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卜羌寨村民的神圣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是一篇研究四川茂县尔卜羌寨村民神圣感的民族志。论文的主旨是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当地村民主位的神圣感的角度出发,来理解他们的观念世界,进而阐释他们的社会文化。
     论文先是介绍了尔卜寨的地理位置、村落格局、资源状况、生计方式等基本情况。接着叙述当地的起源神话,包括世界的起源、人类以及羌族等族群的产生、五谷与衣裳等文化事项的来源、当地村落名称的来历等起源性的神话故事。然后是通过对当地的端公作法事时所请的神灵入手,来介绍当地的神灵以及分析神灵体系的结构。从他们的神灵结构中可以了解到,当地人的世界的空间结构其实就是他们的神灵体系的结构,也就是说神灵的等级结构构成了世界的等级结构。当然他们的神灵体系和结构并不是仅仅存在于大脑之中,通过对他们的现实生活中的神圣空间的描述,可以知道观念与现实是大致一致的。接下来是介绍当地人的世界中的诸多生命形态。除了神灵以外,他们的世界里还生存着龙族、动植物、人类、邪物等生命。这些生命之间是有关联的,而且往往还有各种变化,比如动植物通过修行就可以成精乃至成仙成神,而人类也一样有多种的状态与变化比如在死后可能变为鬼,也有可能变为神,在某些特殊条件下还可能变为妖精等等。从他们的生命形态中可以知道,当地人的世界其实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体系。
     在明了了当地人的世界的源起、结构与其中的生命形态之后,论文开始集中于对当地人的生活的介绍。首先是介绍他们的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家宅,文中叙述了家宅的详细的修建过程、家宅的空间格局以及与家宅相关的几个仪式。从中可以了解到他们的家宅是神、人、畜同居的场所,是抵御外界各种邪物侵害的堡垒,实际上也就是一个缩小版的当地世界体系。接下来是叙述当地人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三大人生礼仪:结婚、生育与死亡。通过对这三大人生事件的过程与相关习俗的介绍,可以知道当地的社会是如何构成的,也还可以知道他们的这些事件都是涉及到神灵、邪物等存在,并非是单纯的家庭性的世俗事务,而是社会性的神圣事件。此外,从这些事情当中,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当地人的宗教观念的驳杂与混融的特性。
     最后论文总结全文的内容,得出结论:当地人的神圣观念的最大特点是多重混杂。当地人的神话、神灵体系以及生命形态构成了他们的观念世界中的世界体系。当地人就生活于这个带有神圣性的世界之中。这些神圣观念对当地人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他们的生活赋予了意义。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他们的神圣观念还是他们的生活实践,都明显地显示出了当地神圣感的多元混杂。由此也可以推论出,尔卜寨所代表的藏彝走廊不仅是民族的走廊,也是宗教史的走廊。更进一步的推论是,宗教观念的多重混杂应该是全人类社会文化的特征。
This ethnographic dissertation studies the sense of sanctity of the villagers in an Erbu Qiang village in Mao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China. This paper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local villagers'ideal world from their "emics" of the sense to the sanctity based on the author's fieldwork, and then interpret their society and culture.
     Firstly,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Erbu village such as its location, village structure, resources and means of livelihood etc, were introduced. Then the local original myths, including the origin of the world, the production of the human and Qiang ethnic group, the origin of the cultural matters such as grains and clothing, the origin of the name of local village were narrated. And then it introduces the local gods and the structure of god system by the gods that the local wizards please in practice. We found that the space structure of the local people's world is actually equivalent to the structure of their gods, in other words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the gods frames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the world. Of course, the system and structure of their gods is not just in their brain.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the sacred space in their real life, we found that the concept and the reality are roughly the same. Then the paper introduces various kinds of life forms in the local world:dragons, animals, plants, humans, and evil things also survive in their world in addition to the gods. These lives have relationships with each other, and there are various diversifications, such as animals and plants can become a monster, even become immortal or a god through practice. And human also have kinds of status and changes:for example they can become ghosts after death; they also have the possibility to become a god; in some special conditions they may also become a monster and so on. From these life forms we know that the local world is an open world system.
