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大国,要解决中国的问题,离不开广大农民。历史已经证明,谁能够动员起农民,使农村实现各种力量的整合,谁就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创造历史辉煌的时期,其中在根据地成功进行的基层政权建设,满足了广大农民的基本利益需求,并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控制和民众的动员,构成这一辉煌时期重要的组成部分。陕甘宁边区作为中共中央所在地,又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在此得到全面贯彻和实施,成为全国的典型。因此,对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基层政权建设进行研究能够探究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深层次原因。同时,现实需要从历史中汲取营养。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转折、变化的过程,历史的痕印和积淀无时不在地影响着当前的实践。放宽历史的视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基层政权建设的思想、原则、路径、目的等,可以为当前的基层政权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和启发。但是目前学术界对此进行专题研究的成果尚不多见,基于此,本文选择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基层政权建设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依据大量历史资料,充分吸收学术界研究已有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运用传统史学研究方法,同时借鉴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尽量呈现所研究课题复杂的历史全貌。
     本文由导论、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
     导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及意义、研究现状、资料来源、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学术创新和不足等。
     正文包括五章内容。
     第一章,基层政权新格局。延安时期,在边区基层形成了由党支部领导的党、政、民众团体三位一体的政权新格局。边区的乡市政权系统主要由民意机关、政府机关及其附属的各种委员会组成,这种正式的法定权力机构成为乡村社会权力的主体。乡(市)政权实行议行合一制。乡(或相当于乡的市)没有正式的司法机关,但设有司法辅助机关,主要工作是进行调解,构成边区司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支部在基层权力格局中占据领导地位,统领乡村政权和民众团体的工作。边区非常重视乡村支部的建设,加强区委、县委及以上各级党委对支部工作的领导和帮助,注意创造模范支部,推广其经验,加强支部组织建设和支部教育工作,提高党员质量,同时纠正支部领导工作中存在的包揽一切和放弃领导的错误倾向,以发挥支部正确的领导作用。群众团体的发展成为基层政权的重要支持和依靠。乡级的群众团体主要包括妇女联合会、青年救国会、工会和农民会,还有各种经济组织和教育组织。它们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有自己的组织系统,实行民主集中制。这些群众团体的发展,在创造政权、巩固政权和支持抗日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基层政权贯彻“精兵简政”政策,通过调整机构、裁汰冗员、干部下移、增设乡文书、重新划分审定县乡政权的职权和业务等措施,进一步实现基层政权的精简和高效。这种新权力格局,一方面上情能够下达,另一方面,下情也能够上达,保证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社会的推行,同时代表广大乡村民众的利益,克服了旧有权力结构的缺陷,促进共产党政权的下沉和乡村社会的发展。
     第二章,基层民主选举。民主选举是陕甘宁边区政权产生的根本途径。为了打破基层民众对政治的冷漠态度,使其正确地看待选举,积极参与选举,行使自己应有的权利,中国共产党人在宣传发动上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其工作的积极主动程度、细心耐心程度、艰苦努力程度,都是老百姓没有经历过的,因此他们对共产党的政策主张产生了深深的认同,政治觉悟和参加选举运动的积极性都大大提高。通过参与民主选举,使基层民众真正履行自己最神圣的直接民权。直接选举原则在乡级贯彻得最好,一般的选民和干部通过选举实践的教育,对选举有了正确的认识,认为运用民主向政府提意见批评、质问政府的工作,是不可放过的权利,所以在乡选中,基层民众踊跃检查政府工作。为了便于广大选民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边区还在投票方法上创造了适合农村居住特点、不同选民文化程度、不同时间参与投票的票选法,保证大多数人能够参加到选举中来。随着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共产党在政权建设上提出“三三制”原则,并把它贯彻到乡村中。为了避免“三三制”原则贯彻过程中出现的党员包办和放弃党的领导两个错误倾向,共产党采用了保证的方式,保证党内和党外人士当选,或采取完全民主的方式,以此加强党的领导。通过民主选举,把乡村中的优秀人物、积极分子,即民众认为的“好人”,选了出来,改造了乡村政权,实现其优化,民众在实践中感受到共产党政权是为老百姓着想的政权,于是衷心拥护,使其在广大乡村社会立足扎根。
     第三章,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一个政权是否具有健康的肌体和发展的活力,关键在于这个政权内部的干部队伍。边区政府充分认识到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在极其艰苦复杂的条件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边区的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针对基层干部文化水平低,绝大部分是文盲的现状,边区注意加强基层干部的学习教育,学习教育的形式多样,与基层干部的实际相结合,并建立了各种学习制度。针对基层干部安于现状、因袭老一套作风、独立工作能力差等现状,上级对基层干部进行工作上的帮助指导。在帮助指导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具体的方法:重视调查研究;帮助工作具体;同时帮助指导还不能包办代替。边区还特别重视在基层干部队伍中进行廉政建设,制订了各种规章制度、政策法规,厉行廉洁政治,严惩公务人员的贪污、假公济私等行为,加强监督,解决基层干部具体困难,直接对基层干部形成约束激励机制,使基层干部基本做到廉洁奉公,受到群众的赞扬和爱戴。通过这些具体措施的实施,边区的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的文化素质、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得到一定提高和改善,克服了自身的一些缺点,成为真正为民办事的好干部好公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乡村民众的认同,成功重塑了乡村权威。
     第四章,建设少数民族自治区乡政权。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理论的基本原则同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项民族政策,在延安时期的边区得到初步实践,也为边区的基层政权建设增添了新的内容。共产党的民族纲领经历了一个逐步转变的过程,从民族自决原则下的民族自治到民族自决与民族区域自治并提,并向主要强调民族区域自治过渡。到延安时期,为了团结各民族抗战,根据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纲领,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领导蒙回民族人民从1942年起先后建立了六个回民自治区乡和一个蒙民自治区。居住在少数民族自治区、乡的居民,可以通过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力,按照自己的意愿通过直接投票,选出代表群众利益的参议员和区、乡长,组成本民族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少数民族自治区乡政府的工作主要是发展生产,安置外来少数民族移民,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团结少数民族与汉族等。为了进一步建设少数民族自治区乡政权,发展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广泛团结少数民族,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边区政府特别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工作。总之,建设少数民族自治区乡政权,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创举,尽管规模不大,但在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力,自主管理少数民族地区内部事务,提升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地位,调动少数民族积极性,团结少数民族共同抗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已经初步显示出这个政策的生机和活力,为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发展和大规模建立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提供重要的实践经验。
     第五章,陕甘宁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的特点——兼与国民党保甲制度比较。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两大主角——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对乡村社会的争夺和竞争,是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内容。把共产党在边区的基层政权建设与同时期国民党在基层推行的保甲制进行比较,更能体现出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的特色。第一,自治性。国民党想“融保甲于自治之中”,通过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实现乡村自治,结果保甲制的封建宗法性与乡村自治的民权主义背道而驰,而且国民党始终把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放在首位,为反共防共服务,致使自治目标处于从属地位而被忽视,再加上当时经济凋敝,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致使国民党这种融保甲于自治之中的目标落空。而中国共产党自觉高举孙中山“三民主义”大旗,大力倡导乡村自治,制定了一系列法律规章制度,努力践行民主政治,初步实现了边区的乡村自治。第二,惠民性。国民党推行保甲制的最直接动因在于“反共剿共”,新县制推行后,保甲制的功能由自卫转向自卫和自治合一,但是,过分强调“管”,即控制人民的功能,导致建设乡村的功能严重弱化。另外,保甲行政人员多由土劣充任,上任后多中饱私囊,鱼肉乡里,与民众严重对立,致使保甲制的推行严重背离了民众的利益。而共产党在边区进行的基层政权建设更加注意保护和发展人民的经济文化利益,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而且边区基层干部与广大乡村民众血肉相连,利益相关,基本上具有廉洁艰苦的工作作风,终日为抗战动员及人民利益服务,甘于奉献,为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受到广大百姓的爱戴。第三,动员性。保甲制的推行并没有打破千百年来广大乡村民众对政治的冷漠态度。究其原因,保甲制没有解决农民最迫切的土地问题,反而加大了人民的各种负担,同时也未打破乡村中传统的人伦关系,致使保甲制的乡村动员失效。而共产党在边区的基层政权建设通过实行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的投票选举制,保证了最广大的乡村民众真正履行自己最神圣的民主权利,另外,共产党带给民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实惠,从而在基层成功树立了共产党政权爱民、惠民的形象,实现了乡村民众对其广泛认同。
