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文化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形成与经济结构相协调的社会阶层结构,而中等收入阶层的发育和成熟则是建立现代阶层结构的关键所在。
     本文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领域梳理了中等收入阶层(中产阶层或中产阶级)研究的理论基础,并立足于制度变迁的研究思路,在进行实际调查和跟踪访谈的基础上,形成了“历史演变考察——现状与问题分析——发展路径探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共分成六个部分,即绪论和后五章正文。整个篇章结构,根据学术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一般要求进行有序排列,形成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
     绪论部分,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研究背景。分析了研究这一问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理论界关于中产阶层与社会和谐关系的研究现状,针对其研究不足,介绍了这一问题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并提出了若干政策性建议。
     第一章,分析了中等收入阶层与和谐社会的内在关系。本章是全文的逻辑起点和立论之基。首先从界定“中等收入”的概念开始,比较了“中等收入者”、“中等收入群体”和“中等收入阶层”之间的异同,明确了“中等收入阶层”的划分标准,认为“中等收入阶层”是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提法。然后重点考察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中等收入阶层之间的内在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形成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并为中等收入阶层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平台;中等收入阶层是经济建设的生力军,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石,是民主政治的推动力量,是先进文化的践行者;两者具有共生的内在关系和一致的实现过程。本章的创新:吸取了西方“中产阶级”概念和我国“中等收入者”概念的精华,既避免了西方“中产阶级”概念过于看重主观认同的缺陷,又突破了我国“中等收入者”概念仅从以经济尺度作为划分标准的局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等收入阶层”的核心概念。
     第二章,在文本考察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关于中等收入阶层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的理论进行了梳理研究。首先,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中间阶级”思想进行了文本研究。其次,考察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中产阶级理论和新韦伯主义中产阶级理论,分析了中产阶级在西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再次,分析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间阶层”的思想认识。本文还尝试梳理和研究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有关中等收入阶层的论述。
     第三章,考察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历史演变和现状特征。首先,将中国中产阶级的发展演变历程分为萌生、消失和重生三个阶段,又将重生阶段分为重新成长与开始兴起、快速发展与基本定型、迅速增长和多元发展等三个发展时期。其次,分析了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生存状况、发展问题,并提炼出中等收入阶层的基本特征:数量规模偏小、来源构成广泛、地域分布不均、职业构成多样、文化观念多元、消费上的前卫性和发展性、政治上的依附性和建设性并存、自身发展的不稳定性。本章的创新:一是在问卷调查和跟踪访谈等形式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力求做到掌握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数据,准确描述当前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现实境遇;二是比较全面地揭示了中等收入阶层的基本特征,既看到其积极的建设性的一面,也指出了其自身劣根性的一面。
     第四章,揭示了我国中等收入阶层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发展瓶颈问题,包括中等收入阶层有萎缩的苗头、内部结构差异过大、阶层意识难以形成、社会功能发挥不足、阶层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包括收入差距拉大趋势仍未根本扭转、贫富分化开始从单纯的量变向阶层分割的质变转化、农民工进城的规模速度正在和改革“赛跑”、劳资关系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群体性事件处于高位运行的态势、腐败现象在多个领域蔓延、社会组织建设发展比较滞后和混乱等。
     第五章,指明了和谐社会条件下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发展和培育。本章首先论述了中等收入阶层发展的理念和原则;提出了“稳中”与“扩中”并重、重视培育中等收入阶层后备军的发展策略,其中包括工人阶级主体、小微企业主、大学生就业群体、新生代农民工和农村先富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发展策略;考察了英国、美国、瑞典、俄罗斯、印度等国家中产阶级的发展经验,以期对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全文的落脚点放在了和谐社会条件下中等收入阶层的培育机制上,从中等收入阶层与和谐社会的互动机制、内生动力、制度变迁、结构动因、社会力量和教育孵化等方面深入阐述了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发展路径。
In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is in a new stage of comprehensively deepen reform,economic system, social structure and cultural concepts is witnessing profoundchanges. At the same time, our country has entered a crucial period of the building ofa morderately prosprou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To realize the grand goal, we mustspeed up the adjustment and formation of the modern social structure which iscoordinated with the economic structure.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middle-income class (middleclass or middle class) from the field of sociology, economics, political science. Fromthe research idea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it forms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frameworkof "evolution history,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 analysis, exploring thedevelopment path" on the basis of the actual investigation and follow-up interviews.The thesis includes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five chapters. The structure is orderlyarranged according to the academic paper’ generally requires which is putting forwardproblems, analyzing problems and solving problems, and it forms a relativelycomplete research system.
     The introduction part discuss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n the middle incomeclass in the perspective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t analyzes the theory value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problem. It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tatus about themiddle class and social harmonious’ relations in the theoretical circle both at homeand abroad. Based on the study’s shortage, this thesis introduces the method of theresearch, the research ideas and research framework, the research difficulty andinnovation, and puts forward several policy suggestions.
     The first chapter analyzes the inner relations of the middle income class and theharmonious society. This chapter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full text. First, startingfrom defining the concept of "middle-income", it compares similarities anddifferences among the "middle-income","middle-income groups" and"middle-income class", and expounds the partion criterion of middle-income class,then draw the conclusion:"middle-income class" is the most suitable one for China'snational conditions currently. Then the chapter focuses on the internal relationsbetween the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middle-income class. Building a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needs to form a kind of social structure whose main body is the middle-income class. The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provides sustainabledevelopment platform for the middle-income class. The middle-income class is themajor force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e foundation of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y,the driving force of democracy, and the practitioners of advanced culture. They havethe intrinsic relations and consistent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he innovation of thischapter: It absorbs the essence of the western concept of "middle class" and the"middle-income earners" in our country. Then it avoids the defect of the westernconcept of "middle class" which pays too much attention on subjective identity, andbroke through the limi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middle-income earners" which regardsthe economic scale as the only partion cretrion, and then the chapter advances the coreconcept of "middle-income class".
     Researching on the classic text,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zes the theory both athome and abroad about the middle-income class’s important role in economic andsocial development. Firstly, this chapter analyzes Marx and Engels, Lenin, Stalin'sidea of "middle class". Secondly, it researches the neo-marxism middle class theoryand the neo-weberian middle class theory, and the the western middle class’simportant role i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irdly, it analyzes the "middleclass" thought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eople represented by Mao Zedong,Deng Xiaoping, Jiang Zemin, Hu Jintao, Xi Jinping. This paper also attempts to comband research Xi Jinping’s discourse on middle-income groups since the18th CPCNational Congress.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China's middle-income class. First of all,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 Chinesemiddle class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rebirth phase can also be divided intothree stages: growing again and beginning to rise, rapidly developing and basicallyfinalizing the design, rapidly growing and diversely developing. Secondly, it describesthe survival condition,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middle-income class: small quantity and scale, wide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diverse occupational structure, multivariate cultural concept, advancement anddevelopment in consumption, dependency and constructiveness in political, and itsinstability. The innovation of this chapter: Firstly,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andresearch, such as the questionnaire and tracking interview, it tries to grasp the realreliable first-hand data, reveals the most prominent problem of the middle-income class’s development. Secondly, it fully reveals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 middle-incomeclass, it not only elaborates the actively constructive side of the middle-income class,but also points out its deep-rooted bad habits.
