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视角下的古代女诗人研究(1900~2005)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通过整理1900年至今百多年来,有关古代女诗人研究的论著论文,简要回顾了百多年来四个不同历史时期古代女诗人的研究状况,并以唐代李冶、薛涛、鱼玄机三位女诗人为中心,从生平身世、诗歌创作、女性意识等三个方面,着重分析总结了唐三女诗人以及以她们为代表的唐“女冠诗人”群体研究的研究状况与成果,以此探寻性别视角在古代女诗人研究中的运用。
     全文共分三章。引论部分主要简单分析性别视角下古代文学研究的现状,论题中相关概念的论述,选取以唐代李冶、薛涛、鱼玄机三女诗人为中心的原因,以及本文的选题意义和所采用的方法。
     第一章主要探讨了性别视角下的古代文学研究的历史渊源与文化背景,以及性别视角进入古代文学研究的意义,回顾了1900年至今百多年来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古代女诗人研究状况。
     第二章从研究资料出发,以事实说话,从生平身世、诗歌创作、女性意识等三个方面,选取李冶、薛涛、鱼玄机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话题,归纳总结了唐三女诗人的研究状况与成果。
     第三章简要分析了以李冶、薛涛、鱼玄机为代表的唐“女冠诗人”群体研究,通过分析唐三女诗人研究现状与成果,探寻唐三女诗人的研究规律,以此来窥视性别视角在古代女诗人研究中的运用。
The paper through reorganizing the works and papers of the Tang dynasty’s poetess from 1900 to now, review these poetess study states briefly of the four different history times during the hundred of years, and take the Tang Dynasty’s poetess Li Ye, Xue Tao and Yu Xuanji, the three poetess for center study, through studying their life experiences, poem creation, and female consciousness,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three Tang Dynasty poetesses and the Taoist Priestess Poet research conditions which take the three as the representative, and also to explores Gender Perspective application in the Ancient Poetess Research.
     The whole text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chapter is briefly analyses Ancient Literature researches status on Gender Perspective, and the discussion related concept expositions in the thesis, and the reason why to select Li Ye, Xue Tao and Yu Xuanji , the three poetess of The Tang Dynasty for center study, last is about this paper selected topic significance and the methods used.
     The first chapter explores the ancient literature study’s historical origin and cultural context on Gender Perspective, and researches significances of the Gender Perspective entry to Ancient Literature study, and brief reviews Ancient Poetess Research state on the four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for a hundred years since 1900.
     The second chapter starting from the data, to the fact speaks, from life experiences, poem creation, and female consciousness the three respects, select Tang Dynasty Li Ye, Xue Tao and Yu Xuanji a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f the topics, summarizes Tang Dynasty three poetesses research conditions and results.
     The third chapter analyses Taoist Priestess Poet the Group Research which take Li Ye, Xue Tao and Yu Xuanji as the representative, through analyzing the three poetesses research of Tang Dynasty study conditions and results. exploring the three poetesses of Tang Dynasty study rules, and peeping Gender Perspective in the application Ancient Poetess Research.
引文
1 如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中华书局,1916 年版)、谭正璧《中国女性的文学生活》(光明书店,1930年版,后改名为《中国女性文学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 年第 1 版,2001 年再版)、梁乙真《中国妇女文学史纲》(开明书店,1932 年版)。
    2 参见林树明著,《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 5 月第 1 版,第 290页。
    3 如:徐珂的《历代女子白话诗选》(商务印书馆,1923)、光大中的《安徽名媛诗词征略》(安庆东方印书馆,1936)、王秀琴、胡文楷的《历代名媛文苑简编》(商务印书馆,1947)、苏者聪选注的《中国历代妇女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等等。
    4 如:陈祖美的《李清照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黄嫣梨的《朱淑真研究》(三联书店,1992)、杜芳琴的《痛菊奈何霜——农家女诗人贺双卿》(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等等。
    5 论著如:康正果的《风骚与艳情——古典诗词的女性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陈宏硕的《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女性情爱世界》(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夏晓虹的《晚明文人的妇女观》(作家出版社,2004)等,此方面的研究论文更是不胜枚举,如:黎莉的《古典文学与性别研究的一次互动》(《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 年第 1 期)、程春萍的《新视角下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形象的再思考》(《东疆学刊》,1998 年第 2 期)、周国林的《论杜牧的女性观》(《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 年第 5 期)等等。
