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苏东坍塌与中国崛起,成败关键在于能否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发展的正确道路。作为现阶段中国最大实际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找准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方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石、科学依据与逻辑起点。时代发展到今天,中国经历改革开放的实践,发生了沧桑变化,取得了瞩目成就,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结束,相反,正是因为中国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才在这场伟大的实践变革中,形成了初级阶段发展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康庄大道,完成了其它社会制度无法完成的发展奇迹,彰显了这一理论无与伦比的优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依据,再次在党的重要文献中凸显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特殊地位,这一论断再次成为学界关注与研究的热点、焦点与重点。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在国际国内风云变幻的复杂新形势下,阐明什么是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这一伟大理论的作用及其价值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是坚定历史方位、全面深化改革、迈向更高阶段的客观要求。
     本文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一般理论出发,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与历史分析法、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论证法和多学科综合的比较分析法,结合当前的研究基础,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进行深刻剖析和全面阐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理论渊源、实践探索、理论提出、形成依据、基本内容、科学地位与价值意蕴。具体来讲,本文包括以下内容:
     导论部分,阐述论文选题的背景和进行该研究的意义,总结、评述当前国内外学者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研究现状,提出研究思路、文章架构、研究方法以及预期的创新目标。
     第一章,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理论渊源。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确立与建构、继承与发展两个层面开展论述。首先,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早期萌芽、初步形成、正式确立、丰富与完善四个阶段,阐述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确立与建构;其次,从列宁、毛泽东等社会形态观出发,论述了列宁关于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阶段等思想,论述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等理论。这些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形成奠定思想基础。
     第二章,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实践探索。从国外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与国内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两个层面开展论述。首先,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探索着手,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布哈林等关于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出发论述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重心的东移,从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建设苏联的实践出发论述了“苏联模式”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其次,从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实践与反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的实践与反思等两个方面入手,在反思中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意义,认清当今中国最大的国情、最大的实际,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形成奠定实践基础。
     第三章,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提出过程。从历史的演进脉络中,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形成、发展与深化的三个阶段与过程。首先,阐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历史定位;其次,阐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增加了对阶段特征的论述,在内涵与外延上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再次,阐明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个没有变”,从“总依据”高度深化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中国梦,进一步深化了认识。
     第四章,着重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形成根据。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形成的国情根据、生产力根据与思想文化根据等三个层面展开论述。首先,从客观、全面的观点,历史、发展的观点,比较、辩证的观点等不同的视角出发,阐述了正确把握国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形成的基础;其次,从生产力的内部特殊结构状况与生产力的特殊地位出发,阐述了生产力根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形成的关键;再次,从思想文化的多元性与文化发展同精神需求的不完全适应性出发,阐述了思想文化根据是这一理论产生的内在要求。
     第五章,详细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基本内容。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涵、历史跨度与具体分期、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的关系等三个层面展开论述。首先,阐明了社会主义与初级阶段两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其次,从初级阶段的历史跨度与具体分期出发,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00年不动摇的历史跨度,并着重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具体的时期划分;再次,从比较的视角阐述了马克思“三形态”说、“五形态”说等与这一论断的关系。
     第六章,重点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科学地位。运用比较研究、系统研究的方法,从纵向、横向与逻辑的角度,从三个层面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科学依据、逻辑起点。首先,从纵向角度出发,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产生的源泉;其次,从横向角度出发,阐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科学内涵与本质要求,深入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中的地位;再次,从逻辑角度出发,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指出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最一般、最基本的规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第七章,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价值意蕴。从理论、实践、时代三个层面论述这一论断的当代价值。首先,阐明其理论价值,是对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理论创新,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的丰富与发展,对马克思跨越思想的深化与发展;其次,阐明其实践价值,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发展障碍、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的思想利器;再次,阐明其时代价值,将其作为实现现代化和中国梦的理论武器。
     结语部分,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进行梳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内涵、地位与意义进行概述,对迈向更高阶段的演进规律进行阐述,并提出文章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
The collapse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and China's rise, finding the correct road to development which adaptable to its national conditions is the key to success. Theory o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is the China's largest contemporary. It is the theory source of the China miracle, the China dream and the China 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it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socialist theoretic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lso it is the scientific basis and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is theoretical system. Although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current Chinese society, but China is and will be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for a long time.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xperiences teach us that we must insist o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 report of18th Party Congress of China put forward that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is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theory, so this theory become a hot academic concern once again. In the second decade of the21st century, with the changes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ituation, to clarify what is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how to build socialism in primary stage,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ory in the system of theories of socialism, and it has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s in contemporary, and it is objective requirement to strength the definite historical position, comprehensively deepen reform, towards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the higher stage.
