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与冲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英文题名:Identity and Conflict
  • 副题名:论胡风作为左翼文艺批评家的理论特色
  • 英文副题名:On the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 of HuFeng as a Left Wing Literary Critic
  • 作者:胡秀丽
  • 论文级别:硕士
  • 学科专业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
  • 学位年度:2003
  • 导师:王嘉良
  • 学科代码:050106
  •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03-05-01
摘要
中国新文学在“五四”落潮以后进入“30年代文学”时期,开展了颇具规模的左翼文艺运动,在文艺思想上作出了重大调整,规定了创作的马克思主义和现实主义方向。这种调整既表达了中国新文学与国际无产阶级文学接轨的渴望,也是新文学发展的一种必然。但政治意识对文学的过重侵入固然为新文学带来了新的气象和格局,也不可避免地催生了文学创作与批评中的庸俗社会学倾向,使文学在现实主义的旗帜下走向了非现实主义的道路。异质的发展引起了清醒的现实主义者的警觉。与国际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家卢卡契和布莱希特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中国的左翼文艺批评家胡风也对此种异质倾向展开了不懈的纠正和批判。
     作为左翼文艺阵营的一员,胡风文艺思想与左翼文艺思想有着大体一致的立场,主要表现为政治倾向上的同调、重内容轻形式的倾向和强烈的主观性和浪漫主义激情。但观念有融合并不代表差别被取消,二者之间又有着许多冲突。这种冲突在显性层面上表现为典型论的不同理解、两个口号之争、民族形式问题、主观论的批判与答辩这些事实的表现。隐性层面的深度碰撞则表现为创作和批评中对经验与体验的各自倚重、客观真实与主体真实的指向差异以及政治理性精神和个体感性认识的不同把握。胡风以“主体性”理论为主导进入文学批评,激活了批评主体、创作主体以及表现主体在文学批评和创作中的作用,纠正了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中的庸俗社会学现象,具有不可抹煞的意义。
Chinese modem literature launched a movement of the left wing literature after entering the "30's literature" period. The Marxism and realism direction was made as an important adjustment in literature thought, which was a desire
    for getting in touch with the international proletarian lileneture and an inexorable trend of the modem literature. The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brought something new for the modem literature surely. But vulgar sociology was brought into literature creation and criticism too, which made the literature opposite to the true realism. The harmful tendency aroused the attention of true realist with international proletariat literature theoretician Lukacs and Bertolt Brecht .Chinese left wing literature critic HuFeng persisted in rectifying the harmful tendency in literature.
    1s a member of the left wing literature camp, HuFeng's thoughts had identical views with the left wing literature thoughts on some main literature problems, same political attitude, thinking highly of contents and making light of forms, as well as strongly subjective color and romantic intense emotion. However, identity is not that they have no difference. They have many conflicts also. The appearances were the arguments on typical problem, "two slogans" problem, national-form problem, and the different comprehension of subjective theory. The depth of their conflicts is that different sense and origin of literature. HuFeng's subjective spirit has the important mean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m literature.
引文
1 [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潮》(第一卷)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2 “所谓政治朝圣,主要发生于三十和六十年代,是西方文明或是陷入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或是面临深刻的精神和价值危机的时代,西方知识分子因而转向其他社会寻找替代”.参见程映红《政治朝圣的背后》,《读书》1998年第9期。
    3 胡风《论民族形式问题》,《胡风全集2评论1》,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44页.
    4 鲁迅《且介亭杂文·〈草鞋脚〉小引》,《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0页.
    5 [美]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08页。
    6 李新宇《迷失的代价:20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运动再思考》,《文艺争鸣》2001年1、2期.
    7 [匈]卢卡契《〈欧洲现实主义研究〉英文版序(1948年)》,《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8页.
    8 [匈]卢卡契《〈欧洲现实主义研究〉英文版序(1948年)》,《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二),第55页。
    9 《布莱希特论戏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58页。
    10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22页.
    11 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前言,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页.
    13 转引自谭好哲《文艺与意识形态》.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71页。
    14 [苏联]伊·爱伦堡《谈作家的工作》(1953).《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上),吕同六主编,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404页.
    15 胡风《文艺笔谈·序》,《胡风全集2评论1》第3页。
    16 胡风《粉饰,歪曲,铁一般的事实》,《胡风全集5集外编1》第129页.
    17 胡风《胡风回忆录》,《胡风全集7集外编3》第311页。
    18 胡风《张天翼论》,《胡风全集2评论1》第47页。
    19 胡风《为初执笔者的创作谈》,《胡风全集2评论1》第239页。
    20 胡风《论战争期的一个战斗的文艺形式》,《胡风全集2评论1》第502页。
    