     结束语部分,分析了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基层政权建设的历史定位、历史局限和历史启迪。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基层政权建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成功实现乡村民众动员和乡村社会整合的发端,但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限制,还存在没有实现完全正规化的目标、基层党政关系始终存在问题、在建设中多采取群众运动的方式、农民参与属于被动式参与等局限。历史已经走远,基层政权建设的课题依然继续,历史上的相关实践为今天的基层政权建设提供重要启迪:基层政权建设需要依靠广大农民,同时满足他们最迫切的利益需求;基层政权建设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自上而下的领导来实现;基层政权建设需要结合具体实际。
China is a big country and its rural population accounts for a vast majority of the population. Solving China's problems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masses of peasants. History has proven that the person who can mobilize the peasant from the rural and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various forces will be able to achieve the success of the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During Yan'an perio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reated the historical glory. During this period, the CPC met the basic interests’of the peasants’masses, realized the control of rural society and mobilization of the mass by successfully building of the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 at base level. In a relatively peaceful environment, as the location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the new democratic,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programs were fully implemented within the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 The Border Region became the country's model. Therefore, studying the building of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 in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 during the Yan'an period may reflect the deep-seated reasons why does the Communist revolution win in the end. At the same time, the reality required to draw nutrition from the history. The building of rural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 carried out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undergone a process of four stage, they are beginning, developing, turning and changing. Traces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history may constantly affect current practice. Widening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the idea, principle, path, purpose and so on of the building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uring Yan'an period provide the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building of current grass-roots regime. However, the thematic research on this topic is still rarely seen. In this paper, I select the building of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 in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 during Yan'an perio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 and try to depict its historical picture depending on substantial historical data and the previous achievemen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of Marxist.
     Except for the introduction, the paper includes five chapters and conclusion.
     Chapter one emphasizes on the new pattern of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 During Yanan Period, the new pattern of three-in-one took shape led by the party branch by organizing party, government and mass together. Border regime in the rural or urban system was composed mainly of public institutions,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its various subsidiary committees that constitute the main power of rural society. Township (city) government implemented system combined discussion and action. There was no formal judiciary in township (or the equivalent of township or city), but subsidiary organs of justice carrying out mediation that constituted an important part of justice administration in the Border. Branche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ere the leading power, guiding the regime and the rural groups. Border Region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branches and took a series of measures. Mass organizations supported and relied on the grass-roots government, including Women's Federation, Youth National Salvation Council, trade union and farmers, as well as various economic organizations and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The organizations accepted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had its own system to implement democratic centralism.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mass organizations ha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o create and consolidate the regime and support the anti-Japanese struggle. At the same time, the "streamlining" policy was carried out at the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 in order to realize further streamlining and efficiency. The new power structure guarante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s guidelines, principles and policy at the grass-roots society, and represented the interests of the broad rural masses and to overcome the defects of the old power structure.
     Chapter two expounds the grass-roots democratic elections. Democratic election was the fundamental way to produce power in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 In order to break the grass-roots people's political indifference, lead them to the correct view of the election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elections and exercise their rights, Chinese communists did a great deal of arduous and painstaking work on publicity and mobilization the masses doing what they never experienced. Therefore, the masses had a profound identity to the policie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Their political awareness and enthusiasm participating in the election had been greatly enhanced. Through participation in democratic elections, the grass-roots people fulfilled their civil rights directly. The principle of direct elections was implemented best at township level. Grass-roots people checked actively the government work. To facilitate the masters of voters to exercise their voting rights, the Border created various voting ways and ensured the majority of people taking part in the elections. With the ethnic conflicts rising to th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the Communist Party took "Three-three on system" principle on the power construction carried out in the countryside. Through democratic elections, the outstanding rural figures, activists, who were called the "good guys" were elected. The rural power was transformed and optimized.
