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祭祀文化与汉代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汉代文学无论从创作实践,还是从创作理论来看,都显示出不同于前代文学的性质和特点。总的来看,是政治化、哲学化的文学。非文学的因素贯穿于两汉文学的始终,同时它又具有文学自觉化的倾向,在中国文学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汉代文学不只是纯粹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与我们今天的文学完全不同,它包含很多方面,各种学术文化都融在其范畴之内,所以,研究汉代文学不仅要关注文学,更要关注文化。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古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研究古代文化不能不关注祭祀文化。两汉时期宗教、谶纬迷信猖獗,巫术方士盛行,祭祀活动频繁。并且各项祭祀活动,在上承古制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史籍所见两汉时期的祭祀活动不仅是当时人精神生活的头等大事,而且也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祭祀文化对汉代社会方方面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样汉代祭祀文化对汉代文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促进并丰富了汉代文学的发展。我的论文试图从宏观、系统的角度考察汉代祭祀现象在文化与文学中的表现,汉代祭祀文化与文学的关系,祭祀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等等。
     因此我的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回顾和综述本课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对本课题的写作缘起、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等相关问题加以阐述。
     第二部分:即本文的第一章,考察和梳理对汉代祭祀产生重要影响的几种思潮。
     第三部分:即本文的第二章至第四章,汉代祭祀兴盛促进了《郊祀歌》、《安世房中歌》等祭祀文学作品创作的兴盛,因此,我的论文第二章对汉代的祭祀文学进行梳理和研究。祭祀礼仪不仅是国家的一项政治礼仪活动,同时也是人们思想文化的展现。因此,我的论文第三章对汉代的重要祭礼,如郊祀、封禅、农业祭祀进行研究和考察,力图发掘其祭祀的文化内涵和兴盛的原因。汉代祭祀的发达促进了神灵崇拜的兴盛,神灵崇拜兴盛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汉代文学的发展。在研究汉代文学时不能不关注这一重要的文化现象,所以第四章我对汉代的一些重要神灵,如太一、伏羲、女娲、西王母等诸神进行研究,考察汉代这些神灵祭祀崇拜兴盛的原因及这些神灵信仰兴盛给汉代文学所带来的影响。
The literature of Han Dynasty demonstrates its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that different from the literature of former generation both in creative practice and creative theory. In general, it is a kind of literature concerning politics and philosophy. Non-literary factor ran through the Two Han Dynasty literature with the tendency of literature consciousness, serving as a link between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in literature of Chinese history. It can therefore be said that the literature of Han Dynasty comprehends many areas, and a variety of academic cultures are involved in its domain. It is not only the pure literary works, but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e literature today. In the study of the literature of Han Dynasty, we should not only focus on literature, but also pay more attention to culture.
     “The state affairs lie on sacrifice and military affairs”. Sacrifi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life for ancient people, so we cannot but take sacrificial culture into account in the research of ancient culture. In the Two Han Dynasty, religion, divination and superstition were rampant; witchcraft and alchemist were prevalent; sacrifice rites were frequent. All kinds of the sacrifice rites had great advances on the basis of worshiping ancient things. Sacrifice rites of the Two Han Dynasty in ancient books were not only the most important event for the people's mental life at that time, but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social life. Sacrifice culture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literature of Han Dynasty as well as every aspect of Han society; moreover it promoted and enriched the literature of Han Dynasty. In this thesis, I try to research the performance of sacrifice phenomenon of the Han Dynasty in culture and literature, the relationship of sacrificial culture and literature of the Han Dynasty and its influence on literary creation with a macroscopic and systemic perspective.
     Therefore, the thesis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parts:
     Part one: Introduction, it reviews and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in this topic; moreover the writing origins, significance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this topic and other related issues are elaborated.
     Part two: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paper, it investigates and combs several thoughts that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Han Dynasty.
     Part three: The second chapter to the fourth chapter. The prosperity of sacrifice in Han Dynasty promoted creation of literature such as‘Ode to Outskirts Sacrifice (Jiao Si Ge)’and‘An Shi Fang Zhong Ge’, so the second chapter of my thesis combs and investigates the literature of sacrifice in Han Dynasty. Sacrificial etiquette is not only a ceremony about national politics, but also the presentation of human ideology and culture. So the third chapter of my thesis studies and investigates important sacrificial etiquettes in Han Dynasty, such as Outskirts Sacrifice (Jiao Si), Sacrifices to Heaven and Earth (Feng Shan) and Agricultural Sacrifices, and try to find the connation of sacrificial literature and the reasons of its flourish. The prosperity of sacrifice in Han Dynasty promoted the worship of Deities, which enriched people’s mental life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of Han Dynasty. We cannot but pay attention to this important phenomenon when studying the literature of Han Dynasty, so I study some important Deities, such as Tai Yi,Fu Xi, NüWa, West Queen (Xi Wang Mu), and investigate the reasons of the prosperity of Deities worship in Han Dynasty and its influence on literature of Han Dynasty.
引文
①梁启超:《国史研究六篇》,北京:中华书局,1947年,第341页。
    ①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81页。
    
    ①刘瑞明:《古代雩祭的文化内涵是生殖崇拜》,北京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第81页。
    ②高臻、贾艳红:《略论秦汉时期民间的社神信仰》,聊城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47页。
    ①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第26—27页。
    ②(俄)Б·李福清:《从比较神话学角度看闻一多〈伏羲考〉》,岱宗学刊,2001年第1期,第47页。
    ③刘雁翔:《伏羲传说事迹辨证》,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第91页。
    ④常金仓:《伏羲女娲神话的历史考察》,陕西师大学报,2002年第11期,第50页。
    
