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退出法律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研究的主题为股东退出法律制度,即股东主动退出公司和被动退出公司的方式及相应的制度安排。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股东退出法律制度的概述与理论研究,第二部分为股东主动退出制度研究,第三部分为股东被动退出制度研究。
     股东退出制度具有重要的法律和经济意义。文章首先就股东退出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以明确研究主题,本文研究的股东退出并非股东的一般退出权,而是股东利用股权转让、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等制度形式退出公司,或者股东因股份强制回收、挤出式合并等制度形式被迫退出公司,即本文研究能够导致股东退出公司这一结果的制度形式。作为后文研究的理论认识基础,论文明确了两个基本判断,即股东退出的要求具有绝对性,股东权不具永久性。股东退出制度具有保障资源优化配置、保障股东权益和提高公司经营效率等三方面的功能,根据股东自身在退出过程中的意愿与地位,股东的退出可以分为主动退出与被动退出两大类。
     在第一部分的理论研究中,文章主要论述股东退出法律制度的构建是在矛盾的力量中寻求平衡的结果。这些矛盾的力量包括了公司人合性与资合性的矛盾、股东权益保护与公司债权人权益保护的矛盾、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公司自治与国家强制的矛盾。人合与资合的矛盾运动决定了不同公司形式拥有不同的退出路径,股东权益保护与债权人权益保护的矛盾运动决定了股东退出法律制度的建构空间,公平与效率的矛盾运动决定了股东退出法律制度的过程与目标,公司自治与国家强制的矛盾运动决定了股东退出法律制度的改造能力。
     第二部分为股东主动退出法律制度研究,该部分主要探讨了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和公司司法解散等三种退出形式。对于股份收买请求权的价值功能虽有诸多学说,但其最基本的功能还在于为反对特定公司行为的异议股东提供退出公司的路径。在立法思想上,应持有利于异议股东之态度。与异议股东相比,公司无论在信息方面、专业性方面还是财力方面都明显处于优势地位,公司应当在整个程序中处于主导和引导地位,这种地位不会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权利,相反,公司必须承担没有适当履行主导义务所带来的不利后果。表面看来,反对股东处于被动地位,但实际上却是负担的减轻。我国虽然引进了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但在立法思想和具体规则上还存在诸多不足,应从完善原因事实、强化和细化程序性规则以及采取有利于反对股东之立法态度等方面进行改革。
     在股权转让中,股权转让的限制条件以及股权转让债权行为与物权性变动效力是研究的重点。公司章程可以对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进行限制,但如果过度的限制条件严重阻碍、甚至禁止股权转让,或者在股东之间造成不公平待遇,限制条款可能无效。我国《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采取了“同意条款”和“优先购买权”双重限制措施,但双重限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受到质疑,除非立法者有意在强制购买的公平价格与优先购买的同等价格之间进行区分。关于限制条件对股权转让效力的影响,本文认为限制条件对股权转让的债权效力不产生任何影响,无论是否征得其他股东同意以及其他股东是否放弃优先购买权,股东与受让人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都不受影响,限制条件真正限制的是股权的变动,即如果不符合股权转让的限制条件,股权转让不能产生权利变动的效果。
     在公司出现僵局时,公司无法正常运营,股东亦无法通过其他途径退出公司,司法解散为处于僵局中的股东提供了退出公司的路径。法院在判断是否解散公司时,应从“僵局”入手,依循是否已确实形成公司僵局的判断逻辑。解散公司诉讼中应以所有不同意解散公司的股东为被告,其他股东为第三人。在解散之诉中,公司是被股东请求解散的客体,此时公司应当是沉默和无意志的。公司作为一个主体出现的前提是能够形成意志。公司是法律拟制的主体,其意思形成、表示和行为需要公司机关作出,在公司僵局中这些机关已经陷于瘫痪状态,根本无法形成公司意志,公司已经丧失了作为主体的基础。根据当事人的意见,法院在作出解散判决时可一并对解散后的清算作出安排。
     第三部分为股东被动退出法律制度研究,该部分主要探讨股份强制回收、挤出式合并、少数股东的强制排除、岗位股强制转让以及股权强制执行等制度内容。股东被动退出就是股东的退出并非出于自愿,而是因为某些事由的出现或条件的成就必须退出公司,被动退出具有强制性。
     股东因持股被强制回收而退出公司是在出现公司章程规定的事由时,公司可以强制取得并注销股东的股份,股东丧失股份而退出公司。该项制度通常适用于具有人合特性的封闭公司,公司章程必须对股份的强制回收作出许可或规定。股份回收事由可以分为与股东本身相关的事由和与股东本身无关的事由。与股东本身相关的事由包括丧失特定的必要职业条件、违反竞业禁止、一再违反业务执行人义务、股东解约等。与股东本身无关的回收事由主要有股东破产、自然人股东死亡和股份出质等。在家庭公司中还可以规定,在离婚时或向家族以外的人出售股份时或由外人继承股份时,公司可以回收该股份。公司回收股份时应向持股人支付补偿,但补偿的支付不能消减维持公司资本所必需之公司资产。
     挤出式合并也称为现金逐出合并,是具有持股优势的大股东推动其本身或专门成立的子公司与目标公司合并,并在合并中向目标公司少数股东支付现金或其他非存续公司或母公司股份的对价,作为丧失目标公司股份的补偿,藉此方式将少数股东挤出公司。挤出式合并实现的重要条件是现金对价形式的合法性和多数股东的对价形式决定权,少数股东只能选择接受合并计划中规定的对价或行使股份收买请求权,但无论如何选择,都无法改变退出公司的结果。除非合并过程中存在欺诈等不法行为,少数股东不能对合并提出控诉,对于补偿价格的不满,只能寻求股份收买请求权的救济。
     少数股东的强制排除也可称为股份的强制购买,即法律赋予大股东在达到极高的法定持股比例时,有权强制购买少数股东的股份,少数股东因此被迫退出公司。股份强制购买制度的正当性前提是股东权的非永久性、可剥夺性的判断,其合理性在于防止少数股东滥权和对于效率的追求,但追求效率的同时必须确保公平,因此少数股东必须得到公平的价格补偿。依我国《证券法》之规定,收购方的收购行为导致上市公司不再符合上市条件时,尚未出售股份的少数股东有权要求收购方购买其股份,即少数股东享有该种情形下的退出权。在保护少数股东的同时不能忽视多数股东的利益诉求,在赋予少数股东退出权的同时,应当赋予多数股东实现私有化的权利。这两项权利并不冲突,无论是少数股东行使退出权,还是收购方行使排除权,结果都是少数股东以收购的价格条件退出公司。
     岗位股的强制转让是股东因任职岗位而取得股份,岗位与股份具有关联性,股东一旦离开岗位,便失去继续持股的正当性,股东必须出让其持有的岗位股。岗位股的强制转让在法律上符合契约的精神,在经济上有利于公司或大股东实施岗位股激励政策。岗位股的强制转让必须在公司章程或股东协议中有所规定,如果没有约定转让的价格,应以公平价格为原则。我国的职工持股会是为职工共同持股而成立的组织,持股会成员之间应是股份共有关系。设置职工持股会的企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原则上都应当在章程中规定,职工离开企业时必须在内部出让其股份,出售的价格应以公平和便于计算为原则。
     股权强制执行是股东因其债权人的原因而被迫退出公司,虽然在退出公司的原因上与公司及其他股东无关,但因为有限公司具有封闭性,股份强制执行时必须考虑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利益。我国《公司法》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强制执行,确认其他股东对强制执行的股权具有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购买权,但其规定的优先购买权行使规则违背强制执行中以拍卖确定价格的规则,拍卖之前同等价格条件尚未形成,其他股东无从决定是否行使优先购买权。法院应将强制执行及拍卖事宜告知公司,并由公司告知其他股东,有意购买的股东应在拍卖过程中出现最高价时作出是否愿意以该价格购买的表示。
The article focuses on exit mechnismen of shareholders, in detail on initiative exit and passive exit ways and relevant systems. The article includes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ory study on exit mechnismen of shareholders, the second part is on initiative exit mechnismen and the third part is on passive exit mechnismen.
     In the first part we know that the exit mechnismen of shareholders is result of balancing between contrary factors. The contrary factors includ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ersonal characteristic and capital characteristic of company, contradiction between protection of shareholders and protection of creditors, contradiction between fair and efficiency,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mpany autonomy and national enforcement.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personal characteristic and capital characteristic influences the exit ways of companies with different form,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protection of shareholders and protection of creditors influences the construction space of exit mechnismen of shareholder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fair and efficiency influences the process and target of exit mechnismen of shareholder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mpany autonomy and national enforcement influcences the change ability of exit mechnismen of shareholders.
     The second part is on initiative exit mechnismen of shareholders. This part inclues share transfer of closed company, appraisal right and judicial dissolve. In share transfer the restrictive conditions and efficacy of transfer contract and transfer activity are central items. According to this text the restrictive conditions have no influence on transfer contract, but real influence on transfer activity. The appraisal right has more functions, but the basics function is to provide an exit way for shareholders. Our company law has stipulated appraisal right, but the ruls have many defects. When deadlock occurs, company can not regular operate. Shareholders can not exit from company through other ways, judicial dissolve provides shareholders in deadloci an exit way.
     The third part is on passive exit mechnismen of shareholders. This part includes forcible redemption of shares, cash out merger, squeeze out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forcible transfer of shares for employment and judicial execution of shares. The passive exit means that perhaps the shareholder do not want to exit, but must exit from company because the for passive specially stipulated reasons and conditions happen. The forcible redemption of shares means that company may forcibly obtain and write off shares when the in company contract stipulated reasons occur. Cash out merger means that the majority shareholder can freeze out minority shareholder through cash payment in merger between majority shareholder and company. The squeezing out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means that the majority shareholder with overwhelming shares has the right to buy the rest shares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and the minority shareholders must sell their shares. The forcible transfer of shares for employment means that shareholder obtains the shares because of employment, when the shareholder loses employment he has no longer reasons to continue holding the shares. So the shareholder must sell out his shares for employment. The judicial execution of shares means that the shareholder must exit from company because of his creditor. Although the reason leading to exit has nothing with company and other shareholders, but for closed company the interest of company and other shareholders must been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引文
[1][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方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17页。
    [1]BGHZ 116,359.参见杨君仁:《有限公司股东退股与除名》,神州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143页。
    [2]周友苏:《新公司法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31页。
    [1]BVerfGE,14,263.
    [2]BverfGE,100,289.
