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意识变迁与乡土书写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研究乡土教材发展史是研究教育现象的空间与时间组合发展的问题。中国百年乡土教材的发展,正是养成乡土爱启发爱国心的教育,将人的体力、智力和德性融合复归回教育。当世界——国家——乡土的现代时空观念确立之后,重新认识中国,重新认识家乡,不仅是时代命题,更是国家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对这一课题的解答,关系着民众对国家、家乡的认同,更关系着对中国谋求富强的大计。乡土教材是乡土教育的重要载体,其产生和发展有内在的规律性和科学性,能够为今天的教育事业带来很多启迪。
     今天,国家成为书写的权威和中心。作为教科书形态之一,乡土教材成为多元化现代社会发展的结点之一,表现在:从书写形态上来看,乡土教材呈现不同族群的生活方式和自我表达形式;从存在意义上来说,其发生发展本身即一种关于文化的实际运作方式。在历史意义上,乡土意识、乡土教材与社会背景中的象征性权力之间是错综复杂的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联系一定是在历史与政治的脉络下逐渐形成的。因此,本研究指出乡土教材的研究应该转向——即乡土教材是现实社会构成的一种文化书写工具,而不仅仅是一个指涉的符号与标码:其研究焦点不仅落脚于文本解析,而在于对书写本身与意识洪流之间、社会大环境之间的关系互动。
     借助布迪厄“实践的理论”中的关键概念,本研究将乡土教材的百年嬗变定位为:被社会结构化了的文化资源与掌握权力的书写主体之间,能动者的、情境性的遭遇。这样看来,不管看起来是多么普通、陈旧甚至简陋,每一本乡土小书都被雕刻上社会结构的印记,他们既表达了彼时的社会结构,又促成了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本研究尝试将“乡土意识”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研究20世纪中国边疆省份社会变迁、教育发展的有效范畴及解释工具,通过对黑龙江乡土意识的梳理、乡土教材的文本解读阐述并探讨如下问题:1.阐述自清末以来,黑龙江乡土教材(乡土志)产生、发展与演变的全过程、以及特殊历史时期的地方教育内容;2.总结黑龙江乡土意识变迁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原著少数民族和外来迁移族群认同的影响路径;3.现代化进程中黑龙江人口较少民族乡土意识与乡土教材关系的立体透视;4.分析黑龙江乡土教材与乡土意识变迁的互动关系;探讨乡土意识变迁与文化自觉的关系5.乡土意识是否可以成为阐释社会变迁本土“现代性”历程的研究路径;6.乡土教材的发展定位,明晰乡土教材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指向人群。
     黑龙江百年乡土意识演变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地域身份与国民身份结合、乡土情怀与国家复兴紧密联系。乡土志的产生就是与爱国思想、疆土意识与国民构建紧密相连,新式教育内容、民众的乡土意识同地方的乡土文化资源相得益彰的结果;第二,列强入侵引发的民族精神觉醒同传统的文化心理结合起来。抗战读本与解放区读物就是作为抗日民族精神的汇集地以及满足乡村民众最基本生存需要的教育工具,时刻彰显着国家意志;第三,民众自身利益及乡土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民主建设时期,“闯关东精神”“大庆精神”及“北大荒精神”深刻内含于农民识字、文化技术读本以及地方教育系统自编的乡土教材中;第四,少数民族文化自觉,试图通过民族文化传承表达认同。赫哲族、鄂伦春族等人口较少民族原文化呈现碎片化之后,面对身份的失落与焦虑,走上了寻找传统的文化符号作为认同表达的文化自觉之路。民族文化课程以及校本教材的大量开发正是少数民族乡土意识在学校教育中的体现。概言之,黑龙江乡土意识正是通过乡土教育的缓慢孕育,经通过国民教育的迅速整合,通过爱国主义逐步发酵,通过文化自觉来表达民族认同。
     当前乡土教材发展面临窘境的本质在于实践活动在“场域——生存心态”关系中出现错位,即没有正视乡土意识在现代性教育中历史与空间的位移。本研究指出乡土教材可以通过目标的重新定位、内容的重构以及课程开发系统的拓展作为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
     在分析文献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指出:1.乡土意识反映地域文化的深层心理结构;2.社会场域及乡土意识变迁是乡土教材发展兴衰的主要动因;3.乡土志产生于国家政治需要,是国家意识的投射;4.现代乡土意识是地域意识、民族意识、国家意识的整合;5.乡土教材的发展是文化自觉的重要表现6.乡土教材可以成为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7.乡土教材是区域群体利益诉求的媒介之一;8.乡土教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托学校教育的平台;9.目前的研究与关注,存在对乡土教材功能的误解和过度解读。
     书写乡土,并不是为书写而书写,而是要通过乡土知识的书写及其传播,加深对于乡土之认识,加强对于乡土的认同,最后促使人们以饱满之感情投入到乡土、国家的建设之中。已经具有这样认识和观念的知识群体在乡土书写时,有意识地从世界——国家格局中寻求乡土的位置,正是对这一课题的主动解答,使得近代不同地域的知识群体在文化自觉中构建乡土认同,同时也在乡土认同中寻找国家认同。虽然过程崎岖、高低起伏,但却不能忽视新形势下借助乡土书写和对“乡土意识”梳理的历史教育来重建中国人时空观及其责任感的努力。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local teaching material is a research into educational phenomena in both spatial and temporal dimensions. Over the past hundred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local teaching material has contributed to an education that promotes love for one's hometown and nation and fosters people, who incorporate physical, mental and moral strength.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odern concept of global-national-local, China's education has been faced with the question of how to redefine the two words---national and local. The answer will exert a 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people's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nation and their hometown, and different answers may lead China to totally different directions. As an essential carrier of local knowledge, local teaching material emerges and evolves with an inherent regularity and rationality, which can serve as a great enlightenment for today's educational enterprise.
     Nowadays, the nation assumes primary responsibility for the writing of textbooks in China. Therefore, local teaching material, a form of textbook itself, has become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diverse society; for it progresses as a cultural practice in nature, presents the lifestyles and self-expressive modes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nd has a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with the symbolic power in society that must have taken shape in certain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context. My research is intended to reorient the study of local teaching material to a new direction, one that treats it as a tool of recording culture created by the real society but not a symbol or code only, and focuses on its interaction with the awareness of people and the wider society but not its content only.
     According to some key concepts in Bourdieu's theory of practice, local teaching material should owe its development to an active and situational interaction between structured cultural resources and authoritative book writers. In this way, a common, even a worm-eaten book is imprinted with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its time and was once a tool of promoting social and cultural reproduction.
     Based on documental and field research, my study is attempted to use the concept of local awareness as an explanatory tool to study the social change an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of borderland provinces in China in the20th century. By stmcturing local awareness of Heilongjiang people and analyzing the content of their local teaching material, my dissertation mainly concerns the following issues:1) explicating the emergence and evolvement of Heilongjiang's local teaching material since the late Qing Dynasty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certain historical periods;2) summarizing the ways the transformation of Heilongjiang people's local awarenes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influenced the native and migrant ethnic minorities;3) examining in a tridimensional wa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awareness and local teaching material of ethnic minorities with lesser-sized population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zation;4) analyz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local teaching material and local awareness, and the ties link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awareness with cultural self-consciousness;5) discussing if local awareness can become a approach to explaining social change and local modernization process;6) orien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teaching material to the new era.
