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对明清学术思想史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就整个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史而言,明、清两代是重要的枢纽时期。这种转折不仅仅是王朝交替、社会变迁的产物,更体现着近代以来学术发展的渊源所自及其流变过程。而中国近现代著名史学家钱穆在明清学术思想史领域所展开的研究,无疑是了解明清学术思想的真实发展状况的一把钥匙。有鉴于此,本文以钱穆对明清学术思想史的研究为切入点,围绕着钱穆对明清学术思想史中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及其治明清学术思想史的思路与方法等展开,探讨与发掘钱穆自身学术思想的发展及转变,并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审视钱穆明清学术思想史研究的意义与影响,以此更好地理解明、清两代学术思想的流变。
     明、清时期为中国传统学术向近代学术转型的关键时期,钱穆对此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史研究亦较多,体现出钱穆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及特点所在。在钱穆众多的研究著述中,对明清时期学者、学派的研究是一个重点,其对明前期程朱之学、王阳明、东林学派、刘宗周等的学术思想以及《明儒学案》等代表性著述进行了分析、评价。对宏观学术思想史发展趋势的把握也是一个重点,如对明代学术思想特色、明遗民学术思想、乾嘉时期学术思想、晚清今文经学的研究等。在对明清学术思想史研究的过程中,钱穆自身的思想也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着转变,如对王阳明学术思想认识的前后变化,对《明儒学案》评价的转变等。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基本展示出了钱穆对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认识与把握及自身学术思想的变化过程,也有助于认识明清时期的学术思想发展状况。
     在对上述具体问题的研究中,体现出钱穆较为鲜明的学术研究思路,即其一、注重把握学术思想发展的脉络,在此基础上对学术思想进行审视与评定,对明清学术思想史的研究就是将其置于整个中国学术思想史以及儒学发展的趋势中进行考察,从而形成新的认识。其二、重视“从性理之学到经史之学”这一明清学术思想发展的大脉络。钱穆上述学术研究思路,无疑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重视学术传承,但冲破了传统时代乃至近代学术史研究中普遍存在的“学术门户”意识;注重从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立场上认识明清学术思想的发展状况与地位,而不是简单的比附西学;重视现代学术理念,并且创新体例,体现出现代史学的研究模式。而钱穆的弟子余英时在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中所体现出的取向与路径,也可从一个侧面看出钱穆对后来学者明清学术思想史研究的影响。
     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关于钱穆对明代学术思想的研究集中在阳明学方面,对钱穆论述明清学术思想史的整体研究更是颇为欠缺。系统地分析钱穆对明清学术思想史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明清学术思想的流变及其近代转型,另一方面可以发掘钱穆的研究本身所具备的学术典范意义,这对当代明清学术思想史研究无疑也是一种有益的借鉴。
In terms of the whole history of Chinese academic thought, the academic thought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s an important hub for the period. This transition is not only the product of dynasty alternation and social change, but also embodies the origins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in modern times and evolutionary process. The research of Qian Mu, who was a modern Chinese well-known historian, is undoubtedly a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real development of the Ming and Qing academic thought. In view of this, based on Qian Mu's research on the academic thought history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is dissertation studies some specific topics of Qian Mu's research and his thought and methods, and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Qian Mu academic thoughts. The influence of Qian Mu's research is further investigated so that the evolution of the academic thought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an be better understood.
     Ming and Qing is the critical period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academic to modern academic in China, Qian Mu has many studies in this field, which reflect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is academic thoughts. In Qian Mu's numerous research writings, he focused on the scholars and schools, especially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n the academic thoughts of Cheng-Zhu theory in early Ming dynasty, Wang Yangming, Donglin school, and Liu Zongzhou, and the representative writings such as Mingruxuean. Another key point is the grasp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acro academic thought, such as the feature of academic thoughts in Ming dynasty, academic thoughts of the adherents of Ming dynasty, academic thoughts in Qianjia period, and the study of Jinwen-Classics in late Qing dynasty, etc. 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on academic history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Qian Mu's own ideas also changed under the effects of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the change of understanding for the academic thoughts of Wang Yangming, and the change in the evaluation of Mingruxuean etc. The research on these questions exhibits Qian Mu's understanding and grasp of academic thought history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his own academic thought, and also helps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thought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study of the specific issues mentioned above embodies Qian Mu's distinctive thought for academic studies. First, the context of 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thought is emphasized, based on which the academic thought is investigated and evaluated, e.g. The study of the academic thought history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s placed in the academic thought history of China and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so that a new understanding is obtained. Secondly, h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from Neo-Confucianism to JingShi "——the development trace of academic thought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is is undoubtedly of great importance in a modern sense, for it:(1) values the academic inheritance, but transcends the popular thought of "academic school" in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academic history research;(2) advocates for understanding the condition and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ing and Qing academic thought in a perspective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rather than make a simple comparison with western theories; and (3) highlights the modern academic ideas and innovates in research styles, reflecting the modern history research paradigm. Somehow, the influence of Qian Mu on the following research for the academic thoughts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an be sensed from the research approach of Yu Yingshi, who is one of Qian mu's disciples.
     In terms of the current status, researches about Qian's study for academic thought of Ming dynasty mainly focus on the study of Yangming, while an overall study is rather scarce. A systemic analysis of Qian Mu's research can provi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for the evolution and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he academic thought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it helps to discover the meaning of Qian Mu's research as an academic example, which is undoubtedly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contemporary research on the academic thought history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引文
① 钱穆:《明清学术思想》,《香港大学校外课程部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讲堂遗录》,《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2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第207页。
    ① Jerry Dennerline, Qian Mu and the World of Seven Mansions.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中译本为[美]邓尔麟著,蓝桦译:《钱穆与七房桥世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② 诸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无锡县委员会编:《钱穆纪念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编印:《纪念钱穆先生逝世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2001年。
    ③ 李木妙:《国史大师钱穆教授生平及其著述》,《新亚学报》第十七卷,香港:新亚研究所,1994年。严耕望:《钱穆传》,《国史拟传》第五辑,“国史馆”,1995年。陈启云:《钱穆师与思想文化史学》,《钱穆先生纪念馆馆刊》,台北:台北市立图书馆,1995年。罗义俊编撰:《钱穆学案》,收入方克立、李锦全主编:《现代新儒家学案》中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郭齐勇、汪学群:《钱穆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汪学群:《钱穆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戴景贤:《钱穆》,王寿南主编:《中国历代思想家》第2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9年。陈勇:《钱穆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3页。徐国利:《钱穆史学思想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4年。陈勇:《国学宗师钱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徐国利:《一代儒宗——钱穆传》,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④ 吴展良:《学问之入与出:钱宾四先生与理学》,《台大历史学报》第26期,2000年12月。
    ① 朱湘钰:《钱穆先生思想中的阳明图像》,《国文学报》第39期,2006年6月。
    ② 皆收入《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六)》,《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0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
    ③ 周松芳:《论刘基的遗民心态》,《学术研究》,2005年第4期。关于明初学者的“遗民心态”,可参考郑克晟:《明初江南地主的衰落与北方地主的兴起》,《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郑克晟:《明代政争探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郑克晟:《元末的江南士人与社会》,《东南文化》,1990年第4期。郑克晟:《论高启与魏观:再论元末明初江南士人之境遇》,《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孙卫国:《郑天挺先生与二十世纪的明史研究》,《中国文化》,2012年第1期。
    ④ 陈祖武:《清儒学术拾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26-340页。
    ⑤ 陈祖武,朱彤窗:《乾嘉学派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630-668页。
    ⑥ 陈祖武:《钱宾四先生与<清儒学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⑦ 朱维铮:《走出中世纪二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43-145页。
    ① 路新生:《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历史教学问题》,2001年第3期。
    ② 陈勇:《“不知宋学,则无以评汉宋之是非”——钱穆与清代学术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另参见‘《钱穆传》“第六章一、清代学术史研究的力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节内容。(陈勇:《钱穆传》,第116-128页)
    ③ 刘海静:《20世纪前半期的清学史研究——以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钱穆为中心》,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④ 徐雁平:《钱穆先生的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以<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为例》,《博览群书》,2005年第3期。
    ⑤ [马来西亚]陆思麟:《钱穆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考论》,《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⑥ 李纪祥:《清代学术之“开端”》,《汉学研究》第27卷第3期,2009年9月。
    ① 武少民:《百年清学研究九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1-76页。
    ② 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84页。
    ③ 丘为君:《清代思想史“研究典范”的形成、特质与义涵》,《戴震学的形成:知识论述在近代中国的诞生》附录,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212-264页。按,该文原载于《清华学报》24卷4期,1994年12月。
    ④ 陈居渊:《20世纪清代学术史研究范式的历史考察》,《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
    ⑤ 周国栋:《两种不同的学术史范式——梁启超、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之比较》,《史学月刊》,2000年第4期。
    ⑥ 黄克武:《清代考证学的渊源——民初以来研究成果之评介》,《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11期,1991年3 月。
    ① 朱维铮:《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题记》第5-6页。
    ② 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第245页。
    ③ 罗志田:《导读:道咸“新学”与清代学术史研究》,收入章太炎、刘师培等撰,徐亮工编校:《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④ 刘海静:《20世纪前半期的清学史研究——以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钱穆为中心》,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⑤ 夏健文:《除“门户偏见”,倡“每转益进”说:论钱穆对传统学术发展的认知与阐述》,《北台国文学报》第2期,2005年6月。
    ⑥ 汪荣祖:《钱穆论清学史述评》,《台大历史学报》第26期,2000年12月。
    ① 刘巍:《二三十年代清学史整理中钱穆与梁启超胡适的学术思想交涉——以戴震研究为例》,《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② 路新生:《理解戴震——钱穆余英时“戴震研究”辨正》,《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路新生:《理解戴震(续)——钱穆余英时“戴震研究”辨正》,《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另可参考路新生所著《戴震<经考>、<与是仲明论学书>的成书年代和学术价值——兼评钱穆、余英时先生的相关论断》一文。(收于路新生:《经学的蜕变与史学的“转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③ 陈徽:《戴震与江永关系的再探讨》,《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④ [美]倪德卫著,杨立华译:《章学诚的生平及其思想》,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40页。按:该书初版于1966年。
    ① 黄兆强:《钱穆先生章学诚研究述论》,《东吴历史学报》第15期,2006年6月。
    ② 许松源:《专家与通识——章学诚的学术思路与钱穆的诠释》,《台大历史学报》第37期,2006年6月。
    ③ 徐国利,张笑龙:《钱穆、余英时的章学诚学术思想研究》,《史学月刊》,2010年第5期。
    ④ 蔡长林:《论常州学派的学术渊源——以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评论为起点》,《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28期,2006年3月。
