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伦理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博士论文的选题是“利玛窦伦理思想研究”。它从比较文化和史论结合的角度,尝试将利玛窦伦理思想放到特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系统的考察,即从比较文化史的角度对中国儒家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最初的、也是极为重要的接续点上形成的利玛窦的伦理思想进行系统的分析,力图说明在宗教传播和文化交流中通过和平而又有选择的交流和对话所产生的创造性的融合更值得提倡。在论述上坚持逻辑和历史的一致,把学术理论与思想史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在深层次上把握利玛窦伦理思想发展的基本规律,揭示其主要的特点。同时,本文试图把利玛窦伦理思想视为中国基督教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西伦理思想交流的重要思想资源。通过对它的研究,探索中西伦理思想交流史研究的新领域,进一步丰富对中西伦理思想关系的认识。本研究有助于增进中西学者的相互理解,以达到学术上的互补。
     本书分八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第一章,利玛窦伦理思想形成的基础;第二章,利玛窦天主教神学伦理观;第三章,利玛窦的交往伦理观;第四章,利玛窦的其它伦理观;第五章,利玛窦对中西文化的会通;结语和参考文献。
     绪论部分侧重分析了选题的构思、研究目的、学术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的状况,并简要介绍了利玛窦的生平及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影响。本论文认为,由利玛窦开启的明清之际天主教的传入与中国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中西文化的相互沟通和了解。利玛窦在中国进行的宗教对话中所倡导的方法和思想体现了当代宗教的宽容和对话精神。他留下的中文和意大利文的著作至今仍然可以用作进行宗教和文化对话的典范。宗教对话本身体现了当今时代多元化与和解的精神。但是任何真正的对话都需要在彼此平等的人们之间相互交流中进行。对话包含着尊重、同情、甚至友谊,对话双方应该是互为主体。而且,任何一方似乎应当首先承认对方宗教所具有的独立的价值和意义。
    
     本论文第一章概括地分析了利玛窦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思想文
    化背景;揭示了西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及明末社会政治思想氛围对利玛窦
    的影响;阐释了利玛窦对异质文化的宽容、重视学习中国文化,注重学术传教
    等具有人文主义特点的做法的思想基础。并对天主教与科学的关系以及耶稣会
    对科学的态度进行了某些有别于我国学术界通行观点的探索性思考。
     本论文第二章结合利玛窦的天主教神学观比较详细地论述其天主教神学伦
    理观。在中世纪,神学在天主教内居于绝对支配地位,其它学科如哲学、伦理
    学和科学等都被视为神学的奴牌。利玛窦的伦理观是建立在其神学观的基石之
    上的,要研究利玛窦的伦理观就必须先了解他的神学观。学术界通常认为利玛
    窦为了附儒合儒隐瞒了天主教的启示真理,在本章对学术研究中极少论及的利
    玛窦的基督论和原罪观进行了分析,指出尽管利玛窦囿于中国具体情况很少公
    开谈论这些,但他并没有回避三位一体和原罪这类中国人难以理解的问题。
     本论文第三章围绕着利玛窦的为人之道和交友之道,分析和研究了其人际
    交往的方式、态度、意图。强调利玛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凭借他高崇贞洁
    的品德和相须相枯的友情。虽然曾有学者对利玛窦的友谊观进行过一些研究和
    讨论,但都是以《交友论》内容为依据。本章从交往伦理这一更大视角来系统
    地思考利玛窦的交友观,而且使用的材料超出了《交友论》的范围,这样来理
    解利玛窦的友谊观可能更全面些。
     本论文第四章分别讨论了利玛窦的婚姻钡、孝亲观、生死观和财富观。分
    析了这些伦理观与儒家伦理思想的差异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本论文第五章专门讨论了利玛窦对中西文化的会通。从利玛窦所进行的天
    主教中国化的尝试、创造性诊释及作用和与佛教儒学化的比较三个方面分析了
    其会通的得失和启迪。并审视利玛窦所采取的合儒补儒、拒斥佛道和科学传教
    等进行会通的策略和手段。
     本论文的结论部分探讨了利玛窦伦理思想的影响、启示和局限。从“天学
    精神与明末士大夫”、“世俗人心与天主教伦理”、“礼仪之争缘由及结局”、“合
    儒路线与新教传教士”和“台湾士林哲学的历史渊源”等方面论述了利玛窦的影
    响。从“采取适应策略,寻求文化融合”、“加强思想批判,确立补儒超儒”、“注
    重逻辑推论,强调理性分析,’、“提供对话精神,重视文化交流”等方面讨论利玛
     2
    一一一__~~一一----~_——
    