     The past hundred years has witness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awareness of Heilongjiang people, featured by a combination of local and national identity, a love for their hometown and the Chinese nation, an integration of the awakened national spirit and the conventional culture and psychology, a balance among individual, local and national interests, and a consciousness of their own culture. The emergence of local annals and local teaching material, such as textbooks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spelling books for farmers, and reading materials of ethnic cultures, should all give credit to this transformation; for without this trinity of individual-local-national, it would never be possible. In general, local awareness of Heilongjiang people is growing stronger as the evolving process well proceeds through local, national and patriotic education, and cultural self-consciousness of people.
     The difficulty faces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teaching material is that the shift of local awareness is not well examined in modern education, which results in the misplacement of local teaching material in the field-habitus model. Only through reorientation of goals, restructuring of contents and expansion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ystem can local teaching material has a better future.
     From the research conduct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1) local awareness reflects the in-depth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local culture;2) social change and shift of local awareness cause most of the ups and dow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teaching material;3) local annals emerge to meet the nation's political demands and reflects the nation's awareness;4) modern local awareness is a combination of local, ethnic and national awareness;5)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teaching material signifies the existence of cultural self-consciousness;6)local teaching material can be a crucial carrier of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with smaller population;7) local teaching material gives local people a chance to express their unfulfilled demands;8)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ocal teaching material relies mainly on school education;9) there exist misunderstanding and exaggeration of the functions of local teaching material among current studies.
     Writing local teaching material is more of a means than a goal, since we write it with a noble intention to help people know more about and identify more with their hometown by spreading local knowledge and encourage them to dedicate themselv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hometown and the nation with uncompromising passion. We've seen some have already consciously tried to search for a place for local culture in the popular global-national configuration when writing local teaching material, which was exactly a positive response to the question mentioned earlier. It has helped some knowledge communities in modern times build their local identification and find their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nation in the local one. Hard as it is, we can't ignore the role the writing of local teaching material and education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local awareness play in reconstructing Chinese people's space-time concept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in this new era.
引文
①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① [意]葛兰西(Gramsci,A.),《狱中札记》,曹雷雨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23页。
    ② 刘卓雯:《地方性知识视野中的乡土教材开发——扎龙中心学校的教育人类学个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① 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年,第148页。
    ② 孙月坤:《浅谈农村成人教育乡土教材的编写及其作用》,《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年,第2期。
    ① 相关研究有:雷震清:《乡土教材与教科书》,《中华教育界》,1931年,第19卷,第4期;姚虚谷:《怎样选编小学乡土教材》,《教育周刊》,1933年,第234期;祁伯文:《乡土教材研究》,《陕西教育月刊》,1935年,第1卷,第6期;徐允昭:《乡土教材和乡土读物的编辑》,《国民教育》,1940年,第1卷,第10期;吴志尧:《小学乡土教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38年等。
    ② 王伯昂:《乡土教材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年。
    ③ 相关研究有:李素梅,滕星:《中国百年乡土教材演变述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④ 李素梅:《简论乡土教材文化功能的运行与个体适应》,《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第3期。
    ⑤ 相关研究有:姚绪源:《试论乡土教材在民族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大学教学》,1987年;第6期。刘惠民,涂文安:《乡土教材在民族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5期等。
    ① 马戎:《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建设要把握几种关系》,《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第1期。
    ② 马戎:《如何思考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建设》,《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第1期。
    ③ 郑新蓉,卓挺亚:《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文字教材调查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④ 钟启泉:《试述教师的教材研究——兼议乡土教材的价值及其开发》,《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12期。
    ⑤ 张爱琴:《中国乡土教材研究述评》,《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第5期。
    ⑥ 温润芳:《关于乡土教材若干问题的研究综述》,《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
    ⑦ 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编:《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上海:中华书局,1985年。
    ① 刘玉玉:《“学必始于乡土,而后可通于天下”——清末民初的乡土志书探析》,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② 黄晓菊:《清末民初江苏乡土史地教科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扬州大学,2009年。
    ③ 孙天胜:《地方志的乡土教育功能》,《中国地方志》,2001年,第6期。
    ④ 王兴亮:《“爱国之道,始自一乡”——清末民初乡土志书的编纂与乡土教育》,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7年。
    ⑤ 王兴亮:《乡土志研究综述》,《新世纪图书馆》,2011年,第2期。
    ① 相关研究有:赵天安:《爱国必先爱乡——历史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历史教学问题》,1999年,第4期;陈泽凡:《爱国未有不先爱乡——试析黄节编著广东乡土教科书》,《广东史志》,1999年,第2期:蔡伟,孙娇:《乡土教材的德育功能分析》,《.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
    ② 相关研究有:陈倩:《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视野中的乡土教材研究——以<瑶族文化进校园知识读本>为个案》,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孙洁:《“徐州本土文化”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训究》,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李佳珺:《从乡土教材的视角探析民族团结教育——以云南省红河州民族小学为个案》,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张天明:《民族认同、文化传承、学生兴趣——论羌族聚居区茂县乡土史教材的编写》,《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王惠馨:《民族小学乡土教材实施状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金清苗:《“裕固族乡土教材”开发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等。
    ③ 刘卓雯,张天军:《重视乡土知识传承民族文化——“中国乡土知识传承与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综述》,《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
    ④ 滕星编:《乡土知识与文化传承——中国乡土知识传承与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名族出版社,2013年。
    ⑤ 相关研究有:班红娟:《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文化变迁中的河南乡土教材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张爱琴:《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模式与功能——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温润芳:《社会变迁中山西乡土教材的编慕与应用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吴杰:《台湾乡土教育历史与模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冯汝林:《冲突理论视角下的国家知识与乡土知识——以广西乡土教材的发展、应用为线索》,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王金星:《认同语境下的贵州乡土教材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等。
