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极限与超越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死生,人生大事也,人一出生,注定走向死亡。死亡的不可抗拒性使它成为文学永恒的主题。中国是诗的国度,诗人在意识到自身生命即将结束之际,心中必有无限感慨,发言为诗,便是中国诗坛上别具一格的临终诗。本文拟以先秦至宋代临终诗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整理这段时期临终诗创作情况的基础上,对临终诗这一特殊的诗歌类型进行探讨。
     论文分为六个部分。
     绪论部分首先对临终诗进行界定,进而探讨临终诗的写作机缘并分析临终诗与绝命诗、绝笔诗、悼亡诗、挽歌的关系。其次叙述临终诗的研究现状及意义并对先秦至宋代临终诗搜集整理的可行性操作进行分析,最后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探讨先秦临终诗。本章在对先秦临终诗进行概论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孔子与屈原的临终诗。孔子临终诗有两个版本,虽大同小异,格调类似,然从中我们可以管窥孔子的历史使命感,进而对孔子临终诗的“以悲其死”说进行辨析。对于屈原的临终诗,首先进行判定,其次探讨屈原临终诗的内容、屈原自杀之因,并从崇高美学的角度探讨屈原之死的意义进而分析屈原对后世临终诗创作的影响。
     第二章探讨汉魏六朝临终诗。汉魏六朝是临终诗的勃发期,出现了创作上的小高峰,这与诗人大多死于非命的非正常死亡方式有关。汉魏六朝临终诗中弥漫着浓郁的感伤情调,这与人的觉醒、时代的感伤思潮有密切的关系。而临终诗中浓厚的天命思想则与传统的天命观密切相关。
     第三章探讨唐代临终诗。唐代是临终诗持续发展时期,唐代士人有强烈的功业意识,然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与现实常常出现矛盾,故诗人在临终时,一种时命不合、悲士不遇的情怀油然而生。另外因社会上的门第观念,唐代有才华的妓女与进士的恋情往往以悲剧终结,妓女临终时的悲歌使唐代的临终诗展现别样风情。
     第四章探讨宋代临终诗。宋代是临终诗创作的高峰期,诗人与诗作的数量都超过了前代的总和。宋代三百年养士之风使易代之际为国尽忠且死前留诗明志的诗人众多。在宋代,僧人临终示偈成为传统,受其影响,大量文人临终前亦创作临终偈。故宋代临终诗弥漫着忠义气与佛理气。
     第五章主要从主题类型、形式特点、诗人对死亡恐惧的超越之途三个方面对先秦至宋代临终诗进行总体论述。主题类型主要分为遗嘱型、回顾型、感伤型、超脱型、谶言型、言志型。形式上则句篇共存,既有随口拈来之章,又有精心构制之作,这与诗人的写作水平以及创作情势有关。恋生恶死是人的本能,然在儒家、道家、道教、佛教生死观的影响下,诗人在一定程度上又表现出对死亡恐惧与哀伤的消解与超越。
Life and dead is the most important event in one's life, human being is mortal, no body can refuse dead, that's why it becomes eternal topic in literature. China is a poetic country, when poets feel that they're going to died, their hearts are filling with all sorts of feeling, which induce them to write poems called 'death-bed poetry'. This dissertation studies' death-bed poetry' from Pre-Qin Dynasty to Song Dynasty, not only lists all of the death-bed poetry systematically in this period, but also analysis them deeply and comprehensively.
     This dissertation has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introduction, in which I'll set up the definition of 'death-bed poetry',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death-bed poetry' and 'last-breath poetry', and 'last-word poetry' and 'mourning poetry' and 'elegy', as well as their relationships. In this part, I also will introduce the study current stage of'death-bed poetry' in academic circles, and point out the maneuverability of my research from Pre-Qin Dynasty to Song Dynasty, and this dissertation's creativity.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he Chapter One, in which I'll study the death-bed poetry in Pre-Qin Dynasty. Although there are not many death-bed poetry in this period, they are all excellent, I'll focus on the death-bed poetry of Confucius and Qu Yuan. There are two editions of Confucius's death-bed poetry, but they are similar both in pattern and character, from which we can understand Confucius's sense of historical mission, and analysis and criticize the statement of 'grieving of his death' about Confucius's death-bed poetry. And to Qu Yuan's death-bed poetry, firstly, make a judge about his death-bed poetry, and find out what he wanted to say in his death-bed poetry and the reason why he killed himself from the view point of Sublime in esthetics, in the end of this part, I'll talk about the meaning of Qu Yuan's death and the influence of his death-bed poetry.
     Chapter two is mainly about the death-bed poetry in Six Dynasty, which is the silver age of death-bed poetry, and this phenomenon relates to the social condition in Six Dynasty, there are many unnatural death in Six Dynasty because of social unrest. The death-bed poetry in Six Dynasty are sorrowful, which has concern to the waking up of life consciousness, the though of kismet in these death-bed poetry has its own historical origin.
     Chapter three is discusses the death-bed poetry in Tang Dynasty, which have unrecognized talents' groaning and sadness, and this feeling related to poets' strongly achievement desire in Tang Dynasty, and the prostitute's sorrow songs because of their humble social class and their tragic condition.
     Chapter four discusses the death-bed poetry in Song Dynasty, which is the peak period of death-bed poetry, the number are more than last dynasties, the popular politic tactics of useful talent living guarantee made many poets showed their loyalty to the government when war happened or governor had danger. And the monks wrote their death-bed poetry which has Chan message when they were going to die, this became a fashion tide in Song Dynasty and made many poets wrote death-bed poetry meaning Chan or loyalty.
     Chapter five generalize all of the death-bed poetry before from subject style, form traits and the way people surpass the fear of dead, the death-bed poetry has last-word style, retrospect style and grieving style and ambition-showing style and surpassing style and proverb style in all, and there are mainly two kinds of death-bed poetry, one is few sentence, the other is complete poem, some are blurt out in some special circumstance, and the other are wrote delicately, it depends on the time and poet's feeling. Dead is horrible, but ancient poets can surpass the fear of dead in some sense, because they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Confucianism, or Taoism or Buddhism.