     The fourth chapter reveals the middle-income class’s development "bottleneck"problem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it growing. The middle-income class has atendency to shrink, its internal structure difference is too big, its class consciousnessis difficult to form, its social function is difficult to play, its class quality is not high.Then the chapter analyzes the deep reasons of these problems. On current, the incomegap widening trend is still not fundamental change. 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istransforming from a pure quantitative change to qualitative change of class division.The scale of migrant workers into the city is racing with the reformation. Laborrelations contradic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contradiction in our society. Themass incidents are in a high trend. The corruption is spreading in many fields. Thesocial organization’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s slow and in chaos.
     The fifth chapter explicates the middle-income class’ development andcultivi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This chapter firstly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ideas and principles of the middle-income class. It puts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such a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both "stabilizingthe middle-income class" and "enlarging the middle-income class",and cultivating thereserve army of the middle-income class. Then it analyzes development strategy ofthe working class main body, small business owners,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group,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rich group in rural areas. In order to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iddle-income class, itdiscuses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the middle class in Britain, the United States,Sweden, Russia, India and other countries. The final objectives lies in the cultivationmechanism of the middle-income clas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so it in detail expounds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China's middle-incomeclass, including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middle-income class andharmonious society, the endogenous power, institutional change, structural dynamics,social forces, the hatch of education and so on.
引文
①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6页。
    ②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50页。
    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056页。
    ④《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30、16页。
    ⑤胡锦涛︰《胡锦涛在省部级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班上讲话》,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10923860.html,2010年2月3日。
    ⑥温家宝︰《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求是》2010年第7期。
    ⑦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8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06、235页。
    ②参见[德]埃米尔·莱德勒:《现代经济发展中的私人基础》,北京:中央编译局,1912年。
    ③参见[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国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57-800页。
    ④参见[意]加塔诺·莫斯卡:《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贾鹤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第15-507页。
    ①参见[德]格奥尔格·齐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133-458页。
    ②[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48-165页。
    ③[美]西莫·马丁·李普赛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45-55页。
    ①参见[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64-128页。
    ②[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杨玉生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第263页。
    ③[美]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7页。
    ④[美]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64页。
    ⑤[美]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82页。
    ①[美]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杨小东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94-195页。
    ②张翼:《中产阶级是社会的稳定器吗》/李春玲:《比较视野下的中产阶级形成过程、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后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02页。
    ①萧灼基:《扩大中等收入者人群维护社会平衡发展》,《中外企业家》2005年第9期。
    ②龚志宏:《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与构建和谐社会》,《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③张滢:《论扩大中产阶层与和谐社会构建》,《消费导刊》2007年第4期。
    ④徐红明、王军:《论我国中产阶层标准与和谐社会建设》,《天津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⑤李春玲:《中国中产阶级的增长及其现状》,《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⑥李强:《怎样看待中国当前的中产阶层》,《领导文萃》2007年第9期。
    ①师凤莲:《培育中产阶级构建和谐社会》,《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②张爱华:《我国中产阶层的培育与和谐社会的建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7期。
    ③沈瑞英:《转型期中国中产阶层与社会秩序问题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185-192页。
    ④周晓虹:《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是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不二法则》,《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6期。
    ⑤王建平:《中产阶层:社会和谐的积极力量》,《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①王开玉:《中国中等收入者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6-7页。
    ②祝永安:《论中间阶层在我国和谐社会中的建构功能》,《南方论坛》2007年第1期。
    ③李强:《关于中产阶级与中产阶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④孙立平:《中产阶层与社会和谐》,《新经济》2011年第1期。
    ⑤李春玲:《中国中产阶级的增长及其现状》,《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⑥周晓虹:《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是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不二法则》,《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6期
    ⑦祝永安:《论中间阶层在我国和谐社会中的建构功能》,《南方论坛》2007年第1期。
    ①张滢:《论扩大中产阶层与和谐社会构建》,《消费导刊》2007年第4期。
    ②沈瑞英:《转型期中国中产阶层与社会秩序问题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200页。
    ③张翼:《中产阶级是社会稳定器吗》/李春玲:《比较视野下的中产阶级形成过程、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后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49页。
    ④桂家友:《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
    ⑤胡联合、胡鞍钢:《中产阶层:“稳定器”还是相反或其他——西方关于中产阶层社会政治功能的研究综述及其启示》,《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2期。
    ①周晓虹:《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是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不二法则》,《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6期。
    ②曹明、郭栋:《构建和谐社会与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比重》,《中州学刊》2005年第5期。
    ③赵效萍:《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扩大中产阶层的对策》,《理论界》2006年第7期。
    ④胡联合:《政治学最高法则下的中产阶层稳定器建构战略——兼与张翼先生商榷》,《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①史为磊、杨玲玲:《中等收入者阶层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述评》,《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①严行方:《中等收入陷阱》,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2年,第13页。
    ①常兴华:《界定中等收入者》,《国际金融报》,2003年12月30日。
    ②陈新年:《中等收入者论》,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第25-26页。
    ①狄煌:《合理界定中等收入者》,《经济参考报》,2003年2月18日。
    ②杨宜勇:《对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十点认识》,《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8月23日。
    ③顾纪瑞:《界定中等收入群体的概念、方法和标准之比较》,《现代经济探讨》,2005年第10期。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11页。
    ①周晓虹:《全球中产阶级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0页。
    ①陈新年:《中等收入者论》,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第29页。
    ①王开玉:《中国中等收入者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75页。
    ①王开玉:《中国中等收入者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2-23页。
    ①何军明:《城乡中等收入阶层的划分》,《发展研究》2009年第6期。
    ①《城市居民家庭财产出现质的变化——<首次中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调查总报告>》,新浪网,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20927/0922261071.html,2002年9月27日。
    ②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252页。
    ①杨玲玲:《“中等收入群体”概念辨析》,《理论建设》2013年第1期。
    ②李培林:《和谐社会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41页。
    ③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7页。
    ①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年,第15-27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341页。
    ②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党校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原著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第25页。
    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历史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1098页。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1页。
    ③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2页。
    ④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7页。
    ①杨玲玲:《当代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探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3年第2期。
    ②列宁:《列宁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264页。
    ③迟福林:《改革红利:十八大转型与改革的五大趋势》,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年,第77-79页。
    ④汪泓、崔开昌:《中国就业增长与城镇化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
    ①宋元梁、肖卫东:《中国城镇化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经济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第9期。
    ②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年。
    ③周天勇:《中国梦与中国道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版社,2011年,第3-4页。
    ①刁永祚:《北京市中等收入群体消费问题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6-97页。
    ①陈义平:《分化与组合——中国中产阶层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86页。
    ②刁永祚:《北京市中等收入群体消费问题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7页。
    ①刁永祚:《北京市中等收入群体消费问题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8页。
    ①朱耀群:《中产阶层与和谐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页。
    ②李琳:《政治哲学视阈中的中产阶层》,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289-292页。
    ③李实、岳希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调查》,《乡镇论坛》2004年第8期。
    ①李琳:《政治哲学视阈中的中产阶层》,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294-295页。
    ①Lipset: Political Man: the Social Bases of Political, Baltimore: Johns K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1,pp.123-137.
