U.S educational relations by comparative methods and in the view of education.
引文
①李定一著:《中美早期外交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②黄安年:《近代中美之间的平等和不平等关系》,《九江师专学报》1999年第3期。
    ③《克林顿总统访华专题报道》,《人民日报》,1998年6月28日。
    ④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91页。
    ①田正平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①[美]费正清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第4页。
    ①对费正清的中国研究范式提出质疑的还有:爱德华·赛义德(Edward W.Said)强调的“东方批判”;德立克(ArifDirlik)主张的“思想文化研究反思”;黄宗智提出的“中国研究规范认识危机论”等。
    ②[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增订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17页。
    ③王剑:《美国中国近代史观的展现及其它——关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的思考》,《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④罗荣渠:《跨世纪的沉思——对近代中国社会巨变的再思考》,《天律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①罗荣渠:《跨世纪的沉思——对近代中国社会巨变的再思考》,《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②Paul Procter, La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angman Group Ltd.1978. p.931.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增补版),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62页。
    ①丁柏传、郑瑞君:《近代中国教会学校述论》,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年第2期。
    ②段义全:《1840—1899年:传教士对近代中国教育的影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4期。
    ③秦立霞:《试论教会大学在中国产生的历史根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专辑。
    ①秦立霞:《从传教士为主到教育为本——试论近代教会大学角色的转变的历史渊源》,《江苏高教》2002年第1期。
    ②戚洪:《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的历史作用》,《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
    ③谭献民:《教会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④肖朗:《从传教士看中国高等教育的导入》,《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
    ⑤张生祥、景晓萍:《晚清美国在华传教学校发展及其评价》,《天水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⑥黄新宪:《教会大学与文化变迁》,《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第1期。
    ①根据王立新著的《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顾长声主编的《传教士与近代中国》、聂资鲁的论文《美国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3期,资中筠、姬红的论文《美国学术界对中美关系的研究》,《美国研究》1995年第1期等资料整理。
    ①熊贤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评田正平先生主编的(中外教育交流史)》,《天津教科院学报》2005年第4期。②《论中国留学教育的产生》,《教育评论》2002年第6期。《留学生与晚清社会的变迁》,《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留学生与中国科技的发展》,《教育评论》2003年第6期。《留学运动的性质和意义》《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等。
    ③顾长声:《容闳——向西方学习的先驱》(引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④李永贤:《容闳—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开拓者》,《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①陈汉才:《容闳的留学教育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②李卫国:《试论容闳对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贡献》,《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③孙石月:《幼童留美问题探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④王善中:《近代中国首批留美幼童的成就及其意义》,《晋阳学刊》1997年第4期。
    ⑤茆诗珍、徐飞:《留美幼童对近代中国的历史影响初析》,《安徽史学》2005年第1期。
    ⑥周棉:《论中国留学教育的产生》,《教育评论》2002年第2期。
    ⑦徐飞:《庚款留美发端考—梁诚首倡庚款留美计划的历史考察》,《中国科技史料》2005年第1期。
    ⑧梁碧莹:《“庚款兴学”与中国留美学生》,《贵州社会科学》1991年第12期。
    ①朱卫斌:《试论美国“庚款兴学—以西奥多·罗斯福与柔克义为中心》,《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5期。
    ②李宏毅:《庚款办学中的中美关系考论——以清华学堂为个案》,《通化师范学学报》2001年第6期。
    ③曹欣欣:《试论清末民初的留美运动》(上),《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④丁三青:《近代中国的留学运动与社会近代化》,《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⑤彭晓舟:《近代留美学生与中美教育交流研究》,《学术月刊》2005第6期。
    ⑥张亚群:《论清末留学教育的发展》,《华侨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⑦谢长法:《借鉴与融合——留美学生抗战前教育活动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①赵祥麟:《重新评价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0年第2期。
    ①汪世堂:《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产生的文化与社会根源探微》,《天水师专学报》(社哲版)1997年第1期。
    ②王剑:《胡适与杜威的中国之行》,《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1期。
    ③张良才:《杜威来华对中国教育的影响》,《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第6期。
    ④周洪宇、向宗平:《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1年2期。
    ①吴建敏:《杜威的教育思想对20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影响》2001年第6期。
    ②漆新贵:《杜威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一种批判性评价》,《重庆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③李三富:《试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与中国教育学科学化》,《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1年第4期。
    ④黄书光:《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再创造》,《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
    ⑤陈竞蓉、周洪宇:《孟禄与壬戌学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⑥[日]阿部详著,钟启泉译:《保尔·孟禄与中国的近代教育》《全球教育展望》1996年第1期。
    ①见:李雪燕:《胡适对1922年新学制创建的贡献》,《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钱曼倩、
    金林样主编:《近代学制比较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等等。
    ②见:徐国利、叶挺松:《胡适与白话文教育改革》,《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曹琴仙、吴洪成:《中国近代白话文运动与白话文教材》,《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7期等等。
    ③见:周月:《胡适的教育思想其实践探析》,《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庞国斌等:《胡适的高等教育思·想述评》,《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等等。
    ④见:刘卫,徐国利:《试析胡适的“教育救国论”》,《北京科技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第2期;杨静:《胡适教育思想研究》,《德州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等等。
    ⑤见:王艳芳:《胡适与中外文化交流》,《徐州师范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顾红亮:《论胡适的跨文化传播观》,《学术界》1998年第5期;舒志定:《略论胡适的留学教育观》,《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0期,等等。
    ①李静蓉、王剑:《近代中国教育实验探析》,《杭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①李定一著:《中美早期外交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②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3页。
    ③[美]费正清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84页。
    ④黄新宪著:《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社会变迁》,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①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New York:Bedminster Press,1968. p.542.
    ②[美]托马斯·C·帕特森等著,李庆余译:《美国外交政策》(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92页。
    ③顾长声著:《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④[美]赖德烈著,陈郁译:《早期中美关系史》,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80页。
    ⑤何晓夏、史静襄著:《教会学校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6页。
    ①顾长声著:《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版,第19页。
    ②李定一著:《中美早期外交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6—47页。
    ③Wen Hwan Ma, American Policy toward China, Arno Press,1970, p.3.
    ④史静寰、熊志勇:《文化边缘化人物的困惑与思考——中国出生的美国传教士子女与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中美关系》,
    《美国研究》1994年第4期。
    ① Eliza J. Bridgman. The Life and Labors of Elijah Coleman Bridgman, ADF Randolph.1864. p.37.
    ② Smith, China and America Today,New York 1907,p.236.
    ③王立新:《近代基督教传教运动与美国在华商业扩张》,《世界历史》1997年第2期。
    ④费正清著,傅光明译:《观察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⑤王玮编:《美国对亚太政策的演变1776—1995》,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①胡礼忠等著:《从望厦条约到克林顿访华——中美关系1844—19962,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6页。
    ②杨生茂著:《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页。
    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页。
    ④《中国丛报》,1849年5月号,第270页。
    ⑤J.W.Foster. Ameirican Diplomacy in the Orient, 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1904 p.73.
    ⑥孙培青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3—284页。
    ①毛泽东:《“友谊”还是侵略》,《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443页。
    ②[美]泰勒·丹涅特著,姚曾廙译: 《美国人在东亚》,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474页。
    ③[美]费正清著,傅光明译:《观察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①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编:《中美关系史论文集》(第三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4页。
    ②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编:《中美关系史论文集》(第三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6页。
    ③王立新:《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1950)》,《世界历史》1998年第1期。
    ④ K.S.Latourette, The History of Early Relations beP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1784-1844,YaleUniversity Press,1917,p124.
    ⑤ K.S.Latourette, The History of Early Relation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1 784-1844,Yale University Press,1917,p124.
    ⑥ Harold Isaacs, Scratches on Our Minds:American Images of China and India, Greenwood Press,1958. p.71.
    ①邓鹏著:《费正清评传》,天地出版社1997年版,第75-76页。
    ② Harold Isaacs, Scratches on Our Mind:American Images of China and India, Greenwood Press.1958, p.96.
    ③齐小新著:《口述历史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的美国传教士》,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1—42页。
    ④齐小新著:《口述历史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的美国传教士》,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2页。
    ⑤齐小新著:《口述历史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的美国传教士》,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2页。
    ③ Harold Isaacs, Scratches on Our Mind:American Images of China and India, Greenwood Press,1958, p.96.
    ⑦顾长声著:《从马里逊到司徒雷登》,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240页。
    ⑧根据[美]明恩溥著,乐爱国、张华玉译:《中国人的性格》,学苑出版社1998年版目录整理。
    ①[美]明恩溥著,乐爱国、张华玉译:《中国人的性格》,学苑出版社1998年版,第318页。
    ②[美]明恩溥著,乐爱国、张华玉译,《中国人的性格》,学苑出版社1998年版,第329—330页。
    ③[英]约·罗伯茨编著,蒋重跃、柳林海译:《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时事出版社1999年版,第202页。
    ④ Harold Isaacs, Scratches on Our Mind:American Images of China and India, Greenwood Press,1958. p.125.
    ⑤顾钧:《一部关于中国的百科全书》,《中华读书报》,2000年4月5日。
    ①[美]卫三畏著,陈俱译,陈绛校:《中国总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②[美]卫三畏著,陈俱译,陈绛校:《中国总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③[美]卫三畏著,陈俱译,陈绛校:《中国总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④陈君静著:《大洋彼岸的回声——美国的中国史研究的历史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⑤[美]卫三畏著,陈俱译,陈绛校:《中国总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60页。
    ⑥[美]卫三畏著,陈俱译,陈绛校:《中国总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61页。
    ⑦[美]卫三畏著,陈俱译,陈绛校:《中国总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62-363页。
    ⑧[美]卫三畏著,陈俱译,陈绛校:《中国总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63页,第367页。
    ①[英]约·罗伯茨编著,蒋重跃、刘林海译:《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时事出版社1999年版,第201页。
    ①威尔逊在1913年—1921年担任美国总统。
    ②Arthur M. Schlesingger, The Cycles of American History,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86, p.16.
    ③顾长声著:《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3页。
    ④ Paul A. Verg, Missionaries. Chinese, and Diplomats, The American Protestant Missionary Movement in China, 1890—1952,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8. p.13.
    ⑤[美]费正清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13页。
    ①[美]狄考文:《基督教会与教育的关系》,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② Eliza J. Bridgman,The Life and Labors of Elijah Coleman Bridgman, ADF Randolph,1864. p.27.
    ③ Eliza J. Bridgman, The Life and Labors of Elijah Coleman Bridgman, ADF Randolph,1864, p.28.
    ①仇华飞著:《中美早期关系研究1784—1844》,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42—443页。
    ②Chinese Repository,Vol.20, 1851.pp 9—59.
    ③仇华飞著:《中美早期关系研究1784—1844》,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页。
    ④顾长声著:《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页。
    ⑤Chinese Repository,Vol.5,1836.p.375.