    [1][韩]李哲松:《韩国公司法》,吴日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4页。
    [1]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第66条规定的法定退股事由为股东死亡、破产、受禁治产之宣告、除名、股权强制执行。
    [2]参见柯芳枝:《公司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页。
    [3]参见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第70条。
    [1]参见柯芳枝:《公司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108页。
    [2]参见柯芳枝:《公司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页。
    [3]参见柯芳枝:《公司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页。
    [4]参见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第67条。
    [1]柯芳枝:《公司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8页。
    [1]赵旭东等:《公司资本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2][美]罗伯特.C.克拉克:《公司法则》,胡平等译,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第504页。
    [3]参见廖大颖:《公司法原论》,三民书局2006年版,第96页。
    [4]参见石少侠:《公司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
    [1]赵旭东等:《公司资本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3页。
    [2]参见台湾地区《公司法》第167条。《学习式六法》,台湾高点出版事业公司2007年版,第伍-37页。
    [3]参见柯芳枝:《公司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7-128页。
    [4]范健,蒋大兴:《公司法论》(上),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35页。
    [1]赖源河:《实用商事法精义》,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83年版,第118页。
    [2]方嘉麟:《论资本三原则体系之内在矛盾》,载台湾《政大法学评论》第59期。
    [3]冯果:《论公司资本三原则理论的时代局限》,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3期。
    [1]赵旭东等:《公司资本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34页。
    [2][美]路易斯.洛温斯坦:《公司财务的理性与非理性》,张蓓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页。
    [3]参见林丽香:《企业取回自己股份之法律问题》,载《台北大学法律论丛》第48期。
    [4]参见《学习式六法》,台湾高点出版事业公司2007年版,第伍-38页。
    [1]我国《公司法》第143条。
    [2]参见柯芳枝:《公司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8-129页。
    [1]参见虞政平:《美国公司法规精选》,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345-346页。
    [2]参见[英]丹尼斯.吉南:《公司法》,朱羿锟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28页。
    [1]参见[英]丹尼斯.吉南:《公司法》,朱羿锟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页。
    [2]参见[英]丹尼斯.吉南:《公司法》,朱羿锟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页。
    [3]参见[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16-617页。
    [1]参见[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20-625页。
    [2]参见杜景林,卢谌:《德国股份法.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德国公司改组法.德国参与决定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8页。
    [3][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25页。
    [4]BGHZ 15,391-393.转引自[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26页。
    [1][美]罗伯特.C.克拉克:《公司法则》,胡平等译,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第521页。
    [2]《美国标准商事公司法》第6.40节。参见沈四宝:《最新美国标准公司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8-59页。
    [3]参见[美]罗伯特.C.克拉克:《公司法则》,胡平等译,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第513页。
    [1]参见[美]罗伯特.C.克拉克:《公司法则》,胡平等译,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第513页,第529页脚注64。
    [2]参见《美国标准商事公司法》第6.40节。参见沈四宝:《最新美国标准公司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8-59页。
    [3][美]罗伯特.C.克拉克:《公司法则》,胡平等译,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第523页。
    [4][美]罗伯特.C.克拉克:《公司法则》,胡平等译,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第522-523页。
    [1]参见[英]丹尼斯.吉南:《公司法》,朱羿锟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133页。
    [2]参见[英]丹尼斯.吉南:《公司法》,朱羿锟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36页。
    [1]卓泽渊:《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2]刘冰:《和谐社会下的公平与效率》,载《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3]卓泽渊:《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4]《牛津法律大辞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920页。
    [5]齐延平:《法的公平与效率价值论》,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6][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7]李从军:《价值体系的历史选择》,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1]卓泽渊:《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页。
    [2][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13页。
    [3]严存生:《法律的价值》,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2页。
    [4][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0-61页。
    [5][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0页。
    [1]参见卓泽渊:《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135页。
    [2][美]金勇义:《中国与西方的法律观念》,陈国平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9页。
    [3]卓泽渊:《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413页。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页。
    [5][比利时]佩雷尔曼著:《正义、法律和辩论》,D.Reidel出版公司1980年版,第11页。转引自张文显:《当代西方法哲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86页。
    [6]参见钱弘道:《经济分析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79-182页。
    [7]参见陈国富:《法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1][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页。
    [2]参见陈国富:《法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2页。
    [3][美]R.科斯:《生产的制度结构》,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2年第3期。
    [4]参见[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中文版译序)第20-26页。
    [5][美]大卫.D.弗里德曼:《经济学语境下的法律规则》,杨欣欣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6]强世功:《法理学视野中的公平与效率》,载《中国法学》1994年第4期。
    [1]樊纲:《渐进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1页。
    [2]齐延平:《法的公平与效率价值论》,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3][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4][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0-71页。
    [5][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1-62页。
    [6]王志诚:《企业组织重组法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7]顾培东:《效益,当代法律的一个基本价值目标》,载《中国法学》1992年第3期。
    [8]赵震江:《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效率与平等原则及法律对策》,载《中外法学》1994年第5期。
    [9]张明乃:《论法学中的公平与效率》,载《法学》1992年第3期。
    [1]师棠:《市场经济与法律现代化》,载《法学》1993年第2期。
    [2]谢鹏程:《基本法律价值》,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7页。
    [3]胡鸿高:《商法价值论》,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4]王红一:《公司法功能与结构法社会学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
    [5]参见江平,方流芳:《新编公司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9-10页。
    [6]张明安:《公司法上的利益平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7]参见柯芳枝:《公司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1、549页。
    [1][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18页。
    [2]BGHZ 103,184.参见[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08页。
    [3]BGHZ 129,136.参见[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页。
    [4]参见甘培忠:《公司控制权的正当行使》,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85页。
    [5]参见[马来西亚]罗修章,王鸣峰:《公司法:权力与责任》,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48-260页。
    [1]衡平法意义上的“欺诈”并不需要实际上的欺骗或不诚实。Parker勋爵在Vatcher v.Paull一案中做出了经典解释:“欺诈”一词在同权力欺诈相联系时,其不必然指委任者的任何等同于普通法上所界定的、可以认定为不诚实和不道德的措辞或者行为。其仅仅意味着权力行使的目的或者意图已经超出了创造权利的法律文件所规定的范围,或者未被这种法律文件所认可。参见[马来西亚]罗修章,王鸣峰:《公司法:权力与责任》,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页。
    [2]《民法典》第138条第1款:违反善良风俗的法律行为无效。
    [3]德国联邦最高法院2005年9月19日判决-ⅡZR 173/04;2005年9月19日之判决-ⅡZR 342/03.
    [1]参见梁上上:《论股东表决权》,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3-68页。
    [1][美]罗伯特.W.汉密尔顿:《美国公司法》,齐东祥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74页。
    [1][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536页。
    [1]杨崇森:《私法自治制度之流弊及其修正》,载郑玉波(主编):《民法总则论文选辑》(上),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01页。
    [1]梁慧星:《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二十世纪民法回顾》,载《中外法学》1997年第2期。
    [2]苏永钦:《走入新世纪的私法自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3]王红一:《公司法功能与结构法社会学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6-87页。
    [4]王红一:《公司法功能与结构法社会学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1页。
    [5]蔡立东:《公司自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7页。
    [1]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2]参见邓辉:《论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9-61页。
    [3]邓辉:《论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1页。
    [1][美]爱森伯格:《公司法的结构》,张开平译,载王保树:《商事法论集》(第3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90-391页。
    [2]苏永钦:《民法经济法论文集》,台湾政治大学法律学系法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印1998年版,第96页。
    [3]汤欣:《论公司法的性格--强行法抑或任意法?》,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
    [1][美]爱森伯格:《公司法的结构》,张开平译,载王保树:《商事法论集》(第3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90-391页。
    [2]赵旭东:《公司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6页。
    [1]游啟璋:《股份收买请求权的股东退场与监控机制》,载《月旦法学杂志》2006年第1期。
    [2]See Barry M.Wertheimer,The Purpose of the Shareholders' Appraisal Remedy,65 Tenn.L.Rev.661(1988).
    [3]See Barry M.Wertheimer,The Purpose of the Shareholders' Appraisal Remedy,65 Tenn.L.Rev.661(1988).
    [1]See Barry M.Wertheimer,The Purpose of the Shareholders' Appraisal Remedy,65 Tenn.L.Rcv.661(1988).
    [2]See Barry M.Wertheimer,The Purpose of the Shareholders' Appraisal Remedy,65 Tenn.L.Rev.661(1988).
    [1]See Bayless Manning,The Shareholder 's Appraisal Remedy:An Essay for Frank Coker,72 YALE L.J.223(1962).
    [2]See Peter V.Letsou,The Role of Appraisal in Corporate Law,39 B.C.L.Rcv.1121.
    [3]See Bayless Manning,The Shareholder's Appraisal Remedy:An Essay for Frank Coker,72 YALE L.J.223(1962).
    [4]See Daniel R.Fischel,The Appraisal Remedy in Corporate Law,1983 Am.B.Found.Res.J.875(1983).
    [1]See Peter V.Letsou,The Role of Appraisal in Corporate Law,39 B.C.L.Rev.1121.
    [2]See Peter V.Letsou,The Role of Appraisal in Corporate Law,39 B.C.L.Rev.1121.
    [3]See Peter V.Letsou,The Role of Appraisal in Corporate Law,39 B.C.L.Rev.1121.
    [4]所谓差额补偿是指反对股东股份之公平价格与原先公司预收购价格之差额。
    [5]See Hideki Kanda & Saul Levmore,The Appraisal Remedy and the Goals of Corporate Law,32 UCLAL.Rev.429(1985).
    [1]See Frank H.Easterbrook & Daniel R.Fischel,Corporate Control Transaction,91 Yale L.J.698(1982).
    [2]See Peter V.Letsou,The Role of Appraisal in Corporate Law,39 B.C.L.Rev.1121.
    [1]See Peter V.Letsou,The Role of Appraisal in Corporate Law,39 B.C.L.Rev.1121.
    [2]See Hideki Kanda & Saul Levmore,The Appraisal Remedy and the Goals of Corporate Law,32 UCLAL.Rev.429(1985).
    [3]See Hideki Kanda & Saul Levmore,The Appraisal Remedy and the Goals of Corporate Law,32 UCLAL.Rev.429(1985).
    [4]See Hideki Kanda & Saul Levmore,The Appraisal Remedy and the Goals of Corporate Law,32 UCLAL.Rev.429(1985).
    [1]See Peter V.Letsou,The Role of Appraisal in Corporate Law,39 B.C.L.Rev.1121.
    [2]See Hideki Kanda & Saul Levmore,The Appraisal Remedy and the Goals of Corporate Law,32 UCLAL.Rev.429(1985).
    [3]See Hideki Kanda & Saul Levmore,The Appraisal Remedy and the Goals of Corporate Law,32 UCLAL.Rev.429(1985).
    [4]See Hideki Kanda & Saul Levmore,The Appraisal Remedy and the Goals of Corporate Law,32 UCLAL Rev.429(1985).
    [5]See Peter V.Letsou,The Role of Appraisal in Corporate Law,39 B.C.L.Rev.1121.
    [6]See Ronald J.Gilson & Bernard S.Black,The Law and Finance of Corporate Acquisitions,Second Edition,The Foundation Press,1995,at 714-722.
    [1]See Peter V.Letsou,The Role of Appraisal in Corporate Law,39 B.C.L.Rev.1121.
    [1]参见柯菊:《股份出售权之研究》,载《公司法论集》,台湾大学法学丛书1996年,第12-13页。
    [2]参见西岛弥太郎:《株式买取请求权》,载田中耕太郎:《株式会社法讲座Ⅲ》,有斐阁昭和三十七年,第983页;
    田中诚二:《会社法详论(上)》,劲草书房昭和四十三年,第413页,转引自林美珠:《股份有限公司特别决议之研究》,台湾地区政治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第141页。
    [1]参见[美]弗兰克.伊斯特布鲁克,丹尼尔.费希尔:《公司法的经济结构》,张建伟、罗培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4页.
    [2][美]罗伯特.C.克拉克:《公司法则》,胡平等译,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第363页。
    [1]条文表述为“依本条规定有权要求公司购回其股份的股东无论按法律或衡平法都应无权抨击导致他要求公司购回其股份的权利,也无权取消或废除该行动,但当公司的行动对提出抗议的股东或对公司是非法的或具有欺诈性的除外。”参见[美]罗伯特.C.克拉克:《公司法则》,胡平等译,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第713页。
    [2][美]罗伯特.C.克拉克:《公司法则》,胡平等译,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第364页。
    [3]380 A.2d 969(Del.1977).
    [4]429A.2d 497(Del.1981).
    [5]498 A.2d 1099(Del.1985).
    [6]542 F.2d 1182(Del.1988).
    [7]参见[美]弗兰克.伊斯特布鲁克,丹尼尔.费希尔:《公司法的经济结构》,张建伟、罗培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4页。另见本文“股东因挤出式合并而退出公司”一章中关于股份收买请求权救济排他性的论述。
    [1]参见陈介山:《不同意股东收买请求权--以原因事实及程序为中心》,载《财产法暨经济法》第十期,2007年6月。
    [2][美]弗兰克.伊斯特布鲁克,丹尼尔.费希尔:《公司法的经济结构》,张建伟、罗培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8页。
    [1]参见沈四宝:《最新美国标准公司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84-185页。
    [2]See Randall S.Thomas,Revising the Delaware Appraisal Statute,3 Del.L.Rev.1,at 3-16.(2000)
    [1]参见《特拉华州普通公司法》第253条。虞政平:《美国公司法规精选》,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97-399页。
    [2]参见《特拉华州普通公司法》第251条。虞政平:《美国公司法规精选》,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93页。
    [3],See American Law Institute,Principl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Analysis and Recommendations,American Law Institute Published(1994),at 296-297.
    [1]参见《学习式六法》,台湾高点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伍-47页。
    [2]参见中国台湾地区经济部1970年9月4日经商字第42149号。
    [3]参见柯菊:《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之股份收买请求权》,载《法令月刊》,第28卷第5期。
    [4]参见《学习式六法》,台湾高点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伍-47页。
    [5]参见中国台湾地区经济部1980年2月23日经商字第05705号。
    [6]81台上2696决,参见《学习式六法》,台湾高点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伍-47页。
    [7]中国台湾地区《民法》第305和306条。
    [8]参见中国台湾地区《企业合并法》第28条1。
    [1]中国台湾地区《企业合并法》第12条第2款。
    [2]中国台湾地区《企业合并法》第18条第Ⅵ款。
    [3]中国台湾地区《企业合并法》第12条第3款。
    [4]参见《学习式六法》,台湾高点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伍-89页。
    [1]中国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法》第33条Ⅰ。
    [2]参见王志诚:《公司分割法制之基础构造-简评金融控股公司法草案之公司分割法制》,载刘渝生,洪秀芬,林克敬,王志诚,罗国华合著:《公司法修正议题论文集》,神州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11-112页。
    [3]参见中国台湾地区《企业合并法》第12条第5项。
    [4]具体理由参见柯芳枝:《公司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
    [1][美]弗兰克.伊斯特布鲁克,丹尼尔.费希尔:《公司法的经济结构》,张建伟,罗培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8页。
    [2][美]弗兰克.伊斯特布鲁克,丹尼尔.费希尔:《公司法的经济结构》,张建,罗培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5页。
    [3]See Randall S.Thomas,Revising the Delaware Appriaisal Statute,3 Del.L.Rev.1.(2000).
    [1]See American Law Institute,Principl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Analysis and Recommendations,American Law Institute Published(1994).at 296-297.
    [2][美]弗兰克.伊斯特布鲁克,丹尼尔.费希尔:《公司法的经济结构》,张建伟,罗培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5页.
    [3][美]罗伯特.C.克拉克:《公司法则》,胡平等译,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第358页。
    [4]See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Committee on Corporate Law,Proposed Changes in the Model Business Corporation Act---Appraisal Rights,54 Bus.Law.213(1998).
    [1]参见沈四宝:《最新美国标准公司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85-186页。
    [2]参见[美]弗兰克.伊斯特布鲁克,丹尼尔.费希尔:《公司法的经济结构》,张建伟、罗培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7页.