    ①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74页。
    ②王贵生:《从“圭”到“鼋”:女娲信仰与蛙崇拜关系新考》,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2期,第103页。
    ③郑先兴:《论汉代的伏羲女娲信仰》,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54页。
    ④吴泽:《女娲传说史实探源》,学术月刊,1962年第4期,第55—59页。
    ①何江凤:《“太一”源流——简论《太一生水》中“太一”之涵义》,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6期,第24页。
    ②褚斌杰:《屈原〈九歌〉“东皇太一”解》,荆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第42页。
    
    ①许富宏:《汉初上帝信仰的演变及其原因》,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7月第3期,第26页。
    ②陈佐邦:《“西王母国”再考》,昆仑文化论坛,2002年第3期,第61页。
    ①(美)简·詹姆斯撰、贺西林译:《汉代西王母的图像志研究下》,美术研究,1997年第87期,78—79页。
    ②汪小洋:《画像石中西王母中心的形成与宗教意义》,南方文物,2004年第3期,第37—38页。
    ③郑先兴:《汉画中的西王母神话与西王母崇拜》,古代文明,2008年第3期,第97页。
    ④袁珂:《中国神话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47页。
    ⑤曾祥旭:《补充和换位:早期道教神祇发展中的一个环节——论西王母仙化和泰山神灵信仰的兴起》,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37页。
    
    ①冯维林:《论谶纬与汉赋创作的关系》,兰州学刊,2008年第6期,第177页。
    ②郑明璋:《汉代道家的阶段性特征及其与汉赋的关系》,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第110页。
    ③周群华:《文学与经学的交流——以汉赋为例》,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第63页。
    ④吴贤哲:《汉代神学思潮与汉乐府郊庙、游仙诗》,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第114页。
    ⑤方蕴华:《阴阳在宗教祭祀文化中的动态功能》,人文杂志,2006年第4期,第118页。
    ⑥具圣姬:《汉代的鬼神观念与巫者的作用》,史学集刊,2001年第2期,第21页。
    ①吴贤哲:《汉代神学思潮与汉乐府郊庙、游仙诗》,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6期,第114页。
    ②同注①。
    ③(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24—28页。
    ①《汉书·董仲舒传》。
    ⑦《汉书·王吉传》。
    ⑧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66页。
    ⑨同注⑧,第497页。
    ⑩同注⑧,第256页。
    ①《汉书·郊祀志上》。
    ②《春秋繁露·阴阳义》。
    ③(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420页。
    ④《春秋繁露·郊语》。
    ⑤《论衡·雷虚》。
    ⑥《春秋繁露·官制象天》。
    ⑦《诗经·小雅·北山》。
    ①崔大华:《儒学引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79—280页。
    ②《春秋繁露·顺命》。
    ③《春秋繁露·郊义》。
    ④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45页。
    ⑤陈豪珣:《论董仲舒与天人合一思想》,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4年11月,第44页。
    ①《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②《春秋繁露·郊义》。
    ③《白虎通·灾变》
    ④同注④。
    ⑤同注④。
    ⑥《汉书·文帝纪》。
    ⑦《汉书·宣帝纪》。
    ①《汉书·元帝纪》。
    ②《后汉书·光武帝纪》。
    ③《论衡·谴告》。
    ④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54页。
    ⑤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71页。
    ①《白虎通·封禅》。
    ②同注①。
    ③(汉)荀悦、(晋)袁宏、张烈点校:《两汉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页。
    ④《春秋繁露·符瑞》。
    ⑤同注④。
    ⑥《论衡·语增》。
    ⑦《论衡·语增》。
    ①《后汉书·光武帝纪》。
    ②史仲文主编:《中国文言小说百部经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第125页。
    ③《汉书·宣帝纪》。
    ④《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
    ⑤同注⑤。
    ⑥同注⑤。
    ①鲁迅校录:《古小说钩沉》,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228页。
    ②《汉书·武帝纪》。
    ③同注②。
    ④同注②。
    ⑤同注②。
    ⑥同注②。
    ⑦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五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04页。
    ①徐克谦:《阴阳五行说:中国古代的宇宙解释系统》,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第1页。
    ②《汉书·司马迁传》。
    ③《汉书·董仲舒传》。
    ①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北京:群众出版社,1955年,第1页。
    ②侯外庐、赵继彬、杜国庠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645页。
    ③同注①。
    ④《汉书·艺文志》。
    ⑤同注④。
    ⑥《盐铁论·论灾》。
    ⑦《春秋繁露·精华》。
    
    ①李中华:《神秘文化的启示——纬书与汉代文化》,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第3页。
    ②《汉书·王莽传》。
    ①《后汉书·五行》。
    ②同注①。
    ③《后汉书·桓谭传》。
    ④《后汉书·张衡传》。
    ⑤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北京:群众出版社,1955年,第129页。
    ①李中华:《神秘文化的启示——纬书与汉代文化》,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第50页。
    ②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全汉赋校注》,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88页。
    ③同注②,第9页。
    ④同注②,第517页。
    ⑤同注②,第592页。
    ①《汉书·郊祀志》。
    ②《汉书·艺文志》。
    ③同注②。
    ④钱志熙著:《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上海: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135页。
    ⑤(英)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27—28页。
    ⑥《史记·封禅书》。
    ①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全汉赋校注》,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32页。
    ②同注①,第341页。
    ③同注①,第355页。
    ④同注①,第787—788页。
    ⑤《汉书·礼乐志》。
    ⑥同注⑤。
    ⑦南阳汉代画像石学术讨论会办公室编:《汉代画像石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263页。
    ⑧鲁迅校录:《古小说钩沉》,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214页。
    ⑨史仲文主编:《中国文言小说百部经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第125页。
    ⑩同注⑨,第127页。
    ①史仲文主编:《中国文言小说百部经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第128—129页。
    ②《论衡·无形》。
    ③王克奇:《秦皇东巡与汉武封禅》,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45页。
    ④孔祥星、刘一曼:《中国铜镜铭文》,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410页。
    ⑤同注④,第413页。
    ⑥《盐铁论·散不足》。
    ⑦《论衡·祭意》。
    ①《论衡·解除》。
    ②《潜夫论·巫列》。
    ③同注②。
    ④同注②。
    ⑤《汉书·郊祀志》。
    ⑥同注⑤。
    ①章太炎:《国学讲演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86—87页。
    ②《文心雕龙·章句》。
    ③吴文治主编:《明诗话全编》第三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3145页。
    
