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政立法的人性基础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抽象行政行为的组成部分,行政立法不管是在政府管理方面,还是在民主参与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近一段时间,“行政立法人性化”的呼声越来越高,许多体现人性化关怀的行政立法陆续出台,“人性化”俨然成了政府引导的行政立法的标准和目的。本文对行政立法的人性基础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人性概念的考察而将其分为“本能”和“人道”两个视角,并在此基础上对行政立法人性化的正当性予以论证,最后对行政立法人性化的现实操作予以评述和展望。本文认为,人道视角的行政立法人性化最核心的因素在于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肯定与维护,而本能视角的行政立法人性化最核心的因素在于,人类的本能要求人类设计的制度去顺应它,或是去利用它,而不是压抑它,更不是在人性之外去打造空中花园,刻意地压制人性或无意地违背人性的立法都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实施。然而如何使行政立法真正达到人性化的目标,则是一个不断竞争和试错的过程。
As a part of abstract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administrative lawmaking has extremely important meaning both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articipation in democracy, it is the necessary modulator in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and it is in the basic position of the whole activities of the government. Through the continuous investigation and fulfillment of the administrative lawmaking, the principle of democratic lawmaking and the unifica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and maneuverability have already became the agreeable principle, but the voice of the“humanization in the administrative lawmaking”is higher recently, many administrative lawmaking which reflect the humanized care are made, and the“humanization”become the standard and purpose of the administrative lawmaking. An important effect of the law is to find and make and fulfill the rule, but the rule is not the angel, none the devil, it is just the designed behavior, at the least, the accurate comprehension of the human nature is helpful to reduce the evading to the law. But the jurist often considerate the problems of the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race and so on, they often forget the“human”, on this foundation, the article investigate the humane founda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lawmaking.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Ⅰ.The dual angle of human nature: humane and natural
     ⅰ.The concept of“human nature”. All sciences always have some relations with the human nature, they always through some path to return to the human nature. However, the scholars always have different comprehension to the human nature, and the current theory just describe the humane nature, not to define it, as a result, the“human nature”has entirely different meaning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 of language.
     ⅱ.The abruption of“human nature”in the systematic environment of language. The description of“human nature”can be divided into the humane angle and the natural angle, the former over-emphasize subjective aspect and the aspect of emotion, and the latter over-emphasize objective aspect and natural aspect, the felling that the two aspect cause probably can be generalized: the former is a kind of hope which needs to be developed, the latter is a kind of helpless which need to face. In the systematic environment of language, the angle of human occupies almost the whole parts of the space. On this angle of view,“human nature”is a“tender feeling”vocabulary, it makes the concrete person get the more height of sensitive faculty than the abstract rule and power, in here, human is not the means but the purpose, the establishment and operation of system can not disobey this purpose, otherwise it is unworthy to chase. The angle of instinct is more complicated.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instinct”is the objectivity, it is the necessity that human must have, not as the“human rights”which is the behavior that the person should possess. The objectivity requests people to realize it and face it. The articl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to the standpoint of Wilson, John Dewey, Sigmund Freud to prove the instinct.
     ⅲ.Is the“the human nature is originally bad”the found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and the rule of the law? The article holds that it is unadvisable to use the“kind”and“bad”to define the human natu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and the rule of the law is to grasp the every aspect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man nature and to make use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in a good technique means.
     Ⅱ.The certification of the human nature of the administrative lawmaking
     ⅰ.The angle of human. In the angle of human, the human nature of the administrative lawmaking emphasize to infuse the“make the people in the center”and the humane concern into the process of the legisl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cknowledgement and affirmation of personal independently pursue oneself happiness, and agreement and protection of personality, value and dignit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The core factor of the human nature of administrative lawmaking in the angle of human is the maintenance and affirmation to the basic rights of citizens.