    6 详见陈友冰,《台湾古典文学中的女性文学研究》,《安徽大学学报》,2002 年第 6 期。
    7 参见毛慧君,《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研究(1995~2004)》,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8 郭英德等著,《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中华书局,1995 年 11 月版。
     9 [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 年 12 月第 1 版。
    10 转引自林树明著,《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版。
    11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 128 页。
    12 详见李贽《焚书》,卷二《答以女人学道为短见书》,卷三《夫妇论》,中华书局,1975 年版。
    
    13 康有为,《请禁妇女缠足折》,《戊戌变法》(二)第 243 页,中国史学会主编,神州国光社,1954 年版。
    14 梁启超,《倡设女学堂启》,《时务报》,1887 年 11 月 15 日。
    15 梁令娴,《所望于吾国女子者》,见《中华妇女界》,第一卷第一期(1915 年 1 月 25 日)。
     16 张肩任,《欲倡平等先兴女学论》,《女子世界》之《女学文丛》,第二期,1904 年 2 月 16 日。
    
    17 黄霖主编、羊列荣著,《20 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诗歌卷》,东方出版中心,2006 年 1 月版。
    18 参见上海市妇女联合会主编,《上海妇女运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年 7 月版。
    19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第一卷,第 20 页,中华书局,1929 年版。
    20 施淑仪,《清代闺阁诗人征略》之《例言》,上海书店,1987 年 5 月版,据 1922 年崇明女子师范讲习所铅印本影印。
    25 大多数文学史仅偶尔涉及蔡琰、李清照、朱淑真等,如:胡适著《白话文学史(上卷)》(《民国丛书》1 编 57 册,据新月书店 1929 年版影印)、郑宾于著《中国文学流变史》(《民国丛书》3 编 52 册,据北新书局 1936 年版影印)、刘经蓭编著《中国纯文学史纲》(《民国丛书》3 编 54 册)等。而另外一些文学史如刘师培《中古文学史》(国立北京大学出版部,1923)、吴梅《辽金元文学史》(商务印书馆,1934)、宋佩苇《明代文学史》(商务印书馆,1934)、张宗祥《清代文学史》(商务印书馆,1930)则根本没有论及妇女作家。
    26 陈飞,《二十世纪中国妇女文学史著述论》,《文学评论》,2002 年第 4 期。
    27 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绪言》,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年 9 月,据 1916 年中华书局本影印。
    28 梁乙真,《清代妇女文学史》卷首《王序》,中华书局,1927 年版。
    29 梁乙真,《清代妇女学史》卷首《自序》,中华书局,1927 年版。
    30 初版于 1930 年 11 月,1931 年再版有所补正,1934 年 3 版时复有所增补,改题为《中国女性文学史》,1935 年 7 月又出版“增订本”,大抵为同一著作。至 1984 年 12 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又出版了该书的修订本,更名为《中国女性文学史话》,1991 年 7 月又复名为《中国女性文学史》。
    
    31 陆晶清,《唐代女诗人》,上海神州国光社,1933 年版。
    32 汤增敭,《<唐代女诗人>书评》,《当代文艺》,1931 年 5 月,1 卷 5 期。
    33 陶秋英,《中国妇女与文学》,北新书局,1933 年版。
    34 详见郭沫若《谈蔡文姬<胡笳十八拍>》等六篇文章、高亨《蔡文姬与<胡笳十八拍>》、胡念贻《关于<胡笳十八拍>作者的争论问题》、叶玉华《蔡文姬<胡笳十八拍>四论》均收录于《<胡笳十八拍>讨论集》,中华书局,1959 年版。
    35 详见刘大杰《关于蔡琰的<胡笳十八拍>》、卞孝萱《谈蔡琰作品的真伪问题》、王达津《<胡笳十八拍>非蔡琰作补证》、李鼎文《<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作的吗?》也均收录于《<胡笳十八拍>讨论集》,中华书局,1959 年版。
    36 如 1958 年出版的北京大学中文系 55 级同学编著的《中国文学史》即把李清照划入“北宋形式主义逆流”,其前期词“是卖弄风骚,故作娇态的不堪画面”,后期词则是“灰色的罗网”、“削弱生活斗志”。郭预衡《李清照词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文学评论》,1961 年第 2 期)认为李清照词“是一种哀鸣和挽歌似的作品”,不能被看作“爱国的情感”。
    37 如:肖达翔《卓越的女作家李清照》(《山东大学学报》,1959 年第 2 期)、唐圭璋、金启华《也论李清照》(《光明日报》1959 年 6 月 14 日)等。
    38 如:棣华《不要抬高也不要贬低李清照》(《光明日报》1959 年 4 月 12 日)、胡光舟《不能完全否定李清照》(《文汇报》1959 年 4 月 17 日)等。
    39 如:郭沫若《<再生缘>前十七卷和它的作者陈端生》(《光明日报》1961 年 5 月 4 日)、宋词《关于<再生缘>的主题思想》(《江海学刊》1961 年 12 月号)、勉仲《关于陈端生二三事》(《文汇报》1961 年 12月 16 日)等。
    40 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自序》,商务印书馆,1957 年版。
     41 王之江,《要关心妇女作家的研究工作》,《光明日报》,1985 年 3 月 12 日。
    42 如:何邦泰《我国古代艺术奇珍:论我国古代妇女诗词》(《学术论坛》,1986 年第 5 期)、李法惠《我国历代女子诗作简论》(《南都学坛》,1992 年第 1 期)等。
    43 如:王正、李景祥《唐代妇女诗作简议》(《黑龙江财专学报》,1990 年第 1 期)、金启华《宋代的女词人述略》(《盐城师专学报》,1988 年第 4 期)等。
    44 如:孟宪伟《简论唐代女中诗豪李冶诗》(《呼兰师专学报》,1986 年第 3 期)、苏者聪《唐代女中诗豪李冶》(《中国文学研究》,1992 年第 4 期)、常绍温《略谈南宋末女诗人王清惠及其诗词》(《中日宋史研讨会中方论文选编》,1991 年)、李真瑜《明代戏剧家叶小纨卒年及作品考》(《文学遗产》,1989 年第 2 期)、蒋哲伦《学近苏辛,嗣响易安:吴藻词简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 第 3 期)等。
    45 如:邵惟一《从后妃文学看后妃的人格取向》(《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3 年 1 期)、苏者聪《论唐代宫女诗及宫女命运》(《武汉大学学报》,1986 年第 5 期)、高利华《道教与诗教夹缝中的奇葩:论唐代女冠诗人》(《绍兴师专学报》,1994 年第 2 期)、章继光《唐代地方妓伶与诗歌》(《求索》,1993年第 2 期)等。
     46 康正果,《风骚与艳情——古典诗词的女性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