     The paper starts from the general theory of Marx and Engels theory of social form, uses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logical and historical analysis ways, argument of theory and practice method and combining multidisciplinary comprehens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ing with the system of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ory and the profound analysis, discusses the theory of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ory origin and practice exploration, the put of theory, basic content, scientific status and contemporary value. Specifically, this article includes the following:
     In the introduction part, this paper states the background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summary and review the currently research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put forwards the research train of thought, the article structure, research methods and innovation goals.
     In the first chapter,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ory. From two aspects to explain social form theory: the establishment and construction, inherit and development. First of all, from four stages states the theory of social form:early germination, preliminary formation, formally established, enrich and perfect,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establishment of Marx and Engels theory of social form and construction; Secondly, starting from the view of Lenin, Mao Zedong and other social for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enin's thought about poor countries across the stage of capitalism and discusses the theory of Mao Zedong's new-democratic society. All those are ideological basis of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ory.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actice of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ory.Based on the communist movement practice of the world both abroad and domestic to discuss. First of all, start from the practice of the world communist move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communist movement eastward and discusses the lessons of "Soviet model"; Secondly, from the practice of the socialist society transition and reflection, at the early stage of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n two aspects, such as analysis in the reflection on the philosophical meaning of everything from set out actually, seek truth from facts, identify the current China's largest, the largest actual conditions and the practice basis for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ory formation.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how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ory is put forward and enriched.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evolution of history, explains the formation of the theory of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 three stages and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deepening. First of all, to clarify with Deng Xiaoping as the core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leadership creatively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Second, Jiang Zemin as the core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central collective leadership put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basic program and phase division of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ory, enrich the connotation of the history of building socialism; otherwise, enter the new century new stage, Hu Jintao as the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entral collective leadership of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put "three no change", from "always on" height to deepen the theory of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with Xi Jinping as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entral collective leadership put forward the Chinese dream, deepen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ory.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basement of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ory. To explain this according to three levels:the formation of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ory, the state of the union, productivity, the thought and culture. First of all,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expound correctly grasp the situation is the basis of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ory; In terms of the situation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the special status of productivity expounds the productivity basement is the key to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ory; Again, from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diversity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with the incomplete adaptability of spiritual demand,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deological culture is the intrinsic request of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ory.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basic content of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ory.Tell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ory, and also contains its historical span、the specific stage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Marxist theory of social form. First of all, from two aspects to illuminate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ory; Second, from the historical span and the specific stages of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illuminates that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won't move in100years, and emphatically discusses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Once again, from Marx's "three forms", and "five forms" theory, compared with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o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ory and the Marxist social form theory.
     The six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scientific position of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ory. By using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study, system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ongitudinal, transverse and logic, explain that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ory is the theoretical cornerstone of the socialist theoretic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it is also the scientific basis and logical starting point. First of all, analysis that Deng Xiaoping theory and three represents theory,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all based o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ory which is the greatest practical of our country; requirements of the "Five one" general layout; further discusses the status of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or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social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gain,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logic structure of socialism theoretic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hows that in the practice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ory runs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theory system,it is the most general and basic rules of system of socialism theory.