    ⑥李志刚著:《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文化论文集》(第二集),宇宙光出版社1994年版,第34页。
    ①[美]卫斐列著,顾均等译:《卫三畏生平及书信——一位美国来华传教士的心路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①[美]卫斐列著,顾均等译:《卫三畏生平及书信——一位美国来华传教士的心路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5页。
    ②林志平主编:《基督教与中国现代化》,《基督教与中国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宇宙光传播中心出版社1994年版,第28—29页。
    ①Covell Ralph, W.A.P. Martin, Pioneer of progress in China, Washington, Christian University Press,1978. p.175.
    ②Covell Ralph, W.A.P. Martin, Pioneer of progress in China, Washington, Christian University Press,1978. p.57.
    ③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续篇》,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4页。
    ①[美]费正清著,林海、符致兴等译:《费正清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236页
    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3页。 ①史静寰著:《狄考文和司徒雷登在华的教育活动》,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导言,第2页。
    ②龚自珍著:《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页。
    ③杨齐福:《西方教育思想东渐与近代教育观的生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①严复:《论治学治事宜分之途》,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页。
    ③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8页
    ①滕大春著:《美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39页。
    ①[美]裨治文著:《大美联邦志略》咸丰十一年刊,第33—34页。转引自仇华飞著:《中美早期教育关系研究1784—-1844》,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1页。
    ②Chinese Repository, Vol.13,1844, p.236.
    ①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497页。
    ②《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24。
    ③李时岳、胡滨著:《从闭关到开放——晚清“洋务热”透视》,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35页。
    ①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08页。
    ②章继光著:《曾国藩思想简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3页。
    ③苑书义著:《李鸿章传》,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31页。
    ④顾廷龙、叶亚廉主编:《李鸿章全集》(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37页。
    ⑤顾廷龙、叶亚廉主编:《李鸿章全集》(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55页,292页,357页。
    ⑥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79页。
    ⑦钟叔河主编:《欧洲十一国游记二种·新大陆游记及其它·癸卯旅行记·归潜记》,岳麓书社出版社1987年版,第584页。
    ⑧广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编:《孙
    中山全集》(第8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34页。
    ①黄遵宪著:《人境庐诗草》,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05页。
    ①栗洪武著:《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教育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4—35页。
    ②陈景磐编:《中国近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9页。
    ③李扬帆著:《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国的世界观念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④冯天楚著:《中国文化史断想》,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99页。
    ⑤朱永新著:《沟通与融合——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①中美关系史丛书编辑委员会编:《中美关系史论文集》(第一辑),重庆出版社1985年版,第98页。
    ① W. A. P. Martin, A Cycle of Cathay or China, South and North, with Personal Reminiscences. Fleming H. Revel] Company,1897, pp.42-43.
    ②[美]狄考文:《振兴学校论》,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中国近代学术名著——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39—240页。
    [美]林乐知:《中西关系略论》,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中国近代学术名著——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80页。
    ④Chinese Repository, Vol.13,p613.
    ⑤[美]狄考文:《振兴学校论》,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中国近代学术名著——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39—241页。
    ①周谷平:《晚清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教育》,《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
    ②郑曦原著:《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90—91页。
    ③W.A.P.Matin, A Cycle of Cathay or China, South and North with Personal Reminincese, New York,1896,p300.
    ④F.L.Hawks, A Pleat for Reform in the Conduct of Day-schools, Chinese Recorder, Vol,105,p392.
    ⑤[美]狄考文:《振兴学校论》,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中国近代学术名著——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39—241页。
    ⑥张鸣、吴静妍著:《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文化》,吉林摄影出版社1999年版,第149页。
    ⑥ James W. Bashford, China:An Interpretation, The Abingdon Press,1907, p.107.
    ⑧[美]林乐知:《中西关系略论》,钱钟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中国近代学术名著——万国公报文选》,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9—180页。
    ①[美]李提摩太:《新政策》,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页。
    ②[美]狄考文:《怎样使教育工作更有效地促进中国基督教事业》,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5页。
    ①[美]狄考文:《基督教会与教育》,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2页。
    ②[美]狄考文:《怎样使教育工作更有效地促进中国基督教事业》,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5—96页。
    ③[美]狄考文:《基督教与教育》,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0页。
    ④[美]谢卫楼:《基督教教育对中国现状及其需求的关系》,朱有琳、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9—112页。
    ⑤[美]杰西·格·卢茨著,曾钜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9—10页。
    ⑥Arthur H.Smith, China and America Today, Fleming H. Revell Company,1907. p.236.
    ①Michael Schaller,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00, p.23.
    ①[美]狄考文:《基督教与教育》,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0—93页。
    ③李楚才编著:《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4页。
    ④Minutes of the Sixteenth Session of the China Mission Conference, Methdist Episcopal Church, South held at Soochow, Oct.17-21,1901, p.36.
    ⑤吴洪成著:《中国教会教育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①[美]丁韪良:《同文馆记》,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36页。
    ①顾长声著:《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页。
    ②顾长声著:《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页。
    ③[美]丁韪良:《同文馆记》,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41页。
    ①张子荣:《西方传教士对近代中国教育的影响》,《晋阳学刊》1986年第3期。
    ②陈景磐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77页。
    ①李书田:《北洋大学五十年之回顾与前瞻》,《东方杂志》第41卷第20号,1945年1月。
    ①李书田:《北洋大学五十年之回顾与前瞻》,《东方杂志》第41卷第20号,1945年1月。
    ②[美]杰西·格·卢茨著,曾钜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92页。
    ①顾学稼、林尉、伍宗华编:《中国教会大学史论丛》,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0页。
    ②chinese Repository,Vol.2,p.235.
    ①谭树林:《早期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与近代中外文期刊》,《基督教研究》2002年第2期。
    ①方汉奇主编:《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3页。
    ②顾长声著:《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152页。
    ③顾长声著:《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3页。
    ④[美]杰西·卢茨著,曾钜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2页。
    ①杨代春:《<万国公报>与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及教育理论在华的传播》,《大学教育科学》2004年第1期。
    ①朱有瓛、戚名琇、钱曼倩、霍益萍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656页。
    ②熊月之著:《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86页。
    ③熊月之著:《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86页。
    ④熊月之著:《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86页。
    ⑤方汉奇主编:《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页。
    ①吴洪成著:《中国教会教育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6页。
    ②吴洪成著:《中国教会教育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4页。
    ③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华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70页。
    ①郭卫东:《基督新教与中国近代的特殊教育》,《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4期。
    ②郭卫东:《基督新教与中国近代的特殊教育》,《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4期。
    ③顾长声著:《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6页。
    ④齐小新著:《口述历史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的美国传教士》,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
    ⑤李定一著:《中美早期外交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71页。
    ⑥顾长声著:《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6页。
    ①顾长声著:《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3页。
    ②Kwang-Ching Liu. American Missionaries in China, Harvard Univ. Press,1966, pp.104-105.
    ③Kwang-Ching Liu, American Missionaries in China, Harvard Univ. Press,1966, p.103.
    ④ Paul A.Varg, Missionaries, Chinese and Diploma:American Missionary Movement in China 1890-1952,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8, p.92.
    ⑤顾长声著:《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5页。
    ②[美]费正清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译室译:《剑桥晚清中国史》(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③[美]费正清著,张沛译:《中国:传统与变迁》,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314页。
    ④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9页。
    ⑤齐小新著:《口述历史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的美国传教士》,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①[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1页。
    ②[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5页。
    ③李扬帆著:《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国的世界观念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5页。
    ④谭双全著:《教会大学与近现代中国》,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4页。
    ⑤王立新著:《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
    ①龙秀清:《论十九世纪新教传教运动》,《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3期。
    ①Records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 held in Shanghai, May 10-24,1877. Shanghai, 1878, p.486.
    ②[美]狄考文:《基督教会与教育的关系》,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①胡礼忠、金光耀、顾美林著:《从望厦条约到克林顿访华——中美关系1844—1996)),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8页。
    ②Arthur H. Smith, China and America Today, F.H Reveil Company,1907, p.236.
    ① Chinese Repository, Vol.11,p549.
    ②吴洪成著:《中国教会教育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③顾长声著:《从马里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3页。
    ④Alice Gregg, China and the Educational Autonomy: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Protestant Educational Missionary in China, 1807—1937,1946, pp.16-17.
    ⑤Alice Gregg, China and the Educational Autonomy: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Protestant Educational Missionary in China, 1807—1937,1946, pp.16.
    ①根据:吴洪成著:《中国教会教育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卫道治著:《中外教育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李楚才编:《帝国主义侵华史料——教会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整理摘录。
    ②根据:吴洪成著:《中国教会教育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整理摘录。
    ③ Alice Gregg, China and the Educational Autonomy,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Protestant Educational Missionary in China,1807—1937,1946, pp.16-17.
    ④ Jane Hunter, The Gospel of'Gentility, American Women Missionaries in Turn—of—the Century China,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4.p.178.
    ⑤齐小新著:《口述历史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的美国传教士》,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页。
    ①[美]露懿思:《基督教教育在中国之情形》,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60页。
    ②吴洪成著:《中国教会教育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页。
    ③[美]露懿思:《基督教教育在中国之情形》,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65页。
    ④潘慎文:《论中国经书在教会学校和大学中的地位》,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26页。
    ⑤顾长声著:《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85—288页。
    ⑥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42页。
    ①[美]狄考文:《基督教会与教育》,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8—9页。
    ②[美]露懿思:《基督教教育在中国之情形》,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65—66页。
    ③史静寰著:《狄考文和司徒雷登在华的教育活动》,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第87页。
    ①顾长声著:《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33页。
    ②顾长声著:《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33页。
    ③James W. Bashford,China:An Interpretation,The Abingdon Press,1907,pp.113.114.
    ④James W.Bashford,China:An Interpretation,The Abingdon Press,1907,p.113.
    ⑤顾长声著:《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34页。
    ①顾长声著:《传教士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51页。
    ②《全国基督教会学生历年增进表》,《新教育》,第五卷第四期,1922年11月。
    ③[美]狄考文:《基督教会与教育》,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④ Records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 held in Shanghai, May 10-24,1877, New York, p.471.
    ①[美]狄考文:《基督教会与教育》,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90—92页。
    ②[美]谢卫楼:《基督教教育对中国现状及其需求的关系》,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94—95页。
    ③[美]谢卫楼:《基督教教育对中国现状及其需求的关系》,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113页。
    ④杨生民著:《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116页。
    ⑤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263页。
    ①F.L.Hawks Pott. The Present Status of Missionary Schools, The Educational Review, Vol.2. No.5, May 1909, pp.7-8.
    ① Minutes of the Sixteenth Session of the China Mission Conference, Methdist Episcopal Church, South held at Soochow, Oct.17-21,1901, p.36.
    ② Minutes of the Sixteenth Session of the China Mission Conference, Methdist Episcopal Church, South held at Shanghai, Oct.22-27,1902,p.31-32.