    [1]刘连煜:《公司合并态样与不同意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载《月旦法学杂志》第128期。
    [2]参见沈四宝:《最新美国标准公司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页。
    [3]See,American Law Institute,§7.22(Standards for Determining Fair Value)
    [4]刘连煜:《公司合并态样与不同意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载《月旦法学杂志》第128期。
    [5]See 643 A.2d 345(Del.1993).
    [1]刘连煜:《公司合并态样与不同意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载《月旦法学杂志》第128期。
    [2]See Bell v.Kirby Lumber Corp.,413 A.2d 137(Del.1980).转引自刘连煜:《公司合并态样与不同意股东 股份收买请求权》,载《月旦法学杂志》第128期。
    [3]See 457 A.2d 701(Del.1983)
    [1]参见[韩]李哲松:《韩国公司法》,吴日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0-411页。
    [1]刘连煜:《公司合并态样与不同意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载《月旦法学杂志》第128期。
    [2]刘连煜:《公司合并态样与不同意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载《月旦法学杂志》第128期。
    [1]参见沈四宝:《最新美国标准公司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196页。
    [2]参见虞政平:《美国公司法规精选》,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05-407页。
    [3]非诉事件法第22条(无益费用之负担):因可归责于关系人之事由,致生无益之费用时,法院得以裁定
    [4]命其负担费用之全部或一部。参见《学习式六法》,台湾高点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肆-287页。
    [4]此处以美国《标准商事公司法》和《特拉华州公司法》说明美国有关公司法律通常的规定。
    [1]参见美国标准商事公司法第13.20节,沈四宝:《最新美国标准公司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89页;
    特拉华州公司法第262条第4款第1项,虞政平:《美国公司法规精选》,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03页。
    [2]参见美国标准商事公司法第13.21节,沈四宝:《最新美国标准公司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89-190页;
    特拉华州公司法第262条第4款第1项,虞政平:《美国公司法规精选》,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03页。
    [3]美国标准商事公司法规定的期限为通知及表格发出后的40到60日内;特拉华州公司法规定的期限为通知发出之后的20日内。
    [1][美]罗伯特.C.克拉克:《公司法则》,胡平等译,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第360页。
    [1]甘培忠,吴韬:《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探析》,载《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2][美]罗伯特。W.汉密尔顿:《美国公司法》,齐东祥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16页。
    [3][韩]李哲松:《韩国公司法》,吴日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1页。
    [1][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496页。
    [2]赵万一,吴民许:《论有限公司出资转让的条件》,载《法学论坛》2004年第5期。
    [3]王艳丽:《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制度的再认识》,载《法学》2006年第11期。
    [4][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496页。
    [1]顾耕耘:《最新公司法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2][美]罗伯特.W.汉密尔顿:《美国公司法》,齐东祥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18页。
    [3]沈四宝:《最新美国标准公司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4-55页。
    [4]叶林,辛汀芷:《股权优先购买权对股权转让效力的影响--北京新奥特集团等诉华融公司股权转让合同纠纷案》,中国法律信息网,2007-07-05。
    [1]参见虞政平:《美国公司法规精选》,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2页;沈四宝:《最新美国标准公司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4页。
    [2]参见[美]罗伯特.C.克拉克:《公司法则》,胡平等译,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第636页。
    [1]根据《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第2条之规定,合作企业符合中国法律关于法人条件的规定的,依法取得中国法人资格。合作企业的组织形式比合资企业更为灵活,合作企业既可以是公司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企业。所以,《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将合作方的出资转让称为权利、义务转让,而非股权转让。
    [1]罗结珍:《法国公司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74页。
    [2]甘培忠,吴韬:《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探析》,载《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3]吴日焕:《韩国商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0页。
    [4]详见本节之四。
    [5]详见本节之二。
    [1]甘培忠,吴韬:《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探析》,载《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2]吴日焕:《韩国商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0页。
    [1]杜景林、卢谌:《德国股份法·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德国公司改组法·德国参与决定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1页。
    [2]罗结珍:《法国公司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75-76页。
    [3]甘培忠,吴韬:《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探析》,载《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美]罗伯特.W.汉密尔顿:《美国公司法》,齐东祥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20页。
    [1]吴日焕:《韩国商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7页。
    [2]吴日焕:《韩国商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
    [3]吴日焕:《韩国商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7页。
    [4][英]丹尼尔吉南:《公司法》,朱弈锟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197页。
    [1]《澳门商法典》,中国政法大学澳门研究中心、澳门政府法律翻译办公室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5-116页.
    [3]《澳门商法典》第366条和367条已经“第6/2000号法律”所更改;现行规定为:第三百六十六条(移转之方式及登记)一、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股之生前移转应以文书为之,而文书上之订立合同人之签名须经公证认定;股之生前移转须予以登记。二、上款所指文件的一份样本应在公证机构内存档。三、股之移转在未以书面方式通知公司前,对公司不产生效力。第三百六十七条(股之可移转性)股之生前移转可自由作出;但章程另有规定者除外。参见中国律师网互动社区,http://www.acla.org.cn,2004-07-18。
    [3][英]丹尼尔.吉南:《公司法》,朱弈锟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197页。
    [1][美]罗伯特.C.克拉克:《公司法准则》,胡平等译,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第355页。
    [2]蒋大兴:《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问题研究--关于公司法的修订》,载徐学鹿:《商法研究》第3辑,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3页。
    [3]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2页。
    [4]黄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315页。
    [5]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6-347页。
    [6]江平:《中国物权法教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第224页。
    [1]认为股东优先购买权具有请求权性质的意见参见:于华江:《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问题研究》,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4期;
    施海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刍议》,载《榆林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参见叶林,辛汀芷:《股权优先购买权对股权转让效力的影响--北京新奥特集团等诉华融公司股权转让合同纠纷案》,中国法律信息网,2007-07-05。
    [3]有人认为,股权转让的交易条件除了表现为一定数量或比例的转让价金(价格)以外,还包括诸如受让人现有财产状况、资金来源、后续投资能力、既往工商营业业绩、未来业绩预期、个人诚信品格乃至团队精神等无法用货币度量或表达的股权转让对价因素。其他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同等条件”应包含所有这些因素。(何光友:《股权转让中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同等条件”》,何光友律师法律服务网,2006-07-15)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完全误解了优先购买权制度和同等条件要求的价值与目的。
    [1]刘俊海:《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若干问题研究》,载奚晓明:《中国民商审判》2003年第1卷,第321页。但该文同时又认同,股东的优先购买权是转让人向第三人转让股权时,其他老股东在购买价款和其他股权转让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可以优先于第三人受让股权。
    [2]施海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刍议》,载《榆林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3]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3)民二终字第143号。
    [1]王文字:《公司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4页。
    [2]王子正:《有限责任公司出资转让若干法律问题探析》,载《当代法学》2002年第6期。
    [3]王艳丽:《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制度的再认识》,载《法学》2006年第11期。
    [1]甘培忠,吴韬:《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探析》,载《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2]周友苏:《新公司法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89页。
    [1][韩]李哲松:《韩国公司法》,吴日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0页。
    [2][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496页。
    [3]王欣新,赵芬萍:《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载《人民法院报》2001年8月20日:
    肖龙,孙小平,王忠:《从个案谈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若干问题》,载《法律适用》2003年第9期。
    [4]张平:《股权转让效力层次论》,载《法学》2003年第12期。
    [1]我国现行《公司法》为第72条。
    [2]邹海林:《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行为辨析》,载《人民法院报》2003年6月20日。
    [3]刘阅春:《出资转让之成立与生效》,载《法学》2004年第3期;赵万一,吴民许:《论有限公司出资转让的条件》,载《法学论坛》2004年第5期;
    刘俊海:《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若干问题研究》,载奚晓明:《中国民商审判》2003年第1卷,第322页。
    [4]刘阅春:《出资转让之成立与生效》,载《法学》2004年第3期。
    [1]邹海林:《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行为辨析》,载《人民法院报》2003年6月20日;
    殷少平:《股权转让行为的效力与履行》,载《法制日报》2002年4月14日。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征求意见稿)第26条。
    [3]刘阅春:《出资转让之成立与生效》,载《法学》2004年第3期。
    [4]赵万一,吴民许:《论有限公司出资转让的条件》,载《法学论坛》2004年第5期。
    [1]这里不包括其他国家公司法规定的股份共有情况。
    [2]黄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315页。
    [3]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1页。
    [4]《德国民法典》第747条、《瑞士民法典》第646条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819条都规定了共有人对其份额的自由处分权,无需其他共有人同意。
    [5][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78页。
    [6]刘俊海:《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若干问题研究》,载奚晓明:《中国民商审判》2003年第1卷,第321页
    [7]刘阅春:《出资转让之成立与生效》,载《法学》2004年第3期。
    [1]施海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刍议》,载《榆林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3)民二终字第143号。
    [1]江平,李国光:《最新公司法案例评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481页。
    [1]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1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7页。
    [2]叶林,辛汀芷:《股权优先购买权对股权转让效力的影响--北京新奥特集团等诉华融公司股权转让合同纠纷案》,中国法律信息网,2007-07-05。
    [1][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88-589页。
    [2]柯芳枝:《公司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51页。
    [3]陈卫忠:《澳门公司法比较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4页。
    [4]杨钧,林晓镍:《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法律效力》,载奚晓明:《中国民商审判》2003年第1卷,第366页
    [5]吴日焕:《韩国商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9-70页。
    [1][韩]李哲松:《韩国公司法》,吴日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5页。
    [2][韩]李哲松:《韩国公司法》,吴日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8页。
    [3][韩]李哲松:《韩国公司法》,吴日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4页。
    [4]BGHZ 13,179,187;48,163,166.转引自[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497页。
    [5]RGZ 132,149,157.转引自[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497页。
    [6]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1-352页。
    [1]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8页。
    [1]李洪堂:《论股权变更登记对股权转让效力的影响》,载奚晓明:《中国民商审判》2003年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2]赵旭东:《股权转让与实际交付》,载《人民法院报》2002年1月25日。
    [3]刘俊海:《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若干问题研究》,载奚晓明:《中国民商审判》2003年第1卷,第316-317页。
    [4]张平:《股权转让效力层次论》,载《法学》2003年第12期。
    [1]王亚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研究》,载《长江论坛》,2006年第1期。
    [2]柯芳枝:《公司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53页。
    [3]赵旭东:《股权转让与实际交付》,载《人民法院报》2002年1月25日。
    [1]安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0页。
    [1]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司法裁决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司法裁决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司法裁决机构不得撤销。
    [2]第九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3]赵旭东:《股权转让与实际交付》,载《人民法院报》2002年1月25日。
    [4]《江苏省内资企业登记规范》(五),第四篇内资企业登记审查要点,二、企业自备文书审查要点(五)股权转让协议。
    [1]刘俊海:《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若干问题研究》,载奚晓明:《中国民商审判》2003年第1卷,第318页。
    [1]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载蒋大兴:《公司法律报告》第1卷,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370页。
    [2]张平:《股权转让效力层次论》,载《法学》2003年第12期。
    [3]赵旭东:《公司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04页。
    [4]沈贵明:《未经变更登记的股权转让不能对抗第三人吗?》,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适用公司法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1条。
    [1]刘俊海:《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若干问题研究》,载奚晓明:《中国民商审判》2003年第1卷,第328页。
    [2]李后龙:《股权转让合同效力认定中的几个疑难问题》,载奚晓明:《中国民商审判》2002年第1卷,第135页。
    [3]赵旭东:《公司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60页。
    [4]江平,李国光:《最新公司法疑难解释》,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赵旭东:《公司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70页。
    [1]刘俊海:《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若干问题研究》,载奚晓明:《中国民商审判》2003年第1卷,第329页。
    [2]江平,李国光:《最新公司法案例评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497-502页。
    [3]刘俊海:《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若干问题研究》,载奚晓明:《中国民商审判》2003年第1卷,第329页。
    [4]第九条:股东出资不足或者出资存在瑕疵,公司及已适当履行了出资义务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其补足出资或者补正瑕疵,并支付利息。
    [5]第十条:债权人请求公司清偿债务,公司不能清偿的,债权人可以同时对出资不足的股东和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提起诉讼.请求其在出资不足数额及利息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责任后,可以向出资不足的股东追偿。
    [1]赵旭东:《新公司法制度设计》,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263页。
    [1]安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
    [1]参见《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第7条第2款。
    [2]参见《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第16条第3款。
    [3]参见《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第22条第1款。
    [1]张民安:《公司少数股东的法律保护》.载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9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页。
    [2]Henry Campbell Black,Black' s Law Dictionary(sixth edition),West Publishing Co.,1990 p.404.
    [3]Merriam Webster' s Dictionary of Law,Published under license with Merriam Webster Incorporated,Spring Land,Mass,1996,p.122.
    [1][美]罗伯特.W.汉密尔顿:《美国公司法》,齐东祥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70页。
    [2]James S Covington,J r.,The Tennessee Corporation Act and Close Corporation for Profit,43 Tenn.L.Rev.,1976,184-199.
    转引自李曙光:《新公司法中破解公司僵局制度安排的探讨》,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科学社会版)》2006年第3期.
