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单纯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伴随着五四时期“儿童的发现”,小说中儿童视角的运用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突出的现象。儿童视角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叙事策略,而且内化为这批作品特有的价值追求和审美品格。本文探索了儿童视角发生的心理文化背景和儿童视角背后的文学精神;并从作品的梳理和研读出发,探索了儿童视角所蕴涵的独特的诗学意义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认为儿童视角具有丰富的美学意味,它提供了观照世界、观照自我的新视角。儿童视角的引入为现代文学开拓了另一种文学图景。
Together with "the Discovery of Children" in the May 4~(th) Period, the adoption of children's angle of view in novel has become one of the striking phenomena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Children's angle of view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strategy of narration, but also has been internalized into the value and aesthetic standard proper to these novels. The paper explored the psycholog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children's angle of view, as well as the literary spirits in it. Furthermore, the paper explored this angle's significance in poetry and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by way of sorting out and studying the related literary works. It is believed that children's angle of view is enriched in the sense of aesthetism. It provides a brand new angle of view in recognizing the world and the self. Therefore, the introduction of children's angle of view has carved out a new foreground for Modern literature.
引文
[1] 钱理群主讲《对话与漫游——四十年代小说研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189页。
    [2] 《老子·二十八章》。
    [3] 《庄子·大宗师》。
    [4] 李贽《童心说》。
    [5] 方卫平《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3年版,第36页。
    [6]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7] 鲁迅《热风·随感录二十五》。
    [8] 冰心《繁星(三五)》,《冰心选集》(第三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页。
    [9] 刘半农《题女儿小蕙周岁日造像》,原载《新青年》第4卷第1号。
    [10] 刘纳《“五四”初期新文学作品中的“童心”美》,《论“五四”新文学》,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7页。
    [11] 吴晓东曾经下过这样一个定义:“一般意义上的‘儿童视角’指的是借助于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特征,小说的调子、姿态、心理和价值准则,诸种文本结构、美感及意识因素都受制于作者所选定的儿童的叙事角度。”他主要是从叙事学的角度出发的,且主要指回溯性叙事中的“儿童视角”。吴晓东《回溯性叙事中的“儿童视角”》,参见钱理群主讲《对话与漫游——四十年代小说研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190页;另见吴晓东等《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1期。
    
    
    [12] 鲁迅《致萧军萧红》,见《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51页。
    [13] 刘德伟《我与萧乾》,载《紫金岁月》1999年第5期。
    [14] 萧乾《一本褪色的像册》,见鲍霁编《萧乾研究资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134页。
    [15] 参见韩文敏《现代作家骆宾基》,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版,第211-212页。
    [16] 《沈从文散文选》题记,见《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17] 见《汪曾祺全集》(第六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4页。
    [18] 同上,第182页。
    [19] 王佐良主编《英国文学名篇选注》,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668页。
    [20] 鲁枢元《文学艺术家的情绪记忆》,《创作心理研究》,黄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2页。
    [21] 凌叔华《小哥儿俩·自序》。
    [22]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
    [23] 《中国现代作家选集·萧乾》自序,见鲍霁编《萧乾研究资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372页。
    [24] 童庆炳《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载《文学评论》1993年第4期。
    [25] 汪曾祺《桥边小说三篇·后记》,见《汪曾祺全集》(第三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61页。
    [26] 这里涉及到了儿童视角的一个理论难题:儿童视角其实是一种“悖
    