    ①郑在瀛:《六朝文论讲疏》,广州: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5页。
    ②(清)赵翼:《陔余丛考》,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68—369页。
    ③郑宾于:《中国文学流变史》,上海:北新书局,1936年,第223页。
    ④吴文治主编:《明诗话全编》第三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3145页。
    
    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7页。
    ②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页。
    ③(清)赵翼:《陔余丛考》,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69页。
    ④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全汉赋校注》,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98页。
    
    ①逯钦立:《先秦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45——146页。
    ②叶岗:《走向文史研究前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0页。
    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页。
    ②《史记·乐书》。
    ③梁启超:《中国美文及其历史》,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41页。
    ④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55页。
    ⑤罗根泽:《乐府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1931年,第29页。
    ⑥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43页。
    ⑦杨生枝:《乐府诗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3页。
    ⑧张永鑫:《汉乐府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64页。
    ⑨见丘琼荪:《历代乐志律志校释》,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第297页。
    ⑩丘琼荪:《历代乐志律志校释》,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第198页。
    ①吴相洲:乐府学第三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第91页。
    ②巴赫金著,白春仁、顾亚铃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第175页。
    ①(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②《汉书·礼乐志》。
    ③同注②。
    ④《史记·乐书》。
    ①《汉书·郊祀志》。
    ②《艺文类聚·祥瑞部》。
    ③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882—1883页。
    ④吴文治主编:《明诗话全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3118页。
    ⑤(清)沈德潜撰:《古诗源》,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8页。
    ⑥《汉书·礼乐志》。
    
    
    ①《汉书·高帝纪》。
    ②《汉书·文帝纪》。
    ①王媛:《汉郊庙歌辞初探》,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第37页。
    ①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64页。
    ②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66页。
    ③《后汉书·祭祀》。
    ④同注③。
    ⑤同注③。
    ⑥《汉书·郊祀志》。
    ⑦同注⑥。
    ⑧同注⑥。
    
    ①《后汉书·祭祀》。
    ②(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379页。
    ③《左传·成公十三年》。
    ④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14页。
    ①同注①,第681页。
    ②同注①,第727页。
    ③《汉书·扬雄传》。
    ④同注①,第681页。
    ⑤同注①,第727页。
    ⑥同注①,第618页。
    ⑦同注①,第679页。
    ⑧同注①,第275页。
    ⑨同注①,第498页。
    ⑩同注①,第498页。11同注①,第498页。12《汉书·王莽传》。13(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1395—1402页。
    ①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1504页。
    ②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679页。
    ③同注②,第233页。
    ④(清)孙星衍等辑:《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57页。
    ⑤同注①,第1162页。
    ①《太平御览》卷527。
    ②陈澧:《东塾读书记》(外一种),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288页。
    ③《汉书·礼乐志》。
    ④《汉书·郊祀志》。
    ⑤黄晖撰:《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048页。
    ⑥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99页。
    ⑦同注⑥,第727页。
    ⑧同注⑥,第596页。
    ⑨同注⑥,第680页。
    ⑩同注⑥,第248页。11高步瀛:《文选李注义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10页。
    ①《后汉书·杨震列传》。
    ②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96页。
    ③(汉)刘珍:《东观汉记》,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第18页。
    ④(清)孙星衍等辑:《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2页。
    ⑤同注③,第45页。
    ⑥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96页。
    ⑦同注⑥,第681页。
    ①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32页。
    ②同注①,第727页。
    ③同注①,第681页。
    ④同注①,第275页。
    ⑤同注①,第275页。
    ⑥同注①,第681页。
    ⑦同注①,第728页。
    ⑧同注①,第232—233页。
    ⑨同注①,第275页。
    ⑩同注①,第232页。
    11同注①,第248页。
    12同注①,第233页。
    13同注①,第825页。
    
    ①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96页。
    ②同注①,第372页。
    ③同注①,第677页。
    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第4页。
    
