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朵拉祜语参考语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拉祜语的邦朵拉祜纳方言(以下简称“邦朵拉祜语”)为研究对象,借鉴参考语法倡导的语言描写分析相结合原则,综合运用现代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并兼顾传统语法的研究范式,对邦朵拉祜语的语法结构及其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共时描写与分析。全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绪论。是全文的解题。主要介绍拉祜族概况,包括地理分布、族源及族称、社会经济形态、文化习俗、语言文字以及语言使用情况;对国内外拉祜语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交待本文的研究设计路线、研究意义和价值,以及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语料来源等。
     第二章语音。包括声母、韵母、声调、音节结构等的分析。重点对声母、韵母、声调的构成、数量及特点等进行详细描写和说明,总结了音节结构的类型。
     第三章构词法与借词。分句法构词和形态构词进行描写、分析,并分析借词的主要手段。
     第四章词类。共分十节,包括名词、代词、动词、数词、量词、形容词、副词、关系助词、体助词和语气词等10个部分。对各词类的语法特征尽可能进行全面的描写。如:名词的词缀、性、性状、姓名及亲属称谓词等;动词的态、体、式、貌、名物化等;量词的名量词类别、形成及发展演变规律等;形容词与动词的关系及重叠、性状表示法、名物化、使动态等;重点分析关系助词中连接不同语法成分、语法结构并形成不同句式关系的助词。
     第五章句法。包括短语、句子成分、单句、复句四个内容。
     短语分为并列、主谓、修饰、述宾、述补、连谓、数量、同位、比况、方位、兼语和“的”字短语12类。重点分析各结构的句法组成成分;有的还考察短语的语义类型。
     句子成分。主要描写、分析句法成分的各种语言单位,并分析各个句子成分的语义类型。
     单句。从句类和句型两方面对单句进行描写。句类中对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等四种语气类型进行描写。句型包括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主谓句又包括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体助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等。
     复句。对各类复句进行详细的描写和分类。将复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联合复句又分为并列、选择、连贯、解说、递进等五种类型;偏正复句又分为顺接和转接两大类。顺接分为因果、目的、条件、假设等四类。转接分为单纯转折和让步转折两类。各类复句内部又划分小类。
     第六章几种特殊句式结构。对拉祜语中比较特殊的几个句式结构进行专题、深入的探讨。有话题句、被动式、差比句、存现句、判断句、连谓结构、数量结构和述补结构等。
     第七章结语。对邦朵拉祜语语法进行总体概括。认为拉祜语语法的总体特点主要有:1.分析性强,具体表现是语序固定和助词发达。2.形态变化不丰富,表现为存留下来的形态,多数是不典型的;有的形态变化处于衰退甚至脱落阶段。3.动词在语法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相对而言,拉祜语动词比其他词类形态丰富,表达的语法意义较为丰富。4.韵律对语法有很强的制约作用。5.语法化历程是拉祜语语法演变的一条重要轨迹。表现为语法化存在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虚化;语法化各有不同的演变轨迹;同一语法功能的不同语法形式,也存在语法化程度的层次差异;语法化还与语法成分及其语法功能密切相关。
     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本文是系统地、全面地对中国拉祜语的语法进行共时描写和分析的新著。所用材料翔实丰富,是作者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在云南调查所得,约有30万字。在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上,既借鉴参考语法的理论原则,注重运用传统语法的共时描写与历时分析手段,又力所能及地融入现代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对语法现象及其成因,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探索,如从类型学的视角来观察邦朵拉祜语的数量结构、述补结构、存在句等。还从语法化角度探讨一些语法结构或语法标记的发展轨迹,如连谓结构、宾格标记、差比标记、被动式的显性语法标记等。
     研究中的主要不足及后续研究工作是:各部分分析不很平衡,有的专题的分析还不够深入。语料的采集也不很均衡,有的现象摆出了但未能作出解释。
     附录:全文末尾附有邦朵拉祜语常用词汇2000余条、长篇语料7个。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odern linguistics and methodology of reference grammar, it gives a comprehensive, detailed and systematical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n Bangduo Lahuna dialect (abbr:Bangduo Lahu) within the following seven chapters.
     Chapter Ⅰ. Preface, several matters are introduced in this chapter, mainly about survey of Lahu people on their distribution, name and source of Lahu, social economy, culture, language, spoken and written.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Lahu is also mentioned. furthermore, the designing, meaning and value are discussed. At last, it comes to framework of theory and methodology, source of language material.