    ⑤ 王应宪:《清代吴派学术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20-226页。另见王应宪:《清代吴派学术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支,2007年。
    ⑥ 李宝红:《半个亭林,“半之中又失其半焉”——胡适、钱穆对顾炎武学术思想的阐发》,《社会科学》,2011年第8期。
    ⑦ 粱秉赋:《经、史之间:浅谈康有为与钱穆的经学研究》,《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第1期。
    ⑧ 姜淑红:《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特论陈澧之原因析论》,《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⑨ 林庆彰:《钱穆先生的经学》,《汉学研究集刊》第1期,2005年12月。
    ⑩ 汪学群:《钱穆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另可参考郭齐勇、汪学群:《钱穆评 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钱穆评传》一书中,对于钱穆的明代学术史研究,分初期、中期、晚期作了介绍,并对王门诸流派有所涉及。
    ① 郭齐勇、汪学群:《钱穆学术思想探讨》,《学术月刊》,1997年第2期。
    ② 汪学群:《钱穆的理学观》,《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③ 徐国利:《钱穆的学术史方法与史识——义理、考据与辞章之辨》,《史学史研究》2005年第4期。
    ④ 郑吉雄:《钱穆先生治学方法的三点特性》,《文史哲》,2000年第2期。
    ⑤ 汪学群:《钱穆学术思想史方法论发徽》,《孔子研究》,1996年第1期。
    ① [汉]司马迁:《六国年表》,《史记》卷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86页。
    ② 关于近代以来的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可参看刘海静:《20世纪前半期的清学史研究——以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钱穆为中心》,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亦可参考罗志田:《导读:道咸“新学”与清代学术史研究》一文,收入徐亮工编校:《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③ 谢无量:《阳明学派》,上海:中华书局,1928年。
    ① 章太炎:《王文成公全书题辞》,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807-1811页。
    ② 语出朱维铮。详见章太炎著,朱维铮校点:《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前言》第1-20页。
    ③ 详见章太炎著,朱维铮校点:《检论》,《章太炎全集》(三)》。
    ④ 章太炎:《清代学术之系统》,徐亮工编校:《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9-38页。
    ⑤ 章太炎:《汉学论》(上),《汉学论》(下),徐亮工编校:《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第45-49页。
    ⑥ 梁启超:《阳明先生传及阳明先生弟子录序》,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下册,第1811-1812页。
    ⑦ 钱穆对梁启超此论多有批评,详见本论文第五章第一节“钱穆明清学术思想史研究的现代意义”中的内容。
    ① 详见梁启超著,朱维铮校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
    ② 胡适:《胡适文存》,欧阳哲生编:《胡适全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82-304页。
    ③ 胡适:《胡适文存》,欧阳哲生编:《胡适全集》第2册,第288页。
    ④ 详见胡适著,欧阳哲生编:《胡适全集》第7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⑤ 详见《胡适集外学术文集》卷五中诸篇文章,欧阳哲生编:《胡适全集》第7册。另外,关于戴震《水经注》一公案,可参考纪果庵:《清人窃书论》,《古今》1944年第49期。
    ⑥ 何炳松:《浙东学派溯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页。
    ⑦ 何炳松:《浙东学派溯源》,《自序》第3-4页。
    ① 详见本论文第三章第三节“钱穆对乾嘉时期学术思想的研究”中的相关论述。
    ② 甘孺辑述:《永丰乡人行年录(罗振玉年谱)》,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06页。另见:罗振玉著,顾迁校点:《本朝学术概略》,《清代学术源流考》,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99页。
    ③ 详见罗振玉著,顾迁校点:《本朝学术概略》,《清代学术源流考》,第99-136页。
    ① 罗振玉著,顾迁校点:《本朝学术概略》,《清代学术源流考》,第103页。
    ② 罗振玉此言之意,实际上与清廷一直以来所宣扬的纲常伦理相一致。参见本论文第三章第三节“钱穆对乾嘉时期学术思想的研究”一节相关内容。
    ③ 冯友兰:《中国哲学小史》,《三松堂全集》第3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20、521-522页。按:该书于1933年12月由商务印书馆初版,为“百科小丛书”之一种。
    ①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三松堂全集》第3卷,第410页。按:1934年9月,该书由商务印书馆初版。
    ②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上海:开明书店,1941年,《自序》第1-2页。
    ③ 关于钱穆与近代以来学术风气之间的关系,可参考王汎森:《钱穆与民国学风》,《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1-183页。以及王晴佳:《钱穆与科学史学之离合关系——1926-1950》,《台大历史学报》第26期,2000年12月。
    ④ 该四文皆收于《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一书中。关于钱穆的经学研究,参见林语堂:《谈钱穆先生之经学》,李振声编:《钱穆印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242-247页。以及严寿澄:《王官学、私家言与历史大传统——钱宾四经学观指要》,《百年中国学术表微·经学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37-385页。林庆彰:《钱穆先生的经学》,《汉学研究集刊》第1期,2005年12月。
    ⑤ 学术界对钱穆史学及史学思想的系统研究,可参考徐国利:《钱穆史学思想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4年。以及李木妙:《从传统到现代——钱穆史学研究》,香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① 严耕望:《钱穆传》,《国史拟传》第五辑,“国史馆”,1995年,第310-311页。
    ② 钱穆:《国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弁言》第1-2页。
    ③ 钱穆:《刘向敞父子年谱自序》,《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第1页。
    ① 参见钱穆:《素书楼经学大要三十二讲》,《讲堂遗录》,《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2册,《出版说明》第2页。以及陈勇:《钱穆传》,第72页。
    ② 钱穆:《王守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关于该书的撰写及初版时间,详见第二章第三节“钱穆对王阳明学术思想认识的转变”中的相关内容。
    ③ 钱穆:《素书楼经学大要三十二讲》,《讲堂遗录》,《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2册,第862-863页。亦可参考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162-163页。
    ④ 钱穆:《素书楼经学大要三十二讲》,《讲堂遗录》,《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2册,第916-917页。
    ① 钱穆:《王船山孟子性善义阐释》,《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0年,第74页。按:下文中引用该版《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不再标注版本信息:若引用其他版本,则另行注明。另外,《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1-8册,于1976年至1980年由东大图书有限公司初版。钱穆逝世后,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钱宾四先生全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得以再次整理,并修订出版,此次整理,虽然对原版中的排印、标点等方面的错误多有纠正,不过在所收文章的发表时间等方面亦有新的讹误出现。再者,东大图书有限公司版毕竟多由钱穆本人改订、校对,故笔者引用该《论丛》,多以东大图书有限公司版为主。然而,《钱宾四先生全集》版《论丛》中亦增入多篇文章,若涉及这些文章,则引用《钱宾四先生全集》版。
    ② 钱穆:《崔东壁遗书序》,《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284页。
    ③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序》第1页。
    ④ 详见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274-282页、第206-240页。
    ⑤ 关于章学诚的心理隐微之处以及《史籍考》的撰修过程,可参考乔治忠:《<史籍考>编纂问题的几点考析》,《史学史研究》,2009年第2期。
    ⑥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中,对罕见的学术思想史资料亦多有保存,如其摘抄潘平格《求仁录》(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61-70页.)等。另外《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之《附表》,排比史料,记述颇丰,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知人论世。
    ① 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794-812页,第848-864页。
    ② 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第246-247页。
    ③ 参见陈祖武:《钱宾四先生与<清儒学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④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序》第1-2页。
    ⑤ 钱穆:《后跋》,《清儒学案序目》,《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2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第619页。
    ① 钱穆:《明清学术思想》,《香港大学校外课程部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讲堂遗录》,《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2册,第228-229页。
    ② 钱穆:《后跋》,《清儒学案序目》,《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2册,第620页.
    ③ 钱穆:《后跋》,《清儒学案序目》,《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2册,第620页。
    ④ 钱穆:《<清儒学案>序》,《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372页。
    ⑤ 钱穆:《<清儒学案>序》,《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368页。
    ① 钱穆:《<清儒学案>序》,《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370-371页。
    ② 钱穆:《<清儒学案>序》,《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370页。
    ③ 钱穆:《<清儒学案>序》,《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370、371页。
    ④ 钱穆:《<清儒学案>序》,《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371页。
    ①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钱宾四先生全集》第9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第403页。
    ② 柳诒徵:《清儒学案摘钞》,《清儒学案序目》,《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2册,第621-639页。按:柳诒徵日记中摘钞钱穆《清儒学案》的内容,由柳曾符(1932-2005年,柳诒徽长孙)于1987年公布。
    ③ 柳诒徵:《审查<清儒学案>报告书》,《清儒学案序目》,《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2册,第639-640页。
    ① 钱穆:《后跋》,《清儒学案序目》,《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2册,第620页。
    ② 详见钱穆:《中国思想史》,《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4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出版说明》第1页。
    ③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钱宾四先生全集》第9册,《序》第9页。
    ④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钱宾四先生全集》第9册,《例言》第13页。
    ⑤ 后改为“中国文化大学”。
    ⑥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钱宾四先生全集》第33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自序》第1页。
    ① 钱穆:《朱子学流衍韩国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9年,第289页。按:下文中引用该版《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不再标注版本信息;若引用其他版本,则另行注明。
    ② 钱穆:《素书楼经学火要三十二讲》,《讲堂遗录》,《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2册,第834页。
    ③ 详见钱穆:《素书楼经学火要三十二讲》,《讲堂遗录》,《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2册,《出版说明》第2-3页。
    ④ 即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9年。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0年。
    ① 钱穆:《王守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20页。
    ② 钱穆:《王守仁》,第20-22页。
    ③ 钱穆:《中国儒学与传统文化》,《中国学术通义》,《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5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第89页。
    ① 钱穆:《阳明良知学述评》,《学原》第1卷第8期,1947年12月。
    ② 钱穆:《中国思想史》,《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4册,第214页。按:钱穆此书于1952年11月由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初版,于1977年4月由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改定版,并于1980年再版。本文所据的联经版即由学生书局再版为底本重新整理出版。(见《中国思想史》之“出版说明”。)
    ③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钱宾四先生全集》第9册,第235页。按:钱穆此书于1953年6月由中华文化出版事业社初版,于1977年4月由台湾学生书局出版修订版,1984年2月再版。本文所据的联经版即由学生书局再版为底本重新排校出版。(见《宋明理学概述》之“出版说明”。)
    ④ 钱穆:《明清学术思想》,《香港大学校外课程部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讲堂遗录》,《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2册,第207页。
    ⑤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钱宾四先生全集》第9册,第238页。
    ①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钱宾四先生全集》第9册,第299页。
    ②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钱宾四先生全集》第9册,第297页。
    ③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钱宾四先生全集》第9册,第289页。
    ④ 钱穆:《陈白沙先生五百三十四年诞辰纪念会讲词》,《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1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第45页。按:此文约成于1962年。(见本书第46页。)
    ⑤ 钱穆:《明初朱子学流衍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14页。
    ① 钱穆:《明初朱子学流衍考》,第10页。
    ② 钱穆:《中国学术特性》,《中国学术通义》,第217-218页。
    ③ 钱穆:《素书楼经学大要三十二讲》,《讲堂遗录》,《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2册,第818页。
    ④ 钱穆:《素书楼经学大要三十二讲》,《讲堂遗录》,《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2册,第899页。
    ⑤ 钱穆:《素书楼经学大要三十二讲》,《讲堂遗录》,《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2册,第837页。
    ① 关于明代的经学研究,可参考饶宗颐:《时代经学的发展路向及其渊源》,李威熊:《明代经学发展的主流与旁支》,小岛毅著,张文朝译:《明代礼学的特点》等文,皆收入林庆彰、蒋秋华主编:《明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年。以及林庆彰:《明代经学研究论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4年。
    ② 钱穆:《素书楼经学大要三十二讲》,《讲堂遗录》,《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2册,第839、840、845页。
    ③ 钱穆:《素书楼经学火要三十二讲》,《讲堂遗录》,《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2册,第834页。
    ④ 钱穆:《素书楼经学大要三十二讲》,《讲堂遗录》,《钱宾四生全集》第52册,第845页,第846页。
    ① 钱穆:《素书楼经学大要三十二讲》,《讲堂遗录》,《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2册,第847页。
    ② 清代史家对明亡原因的反思,值得关注。可参考姜胜利《清人明史学探研》一书上编第四章“清人对于明亡诸问题的认识”中的相关内容。(姜胜利:《清人明史学探研》,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8-86页。)
    ③ 钱穆:《国学概论》,第229-230页。
    ④ 钱穆:《明初朱子学流衍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1页。
    ① 详见钱穆:《明初朱子学流衍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4页。
    ② 钱穆:《明初朱子学流衍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4-5页。
    ③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增订版)第7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1页。
    ④ 钱穆:《明初朱子学流衍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5页。
    ⑤ 钱穆:《明初朱子学流衍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6页。
    ① 钱穆:《明初朱子学流衍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7页。
    ② 钱穆:《明初朱子学流衍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8页。
    ③ 钱穆:《明初朱子学流衍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9页。
    ④ 钱穆:《明初朱子学流衍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10页。
    ① 详见黄宗羲:《明儒学案》,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增订版)第8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407-410页。