    ① 相关研究有:吴雨桐:《天津乡土教材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盖婷婷:《哈尔滨市中小学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现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等。
    ② 方衍:《黑龙江方志考稿》,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③ 方衍:《吉林省图书馆学会.黑龙江方志简述》,吉林: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5年。
    ④ 李兴盛:《<黑龙江乡土录>点校本代序》,《黑河学刊(地方历史版)》,1987年,第4期。
    ① 柳成栋:《东北乡土志浅述》,《黑龙江史志》,1996年,第6期。
    ② 柳成栋:《清代黑龙江孤本方志四种》,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③ 王兴亮:《乡土志研究综述》,《新世纪图书馆》,2011年,第2期。
    ④ 张晓瑜,郑丹:《非难为怕不为——所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第4期。
    ⑤ 江丽萍:《黑龙江省农村初中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① 刘卓雯:《地方性知识视野中的乡土教材开发——扎龙中心学校的教育人类学个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② 崔英锦:《黑龙江省民族中小学乡土课程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民族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
    ③ 崔英锦:《乡土教材开发与实施中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学与管理》,2011年,第13期。
    ④ 崔英锦:《黑龙江锡伯族传统文化传承现状调查与研究——以双城市农丰满族锡伯族中心学校为例》,《满语研究》,2010年,第1期。
    ⑤ 陈云奔,陈霞:《黑龙江鸟拉嘎鄂伦春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调查》,《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年,第5期。
    ⑥ 盖婷婷:《哈尔滨市中小学乡土教材开发与实践现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① 相关研究有:于艾芊:《红松林都伊春的象征——校本课程资源教学案例》,《黑龙江教育(中学版)》,2004年,第2期;张永久:《践行理念丰润细节——小学二年级唱歌教学<勇敢的鄂伦春>课评析》,《中国音乐教育》,2010年,第1期;郑丹峰:《立足学校实际开发美术校本课程》,《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等。
    ② 赵园:《回归与漂泊——关于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乡土意识》,《文艺研究》,1989年,第4期。
    ③ 凌宇:《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中的乡土意识》,《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
    ④ 李徽昭:《高晓声乡土意识论》,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⑤ 郭秀琴:《萧红迟子建乡土意识之比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9期。
    ⑥ 王舜日:《东北大野的温情书写——地缘文化视点下的郭大森童话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⑦ 侯晓琳:《论莫言小说中的乡土意识》,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① 邢克鑫:《农民乡土意识的历史嬗变与思考》,《学习思考》,2001年,第3期。
    ② 杨翠伟:《农民非农化与乡土意识的碰撞及去向》,《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③ 方宝璋:《论闽台宗族乡土意识中的亲和力与排他性》,《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④ 程歗:《文化、社会网络与集体行动——以晚清教案和义和团为中心》,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年。
    ⑤ 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① 邵一飞:《谈民俗田野作业中的“还乡调查”》,《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3期。
    ② 相关研究有:吕彦:《建国后新疆内迁人口乡土意识》,《黑龙江史志》,2011年,第23期;郭国灿:《移民精神与乡土意识》,《读书》,1989年,第1期,等。
    ③ 张源:《生态和谐与乡土归属——农村教育发展的内生力探析[J].科教文汇,2012(1).
    ④ 顾玉军,吴明海:《乡土教育:“乡土”与“天下”之链》,《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年,第1期。
    ⑤ 穆树航,昌艳飞:《乡土教育的阻碍与突围》,《天中学刊》,2012年,第2期。
    ⑥ 姜萌:《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中国现代历史叙述模式的形成及其在清末的实践》,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1年。
    ① 张公政:《“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新知识群体对民族国家的认同》,《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第5期。
    ② 杨颖:《从“闯关东”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近代东北移民地域认同的个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8年。
    ③ 王耕,李东:《客居视角下的区域文化与历史书写》,《黑龙江史志》,2011年,第18期。
    ④ 唐戈:《中国东北地区俄裔:族称和族群认同》,《西伯利亚研究》,2004年,第10期。
    ⑤ 胡艳芳:《鄂伦春族自我认同生成中的国家作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9年。
    ① 姜树卿,单雪丽编:《黑龙江教育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② 谢岚,李作桓编:《黑龙江省教育史资料选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
    ③ 齐深红编:《东北地方教育史》,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
    ④ 王鸿宾编:《东北教育通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
    ⑤ 王脉生:《清末民初黑龙江近代教育述评》,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⑥ 李仁年:《20—-40年代俄国侨民在华的教育活动》,《西伯利亚研究》,1996年,第3期。
    ⑦ 杨家余:《伪满社会教育研究(1932—1945)》,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① 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学术交流委员会编:《日本侵华教育全史》,北京:入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② 齐红深编:《日本侵华教育史研究》,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③ 王希亮编:《东北沦陷区殖民教育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④ 王野平编:《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
    ⑤ 辽宁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东北解放区教育资料选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
    ⑥ 苏甫:《东北解放区教育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
    ⑦ 赵秋静:《东北解放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0年。
    ⑧ 樊期编:《东北农业教育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7年。
    ⑨ 单雪丽:《黑龙江女学教育溯源》,《教育探索》,1996年,第6期。
    ⑩ 崔多立:《清末黑龙江地区的高等教育》,《黑龙江史志》,2005年,第5期。
    ① 李顺宝,何志鹏:《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第1期。
    ② 相关研究有:郑信哲,周竞红:《赫哲族教育发展调查与研究》,《民族教育研究》,1992年,第4期:郭长虹:《黑龙江省赫哲族教育发展及其启示》,《中国民族教育》,1991年,第1期。
    ③ 郑丽洁:《赫哲族教育研究综述》,《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年,第3期。
    ④ 张元卉:《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以鄂伦春族文化传承研究为个案》,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⑤ 李贵彬:《清末民初黑龙江省鄂伦春民族新式教育》,《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
    ① 罗正日:《黑龙江省朝鲜族幼儿学前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第2期。
    ② 罗正日:《黑龙江省朝鲜族学校民族礼仪教育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第4期。
    ③ 朴泰秀:《黑龙江省朝鲜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情况及原则问题探讨》,《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第5期。
    ④ 相关研究有:刘金明:《二十一世纪达斡尔族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年,第3期;何丽:《解放前达斡尔族教育及其发展原因初探及民国时期达斡尔族教育述评》,《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年,第2期。
    ⑤ 相关研究有:孙东方:《论民国时期东北地区达斡尔族的双语教育》,《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丁龙,李海港,张吉武:《黑龙江省达斡尔族学生双语水平及教学现状研究》,《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1期。
    ① 罗强烈:《乡土意识:现当代文学中的一个主题原型》,当代文坛,1988年,第3期。
    ② 胡逢清:《乡土意识与新桂系》,《江西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③ 程歗:《晚清乡土意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页。
    ④ 木弓:《“乡土意识”与小说创作》,《文论月刊》,1990年,第10期。
    ① 王子今:《秦汉人的乡土意识》,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7年,第1期。
    ② 童龙超:《乡土意识:“乡土文学”的灵魂》,江淮论坛,2006年吗,第3期。
    ③ 姜萌:《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中国现代历史叙述模式的形成及其在清末的实践》,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1年。
    ① 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袁世全,冯涛编:《中国百科大辞典》,北京:华厦出版社,1990年,第742页。
    ② 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方志大辞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页,4页。
    ③ 郑天挺,吴泽,杨志玖:《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250页。
    ① 陈碧如:《乡土志的“名”与“实”》,《中国地方志》,2007年,第3期。
    ② 张念宏,中国教育百科全编委会编:《中国教育百科全书》,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年,第66页。
    ③ 教育大词典编纂委员会编:《教育大辞典》(第1卷),《教育学、课程和各科教学、中小学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84页。
    ① 朱仇美编:《现代中小学教学词典》,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3页。
    ② 李素梅:《中国乡土教材的百年嬗变及其文化功能考察》,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③ 苏甫:《撰写<辽宁省教育志总述>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会刊》,1990年。
    ① 注:中国学术界由于语言的隔阂及传统思想模式的约束,对habtius的理解不尽相同。在众多研究布迪厄理论的英译及法译本中,对habitus的翻译存在多种不同的表达,如:习惯、习性、惯习等,再加上研究者随后的主观发挥,使得目前很多已被接受的理念与作者的原意出现了错位。随着-批掌握法语、英语同时又具备较强学术水准学者的出现,以及在布迪厄身边带有学习、交流经验的学者研究成果的发表,无疑深挖并重新定位了原有的研究内容,使研究者获得更为准确的理解。本文采用同济大学法裔学者高宣扬的“生存心态”译法。
    ② Adams,H. & L. Searle.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 Beijing:PekingUniversity Press,2006.
