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倡议网络下NGO在环境治理中的角色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截止到上个世纪末,除了主权国家外,许多非国家行为体也成了世界政治的主要参与者。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仅仅为全世界经济提供了充足的发展动力,也带来了一系列全球性的问题,特别突出的是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这一系列问题,有许多并不是单凭主权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都能够解决的。随着“全球治理”这一概念的提出,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多种行为体在全球各个领域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安排,采取合作行动共同应对全球治理问题,构成多层次和多维度的全球环境治理网络,为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和办法。当前非政府组织与主权国家和政府间组织在全球治理中建立的广泛联系和合作关系,宣告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重要行为体。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形成和发展的研究,以及分析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主要模式——“跨国环境倡议网络”,来研究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途径和作用,则能更好的理解非政府组织在全球环境治理中扮演的角色。?
By the end of last century,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had become a focus in global governanc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many global issues emerged, which can’t be solved by sovereign states and international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lone, so the concept“global governance”was put forward by researchers of national politics. In the environment of complex multi-lateralism, it is not only the national states and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who are main actors in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include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Nowdays, NGOs especially INGOs have become the main actor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so what role should INGOs play in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GOs and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By researching the main activity patterns of INGOs - transnational advocacy network, analysing the role that INGOs play in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we can know the importance of INGOs in this area.
引文
①王杰,张海滨,张志洲,《全球治理中的非政府组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第3页。
    ②同上,第5页。
    ③庞珣,《国际角色的定义和变化》,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第133页。
    ①Margaret E.keck &Kathryn Sikkink: Activities Beyond Border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8,p.24.
    ②参见玛格丽特·E·凯克,凯瑟琳·辛金克:《超越国际的活动家——国际政治中的倡议网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15页。
    ①王杰,张海滨,张志洲,《全球治理中的非政府组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第315页。
    ②盛洪生等:《当代国际关系中的“第三者”》,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
    ③徐莹:《当代国际政治中的非政府组织》,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
    ④参见徐莹,《当代国际政治中的非政府组织》,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第114页——116页。
    ①孙嘉明,王勋,《全球社会学——跨国界现象的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②同上,第58页。
    ③江明修,郑胜分,《全球治理与非营利组织》,中国行政,第73期,第9页。
    ④郑启荣,《试论非政府组织和联合国的关系》,载《外交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第96页。
    ⑤参见迈克尔·巴特尼,玛莎·费丽莫,《为世界定规则——全球政治中的国际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版。
    ①参见Akira, Iriye, Global community :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the Making of the Contemporary World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4,pp.188‐192.
    ②参见玛格丽特·E·凯克,凯瑟琳·辛金克:《超越国际的活动家——国际政治中的倡议网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5页。
    ①参见王杰,张海滨,张志洲:《全球治理中的非政府组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第98‐107页。
    ②参见韩昭颖:《非政府组织·跨国倡议网络·国家主权》,载《欧洲研究》,2006年第1期,第145页。
    ①玛格丽特·E·凯克,凯瑟琳·辛金克:《超越国际的活动家——国际政治中的倡议网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②参见“国际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新特点”,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node_7000058/2007‐04/02/content_8047462_2.htm
    ③参见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46—547页。
    ①玛格丽特·E·凯克,凯瑟琳·辛金克:《超越国际的活动家——国际政治中的倡议网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②同上,第22页。
    ③查尔斯·蒂利,《社会运动1978-2004》,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7页。
    ①参见迈克尔·罗金斯,罗伯特·科德等,《政治科学》第九章,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73页。
    ②参见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75页。
    ③玛格丽特·E·凯克,凯瑟琳·辛金克:《超越国际的活动家——国际政治中的倡议网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④同上,第26页。
    ⑤参见韩昭颖:《非政府组织·跨国倡议网络·国家主权》,载《欧洲研究》,2006年第1期,第147页。
    ①参见韩昭颖:《非政府组织·跨国倡议网络·国家主权》,载《欧洲研究》,2006年第1期,第147页。.