     Chapter three explains the construction on the grass-roots cadres. The key whether a regime holding a healthy body and the vitality of development, lies in the ranks of cadres within the regime. Being fully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grass-roots cadres in the extremely difficult and complex conditions, the Government of Border Region adopted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grass-roots cadres, including educating, helping and guiding, cleaning of the government. Through these concrete measures, the grass-roots cadre teams of the Border became really good cadre of public servants and were agreed by the rural people. As a result,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party and masses were closer and the rural authority was reshaped.
     Chapter four emphasiz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utonomous rural regime of ethnic minority. The policy of Regional Autonomy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got preliminary practice in the Border Area during Yan'an period that added new content for the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 in the Border Area.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program of Regional Autonomy of Minority, the CPC and the Government had set up six Hui Autonomous Regions and a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since 1942. The rural residents living in Minority Autonomous Regions could exercise their democratic rights and elect their representatives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mass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wishes through direct ballot. These representatives were composed of the autonomous bodies, exercised their autonomy and managed the nation's internal affairs. The government of Autonomous Regions of Minorities was mainly to develop production, place foreign minority immigrants, develop minority education, unite with the Han nationality and other ethnic minorit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Border Region Government attached particular importance to the work on cultivating minority cadres. Anyway the construction on rural minority autonomous regime had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role.
     Chapter five 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ilding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 in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 -- compared with the KMT Baojia system. First one is the self-governing. The KMT did not achieve the purpose of“Baojia with a combination of self-government”.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mplemented initially the village autonomy in Border. Second one is making the benefits to the people. The implementation of Baojia system seriously deviated from th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 of CPC in the Border Area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economic and cultural benefits. Third one is the mobiliz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Baojia system did not break the political apathy of the broad rural people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 construction on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 of CPC in the Border Region achieved wide agreement of the rural people.
     The Conclusion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location, the historical limitations and the historical enlightenment of the building of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 in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 during Yan'an period. It is the beginning that implemented successfully rural mobilization and social integration at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But there were many limitations for being subject to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at that time. The objectives of standardization were not fully realiz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grassroots party and government had been a problem. The way of mass movement was often taken and the participation of rural masses was passive. In spite of this, the relevance in history provided important inspiration for today's practice of building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
引文
①[美]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264页。
    ①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2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8、30页。
    ①陈益元:“建国以来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述评—兼论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在乡村控制中的关系变化”,《文史博览》,2007年第4期。
    ②[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43页。
    ①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4页。
    ①《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42页。
    ②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一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年,第30页。
    ①《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92页。
    ②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九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90年,第269页。
    ③《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161页。
    ④《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290页。
    ①《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161页。
    ②《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291页。
    ③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九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90年,第454页。
    ④《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158页。
    ⑤《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293页。
    ⑥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九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90年,第269页。
    ①《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162页。
    ②《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291页。
    ③《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285页。
    ④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七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363页。
    ①《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286-287页。
    ②《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286页;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七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363-364页;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九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90年,第455页。
    ①《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285-286、288页。
    ②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九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90年,第269页。
    ③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177页。
    ①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一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年,第260页。
    ②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七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255-256页。
    ③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五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311页。
    ④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九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90年,第72页。
    ①按:1940年10月,中共中央把边区党委改为边区中央局,1941年5月,中央决定将西北工作委员会与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合并,成立了中共中央西北局。
    ②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文件汇集》(一九三七年-一九三九年)甲1,内部资料,西安,1994年印行,第265页。
    ③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一九四五年)甲6,内部资料,西安,1994年印行,第206、210页。
    ④《陈云文选》(一九二六-一九四九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45页。
    ⑤《陈云文选》(一九二六-一九四九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47页。
    ①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文件汇集》(一九三七年-一九三九年)甲1,内部资料,西安,1994年印行,第268页。
    ②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570页。
    ③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290页。
    ④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文件汇集》(一九三七年-一九三九年)甲1,内部资料,西安,1994年印行,第269页。
    ①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文件汇集》(一九四0年-一九四一年)甲2,内部资料,西安,1994年印行,第291页。
    ②《解放日报》,延安,1944年12月21日第二版。
    ③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文件汇集》(一九四0年-一九四一年)甲2,内部资料,西安,1994年印行,第8-10页。
