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重构与回归精神家园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现代以降,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时代氛围下,追求主体自由意识的作家们把个人生活体验与民族文化前途自觉联系,把自己漂泊的精神归属寄托在对安身立命的家园描绘之中,同时在乡土书写中寻找民族文化之根来应对异质文明的冲击,其中不乏对本民族性等问题的思考以及对人类普遍存在的精神家园的迷失与寻找的探讨。20世纪中国文学中反复出现的寻找民族文化之根的创作倾向,是作家陷入个人遭遇和社会前途双重困境下而出现的精神现象,也是作家长期思考的一个创作母题。
     1930年代的“京派”文人的品格与其学院派身份是一致的,他们在文学创作中既重视文学的审美性和作家个人情感体验的升华,同时也要肩负起历史留给知识分子的责任。因此他们把塑造国民性格的使命交付给文化价值体系的重建,而又把文化重建的重任承载在文学的审美表述上,以道德感化和美学力量的途径来实现民族自救的历程,“京派”文人始终在用文学创作实践着自己所选择民族文化重构的蓝图。
     无独有偶,1980年代中期出现的“寻根文学”同样以寻找民族文化之根为创作旨归。面对新时期这种剧烈的社会文化转型,忧国忧民的中国知识分子对古老民族的文化处境产生了一种深刻的“焦虑”,所以说“寻根文学”的兴起既是中国知识分子文学审美追求的自觉,也是感时忧国情怀的展示。“京派”文学和1980年代的“寻根文学”是20世纪文化“寻根”思潮在不同时代产生的两大重要的文学流派,二者在乡土体验和文化重构方面有着惊人的一致,然而又因创作主体的文化心态与审美价值取向的差异,二者体现出不同的创作风格,这也是二者在文学史影响出现巨大反差的根本原因。
     1980年代的“寻根文学”很快就偃旗息鼓后随之风流云散了,但我们发现“寻根文学”作为一个文学流派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作为一个文学思潮的“寻根”仍然存在于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坛。除了张承志、韩少功、贾平凹、莫言这些“寻根”作家还在用创作继续他们的文化寻根之旅外,也还有不少作家陆续加入其中,共同探寻着“寻根”这个古老而又永不过时的话题。张炜、史铁生、陈忠实、红柯、北村等作家也是在文化“寻根”思潮的影响下,运用各种表现形式自觉地进行着对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寻找。
     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中以传统文明为参照反思现代文明的得失,在全球化时代到来之际寻找民族传统之根,以弘扬本民族文化特色,成为20世纪中国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当作家把“寻根”作为社会文化变革时期动荡内心的精神家园时,文学的“寻根”也就赋予其将会长久地“在路上”的特质。实际上,中外文学史上每次“寻根”思潮的发动和高涨,都昭示着人们在焦虑和困惑中努力寻找出路的困境,同时也展示了知识分子自觉承担探索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职责,为人类未来走向所进行的一次次精神寻根之旅。
Since modern times, the writers pursuing the main sense of freedom contact their individual life experience with the future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in the intense collision between Chinese and the Western culture. They attributable their wandering spirit of sustenance to the description of their homelands. Simultaneously, they seek for the root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in local writing to deal with the impact of the western civilization. Many of them were on the issues of nationality and the human spirit prevailing home of lost and found. The 20th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appeared repeatedly the phenomenon of searching for the root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The "root-seeking" phenomenon is the mental phenomena that the author's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social future both fall into the double predicament. And it is a motif that the writers have thought for a long-term.
     "The Beijing style" Scholars' character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ir academic status in 1930's.They value both the aesthetics of literature and the sublimation of individual emotional experience in their literary productions, and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that the history to leave the intellectuals. Therefore they entrusted the mission of molding the national character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ultural value system that bearing in the literature esthetic indication. "The Beijing style" Scholars realize the course which the nationality helps oneself by the moral influence and esthetics strength. They always practice with the literary productions to restructure the blueprint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Not come singly but in pairs. In the mid 1980s, the "root-seeking literature" take to seek for the root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as the creation aim similarly. Under the dramatic social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Chinese intellectuals who were concerned about country and people had a profound "anxiety" on the situation of ancient cultures. Therefore, it is said that the rise of the "root-seeking literature" is not only the consciously esthetic pursue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 but also the demonstration of the obsession feelings.