     Chapter Ⅱ. Phonological System. It giv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to initials, finals, tones and syllable structure, especially on their constitutions, numbers, characteristic and classification.
     Chapter Ⅲ. Word formation and loan words are discussed in this chapter. Word formation are described and analyzed from two aspects, syntax and morphology.It is discussed mainly on the ways that how to form loan words.
     Chapter Ⅳ. Part of speech are discussed in ten parts:noun, pronoun, verb, numeral, classifier, adjective, adverb, relative particle, aspect particle and mood particle, each of which is extensively described. For example, affix, gender, name, relatives appellation are discussed in noun, and of classifiers, we discussed their classification,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jective and verb is discussed, and also the reduplication, nominalization and causative mood. The relative particles that connect different constituents, structures are mainly discussed.
     Chapter Ⅴ. Syntax is formed by phrase, sentence element, simple sentence and compound sentence.
     Phrase consists of twelve parts:phrases of coordinate, subject and verb, modifying, predicate and object, predicate and complement, numeral, appositive, comparative, two-function and DE. The key point is to analyze the constituents of each part, and also the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
     Sentence element are a set of linguistic units, which are described and analyzed in this chapter, and semantic types are also discussed.
     Simple sentenc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sentence pattern and sentence type. According to mood, sentence pattern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kinds:declarative sentence, interrogative sentence, imperative sentence and exclamatory sentence. Sentence type includes subject-predicate sentence and non-subject-predicate sentence. Subject-predicate sentence consists of verb as predicate, adjective as predicate nominal phrase as predicate and subject-predicate as predicate.
     Compound sentences are described comprehensively, and clarified into two main parts, combined compound sentence and modifier-head compound sentence. Combined compound sentence can be subdivided into coordinate, selective, coherent, interpretive, progressive compound sentences. Modifier-head compound sentence includes two subgroups, sequence and transition. Sequence compound sentences are formed by four types:cause-effect, purpose, condition and hypothesis. Transition compound sentence contains two parts:transition and concession. Each type of compound sentence also have sub-types.
     Chapter VI. Several special syntactic structures are discussed in this chapter including topic sentence, passive sentence, comparative sentence, existential sentence, judgement sentence, serial-verb sentence, numeral-classifier sentence and predicate-complement construction.
     Chapter VII It came to the conclusion, in which the characteristic of Bangduo Lahu grammar is summarized as follow:first, strong analytic character manifested in settled word order and developed particles. Second, it lacks inflections, most of which found in Lahu are not typical. Third, verb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ny other one in Lahu, because verb has more inflections and grammatical meanings. Four, rhyme is a factor that affects Lahu grammar. Five, the grammaticalization reflects the evolutionary chain of Lahu grammar. Different category differ from their levels of grammaticalization, while a certain category also reflects different levels of grammaticalization. Grammaticaliz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constituent and function.
     As for the innova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it can be concluded as below. It is a new work that gives a synchronic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n Lahu language research. All material that is about350thousand words are collected from field research in Yunnan Province during the years that the author studies for master and doctor's degree.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grammatical and modern linguistic theory is another attempt on methodology. Traditional research method is applied on synchronic description and diachronic analysis. Modern linguistic theory is used to explain some language phenomenon. Special constructions like numeral classifier construction, predicate-complement construction and existential sentences are discussed under theory of typology. Theory of grammaticalization is used to discuss some constructions or the development of marks, like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 mark of objective case, mark of comparative sentence and dominant mark of passive voice.
     Deficienci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the analysis of parts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unbalanced, some subject need to discuss deeply. The distribution of language material is also unbalanced, some phenomenon are listed without explanation.
     Appendix:Two thousand common words of Bangduo Lahu and seven Lahu stories.
引文
1 http://www.stats.yn.gov.cn/canton_mode119/newsview.aspx?id=825164.
    2政协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委员会.拉祜族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488.
    3该数据由刘劲荣教授提供.
    4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571.
    5 http://baike.baidu.com/view/1277238.htm
    6政协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委员会.拉祜族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2.
    7政协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委员会.拉祜族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
    8政协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委员会.拉祜族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372.
    9刘劲荣.拉祜族民间文学概论[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
    10马世册.拉祜语概况[J].民族语文,1984年第3期.
    11常竑恩等.拉祜语简志[M].民族出版社,1986.
    12金有景.中国拉祜语方言地图集[M].天津社会科学院,1992.
    13金有景.<中国拉祜语方言地图集>编绘理论与实践[J].南开语言学刊,2006年第1期.