     Chapter seven discusses the modern value of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ory, discusses the modern value of it. First of all, expounds the theory value of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ory, put forward that it is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socialist society theory. It is the success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new democratic society, the abund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rxism, is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of Marxist practical epistemology; Secondly, clarifies the practical value of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ory, put forward the theory is to emancipate the mind, break the development obstacle, comprehensively deepen reform, realiz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dream; again, clarifies the value of times, put forward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ory is the weapon to realize the dream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nd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The Conclusion based on reality, looking to the future, review the Marxist theory of social form, make a summary of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ory, including the connotation, status and significance, explains how to moving towards to a higher stag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which need to be further study.
引文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44页。
    ②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页。
    ③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③ 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216页。
    ④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2页。
    ① 杨家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模式复归》,《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第1页。
    ② 刘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时间新探》,《南都学坛》1998年第5期,第23页。
    ① 成保良:《社会主义社会概念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地位之我见》,《经济学家》2001年第2期,第86页。
    ② 陈文通:《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第9页。
    ③ 辛向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6期,第82页。
    ④ 许俊达等著:《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论》,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① 徐恕:《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② 彭进:《简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理论来源》,《思想理论导刊》2001年第3期,第61页。
    ③ 卫兴华、桑百川:《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第8页。
    ④ 韩振亮:《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1期,第22页。
    ⑤ 李旭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发展阶段目标及其实现路径》,《实事求是》2013年第1期,第17页。
    ⑥ 于光远:《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① 秦宣:《邓小平理论研究述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6页。
    ② 秦宣:《邓小平理论研究述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0页。
    ③ 刘新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新探》,《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138页。
    ④ 郑必坚:《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① [德]乌利·弗兰茨:《邓小平传》,天力、李强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43页。
    ② [澳]大卫·古德曼:《邓小平政治评传》,田酉如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版,第18页。
    ③ [匈]巴拉奇·代内什:《邓小平》,阚思静、季叶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第272页。
    ④ [美]大卫·w·尤因:《美国学者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的争论》,周艳辉摘译,《国外理论动态》2004年第12期,第42页。
    ⑤ [英]查德·伊文思:《邓小平传》,武市红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28页。
    ⑥ [美]阿里夫·德里克:《重访后社会主义:反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吕增奎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5期,第24页。
    ① 李佑新、陈龙:《继承、创新与挑战》,《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7期,第53页。
    ② 冯雷:《海外人士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7年第1期,第62页。
    ③ 冯雷:《海外人士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7年第1期,第59页。
    ④ 马启民:《国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评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6期,第54页。
    ⑤ 冯雷:《海外人士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7年第1期,第62页。
    ⑥ 徐觉哉:《国外学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3期,第44页。
    ⑦ 徐觉哉:《国外学术界热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报》2008年5月8日,第7版。
    ⑧ 徐觉哉:《国外学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3期,第3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1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58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3页。
    ⑥ 林剑:《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划分的再思考》,《社会科学研究》,1994年第6期,第47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页。
    ⑧ 《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118页。
    ⑨《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121页。
    ⑩ 《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122页。
    11 赵家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简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5页。
    ① 林剑:《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划分的再思考》,《社会科学研究》,1994年第6期,第4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18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49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52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③ 林剑:《马克思人学四辩》,《学术月刊》,2007年第1期,第46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8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0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91页。
    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91页。
    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9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4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3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5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8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70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70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76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0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79页。
    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9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8页。
    ① 林剑:《论工业史和商业史在马克思历史观中的地位和价值》,《哲学研究》,2011年第11期,第27页。
    ② 学界就马克思是否提出五形态说看法不一。笔者认为,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虽有过一些论述,但他们的思想在马克思那里都能找到文本依据,五形态说的基本思想最先是由马克思提出来的。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9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1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4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74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71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71页。
    ③ 刘佑成:《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哲学研究》1988年第12期,第3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页。
    ② 孙来斌:《五形态论与三形态论内在统一》,《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第5页。
    ① 叶险明:《马克思的“五形态论”与“三形态论”》,《学术界》1992年第1期,第2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中文版说明第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30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4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5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37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31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44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38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4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51页。
    ①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0页。
    ②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页。
    ③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4页。
    ① 《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07页。
    ② 《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27页。
    ③ 《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0页。
    ④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9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0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5页。
    ②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5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59页。
    ④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68页。