    ② 钱穆:《罗整庵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45页。
    ③ 钱穆:《罗整庵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46页。
    ④ 钱穆:《罗整庵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50页。
    ⑤ 钱穆:《罗整庵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55页。
    ⑥ 钱穆;《罗整庵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58页。
    ⑦ 钱穆:《罗整庵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60页。
    ① 钱穆:《罗整庵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67页。
    ②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钱宾四先生全集》第9册,第245页。
    ③ 有关刘宗周、黄宗羲对薛瑄的评价,详见黄宗羲:《明儒学案》,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增汀版)第7册,《师说》第9-10页,第121页。
    ④ 钱穆:《明初朱子学流衍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2页。
    ① 钱穆:《明初朱子学流衍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2-23页。
    ② 钱穆:《明初朱子学流衍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3页。
    ③ 钱穆:《明初朱子学流衍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4-25页。
    ④ 详见黄宗羲:《明儒学案》,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增订版)第7册,第121-122页。
    ① 钱穆:《明初朱子学流衍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6、27页。
    ② 钱穆:《明初朱子学流衍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8页。
    ③ 钱穆:《明初朱子学流衍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9页。
    ④ 钱穆:《明初朱子学流衍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9-30页、第31页。
    ⑤ 钱穆:《明初朱子学流衍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32页。
    ①曾端著,王秉伦点校:《曹端集》卷六,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10页。
    ②钱穆:《明初朱子学流衍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9页。
    ③钱穆:《明初朱了学流衍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33页。
    ④钱穆:《明初朱子学流衍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19-20页。
    ① 钱穆:《王守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
    ② 钱穆:《王守仁》,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关于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与《百科小丛书》的关系,以下作简要解释。王云五曾说:“我在接任编译所所长之第一年内,即自十年(1921年)底迄十一年(1922年)底,首先实施后开三事……创编各科小丛书,以为他日编印《万有文库》之准备。”(王云五著,王学哲编:《岫庐八十自述》(节录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而《百科小丛书》即为《万有文库》中的一部分。王云五于1929年曾言:“并编印各种治学门径之书,如百科小丛书、国学小丛书……陆续刊行者,既三四百种,今拟广其组织,谋为更有系统之贡献;除就汉译世界名著及上述各丛书整理扩充外,并扩入国学基本丛书及种种重要图籍,成为《万有文库》。”(王云五:《万有文库第一、二集刊行缘起》,收入宋应离、袁喜生、刘小敏编:《20世纪中国著名编辑出版家研究资料汇辑》第2册,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50页。)
    ① 详见罗义俊著《钱宾四先生简谱》(收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无锡县委员会编:《钱穆纪念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11页。),罗义俊编撰:《钱穆学案》(收入方克立、李锦全主编:《现代新儒家学案》中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647页。),胡美琦著《钱宾四先生著作(专书)目录》(收入《钱穆纪念文集》,第328页。),李木妙著《国史火师钱穆教授生平及其著述》(《新亚学报》第十七卷,香港:新亚研究所,1994年,第87、]07、120页。),郭齐勇、汪学群著《钱穆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313页。),汪学群著《钱穆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305页。)。
    ② 戴景贤:《钱穆》附录二《钱宾先生著作目录》,王寿南主编:《中国历代思想家》第2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48页。
    ③ 钱穆:《阳明学述要》,《钱宾四先生全集》第10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出版说明》第1页。
    ④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序》第1页。
    ⑤ 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合刊》,《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1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第143-144页。按:《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合刊》由台北东大图书公司于1983年初版。(见《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1册“出版说明”。)
    ⑥ 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合刊》,《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1册,第144页。
    ① 陈勇:《钱穆传》,第53页。
    ②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701页。
    ③ 朱湘钰认为,“《阳明学述要》与《王守仁》的大纲、内容,相去不远”,故其以《阳明学述要》为钱穆早年对阳明学的理解。(朱湘钰:《钱穆先生思想中的阳明图像》,《国文学报》第39期,2006年6月。)笔者则以为,改订后的《阳明学述要》一书,并不能作为钱穆早期研习阳明学的代表作,而本文正是从此次改订过程中来分析钱穆认识阳明学的前后变化。
    ① 本文以下所据《钱宾四先生全集》版《阳明学述要》一书,即以1955年“正中书局”版《阳明学述要》为底本,进行重排,内容并未更改。(见钱穆:《阳明学述要·出版说明》,《钱宾四先生全集》第10册。)钱穆此次改订中,如字、词、句表述方式上的改变,因并未能反映出其思想变化,则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中。改订中亦有理学思想转变之外的内容,如将“老庄”一词改为“庄老”(钱穆:《阳明学述要》,《钱宾四先生全集》第10册,第92页。),此与钱穆在20世纪40、50年代对“道家”学术思想的研究有关(参见钱穆:《庄老通辨》,《钱宾四先生全集》第7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此类内容本文亦不作探讨。
    ② 钱穆:《阳明学述要》,第61、63、65、77页。关于宋儒“变化气质”之论,钱穆在《阳明学述要》中增入一段话说:“宋儒意见,人生一切习惯,皆从躯体起。他们所谓‘气质’,即指躯体而言.他们理想的人生,一切应服从纯理性的指导,不该为躯体所左右或主宰。故须变化气质。”(钱穆:《阳明学述要》,《钱宾四先生全集》第10册,第10页。)可见钱穆此时对宋儒学术思想亦有了新的认识。
    ③ 钱穆:《阳明学述要》,第76页。
    ① [明]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41页。
    ② 钱穆:《王守仁》,第71页。
    ③ 钱穆:《阳明学述要》,第79页。
    ④ 钱穆:《王守仁》,第72页。
    ⑤ 钱穆:《王守仁》,第78页。
    ① 钱穆:《阳明学述要》,第87-89页。
    ② 按:钱穆于《宋明理学概述》一书中。即指出《拔本塞源论》与张载《西铭》的不同,详见钱穆:《宋明理学概述》,《钱宾四先生全集》第9册,第266页。
    ③ 钱穆:《王守仁》,第78-79页。
    ④ 钱穆:《阳明学述要》,第89-90页。
    ① 钱穆:《阳明学述要》,第100-101页。
    ② 原文见黄宗羲:《明儒学案》,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增订版)第7册,《师说》第16页。
    ③ 钱穆:《王守仁》,第98页。
    ④ 详见钱穆:《读<刘蕺山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68-278页。按:此文未注明作年及发表时间,然据笔者考证,《读<刘蕺山集>》一文应当是作于或改定于1971年3月以后,且更似在1976年左右,此文观点乃钱穆的晚年认识。详见第二章第五节“钱穆论刘宗周的学术思想”中的相关内容。
    ⑤ 如黄宗羲即对“四句教”有所怀疑,详见黄宗羲:《明儒学案》,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增订版)第7册,第381-382页。
    ⑥ 钱穆:《王守仁》,第98页。
    ⑦ 钱穆:《阳明学述要》,第108页。
    ① 钱穆:《阳明学述要》,第113页。
    ② 钱穆:《阳明学述要》,第115-116页。
    ③ 钱穆:《阳明学述要》,第116页。
    ① 钱穆:《阳明学述要》,第116页。
    ② 钱穆:《王守仁》,第110页。
    ③ 钱穆:《阳明学述要》,第122-123页。
    ④ 钱穆:《阳明学述要》,第124页。
    ⑤ 钱穆:《王守仁》,第114页。
    ⑥ 参见黄宗羲:《明儒学案》,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增订版)第7册,第377页、第445-448页;孙奇逢:《理学宗传》,张显清主编:《孙奇逢集》(上),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874-875页。
    ⑦ 钱穆:《阳明学述要》,第127页。
    ① 关于钱穆学术思想转变的自述,参看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从(七)》,《序》第1-2页。
    ② 钱穆:《阳明学述要》,第100页。类似的说法见钱穆:《王守仁》,第89-90页。
    ① 钱穆:《阳明学述要》,第73页。类似的说法见钱穆:《王守仁》,第65页。
    ② 钱穆:《阳明学述要》,第79页。类似的说法见钱穆:《王守仁》,第70页。按:《阳明学述要》中有多处增入“晚年”一词,即更强调王阳明的晚年思想。
    ③ 余英时:《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长春:吉林出版集团责任有限公司,2008年,第175-211页。另可参考余英时:《从政治生态看朱熹学与王阳明学之间的异同》,《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余英时文集》第10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46-362页。
    ①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自序》第1页,第9页。
    ②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5页。
    ③ 钱穆论及顾宪成对王阳明及王学末流的批评,详见钱穆:《宋明理学概述》,《钱宾四先生全集》第9册,第350-352页。钱穆还指出顾宪成“而于阳明晚年天泉桥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一语,尤致深斥。”(钱穆:《顾泾阳高景逸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50页。)
    ④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1页。
    ⑤ 钱穆:《顾泾阳高景逸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64页。
    ① 钱穆:《国学概论》,第242页。
    ② 钱穆:《顾泾阳高景逸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从(七)》,第261-262页。
    ③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9-20页。
    ④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钱宾四先生全集》第9册,第348页。
    ① 黄宗羲:《明儒学案》,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增订版)第8册,第726-727页。
    ② 详见黄宗羲:《明儒学案》,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增订版)第8册,第862-864页。
    ③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0页。
    ④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钱宾四先生全集》第9册,第349页。
    ⑤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8-19页。
    ⑥ 钱穆:《顾泾阳高景逸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67页。
    ①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0页。
    ②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钱宾四先生全集》第9册,第353-354页。
    ③ 钱穆:《明清学术思想》,《香港大学校外课程部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讲堂遗录》,《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2册,第223页。
    ④ 钱穆:《晚明学术》,《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1册,第380页。
    ⑤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钱宾四先生全集》第9册,第349页。
    ⑥ 钱穆:《顾泾阳高景逸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45页。
    ①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钱宾四先生全集》第9册,第362页。
    ②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钱宾四先生全集》第9册,第364-365页。
    ①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钱宾四先生全集》第9册,第367-368页。
    ②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2-14页。
    ③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4、15页。
    ①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钱宾四先生全集》第9册,第369页,第373-374页。
    ②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钱宾四先生全集》第9册,第377页,第382-384页。
    ③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6页。
    ①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9页。
    ②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0页。
    ③ 钱穆:《顾泾阳高景逸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45页。
    ④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0.21页。
    ① 钱穆:《顾泾阳高景逸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55页。
    ②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1-22页。
    ③ 钱穆论及黄宗羲治史,亦曾言:“此等处可悟明末遗老史学,实自东林导源也。”(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35页。)
    ④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1页。
    ① 关于刘宗周生平与思想的研究,参看詹海云:《刘蕺山的生平与其学术思想》,台湾大学硕士论文,1979年。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李振纲:《证人之境-—刘宗周哲学的宗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黄敏浩:《刘宗周及其慎独哲学》,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1年。陈立骧:《刘蕺山哲学思想研究》,(台湾)成功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林庆彰:《刘宗周与<大学>》,《刘霵山学术思想论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8年。陈寒鸣:《刘宗周与晚明儒学》,《中国哲学》第9期,2000年。
    ② 黄宗羲:《明儒学案》,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增订版)第8册,第884-992页。
    ③ 钱穆《国学概论》于19261928年间撰成,涉及刘宗周的部分作于1928年。(钱穆:《国学概论》,《弁言》。)
    ④ 钱穆:《国学概论》,第242页。
    ⑤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6页。
    ① 钱穆:《国学概论》,第243-244页。
    ②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钱宾四先生全集》第9册,第394-395负。
    ③ 钱穆:《国学概论》,第244页。
    ④ 钱穆:《国学概论》,第244-245贝。
    ①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6页。
    ② 钱穆:《国学概论》,第244页。
    ③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钱宾四先生全集》第9册,第391、393页。
    ④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5页。该《序》原文见黄宗羲:《先师蕺山先生文集序》,《南雷诗文集(上)》,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增订版)第10册,第53-55页。
    ①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钱宾四先生全集》第9册,第394页。
    ② 详见本论文第三章第二节“钱穆对《明儒学案》之评价”中的相关内容。
    ③ 钱穆:《读<刘蕺山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68页。
    ① 详见钱穆:《中国史学名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235、242、236页。
    ② 钱穆:《朱子新学案》第1册,《钱宾四先生全集》第11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第13页。
    ③ 钱穆:《罗念庵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63-64页。
    ④ 钱穆:《顾泾阳高景逸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61、265页。
    ⑤ 详见钱穆:《明初朱子学流衍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1-33页。
    ⑥ 钱穆:《读陈建<学蔀通辩>》,《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14页。
    ⑦ 钱穆:《读<刘蕺山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72、277页。
    ① 钱穆:《读<刘蕺山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78贝。
    ② 详见第三章第二节“钱穆对《明儒学案》之评价”中的相关内容。
    ③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从(七)》中所收的文章确有钱穆晚年改定者,见第三章第二节“钱穆对《明儒学案》之评价”一节注释中按语。
    ④ 钱穆:《读<刘蕺山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70、272、275页。
    ⑤ 钱穆:《读<刘蕺山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从(七)》,第278页。
    ① 钱穆:《读<刘蕺山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72页。