    ③胡卫清著:《普遍主义的挑战——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研究1877—1927》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37页。
    ①胡卫清著:《普遍主义的挑战——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研究1877—1927》,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38页。
    Re②cords of the Triennial Meeting of the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 19-22,1909, pp.39-41.③史静寰著:《狄考文和司徒雷登在化的教育活动》,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第98页。
    ①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92页。
    ①参见: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86—287页。
    ①[美]狄考文:《如何使教会工作最有效地在中国推进基督教事业》,陈学恂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5页。
    Records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 held of Shanghai, May 7-20,1890, p.497.
    ③[美]狄考文:《如何使教会工作最有效地在中国推进基督教事业》,陈学恂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4页。
    ④《中华教育界》,第14卷第8期,1925年2月。
    ⑤谭双全著:《教会大学在近现代中国》,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9页。
    ⑥顾长声著:《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7页。
    ①吴洪成著:《中国教会教育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0页。
    ②顾长声著:《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41页。
    ③谭双全著:《教会大学在近现代中国》,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1页。
    ①A New Japanese Invasion of China,The Chinese Recorder,1901,pp.356-359.
    ②[美]杰西·格·卢茨著,曾钜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63页。
    ③王立新著:《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214-215页。
    ①说明:大多著作对中国教会大学的名称数量基本统一,但有个别例外。[美]杰西·格·卢茨著《中国教会大学史》一书中只列了12所大学,其中有华南女子文理学院;《中华归主》一书中列了14所,有博文书院,是华中大学的前身;吴洪成著《中国教会教育史》一书中列了14所,提到了汇文大学,最后归于燕京大学。王忠欣著《基督教与中国近现代教育》中按照时期列了11所教会大学,3所教会女子大学单列,分别为华北女子协和大学(后归于燕京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这样也是14所大学。本文采用最终的大学名称并按照时间顺序来列的,与朱有瓛、高时良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的名称一致。
    ②李定一著:《中美早期外交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69页。
    ①《论今日基督教之教育状况》,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编:《基督教全国大会报告书》,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第48页。
    ②吴洪成著:《中国教会教育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8页。
    ③陈学恂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5页。
    ④吴洪成著:《中国教会教育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页。
    ①谭双全著:《教会大学在近现代中国》,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4—65页。
    ②中国政府对教会大学的补贴,主要是针对在中国立案注册的教会大学,1924年收回教育权运动之后,中国政府把这些教会大学作为私立大学给与资助。
    ③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0)》,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1985年版,第938页。
    ④谭双全著:《教会大学在近现代中国》,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5页。
    ①顾长声著:《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41页。
    ②徐以骅著:《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47页。
    ③王立新著:《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导言第13页。
    ④徐以骅著:《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48页。
    ⑤[美]杰西·格·卢茨著,曾钜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81页。
    ⑥霍益萍著:《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页。
    ⑦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0)》,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1985年版,第934页。
    ①《华西医科大学今夕》(1905—1985),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67页。
    ②顾长声著:《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389页。
    ③其中美国差会独立办的大学近一半,如之江大学、沪江大学、岭南大学、圣约翰大学、金陵大学和文化大学等;还有以美国差会为主的合办大学,如齐鲁大学、华西协和大学、福建协和大学等。
    ④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0))),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1985年版,第935-936页。
    ⑤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0)》,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1985年版,第936页。
    ①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0)》,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1985年版,第935页。
    ②John. L. Stuart, Fifty Years in China, Ramdom House,1954, p.70.
    ③谭双全著:《教会大学在近现代中国》,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92页。
    ④王忠欣著:《基督教与中国近现代教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5—156页。
    ⑤王忠欣著:《基督教与中国近现代教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7页。
    ①《教育季刊》,第十三卷第二期,1937年,第45页。
    ②[美]杰西·格·卢茨著,曾钜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52页。
    ③[美]杰西·格·卢茨著,曾钜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66页。
    ④[美]杰西·格·卢茨著,曾钜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浙江教育处出版社1987年版,第471页。
    ①[美]杰西·格·卢茨著,曾钜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浙江教育处出版社1987年版,第471页。
    ②[美]杰西·格·卢茨著,曾钜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浙江教育处出版社1987年版,第471页。
    ①顾学稼、林尉、伍宗华编:《中国教会大学史论丛》,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00页。
    ②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民国史组编:《胡适的日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18页。
    ①顾学稼、林尉、伍宗华编:《中国教会大学史论丛》,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1页。
    ②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96页。
    ③顾学稼、林尉、伍宗华编:《中国教会大学史论丛》,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2页。
    ④南京大学高教研究所编:《金陵大学史料集》,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13页。
    ⑤顾学稼、林尉、伍宗华:《中国教会大学史论丛》,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3页。
    ⑥[美]杰西·格·卢茨著,曾钜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81页。
    ⑦[美]杰西·格·卢茨著,曾钜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75页。
    ⑧伍宗华:《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教会大学》,《高等教育》1996年第1期。
    ①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0)》,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1985年版,第935页。
    ②[美]杰西·格·卢茨著,曾钜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26页。
    ③[美]杰西·格·卢茨著,曾钜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28页。
    ④[美]杰西·格·卢茨著,曾钜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27页。
    ⑤根据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丁编,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34—37页整理。
    ⑥王奇生:《教会女子高等教育的历史演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2期。
    ⑦王奇生:《教会女子高等教育的历史演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2期。
    ①章开沅主编:《文化传播与教会大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4页。
    ③章开沅、[美]林尉著:《中西文化与教会大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37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92页。
    ②得本康夫人、蔡路得著,杨天宏译:《金陵女子大学》,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30页。
    ③《广州学生收回教育权运动委员会宣言》,《向导》,1924年7月2日,第72期,第580页。
    ④刘贤:《巴敦调查团研究》,吴梓明,吴小新编:《基督教与中国社会文化:第一届国际年青学者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2003年版,第84页。
    ①蔡元培:《关于教会教育的意见》,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95页。
    ②蔡元培:《关于教会教育的意见》,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96页。
    ③余家菊:《教会教育问题》,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96页。
    ④余家菊:《教会教育问题》,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98—700页。
    ⑤朱经农:《中国教会学校改良谈》,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13页。
    ①胡适:《今日教会教育的难关》,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29—730页。
    ②[美]杰西·格·卢茨著,曾钜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97页。
    ③余家菊:《收回教育权问题答辩》,原载《中华教育界》,1925年2月。
    ④《学灯》:《论文化侵掠中之教会教育》,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09页。
    ⑤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38页。
    ①燕京大学,1927年向北京政府注册,1929年向国民政府注册;福建协和大学、岭南大学,1927年注册;东吴大学1928年注册;金陵大学、沪江大学,1928年注册;金陵女子学院,1930年注册;之江大学、齐鲁大学1931年注册;华西协和大学,1933年注册等。唯独圣约翰大学,1947年注册,是教会大学注册最晚的。
    ②陶飞亚、吴梓明著:《基督教大学与国学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4页。
    ③陶飞亚、吴梓明著:《基督教大学与国学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5页。
    ④王忠欣著:《基督教与中国近现代教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页。
    ⑤[美]杰西·格·卢茨著,曾钜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43页。
    ①[美]杰西·格·卢茨著,曾钜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94页。
    ①[美]约翰·司徒雷登著,程宗家译:《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7页。
    ②[美]约翰·司徒雷登著,程宗家译: 《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9—80页。
    ①史静寰著:《狄考文和司徒雷登在华的教育活动》,台湾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第150—151页。
    ②钱春泰:《司徒雷登与中西文化》,《学术界》1997年第5期。
    ③金以林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1895—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17页。
    ①司徒雷登:《迎新致词》,《燕京新闻》,1941年8月30日。
    ②胡适:《今日教会教育的难关》,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29页。
    ③邵玉铭著,马凯南、汤历明译:《传教士教育家大使——司徒雷登与中美关系》,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50页。
    ④邵玉铭著,马凯南、汤历明译:《传教士教育家大使——司徒雷登与中美关系》,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60—61页。
    ①邵玉铭著,马凯南、汤历明译:《传教士教育家大使——司徒雷登与中美关系》,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62—63页。
    ②邵玉铭著,马凯南、汤历明译:《传教士教育家大使——司徒雷登与中美关系》,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35页。
    ③董鼐主编:《私立燕京大学》,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2年版,第101—102页。
    ④《司徒雷登讲对燕大希望》,《燕京新闻》,1934-12-28。
    ⑤[美]约翰·司徒雷登著,程宗家译:《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第67页。
    ⑥[美]约翰·司徒雷登著,程宗家译:《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第68页。
    ①顾长声著:《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458页。
    ②张黎明:《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国际人才交流杂志》1992年第11期。
    ③Fifty Years in China, the Memories of John Leighton Stuart, Missionary and Ambassador, p.66.
    ④[美]约翰·司徒雷登著,程宗家译:《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第61页。
    ⑤罗义贤:《司徒雷登的文化品格与燕京大学的学生运动》,《贵州师大学报》2003年第4期。
    ①史静寰著:《狄考文和司徒雷登在化的教育活动》,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页。
    ②史静寰著:《狄考文和司徒雷登在华的教育活动》,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第204页。
    ③邵玉铭著,马凯南、汤历明译:《传教士教育家大使——司徒雷登与中美关系》,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125页。
    ①罗义贤著:《司徒雷登文化思想范式探析》,《贵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② John L. Stuart, Fifty Years in China,Random House,1954, P.71.
    ③ John L. Stuart, Fifty Years in China, Random House,1954, p.72.
    ①罗义贤:《司徒雷登文化思想范式探析》,《贵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②吴其玉:《北京燕京大学的回忆》,《燕大文史资料》(第2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③邵玉铭著,马凯南、汤历明译:《传教士教育家大使——司徒雷登与中美关系》,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68页。
    ③邵玉铭著,马凯南、汤历明译:《传教士教育家大使——司徒雷登与中美关系》,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68页。
    ④《燕京新闻》,1934年12月18日。
    ①燕京大学编:《燕大年刊》,1940年。
    ②罗义贤著:《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页。
    ③罗义贤著:《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页。
    ④顾长声著:《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389页。
    ⑤邵玉铭著,马凯南、汤历明译:《传教士教育家大使——司徒雷登与中美关系》,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67页。
    ⑥《张寄谦记哈佛—燕京学社》,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08—509页。
    ①张仲礼、黄仁伟:《中美关系的深刻底蕴:两种文化的交融—一种历史的探索》,《社会科学》1998年第8期。
    ②Philip West, Yenching University and Sino-Western Relations,1916-195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pp.187-189.
    ③史静寰著:《狄考文和司徒雷登在华的教育活动》,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第233页。
    ④李跃生著:《司徒雷登传》,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第142页。
    ⑤燕大毕业生和教授先后有50人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如谢希德、吴阶平等。6人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
    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如陈寅格、剪伯赞等。资料来源:候仁之主编:《燕京大学人物志》(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①张注洪主编:《中美文化关系的历史轨迹》,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8页。
    ③罗义贤著:《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页。
    ④罗义贤著:《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页。
    ⑤邵玉铭著,马凯南、汤历明译:《传教士教育家大使——司徒雷登与中美关系》,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298页。
    ①王岳川著:《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②王家传:《赛义德后殖民理论对福柯和德里达理论的借鉴》,《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①王岳川著:《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3页。
    ①Harold Isaacs, Scratches on Our Minds:American Images of China and India, Greenwood Press,1958, p.96.