     After understanding the origin, structure and life forms of the local world,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local life. First of all, it introduces the house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place in local people's lives. It described the detail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spatial pattern of the house and several ceremonies associated with the house. From these details we know that house is a place that gods, human and animals are living together, and it also is a fortress that resist all kinds of evil things against the outside of the house:it is a miniature version of the local world system. And the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ree important rituals in local people's lives:marriage, birth and death. By introducing the process and related practices of these three major life events, this paper shows both how the local society is composed and that these events all are involved in gods and evil things etc. These are not simple family secular staffs, but rather social sacred events. In addition, among these things, we can find that the local people's religious concept is heterogeneous and mixing.
     Finally, this paper sums up with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 of all, the most distinguished characteristic of local people's sense of sanctity is multiply mixing. The myth, god system and life forms constructed the world system in local people's ideal world. They lived in this world with sanctity. These sense of sanctity had huge impact on their lives, namely giving meaning to their lives. More importantly, both their sense of sanctity and their everyday practices indicated that the local sanctity is multiply mixing. So we can infer from this:the Zang-Yi Corridor, which Erbu village represented for, is not only a corridor of ethnical history, but also a corridor of religious history. Going one step further, we can say that the multiply mixing of religions idea is one characteristic of human society.
引文
1王铭铭:《中间圈:“藏彝走廊”与人类学的再构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257页。
    2王铭铭:《中间圈:“藏彝走廊”与人类学的再构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67-74页。
    1王铭铭:《中间圈:“藏彝走廊”与人类学的再构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258页。
    2E·杜尔干:《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林宗锦、彭守义译,林耀华校,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3马歇尔·萨林斯:《甜蜜的悲哀》,王铭铭、胡宗泽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4马歇尔·萨林斯:《历史之岛》,蓝达居、黄向春、刘永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王铭铭:《经验与心态:历史、世界想象与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53-163页。
    2郑长德、刘晓鹰:《民主改革与四川:羌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
    3耿静:“羌族研究综述”,载于《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173-176页。
    1刘筝筝:“近十年来羌族文化研究综述”,载于《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三期,40-42页。
    2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122-126页、135-138页。
    1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四川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编写组:《羌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内部铅印稿,1963年。
    2《羌族简史》编写组:《羌族简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
    3马长寿:《氐与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冉光荣、李绍明、周锡银:《羌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
    5任乃强:《羌族源流探索》,重庆出版社,1984年。
    1何光岳:《氐羌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2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
    1托马斯·托伦士:《羌族的历史、习俗和宗教——中国西部的土著居民》,陈斯惠译,1987年。
    2葛维汉:《羌族的习俗与宗教》,耿静译,饶锦校,李绍明审定,收录于《葛维汉民族学考古学论著》,李绍明、周蜀蓉选编,巴蜀书社,2004年。
    3苏珊·R·布朗:“中国的文化人类学家”,饶锦译,李绍明审校,收录于《葛维汉民族学考古学论著》,李绍明、周蜀蓉选编,巴蜀书社,2004年,213页、261页。
    4庄学本:《羌戎考察记》,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7年。
    1胡鉴民:“羌族之信仰与习为”,收录于《西南民族研究论文选》,李绍明、程贤敏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542-563页。
    2李志纯、李家瑞、吴从众、欧潮泉、吴逸云、罗运达调查,李志纯、吴逸云整理:《羌族调查材料》,收录于《川西北藏族羌族社会调查》,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编,民族出版社,2008年。