     ⅱ.The angle of human’s natural character. The core factors of administrative lawmaking in the angle of human’s natural character is that people instinctively request human to establish system to adjust it, or to make use of it, not to suppress it, not to create an air garden outside the human nature, and intentionally inhibit human nature or not intentionally disobey the humanistic lawmaking to get a good implement impossibly.
     Ⅲ.The analysis of concrete evidence of the human nature of administrative lawmaking
     ⅰ.The development and trend of human nature of administrative lawmaking. If we define the“human nature”in the angle of human, and just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laws and legislative rules which the organization that has administrative rights to make, the trend of the human nature of administrative lawmaking is recently strengthened. Such as“The managerial method of the salvage in the city”,“The law of the residents’ID card”,“The regulation of the marriage register”. 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practice, the different comprehension of the human nature, and the valuable rank of human nature in the law, and the actual effect of human nature in the lawmaking.
     ⅱ.The prospect of the operational mode of administrative lawmaking. The operational mode of administrative lawmaking should follows these worthy: human natural character is better than humane. Respect and maintain the color of human nature of administrative lawmaking, that is the basic rights of citizen, we should measure the instinct of human before, and to adapt and make use of the instinct of human, otherwise, the basic rights is hard to be protected. In the double angles of instinct and human, when the lawmaking matched the instinct of human, it is just likely to be human, and could protect he basic rights of citizen really. In the meantime, on one hand the human nature of administrative lawmaking affirm the need and the rights of human through legislation, the other hand the current law must be the outcome that is the biggest tolerance in spirit to the need of subject, thus the lawmaking should try it best to make the need of subject, concept of value and the method of behavior to coexist.
     In the end, the human nature of administrative lawmaking need to build reasonable lawmaking mechanism. Firstly, the administrative lawmaking should build up at the foundation of proper consideration to the human nature, and comprehend the human and instinct deeply, and combine the purpose of the legislation, and establish the reasonable process of the lawmaking. Secondly, we should build up the mechanism of the subject of lawmaking, make the lawgiver and the citizen have the same identification, and let the citizen become the legislative corpus. Lastly, we should establish the mechanism of the legislative democracy an communication. The lawgiver should communicate with citizen through various paths, and understand the need, will and viewpoint of the people, and make it to be the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will decides the contents of law, and guarantee the law meets the need of human nature more.
引文