     "The Beijing style literature" in 1930's and the "root-seeking" literature in 1980's are the two important literary genres which produced by the "root-seeking" trend of the 20th century in the different time.Both of them have the astonishing consistency in the local experience and the cultural restructuring. However, they have the various artistic style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of the cultural mentality and the esthetic value orientation. These are the basic reasons that the influence of two literary genres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presents a huge contrast.
     In the 1980s, the "root-seeking literature" soon disappeared after learning with the edification, but we found that although the " root-seeking literature" as a literary genre have become history, as a literary trend " root-seeking " still exist in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Chinese literary field. Except that Zhang Cheng-zhi, Han Shao-gong, Jia Ping-wa and Mo Yan all continue their cultural roots, other writers also take part and together explore the ancient but not outdated topic of "root-seeking". Zhang Wei, Shi Tie-sheng, Chen Zhong-shi, Hong Ke and Bei Cun, etc, influenced by the trend of roots of culture, use various forms to explore consciously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national spirit.
     In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as the reference of modern civilization, seeking traditional ethnic roots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and promoting the national culture, have become the Chinese important cultural phenomenon in the 20th century. When a writer regards the " root-seeking " as the spiritual home of the inner turmoil at the period of social culture revolution, the literature " root-seeking " will give it characteristic-"on the road". Actually, in China and Foreign literary history, every starting and upsurge of the trend of "root-seeking" means that all people in anxiety and confusion try to find a way out of trouble and also shows that they as intellectuals take consciously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exploring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future, and prepares for the next travel of seeking spirit for human future.
引文
[1]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135页。
    [2]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270页。
    [3]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74页。
    [4]乐黛云主编:《中西比较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89页。
    [5]乌尔利希·韦斯坦因:《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38页。
    [6]谭桂林:《长篇小说与文化母题》,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7]荣格:《荣格文集:让我们重返精神家园》,冯川、苏克译,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40页。
    [8]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1][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18页。
    [2]福山:《历史的终结》,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页。
    [3]泰戈尔:《泰戈尔谈中国》,沈益洪编,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4]张君劢:《人生观》,张君劢、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8页。
    [5]许纪霖:《社会民主主义的历史遗产: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回顾》,《开放时代》,1998年第4期。
    [6]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梁实秋论文学》,台北时报出版社1978年版,第250页。
    [7]沈从文:《从现实学习》,《沈从文文集》(第10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320-321页。
    [8]沈从文:《夫妇》,《沈从文文集》(第8卷),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393页。
    [9]巨文教:《张兆和、汪曾祺谈沈从文:访张兆和、汪曾祺两位先生谈话笔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2期。
    [10]高恒文:《京派文人:学院派风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页。
    [11]李初犁:《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北京大学等主编《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二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32、40页。
    [12]鲁迅:《二心集·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85页。
    [13]尼姆·威尔士:《活的中国·附录之一:现代中国文学运动》,《新文学史料》1978年第1期。
    [14]沈从文:《论“海派”》,《沈从文全集》(第1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54页。
    [15]朱光潜:《谈趣味》,《益世报》文学副刊,1935年第1期。