    [3]赵旭东:《公司僵局的司法救济》,载《人民法院报》2002年2月8日。
    [4]范黎红:《论司法对公司僵局纠纷的分类介入》,载《政治与法律》2005年第1期。
    [1]鲍为民:《美国法上的公司僵局处理制度及其启示》,载《法商研究》2005年第3期。
    [2]罗伯特.W.汉密尔顿:《美国公司法》,齐东祥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70页。
    [3]王保树:《中国公司法修改草案建议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4]范黎红:《论司法对公司僵局纠纷的分类介入》,载《政治与法律》2005年第1期。
    [1]高汉:《利益冲突中的公司僵局分析》,载《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6月。
    [2]赵旭东:《公司僵局的司法救济》,载《人民法院报》2002年2月8日。
    [3]参见鲍为民:《美国法上的公司僵局处理制度及其启示》,载《法商研究》2005年第3期;
     高汉:《利益冲突中的公司僵局分析》,载《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6月;
     李泫永,官欣荣:《公司僵局与司法救济》,载《法学》2004年第4期;
    黄长营,谭素青:《公司僵局司法强制解散程序初探》,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6期。
    [1]赵旭东;《公司僵局的司法救济》,载《人民法院报》2002年2月8日。
    [1]Thomas J.Bamonte,Should the Illinois Courts Care about Corporate Deadlock?,29 LOY.U.CHI.L.J.1998.
     转引自李小军:《论公司僵局之司法干预》,载《月旦民商法》第14期。
    [2]齐奇:《公司法疑难问题解析》,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转引自李曙光:《新公司法中破解公司僵局制度安排的探讨》,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范黎红:《论司法对公司僵局纠纷的分类介入》,载《政治与法律》2005年第1期。
    [2]参见范黎红:《论司法对公司僵局纠纷的分类介入》,载《政治与法律》2005年第1期。
    [1]李泫永,官欣荣:《公司僵局与司法救济》,载《法学》2004年第4期。
    [2]Adolf Berle,Corporate Powers as Powers in Trust,哈佛法律评论1931年。转引自罗培新:《公司法的合同解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8页。
    [3]参见[加拿大]布莱恩.R.柴芬斯:《公司法:理论、结构和运作》,林华伟,魏旻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54页。
    [4]参见[加拿大]布莱恩.R.柴芬斯:《公司法:理论、结构和运作》,林华伟,魏旻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79页。
    [5]罗培新:《公司法的合同解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9页。
    [6]Joseph W.Singer,The Reliance Interest in Property,40 Stan.L.Rev.61(1998).
    [1]Susanna M.Kim,The Provisional Director Remedy for Corporate Deadlock:A Proposed Model Statute,60Wash & Lee L.Rev,2003(Winter).
    [2]See Hugh H.Maken & Bruce C.Young,The Impact of Deadlock in the Michigan Closely Held Corporation,42WAYNE L.REV.1863(1996).
    [3]参见范黎红:《论司法对公司僵局纠纷的分类介入》,载《政治与法律》2005年第1期。
    [4]参见范黎红:《论司法对公司僵局纠纷的分类介入》,载《政治与法律》2005年第1期。
    [1]黄美园,周彦:《我国公司僵局司法救济制度之构建》,载《法律适用》2004年第5期。
    [2]鲍为民:《美国法上的公司僵局处理制度及其启示》,载《法商研究》2005年第3期。
    [1]沈四宝:《最新美国标准公司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16-217页。
    [2][美]罗伯特.C.克拉克:《公司法则》,胡平等译,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第659页。
    [3]参见特拉华州普通公司法第226条.虞政平:《美国公司法规精选》,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79页。
    [4][美]罗伯特.C.克拉克:《公司法则》,胡平等译,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第659页。
    [1][美]罗伯特.C.克拉克:《公司法则》,胡平等译,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第659-660页。
    [2][美]罗伯特.C.克拉克:《公司法则》,胡平等译,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第660页。
    [3]甘培忠:《公司司法解散:(公司法)中说不出的痛》,载《中国律师》2002年第9期。
    [4][韩]李哲松:《韩国公司法》,吴日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页。
    [1][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下),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551页。
    [2][美]罗伯特.C.克拉克:《公司法则》,胡平等译,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第652页。
    [3][美]罗伯特.W.汉密尔顿:《美国公司法》,齐东祥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76页。
    [4]《纽约法》第1104和1104a条.转引自[美]罗伯特.C.克拉克:《公司法则》,胡平等译,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第654页。
    [1][加拿大]布莱恩.R.柴芬斯:《公司法:理论、结构和运作》,林华伟,魏曼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97页。
    [2]曾辉:《论公司僵局的救济》,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
    [3]Lawrence E.Mitchell,The Death of Fiduciary Duty in Close Corporations,138 U.PA.L REV.1675,1730(1990).转引自李小军:《论公司僵局之司法干预》,载《月旦民商法》第14期。
    [4]李小军:《论公司僵局之司法干预》,载《月旦民商法》第14期。
    [5]曾辉:《论公司僵局的救济》,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丁文联,潘云波:《公司解散的实质性要件》,载《人民法院报》2007年4月30日第5版。
    [2][韩]李哲松:《韩国公司法》,吴日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9页。
    [3]沈四宝:《最新美国标准公司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12页。
    [1]杜景林,卢谌:《德国股份公司法.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德国公司改组法.德国参与决定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6-207页。
    [2]Marcus Lutter/Peter Hommelhoff,GmbH Gesetz Kommentar,14.Auflage,Verlag Otto Schmidt K(o|¨)ln,Rz.1.
    [3]Marcus Lutter/Peter Hommelhoff,GmbH Gesetz Kommentar,14.Auflage,Verlag Otto Schmidt K(o|¨)ln,Rz.8.
    [4][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44页。
    [5]吴建斌等:《日本公司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429页。
    [6]吴建斌等:《日本公司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436页。
    [1][韩]李哲松:《韩国公司法》,吴日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9页。
    [2]丁文联,潘云波:《公司解散的实质性要件》,载《人民法院报》2007年4月30日第5版。
    [1]参见[美]罗伯特.C.克拉克:《公司法则》,胡平等译,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第654-655页。
    [2]参见[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66页。
    [3]Marcus Lutter/Peter Hommelhoff,GmbH Gesetz Kommentar,14.Auflage,Verlag Otto Schmidt Koln,Rz.1.
    [4][2006]佛禅法民二初字第330号。
    [1]孙谦,李舒啸:《“人合性”和“资合性”要素的丧失是判断公司司法解散的标准》,载《人民法院报》2006年12月27日。
    [2]丁文联,潘云波:《公司解散的实质性要件》,载《人民法院报》2007年4月30日。
    [1]贾治国,吴小鹏:《公司解散诉讼的法律适用》,载《人民法院报》2007年9月20日。
    [2]黄长营,谭素青:《公司僵局司法强制解散程序初探》,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6期。
    [3]孙谦,李舒啸:《“人合性”和“资合性”要素的丧失是判断公司司法解散的标准》,载《人民法院报》2006年12月27日。
    [4]郭文婧:《我国新公司法中的公司僵局处理制度评析》,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李永样,张凤翔:《公司僵局纠纷诉讼中的难题解析》,载《中国商法评论·创刊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页。
    [1]贾治国,吴小鹏:《公司解散诉讼的法律适用》,载《人民法院报》2007年9月20日。
    [2]林劲标,游春亮:《法官学者激辩公司僵局破解三难题》,载《法制日报》2006年7月25日。
    [3]林劲标,游春亮:《法官学者激辩公司僵局破解三难题》,载《法制日报》2006年7月25日。
    [1]李曙光:《新公司法中破解公司僵局制度安排的探讨》,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高汉:《利益冲突中的公司僵局分析》,载《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6月;
    黄长营,谭素青:《公司僵局司法强制解散程序初探》,载《河北法学》2007年第6期。
    [1]Westermann,in:Luter/Ulmer/Zollner,FS 100 Jahre GmbH Gesetz,Otto Schmidt Koln 1992,S.447(451);Niemeier,Rechtstatsachen und Rechtsfragen der Einziehung yon GmbH Anteilen,Heidelberg:v.Decker 1982,S.7 ff.
    [2]Scholz/Westermann,Kommentar zum GmbHG,Bd.1,Auflage 9,Otto Schmidt Koln 2000,§ 34 Rz.2;Westermann,in:FS 100 Jahre GmbH,S.447(451).
    [3]S.Die Satzungsbeispiele bei Heidenhain/Meister,(Hrsg.),Munchener Vertragshandbuch,Bd.1,Gesellschaftsrecht,2.Aufl.,Teil Ⅳ,Muster 22,23.
    转引自[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11页。
    [4]Rechtstatsachen bei Niemeier.Rechtstatsachen 26 ff:Harst GmbHR 1987.183ff:zur Einziehung nach dem Tod eines Gesellschafters s.Schon Rdn.34.
     转引自[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10页。
    [5]Scholz/Westermann,GmbHG,§ 34 Rz.3;
    Roth/Altmeppen,GmbHG(Kommentar),4.Auflage,Mfinchen Beck 2003,§ 34 Rz.37.
    [1][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11页。
    [2]Siehe Armin Reinisch,Der Ausschluss yon Aktion(a|¨)ren aus der Aktiengesellschaft,Otto Schmidt 1992,Seite 20,Fussnote 20.
    [3][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38页。
    [4]参见[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39页。
    [5]M(u|¨)nchHdb.AG/Krieger,§ 62 Rdnr.6.
    转引自 Armin Reinisch,Der Ausschluss yon Aktion(a|¨)ren aus der Aktiengesellschaft,Otto Schmidt 1992,Seite 21.
    [6]Schon Schlegelberger/Quassowski,§192 Rdnr.13;
    Staub/Pinner,§227 anm.4.
    转引自 Armin Reinisch,Der Ausschluss yon Aktion(a|¨)ren aus der Aktiengesellschaft,Otto Schmidt 1992,Seite 22.
    [1]Armin Reinisch,Der Ausschluss von Aktionaren aus der Aktiengesellschaft,Otto Schmidt 1992,Seite 22.
    [2][韩]李哲松:《韩国公司法》,吴日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1页。
    [3][韩]李哲松:《韩国公司法》,吴日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1页。
    [4]参见吴建斌等:《日本公司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46-47,83,84页。
    [5]So Scholz/Westermann,§ 34 Rz.13.
    [1]BGH v.01.04.1953,BGHZ 9,157(160),Roth/Altmeppen,GmbHG,§ 34 Rz.9;
    Lutter/Hommelhoff,GmbHG(Kommentar),Auflage 15,Otto Schmidt Koln 2000,§ 34 Rz.14;
    Scholz/Westermann,GmbHG,§ 34Rz.10.
    [2]加重股东负担义务的章程变更必须获得全体股东的同意。
    [3]BGH v.16.12.1991,ZIP 1992,237(238);Scholz/Westermann,GmbHG,§ 34 Rz.19.
    [4]Bacher/Spieth,Die Anfechtbarkeit oder Nichtigkeit fehlerhafter Abfindungsklauseln in der GmbH-Satzung,GmbHR 2003.517.
    [2]参见[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14页;脚注4。
    [1]Roth/Altmeppen,GmbHG,§ 34 Rz.57.
    [2]Markus Gehrlein,Ausschluss und Abfindung von GmbH-Gesellschaftern,Koln:Schmidt 1997,Rz.258.
    [3]OLG Munchen v.12.11.1997,GmbHR 1998,332(333).
    [4]BGH v.20.12.1976,GmbHR 1977,81(82);
    OLG Celle v.06.08.1997,GmbHR 1998,140(140);
     Hachenburg/Ulmer,GmbHG(Kommentar),Bd.1,Auflage 8,Berlin/New York:de Gruyther 1992,§ 34 Rz.52;
    Roth/Altmeppen,GmbHG,§ 34 Rz.44.
    [5]BGH v.01.04.1953,BGHZ 9,157(176);Hachenburg/Ulmer,GmbHG,§ 34 Rz.52;
    Scholz/Westermann,GmbHG,§ 34 Rz.40;
    Roth/Altmeppen,GmbHG,§ 34 Rz.44;
     Lutter/Hommelhoff,GmbHG,§ 34 Rz.19.
    [6]BGH v.13.01.2003,Ⅱ ZR 227/00.
    [1]参见吴建斌等:《日本公司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79-80页。
    [2]BGH v.09.06.1990,CmbHR 1990,449;Carstcn Pcctz,Voraussetzungen und Folgen der Einziehung von GmbH Geschaftsanteilen,CmbHR 2000,749.
    [1]Scholz/Westermann,GmbHG,§ 34 Rz.14 a.
    [2]OLG Celle,Urteil v.06.08.1997,GmbHR 1998,140.
    [3]Roth/Altmeppen,GmbHG,§ 34 Rz.43.
    [4][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11页。
    [5][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11页。
    [6]BGH v.20.06.1983,GmbHR 1984,74.
    [7]BGHZ 65,22;OLG Frankfurt BB 1976,1147;Michalski ZIP 1991,146;Venrooy GmbHR 1995,339;s.oben Rdn.28.
    转引自[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11页。
    [1][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11页。
    [2]Vgl.AG Charlottenburg v.16.3.1999 - 99 AR 1038/99(n.v.) sowie AG Charlottenburg v.28.9.1999 - 89 HRB 71787;LG Dresden v.20.12.1993,GmbHR 1994,555.