1 本文所使用的“立法”是广义的“立法”:所立之“法”不仅包括行政法规和规章,还包括行政主体制定的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包括行政主体制定的内部规则);“立法活动”不仅是法律的制定过程,而且包括制定之前的合意和制定之后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人为变通而产生的“行为立法”。简单说,本文的“立法”是文本和行为的综合体。这种“大立法”的概念绝非毫无理论根据,伯尔曼(Harold J Berman,1918-)就做出过这样的界定:“实际运作的法律包括人们的立法、裁决、执行、谈判和从事其他法律活动。它也是分配权利和义务和由此解决冲突和创造合作渠道的一个生活过程。”参见[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 年第 1 版,第 5 页;另可见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 年第 1 版,第 14 页,等等。
    2 关于行政立法的基本原则,参见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第 1 版,第 207-209 页。
    3 之所以使用“发现”这个词,而不是“发明”或“创造”,是因为,“法律是被发现的,而不是被创制出来的,在法律中,正像在自然界一样,存在着一个进化的过程;其发展只能通过外部的干预加以阻止。”[美]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王军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年第 1 版,第 169 页;亦可见[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0 年第
    1 版,第 116-117 页以及第 129 页以下。
    4 比如卡尔·施米特的政治法学、波斯纳的经济分析法学、庞德的社会法学、萨维尼的历史法学等等,不一而足。
    5 [英]埃德蒙?柏克:《自由与传统》,蒋庆等译,商务印书馆 2001 年第 1版,导言第 8 页。
    6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谢延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1 年第1 版,第 496 页。
    7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第 1 版,第 333-336 页。值得注意的是,该书在论述时采用的是下文提到的“本能”视角。
    8 比如,“广义的人性概念,是指人类的全部属性的总和,包括人类的各种真善美和假丑恶;狭义的人性概念,则是指人类的本质属性,即人的真善美方面,尤其是指其中最本质的内容。”参见黄宏伟:《论人性与人的本质》,《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 年第 6 期,第 10 页。
    9 比如,“人是不自觉其深奥和不直接袒露的实体,是错综复杂和不容易被理解的实体。”这种阐释也是描述性的,而非定义性的。参见[俄]尼·别尔嘉耶夫:《自我认识——思想自传》,雷永生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 年第 1 版,第 30 页;以及,“人是能够说出‘我’的动物,能够把自身看作一个独立实体的动物。”[美]埃利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欧阳谦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8 年第 1 版,第 59 页。
    10 [英]休谟:《人性论(上)》,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第 1 版,第6-7 页。
    11 参见[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 年第 1 版,尤其是第 3-6、55、69-70、128 页,尽管福柯论述的目的并不是我在上面说的那个,但其毕竟构成了后现代批判/背叛图式的基础。类似的描述可见于莫言:《檀香刑》,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4 年第 1 版,尤其是第 233-235、245-248、461-465 页。
    12 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年第 1 版,第 181 页注 10。更详细的表述,参见[美]杜威:《哲学的改造》,许崇清译,商务印书馆 1958 年第 1 版,尤其是第 10-14、33-39 页。当然,主张实用主义并不意味着思考人的存在及价值就没有意义了,“对终极价值的信念,基于对任何时候都与人类生活有关的两个基本问题的考虑:我们在其中生活的世界应该是什么,世界的命运亦即这个世界中我和我的同类的命运应该是怎样的”,这仍然是人类精神世界中永恒的问题。参见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三联书店 2001 年第 1 版,第 71 页。另外,关于行为主义,可见[英]M?J?C?维尔:《宪政与分权》,苏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年第 1版,第 283-287 页;[美]詹姆斯?W?凯塞:《重建政治科学》,载[美]斯蒂芬?L?埃尔金、卡罗尔?爱德华?索乌坦编:《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周叶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年第 1 版,第 60-61 页。
    13 刘晓兵:《人性化司法改革的哲学思考》,《社会科学》2004 年第 4 期,第 85-86、87 页。
    14 赵兴洪:《法律人性化是实现法治的前提》,《京华时报》2003 年 11 月21 日第 2 版。
    15 雷敬:《为“人性化执法”鼓掌》,《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年第 2 期,第 51 页;花桂云:《时代需要人性化执法——一位检察官的来信》,《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 年第 3 期,第 15 页。
    16 可以说,最初采用“本性”这个词是为了对应“人性”中的第二个字,当然,这种做法在学术中可能有失严谨。
    17 [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年第 1 版,第 187-188 页。
    18 笔者儿时恰好遇到过这样的经历:在折纸游戏时严禁模仿他人,结果这种模仿在小朋友们屡屡遭受批评的同时屡屡发生。
    19 [美]E.O.威尔逊:《论人的天性》,林和生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7年第 1 版,第 91 页。
    20 [美]E.O.威尔逊:《论人的天性》,林和生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7年第 1 版,第 91 页以下。