    14金有景.关于拉祜语的方言[J].民族语文,2007年第3期.
    15孙剑艺.拉祜语苦聪话的若干特点[J].民族语文,1992年第5期.
    16李洁、张伟.苦聪话概况[J].民族语文,2003年第1期.
    17常俊之.元江苦聪话概况[J].民族语文,2009年第3期.
    18常俊之.元江苦聪话参考语法[J].民族语文,2011年第5期.
    19见上文第一节四。
    20马提索夫教授在泰国创制了一套拉祜文字,主要用于研究,并未通行。
    21常竑恩.云南拉祜文的设计[J].民族语文,1995年第2期.
    22[美]马提索夫.拉祜语文字方案中的若干问题[J].民族语文,1984年.
    23张蓉兰.拉祜文[C].中国少数民族文字[A].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年.
    24王正华.拉祜语文字的应用与挑战[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25刘劲荣.云南拉祜族文字使用的历史与现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26王正华.拉祜西亲属称谓词初探[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27张雨江.澜沧汉话中的拉祜语语言成分[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28周德才.彝族与拉祜族的历史语言比较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3期.
    29金有景.拉祜语的紧元音[J].民族语文,1988年第3期.
    30盖兴之.拉祜语没有紧喉元音[J].云南民族语文,1996年第1期.
    31朱晓农、刘劲荣等.拉祜语紧元音:从嘎裂声到喉塞尾[J].民族语文,2011年03期.
    32石锋、刘劲荣.拉祜语的元音格局[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月.
    33张蓉兰.利用拉祜西音节结构形式的变化帮助拉祜族学习汉语文[J].民族语文,1991年第2期.
    34刘劲荣.拉祜语与载瓦语的语音结构及词的构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35李强.从英语、拉祜语语音比较看语言与思维的互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36张雨江.论拉祜语新词的创造与发展[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37张伟.拉祜语颜色词的文化内涵[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38张雨江.拉祜语构词法[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增刊.
    39张雨江.拉祜语名词词缀[J].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40张蓉兰.拉祜语动词的语法范畴[J].民族语文,1987年第2期.
    41金有景.拉祜语的主语、宾语、状语助词[J].民族语文,1990年第5期.
    42金有景.拉祜语主语宾语助词的出现规律[J].语言研究,1990年第2期.
    43金有景.拉祜语的介词问题[J].民族语文,2008年第4期.
    44李春风.拉祜语宾格助词tha31[J].民族语文,2011年第6期.
    45张雨江.拉祜语的结构助词[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46张雨江.拉祜语量词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47张雨江.拉祜语语法化研究[J].民族语文,2007年第2期.
    48杨云燕.拉祜语非定量形容词的记量方式[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2期.
    49李洁.被动句是拉祜语的一种独立句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50李洁.拉祜语的并列结构复合词[J].民族语文,2004年第4期.
    51张雨江.拉祜语的述宾结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52李春风.拉祜语数量短语的类型学特征[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53李春风.拉祜语的连谓结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54李春风.拉祜语的差比句[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55李春风.拉祜语差比标记及其探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56刘劲荣.拉祜语、傈僳语四音格词的比较研究[J].暨南学报,2007年第4期.
    57刘劲荣.拉祜语四音格词[J].民族语文,2006年第3期.
    58刘劲荣.拉祜语四音格词的语义特点[J].民族语文,2010年第3期.
    59刘劲荣.拉祜语与汉语四音格词的初步比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60刘劲荣.拉祜语四音格词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
    61张蓉兰.现代拉祜语的借词方式[J].民族调查研究,1984年第2期.
    62张雨江.澜沧汉话中的拉祜语成分[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月.
    63戴庆厦主编.澜沧县拉祜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7月.
    64戴庆厦主编.泰国清莱拉祜族及其语言使用现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5月.
    65 James A.matisoff The Grammer of Lahu.[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2年.
    662012年1月25——1月28,泰国清莱皇家大学承办.
    67[英]戴维·克里斯特尔.现代语言学词典[M].沈家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63页.
    68戴庆厦、蒋颖.“参考语法”编写的几个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69刘丹青.语言类型学与汉语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第4期.
    70戴庆厦.景颇语语法[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
    71黄布凡主编.藏缅语族语言词汇[Z].北京:中国民族语言出版社,1991年.
    72张蓉兰.拉祜语动词的语法范畴[J].民族语文,1987年第2期.
    73郑定欧.说“貌”——以广州话为例[Z].第六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讨会论文.2000年12月,台北.