     47 如:沈立东《许穆夫人及其创作》(《江苏文史研究》,1997 年第 1 期)、徐传武《左棻在中国妇女文学史上的地位》(《文史哲》,1996 年第 6 期)、陈桥生《一枝独秀花蕊词:我国第一位女词人花蕊夫人》(《成都大学学报》,1995 年第 1 期)、陶淑霞《萧观音和她的诗文》(《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6 年增刊)、邓红梅《徐灿词论》(《山东师大学报》,1997 年第 3 期)、红莺《满族女诗人纳兰氏》(《满族研究》,1995 年第 2期)、周筱华《徽州才女曹诚英》(《徽州师专学报》,1996 年第 3 期)等。
     48 如:王英志《随园“闺中三大知己”论略:性灵派研究之一》(《文学遗产》,1995 年第 4 期)、《随园第一女弟子:常熟女诗人席佩兰论略》(《吴中学刊》,1995 年第 3 期)、《随园女弟子概论》(《江海学刊》,1995 年第 6 期)、《性灵派女诗人“袁家三妹”》(《复旦学报》,1995 年第 5 期)等。
    
    49 张天健,《唐代妇女诗人诗歌总体观照》,《社会科学研究》,1991 年第 1 期。
    50 参见沈立东,《唐代女诗人极其创作概况》,《淮阴师专学报》,1994 年第 1 期。
    51 参见陈文华校注,《唐女诗人集三种》之《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年 3 月第 1 版。
    56 刘加夫、刘华金,《女中诗豪李季兰》,《文史杂志》,2002 年第 5 期。
    57 张篷舟,《薛涛诗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年 6 月第 1 版,第 88 页。
    58 彭云生遗作、陈刚整理,《薛涛生卒年岁考》,《西北大学学报》丛刊《唐代文学》,第 1 期,1981 年 4 月。
    59 陈文华,《唐女诗人集三种》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年 3 月第 1 版,第 5-6 页。
    60 朱德慈,《薛涛生年再考》,《成都师专学报》,1988 年第 1 期。
    61 天问,《薛涛简论(上)》,《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 年第 3、4 期。
    62 刘天文,《薛涛生年考辨》,《社会科学研究》,1992 年第 6 期。
    63 张正则、季国平,《女诗人薛涛与望江楼公园》,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转引自刘天文,《近百年薛涛研究述评》,《天府新论》,2004 年第 3 期。
    64 唐皇甫枚的《三水小牍》中详细记载了鱼玄机笞杀婢女绿翘后,被京兆府尹杀戮的经过。《北梦琐言》记载:“女道士鱼玄机,字蕙兰,甚有才思。咸通中,适李亿补阙,后爱衰下山,隶咸宜观为道士。”《唐才子传》记载:“玄机,长安人,女道士也。性聪慧,好读书,尤工韵调,情致繁缛。咸通中及筓,为李亿补阙侍宠。夫人妒不能容,亿遣隶咸宜观披戴。”
    65 陈文华校注,《唐女诗人集三种》之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年 3 月第 1 版,第 12 页。
    66 彭志宪、张燚著,《鱼玄机诗编年译注》之序言,新疆大学出版社,1994 年 11 月第 1 版,第 3 页。
    
    67 曲文军,《女道士鱼玄机的准确卒年》,《江海学刊》,1997 年第 5 期。
    68 彭志宪、张燚著,《鱼玄机诗编年译注》之序言,新疆大学出版社,1994 年 11 月第 1 版,第 9 页。
    69 陈文华校注,《唐女诗人集三种》之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年 3 月第 1 版,第 11-12 页。
    70 苏者聪,《唐代女中诗豪李冶》,《中国文学研究》,1992 年第 4 期。
    71 如:吕维新《陆羽和李冶“婚恋之谜”》(《茶叶》,1999 年第 2 期)、周志刚《陆羽与李季兰交往考》(《农业考古》,2000 年第 2 期)、宼丹《陆羽李冶不相恋》(《农业考古》,2002 年第 4 期)、宼丹《唐代女冠的个性解放——再论陆羽李冶不相恋》(《农业考古》,2003 年第 2 期)等。
    72 吕维新,《陆羽和李冶“婚恋之谜”》(《茶叶》,1999 年第 2 期)引用学术界有关陆羽婚恋的三种观点分别是:一说陆羽是孤儿,由智积禅师委托弃官卜居竟陵的李冶父母抚养,俩人“同窗读书,青梅竹马”。一说陆羽“更隐苕溪”后,与遁入沙门的李冶在湖州巧遇,“互订鸳盟”。并说陆羽是人不是神,也有七情六欲。一说陆羽与李冶相识后,结友诗人,互倾爱慕之情,只是因为“彼此身份特殊,而不能结为秦晋之好”。
    73 周志刚,《陆羽与李季兰交往考》,《农业考古》,2000 年第 2 期。
    74 宼丹,《唐代女冠的个性解放——再论陆羽李冶不相恋》,《农业考古》,2003 年第 2 期。
    75 王辉斌,《李季兰的三次恋情及失败原因》,《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6 年第 2 期。
    76 如:卞孝萱《元稹·薛涛·裴淑》(《四川师院学报·社科版》,1980 年第 3 期)、邓剑鸣、李华飞《薛涛与元稹的关系问题及其他》(《社会科学研究》,1984 年第 4 期)、陈坦《〈薛涛与元稹的关系问题及其他〉一文辨误——与邓剑鸣、李华飞同志商榷》(《社会科学研究》,1986 年第 2 期)、马晓光《“万里桥边女校书”——文采风流的女诗人薛涛》(《文史知识》,1986 年第 9 期)、苏者聪《论元稹与薛涛》(《天府新论》,1988 年第 2 期)、王辉斌《元稹与薛涛姻缘辨正》(《荆门大学学报》,1994 年第 4 期)等。
    77 卞孝萱,《元稹·薛涛·裴淑》,《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0 年第 3 期。
    78 邓剑鸣、李华飞的《薛涛与元稹的关系问题及其他》(《社会科学研究》,1984 年第 4 期)一文,从《云溪友议?艳阳词》、薛涛诗《寄旧诗与元微之》和《谒巫山庙》、元稹《寄赠薛涛》论证了薛元存在爱情关系。
    79 刘知渐,《关于元稹、薛涛的关系问题》,《社会科学研究》,1986 年第 5 期。
    80 如吴伟斌《元稹与薛涛——兼与苏者聪同志商榷》(《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1986 年第 3 期)、《也谈元稹与薛涛的“风流韵事”》(《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88 年第 3 期)等。
    81 从谭正璧的《中国女性文学史》、民国时期的研究论文如:闻国新《女诗人鱼玄机》(《世界日报副刊》,1926 年 9 月 16 日)、卢楚娉《女冠诗人鱼玄机》(《集美周刊》,1931 年 11 卷 10 期)等,再到八十年代苏者聪《论唐代女诗人鱼玄机》(《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 年第 5 期)、世纪之交刘加夫《唐代女诗人鱼玄机》(《文史杂志》,2000 年第 5 期)等均有所论述。
    82 苏者聪,《论唐代女诗人鱼玄机》,《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 年第 5 期。
    83 苏者聪,《论唐代女诗人鱼玄机》,《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 年第 5 期。
     84 如梁乙真《中国妇女文学史纲》(开明书店,1932)及陆晶清《唐代女诗人》(神州国光社,1931)都把薛涛列入娼妓诗人范围,且作为代表作家作了重点分析。
    85 陈友山,《近世为薛涛身世翻案的第一人——读郑宾于先生〈中国文学流变史〉有感》,《文史杂志》,2002年第 5 期。
    86 申及甫,《凭史实探薛涛身世》,《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 年第 1 期。
    87 迟乃鹏,《“宾妓”——薛涛身份的准确定位》,《天府新论》,2004 年第 6 期。
    88 迟乃鹏,《“宾妓”——薛涛身份的准确定位》,《天府新论》,2004 年第 6 期。
    89 如:刘加夫《唐代女诗人鱼玄机》(《文史杂志》,2000 年第 5 期)、金思源《至情至性鱼玄机》(《文史天地》,2003 年第4期)、万伯翱《夜话晚唐女诗人鱼玄机》(《中国钓鱼》,2006 年第 6 期)等都是根据史料的记载作相关阐述。
    
    90 谭正璧,《中国女性文学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 年 7 月第 1 版,2001 年 1 月第 2 版,第 144-145 页。