    [16]沈从文:《作家间需要一种新运动》,《沈从文全集》(第1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页。
    [17]林语堂:《人生的盛宴》,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72页。
    [18]沈从文:《文学运动的重建》,《沈从文全集》(第1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89页。
    [19]卞之琳:《追忆邵洵美和一场文学小论争》,《新文学史料》1989年第3期。
    [20]沈从文:《从文家书·湘行书简》,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56页。
    [1]王晓明:《“乡下人”的文体与“土绅士”的理想:论沈从文的小说文体》,载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修订版)》(上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第449页。
    [2]汪曾祺:《桥边小说三篇>后记》,《汪曾棋文集》(文论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
    [3]沈从文:《水云》,《沈从文文集》(第10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279页。
    [4]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13页。
    [5]沈从文:《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沈从文文集》(第9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254页。
    [6]芦焚:《芦焚散文选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8页。
    [7]师陀:《里门拾记·序》,《里门拾记》,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年版,第2页。
    [8]周作人:《<竹林的故事>序》,许志英《周作人早期散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332页。
    [9]废名:《说梦》,《废名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10]沈从文:《水云》,《沈从文文集》(第10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273页。
    [11]凌叔华:《小哥儿俩(自序)》,陈学勇编《凌叔华文存》(下),四川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85页。
    [12]周作人:《陶庵<梦忆>序》,许志英《周作人早期散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343页。
    [13]废名:《废名小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页。
    [14]沈从文:《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325页。
    [15]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27页。
    [16]汪曾棋:《汪曾棋文集》(文论卷)江苏文艺出版1993年版,第100页。
    [17]刘进才:《京派小说诗学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
    [18]沈从文:《长河·题记》,《沈从文文集》(第7卷),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2页。
    [19]废名:《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废名小说》(上),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62页。
    [20]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1页。
    [21]尼姆·威尔士:《活的中国·附录之一:现代中国文学运动》,《新文学史料》,1978年第1期。
    [22]杨义:《杨义文存》(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86页。
    [23]周作人:《<晚间的来客>译后附记》,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1页。
    [24]沈从文:《论冯文炳》,《沈从文全集》(第16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45-146页。
    [25]沈从文:《夫妇.附记》,《沈从文文集》(第18卷),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393页。
    [26]汪曾祺:《谈风格》,《汪曾棋文集》(文论卷),江苏文艺出版1993年版,第56页。
    [27]鲁迅:《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75页。
    [28]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4页。
    [29]沈从文:《散文选译·序》,《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89页。
    [30]汪曾祺:《<汪曾棋自选集>重印后记》,《汪曾棋文集》(文论卷),江苏文艺出版1993年版,第210页。
    [31]吴晓东:《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审美主义与现代性问题》,《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1期。
    [32]刘西渭;《咀华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69-70页。
    [33]汪曾祺:《捡石子儿(代序)》《汪曾棋文集》(文论卷)江苏文艺出版1993年版,第219页。
    [34]汪曾棋:《认识到的和没有认识的自己》,《北京文学》,1989年第1期。
    [35]汪曾棋:《致刘锡诚》,《汪曾棋全集》(第8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8页。
    [36]师陀:《果园城记·序》,《师陀全集》(第2卷),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3页。
    [37]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0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294页。
    [38]凌宇:《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发展轨迹及其人生内容的审美选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2期。
    [39]朱光潜:《谈美·开场话》,《朱光潜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
    [40]沈从文:《论冯文炳》,《沈从文全集》第16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页。
    [41]沈从文:《论穆时英》,《沈从文全集》第16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33页。
    [42]周作人:《生活之艺术》, 陈为民编选《周作人文集》,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61页。
    [43]周作人:《新希腊与中国》,《谈虎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12页。
    [44]沈从文:《水云》,《沈从文文集》(第10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316页。
    [45]沈从文:《美与爱》,《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379页。