    ②卢春龙:《中国新兴中产阶级的政治态度与行为倾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第64-71页。
    ③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4页。
    ①卢春龙:《中国新兴中产阶级的政治态度与行为倾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第251页。
    ②林衍:《个体户忧思》,《中国青年报》,2002年4月25日。
    ①卢铿:《中产引领生活方式变迁》,《商周刊》2010年第12期。
    ①朱丽:《“中产”主导未来消费文化》,《东方企业文化》2008年第9期。、
    ①孙立平:《中产阶层与社会和谐》,《新经济》2011年第1期。
    ②史为磊:《中等收入阶层与小康社会》,《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3年第2期。
    ①周晓虹:《全球中产阶级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06-413页。
    ④刘长江:《中产阶级研究的三个问题》,《唯实》2006年第7期。
    ①陆梅:《中产阶级的概念及理论回顾》,《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2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62页。
    ②张水辉:《浅析马克思、毛泽东的中产阶级理论》,《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第2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8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0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0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08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25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04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4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9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91页。
    ③沈瑞英:《矛盾和变量:西方中产阶级与社会稳定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第9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9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70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5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5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0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1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65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4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2-10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30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4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1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61-56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91页。
    ②王永年:《马克思的“中间阶层”理论及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意义》,《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③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69页。
    ④张兴茂:《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划分理论——兼论“中产阶级”的阶级属性》,《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①列宁:《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99页。
    ②列宁:《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4页。
    ①列宁:《列宁全集》(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3页。
    ②列宁:《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2页。
    ③列宁:《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8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65页。
    ⑤列宁:《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36页。
    ⑥列宁:《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06页。
    ⑦列宁:《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07-208页。
    ①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21页。
    ②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79页。
    ①Poulantzas N.:“on social class”, in A. Giddens and D. Held(eds.): Classes, Power and Conflict,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2.
    ①糜海波:《关于“新中间阶级”的理论探讨》,《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②Fidler: The British business elite: it attitude to class, status and power, London: Routledge Paul,1981, pp.261.
    ①李青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新中间阶级”论述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7年第4期。
    ②余文烈:《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中间阶级理论》,《政治学研究》1996年第2期。
    ①[美]艾伦莱克:《专业管理阶级》/沃克编:《劳动与资本之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7-18页。
    ①李青宜:《“新中间阶级”论和“专业—管理阶级”论》,《学习时报》,2001年10月15日。
    ②Carchedi G.: On the Economic Identification of Social Class, London: Routledge,1977.
    ①[意]G·卡切迪著:《关于新中间阶级的性质》,赤宇编译,《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第3期。
    ②[美]埃里克·奥林·赖特:《后工业社会中的阶级》,陈心想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0页。
    ①Eric Wright: Class, Crisis and the States, London: New Life,1978.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4版)》,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73页。
    ②张伟:《中间阶层界定的一种》,《东岳论丛》2005年第6期。
    ①白杨:《社会分层理论与中国城市的类中间阶层》,《东方论坛》2002年第3期。
    ②马丽娟、李小凤:《关于中产阶级的理论回顾》,《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①[美]C.赖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杨小东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9页。
    ②[美]C.赖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杨小东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0-23页。
    ③[美]C.赖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杨小东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5页。
    ④[美]C.赖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杨小东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5页。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页。
    ③马钊:《从列宁到毛泽东对民族资产阶级概念的使用》,《毛泽东思想研究》1985年第3期。
    ④李新芝:《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社会分层理论研究》,《四川师大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3期。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5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页。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38页。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页。
    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页。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页。
    ③谢俊春、彭孝、张涛:《论毛泽东关于民族资产阶级理论的形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6期。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65页。
    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65页。
    ⑥章子合、王士元:《略论毛泽东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识及其策略》,《党史博采》1995年第10期。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页。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06页。
    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06页。
    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08页。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84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页。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页。
    ④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05页。
    ⑤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0页。
    ⑥刘明纲、宋开文:《试论毛泽东对民族资产阶级认识之演变》,《江汉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3页。
    ①李新芝:《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社会分层理论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②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1页。
    ③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0页。
    ④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1页。
    ⑤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9页。
    ⑥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0页。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52页。
    ②郭榛树:《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中共云南省委党校》2002年第5期。
    ③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2页。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92页。
    ②郭榛树:《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中共云南省委党校》2002年第5期。
    ①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9页。
    ②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6页。
    ③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6页。
    ④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40页。
    ①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50页。
    ②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6页。
    ③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39页。
    ④朱春玉、马锐锋:《江泽民新社会阶层理论及其实践价值》,《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①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6页。
    ②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6页。
    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86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81页。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666页。
    ③《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4页。
    ④王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促进阶层关系和谐”思想的重要意义》,《中央社会主义学院》2011年第3期。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557页。
    ②《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3页。
    ③李新芝:《论胡锦涛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层理论的新发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8期。
    ①李春玲:《比较视野下的中产阶级过程、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后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页。