    ② 刘宗周:《明儒四先生语录序》,《刘宗周全集》第四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9、60页。
    ③ 钱穆:《读<刘蕺山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77页。
    ④ 刘宗周:《阳明传信录》三,《刘宗周全集》第五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6页。
    ⑤ 刘宗周:《阳明传信录》三,《刘宗周全集》第五册,第77页。
    ⑥ 关于钱穆晚年为学转向,参见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从(七)》,《序》第1-2页。
    ① 钱穆:《明清学术思想》,《香港大学校外课程部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讲堂遗录》,《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2册,第224、227页。
    ②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自序》第1页。可参考陈勇:《“不知宋学,则无以评汉宋之是非’钱穆与清代学术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③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自序》第1页。
    ① 钱穆:《国学概论》,第246页。
    ② 钱穆:《晚明学术》,《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从(七)》,《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1册,第380-381页。
    ③ 关于黄宗羲思想之转变,可参考何佑森:《黄梨洲晚年思想的转变》,《故宫文献》第3卷第1期,1971年12月。
    ④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增订版)第7册,《自序》第3页。
    ⑤ [清]黄宗羲:《蕺山学案》,《明儒学案》卷六十二,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增订版)第8册,第927页。
    ① [明]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第141页。
    ② [清]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鲒埼亭集内编》卷十一《碑铭六》,朱铸禹汇校集注:《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19-220页。
    ① 钱穆:《国学概论》,第246-247页。
    ② 关于陈确思想与刘宗周、顾炎武,以及其后学者的关系,参看[日]马渊昌也:《从刘宗周到陈确——宋明理学向清代儒教转换的一个形态》,收入吴震、吾妻重耳主编:《思想与文献:日本学者宋明儒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00-415页。
    ③ 钱穆:《晚明学术》,《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1册,第382页。
    ④ 钱穆:《国学概论》,第247-249页。
    ①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49-50页。
    ② 相似的论述,见钱穆:《晚明学术》,《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1册,第382页。
    ③ 该按语见陈确:《陈确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9页。
    ④ 刘述先:《黄宗羲心学的定位》,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12页。
    ⑤ 见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10册,第358-376页。
    ⑥ 该稿收入《南雷文案》第8卷。
    ①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49页。
    ② 关于黄宗羲和陈确学术思想之间的联系,还可参考主汎森:《<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的一件公案——再论黄宗羲与陈确的思想交涉》,新亚学术期刊编辑委员会编:《钱宾四先生百龄纪念会学术论文集》(《新亚学术集刊》,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2003年,第14期),第241-260页。
    ③ 全祖望称:“当是时,北方则孙先生夏峰,南方则黄先生梨洲,西方则先生,时论以为三大儒。”按此处先生”即指李颙。(全祖望撰,朱铸禹汇校集注:《二曲先生窆石文》,《鲒埼亭集内编》卷十二《碑铭七》,《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册,第237页。)
    ④ 钱穆:《国学概论》,第249页。
    ⑤ 钱穆:《国学概论》,第250页。
    ① 钱穆:《陆桴亭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31、38页。
    ② 钱穆:《国学概论》,第251-252页。关于钱穆对顾炎武学术思想的研究,参见李宝红:《半个亭林,“半之中又失其半焉”——胡适、钱穆对顾炎武学术思想的阐发》,《社会科学》,2011年第8期。
    ③ 钱穆:《国学概论》,第267-268页。按:钱穆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时,仍持此论。(见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52页。)
    ④ 钱穆:《顾亭林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56页。
    ① 钱穆:《素书楼经学大要三十二讲》,《讲堂遗录》,《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2册,第851页。类似的论述,见本书第899页。按:钱穆该课程讲授于1974年9月至1975年夏。
    ② 钱穆:《国学概论》,第257页,第252-253页。
    ③ 钱穆:《中国思想史》,《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4册,第239页。
    ④ 钱穆:《中国思想史》,《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4册,第233页。
    ⑤ 钱穆:《国学概论》,第257页。
    ① 钱穆:《中国儒学与文化传统》,《中国学术通义》,《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5册,第91-92页。
    ② 钱穆:《中国学术特性》,《中国学术通义》,《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5册,第218页。
    ③ 钱穆:《晚明学术》,《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1册,第390页。按:文中所言“现量”、“比量”为佛学术语。
    ① 钱穆:《清儒学案序》,《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376页。
    ②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73-174页。汀荣祖批评饯穆此论,说:“钱穆尤其不应误解亭林所谓著书不如抄书之真意。顾氏之意,仅仅是说,盗窃或改窜他人的著作,还不如忠实的抄书,而此—误解,确也可能曲解亭林以考据为目的而非手段。所谓上承亭林,是否即延续复古与抄书的传统?显然不是。”(汪荣祖:《钱穆论清学史述评》,《台火历史学报》第26期,2000年12月,第105页。)今按,钱穆言顾炎武及其他明遗民“钞书”,并无贬义,文中所提及各家诸种著述,皆是钱穆所大加赞扬者。盖钱穆此言乃为了解释明遗民为学特色,确有“纂辑”之共同风气,汪荣祖对钱穆此论实属误解。
    ③ 钱穆:《明清学术思想》,《香港大学校外课程部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讲堂遗录》,《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2册,第233-234页。
    ① 钱穆:《国学概论》,第267页。
    ② 钱穆:《明清学术思想》,《香港大学校外课程部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讲堂遗录》,《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2册,第237页。
    ③ 钱穆:《国学概论》,第252页。
    ④ 钱穆:《国学概论》,第268-269页。
    ⑤ 钱穆:《顾亭林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56页。
    ⑥ 钱穆:《中国思想史》,《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4册,第233页。
    ① 钱穆:《明清学术思想》,《香港大学校外课程部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讲堂遗录》,《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2册,第242页。
    ② 钱穆:《中国思想史》,《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4册,第234页。
    ③ 钱穆:《明清学术思想》,《香港大学校外课程部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讲堂遗录》,《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2册,第242页。
    ④ 钱穆:《陆桴亭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47页。
    ①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70-173页。
    ② 钱穆:《中国学术特性》,《中国学术通义》,《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5册,第218页。
    ③ 钱穆:《明清学术思想》,《香港大学校外课程部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讲堂遗录》,《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2册,第234-235页。
    ④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61-162页。
    ① 钱穆:《明清学术思想》,《香港大学校外课程部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讲堂遗录》,《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2册,第231页。
    ② 钱穆:《顾亭林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68、69页。
    ③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64、165页。
    ④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32-133页。
    ①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自序》第1-2页。按:钱穆提及徐介“遗民不世袭”语,原出自全祖望所引述,“狷石笑曰:‘吾辈不能永锢其子弟以世袭遗民也,亦以明矣。然听之则可矣,又从而为之谋,则失矣。’”(全祖望撰,朱铸禹汇校集注:《题徐狷石传后》,《鲒埼亭集外编》卷三十《题跋四》,《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下册,第1365页。)
    ② 此语出自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47页。
    ③ 钱穆:《国学概论》,第246页。
    ① 详见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9-10页。
    ②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6页。
    ③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34页。
    ④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8、29、30页。
    ⑤ 李木妙认为此文发表于1943年(李木妙:《国史大师钱穆教授生平及其著述》,第135页)。
    ⑥ 钱穆:《<清儒学案>序》,《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368页。
    ⑦ 钱穆:《<清儒学案>序》,《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369-370页。
    ⑧ 钱穆:《<清儒学案>序》,《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370页。
    ⑨ 钱穆:《<清儒学案>序》,《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371页。
    ① 钱穆:《<清儒学案>序》,《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369页。
    ② 钱穆:《中国儒学与文化传统》,《中国学术通义》,《钱宾四先生全集》25册,第92页。
    ③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自序》第1页。
    ④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第239页。
    ⑤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第233-234页。
    ⑥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第242页。
    ⑦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第234页。
    ① 莫晋:《明儒学案莫序》,《黄宗羲全集》(增订版)第12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72页。
    ②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第235页。
    ③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第234、235页。
    ④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第236、237页。
    ⑤ 钱穆:《朱子新学案》第1册,《钱宾四先生全集》第11册,第13页。
    ⑥ 钱穆所著《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9年版)中未注明发表时间,此文发表时间据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1册)。而李木妙认为是1972年(《国史大师钱穆教授生平及其著述》,第177页)。以下所举收入《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9年版)中的文章,其发表时间均据《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1册)。
    ⑦ 详见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四十七《诸儒学案中—·文庄罗整庵先生钦顺》,《黄宗羲全集》(增订版)第8册,第408-409页。
    ① 钱穆:《罗整庵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9年,第63-64页。
    ② 钱穆:《罗整庵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67页。
    ③ 钱穆:《顾泾阳高景逸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61页,第264-265页。
    ④ 钱穆:《明初朱子学流衍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页。
    ⑤ 钱穆:《明初朱子学流衍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15页。
    ⑥ 钱穆:《明初朱子学流衍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从(七)》,第21、25、27、28页。
    ① 钱穆:《明初朱子学流衍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32页。
    ② 钱穆:《明初朱子学流衍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从(七)》,第33页。
    ③ 钱穆:《读陈建<学蔀通辨>》,《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从(七)》,第214贝。
    ④ 钱穆《读阳明<传习录>》一文也论及《明儒学案》,不过《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1册)中注明此文原发表于1947年,又于1960年转载:而李木妙认为此文发表于1960年(见《国史大师钱穆教授生平及其著述》,第157页)。由于不能确定其相关观点创于何时,并且笔者认为此文似钱穆晚年所改定,故不录。按:《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从(七)》中所收的文章确有钱穆晚年改定者,如钱穆于《罗念庵年谱》一文中提到:“民二十六年之冬……又为《念庵年谱》,时为十二月十八日……今又稍稍重缀按语,适值一九七七年之一月十八日,前后相距四十年矣。”(《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188页)可见此文是其晚年改定之作。另外,《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的《出版说明》中亦提及,钱穆自1978年春患眼疾,“双目失明不能识字,幸是书已大体编就,所收论文亦多经修订。”(《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从(一)》,《钱宾四先生全集》第18册,第1页。)而《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之《序》作十1977年,应当是在编订此书后所作,且钱穆此时尚能识字。
    ① 钱穆:《读<刘蕺山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77-278页。
    ②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序》第1-2页。按此序作于1977年。
    ③ 可参考林庆彰:《钱穆先生的经学》,《汉学研究集刊》第1期,2005年12月。
    ④ 钱穆:《心与性情与好恶》,《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二)》,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0年,第325页。
    ⑤ 参见第二章第五节“钱穆论刘宗周的学术思想”中的相关内容。
    ⑥ 钱穆:《顾泾阳高景逸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46页。
    ① 钱穆:《国学概论》,第311灭。
    ② 钱穆:《国学概论》,第314页。
    ③ 钱穆:《略说乾嘉清儒思想》,《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从(八)》,《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2册,第6-7页。
    ① 钱穆:《略说乾嘉清儒思想》,《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2册,第7页。
    ② 参见徐国利:《钱穆史学思想研究》下编第四章“生命意义的史学知识论和经世致用的史学价值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③ 参见徐国利:《钱穆的学术史方法与史识——义理、考据与辞章之辨》,《史学史研究》,2005年第4期。
    ④ 钱穆:《顾亭林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73页。
    ⑤ 关于乾嘉考据学者与宋明理学之间的关系,徐复观认为“清代汉学家在完全不了解宋学中排斥宋学”(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369-373页。),徐复观此论可与钱穆观点相参考。
    ⑥ 钱穆:《顾亭林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70页。
    ① 钱穆:《清儒学案序》,《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从(八)》,第367页。
    ② 参见第四章第三节“从性理之学到经史之学:钱穆对明清学术思想发展大脉络的把握”中的相关内容。
    ③ 钱穆:《清儒学案序》,《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365贝。
    ④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贝。
    ⑤ 此语出自陈寅恪,其言:“其对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从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47页。)
    ⑥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自序》第2页。
    ⑦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55-156页。
    ① 钱穆:《国史大纲》,第857页。
    ② 钱穆:《国史大纲》,第857-860页。
    ③ 钱穆:《略说乾嘉清儒思想》,《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2册,第7-8页。
    ① 钱穆:《略说乾嘉清儒思想》,《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2册,第13页。
    ② 钱穆:《略说乾嘉清儒思想》,《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2册,第8页。
    ③ 钱穆:《略说乾嘉清儒思想》,《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2册,第10页。
    ① 关于戴震的“理欲论”,参看刘玉国:《戴震理欲观及其反朱子“存天理去人欲”平议》,林庆彰、张寿安主编:《乾嘉学者的义理学》下册,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3年,第365-389页。