引文
① (汉)毛公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黄侃经文句读《毛诗正义》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5页。
    ②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9页。
    ①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篇云:“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虽百世可知也。”(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75页。
    ②参见孟宪武编著《临终关怀》,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①(南朝·梁)沈约撰《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53页。
    ②谢灵运为孟觊所表,帝惜其才不罪,以为临川内史。在郡游放,不异永嘉,为有司所纠。司徒遣随州从事收之,灵运兴兵版逸,为诗曰:“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此为其反诗。
    参见《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第1775-1777页。
    ③《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第1777页。
    ①孟宪武编著《临终关怀》,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②蹇长春《白居易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9页。
    ③(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69页。
    ①杜预集解《春秋经传集解》,上海:上海古集出版社,1988年版,第1796页。
    ②(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57页。
    ① (清)顾炎武撰,华忱之校点《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7页。
    ②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二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360页。
    ③(宋)沈括著《梦溪笔谈》卷十七,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135页。
    ④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96页。
    ①(晋)司马彪撰,(南朝·梁)刘昭注补、《后汉书志第十三·五行一》,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273页。
    ②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二十《礼志中》,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26页。
    ③渊明诗从诗题看便知为拟挽歌诗,鲍照此诗小序曰:“余患脚上气四十余日,知旧先借《傅玄集》,以余病剧,遂见还。开帙,适见乐府诗《龟鹤篇》,于危病中见长逝词,恻然酸怀抱。如此重病,弥时不差,呼吸乏喘,举目悲矣。火药间阙而拟之。”傅玄《龟鹤篇》今不存,但知乃乐府诗,且为“长逝词”,故可知亦为拟挽歌诗。鲍照此诗小序见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64—1265页。
    ④如陆机的《挽歌诗三首》其二即为想象死后的场景:重宁何崔嵬,玄庐窜其间。磅礴立四极,穹崇效苍天。测听阴沟涌,卧观天井悬。广霄何寥廓,大暮安可晨。人往有返岁,我行无归年。昔居四民宅,今托万鬼邻。昔为匕尺躯,今成灰与尘。金玉昔所佩,鸿毛今不振。丰肌飨蝼食蝼蚁,妍骸永夷泯。寿堂延魑魅,⑤虚无白相宾。蝼蚁尔何怨?魑魅我何亲?拊心痛荼毒,永叹莫为陈。
    ① (北魏))杨街之撰,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1页。
    ② 《论语译注》,第113页。
    ①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275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②胡汉明编《新校编辛弃疾全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①因先秦临终诗作数量少且质量高,对后世都有影响,对其判定依据将在后文逐一论述时作介绍.此处从略。
    ②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③ (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④ (宋)洪兴祖补注,卞岐整理《楚辞补注》,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⑤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299页。
    ①所列作者为蔡邕《琴操》在介绍本事时所引的作者。
    ②为统一起见,出处仍标注为《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③ (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卷八十六, 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34页。
    ① (明)胡应麟撰《诗薮》内编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42页。
    ②《史记》卷六十一,第2123页。
    ③《论语译注》,第70负。
    ④杨伯峻编著《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33页。
    ⑤《孟子译注》,第232页。
    ⑥《和夷齐西山歌》内容:“小雅尽废兮,出车采薇矣。戎有中国兮,人类熄矣。明王不兴兮,吾谁与归矣。抱春秋以没世兮,甚矣吾哀矣。”又从歌之曰:“彼美人兮,西山之薇矣。北方之人兮,为吾是非矣。异域长绝兮,不复归矣。凤不至兮,德之衰矣。”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第六十八朋,卷三五九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3070页。
    ⑦(元)脱脱等撰《宋史》卷四百二十五《谢枋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687页。
    ① 《宋史》卷四百二十五《谢枋得传》,第12689页。
    ②《宋史》卷四百二十五《谢枋得传》,第12690页。
    ③《全宋诗》第六十六册,卷三四七八,第41407页。
    ④全诗内容:“雪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纲常在此行。天下久无龚胜洁,人间何独们夷清。义高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南八男儿终个屈,皇天上帝眼分明。”《全宋诗》第六十六册,卷三四七八,第41407页。
    ⑤ 《宋史》卷四百五十四《王士敏传》,第13356页。
    ⑥《诗三家义集疏》,第329页。
    ①吉联抗辑《琴操》(两种).平津馆从书本,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第33—34页。
    ②《琴操》(两种),平津馆从书本,第34页。
    ① 《琴操》(两种),平津馆从书本,第43—44页。
    ② 《史记》卷四十七,第1944页。
    ③ (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95—-196页。
    ① 《礼记集解》,第196页。
    ②《礼记集解》,第197页。
    ③《论语译注》,第182页。
    ④ (宋)朱熹撰《论语集注》,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175页。
    ⑤ 《论语译注》,第28页。
    ⑥ 《孟子译注》,第155页。
    《论语译注》,第23页。
    ⑦ 《论语译注》,第174页。
    ⑧《论语译注》,第88页。
    ⑨ 《论语译注》,第72页。
    ① 《论语集注》,第68页。
    ②《礼记集解》,第197页。
    ③《礼记集解》,第197页。
    ④ 《论语译汁》,第112页。
    ⑤《论语译汁》,第112页。
    ⑥ 《礼记集解》,第193贝。
    ⑦《论语译注》,第126页。
    ⑧《礼记集解》,第197页。
    ①《史记》卷八十四,第2486—2490页。
    ②(宋)洪兴祖补注,卞岐整理《楚辞补注》,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24页。
    ③傳春明辑注《东方朔作品辑注》,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56页。
    ④ (宋)朱熹集注《楚辞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97页。
    ⑤《楚辞集注》,第197页。
    ⑥《楚辞籍注》,第73页。
    ① (清)蒋骥撰《山带阁注楚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30页。
    ②王逸:“《九章》者,屈原之所作也。”洪兴祖《楚辞补注》,第105页。朱熹:“《九章》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既放,思君念国,随事感触,辄形于声。后人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非必出于一时之高也。”《楚辞集注》,第73页。
    ③李壁在《王荆公诗注》卷二《闻望之解舟》诗下的一段注语中说:“《回风》《惜往日》,音韵何凄其。追吊属后来,文类玉与差。”认为《悲回风》与《惜往日》乃后人追吊屈原之作。人们常看到的宋人魏了翁《鹤山渠阳经外杂抄》上的一段话实为魏了翁引李壁语。详参熊良智《<楚辞·九章>真伪疑案的一段文献清理》,《文献》,1999(2)。
    收入汤炳正《屈赋新探》一书,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版。
    姜亮夫校注《重订屈原赋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393—394页。
    ①《楚辞补注》,第125页。
    ② (明)汪瑗撰,董洪利点校《楚辞集解》,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98页。
    ③《楚辞补注》,第125页。
    ④ 《楚辞集解》,第198页。
    ①《孟子译注》,第116页。
    ②《楚辞集注》,第90页。
    ③郭在贻《训诂从稿·楚辞解诂(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7页。
    ④洪兴祖《楚辞补注》,第142页。
    ①梁启超《梁启超经典文存》,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页。
    李泽厚《古典文学札记一则》,《文学评论》,1986(4)。
    ②周殿富《屈原之北和他的悲剧人格》,《社会科学战线》,2002(2)。
    ③ 《史记》卷八十四,第2486页。
    ④(汉)刘向撰《新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3页。
    ① 《山带阁注楚辞》,第137页。
    ②游国恩《论屈原之放死及楚辞地理》,收入《楚辞论文集》一书,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72页。
    ③参见郭维森《屈原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8—39页。
    ④ (法)加缪著,杜小真译《西西弗的神话》,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⑤周建忠《屈原“自沉”的可靠性及其意义》,《贵州社会科学》,2003(5)。
    ⑥ 《史记》卷八十四,第2482页。
    ⑦《楚辞补注》,第42页。
    ① (德)康德《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2页。
    ②《论优美感和崇高感》,第14页。
    ③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第19页。
    ④《文心雕龙注》,第47页。
    ⑤《楚辞集注》,第2页。
    ⑥洪兴祖《楚辞补注》,第44贝。
    ⑦(元)脱脱等撰《宋史》卷四百五十一《邓得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280页。《全宋诗》,第六十册,卷三五一九,第42031页。