    ②王立新:《后殖民理论与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③[法]福柯著,严锋译:《权利的眼睛》,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1页。
    ①Edward W. Said, Orientalism, Random House,1993, p.73.
    ②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42页。
    ①王立新:《后殖民理论与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②王家传:《赛义德后殖民理论对福柯和德里达理论的借鉴》,《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①舒新城编:《近代中国留学史》,台湾中国出版社1973年版,第2页。
    ②田正平著: 《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9—20页。
    ③吴洪成著:《中国教会教育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26页。
    ①钟叔河著:《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27页。
    ②石霓译著:《容闳自传——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百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44—45页。
    ③容闳著,徐凤石等译,张叔方补译:《西学东渐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20页。
    ①石霓译著:《容闳自传——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百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41页。
    ②石霓泽注:《容闳自传——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百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③转引自吴文莱主编:《容闳与中国的近代化》,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第312页。
    ④容闳著:徐凤石等译,张叔方补译:《西学东渐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8页。
    ⑤容闳著,徐凤石等译,张叔方补译:《西学东渐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2页。
    ①容闳著,徐凤石等译,张叔方补译:《西学东渐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1—32页。
    ①石霓译注:《容闳自传——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百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②钱宁著:《留学美国——一个时代的故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5页。
    ③石霓译注:《容闳自传——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百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页。
    ④钟叔河著:《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31页。
    ⑤张海林著: 《王韬评传附容闳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版,417页。
    ①容闳著,徐凤石等译,张叔方补译,《西学东渐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5页。
    ②容闳著,徐凤石等译,张叔方补译,《西学东渐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5—86页。
    ③容闳著,徐凤石等译,张叔方补译,《西学东渐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7页。
    ④容闳著,徐凤石等译,张叔方补译,《西学东渐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7页。
    ⑤容闳著,徐凤石等译,张叔方补译,《西学东渐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7页。
    ⑥石霓译注:《容闳自传——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百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160页。
    ⑦余明侠:《容闳在洋务运动期间的主要建树》,《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1期。
    ①钟叔河著:《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38—-139页。
    ②石霓译注:《容闳自传——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百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355页。
    ①石霓译注:《容闳自传——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百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②舒新城编:《近代中国留学史》,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第2页。
    ③曾国藩、李鸿章:《奏选派委员携带幼童出洋肄业兼陈应办事折》,高时良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871页。
    ④田正平著: 《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8页。
    ⑤《中国驻美公使施肇基博士纪念容闳抵五十周年的讲词》(1925年10月3日),高宗鲁编:《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华欣文化事业出版中心1982年版,第125页。
    ①根据陈学恂、田正平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853页的内容整理。
    ②李喜所等著:《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③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53页。
    ①李喜所著:《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29页。
    ②容闳著,徐凤石等译,张叔方补译,《西学东渐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0页。
    ③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57页。
    ④钱钢、胡劲草著:《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文汇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⑤钱钢、胡劲草著:《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文汇出版社2004年版,第72页。
    ①钱钢、胡劲草著:《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文汇出版社2004年版,第73页。
    ②陈学恂、田正平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86页。
    ③钱刚、胡劲草著:《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文汇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页
    ④钱刚、胡劲草著:《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文汇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①王云五主编:《中外条约汇编》,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131页。
    ②高宗鲁著:《中国幼童留美史》,华欣文化事业出版中心1982年版,第43页。
    ③田正平著: 《留学生与中国教育现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7页。
    ④转引自:高宗鲁著:《中国幼童留美史》,华欣文化事业出版中心1982年版,第33页。
    ⑤容闳著,徐凤石等译,张叔方补译,《西学东渐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代跋”第2页。
    ①高宗鲁著:《中国幼童留美史》,华欣文化事业出版中心1982年版,第107页。
    ②李喜所等著:《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
    ③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版,第154页。
    ④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版,第156页。
    ①高宗鲁著:《中国幼童留美史》,华欣文化事业出版中心1982年版,第33—34页。
    ①钱钢、胡劲草著:《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文汇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117页。其中耶鲁大学22人、麻省理工学院8人、哈佛大学2人、哥伦比亚大学3人、瑞萨莱尔理工学院(Rensselarer Polytechnic Institute)5人、安姆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2人、伍斯特理工学院(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2人、布朗大学1人、斯蒂芬理工学院1人、里海大学1人、霍普金斯大学1人等。
    ②张海林著:《王韬评传附容闳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93页。
    ③李喜所:《中国近代早期留美学生小传》,《南开史学》1984年第1期。
    ④李喜所等著:《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8页。
    ①张海林著:《王韬评传附容闳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18页。
    ②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版,第165页。
    ①石霓译著:《容闳自传——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百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226—-227页。
    ②石霓译著:《容闳自传——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百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227—228页。
    ③高宗鲁编:《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华欣文化事业出版中心1982年版,第5页。
    ④高宗鲁编:《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华欣文化事业出版中心1982年版,第6页。
    ①张静:《美国“退还”庚款和在华“兴学”论析》,《天津师大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6期。
    ①李喜所等著:《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86—87页。
    ②王树槐著:《庚子赔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4年版,第313页。
    ③王树槐著:《庚子赔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4年版,第314页。
    ④王树槐著:《庚子赔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4年版,第317—318页。
    ①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②[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陶骅等译:《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
    ③栗洪武著:《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教育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0—171页。
    ④栗洪武著:《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教育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1页。
    ⑤田正平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95页。
    ①[美]费正清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版,第393页。
    ② Arthur M. Schlesinger, The Cycles of American History, Houghton Mifflin.1986. p.15.
    ①王晓德著:《美国文化与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226页。
    ②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4页。
    ③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4页。
    ④罗香林著:《梁诚的出使美国》,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版,第235页。
    ⑤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4页。
    ①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4页。
    ②王立新:《试论美国对中国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的反应和政策》,《世界历史》1999年第4期。
    ③朱卫斌:《西奥多·罗斯福与中美粤汉铁路租让权交涉》,《中山大学学报》,1999年第10期。
    ④王树槐著:《庚子赔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4年版,第280页。
    ⑤苏云峰著:《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8页。
    ⑥顾维钧著,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译:《顾维钧回忆录》(第1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60—361页。
    ①苏云峰编:《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页。
    ②王树槐著: 《庚子赔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4年版,第293页。
    ③朱卫斌著:《西奥多·罗斯福与中国》,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61页。
    ④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第79页。
    ⑤李喜所等著:《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68页。
    ⑥《关于大战起源的英国文件(1898—1914)》,第一卷,第231页。转引自李守郡:《略论1909至1911年退款兴学》,《历史挡案》2001年第3期。
    ⑦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编:《清史研究集》(第1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0页。 ①《新教育》,第1卷第1期,1919年2月。
    ②朱卫斌:《西奥多·罗斯福与中国》,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58页。
    ① Hunt, Frontier Defense and the Open Door:Manchuria in Chinese-American Relations 1895-1911,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3, p.171.
    ②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53—254页。
    ③ Mckee, Chinese Exclusion Versus the Open Door Policy 1900-1906,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77, p.194-195.
    ④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2页。
    ⑤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2页。
    ①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3页。
    ②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2页。
    ③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54—255页。
    ④Mo rison,The letters of Theodore Roosevelt,vol.5,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1-1954,p.206.
    ⑤朱卫斌著:《西奥多·罗斯福与中国》,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69页。
    ①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0—113页。
    ①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清华大学校史稿》,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7页。
    ①转引自谢长发:《借鉴与融合——留美学生抗战前教育活动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95页。
    ②转引自谢长发:《借鉴与融合——留美学生抗战前教育活动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95页。
    ①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226页。
    ②《留美学生会小史》,《东方杂志》第8卷第1期,1916年1月。
    ③舒新城编:《近代中国留学史》,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版,第212—213页。
    ①杜威的著作还有:刘伯明译:《思维术》,中华书局1929年版:孟宪承、俞庆棠译:《思维与教学》,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刘衡如译:《学校与社会》,中华书局1935年版。
    ①李喜所等著:《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74页。
    ①南开大学校史研究室编:《南开大学校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9页。
    ①教育部编:《中华民国教育年鉴》(四),台湾宗青图书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25—121页。
    ②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戊编),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278-280页。
    ③曹欣欣:《试论清末民初的留美运动》(下),《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④彭小舟:《留美学生与中美教育交流》,南开大学2005博士论文,第61页。
    ⑤刘真主编、王焕琛编著:《留学教育》(三),教育编译馆1980年版,第1144—1145页。
    ①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编著:《清华大学校史稿》,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8页。
    ②李喜所等著:《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
    ③李喜所等著:《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16页。
    ④李喜所著:《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17页。
    ①陈果夫:《美国教育对中国的影响》,《中央日报》,1941年1月6日。
    ②王奇生著:《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79页。
    ③[美]杰西·格·卢茨著,曾钜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52页。
    ④王奇生著:《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46页。
    ⑤王奇生著:《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46页。
    ⑥舒新城编:《近代中国留学史》,中华书局1927年版,第245页。
    ①王奇生著:《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76页。
    ②晏阳初:《“误教”与“无教”》,宋恩荣主编:《晏阳初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465页。
    ③钱穆:《从整个国家教育之刷新来谈中等教育》,《大公报》,1941年2月14日。
    ①[美]杰西·格·卢茨著,曾钜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53页。
    ②陈果夫:《美国教育对中国的影响》,《中央日报》,1941年1月6日。
    ③汪一驹著,梅寅生译:《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留学生与近代中国(1872—1949)》,枫城出版社1978年版,第243页。
    ④汪一驹著,梅寅生译:《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留学生与近代中国(1872—1949)》,枫城出版社1978年版,第243页。
    ①[英]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378页。
    ②[美]杜威著,张颖译:《哲学的改造》,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译者序言,第1页。
    ①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27页。
    ②顾明远主编:《中国教育大辞典》(11),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57页。
    ③滕大春著:《美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44页。
    ④滕大春著:《美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57页。
    ①高叔平编:《蔡元培教育论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2—46页。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1977, p.22.
    ① Barry Keenan, The Dewey Experiment in China:Educational Reform and Political Power in the Early Republic,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1977, pp.22-23.
    ②[美]简·杜威著,单中惠编译:《杜威传》,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52页。
    ② Barry Keenan, The Dewey Experiment in China:Educational Reform and Political Power in the Early Republic,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1977, p.30.
    ①胡适:《杜威在中国》,《哲学译丛》,1964年第3期。
    ②Barry Keenan, The Dewey Experiment in China:Educational Reform and Political Power in the Early Republic,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1977, pp.37-51.