    ①周晓虹:《中国中产阶层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页。
    ②连连:《萌生:1949年前的上海中产阶层》,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全书出版社,2009年,第79-84页。
    ③连连:《萌生:1949年前的上海中产阶层》,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全书出版社,2009年,第416-418页。
    ①李强:《市场转型与中国中产阶层的代际更替》,《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3期。
    ①《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73页。
    ①宗寒:《两只眼看中国资产层》,北京:红旗出版社,2012年,第33页。
    ②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1993年,第328页。
    ③《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1-32页。
    ④《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16页。
    ⑤参见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统战部:《关于工商联若干问题的请示》/中共中央统战部:《新时期统一战线文献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
    ①《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80页。
    ②《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71页。
    ①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6页。
    ②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49-550页。
    ③《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6页。
    ④胡锦涛:《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8-30页。
    ①沈晖:《当代中国中间阶层认同研究》,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第135页。
    ①沈瑞英:《转型期中国中产阶层与社会秩序问题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第185页。
    ②方莹:《焦虑的中产》,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年,第154-157页。
    ①沈晖:《当代中国中间阶层认同研究》,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第210-214页。
    ①迟福林:《改革红利:十八大后转型与改革的五大趋》,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年,第153-155页。
    ①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510-511页。
    ②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报告》,北京:社会科学版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55-256页。
    ③《全国“中产”家庭10年后过一半?》,《财富周刊》,2010年11月9日。
    ④张茉楠:《飞跃“中等收入陷阱——人均GDP超4000美元后需转变国家盈利模式》,《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9月14日。
    ⑤江山:《中产路线图》,武汉:长江出版社,2005年,第10页。
    ①迟福林:《改革红利:十八大后转型与改革的五大趋势》,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年,第152-153页。
    ②参见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
    ③参见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
    ①李强:《怎样看待中国当前的中产阶层》/李春玲主编《比较视野下的中产阶级形成过程、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后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62-163页。
    ①《2010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北京中产阶层540万人》,《京华时报》2010年7月18日。
    ②《南京收入6-50万元的中产阶层占45.7%》,《现代快报》,2010年5月18日。
    ③李春玲:《比较视野下的中产阶级形成过程、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后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19-120页。
    ④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报告》,北京:社会科学版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56-259页
    ①李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测量与分析》,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65-168页。
    ②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实证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490-491页。
    ③陈新年:《中等收入者论》,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第65页。
    ④《2010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北京中产阶层540万人》,《京华时报》2010年7月18日。
    ⑤周晓虹:《中国中产阶层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40页。
    ①马海丽:《当代中国城市中间阶层文化观念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②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66页。
    ①《北京有500万中产阶级,月收入6000元算中产?》,《新京报》,2010年7月23日。
    ①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
    ①卢春龙:《中国新兴中产阶级的政治态度与行为倾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第246页。
    ①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510-511页。
    ①卢春龙:《中国新兴中产阶级的政治态度与行为倾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第248-251页。
    ②段若鹏:《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结构变动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10页。
    ①《后金融危机时代白领生存状态调查》,《东方早报》,2009年9月1日。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89页。
    ②沈瑞英:《转型期中国中产阶层与社会秩序问题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第185-186页。
    ①《收入分配失衡带来社会风险需遏制政府与民争利》,《经济参考报》,2010年5月31日。
    ②周兼明:《警惕中等收入群体萎缩》,《凤凰周刊》2010年第18期。
    ①苗树彬、方栓喜:《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个大战略》,《光明日报》,2013年4月23日。
    ②李春玲:《中产阶层的现状、隐忧及社会责任》,《人民论坛》2011年第5期。.
    ③《北京中产阶层约540万人》,《京华时报》,2010年7月18日。
    ①参见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
    ②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67-268页。
    ①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59-260页。
    ②《2010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北京中产阶层540万人》,《京华时报》2010年7月18日。
    ③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55页。
    ①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93-197页。
    ②张伟:《冲突与变数:中国社会中间阶层的政治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439-441页。
    ①许荣:《中国中间阶层文化品位与地位恐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第268-270页。
    ①沈晖:《当代中国中间阶层认同研究》,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第223-224页。
    ②参见方莹:《焦虑的中产》,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年。
    ①《工薪阶层个税占比超过50%》,《杭州日报》,2012年9月1日。
    ①《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2003年至2012年中国基尼系数》,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118/c1001-20253603.html,2013年1月18日。
    ①《您对自己的收入满意吗?》,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o/2010-03-08/074517182466s.shtml,2010年3月8日。
    ①《中国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有钱人都是谁》,《时代周报》,2009年6月26日。
    ②《中国贫困人口1.28亿占全国总人口近十分之一》,人民网,http://www.022net.com/2012/10-17/473824273113864.html,2012年10月17日。
    ③《刘永福:到2012年底贫困人口仍有近1亿人》,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12-25/5664032.shtml,2013年12月25日。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9页。
    ①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抓住重点,协调创新努力开拓调解仲裁工作新局面》,《劳动与社会保障》2011年第3期。
    ②《浙江今年9个月288名老板逃逸员工欠薪7593万》,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c/2011-10-11/035123281984.shtml,2011年10月11日。
    ③《九成农民工劳动时间超过劳动法规定》,《北京商报》,2010年3月22。
    ①《11起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已移交公安司法部门》,《新文化报》,2013年1月24日。
    ②张明军、陈朋:《2011年中国社会典型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态势及学理沉思》,《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1期。
    ③王伟光:《社会主义和谐会社理论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95页。
    ①《北京72%医院发生过“医闹”事件》,《新京报》,2012年5月3日。
    ②樊红敏:《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风险》,《人民论坛》2011年14期。
    ①王伟光:《社会主义和谐会社理论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56页。
    ②邓海建:《外逃贪官究竟卷走了多少钱》,《新民晚报》,2010年4月26日。
    ①《中石油案是史无前例“老虎”窝案》,《光明日报》,2013年9月3日。
    ②《中石油下属企业高管纷纷落马窝窜案浮出水面》,《检察日报》,2010年10月12日。
    ③刘洪波:《教授接受“性贿赂”令人鄙夷》,《新民晚报》,2009年8月19日。
    ④雷宗叶、铁桥:《五大后勤部窝案的腐败生态》,《中国青年报》,2010年12月13日。
    ①郑杭生:《走向更讲治理的社会: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79页。
    ②《北京约8万名房屋中介经纪人半数无资格证书》,《北京晚报》,2011年3月30日。
    ①《社科院专家揭秘行业协会“非典型腐败”》,《中国青年报》,2010年6月14日。
    ①李春玲:《比较视野下的中产阶级形成过程、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后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29页。
    ②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09-310页。
    ③李春玲:《断裂玉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495页。
    ①陈曙红:《中国中间阶层教育与成就动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第64页。
    ②沈晖:《当代中国中间阶层认同研究》,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第223页。
    ③马海丽:《当代中国城市中间阶层文化观念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①何小燕:《中国社会转型期中间阶层培育研究》,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①李友梅:《上海调查:新白领生存状况与社会信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1页。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2页。
    ②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编:《民营企业家与中国梦》,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3年,第141-143页。
    ①赵瑞政:《阶层关系和谐发展之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3-74页。
    ①《工信部:中小企业提供了我国65%的发明专利》,《中国对外贸易》2012年第7期。
    ①《关注小微企业系列报道之一:小微企业怎么样?》,《光明日报》,2012年2月27日。
    ②李拓:《和谐的音符——中国新兴社会阶层调查与分析》,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第76页。
    ③许宝建:《中国小微企业生存报告(2012)》,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年,第6页。
    ④《扶持小微企业信用体系需完善》,《中国产经新晚报》,2012年3月7日。
    ⑤万良杰:《破解小微企业发展的困境》,《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①童小琴:《小微企业发展的要素瓶颈及其突破》,《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②《半数小微企业主专科以上学历》,《北京晚报》,2012年6月27日。
    ①《史上最难就业季或在持续五年》,《京华时报》,2013年6月18日。
    ②李春玲:《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新变化》/陆学艺、李培林等主编《社会蓝皮书: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64-165页。