    ⑤ 《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86页。
    ③ 《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2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97-598页。
    ③ 《列宁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15页。
    ①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0页。
    ② 《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7页。
    ① 《列宁最后的书信和文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页。
    ③ 周尚文:《联结经典社会主义与现实主义理论之桥》,《上海社科院学术季刊》1999年第1期,第56页。
    ④ 《列宁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80页。
    ⑤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8页。
    ⑥《列宁文稿》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54页。
    ⑦ 《列宁全集》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58页。
    ① 李冠乾:《苏联史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5-116页。
    ② 《布哈林文选》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74-475页。
    ③ 江丹林:《布哈林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探索》,《探索与争鸣》1998年第9期,第31页。
    ④ 《布哈林文选》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3页。
    ⑤ 《布哈林文选》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20页。
    ① 《布哈林文选》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7页。
    ② 范玉传:《布哈林传》,北京: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68页。
    ③ 苏戍安:《论布哈林落后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研究》1989年第9期,第3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页。
    ① 《斯大林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89-591页。
    ② 《斯大林文选》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24-225页。
    ①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页。
    ② 田恬秀:《社会主义500年》,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137页。
    ①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1页。
    ② 《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49页。
    ① 《斯大林文选》(1934-1952)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85页。
    ① 《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6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30页。
    ① 《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版1993年版,第269页。
    ② 张奎良:《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创新》,《求是学刊》1997年第6期,第25页。
    ① 《邓小平思想年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8页。
    ② 《邓小平思想年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73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4页。
    ④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陈云传》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7页。
    ⑤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95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2页。
    ②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7页。
    ③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6页。
    ①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5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8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9-380页。
    ① 玛雅:《中国为什么能》,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年版,第13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2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2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2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3、191页。
    ① 江泽民:《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讲话》,《人民日报》1997年5月30日,第1版。
    ② 《十五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页。
    ③ 《十五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页。
    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46页。
    ①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页。
    ① 《十五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8页。
    ② 《十五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5页。
    ③ 《十五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5页。
    ④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页。
    ⑤ 江泽民:《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00年第14期,第1页。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730页。
    ②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730页。
    ③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730页。
    ④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
    ⑤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⑥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页。
    ①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页。
    ②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0页。
    ②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页。
    ③ 中央电视台:《国情备忘录》,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3页。
    ④ 赵学清等:《多维视角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4页。
    ① 中央电视台:《国情备忘录》,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27页。
    ② 中央电视台:《国情备忘录》,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123页。
    ③ 《自来水苯超标20倍》,《新京报》2014年4月12日,第15版。
    ① 中央电视台:《国情备忘录》,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248页。
    ②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2页。
    ① 中央电视台:《国情备忘录》,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249页。
    ② 中央电视台:《国情备忘录》,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154页。
    ③ 中央电视台:《国情备忘录》,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248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⑤ 玛雅:《中国为什么能》,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年版,第2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① 赵学清等:《多维视角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7页。
    ② 国家年鉴社:《中国国情读本》2014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年版,第6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5页。
    ① 王作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定位的哲学依据》,《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第2页。
    ② 《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① 《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3页。
    ② 闫志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52页。
    ① 闫志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54页。
    ①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页。
    ②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
    ① 梁启超:《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新民丛报》第18期,1902年9月15日。
    ② 乔耀章:《“后新民主主义社会”》,《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34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7-338页。
    ① 《中国共产党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①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页。
    ② 王伟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9页。
    ① 朱春珠:《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年第12期,第29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③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页。
    ④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页。
    ①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页。
    ②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① 《列宁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4页。
    ① 《列宁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80页。
    ② 《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995版,第381页。
    ①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4页。
    ①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页。
    ② 王慎等:《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求实》2013年第6期,第65页。
    ③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2-13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
    ② 《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4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4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8页。
    ① 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2年11月30日,第1版。
    ② 刘明福:《中国梦》,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1页。
    ③ 习近平:《接受拉美三国媒体联合书面采访》,《新华社北京电》2013年5月31日。
    ④ 习近平:《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第1版。
    ⑤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9页。
    ①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页。
    ②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页。
    ④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6页。
    ①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页。
    ①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页。
    ②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5页。
