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生态设计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生态设计的理念目前已得到全球范围的广泛认同,国内外设计界也一直不懈地进行着大量的实践。本文提出并研究的微观生态设计,是对生态设计研究的一种新的角度,这种角度以对小尺度景观设计的集中关注为切入点,对生态设计的具体实现层面进行研究。
     本文首先对我国生态设计的现状进行了反思,认为目前这些存在问题的症结在于缺乏对具体实施层面的生态设计的关注,以至于找不到一条切实可行的生态设计的实现途径,以此问题为基础,引出了本文微观生态设计的概念。接下来本文对生态设计的理论进行再研究,廓清了关于生态设计的认识误区,再以此为基础进入微观生态设计的研究。
     本文对于微观生态设计的研究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明确生态设计的尺度等级序列,微观生态设计在此序列中是具体实现的最重要一环。二、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使用者三个角度出发,对微观生态的技术手段进行研究。三、提出了建立微观生态设计评估体系的基本构想,并对这一体系的框架进行研究。
Nowadays, ecological design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acknowledged by global range. Simultaneity, designs home and abroad designs are producing more and more works. The concept of microcosmic ecological design is put forward and researched by this dissertation. It is a new visual angle of ecological design, which focuses on the small scale landscape, and researches the physical and construction level of Ecological Design.
     This dissertation reviewed the recent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design in China, and found many problems. These problems come down to the lack of attention to micro-level ecological design. Then, the dissertation researched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design, and the theory of microcosmic ecological design.
     The kernel of microcosmic ecological design contains three points: 1 .The scale sequence of ecological design, and microcosmic ecological desig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ache about physical and construction level. 2. The dissertation researched the technics of microcosmic ecological design which based on natural environment, artificial environment and people who use the environment. 3. The dissertation put forward a concept of assessment system for microcosmic ecological design, and researched the frame work of the assessment system.
引文
铩? 同济大学.首届国际景观教育大会:会议宗旨.2005(10)
    铩? 俞孔坚 李迪华 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中国园林,2001(第六期)
    2 A.麦肯齐.生态学.孙儒泳等译.科学出版社,2005
    铩? Sim Van der Ryn and Smart Cowan.Ecological Design.Island Press Washington.D.C,1996
    2 John Lyle.Design for Human Ecosystems:Landscape,Land Use,and Natural Resources[M].Island Press,1985
    铩? 詹巍 徐福留等.区域生态系统景观结构演化定量评价方法.生态学报,2004(No.4)
    铩? 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北京宪章.北京,1999(6)
    铩? 俞孔坚 吉庆萍.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中国同林,2000(第二期)
    铩? Sim Van der Ryn and Stuart Cowan.Ecological Design.Island Press Washington.D.C,1996
    铩? John Lyle.Regenerative Desig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ohn Wiley & Sons Inc,1994
    2 Gretchen C.Daily.Introduction:what are ecosystem services? In:Nature's Services.Washington D.C.Island Press,1997
    3 骆天庆.近现代西方景园生态设计思想的发展.中国园林,2002(第八期)
    铩?[美]麦克哈格.黄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铩? 俞孔坚 李迪华 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中国园林,2001(第六期)
    铩? John Lyle.Design for Human Ecosystems:Landscape,Land Use,and Natural Resources[M].Island Press,1985
    铩? John Lyle.Design for Human Ecosystems:Landscape,Land Use,and Natural Resources[M].Island Press,1985
    2[美]威廉 M.马什.景观规划的环境学途径.朱强 黄丽玲 俞孔坚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铩? 鲁迪.人为干扰下的生态补偿:以湖北省安陆市烟店镇、辛榨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为例.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铩? 周曦 李湛乐.生态设计新论—对生态设计的反思和再认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铩?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能源及环境先导计划(LEED~(TM)2.1)
    铩? 谢小萍 李文驹.结合雨水利用的小区景观生态设计初探[J]华中建筑,2003(5)
    2 李娟娟.现代园林生态设计方法研究.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铩? 唐小简.城市生态水景设计研究.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铩? 李娟娟.现代园林生态设计方法研究.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 于永才.公园水体污染防治研究.中国园林,1997(2)
    铩?[美]威廉 M.马什.景观规划的环境学途径.朱强 黄丽玲 俞孔坚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 陈琨.恢复与利用自然要素的生态城市设计手法研究.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铩?[美]威廉 M.马什.景观规划的环境学途径.朱强 黄丽玲 俞孔坚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铩? 查德·瑞吉斯特.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王如松 胡聃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铩? 陈琨.恢复与利用自然要素的生态城市设计手法研究.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铩? 李娟娟.现代园林生态设计方法研究.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铩? 赵晓燕 高大伟 周肖红.北京野生地被植物引种筛选与应用.中国园林,2007(8)
    2 绿色奥运建筑研究课题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铩? 绿色奥运建筑研究课题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铩? 绿色奥运建筑研究课题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铩? 李娟娟.现代园林生态设计方法研究.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铩? 俞孔坚.绿色景观: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原理与案例[J].建设科技(绿色建筑特刊),2006(7)