    91 彭志宪、张燚著,《鱼玄机诗编年译注》之序言,新疆大学出版社,1994 年 11 月第 1 版,第 10 页。
    92 张乘健,《感怀鱼玄机》,《文学遗产》,1989 年第 4 期。
    93 梁超然,《鱼玄机考略》,《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 年第 3 期。
    94 《四库全书》录《薛涛李冶诗集》,收李冶诗十四首,加上补遗四首,共十八首。《全唐诗》存李冶诗十六首,并补遗二首,亦为十八首。
    95 详见陈文华校注,《唐女诗人集三种》前言部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年 3 月第 1 版。
    96 由于李冶现存诗歌较少,仅为十六首,目前对李冶诗歌进行较为全面完整的整理工作的,除了陈文华《唐女诗人集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年 3 月版)外,还没有专门的李冶诗集出现。
    97 丛书集成初编,《唐才子传》卷六,中华书局,1991 年第 1 版,第 82 页。
    98 万曼的《唐集叙录》收集了 108 家唐人诗集,其中有两本女诗人诗集:一是《薛涛诗》,二是《鱼玄机集》。
    99 万曼,《唐集叙录》,中华书局,1980 年 11 月第 1 版,第 255 页。
    100 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年 7 月新 1 版,第 36 页。
    101 八十年代初有甲乙两种《薛涛诗笺》问世:《薛涛诗笺》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年 9 月第 1 版,此为一般读物,用语体文、简化字横排本;《薛涛诗笺》乙,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年 6 月第 1 版,此为专门著述,用文言文、繁体字竖排本。
    102 刘天文,《薛涛诗四家注评说》之《自序》,巴蜀书社,2004 年版。
    103 朱德慈,《甄综百家继往开来——简议刘天文先生〈薛涛诗四家注评说〉》,《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 年第 3 期。
    104 丛书集成初编,《唐才子传》卷八,中华书局,1991 年第 1 版。
    105 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年 7 月新 1 版,第 30-31 页。
    106 万曼,《唐集叙录》,中华书局,1980 年 11 月第 1 版,第 310-311 页。
    107 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最早印于 1957 年,万曼的《唐集叙录》作于五十年代,印刷出版于 1980 年。
    108 [宋] 计有功撰,《唐诗纪事》记载:“刘长卿谓季兰为女中诗豪”,卷七十八,李季兰,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 年 11 月第 1 版。[清]黄周星选评,《唐诗快·移人集》,书带草堂,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
    109 施蜇存著,《唐诗百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 9 月。
    110 周容良,《对李冶其人其诗的再认识》,《河北师院学报》,1994 年第 1 期。
    111 如:孟宪伟《简论唐代女中诗豪李冶诗》(《呼兰师专学报》,1986 年第 3 期)、桑宝靖《女冠“诗豪”李冶》(《世界宗教文化》,2001 年第 4 期)、陈文华《唐代女诗人李冶身世及作品考论》(《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 年第 5 期)、刘加夫等《女中诗豪李季兰》(《文史杂志》,2002 年第 5 期)等,都是通过分析李冶的生平身世同时分析李冶的诗歌创作。
    112 如:胡荣锦《论薛涛的诗》(《广州师院学报·社科版》,1984 年第 3、4 期)、张而今《情思·才调·风度——谈薛涛诗的审美魅力》(《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 年第 2 期)、夏春豪《论薛涛诗》(《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 年第 6 期)、李凡路《谈唐代女诗人薛涛的创作》(《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 年第 1 期)、黄芸珠《略论薛涛诗风“男性化”的成因及其表现》(《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 2 期)、宗顶侠《自有兼材用,那同众草芳——薛涛诗歌所展现的心灵世界探赜》(《盐城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 年第 1 期)、姜楠《论薛涛诗作悲凉格调的成因》(《科技资讯》,2006 年第 6 期)等,从不同角度对薛涛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进行研究。
    113 朱德慈,《薛涛诗艺术风格摭谈》,《社会科学研究》,1985 年第 6 期。
    114 在薛涛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朱德慈的《试论薛氏的风格特征——兼难“无雌声”说》在薛诗风格问题的研究上,认为胡震亨对薛诗“无雌声”之评不妥当,朱文认为体悟入微、观照精细、格调柔婉、情韵哀怜是薛诗的典型个性,而这又是极具女性化的,故朱文认为“无雌声”不符合薛诗的风格特征。
    115 赵松元,《薛涛诗歌的“丈夫气”再议》,《中国文学研究》,1991 年第 2 期。
    116 如:昌炳兰《晚唐文苑中的一朵奇葩——鱼玄机诗初探》(《洛阳师专学报》,1985 年第 3 期)、吴湛莹《试论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的诗作》(《绥化师专学报》,1987 年第 3 期)、苏者聪《论唐代女诗人鱼玄机》(《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 年第 5 期)、田干生《鱼玄机诗歌创作简论》(《盐城师专学报·社科版》,1992 年第 1 期)等。
    117 吴湛莹,《试论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的诗作》,《绥化师专学报》,1987 年第 3 期。
    118 田干生,《鱼玄机诗歌创作简论》,《盐城师专学报·社科版》,1992 年第 1 期。
    119 苏者聪,《论唐代女诗人鱼玄机》,《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 年第 5 期。
    120 昌炳兰,《晚唐文苑中的一朵奇葩——鱼玄机诗初探》,《洛阳师专学报》,1985 年第 3 期。
    
    121 乐黛云,《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文学自由谈》,1991 年第 3 期。
    122 乔以钢著,《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 月第 1 版。
    123 据陈文华《唐女诗人集三种》收鱼玄机诗四十九首,另《文苑英华》载鱼玄机《折杨柳》一首,故现存诗共五十首。
    124 如:艾芹《鱼玄机的女性意识及其爱情诗》(《齐鲁学刊》,1987 年第 5 期)、桂仲斐《试谈鱼玄机的爱情诗》(《咸阳师专学报·哲社版》,1992 年第 1 期)、赵莉《评鱼玄机作品的女性意识》(《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 年 5 月,第 30 卷专辑)、叶萌《从“邻女”意象看鱼玄机的爱情悲歌》(《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教育社科综合版》,2005 年第 4 期)等。
    125 叶萌,《从“邻女”意象看鱼玄机的爱情悲歌》,《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教育社科综合版》,2005年第 4 期。