    ①韩长赋:《新生代农民工融合是个重大问题: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光明日报》,2012年3月16日。
    ①韩长赋:《新生代农民工融合是个重大问题: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光明日报》,2012年3月16日。
    ①廖永红:《论先富群体与农村科学发展》,《消费导刊》2010年第8期。
    ①郑逸芳、刘淑兰:《理性看待先富阶层》,《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①陈新年:《中等收入阶者论》,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第90页。
    ①[美]C·莱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杨小东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02页。
    ②周晓虹:《全球中产阶级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25页。
    ③蓝建中、李国荣:《国外中产阶层境遇调查》,《国际先驱导报》,2011年11月6月。
    ④蓝建中、李国荣:《国外中产阶层境遇调查》,《国际先驱导报》,2011年11月6月。
    ⑤《美国中产阶级真的萎缩了吗》,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9/29/c_12619730.htm,2010年9月29日。
    ①周晓虹:《全球中产阶级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84页。
    ②杨宜勇:《关于瑞典和德国中产阶级的调研报告》,《北方经济》2004年第4期。
    ①周晓虹:《全球中产阶级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97页。
    ①任开蕾:《关于俄罗斯的中产阶级问题》,《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②王广振:《转型期俄罗斯中产阶级问题研究》,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年,第58页。
    ①《俄预测中产阶级人数将猛增,1/3人口将成为富人》,东北网,http://international.dbw.cn/system/2007/04/23/050787922.shtml,2007年4月23日。
    ②《中产者半数是公务员西方歧视俄罗斯投资》,《青年参考》,2007年2月6日。
    ①王广振:《转型期俄罗斯中产阶级问题研究》,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年,第168-193页。
    ①《商贾伊·瑞迪:印度中产阶级人数大约有1.5亿》,新浪网,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20402/150211739264.shtml,2012年4月2日。
    ②袁俊:《印度信息产业的发展及对我们的启示》,《国土资源信息化》2006年第5期。
    ①周晓虹:《中国中产阶层调查》,北京:社会科学版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8页.
    ①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测量与分析》,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4-85页。
    ①杨继绳:《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析》,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年,第29-30页。
    ①《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2页。
    ②《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9页。
    ①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2页。
    ②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50页。
    ③《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30页。
    ④胡锦涛:《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6页。
    ⑤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85页。
    ①刘永红:《我国城镇化中的制度变迁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②邹东涛:《以民为本:中国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0年(2002-201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98-99页。
    ①迟福林:《改革红利:十八大后转型与改革的五大趋势》,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年,第80页。
    ②汪泓、崔开昌:《中国就业增长与城镇化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
    ③陆进:《加强城镇化建设对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10期。
    ④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55页。
    ①[美]古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顾晓辉、蔡嵘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2页。
    ①李京文:《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发展趋势》,《当代财经》1998年第5期。
    ①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2页。
    ①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年,第105页。
    ②[美]C·赖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杨小东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02-305页。
    ①王建:《2012年中国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69、78页。
    ②李宏彬:《中国教育回报率》,《决策探索(下半月)》2012年第10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0]列宁专题文集(1-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列宁全集(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2]列宁全集(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3]列宁全集(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4]列宁全集(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5]列宁全集(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6]列宁全集(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7]列宁全集(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8]列宁选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9]斯大林全集(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0]毛泽东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1]毛泽东选集(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22]毛泽东文集(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9.
    [23]邓小平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4.
    [24]江泽民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5]胡锦涛.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26]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7]习近平.赶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校出版社,2006.
    [28]薄一波.若干重大历史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993.
    [29]新时期统一战线文献选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
    [3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1]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988.
    [32]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3]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006,2008.
    [35]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011,2013.
    [1]李春玲.比较视野下的中产阶级过程、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后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沈瑞英.转型期中国中产阶层与社会秩序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4]沈瑞英.矛盾和变量:西方中产阶级与社会稳定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5]王开玉.中国中等收入者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王开玉.中国中部省会城市社会结构变迁——合肥市社会阶层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严行方.中等收入陷阱[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2.
    [8]陈新年.中等收入者论[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9]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0]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2]陆学艺,李培林.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3]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
    [14]迟福林.改革红利:十八大转型与改革的五大趋势[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15]周天勇.中国梦与中国道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版社,2011.
    [16]刁永祚.北京市中等收入群体消费问题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7]陈义平.分化与组合——中国中产阶层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18]朱耀群.中产阶层与和谐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19]李琳.政治哲学视阈中的中产阶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0]卢春龙.中国新兴中产阶级的政治态度与行为倾向[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21]周晓虹.中国中产阶层调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2]周晓虹.全球中产阶级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3]连连.萌生:1949年前的上海中产阶层[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全书出版社,2009.
    [22]宗寒.两只眼看中国资产层[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2.
    [23]沈晖.当代中国中间阶层认同研究[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24]方莹.焦虑的中产[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
    [25]江山.中产路线图[M].武汉:长江出版社,2005.
    [26]李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测量与分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7]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28]段若鹏.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结构变动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9]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30]张伟.冲突与变数:中国社会中间阶层的政治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1]许荣.中国中间阶层文化品位与地位恐慌[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
    [32]陈曙红.中国中间阶层教育与成就动机[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
    [33]王建平.中国城市中间阶层消费行为[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
    [34]赵瑞政.阶层关系和谐发展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5]王伟光.社会主义和谐会社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6]郑杭生.走向更讲治理的社会: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7]李友梅.上海调查:新白领生存状况与社会信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8]李拓.和谐的音符:中国新兴社会阶层调查与分析[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
    [39]李拓.和谐与冲突:新时期中国阶级阶层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40]许宝建.中国中小企业生存报告2012[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
    [41]王广振.转型期俄罗斯中产阶级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
    [42]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3]邹东涛.以民为本: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0年(2002-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44]陆学艺,宋贵伦.2013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45]卢汉龙,杨雄.社会阶层构成的新变化[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6]程丽香.中等收入阶层实证研究——以福建省东南沿海县域为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7]胡占凡.数字10年[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
    [48]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编.民营企业家与中国梦[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3.