    21 关于这一点,尤其可见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 年第 1 版,特别是第 40、299-314 页;以及[英]乔安娜·伯克:《面对面的杀戮》,孙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第 1 版,作者通过对一战、二战、越战中战士书信、访谈等的整理,认为人的攻击性本能是其参加和从事战争行为的固有原因之一。
    22 这在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中同样可以看见。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3 年第 1 版,第 92-93 页。
    23 [美]E.O.威尔逊:《论人的天性》,林和生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7年第 1 版,第 137-156 页。
    24 “利他主义仅仅是表面的:因为它走曲线,借以达到保持自.己.的.生.命.感.、.价.值.感.。”[德]弗里德里希·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张念东、凌素心译,商务印书馆 1991 年第 1 版,第 282 页。着重号为原著者加。
    25 [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年第 1 版,第 93 页。
    26 这里的利他主义指的是社会性的利他主义,而不是威尔逊所说的由生物性本能直接引发的利他主义。
    27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沈阳出版社 1999 年第 1版,第 765 页。
    28 参见[奥]弗洛伊德:《释梦》,孙名之译,商务印书馆 1996 年第 1 版,第 335-336 页。
    29 我们之所以珍视利他主义,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们渴望有某些再分配(我们也许会因为某个利他主义者的自我牺牲而钦佩他,但我们不会因为他毁坏自己的财富而不是给予他人而钦佩他),并且因为我们认为自愿的再分配要比非自愿再分配费用要低。[美]理察德?A?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第 1 版,第 476 页。利他主义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施舍者与被施舍者之间在财富上的差别越大,利他主义的转让越是可能。人们通常对自己的福利要比对陌生人的福利看得重得多。但由于金钱的边际效用会递减,因此,哪怕是很弱的利他主义也许都会带来这样一种情况,即转移财富会增加被施舍者的效用,也会增加施舍者的净效用。假定施舍者从自己的第一个美元中获得 100 个效用(对主观效用的一种任意测度),但由于他非常富有,因此他从自己的最后一美元中只获得 1 个效用。受施者非常贫穷,接受一个美元会获得 100 个效用。进一步假定,施舍者是一个适度的利他主义者,受施者每获得 100 个效用,施舍者就会获得 2 个效用的满足。那么,施舍者转移一美元给受施者,就会给自己增加 1个效用(2-1),从而使这一转移成为一个对于施舍者来说也是效用最大化的行动。要引发这样的转移,受施者就会希望提醒对方施舍者何等富有,而自己受施者何等贫穷。[美]理察德?A?波斯纳:《超越法律》,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第 1 版,第 578 页。在婚姻中有一种商业企业内控制机制的替代品。经济学家自然不会将这一因素称为“爱”,而只是将之说成是利他主义(altruism)的一种形式。利他主义是一个人的福利是另一个人的福利的正函数(positive function,即同时增长)的条件。如果 H 爱 W,那么 W 的幸福、效用或福利(同义词)的增长就将会被 H 认为是其自己幸福、效用或福利的增长。利他主义促进了合作,是对(正式)缔约的一种便宜而又有效的替代方式。[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 年第 1 版,第 183 页。
    30 罗辑:《人性辨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 年第 3 期,第 17 页。
    31 黄宏伟:《论人性与人的本质》,《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 年第 6期,第 11 页。
    32 [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 年第 1 版,第 263 页。
    33 吴光辉:《试论人性的特点》,《求索》2002 年第 5 期,第 125 页。类似的观点可见胡宗健:《“人”与“人性”论析》,《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 年第 1 期,第 18 页。
    34 [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傅统先、邱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5年第 1 版,第 120、150 页。
    35 [美]杜威:《哲学的改造》,许崇清译,商务印书馆 1958 年第 1 版,第3 页。
    36 [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傅统先、邱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5年第 1 版,第 151 页。
    37 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上海三联书店 2001 年第 1 版,第 351页。
    38 [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傅统先、邱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5年第 1 版,第 153 页。
    39 比如,摩罗:《因幸福而哭泣》,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2 年第 1 版,第
    3-5 页;[苏]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蓝英年、张秉衡译,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7 年第 1 版,第 463-467 页。
    40 [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傅统先、邱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5年第 1 版,第 155 页。
    41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 年第 1 版,第 7-8 页。
    42 吴光辉:《试论人性的特点》,《求索》2002 年第 5 期,第 126 页。
    43 梦者确实明白自己的梦的意义;只是他不知道自己明白,就以为自己一无所知罢了。[奥]弗洛伊德:《释梦》,孙名之译,商务印书馆 1996年第 1 版,第 72 页。