    
    21 胡风《愿和读者一起成长》.《胡风全集2评论1》第499页。
    22 罗荪《抗战文艺运动鸟瞰》,《文学月报》第一卷第一期(1940.1.15).
    23 胡风《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胡风全集3评论2》第190页。
    24 胡风《〈密云期风习小纪〉序》,引自《胡风全集2评论1》第347页。
    25 [韩]鲁贞银《关于“胡风编辑活动和编辑思想”访谈录——访谈牛汉、绿原、耿庸、罗洛、舒芜》,《新文学史料》1999年第4期。
    26 胡风《答文艺问题上的若干质疑》,《胡风全集3评论2》第208页。
    27 胡风《以〈狂人日记〉为起点》,《胡风全集3评论2》第425—426页
    28 胡风《人生·文艺·文艺批评》《胡风全集3评论2》第198页。
    29 胡风《人生·文艺·文艺批评》《胡风全集3评论2》第201页。
    30 舒芜《论主观》,《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五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356页。
    31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评论2》第487页。
    32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评论2》第497—498页
    33 胡风《〈胡风评论集〉后记》,《胡风全集3评论2》第606—607页。
    34 吴奚如《我所认识的胡风》,晓风主编《我与胡风 胡风事件三十七人回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页。
    35 鲁贞银《关于“胡风编辑活动和编辑思想”访谈录——访谈牛汉、绿原、耿庸、罗洛、舒芜》,《新文学史料》1999年第4期。
    36 胡风《我为什么写作?》,《胡风晚年作品选》,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第298页。
    37 艾思奇《旧形式运用的基本原则》,《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五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392页.
    38 胡风《目前为什么没有伟大的作品产生》,《胡风全集2评论1》第58页。
    39 胡风《现实主义在今天》,《胡风全集3评论2》第39页.
    40 日丹诺夫主义在苏联马克思主义中的统冶地位从30年代中期开始,持续到1956年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党代表大会.当时强调的几种方针是:第一,各种革命运动坚持要在艺术上创造出一系列楷模式约神话;第二,屏弃艺术上多样化和先进的格式:第三,对艺术进行检查,并将它置于强制性的管理方式之下。参见【美】梅·所罗门编《马克思主义与艺术》,王以铸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237—238页。
    41 [苏]日丹诺夫《在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上的讲演》(1934.8),戈宝权译。引自日丹诺夫《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7页。
    42 杜高《一个受难者的灵魂》.《路翎剧作选》序言,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
    43 [美]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姜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1页.
    44 [英]戴维·莱恩《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艾晓明等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7页.
    45 [美]保罗·皮科威兹《书生政治家——瞿秋白曲折的一生》,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96页。
    46 安东尼奥·葛兰西认为“进步”是意识形态,“取决于精神发展(而非创作才能的发展——笔者注)的一定水平……它的前提是某一种‘规定好了的’或可以规定的尺度”。(参见葛兰西《狱中札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1页。)就阶级
    
    文学来讲,这种尺度就是阶级文学的倡导者所主张的无产阶级世界观.
    47 胡绳《评路翎的短篇小说》,《大众文艺丛刊》第一辑《文艺的新方向》(1948.3.1).
    48 胡风《什么是“典型”和“类型”》,《胡风全集2评论1》第105页。
    49 周扬《现实主义试论》,《文学》第六卷第一期(1936.1.1).
    50 周扬《现实主义试论》,《文学》第六卷第一期(1936.1.1).
    51 胡风《现实主义底一“修正”》,《胡风全集2评论1》第364—365页.
    52 周扬《典型与个性》,1936年4月1日《文学》第六卷第四期.
    53 周扬《现阶段的文学》,《周扬文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79页.
    54 胡风《胡风回忆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6页。
    55 胡风《胡风回忆录》,第64页。
    56 郭沫若《蒐苗的检阅》,《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三册,第399页。
    57 胡风在《胡风评论集》后记中曾回忆,“从五四起,鲁迅和创造社、太阳社(以及文学研究会)在思想上(以及人事关系上)是有矛盾的。到二十年代末对鲁迅的‘围剿’,那矛盾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左联’成立后、这个矛盾潜伏下去了,但并没有消失”,而冯雪峰因为是接近鲁迅的,和“左联”中原创造社和太阳社的成员的关系也不甚协调,“‘雪峰派’的称呼就是不满意冯雪峰对鲁迅的态度”,胡风则因为文艺立场和文艺观念上继承了鲁迅的精神,也顺势继承了鲁迅和左翼文艺团体之间的种种矛盾。
    58 向林冰《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文学运动史料选》第四册,第425—428页.
    59 胡风《论民族形式问题》,《胡风全集2评论1》第771页。
    60 晓风、梅志编《胡风死人复活的时候》,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30页。
    61 鲁贞银《关于“胡风编辑活动和编辑思想”访谈录——访谈牛汉、绿原、耿庸、罗洛、舒芜》,《新文学史料》1999年第4期。
    62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一),《新文学史料》1992年第1期。
    63 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第28页。
    64 [英]戴维·莱恩《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艾晓明等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2页。
    65 荃麟《论主观问题》,《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五册,第562页。
    66 胡风《为初执笔者的创作谈》,《胡风全集2评论1》第239页。
    67 胡风《青春的诗》,《胡风全集3评论2》第263页.
    68 王先霈《作为艺术思维方式的体验》,《荆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69 达米安·格兰特《现实主义》,周发祥译.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第12—13页。
    70 周扬《到底是谁不要真理,不要文艺》,《现代》第一卷第六期(1932.10.1)。
    71 《文艺与政论》,《雪峰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0页。
    72 胡风《关于鲁迅精神的二三基点》,《胡风全集2评论1》第501页。
    73 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368页.
    74 [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孟湄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9页。
    75 胡风《理想主义者时代底回忆》,《胡风全集2评论1》第262页。
    76 胡风《〈胡风评论集〉后记》,《胡风全集3评论2》第584页。
    