    ①《陈书·徐陵传》载徐陵死后陈后主下诏:“慎终有典,抑乃旧章,令德回甄,谅宜追远。侍中、安右将军、左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南徐州大中正建昌县开国侯陵,弱龄学尚,登朝秀颖,业高名辈,文曰词宗。朕近岁承华,特相引押,虽多卧疾,方期克状,奄然殒逝,震悼于怀。可赠镇右将军、特进,其侍中、左光禄、鼓吹、侯如故,并出举哀,丧事所须,量加资给。谥口章。”(唐)姚思廉撰《陈书》卷二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334页。
    ②《南史》卷七十五《顾欢传》,第1874页。
    ③ 《南史》卷七十五《顾欢传》,第1880页。
    ④《南史》卷七十六《陶弘景传》,第18971898页。
    ⑤ 《南史》卷七十六《陶弘景传》,第1898页。
    ⑥ 《南史》卷七十六《陶弘景传》,第1899页。
    ⑦释道宣《续高僧传》卷一《陈杨都金陵沙门释法泰传》附《智恺传》,《续修四库全书》本,顾廷龙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281册,第479页。
    ⑧ 《续高僧传》卷九《隋相州演空寺释灵裕传》,《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281册,第626页。
    ①(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535页。
    ②(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六十三《燕刺王旦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57页。
    ③《汉书》卷六十三《燕刺王旦传》,第2759页。
    ④ 《汉书》卷六十三《燕剌王旦传》,第2759页。
    ⑤ 《汉书》卷六十三《广陵王胥传》,第2760—2761页。
    ⑥ 《汉书》卷六十三《广陵王胥传》,第2762页。
    ⑦ 本事详见(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六引《古今乐录》,第669页。
    ⑧《汉书》卷三十八《赵王友传》,1989页。
    ⑨《后汉书》卷十《灵思何后传附王美人传》,(南朝)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51—452页。
    ⑩《后汉书》卷七十《孔融传》,第2278页。
    ①王忱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苻朗称二人为“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详见《晋书》卷一百十四《苻朗载记》,第2936页。
    ② 《晋书》卷一百十四《侍朗载记》,第2937页。
    ③ 《南史》卷十三《鲍照传》,第360页。
    ④ 《南史》卷八《梁简文帝本纪》,第233页。
    ⑤ 《南史》卷八《梁元帝本纪》,第245页。
    ⑥ 《隋书》卷七十六《虞绰传》,第1740—1741页。
    ⑦《续高僧传》卷二九《唐伪郑沙门释智命传》,《续修四四库全书》本,第1282册,第328页。
    ① 《文心雕龙注》,第47页。
    ② 《文心雕龙注》,第66页。
    ③ (南朝·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页。
    ④ 《宋书》卷四四《谢晦传》,第1361页。
    ①《汉书》卷四十五《息夫躬传》,第2187页。
    ②《汉书》卷四十五《息夫躬传》,第2188页。
    ③《文选》,第1079页。
    ④《论语译注》,第91页。
    ⑤《晋书》卷三十三《欧阳建传》,第1009页。
    ⑥《文选》李善注引王隐《晋书》,《文选》,第1079页。
    ①《后汉书》卷七十《孔融传》,第2272页。
    ①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说:“东汉中叶以前,士大夫之成长过程较为平和,故与其他社会阶层之殊异,至少就其主观自觉言,虽存在而尚不甚显著。中叶以后,士大夫集团与外戚宦官之势力日处于激烈争斗之中,士之群体自觉意识亦随之而日趋明确。故史欲于士之群体自觉一点有较深切之了解,则不能不求之十东汉后期也。东汉之政治,自和帝永元元年(公元八儿)以降,大抵为外戚宦官迭握朝政,且互相诛戮之局,然略加深察,又可分为两大不同之阶段,而以延熹二年(一五九),即桓帝与五宦官诛梁冀之岁为其分水线焉。前乎此,外戚之势为强,后乎此,则阉宦之权转盛,而东汉之士大夫亦遂得在其迭与外戚宦官之冲突过程中逐渐发展群体之自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88页。
    ①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5页。
    ②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4页。
    ①徐国荣《中古感伤文学原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②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02页。
    ③ 《礼记集解》,第1310页。
    ④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黄侃经文句读《尚书正义》卷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05页。
    ①《尚书正义》卷十,第142页。
    ② 《尚书正义》卷十六,第233页。
    ③《尚书正义》卷十五,第220页。
    ④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02页。
    ⑤公元前八百至二百年间,中国、印度、西方都进入了人类精神史上的重要时代,哲学流派纷呈,思想家辈出。正是那个年代,形成了我们与之共同生活的这个“人”。具体论述参见(德)卡尔·雅斯贝斯《智慧之路》,柯锦华等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第68—70页。
    ⑥之所以此处称半,是因为这次足从子夏口中所说:“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子夏很人可能是从孔子处听说,故算作半次。
    详细论述参见杨伯峻《试论孔子》,收入《论语译注》,第10—11页。
    ⑦ 《论语译注》,第64页。
    ⑧ 《论语译注》,第72页。
    ① 《论语译注》,第58页。
    ②《论语译注》,第177页。
    ③《论语译注》,第125页。
    ④何显明《中国人的死亡心态》,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3年版,第83页。
    ⑤《孟子译注》,第222页。
    ⑥ (清)郭庆藩辑,王孝鱼整理《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41页。
    ⑦庄子说这句话的语境:“(河伯)曰:‘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牛马四足,足谓天:落马首,穿牛鼻,足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庄子集释》,第590-591页。
    ⑨(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91页。
    ① (东汉)王充《论衡》卷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9页。
    ②《论衡》卷一,第11页。
    ③《论衡》卷一,第8页。
    ④杨伯峻《列了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92—193页。
    ① 《列子集释》,第192页。
    ②《列子集释》,第195页。
    ③刘大杰《魏晋思想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0页。
    ④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333页。
    ⑤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334页。
    ⑥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336页。
    ⑦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339页。
    ①《论衡》卷二,第18页。
    ②《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331页。
    ③《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2628页。
    ④ (汉)赵岐注,(宋)孙贞疏,黄侃经文句读《孟子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30页。
    ⑤《后汉书》卷六十匕,第2197页。
    ① 《南史》卷八《梁简义帝本纪》,第234贝。
    ②《南史》卷八《梁简文帝本纪》,第232页。
    ③《梁书》卷四《简文帝本纪》,第109页。
    ④萧纲著述:《照明太子传》五卷,《诸王传》三十卷,《礼大义》二十卷,《长春义记》一百卷,《法宝连璧》三百卷,《谢客文泾渭》三卷,《玉简》五十卷,《光明符》十二卷,《易林》十七卷,《灶经》二卷,《沐浴经》三卷,《马塑谱》一卷,《棋品》五卷,《弹棋谱》一卷,新增《白洋图》五卷,《如意方》十卷,文集一百卷,并行于世。见《南史》卷八《梁简文帝本纪》,第233页。
    ⑤《南史》卷八《梁简文帝本纪》,第234页。
    ①因五代年代较短,由唐末入五代的诗人之诗歌大多编入《全唐诗》,由五代入宋的又编入《全宋诗》,故此处标题为唐代临终诗而非庸五代临终诗。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③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④(清)李调元编,何光清点校《全五代诗》,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版。
    ⑤陈尚君《汉唐文学与文献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⑥ 《诗话总龟》三上一引《翰府名谈》:“煜岁暮乘醉书于牖云:‘万古到头归一死,醉乡葬地有高原’,醒而见之,大悔,不久谢世。”“万古”二句亦见曾慥《类苑》五十二引,“示后主临终作”。参见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南唐二主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58页。
    ⑦卢照邻曾因风疾去官,“后疾转笃,徙居阳翟之茨山,著《释疾文》、《五悲》等颂诵,颇有骚人之风,甚为文士所重。照邻既沉痼孪废,不堪其苦,尝与亲属执别,遂自投颖水而死”。((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上:《卢照邻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00页)《释疾文》本其决定投水前所作,《释疾文·命曰》篇结尾称“茨山有薇兮,颖水有漪,……倏尔而笑,泛沧浪兮不归。”投水之意已决,“释疾”即欲以死了之,故《释疾文三歌》是其临终诗。
    ⑧诗借送从弟而总结自己的一生,“由是蹉跎一老夫,养鸡牧豕东城隅”,既表明诗作于晚年,又交代作十归隐地。盖本年(天宝十一载,752)秋,李颀或己意识到生命行走到尽头,他于故乡颖阳东川别业为自己画了句号。参见河北大学2006届博士毕业生隋秀玲博士论文《李颀研究》附录《李顺诗系年考证》。
    ⑨张巡抱着必死之心守雎阳,在“孤城日渐危”时仍充满斗志,誓与城共存亡。后兵败被俘而死,故此诗可视为张巡临终诗。
    ①《全唐文》卷八一二郑仁表《左拾遗鲁国孔府君墓志铭并序》:“始得疾,不言与人。因哺哭若绝,左右始知有病。甚矣。卧平室中,不复进饘餌。疾益亟,方肯归常所居舍。”遂遗嘱安排后事,与亲人留别。“公谢世之月余日前,与二季处闇室中,忽援毫书廿八字于室内室内东扆之上,若隐语而加韵焉,曰:‘许下无言夺少年,震而不雨月当弦。风涛渭逆艅艎没,从此无州济大川。’初,玉季载考其义,莫究指归。既痛绝手足,若洗然而悟,曰:‘一许无言是午字,今岁在午也。震不雨是辰字,其哀瘵至甚,移归院就医是辰日。及奄然之日,验於官历,是上弦日,又应“月当弦”之谶也。”由此可知孔纾因病亟而卒,病重时自知将逝,留诗于屏风之上,故知此诗为孔纾临终诗。(清)董浩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544—8545页。
    ②《五灯会元》卷九《南岳下四世沩山祐禅师法嗣仰山慧寂禅师》:“将顺寂,数僧侍立,师以偈示之曰:‘一二二三子,平日复仰视。两口一无舌,即是吾宗旨。’至日午,升座辞众,复说偈曰:‘年满七十七,无常在今日。日轮正当午,两手攀屈膝。’言讫,以两手抱膝而终。”((宋)普济著,苏渊雷点校《五灯会元》,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36页)由此可知此二偈为慧寂禅师临终偈。然据宋·释道元著《景德传灯录》卷十一《袁州仰山慧叔禅师》:“迁化前数年有偈曰:‘年满七十七,老去是今日,任性自浮沉,两手攀屈膝。’于韶州东平山示灭,年七十七,抱膝而逝。”后一偈则为预知死期,提前示偈。(宋)释道元著《景德传灯录》,成都:成都古籍书店,2000年版,第188页。