    44 [奥]弗洛伊德:《释梦》,孙名之译,商务印书馆 1996 年第 1 版,第115、140-141、157-158、267 页。
    45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第 1版,第 33、44-45、55、274、309-310 页。
    46 [奥]弗洛伊德:《释梦》,孙名之译,商务印书馆 1996 年第 1 版,第256 页。
    47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第 1版,第 8、350 页。
    48 比如,李艳霞:《尊重不完善——谈保守主义政治哲学的人性观》,《社会科学论坛》2000 年第 12 期,第 61-62 页;胡宗健:《“人”与“人性”论析》,《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 年第 1 期,第 16-17页。
    49 邓建民、杨汉国:《论法治与人性》,《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1 期,第 274 页;另可见叶传星:《论法治的人性基础》,《天津社会科学》1997 年第 2 期,第 102-107 页。
    50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张念东、凌素心译,商务印书馆 1991 年第 1 版,第 180、619 页。
    51 原文在[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 年第 1 版,第 264 页。笔者未曾在这个集子里见到对人性恶的描述。
    52 [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年第 1 版,第 191 页。
    53 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上海三联书店 2001 年第 1 版,第 362页。
    54 “从一方面说,恶就是恶,应该揭露,应该很快消灭。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恶是人的精神体验,是人的生活道路。人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中可能由于所体验的恶而使自己丰富起来。”[俄]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雷永生、邱守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年第 1版,第 125 页。
    55 [美]理察德·A·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1 版,第 580 页。
    56 [美]理察德·A·波斯纳:《超越法律》,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1 版,第 463、494 页。
    57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自身是或多或少存在着实用主义传统的,以至于孟德斯鸠(Montesquieu,1689-1775)在十八世纪时就曾归纳说:“中国的立法者是比较明智的,他们不是从人类将来可能享受的和平状态去考虑人类,而是从适宜于履行生活义务的行动去考虑人类,所以他们使他们的宗教、哲学和法律全都合乎实际。”[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 1961 年第 1 版,第 232页。可是这种传统现在似乎变得看不见了。
    58 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第 1版,第 77 页。
    59 转引自[美]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王军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第 1 版,第 173 页。
    60 [俄]尼·别尔嘉耶夫:《自我认识——思想自传》,雷永生译,上海三联书店 1997 年第 1 版,第 106 页。
    61 这种精神尤其可见于德沃金的著作《自由的法:对美国宪法的道德解读》,并成为贯穿全书的价值基石。[美]德沃金:《自由的法:对美国宪法的道德解读》,刘丽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第 1 版。
    62 [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第 1 版,第 3、37 页。
    63 [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0 年第 1 版,第 84-85 页。
    64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谢延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1 年第1 版,第 382-383 页。
    65 [美]亨利·大卫·梭罗:《公民不服从》,载何怀宏编:《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第 1 版,第 30 页。着重号为原著者加。
    66 [美]马丁·路德·金:《寄自伯明翰监狱的信》,载何怀宏编:《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第 1 版,第 81-82 页。
    67 这里刻意回避了“私力救济”一词,因为该词更多地运用于民法上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一种救济方式。
    68 何怀宏:《康德论改革与服从》,载何怀宏编:《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第 1 版,第 262 页。
    69 [英]埃德蒙·柏克:《自由与传统》,蒋庆等译,商务印书馆 2001 年第1 版,第 212、208 页。
    70 [美]埃利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欧阳谦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年第 1 版,第 12 页。
    71 尽管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曾说:“大部分人类爱私利甚于爱公益,则这是历史在一切时代所给我们的叙述,而且在我所能观察的范围以内,我的经验亦证实这一层。”[英]洛克:《人类理解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 1959 年第 1 版,第 660 页。
    72 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年第 1 版,第 143 页。