    126 赵莉,《评鱼玄机作品的女性意识》,《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 年 5 月,第 30 卷专辑。
    127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 2 册,作家出版社,1957 年,第 403 页。
    128 艾芹,《鱼玄机的女性意识及其爱情诗》,《齐鲁学刊》,1987 年第 5 期。
    129 艾芹,《鱼玄机的女性意识及其爱情诗》,《齐鲁学刊》,1987 年第 5 期。
    130 如:周容良《呼唤妇女自立、自信、自尊的诗——鱼玄机诗歌钩沉》(《天津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第 1 期)、赵莉《评鱼玄机作品的女性意识》(《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 年 5 月,第 30卷专辑)等。
    131 夏春豪,《论鱼玄机诗》,《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 年第3期。
    132 周容良,《呼唤妇女自立、自信、自尊的诗——鱼玄机诗歌钩沉》,《天津教育学院学报》,1993 年第1 期。
    133 艾芹,《鱼玄机的女性意识及其爱情诗》,《齐鲁学刊》,1987 年第 5 期。
    134 艾芹,《鱼玄机的女性意识及其爱情诗》,《齐鲁学刊》,1987 年第 5 期。
    135 白军芳,《殷勤不得语红泪一双流——谈鱼玄机和她的诗》,《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 年第 1 期。
    136 如:周良容《呼唤妇女自立、自信、自尊的诗——鱼玄机诗歌钩沉》(《天津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第 1 期)、田华林、顾予《抗争叛逆之声:论鱼玄机诗》(《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1996 年第 2 期)、刘晓红等《论鱼玄机诗作的叛逆性》(《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 年第 6 期)等。
    137 详见周良容,《呼唤妇女自立、自信、自尊的诗——鱼玄机诗歌钩沉》,《天津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第 1 期。
    138 详见田华林、顾予,《抗争叛逆之声:论鱼玄机诗》,《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1996 年第 2 期。
    139 参见刘晓红、王海波,《论鱼玄机诗作的叛逆性》,《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 年第 6 期。
    140 白军芳,《殷勤不得语红泪一双流——谈鱼玄机和她的诗》,《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 年第 1 期。
    141 王永波、黄芸珠,《论薛涛诗歌男性化审美形态的表现》,《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 年第 7 期。
    142 如:夏春豪《薛涛诗作的情感天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0 年第 3 期)、尹艳辉《自由与爱情:薛涛的女性情感世界》(《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 年第 3 期)、杨福俊《从薛涛诗作观其创作心态》(《语文学刊》,2005 年第 11 期)、宗顶侠《自有兼材用,那同众草芳——薛涛诗歌所展现的心灵世界探赜》(《盐城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 年第 1 期)等。
    143 尹艳辉,《自由与爱情:薛涛的女性情感世界》,《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 年第 3 期。
     144 陈文华校注的《唐女诗人集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年 3 月第 1 版)前言部分,以及苏者聪的《唐代女中诗豪李冶》(《中国文学研究》,1992 年第 4 期)对此均有所研究。李冶名字的分歧,源于《通志·艺文略》和《宋史·艺文志》中均名“裕”,而《唐才子传》、《唐音统签》、《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作“冶”。陈文华与苏者聪都认为李季兰的名字应当作“冶”。而关于李冶籍贯的说法,《全唐诗》说是吴兴,《唐才子传》说是峡中。陈、苏均指出:辛文房认为李冶是峡中人是从李冶的诗句“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泉常自闻”(《从肖叔子听弹琴赋得三峡流泉歌》)而来,陈、苏认为,在这首诗中李冶是以巫山神女自况,并非实写。陈文华进一步考证,认为《全唐诗》把李冶定为吴兴人,是有一定道理的。至于李冶何时入宫的问题,《唐才子传》说她是“天宝间,玄宗闻其诗才,诏赴阙,留宫中月余,优赐甚厚。”陈文华考证,李冶入宫不会早于大历暮年。
    145 其中以研究《赠邻女》这首诗为最多。如:苏者聪《受辱女旷古未有的悲声-鱼玄机的〈赠邻女〉》(《名作欣赏》,1990 年第 5 期)、姚玉光《历史的误解:时间和角色的双重错位——鱼玄机〈赠邻女〉别解》(《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 年第 3 期)考证《赠邻女》所作时间,即到底是否为鱼玄机在狱中所作;叶萌,《从“邻女”意象看鱼玄机的爱情悲歌》(《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教育社科综合版》,2005 年第4 期)通过分析诗中的“邻女”意象揭示鱼玄机的爱情悲剧及爱情观;孙艳辉《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从鱼玄机的〈赠邻女〉说起》(《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年第 6 期)逐字逐句剖析这首诗蕴藏着的鱼玄机的内心世界和所体现的性别意识。
    146 如薛涛笺、薛涛坟、薛涛井、望江楼等,这些相关辅助研究也成为薛涛研究中一个重要部分,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和关心:如费在山《薛涛笺》(《朵云》,1984 年第 6 集)、黄晓斧《薛涛坟史话》(《成都档案》,1985 年第 3 期)、任文娟《薛涛与薛涛井》(《四川文物》,1989 年第 4 期)、张斯炳《“无波古井因涛重,有色遗笺举世珍”:漫话成都薛涛井》(《文史知识》,1992 年第 4 期)、李思桢《望江楼与薛涛》(《志林大观》,1999 年第 3 期)、甘艾丹《望江楼因薛涛永恒》(《文化交流》,2005 年第 2期)等。在这方面研究较全面而透彻的是张篷舟,他的《薛涛诗笺》专列“薛涛坟”、“薛涛笺”、“薛涛井”等章进行讨论。
    
    147 《全唐诗》第 23 册,卷八零三薛涛小传,中华书局,1960 年 4 月版。
    148 《鸿雪偶存》,转引自张篷舟《薛涛诗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年版。
    149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辞海》彩图本,第三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958 页。
    150 梁乙真,《中国妇女文学史纲》,上海书店,1990 年 12 月第 1 版,据开明书店 1932 年版影印,第 225 页。
    151 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民国丛书》,2 编 60 册,据中华书局 1933 年版影印,第 27-28 页。