    谬性的存在”,它始终是成人在虚拟儿童视角,无法彻底摈弃成人的经验和判断,无法纯粹地回到最初的儿童状态。儿童的经验和感受如何被成人作家所掌握?这里存在着很大的理论难度和理论生成空间。
    [27] 鲁迅《朝花夕拾·小引》。
    [28] 废名《说梦》,见《废名文集》,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29] 《秋之沦落》序,见《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30] 《第二个狒狒》引,同上。
    [31] 汪曾祺《桥边小说三篇·后记》,《汪曾祺全集》(第三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61页。
    [32] 聂绀弩《萧红选集序》。
    [33] 转引自刘小枫《诗化哲学:德国浪漫美学传统》,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36页。
    [34] 弗洛伊德《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弗洛伊德主义原著选辑》(上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5页。
    [35] 转引自陈众议《童心剖诗——论博尔赫斯的老虎、镜子与迷宫》,载《文艺研究》2002年第4期。
    [36] 曹文轩《思维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80页。
    [37] 王富仁《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的逆向性特征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逆向性特征》,见《在东西古今的碰撞中——对“五四”新文学的文化反思》,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2年版。
    [38] 王晓明《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重评五四文学传统》,收入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39] 张爱玲《造人》,《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年版。
    [40] 沈从文《论冯文炳》,见《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97页。
    [41] 康·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22页。
    [42] 盖多凯维契编,张荣生译,《柯罗——艺术家·人》,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
    [43] 维柯《新科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98页。
    [44] 苗启明著《原始思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页。
    [45] 迟子建《寒冷的高纬度——我的梦开始的地方》,载《小说评论》2002年第2期。
    [46] 参见散文《花园》,原载《文艺》1945年6月第二卷第三期。
    [47] 叶圣陶《文艺谈·十》,见《叶圣陶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20页。
    [48] 徐岱《小说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40页。
    [49] 鲁迅《生死场·序言》。
    [50] 公方苓《姜步畏家史》,见钱理群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1] 汪曾祺《谈风格》,《汪曾祺全集》(第三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39页。
    [52] 李广田《论情调》,见钱理群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3] 《颠倒的生活》,载《世界电影》1991年第3期。
    [54] 丰子恺《儿女》,见《丰子恺文集·文学卷一》,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55] 刘西渭(李健吾)《咀华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7页。
    [56] 王宜青《儿童视角的叙事策略及心理文化内涵》,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57]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版,第186、187页。
    [58] 乔世华《以纯朴童心烛照世界——现代小说中的儿童视角》,《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59] 钱理群主讲《对话与漫游——四十年代小说研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189页。
    [60] 参见《人与事——自传性随笔》,《世界文学》,1985年第5期。
    [61] 大年《乔治时代的童年》,《读书》2000年8月。
    [62] (法)加斯东·巴什拉著,刘自强译,《梦想的诗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28页。
    [63] 汤锐《儿童文学本体论》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年版,第41页。
    [64] 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9页。
    [65] 转引自史成芳《诗学中的时间概念》,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66]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276页。
    [67] 吴其南《时间如何诗化回忆》,载《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68] 转引自吴晓东《记忆的神话·后记》,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
    [69] 史成芳《诗学中的时间概念》,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8页。
    [70] 吴晓东等《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9年第1期。
    [71] 刘小枫《诗化哲学:德国浪漫美学传统》,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03页。
    [72] (法)加斯东·巴什拉著,刘自强译,《梦想的诗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1版,第159页。
    [73] 葛红兵《中国现代文学精神》,载《学术季刊》2002年第1期。
    [74] 庄锡华《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的三维解读》,载《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75] 董学文 张永刚《文学精神向度探要》,载《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1期。
    [76] 孔海立《忧郁的东北人——端木蕻良》,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144页。
    [77] 韩文敏《现代作家骆宾基》,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版,第214页。
    [78] 傅书华《细读“十七年”小说中个体生命的碎片》,载《文学评论》,2002年第5期。
    [79] 有关“国家大事”与“日常生活”叙事法则的说法参见郑波光《“国家大事”与“日常生活”——20世纪中国小说两大叙事法则》,载《文艺争鸣》,2002年第5期。
    [80] 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21页。
    [81] 任代文译《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587页。
    [82] 童年母题的研究可参见谭桂林《试论中国现代童年母题文学的产生》,《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
    [83] 有关“童心”美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五四,如刘纳《“五四”初期新
    