    铩? 李娟娟.现代园林生态设计方法研究.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 李大夏著译.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路易.康[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铩? GB 3096-19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铩? 李娟娟.现代园林生态设计方法研究.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铩? 陈琨.恢复与利用自然要素的生态城市设计手法研究.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铩?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能源及环境先导计划(LEED~(TM)2,1)
    铩? 英国建统研究组织.英国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BREEAM)
    铩? 加拿大自然资源部.绿色建筑评价工具(GBTool)
    铩? 聂梅生等.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200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铩颷1]Forman,R.T.T.and M.Godron(1986).Landscape Ecology.New York,John Wileyd Press,1997
    [2]Gretchen C.Daily.Introduction:what are ecosystem services? In:Nature's Services.Washington D.C.Islan-
    [3]John Lyle.Design for Human Ecosystems:Landscape,Land Use,and Natural Resources[M].Island Press,1985
    [4]John Lyle.Regenerative Desig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ohn Wiley & Sons Inc,1994
    [5]Sim Van der Ryn and Stuart Cowan.Ecological Design.Island Press Washington.D.C,1996
    [6]恩格斯.自然辨证法[M].人民出版社,1979
    [7]A.麦肯齐.生态学.孙儒泳等译.科学出版社,2005
    [8]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2)
    [9]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北京宪章.北京,1999(6)
    [10][美]麦克哈格.黄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11][美]威廉M.马什.景观规划的环境学途径.朱强 黄丽玲 俞孔坚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2][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吕瑞兰,李长生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3]C·特罗尔.景观生态学.地理译报,1983(No.1)
    [14]赫伯特·德莱塞特尔.迪特尔·格劳.德国生态水景设计:规划、设计和建筑中水资源的利用.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5]查德·瑞吉斯特.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王如松 胡聃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6]李大夏著译.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路易.康[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7]理查德·瑞杰斯特.生态城市伯克利:为一个健康的未来建设城市[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8]同济大学.首届国际景观教育大会:会议宗旨.2005(10)
    [19]宋林飞.人类与环境[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121
    [20]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1]沈清基.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城市规划的应对[J].城市规划汇刊,2001,(15)
    [22]刘滨谊.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寻求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发展创新的基点[J].新建筑,2001(5)
    [23]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第二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4]陈秉钊.当代城市规划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5]吴人韦.培养生物多样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专题研究之一,中国园林,1998(第四期)
    [26]王祥荣.生态建设论:中外城市生态建设比较分析[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7]俞孔坚 李迪华 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中国园林,2001(第六期)
    [29]俞孔坚 吉庆萍.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中国园林,2000(第二期)
    [30]俞孔坚.绿色景观: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原理与案例[J].建设科技(绿色建筑特刊),2006(7)
    [31]骆天庆.近现代西方景园生态设计思想的发展.中国园林,2002(第八期)
    [32]曹伟.城市生态安全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设,2004
    [33]王树恩 陈士俊.人类与环境[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34]周曦 李湛乐.生态设计新论-对生态设计的反思和再认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5]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6]詹巍 徐福留等.区域生态系统景观结构演化定量评价方法.生态学报,2004(No.4)
    [37]赵振斌.城市生态过程的重建[J].城市管理,2002
    [38]陈易.自然之韵:生态居住社区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39]谢小萍 李文驹.结合雨水利用的小区景观生态设计初探[J]华中建筑,2003(5)
    [40]于永才.公园水体污染防治研究.中国园林,1997(2)
    铩颷41]赵晓燕 高大伟 周肖红.北京野生地被植物引种筛选与应用.中国园林,2007(8)
    [42]李娟娟.现代园林生态设计方法研究.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3]唐小简.城市生态水景设计研究.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4]王存宝.景观设计生态背景下的本土文化表达.硕士学位论文,2006
    [45]陈琨.恢复与利用自然要素的生态城市设计手法研究.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6]尹仕美.走向生态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7]鲁迪.人为干扰下的生态补偿:以湖北省安陆市烟店镇、辛榨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为例.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8]绿色奥运建筑研究课题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9]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能源及环境先导计划(LEED~(TM)2.1)
    [50]英国建统研究组织.英国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BREEAM)
    [51]加拿大自然资源部.绿色建筑评价工具(GBTool)
    [52]日本可持续建筑协会.CASBEE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绿色设计工具.石文星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3]聂梅生等.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200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4]GB 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