    152 如:邱瑰华《“唐代女冠诗人”界说》(《淮北煤师院学报》,2001 年第 6 期)、安建军、杨敏《唐代女冠诗人现象略论》(《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2 年第 6 期)、谭广旭《试论唐女冠诗人》(《零陵学院学报》,2002 年第 3 期)等。
    153 安建军、杨敏,《唐代女冠诗人现象略论》,《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2 年第 6 期。
    
    154 谭广旭,《试论唐女冠诗人》,《零陵学院学报》,2002 年第 3 期。
    155 安建军、杨敏,《唐代女冠诗人现象略论》,《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2 年第 6 期。
    156 高利华,《道教与诗教夹缝中的奇葩——论唐代女冠诗人》,《绍兴师专学报》,1994 年第 2 期。
    157 邱瑰华,《唐代女冠社会交往探析》,《江淮论坛》,2001 年第 3 期。
    158 邱瑰华,《论唐代女冠诗人的社会交往与创作的关系》,《淮北煤师院学报·哲社版》,2000 年第 2 期。
    159 瞿蜕园、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下)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 12 月版,第 1052 页。
    160 一是赵莉《唐代女冠诗人及其诗歌研究》,陕西师范大学 2002 年硕士论文,指导老师:张学忠;一是刘丽《唐代女冠诗歌研究》,西华师范大学 2005 年硕士论文,指导老师:黄鹏,文献来源中国学位论文资源数据库。
    161 赵莉,《唐代女冠诗人及其诗歌研究》,陕西师范大学 2002 年硕士论文,指导老师:张学忠,文献来源中国学位论文资源数据库。
    162 安建军,《唐代女冠诗的放情笔调——唐代女冠诗美学风貌系列研究之一》,《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 1 期。
    163 安建军,《唐代女冠酬寄诗的酬唱情怀——唐代女冠诗学美学风貌系列研究之二》,《甘肃高师学报》,2003年第 3 期。
    164 如:陈娟《薛涛、鱼玄机诗用韵概况》(《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 年第 2 期)、郭时羽《兰心蕙质各不同——略谈唐朝女诗人薛涛与鱼玄机》(《作文世界》,2004 年第 10 期)等。
    165 陈娟,《薛涛、鱼玄机诗用韵概况》,《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 年第 2 期。
    166 郭时羽,《兰心蕙质各不同——略谈唐朝女诗人薛涛与鱼玄机》,《作文世界·高中》,2004 年第 10期。
    167 如:乔孝冬《李冶、鱼玄机道士生活与诗歌创作比较》(《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年第 4 期)、赵立芳《女冠才媛李冶、鱼玄机诗歌之比较》(《学术交流》,2005 年第 9 期)等。
    168 赵立芳,《女冠才媛李冶、鱼玄机诗歌之比较》,《学术交流》,2005 年第 9 期。
    169 如李玉玲《从酬赠诗与诗品论李冶薛涛诗歌之优劣》(《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 年第 4期)。
    
    170 李玉玲,《从酬赠诗与诗品论李冶薛涛诗歌之优劣》,《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 年第 4 期。
    171 高利华,《道教与诗教夹缝中的奇葩——论唐代女冠诗人》,《绍兴师专学报》,1994 年第 2 期。
    172 如郭海文《20 世纪唐五代女性诗歌研究概况》(《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 年第 2 期)认为 20 世纪学术界对唐五代女性诗歌研究的现状概括起来主要是:一是研究对象多集中于李冶、薛涛、鱼玄机三人;二是未从文学史的角度对其进行具体、详细地勾勒,即唐五代女性诗歌史的线索还不是很清楚、明朗;三是应采用西方女权主义文论对个案进行分析、研究。戴伟华、陈彝秋《隋唐妇女与文学研究百年回顾》(《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9 年第 5 期)则认为隋唐妇女与文学研究在 20 世纪有两次研究高潮:第一次是配合五四以后的新妇女文学的发展而出现的,第二次是伴随着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的学术研究的繁荣而出现的,隋唐妇女文学研究除了包括女性作家的创作外,还包括作家对女性生活及其精神世界的关注。
    173 梁乙真,《中国妇女文学史纲》,上海书店,1990 年 12 月第一版,据开明书店 1932 年版影印,第 226页。
    174 梁乙真,《中国妇女文学史纲》,上海书店,1990 年 12 月第一版,据开明书店 1932 年版影印,第 226页。
    175 谭正璧,《中国女性文学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 年 7 月第 1 版,2001 年 1 月第 2 版,第 133 页。
    176 如:孟宪伟《简论唐代女中诗豪李冶诗》(《呼兰师专学报》,1986 年第 3 期)、苏者聪《唐代女中诗豪李冶》(《中国文学研究》,1992 年第 4 期)等。
    177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在李冶研究为数不多的十几篇论文中,95 年后的研究论文就占了五分之四以上。
    178 详见刘天文《近百年薛涛研究述评》(《天府新论》,2004 年第 3 期),这篇论文系统地总结了 20 世纪薛涛研究的主要成就,基本概括了当今薛涛研究的前沿状态。
    179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1932 年初版,作家出版社,1957 年版。
    180 如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在第二编下第四章“唐之女冠文学”中有对鱼玄机的论述;梁乙真《中国妇女文学史纲》第四章“唐代妇女文学之转变”中也专列一节李、鱼与女冠文学;谭正璧《中国女性文学史》第四章“隋唐五代诗人”也有一节专门论述鱼玄机与女道士。
    181 梁乙真,《中国妇女文学史纲》,上海书店,1990 年 12 月第 1 版,据开明书店 1932 年版影印,第 230页。
    182 梁乙真,《中国妇女文学史纲》,上海书店,1990 年 12 月第 1 版,据开明书店 1932 年版影印,第 231、234 页。
    183 谭正璧,《中国女性文学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 年 7 月第 1 版,2001 年 1 月第 2 版,第 139 页。
    184 如:闻国新《女诗人鱼玄机》(《世界日报副刊》,1926 年 9 月 16 日)、卢楚娉《女冠诗人鱼玄机》(《集美周刊》,1931 年 11 卷 10 期)、何一鸿《唐女诗人玄机评传》(《新东方·上海》,1941 年 2 卷5 期)等。
    185 如:彭志宪、张燚《鱼玄机诗编年译注》(新疆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王雪枝等《幽兰邑露红:鱼玄机传》(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 年版)等。
    《唐诗纪事》,卷七十八李季兰、鱼玄机,卷七十九薛涛,[宋]计有功撰,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 年 11 月第 1 版,1987 年 7 月新 1 版
    《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宋]陈振孙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版
    《唐才子传》,丛书集成初编,[元]辛文房撰,北京:中华书局,1991 年第 1 版
    《唐音癸签》卷八,[明]胡震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 5 月版