    [49]秦言.中国中产阶级:未来社会结构的主流[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50]魏城.所谓中产——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对中国中产阶层的调查[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51]陈冠任,易杨.中国中产者调查[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
    [52]新周刊杂志社.向中产看齐:一个阶层和它引领的生活[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53]何晶.大众传媒与中国中产阶层的兴起:报刊媒介话语中的中产阶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54]刁鹏飞.中产阶级的社会支持网:北京和香港的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55]严泉,陆红梅.台湾的中产阶级[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56]俞可平,李慎明.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57]李培林.和谐社会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8]李培林.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
    [59]李培林,张翼.阶级冲突与阶级意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0]李培林,陈光金.当代中国和谐稳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61]张瑞敏.执政新理念:从阶层和谐走向社会和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2]黄立茀.苏联社会阶层与苏联剧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3]翁定军,何丽.社会地位与阶层意识的定量研究——以上海地区的阶层分化为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4]郭红梅.新社会阶层与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65]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6]孙永芬.当前中国社会阶层政治心态与和谐社会的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67]吕书正.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68]胡鞍钢.2020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69]胡鞍钢.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70]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1-4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2][德]埃米尔·莱德勒.现代经济发展中的私人基础[M].北京:中央编译局,1912年.
    [3][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4][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M].冯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5][意]加塔诺·莫斯卡.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M].贾鹤鹏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2.
    [6][德]格奥尔格·齐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M].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7][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美]西莫·马丁·李普赛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9][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高铦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10][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杨玉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11][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12][美]艾伦莱克:专业管理阶级/沃克:劳动与资本之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13][美]埃里克·奥林·赖特:后工业社会中的阶级[M].陈心想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14][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4版)[M].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5][美]C·莱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M].杨小东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16][美]古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M].顾晓辉,蔡嵘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17][瑞典]奥维·洛夫格伦.美好生活:中产阶级生活史[M].赵丙详,罗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8][美]斯梅尔.中产阶级文化的起源[M].陈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9][美]丹尼斯·吉尔伯特,约瑟夫·卡尔.美国阶层结构[M].彭华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0][法]保罗·福赛尔.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M].梁丽真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1.
    [21][希腊]尼克斯·普兰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等级[M].叶林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2][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2.
    [23][美]李成.中产中国:超越经济转型的新兴中国中产阶级[M].许效礼,王祥钢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24][意]古格利尔莫·卡切迪.关于新中间阶级的性质[J].赤宇译.国外社会科学,1982(3).
    [25][英]菲尔·赫斯.“自在”还是“自为”: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瓦解了吗[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0).
    [26]Lipset. Political Man: the Social Bases of Political, Baltimore:Johns K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1, pp.123-137.
    [27]Poulantzss N.:“On Social Class”,in A. Giddens and D. Held(eds.):Classes, Power and Conflic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2.
    [28]Fidler: The British business elite: it attitude to class, status andpower, London: Routledge Paul,1981, pp.261.
    [29]Carchedi G.: On the Economic Identification of Social Class, London:Routledge,1977.
    [30]Eric Wright: Class, Crisis and the States, London: New Life,1978.
    [31]Kirk J. Stark; Eric M. Zolt. Tax Reform and the American Middle Class.PLR,2013,Vol.40,No.5.
    [32]Brown,Emily Ann: Panel: Improve education, boost middleclass.Education Daily,2012,Vol.45,No.47, pp1-3.
    [33]Social Security Is Middle Class Welfare. Newsweek,2011,Vol.157,No.11, pp25.
    [34]Gemma Charles. Defining the new middle class. Marketing,2011,pp14-15.
    [35]Christa Case Bryant. From poverty to prosperity; In the biggest shift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most of the world will soon be middleclass. Edmonton Journal,2011,pp F3.
    [36]The Boston Banner. Strengthening the middle-class.2010,Vol.46, No.7,pp4.
    [37]The Boston Banner. Death of the middle class,2010,Vol.45,No.37, pp4.
    [38]Christoph Deutschmann. Paradoxes of Social Rise: The Expansion ofMiddle Classes and the Financial Crisis.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Education,2010,Vol.9, No.1, pp20-31.
    [39]Third World America: How Our Politicians Are Abandoning the MiddleClass and Betraying the American Dream. Publishers Weekly,2010,Vol.257, No.47,pp46.
    [40]Merkley, Jeff. To fix economy, put middle class first. Hill,2010,Vol.17, No.101,pp32.
    [41]Jesse Heley. The new squirearchy and emergent cultures of the newmiddle classes in rural area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10, Vol.26,No.4,pp321-331.
    [42]Dymi, Amilda.Housing Costs Threaten Middle-Class Security.MortgageServicing News,2008, Vol.12,No.3,pp16.
    [43]Joseph G. Eisenhauer. An Economic Definition of the MiddleClass.Forum for Social Economics,2008,Vol.37, No.2,pp103-113.
    [1]顾纪瑞.界定中等收入群体的概念、方法和标准之比较[J].现代经济探讨,2005(10).
    [2]孔德永,王存福.“中产阶级”的历史发展及概念辨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6(1).
    [3]邵巍.国内中国中产阶层研究:近二十年回顾及相关问题探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5).
    [4]曾昱.中国中产阶层问题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5]萧灼基.扩大中等收入者人群维护社会平衡发展[J].中外企业家,2005(9).
    [6]龚志宏.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与构建和谐社会[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7]张滢.论扩大中产阶层与和谐社会构建[J].消费导刊,2007(4).
    [8]徐红明,王军.论我国中产阶层标准与和谐社会建设[J].天津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4).
    [9]李春玲.中国中产阶级的增长及其现状[J].江苏社会科学2008(5).
    [10]李春玲.中产阶层的现状、隐忧及社会责任[J].人民论坛,2011(5).
    [11]李春玲.寻求变革还是安于现状——中产阶级社会政治态度测量[J].社会,2011(2).
    [12]李春玲.中国中产阶层的发展状况[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1).
    [13]李强.怎样看待中国当前的中产阶层[J].领导文萃,2007(9).
    [14]李强.关于中产阶级的理论与现状[J].社会,2005(1).
    [15]李强.关于中产阶级与中产阶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2).
    [16]李强.市场转型与中国中产阶层的代际更替[J].战略与管理,1999(3).