    ③ Bourdieu, Pierre. The 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Practice.Great Britai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p72.
    ① [法]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页。
    ① Bourdieu,Pierre.Sociology in Question(Theory,Culture and Society Serie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1993, p86.
    ② Bourdieu, Pierre.Homo Academicus. UK:Polity Press,1988,p150.
    ③ [法]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0页,121页。
    ① 田玲:《布尔迪厄生存心态理论中的互动关系及特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② Bourdieu, Pierre and Waquant, Loic.J. D.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p130.
    ③ 布迪厄著:《实践与反思》,李猛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72页。
    ① 田玲:《布尔迪厄生存心态理论中的互动关系及特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② 注:学者田玲将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通过“生存心态”这个关键词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其他重要概念相串联,阐述了布迪厄突破社会研究客观决定论、主观精神决定论二元论的理论框架。对于这一理论贡献作者在其研究中以“生存心态”理论为名进行阐述,指出生存心态理论旨在通过运用在历史中形成的生存心态来解释现实场中的实践。
    ① 田玲:《布尔迪厄生存心态理论中的互动关系及特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② 整理自田玲:《布尔迪厄生存心态理论中的互动关系及特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① 林崇德,姜璐,王德胜等:《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社会·历史》,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4年,第669页,670页。
    ② 访谈提纲见附录二。
    ① 谭其骧:《长水集续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9页,260页。
    ① 《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1906年,《大清教育新法令》,第1册,第2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10年第1-4页。
    ① 《奏定学堂章程.初等小学堂章程》,《湖北学务处本》,第20-23页。
    ② 注:这里的教育目的是笔者的理解,若按照时下的说法似乎称之为课程标准更为准确。
    ③ 《奏定学堂章程.初等小学堂章程》,《湖北学务处本》,第24-26页。
    ① 《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417页。
    ① 万福麟,张伯英编:《黑龙江志稿(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4页。
    ② 徐世昌,李澍田编:《东三省政略》(卷九,学务),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1387页。
    ① 程德全:《程中亟奏稿》(卷一),程德全总纂:《程将军守疆奏稿》,李兴盛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7页。
    ② 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省城齐齐哈尔小学堂执行清廷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的学制,初等小学堂修业5年,高等小学堂修业4年。1912年,齐齐哈尔各小学按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核令》规定,初等小学修业4年,高等小学修业3年。
    ① 整理自谢岚,李作恒编:《黑龙江省教育史资料选编(上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社,1988年,第329-333页。
    ①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教育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25页。
    ② 齐齐哈尔市编纂委员会编:《齐齐哈尔市志.文化卷》,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第164页。
    ③ 谢岚,李作恒:《黑龙江省教育史资料选编(上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329-333页。
    ① 林传甲:《黑龙江教育日记》,齐齐哈尔:私立奎恒学校,1916年,第78页,影印本。
    ②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教育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15-416页。
    ③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教育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24-325页。
    ① 《筹议个改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并另拟两种小学简易科办法摺》(宣统元年三月)。
    ② 《禀复长寿县勉力筹款兴办学堂情形文》,《长寿县学堂应用书籍清折》。
    ③ 《学务公所议覆教育计划草案》,1906年,.黑龙江省档案局教育档案.
    ④ 《长寿县学堂应用书籍清折》(光绪三十二年)。
    ①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教育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98页。
    ② 林传甲:《黑龙江教育日记》,齐齐哈尔:私立奎恒学校,1916年,第90页,影印本。
    ① 林传甲:《黑龙江教育日记》,齐齐哈尔:私立奎恒学校,1916年,第120页,影印本。
    ② 侯春燕:《关于晚清乡土志编纂的思考——兼谈当代修志的问题与出路》,《中国地方志》,2003年,第6期。
    ③ 巴兆祥:《论近代乡土志的几个问题》,《安徽史学》,2006年,第6期。
    ① 侯春燕:《关于晚清乡土志编纂的思考——兼谈当代修志的问题与出路》,《中国地方志》,2003年,第6期。
    ② 张锋:《清末江苏乡土志研究》,《中国地方志》,2007年,第5期。
    ①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教育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40页。
    ① 据《黑龙江志稿.人物志》中《林传甲传》统计有京师,京兆,苏、浙、皖,赣、晋、鲁、鄂、豫、奉、吉诸地志12种。
    ② 《林传甲传》,黑龙江地方志编委会编:《黑龙江省志.人物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73-275页。
    ① 《林传甲传》,黑龙江地方志编委会编:《.黑龙江省志.人物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73-275页。
    ② 王桂云:《现代”地学巨子”林传甲》,《福建史志》,1997年,第4期。
    ③黑龙江地方志编委会编:《黑龙江省志.出版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7页。
    ④ 王兴亮:《清末民初乡土志书的编纂与乡土教育》,《中国地方志》,2004年,第2期。
    ① 果承刚,申同春,齐齐哈尔教育志编审委员会编:《齐齐哈尔教育志(1743-1985)》,内部资料,第166页。