    《全唐诗》,第 23 册,卷八零三薛涛小传,卷八零四鱼玄机小传,卷八零五李冶小传,北京:中华书局,1960 年 4 月版
     《中国妇女文学史》,谢无量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2 年 9 月版,据 1916年中华书局本影印
    《中国妇女文学史纲》,梁乙真著,上海:上海书店,1990 年 12 月第一版,据开明书店 1932 年版影印
    《中国女性文学史》,谭正璧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 年 7 月第 1 版,2001 年 1 月第 2 版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郑振铎著,北京:作家出版社,1932 年初版,1957 年版
    《中国妇女与文学》,陶秋英著,上海:北新书局,1933 年版
    《唐代女诗人》,陆晶清著,上海:神州国光社,1933 年版
    《唐诗研究》,胡云翼著,《民国丛书》三编五十五册,上海:上海书店,1991
    年 12 月版,据商务印书馆 1930 年版影印
    《唐集叙录》,万曼著,北京:中华书局,1980 年 11 月第 1 版
    《薛涛诗笺》,张篷舟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年 6 月第 1 版
    《唐女诗人集三种》,陈文华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年 3 月第 1 版
    《中国妇女生活史》,陈东原著,上海:上海书店,1984 年 3 月版
    《中国历代才女小传》,江民繁、王瑞芳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 年 6月版
    《历代妇女著作考》,胡文楷编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年 7 月新 1 版
    《唐诗百话》,施蜇存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 9 月
    《风骚与艳情:古典诗词的女性研究》,康正果,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唐代妇女》,高世瑜著,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 年 6 月版
    《想象力的世界:道教与唐代文学》,葛兆光著,北京:现代出版社,1990 年 2月版
    《女性文学研究教学参考资料》,谢玉娥编,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 年 8月版
    《中国古代妇女史》,刘士圣著,青岛:青岛出版社,1991 年版
    《女性文学与文学女性》,曹正文著,上海:上海书店,1991 年 9 月版
    《唐代女诗人鱼玄机诗编年译注》,彭志宪、张燚著,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4 年 11 月第 1 版
    《中国社会性别的历史文化寻踪》,杜芳琴著,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年版
    《辞海》彩图本,第三卷,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年版
    《中国女性文学的传统》,严明、樊琪合著,台北:中华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 年版
    《性别诗学》,叶舒宪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年版
    《唐代妇女地位研究》,段塔丽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
    《道教与唐代文学》,孙昌武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年版
    《海峡两岸唐代文学研究史 1949-2000》,陈友冰著,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1 年版
    《古代女诗人研究》,张宏生、张雁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
    《文学、艺术与性别》,李小江等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
    《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乔以钢著,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 月第 1 版
    《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在中:1987-2003》,杜芳琴、王向贤主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林树明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版
    《中国女性主义》,荒林主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唐代妇女的生命历程》,姚平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版
    《唐代妇女生活与诗》,徐有富著,北京:中华书局,2005 年版
    《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隋唐五代卷》,傅璇琮、 蒋寅主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
    《20 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诗歌卷》,黄霖主编、羊列荣著,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年 1 月版
    《社会性别文化的历史与未来》,王凤华、贺江华等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 3 月版
    《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论著目录总汇》,谢玉娥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梁启超,《倡设女学堂启》,《时务报》,1887 年 11 月 15 日
    张肩任,《欲倡平等先兴女学论》,《女子世界》之《女学文丛》,第二期,1904年 2 月 16 日
    梁令娴,《所望于吾国女子者》,《中华妇女界》,第一卷第一期,1915 年 1 月 25日
    姜华,《介绍女诗人薛涛》,《真善美》,1929 年 1 月第 3 期 3 卷
    胡适,《三百年间中的女作家:<清闺秀艺文略序>》,《胡适文存三集》卷八,《民国丛书》,据亚东图书馆 1930 年版影印
    汤增敭,《<唐代女诗人>书评》,《当代文艺》,1931 年 5 月,1 卷 5 期
    卢楚娉,《女冠诗人鱼玄机》,《集美周刊》,1931 年 11 卷 10 期
    卞孝萱,《元稹·薛涛·裴淑》,《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0 年第 3 期
    彭云生遗作、陈刚整理,《薛涛生卒年岁考》,《西北大学学报》丛刊《唐代文学》,第 1 期,1981 年 4 月
    昌炳兰,《晚唐文苑中的一朵奇葩——鱼玄机诗初探》,《洛阳师专学报》,1985年第 3 期
    王之江,《要关心妇女作家的研究工作》,《光明日报》,1985 年 3 月 12 日
    朱德慈,《薛涛诗艺术风格摭谈》,《社会科学研究》,1985 年第 6 期
    陈坦,《〈薛涛与元稹的关系问题及其他〉一文辨误——与邓剑鸣、李华飞同志商榷》,《社会科学研究》,1986 年第 2 期
    刘知渐,《关于元稹、薛涛的关系问题》,《社会科学研究》,1986 年第 5 期
    吴湛莹,《试论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的诗作》,《绥化师专学报》,1987 年第 3 期