    ①杜威:《美国之民治的发展》,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②杜威:《美国之民治的发展》,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③葛懋春、李兴芝编.《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册),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57—558页。
    ④John Dewey,The Student in Revolt in China,New Republic,1919.8,pp16-18.
    ⑤葛懋春、李兴芝编:《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册),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81页。
    ①[美]杜威著,单中惠译:《杜威传》,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52页。
    ②[美]维拉·施瓦友著,李国英等译:《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运动》,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页。
    ③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6页。
    ④沈益洪编:《杜威谈中国》,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⑤杜威:《南游心影》,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39页。
    ①转引自元青著:《杜威与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109页。
    ②杜威:《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页。
    ③杜威:《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版,第58页。
    ④杜威:《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2页。
    ⑤杨逢银:《析杜威和罗素的中国近代化方案》,《江淮论坛》2002年第4期。
    ①该书是目前收录杜威讲演最全的书,它把杜威的讲演分成四个部分,社会政治类、哲学类、教育类、附录。最后一个部分是杜威夫人和杜威女士的讲演,大部分涉及到女子教育。
    ②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2页。
    ③[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54页。
    ④[美]杜威著,赵祥麟、任中印、吴志宏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9页。
    ①杜威:《平民主义之教育》,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6页。
    ②杜威:《平民主义之教育》,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6页。
    ③杜威:《平民主义的教育》,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4页。
    ④杜威:《平民主义之教育》,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6页。
    ①杜威:《平民主义的教育》,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5页。
    ②杜威:《平民主义的教育》,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6页。
    ③杜威:《平民主义的教育》,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9页。
    ④杜威:《平民主义之教育》,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6—367页。
    ⑤杜威:《职业教育之精义》,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84页。
    ①杜威:《职业教育之精义》,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85页。
    ②杜威:《职业教育之精义》,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86页。
    ③杜威:《职业教育之精义》,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87页。
    ④杜威:《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关系》,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92页。
    ⑤杜威:《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关系》,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93页。
    ①杜威:《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关系》,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92—593页。
    ②杜威:《学校的行政和组织与社会之关系》,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26页。
    ③杜威:《学校的行政和组织与社会之关系》,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27页。
    ④杜威:《学校的行政和组织与社会之关系》,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27页。
    ⑤杜威:《学校的行政和组织与社会之关系》,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27页。
    ①杜威:《学校的行政和组织与社会之关系》,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27页。
    ②杜威:《学校的行政和组织与社会之关系》,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27页。
    ③杜威:《学校的行政和组织与社会之关系》,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27页。
    ④杜威:《学校的行政和组织与社会之关系》,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28页。
    ⑤杜威:《学校的行政和组织与社会之关系》,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28页。
    ①杜威:《教育哲学》(北京),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0页。
    ②杜威:《现代教育之趋势》,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62页。
    ③杜威:《教育哲学》(北京),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1—422页。
    ④杜威:《教育哲学》(北京),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3—424页。
    ①杜威:《教育哲学》(北京),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5页。
    ②杜威:《教育哲学》(北京),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3—424页。
    ③杜威:《教育哲学》(北京),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7页。
    ④杜威:《教育哲学》(北京),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9页。
    ⑤杜威:《教育与国家之关系》(北京),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3页。
    ⑥杜威:《现代教育之趋势》,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62页。
    ①杜威:《现代教育之趋势》,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70页。
    ②杜威:《教育与国家之关系》,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3页。
    ③杜威:《教育与国家之关系》,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4页。
    ④杜威:《教育与国家之关系》,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4页。
    ⑤杜威:《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1页。
    ⑥杜威:《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第391页。
    ①杜威:《教育与社会进步》,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6页。
    ②杜威:《教育与社会进步》,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7页。
    ③杜威:《教育与社会进步》,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7页。
    ④[英]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405页。
    ⑤单中惠著: 《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第513页。
    ①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47页。
    ②杜威的五大讲演为:《社会哲学与政治哲学》、《教育哲学》、《思想之派别》、《现代的三个哲学家》、《伦理讲演纪略》,共58次。《伦理讲演纪略》看似不是哲学问题,除了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外,主要从伦理角度,对他的哲学和教育问题的补充。
    ③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1页。
    ①张亚群著:《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页。
    ①[美]A.C.奥恩斯坦著,刘付忱等译:《美国教育学基础》,人民教育出版杜1984年版,第55页。
    ②单中惠著: 《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79页。
    ③[日]阿部洋,钟启泉译:《保尔·盂禄与中国的近代教育》,《外国教育资科》1996年第1期。
    ①Paul Monroe, A Text-Book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Macmillan Company,1905.本书曾多次重印,全书共14章,760页,约50余万字。《教育史教科书》系统阐述了世界教育从远古时代到20世纪初的发展历程。其中第2章完全论述的中国教育。
    ① Paul Monroe, A Text-book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Macmillan Company,1905, pp.17—18.
    ② Paul Monroe, A Text-book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Macmillan Company,1905, p.19.
    ③ Paul Monroe, A Text-book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Macmillan Company,1905, p.24.
    ④ Paul Monroe, A Text-book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Macmillan Company,1905, p.25.
    ⑤ Paul Monroe, A Text-book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Macmillan Company,1905, p.34.
    ① Paul Monroe, A Text-book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Macmillan Company,1905, p.26.
    ② Paul Monroe, A Text-book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Macmillan Company,1905, p.26.
    ③ Paul Monroe, A Text-book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Macmillan Company,1905, p.28.
    ④ Paul Monroe, A Text-book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Macmillan Company,1905, p.30. 中基会的事物,关注中国的科学教育,他参加第13次年会时还负责选派中国代表出席世界教育会议。
    ①陈宝泉、陶行知、胡适编:《孟禄的中国教育讨论》,实际教育调查社1922年版,第2页。
    ②根据陈宝泉、陶行知、胡适编:《孟禄的中国教育讨论》,实际教育调查社1922年版的附录17—22页统计。
    ③彭晓舟:《留美学生与中美教育交流》,南开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第88页。
    ①孟禄:《评新学制草案》,《教育杂志》1922年第14卷号外“学制课程”研究专号。
    ②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975页。
    ③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902页。
    ④孟禄:《论中国新学制草案》,《新教育》,第4卷第2期。1922年2月。
    ⑤陈宝泉、陶行知、胡适编:《孟禄的中国教育讨论》,实际教育调查社1922年版,第23页。
    ①陈宝泉、陶行知、胡适编:《孟禄的中国教育讨论》,实际教育调查社1922年版,第11页。
    ②陈宝泉、陶行知、胡适编:《孟禄的中国教育讨论》,实际教育调查社1922年版,第12页。
    ③陈宝泉、陶行知、胡适编:《孟禄的中国教育讨论》,实际教育调查社1922年版,第31页。
    ④陈宝泉、陶行知、胡适编:《孟禄的中国教育讨论》,实际教育调查社1922年版,第28页。
    ⑤陈宝泉、陶行知、胡适编:《孟禄的中国教育讨论》,实际教育调查社1922年版,第43页。
    ⑥陈宝泉、陶行知、胡适编:《孟禄的中国教育讨论》,实际教育调查社1922年版,第45页。
    ①陈宝泉、陶行知、胡适编:《孟禄的中国教育讨论》,实际教育调查社1922年版,第32—33页。
    ②陈宝泉、陶行知、胡适编:《孟禄的中国教育讨论》,实际教育调查社1922年版,第38页。
    ③陈宝泉、陶行知、胡适编:《孟禄的中国教育讨论》,实际教育调查社1922年版,第34—35页。
    ④《学生的机会与责任》,1922年4月,《新教育》第4卷第4期,第594页。
    ⑤陈宝泉、陶行知、胡适编:《孟禄的中国教育讨论》,实际教育调查社1922年版,第37页。
    ①陈宝泉、陶行知、胡适编:《孟禄的中国教育讨论》,实际教育调查社1922年版,第58页。
    ②陈宝泉、陶行知、胡适编:《孟禄的中国教育讨论》,实际教育调查社1922年版,第69页。
    ①孟禄:《旧教育与新教育之差异》,《新教育》第4卷第4期,1922年4月。
    ②孟禄:《学理与教育》,《新教育》第4卷第4期,1922年4月。
    ①陈宝泉、陶行知、胡适编:《孟禄的中国教育讨论》,实际教育调查社1922年版,第75页。
    ②汪懋祖:《第一届年会发刊词》,《新教育》1922年第3期。
    ①谢长法著:《融合与交流——抗战前留美学生的教育活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页。
    ②《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826页。
    ③参见:周洪宇、陈竞蓉:《孟禄在华活动年表(1913—1937)》,《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3期。赵慧芝:《中基会和中国近现代科学》,《中国科技史料》第14卷第3期,1993年8月。谢长法著:《借鉴与融合——留美学生抗战前教育活动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97页。
    ①转引自陈竞蓉:《孟禄与华美协进社》,《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①陈竞蓉:《孟禄与华美协进社》,《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②[日]阿部洋,钟启泉译:《保尔·孟禄与中国的近代教育》,《外国教育资料》1996年第2期。
    ③[日]阿部洋,钟启泉译:《保尔·孟禄与中国的近代教育》,《外国教育资料》1996年第2期。
    ④[日]阿部洋,钟启泉译:《保尔·孟禄与中国的近代教育》,《外国教育资料》1996年第2期。
    ⑤1、《中国教育报告》,《国际教育公报》1922年第3卷第4期。2、《中国的学生政治》,《论坛》1926年第78期。3、《中国——进化中的民族》,1928年。4、《中国对西方文化之态度概述》,《中国社会政治科学评论》1929年。5、《概述》,《国际文摘》1929年第4期。6、《西方教育向东方教育学什么》,《美国高教协会女性杂志》1937年。7、《比较教育论文集》,1931年再版。8、《外国教育的科学趋势》,《学校与社会》1931年第47期。内容来自:[日]阿部洋,钟启泉译:《保尔·孟禄与中国的近代教育》,《外国教育资料》1996年第2期。
    ① Survey of Chinese Students in America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the Past One Hundred Years, 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1954, pp,28-33.