    ①周蔚:《刘向小说的定位思考》,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150—151页。
    ②李悔吾:《中国小说史漫稿》,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页。
    ①陈章餐:《〈西京杂记〉的作者》,中国文化,1994年第九期,第96页。
    ②丁宏武:《〈西京杂记〉非葛洪伪托考辫》,《图书馆杂志》,2005年第11期,第75页。
    ③(汉)刘歆撰,(晋)葛洪辑,向新阳、刘克任校注:《西京杂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5页。
    ④同注③,第6页。
    ⑤(清)王先谦:《汉书补注》,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873页。
    ⑥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218页。
    ⑦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8页。
    ⑧王枝忠:《汉魏六朝小说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31页。
    ⑨袁行霈:《〈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考辨》,《文史》第七辑,中华书局,1979年12月,第185页。
    ①万晴川:《巫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古代小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63页。
    ②卢世华:《汉书·艺文志之小说的由来和观念实质》,中国杜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4期,第107页。
    ③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57页。
    ④(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74页。
    ⑤刘化晶:《〈汉武故事〉的作者与成书时代考》,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66页。
    ⑥刘文忠:《中古文学与文论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年,第40页。
    ⑦林飞云:《关于“今所见汉人小说”写作年代的研究》,梧州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50页。
    ①鲁迅校录:《古小说钩沉》,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216页。
    ②同注①,第218页。
    ③同注①,第214页。
    ④同注①,第226页。
    ⑤王国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第308页。
    ⑥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新版图志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37页。
    ⑦史仲文:《中国文言小说百部经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第125页。
    
    ①鲁迅校录:《古小说钩沉》,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241页。
    ②龙文玲:《汉武帝与西汉文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327页。
    ①王洲明、徐超校注:《贾谊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48页。
    ②同注①,第210—211页。
    ③同注①,第211页。
    ④同注①,第225页。
    ⑤同注①,第226页。
    ⑥同注①,第226页。
    ⑦同注①,第227页。
    ⑧同注①,第427页。
    ⑨同注①,第328—329页。
    
    
    ①《春秋繁露·止雨》。
    ②同注①。
    ③《春秋繁露·郊义》。
    ④《春秋繁露·郊祭》。
    
    ①《春秋繁露·郊祭》。
    ②《春秋繁露·郊祀》。
    ③《春秋繁露·祭意》。
    
    ①(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68页。
    ②(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48页。
    ①《盐铁论·散不足》。
    ②《盐铁论·论灾》。
    ③《汉书·郊祀志》。
    ④(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40页。
    ⑤同注④。
    ⑥同注④,第546页。
    
    ①《论衡·祭意》。
    ②《论衡·祀义》。
    ③《汉书·宣帝纪》。
    
    ①《白虎通义·社稷》。
    ②《白虎通义·社稷·社无屋有树》。
    ③《白虎通义·社稷·王者亲祭》。
    ④《白虎通义·辟雍·灵台明堂》。
    ⑤同注④。
    ⑥《白虎通义·耕桑》。
    
    ①《潜夫论·巫列》。
    ②《潜夫论·卜列》。
    ③《风俗通义·祀典》。
    
    ①《风俗通义·正失》。
    ②《风俗通义·山泽》。
    ③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上海:上海开明书店,民国三十八年,第3页。
    ④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70页。
    
    ①刘云生:《楚文化与汉文学》,绵阳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第36页。
    ②(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40页。
     ①《风俗通义·怪神》。
    ①薛艺兵:《神圣的娱乐——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的人类学研究》,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年,第108—109页。
    ②(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荷虾H嗣癯霭嫔? 1999年,第456页。
    ③(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11页。
    ①《汉书·郊祀志》。
    ②《史记·封禅书》。
    ③同注①。
    ④同注①。
    ⑤(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419页。
    ①王柏中:《神灵世界秩序的构建与仪式的象征——两汉汉国家祭祀制度研究》, 2005年,北京:民族出版社,第53页。
    ②《风俗通义·社神》。
    ③《汉书·礼乐志》。
    ④《后汉书·祭祀》注。
    ⑤(清)孙星衍等辑:《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97—98页。
    ⑥同注⑤,第98页。
    ⑦同注⑥。
    
    
    ①《春秋繁露·郊义》。
    ②《汉书·五行志》。
    ③《史记·封禅书》。
    
    ①梁启超,《中国历史及其美文》,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41页;第47页。
    ②《史记·封禅书》注。
    ①(东汉)荀悦、(东晋)袁宏:《两汉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54页。
    ②同注①。
    ③《汉书·兒宽传》。
    ④(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632页。
    