    74戴庆厦.景颇语的“体”和“貌”[J].<中国民族语言文学研究论集>第二辑.民族出版社,2002年3月.
    75戴庆厦、蒋颖.从词源关系看藏缅语名量词演变的历史层次.藏缅语族语言研究四.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6[英]戴维·克里斯特尔编《现代语言学词典》,沈家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81徐烈炯,刘丹青.话题的结构与功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82余成林.藏缅语的话题标记[J].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84戴庆厦.景颇语的“NP+e31”式—兼与汉语被动结构比较[J].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邢福义主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86朱艳华.载瓦语的差比句[J].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87刘丹青.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68.
    88赵金铭.从类型学视野看汉语差比句偏误[J].北京: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第4期.
    89余成林.汉藏语系语言的存在句[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93戴庆厦、邱月.藏缅语与汉语连动结构比较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第2期.
    94张雨江.拉祜语语法化研究[J].北京:民族语文,2007第2期.
    95石毓智.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野[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96戴庆厦、黎意.藏缅语的述补结构[J].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语法比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6月.
    97张军.汉藏语系语言判断句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105.
    98刘劲荣.拉祜语四音格词[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
    99戴庆厦.景颇语参考语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1]伯纳德.科姆里(沈家煊罗天华译):《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常竑恩: 《拉祜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
    [3]常俊之:《元江苦聪话参考语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4]程工:《语言共性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5]戴庆厦、顾阳:《现代语言学理论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6]戴庆厦、胡素华:《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语法比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7]戴庆厦、徐悉艰:《景颇语词汇学》,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
    [8]戴庆厦、徐悉艰:《景颇语语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2年
    [9]戴庆厦: 《藏缅语的“名+形(修饰)”语序》,《中国民族语言论丛(1)》,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
    [10]戴庆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应用研究》,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
    [11]戴庆厦:《藏缅语族语言研究(一)》,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
    [12]戴庆厦:《藏缅语族语言研究(二)》,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
    [13]戴庆厦:《藏缅语族语言研究(三)》,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
    [14]戴庆厦:《藏缅语族语言研究(四)》,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
    [15]戴庆厦:《藏缅语族语言研究(五)》,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年。
    [16]戴庆厦主编: 《二十世纪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太原:书海出版社,1998年。
    [17]戴庆厦主编: 《语言学基础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18]戴庆厦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60年》,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19]戴庆厦主编:《泰国清莱拉祜族及其语言使用现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20]戴庆厦主编:《澜沧县拉祜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21]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
    [22]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8年。
    [23]盖兴之:《民族语言文化论集》,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24]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25]高增霞:《现代汉语连动式的语法化视角》,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年。
    [26]胡素华:《彝语结构助词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
    [27]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28]黄布凡主编:《藏缅语族语言词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2年。
    [29]黄成龙:《蒲溪羌语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30]蒋光友:《基诺语参考语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31]蒋颖:《汉藏语系语言名量词比较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32]李洁:《汉藏语系语言被动句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
    [33]李锦芳主编:《汉藏语系量词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
    [34]李临定:《现代汉语句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
    [35]李珊:《动词重叠式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
    [36]李宇明:《汉语量范畴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7]李云兵:《中国南方民族语言语系类型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38]刘劲荣、盖兴之主编:《彝缅语言研究》,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年。
    [39]刘劲荣主编:《汉拉简明词典》,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
    [40]刘劲荣:《拉祜语四音格词》,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
    [41]刘丹青:《语法调查研究手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
    [42]刘丹青:《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43]刘劲荣等:《汉拉简明词典》,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
    [44]刘炎:《现代汉语比较范畴的语义认知基础》,北京:学林出版社,2004。
    [45]刘月华、潘文娱、故铧:《实用汉语语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年。
    [46]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47]陆俭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重排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48]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49]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50]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51]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52]政协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委员会:《拉祜族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