    ② 关于钱穆对戴震学术思想的研究,可参考路新生:《理解戴震——钱穆余英时“戴震研究”辩正》,《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以及路新生:《理解戴震(续)——钱穆余英时“戴震研究”辩正》,《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路新生的这两篇文章很有参考价值,惟其似乎只涉及到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著作,其他相关著述未加关注,这就不能全面地了解钱穆对戴震学术思想的研究。刘巍从“学术观”和“文化观”两个层面,比较了钱穆与梁启超、胡适等学者的戴震研究。(刘巍:《二三十年代清学史整理中钱穆与梁启超胡适的学术思想交涉——以戴震研究为例》,《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汪荣祖对钱穆的戴震研究有所批评,认为钱穆不认可戴震之“义理学”。(汪荣祖:《钱穆论清学史述评》,《台大历史学报》第26期,2000年12月。)
    ③ [清]戴震著,何文光整理:《孟子字义疏证》卷下《权》,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58-59页。
    ①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钱宾四先生全集》第9册,第282页。
    ② 钱穆:《中国思想史》,《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4册,第256页。
    ③ 钱穆:《中国思想史》,《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4册,第257页。
    ① 钱穆:《中国思想史》,《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4册,第260页。
    ② 钱穆:《略说乾嘉清儒思想》,《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2册,第12-13页。
    ③ 参见钱穆:《国史大纲》,第832-833页。
    ①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自序》第1页。
    ②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525页。
    ③ 关于钱穆对章学诚学术思想的研究,可参考黄兆强:《钱穆先生章学诚研究述论》,《东吴历史学报》第15期,2006年6月。黄兆强此文以钱穆所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第九章《章实斋》为中心进行讨论,认为钱穆乃是为章学诚学术思想之精髓发覆,然而其亦指出钱穆研究章学诚学术思想之不足之处。亦可参考许松源:《专家与通识——章学诚的学术思路与钱穆的诠释》,《台大历史学报》第37期,2006年6月。许松源认为,钱穆以“专家与通识”把握章学诚学术思想之要旨,可较好地解释章学诚学术中的“经”、“史”关系。
    ①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23页,第523-524页。关于近代以来学术界对章学诚《浙东学术》一文的研究,参见章太炎著,朱维铮校点:《清儒》,《检论》卷四,《章太炎全集》(三),第474页。梁启超著,朱维铮校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第138-195页。何炳松:《浙东学派溯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33-334页。[美]倪德卫著,杨立华译:《章学诚的生平及其思想》,203-205页。何佑森:《黄梨洲与浙东学术》,《书目季刊》第7卷第4期,1974年3月。杜维运:《黄宗羲与清代浙东史学派之兴起》,《清代史学与史家》,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57-205页。余英时:《章实斋的“六经皆史”说与“朱、陆异同”论》,《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49-90页。值得注意的是,何冠彪对此问题作了总结和评析,参见何冠彪:《清代“浙东学派”问题平议》,《明末清初学术思想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第333-40j页。
    ② 钱穆:《国学概论》,第259页。
    ③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430、453、472页。
    ④ 钱穆:《中国儒学与文化传统》,《中国学术通义》,《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5册,第93页。
    ⑤ 余英时以现代西方“心理史学”的理论方法,分析了章学诚有关“浙东学派”的观点。其认为章学诚的观点虽然夸大了史实,“但在实斋的潜意识里,这种夸张也许反而是十分真实的,研究实斋的朱、陆异同论,我们必不可把历史真实(Historical truth)和心理真实(Psychological truth)混为一谈。”(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第72页。)余英时虽然运用西方理论,但与钱穆此论相类似,值得参考。
    ①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第253-254页。
    ② 钱穆:《顾泾阳高景逸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46页。
    ③ 钱穆:《略说乾嘉清儒思想》,《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2册,第13页。按:此文原名《论清儒》,1947年发表于《中央周刊》第9卷第3期;1962年改名为《前期清儒思想之新天地》,重载于《新天地》第1卷第1期;1979年收入《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东大图书有限公司版);1992年,《钱宾四先生全集》的编者发现此遗稿,收入《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联经出版事业公司版)。故以该稿为钱穆晚年之最终定稿。
    ①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第257页。
    ② 参见第四章第三节“从性理之学到经史之学:钱穆对明清学术思想发展大脉络的把握”中的相关内容。
    ③ 钱穆:《略说乾嘉清儒思想》,《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2册,第15页。
    ④ 参见第五章第一节“钱穆明清学术思想史研究的现代意义”中的相关内容。
    ⑤ 钱穆:《泛论学术与师道》,《中国学术通义》,《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5册,第269页。余英时指出:“东原显斥程、朱,实斋明宗陆、工;此为两家之异。然东原斥程、朱即所以发挥程、朱,实斋宗陆、王即所以叛离陆、王;取径虽殊,旨归则一。则两家之貌异终不能掩其心同。”(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第90页。)余英时的认识可与钱穆此论相参考。
    ① 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333-334页。
    ② [美]倪德卫著,杨立华译:《章学诚的生平及其思想》,第204-205页。按倪德卫此书初版于1966年,见David S. Nivison, The Life and Thought of Chang Hsueh-ch'eng.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③ 倪德卫《章学诚的生平及其思想》一书的“参考文献”中,首列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并说:“第9章是讨论章学诚的……作者提供了对我来说是中文和日文的研究中最佳的有关章学诚哲学思想的探索。这一章里还包含有章学诚著述的一个有价值的年表。”([美]倪德卫著,杨立华译:《章学诚的生平及其思想》,第240页。)
    ④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462页。
    ① 叶瑛亦认为《史释》篇作于1789年。(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第95页。)按:叶瑛校注《文史通义》,多有贡献,然经张京华考证,叶瑛注中,抄袭叶长青《文史通义注》者颇多。(见张京华:《实斋家门而不实——<文史通义>二叶注发微》,《中国图书评论》,2012年第8期。)
    ② 章学诚著,叶瑛校注:《史释》,《文史通义校注》,第231页。
    ③ 关于章学诚的“经世”思想与清代政治之间的关系,可参考乔治忠、崔岩:《清高宗与章学诚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透视清朝“盛世”史学的价值取向》,《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以及杨念群:《章学诚的“经世”观与清初“大一统”意识形态的建构》,《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
    ④ 章学诚著,叶瑛校注:《史释》,《文史通义校注》,第232页。
    ⑤ 章学诚著,叶瑛校注:《原道上》,《文史通义校注》,第121页。
    ① 章学诚著,叶瑛校注:《原道上》,《文史通义校注》,第122-123页。关于章学诚学术思想中的“官师”、“治教”问题,可参考张寿安:《六经皆史?且听经学家怎么说——龚自珍、章学诚“六经皆史”之异同》,《文化与历史的追索——余英时教授八秩寿庆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9年,第273-310页。
    ② 章学诚著,叶瑛校注:《原道中》,《文史通义校注》,第131页。
    ③ 语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范文正公文集》卷之三,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长沙:商务印书馆,1937年。
    ① 钱穆:《国学概论》,第67页。
    ② 钱穆:《孔子与春秋》,《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第299页。
    ③ 钱穆:《孔子与春秋》,《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第300页。
    ④ 钱穆:《孔子与春秋》,《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第302-303页。
    ① 钱穆:《孔子与春秋》,《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第303-304页。
    ② 钱穆:《略说乾嘉清儒思想》,《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2册,第15-16页。
    ③ 柴德赓:《试论章学诚的学术思想》,《史学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08页。按:该文原载《光明日报·史学》第261号,1963年5月8日。
    ① 柴德赓:《试论章学诚的学术思想》,《史学丛考》,第308-309页。
    ②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586页。
    ③ 关于清代“礼学”与“义理”之间的关系,参见张寿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以及张寿安:《十八世纪礼学考证的思想活力——礼教论争与礼秩重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④ 参看蔡长林:《论常州学派的学术渊源——以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评论为起点》,《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28期,2006年3月。
    ① 参见第一章第二节“钱穆研究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过程”中评述《刘向歆父子年谱》的内容。
    ②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590-591页。
    ③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592页。
    ④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597页。
    ⑤ 钱穆自早年开始,即对明清时期的“经世思想”多有留意,如其论刘献廷(1648-1695)说:“其言西北水利,尤为千古伟伦,足以发明中国民族二千年盛衰消长之机……中国民族本起西北,自六朝而下,文物渐移于东南。南方柔脆,其学术思想亦专事庄老、佛教、理学一途。中国既成偏枯之局,而民族之内力亦渐衰。继庄此论,殆为中国民族复兴之转捩所在,未可轻忽视也。”(钱穆:《国学概论》,第265-266页。)
    ①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606页。
    ② 关于龚自珍与章学诚的学术思想联系,还可参考张寿安:《六经皆史?且听经学家怎么说——龚自珍、章学诚“六经皆史”之异同》,收入《文化与历史的追索——余英时教授八秩寿庆论文集》,第273-310页。
    ③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593页。
    ④ 钱穆:《学术与风气》,《中国学术通义》,《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5册,第300页。
    ⑤ 详见钱穆:《明清学术思想》,《香港大学校外课程部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讲堂遗录》,《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2册,第252页。
    ⑥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593页。
    ①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604-605页。
    ②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614页。
    ③ 朱维铮对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中的“夷夏之辨”多有批评,其认为近代的“异族侵略”与“传统的夷夏之辨”并无可比性。(朱维铮:《走出中世纪二集》,第143-144页。)
    ④ 钱穆:《读<古微堂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295页。
    ①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587页。
    ② 钱穆:《读<古微堂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295页。
    ③ 钱穆:《读<古微堂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298-299页。
    ④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588页。
    ⑤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589页。
    ⑥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589-590页。另可参考钱穆:《四库提要与汉宋门户》,《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2册,第581-588页。
    ⑦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590页。
    ① 钱穆:《读<古微堂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298-299页。
    ② 钱穆:《读<古微堂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302页。
    ③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590页。
    ④ 详见钱穆:《<清儒学案>序》,《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386页。
    ⑤ 钱穆:《读<古微堂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306-307页。
    ⑥ 钱穆:《读<古微堂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308页。
    ①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590页。
    ② 钱穆:《略说乾嘉清儒思想》,《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2册,第17页。
    ③ 参看陈勇:《钱穆传》,第127页。关于晚清今文学的贡献,可参考陈其泰:《清代公羊学》(增订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以及陈福滨:《清代公羊学与晚清的变革》,《哲学与文化》第32卷第11期,2005年11月。
    ④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606页。
    ① 钱穆:《国学概论》,第363-365页。
    ①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钱宾四先生全集》第9册,《例言》第12页。
    ② 钱穆在20世纪70年代讲授《经学大要》时,曾批评皮锡瑞说:“我虽然说你们可以看皮锡瑞的《经学历史》,我们知道皮锡瑞一辈子研究经学的,可是我所讲的和他的说法全不相同……他写经学史,却没有一个整体中国学术思想的认识。他认为只有他那个时候的‘今文经学’是最高明的,这就大错了。”(钱穆:《素书楼经学大要三十二讲》,《讲堂遗录》,《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2册,第859页。)钱穆批评皮锡瑞,即是不满其以“今文经学”的立场来讲经学史,心存“今文”学术门户,没有对中国学术思想史的“整体认识”,就难免摆脱“主观臆断”,从此也可从一个侧面来认识钱穆的明清学术思想史研究。
    ③ 钱穆:《国学概论》,第245页。
    ④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页。
    ① 钱穆:《中国思想史》,《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4册,第264-265页。
    ② 按:钱穆认为,今传《老子》五千言为战国末期成书,详见《关于<老子>成书年代之一种考察》(1923年)、《再论<老子>成书年代》(1932年)、《三论<老子>成书年代》(1947年)等文章。(收入钱穆:《庄老通辨》,《钱宾四先生全集》第7册。)又按,近代以来,学者们对于《老子》成书年代,以及“老子”其人所处年代争论颇多,如胡适即认为老子其人早于孔子,并与钱穆产生争辩,有关内容详见陈勇:《试论钱穆与胡适的交谊及其学术论争》,《史学史研究》,2011年第3期。
    ③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16页。
    ①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钱宾四先生全集》第9册,第339-340页。
    ② 钱穆:《晚明学术》,《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1册,第389页。
    ① 钱穆:《晚明学术》,《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1册,第384页。
    ② 参见第三章第一节“钱穆对明遗民学术思想的研究”中的相关内容。
    ③ 钱穆:《<清儒学案>序》,《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364页。
    ① 钱穆:《中国思想史》,《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4册,第163页。
    ② 可参考路新生:《理学清算与清初疑古思潮》一文中“一、辟佛与黜老:清初疑古思潮发展的一般背景”一节,(《哲学与文化》29卷第12期,2002年12月,第1093-1095页。)
    ③ 钱穆:《宋明理学之总评骘》,《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79页。
    ① 钱穆:《中国思想史》,《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4册,第249页。关于明末清初直至乾嘉时期儒家的经世思想,可参考陆宝千:《清代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②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第272-273页。
    ① 钱穆:《中国儒学与文化传统》,《中国学术通义》,《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5册,第93-94页。
    ② 陈寅恪:《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序》,《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38页。
    ③ 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页。
    ①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钱宾四先生全集》第9册,第348页。
    ② 钱穆:《略说乾嘉清儒思想》,《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2册,第5-6页。
    ③ 详见[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第523页。
    ① 钱穆:《顾亭林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52页。
    ② 钱穆:《王白田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从(八)》,第186页。
    ③ 钱穆:《宋明理学概述》,《钱宾四先生全集》第9册,第361页。
    ④ 详见[清]黄宗羲:《明儒学案》第58卷,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增订版)第8册,第791页。
    ① 关于晚明以来的学术史撰述,参见陈祖武:《中国学案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值得注意的是,黄进兴认为,刘宗周《皇明道统录》与孙奇逢《理学宗传》仍强调“道统”意识,只有黄宗羲《明儒学案》继承了高攀龙的观念。(黄进兴:《优入圣域:权利、信仰与正当性》(修订版),中华书局,2010年,第346页。)今按:笔者认为,晚明以来,刘宗周、孙奇逢等学者皆逐渐走出宋明理学的束缚,他们撰述学术史著作,确实与理学传统中“争门户”、“争道统”的观念不同。只是黄宗羲著《明儒学案》,在程度上更胜一筹,其与刘宗周、孙奇逢等学者的思想并无本质的差别。况且,黄宗羲本人亦以阳明学为“宗主”,难道绝对没有“道统观念”吗?