    ③《五灯会元》卷十三《青原下六世水仁禅师法嗣重云智晖禅师》:“师将顺世,先与王公言别,嘱护法门。王公泣曰:‘师忍弃弟子乎?’师笑曰:‘借千年亦一别耳。’及归,书偈示众曰:‘我有一间舍,父母为修盖。住来八十年,近来觉损坏。早拟移别处,事涉有憎爱。待他摧毁时,彼此无妨碍。’乃跏跌而逝。”故知此偈为临终偈。《五灯会元》,第842页。
    ④《五灯会元》卷八《青原下七世安国瑫禅师法嗣瑞峰志瑞禅师》:“开宝元年八月,遗偈曰:‘来年二月二,别汝暂相弃。烧灰散四林,免占檀那地。’明年正月二十八日,州民竞入山瞻礼,师尚无恙,参问如常。至二月一日,州牧率诸官同至山,诘伺经宵。二日斋罢,上堂辞众。……安坐至亥时,问众曰:‘世尊灭度,是何时节?’众曰:‘二月十五日子时。’师曰:‘开今日子时前。’言讫长往。”故知此为预知死期,提前一年示偈。《五灯会元》,第490页。
    ①《全唐诗》第二十三册,卷八百二,第9023页。
    ②《全唐诗》第十三册,卷四百三十八,第4869—4870页。
    ①详见苏者聪《关盼盼本事及(燕子楼三首)质疑》,《武汉大学学报》,1993(01);黄海意 黄井文《白居易<燕了楼>诗考辨》,《文学遗产》,1997(04);朱金城《白居易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②谢灵运的《临终诗》从南齐到唐代的版本:《宋书·谢灵运传》(十二句)、《南史·谢灵运传》(前四句)、《广弘明集》卷三十《统归篇第十之二·宋谢灵运临终诗》(十四句)以及《法苑珠林》卷九书十六《舍身篇·引证部》末(十六句)。“《法苑珠林》本足谢灵运诗《临终诗》的早期版本之一,并可能是《临终诗》的唯一足本”。参见邓小军《三教圆融的临终关怀——谢灵运临终诗考释》一文,此篇论文收于葛晓音主编《汉魏六朝文学与宗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①《旧唐书》卷九《玄宗本纪》,第213页。
    ②唐代公主入道者甚多,如著名的玉真公主、金仙公主等。在皇室女性的示范之下,女性崇道亦成为社会思潮,平民女性入道者甚众,唐末道教学者杜光庭的《墉城集仙录》作为道教女仙传记的集大成者,记录了当时女性崇道的盛况。
    ③据学者王永平研究.“即使以保守数字计,有唐一代是道观数应保持在4000-5700余所之间或更多。”“唐王朝在各个时期的道士数始终应该保持在数万名为宜。”另外再加上在家修行的之人,即“在家道士”,那么信道之人数量则更多。参见王永平,《道教与唐代社会》,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7页,第198页。
    ④郑颋即释智命,《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与《全唐诗》两收之。
    ⑤统计数’字参考胡大浚《唐代诗僧与唐僧诗述略》,《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10)。
    ⑥汤用彤《隋唐佛学之特点——在西南联大的讲演》,收入《汤用彤全集》第二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25页。
    ⑦陶慕宁《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7页。
    ①《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上,第5000页。
    ②《李太白全集》卷二十六,第1225页。
    ① 《李太白全集》卷八,第452页。
    ② (唐)卢照邻著,祝尚书笺注《卢照邻集蔓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63页。
    ③ 《卢照邻集笺注》,第260页。
    ④ (唐)刘禹锡著,瞿蜕园笺证《刘禹锡集笺证》卷十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509页。
    ⑤(唐)柳宗元著,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柳河东集》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37页。
    ① (唐)崔令钦、(唐)孙棨、(元)夏伯和撰《教坊记北里志青楼集》,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2页。
    ② (五代)王仁裕等撰,丁如明辑校《开元天宝逸事十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9页。
    ③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二七四: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161页。
    ①《教坊记 北里志 青楼集》,第30页。
    ②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12页。
    ③《元白诗笺证稿》,第113页。
    ①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川版社,1991年版。
    ②陈新 等补正《全宋诗订补》,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
    ③张安如《全宋诗汀补稿》,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年版。
    ④黄权才《宋代文献研究》,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⑤预知死期,《全唐诗补编》收录此诗,故此诗亦入唐代临终诗表格,唐代、宋代临终诗表格两存之。志瑞禅帅开宝元年八月内遗偈,开宝二年二月二日卒。开宝为宋太祖年号,开宝二年为公元969年。
    ⑥诗题虽非《临终偈》但仍为临终前提前示偈。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二四:“(潭州报劬院玄应定慧禅师)开宝八年将顺世,先七日遗书辞陈守,仍示偈曰:‘今年六十六,世寿有延促,无生火炽然,有为薪不续。出谷与归源,一时具备足。’及期日,诫诸门人:‘开灭后不得以丧服哭泣,有乱规矩。’言讫坐化。陈守伤叹,尽礼送终。”《景德传灯录》,第498—499页。
    ⑦ 《五灯会元》卷十一《南岳下八世风穴沼禅师法嗣首山省念禅帅》:“淳化三年十二月四日时,上堂说偈曰:‘今年六十七,老病缘且遣日。今年记却来年事,来年记著今朝日。’至四年,月日无爽前记。上堂辞众,仍说偈曰:‘白银世界金色身,情与情共一真。明暗尽时俱小照,日轮午后示全身。’言讫,安坐而逝。”前一首为提前示偈,后一首为临终示偈,都可视为临终偈。《五灯会元》,第683页。
    ①题下小注:临薨作。故知此诗为欧阳修临终诗。
    ②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二:“外祖父陈公大雅,为人刚果,文章似之。再举小第,裂冠文身,示不复践场屋。能诗,为清献赵公所知,逾八乃死。死日复苏,索笔题诗曰:‘胡柳陂中过,令人念战功。兵交千骑没,血染一川红。朱氏皆豚犬,唐家尽虎龙。壮图成慷慨,掷剑向西风。’题毕乃逝。味其言,岂葛从周王彦章之徒舆,英雄之气,毅然犹在也。”故知此诗为陈大雅临终诗。(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63—464页。
    ③邵博《邵氏闻见录》卷二十:“熙宁十年夏,康节(邵雍谥号康节)感微疾,气日益耗,神日益明,笑谓司马温公(司马光)曰:‘某欲观化一巡,如何?’温公曰:‘先生未应至此。’康节先生曰:‘死生亦常事耳。’张横渠(张载)先生喜论命,来问疾,因曰:‘先生论命,当来推之。’康节先公曰:‘若天命则知之,世俗所谓命则不知也。’横渠曰:‘先生知天命矣,某尚何言?’程伊川曰:‘先生至此,他人无以为力,愿自主张。’康节先公曰:‘、生学道,岂不知此?然亦无可主张。’时康节正寝,诸公议后事于外,有欲葬近洛城者。康节先公己知,呼伯温入曰:‘诸公欲以近城地葬我不可。当从伊川先茔耳。’七月初四,大书诗一章曰:‘生于太平世,长于太平世,老于太平世,死于太平世。客问年几何?六十有七岁。俯仰天地间,浩然独无愧。’以是夜五更捐馆。”故此诗为邵雍临终诗。(宋)邵伯温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邵氏闻见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1页。
    ④《五灯会元》卷一六《青原下十一世云居舜禅师法嗣蒋山法泉禅师》:“师晚奉诏住大相国智海禅寺。问众曰:‘赴智海,留蒋山,去就孰是?’众皆无对。师索笔书偈日:‘非佛非心徒拟议,得皮得髓谩商量。临行珍重诸禅倡,门外千山正夕阳。’书毕坐逝。”(《五灯会元》,第1030页)故此偈为临终偈。
    ⑤《清江三孔集·孔武仲集·张公美偈言记》:“左藏库副使张宗旦,字公美,开封人。元丰年七月二十八日卒于江州。前卒之两月,以书告决于亲识。病且革,群僧以诵佛为请。公美颔之。遽问之曰:‘何谓自化?’皆唯,莫对。公美大书三十二字以示之曰:‘法本心生,心因法昧。有觉十此,足名自在。自在真空,顿然明彻。去往寻常,晓然春雪。’己而目瞑。复寤曰:‘吾意若未释然者,改其卒句曰“春风晓雪”。’投笔而绝。”故知此偈为其临终偈。(宋)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著,孔用选校点《清江三孔集》,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241页。
    ⑥《永乐大典》卷七八九五十九庚引《临汀志》:“(智孜)—日书颂示众曰:‘五十春秋,如电如露。月映寒江,分明归去。’揖众摄衣,端坐而逝”。故可知此颂为临终诗。马蓉等点校《永乐大典方志辑佚》,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453页。按:诗题为《偈》,若为《临终颂》则史为恰当。
    ⑦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下狱后未卜生死,一日数惊。长子苏迈每天去监狱给他送饭。暗中约好:平 时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改送鱼,以便心里早做准备。一个多月后,苏迈因粮尽,需出京到陈留去借,便将为苏轼送饭一事委托一亲戚代劳,却忘记告诉朋友暗中约定之事。偏巧那个亲戚得到熏鱼,就专门送给苏轼吃,别无其他。苏轼一见大惊,以为自己凶多吉少,将被处死,便以极度悲伤之心,为弟苏辙写下诀别诗两首。故苏轼寄了由的两首诗入选。详见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9页。王直方《王直方诗话》“东坡绝笔”条:“东坡将亡前数日,梦中作一诗寄朱行中……觉而记之,自不晓所谓,东坡绝笔也。”(郭绍虞辑佚《宋诗话辑佚》卷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8页)故《梦中作寄朱行中》可视为其临终诗。东坡北归后大病一场,且越来越严重时,邀请径山维琳禅师来访:“某卧病五十日,日以增剧,已颓然待尽也。……老师能相对卧谈少卿否?”((宋)苏轼撰,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六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85页)维琳来访时,二人谈论生死问题,并以偈语相答,即《答径山琳长老》,故此可视为其临终偈。
    ① 《五灯会元》卷十八《南岳下十三世下云居祐禅师法嗣永丰慧日主》:“自机契云居,熟游湘汉。暨归宋丰,或处岩谷,或居廛市,令乡民称丘师伯。凡有所问,以‘莫晓’答之。忽语邑人日:‘吾明日行脚去,汝等可来相送。’十是赆路者毕集,师笑不己。众问其故,即书偈曰:‘丘师伯莫晓,寂寂明皎皎。日午打三更,谁人打得理?’投笔而逝。”故知此偈为临终偈。《五灯会元》,第1165贝。
    ② 《五灯会元》卷一四《青原下十一世投了青禅师法嗣芙蓉道楷禅师》:“政和七年冬,赐额日华严禅寺。八年五月十四日,索笔书偈,付侍僧曰:‘吾年七十六,世缘今已足。生不爱天堂,死不怕地狱。撒手横身三界外,腾腾任运何拘束。’移时乃逝。”故知此偈为临终偈。《五灯会元》,第885—886页。
    ③《宋朝事实类苑》卷四十四“风和尚”条载:“邢州开元寺僧法明,落魄不检,嗜酒好博,每饮至大醉,惟唱柳永词……有召饮者则欣然而从。酒酣,乃讴柳词数阕而后已……一日忽谓寺众曰:‘吾明日当逝,汝等无出观吾往焉。’众僧笑日:“岂有是哉?”翌日晨起,法明乃摄衣就坐,遽呼众曰:‘吾往矣,当留一颂而去。’众僧惊愕,急起以听,法明曰:‘平生醉里颠蹶,醉里却有分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言讫,跏跌而逝。众叹异之,因以厚葬焉。”故知此偈为临终偈。(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84页。
    ④ 《五灯会元》卷十六《青原下十一世九峰韶禅师大梅法英禅师》:“宣和初,敕天下僧尼为德士。虽主法聚议,无一言以回上意。师肆笔解《老了》,旨进。上览,谓近臣日:‘法英《道德经解》,言简理i指,于古未有,宜赐入《道藏》流。’仍就赐冠佩坛诰。不知师意者,往往以其为佞谀。明年秋,召复天下僧尼,师独无改志。至绍兴初,晨起戴桦片冠,披鹤氅,抽象简,穿朱履,使击鼓集众,升座召大众曰:‘兰芳春谷菊秋篱,物必荣枯各有时。昔毁僧尼专奉道,后平道佞复僧尼。且道僧尼形相作么生?’复取冠示众曰:‘开顶从来似月圆,虽冠其发不成仙。今朝抛下无遮障,放出神光透劈天。‘掷之十地,随易僧服。提鹤氅曰:‘如来昔日贸皮衣,数载惭将鹤氅披。还我丈夫调御服,须知此物不相宜。’掷之。举象简日:‘为嫌禅板太无端,岂料遭他象简瞒。今日因何忽放下,普天致仕老仙官。’掷之。提朱履曰:‘达摩携将一只归,儿孙从此赤脚走。借他米履代麻鞋,休道时难事掣肘。化鹏未遇不如鹍,画虎不成反类狗。’掷之。横柱杖曰:‘今朝拄杖化为龙,分破华山千万重。’复倚肩曰:‘珍重佛心真圣主,好将尧德振吾宗。’掷下拄杖,敛日而逝。”故此六首诗都为释祖镜临终偈。《五灯会元》,第1034—1035页。