    ②[日]阿部洋,钟启泉译:《保尔·孟禄与中国的近代教育》,《外国教育资料》1996年第2期。
    ①冯友兰著,涂又光译:《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82页。
    ①上海市陶行知研究会、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上海师范大学陶研会编:《陶行知佚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3页。
    ②上海市陶行知研究会、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上海师范大学陶研会编:《陶行知佚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3页。
    ③汪懋祖:《第一届年会发刊词》,《新教育》,1922年第3期。
    ①瞿葆奎、丁证霖:《“设计教学法”在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1985年第3期。
    ①[美]克伯屈著,王建新译:《教学方法的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34页。
    ②[美]克伯屈著,王建新译:《教学方法的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39页。
    ①[美]克雷明著,单中惠等译:《学校的变革》,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15页。
    ②[澳]W.F.康内尔著,张法琨、方能达、李乐天等译:《二十世纪世界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84页。
    ③陈科美:《来华演讲之克伯屈教授》,《教育杂志》第19卷第2号,1927年2月。 ①克伯屈演讲的基本观点来自于《设计教学法》(1918),《教学方法原理》(1925),《为文化中的文明服务的教育》(1926),《我们怎样学习》(1928)等。
    ①胡叔异、张铭鼎笔记:《适应变的文化之教育》,《克伯屈在沪演讲录》,《教育杂志》第19卷第5号。1927年5月。
    ②胡叔异、张铭鼎笔记:《中国目前的教育问题》,《克伯屈在京演讲录》,《教育杂志》第19卷第6号,1927年6月。
    ③胡叔异、张铭鼎笔记:《道德与教育》,《克伯屈在京演讲录》,《教育杂志》第19卷第6号,1927年6月。
    ①胡叔异、张铭鼎笔记:《现代教育方法之批评》,《克伯屈在京演讲录》,《教育杂志》第19卷第6号,1927年6月。
    ②[美]克雷明著,单中惠等译:《学校的变革》,上海教育出版社]994年版,第243页。
    ①孟宪承编:《教育概论》,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116页。
    ②赵祥麟主编:《外国教育家评传》(第二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798页。
    ①[美]克伯屈著,王建新译:《教学方法原理——教育漫谈》,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304页。
    ②慈心:《马克马利的“设计教学法”》,《教育杂志》1921年9月号。
    ③知我:《设计教学法的研究》,《教育杂志》1921年7月号。
    ④《第七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邰爽秋等合编:《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转引自熊明安、周洪宇主编:《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
    ⑤盛朗西:《介绍中国学者关于设计法与道尔顿制之主要著述》,《教育杂志》第16卷第10号,1924年10月。
    ①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学》(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74页。
    ②吴洪成、彭泽平:《设计教学法在近代中国的实验》,《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年第6期。
    ③麦柯尔的“教育测验”、柏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华虚朋的“文纳特卡制”将在第五章介绍。
    ①田正平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①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编:《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报告》,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1986年版,第11页。
    ②田正平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0页。
    ③单中惠著:《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教育思想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02—403页。
    ④卫道治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37页。
    ①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编:《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报告》,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1986年版,第10页。
    ②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编:《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报告》,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1986年版,第12页。
    ③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编:《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报告》,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1986年版,第16页。
    ④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编:《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报告》,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1986年版,第19页。
    ①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902页。
    ②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11页。
    ③陈青之著:《中国教育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800页。
    ④任洪隽:《一个关于理科教科书的调查》,《独立评论》第61号,1933年7月。转引自卫道治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40页。
    ⑤任洪隽:《一个关于理科教科书的调查》,《独立评论》第61号,1933年7月。转引自卫道治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40页。
    ⑥《中央日报》,1941年1月6日。
    ①[加]许美德、[法]巴斯基著,朱维铮等译:《中外比较教育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5-76页。
    ①蒋梦麟:《和平与教育》,《教育杂志》第11卷第1号,1919年1月。
    ①姚以齐:《本社四周年的回顾》,《平民教育》第68、69期合刊,1923年10月。
    ②宏图:《平民教育谈》,《平民教育》第4期1919年11月。转引自王炳照,阎国华主编,田正平编著:《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六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08页。
    ③杜威:《平民主义之教育》,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6页。
    ①《<平民教育>发刊词》,《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一集),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338页。
    ②杜威:《平民主义的教育》,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4页。
    ③晏阳初:《平民教育的问题与前瞻》,宋恩荣主编:《晏阳初全集》(第2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55页。
    ④中国平民教育总会出版了《农民旬刊》、《新民旬刊》、《平民汇刊》三种刊物;北京高师平民教育社编辑了《平民教育》;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和天津学生联合会编辑了《平民》;上海复旦大学平民社编辑了《平民周刊》:北京问题 杂志社编辑了《社会问题》等。
    ①《平民教育的运动与平民生活》,《新教育评论》第4卷第12期,1927年8月。
    ②俞祖华、王国红著:《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4页。
    ③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试验工作报告》,宋恩荣主编:《晏阳初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08页。
    ④晏阳初:《中国平民教育运动的总结》,宋恩荣主编:《晏阳初全集》(第2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25页。
    ①[美]杜威著,胡适口译:《杜威五大讲演》,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0页。
    ②《汉口新闻报》1920年11月5日。
    ③杜威:《平民主义的教育》,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5页。
    ①杜威:《平民主义的教育》,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9页。
    ②杜威:《平民主义之教育》,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0页。
    ③晏阳初:《中国平民教育运动的总结》,见:宋思荣主编:《晏阳初全集》(第2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25页。
    ④卫道治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22页。
    ⑤卫道治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23页。
    ⑥晏阳初:《由识字教育到乡村建设》,,宋恩荣主编:《晏阳初全集》(第2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78页。
    ①毛礼锐、沈冠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五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556页。
    ②吴相湘著:《晏阳初传》,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94页。
    ③吴相湘著:《晏阳初传》,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95页。
    ④吴相湘著:《晏阳初传》,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95页。
    ⑤吴相湘著:《晏阳初传》,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02页。
    ①吴相湘著:《晏阳初传》,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07页。
    ②吴相湘著:《晏阳初传》,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09—110页。
    ③宋恩荣主编:《晏阳初全集》(第2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74页。
    ④宋恩荣主编:《晏阳初全集》(第2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640页。
    ⑤李景汉编:《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33年版,第562—563页。
    ①朱永新著:《沟通与融合——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24页。
    ②[加]许美德、[法]巴斯蒂著,朱维铮等译:《中外比较教育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4页。
    ③陶行知:《试验主义之教育方法》,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一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年版,第60页。
    ①陶行知:《介绍杜威先生的教育学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一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02页。
    ②杜威:《实现的派别》,《新潮》第2卷第2号。1919年12月。
    ③陶行知:《新教育》,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一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23页。
    ④[加]许美德、[法]巴斯蒂著,朱维铮等译:《中外比较教育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94页。
    ⑤[美]休伯特·布朗:《中国教育中的美国进步主义:陶行知个案》,周洪宇编:《陶行知研究在海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05页。
    ①陶行知:《再论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二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②宋恩荣主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③[加]许美德、[法]巴斯蒂著,朱维铮等译:《中外比较教育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03页。
    ④卫道治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27页。
    ①陶行知:《谈生活教育》,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研究会编:《陶行知文集》。江苏人
    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94页。
    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转引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科所编:《中国现代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84页。
    ③陶行知:《师范生应有之观念》,董宝良主编:《陶行知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6页。
    ④陶行知:《师范生应有之观念》,董宝良主编:《陶行知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9页。
    ⑤陶行知:《师范生应有之观念》,董宝良主编:《陶行知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9页。
    ①陶行知:《师范生应有之观念》,董宝良主编:《陶行知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9页。
    ②赵样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81年版,第6页。
    ③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4页。
    ④陶行知:《生活教育》,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二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7—8页。
    ⑤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二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42页。
    ①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之教科书》,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二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90页。
    ②陶行知:《新教育》,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一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26页。
    ③陶行知著,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研究室合编:《陶行知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24页。
    ④周洪宇:《试论陶行知的终生教育思想》,《中国教育学刊》1991年第5期。
    ⑤邓宗琦、周洪宇:《陶行知——人民教育的伟大先驱》,周洪宇等编:《陶行知与中外文化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93页。
    ⑥[美]费正清:《陶行知与杜威》,周洪宇编:《陶行知研究在海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97页。
    ①陶行知:《在南京高师教育研究会上的讲演》,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一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74页。
    ②[日]阿部洋:《哥伦比亚留学时代的陶行知》,周洪宇等编:《陶行知与中外文化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71页。
    ③[日]阿部洋:《哥伦比亚留学时代的陶行知》,周洪宇等编:《陶行知与中外文化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71页。
    ④陈宝泉、陶行知、胡适编:《孟禄的中国教育讨论》,实际调查社出版,中华书局发行1922年版,第144—145页。
    ⑤[美]休伯特·布朗:《中国教育中的美国进步主义:陶行知个案》,周洪宇编:《陶行知研究在海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09页。
    ①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前言,第17页。
    ①朱永新著:《融合与沟通——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46—152页。
    ②田正平、周志毅著:《黄炎培教育思想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06页。
    ③黄炎培:《游美随笔》,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集》(第1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165页。所
    见学校,中学校19所; 师范学校6所;小学校12所:蒙养园2所;实业学校6所;大学校4所,其它3所。
    ①黄炎培:《抱一日记》,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堵教育文集》(第1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184页。
    ②黄炎培:《东西两大陆教育不同之根本谈》,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集》(第1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187页。
    ③据统计,美国1904年全国中等以下学校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16.7万余人,1914年即达34.6万余人,十年内增长一倍以上。职业教育发达的马萨诸塞省1907-1908年度职业学校在校学生1.400人,六年后增长十倍以上,达15.575人。参见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堵教育文集》(第2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110页、第117页、第122页。
    ④王文涛:《试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⑤黄炎培:《游美随笔》,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集》(第1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页。
    ⑥《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共出了四集,第一集记述考察安徽、江西、浙江三省的教育状况;第二集主要记述考察山东、直隶两省教育情况:第三集分上·下编,主要记述1916年考察美国教育的情况,分游美缘起、行程大概、参观学校统计、国会图书馆等五部分;第四集即《东西洋之新教育》,分前编和后编,主要记述考察日本、菲律宾的教育情况。
    ⑦黄炎培:《美国教育状况纪要》,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集》(第1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页。
    ⑧黄炎培:《美国教育状况纪要》,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集》(第1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169页。
    ①黄炎培:《美国教育状况》,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集》(第1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173页。
    ②黄炎培:《调查美国教育报告》,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集》(第1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281页。
    ③黄炎培:《东西两大陆教育不同之根本谈》,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集》(第1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184—186页。
    ④黄炎培:《东西两大陆教育不同之根本谈》,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集》(第1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186页。
    ⑤黄炎培:《调查美国教育报告》,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集》(第1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281页。
    ①郭延谟笔记:《黄炎培调查美国教育报告》,《教育杂志》第8卷第6号。
    ②王炳照、田正平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04—105页。
    ③黄炎培:《游美随笔》,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集》(第1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164页。
    ④黄炎培:《实用主义小学教学法》,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集》(第1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52页。
    ①黄炎培:《学校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1页。
    ①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70页。
    ②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70页。
    ③黄炎培:《中国职业教育社成立五年间之感想》,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01页。
    ①《办职业教育须下三大决心》,《教育与职业》第83期。
    ②杜威:《平民主义的教育》,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4页。
    ③杜威:《平民主义的教育》,袁刚等编:《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8页。
    ①赵祥麟、王承绪编:《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3页。
    ②黄炎培:《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什么》,《教育与职业》第113期。
    ③黄炎培:《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集》(第2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432页。
    ①黄炎培:《我来整理整理职业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21页。
    ②黄炎培:《我之最近感想》,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46页。
    ③黄炎培:《怎样办职业教育》,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90页。
    ①田正平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70页。
    ①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900页。
    ②卫道治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28页。
    ③田正平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72页。
    ①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844—845页。
    ②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853—-854页。
    ①张伟平:《试论教育社团与我国近代学制的演变》,《浙江学刊》2002年第3期。
    ② Thomas Berry, Dewey's Influence in China, His Thoughts and Influence, (ed) By John Blewett. Greenwood Press,1975, p225.