    ①参见张丽华,《主权博弈——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与国际组织互动比较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第7页。
    ①玛格丽特·E·凯克,凯瑟琳·辛金克:《超越国际的活动家——国际政治中的倡议网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页。
    ①玛格丽特·E·凯克,凯瑟琳·辛金克:《超越国际的活动家——国际政治中的倡议网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8页。
    ①玛格丽特·E·凯克,凯瑟琳·辛金克:《超越国际的活动家——国际政治中的倡议网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1页。
    ①参见玛莎·费丽莫,《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36-37页。
    ②参见迈克尔·罗金斯,罗伯特·科德等:《政治科学》第九章,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59页。
    ①蔡先凤:《试论多边环境协定的实施》,载《法学评论》,2003年第6期。
    ①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417页。
    ②孙嘉明,王勋,《全球社会学——跨国界现象的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256页。
    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3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226页。
    ①杨志敏,《从拉美发展中出现的生态问题看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载《拉丁美洲研究》,2009年10月第5期,第44页。
    ①参见杨志敏,《从拉美发展中出现的生态问题看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载《拉丁美洲研究》,2009年10月第5期,第45页。
    ②参见玛莎·费丽莫,《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36-37页。
    ③参见刘杰,《试论国际机制下国家主权的可变性与适应性》,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9年第1期,第80‐89页。
    ①参见玛莎·费丽莫,《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150页。
    ①王杰,张海滨,张志洲,《全球治理中的非政府组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第57页。
    ①王杰,张海滨,张志洲,《全球治理中的非政府组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第122页。
    ②参见郑启荣:《试论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的关系》,载《外交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月版,第57页。
    ①参见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514‐517页。
    ②保罗·吉尔斯:《国际市民社会——国际体系中的国家间非政府组织》,载《国际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①参见百度百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http://baike.baidu.com/view/89815.htm
    ②孙景民:《非政府国际组织——国际政治中的角色界定》,载《政治文明》第8‐9期,第86页。
    ①参见王文:《论非政府组织在联合国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载《国际论坛》,1999年第6期,第8页。
    [1]查尔斯·蒂利:《社会运动1978-2004》(胡位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
    [3]邓国胜:《非盈利组织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4]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文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5]梁守德,洪银娴:《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4版。
    [6]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8版。
    [7]玛格丽特·E·凯克,凯瑟琳·辛金克:《超越国际的活动家——国际政治中的倡议网络》(韩召颖,孙英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玛莎·费丽莫:《国际社会中的国际利益》(袁正清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9]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10]盛洪生等:《当代国际关系中的“第三者”》,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
    [11]孙嘉明:《全球社会学——跨国界现象的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邵鹏:《全球治理——理论与实践》,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8月版。
    [13]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版。
    [14]徐莹:《当代国际政治中的非政府组织》,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
    [15]张丽华:《主权博弈——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与国际组织互动比较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
    [16]詹姆斯·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张胜军,刘小林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版。
    [1]劳伦斯·迈耶,约翰·博内特,苏珊·奥格登:《比较政治学》(罗飞,张丽梅,冯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8月版。
    [2]迈克尔·罗金斯,罗伯特·科德等:《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版。
    [3]秦亚青:《权利·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版。
    [4]王杰,张海滨,张志洲等:《全球治理中的非政府组织》,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6月版。
    [5]俞可平,李慎明,王伟光:《全球化与全球化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1]保罗·吉尔斯:《国际市民社会——国际体系中的国家间非政府组织》,载《国际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2]蔡先凤:《试论多边环境协定的实施》,载《法学评论》,2003年第6期。[5]胡春艳,陈凌,张锐:《国际政治文化中的非政府组织分析》,《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3]韩昭颖:《非政府组织·跨国倡议网络·国家主权》,载《欧洲研究》,2006年第1期。
    [4]江明修,鄭勝分:《全球治理與非營利組織》全球化下的全球治理學術研討會。
    [5]刘杰:《试论国际机制下国家主权的可变性与适应性》,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9年第1期。
    [6]那力:《非政府国际组织发展现状》,载于《国际资料信息》2002年第3期。
    [7]庞珣:《国际角色的定义和变化》,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
    [8]孙景民:《非政府国际组织:国际政治中的角色界定》,《政治文明》,2004年第8-9期。
    [9]王文:《论非政府组织在联合国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载《国际论坛》,1999年第6期。
    [10]杨志敏:《从拉美发展中出现的生态问题看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载《拉丁美洲研究》,2009年10月第5期
    [11]张骥,王宏斌:《全球环境治理中的非政府组织》,载于《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6期。
    [12]郑启荣:《试论非政府组织与联合国的关系》,载《外交学院院报》,1999年第1期。
    [1]百度百科:“巴西热带雨林状况”,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0942142.html
    [2]百度百科:“巴西首位女总统”, http://baike.baidu.com/view/89815.htm
    [3]中国网:“国际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新特点”, http://www.china.com.cn/node_7000058/2007‐04/02/content_8047462_2.htm
    [4]“拯救剩余的一切”, http://cn.mongabay.com/rainforests/1021.htm
    [1] Akira Iriye: Global Community [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3]Bruce Richer: Mortgaging the Earth: The Word Bank, Environmental Impoverishment, and the Crisis of Development (Boston: beacon press), 1994.
    [4] Knill Liefferink: Environment Politics in the European Union (Manchester and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7.
    [2] Michael Banett &M Finnemore: Rules for the World: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global politics [M] (Cornell: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4.
    [5] Margaret E.keck &Kathryn Sikkink, Activities Beyond Border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8.
    [6] Robert Keohane & Joseph Nye: Transnational Politics and World Politics,(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7]Thomas Princen &Matthias Finger: Environmental NGOS in Word Politics (T J Press), 1994
    [1]”From Santiago to Seattle: Transnational Advocacy Networks in the Information Age.”http://www.carnegieendowment.org/events/index.cfm?fa=eventDetail&id=160&&zoom_highlight=From+Santiago+to+Seattle+Transnational+Advocacy+Networks+in+the+Information+Age
    [2]维基百科:”global governance”, http://en.wikipedia.org/wiki/Global_governance
    [3]维基百科:“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http://en.wikipedia.org/wiki/Non-governmental_organization
    [4] Sundar Vadaon: Role of NGO’s in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http://www.karmayog.org/startanngo/startanngo_16320.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