    ⑤ 明吴之鲸《武林梵志》卷八:“宣和四年十一月黎明,公(张商英)卒。口占遗表,命弟子书之,仍作偈日:‘幻质朝章八十一,沤生沤灭谁人识?撞破虚空归去来,铁牛入海无消息。’”((明)吴之鲸《武林梵志》,
    ①宋何薳《春渚纪闻》卷四“僧静元救海毁条”:“钱塘杨村法轮寺净元,年三十通经,祝发即为禅比丘,遍参明日。得法之后,归隐旧庐,人不之异也。政和癸巳,海岸崩毁,浸坏民居,自仁和之白石,至盐官上管,百有余里。朝廷遣道士镇以铁符,及大筑堤防,且.建神祠以禳御之,毁益不支。至绍兴癸丑(1133),师忽谓众曰:‘我释迦文佛,历劫以来,救护有情,捐弃躯命,初无少靳,而吾何敢爱此微尘幻妄,坐视众苦而不救?’即起禅定,振履经行,视海毁最甚处,至十蜀山,时六月五日也,从而观者数百人,而海风激涛,喷涌山立,师将襄衣而前,众争挽引,且请偈言,以示后来。师笑之曰:‘万法在心,底须言句,我不能世俗书,亦姑从汝请耳。’即高举曰:‘我舍世间如梦,众人须我作颂,颂即语言边事,了取自家真梦,’又曰:‘世间人心易了,只为人多不晓,了即皎在目前,未了千般学道。’颂毕举手谢众,踊身沉海。众视惊呼,至有流涕者,谓即葬鱼腹矣。移时风止,海波如镜。遥见师端坐海面,如有物拱戴者,顺流而来,直抵崩岸,争前挽掖而上,视师衣履不濡也。逮观岸侧,有数大鲤印首,久之沉波而去。即扬声谓众曰:‘自此海毁无患也。’不旬日,大风涨沙,悉还故地。蜀山之民深德之,即其地共营庵居留事之。至绍兴乙卯(1135)四月八日,忽集众说偈告寂曰:‘会得祖师真妙诀,尤得无物又无说。喝散乌云千万重,一点灵心明皎洁。’咄安坐而化。”由此可知释静元一生两次创作临终诗,第一次为救海毁,舍身投海,后为大鲤救回,投海前留偈可视为临终偈,第二次乃生命自然终结之前。(宋)何薳撰,张明华点校《春渚纪闻》,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9—60页。
    ②《永乐大典》卷七八九五十九庚引《临汀志》:“五年二月送客出洞,归谓侍者曰:‘吾缘尽矣,当紧锹草鞋为别。’侍者请颂,证曰:‘咄哉呆子!吴平居且倦为此,况临行乎?’请益坚,乃强草大字云:‘来时本无,去亦非有。珍重诸人,月明清昼。’掷众趺坐而逝。”故知此偈为临终偈。马蓉等点校《水乐大典方志辑佚》,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453页。
    ③宋洪迈《夷坚志·夷坚乙志》卷第九“崔婆偈”条:“东平梁氏乳媪崔婆,淄州人,为宣义郎元明乳母。平生茹素,性极愚,不能与同辈争长短。主母晃夫人,留意禅学,崔朝夕在旁,但能诵阿弥陀佛,虔诚不少辍,不持数珠,莫知其几千万遍。绍兴十八年(1148),年七十有二,得疾,洞泄不下床,然持念愈笃。忽若无事,时唱偈曰:‘西方一路好修行,上无条岭下无坑。去时不用著鞋袜,脚踏莲花步步生。”讽咏不绝口。人问何人语,曰:‘我所作。’‘婆婆何时可行?’曰:‘申时去。’果以其时死,十月五日也。用僧法焚之,至尽,舌独不化,如莲花然。(小注:元明,予友婿也。)”《夷坚志·夷坚乙志》卷九,第262页。《全宋诗》作出自《夷坚乙志》卷一〇,误。
    ④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八三:“二十一日,再唤观察(王履)去理会事,甚多时,临后只见观察共侍郎(李若水)高声詈骂出来,言语学不得粘罕,令人拥出去处置了。观察回面向郑福:“你若得回去时,传语娘娘,我已为天偿债也,休苦烦恼。……公在郊台边被害时,神色不动,仰天长叹,念歌一首,只记临后两句道:‘矫首向天兮天卒无言,忠臣效死分亦何愆。’……公与李苦水被害时,斡离小见之叹曰:‘南朝若人人得如此二子,岂有今日之事,可谓站康之忠臣也。”((宋)徐梦莘撰《三朝北盟会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20页)故知王履《临难歌》本完整一首,流传下来仅此二句。《宋史·李若水传》以为是李临难作,“死难”作“效死”,误。附《宋史·李若水传》之记载:“(若水)死后有自北方逃归者云:‘金人相与言,“辽国之亡,死义者十数,南朝惟李侍郎一人”。临死无怖色,为歌诗卒,曰:“矫首问天兮,天卒无言,忠臣效死兮,死亦何愆?”闻者悲之。’”《宋史》卷四四六,第13162页。
    ⑤《全宋诗》此诗后小注引《兰陔诗话》:了华(黄烨字子华),靖康二年随驾北狩,题诗驿壁,遂自经卒。故可知此诗为黄烨临终诗。
    ①释从朗生卒年未详,参考张勇《晚唐时期中国禅宗南岳系的白话诗》,收入吴言生主编《中国禅学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93页以及李淼编著《中国禅宗大全》第三辑《中国禅宗名僧谱》,长春:长春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0页,二者皆视释从朗为晚唐禅师。本文从之。
    ②郑颋及其临终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及《全唐寺》两收之,此处数¨按1人1诗统计。
    ③太祖九世孙。
    ④太祖十一世孙。
    ①参见任继愈主编《佛教史》,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78页。
    ②苗春德《宋代教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94页。
    ③ (宋)马马光著,王宗志注释《温公家范》卷六,天津:天津古集版社,1995年版,107-108页。
    ①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后妃二之九》,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237页。
    ②《宋史》卷四百四十六,第13149页。
    ① (清)赵翼著,王树民校正《廿二史札记校证》卷二十五“宋制禄之厚”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34页。
    ② (梁)萧了显撰《南齐书》卷一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438页。
    ③ (清)赵翼撰《陔余从考》,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22页。
    ④《二程集》:“问:孀妇于理似不可取,如何?’曰:‘然。凡取,以配身也。若取失节者以配身,是己失节也。’又曰:‘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足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宋)程颗、程顺著,王孝鱼点校《一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01页。
    ⑤董家遵曾据《古今图书集成》统计历代的节妇烈女数量:周代至五代两千年,节妇92人,烈妇39人;宋代三百余年,节妇152人,烈妇122人,明清数量则更多。可知宋代是一个分水岭,这与宋代理学提倡贞节观有联系。参见董家遵著,卞恩才整理《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6页。
    ⑥卢氏,荆门人,统制吴源妻。清厉鹗《宋诗纪事》引《荆门事略》:“源救襄阳,阼发。氏闻赴,大恸,部署家事毕,焚香泣拜曰:‘夫死王事,忠也。妾敢不相从于地下!’遂赋此诗(《绝命词》),自缢死。”《宋诗纪事》卷八七,第2111页。
    ① 《南村辍耕录》,第38—39页。
    ②参见《全宋诗》作者小序。
    ③参见《全宋诗》作者小序。
    ④ (宋)黎站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第一百一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37页。
    ①《朱了语类》卷第一百二十六,第3036页。
    ②(南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6页。
    ③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页。
    ④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第四章《隋唐之宗派》,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93页。
    ⑤(宋)叶大庆《考古质疑·佚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5页。
    ⑥《考古质疑·佚文》,第77页。
    ⑦《考古质疑·佚文》,第77页。
    ①对于“人生自古谁无死”一句,最为有名的是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然赵顺孙死于端宗景炎二年,即1277年,而文天此诗作于宋亡后被俘北上时的1280年。文天祥诗句为后出,故赵顺孙不能由文诗辑出。明代无名氏香艳小说《月夜弹琴记》录赵顺孙此诗时,“人生自古谁无死”句注明为宋蔡襄诗句,((明)梅鼎祚纂辑,田璞、查洪德校注《才鬼记》卷十二本朝二,郑州:中州古籍出饭社,1989年版,第204页)按:查《全宋诗》,蔡襄现存诗中无“人生”句,,故可能为小说作者误记。待考。
    ②傅咸《七经诗》今只保存有“六经诗”,即《孝经诗》、《论语诗》、《毛诗诗》、《周易诗》、《周官诗》、《左传诗》,详见逯饮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603604页。
    ③陈绎曾《诗谱》云:“晋傅成作《七经诗》,其《毛诗》一篇略曰:‘修厥德,令终有假。勉尔遁思,我言维服。盗言孔甘,其能淑。馋人罔极,有缅面日。’此乃集句诗之始。或谓集句起于王安石,非也。”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23页。
    ④据张明华统计,王安石共创作集句诗62首,参见张明华《徽宗朝诗歌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70页。
    ① (宋)罗大经撰,王瑞来点校《鹤林下露》卷四“陆放翁”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1页。
    ②载于《山阴陆氏族谱》,转引自于北山《陆游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558页。
    ③ (宋)叶绍翁撰,沈锡麟、冯惠民点校《四朝闻见录》,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5页。
    ④ (明)胡应麟撰《诗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18页。附林景熙诗完整内容:“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椀建溪茶。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盟鸥沙。诗墨淋漓不负酒,但恨未饮月氏首。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发愁蒙蒙,十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全宋诗》本诗题为《书陆放翁诗卷后》,《全宋诗》,第六十九,卷三六三三,第43526贝。
    ①辛弃疾《宋宣奉大夫知绍兴府事来公墓志铭》。辛氏此文见于《萧山来氏家谱》(藏萧山县档案馆)卷一,费黑《辛弃疾对萧山来氏始祖来廷绍写的墓志铭》对辛弃疾此文进行点校,费文收入政协浙江省萧山市委员会文史工作委员会《萧山文史资料选辑(七)》(内部交流)一书,1994年版,第120一121页。辛弃疾此篇墓志铭胡汉明《新校编辛弃疾全集》宋收。(宋)辛弃疾著,胡汉明编《新校编辛弃疾全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全宋文》第275册卷六二—四至六二一七收录辛弃疾文,辛弃疾此篇墓志铭亦未收录。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275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②《宋季三朝政要》卷三对吴潜得罪之因以及惨遭害死的经过有详细的描述:“潜初入相,以方甫、胡易简为腹心。易简方上议立度宗为太子,枢密承旨何子举曰:‘储君未惬众望,建立之议固当详审。’潜欲缓其事,上不悦。北兵退,即罢政。而似道入相,讽台谏劾锥,贬循州。先是,诏似道移司黄州。黄在鄂上流中间,乃北骑往来之冲要。似道闻命,以足顿地曰:‘吴潜杀我矣。’疑移司出潜意,故深恨之。遣武人刘宗申为循守以毒潜。潜凿卧塌下,自作井铭,毒无从入。一日,宗申开宴,以私忌辞。再开宴,又辞。小数日,移庖,小得辞。遂得疾,以五月卒于循州。似道遣宗申毒潜,潜死即归罪於宗申,贬死,以塞外议。”(元)佚名撰《宋季三朝政要》,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1页。
    ① (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70页。
    ②(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50页。
    ③欧阳修《思颍州诗后序》:“皇祐元年春,予自广陵得请来颖,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十时慨然已有终焉之意也。……其思颖之念未尝少忘于心。”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01页。