    王继范,《试论唐代女诗人薛涛》,《辽宁大学学报》,1987 年第 4 期
    艾芹,《鱼玄机的女性意识及其爱情诗》,《齐鲁学刊》,1987 年第 5 期
    陈坦,《当前薛涛研究概述》,《社会科学研究》,1987 年第 6 期
    朱德慈,《薛涛生年再考》,《成都师专学报》,1988 年第 1 期
    天问,《薛涛简论(上)》,《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 年第 3、4 期
    天问,《薛涛简论(下)》,《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 年第 2 期
    张乘健,《感怀鱼玄机》,《文学遗产》,1989 年第 4 期
    苏者聪,《论唐代女诗人鱼玄机》,《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 年第 5 期
    张天健,《唐代妇女诗人诗歌总体观照》,《社会科学研究》,1991 年第 1 期
    赵松元,《薛涛诗歌的“丈夫气”再议》,《中国文学研究》,1991 年第 2 期
    乐黛云,《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文学自由谈》,1991 年第 3 期
    田干生,《鱼玄机诗歌创作简论》,《盐城师专学报·社科版》,1992 年第 1 期
    苏者聪,《唐代女中诗豪李冶》,《中国文学研究》,1992 年第 4 期
    刘天文,《薛涛生年考辨》,《社会科学研究》,1992 年第 6 期
    周容良,《呼唤妇女自立、自信、自尊的诗——鱼玄机诗歌钩沉》,《天津教育学院学报》,1993 年第 1 期
    沈立东,《唐代女诗人极其创作概况》,《淮阴师专学报》,1994 年第 1 期
    周荣良,《对李冶其人其诗的再认识》,《河北师院学报·社科版》,1994 年第 1期
    高利华,《道教与诗教夹缝中的奇葩——论唐代女冠诗人》,《绍兴师专学报》,1994年第 2 期
    胡明,《关于中国古代的妇女文学》,《文学评论》,1995 年第 3 期
    周乐诗,《寄宿在“一间自己的房间”里——论传统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文艺争鸣》,1995 年第 3 期
    王辉斌,《李季兰的三次恋情及失败原因》,《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6 年第 2期
    田华林、顾予,《抗争叛逆之声:论鱼玄机诗》,《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 2 期
    梁超然,《鱼玄机考略》,《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 年第 3 期
    夏春豪,《论鱼玄机诗》,《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 年第 3 期
    曲文军,《女道士鱼玄机的准确卒年》,《江海学刊》,1997 年第 5 期
    白军芳,《殷勤不得语红泪一双流——谈鱼玄机和她的诗》,《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 年第 1 期
    申及甫,《凭史实探薛涛身世》,《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 年第 1 期
    周志刚,《陆羽与李季兰交往考》,《农业考古》,2000 年第 2 期
    邱瑰华,《论唐代女冠诗人的社会交往与创作的关系》,《淮北煤师院学报·哲社版》,2000 年第 2 期
    姚玉光,《历史的误解:时间和角色的双重错位——鱼玄机〈赠邻女〉别解》,《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 年第 3 期
    邱瑰华,《唐代女冠社会交往探析》,《江淮论坛》,2001 年第 3 期
    桑宝靖,《女冠“诗豪”李冶》,《世界宗教文化》,2001 年第 4 期
    赵莉,《评鱼玄机作品的女性意识》,《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 年 5月,第 30 卷专辑
    谭广旭,《试论唐女冠诗人》,《零陵学院学报》,2002 年第 3 期
    陈飞,《二十世纪中国妇女文学史著述论》,《文学评论》,2002 年第 4 期
    刘加夫、刘华金,《女中诗豪李季兰》,《文史杂志》,2002 年第 5 期
    陈友山,《近世为薛涛身世翻案的第一人——读郑宾于先生〈中国文学流变史〉有感》,《文史杂志》,2002 年第 5 期
    安建军、杨敏,《唐代女冠诗人现象略论》,《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2 年第 6期
    安建军,《唐代女冠诗的放情笔调——唐代女冠诗美学风貌系列研究之一》,《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 年第 1 期
    陈娟,《薛涛、鱼玄机诗用韵概况》,《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 2 期
    安建军,《唐代女冠酬寄诗的酬唱情怀——唐代女冠诗学美学风貌系列研究之二》,《甘肃高师学报》,2003 年第 3 期
    王永波、黄芸珠,《论薛涛诗歌男性化审美形态的表现》,《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 年第 7 期
    刘天文,《近百年薛涛研究述评》,《天府新论》,2004 年第 3 期
    李咏梅、谭翙,《近年来薛涛研究综述》,傅璇琮主编,《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3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9 月第 1 版
    尹艳辉,《自由与爱情:薛涛的女性情感世界》,《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 3 期
    迟乃鹏,《“宾妓”——薛涛身份的准确定位》,《天府新论》,2004 年第 6 期
    郭时羽,《兰心蕙质各不同——略谈唐朝女诗人薛涛与鱼玄机》,《作文世界·高中》,2004 年第 10 期
    李涛,《〈十离诗〉:男性中心社会里女性的十声叹息》,《名作欣赏》,2005 年第 2期
    朱德慈,《甄综百家继往开来——简议刘天文先生〈薛涛诗四家注评说〉》,《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 年第 3 期
    叶萌,《从“邻女”意象看鱼玄机的爱情悲歌》,《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教育社科综合版》,2005 年第 4 期
    李玉玲,《从酬赠诗与诗品论李冶薛涛诗歌之优劣》,《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 年第 4 期
    刘晓红、王海波,《论鱼玄机诗作的叛逆性》,《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 年第 6期
    孙艳辉,《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从鱼玄机的〈赠邻女〉说起》,《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年第 6 期
    赵立芳,《女冠才媛李冶、鱼玄机诗歌之比较》,《学术交流》,2005 年第 9 期
    陈秋笳,《唐代女冠与唐代诗歌研究》,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2 年
    赵莉,《唐代女冠诗人及其诗歌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年
    黄芸珠,《唐代女性与文学的相关性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 年
    刘丽,《唐代女冠诗歌研究》,西华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