    ② 郝瑶甫:《东北地方志考略》,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7页。
    ① 该志书目前存有三种版本:其一为清宣统间刻本(1909-1911);其二于1913年由私立奎恒学校再次出版铅印本(现存于上海图书馆)。该版本为文字集合,省略了原教科书中的绘图,部分措辞及文字略有改动,林传甲在补充序言中指出该版本的样式实为存立图书馆而改写,与彼时学堂中小学生使用的教科书有不同;另有1960年黑龙江省图书馆油印本中也没有插图部分,故本研究使用国家图书馆馆存1909-1911年宣统间刻本为样本进行分析。
    ② 林传甲:《黑龙江学报》(二十八期),《黑龙江乡土志》(卷四),1909-1911年,清宣统间刻本。
    ① 林传甲:《黑龙江学报》(四十期),《黑立奎江乡土志》(卷四),1909-1911年,清宣统间刻本。
    ② 闽侯林传甲:《黑龙江乡土志.序》,.私立奎恒学校出版,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年二月修正再版。
    ③ 闽侯林传甲:《黑龙江乡土志.序》,.私立奎恒学校出版,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年二月修正再版。
    ① 林传甲:《龙江历史》,《黑龙江乡土志>(卷一),1909-1911年,清宣统间刻本,第2页。
    ① 林传甲:《龙江历史》,《黑龙江乡土志>(卷一),1909-1911年,清宣统间刻本。
    ② 林传甲:《龙江历史》,《黑龙江乡土志>(卷一),1909-1911年,清宣统间刻本,第15-25页。
    ① 林传甲:《龙江历史》,《黑龙江乡土志>(卷一),1909-1911年,清宣统间刻本,第7页,11页,43页,54页,75页。
    ① 林传甲:《龙江地理》,《黑龙江乡土志>(卷二),1909-1911年,清宣统间刻本。
    ① 林传甲:《龙江地理》,《黑龙江乡土志>(卷二),1909-1911年,清宣统间刻本,第1页。
    ② 林传甲:《龙江地理》,《黑龙江乡土志>(卷二),1909-1911年,清宣统间刻本。第2页,3页,41页,47页。
    ① 林传甲:《龙江地理》,《黑龙江乡土志>(卷二),1909-1911年,清宣统间刻本,第71-76页。
    ② 林传甲:《龙江地理》,《黑龙江乡土志>(卷二),1909-1911年,清宣统间刻本,第78页,79页。
    ③ 林传甲:《龙江格致》,《黑龙江乡土志>(卷三),1909-1911年,清宣统间刻本,第1页。
    ① 林传甲:《龙江格致》,《黑龙江乡土志>(卷三),1909-1911年,清宣统间刻本。
    ② 林传甲:《龙江格致》,《黑龙江乡土志>(卷三),1909-1911年,清宣统间刻本,第3页,4页,7页,8页。
    ① 林传甲:《龙江格致》,《黑龙江乡土志>(卷三),1909-1911年,清宣统间刻本,第10页,11页,15页。
    ① 林传甲:《龙江格致》,《黑龙江乡土志>(卷三),1909-1911年,清宣统间刻本,第30页,38页,61页,75页。
    ① 林传甲:《龙江格致》,《黑龙江乡土志>(卷三),1909-1911年,清宣统间刻本,第70页,78页。
    ① 林传甲:《铁路教科书》,《黑龙江乡土志>(卷四),1909-1911年,清宣统间刻本,第80页。
    ② 林传甲:《铁路教科书》,《黑龙江乡土志>(卷四),1909-1911年,清宣统间刻本。
    ① 林传甲:《铁路教科书》,《黑龙江乡土志>(卷四),1909-1911年,清宣统间刻本,第42页,49页。
    ① 林传甲:《黑龙江教育日记》,1912年9月6日,星期五.载于曲文官,齐齐哈尔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龙沙教育史料》,1995年。.注:原文未有标点,笔者自行加入,如不妥,请指正。
    ① 《长寿县乡土志.编修人员》,载于柳城栋:《清代黑龙江孤本方志四种》,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65页。
    ①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出版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55页,56页。
    ② 注:南满洲教育会教科书编辑部成立于1922年1月,地址在旅顺、大连地区,它的前身是1914年初成立的关东洲厅教科书编纂委员会和同年6月成立的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教育研究所教科书编纂协议会。教科书编辑部出版的图书,著作权归关东洲和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共有,所需经费也由两家共同负担。实际上,三分之二以上的图书,经费是满铁独力承担的。
    ①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出版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57页,59页,61页。
    ① 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编:《识字课本(第二册)》,沈阳:东北人民出版社,1951年,第2-33页。
    ② 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编:《识字课本(第二册)》,沈阳:东北人民出版社,1951年。
    ① 嫩江县人民委员会文教科,青年团嫩江县委员会编:《农民识字课本第二步》,具体年代不详。注:从课本中“一定要解放台湾”口号的课文,推测该课本出现于1950年之后;“生产队”出现于50年代后期,本研究推测该课本编辑于上世纪不早于1956年,晚至60年代初。
    ① 嫩江县人民委员会文教科,青年团嫩江县委员会编:《农民识字课本第二步》,具体年代不详,第6页。
    ① 嫩江县人民委员会文教科,青年团嫩江县委员会编:《农民识字课本第二步》,具体年代不详,第18页,19页,24页。
    ① 果承刚,申同春,齐齐哈尔教育志编审委员会编:《齐齐哈尔教育志(1743-1985)》,内部资料,第228页。
    ① 齐齐哈尔市教师进修学院中学教研部地理科编:《乡土地理教材》,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1959年,第1页。
    ① 黑龙江教育学院编:《黑龙江省地理(试用本)初级中学乡土教材》,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② 黑龙江教育学院编:《黑龙江省地理(试用本)初级中学乡土教材》,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① 黑龙江省中小学教材编写组:《工业基础知识》,黑龙江省中学暂用课本(第三分册),哈尔滨:黑龙江省出版发行服务站,1969年,说明。
    ① 黑龙江省中小学教材编写组编:《工业基础知识》,黑龙江省中学暂用课本(第三分册),哈尔滨:黑龙江省出版发行服务站,1969年,封面。
    ① 黑龙江省中小学教材编写组编:《农业基础知识》,黑龙江省中学暂用课本(第三分册),哈尔滨:黑龙江省出版发行服务站,1969:第5页,第47页。
    ① 黑龙江省中小学教材编写组编:《农业基础知识》,黑龙江省中学暂用课本(第三分册),哈尔滨:黑龙江省出版发行服务站,1969年,第30页。
    ① 尚志县工农业余教育办公室编:《农民识字课本》,年代不详。
    ① 尚志县工农业余教育办公室编:《农民识字课本》,年代不详。
    ① 段发明:《课本革命与革命课本——文革时期中小学教科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第262页。
    ① 《我们是怎样进行教学改革》,《光明日报》,1958年,12月11日,第4版。
    ① 齐齐哈尔市地方志办公室编:《齐齐哈尔市文化卷》,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地方志编印办公室,1993年,第146页,167页。
    ① 黑龙江省《农民文化技术课本》编写组编:《农民文化技术课本》,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69-83页。
    ① 黑龙江省《农民文化技术课本》编写组编:《农民文化技术课本》,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83页,84页,105页,106页。
    ① 黑龙江省《农民文化技术课本》编写组编:《农民文化技术课本》,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41页。
    ① 齐齐哈尔市教育局教研室编:《齐齐哈尔市地理》,中学乡土教材,1978年。
    ② 齐市教育学院地理教研室编:《齐齐哈尔市地理(试用本)》,中学地理乡土教材,1986年,第108页。
    ① 本研究选择版本为齐齐哈尔市教育学院编:《齐齐哈尔:生我养我的地方》,齐齐哈尔市小学史地乡土教材,1985年,第1页。另有版本为1988年版,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① 齐齐哈尔市教育学院编:《齐齐哈尔:生我养我的地方》,齐齐哈尔市小学史地乡土教材,1985年第3页,4页,100页。