    ③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5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5-136页。
    ④ 徐涛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与政治体制改革》,《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9期,第164页。
    ⑤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5页。
    ⑥ 林夕:《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学习百问》,北京:研究出版社2013年版,第139页。
    ① 林夕:《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学习百问》,北京:研究出版社2013年版,第129页。
    ① 李景源、孙伟平:《价值观和价值导向论要》,《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第36页。
    ② 孙立平:《构建以权利为基础的制度安排》,《南方周末》2004年1月1日,第8版。
    ③ 吴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的现状与使命》,《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4期,第31页。
    ④ 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7页。
    ① 林夕:《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学习百问》,北京:研究出版社2013年版,第144页。
    ①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7页。
    ②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9页。
    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2页。
    ② 周越等:《逻辑起点的概念及观点诠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5期,第17页。
    ③ 梁庆寅编著:《辩证逻辑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49-250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页。
    ⑤ 章沛、李志才等主编:《辩证逻辑教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62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7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9页。
    ① 帅国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中山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第117页。
    ①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40页。
    ② 许俊达等:《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论》,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第116页。
    ① 《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3页。
    ② 中央党史研究室:《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人民日报》2013年11月8日,第6版。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9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①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8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51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3页。
    ① 中央党史研究室:《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人民日报》2013年11月8日,第6版。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① 纪光欣:《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历史地位》,《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第6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① 《十八届三中全会辅导读本》,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3年版,第1页。
    ①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①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2页。
    ② 刘明福:《中国梦》,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287页。
    ①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30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957.196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963.197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23卷)[M1.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97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65.196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1]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13]列宁全集(第13卷、第42卷、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4]列宁全集(第27、28、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5]列宁全集(第29、38、39、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6]列宁全集(第31、32、34、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7]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8]列宁最后的书信和文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9]布哈林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0]范玉传.布哈林传[M].北京: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1]斯大林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22]斯大林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23]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4]斯大林文选(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25]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6]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27]毛泽东选集(第6-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8]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9]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0]毛泽东文集(第6-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2]邓小平文选(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4]邓小平思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35]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陈云传(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36]江泽民文选(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7]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38]《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9]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0]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1]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4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44]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5]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6]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7]十八届三中全会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3.
    [48]陈学明.永远的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9]杨适.人的解放——重读马克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50]张森年.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之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1]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1995.
    [52]许耀桐,杨兴林.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53]杨继绳.邓小平时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54]方雷.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和科学价值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55]周向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6]成龙.海外邓小平研究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7]秦宣.邓小平理论研究述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8]郑必坚.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59]中宣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
    [60]王先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61]中宣部.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
    [62]中宣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3]李君如.中国道路中国梦[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3.
    [64]刘明福.中国梦[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
    [65]林夕.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学习百问[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3.
    [66]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67]张远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多维透视[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68]王伟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9]中宣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3.
    [70]朱峻峰.理论自信十讲[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
    [71]白钢.制度自信十讲[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
    [72]孟鑫.道路自信十讲[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
    [73]闫志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4]崔常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
    [75]程伟礼,戴雪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76]高宝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77]梅荣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78]周中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9]叶庆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深度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0]许俊达.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论[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
    [81]于光远.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82]赵家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简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83]叶启绩.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84]刘成,马约生.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缘起与演进[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85]黄苇町.苏共亡党十年祭[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
    [86]李冠乾.苏联史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87]田恬秀.社会主义500年[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
    [88]玛雅.中国为什么能[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
    [89]中央电视台.国情备忘录[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0.