    ④按:1935年冬中共党中央到达陕北后,将原来的中共陕甘晋省委撤销,成立了中共陕北省委和陕甘省委。1936年夏,在红军西征期间又成立了中共陕甘宁省委。1937年5月,陕甘宁边区成立后,根据党中央的举鼎,先后将陕北、陕甘、陕甘宁省委撤销,各地党组织统一由边区党委领导。
    ①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卷),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106-107页。
    ②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一九四五年)甲6,内部资料,西安,1994年印行,第217页。
    ③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卷),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107页。
    ④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526页。
    ⑤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一九四五年)甲6,内部资料,西安,1994年印行,第221页。
    ⑥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二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156页。
    ①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一九四五年)甲6,内部资料,西安,1994年印行,第225-226页。
    ②《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10月18日第二版。
    
    ①中央党校延川实习团杨英杰等:“延川县禹居区三乡支部的特点、党员和干部”,《共产党人》第四期
    ②“中央宣传部关于各抗日根据地内党支部教育的指示”,《共产党人》第十二期。
    ①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一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年,第324页。
    ②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一九四二年)甲2,内部资料,西安,1994年印行,第11-13页。
    ③《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10月18日第二版。
    ①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536-537页。
    ②陕西省档案馆藏:《延长一乡党支部1941年调查材料》,2-1-868。
    ③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487-488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24页。
    ①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文件汇集》(一九三七年-一九三九年)甲1,内部资料,西安,1994年印行,第296-297页。
    ②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文件汇集》(一九四0年-一九四一年)甲2,内部资料,西安,1994年印行,第10页。
    ③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一九四三年)甲3,内部资料,西安,1994年印行,第221,222页。
    ①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上),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180-181页。
    ②《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119页。
    ③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文件汇集》(一九四0年-一九四一年)甲2,内部资料,西安,1994年印行,第415页。
    ④李光等编:《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第一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65页。
    ①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一九四三年)甲3,内部资料,西安,1994年印行,第221页。
    ①《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5月15日第二版。
    ②《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4月29日第二版。
    ③《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7月14日第二版。
    ④宋金寿主编:《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年,第267页。
    ⑤《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9月20日第二版。
    ⑥《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7月14日第二版。
    ⑦《解放日报》,延安,1943年4月8日第二版。
    ①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四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321页。
    ②《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8月3日第二版。
    ③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四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322页。
    ④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六辑)[C].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330页。
    ⑤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七辑)[C].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89页。
    ⑥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六辑)[C].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2页。
    ①《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5月20日第二版。
    ②《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资料选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年,第144页。
    ③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八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27页。
    ④《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资料选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年,第15页。
    ⑤《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资料选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年,第87页。
    ①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六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216页。
    ②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六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259页。
    ③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七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92页。
    ④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七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170页。
    ⑤《解放日报》,延安, 1943年3月31日第二版。
    ⑥《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7月26日第二版。
    ①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六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331页。
    ②《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资料选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年,第96-97页。
    ③《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资料选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年,第98页。
    ④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八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26页。
    ①陈云:“支部”,《解放》周刊,第七十三期。
    ②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文件汇集》(一九三七年-一九三九年)甲1,内部资料,西安,1994年印行,第265页。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一九四一-一九四二)(第十三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427页。
    ④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一九四一-一九四二)(第十三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431页。
    ①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一九四三年)甲3,内部资料,西安,1994年印行,第221页。
    ①《新中华报》,延安,1937年5月23日第三版;《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157,293,468页。
    ②《谢觉哉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2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31-732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43页。
    ③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上),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202页。
    ④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上),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204页。
    ⑤《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5月31日第二版。
    ⑥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九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90年,第259页。
    ①《新中华报》,延安,1937年5月26日第二版。
    ②《列宁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29页。
    ③陕西省档案馆藏:“陕甘宁边区甘泉县选委会报告——为乡级选举工作的总结与布置展开县级选举由”,1941年7月22日,2-1-829。
    ④陕西省档案馆藏:“定边城区四乡试选工作报告”,1945年9月5日,2-1-885。
    ⑤陕西省档案馆藏:“曲子县曲子区二乡选举工作总结”,1945年12月20日,2-2-1940.1。
    ⑥陕西省档案馆藏:“曲子县曲子区二乡选举工作总结”,1945年12月20日,2-2-1940.1。
    ⑦《解放日报》,延安,1941年10月21日第四版。
    ⑧陕西省档案馆藏:“合水县二区一乡选举总结”,1945年12月,2-2-1490.2。
    ①《解放日报》,延安,1941年5月28日第二版。
    ②陕西省档案馆藏:“米脂县乡选工作总结报告”,1946年2月,2-1-875.1。
    ③陕西省档案馆藏:“定边县乡选报告之二——乡选工作的总结报告”,1945年1月12日,2-1-885。
    ④陕西省档案馆藏:“关于民主的材料”,2-1-803。
    ⑤陕西省档案馆藏:“米脂县乡选工作总结报告”,1946年2月,2-1-875.1。
    ①陕西省档案馆藏:“定边县乡选报告之二——乡选工作的总结报告”,1946年1月12日,2-1--885。
    ②陕西省档案馆藏:“曲子县曲子区二乡选举工作总结”,1945年12月20日,2-2-1940.1。
    ③陕西省档案馆藏:“定边县乡选报告之二——乡选工作的总结报告”,1946年1月12日,2-1--885。
    ④陕西省档案馆藏:“合水县二区一乡选举总结”,1945年12月,2-2-1490.2。
    ⑤陕西省档案馆藏:“曲子县曲子区二乡选举工作总结”,1945年12月20日,2-2-1940.1。
    ⑥陕西省档案馆藏:“合水县二区一乡选举总结”,1945年12月,2-2-1490.2。
    ①陕西省档案馆藏:“边区1945-1946年乡选工作总结”,1946年,2-2-1486。
    ②陕西省档案馆藏:“合水县二区一乡选举总结”,1945年12月,2-2-1490.2。
    ③《解放日报》,延安,1941年11月9日第四版。
    ④陕西省档案馆藏:“边区1945-1946年乡选工作总结”,1946年,2-2-1486。
    ①《谢觉哉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10月,第420-421页。
    ①《新中华报》,延安,1937年5月23日第三、四版;《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157-158,293-294,469-470页。
    ②陕西省档案馆藏:“米脂县乡选工作总结报告”,1946年2月,2-1-875.1。
    ③《新中华报》,延安,1937年5月23日第三版;《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157-158,293-294,469页。
    ④《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12月17日第二版。
    ⑤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九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90年,第269页。
    ⑥陕西省档案馆藏:“边区1945-1946年乡选总结”,1946年,2-2-1486。
    ①宋金寿,李忠全:《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412页。
    ②《谢觉哉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21页。
    ③陕西省档案馆藏:“关于民主的材料”,2-1-803。
    ④《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118页。
    ⑤陕西省档案馆藏:“安塞四区三乡选举工作总结”,1941年4月16日,2-1-829。
    ①《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10月30日第二版。
    ②陕西省档案馆藏:“合水县二区一乡选举总结”,1945年12月,2-2-1490.2。