    ② 钱穆:《国学概论》,第259页。
    ③ 钱穆:《中国儒学与文化传统》,《中国学术通义》,《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5册,第93页。
    ④ 钱穆:《顾亭林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68页。
    ① 钱穆:《中国思想史》,《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4册,第233页。
    ② 钱穆:《顾泾阳高景逸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55页。
    ① 参看余英时:《钱穆与新儒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514-571页。
    ② 钱穆:《中国思想史》,《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4册,第237页。
    ③ 章太炎著,朱维铮校点:《检论·学隐》,《章太炎全集》(三),第481页。
    ① 章太炎著,朱维铮校点:《检论·清儒》,《章太炎全集》(三),第476页。
    ② 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自序》第3-4页,第6页。
    ② 关于钱穆与近代以来其他学者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的比较,见陈居渊:《20世纪清代学术史研究范式的历史考察》,《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
    ④ 钱穆:《中国思想史》,《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4册,第234页。
    ⑤ 有关钱穆与梁启超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的比较,见周国栋:《两种不同的学术史范式——梁启超、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之比较》,《史学月刊》,2000年第4期。
    ① 梁启超著,朱维铮校注:《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第3页。
    ② 梁启超著,朱维铮校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第294页,第329页。
    ③ 钱穆:《素书楼经学大要三十二讲》,《讲堂遗录》,《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2册,第855页。按,余英时亦有类似的论述,其曾批评史学界的清代学术史研究,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是欧洲史上特有的现象,而且相去三四百年之远,如何能与清代考证学相互比附?”(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余英时作品系列”总序第6页。)
    ④ 关于钱穆对中西文化、学术思想的比较,参见陈勇:《从钱穆的中西文化比较看他的民族文化观》,《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第1期。陈勇:《固守传统与融会中西——读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史导论>》,《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徐国利:《钱穆的中西史学比较观》,《史学史研究》,2002年第1期。陈启云:《钱穆与中西思想文化比较——“历史主义”‘论释》,《中国文化》,2004年第1期。
    ⑤ 关于中西学术比较的问题,徐复观曾言:“我常常想,自己的头脑好比是一把刀,西方哲人的著作好比是一块砥石,我们是要拿在西方的砥石上磨快了的刀来分解我国思想史的材料,顺着材料中的条理来构成系统,但并不要搭上西方某种哲学的架子来安排我们的材料。我们与西方的比较研究,是两种不同的剧场、两种不同的演出相互间的比较研究,而不是我们穿上西方舞台的服装,用上他们的道具的比较研究。”(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中国思想史论集自序之三——我的若干断想》第7页。)徐复观此论可与钱穆观点相参考。
    ⑥ 钱穆:《素书楼经学大要三十二讲》,《讲堂遗录》,《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2册,第876-878页。
    ① 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45页。
    ② 详见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治史三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60页。
    ③ 详见钱穆:《有关学问之系统》,《中国学术通义》,《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5册,第279-280页。
    ④ 钱穆:《有关学问之系统》,《中国学术通文》,《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5册,第291页。
    ⑤ 参见第三章第三节“钱穆对乾嘉时期学术思想的研究”中的相关内容。
    ① 钱穆:《有关学问之系统》,《中国学术通文》,《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5册,第291-292页。
    ② 钱穆:《有关学问之系统》,《中国学术通义》,《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5册,第297-298页。
    ③ 余英时对钱穆的文化关怀有较多论述,可参考余英时:《一生为故国招魂——敬悼钱宾四师》,《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504-513页。以及余英时:《越过文化认同的危机——<钱穆与中国文化>序》,《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第573-578页。关于钱穆论“历史”与“文化”的关系,参见徐国利:《钱穆的历史本体“心性论”初探——钱穆民族文化生命史观疏论》,《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
    ④ 当然,西方近现代学术中亦有与中国传统学术相似之处,如钱穆研究明清学术思想史,往往喜欢从学者的“心术隐微”处入手进行考察,这本来是中国传统史学中的惯用之法,然而其亦与西方近代以来“心理史学”、“精神分析学”的理论方法相接近。陈启云认为,钱穆的学术思想与西方学术亦有融通之处,参见陈启云:《中国人文学术的近代转型——胡适、傅斯年和钱穆个案》,《河北学刊》,2010年第1期。
    ①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序》第1-2页。
    ② 参见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序》第2页。
    ③ 钱穆:《陆桴亭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20页。
    ① 钱穆:《顾亭林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52页。
    ② 参看第四章第三节“从性理之学到经史之学:对明清学术思想发展大脉络的把握”中的相关内容。
    ③ 详见钱穆:《国学概论》,第259页。以及钱穆:《中国儒学与文化传统》,《中国学术通义》,《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5册,第93页。另可参考本论文第四章第三节“从性理之学到经史之学:对明清学术思想发展大脉络的把握”中的相关内容。
    ④ 关于钱穆晚年学术思想的“朱子学转向”,林庆彰认为,钱穆“晚年所作《朱子新学案》,更扭转了以阳明学为主的学风,倡导了朱子学研究的新风气。”(林庆彰:《钱穆先生的经学》,《汉学研究集刊》第1期,2005年12月,第2页。)
    ⑤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第10页。
    ⑥ 详见钱穆:《<清儒学案>序》,《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368-370页。
    ⑦ 参见钱穆:《中国史学名著》,第250-251页。
    ① 丘为君:《清代思想史“研究典范”的形成、特质与义涵》,《清华学报》第24卷第4期,1994年12月。其他相关论述见周国栋:《两种不同的学术史范式——梁启超、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之比较》,《史学月刊》,2000年第4期。夏健文:《除“门户偏见”,倡“每转益进”说:论钱穆对传统学术发展的认知与阐述》,《北台国文学报》第2期,2005年6月。[马来西亚]陆思麟:《钱穆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考论》,《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② 有关钱穆的门人、弟子的学术思想之研究,参见陆玉芹:《未学斋中香不散:钱穆和他的弟子》,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关于钱穆对后学的教育思想,参看刘巍:《从新亚书院看钱穆先生的教育思想》,收入朱汉民、李弘祺主编:《中国书院》,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78-195页。
    ③ 杨向奎:《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
    ④ 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第1-8卷,济南:齐鲁书社,1985-1994年。
    ⑤ 何佑森:《清代学术思潮——何佑森先生学术论文集(下册)》,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9年。
    ⑥ 何佑森:《黄梨洲与浙东学术》,《书目季刊》第7卷第4期,1974年3月。
    ⑦ 何佑森:《黄梨洲晚年思想的转变》,《故宫文献》第3卷第1期,1971年12月。
    ⑧ 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治史三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79-280页。
    ① 钱穆:《<清儒学案>序》,《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364-365页。
    ② 钱穆:《<清儒学案>序》,《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366页.