    [90]国家年鉴社.中国国情读本(2014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
    [91]梁庆寅编著.辩证逻辑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92]章沛,李志才主编.辩证逻辑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
    [93]林剑.马克思主义究竟是在为谁代言[J].学术月刊,2013(01)
    [94]林剑.论文化生成与发展中的必然性与相对独立性[J].江汉论坛,2012(10)
    [95]林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坐标下的公平、公正问题[J].教学与研究,2012(04)
    [96]林剑.文化与文明之辨[J].学术研究,2012(03)
    [97]林剑.一个被深度歪曲与误释的概念和理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01)
    [98]林剑.文化的批判与批判的立场[J].哲学动态,2012(01).
    [99]林剑.论工业史与商业史在马克思历史观中的地位与价值[J].哲学研究,2011(11)
    [100]林剑.文化危机与文化进步[J].江汉论坛,2011(10)
    [101]林剑.我看儒学和新儒学[J].江海学刊,2011(06)
    [102]林剑.文化的评价及其尺度[J].学术月刊,2011(06)
    [103]林剑.文化哲学问题研究的问题之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04)
    [104]林剑.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思维辐射的轴心[J].哲学研究,2008(06)
    [105]林剑.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革命的思与辩[J].哲学研究,2007(05)
    [106]林剑.马克思历史观视野中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J].江海学刊,2005(06)
    [107]林剑.论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的实践范畴与唯物史观的逻辑结构[J].哲学研究,2004(12).
    [108]林剑.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划分的再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1994(06)
    [109]叶泽雄,郭广平.社会历史规律研究综述[J].青海社会科学,2012(05)
    [110]叶泽雄.邓小平社会理想论纲[J].求索,2003(06)
    [111]叶泽雄.论社会规律研究应有的方法论视角[J].天津社会科学,2004(09).
    [112]叶泽雄.论邓小平对中国未来社会的理想建构[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0(03).
    [113]刘从德,杨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几个问题[J].学术论坛,2009(12).
    [114]刘从德,顾训宝.邓小平和平发展理论及其渊源与发展[J].学习论坛,2012(05)
    [115]刘从德,顾训宝.探析学界围绕列宁的“一国首先胜利”思想展开的几点论争[J].贵州社会科学,2012(04).
    [116]刘从德.邓小平对和平共处理论的重大发展[J].社会主义研究,2000(04)
    [117]彭真明,常健.盲目照搬还是尊重国情[J].法商研究,2005(04)
    [118]刘希刚,韩璞庚.关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哲学思考[J].江汉论坛,2013(10)
    [119]鉴传今.与时俱进,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J].哲学研究,2003(01)
    [120]孙来斌.五形态论与三形态论内在统一[J].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06)
    [121]李景源,孙伟平.价值观和价值导向论要[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04)
    [122]周尚文.联结经典社会主义与现实主义理论之桥[J].上海社科院学术季刊,1999(01)
    [123]张奎良.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创新[J].求是学刊,1997(06)
    [124]叶险明.马克思的“五形态论”与“三形态论”[J].学术界,1992(01)
    [125]苏戍安.论布哈林落后社会主义理论[J].科学社会主义研究,1989(09).
    [126]刘佑成.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J].哲学研究,1988(12)
    [127]夏振宁,王平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当代最大国情[J].经济研究导刊,2013(05)
    [128]梁柱.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研究[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3(02)
    [129]刘国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和本质特征[J].当代经济研究,2013(02)
    [130]吴波,韩小南.辩证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J].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3(01)
    [131]程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卓越贡献[J].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01)
    [132]胡连生.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划分问题[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06).
    [133]吴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的现状与使命[J].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2(04)
    [134]王珊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论[J].沧桑,2012(04).
    [135]刘艳萍.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区别[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02).
    [136]贾作璋,黄萍.论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大切入点[J].前沿,2012(01)
    [137]崔英会.浅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J].改革与开放,2011(14)
    [138]张建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演进历程与理论创新[J].学习与实践,2011(07)
    [139]陈青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衡量[J].社会科学家,2011(05)
    [140]何炼成.试论“现实中国处于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J].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04).
    [141]黄志高.中共十六大以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新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03)
    [142]覃宪儒,甘武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与创新[J].学理论,2011(02)
    [143]周新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若干理论问题[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01)
    [144]刘国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与初级阶段实践的矛盾[J].经济学动态,2010(12)
    [145]程薇.历史视域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01).