    ③陕西省档案馆藏:“定边县乡选工作报告之二——乡选工作的总结报告”,1946年1月12日,2-1-885。
    ④陕西省档案馆藏:“一九四五年乡选工作总结”,2-1-808。
    ⑤陕西省档案馆藏:“一九四五年乡选工作总结”,2-1-808。
    ⑥陕西省档案馆藏:“一九四五年乡选工作总结”,2-1-808。
    ①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九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111页。
    ②《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547页。
    ③《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447页。
    ①陕西省档案馆藏:“合水县二区一乡选举总结”,1945年12月,2-2-1490.2。
    ②陕西省档案馆藏:“米脂县乡选工作总结报告”,1946年2月,2-1-875.1。
    ③陕西省档案馆藏:“边区1945-1946年乡选工作总结”,1946年,2-2-1486。
    ④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1页。
    ⑤宋金寿主编:《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年,第228页。
    ⑥《解放日报》,延安,1941年9月13日第一版。
    ⑦房成祥,黄兆安主编:《陕甘宁边区革命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9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50页。
    ②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66,68页。
    ③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八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98页。
    ④《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3月21日第三版。
    ⑤陕西省档案馆藏:“绥德义合区第九乡的三三制选举调查材料”,1944年5月2-1-865。
    ⑥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八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98页。
    ①宋金寿,李忠全:《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77页。
    ②按:此表所列的三部分人员与“三三制”本意有差距,主要是基层干部和民众对“三三制”理解偏差所致。
    ③陕西省档案馆藏:“绥德县义合九乡三三制调查材料”,1944年11月,2-1-802。
    ①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八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102页。
    ②《解放日报》,延安,1941年10月21日第四版。
    ③陕西省档案馆藏:“民主与团结——新宁二区三乡政权工作调查之一”,1944年10月,2-1-801。
    ①陕西省档案馆藏:“吴旗县第二区四乡调查”,4-4-308。
    ②《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10月17日第四版。
    ③陕西省档案馆藏:“民主与团结——新宁二区三乡政权工作调查之一”,1944年10月,2-1-801。
    ④《解放日报》,延安,1946年2月9日第二版。
    ⑤宋金寿,李忠全:《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413页。
    ⑥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71页。
    ⑦陕西省档案馆藏:“吴旗县第二区四乡调查”,4-4-308。
    ①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八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100页。
    ②陕西省档案馆藏:“一年来三三制实行的材料”,1942年,2-1-83。
    ③陕西省档案馆藏:“一年来三三制实行的材料”,1942年,2-1-83。
    ④陕西省档案馆藏:“清涧袁家湾区第五乡关于民主团结部分材料”,1944年10月30日,2-1-863。
    ⑤陕西省档案馆藏:“绥德义合区第九乡的三三制选举调查材料”,1944年5月,2-1-865。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42页。
    ②《谢觉哉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06页。
    ③陕西省档案馆藏:“民主与团结——曲子八珠区四乡调查材料”,1944年9月10日,2-1-802。
    ④《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课题组:《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资料选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11页。
    ①《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课题组:《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资料选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04页。
    ②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三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2页。
    ①陕西省档案馆藏:“民主与团结——曲子八珠区四乡调查材料”,1944年9月10日,2-1-802。
    ②《解放日报》,延安, 1942年5月31日第二版。
    ③《解放日报》,延安, 1941年10月20日第四版。
    ④陕西省档案馆藏:“边区1945-1946年乡选总结”,1946年,2-2-1486。
    ⑤陕西省档案馆藏:“边区1945-1946年乡选总结”,1946年,2-2-1486。
    ①《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5月28日,第二版。
    ②陕西省档案馆藏:“边区1945-1946年乡选总结”,1946年,2-2-1486。
    ③张闻天选集传记组、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张闻天晋陕调查文集》,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第63页。
    ①《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8月27日第二版。
    ②《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11月20日第二版。
    ③《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26-527页。
    ④《陈云文选》(一九二六——一九四九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46页。
    ⑤《解放日报》,延安,1941年10月20日第四版。
    ①《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544页。
    ②按:原表如此,但较差的一栏合计的数字与各县数字之和不符。
    ③陕西省档案馆藏:“一九四五年乡选工作总结”,2-1-808。
    
    ①陕西省档案馆藏:“一九四五年乡选工作总结”,2-1-808。
    ②《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1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92页。
    
    ①《谢觉哉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41页。
    ②《林伯渠文集》,北京,华艺出版社, 1996年,第486-48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26页。
    ②《解放日报》,延安,1941年9月12日第二版。
    ③《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3月3日第二版。
    ①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571-572页。
    ②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575页。
    ③《解放日报》,延安,1941年10月28日第四版。
    ①《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7月9日第二版。
    ②《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7月9日第二版。
    ③《解放日报》,延安,1943年10月9日第二版。
    ④《解放日报》,延安,1944年5月10日第二版。
    ⑤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九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90年,第58页。
    ⑥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九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90年,第58页。
    ⑦《解放日报》,延安,1941年9月30日第四版。
    ①海棱,张铁夫,张沛:《三位老记者延安通讯选》,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年,第251页。
    ②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二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年,第81页。
    ③《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2月5日第一版。
    ④《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02页。
    ⑤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二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228页。
    ⑥《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3月3日第二版。
    ⑦《解放日报》,延安,1943年10月9日第二版。
    ①《解放日报》,延安,1944年5月10日第二版。
    ②陕西省档案馆藏:“绥德县委县政府一九四四年干部工作总结”,2-2-1824。
    ③《解放日报》,延安,1944年8月7日第二版。
    ④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590-591页。
    ⑤《解放日报》,延安,1945年4月26日第二版。
    ①《解放日报》,延安,1943年3月21日第二版。
    ②《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10月6日第二版。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二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334页。
    ④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二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228页。
    ⑤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二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334页。
    ⑥李光等:《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一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7页。
    ①陕西省档案馆藏:“绥德县委县政府一九四四年干部工作总结”,2-2-1824。
    
    ①《解放日报》,延安,1944年10月30日第四版。
    ②《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1月25日第四版。
    ①《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1月25日第四版。
    ②《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5月5日第二版。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延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延安文史资料》(第五辑),1989年,第49页。
    ①陕西省档案馆藏:“合水县二区一乡选举总结”,2-2-1490.2。
    ②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九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90年,第353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22页。
    ④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二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64-65页。
    ①李光等:《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一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6页。
    ②李光等:《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一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6页。
    ③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七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195页。
    ④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七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197页。
    ⑤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134页。
    ⑥李光等:《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一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6页。
    ⑦《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548页。
    ①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三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33页。
    ②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548页。
    ③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一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年,第266页。
    ④《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6月10日第二版。
    ⑤《解放日报》,延安,1943年1月16日第二版。
    ①陕西省档案馆藏:“关于民主的材料”,2-1-803。
    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09页。