    ①赵样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9页。
    ②赵样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0页。
    ③赵样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4页。
    ④赵样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0页。
    ⑤蔡元培的“五育”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⑥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990页。
    ①元青的《杜威与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申晓云《1922年壬戊学制的颁行和中国教育中美国模式的采用》,陶文钊、陈永样主编《中美文化交流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罗宣:《杜威教育思想在华的影响及命运》,陶文钊、梁碧莹:《美国与近现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②七条原则”是:1、学生有自由发展的自由:2、兴趣是全部活动的动机:3、教师是一个指导者,而不是一个布置作业的监工;4、进行有关学生发展的科学研究;5、对儿童具体的发展给予更大的注意;6、适应儿童生活的需要,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7、在教育运动中,进步学校是一个领导。
    ③田正平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74页。
    ④田正平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6—237页。
    ⑤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制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1页。⑥田正平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575页。
    ①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862页。
    ②《新教育》,第四卷第2期,第188页,1922年4月。
    ③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844—845页。
    ④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页。
    ①董宝良、周洪宇主编:《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23页。
    ②田正平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7页。
    ①1912年教育部订定的小学课程为: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育、缝纫,其中国文一门课程的学时就占了所有课程的近一半。参见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95页。
    ②1912年教育部制定的中学校令实施细则中规定的中学的课程为:修身、国语、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第三、四学年)、法制经济(第四学年)、图画、手工、乐歌、体操,周学时为33—35学时,前四门课程占了一半。参见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71页。
    ③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五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90—91页。
    ①王炳照、田正平主编:《中国教育思想史》(第六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03页。
    ②蔡元培等著:《商务印书馆九十年:我和商务印书馆(1897—1987)》,商务印书馆1987版,第71页。
    ③蔡元培等著:《商务印书馆九十年:我和商务印书馆(1897—1987)》,商务印书馆1987版,第65页。
    ④田正平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49页。
    ①王炳照、田正平主编:《中外教育思想史》第六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04页。
    ②陈必祥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56—60页。
    ③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02页。
    ④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02页。
    ⑤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01页。
    ①熊明安、周洪宇主编:《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目录页。
    ②李静蓉、王剑:《近代中国教育实验探析》,《杭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③舒新城编:《道尔顿制研究集》,中华书局1930年版,第10页。
    ①余家菊:《道尔顿制之实际》,《中华教育界》第12卷第12期。
    ②鲍德征:《道尔顿制实验室计划》,《教育杂志》第14卷第6期,1922年6月。
    ③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2页。
    ①舒新城:《今后的中国道尔顿制》,吕达、刘立德主编:《舒新城教育论著选》(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27页
    ②茅仲英、唐孝纯编:《俞庆棠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45页。
    ①上海市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佚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50页。
    ②中华民国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戌编》,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193页。
    ③吴洪成主编:《中国小学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42页。
    ④吴洪成主编:《中国小学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42页。
    ⑤ TBCF即:总体能力(total ability)、聪明程度(brightness)、年级地位(classification)、努力分数(effort).
    ⑥王剑:《麦柯尔与中国近代教育实验》,《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⑦北京市教科所编:《陈鹤琴全集》(第6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638页。
    ①欧阳哲生著:《新文化的传统——五四人物与思想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38页。
    ②欧阳哲生著:《新文化的传统——五四人物与思想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40页。
    ①[美]格里德著,鲁奇译:《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①欧阳哲生著:《新文化的传统—五四人物与思想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45页。。彭小舟的《留美学生与中美教育交流》(南开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所统计的胡适在美国所获得的荣誉博士学位为32个,30所大学颁发。资料来源:胡颂平:《适之献身的博士学位及其它》,《传记文学》(第2卷第3册):《胡适博士学位补正》,《传记文学》(第3卷第2期);《大公报》:《胡适年谱》等。
    ②朱文华编:《自由之师——名人笔下的胡适·胡适笔下的名人》,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24页。
    ③欧阳哲生著:《解析胡适》,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页。
    ④[美]格里德著,鲁奇译:《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⑤[美]费正清著,刘尊棋译:《伟人的中国革命(1800—1985)》,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226页。⑥葛懋春、李兴芝编:《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册),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年版,第46页。
    ①胡适1914年1月25日日记,《胡适日记全编》(第一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页。
    ②胡礼忠:《胡适杜威与试验主义:哥伦比亚时期》,《史林》2005年第4期。
    ③胡适口述,唐德刚整理翻译:《胡适口述自传》,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98页。
    ①胡适口述,唐德刚整理翻译:《胡适口述自传》,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9页。
    ②葛懋春、李兴芝编:《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71页。
    ③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29—230页。
    ④葛懋春、李兴芝编:《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2—83页。
    ①葛懋春、李兴芝编:《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60页。
    ②葛懋春、李兴芝编:《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6页。
    ③葛懋春、李兴芝编:《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5页。
    ④葛懋春、李兴芝编:《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76页。
    ⑤张瑞璠主编,黄书光著:《中国教育哲学史》(第四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74页。
    ①唐德刚整理:《胡适口述自传》,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4页。
    ②胡礼忠:《胡适、杜威与实验主义:哥伦比亚大学时期》,《史林》2005年第4期。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8页。
    ③[美]格里德著,鲁奇译:《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④胡适:《论“六经”不够作领袖人才的来源》,《胡适文集》(3),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83—484页。
    ⑤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1页。
    ①胡适:《领袖人才的来源》,《民国从书》编辑委员会编:《胡适论学近著》,上海书店1989年版,第516—517页。
    ②白云庵、刘燕云编:《胡适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0页。
    ③白云庵、刘燕云编:《胡适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9页。
    ④葛懋春、李兴芝编:《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17页。
    ⑤胡适:《书院制度史略》《东方杂志》第25卷,1924年第3期。
    ①胡适:《信心与反省》,《胡适文集》(3)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91页。
    ②胡适:《领袖人才的来源》,《民国从书》编辑委员会编:《胡适论学近著》,上海书店1989年版,第516—517页。
    ③胡适:《非留学篇》,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教育》,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4页。
    ④胡适:《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教育》,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66页。
    ⑤胡适:《国立大学之重要》,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教育》,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4页。
    ①胡适:《领袖人才的来源》,《民国从书》编辑委员会编:《胡适论学近著》,上海书店1989年版,第516页。
    ②胡适:《归来之感想》,《晨报》,1936年12月5日。
    ③胡适:《领袖人才的来源》,《民国从书》编辑委员会编:《胡适论学近著》,上海书店1989年版,第516页。
    ④胡适:《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教育》,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69页。
    ⑤胡明:《胡适传论》(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48页。
    ⑥欧阳哲生著:《新文化的传统——五四人物与思想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2页。
    ①中国文化书院编:《北大校长与中国文化》,三联出版社1988年版,第71页。
    ②唐德刚整理:《胡适口述自传》,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3页。
    ③唐德刚整理:《胡适口述自传》,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162页。
    ④唐德刚整理:《胡适口述自传》,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页。
    ⑤胡适著:《尝试集》,(自序),《胡适文集》(9),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2页。
    ①葛懋春、李兴芝编:《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册),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年版,第72页。
    ②唐德刚整理:《胡适口述自传》,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0页。
    ③[美]周明之著,雷颐译:《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5页。
    ①[美]周明之著,雷颐译:《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6页。②王建军著:《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52—253页。
    ③胡适著:《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4页。
    ④费锦昌:《中国语文现代化百年记事》,语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34页。
    ⑤曹琴仙、吴洪成:《中国近代白话文运动与白话文教材》,《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7期。
    ⑥沈益洪编:《杜威五大讲演》,《杜威谈中国》,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02页。
    ⑦葛懋春、李兴芝编:《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17页。
    ①欧阳哲生著:《新文化的传统——五四人物与思想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38页。
    ①[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88页。
    ②[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10页。
    ①田正平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①[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②[英]罗素著,胡品清译:《一个自由人的崇拜》,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1]Danel. H. Bays:Christianity in China, from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2]John k Fairbank:Chinese-American Interactions:A History Summary.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New Jersey,1975.
    [3]Paul A.Varg, Missionaries, Chinese and Diploma:American Missionary Movement in China 1890-1952,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8.
    [4]Robert. E. Lowis, The Educational Conquest of the Far East, N.Y Fleming H.Revell Company 1901.
    [5]Arther. M Schlesinger, The Cycles of American History, Boston:Houghton Mifflin,1986。
    [6]Harold R. Isaacs, Scratches on Our Minds, American Images of China and India. Greenwood Press, Publishers.1973.
    [7]Alice H. Gregg, China and Educational Autonomy,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Protestant Educational Missionary in China,1807-1937, Syracuse Univ. Press,1946.
    [8]James M. McCutcheon, The American and British Missionary Concep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he 19th Century, Ph. Diss, Univ. of Wisconsin,1959.
    [9]Kwang-Ching Liu, American Missionaries in China, Harvard Univ. Press,1966,
    [10]Frank Rawlinson, Chinese Recorder, Shanghai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921-1928.
    [11]The Chinese Repository.
    [12]Berry, Thomas, "Dewey's Influence in China" in John Dewey, His Thoughts and Influence, edited by Blewett. New York:Fordham University Press,1960.
    [13]Paul Monroe, A Brief Course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The Macmillan Company, New York,1908.
    [14]Paul Monroe, A Text-book of Education, The Macmillan Company, New York,1905.
    [15]Barry Keenan, The Dewey Experiment in China, Educatinal Reform and Political Power in the Early Republic, Published by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erd University,1977.