    ③ 钱穆:《顾亭林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52页。
    ④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55-56页,第76页。
    ① 钱穆:《顾亭林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68页。
    ② 钱穆:《泛论学术与师道》,《中国学术通义》,《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5册,第268页。
    ③ 钱穆:《朱九江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321页。
    ④ 钱穆:《王白田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202页。
    ⑤ 钱穆:《国学概论》,第314页。
    ⑥ 钱穆:《朱九江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328页。
    ⑦ 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第228页。
    ① 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第346、349页。
    ② 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第150页。
    ③ 余英时:《清代学术思想史重要观念通释》,《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215页。
    ④ 余英时:《清代学术思想史重要观念通释》,《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第223页。
    ① 余英时:《清代学术思想史重要观念通释》,《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第,202-203页。
    ② 钱穆:《国学概论》,第49页。类似的说法还有“学术随世风而变”,“学说随时运而转移”等。(钱穆:《国学概论》,第41、58页)
    ③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0、21页。
    ④ 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自序》第4页。
    ⑤ 陈祖武指出:“将学术变迁与社会历史的演进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从而发现其间秩然有序的条贯,或者说是规律,这便是钱宾四先生所揭示的一个基本为学方法论。”(陈祖武:《清儒学术拾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30页。)
    ⑥ 钱穆:《记姚立方<礼记通论>》,《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181页。
    ① 钱穆:《王白田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205页。
    ② 钱穆:《明清学术思想》,《香港大学校外课程部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讲堂遗录》,《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2册,第247页。
    ③ 钱穆:《<清儒学案>序》,《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365页。
    ④ 钱穆:《前期清儒思想之新天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8页。
    ⑤ 钱穆:《王白田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第191页。
    ① 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第325页。
    ② 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增订本自序》第2页,第2-3页。
    ③ 余英时:《清代学术思想史重要观念通释》,《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第202页。
    ④ 余英时:《清代学术思想史重要观念通释》,《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第254页。
    ①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增订本自序》第2-3页。
    ②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增订本自序》第4页。
    ③余英时:《方以智晚节考》(增订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自序》第2页。
    ④具体而论,如余英时研究章学诚的学术思想,钱穆对其指点颇多。(详见钱穆:《书札乙·五、致余英时书二十八通》,《素书楼余沈》,《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3册,第447-449页。)
    ① 钱穆:《国学概论》,第365页。
    ② 详见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序》。
    ③ 按:该书因晚清今文经学而发,尤其是驳康有为之论。
    ① 详见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序》。
    ② 参见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第358页。
    ③ 钱穆:《朱子学流衍韩国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89页。
    ④ 按:钱穆后来将《研朱余沈》一书中各篇文章散入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第七、八两卷中。
    ⑤ 参见葛兆光:《揽镜自鉴——关于朝鲜、日本文献中的近世中国史料及其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关于朝鲜王朝与明、清之关系,参看孙卫国:《大明旗号与小中华意识——朝鲜王朝尊周思明问题研究,16371800》》,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孙卫国:《试论朝鲜王朝之慕华思想》,《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1期。以及孙卫国:《清修<明史>与朝鲜之反应》,《学术月刊》,2008年第4期。
    ⑥ 参看贾顺先:《李退溪对儒家经学的继承、发展与影响》,林庆彰、蒋秋华主编:《明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⑦ 钱穆:《朱子学流衍韩国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从(七)》,第290、291、292、295页。
    ① 钱穆:《现代对退溪学之再认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1册,第506页。
    ② 钱穆:《朱子学流衍韩国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92页。
    ③ 钱穆:《现代对退溪学之再认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1册,第506页。
    ④ 详见钱穆:《读<程篁墩文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43页。
    ⑤ 钱穆:《朱子学流衍韩国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99页。
    ⑥ 详见钱穆:《朱子学流衍韩国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301-302页。
    ⑦ 钱穆:《朱子学流衍韩国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299页。
    ⑧ 钱穆:《朱子学流衍韩国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305页。
    ⑨ 钱穆:《现代对退溪学之再认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1册,第509页。
    ① 关于朝鲜王朝栗谷学的研究,可参考黄庆萱:《致广大而尽精微——我对明代朝鲜栗谷学的认识》,林庆彰、蒋秋华主编:《明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② 钱穆:《朱子学流衍韩国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307、309页。
    ③ 钱穆:《朱子学流衍韩国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311、316页。
    ④ 钱穆:《朱子学流衍韩国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306、315页。
    ⑤ 钱穆:《朱子学流衍韩国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323、324页。
    ⑥ 钱穆:《朱子学流衍韩国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328、331页。
    ① 钱穆:《朱子学流衍韩国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335页。
    ② 转引自钱穆:《朱子学流衍韩国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337页。
    ③ 钱穆:《朱子学流衍韩国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325页。
    ④ 孙卫国认为,宋时烈“尊明贬清”的思想,与其学宗朱子有关,参看孙卫国:《大明旗号与小中华意识——朝鲜王朝尊周思明问题研究,16371800》,第152-158页。
    ⑤ 钱穆:《朱子学流衍韩国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329页。
    ⑥ 钱穆:《朱子学流衍韩国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344页。
    ⑦ 钱穆:《朱子学流衍韩国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360页。
    ① 钱穆:《朱子学流衍韩国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356页。
    ② 钱穆:《朱子学流衍韩国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361页。
    ③ 钱穆:《朱子学流衍韩国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363、365页。
    ④ 钱穆:《朱子学流衍韩国考》,《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第363页。
    1. 钱穆:《王守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
    2. 钱穆:《阳明学述要》,《钱宾四先生全集》第10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
    3.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4.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9年。
    5.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1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
    6.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0年。
    7.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2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
    8.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六)》,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8年。
    9.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六)》,《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0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
    10.钱穆:《国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11.钱穆:《宋明理学概述》,《钱宾四先生全集》第9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
    12.钱穆:《中国思想史》,《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4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
    13.钱穆:《中国学术通义》,《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5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
    14.钱穆:《讲堂遗录》,《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2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
    15.钱穆:《中国史学名著》,《钱宾四先生全集》第33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
    16.钱穆:《中国史学名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17.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18.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19.钱穆:《中国史学发微》,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20.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21.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五)》,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4年。
    22.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二)》,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0年。
    23.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一)》,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6年。
    24.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四)》,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3年。
    25.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三)》,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1年。
    26.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27.钱穆:《庄老通辨》,《钱宾四先生全集》第7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
    28.钱穆:《庄老通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29.钱穆:《宋代理学三书随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30.钱穆:《论语新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31.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32.钱穆:《国史新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33.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34.钱穆:《新亚遗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35.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合刊》,《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1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
    36.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37.[明]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全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38.[明]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全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39.[明]王守仁原著,[明]施邦曜辑评,王晓听、赵平略点校:《阳明先生集要》(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40.[明]陈献章著,孙通海点校:《陈献章集》(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41.[明]曹端著,王秉伦点校:《曹端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42.[明]焦竑撰,李剑雄点校:《焦氏笔乘》(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43.[明]刘宗周著,吴光主编:《刘宗周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
    44.[清]黄宗羲著,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增订版),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45.[清]黄宗羲著,沈芝盈点校:《明儒学案》(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46.[清]黄宗羲著,陈乃乾编:《黄梨洲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47.[清]黄炳厘撰,王政尧点校:《黄宗羲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48.[清]孙奇逢著,朱茂汉点校:《夏峰先生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49.[清]孙奇逢著,张显清主编:《孙奇逢集》(全三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50.[清]汤斌等编次,[清]方苞订正:《孙夏峰先生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初版,1959年补印。
    51.[清]李颙撰,陈俊民点校:《二曲集》,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52.[清]顾炎武著,华忱之点校:《顾亭林诗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53.[清]陈确:《陈确集》(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54.[清]张履祥著,陈祖武点校:《杨园先生全集》(全三册),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55.徐正主编:《吕留良诗文选》,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年。
    56.[清]潘平格撰,钟哲点校:《潘子求仁录辑要》,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57.[清]全祖望撰,朱铸禹汇校集注:《全祖望集汇校集注》(全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58.[清]王懋弦撰,何忠礼点校:《朱熹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59.[清]邵廷采著,祝鸿杰点校:《思复堂文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
    60.[清]朱一新著,吕鸿儒、张长法点校:《无邪堂答问》,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61.[清]戴震著,张岱年主编:《戴震全书》,合肥:黄山书社,1995年。
    62.[清]戴震著,何文光整理:《孟子字义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63.[清]章学诚:《章学诚遗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64.[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65.[清]章学诚著,仓修良编注:《文史通义新编新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66.[清]章学诚著,冯惠民点校:《乙卯劄记(外二种)》,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67.[清]皮锡瑞著:《经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68.[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69.[清]江藩著,钟哲整理:《国朝汉学师承记附国朝经师经义目录国朝宋学渊源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70.[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71.[清]张廷玉等:《明史》(全二十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72.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全四十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73.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全二十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74.[美]艾尔曼著,赵刚译:《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
    75.柴德赓:《史学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76.曹家齐:《顿挫中嬗——20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年。
    77.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
    78.陈其泰:《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79.陈其泰,刘兰肖:《魏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80.陈其泰:《清代公羊学》(增订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杜,2011年。
    81.陈启云:《治史体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8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8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84.陈勇:《钱穆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85.陈勇:《国学宗师钱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86.陈勇、谢维扬主编:《中国传统学术的近代转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87.陈祖武:《清儒学术拾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88.陈祖武、朱彤窗:《乾嘉学派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89.陈祖武:《中国学案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
    90.[韩]崔在穆著,朴姬福,靳煜译:《东亚阳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91.戴景贤:《钱穆》,王寿南主编:《中国历代思想家》第2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9年。
    92.[日]岛田虔次著,蒋国保译:《朱子学与阳明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93.甘孺辑述:《永丰乡人行年录(罗振玉年谱)》,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
    94.[日]冈田武彦著,吴光、钱明、屠成先译:《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95.龚鹏程:《近代思潮与人物》,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96.[日]沟口雄三著,赵士林译:《中国的思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97.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98.桂遵义、袁英光:《中国近代史学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
    99.郭齐勇、汪学群:《钱穆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
    100.韩学宏:《黄宗羲<明儒学案>之研究》,台北县: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7年。
    101.何炳松:《浙东学派溯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2.何冠彪:《明末清初学术思想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
    103.何佑森:《清代学术思想——何佑森先生学术论文集》下册,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9年。
    104.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五卷(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105.侯外庐主编,侯外庐、赵继彬、杜国库、邱汉生、白寿彝、杨荣国、杨向奎、诸青执笔:《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106.侯云灏:《20世纪中国史学思潮与变革》,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07.黄进兴:《优入圣域:权利、信仰与正当性》(修订版),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108.黄进兴著,郝素玲、杨慧娟译:《十八世纪中国的哲学、考证和政治:李绂与清代陆王学派》,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
    109.黄敏浩:《刘宗周及其慎独哲学》,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1年。
    110.胡逢祥、张文建:《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111.姜广辉:《义理与考据——思想史研究中的价值关怀与实证方法》,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112.蒋俊:《中国史学近代化进程》,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
    113.姜胜利:《清人明史学探研》,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
    114.姜义华:《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历史学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15.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116.康乐,彭明辉主编:《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117.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8.李木妙:《国史大师钱穆教授生平及其著述》,《新亚学报》第十七卷,香港:新亚研究所,1994年。
    119.李振纲:《证人之境——刘宗周哲学的宗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120.李振声编:《钱穆印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
    121.梁启超著,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
    122.刘师培:《清儒得失论——刘师培论学杂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3.刘述先:《黄宗羲心学的定位》,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
    124.罗振玉著,顾迁校点:《清代学术源流考》,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年。
    125.陆宝千:《清代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26.陆玉芹:《未学斋中香不散:钱穆和他的弟子》,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