    73 [美]理察德·A·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1 版,第 553 页。
    74 [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译,商务印书馆 1997 年第 1版,第 101-103、98 页。
    75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 1972 年第 1 版,第 101-102 页。
    76 [英]哈耶克:《致命的自负》,冯克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第 1 版,第 91 页。
    77 [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年第 1 版,第 93 页。
    78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 1965 年第 1版,第 48 页。
    79 [英]休谟:《人性论(上)》,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第 1 版,第 574、625 页。
    80 我深信儿童能够正确评价新出生的弟妹给他带来的损失。我认识一位妇人,她与比自己小四岁的妹妹现在相处得很融洽,她告诉我,她听到她妹妹出生的消息时很高兴,但有保留地说,“但不管怎样,我不能把我的红帽子给她。”纵然儿童到了后来才认识到这种不利情况,他也会在那时产生敌意。我知道有一个不到三岁的女孩就试图把一个婴儿扼死在摇篮里,因为她觉得婴儿继续生存下去对她没有好处。此时儿童的嫉妒心已十分明显和强烈。而且如果婴儿弟妹真地夭折了,大一点的儿童就会发现全家的宠爱又重新聚集于自身。[奥]弗洛伊德:《释梦》,孙名之译,商务印书馆 1996 年第 1 版,第 249-251 页。
    81 参见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第 1 版,第 284-285 页。
    82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5 年第 1 版,第82 页。
    83 宋功德:《行政法哲学》,法律出版社 2000 年第 1 版,第 82 页。
    84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 1998 年第 1 版,第525 页。
    85 在经济学上也是这样:如果使见死不救者承担责任的话,它会使在有人可召集情况下救援努力的成本更高,而增加的成本无疑会减少潜在救援人的数量——健壮的游泳者会设法避免去拥挤的海滩。这看起来好像责任只会将成本加于那些在没有责任情况下不会设法实施救援的人,而不会对利他主义者产生影响。但由于两方面的原因,这是值得怀疑的:第一,即使是一个利他主义者,他也要在关键时刻作出是否要努力实施对他有危险的救援行为的选择,所以他不希望法律去强制他。第二,作为一个利他主义者,他的收益之一是公众的赏识。由于责任使救援者无法证明其行为是出于利他主义动机而不是为了避免他不实施救援将受到的法律制裁,所以它就使这种公众赏识收益化为泡影。[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 年第 1 版,第 244-245 页。
    86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 1998 年第 1 版,第517 页。
    87 参见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第 1 版,第 296 页。
    88 其实,贯穿于人道视角和本能视角的立法人性化的一个实践支撑是,中国是一个关系社会,“人道”实然地流转于关系社会中,“本能”则要求人们趋利避害地服从关系社会的行为规则。“如果交易是在熟人之间进行,或者是交易各方保持着一种持续性的关系,那么合同本身是可有可无的;强制推行,就只会成为交易者的一种负担,而不是带来便利。假如斗殴者是熟人,即使造成了依据制定法可以处罚的伤害,但只要伤害不是十分严重,熟人之间还不准备彻底撕开脸面、从此不再往来且互无所求,他们就不大可能像陌路人之间的伤害那样轻易诉诸法院,而会寻求其他方式解决。只要儿子因种种原因还必须和父母住在一起,他在婚姻上就不可能不考虑(尽管并非所有人)‘父母之命’;而如果父母只能而且准备依赖儿子养老,作为大家庭的一员,作为利益相关者,他们也就不可能在儿子的婚姻问题上采取或保持一种自由主义的不干涉态度”。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第 1 版,第 63 页。
    89 所谓“以人的标准对待人”,就是要保护而不能随意剥夺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权利,就是要尊重而不能任意践踏人作为高等动物的尊严。这就要求国家保护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哪怕他具有道德上的瑕疵,哪怕他正受到警察机关、公诉机关的指控。参见赵兴洪:《法律人性化是实现法治的前提》,《京华时报》2003 年 11 月 21 日第 2 版。
    90 关保英:《论行政规章对私权的保护》,《法学》2004 年第 8 期,第 48-50页。
    1.黄宏伟:《论人性与人的本质》,《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 年第 6期。
    2.刘晓兵:《人性化司法改革的哲学思考》,《社会科学》2004 年第 4 期。
    3.赵兴洪:《法律人性化是实现法治的前提》,《京华时报》2003 年 11 月21 日第 2 版。
    4.雷敬:《为“人性化执法”鼓掌》,《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年第 2 期。
    5.花桂云:《时代需要人性化执法——一位检察官的来信》,《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 年第 3 期。
    6.罗辑:《人性辨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 年第 3 期。
    7.吴光辉:《试论人性的特点》,《求索》2002 年第 5 期。
    8.胡宗健:《“人”与“人性”论析》,《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 1 期。
    9.李艳霞:《尊重不完善——谈保守主义政治哲学的人性观》,《社会科学论坛》2000 年第 12 期。
    10.邓建民、杨汉国:《论法治与人性》,《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1 期。
    11.叶传星:《论法治的人性基础》,《天津社会科学》1997 年第 2 期。
    12.关保英:《论行政规章对私权的保护》,《法学》2004 年第 8 期。
    1.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第 1 版。
    2.宋功德:《行政法哲学》,法律出版社 2000 年第 1 版。
    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5 年第 1 版。