    [46]沈从文:《论冯文炳》,《沈从文全集》(第16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45页。
    [47]沈从文:《禁书问题》,《沈从文全集》(第1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
    [48]卞之琳:《还是且讲一点他》,《长河不尽流——怀念沈从文先生》,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 年版,第70页。
    [49]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7页。
    [50]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7卷),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248页。
    [51]沈从文:《长河.题记》,《沈从文文集》(第17卷),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2页。
    [1]陈平原:《文化·寻根·语码》,《读书》1986年第1期。
    [2]李庆西:《寻根:回到事物本身》,《文学评论》1988第4期。
    [3]唐弢:《一思而行——关于寻根》,《人民日报》,1986-4-30。
    [4]高尔泰:《当代文学及其部分评论印象》,《中国》1986年第5期。
    [5]南帆:《札记:关于“寻根”文学》,《小说评论》1991第3期。
    [6]韩少功:《文学创作的“二律背反”》,《上海文学》1982年第11期。
    [7]王尧:《1985年“小说革命”前后的时空:以“先锋”与“寻根”等文学话语的缠绕为线索》,《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1期。
    [8]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第4期。
    [9]阿城:《文化制约人类》,《文艺报》,1985-7-6。
    [10]季红真:《历史的命题与时代抉择中的艺术嬗变:论寻根文学的发生与意义》,《当代作家评论》1989年第4期。
    [11]王尧:《1985年“小说革命”前后的时空:以“先锋”与“寻根”等文学话语的缠绕为线索》,《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1期。
    [12]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第4期。
    [13]汪晖:《现代思想的悖论:<汪晖自选集>自序》,《死火重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04页。
    [14]何言宏、杨霞:《坚持与抵抗:韩少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2-73页。
    [15]李庆西:《寻根:回到事物本身》,《文学评论》1988年第4期。
    [16]曾镇南:《王蒙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43页。
    [17]贾平凹:《在商州山地》,《中篇小说选刊》1984年第2期。
    [18]贾平凹:《<古堡>介绍》,《中篇小说选刊》1987年第3期。
    [19]莫言:《高密之光》,《人民日报》,1987-2-1。
    [20]周罡、莫言:《发现故乡与表现自我—莫言访谈录》,《小说评论》2002年第6期。
    [21]薛涌:《文化价值和社会变迁:访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读书》1985年第10期。
    [22]季红真:《文化寻根与当代文学》,《忧郁的灵魂》,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63页。
    [23]王安忆:《致陈村》,《上海文学》1985年第9期。
    [24]高旭东:《比较文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6页。
    [25]张韧:《新时期文学现象》,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26页。
    [26]贾平凹、王尧:《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新汉语写作》,《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6期。
    [27]陆丹:《文代会上的年轻人·西藏作家:扎西达娃》,《文艺学习》1981年第2期。
    [28]莫言:《红高梁家族》,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29]郑万隆:《我的根》,《上海文学》1985年第5期。
    [30]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第4期。
    [31]韩少功:《关于文学“寻根”的对话》,《文艺报》1986-4-26。
    [32]韩少功、李建立:《文学史中的“寻根”》,《南方文坛》2007年4期。
    [33]汪曾祺:《<晚饭花集>自序》,《晚翠文谈》,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8页。
    [34]汪曾祺:《认识到的和没有认识的自己》,《北京文学》1989年第1期。
    [35]汪曾祺:《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北京文学》1983年第2期。
    [36]贾平凹:《平凹文论集》,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页。
    [37]贾平凹:《平凹文论集》,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3页。
    [38]何立伟:《小城无故事》,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第7页。
    [39]王光明:《寻根文学”新论》,《文艺评论》2005年第5期。
    [1]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第379页。
    [2]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0页。
    [3]洪子诚:《作家的姿态与自我意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8页。
    [4]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6卷),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72页。
    [5]阿城:《文化制约人类》,《文艺报》,1985-7-6。
    [6]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第6期。
    [7]汪曾祺:《晚翠文谈新编》,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1页。
    [8]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2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329页。
    [9]陆文夫:《艺海入潜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21页。
    [1]韩少功、李建立:《文学史中的“寻根”》,《南方文坛》2007年第4期。
    [2]贾平凹:《土门》,春风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27-328页。
    [3]孟繁华:《文化消费时代的镜中之像——2005年的长篇小说》,《小说评论》2006第2期。
    [4]南帆:《文化的尴尬——重读<白鹿原>》,《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
    [5]红柯:《乔儿马》,《人民文学》1999年第5期。
    [6]张炜:《融入野地》,《忧愤的归途》,华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9页。
    [7]张炜:《融入野地》,《忧愤的归途》,华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29页。
    [8]张志忠:《莫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1页。