    3四川省编辑组:《羌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1986年。
    4徐平:《羌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1何斯强、蒋彬主编:《羌族——四川汶川县阿尔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2李锦:《羌笛新曲》(羌族),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1李鸣:《碉楼与议话坪——羌族习惯法的田野调查》,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
    2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
    1马宁、钱永平:“羌族宗教研究综述”,《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166-174页。
    吕大吉、和志武主编:《中国原始宗教资料丛编(纳西族卷、羌族卷、独龙族卷、傈僳族卷、怒族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1《羌族词典》编委会:《羌族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年。
    2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羌族释比经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
    3西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所主编,王康、李鉴踪、汪青玉著:《神秘的白石崇拜——羌族的信仰和礼俗》,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
    4阮宝娣:《羌族释比与释比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赵曦、赵洋:“领羊吆猪:非战祀和的宗教圣境心结——略论羌族宗教经典《泽基格布》《必格溜》”,载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08期,总204期,53-57页。
    2钱永平:“羌族民间故事中的‘回家’主题的民俗学分析”,载于《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6月,第2期,12-15页。
    3邹立波:“羌戈大战’与岷江上游古羌人的族群认同”,载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05期总第189期,23-26页。
    4张泽洪:“岷江上游羌族的大禹崇拜——以禹生石纽说为中心”,载于《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3年第4期,91-96页。
    5马宁:“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的完美结合——羌族民间叙事诗《木姐珠与斗安珠》评述”,载于《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9月第3期,8-11页。
    1唐世贵:“大禹神话与巴蜀文化之渊源新探”,载于《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年4月第2期,34-38页。
    2徐晓光:“再论羌族神话与日本神话”,载于《中国比较文学》,1995年Ol期,108-123页。
    3王铭铭:《经验与心态:历史、世界想象与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8-119页。
    1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王建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
    1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德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5-6页。
    2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德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111页。
    1“兄妹治人烟”,见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羌族释比经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242页。
    米尔恰·伊里亚德:《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晏可佳、姚蓓琴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98-199页。
    2阿巴白耶,这里是音译,“阿巴”在羌语里是对祖宗先人、神灵的尊谓,如称如来佛祖为“阿巴佛爷”太上老君为“阿巴老君”。这里“白耶”指的就是盘古。
    1“兄妹治人烟”,见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羌族释比经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242-251页。
    1法事的上、中、下三坛的划分,是按神事、人事、鬼事来分的,上坛是神事,中坛是人事,下坛是鬼事。见四川省编辑组:《羌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38-139页。在羌族大部分地区,做上中坛法事的端公与做下坛法事的端公是分开的。不过在沟口,并没有上中下三坛之说,每个端公都可以做。他们认为他们是属于与其他地方的端公不同派别的端公,其他地方的端公是属于“带猴头帽的端公’派的,而他们自己是属于“带大耳环的端公”派的。
    1“青稞的出处”,见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羌族释比经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764-765页。
    1“敬奉诸神”,见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羌族释比经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405-408页。此引用对原文的个别错别字有更正,个别地名和神灵名按当地习惯修正。
    1“根源”, 见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羌族释比经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383-388页。此段对个别错别字有更正。
    1 “开坛请神”见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羌族释比经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391-395页。
    1《地母经》,油印小册子,页码、版本、出版年月皆无有标示。
    1孟燕、归秀文、林忠亮编:“狗是大地的母亲”,载《羌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4-5页。
    1“唱德”,见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羌族释比经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755-759页。引用中个别错别字有更正。
    1巫教不是大众宗教,掌握唱经的只是端公。当然,端公做法事时,人们是可以听的,不过法事中唱经的羌语有不少是古羌语,很多人都不一定能听得懂,或者听得懂一些也不一定能理解是什么意思。现在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听得懂这些口歌子了。就是端公本身,有部分唱经也只是能背得下来,而无法解释是什么意思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德”(te)这个词。人们不知道这么一个神也不足为怪的。