    4.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第 1版。
    5.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年第 1 版。
    6.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 年第 1 版。
    7.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三联书店 2001 年第 1 版。
    8.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 1998 年第 1 版。
    9.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上海三联书店 2001 年第 1 版。
    10.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第 1版。
    11.何怀宏编:《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第 1 版。
    12.[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 年第 1 版。
    13.[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第 1 版。
    14.[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第 1 版。
    15.[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谢延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1 年第1 版。
    16.[美]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王军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年第 1 版。
    17.[美]埃利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欧阳谦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年第 1 版。
    18.[美]杜威:《哲学的改造》,许崇清译,商务印书馆 1958 年第 1 版。
    19.[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傅统先、邱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5年第 1 版。
    20.[美]E.O.威尔逊:《论人的天性》,林和生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7年第 1 版。
    21.[美]理察德·A·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1 版。
    22.[美]理察德·A·波斯纳:《超越法律》,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1 版。
    23.[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 年第 1 版。
    24.[美]斯蒂芬·L·埃尔金、卡罗尔·爱德华·索乌坦编:《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周叶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年第 1 版。
    25.[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0 年第 1 版。
    26.[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年第 1 版。
    27.[英]哈耶克:《致命的自负》,冯克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第 1 版。
    28.[英]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第 1 版。
    29.[英]埃德蒙·柏克:《自由与传统》,蒋庆等译,商务印书馆 2001 年第1 版。
    30.[英]M·J·C·维尔:《宪政与分权》,苏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年第 1 版。
    31.[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年第 1 版。
    32.[英]乔安娜·伯克:《面对面的杀戮》,孙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年第 1 版。
    33.[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译,商务印书馆 1997 年第 1版。
    34.[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 1972 年第 1 版。
    35.[俄]尼·别尔嘉耶夫:《自我认识——思想自传》,雷永生译,上海三联书店 1997 年第 1 版。
    36.[俄]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雷永生、邱守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年第 1 版。
    37.[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沈阳出版社 1999 年第 1版。
    38.[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 年第 1 版。
    39.[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 年第 1 版。
    40.[德]弗里德里希·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张念东、凌素心译,商务印书馆 1991 年第 1 版。
    41.[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 年第 1 版。
    42.[奥]弗洛伊德:《释梦》,孙名之译,商务印书馆 1996 年第 1 版。
    43.[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第 1版。
    4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 1965 年第 1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