    ①(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48页。
    ②(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61页。
    ③史仲文主编:《中国文言小说百部经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第320页。
    ①《后汉书·祭祀》。
    ②(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78页。
    ③同注②。
    ④(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82页。
    ①《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
    ②同注①。
    ③同注①,第682—683页。
    ④同注①,第685页。
    ⑤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98—199页。
    ⑥《后汉书·祭祀》。
    ①同注①。
    ②钱钟书,《管锥篇》,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746页。
    ③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57页。
    ④(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70页。
    ⑤《礼记·王制》。
    ①《汉书·郊祀志》。
    ②王柏中:《神灵世界秩序的构建与仪式的象征——两汉国家祭祀制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34—35页。
    ③(清)孙星衍等辑:《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16页。
    ④(清)孙星衍等辑:《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02页。
    ①《史记·孝文本纪》。
    ②《史记·孝文本纪》注。
    ③《汉书·食货志》。
    ④《汉书·景帝纪》。
    ⑤《汉书·董仲舒传》。
    ⑥(清)孙星衍等辑:《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04页。
    ①(宋)徐天麟:《东汉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69页。
    ②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681页。
    ③程恭让主编:《天问(丁亥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9页。
    ④(清)孙星衍等辑:《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02—103页。
    ⑤(汉)高诱:《淮南子注》,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84页。
    ⑥朱锡禄:《武氏祠汉画像石》,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年,图1。
    ⑦徐州博物馆武,《徐州汉画像石》,南京:江苏美术山版,1985年,图90。
    ⑧(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281页。
    ⑨《汉书·文帝纪》。
    ①(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285页。
    ②(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85页。
    ③(清)孙星衍等辑:《汉官六种》,中华书局,1990年,第218—219页。
    ④同注⑤,第77页。
    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1598页。
    ②《艺文类聚·灾异部》。
    ③同注②。
    ④《山海经·大荒北经》。
    ⑤《山海经·大荒西经》。
    ①《洛阳西汉壁画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年,第2期。
    ②《南阳汉代画像石》编辑委员会:《南阳汉代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89年,第194页。
    ③郭沫若主编:《甲骨文合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81年,29990。
    ④郭沫若主编:《甲骨文合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81年,27021。
    ⑤《艺文类聚·灾异部》。
    ①《史记·太史公自序》。
    ②(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08页。
    ③《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
    ④《春秋繁露·求雨》。
    ①《春秋繁露·求雨》。
    ②同注①。
    ③(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10页。
    ①《汉书·郊祀志》。
    ②(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369页。
    ③《汉书·元帝纪》。
    ④同注②,第521页。
    ⑤费振刚、仇仲谦等校注:《全汉赋校注》,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7页。
    ⑥同注⑤,第17—18页。
    ⑦《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
    ⑧《论衡·明雩》。
    ②《汉书·郊祀志》。
    ③(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240页。
    ①(清)孙星衍等辑:《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02页。
    ②《后汉书·祭祀》。
    ③《汉书·郊祀志》。
    ④(清)孙星衍等辑:《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02页。
    ⑤同注③。
    ⑥《风俗通义·祀典》。
    ⑦同注⑦。
    ⑧(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66页。
    ⑨(汉)蔡邕:《独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0页。
    ①《后汉书·东夷列传》。
    ②《三国志·魏书·陶谦传》。
    ③《后汉书·祭祀》。
    ④朱载堉:《乐律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总第214册,经部第208册,第480页。
    ⑤《论衡·祭意》。
    ⑥(清)黄中松:《诗疑辨证》,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总第88册,经部82分册,第476—477页。
    ①(清)陈启源:《毛诗稽古编》,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总第85册,经部79分册,第673页。
    ②《后汉书·祭祀》。
    ③(清)顾栋高:《毛诗类释》,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总第88册,经部82分册,第63—64页。
    ④(清)秦蕙田:《五礼通考》,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年,总第136册,经部130分册,第260—261页。
    ①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编:《仰止集—王玉哲先生纪念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4页。
    ②曹书杰:《后稷传说与稷祀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92页。
    ③(清)孙星衍等辑:《汉官六种》,中华书局,1990年,第102页。
    ①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3页。
    ①李学勤:《郭店楚墓文献的性质与年代》,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7-8页。
    ②郭沂:《郭店楚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页。
    ③荆门市博物馆撰:《郭店楚简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25页。
    ④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65页。
    ⑤王利器:《文子义疏》,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421页。
    ⑥同注⑤,第361页。
    ①《楚辞章句·九歌》。
    ②(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67页。
    ③萧兵:《“太一生水”的神话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第18页。
    ④(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49页。
    ⑤(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62页。
    ①《史记·封禅书》。
    ②何介钧:《马王堆汉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67页。
    ③张新科:《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07页。
    ④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546—547页。
    ①《史记·封禅书》。
    ②同注①。
    ③《文史》编辑部:《文史》第三十辑,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76页。
    ④《汉书·郊祀志》。
    
    ①《汉书·郊祀志》。
    ②同注①。
    ③(清)秦蕙田:《五礼通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总第135册,第920页。
    
    ①(唐)杜佑撰:《通典》,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169—1170页。
    ②同注①,第3680页。
     ①《太平御览》卷83
    
    ①(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61页。
    ②《北堂书钞》卷153。
    ③同注②,第880页。
    ④同注②,第494页。
    ①(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443页。
    ②同注②,第53页。
    ③《汉书·五行志》。
    ④(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108页。
    ⑤同注④,第494页。
    ⑥(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62页。
    ①同注②,第964页。
    ②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第26页。
    ③参看《闻一多全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第26—27页。
    ④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北:1969年,第41辑4分册。
    ⑤李零:《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4页。
    ①同注②,第69页。
    ②孟宪范、冯小双主编:《中国社会科学文丛·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卷》,北京:中国人民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99页。
    ③任继愈:《中国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5页。
    ④王振复:《巫术周易的文化智慧》,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3页。
    ①刘锡哲:《大众实用周易》,北京:中国卓越出版社,1989年,第3页。
    ②刘雁翔:《伏羲传说事迹辨证》,西北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第87页。
    ③《太平御览》卷832。
    ④《汉书·律历志》。
    ⑤《潜夫论·五德志》。
    ⑥孙冯翼辑、桓谭撰:《桓子新论》,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6页。
    ⑦《汉书·高帝纪》。
    ①《汉书·叙传》。
    ②刘文典撰:《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64—65页。
    ③《白虎通·号》。
    ④《法言·孝至》。
    ⑤《风俗通义·声音》。
    ⑥牛天伟:《四川“伏羲女娲”画像略考》,《音乐探索》,2006年第2期,第53页。
    ⑦吕思勉、童书业:《古史辨》(第七册中编),上海:开明书店,民国三十六年,第51页。
    ⑧《潜伏论·志氏姓》。
    ①(汉)高诱注:《吕氏春秋》,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第1页。
    ②孙作云:《孙作云文集——美术考古与民俗研究》,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01页。
    ③邱文山:《齐鲁文化与中华文化》,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第17页。
    ④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第26页。
    ⑤王剑:《太昊伏羲考辨——兼及古史帝王世系研究中的问题》,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115页。
    ⑥邹文生等著:《陈楚文化》,沈阳:连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4页。
    ⑦邹文生等著:《陈楚文化》,沈阳:连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8页。
    ①《史记·秦始皇本纪》。
    ②吕思勉、童书业:《古史辨》(第七册中编),上海:开明书店,民国三十六年,第91—92页。
    ③同注③,第92页。
    ④《史记·秦始皇本纪》。
    ①《汉书·郊祀志》。
    ②(清)孙星衍等辑:《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00页。
    ③王彪:《中州风物记》,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年,第233页。
    ④政协石家庄市委员会编:《石家庄建筑精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第186页。
    ⑤霍想有主编:《伏羲文化》,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第184页。
    ⑥李学勤:《女娲传说及其在文化史上的意义》,中国文物报,2004年12月10日,007版。
    