    [17]师凤莲.培育中产阶级构建和谐社会[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4).
    [18]张爱华.我国中产阶层的培育与和谐社会的建构[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7).
    [19]周晓虹.中产阶级: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J].江苏社会科学,2002(6).
    [20]周晓虹.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是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不二法则[J].学习与探索,2005(6).
    [21]周晓虹.中产阶级与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J].探索与争鸣,2008(7).
    [22]周晓虹.社会建设应从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入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5).
    [23]王建平.中产阶层:社会和谐的积极力量[J].天津社会科学,2008(4).
    [24]王建平.“品味阶层”:现实抑或表象?[J].学术论坛,2007(1).
    [25]王建平,马林芳.新社会阶层的构成、特征及其政治参与[J].学术交流2009(5).
    [26]祝永安.论中间阶层在我国和谐社会中的建构功能[J].南方论坛,2007(1).
    [27]孙立平.中产阶层与和谐社会[J].新经济,2011(1).
    [28]邵耀占.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比重是建构和谐社会的需要[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5).
    [29]李琳.壮大中产阶层: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价值取向[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0]桂家友.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湖北社会科学,2005(7).
    [31]胡联合,胡鞍钢.中产阶层:“稳定器”还是相反或其他——西方关于中产阶层社会政治功能的研究综述及其启示[J].政治学研究,2008(2).
    [32]胡联合.政治学最高法则下的中产阶层稳定器建构战略——兼与张翼先生商榷[J].社会科学,2009(1).
    [33]沈瑞英.中产阶级“稳定器”理论质疑[J].学术界,2007(4).
    [34]曹明,郭栋.构建和谐社会与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比重[J].中州学刊,2005(5).
    [35]赵效萍.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扩大中产阶层的对策[J].理论界,2006(7).
    [36]史为磊,杨玲玲.中等收入者阶层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述评[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3(2).
    [37]史为磊.中等收入阶层与小康社会[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3(2).
    [38]杨玲玲.“中等收入群体”概念辨析[J].理论建设,2013(1).
    [39]杨玲玲.当代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探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3(2).
    [40]何军明.城乡中等收入阶层的划分[J].发展研究,2009(6).
    [41]汪泓,崔开昌.中国就业增长与城镇化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2(8).
    [42]宋元梁,肖卫东.中国城镇化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经济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9).
    [43]李实,岳希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调查[J].乡镇论坛,2004(8).
    [44]卢铿.中产引领生活方式变迁[J].商周刊,2010(12).
    [45]朱丽.“中产”主导未来消费文化[J].东方企业文化,2008(9).
    [46]刘长江.中产阶级研究的三个问题[J].唯实,2006(7).
    [47]刘长江.中产阶级研究:疑问与探源[J].社会,2006(4).
    [48]陆梅.中产阶级的概念及理论回顾[J].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49]张水辉.浅析马克思、毛泽东的中产阶级理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2).
    [50]王永年.马克思的“中间阶层”理论及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意义[J].当代经济研究,2004(10).
    [51]张兴茂.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划分理论——兼论“中产阶级”的阶级属性[J].社会主义研究,2008(2).
    [52]糜海波.关于“新中间阶级”的理论探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53]李青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新中间阶级”论述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7(4).
    [54]余文烈.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中间阶级理论[J].政治学研究,1996(2).
    [55]张伟.中间阶层界定的一种[J].东岳论丛,2005(6).
    [56]白杨.社会分层理论与中国城市的类中间阶层[J].东方论坛,2002(3).
    [57]马丽娟,李小凤.关于中产阶级的理论回顾[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6(3).
    [58]吴文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的运用实践[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59]马钊.从列宁到毛泽东对民族资产阶级概念的使用[J].毛泽东思想研究,1985(3).
    [60]林庭芳,卢军.毛泽东阶级分析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纪念<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发表80周年[J].探索,2006(1).
    [61]谢俊春,彭孝,张涛.论毛泽东关于民族资产阶级理论的形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6).
    [62]章子合,王士元.略论毛泽东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识及其策略[J].党史博采,1995(10).
    [63]刘明纲,宋开文.试论毛泽东对民族资产阶级认识之演变[J].江汉大学学报,1994(2).
    [64]李新芝.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社会分层理论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65]文尚卿,陈文兴.论邓小平的阶级观[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66]郭榛树.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2002(5).
    [67]朱春玉,马锐锋.江泽民新社会阶层理论及其实践价值[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68]李新芝.改革开放30年来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的发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69]李新芝.论胡锦涛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层理论的新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8).
    [70]王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促进阶层关系和谐”思想的重要意义[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3).
    [71]王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促进阶层关系和谐”思想的基本内涵[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5).
    [72]王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促进阶层关系和谐”思想的实现路径[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2).
    [73]王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促进阶层关系和谐”思想的理论与实践[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5).
    [74]陆学艺.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75]陆学艺.协调各社会阶层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J].科学决策,2006(9).
    [76]陆学艺.培育形成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9).
    [77]陆学艺.调整社会结构才能真正解决当前的发展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2).
    [78]李培林,张翼.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J].社会,2008(2).
    [79]张宛丽.对现阶段中国中间阶层的初步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2(4).
    [80]张宛丽,李炜,高鸽.现阶段中国社会新中间阶层的构成特征[J].江苏社会科学,2004(6).
    [81]张宛丽.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机制探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8).
    [82]何立平,沈瑞英.“亚健康”:当前中国中产阶层发育问题析论[J].河南社会科学,2010(4).
    [83]何立平,沈瑞英.对中国模式的挑战:“纵向民主”与中产阶层发育问题[J].社会科学研究,2010(4).
    [84]张明军,陈朋.2011年中国社会典型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态势及学理沉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1).
    [85]卢汉龙.“中产阶级”与小康社会[J].社会观察,2005(1).
    [86]卢汉龙.转换中国社会发展的研究路径——以“小康阶层”取代“中产阶级”为尝试[J].探索与争鸣,2011(11).
    [87]赵延东.“中间阶层认同”缺乏的成因及后果[J].浙江社会科学2005(2).
    [88]赵炜.国有企业职工阶层意识研究——对一家国有企业阶层关系的调查与分析[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2(5).
    [89]吴清军.市场转型时期国企工人的群体认同与阶级意识[J].社会学研究,2008(6).
    [90]哈伯先,刘士卓.新社会阶层:社会中间阶层的主体[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91]刘建伟.争论中的中国中间阶层:问题与焦点[J].天府新论,2011(4).
    [92]罗忠勇,陈琦.转型期青年工人的阶层意识研究——以10家企业青年工人为例[J].青年研究2002(11).