    
    77 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三十万言”),《新文学史料》1988年第4期.
    78 胡风《理想主义者时代底回忆》,《胡风全集2评论1》第269页。
    79 胡风《为初执笔者的创作谈》,《胡风全集2评论1》第240页。
    80 福本主义“以对纯粹的阶级意识的追求为特点,带有很浓的‘宁左勿右’的色彩”,激进、生硬、教条化是其主要特点,对极力倡导革命文学的后期创造社有较大影响。参见艾晓明《中国左翼文艺思潮探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93—99页。
    81 以群《在艰难的岁月里》,《收获》1957年第3期。转引自竹内实《中国现代文学评说》,第85页。
    82 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文艺新闻》第二十、二十一期(1937.7.27)。
    83 胡风《关于风格》,《胡风全集3评论2》,第68页。
    84 陈思和《胡风对现实主义理论建设的贡献》,《海南师院学报》1997年第2期。
    85 鲁贞银《论胡风的〈论现实主义的路〉》,《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5期。
    86 胡风《现实主义在今天》,《时事新报》(1944.1.1)。
    87 胡风《略论文学无门》,《胡风全集2评论1》第427页。
    88 胡风《在混乱里面·序》,《胡风全集3评论2》,第5页。
    89 胡风《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希望》第一集第一期(1945.1)。
    90 胡风《论战争期的一个战斗的文艺形式》,1938年《七月》第五、六期。
    91 胡风《青春的诗》,《文艺杂志》新一卷三期.
    92 韩雪临《真实的与乌托邦的——简论三十年代初左翼现实主义理论的话语机制》,《浙江学刊》2001年第1期.
    93 胡风《青春的诗》,《文艺杂志》新一卷三期。
    94 樊骏《从〈鼓书艺人〉看老舍创作的发展》,引自《老舍研究论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95 茅盾《谈我的研究》,《茅盾全集》(第2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96 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08页.
    97 张再林《关于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转向”》,人文杂志2000年第4期。
    98 杨春时《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厦门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99 鲁贞银《关于“胡风编辑活动和编辑思想”访谈录——-访谈牛汉、绿原、耿庸、罗洛、舒芜》,《新文学史料》1999年第4期。
    100 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鲁迅选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101 [美]阿尔文·古尔德纳《新阶级与知识分子的未来》,杜维真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4页。
    
    
    1、《胡风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胡风回忆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3、《胡风晚年作品选》,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
    4、梅志、晓风编《胡风死人复活的时候》,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版。
    5、戴光中《胡风传》,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李辉《风雨中的雕像》,山东画报出版社1997年版。
    7、万同林《殉道者——胡风及其同仁们》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年版。
    8、梅志《胡风沉冤录》,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9、[英]戴维·莱恩《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艾晓明等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0、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11、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2、[美]梅·所罗门编《马克思主义与艺术》,王以铸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13、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吴中杰《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5、贾植芳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6、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7、《周扬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18、[美]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姜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9、[法]罗杰·加洛蒂《论无边的现实主义》,吴岳添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年版。
    20、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9年版。
    21、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年版。
    22、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年12月版。
    23、葛兰西《狱中札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年版。
    24、蓝海《中国抗战文艺史》,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4年版。
    25、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香港昭明出版社 1978年版。
    26、玛利安·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版。
    27、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28、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9、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0、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1、晓风主编《我与胡风 胡风事件三十七人回忆》,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32、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
    33、《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文艺理论集。
    34、《文学运动史料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35、范际燕、钱文亮《胡风论——对胡风的文化与文学阐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6、[匈]卢卡契《〈欧洲现实主义研究〉英文版序(1948年)》,《卢卡契文
    
    学论文集》(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37、《布莱希特论戏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
    38、《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吕同六主编,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39、达米安·格兰特《现实主义》,周发祥译.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
    40、[美]阿尔文·古尔德纳《新阶级与知识分子的未来》,杜维真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4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