    文学作品中的“童心”美》,见《论“五四”新文学》,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版。
    [84] 《童年的消逝》,(美)尼尔·波茨曼著,萧昭君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6年版。大陆介绍、评论性文字参见卜卫《捍卫童年》,《读书》2000年第3期。
    [85] 滕云《寻觅童年——新时期儿童文学的一束思絮》,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3年第1页
    
    
    1、鲁迅 《怀旧》作于1911年,载1913年4月25日《小说月报》第4卷第1号。《孔乙己》1919 《社戏》1922(收入《呐喊》1922)
    2、萧红 《手》载1936年4月《作家》第一卷第一号。《牛车上》载1936年10月1日《文季月刊》第一卷第五期。《家族以外的人》载1936年10月11日《作家》第二卷第一、二期。《山下》载1940年《天下好文章》第一号。《呼兰河传》载1940年9月1日至12月27日香港《星岛日报》副刊《星座》第693至810号。《小城三月》载1941年7月1日香港《时代文学》第一卷第二期。
    3、端木蕻良 《初吻》1942年7月载《文学创作》一卷一期。《早春》1942年9月连载于《文学创作》一卷二、三期。
    4、骆宾基 40年代初作者打算一口气完成《姜步畏家史》,幼年—少年—青年三部曲。《幼年》又名《混沌》1944问世于重庆,《姜步畏家史》第一部。《少年》部分于1944—1946连载于当时刊物。本论文参考《幼年》由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版。
    5、林徽因 《模影零篇》之《吉公》1935年8月11日《大公报》文艺副刊。《文珍》1936年6月14日《大公报·文艺》。《绣绣》1937年4月18日《大公报·文艺》。
    6、萧乾 《篱下集》中的大部分篇目(如《花子与老黄》1934《邓山东》1934《雨夕》1934《俘虏》1934《篱下》1934《矮檐》1936)
    7、废名 《柚子》1923《初恋》1923《阿妹》1923《竹林的故事》1924《小五放牛》1927
    
    
    8、汪曾祺 《黄油烙饼》《晚饭花》1981《昙花、鹤和鬼火》1983 (60年代专门为儿童创作的小说集《羊舍的夜晚》不作讨论)
    9、沈从文 早期作品《玫瑰与九妹》1925《腊八粥》1925《我的小学教育》1926等等(本论文主要参考《沈从文文集》),《三三》1931
    10、迟子建 《北极村童话》《人民文学》1986年第2期。
    
    
    1、(意)玛丽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马荣根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版。
    2、(法)加斯东·巴什拉著刘自强译《梦想的诗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1版。
    3、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4、方卫平《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3年第1版。
    5、王泉根《儿童文学的审美指令》,湖北少儿出版社,1991年第1版。
    6、徐岱《小说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版。
    7、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版。
    8、(美)葛浩文《萧红评传》,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版。
    9、季红真《萧红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版。
    10、韩文敏《现代作家骆宾基》,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第1版。
    11、鲍霁编《萧乾研究资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1版。
    12、王嘉良 周健男《萧乾评传》,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第1版。
    13、孔海立《忧郁的东北人——端木蕻良》,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第1版。
    14、许道明《京派文学的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
    15、高恒文《京派文人:学院派的风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
    16、赵园《论小说十家》,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版。
    17、冯光廉等主编《多维视野中的鲁迅》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
    
    
    18、刘西渭(李健吾)《咀华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19、钱理群主讲《对话与漫游——四十年代小说研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版。
    20、范智红《世变缘常——四十年代小说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21、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
    22、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版。
    23、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版。
    24、袁庆丰《灵魂的震颤——文学创作心理的个案考量》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1版。
    25、方守金《北国的精灵——迟子建论》,黑龙江出版社,2002年第1版。
    26、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27、(美)尼尔·波茨曼《童年的消逝》,萧昭君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6年第1版。
    28、逄增玉《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版。
    29、郭志刚 李岫 主编《中国三十年代文学发展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
    30、张清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1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