    ④《忆焦陂》全诗内容:焦陂荷花照水光.未到十里闻花香。焦陂八月新酒熟,秋水鱼肥脍如玉。清河两岸柳鸣蝉,直到焦陂不下船。笑向渔翁酒家保,金龟可解不须钱。明日君思许归去,白头酣咏太平年。
    ① 《苏轼文集》,卷六十八,第2158页。
    ②(宋)胡仔纂辑,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0页。
    ③《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第21页。
    ① 《宋史》卷四百五十七,第13432页。
    ②《夷坚志·夷坚丙志》卷一三“铁冠道士“条,第478页。
    ③尤袤《玉澜集跋》,四川大学古籍所编《宋集珍本丛刊》(第40册),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751页。
    ① 《宋史》卷三百三十九,第10837页。
    ②《汉书·王章传》:“初,章为诸生学长女,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其妻呵怒之曰:‘仲卿(王章字)!京师尊贵在朝廷人谁逾仲卿者?今疾病困厄,不自激叩,乃反涕泣,何鄙也!”王章后为京兆伊,欲弹幼外戚权臣王凤,“妻又止之曰:‘人当知足,独小念牛衣中涕泣时邪?’章曰:‘非史子所知也。’书遂上,果下廷尉狱,妻子皆收系。”(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七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238—3239页。
    ③ 《宋史》卷四百五十四《王士敏传》,第13356页。
    ①(南朝·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介整理《高僧传》卷二《晋长安鸠摩罗什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3页。
    ① 《全唐诗》,第二十三册,卷八〇七,第9104页。
    ②《全唐诗》,第二十三册,卷八三一,第9369页。
    ③陈尚君《我作(全唐诗补编)》,《古典文学知识》,1994年第3期。
    ④项楚等《唐代白话诗派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16页。
    ⑤《五灯会元》,第490页。
    ①《景德传灯录》,第498—499页。
    ② 《五灯会元》,第616页。
    ③《五灯会元》,第1163页。
    ④ 《五灯会元》,第1030页。
    ⑤《五灯会元》,第1269页。
    《五灯会元》,第683页。
    ①台湾“中华佛典协会”及法鼓由佛院著《大正新修大藏经》(以下简称《大正藏》)第三十五册,2010年版,第163页,上栏。
    ② 《全宋诗》第十六册,卷九四一,第11063页。
    ③ 《大正藏》第十二册,第346页,下栏。
    ① 《大正藏》第十二册,第346页,下栏;第347页,上栏。
    ② 《大正藏》第十二册,第271页,中栏。
    ③ 《大正藏》第四十册,第837页,下栏;第838页,上栏。
    ④ 《大正藏》第十二册,第394页,上栏。
    ⑤《大正藏》第七册,第926页,中栏。
    ①《大正藏》第二册,第544页,中栏。
    ②《大正藏》第十二册,第374页,上栏、中栏。
    ③《大正藏》第四十七册,第600页.下栏。
    ① 《大正藏》第十四册,第547页,中栏。
    ②《大正藏》第二十五册,第101页,下栏。
    ③《全宋诗》卷九四,第11063页。
    ①宋徐度《却扫编》卷下:“往岁吴中多诗僧,其名往往见于前辈文集中。r渡江之初,犹见有规者,颇以诗知名。其为人性坦率,其徒谓之规方外,时年七十余矣。淡论萧散可喜,临终前数日,有诗曰云云。叶左丞大爱之。”(宋)徐度《却扫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5页。
    ①(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八,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62贝。
    ②(唐)杜牧著,(清)冯集梧注《樊川诗集注·前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9页。
    ③王晓祥编《陆游示儿诗选》,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④《五灯会元》,第907页。
    ① (宋)米熹集注《四书集注·中庸章句》,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45页。
    ② (宋)邵伯温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邵氏闻见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1页。
    ③《史记》卷八七《李斯列传》,第2526。
    ④《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第2628页。
    ⑤(南朝·宋)刘义庆撰,徐震堮著《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79页。
    ①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44页。
    ②(宋)杨简《慈湖遗书》卷五《邹元祥墓碣》,《四明丛书》约园刊本。
    ①以上引文均见傅藻《东坡纪年录》,王水照编《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48—-449页。
    ②陈宏天、高秀方点校《苏辙集·栾城后集》卷二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26页
    ③(宋)黄庭坚著,刘琳、李先勇、王蓉贵校点《黄庭坚全集》正集卷十八,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68页。
    ⑤ (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51页。
    ⑥ (宋)王直方《王直方诗话》“论诗谶”条,郭绍虞辑佚《宋诗话辑佚》卷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06页。
    ⑦ (宋)委心子撰,金心点校《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6页。
    ①《全唐文》卷八一二郑仁表《左拾遗鲁国孔府君墓志铭并序》,(清)董浩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544—8545页。
    ②(唐)孟棨《本事诗·征异第五》,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2页。
    ③任玠本为宋人,《全唐诗》误收录,此陈尚君先生辩之甚明,本论文宋代临终诗表格中任玠之条对此进行详细注释,可参看。
    ④(奥)弗洛伊德著,陈名之等译《梦的解析》,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9-10页。
    ⑤《梦的解析》,第630页。
    ①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57页。郑居中墓志2000年9月出十于洛阳市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现藏洛阳古代艺术馆,墓志由唐文宗时期声名显赫的礼部侍郎高锴所撰。故此可视为作者生平小传的第一手资料。参见赵振华《唐郑居中夫妇墓志发覆》,《洛阳工学院学报》,2002(04)。此诗未见高楷所撰墓志铭。
    ②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591页。
    ③ (宋)徐梦莘撰《三朝北盟会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20页。
    ① 《隋书》卷四十八,第1292页。
    ① 《后汉书》卷五十三,第1747—1748页。
    ②(宋)王直方《王直方诗话》,郭绍虞《宋诗话辑佚》卷上,第91—92页
    ③汀荣宝撰,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21页。
    ④ 《论语译注》,第72页。
    ⑤ 《论语译注》,第113页。
    ① 《论语译注》,第37页。
    ②《论语译注》,第80页。
    ③《论语译注》,第166页。
    ④《论语译注》,第178页。
    ⑤《孟子译注》,第197—198贝。
    ⑥ 《论语译注》,第163页。
    ⑦《孟子译注》,第265页。
    ⑧《孟了译注》,第321页。
    ⑨《孟子译注》,第301页
    ⑩(战国)荀况著,王天海校释《荀子校释》卷十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914页。
    11《论语译注》,第22页
    ① 《荀子校释》卷二,第127页。
    ②王利器著《吕氏春秋注疏》季冬纪卷十二,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1151—1152页。
    ③《晋书》卷五十八《周处传》,第1571页。
    ④《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七下《张巡传》,第4901页。
    ⑤《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七下《张巡传》,第4901页。
    ① (唐)韩愈著,钱仲联、马茂元校点《韩愈全集·文集》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42页。
    ②《全宋诗》第六十八册,卷三五九八,第43031页。
    ③ (宋)文天祥著《文天祥全集》卷二十附录,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5年版,第513页。
    ④ 《宋史》卷四百一十八《文天祥传》,第12540页。
    ⑤郭庆藩辑 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58页。
    ⑥ 《庄了集释》,第229页。
    ① 《庄子集释》,第260——261页。
    ②《庄了集释》,第241页。
    ③ 《庄子集释》,第614—615页。
    ④ 《庄子集释》,第615页。
    ⑤《南史》卷七十五《顾欢传》,第1874页。
    ①《南史》卷七十五《顾欢传》,第1880贝。
    ②《庄子集释》,第66页。
    ③李养正《道教概说》,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43页。
    ④ 《后汉书》卷八十二下,第2751页。
    ⑤王明著《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9页。
    ⑥ 《抱朴子内篇校释》,第20页。
    ①《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89页。
    ②《云笈七签》卷三:“其三清境者,玉清、上清、太清足也。亦名三天。其三天者,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是也。天宝君治在清境,即清微天也,其气始青;灵宝君治在上清境,即禹余天也,其气元黄;神宝君(即道德天尊)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也,其气玄白。”(宋)张君房编《云笈七签》,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3页。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一百一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48页。
    ①《晋书》卷一百十四,第2936页。
    ②《晋书》卷一百十四,第2937页。
    ③《世说新语校笺》,第194贝。
    《白虎通疏证》,(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王明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鲍参军集注》,(南朝·宋)鲍照著,钱仲联增补集说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白居易集》,(唐)白居易撰,顾学颉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白居易年谱》,朱金城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白居易评传》,蹇长春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鲍照年谱》,丁福林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本事诗》,(唐)孟棨撰,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避暑录话》,(宋)叶梦得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春秋经传集解》,(晋)杜预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陈书》,(唐)姚思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