    窦伦理思想的启示。从“信仰主义出世观”、“过度儒学化的困境”、“神学伦理的
    独断主义”等三个方一面分析了利玛窦伦理思想的局限。并指出尽管利玛窦有着自
    身难以超越的思想障碍和难以克服的局限,但就他所处的时代而言,他的思想
    是远远走在其他传教士的前面。
     明末由利玛窦开创的这次天主教与儒学的对话,虽然是出于传教策略的考
    虑,故所作之会通多是拟同,因而在对儒学的理解与阐释中,有不少是出无知
    或有意的误读与误释。但其中很多误读与误释充满着创造性,它们至少廓清和
    拓展了对话?
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 tries to make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n the ethical viewpoints of Matteo Ricci in the specified historical process from the visual angles of Comparative Culture. This investig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adheres to the consistence of logic and history, unites organically theories with histories. It will reach the intellectual goal that one masters the law and nature of the ethical viewpoints of Matteo Ricci. Moreover, th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regard the ethical viewpoints of Matteo Ricci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of Christian ethics in China and Sino-Western cultural relations in order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stantial contents of Sino-Western relations. As an academic exchange, the dissertation will be conducive to the promotion of understanding between Sino-Western scholars.
    Th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contains 8 parts as follows:
    Introduction
    Chapter 1 The Background of the Forming of Matteo Ricci's Ethical Viewpoints
    Chapter 2 Matteo Ricci's Ethical Viewpoints of Catholic Theology
    Chapter 3 Matteo Ricci's Ethical Viewpoints on Communication and Friendship
    Charter 4 Matteo Ricci's Ethical Viewpoints on the Other Aspects
    Charter 5 Matteo Ricci's Integration of Sino-Western Cultures
    Conclusion
    Reference
    The Introduction analyses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me, the goal of the
    
    
    studies, the scholastic sense and the outline of the relative research, and briefs Matteo Ricci's career and his roles in the Sino-Wester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t elaborates that although Ricci came to China for the Jesuit mission, he objectively started an overall, equal and substantial dialogu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s. In the dialogue he and other Jesuits tried to adapt Christianity to Confucianism, which caused both to be harmoniou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dialogue indeed promoted an commun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two cultures, and presents the lenient and dialogue spirit of modern religion. His works in Chinese and Italian remains a good example of religious and cultural dialogue today. The Dialogues between different religions and different cultures embody the spirit of modern plurarlism and conciliationism. A real dialogue is inter-subjective, based on an equal intercommunication which is involved in respect, sympathy and even friendship. Moreover, one interlocutor should admit the other's independent value and existent space.
    In Chapter 1, it generally analyse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formation of Matteo Ricci's ethical viewpoints. The research reveals the influence of the Renaissance and the Reformation on Ricci, and the ideological basis of some humanistic factors which shows his leniency to different cultures, his study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his interest in spreading Christianity by an academic way. And it makes an exploratory thinking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Catholics and science, and Jesuit Society's attitude toward scienc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our prevailing viewpoints.
    In Chapter 2, it makes a systematic research on Ricci's Catholic ethical viewpoints combined with his Catholic theological viewpoints. In Middle Age, Catholic theology were absolutely dominant, with other disciplines such as philosophy, ethics and science as its maidservants. Ricci's ethical viewpoints was based on his theological viewpoints and so we have to understand the latter before we try a research on the former.
    