    ③《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课题组:《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资料选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20-221页。
    ④《谢觉哉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57页。
    ⑤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76页。
    ①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九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90年,第259-260页。
    ②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六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232-233页。
    ③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七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189-190页。
    ④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九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90年,第258页。
    ⑤《解放日报》,延安,1941年9月17日第四版。
    ⑥《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10月30日第二版。
    ①《解放日报》,延安,1946年2月19日第二版。
    ②《解放日报》,延安,1946年2月19日第二版。
    ③参见谭玲玲:“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廉政建设经验之借鉴”,《中共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
    ④参见薛妙琴:“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党风廉政建设”,《前沿》,2001年第8期。
    ①参见崔茂盛:“林伯渠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林伯渠与陕甘宁边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85页。
    ②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四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263-264页。
    ③陕西省档案馆藏:“米脂县乡选工作总结报告”,1946年2月,2-1-875.1;“曲子县曲子区二乡选举工作总结”,1945年12月,2-2-1940.1。
    ①陕西省档案馆藏:“安塞一区民主调查材料”,1944年,2-1891。
    ②《陈云文选》(一九二六-一九四九),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4页。
    ③《陈云文选》(一九二六-一九四九),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50页。
    ④《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74页。
    ⑤《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课题组《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资料选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7页。
    ⑥李光等:《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一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6页。
    ⑦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七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364页。
    ①《解放日报》,延安,1945年2月12日第二版。
    ②海棱,张铁夫,张沛:《三位老记者延安通讯选》,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年,第255页。
    ③参见吴军:“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
    ④《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课题组:《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资料选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7-188页。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115-116页。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141-142页。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300页。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七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775页。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535页。
    ③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796页。
    ④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70,71页。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328页。
    ②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619页。
    ③李光等:《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一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7页。
    ④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934页。
    ①《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560页。
    ②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五年)乙,内部资料,1994年印行,第77页。
    ③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五年)乙,内部资料,1994年印行,第77页。
    ①陕西省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五年)乙,内部资料,1994年印行,第77-78页。
    ②陕西省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五年)乙,内部资料,1994年印行,第80页。
    ③海棱,张铁夫,张沛:《三位老记者延安通讯选》,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年,第91页。
    ④参见郭林:“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雏形”,《民族研究》,1987年第5期。
    ①陕西省档案馆藏:“关于民主的材料”,2-1-803。
    ②《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157,293,468页。
    ③陕西省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五年)乙,内部资料,1994年印行,第77页。
    ④海棱,张铁夫,张沛:《三位老记者延安通讯选》,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年,第91页。
    ⑤《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11月9日第二版。
    
    ①《解放日报》,延安,1945年10月22日第二版。
    ②《解放日报》,延安,1945年10月22日第二版。
    ③《解放日报》,延安,1945年12月25日第二版。
    ④《解放日报》,延安,1944年12月14日第二版。
    ⑤《解放日报》,延安,1944年10月22日第二版。
    ①陕西省档案馆藏:“镇原县三岔区回民自治乡概况”,4-1-22。
    ②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618页。
    ③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653-655页。
    ④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五年)乙,内部资料,1994年印行,第79页。
    ①陕西省档案馆藏:“关于民主的材料”,2-1-803。
    ②《解放日报》,延安,1945年4月17日第二版。
    ③陕西省档案馆藏:“关于民主的材料”,2-1-803。
    ④《解放日报》,延安,1945年4月17日第二版。
    ⑤陕西省档案馆藏:“关于民主的材料”,2-1-803。
    ⑥海棱,张铁夫,张沛:《三位老记者延安通讯选》,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年,第90页。
    ⑦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卷),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422页。
    ①陕西省档案馆藏:“关于民主的材料”,2-1-803。
    ②《新中华报》,延安,1941年10月10日第一版。
    ③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卷),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422-423页。
    ④参见宋太成:“陕甘宁边区的民族教育方针政策及其实践”,《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年第4期。
    ⑤《解放日报》,延安,1944年10月26日第二版。
    ⑥《解放日报》,延安,1945年5月18日第二版。
    ⑦《解放日报》,延安,1945年5月18日第二版。
    
    ①《解放日报》,延安,1944年10月26日第二版。
    ②《解放日报》,延安,1944年10月26日第二版。
    ③《解放日报》,延安,1944年10月22日第一版。
    ④《解放日报》,延安,1944年10月22日第一版。
    ⑤《解放日报》,延安,1944年10月22日第一版。
    ①海棱,张铁夫,张沛:《三位老记者延安通讯选》,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年,第90页。
    ②海棱,张铁夫,张沛:《三位老记者延安通讯选》,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年,第92页。
    ③《解放日报》,延安,1944年10月26日第二版。
    ④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五年)乙,内部资料,1994年印行,第79页。
    ⑤参见郭林:“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雏形”,《民族研究》1987年第5期。
    ①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509页。
    ②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605页。
    ③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619页。
    ④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656页。
    ⑤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1009页。
    ⑥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卷卷),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413页。
    ①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卷卷),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414页。
    ②宋太成:“陕甘宁边区的民族教育方针政策及其实践”,《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年第4期。
    ③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681页。
    ①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五年)乙,内部资料,1994年12月,第88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084页。
    ③海棱,张铁夫,张沛:《三位老记者延安通讯选》,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年,第90页。
    ④参见刘吉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实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1997年第9期。
    ⑤陕西省档案馆藏:“关于民主的材料”,2-1-803。
    ⑥陕西省档案馆藏:“关于民主的材料”,2-1-803。
    ⑦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卷),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424页。
    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659页。
    ①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63页。
    ①参见李德芳:《民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36页。
    ①冉绵惠,李惠宇:《民国时期保甲制度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0页。
    ②李德芳:“南京国民政府乡村自治制度述论”,《河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③李国青:“试论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的封建性”,《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④肖如平“理想与现实的两难:论南京政府的地方自治与保甲制度”,《福建论坛》,2004年第12期。
    ①冉绵惠:“民国时期保甲制度在四川推行的历史概况”,《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1期。
    ②肖如平:“理想与现实的两难:论南京政府的地方自治与保甲制度”,《福建论坛》,2004年第12期。
    ③陈益元:《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7》,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46页。
    ④张友渔“孙中山先生的地方自治论”,《张友渔文选》(上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457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59页。
    ①李光等:《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一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6页。