    [53]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
    [54]马学良:《汉藏语概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55]戚雨村:《语言学引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
    [56]任学良:《汉语造词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57]沈家煊、吴福祥、马贝加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8]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59]沈家煊:《认知与汉语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60]沈阳、冯胜利:《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61]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62]石毓智:《语法的形式和理据》,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63]石毓智:《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野》,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64]石毓智:《汉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65]孙艳:《汉藏语四音格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66]时建:《梁河阿昌语参考语法》,,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67]万献初:《汉语构词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68]王力:《汉语语法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69]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70]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71]邢公畹:《现代汉语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72]徐杰主编:《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角》,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5年。
    [73]徐烈炯、刘丹青:《话题的结构与功能》,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74]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75]徐通锵:《语言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76]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
    [77]袁焱:《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78]袁毓林:《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79]余金枝:《矮寨苗语参考语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80]云南民族学院民族语言文学系:《云南民族语言文学论文集》,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
    [81]王维贤主编:《语法学词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
    [82]张斌:《现代汉语描写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83]张军:《汉藏语系语言判断句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
    [84]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85]张宜生:《现代汉语虚词》(张斌主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86]张豫峰:《现代汉语句子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
    [87]郑定欧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88]朱德熙:《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89]朱德熙:《语法答问》,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90]扎拉:《拉祜语基础教程》,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91]赵敏:《墨江哈尼族卡多话参考语法》,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年。
    [1]戴浩一:《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国外语言学》1988年第1期。
    [2]戴庆厦、傅爱兰、刘菊黄:《我国藏缅语族系属分类问题》,《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
    [3]戴庆厦:《景颇语的连动式》,《藏缅语族语言研究(二)》,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
    [4]戴庆厦、傅爱兰:《藏缅语的述宾结构——兼与汉语比较》,《方言》2001年第4期。
    [5]戴庆厦、傅爱兰:《藏缅语的形修名语序》,《中国语文》2002年第4期。
    [6]戴庆厦、胡素华:《凉山彝语的体助词状语助词——兼论彝语语词类中有无介词类问题》,《语言研究》1998年第1期。
    [7]戴庆厦、蒋颖:《“参考语法”编写的几个问题》,《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8]戴庆厦、蒋颖:《论藏缅语的反响型名量词》,《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9]戴庆厦、黎意:《藏缅语的述补结构——兼反观汉语的述补结构的特点》,《语言研究》2004年第4期。
    [10]戴庆厦、李洁:《汉藏语的强调式施事句——兼与汉语被动句对比》,《语言研究》2005年第2期。
    [11]戴庆厦、邱月:《OV型藏缅语连动结构的类型学特征》,《汉语学报》,2008年第2期。
    [12]戴庆厦、邱月:《藏缅语与汉语连动结构比较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第2期。
    [13]戴庆厦、朱艳华:《藏缅语、汉语选择疑问句比较研究》,《语言研究》2010年第4期。
    [14]戴庆厦、朱艳华:《藏缅语选择疑问范畴句法结构的演变链》,《汉语学报》2010年第2期。
    [15]戴庆厦、朱艳华:《景颇语的重叠及其调量功能》,《量与复数的研究——中国境内语言的跨时空考察》,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11年2月。
    [16]戴庆厦:《语言竞争与语言和谐》,《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2期。
    [17]戴庆厦:《景颇语并列结构复合词的元音和谐》,《民族语文》1986年第5期。
    [18]戴庆厦:《景颇语代词与藏缅语语法范畴》,《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19]戴庆厦:《景颇语的话题》,《语言研究》2001年第1期。
    [20]戴庆厦:《缅彝语的结构助词》,《语言研究》1989年第2期。
    [21]傅懋勣:《民族语言调查研究讲话》,《民族语文》1986年第6期.
    [22]胡素华:《凉山彝语的差比句》,《民族语文》2005年第5期。
    [23]胡素华:《彝语和汉语被动义的表达方式之比较》,《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语法比较》,民族出版社,2006年。
    [24]胡素华:《彝语结构助词语义虚化的层次》,《民族语文》2000年第2期。
    [25]胡裕树、范晓:《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和“名词化”》,《中国语文》1994年第2期。
    [26]金有景:《关于拉祜语的方言》,《民族语文》2007年第3期、
    [27]金有景:《拉祜语的主语、宾语、状语助词》,《民族语文》1990年第5期。
    [28]刘丹青:《汉藏语言的若干语序类型学课题》,《民族语文》2002年第5期。
    [29]刘丹青:《差比句的调查框架与研究思路》,戴庆厦、顾阳主编《现代语言学理论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30]刘劲荣:《拉祜语与载瓦语的语音结构及词的构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31]刘劲荣:《拉祜语、傈僳语四音格词的比较研究》,《暨南学报》2007年第4期。
    [32]刘劲荣:《拉祜语四音格词》,《民族语文》2006年第3期。
    [33]刘劲荣:《拉祜语四音格词的语义特点》,《民族语文》2010年第3期。
    [34]刘劲荣:《拉祜语与汉语四音格词的初步比较》,《暨南学报》2010年第4期。
    [35]陆俭明:《“句式语法”理论与汉语研究》,《中国语文》2004年第5期。
    [36]陆俭明:《关于现代汉语里的疑问语气词》,《中国语文》1984年第5期。
    [37]陆丙甫:《从宾语标记的分布看语言类型学的功能分析》,《当代语言学》2001年第4期。
    [38]李宇明:《论数量词语的复叠》,《语言研究》1998年第1期。
    [39]李洁:《被动句是拉祜语的一种独立句型》,《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40]李春风:《拉祜语宾格助词thg31》,《民族语文》2011年第6期.