    ①史仲文主编,《中国文言小说百部经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第319页。
    ②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90—391页。
    ①(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01页。
    ②(汉)高诱,《淮南子注》,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292页。
    ③(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617页。
    ④同注②,第599页。
    ⑤同注⑤。
    ⑥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852页。
    ⑦(唐)李冗撰:《独异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9页。
    ⑧李建:《“女娲作笙簧”神话的文化解读》,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第106页。
    ⑨(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99页。
    ⑩(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页。
    ①同注②,第613页。
    ②高文、高成英:《汉画瑰宝—四川新出土的八个画像石棺》,《文物天地》,1998年第3期。
    ③何新:《诸神的起源——中国远古神话与历史》,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9页。
    ④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77页。
    ⑤汪小洋:《汉壁画墓中西王母、女娲图像的辨析与意义》,《艺苑》,2008年第2期,第10—11页。
    ⑥李陈广:《汉画伏羲女娲的形象特征及其意义》,中原文物,1992年第11期,第34页。
    
    ①(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3页。
    ②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第74页。
    ③叶舒宪:《千面女神》,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148页。
    ①杨利慧:《女娲溯源——女娲信仰起源地的再推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3—104页。
    ②王孝廉:《中国的神话世界》,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年,第192页。
    ③闻一多:《伏羲考》,程度:巴蜀书社,2002年,第20页。
    ④何新:《诸神的起源——中国远古神话与历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第40—46页。
    ⑤郭铁娜:《“女娲蛇躯”考辨》,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1期,第64页。
    ⑥《后汉书·周燮传》注。
    ⑦《广弘明集》卷11。
    ⑧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852页。
    ⑨杨利慧:《女娲溯源:女娲信仰起源地的再推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页。
    ①(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01页。
    ②同注①,第93页。
    ③《论衡·顺鼓》。
    ④(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99页。
    ①《山海经·海内北经》。
    ②《山海经·西山经》。
    ③《山海经·大荒西经》。
    ④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27页。
    ⑤王贻梁、陈建敏:《穆天子传汇校集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61页。
    ⑥王贻梁、陈建敏:《穆天子传汇校集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61页。
    ①史仲文:《中国文言小说百部经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第126页。
    ②孔祥星、刘一曼著:《中国铜镜图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377页。
    ③(清)冯云鹏、冯云鵷辑:《金石索》,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791页。
    ④同注③,第793页。
    ⑤《山海经·西山经》。
    ①《汉书·哀帝纪》。
    ②《庄子·大宗师》。
    ③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32页。
    ④《艺文类聚·鸟部部》卷90。
    ⑤《艺文类聚·祥瑞部》卷98。
    ⑥《艺文类聚·鳞介部》卷97。
    ⑦孔祥星、刘一曼:《中国铜镜铭文》,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410页。
    ⑧孔祥星、刘一曼:《中国铜镜铭文》,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413页。
    ⑨杨爱国:《不为观赏的画作——汉画像石和画像砖》,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45页。
    ⑩史仲文主编:《中国文言小说百部经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第241页。11(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777页。12(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505页。
    ①(清)冯云鹏、冯云鵷辑:《金石索》,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791页。
    ②孔祥星、刘一曼:《中国铜镜图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413页。
    ③(清)冯云鹏、冯云鵷辑:《金石索》,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767页。
    ④同注④,第411页。
    ⑤同注④,第490页。
    ⑥同注④,第377页。
    ⑦史仲文主编:《中国文言小说百部经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第241页。
    ⑧《春秋繁露·基义》。
    ①《汉书·郊祀志》。
    ②《史记·封禅书》。
    ③《汉书·五行志》。
    ④《汉书·翟方进列传》。
    ①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81页。
    1、[清]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
    2、许维遹校释.韩诗外传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3、[清]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4、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5、[清]秦蕙田.五礼通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1、[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3、[汉]荀悦.[晋]袁洪.两汉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张烈点校.
    4、[汉]刘向.列女传(唐才子传本)[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年.
    5、[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6、吴树平.东观汉记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7、[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8、周天游.八家后汉书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9、[唐]杜佑.通典(王文锦、刘俊文等点校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1、[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刘盼遂.论衡集解[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
    3、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4、赵仲邑.新序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5、何宗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6、石声汉.四民月令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7、[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
    8、[宋]王钦若等撰.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9、王洲明、徐超校注.贾谊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
    10、张震泽.扬雄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11、张震泽.张衡诗文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2、王利器.盐铁论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13、史仲文.中国文言小说百部经典(汉代文言小说部分)[Z].北京:北京出版,2004年.
    1、[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宋]章樵.古文苑[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3、[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Z].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4、[清]沈德潜.古诗源[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5、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全汉赋校注[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6、费振刚、胡双宝、宋明华.全汉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7、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M].上海: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8、徐志啸.历代赋论辑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