    ① 牡丹江市地理学会编写组编:《牡丹江市地理》,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67页。
    ② 许嘉璐,林崇德:《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教育卷》,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年,第268页。
    ① 吕明达:《采取积极措施大理推动乡土教材的建设——在全国乡土教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课程·教材·教法》,1987年,第11期。
    ② 涛治:《黑龙江省教委会下发乡土教材的教学意见》,《教学探索》,1988年,第5期。
    ③ 注:有关中乡土教材百年发展的阶段划分参考自李素梅:《中国乡土教材的百年嬗变及其文化功能考察》,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
    ① 黑龙江省初等教育部编:《黑龙江省小学乡土教材(试用本)自然(三年级用)》,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4页,5页,6页。
    ① 黑龙江省初等教育部编:《黑龙江省小学乡土教材(试用本)自然(三年级用)》,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2页,23页。
    ①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中等教育部编:《历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
    ① 郭廉夫,刘江鸿:《织锦添花》,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
    ① 鲍钧竹:《走进哈尔滨(一至九年级)》,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5年,前言。
    ① 黑龙江人文与社会编写组:《黑龙江人文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
    ② 韩乃寅:《黑龙江垦区发展简史(地方教材试用本)》,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年,出版说明。
    ① 韩乃寅:《黑龙江垦区发展简史(地方教材试用本)》,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32页,64页,249页。
    ② 阿城市中小学生金初历史读本编委会编:《阿城市中小学生金初历史读本》,2005年。
    ① 扎龙中学编:《仙鹤升起的地方(校本教材)》,2009年,第1页。
    ② 扎龙中学编:《仙鹤升起的地方(校本教材)》,2009年,第36页。
    ① 扎龙中学编:《仙鹤升起的地方(校本教材)》,2009年,第111页,112页。
    ② 扎龙中学编:《仙鹤升起的地方(校本教材)》,2009年,第59页。
    ① 扎龙中学编:《仙鹤升起的地方(校本教材)》,2009年,第50页。
    ① 扎龙中学:《仙鹤升起的地方(校本教材)》,2009年,第27页。
    ① 资料来自扎龙中学乡土教材《仙鹤飞起的地方》教材编写组。
    ① 复旦大学中外关系研究所编:《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史料(上卷第二分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82页。
    ② 部分研究中使用“新式教育”概念,目的是为了突出与旧式中国教育脱胎换骨的形式。本研究中以为使用“国民教育”是从突出施教主体的思想倾向性以及反映出教育本质的角度出发,与前者概念不相冲突,仅为研究方便所使用。
    ① 于逢春:《中国国民国家构筑与国民统和之历程——以20世纪上半叶东北边疆民族国家教育为主》,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55页。
    ② 于逢春:《中国国民国家构筑与国民统和之历程——以20世纪上半叶东北边疆民族国家教育为主》,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56页。
    ① 于逢春:《中国国民国家构筑与国民统和之历程——以20世纪上半叶东北边疆民族国民教育为主》,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71页。
    ② 《那亲王等提出筹办蒙古教育建议案》,《理藩院.全宗.蒙旗类》,第301卷。
    ③ 姚锡光:《蒙古国语教育条议》,《筹蒙刍议》,光绪32年,私家课本。
    ① 《蒙藏回地方兴学章程》,第二十三条。
    ② 《蒙藏回地方兴学章程》,第二十四条。
    ① 齐齐哈尔地方志办公室编:《齐齐哈尔市志稿》,1996年,第126页。
    ② 整理自《黑龙江志稿.学校.学制》。
    ③ 蔡风林:《清末蒙古族教育》,《民族研究》,1992年,第3期。
    ④ 刘金明,曾小玲:《论达斡尔族学校教育的特征及作用》,《黑龙江民族丛刊(季刊)》,1998年,第1期。
    ⑤ 谢岚,李作恒编:《黑龙江少数民族.黑龙江省教育史资料选编(上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68页。
    ① 《东三省总督锡良奉天巡抚程德全令荣德翻译教科书》,宣统元年7月。
    ② 锡良:《东三省总督锡良奉天巡抚程德全发放教科书札》,宣统2年2月,转引自谢岚,李作恒编:《黑龙江少数民族.黑龙江省教育史资料选编(上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68页。
    ① 锡良:《东三省总督锡良奉天巡抚程德全发放教科书札》,宣统2年2月,转引自谢岚,李作恒编:《黑龙江少数民族.黑龙江省教育史资料选编(上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67页,168页。
    ① 《东三省总督锡良奏续译蒙学教科书进呈御览折》,宣统2年9月。
    ② 锡良:《谕哲里木十旗兴学劝业文》,石印本。
    ③ 乌云达来,波·少布:《黑龙江蒙文教育史》,哈尔滨:黑龙江朝鲜族出版社,2004年,第52页。
    ① 乌云达来,波·少布:《黑龙江蒙文教育史》,哈尔滨:黑龙江朝鲜族出版社,2004年,第45页。
    ① 《民国三年东北蒙旗初等等小学校学科课程及教授时刻表》,《呼伦贝尔志略.教育》,民国十二年。
    ② 民国三年东北蒙旗初等等小学校学科课程及教授时刻表.呼伦贝尔志略.教育.民国十二年.
    ① 《教育部教育视察团.黑龙江省立东北蒙旗初等高等小学校视察报告》,《教育杂志》,第8卷,民国4年。
    ① 《黑龙江省立蒙旗中学校设立事项册》。
    ② 《黑龙江省省立蒙旗中学校周年报告书》。
    ① [清]叶大匡,春德:《调查杜尔伯特旗报告书》,1910年,手抄本,存于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① 《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48号公告.黑龙江民族教育条例》,.2011年10月20日颁布。
    ① 数据整理自白银纳鄂伦春民族乡乡志及白银纳鄂伦春民族乡乡长的口述。
    ① 见附件三.白银纳乡中心学校2011-2012年度课程表.
    ① 摘录自白银纳鄂伦春乡中心学校关俊兰老师的教师日志。
    ① 学者将目光对准街津口乡中心校的众多相关调查研究,如:赵鹤龄,韩竹:《赫哲语言课程的困境与挑战——街津口赫哲族乡中心校赫哲语课程调查》,《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第5期;郑丽洁:《赫哲族文化融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问题的调查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第3期;韩竹:《街津口赫哲族乡中心校民族文化课程建设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年。
    ① 巴战龙,海路,郑丽洁:《人口教师民族文化融入国家基础课程体系情况的调查研究》,《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35页。
    ① 杨九俊,吴永军:《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A].转引自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37页。
    ① 巴战龙,海路,郑丽洁.人口教师民族文化融入国家基础课程体系情况的调查研究[A].载于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35.