    歧山大王是山王菩萨。据说其他山的山王都是歧山大王的儿子。
    1 《韩仙传》,线装油印本,作者、页码等皆不详。
    2米尔恰·伊里亚德,《神圣与世俗》,王建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2页。
    1米尔恰·伊里亚德,《神圣与世俗》,王建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53页。
    1“打枪”是猎人的指代,是一个通称。村里面现在也还这样用,枪法很准,打猎很拿手的人,就可以称为某打枪,比如称一个姓朱的猎手,就可以称为朱打枪。
    1这是根据访谈纪录整理的,不是一字一句的完全记录,不完全是原话。其中访谈者的提问完全不录。以下同。
    1玛丽·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黄剑波、卢忱、柳博簧译,张海洋校,民族出版社,2008。
    1“送邪气”,见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羌族释比经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771页。
    1“说凤凰”,见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羌族释比经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1595-1599页。
    “埋葬邪气”, 见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羌族释比经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1573一1575页。
    1“吹散天晕”,见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羌族释比经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1067-1069页。
    “唱魂根”,见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羌族释比经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1532-1549页。
    1“白耶来历”, 见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羌族释比经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1968页。
    1“说狐狸”,见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羌族释比经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1615-1619页。
    2“撵妖魔”, 见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羌族释比经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1568-1570页。
    1“擦死煞”, 见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羌族释比经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1627-1629页。
    2端午节在当地被认为是皇王吉日。在那一天所有的植物,都被认为是药,可以治病,即使是毒药也不例外。水,也一样被认为是药。那一天上山采足百样植物叶子,熬汤洗澡,可去百病。在这天给小女孩穿耳孔,用水或植物汤擦洗,可防发炎。此外,端午节那天还喝雄黄酒、在门口挂菖蒲、艾草,防蛇精。其实这跟汉族无异。
    1“驱死煞”,见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羌族释比经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1588-1591页。
    2“塔山”, 见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羌族释比经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1481-1484页。
    “赶瘟神”, 见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羌族释比经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1642-1645页。
    1“打面火”, 见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羌族释比经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1602-1606页。
    1手抄本《血盆经》,里面有“佛说大藏正教启信血盆妙经”,“佛说血盆法忏”,“启信血盆妙经”,版本不详,最后书有“公元一九六四年九月初一抄”字样。个人认为抄错了的字,在原字后加括号更正。
    埃德蒙·利奇:《文化与交流》,卢德评译,华夏出版社,1991年,第69页。
    1“吹散毒药猫”,见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羌族释比经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1529页。
    2“唱毒药猫”,见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羌族释比经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1558-1564页。
    1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94-113页。
    在我做田野调查期间,巴竹沟发生了一起车祸,车翻后有人掉在地上摔死了,流了很多血在地上,在处理后事中,他们村专门有人去掩埋这些洒到地上的血,就是为了避免血变成妖精。
    1“招仓房”,见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羌族释比经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2089页。
    1莫里斯·古德利尔:《礼物之谜》,王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2-33页。
    1“送眼瞳”,见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羌族释比经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995-996页。
    1 “送魂”,见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羌族释比经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1003-1005页。
    1 “擦死煞”,见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羌族释比经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1627-1629页。
    1“喊魂魄”,见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羌族释比经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512-1513页。
    1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
    1 Michael GPeletz,"Kinship Studies in Late Twentieth-century Anthropology",Annu.Rev,Athrol.1995.p.345.
    2 A.R.Radcliffe-Brown,"The Study of Sy stems",The Journal of the Anthrolopological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Vol,No.1/2(1941),pp.1-18.