    9、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Z].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0、周绍良校点.古谣谚[M].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11、[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12、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Z].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何星亮.中国自然崇拜[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2、蒲慕洲.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3、熊铁基.秦汉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
    4、踪凡.汉赋研究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5、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6、陈文新.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7、张新科.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8、曹书杰.后稷传说与稷祀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9、王洲明.诗赋论稿[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熊良智.辞赋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11、黄霖.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综论卷)[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
    12、陈友冰.新时期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13、王焕然.汉代士风与赋风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4、曹胜高.汉赋与汉代制度——以都城、校猎、礼仪为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5、金春峰.汉代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6、张恩富.汉赋的历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
    17、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18、王柏中.神灵世界秩序的构建与仪式的象征——两汉国家祭祀制度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19、龚鹏程.汉代思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20、张一兵.明堂制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21、瞿明安,邓萍.沟通人神——中国祭祀文化象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
    22、林富士.礼俗与宗教[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23、徐国康.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24、顾颉刚.汉代学术史略[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
    25、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26、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27、周仁政.巫覡人文——沈从文与巫楚文化[M].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
    28、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M].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29、周耀明,万建中等.汉族风俗史(第二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
    30、张松辉.先秦两汉道家与文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
    31、赵维江.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新视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32、张立文.中国学术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33、冯良方.汉赋与经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34、朱晓海.汉赋史略新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35、孙作云.美术考古与民俗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2、
    36、王洲明.中国文学精神(秦汉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37、李振宏.居延汉简与汉代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38、董乃斌.中国文学史学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39、郭延礼.中国文学精神[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40、孙作文.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41、程德和.汉赋管窥[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42、许结.中国文化史论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43、徐兴无.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M].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44、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
    45、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
    46、赵化成,高崇文.秦汉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47、刘厚琴.儒学与汉代社会[M].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
    48、阮忠.两汉诗歌与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
    49、刘毓庆.从经学到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50、蒋英炬.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51、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52、李立.文化嬗变与汉代自然神话演变[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0年.
    53、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54、李发林.汉画考释和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
    55、朱炳祥.中国诗歌发生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0年.
    56、张永鑫.汉乐府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57、文镛盛.中国古代社会的巫覡[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年.
    58、杜希宙,黄涛.中国历代祭礼[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
    59、朱光潜.诗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60、赵明.两汉大文学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
    61、闻一多.神话与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62、于迎春.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
    63、陆思贤.神话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
    64、刘慧.泰山宗教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
    65、曲德来.汉赋综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
    66、陈戍国.秦汉礼制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1、李家浩.论《太一避兵图》.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国学研究》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2、李零.“太一”崇拜的考古研究.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语言文献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3、李大明.〈九歌〉夜祭考.中华书局编辑部.《文史》第三十辑.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8年.
    4、宁可.汉代的社.中华书局编辑部.《文史》第九辑.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0年.
    5、劳干.汉代社祀的源流.《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一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43年.
    1、王培峰,聂玮.试论汉赋对汉乐府诗歌的影响[J].商洛学院学报,2008,01.
    2、张树国.汉至唐郊祀制度沿革与郊祀歌辞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01.
    3、许富宏.汉代祠太一的方位与“东皇太一”名称的来源[J].云梦学刊,2008,01.
    4、杜鹃.汉代宗庙仪式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01.
    5、李建新.从汉画像看汉代的祭祀礼俗[J].开封大学学报,2008,01.