    《楚辞补注》,(宋)洪兴祖补注,卞岐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楚辞集注》,(宋)朱熹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重订屈原赋校注》,姜亮夫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楚辞集解》,(明)汪瑗撰,董洪利点校,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楚辞论文集》,游国恩著,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沧浪诗话校释》,(南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春渚纪闻》,(宋)何蘧撰,张明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吹剑录外集》,(宋)俞文豹撰,《四库全书》本。
    《慈湖遗书》,(宋)杨简撰,《四明丛书》约园刊本。
    《才鬼记》,(明)梅鼎祚纂辑,田璞、查洪德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大正新修大藏经》,台湾“中华佛典协会”及法鼓山佛院著,2010年版。
    《东方朔作品辑注》,傅春明辑注,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版。
    《杜诗详注》,(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杜牧年谱》,缪钺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道山清话》,(宋)佚名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道教与唐代社会》,王永平著,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道教概说》,李养正著,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二程集》,(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法言义疏》,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樊川诗集注》,(唐)杜牧著,(清)冯集梧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范仲淹全集》,(宋)范仲淹著,李勇先、王蓉贵校点,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范成大年谱》,于北山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佛教史》,任继愈主编,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高僧传》,(南朝·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介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顾亭林诗文集》,(清)顾炎武撰,华忱之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陔余丛考》,(清)赵翼撰,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汉书》,(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后汉书》,(南朝)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后汉书志》,(晋)司马彪撰,(南朝·梁)刘昭注补,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韩愈全集》,(唐)韩愈著,钱仲联、马茂元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黄庭坚全集》,(宋)黄庭坚著,刘琳、李先勇、王蓉贵校点,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汉唐文学与文献考论》,陈尚君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汉魏六朝文学与宗教》,葛晓音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鹤林玉露》,(宋)罗大经撰,王瑞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徽宗朝诗歌研究》,张明华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教坊记北里志青楼集》,崔令钦等著,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景德传灯录》,(宋)释道元著,妙音、文雄点校,成都:成都古籍书店,2000年版。
    《开元天宝逸事十种》,(五代)王仁裕等撰,丁如明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考古质疑》,(宋)叶大庆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吕氏春秋注疏》,王利器著,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版。
    《论语集注》,(宋)朱熹撰,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版。
    《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礼记集解》,(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列子集释》,杨伯峻著,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梁书》,(唐)姚思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论衡》,(东汉)王充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李太白全集》,(唐)李白著,(清)王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安旗主编,成都:巴蜀书社,1990年版。
    《卢照邻集笺注》,(唐)卢照邻著,祝尚书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刘禹锡集笺证》,(唐)刘禹锡著,瞿蜕园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柳河东集》,(唐)柳宗元著,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北京:中华书局,1960 年版。
    《洛阳伽蓝记校注》,(北魏)杨衒之撰,范祥雍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莲堂诗话附校譌及续校》,(元)祝诚辑,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历代诗话》,(清)何文焕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历代诗话续编》,丁福保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李白年谱》,安旗、薛天纬编,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
    《陆游年谱》,于北山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陆游示儿诗选》,王晓祥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梁启超经典文存》,梁启超著,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临终关怀》,孟宪武编著,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德)康德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毛诗正义》,(汉)毛公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黄侃经文句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孟子注疏》,(汉)赵岐注,(宋)孙奭疏,黄侃经文句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孟子译注》,杨伯峻编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梦溪笔谈》,(宋)沈括著,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
    《美的历程》,李泽厚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梦的解析》,(奥)弗洛伊德著,陈名之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
    《南齐书》,(梁)萧子显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
    《南史》,(唐)李延寿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廿二史札记校证》,(清)赵翼著,王树民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南村辍耕录》,(元)陶宗仪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欧阳修全集》,李逸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琴操》(两种),吉联抗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
    《全唐诗》,(清)彭定求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全唐诗补编》,陈尚君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全唐文》,(清)董浩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全五代诗》,(清)李调元编,何光清点校,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版。
    《全宋诗》,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全宋诗订补》,陈新等补正,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
    《全宋诗订补稿》,张安如著,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年版。
    《全宋文》,曾枣庄、刘琳主编,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版。
    《全宋文》,曾枣庄、刘琳主编,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清江三孔集》,(宋)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著,孔用选校点,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版。
    《青箱杂记》,(宋)吴处厚撰,李裕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却扫编》,(宋)徐度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齐东野语》,(宋)周密撰,张茂鹏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屈赋新探》,汤炳正著,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版。
    《屈原评传》,郭维森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陶慕宁著,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人文论丛(2000年卷):现代化进程研究专辑》,冯天瑜主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诗三家义集疏》,(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尚书正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黄侃经文句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四书集注》,(宋)朱熹集注,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