    3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1),张祖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77页。
    1.布朗R苏珊:“中国的文化人类学家”,饶锦译,李绍明审校,收录于《葛维汉民族学考古学论著》,李绍明、周蜀蓉选编,巴蜀书社,2004年。
    2.道格拉斯玛丽:《洁净与危险》,黄剑波、卢忱、柳博贇译,张海洋校,民族出版社,2008。
    3.杜尔干E:《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林宗锦、彭守义译,林耀华校,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4.福柯米歇尔:《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5.古德利尔莫里斯:《礼物之谜》,王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6.格尔茨克利福德:《文化德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
    7.耿静:“羌族研究综述”,载于《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8.葛维汉:《羌族的习俗与宗教》,耿静译,饶锦校,李绍明审定,收录于《葛维汉民族学考古学论著》,李绍明、周蜀蓉选编,巴蜀书社,2004年。
    9.胡鉴民:“羌族之信仰与习为”,收录于《西南民族研究论文选》,李绍明、程贤敏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
    10.何光岳:《氐羌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11.何斯强、蒋彬主编:《羌族——四川汶川县阿尔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吕大吉、和志武主编:《中国原始宗教资料丛编(纳西族卷、羌族卷、独龙族卷、傈僳族卷、怒族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13.李锦:《羌笛新曲》(羌族),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14.李鸣:《碉楼与议话坪——羌族习惯法的田野调查》,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
    15.利奇埃德蒙:《文化与交流》,卢德评译,华夏出版社,1991年。
    16.列维一斯特劳斯克洛德:《结构人类学》(1),张祖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17.李志纯、李家瑞、吴从众、欧潮泉、吴逸云、罗运达调查,李志纯、吴逸云整理:《羌族调查材料》,收录于《川西北藏族羌族社会调查》,西南民族大 学西南民族研究院编,民族出版社,2008年。
    18.刘筝筝:“近十年来羌族文化研究综述”,载于《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三期。
    19.马长寿:《氐与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0.马宁、钱永平:“羌族宗教研究综述”,《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
    21.马宁:“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的完美结合——羌族民间叙事诗《木姐珠与斗安珠》评述”,载于《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9月第3期。
    22.孟燕、归秀文、林忠亮编:“狗是大地的母亲”,载《羌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23.钱永平:“羌族民间故事中的‘回家’主题的民俗学分析”,载于《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6月,第2期。
    24.《羌族词典》编委会:《羌族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年。
    25.《羌族简史》编写组:《羌族简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
    26.冉光荣、李绍明、周锡银:《羌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
    27.任乃强:《羌族源流探索》,重庆出版社,1984年。
    28.四川省编辑组:《羌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1986年。
    29.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羌族释比经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
    30.萨林斯马歇尔:《历史之岛》,蓝达居、黄向春、刘永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31.萨林斯马歇尔:《甜蜜的悲哀》,王铭铭、胡宗泽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32.托伦士托马斯:《羌族的历史、习俗和宗教——中国西部的土著居民》,陈斯惠译,1987年
    33.唐世贵:“大禹神话与巴蜀文化之渊源新探”,载于《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年4月第2期。
    34.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35.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 年。
    36.王铭铭:《经验与心态:历史、世界想象与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7.王铭铭:《中间圈:“藏彝走廊”与人类学的再构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38.西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所主编,王康、李鉴踪、汪青玉著:《神秘的白石崇拜——羌族的信仰和礼俗》,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
    39.徐平:《羌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40.徐晓光:“再论羌族神话与日本神话”,载于《中国比较文学》,1995年01期。
    41.阮宝娣:《羌族释比与释比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42.伊利亚德米尔恰:《神圣与世俗》,王建光泽,华夏出版社,2002年。
    43.伊里亚德米尔恰:《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晏可佳、姚蓓琴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44.郑长德、刘晓鹰:《民主改革与四川:羌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
    45.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四川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编写组:《羌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内部铅印稿,1963年。
    46.邹立波:“‘羌戈大战’与岷江上游古羌人的族群认同”,载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05期总第189期。
    47.庄学本:《羌戎考察记》,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7年。
    48.赵曦、赵洋:“领羊吆猪:非战祀和的宗教圣境心结——略论羌族宗教经典《泽基格布》《必格溜》”,载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08期,总204期。
    49.张泽洪:“岷江上游羌族的大禹崇拜——以禹生石纽说为中心”,载于《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3年第4期。
    50. Michael G.Peletz,"Kinship Studies in Late Twentieth-century Anthropology",Annu.Rev.Athrol.1995.p.345.
    51. A.R.Radcliffe-Brown,“The Study of Systems”,The Journal of the Anthrolopological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Vol.71, 1/2(1941),pp.1-1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