    6、廖小东,丰凤.中国古代国家祭祀的政治功能及其影响[J].求索,2008,02.
    7、赵容俊.浅析巫术对中国文化的影响[J].文博,2008,02.
    8、徐迎花.东汉光武帝时期郊祀制度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03.
    9、咎风华.汉代风俗文化与汉诗[J].德州学院学报,2008,03.
    10、冯维林.论谶纬与汉赋创作的关系[J].兰州学刊, 2008,06.
    11、卢军伟.伏羲氏被神化的过程及民众信仰心理浅析[J].黑龙江史志,2008,12.
    12、付俊.礼制文化与中国古代服饰[J].艺术教育,2007,01.
    13、王振军.汉代赋家与封禅祀礼[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
    14、郭善兵.汉代皇帝宗庙祭祖制度考论[J].史学月刊,2007,01.
    15、王长华.汉《郊祀歌》与汉武帝时期的郊祀礼乐[J].文学评论,2007,01.
    16、曹书杰.稷祀与民间射日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2007,02.
    17、王健.汉代祈农与籍田仪式及其重农精神[J].中国农史,2007,02.
    18、李梅.西汉郊庙歌的宗法思想与世俗情怀[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01.
    19、张强.西汉帝王与经学及文学[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6,01.
    20、郭冉.巫——儒的早期萌芽及社会形态[J].天府新论,2006,02.
    21、周群华.文学与经学的交流——以汉赋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02.
    22、踪凡.班固对汉赋的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02.
    23、张春丽.汉赋与文学自觉[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03.
    24、踪凡.龚克昌先生汉赋研究述评[J].阴山学刊.2006,03.
    25、杜鹃.东汉祭祀中的乐舞[J].兰州学刊,2006,03.
    26、马宗昌.扬雄《逐贫赋》与汉代民俗[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3.
    27、边家珍.汉代经学与文学之关系的宏观考察[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03.
    28、咎风华.汉代信仰风俗与班固《汉书》[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6,03
    29、咎风华.汉赋器物文化因素初探[J].求索,2006,04.
    30、张强.贾谊赋考论四题[J].文学遗产.2006,04.
    31、王子今.汉代“蚩尤”崇拜[J].南都学刊,2006,04.
    32、魏晓虹.试论西王母形象的演变[J].太原大学学报,2006,04.
    33、王振军.山岳信仰与汉赋[J].语文学刊,2006,05.
    34、赵民.秦汉之际神仙观念的演变.齐鲁学刊,2006,06.
    35、郑明璋.汉代道家的阶段性特征及其与汉赋的关系[J].山东社会科学2006,08.
    36、禹平.西汉太常的祭祀礼事职能问题考述[J].学术交流,2006,09.
    37、黄震云.汉赋与儒家思想[J].北方论丛,2005,01.
    38、刘宗迪.西王母信仰的本土文化背景和民俗渊源[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03.
    39、张晟.“祭”、“祀”音义探源[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03.
    40、杨兴华,马婧.汉代政治文化与文学观念的嬗变[J].船山学刊,2005,04
    41、陈丽.论“高禖”祭祀的文化意蕴[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04.
    42、王柏中.试论传统祭祀的社会功能——以两汉国家祭祀为例[J].社会科学战线,2005,05.
    43、周涛.司马相如与汉赋神话[J].四川戏剧,2005,06.
    44、赵东升.复杂的祭祀行为[J].中国文化遗产,2005,06.
    45、陈春保.贾谊《旱云赋》新探——关于汉赋传播研究的个案之一[J].现代语文,2005,10.
    46、李欲晓.“农事”与“祭祀”[J].语文学刊,2005,11.
    47、李倩.楚辞、汉赋之巫技巫法综探[J].江汉论坛,2005,12.
    48、马新.论两汉时代的乡村神祇崇拜[J].山东社会科学,2004,01.
    49、胡敏.略论汉赋时代精神的流变[J].高等函授学报,2004,02.
    50、陈松青.汉代经学与文学之关系反思[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4,02.
    51、霍彦儒.黄帝祭祀的文化意蕴[J].华夏文化,2004,02.
    52、刘冰清.巫文化与傩文化关系新探[J].怀化学院学报,2004,03.
    53、赵容俊.中国古代社会的巫术活动[J].中州学刊,2004,04.
    54、李真玉.汉画中的农事习俗[J].南都学刊,2004,05.
    55、刘旭青.汉代郊庙歌之文化意义[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5.
    56、杨华.“五祀”祭祷与楚汉文化的继承[J].江汉论坛,2004,09.
    57、蒋文燕.汉颂:汉代颂扬主题的另一种表现_——兼谈汉颂与汉赋的关系[J].南都学刊,2003,01.
    1、赵颖畅.西汉郊庙乐府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马睿.董仲舒《春秋繁露》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咎风华.汉代风俗文化与汉代文学[D] :[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7年.
    4、金前文.汉赋与汉代《诗经》学[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郑明璋.汉代文化视角下的汉赋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6年.
    6、张宇.两汉生死观与两汉文学关系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王振军.汉赋与汉代国家宗教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高一农.汉赋专题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9、詹苏杭.谶纬与汉乐府[D]:[硕士学位论文].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张文宏.周秦两汉神仙信仰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郑州:郑州大学,2005年.
    11、许倩.《汉〈郊祀歌〉与汉武帝时期的郊祀》[D]:[硕士学位论文].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12、汪小洋.汉画像石宗教思想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13、边家珍.两汉之际的学术演变[D]:[博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3年.
    14、王焕然.两汉士风与赋风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保定:河北大学,2002年.
    15、张侃.汉代四言诗流变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16、踪训国.汉赋研究史论稿[D]:[博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0年.
    17、胡常学.汉赋与两汉政治[D]:[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南开大学,1999年.
    18、申柱锡.汉乐府民歌之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97年.
    19、徐醒生.汉代经学与文学[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大学,1995年.
    1、Walter de Gruyter GmbH & Co. KG,Supernaturalizing Social Life[J].Human Nature , Volume 18, Issue 3, 2007, Pages 272-294.
    2、Ritual Mythology of the Chinese Triads: Creating an Identity[J] .Crime,Ldw and Social Chanqe, Volume 41,issus3,2004.pages 283-288.
    3、Overmyer, Daniel L, Keightley, David N, Chinese religions-The state of thefield-Partl-Early religious traditions: The Neolithic period through the Han dynasty(ca.4000 B.C.E.to 220 C.E.) [J].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Ann Arbor: Vol. 54, Iss. 1 Feb 1995.; p. 124 (37 pages)
    4、ldentification of the guest star of AD 185 as a comet rather [J].London:Nature. Sep 29, 1994. Vol. 371, Iss. 6496; p. 398 (2 pages) .
    5、de Crespigny, Rafe,South China under the Later Han Dynasty[M] .Demetrius at The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2004.
    6、witchcraft Confessioons and Accusations. London: Tavistock,p.161—179.
    7、Cohn,Norman(1970)The myth of Satan and his human servants. In Mary Douglas(ed.),Witchcraft Confessions and Accusations.London:Tavistock,p.3—16.
    8、Sponer,Brian(1970)The evil eye in the Middle East. In Mary Douglas(ed.),Witchcaft Confessions and Accusations .London: Tavistock,p.311—319.
    9、Stein, Howard F. (1974) Envy and the evil eye among Slovak-Americans: an essay in the psychological of belief and ritual. Ethnos ,2(1),15-46.Reprinted in Alan Dundes(ed.),The Evil Eye: a Casebook . New York and London: Garland,p.223—256.
    10、Lloyd, G.E.R. (1983) Demystifying Mentalitie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2、(美)斯特伦.《人与神——宗教生活的理解》[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