    ① 程歗:《晚清乡土意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49页。
    ② 《顺天时报》,1907年3月13日,转引自李孝娣:《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84页。
    ① 谢岚,李作恒编:《黑龙江省教育史资料选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45页。
    ② [清]张之洞:《劝学篇》(1898年5月5日),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页。
    ③ 巴兆祥:《论近代乡土志的几个问题》,《安徽史学》,2006年,第6期。
    ④ 黑龙江档案馆,黑龙江民族研究所编:《档案资料选编.黑龙江少数民族(哈尔滨内部版)》,1985年,第235页。
    ① 黑龙江档案馆,黑龙江民族研究所编:《档案资料选编.黑龙江少数民族(哈尔滨内部版)》,1985年第204页。
    ② 张伯英总纂:《黑龙江志稿.学校志(黑水丛书第二集)》,万福麟监修,崔成庆等整理,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091页。
    ③ 林传甲:《能江历史》,《黑龙江乡土志》,卷一,清宣统间刻本(1909-1911)影印本,第56-77页。
    ① 隋丽娟:《清末民初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新式教育述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第3期。
    ① 李澍田:《徐鼐霖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第271页。
    ② 于逢春:《中国国民国家构筑与国民统和之历程——以20世纪上半叶东北边疆民族国民教育为主》,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55页。
    ③ 黑龙江档案馆,黑龙江民族研究所编:《档案资料选编.黑龙江少数民族(哈尔滨内部版)》,1985年,第564页。
    ④ 黑龙江档案馆,黑龙江民族研究所编:《档案资料选编.黑龙江少数民族(哈尔滨内部版)》,.1985年,第204页。
    ① 朱契:《满洲移民的历史和现状》,《东方杂志》,1928年,第25卷,第12号。
    ② 整理自武秉华,黑龙江省龙江县教育志编纂领导小组编:《龙江县教育志》,1988年,第80-81页。
    ① 《黑龙江省蒙养园保姆讲习科规程》,民国3年1月6日,谢岚,李作恒编:《黑龙江省教育史资料选编(上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923页。
    ② 《黑龙江巡按使署饰发大总统申令颁布国民学校令暨高等小学校令》,谢岚,李作恒编:《黑龙江省教育史资料选编(上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925页。
    ③ 《黑龙江巡按使署饰发大总统申令颁布国民学校令暨高等小学校令》,谢岚,李作恒编:《黑龙江省教育史资料选编(上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926页。
    ① 谢岚,李作恒编:《黑龙江省教育史资料选编(上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786页。
    ① 谢岚,李作恒编:《黑龙江省教育史资料选编(上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795页。
    ① 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j/pcsj/rkpc/6rp/indexch.htm.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
    ① 韩成艳:《从表达认同到认同表达——赫哲族史诗“伊玛堪”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第108页。
    ① 姜萌:《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中国现代历史叙述模式的形成及其在清末的实践》,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8年。
    ① 王露璐:《从乡土伦理到新乡土伦理》,《光明日报》,2011年1月18日。
    ② 刘卓雯:《地方性知识视野中的乡土教材开发——扎龙中心学校的教育人类学个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① 李己平:《消退与振兴——东北移民创业文化的变迁及比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1年。
    ① 钱民辉:《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文化选择》,《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第1期。
    ② 潘光旦:《忘本的教育》,《潘光旦文集》,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第430-433页。
    ① 钱理群:《乡土知识与文化自觉——关于乡土教材的编写断想》,《天涯》,2009年,第5期。
    ① 滕星,关凯:《教育领域中的国家整合与地方知识》,《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9期。
    ② 裴娣娜:《教育创新视野下的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第1期。
    ①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96页。
    ② 石中英:《略论农村文明与农村教育》,载于黄平主编:《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282页。
    ③ 郑新蓉:《故事与反思:教材在农村遭遇的尴尬》,《中国教师》,2004年,第5期。
    ④ 滕星/答,关凯/问:《教育领域中的国家整合与地方知识》,《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9期。
    ① 李素梅:《中国乡土教材的百年嬗变及其文化功能考察》,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第2页。
    ① 马戎:《如何思考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建设》,《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第1期。
    ② 裴娣娜:《教育创新视野下的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育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第1期。
    ③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70,272页。
    ①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60-363页。
    ② 陈朝辉:《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困境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③ 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8期。
    [1]陈学恂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
    [2]黑龙江档案馆编:《黑龙江设治(上)》,1986年。
    [3]黑龙江省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赫哲族社会历史调查》,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4]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黑龙江近代历史大事记》,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5]李鸿文、张本政编:《东北大事记1840~1949》,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
    [6]民国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
    [7]内蒙古自治区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鄂伦春族社会历史调查(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8]内蒙古自治区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鄂伦春族社会历史调查(一)》,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9]齐齐哈尔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龙沙教育史料》,1995年。
    [10]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
    [11]谢岚,李作恒编:《黑龙江省教育史资料选编(上编,下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
    [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黑龙江文史资料(第十四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13]《东北人物大辞典》编委会编:《东北人物大辞典》,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
    [14]《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概况》编辑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概况》修订编写组编:《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概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15]《鄂伦春族简史》编写组,《鄂伦春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编:《鄂伦春族简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16]《赫哲族简史》编写组,《赫哲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赫哲族简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17]《黑龙江报刊》,黑龙江档案馆编:《档案史料选编》,哈尔滨:黑龙江民族研究所,1985年。
    [18]《黑龙江建设月报》,1929-1930年,黑龙江省图书馆藏。
    [19]《黑龙江少数民族》,黑龙江档案馆编:《档案史料选编》,哈尔滨:黑龙江民族研究所,1985年。
    [20]《九三农垦教育史(1949-2000)》,2000年。
    [21]《远东报》,1913年,黑龙江省图书馆藏。
    [22]《殖边月刊》,1932-1935年,黑龙江省图书馆藏。
    [1][清]杨宾,方式济,吴振臣:《龙沙三纪》,周诚望等标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 社,1985年。
    [2][清]方衍:《黑龙江方式考稿》,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3][清]黄维翰:《呼兰府志》(黑水丛书本),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4][清]林传甲:《黑龙江教育日记》(私立奎恒学校发行),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
    [5][清]刘清书:《长寿县乡土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6][清]闽侯林传甲:《黑龙江乡土志》(私立奎恒学校发行),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影印本。
    [7][清]西清:《黑龙江外记》,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8][清]锡良:《锡良遗稿》,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9][清]徐世昌编:《东三省政略》,李澍田等点校,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
    [10][清]徐曦:《东三省政略》,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
    [11][清]徐宗亮:《黑龙江述略》,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12]阿城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阿城县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13]爱辉县修志办公室编:《爱辉县志》,哈尔滨:北方文物出版社,1986年。
    [14]宾县地方志办公室编:《宾县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15]程廷恒:《呼伦贝尔志略》,1922年。
    [16]崔福坤:《讷河县志》,民国二十年铅印本。
    [17]方正县地方志编纂文员会编:《方正县志》,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年。
    [18]郭克兴:《黑龙江乡土录》,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19]果承刚,申同春,齐齐哈尔教育志编审委员会编:《齐齐哈尔教育志(1743-1985)》。
    [20]哈尔滨市道里区志编纂委员会编:《道里区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21]海林县教育志编辑委员会编:《海林县教育志》,1990年。
    [22]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龙江省志·教育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23]黑龙江省龙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龙江县志》,北京: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91年。
    [24]黑龙江省五常县教育志编辑委员会编:《五常县教育志(1756-1984)》,1985年。
    [25]呼兰县教育局教育志编纂组编:《呼兰县教育志》,1988年。
    [26]鸡西矿务局教育志编写组,鸡西矿务局教育培训处编:《鸡西矿务局教育志(1927-1985)》,鸡西:鸡西矿务局矿工报社,1987年。
    [27]林甸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林甸县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28]柳城栋:《清代黑龙江孤本方志四种》,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29]明水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明水县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30]木兰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木兰县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31]饶河县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编:《饶河县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32]萨尔图区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萨尔图区教育志(1932-2008)》,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1年。