    [9]张英、杨艺馨:《莫言:姑姑的故事现在可以写了》,《南方周末》,2010-2-18。
    [10][美]弗雷德里克·詹姆森:《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载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5页。
    [11]南帆:《张承志小说中的感悟》,《当代作家评论》1986年第1期。
    [12]张承志:《北方的河》,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47页。
    [13]史铁生:《史铁生作品集》(第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38页。
    [14]北村、林舟:《苦难的书写与意义的探询:对北村的书面访谈》,《花城》1996年第6期。
    [1]黄子平:《沉思的老树的精灵》,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28页。
    [2]洪子诚:《作家的姿态与自我意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8页。
    [3]王尧:《1985年“小说革命”前后的时空:以“先锋”与“寻根”等文学话语的缠绕为线索》,《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1期。
    [4][德]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0页。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
    (2)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3)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4)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5)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8月。
    (6)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988、1991年。
    (7)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
    (8)吴福辉:《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三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
    (9)刘炎生:《中国现代文学论争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
    (10)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11)王晓明:《潜流与漩涡: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家的创作心理障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10月。
    (12)陈国恩:《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中外文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7月。
    (13)洪子诚:《作家的姿态与自我意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6月。
    (14)赵学勇:《文化与人的同构:论现代中国作家的艺术精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15)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9月。
    (16)宋剑华:《文化视角中的现代文学》,南海出版公司,1999年8月。
    (17)宋剑华:《前瞻性理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3月。
    (18)陈国恩:《浪漫主义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
    (19)杨义:《京派海派综论(图志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
    (20)查振科:《对话时代的叙事话语——论京派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10月。
    (21)高恒文:《京派文人:学院派的风采》,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年12月。
    (22)许道明:《京派文人的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
    (23)黄健:《京派文学批评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6月。
    (24)刘进才:《京派小说诗学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25)赵学勇等:《新文学与乡土中国》,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11月。
    (26)杨剑龙:《放逐与回归:中国现代乡土文学论》,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年9月。
    (27)陈继会等:《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
    (28)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6月。
    (29)季红真:《文明与愚昧的冲突》,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11月。
    (30)雷达:《蜕变与新潮》,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2月。
    (31)雷达:《民族灵魂的重铸》,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7月。
    (32)张韧:《新时期文学现象》,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2月。
    (33)朱寨、张炯:《当代文学新潮》,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12月。
    (34)王铁仙等:《新时期文学二十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
    (35)张学军:《中国当代小说流派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
    (36)许志英、丁帆:《新时期小说主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37)陈仲庚:《寻根文学与中国文化之根脉》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10月。
    (38)贺仲明:《中国心像:20世纪末作家文化心态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5月。
    (39)王喜绒:《变革时代的喧哗:中国现当代小说比较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
    (40)朱水涌:《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
    (41)赵敏俐:《文学传统与中国文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
    (42)赵园:《论小说十家》,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5月。
    (43)赵园:《地之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44)谭桂林:《长篇小说与文化母题》,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45)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12月。