    [1]汤志钧、陈祖恩编著:《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戊戌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
    [2]朱有瓛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年。
    [3]潘懋元、刘海峰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
    [4]高时良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5]璩鑫圭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鸦片战争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
    [6]璩鑫圭、童宫勇、张守留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数育·师范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
    [7]李桂林、威名琇、钱曼倩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8]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9]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三卷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
    [10]朱有瓛主编的《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
    [11]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
    [12]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
    [13]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丁、戊编),上海:上海开明书店发行,1934年。
    [14]教育部教育年鉴编辑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一、二、三、四),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
    [15]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0》,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
    [16]李楚才编:《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料——教会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
    [17]钱钟书主编:《中国近代学术名著——万国公报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18]朱有瓛、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四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19]舒新城编:《近代中国留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20]刘真、王焕琛主编:《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台湾编译馆,1980年。
    [21]陈学恂、田正平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2]高宗鲁著:《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82年。
    [23]宋恩荣主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
    [24]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四卷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年。
    [25]阎光耀、方生编:《美国对外政策文件选编——鸦片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26]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清华学校时期》(第一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7]王卓然编:《中国教育一瞥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
    [28]陈宝泉、陶行知、胡适编:《孟禄的中国教育讨论》,上海:中华书局,1922年。
    [29]袁刚等编:《明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田正平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
    [2]周一良编:《中外文化交流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3]董宝良、周洪宇主编:《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
    [4]卫道治主编:《中外教育交流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5]李定一著:《中美早期外交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6][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7]顾长声编:《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8]罗荣渠、牛大勇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9]葛懋春、李兴芝编:《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册),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年。
    [10]张注洪主编:《中美文化交流的历史轨迹》,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11][美]孔华润主编:周贵银等译,《美国剑桥对外关系史》,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
    [12]容闳著:徐凤石、恽铁憔译《西学东渐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13]张斌贤著:《社会转型与教育变革》,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4]陈君静著:《大洋彼岸的回声——美国中国史研究的历史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5]杨玉圣著:《中国人的美国观——一个历史的考查》,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16][美]简·杜威著,单中惠编译:《杜威传》,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
    [17][美]杜威著,胡适口译:《杜威五大讲演》,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18]钟叔河著:《从东方到西方——走向世界丛书叙论集》,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
    [19]沈益洪编:《杜威谈中国》,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
    [20][英]罗伯茨编著:蒋重跃、刘林海译:《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年。
    [21][美]赖德烈,陈郁译:《早期中美关系史1784—1844》,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
    [22][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
    [23]仇华飞著:《早期中美关系研究1784—1844》,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24]朱永新著:《沟通与融合——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5]杨玉圣著:《美国历史散论》,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26]王奇生著:《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长沙: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
    [27][美]费正清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28]费正清著,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29]费正清编,张沛译:《中国——传统与变革》,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30][美]孔华润著:《美国对中国的反应——中美关系的历史解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
    [31]朱卫斌著:《西奥多.罗斯福与中国——对华“门户开放”政策的困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32]王炳照、田正平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
    [33]赵样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
    [34][美]费正清著,刘尊棋译:《伟大的中国革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
    [35]史静寰著:《狄考文和司徒雷登在华的教育活动》,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36]章开沅、林蔚著:《中西文化与教会大学》,长沙: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
    [37][美]卫三畏著,陈俱译、陈绛校:《中国总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38]章开沅,马敏主编:《中国近代教育与基督教》,长沙: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39]顾长声著:《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40]黄新宪著:《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社会变迁》,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
    [41]何晓霞,史静寰著:《教会学校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42]王立新著:《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43]高时良主编:《中国教会学校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
    [44]田正平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5]陶飞亚、吴梓明著:《基督教大学与国学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
    [46]史静寰、王立新著:《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知识分子》,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
    [47]齐小新著:《口述历史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的美国传教士》,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48]吴梓明著:《基督宗教与中国大学教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49]章开沅、林蔚著:《中西文化与教会大学》,长沙: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
    [50]周谷平著:《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51]顾学稼、林尉、伍宗华编:《中国教会大学史论丛》,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
    [52][美]杰西·格·卢茨著,曾钜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
    [52]林志平编:《基督教与中国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94年。
    [53]胡卫清:《普遍主义的挑战——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研究(1877—192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54]吴洪成著:《中国教会教育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55]吴式颖,阎国华主编:《中外教育比较史纲》(近代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
    [56]霍益萍著:《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
    [57][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58]粟洪武著:《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教育思潮》,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59]熊明安,周洪宇主编:《中国近现代教育试验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60]张瑞藩主编;《中国教育哲学史》(第四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61][美]劳伦斯.A.克雷明著:《美国教育史》(3),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62]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63]周洪宇编:《陶行知研究在海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64]苏云峰著:《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65]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五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0年。
    [66]滕大春著:《美国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66]单中惠著:《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67]汪一驹著,梅寅生译:《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留学生与近代中国(1872—1949)》,新竹:台湾枫城出版社,1978年。
    [68]李喜所著:《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
    [69][美]卫斐列著:顾均等译,《卫三畏生平及书信——一位美国来华传教士的心路历程》,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70]谢长发著;《甲午战争后至抗战前留美教育的嬗变》,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71]沈云龙主编,罗香林著:《梁诚的出使美国》,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
    [72][美]约翰·司徒雷登著,程宗家译:《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73][美]韩德著,项立岭、林勇军译:《一种特殊关系的形成——1914年前的美国与中国》,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
    [74][美]欧内斯特·梅等编,齐文颖等译:《美中关系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75][美]罗兹曼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
    [76]中美关系史丛书编委会编:《中美关系史论文集》(第一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年。
    [77]中美关系史丛书编委会编:《中美关系史论文集》(第二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
    [78][美]格里德著,鲁奇译:《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79]谭双全著:《教会大学在近现代中国》,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
    [1]《教育公报》,教育部编审处编辑发行,1914年创刊。
    [2]《教育杂志》(上海),《教育杂志》编辑部主编,商务印书馆发行,1909年创刊。
    [3]《新教育》,新教育共进社、中华教育改进社主编,1919年创刊。
    [4]《中华教育界》,中华书局发行,1912年创刊。
    [5]《申报》,上海申报馆。
    [6]《留美学生年报》,留美学生编。
    [7]《东方杂志》,1904年—1935年。
    [8]《教育季刊》,中国基督教教育会编。
    [1]茆诗珍、徐飞:《留美幼童对近代中国的历史影响初析》,《安徽史学》2005年第1期。
    [2]茆诗珍、徐飞:《庚款留美发端考——梁诚首倡庚款留美计划的历史考察》,《中国科技史料》2005年第1期。
    [3]彭小舟:《近代留美学生与中美教育交流》,《学术月刊》2005年第6期。
    [4]曹欣欣:《试论清末民初的留美运动》,《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5]曹欣欣:《试论清末民初的留美运动》,《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6]张振助:《庚款留美学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6年第5期。
    [7]张振助:《庚款留美学生与近代中国高等国际学术交流》,《江苏高教》1997年第5期。
    [8]郑晓辉:《中国留美教育历史回顾》,《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9]杨学福:《清末留学运动的反思》,《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10]周棉:《论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产生》,《教育评论》2002年第2期。
    [11]元青:《民国时期的留美学生与中美文化交流》,《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12]杨齐福:《论近代留学教育的兴起与科举制度的解体》,《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3]戴学稷、徐如:《略论近现代中国留学史的分期和中国留学生的时代使命》,《内蒙古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14]李喜所:《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学科群的构建》,《河北学刊》2003年第6期。
    [15]张亚群:《论清末留学教育的发展》,《华侨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16]张静:《美国“退还”庚款和在华“兴学”论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6期。
    [17]梁碧莹:《“庚款兴学”与中国留美学生》,《贵州社会科学》1991年第12期。
    [18]王善中:《近代中国首批留美幼童的成就及其意义》,《晋阳学刊》1997年第4期。
    [19]郑晓晖:《中国留美教育历史回顾》,《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20]聂资鲁:《百年来美国的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3期。
    [21]张子荣:《西方传教士对近代中国教育的影响》,《晋阳学刊》1996年第3期。
    [22]石垒:《试论教会学校对中国封建教育的冲击》,《新疆职工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23]张生祥:《晚清美国在华教会学校的发展及其评价》,《天水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24]王立新:《英美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会通》,《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2期。
    [25]王立新:《传教士与鸦片战争后的“看眼看世界”思潮》,《美国研究》1997年第2期。
    [26]段义全:《1840—1899年:传教士对近代中国教育的影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4期。
    [27]杨齐福;《近代来华传教士对中国科举制度的反思与批判》,《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28]杨齐福:《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1期。
    [29]龚叔林:《美国传教士与中国近代教育现代化》,《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30]何大进:《晚清美国教会学堂述评》,《史学研究》2002年第7期。
    [31]秦立霞:《从传教士为主到教育为本——试论近代教会大学角色的转变的历史渊源》,《江苏高教》2002年第1期。
    [32]秦立霞:《试论教会大学在中国产生的历史根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专辑。
    [33]章开沅:《教会大学史研究的文化视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34]黄新宪:《教会大学与文化变迁》,《教育评论》1996年第1期。
    [35]马敏:《近年来大陆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述评》,《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4期。
    [36]刘金玉:《中国近代基督教教会学校的生成探讨》,《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37]孙邦华:《晚清来华新教传教士对中国科举制度的批判》,《学术月刊》2004年第6期。
    [38]李玉芳:《浅析基督教在中国传播受阻的原因》,《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2期。
    [39]张子荣:《西方传教士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晋阳学刊》1985年第3期。
    [40]傅群:《论美国介入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历程》,《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2期。
    [41]张群芳:《近代来华传教笔下的中国形象》,《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42]李玉芳:《浅析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传播受阻的原因》,《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2期。
    [43]周谷平:《美国大学模式在近代中国的导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4年第4期。
    [44]胡玉清:《近代来华传教士与中国教育改革》,《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45]王奇生:《留学生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东南文化》1989年第1期。
    [46]黄岭峻:《试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接受实用主义哲学的途径》,《史学集刊》1996年第4期。
    [47]陈竟蓉:《孟禄与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教育》,《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4年第1期。
    [48]阿部洋著,钟启泉译:《保尔·孟禄与中国近代教育》,《外国教育资料》1996年第1期。
    [49]黄书光:《实用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再创造》,《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
    [50]吴健敏:《杜威的教育思想对中国20世纪中国国教育改革的影响》,《教育评论》2001年第6期。
    [51]元青:《杜威的中国之行及其影响》,《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
    [52]罗志田:《杜威对胡适的影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53]周洪宇、向宗平:《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2期。
    [54]张良才:《杜威来华对中国教育的影响》,《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第6期。
    [55]周洪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与现代中国教育》,《教育评论》2001年第5期。
    [56]王剑:《中国近代实验学校探析》,《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7期。
    [57]周洪宇、陈竞蓉:《孟禄在华活动年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9月。
    [58]元青:《五四时期杜威关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主张述评》,《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59]陈振江:《传教士与晚清教育改革刍议》,《南开学报》1999年第5期。
    [60]吴洪成:《传教士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第2期。
    [1]宋恩荣主编:《晏阳初全集》(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2]宋恩荣主编:《晏阳初全集》(第1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
    [3]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一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
    [4]董宝良主编:《陶行知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5]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
    [6]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集》(第1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
    [7]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集》(第2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
    [8]田正平、李笑贤编:《黄炎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9]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
    [10]《民国从书》编辑委员会编:《胡适论学近著》,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11]白云庵、刘燕云编:《胡适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12]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教育》,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13]唐德刚整理、翻译:《胡适口述自传》,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
    [1]彭小舟:《留美学生与中美教育交流》(博士论文),南开大学,2005年。
    [2]陈竟蓉:《孟禄与中国近现代教育》(硕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黄英:《中国近代幼童留美研究》(硕士论文),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刘秀英:《“庚款留美”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硕士论文),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