    ②《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249页。
    ③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十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年,第27-28页。
    ④陕西省档案馆藏:“合水县二区一乡选举总结”,1945年12月,2-2-1490.2。
    ⑤《解放日报》,延安,1946年7月2日第二版。
    ⑥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十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年,第258页。
    ①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十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年,第259页。
    ①陕西省档案馆藏;“边区1945-1946年乡选工作总结”,1946年,2-2-1486。
    ②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八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454页。
    ③陕西省档案馆藏:“新正县二区六乡民主调查材料”,1944年10月,2-1-800。
    ①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年,第525页。
    ②全国政协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 1960年,第86-87页。
    ③参见冉绵惠李慧宇:《民国保甲制度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3页。
    ④冉绵惠李慧宇:《民国保甲制度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3页。
    ⑤冉绵惠李慧宇:《民国保甲制度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6-207页。
    ⑥参见冉绵惠李慧宇:《民国保甲制度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7页。
    ①朱德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河南冀东保甲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00页。
    ②参见魏华伟:《国民政府时期河南保长的群体分析》,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8页。
    ③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一九四二年),甲2,内部资料,西安,1994年印行,第423页。
    ④参见冉绵惠李慧宇《民国保甲制度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5-186页。
    ①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一九四二年),甲2,内部资料,1994年,第423页。
    ②参见冉绵慧:“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改革国统区保甲制度的主张”,《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2期。
    ③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一九四二年),甲2,内部资料,1994年,第423页。
    ④《任弼时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65页。
    ⑤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108页。
    ①《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资料选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年,第98页。
    ②左健之:“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其在乡的具体实施”,《解放》第104期。
    ③左健之:“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其在乡的具体实施”,《解放》第104期。
    ④《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204页。
    ⑤《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422-423页。
    ①《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126页。
    ②陕西省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政府大事记》,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年,第27页。
    ③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卷),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67页。
    ④左健之:“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其在乡的具体实施”,《解放》第104期。
    ⑤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卷),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67-69页。
    ⑥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卷),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7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48页。
    ②陕西省档案馆藏:“陇东专署村级干部材料”,2-1-861。
    ①左健之:“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其在乡的具体实施”,《解放》第104期。
    ②陕西省档案馆藏:“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1941年后选举及补选乡政府委员及参议员成分统计表”,2-2-1824,1944年4月1日。
    ③陕西省档案馆藏:“关于民主的材料”,2-1-803。
    ④《解放日报》,延安,1943年3月21日第二版。
    ⑤陕西省档案馆藏:“关于民主的材料”,2-1-803。
    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国报刊史研究室:《延安文萃》,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第677-679页。
    ①朱德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河南冀东保甲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90页。
    ②朱德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河南冀东保甲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91页。
    ③参见卢毅彬:《控制与消解——国民政府时期甘肃保甲制度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37页。
    ④参见卢毅彬:“国民政府时期甘肃保甲制度推行透析”,《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⑤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46页。
    ⑥参见赵小平:“试论国民党地方自治失败的原因”,《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第12期。
    ①参见赵小平:“试论国民党地方自治失败的原因”,《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第12期。
    ②参见赵小平:“试论国民党地方自治失败的原因”,《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第12期。
    ③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第25页。
    ④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46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66页。
    ①参见[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70页。
    ②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65页。
    ③参见[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71页。
    ①《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第107页。
    ②参见宋炜:《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动员的模式和机制》《西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①[美]弗里曼、毕克伟、赛而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3月,第383页。
    
    ①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1页。
    ②《谢觉哉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43页。
    ③《谢觉哉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43页。
    ①《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4月29日第二版。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433页。
    ②《谢觉哉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43页。
    ③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第5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33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67页。
    ③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十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年,第37页。
    ①《任弼时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62页。
    1.《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
    2.《毛泽东选集》(第一、二、三、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
    4.《毛泽东文集》(第一-五卷),人民出版社,1993-1996年。
    5.《陈云文选》(一九二六-一九四九年),人民出版社,1984年。
    6.《林伯渠文集》,华艺出版社,1996年。
    7.《任弼时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
    8.《谢觉哉日记》,人民出版社,1984年。
    9.《谢觉哉文集》,人民出版社,1989年。
    10.《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
    11.《张友渔文选》(上卷),法律出版社,1997年。
    12.海棱,张铁夫,张沛:《三位老记者延安通讯选》,新华出版社,1985年。
    13.姬乃军,韩志侃:《〈延安府志〉校注》,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
    14.李光等:《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一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
    15.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二、三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
    16.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四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
    17.裘克安:《斯诺在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
    18.《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资料选辑),求实出版社,1982年。
    19.《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编辑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
    20.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一-十四辑),档案出版社,1986-1991年。
    21.陕西省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政府大事记》,档案出版社,1991年。
    22.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上、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
    23.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卷),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
    24.延安农村调查团:《米脂县杨家沟调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
    25.延安整风运动编写组:《延安整风运动纪事》,求实出版社,1982年。
    26.《延安地区政务志》编纂委员会:《延安地区政务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27.《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课题组:《延安民主模式研究资料选编》,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
    28.中共盐池县委党史办公室:《陕甘宁边区概述》,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29.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国报刊史研究室:《延安文萃》,北京出版社,1984年。
    30.张俊南,张宪臣,牛玉民:《陕甘宁边区大事记》,三秦出版社,1986年。
    31.政协延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延安文史》(第四辑)(内部资料),2001年。
    32.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十八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992年。
    33.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文件汇集》(一九三七-一九四一年)(内部资料),1994年印行。
    34.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一九四一-一九四五年甲)(内部资料),1994年印行。
    35.张培森:《张闻天年谱》下卷(1942-1976),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