    [2]Peetz,GmbHR 2000,749.
    [3]Attain Reinisch,Der Ausschluss von Aktioniiren aus der Aktiengesellschaft,Otto Schmidt 1992,seite 23-24,Fussnoten 36,37,39,40.
    [4][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39页。
    [5]BGH v.19.06.2000.
    [6][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460-461页。
    [1]Hachenburg/Ulmen,§ 34 Rz.23;Scholz/Westermann,§ 34 Rz.31,59.
    [1]Hulsmann,Rechtspraktische Probleme beim Austritt yon Gesellschaftern aus der GmbH,GmbHR 2003,198.
    [2]Scholz/Westermann § 34 Rz.52.
    [3]BGH v.19.06.2000,DStR 2000,1443.
    [4]Hulsmann,GmbHR 2003,198;Lutter/Hommelhoff,GmbHG,§ 34 Rz.52.
    [1]Scholz/Westermann,GmbHG,§ 34 Rz.22;
    Hachenburg/Ulmer,GmbHG,§ 34 Rz.68.
    [2]BGH v.16.12.1991;Lutter/Hommelhoff,GmbHG,§ 34 Rz.31;
    Scholz/Westermann,GtnbHG,§ 34 Rz.22;Roth/Altmeppen,GmbHG,§ 34 Rz.42.
    [3]BGH v.02.06.1975,BGHZ 65,22,26;BGH v.16.12.1991.
    [1]Zul(a|¨)ssig ist z.B.eine Differenzierung nach der Dauer der Gesellschaftszugeh(o|¨)rigkeit,und dem Anteil am Aufbau des Unternehmens,BGHZ 116,359;BGH NJW 1993,2101.转引自[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12页。
    [2]BGH v.16.12.1991.
    [3]BGH v.16.12.1991.
    [4]Hachenburg/Ulmer,GmbHG,§53 Rz.57,77.
    [5]Bacher/Spieth,Fehlerhafte Abftndungsklauseln in GmbH Satzungen,GmbHR 2003,517.
    [6]《民法典》第138条:违背善良风俗的法律行为无效。
    [7]BGH v.16.12.1991.
    [8]Bacher/Spieth,GmbHR 2003,517.
    [9][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下册),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18页。
    [10]Schmidt,Gesellschaftsrecht,Auflage 4,K(o|¨)ln:Carl Heymann 2002,§50 Ⅳ.2.b,S.1483;
    Hachenburg/Ulmer,GmbHG,§ 34 Rz.87;
    Scholz/Westermann,GmbHG,§ 34 Rz.28.
    [1]Bacher/Spieth,GmbHR 2003,517.
    [2]BGH v.16:12.1991;BGH v.13.06.1994..
    [3]BGH v.20.09.1993;Roth/Altmeppen,GmbHG,§ 34 Rz.50.
    [4]BGH v.09.01.1989.
    [5]Ulmer/Schafer,ZGR 1995,134(153).
    [6]Hachenburg/Ulmer,GmbHG,§ 34 Rz.84;
     Lutter/Hommelhoff,GmbHG,§ 34 Rz.45.
    [7]Hulsmann,Buchwertabfindung des GmbH Gesellschafters im Lichte alaueller Rechtsprechung,GmbHR 2001,409.
    [8]BGH v.20.09.1993.
    [9]BGH v.09.01.1989;Hulsmann,NJW 2002,1673(1678).
    [10]OLG Dresden,GmbHR 2000,718.
    [1]Hachenburg/Ulmer,GmbHG,§ 34 Rz.88.
    [2]BGH v.20.09.1993;BGH v.24.05.1993.
    [3]BGH v.12.06.1975;BGH v.25.09.1980;BGH v.24.05.1993.
    [4]BGHZ 123,281 und 126,226;BGH NJW 1993,2101.转引自[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13页。
    [5][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13页。
    [6]BGH ZIP 1997,1453.转引自[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13页。
    [7]BGHZ 65,22,27.转引自[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13页。
    [8]参见吴建斌等:《日本公司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84页。
    [1]BGH v.01.04.1953,BGHZ 9,157,173.
    [2]OLG Schleswig v.27.01.2000,GmbHR 2000,935;OLG Frankfurt v.26.11.1996,GmbHR 1997,171;OLG Koln v.26.03.1999,GmbHR 1999,712.
    [3]OLG Frankfurt v.26.11.1996,GmbHR 1997,171.
    [4]Scholz/Westermann,GmbHG,§ 34 Rz.53;Lutter/Hommelhoff,GmbHG,§ 34 Rz.10b.
    [1]Lutz,Rechtswirkung des Gesellschaflerbeschlusses bei Zwangseinziehung des GmbH Geschaftsanteils,DStR 1999,1858.
    [2]OLG Schleswig v.27.01.2000,GmbHR 2000,935.
    [3]OLG Frankfurt a.M.v.26.11.1996.WiB 1997.416.
    [4]参见吴建斌等:《日本公司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80-81页。
    [5]OLG Munchen v.08.01.1997,GmbHR 1997,451.
    [6]LG Koln v.21.08.1998,GmbHR 1998,1083.
    [7]KG Berlin v.02.08.1999,GmbHR 1999,1202.
    [1]BGH v.26.10.1983.
    [2]LG K(o|¨)ln v.21.08.1998,GmbHR 1998,1083.
    [3]BGH v.26.10.1983.
    [4]H(u|¨)lsmann,GmbHR 2003,198.
    [5]Lutter/Hommelhoff,§ 34 Rz.10 b;Sieger/Mertens,Die Rechtsfolgen der Einziehung von Gesch(a|¨)ftsanteilen einer GmbH,ZIP 1996,1493.
    [1]刘连煜:《公司合并态样与不同意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载《月旦法学杂志》2006年第1期。
    [2]§2179.Freeze-out,cash merger,or squeeze out,19 Am.Jur.2d Corporations § 2179,American Jurisprudence,Second Edition Database updated April 2007.
    [3]有学者认为,“压迫”(oppression)指多数股东采取打压手段,剥夺少数股东对公司管理的任何参与,而少数股东当初入股时是以参与管理作为条件。参见朱伟一:美国公司法判例解析,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224页。
    [4]“挤出”(freeze out或squeeze out)指多数股东利用其特殊地位,剥夺少数股东的正常收入,逼其就范,以偏低的价格出售其股份。有关“挤出”的权威研究列举了某些挤出做法:“施压者会拒发股息,为多数股东、公司管理人员或其亲属开出特别高的公司和奖金,以此耗尽公司的收入,或是让公司以很高的租金向多数股东租借财产;施压者可能剥夺少数股东在公司的管理职位或使其失去在公司的工作;施压者有可能使得公司以过低的价格出售公司财产。”参见朱伟一:美国公司法判例解析,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224,228页。
    [5]详细参见前文“股东因被强制排除而退出公司”一章。
    [6]有些学者将挤出式合并与少数股东的强制排除混为一谈,忽略了二者之间的区别。参见:赵万一,吴晓峰:《美国法上的挤出式公司合并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26卷第7期;
    张善斌:《论强制取得少数股东权》,载《法学评论》,2002年第5期。
    [1]Alexander Khutorsky,Coming in from the cold:Reforming Shareholders'Appraisal Rights in Freeze-out Transactions,Columbia Business Law Review,1997 Colum.Bus.L.Rev.133.
    [2]Alexander Khutorsky,Coming in from the cold:Reforming Shareholders'Appraisal Rights in Freeze-out Transactions,Columbia Business Law Review,1997 Colum.Bus.L.Rev.133,FN32.
    [1]300 N.Y.11,87 N.E.2d 561(1949).
    [2]11 A.2d 331(Del.1940).
    [3]38 Del.Ch.514,154A.2d.893(Del.1959).
    [4]187 A.2d 78(Del.1962),overruled by Roland Int'l Corp.v.Najjar,407 A.2d 1032,1036(Del.1979).Roland International was overruled by Weinberger v.UOP,Inc.,457 A.2d 701,715(Del.1983).
    [5]281 A.2d 30(Del.Ch.1971).
    [6]赵万一,吴晓峰:《美国法上的挤出式公司合并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26卷第7期。
    [1]于敏、杨东:《最新日本公司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2]王保树,于敏:《日本公司法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84页。
    [3]王保树,于敏:《日本公司法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7页。
    [4]王保树,于敏:《日本公司法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84页。
    [5]M&A法制的最新动向,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网站,RIETI电子信息No.46(2007年3月)。
    [1]《日本公司法典》第749条第1款。参见于敏、杨东:《最新日本公司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74页。
    [2]M&A法制的最新动向,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网站,RIETI电子信息No.46(2007年3月)。
    [3]《日本公司法典》第785条第1款、第786条第1款和第2款。参见于敏、杨东:《最新日本公司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413-414页。
    [4]《日本商法典》第408条之3。参见王书江,殷建平:《日本商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页。
    [5]江头宪治郎:《新公司法制定的意义》,载于敏、杨东:《最新日本公司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1]Edward F.Greene,Corporate Freeze-out Mergers:A Proposed Analysis,Stanford Law Review,28 Stan.L.Rev.487;Alexander Khutorsky,Coming in from the cold:Reforming Shareholders'Appraisal Rights in Freeze-out Transactions,Columbia Business Law Review,1997 Colum.Bus.L.Rev.133.
    [1]Professor J.Isenberg,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School,CORPORATIONS,Winter 2001.
    [2]柯芳枝:《公司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7页。
    [1]罗结珍:《法国公司法典》(上),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348页。
    [1]Edward F.Greene,Corporate Freeze-out Mergers:A Proposed Analysis,Stanford Law Review,28 Stan.L.Rev.487
    [2]Peter D.Santori,Virginia Bankshares v.Sandberg:The Supreme Court injects Federalism into the implied private right of action for breach of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Rule 14A-9 A Taste of things to come?,Delaware Journal of Corporate Law,17 Del.J.Corp.L.1007.
    [3]张善斌:《论强制取得少数股东权》,载《法学评论》,2002年第5期。
    [1]赵万一,吴晓峰:《美国法上的挤出式公司合并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26卷第7期。
    [1]M.A.Weinberg,Take-over and Amalgamations,Sweeet&Maxwell(2nd edi.)(1967),p143.
    [2]Stauffer v.Standard Brands Inc.,187 A 2d 78,(Del.1962).
    [3]《德国企业不堪严厉交易规则,考虑退出美国股市》,中华工商时报,2004-11-23。
    [4]490F.2d 563(5th Cir.1974).
    [1]Edward F.Greene,Corporate Freeze-out Mergers:A Proposed Analysis,Stanford Law Review,28 Start.L.Rev.487.
    [2]392 F.Supp.1393(N.D.Fla.1974).
    [3]135 N.J.Super.36,342 A.2d 566(1975).
    [4]Weinberger v.UOP Inc.457A.2d 701(Del.1983);薄守省:《美国公司法判例详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2-139页。
    [1]See Stauffer v.Standard Brands Inc.and David J.Greene&Co.v.Schenley Industries,Inc.
    [2]380 A.2d 969(Del.Super.1977).
    [1]379 A.2d 1121(Del.Super.1977)
    [2]407 A.2d 1032(Del.Super.1979)
    [3]Del.Supr.,498 A.2d 1099,1104(1985);朱伟一,《美国公司法判例解析》,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309-322页。
    [4]协议规定如下:成交日(1983年3月1日)后一年内,如果奥林公司或其关联方通过兼并、合并、收购要约或是类似交易收购余下的全部或大部分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则奥林公司同意,任何这类交易中所支付的对价都应该至少大致相当于依照协议每股支付的净购股价,并需符合一家有声望的投资银行就此提出的意见。
    [1]Glassman v.Unocal Exploration Corporation,Court of Chancery of the State of Delaware,No.390,2000.
    [2]《特拉华州普通公司法》,第253条。
    [1]SEC v.Texas Gulf Sulphur Co.,401 F.2d 833(1968).
    [2]Solomon/Palmiter,Corporations- Examples and Explanations,3.Edition,Aspen Law & Business,P 358.
    [3]Vine v.Beneficial Finance Co.,374 F.2d 627(2d Cir.).
    [4]Schoenbaum v.Firstbrook,405 F.2d 215(2d Cir.1968);Bryan v.Brock &Blevins Co.,490 F.2d 563(Sth Cir.);Shell v.Hensley,430 F.2d 819,827(Sth Cir.1970);Berkowitz v.Power/Mate Corp.,342 A.2d 566(N.J.Super.Ct.Ch.Div.1975);Gabhart v.Gabhart,370 N.E.2d 345(Ind.1977);Singer v.Magnavox Co.,380A.2d 269(Del.1977).
    [5]533 F.2d 1277(2d Cir.1976).
    [6]533 F.2d 1283(2d Cir.1976).
    [1]Gilson,The Law and Finance of Corporate Acquisition,Foundation Press 1986,P871;Note,Majority Stockholders' Elimination of Minority through Merger without Legitimate Business Purpose,89 Harv.L.Rev.,1917(1976).
    [2]Santa Fe Industries,Inc.v.Green,430 U.S.462(1977).
    [3][美]罗伯特.C.克拉克:《公司法则》,胡平等译,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第595页。
    [4]17 C.F.R.§ 240.13e-3
    [5]Note,Regulating Going Private Transactions,80 Colum.L.Rev.,783(1980);Note,Fairness in Freezeout Transactions,69 Ky.LJ.,77(1981).