    In our academic circles,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Ricci concealed Catholic enlightenment truth in order to make his adaptation and communion of Confucianism. The dissertation elaborates that he failed to evade crucial problems about Trinity and sin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for to Chinese people although he spoke a few of them publicly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s of Chinese cultural background.
    In Chapter 3, it explains Ricci's viewpoints about the patterns, attitudes and intention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t links to his viewpoints of making friends. It also points out that Ricci
引文
《阿奎那政治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82年。
    《白虎通义·三纲六纪》。
    《二程集·周易程氏传》卷一。
    《广弘明集》,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何心隐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
    《弘明集》(卷十二、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纪念利玛窦来华四百周年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台湾辅仁大学,1983年。
    《老子》。
    《礼记》。
    《论语》。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1974年。
    《明史》
    《圣经》,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5年版。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书社1995年版。
    《坛经》。
    《孝经》。
    安长春:《基督教笼罩下的西欧》,中央编译局,1995年。
    奥古斯丁:《忏悔录》,商务印书馆,1963年。
    柏拉图:《国家篇》,商务印书馆,1991年。
    曹增友:《传教士与中国科学》,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三联书店,1996年。
    陈卫平:《第一页与胚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陈垣(辑录):《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书》影印本二。
    程颐、程颢:《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
    董丛林:《龙与上帝——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三联书店,1992年。
    段琦等:《基督教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
    多铎著,涤尘译:《耶稣会会祖依纳爵这个人》,台湾光启出版社,1966年。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
    樊洪业:《耶稣会士与中国科学》,人民出版社,1991年。
    樊志辉:《台湾新士林哲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范明生:《晚期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神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中华书局1988年。
    方豪:《中西交通史》,岳麓书社,1987年。
    
    
    房志荣译:《圣依纳爵神操》,台湾光启出版社,1978年。
    葛荣晋:《中国实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4年。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耿开君:《中国文化的“外在超越”之路》,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
    耿升译:《明清间入华耶稣会士和中西文化交流》,巴蜀书社,1993年。
    何俊:《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侯外庐:《宋明理学史》,人民出版社,1987年。
    候外庐:《中国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60年。
    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
    江作舟等:《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阿奎那》,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李之藻编:《天学初函》(1-6),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
    李贽:《续焚书》,中华书局,1974年。
    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年。
    利玛窦著,刘俊余等译:《利玛窦全集》(1-4),辅仁大学出版社,1986年。
    利玛窦:《天主实义》,台湾利氏学社,1995年。
    利玛窦:《畸人十篇》,《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93册),齐鲁书社1995年版。
    利玛窦:《交友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93册),齐鲁书社1995年版。
    利玛窦:《二十五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93册),齐鲁书社1995年版。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
    廖申白等:《伦理新视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林华等:《历史遗痕——利玛窦及明清西方传教士墓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林金水:《利玛窦与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林金水:《泰西儒士——利玛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
    林仁川:《明末清初中西文化冲突》,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
    刘小枫:《20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楼宇烈、张西平:《中外哲学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楼宇烈:《中外宗教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吕大吉:《西方宗教学说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罗光:《利玛窦传》,台湾学生书局,1959年。
    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2年。
    牟钟鉴等:《中国宗教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任延黎:《中国天主教基础知识》,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沈定平:《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2001年。
    孙江:《十字架与龙》,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孙尚扬:《利玛窦与徐光启》,新华出版社,1993年。
    
    
    孙尚扬:《圣俗之间》,中国广播公司出版社,1999年。
    谭嗣同:《仁学》。
    唐凯麟、张怀承:《成人与成圣》,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唐凯麟:《走向近代的先声》,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年。
    托马斯:《神学大全》第1集第1部,《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商务印书馆,2001年。
    王龙溪先生全集。
    王龙溪先生全集。
    王晓朝:《基督教与帝国文化》,东方出版社,1997年。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中华书局,1985年。
    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王治心:《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东方出版社,1996年。
    王重民:《徐光启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吴存存:《明清社会性爱风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吴相湘:《天主教东传文献》台湾学生书局,1964年。
    吴相湘:《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台湾学生书局,1966年。
    夏瑰琦:《圣朝破邪集》,香港建道神学院,1996年。
    谢和耐著,耿升译:《中国和基督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辛可:《哥白尼和日心说》,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
    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中华书局1989年。
    徐宗泽:《中国天主教传教史概论》,上海书店,1990年。
    许志伟:《冲突与互补:基督教哲学在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严平;《走向解释学的真理》,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
    杨国荣:《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
    印光:《印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云先·克鲁宁著,思果译:《西泰子来华记》,香港公教真理学会出版,1964年。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
    詹姆斯·里德:《基督的人生观》,三联书店,1989年。
    张承先:《明末清初中外科技交流研究》,学苑出版社,2000年。
    张椿年著:《从信仰到理性----意大利人文主义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张怀承:《佛家伦理道德精粹》,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张怀承:《天人之变》,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张铠:《庞迪我与中国》,北京图书出版社,1997年。
    