    《史记》,(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驷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宋书》,(南朝·梁)沈约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隋书》,(唐)魏征、令狐德棻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宋史》,(元)脱脱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山带阁注楚辞》,(清)蒋骥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世说新语校笺》,(南朝·宋)刘义庆撰,徐震堮著,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苏轼诗集》,(宋)苏轼著,(清)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苏轼文集》,(宋)苏轼撰,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王水照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宋濂全集》,罗月霞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宋高僧传》,(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宋集珍本丛刊》,四川大学古籍所编,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版。
    《宋元珍稀地方志丛刊·甲编一》,王晓波、李勇先、张保见等点校,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宋朝事实类苑》,(宋)江少虞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三朝北盟汇编》,(宋)徐梦莘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宋会要辑稿》,(清)徐松辑,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
    《宋季三朝政要》,(元)佚名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邵氏闻见录》,(宋)邵伯温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邵氏闻见后录》,(宋)邵博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四朝闻见录》,(宋)叶绍翁撰,沈锡麟、冯惠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诗品注》,(南朝·梁)钟嵘著,陈延杰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宋诗话全编》,吴文冶主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诗薮》,(明)胡应麟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宋诗话辑佚》,郭绍虞辑佚,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宋诗纪事》,(清)厉鹗辑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说文解字》,(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隋唐佛教史稿》,汤用彤著,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宋代教育》,苗春德著,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陶渊明集》,逯钦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陶渊明集校笺》,(晋)陶渊明著,龚斌校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陶渊明诗笺证稿》,王叔岷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太平寰宇记》,(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太平御览》,(宋)李昉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太平广记》,(宋)李昉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苕溪渔隐丛话》,(宋)胡仔纂辑,廖德明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唐音癸签》,(明)胡震亨撰,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谈艺录》(补订本),钱钟书著,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汤用彤全集》第二卷,汤用彤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唐宋诗词语词考释》,魏耕原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唐代文学丛考》,陈尚君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唐代白话诗派研究》,项楚等著,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版。
    《唐宋词人年谱》,夏承焘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魏书》,(北齐)魏收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文选》,(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文天祥全集》,(宋)文天祥著,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5年版。
    《文心雕龙注》,(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五灯会元》,(宋)普济著,苏渊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武林梵志》,(明)吴之鲸撰,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年版。
    《魏晋思想论》,刘大杰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马良怀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无尽居士张商英研究》,罗凌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文天祥诗研究》,刘华民著,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版。
    《荀子校释》,(战国)荀况著,王天海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续修四库全书》,顾廷龙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新序》,(汉)刘向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宋)委心子撰,金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效颦集》,(明)赵弼撰,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训诂丛稿·楚辞解诂(续)》,郭在贻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萧山文史资料选辑(七)》(内部交流),政协浙江省萧山市委员会文史工作委员会,1994年版。
    《西西弗的神话》,(法)加缪著,杜小真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
    《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玉台新咏笺注》,(南朝·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穆克宏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云笈七签》,(宋)张君房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夷坚志》,(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永乐大典方志辑佚》,马蓉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瀛奎律髓汇评》,(元)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舆地纪胜》,(宋)王象之撰,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战国策》,(西汉)刘向集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庄子集释》,(清)郭庆藩辑,王孝鱼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增订注释全唐诗》,陈贻掀主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朱子语类》,(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昭明文选>研究》,傅刚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竹林七贤》,曹旭、丁功宜编著,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中古文学史料丛考》,曹道衡、沈玉成著,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中古文学史论集》,王瑶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中古感伤文学原论》,徐国荣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人性论史》,徐复观著,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中国人的死亡心态》,何显明著,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3年版。
    《中华文史论丛》第四辑,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上海:中华书局,1963 年版。
    《中国禅学第三卷》,吴言生主编,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中国禅宗大全》,李淼编著,长春:长春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董家遵著,卞恩才整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智慧之路》,(德)卡尔·雅斯贝斯著,柯锦华等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
    王定璋《李白<笑歌行><悲歌行>真伪辨》,《社会科学研究》,1984年第6期。
    李泽厚《古典文学札记一则》,《文学评论》,1986年第4期。
    苏者聪《关盼盼本事及<燕子楼三首>质疑》,《武汉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陈尚君《我作<全唐诗补编>》,《古典文学知识》,1994年第3期。
    黄海意黄井文《白居易<燕子楼>诗考辨》,《文学遗产》,1997年第4期。
    熊良智《<楚辞·九章>真伪疑案的一段文献清理》,《文献》,1999年第2期。
    周殿富《屈原之死和他的悲剧人格》,《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2期。
    赵振华《唐郑居中夫妇墓志发覆》,《洛阳工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周建忠《屈原“白沉”的可靠性及其意义》,《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胡大浚《唐代诗僧与唐僧诗述略》,《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第10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