    [6]§ 12(g) SEA 1934.
    [7]§ 15(d) SEA 1934.
    [8]Note,Regulating Going Private Transactions,80 Colum.L.Rev.,783(1980).
    [1]17 C.F.R.§ 240.13e-3(a)(3)(i),(ii)
    [2]17 C.F.R.§ 240.13e-3(a)(1) i.V.m.(a)(3)(i,ii)
    [3]Brudney/Chirelstein,A Restatement of Corporate Freezeouts,87,Yale L.J.,1354,1359 ff.(1978);Brudney/Chirelstein,Fair Shares in Corporate Mergers and Takeovers,88 Harv.L.Rev.,297,337(1974).
    [4]关于信息公开的内容参见:17 C.F.R.§240.13e-100,Schedule 13E-3.
    [1]参见《欧盟企业集团法指令草案纲要及说明》,载吴越:《企业集团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36-337页。
    [1]参见[英]丹尼尔.吉南:《公司法》,朱弈锟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428页。
    [1]Diekmann Hans,Hinweise zur Anwendung des Ubernahmekodex der Borsensachenverstandigenkommission,WM 1997,897;Thoma Georg E,Der neue Ubernahmekodex der Borsensachenverstandigenkommission,ZIP 1996,1725;Assmann Heinz Dieter,Verhaitensregeln fur freiwillige offentliche Ubernahmeangebote,AG 1995,563.
    [2]Thoma,ZIP 1996,1725.
    [3]Land Volker/Hasselbach Kai,Das neue deutsche Ubernahmegesetz,DB 2000,1747.
    [4]Art.21 Abs.2 Ubernahmekodex.
    [5]Ronald Charles Wolf,Corporation Acquisition&Mergers in Portuga,Graharn&Trotman(1993),p47.
    [6]Philip N.pillai,Company Lave and Securities Regulation in Singapore,Singapore Butterworths(1987),p18.
    [7]李宗锷:《香港合约法与公司法》,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86页。
    [1]Doralt/Druey/Hommelhoff/Hopt/Lutter/Wymeersch,Forum Europaeum Konzernrecht,ZGR 1998,672;Kallmeyer Harald,Ausschluss yon Minderheitsaktionaren,AG 2000,59;Schiessl Maximilian,Ist das deutsche Aktienrecht kapitalmarkttauglich?,AG 1999,442;Land Volker/Hasselbach Kai,Going private und Squeeye out nach deutachen Aktien -,Borsen -,und Ubernahmerecht,DB 2000,557;Land Volker/Hasselbach Kai,DB 2000,1747;Halm Dirk,Squeeze out heute und morgen:Eine Bestandsaufnahme nach dem kunftigen Ubernahmerecht,NZG 2000,1162;Vetter Eberhard,Squeeze out in Deutschland,ZIP 2000,1817.
    [2]BegrRegE,Allgemeiner Teil,S.73.
    [3]Doralt/Druey/Hommelhoff/Hopt/Lutter/Wymeersch,Forum Europaeum Konzernrecht,ZGR 1998,672.
    [1]Groβkommentar zum Aktiengesetz,4.Auflage,Berlin 1999,§ 245,Rz.48.
    [2]参阅《股份公司法》第243条、第245条。
    [3]Krieger Gerd,Aktionarsklage zur Kontrolle des Vorstands-und Aufsichtsratshandelns,ZHR 1999,343.
    [4]BegrRegE,zitiert nach Kropff,AktG 1965,S.332 f.
    [5]Munchener Kommentar Aktiengesetz,Band.8,2.Auflage,Munchnen 2000,§ 319,Rz.32.
    [1]BGHZ 107,296 "Kochs Adler";BGH AG 1990,259 "DAT/Altana";Groβ Komm.AktG,§ 245,Rz.53.
    [2]BGHZ 33,175,186 "Minimax Ⅱ";vgl.auch BGHZ 21,354,,Minimax Ⅰ".
    [3]OLG Frankfurt,AG 1996,135 "Frankrfurter Hypothekenbank AG/Deutsche Centralbodenkredit AG".
    [4]BGH,AG 1990,259 "DAT/Altana";BGHZ 107,296 "Kochs Adler".
    [1]Wenger Ekkehard/Kaserer Christoph/Hecker Renate,Konzernbildung und Ausschluss von Minderheiten im neuen Uernahmerecht:Eine verpasste Chance fur einen marktorientieren Minderheitenschutz,ZBB 2001,317.
    [2]BVerfGE 14,263,276 ff.;25,371,407;50,290,341 ff.
    [3]Schmidt Karsten,Gesellschaftsrecht,3.Auflage,Munchen 1997,§§ 19-21.
    [1]Kropff Bruno,Aktiengesetz-Textausgebe des Aktiengesetzes vom 6.9.1965,Dusseldorf 1965,S.14.
    [2]Maunz Theodor/Durig Gunther,Grundgesetz Kommentar,Bd.Ⅱ,Munchen 2000,§ 14,Rz.193.
    [3]BVerfGE,14,263,282.
    [4]BVerfGE,100,289.
    [5]BGH,ZIP 1998,690 = NJW 1998,1866,1867.
    [6]BGHZ 120,141,151.
    [7]Land/Hasselbach,DB 2000,557;Halm,NZG 2000,1162.
    [1]BVerfG.BB 2000,2011,2012
    [2]BVerfGE 45,142,173;68,193,222.
    [3]BVerfGE 100,289,302.
    [4]BVerfGE 14,263,283
    [5]BVerfGE 100,289,303;BVerfGE 14,263,283 f.
    [1]关于司法裁决程序的效果和困境见下文第五部分“司法裁决程序”。
    [2]BegrRegE,Besonderer Teil,S.182.
    [3]例如《股份公司法》第122条第1、2款、第258条第2款、第260条第1款、第265条第3款。
    [1]Lutter Marcus/Drygalla Tim,Die(u|¨)bertragende Aufl(o|¨)sung:Liquidation der Aktiengesellschaft oder Liquidation des Minderheitenschutzes?,Festschrift f(u|¨)ir Kropff,D(u|¨)sseldorf 1997,193.
    [2]BGBI.I S.844.
    [3]Vgl.die Begrundung zur Dritten Durchf(u|¨)hrungsverordnung zum Umwandlungsgesetz vom 2.12.1936,RGBI.I S.1003.
    [4]Vgl.bspw.§ 233 Abs.1 UmwG.
    [5]Lutter/Drygala,in:FS Kropff,S.193.
    [6]Lutter Marcus/Leinekugel Rolf,Planm(a|¨)βige Unterschiede im umwandlungsrechtlichen Minderheitenschutz?,ZIP 1999,261.
    [1]Kossmann Alfrd,Ausschluss yon AKtionaren gegen Barabfindung,NZG 1999,1198.
    [2]《股份公司法》第16条第2款第2句。
    [3]Munch.Komm.AktG,Bd.1,§ 16,Rz.32.
    [1]Kropff,AktG 1965,S.30.
    [2]H(u|¨)ffer Uwe,Aktiengesetz,2.Auflage,M(u|¨)nchen 1995,§ 16,Rz.12;M(u|¨)nch.Komm.AktG,Bd.1,§ 16,Rz.43.
    [3]BegrRegE,Besonderer Teil,S.181.
    [4]M(u|¨)nch.Komm.AktG,Bd.8,§ 319,Rz.3.
    [1]Baums Philipp,Der Auschluss von Minderheiten nch §§ 327 ff.AktG n.F.,WM 2001,1843.
    [2]Creβler/Hefermehl/Eckardt/Kropff,Groβkommentar zum Aktiengesetz,Bd.Ⅳ,§ 186,Rz.84.
    [3]BGHZ 21,354,357 -,,Minimax Ⅰ";BGHZ 33,175,186 -,,Minimax Ⅱ";BGHZ 71,40,44 -,,Kali+Salz";BGHZ 83,319,321 -,,Holzmann";Groβkomm.AktG,§ 186,Rz.134.
    [4]BGHZ 71,40,44;BGHZ 83,319,321.
    [5]Huffer,AKtG,§186,Rz.25.
    [1]Baums,WM 2001,1843.
    [2]Zur vergleichbaren Situation bei der Eingliederung vgl.Huffer,AktG,§ 319,Rnr.4;Munch.Komm.AktG,Bd.8,§ 319,Rz.6.
    [3]德国《股份公司法》第50条。
    [4]德国《股份公司法》第84条第3款。
    [5]Kropff,AktG 1965,S.165.
    [1]Habersack Mathias,Der Finanzplatz Deutschland und die Rechte der Aktionare,ZIP 2001,1230.
    [2]BGH Urteil von 25.11.2002-Ⅱ ZR 133/01.
    [3]Land/Hasselbach,DB 2000,557;Lutter Marcus/Leinekugel Rolf,Der Ermachtigungsbeschluss der Hauptversammlung zu grundlegenden Strukturmaβnahmen-zulassige Kompetenzubertragung oder unzulassige Selbstentmachung,ZIP 1998,805;Schiessl,AG 1999,442.
    [4]BGHZ 83,122,131.
    [1]Habersack,ZIP 2001,1230.
    [2]§ 15 UmwG a.F.
    [3]BVerfGE 14,263,276.
    [4]Schiessl,AG 1999,442;Vetter,ZIP 2000,1817.
    [1]BGH DB 2001,319 - "MEZ";BGH DB 2001,471 - "Aqua Butzke".
    [2]§ §212,305 ff UmwG.
    [3]§ 131 AktG.
    [4]BGH DB 2001,319;BGH DB 2001,471.
    [5]Vetter,ZIP 2000,1817.
    [1]Doralt/Druey/Hommelhoff/Hopt/Lutter/Wymeersch,Forum Europaeum Konzernrecht,ZGR 1998,672;Schiessl,AG 1999,442;Vetter,ZIP 2000,1817.
    [2]Ehricke Ulrich/Roth Markus,Squeeze out im geplanten Ubernahmerecht,DStR 2001,1120.
    [1]Der Hauptfachausschuss(HFA) des lnstituts der Wirtschaftsprufer(IDW) legt in seiner Stellungnahme uber die Grundsatze ordnungsgemasser Unternehrnensbewertung seit geraumer Zeit die Ertragswertmethode zugrunde,vgl.Piltz Detlev J,Die Unternehmensbewertung in der Rechtsprechung,3.Auflage,Dusseldorf 1994,S.16 ff..
    [2]Piltz,Die Unternehmensbewertung in der Rechtsprechung,S.19.
    [3]BGH NJW 1967,1464;BGH NJW 1978,1316;BayObLG AG 1996,127;AG 1996,176;AG 1995,509;OLG Dusseldorf AG 1995,85;LG Frankfurt AG 1987,315;AG 1985,58;Kamprad,AG 1986,321.
    [4]BVerfGE 100,289.
    [5]BVerfGE 100,289.
    [1]BVerfGE 100,289.
    [2]Habersack,NZG 2001,1230.
    [1]Huffer,AktG,§304,Rz.23.
    [2]Dorfler/Gahler/Unterstraβer/Wirichs,Probleme bei der Wertermittlung von Abfindungsangeboten,BB 1994,156.
    [1]Wenger/Kaserer/Hecker,ZBB 2001,317;D(o|¨)rfler/Gahler/Unterstraβer/Wirichs,BB 1994,156.
    [2]Wenger/Kaserer/Hecker,ZBB 2001,317;Bilda Klaus,Zur Dauer der Spruchstellenverfahren,NZG 2000,296.
    [3]BVerfG.WM 1999,1012.
    [4]BVerfG.WM 1999,1012.
    [5]Emmerich Volker/Sonnenschein J(u|¨)rgen,Konzernrecht,6.Auflage,M(u|¨)nchen 1997,§17 a Ⅷ 1.
    [6]BVerfGE 14,263.
    [7]Wenger/Kaserer/Hecker,ZBB 2001,317.
    [1]Munch.Komm.AktG,§ 306,Rz.168.
    [2]Huffer,AktG,§ 306,Rnr.22;Munch.Komm.AktG,§ 306,Rz.169,170.
    [1]根据英国《1985年公司法》第430条(A),若A获得B公司90%的股份,但不打算购买异见股东的股份,则A须在获得90%股份后一个月内,向异见股东做如此通知。异见股东在3个月内有权请求A购买其股份。若A收到这种请求,则必须购买。参见[英]丹尼尔.吉南:《公司法》,朱弈锟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429页。
    [2]参见《欧盟企业集团法指令草案纲要及说明》,载吴越:《企业集团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38页。
    [1]赵万一,吴晓峰:《美国法上的挤出式公司合并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26卷第7期。
    [1]黄骅信誉楼商贸有限公司人力资本管理模式,第二届中国管理学院奖官方网站,《北大商业评论》主办。
    [2]刘宗发、朱建中、黄家顺:“动态股权制”是国企改革的一大创造--关于襄樊市实施“动态股权制”的调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
    [3]南宁市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改制企业经营层持大股的暂行规定》,南宁市人民政府网站,南府发[2004]58号2004-06-18。
    [1]《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改制企业规范运作的意见》,威政发[2003]2号,中国威海政务频道网站,2003-5-10。
    [1]岗位股强制转让之章程条款的合法性问题见下文第四节。
    [2]岗位股强制转让协议的合法性问题的详细阐述见下文第三节。
    [1]BGH.Urteil vom 19 September 2005-Ⅱ ZR 173/04:王东光,《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判例译评-经理人持股模式》,载《山东大学法律评论》第三辑,第174-185页。
    [2]BGH,Urteil vom 19.September 2005-Ⅱ ZR 342/03.