    [146]李栋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唯物解读[J].高等函授学报(哲社版),2009(08).
    [147]纪光欣.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历史地位[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09(04).
    [148]吴波.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再认识.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04).
    [149]王新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定位再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09(02)
    [150]高建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定位及其对改革发展的影响[J].重庆社会科学,2008(05)
    [151]刘源.列宁、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思想浅析[J].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04)
    [152]程恩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J].河南社会科学,2008(03)
    [153]韩振亮.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01)
    [154]王梦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J].党建研究,2007(11)
    [155]杨军.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J].高校理论战线,2007(08).
    [156]杨承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辨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06).
    [157]张振华.江泽民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7(06).
    [158]赵学清.多维视角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05)
    [159]辛向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化的典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06)
    [160]巩茹敏.论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在联系[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04).
    [161]李德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点问题新论[J].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01)
    [162]孟彩云.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5(01)
    [163]陈金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新探[J].理论建设,2004(05)
    [164]张晓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新内涵[J].社会主义研究,2004(05)
    [165]李忠杰.邓小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J].中共党史研究,2004(05).
    [166]李清,李加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与发展[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04).
    [167]王力军.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论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J].东方论坛,2004(03)
    [168]唐莉,武向东.近十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研究述评[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02).
    [169]宋凡金.共产主义两个阶段划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J].泰山学院学报,2003(04).
    [170]牟向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再认识[J].理论界,2003(02)
    [171]吴树青.深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02)
    [172]张广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非“卡夫丁峡谷”[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01).
    [173]秋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新发展[J].求是,2002(17)
    [174]韩庆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人的全面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2(06)
    [175]张军.跨越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05)
    [176]李俊.从国情论、国力论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J].渝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03).
    [177]徐久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再认识[J].晋阳学刊,2002(03)
    [178]黄仁伟.中国崛起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03)
    [179]朱春珠.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12)
    [180]荣开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论[J].江汉论坛,2001(06)
    [181]于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及其实践意义[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03)
    [182]李延华.从马克思形态理论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1(02).
    [183]许先春.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再思考[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0(06).
    [184]帅国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J].中山大学学报,2000(05)
    [185]纪培荣.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与马恩“跨越论”[J].山东社会科学,2000(05)
    [186]武善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意义[J].山东社会科学,1999(04)
    [187]黄海娃.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01)
    [188]王永刚,胡小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伊犁师院学报,1998(03).
    [189]高继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地位[J].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02)
    [190]赵家祥.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几点认识[J].社会科学家,1998(01)
    [191]张吉清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01).
    [192]张奎良.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创新[J].求是学刊,1997(06)
    [193]齐世荣.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伟大意义[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05)
    [194]戴圣鹏.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概念[J].哲学研究,2012(04).
    [195]高新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若干问题研究[J].理论学刊,2012(01).
    [196]张潇文,姚润皋.深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3(03)
    [197]王慎.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J].求实,2013(06)
    [198]蒋丽,邱秀华.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力探索[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03).
    [199]雷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浙江社会科学,2012(10).
    [200]李红军,梅荣政.关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发展道路关系的思考[J].江汉论坛,2011(12)
    [201]杨丹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再思考[J].学习论坛,2011(11).
    [202]周贤山.世界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06)
    [203]包心鉴.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J].新视野,2011(06)
    [204]侯远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探析[J].中州学刊,2011(06).
    [205]薄明华.关于“普世价值”争论的回顾与思考[J].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06)
    [206]孟宪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基本经验[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1(04)
    [207]雷江梅.邓小平的世界历史眼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石[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06)
    [208]徐艳玲,申森.国外学者眼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知[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06).
    [209]刘浚.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J].人民论坛,2011(02)
    [210]郑异凡.斯大林模式的来龙去脉[J].探索与争鸣,2009(02).
    [211]马龙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体制模式的超越[J].探索与争鸣,2009(02)
    [212]肖引.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湖北社会科学,2008(11).