    [93]李春明.当代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文化发展功能及其实现机制[J].山东大学学报,2005(1).
    [94]杨黎源.从先赋到后致:新中国60年社会流动机制嬗变[J].浙江社会科学2009(11).
    [95]程新征.现阶段中国农民工阶层形成与发展的理论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7).
    [96]樊红敏.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风险[J].人民论坛,2011(14).
    [97]万良杰.破解小微企业发展的困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98]童小琴.小微企业发展的要素瓶颈及其突破[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99]陈永杰,卢施羽.大学生就业困难与“蚁族”:一个社会政策的视角[J].公共行政评论,2011(3).
    [100]廖永红.论先富群体与农村科学发展[J].消费导刊,2010(8).
    [101]郑逸芳,刘淑兰.理性看待先富阶层[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102]杨宜勇.关于瑞典和德国中产阶级的调研报告[J].北方经济,2004(4).
    [103]任开蕾.关于俄罗斯的中产阶级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2002(4).
    [104]汪泓,崔开昌.中国就业增长与城镇化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2(8).
    [105]宋元梁,肖卫东.中国城镇化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经济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9).
    [106]袁俊.印度信息产业的发展及对我们的启示[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6(5).
    [107]陆进.加强城镇化建设对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10).
    [108]许璇,邢来顺.联邦德国产业结构转型与中间阶层的变化[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109]薛绍斌.论“资源配置”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抉择[J],党史博采,2007(5).
    [110]李京文.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发展趋势[J].当代财经,1998(5).
    [111]郭晓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研究[J].产业经济,2010(10).
    [112]李宏彬.中国教育回报率[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2(10).
    [113]肖文涛.中国中间阶层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社会学研究,2001(3).
    [114]王存福.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对党执政基础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3).
    [115]李炳炎.将工人阶级的主体培育成中等收入阶层[J].学习论坛,2009(5).
    [116]孙斌.中国中产阶层的发展及其问题论述[J].理论导刊,2009(10).
    [117]温飞,李强.如何实现“优化社会结构”和“扩大中等收入者比例”的战略[J].新视野,2007(3).
    [1]邓谨.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中等收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刘永红.我国城镇化中的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3]姜迪武.转型期我国扩大中等收入者阶层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4]曹宪忠.后工业社会进程中的中产阶层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5]崔树义.当代英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6]贾可好.当代中国中产阶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7]王虹.和谐社会视域下的中产阶层培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8]杨艳泓.中产阶层与和谐社会的建构[D].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2005.
    [9]胡西苓.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农民中等收入者培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常兴华.界定中等收入者[N].国际金融报,2003-12-30.
    [2]杨宜勇.对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十点认识[N].中国经济时报2005-8-23.
    [3]杨宜勇.如何稳定和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N].北京日报2010-8-2.
    [4]狄煌.合理界定中等收入者[N].经济参考报,2003-2-18.
    [5]李青宜.“新中间阶级”论和“专业——管理阶级”论[N].学习时报,2001-10-15.林衍.
    [6]个体户忧思[N].中国青年报,2002-4-25.
    [7]苗树彬,方栓喜.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个大战略[N].光明日报,2013-4-23.
    [8]收入分配失衡带来社会风险需遏制政府与民争利[N].经济参考报,2010-5-21.
    [9]张茉楠.飞跃“中等收入陷阱”——人均GDP超4000美元后需转变国家盈利模式[N].中国经济周刊,2011-9-14.
    [10]雷宗叶,铁桥.五大后勤部窝案的腐败生态[N].中国青年报,2010-12-13.
    [11]韩长赋.新生代农民工融合是个重大问题——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N].光明日报,2012-3-16.
    [12]全国“中产”家庭10年后过一半?[N].财富周刊,2010-11-9.
    [13]南京收入6-50万元的中产阶层占45.7%[N].现代快报,2010-5-18.
    [14]2010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北京中产阶层540万人[N].京华时报,2010-7-18.
    [15]北京有500万中产阶级,月收入6000元算中产?[N].新京报,2010-7-23.
    [16]工薪阶层个税占比超过50%[N].杭州日报,2012-9-1.
    [17]中国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有钱人都是谁[N].时代周报,2009-6-26.
    [18]九成农民工劳动时间超过劳动法规定[N].北京商报,2010-3-22.
    [19]11起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已移交公安司法部门[N].新文化报,2013-1-24.
    [20]湖北官方出台“蚁族”报告:八成系“穷二代”[N].长江日报,2010-5-26.
    [21]北京72%医院发生过“医闹”事件[N].新京报,2012-5-3.
    [22]邓海建.外逃贪官究竟卷走了多少钱[N].新民晚报,2010-4-26.
    [23]中石油下属企业高管纷纷落马窝窜案浮出水面[N].检察日报,2010-10-12.
    [24]中石油案是史无前例“老虎”窝案[N].光明日报,2013-9-3.
    [25]社科院专家揭秘行业协会“非典型腐败”[N].中国青年报,2010-6-14.
    [26]北京约8万名房屋中介经纪人半数无资格证书[N].北京晚报,2011-3-30.
    [27]社科院专家揭秘行业协会“非典型腐败”[N].中国青年报,2010-6-14.
    [28]关注小微企业系列报道之一:小微企业怎么样?[N].光明日报,2012-2-27.
    [29]史上最难就业季或在持续五年[N].京华时报,2013-6-18.
    [1]胡锦涛.胡锦涛在省部级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班上讲话[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10923860.html,2010-2-3.
    [2]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2003年至2012年中国基尼系数[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118/c1001-20253603.html,2013-1-18.
    [3]首次中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调查总报告>[EB/OL].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20927/0922261071.html,2002-9-27.
    [4]您对自己的收入满意吗?[EB/OL].http://news.sina.com.cn/o/2010-03-08/074517182466s.shtml,2010-3-8.
    [5]中国贫困人口1.28亿占全国总人口近十分之一[EB/OL].http://www.022net.com/2012/10-17/473824273113864.html,2012-10-17.
    [6]刘永福:到2012年底贫困人口仍有近1亿人[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12-25/5664032.shtml,2013-12-25.
    [7]浙江今年9个月288名老板逃逸员工欠薪7593万[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1-10-11/035123281984.shtml,2011-10-11.
    [8]美国中产阶级真的萎缩了吗[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9/29/c_12619730.htm,2010-9-29.
    [9]俄预测中产阶级人数将猛增,1/3人口将成为富人[EB/OL].http://international.dbw.cn/system/2007/04/23/050787922.shtml,2007-4-23.
    [10]商贾伊·瑞迪:印度中产阶级人数大约有1.5亿[E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20402/150211739264.shtml,2012-4-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