    [1]花红指股份有限公司分给董事和监事作为“额外报酬”的那部分利润。杜景林:《德汉公司法词典》,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495页。
    [2]《德国民法典》第139条:法律行为的一部分无效,并且不能认为除去无效的部分,该法律行为仍会被实施的,整个法律行为全部都无效。
    [3]BGHZ 81,263,266 ff.;105,213,216 f.;112,103,107 f.;Urt,v.8.M(a|¨)rz 2004-ⅡZR 165/02,ZIP 2004,903,904;v.14.M(a|¨)rz 2005-Ⅱ ZR 153/03,ZIP 2005,706.Von BGH Urteil von 19.September 2005-Ⅱ ZR 173/04.
    [4]BGHZ 112,103.Von BGH Urteil von 19.September 2005-ⅡZR 173/04.
    [5]BGHZ 112,103.Von BGH Urteil von 19.September 2005-Ⅱ ZR 173/04.
    [1]BGH Urteil von 08.03.2004 Ⅱ ZR 165/02,ZIP 2004,903.Von BGH Urteil yon 19.September 2005- Ⅱ ZR 173/04.
    [2]BGH Urteil von 14.03.2005 Ⅱ ZR 153/03,ZIP,2005,706.Von BGH Urteil von 19.September 2005-Ⅱ ZR 173/04.
    [3]Urt.v.20.Juni 1983 -Ⅱ ZR 237/82,WM 1983,956;im Ergebnis ebenso der Prozesskostenhilfe-Beschluss des Senats v.7.Oktober 1996 - Ⅱ ZR 238/95,bei Goette,DStR 1997,336.Von BGH Urteil yon 19.September 2005-ⅡZR 173/04.
    [4]《有限责任公司法》第38条(撤销对业务执行人的任命)(1)对业务执行人的任命随时可以撤销,因现行合同而产生的补偿请求权不受影响。
    [1]Habersack,ZGR 2005,451,461 ff.;Kowalski/Bormann,GmbHR 2004,1438,1440 f.;Sosnitza,DStR 2005,72,74 f.;Butter/Tonner,BB 2005,283,285 f.;zuvor schon Schafer/Hillesheim,DStR 2003,2122;Goette,DStR 1997,337;Wiedemann,Gesellschaftsrecht Ⅱ §8 Ⅳ 3c,S.753;Ulmer in achenburg/Ulmer,GmbHG 8.Aufl.§34 Rdn.42;Westermann in Scholz,GmbHG 9.Aufl.§34 Rdn.16;a.A.Binz/Sorg,GmbHR 2005,893;Piehler in FS Rheinisches Notariat 1998,S.321,326 ff.;zu den steuerrechtlichen Vorteilen Peetz,GmbHR 2005,53.Von BGH Urteil von 19.September 2005-ⅡZR 173/04.
    [1]BGHZ 112,103,111 f.;Sen.Urt.v.20.Juni 1983 -Ⅱ ZR 237/82,WM 1983,956.Von BGH Urteil von'19.September 2005-ⅡZR 173/04.
    [2]ⅡZR 342/03。该案例被称为员工持股模式(Mitarbeitermodell)。
    [1]BGHZ 53,369.这是一个被继承人立其情妇为唯一继承人的遗嘱案件。
    [2]参见[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514页。
    [3]赵旭东:《公司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76页。
    [4][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477页。
    [1][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450、543页。
    [2]参见[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19-522页。
    [1]BGH Urteil von 19.09.2005 -Ⅱ ZR 342/03.
    [2]Bernhard Kloos,Hinauskiindigungsklauseln bei GmbH-Mitarbeiterbeteiligungen sind wirksam,HK2,News&Know How.28.10.2005.
    [1]刘燕:《公司章程规定之合法性问题研究》,载《法制与社会》2006年第8期。
    [2]赵旭东:《公司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0页。
    [3]刘燕:《公司章程规定之合法性问题研究》,载《法制与社会》,2006年第8期。
    [4]江平:《让每一项具体的制度闪闪发光》,载中国民商法律网,2005-12-4。
    [1]赵旭东:《公司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0页。
    [1]《股东退出》,载中国律师网互动社区,2004-04-07。
    [2]王保树:《职工持股会的法构造及立法选择》,载《法商研究》2001年第4期。
    [3]北京、青海采用此种形式。
    [4]上海、江苏、安徽、甘肃、黑龙江、陕西等省市采用此种形式。
    [5]山西省职工持股会采用企业法人形式。
    [1]《北京市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职工持股会试行办法》第37条。
    [2]《北京市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职工持股会试行办法》第38条。
    [3]《关于公司设立职工持股会的试点办法》第32条。
    [1]《上海股份合作制企业暂行办法》第19条。
    [2]《上海股份合作制企业暂行办法》第22条。
    [3]《上海股份合作制企业暂行办法》第26条。
    [4]《上海股份合作制企业暂行办法》第25条;[2005]沪一中民三(商)终字第267号;杨路:《股份合作制企业职工股东退休后其股东身份自然消灭》,中国民商法律网,2007-4-30。
    [5]云政发(1993)30号。
    [1]皖体改字(1992)第21号。
    [2]桂政发(1992)94号文。
    [3]陕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陕西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陕西省国有资产管理局,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一日发布。
    [4]王东光:《德国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载王保树:《中国商法年刊-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5页。
    [5]《上海股份合作制企业暂行办法》第22条。
    [1]李浩:《强制执行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2]股权的执行限于股权的强制转让,不能执行被执行人投资企业的财产,也不能强制其抽回出资或解散公司偿债,否则都是有违法律之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能否扣划被执行单位投资开办的企业法人的资金偿还被执行单位债务问题的复函》(法经函1991第94号)中明确规定:“强制执行的财产只能是被执行人所有或能够处分的财产。被执行人投资兴办的企业既经注册登记为企业法人,则其投资已成为该企业法人的注册资金,属于该企业法人经营管理的财产,作为投资人的被执行人已无权随意处理。即使可以用投资偿还投资人的债务,也只能依法转让股权或以所得收益偿还,而不能直接扣划。”
    [3]关于股权的财产性以及由此作为执行标的的适格性已有诸多论述,并形成主流认识,本文不再赘述。参参见李浩:《强制执行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1-276页;安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马万飞,纪敏:《股权强制执行问题探讨》,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吕华红:《论股权的执行》,中国法院网,2006-08-25;也有反对意见认为股权不能作为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标的,参加郭国汀,高子才:《国际经济贸易法律与律师实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1页。
    [4]包括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支付令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机关制作的法律文书。见江伟:《民事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65页。
    [5]将生效法律文书视为股权强制执行条件的意见参见:《试论对公司股权的强制执行》,公司法律网,2006-06-17。
    [6]江伟:《民事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65页。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港澳经济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回答》第7条第4款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冻结、拍卖上市公司国有股和社会法人股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这里的股权冻结指股权不得转让,不得提取股权收益,但股东的其他权利不受影响。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冻结、拍卖上市公司国有股和社会法人股若干问题的规定》第8条。
    [4]杨荣馨:《强制执行立法的探索与构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1]杨荣馨:《强制执行立法的探索与构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2页。
    [2]被执行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裁定禁止被执行人转让其专利权、注册商标专用权、著作权(财产权部分)等知识产权。上述权利有登记主管部门的,应当同时向有关部门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其不得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必要时可以责令被执行人将产权或使用权证照交人民法院保存。对前款财产权,可以采取拍卖、变卖等执行措施。
    [3]于洪波:《试论对知识产权的强制执行》,载霍力民:《民事强制执行新视野》,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96页。
    [4]杨荣馨:《强制执行立法的探索与构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8页。
    [1]赵旭东:《公司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82页。
    [1]齐树洁:《民事程序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2页。
    [1]有意见认为“即使同意股权对外转让,原股东依然享有优先购买权”,似乎在原股东不同意转让时才当然享有优先购买权,与本文的意见不同。参见马万飞,纪敏:《股权强制执行问题探讨》,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第2条。
    [3]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第4-7条的规定。
    [1]2004年10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30次会议通过,法释[2004]16号。
    [2]竞买人举牌竞价,有最高应价时,拍卖师连呼三声,此时优先购买权人可以表示以此最高价接受。如果其他竞价人未进一步报出高价,则卖给优先购买权人;如果他人报出更高价,而优先购买权人不再“跟进”,则拍卖标的归最高应价者。参见赵旭东:《公司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41页。
    [3]待经过拍卖程序产生最高应价者后,由拍卖师询问优先购买权人是否愿意购买。如果其不愿购买,则拍卖标的即由最高应价者购得。如果其愿意购买,则拍卖师询问最高应价者是否愿意再加价,如果其不愿加价,则拍卖物由优先购买权人购得,如果其表示愿意,则在加价后再询问优先购买权人,如此反复,直至成交。参见赵旭东:《公司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41页。
    [4]赵旭东:《公司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41页。
    [5]《拍卖法》第18条规定:“拍卖人有权要求委托人说明拍卖标的的来源和瑕疵,拍卖人应当向竞买人说明拍卖标的的瑕疵。”
    [1]《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司诉讼案件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第三部分第(三)条。
    [2]杨荣馨:《强制执行立法的探索与构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3]江平,李国光:《最新公司法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242-243页。
    [4]安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页。
    [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四条规定:合营者的注册资本如果转让必须经合营各方同意。
    [2]《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20条规定:合营一方向第三者转让全部或者部分股权的,须经合营他方同意,并报审批机构批准,向登记管理机构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合营一方转让其全部或部分股权时,合营他方有优先购买权。合营一方向他方转让股权的条件,不得比向合营他方转让的条件优惠。违反上述规定的,其转让无效。
    [3]《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第10条规定:中外合作者的一方转让其在合作企业合同中的全部或部分权利、义务的,必须经他方同意,并报审查批准机关批准。
    [4]关于执行权的司法权性质参见江伟,赵秀举:《论执行权的性质与执行机构的设置》,载张启楣:《执行改革理论与实证》,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75-77页。
    [1]《外商投资企业外资股权转让的限制》,载企业法律网2007年9月1日。
    [2]《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的若干问题》第五条规定,除非外方投资者向中国投资者转让其全部股权,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不得导致外方投资者的投资比例低于企业注册资本的25%。
    [3]《民事诉讼法》第230条:在执行中,需要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的,人民法院可以向有关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4]《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1997外经贸法发第267号)第2条。
    [5]《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1997外经贸法发第267号)第3条。
    [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都没有明确规定合作他方不同意转让时是否必须购买欲转让的股权,此时应该适用《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即不同意转让者应当购买该股权。
    [2]《公司法》第26条,第81条。
    [3]《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司诉讼案件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第二部分第(四)条2款。
    [1]有关别除权的论述参见韩长印:《破产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3页。
    [1]安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薄守省:《美国公司法判例译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蔡立东:《公司自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陈国富:《法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5]陈卫忠:《澳门公司法比较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邓辉:《论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樊纲:《渐进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8]范健,蒋大兴:《公司法论》(上),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甘培忠:《公司控制权的正当行使》,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0]黄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
    [11]江平:《中国物权法教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
    [12]江平,方流芳:《新编公司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13]江平,李国光:《最新公司法案例评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14]江平,李国光:《最新公司法疑难解释》,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15]江平,李国光:《最新公司法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16]江伟:《民事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7]柯芳枝:《公司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8]赖源河:《实用商事法精义》,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83年版。
    [19]廖大颖:《公司法原论》,三民书局2006年版。
    [20]廖大颖:《股份转换制度之研究》,正典出版文化有限公司2004年版。
    [21]李从军:《价值体系的历史选择》,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2]李浩:《强制执行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3]李宗锷:《香港合约法与公司法》,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4]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9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
    [25]梁上上:《论股东表决权》,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6]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7]罗培新:《公司法的合同解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8]齐树洁:《民事程序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9]钱弘道:《经济分析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0]谢鹏程:《基本法律价值》,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7页。
    [31]石少侠:《公司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2]苏永钦:《走入新世纪的私法自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3]王保树:《中国公司法修改草案建议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34]王红一:《公司法功能与结构法社会学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5]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6]王文宇:《公司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7]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卫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8]王志诚:《企业组织重组法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9]吴越:《企业集团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0]奚晓明:《中国民商审判》2002年第1卷。
    [41]奚晓明:《中国民商审判》2003年第1卷。