    [213]齐卫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之我见[J].江汉论坛,2008(11)
    [214]徐鸿武,袁金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J].人民论坛,2008(12)
    [215]叶庆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J].科学社会主义,2008(02)
    [216]邱红霞.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J].皖西学院学报,2008(03)
    [217]田瑞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维度[J].河北大学学报,2008(02).
    [218]袁秉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J].党政论坛,2008(01)
    [219]刘林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特质[J].学习论坛,2008(02).
    [220]陈文通.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01)
    [221]吴恩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苏联模式”析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08).
    [222]秦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J].科学社会主义,2007(05)
    [223]阎志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J].科学社会主义,2007(06)
    [224]苏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J].理论参考,2007(12).
    [225]王怀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J].科学社会主义,2007(05)
    [226]刘海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J].科学社会主义,2007(05).
    [227]庄前生.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构想[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2).
    [228]汤德森.对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评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5(04)
    [229]俞良早.“东方列宁学”论列宁主义的核心内容[J].江汉论坛,2003(09)
    [230]蔡金发.列宁到斯大林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J].学习月刊,1996(10).
    [231]包心鉴.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N].人民日报,2008-1-2.
    [232]张伯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N].人民日报,2007-11-27.
    [233]何毅亭.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N].光明日报,2007-11-15.
    [234]秦宣.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7-11-5.
    [235]费孝通.论中国文化在全球化中的历史定位[N].北京日报,2000-11-6.
    [236]韩振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定位[N].浙江日报,2007-12-3.
    [237]严书翰.怎样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N].学习时报,2008-1-22.
    [238]张西立.中国模式的特质[N].学习时报,2009-4-13.
    [239]沈宝祥.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N].学习时报,2007-12-27.
    [240]徐崇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N].文汇报,2008-3-3.
    [241]石仲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的创新理论体系[N].文汇报,2007-11-5.
    [242]Nick Knight. The Maxism of Mao Zedong:Empiricism and Discourse in the Field of Mao Studies[M].Chinese Affairs,1986.
    [243]Stuart R.Schram.Mao Zedong a Hundred Years on:The Legacy of a Ruler[M].China Quarterly, 1994.
    [244]Arif Dirlik.Modernism and Antimodernism in Mao Zedong's Marxism[M].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Mao Zedong Thought, 1997.
    [245]Nolan.P. China at the Crossroads[M].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 2005.
    [246]Macfarquhar.The Post-Confucian Challenge[M].Economist, 1980.
    [247]Halperin, S.Laxer.Effective resistance to corporate globalisation[M]. Global Civil Society and its Limits, 2003.
    [248]Jeffrey M.Ayres.Global Civil Society and International Protest: No Swan Song Yet for the State[M]. Global Civil Society and Its Limits, 2003.
    [249]Scholte,Jan Aart.Globalization: A Critical Introduction[J].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2000.
    [250]Alan Gibert.Social Theory and Revolutionary in Marx[J]. The American Political Review, 1979(06).
    [251]Oscar J.Hammen.Marx and the Agrarian Question[J].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72(06).
    [252]Timothy F. Harding.Critique of Vanden's "Marxism and the Peasantry" [J].Latin American Perspectives, 1982(09).
    [253]Benjiamin I.Schwartz, Douglas S.Paauw.Marx Against the Peasant:Two Comments on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far east by David Mitrany[J].The Far Eastern Quarterly, 1952(11).
    [254]Nigel Harris.The Revolutionary Role of the Peasants[J].International Socialism, 1969(12).
    [255][美]大卫·W·尤因,周艳辉译.美国学者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的争论[J].国外理论动态,2004(12)
    [256][美]阿里夫·德里克,吕增奎译.重访后社会主义:反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05).
    [257][德]乌利·弗兰茨著,天力、李强译.邓小平传[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258][匈]巴拉奇·代内什著,阚思静、季叶译.邓小平[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
    [259][澳]大卫·古德曼著,田酉如译.邓小平政治评传[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
    [260][英]查德·伊文思著,武市红译.邓小平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