    (46)赵学勇:《沈从文与东西方文化》,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
    (47)秦弓:《荆棘上的生命: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小说叙事》,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
    (48)程金城:《原型批判与重释》,东方出版社,1998年12月。
    (49)叶舒宪:《原型与跨文化阐释》,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50)[奥]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4月。
    (51)[奥]弗洛伊德等:《心灵简史》,线装书局,2003年9月。
    (52)[瑞士]C.G荣格:《寻求灵魂的现代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
    (53)[瑞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11月。
    (54)[美]托马斯·摩尔:《心灵书》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1年3月。
    (55)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
    (56)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月。
    (57)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9月。
    (58)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12月。
    (59)李欧梵:《徘徊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12月。
    (60)[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华夏出版社,2005年9月。
    (61)[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商务印书馆,2003年6月。
    (62)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7月。
    (1)李陀、乌热尔图:《创作通信》,《人民文学》1984年第3期。
    (2)王安忆:《归去来兮》,《文艺研究》1985年第1期。
    (3)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第4期。
    (4)阿城:《话不在多》,《文汇报》1985年4月22日。
    (5)郑万隆:《我的根》,《上海文学》1985年第5期。
    (6)张承志:《美文的沙漠》,《文学评论》1985年第6期。
    (7)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文艺报》1985年7月6日。
    (8)郑万隆:《现代小说的历史意义》,《小说潮》1985年第7期。
    (9)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作家》1985年第9期。
    (10)周介人:《文学探讨的当代意识背景》,《文学自由谈》1986年第1期。
    (11)李杭育:《“文化”的尴尬》,《文学评论》1986年第2期。
    (12)吴秉杰:《文化“寻根”与“寻根”文学》,《小说评论》1986第5期。
    (13)陈思和:《当代文学中的文化寻根意识》,《文学评论》1986年第6期。
    (14)雷达:《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新时期文学主潮论纲》,《文学评论》1987年第1期。
    (15)郑义:《跨越文化断裂带》,《文艺报》1987年7月13日。
    (16)吴若增:《欧洲文艺复兴与中国寻根文学》,《文学自由谈》1988年第3期。
    (17)李庆西:《寻根:回到事物本身》,《文学评论》1988年第4期。
    (18)王晓明:《不相信的和不愿意相信的——关于三位“寻根”派作家的创作》,《文学评论》1988年第4期。
    (19)季红真:《文化“寻根”与当代文学》,《文学研究》1989年第2期。
    (20)季红真:《历史的命题与时代抉择中的艺术擅变——论“寻根文学”的发生与意义》,《当代作家评论》1989年第2期。
    (21)席扬:《二十年代“乡土派”与八十年代“寻根派”的历史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年第4期。
    (22)方克强:《寻根者:原始倾向与半原始主义》,《上海文学》1989年第3期。
    (23)陈村、王安忆:《关于<小鲍庄>的对话》,《上海文学》1989年第9期。
    (24)南帆:《札记:关于“寻根”文学》,《小说评论》1991年第3期。
    (25)赵歌东:《寻根文学在哪里迷失?》,《当代文坛》1991年第4期。
    (26)李洁非:《十年烟云过眼:小说潮流亲历录》,《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1期。
    (27)张学军:《寻根小说的美学追求》,《文史哲》1994年第2期。
    (28)尼姆·威尔士:《活的中国·附录之一:现代中国文学运动》,《新文学史 料》1978年第1期。
    (29)王一川:《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危机:“寻根文学”中的中国神话形象阐释》,《文学评论》1995年第4期。
    (30)孟繁华:《启蒙角色再定位:重读“寻根文学”》,《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31)索燕华:《从20年代乡土文学到80年代的寻根文学》,《延边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32)丁帆、何言宏:《论二十年来小说潮流的演进》,《文学评论》1998年第5期。
    (33)吴晓东《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审美主义与现代性问题》,《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1期。
    (34)蔡翔:《有关“杭州会议”的前后》,《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6期。
    (35)韩少功:《杭州会议前后》,《上海文学》2001年第2期。
    (36)董之林:《从容中的焦虑与焦虑中的从容:沈从文创作与80年代部分“寻根小说”之比较》,《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第2期。
    (37)吴福辉:《中国左翼文学、京海派文学及其在当下的意义》,《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38)叶舒宪:《文化寻根的学术意义与思想意义》,《文学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6期。
    (39)陈仲庚:《从“乡土”到“寻根”:文学现代性的三大流变》,《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2期。
    (40)王光明:《“寻根文学”新论》,《文艺评论》2005年第5期。
    (41)吴俊:《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
    (42)程光炜:《重评“寻根文学”》,《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
    (43)旷新年:《“寻根文学”的指向》,《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
    (44)凌宇:《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发展轨迹及其人生内容的审美选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2期。
    (45)刘忠:《“寻根文学”的精神谱系与现代视野》,《河北学刊》2006年第3期。
    (46)李钧:《文化中国与大地民间——试论30年代的“寻根小说”》,《文学评论》 2006年第5期。
    (47)韩少功、李建立:《文学史中的“寻根”》,《南方文坛》2007年第4期。
    (48)张守海:《文学的自然之根:生态文艺学视域中的寻根文学》,《文艺争鸣》2008年第9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