    36.张闻天选集传记组、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张闻天晋陕调查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
    37.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1.陈益元:《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7——以湖南省醴陵县为个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2.程同顺:《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3.程中原:《张闻天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
    4.房成样,黄兆安:《陕甘宁边区革命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5.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近代中国的乡村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6.郭必选:《延安精神论纲》,红旗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
    7.郭德宏,牛兴华:《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
    8.候家国:《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及其运作》,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印行(台北),1979年。
    9.胡民新:《倡廉防腐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
    10.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
    11.黄炎培《八十年来》,附《延安归来》,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
    12.黄正林:《陕甘宁边区乡村的经济与社会》,人民出版社,2006年。
    13.雷云峰:《陕甘宁边区史》,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年。
    14.李铁映:《论民主》,人民出版社,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5.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
    16.李智勇:《陕甘宁边区政权形态与社会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7.梁星亮,杨忠虎,宋炜:《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史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18.刘丹:《乡村民主之路——中国农村基层直接民主的发展及其法制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19.刘亚伟:《无声的革命——村民直选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
    20.马洪武:《中国革命根据地史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21.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抗日根据地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档案出版社,1985年。
    22.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中外学者论抗日根据地—南开大学第二届抗日根据地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档案出版社,1993年。
    23.牛兴华,郭必选,米世同:《延安精神概论》,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
    24.齐心,张馨:《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五十周年论文选编》,三秦出版社,1988年。
    25.冉绵惠,李慧宇:《民国时期保甲制度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26.荣敬本,罗燕明,叶道猛:《论延安的民主模式话语模式和体制的比较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
    27.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历史研究所:《林伯渠与陕甘宁边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28.宋金寿,李忠全:《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29.宋金寿:《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北京出版社,1995年。
    30.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和权力——闽台三村五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31.王寿林:《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
    32.王昙:《毛泽东与延安干部教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33.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34.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商务印书馆,1935年。
    35.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绅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
    36.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37.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8.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39.杨圣清:《新中国的雏形——抗日根据地政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40.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
    41.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42.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民主中国的模型陕甘宁边区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43.中共延安地区统战部、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所:《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统一战线和三三制》,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4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45.张厚安,白益华:《中国农村基层建制的历史演变》,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年。
    46.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
    47.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48.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年。
    49.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50.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51.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52.周抗:《社会主义民主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
    53.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54.朱德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河南冀东保甲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55.[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一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56.[美]费正清,费维恺:《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57.[美]弗里曼等:《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58.[美]哈里逊·福尔曼:《来自红色中国的报告》,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
    59.[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
    60.[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农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
    61.[美]克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
    62.[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63.[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
    64.[英]斯坦因:《红色中国的挑战》,新华出版社,1987年。
    65.[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东方出版社,2005年。
    1.丁云:“抗日根据地的乡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3。
    2.高尚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启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9。
    3.何正付:“抗日战争时期谢觉哉的乡村民主政治思想”,《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2。
    4.黄正林:“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变迁”,《抗日战争研究》2001.3。
    5.雷甲平:“延安时期廉政建设的举措与启示”,《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2。
    6.李德芳:“南京国民政府乡村自治制度述论”,《河北大学学报》2002.4。
    7.李国青:“试论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的封建性”,《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6。
    8.李炜光:“论延安时期的民主政治与民主财政实践”,《现代财经》2001.7。
    9.李伟中:“论抗日根据地的乡村民主政治建设及其意义”,《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4.6。
    10.李伟中:“论抗日根据地乡村政权建设的特征与近代中国乡村管理体制的转变”,《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5.2。
    11.李耀萍:“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教育的建设与成就”,《人文杂志》1995.6。
    12.麻秀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及其初步实践”,《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1。
    13.冉绵惠:“民国时期保甲制度在四川推行的历史概况”,《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11。
    14.冉绵慧:“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改革国统区保甲制度的主张”,《中共党史研究》2008.2。
    15.宋太成:“陕甘宁边区的民族教育方针政策及其实践”,《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4。
    16.宋炜:“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动员的模式和机制”,《西北大学学报》2005.5。
    17.孙艳红、付平:“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基层社会进行制度探索的历史与启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12。
    18.唐明勇:“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思想”《学术交流》2003.8。
    19.温晓莉:“论抗日民主政权法制的开放性与民主性”,《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5。
    20.吴军:“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4。
    21.肖立辉:“论中国共产党人对1930年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推动”,《党史研究与教学》2002.1。
    22.肖如平:“理想与现实的两难:论南京政府的地方自治与保甲制度”,《福建论坛》2004.12。
    23.肖周录:“跳出‘周期率’的伟大探索和实践”,《人文杂志》1996.5。
    24.肖周录:“论抗日战争时期边区人权保障的历史发展”,《人文杂志》1995.6。
    25.薛妙琴:“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党风廉政建设”,《前沿》2001.8。
    26.张鸣:“改造与重塑——抗日敌后根据地农村社会意识形态的演化”,《上海文学》2001.10。
    27.张鸣:“抗日根据地的基层政权建设”,《党史纵横》2006.1。
    28.张文琳:“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廉政建设的经验”,《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1。
    29.赵小平:“试论国民党地方自治失败的原因”,《贵州社会科学》1992.12。
    1.卢毅彬:《控制与消解——国民政府时期甘肃保甲制度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2.魏华伟:《国民政府时期河南保长的群体分析》,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3.肖玉雷:《陕甘宁边区乡村治理模式研究》(1937年-1945年),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4.王建涛:《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政权建设述论》,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新中华报》
    2.《解放日报》
    3.《解放》周刊
    4.《共产党人》
    陕西省档案馆、延安市档案馆藏陕甘宁边区相关资料。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