    127.路新生:《经学的蜕变与史学的“转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28.卢钟锋:《中国传统学术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129.罗检秋:《嘉庆以来汉学传统的衍变与传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30.罗义俊编撰:《钱穆学案》,收入方克立、李锦全主编:《现代新儒家学案》中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131.罗志田:《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8年。
    132.罗志田编:《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133.罗志田:《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134.罗志田:《近代中国史学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135.容肇祖:《明代思想史》,上海:开明书店,1941年。
    136.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137.[美]邓尔麟著,蓝桦译:《钱穆与七房桥世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138.严耕望:《钱穆传》,《国史拟传》第五辑,“国史馆”,1995年。
    139.严耕望:《治史三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杜,2008年。
    140.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
    141.[美]倪德卫著,杨立华译:《章学诚的生平及其思想》,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142.钱行:《思亲补读录——走进父亲钱穆》,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
    143.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144.乔治忠:《清朝官方史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145.乔治忠、姜胜利:《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
    146.乔治忠:《中国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
    147.乔治忠:《中国史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148.丘为君:《戴震学的形成:知识论述在近代中国的诞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149.瞿林东:《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150.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151.瞿林东:《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散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
    152.饶宗颐著:《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153.桑兵:《国学与汉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154.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55.盛邦和:《解体与重构:现代中国史学与儒学思想变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56.孙卫国:《大明旗号与小中华意识一一朝鲜王朝尊周思明问题研究,1637—1800)),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157.孙卫国:《王世贞史学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158.孙卫国:《明清时期中国史学对朝鲜的影响——兼论两国学术交流与海外汉学》,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
    159.王尔敏:《20世纪非主流史学与史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60.王沉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61.王沉森:《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162.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163.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
    164.王学典:《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165.王应宪:《清代吴派学术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66.汪学群:《钱穆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
    167.武少民:《百年清学研究九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
    168.吴泽:《中国近代史学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
    169.吴震、吾妻重耳主编:《思想与文献:日本学者宋明儒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170.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171.谢无量:《阳明学派》,上海:中华书局,1928年。
    172.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173.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174.徐国利:《钱穆史学思想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4年。
    175.徐国利:《一代儒宗——钱穆传》,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
    176.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
    177.杨东莼:《中国学术史讲话》,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178.杨向奎:《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
    179.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第1-8卷,济南:齐鲁书社,1985-1994年。
    180.杨翼骧讲授,姜胜利整理:《中国史学史讲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
    181.尹达:《中国史学发展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
    182.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
    183.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84.余英时:《方以智晚节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185.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186.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187.余英时:《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88.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189.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190.余英时著,何俊编,程嫩生、罗群等译:《人文与理性的中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91.余英时:《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
    192.张尔田著,黄曙辉点校:《史微》,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193.张国刚,乔治忠:《中国学术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
    194.张岂之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95.张寿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96.张寿安:《十八世纪礼学考证的思想活力——礼教论争与礼秩重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97.张书学:《中国现代史学思潮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98.张越:《新旧中西之间——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学》,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
    199.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00.赵园:《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01.张舜徽:《清人笔记条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02.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03.张舜徽:《清儒学记》,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04.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顾亭林学记》,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0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无锡县委员会编:《钱穆纪念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206.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207.朱维铮:《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208.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杜,2005年。
    209.朱维铮:《走出中世纪二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210.章太炎著,朱维铮校点:《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211.章太炎、刘师培等撰,徐亮工编校:《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12.郑仁在,黄俊杰编:《韩国江华阳明学研究论集》,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5年。
    213.白寿彝:《钱穆和考据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1年第2期。
    214.蔡长林:《论常州学派的学术渊源——以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评论为起点》,《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28期,2006年3月。
    215.陈福滨:《清代公羊学与晚清的变革》,《哲学与文化》第32卷第11期,2005年11月。
    216.陈寒鸣:《刘宗周与晚明儒学》,《中国哲学》第9期,2000年。
    217.陈徽:《戴震与江永关系的再探讨》,《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218.陈居渊:《20世纪清代学术史研究范式的历史考察》,《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
    219.陈启云:《钱穆师与思想文化史学》,《钱穆先生纪念馆馆刊》,台北:台北市立图书馆,1995年。
    220.陈启云:《钱穆与中西思想文化比较——“历史主义”论释》,《中国文化》,2004年第1期。
    221.陈启云:《中国人文学术的近代转型——胡适、傅斯年和钱穆个案》,《河北学刊》,2010年第1期。
    222.陈勇:《从钱穆的中西文化比较看他的民族文化观》,《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第1期。
    223.陈勇:《略论钱穆的历史思想和史学思想》,《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第2期。
    224.陈勇:《固守传统与融会中西——读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史导论>》,《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225.陈勇:《“不知宋学,则无以评汉宋之是非”——钱穆与清代学术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226.陈勇:《试论钱穆与胡适的交谊及其学术论争》,《史学史研究》,2011年第3期。
    227.陈祖武:《钱宾四先生对清代学术史研究的贡献——读<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札记》,《清史论丛》,1995年。
    228.陈祖武:《钱宾四先生与<清儒学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229.郭齐勇、汪学群:《钱穆学术思想探讨》,《学术月刊》,1997年第2期。
    230.何佑森:《黄梨洲晚年思想的转变》,《故宫文献》第3卷第1期,1971年12月。
    231.何佑森:《黄梨洲与浙东学术》,《书目季刊》第7卷第4期,1974年3月。
    232.黄克武:《清代考证学的渊源——民初以来研究成果之评介》,《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11期,1991年。
    233.黄兆强:《钱穆先生章学诚研究述论》,《东吴历史学报》第15期,2006年6月。
    234.姜胜利:《刘、章“史识”论及其相互关系》,《史学史研究》,1983年第3期。
    235.姜胜利:《清初的经世致用史学思想》,《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第3期。
    236.姜胜利:《明遗民与清初明史学》,《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37.姜淑红:《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特论陈澧之原因析论》,《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238.李宝红:《半个亭林,“半之中又失其半焉”——胡适、钱穆对顾炎武学术思想的阐发》,《社会科学》,2011年第8期。
    239.李纪祥:《清代学术之“开端”》,《汉学研究》第27卷第3期,2009年9月。
    240.梁秉赋:《经、史之间:浅谈康有为与钱穆的经学研究》,《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第1期。
    241.林庆彰:《刘宗周与<大学>》,收入《刘蕺山学术思想论集》,“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8年。
    242.林庆彰:《钱穆先生的经学》,《汉学研究集刊》第1期,2005年12月。
    243.林语堂:《谈钱穆先生之经学》,收入《钱穆传记资料》,台北:天一出版社,1981年版。
    244.刘巍:《从新亚书院看钱穆先生的教育思想》,收入朱汉民、李弘祺主编:《中国书院》,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245.刘巍:《二三十年代清学史整理中钱穆与梁启超胡适的学术思想交涉——以戴震研究为例》,《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246.刘巍:《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本源与意蕴》,《历史研究》,2007年第4期。
    247.刘巍:《经典的没落与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提升》,《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2期。
    248.刘巍:《近代中国学术变迁大势略论——<中国学术之近代命运>序》,《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249.[马来西亚]陆思麟:《钱穆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考论》,《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250.路新生:《章学诚思想体系中的消极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
    251.路新生:《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历史教学问题》,2001年第3期。
    252.路新生:《理学清算与清初疑古思潮》,《哲学与文化》29卷第12期,2002年12月。
    253.路新生:《理解戴震——钱穆余英时“戴震研究”辨正》,《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54.路新生:《理解戴震(续)——钱穆余英时“戴震研究”辨正》,《华东师范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255.乔治忠:《章学诚方志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史学史研究》,1986年第3期。
    256.乔治忠:《章学诚的史学总体观念》,《历史教学》,1989年第7期。
    257.乔治忠、崔岩:《清高宗与章学诚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透视清朝“盛世”史学的价值取向》,《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258.乔治忠:《<史籍考>编纂问题的几点考析》,《史学史研究》,2009年第2期。
    259.乔治忠、李金华:《毕沅幕府修史在乾隆时期史学发展中的地位》,《求是学刊》,2010年第1期。
    260.丘为君:《清代思想史“研究典范”的形成、特质与义涵》,《清华学报》第24卷第4期,1994年12月。
    261.孙卫国:《试论朝鲜王朝之慕华思想》,《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1期。
    262.孙卫国:《清修<明史>与朝鲜之反应》,《学术月刊》,2008年第4期。
    263.汤勤福:《义理史学发微》,《史学史研究》,2009年第1期。
    264.唐君毅:《阳明学与朱子学》,收入《中国哲学思想论集·宋明篇》,台北:水牛图书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8年。
    265.王汎森:《<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的一件公案——再论黄宗羲与陈确的思想交涉》,新亚学术期刊编辑委员会编:《钱宾四先生百龄纪念会学术论文集》(收入《新亚学术集刊》(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2003年,第14期),第241-260页。
    266.王沉森:《钱穆与民国学风》,《燕京学报》新21期,2006年11月。
    267.王晴佳:《钱穆与科学史学之离合关系——1926~1950》,《台大历史学报》第26期,2000年12月。
    268.汪荣祖:《钱穆论清学史述评》,《台大历史学报》第26期,2000年12月。
    269.汪学群:《钱穆学术思想史方法论发微》,《孔子研究》,1996年第1期。
    270.汪学群:《钱穆的理学观》,《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71.吴展良:《学问之入与出:钱宾四先生与理学》,《台大历史学报》第26期,2000年12月。
    272.夏健文:《除“门户偏见”,倡“每转益进”说:论钱穆对传统学术发展的认知与阐述》,《北台国文学报》第2期,2005年6月。
    273.徐国利:《钱穆的历史本体“心性论”初探——钱穆民族文化生命史观疏论》,《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
    274.徐国利:《钱穆的中西史学比较观》,《史学史研究》,2002年第1期。
    275.徐国利:《钱穆的学术史方法与史识——义理、考据与辞章之辨》,《史学史研究》,2005年第4期。
    276.徐国利,张笑龙:《钱穆、余英时的章学诚学术思想研究》,《史学月刊》,2010年第5期。
    277.许松源:《专家与通识——章学诚的学术思路与钱穆的诠释》,《台大历史学报》第37期,2006年6月。
    278.徐雁平:《钱穆先生的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以<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八)为例》,《博览群书》,2005年第3期。
    279.杨念群:《章学诚的“经世”观与清初“大一统”意识形态的建构》,《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
    280.杨翼骧、乔治忠:《论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思想体系》,《南开学报》,1995年第5期。
    281.张京华:《实斋家门而不实——<文史通义>二叶注发微》,《中国图书评论》,2012年第8期。
    282.张寿安:《六经皆史?且听经学家怎么说——龚自珍、章学诚“六经皆史”之异同》,收入《文化与历史的追索——余英时教授八秩寿庆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9年,273-310页。
    283.张寿安:《打破道统重建学统——清代学术思想史的一个新观察》,《中国文化》,2010年第2期。
    284.张越:《近代历史研究与民族文化认同》,《史学史研究》,2010年第4期。
    285.郑吉雄:《钱穆先生治学方法的三点特性》,《文史哲》,2000年第2期。
    286.周国栋:《两种不同的学术史范式——梁启超、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之比较》,《史学月刊》,2000年第4期。
    287.周松芳:《论刘基的遗民心态》,《学术研究》,2005年第4期。
    288.朱湘钰:《钱穆先生思想中的阳明图像》,《国文学报》第39期,2006年6月。
    289.詹海云:《刘蕺山的生平与其学术思想》,台湾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79年。
    290.孙长祥:《钱穆“文化学”思想初探》,华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5年。
    291.陈丽惠:《反传统思潮的批判与超越——钱穆史学思想的形成(1930-1940)》,东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6年。
    292.韩学宏:《黄宗羲<明儒学案>之研究》,政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
    293.林志宏:《战时中国学界的“文化保守”思潮(1941-1948)——以<思想与时代>为中心》,(台湾)中央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7年。
    294.谢振贤:《思想界的边缘人——早年钱穆治学的心路历程》,(台湾)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9年。
    295.徐国利:《钱穆史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296.陈代湘:《现代新儒家与朱子学》,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297.李木妙:《从传统到现代——钱穆史学研究》,香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298.陈立骧:《刘蕺山哲学思想研究》,(台湾)成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299.刘墨:《乾嘉学术的知识谱系》,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300.符静:《论罗泽南的学术思想》,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301.林于盛:《黄梨洲思想旨归研究》,(台湾)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02.田愿静激:《余英时的明清学术史研究——以<方以智晚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为例》,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303.王应宪:《清代吴派学术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304.郭盛:《梁启超、钱穆两部同名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比较研究》,西北民族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305.刘冬蕊:《章学诚与中国史学的近代转型——章学诚学术接受史初探》,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306.周建刚:《章学诚的历史哲学与文本诠释思想》,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307.李江波:《陈确心性修养理论探析》,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308.顾晓伟:《章学诚的知识论初探——从比较历史哲学的视域》,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309.朱靖伟:《近代学者眼中的乾嘉学派形象》,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310.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311.张笑龙:《钱穆、余英时的清代学术思想史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312.杨才荣:《章学诚“六经皆史”意蕴探究述评》,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313.李慧敏:《论戴震的理欲观》,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314.刘海静:《20世纪前半期的清学史研究——以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钱穆为中心》,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315.任永亮:《钱穆的中国史观》,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316.尹丽峰:《“六经皆史”的近代诠释及其意义》,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317. Jerry Dennerline, Qian Mu and the World of Seven Mansions.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
    318. David S. Nivison, The Ways of Confucianism:Investigations in Chinese Philosophy. Chicago:Open Court Press,1996.
    319. David S. Nivison, The Life and Thought of Chang Hsiieh-ch'eng.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6.
    320. Wm. Theodore de Bary,The Unfolding of Neo-Confucianism,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5.
    321. Wm. Theodore de Bary, Neo-Confucian Orthodoxy and the Learning of the Mind-And-Heart,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1.
    322. Ying-shih Yu, "Some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on the Rise of Ch'ing Confucian Intellectualism," 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New Series XI.1/2 (December 1975):105-144.
    323. Ying-shih Yu, "Tai Chen and the Chu Hsi Tradition," in Chan Ping-leung, ed., Essays in Commemoration of the Golden Jubilee of the Fung Ping Shan Library, Studies in Chinese Librarianship, Literature, Language, History and Arts. 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82, pp.376-392.
    324. Ying-shih Yu, "The Intellectual World of Chiao Hung Revisited," Ming Studies 25 (Spring 1988):24-66.
    325. Ying-shih Yu, "Tai Chen's Choice between Philosophy and Philology," Asia Major, Third Series,2.1 (1989):79-108.
    326. Ying-shih Yu, "Zhang Xuecheng versus Dai Zhen:A Study in Intellectual Challenge and Response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in Philip J. Ivanhoe, ed., Chinese Language, Thought and Culture, Nivison and His Critics. Chicago and La Salle:Open Court,1996, pp.121-154.
    327. Chin-shing Huang, Philosophy, Philology, and Politics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paperback edition,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