    [33]绥化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绥化地区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34]绥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绥化县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35]塔河县教育委员会,塔河教育志教育组编:《塔河教育志》,1990年。
    [36]泰来县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泰来县教育志》,2000年。
    [37]张伯英总纂:《黑龙江志稿.学校志(黑水丛书第二集)》,万福麟监修,崔成庆等整理,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38]王光远:《木兰县教育志》,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39]武秉华,黑龙江省龙江县教育志编纂领导小组编:《龙江县教育志.龙江县教育志》,1988年。
    [40]杨步墀攒修:《依兰县志》,民国十年(1921年),铅印本。
    [41]张中秋编:《伊春教育志》,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42]肇源县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肇源县教育志》,1992年。
    [43]肇州县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肇州县教育志(1905-2005)》,2008年。
    [1]白光耀:《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2]常城:《东北近现代史纲》,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3]陈云奔,车筱萌:《黑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问题与对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0年。
    [4]单丽雪:《.黑龙江省教育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5]范立君:《近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860-1931)》,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6]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年。
    [7]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8]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
    [9]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上海:中华书局,2011年。
    [10]郝锦花:《新旧学制更易与乡村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11]郝瑶甫:《东北地方志考略》,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
    [12]黄平编:《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13]黄任远:《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14]姜树卿,单丽雪编:《黑龙江教育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15]李德滨,石方编:《黑龙江移民概要》,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16]李华兴编:《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17]李素梅:《中国乡土教材的百年嬗变及其文化功能考察》,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
    [18]李孝娣:《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9]李瑛:《鄂伦春族教育史稿》,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
    [20]林传甲:《龙城旧闻(黑水丛书本)》,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21]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
    [22]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
    [23]马平安:《近代东北移民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
    [24]苗春德编:《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25]齐红深编:《东北地方教育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
    [26]齐红深编:《日本侵华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27]钱理群,刘铁芳编:《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
    [28]钱民辉:《多元文化与现代性教育之关系研究——教育人类学的视野与田野工作》,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
    [29]钱穆:《文化与教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30]邱天助:《布尔迪厄文化再制理论》,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31]容中逵:《传统与现代的交锋——百年中国乡村教育变迁的实践表达》,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3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33]石方:《黑龙江区域社会史研究(续)1644~1911》,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34]石方:《黑龙江区域社会史研究1644~1911》,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35]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36]宋林飞编:《乡土课程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
    [37]孙占文:《黑龙江省史探索》,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38]陶增骈编:《东北民族教育史》,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39]滕星:《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40]滕星编:《中国乡土教材应用调查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年。
    [41]涂元玲:《村落中的本土教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年。
    [42]汪洪亮,王晓安,任羽中等编:《民国时期边疆教育文选》,合肥:黄山书社,2010年。
    [43]王贵忠:《东北职业教育史——从远古到民国》,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
    [44]王鸿宾,向南,孙孝恩编:《东北教育通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
    [45]王魁喜,吴文衔等编:《近代东北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46]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7王野平编:《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
    [48]魏毓兰:《龙城旧闻》,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49]乌云达来,波·少布:《黑龙江蒙文教育史》哈尔滨: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4年。
    [50]熊映梧:《中国人口(黑龙江分册)》,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
    [51]许宁,李成编:《别样的白山黑水:东北地域文化的边缘解读》,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52]于缝春:《中国国民国家构筑与国民统合之历程——以20世纪上半叶东北边疆民族国民教育为主》,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
    [53]袁桂林等:《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指标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
    [54]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55]张士尊:《清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644~1911)》,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56]赵旭东:《文化的表达——人类学的视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57]钟启泉编:《现代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1][法]P布尔迪约,J.-C.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2][法]布迪厄:《实践与反思》,李猛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3][美]Nan Lin:《社会资本》,林佑圣,叶欣怡译,美国:剑桥大学出版社,2001年。
    [4][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张茂元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
    [5][美]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高丙中,吴晓黎,李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6][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11年。
    [1]毕苑:《中国近代教科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丁钢:《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5期。
    [3]李己平,李源:《流变与错位:东北移民创业场域的内在关系与实践逻辑》,《学术交流》,2011年第10期。
    [4]李江晓:《为开创黑龙江近代教育作出卓越贡献的教育世家》,《黑龙江史志》,1995年地6期。
    [5]李铁汉等:《林传甲与近代黑龙江教育》,《北方文物》,1989年第4期。
    [6]李瑛:《鄂伦春教育三题》,《北方文物》,1987年第4期。
    [7]刘金明,曾小玲:《论达斡尔族学校教育特征及作用》,《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第1期。
    [8]刘卓雯:《地方性知识视野中的乡土教材开发——扎龙中心学校的教育人类学个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麻秀荣,那晓波:《清末民初鄂温克族新式教育初探》,《民族研究》,2000年第6期。
    [10]裴林,《林传甲》,《黑龙江史志通讯》,1983年第5期。
    [11]隋丽娟:《清末民初的边疆危机与鄂伦春族教育》,《北方文物》,1997年第1期。
    [12]孙东方:《论民国时期东北地区达斡尔族的双语教育》,《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
    [13]腾绍箴:《达斡尔族文化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1期。
    [14]王德如:《论课程文化自觉》,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07年。
    [15]王广义:《近代东北乡村社会研究1840~1931》,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7年。
    [16]王杉:《民初东北移民社会心态管窥》,《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第5期。
    [17]谢兰荣:《达斡尔族教育史述略》,《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4期。
    [18]杨晓军:《区域视野中的乡村、学校与社会——清末民初东北乡村教育研究(1905~1931)》,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9年。
    [19]张大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乡土教材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第1期。
    [20]张晓明:《论清末东北的教育变革》,博士学位论文,辽宁大学,2007年。
    [1]Adams,H.& L. Searle, 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 Beijing:PekingUniversity Press,2006.
    [2]Bourdieu, Pierre and Waquant, Loic.J. D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3]Bourdieu, Pierre, Homo Academicus. UK:Polity Press,1988.
    [4]Bourdieu, Pierre, Sociology in Question(Theory,Cultnre and Society Serie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1993.
    [5]Bourdieu, Pierre, The 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Practice, Great Britai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