    [42]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3]严存生:《法律的价值》,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4]杨荣馨:《强制执行立法的探索与构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5]曾世雄:《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6]张文显:《当代西方法哲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7]张明安:《公司法上的利益平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8]赵旭东:《公司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9]赵旭东等,《公司资本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50]赵旭东:《新公司法制度设计》,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51]周友苏:《新公司法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52]朱伟一:美国公司法判例解析,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53]卓泽渊:《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德]托马斯.莱塞尔:《德国资合公司法》,高旭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韩]李哲松:《韩国公司法》,吴日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1页。
    [5][加拿大]布莱恩.R.柴芬斯:《公司法:理论、结构和运作》,林华伟、魏珉泽,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6][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7][美]大卫.D.弗里德曼:《经济学语境下的法律规则》,杨欣欣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8][美]弗兰克.伊斯特布鲁克,丹尼尔.费希尔:《公司法的经济结构》,张建伟、罗培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美]路易斯.洛温斯坦:《公司财务的理性与非理性》,张蓓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
    [10][美]罗伯特.C.克拉克:《公司法则》,胡平等译,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
    [11][美]罗伯特.W.汉密尔顿:《美国公司法》,齐东祥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2][美]金勇义:《中国与西方的法律观念》,陈国平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3][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4][马来西亚]罗修章,王鸣峰:《公司法:权力与责任》,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5][日]末永敏和:《现代日本公司法》,金洪玉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
    [16][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7][英]丹尼斯.吉南:《公司法》,朱羿锟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8]杜景林,卢谌:《德国股份法.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德国公司改组法.德国参与决定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罗结珍:《法国公司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20]沈四宝:《最新美国标准公司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1]王书江,殷建平:《日本商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22]吴建斌:《日本公司法规范》,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3]吴建斌等译:《日本公司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24]吴日焕:《韩国商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5]于敏,杨东:《最新日本公司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6]虞政平:《美国公司法规精选》,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鲍为民:《美国法上的公司僵局处理制度及其启示》,载《法商研究》2005年第3期。
    [2]陈介山:《不同意股东收买请求权--以原因事实及程序为中心》,载《财产法暨经济法》第十期,2007年6月。
    [3]范黎红:《论司法对公司僵局纠纷的分类介入》,载《政治与法律》2005年第1期。
    [4]方嘉麟:《论资本三原则体系之内在矛盾》,载台湾《政大法学评论》第59期。
    [5]冯果:《论公司资本三原则理论的时代局限》,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3期。
    [6]傅松苗,唐学兵:《对一条司法解释适用之我见》,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2年第8期。
    [7]甘培忠:《公司司法解散:〈公司法〉中说不出的痛》,载《中国律师》2002年第9期。
    [8]甘培忠,吴韬:《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探析》,载《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9]高汉:《利益冲突中的公司僵局分析》,载《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6月。
    [10]顾培东:《效益,当代法律的一个基本价值目标》,载《中国法学》1992年第3期。
    [11]胡鸿高:《商法价值论》,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12]黄美园,周彦:《我国公司僵局司法救济制度之构建》,载《法律适用》2004年第5期。
    [13]蒋大兴:《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问题研究--关于公司法的修订》,载徐学鹿(主编):《商法研究》第3辑,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4]李小军:《论公司僵局之司法干预》,载《月旦民商法》第14期。
    [15]梁慧星:《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二十世纪民法回顾》,载《中外法学》1997年第2期。
    [16]林丽香:《企业取回自己股份之法律问题》,载《台北大学法律论丛》第48期。
    [17]刘冰:《和谐社会下的公平与效率》,载《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18]刘连煜:《公司合并态样与不同意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载《月旦法学杂志》第128期,2006年1月。
    [19]刘燕:《公司章程规定之合法性问题研究》,《法制与社会》,2006年第8期。
    [20]刘阅春:《出资转让之成立与生效》,载《法学》2004年第3期。
    [21]李曙光:《新公司法中破解公司僵局制度安排的探讨》,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22]齐延平:《法的公平与效率价值论》,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23]强世功:《法理学视野中的公平与效率》,载《中国法学》1994年第4期。
    [24]沈贵明:《未经变更登记的股权转让不能对抗第三人吗?》,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25]师棠:《市场经济与法律现代化》,载《法学》1993年第2期。
    [26]汤欣:《论公司法的性格--强行法抑或任意法?》,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
    [27]王保树:《职工持股会的法构造及立法选择》,载《法商研究》,2001年第4期。
    [28]王艳丽:《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制度的再认识》,载《法学》2006年第11期。
    [29]王子正:《有限责任公司出资转让若干法律问题探析》,载《当代法学》2002年第6期。
    [30]游啟璋:《股份收买请求权的股东退场与监控机制》,载《月旦法学杂志》2006年第1 期。
    [31]张明乃:《论法学中的公平与效率》,载《法学》1992年第3期。
    [32]张平:《股权转让效力层次论》,载《法学》2003年第12期。
    [33]张善斌:《论强制取得少数股东权》,载《法学评论》,2002年第5期。
    [34]赵万一,吴民许:《论有限公司出资转让的条件》,载《法学论坛》2004年第5期。
    [35]赵万一,吴晓峰:《美国法上的挤出式公司合并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26卷第7期。
    [36]赵震江:《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效率与平等原则及法律对策》,载《中外法学》1994年第5期。
    [37]郑丰城,王廷琼:《对被执行人的股权或其他投资权益的强制执行方法初探》,载《法律适用》2001年第7期。
    [1]Alexander Khutorsky,Coming in from the cold:Reforming Shareholders' Appraisal Rights in Freeze-out Transactions,Columbia Business Law Review,1997 Colum.Bus.L.Rev.133.
    [2]Alfrd Kossmann,Ausschluss von Aktionaren gegen Barabfindung,NZG 1999,1198.
    [3]Armin Reinisch,Der Ausschluss von Aktionaren aus der Aktiengesellschaft,Otto Schmidt 1992.
    [4]Barry M.Wertheimer,The Purpose of the Shareholders' Appraisal Remedy,65 Tenn.L.Rev.661(1988).
    [5]Bayless Manning,The Shareholder's Appraisal Remedy:An Essay for Frank Coker,72YALE L.J.223(1962).
    [6]Brudney/Chirelstein,A Restatement of Corporate Freeze outs,87,Yale L.J.,1354,1359 ff.(1978)
    [7]Bruno Kropff,Aktiengesetz-Textausgebe des Aktiengesetzes vom 6.9.1965,Dusseldorf 1965.
    [8]Carsten Peetz,Voraussetzungen und Folgen der Einziehung von GmbH Geschaftsanteilen,GmbHR 2000,749.
    [9]Christoph Hulsmann,Buchwertabfindung des GmbH Gesellschafters im Lichte aktueller Rechtsprechung,GmbHR 2001,409.
    [10]Daniel R.Fischel,The Appraisal Remedy in Corporate Law,1983 Am.B.Found.Res.J.875(1983).
    [11]Detlev J Piltz,Die Unternehmensbewertung in tier Rechtsprechung,3.Auflage,Dusseldorf 1994.
    [12]Dirk Halm,Squeeze out heute und morgen:Eine Bestandsaufnahme nach dem kunftigen Ubernahmerecht,NZG 2000,1162.
    [13]Dorfler/Gahler/Unterstraβer/Wirichs,Probleme bei der Wertermittlung von Abfindungsangeboten,BB 1994,156.
    [14]Eberhard Vetter,Squeeze out in Deutschland,ZIP 2000,1817.
    [15]Edward F.Greene,Corporate Freeze-out Mergers:A Proposed Analysis,Stanford Law Review,28 Stan.L.Rev.487.
    [16]Ekkehard Wenger / Christoph Kaserer / Renate Hecker,Konzernbildung und Ausschluss von Minderheiten im neuen Ubernahmerecht:Eine verpasste Chance fur einen marktorientieren Minderheitenschutz,ZBB 2001,317.
    [17] Frank H. Easterbrook & Daniel R. Fischel, Corporate Control Transaction, 91 Yale L.J. 698(1982).
    [18] Gerd Krieger, Aktionarsklage zur Kontrolle des Vorstands-und Aufsichtsratshandelns, ZHR 1999, 343.
    [19] Georg F.Thoma, Der neue Ubernahmekodex der Borsensachenverstandigenkommission, ZIP 1996,1725;
    [20] Geβler/Hefermehl/Eckardt/Kropff, Groβkommentar zum Aktiengesetz, Bd. IV, § 186, Rnr. 84.
    
    [21] GroBkommentar zum Aktiengesetz, § 245, Rnr. 48,4. Auflage, Berlin 1999.
    [22] Gunter Roth/Holger Altmeppen, GmbHG(Kommentar), 4. Auflage, Munchen Beck 2003.
    [23] Harald Kallmeyer, Ausschluss von Minderheitsaktionaren, AG 2000,59.
    [24] Hans Diekmann, Hinweise zur Anwendung des Ubernahmekodex der Borsensachenverstandigenkommission, WM 1997,897.
    [25] Heinz Dieter Assmann, Verhaltensregeln fur freiwillige offentliche Ubernahmeangebote, AG 1995, 563.
    [26] Hideki Kanda & Saul Levmore, The Appraisal Remedy and the Goals of Corporate Law, 32 UCLA L. Rev. 429(1985).
    [27] Hugh H. Maken & Bruce C. Young, The Impact of Deadlock in the Michigan Closely Held Corporation, 42 WAYNE L. REV. 1863, 1870-1872.
    [28] Hulsmann, Rechtspraktische Probleme beim Austritt von Gesellschaftern aus der GmbH, GmbHR 2003,198.
    [29] James S Covington, J r., The Tennessee Corporation Act and Close Corporation for Profit, 43 Tenn. L. Rev., 1976,184-199.
    
    [30] Joseph W. Singer, The Reliance Interest in Property, 40 Stan. L. Rev., 1998.
    [31] Jurgen Sieger/Bernd Mertens, Die Rechtsfolgen der Einziehung von Geschaftsanteilen einer GmbH, ZIP 1996,1493.
    
    [32] Karsten Schmidt, Gesellschaftsrecht, §§ 19-21, 3. Auflage, Munchen 1997.
    [33] Klaus Bilda, Zur Dauer der Spruchstellenverfahren, NZG 2000, 296.
    [34] Marcus Lutter/Peter Hommelhoff, GmbH Gesetz Kommentar, 14. Auflage, Verlag Otto Schmidt Koln.
    [35] Marcus Lutter / Rolf Leinekugel, Planmaβige Unterschiede im umwandlungsrechtlichen Minderheitenschutz? , ZIP 1999, 261.
    [36] Marcus Lutter / Rolf Leinekugel, Der Ermachtigungsbeschluss der Hauptversammlung zu grundlegenden StrukturmaBnahmen-zulassige Kompetenzubertragung oder unzulassige Selbstentmachung, ZIP 1998, 805; Schiessl, AG 1999,442.
    [37] Markus Gehrlein, Ausschluss und Abfindung von GmbH-Gesellschaftern, Koln:Schmidt 1997.
    [38] Mathias Habersack, Der Finanzplatz Deutschland und die Rechte der Aktionare, ZIP 2001, 1230.
    [39] Max Hachenburg/Peter Ulmer, GmbHG(Kommentar), Bd. 1, Auflage 8, Berlin/New York: de Gruyther 1992.
    
    [40] Maximilian Schiessl, Ist das deutsche Aktienrecht kapitalmarkttauglich? , AG 1999,442.
    [41] Munchener Kommentar Aktiengesetz, Band. 8, § 319, Rnr. 32, 2. Auflage, Munchen 2000.
    [42] Peter D. Santori, Virginia Bankshares v. Sandberg: The Supreme Court injects Federalism into the implied private right of action for breach of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Rule 14A-9 A Taste of things to come?, Delaware Journal of Corporate Law, 17 Del. J. Corp. L. 1007
    
    [43] Peter V. Letsou, The Role of Appraisal in Corporate Law, 39 B.C.L.Rev. 1121.
    [44] Philipp Bacher/Bernd Spieth, Die Anfechtbarkeit oder Nichtigkeit fehlerhafterAbfindungsklauseln in der GmbH-Satzung, GmbHR 2003, 517.
    
    [45] Philipp Baums, Der Auschluss von Minderheiten nch §§ 327 ff. AktG n. E, WM 2001, 1843.
    [46] Randall S. Thomas, Revising the Delaware Appraisal Statute, 3 Del. L. Rev. 1, at 3-16.(2000).
    [47] Reinhard Lutz, Rechtswirkung des Gesellschafterbeschlusses bei Zwangseinziehung des GmbH Geschaftsanteils, DStR 1999,1858.
    
    [48] Robert W. Hamilton, The Law of Corporations, West Group, 1996.
    [49] Scholz/Westermann, Kommentar zum GmbHG Bd. 1, Auflage 9, Otto Schmidt Kφln 2000.
    [50] Susanna M. Kim, The Provisional Director Remedy for Corporate Deadlock: A Proposed Model Statute, 60 Wash & Lee L. Rev, 2003 (Winter).
    
    [51] Ulrich Ehricke / Markus Roth, Squeeze out im geplanten Ubemahmerecht, DStR 2001,1120.
    
    [52] Uwe Huffer, Aktiengesetz, 2. Auflage, Munchen 1995.
    
    [53] Volker Emmerich /Jurgen Sonnenschein, Konzernrecht, 6. Auflage, Munchen 1997.
    [54] Volker Land / Kai Hasselbach, Das neue deutsche Ubernahmegesety, DB 2000,1747.
    [55] Volker Land / Kai Hasselbach, Going private und Squeeye out nach deutachen Aktien-,Borsen-, und Ubemahmerecht, DB 2000,557.
    [56] Wilhelm G. Niemeier, Rechtstatsachen und Rechtsfragen der Einziehung von GmbH Anteilen, Heidelberg:v. Decker 198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