    [41]罗常培、傅懋勤:《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中国语文》1954年3月。
    [42]马世册: 《拉祜语概况》, 《民族语文》1984年第3期。
    [43]沈家煊:《“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1995年第5期。
    [44]沈家煊:《关于词法类型和句法类型》,《民族语文》2006年第6期。
    [45]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当代语言学》1998年第3期。
    [46]沈家煊:《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汉语言文字学》2003第12期。
    [47]石毓智:《汉语的主语与话题之辩》,《语言研究》2001年第2期。
    [48]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
    [49]孙宏开: 《论藏缅语动词的使动语法范畴》, 《民族语文》1998年第6期。
    [50]孙宏开: 《我国藏缅语动词的人称范畴》, 《民族语文》1983年第2期。
    [51]孙宏开: 《藏缅语量词用法比较——兼论量词发展的阶段层次》, 《中国语言学报》1988年第3期。
    [52]孙宏开:《藏缅语中的代词化问题》,《国外语言学》1994年第3期。
    [53]孙宏开:《论藏缅语的语法形式》,《民族语文》1996年第2期。
    [54]王正华: 《拉祜语共时音变研究》,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55]吴福祥:《近年语法化研究的进展》,《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期。
    [56]徐悉艰:《景颇语的重叠式》,《民族语文》1990年第3期
    [57]徐世璇: 《汉藏语言屈折构词现象》, 《民族语文》1996年第3期。
    [58]徐世璇:《毕苏语的“体”“时”系统——兼论缅彝语言的有关问题》,《民族语文》2000年第3期。
    [59]徐悉艰:《彝缅语量词的产生和发展》,《语言研究》1994年第1期。
    [60]杨将领:《藏缅语数量短语的演变机制》,《民族语文》2005年第3期
    [61]袁毓林:《论否定句的焦点、预设和辖域歧义》,《中国语文》2000年第2期。
    [62]袁毓林:《述结式的结构和意义的不平衡性》,《现代中国语研究》2000年第1期。
    [63]张寿康:《说结构》,《中国语文》1978年第4期。
    [64]张伯江:《疑问句功能琐议》,《中国语文》1997年第2期。
    [65]张伯江:《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中国语文》1999年第3期。
    [66]张蓉兰: 《拉祜语动词的语法范畴》, 《民族语文》1987年第2期。
    [67]张雨江: 《拉祜语的结构助词》,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68]张雨江: 《拉祜语语法化的研究》, 《民族语文》2007年第2期。
    [69]张雨江: 《拉祜语构词法》,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增刊。
    [70]张雨江:《拉祜语名词词缀》,《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71]张雨江: 《拉祜语的述宾结构》,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年第2期。
    [72]张伟: 《拉祜语颜色词的文化内涵》,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73]郑军:《现代汉语连词研究概述》,《龙岩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74]周季文: 《论藏语动词》, 《中国藏学》2002年第2期。
    [75]朱德熙:《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见:朱德熙著,《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76]朱德熙:《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问题》,《方言》,1979年第2期。
    [77]朱德熙:《关于动词形容词、名物化的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61年第4期。
    [78]朱德熙:《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中国语文》1956年第9期。
    [79]朱艳华:《藏缅语工具格的类型及源流》,《民族语文》2010年第1期。
    [80]朱艳华:《载瓦语的差比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1第2期。
    [1]田静:《藏缅语宾语比较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赵燕珍:《赵庄白语参考语法》,[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邓凤民:《汉藏语差比句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余成林:《汉藏语系语言的存在句》,[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朱艳华:《遮放载瓦语参考语法》,[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James A.matisoff.The Grammer of Lahu.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2.
    [2]Graham Thurgood and Randy J.LaPolla.1954.The Sino-Tibetan Langugages. LONDON AND NEW TORK:Taylor and Francis,2007.
    [3]Greenberg, Joseph H. Some universals of grammar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order of meaningful elements.In Greenberg, JosephH.(ed.) 1966.
    [4]Croft,William. Typology and Universal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