    
    张泽:《清代禁教期的天主教》,台湾光启出版社,1992年。
    赵敦华:《基督教哲学 1500年》,人民出版社,1994年。
    郑安德博士论文《明末清初天主教和佛教的护教辩论》,北京大学图书馆。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商务印书馆 1987年。
    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4年。
    朱维铮:《利玛窦中文著译集》,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
    朱维铮:《走出中世纪》,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年。
    卓新平:《基督宗教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比]钟鸣旦:《杨廷筠明末天主教儒者》,比利时鲁汶大学中国欧洲研究中心,1987年。
    [德]费尔巴哈著,荣震华译:《基督教的本质》,商务印书馆,1984年。
    [德]魏特著,杨丙辰译:《汤若望传》(第1册),商务印书馆 1949年。
    [法]埃德蒙·帕里斯著,张茄萍等译:《耶稣会士秘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法]安田朴等著,耿升译:《明清间入耶稣会士和中西文化交流》,巴蜀书社 1993年。
    [法]裴化行著,管震湖等:《利玛窦神父传》,商务印书馆,1997年。
    [法]裴化行著,管震湖译:《利玛窦神父传》,商务印书馆,1997年。
    [法]裴化行著,萧濬华译:《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
    [美]秦家懿等:《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美]阿伦·布洛斯著,董乐山译:《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三联书店,1998年。
    [美]爱·麦·伯恩斯等著,罗经国译:《世界文明史》,商务印书馆,1987年。
    [美]布林顿等:《西洋文化史》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
    [美]布鲁克:《科学与宗教》,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美]布鲁姆著,徐文博:《影响的焦虑》,三联书店,1989年。
    [美]成中英:《本体与诠释》,三联书店,2000年。
    [美]丹皮尔著,李珩译:《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美]麦奎利:《谈论上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3年。
    [美]坎默:《基督教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美]赫·乔·韦尔斯著,吴文藻译:《世界史纲》,人民出版社,1982年。
    [美]赫德逊:《欧洲与中国》,中华书局,1995年。
    [美]马文·佩里主编,胡万里等译:《西方文明史》,商务印书馆,1993年。
    [美]穆尔著,郭舜平译:《基督教简史》,商务印书馆,1996年。
    [美]乔纳森·斯彭斯著,王改华译:《利玛窦传》,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美]威利斯顿·沃尔克著,孙善玲等译:《基督教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日]高楠顺次郎等:《大藏经》(卷一),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60年。
    [日]平川祜弘.伝.东京:平凡社,1997。
    
    
    [西]罗耀拉等著,侯景文译:《耶稣会会宪》,台湾光启出版社,1976年。
    [意]加林著:《意大利人文主义》,三联书店,1998年。
    [意]柯毅霖著,王志成等译:《晚明基督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意]克利斯特勒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八个哲学家》,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英]布鲁克著,苏贤贵译:《科学与宗教》,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76年。
    [英]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75年版。
    Brodrick. S. J., The Origin of the Jesuits, Longmans, Green and Co., 1940.
    Brodrick. S. J., The Origin of the Jesuits, Longmans, Green and Co., 1940.
    Dunne, George, Generation of Giants: The Story of the Jesuits in China in the Last Decades of the Ming Dynasty, Notre Dame,1962.
    Heinrich Beck. Creative Peace Through Encounter of World Cultures. Delhi: Sri Satgnru Publication, 1996.
    Holy Bible, The Book of the New Testament, Nanjin: China Christian Church, 1995...
    Uso Kern: Buddhistische kritik am Christentum im China des 17. Jarhurtderts, Bern, 1992,
    James Brodrick. The Origin of the Jesuits. Longmans, Green & Co., 1971 New York, Random House,1953.
    Pieter Spierenburg. The Broken Spell: A Cutural and Anthropological History of Preinfustrial Europe.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91.
    Ricci, Matthew, China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the Journals of Matthew Ricci 1583-1610, New York: Random House,1953.
    Saint Thomas Aquinas. BASIC WRITINGS OF SAINT THOMAS AQUINAS(Volume One-Ⅰ),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1999.
    W. Walson, Intorprotation of China in Englightenment of China in Montesquieu and Voltaire, Actes Du Ⅱ Collocogue Internatinal De Sinologie, Ⅳ, Paris, 198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