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乡镇民主治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政治权力结构的基础要件,乡镇政治在整个国家政治构架中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地位。近现代以来,许多研究中国政治的学者都通过乡镇政治来解读中国政治转型的成败得失。本文的选题,正是基于两方面的思考:一是审视当下我国乡村基层政治发展的现实困境,对当下我国乡镇治理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在此基础上选取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从实证的角度深入解读其背景、过程、问题及效果,特别是在理论层面阐明民主之于治理的意义,进而从规范层面来探讨和构建一个可能的乡镇民主治理模型;二是探讨以选举和协商为逻辑起点的民主尝试在我国乡村治理中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探索如何以治理为切入点的中国民主转型的路径选择。通过理论并结合现实经验的研究,本文最终试图论述这样一个问题,即在社会转型时期,如何进行有效的乡镇治理以实现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整合?
     本文分为导论和正文两个部分。
     导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缘由、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内容。
     第一章探讨了中国乡镇治理的历史变迁过程。本章主要按时期划分,分别对封建专制时期、近代社会激变时期、人民公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后等不同时段的乡村治理模式进行解读和分析,通过回顾历史来探寻中国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和结构性要素。这是本文研究的历史性基础。
     第二章主要探讨了税费改革后,乡镇治理模式的文本规定和现实运行方式之间的差距,从而提出当前乡镇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现有的一些改革实践和改革方案作出评价。本章从国家、社会以及国家与社会的衔接进行考量,首先是对作为乡镇基层政权组织的乡镇人大、乡镇政府和乡镇党委进行制度和现实运行的比较分析,评析当前各地进行的有关改革成果;其次是对乡-村关系的分析,重点关注的是“乡政村治”的实际运行中,“乡政”与“村治”的博弈,及由此凸显出来的两者之间的张力与困境;最后探讨了作为被治者角色的村民自改革开放以来的角色变化。
     第三章主要对四川省新都区“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的个案进行分析和解读。随着村级民主逐步深化和向上推进,乡镇选举改革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出现,并不断发展,首先是乡镇长的直选改革在全国范围展开,然而这一改革给基层党组织带来合法性的冲击。随着单项推进乡镇长直选改革的止步,以乡镇党委书记为主体的乡镇党组织领导人选举改革开始兴起,成为推动党内民主和乡镇治理体制改革的又一热点。本文以较早实行公推直选的成都新都区为案例,对这一制度创新进行解读,通过阐述其生成环境和生发过程,来透析其制度绩效以及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可行的对策。
     第四章主要对浙江省温岭市的“民主恳谈”制度创新,尤其是对该地在“民主恳谈”不断探索的基础上进行的参与式预算民主恳谈进行解读和分析。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主治理机制,民主恳谈是广大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基层民主,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重要载体。从学术角度看,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解构,对于整个中国未来民主政治建设和基层政府治理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章从协商民主理论的视角出发,对温岭民主恳谈的生发机制、制度安排与实践过程、功能和意义以及面临的困境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和意见。
     基于第三章和第四章个案的分析,本文第五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可能的新的乡镇民主治理模式。本章要探讨的是作为民主的两种形式,选举和协商各自的民主意蕴是什么?两者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它们对我国的民主实践具有怎样的指导意义?在现实经验中,“公推直选”和“民主恳谈”之于乡镇治理的民主价值是什么?本章的研究目标,就是在梳理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理论关系的基础上,根据现有的实践成果提出乡镇民主治理模式的一个假想。
     结语部分是对论文论述的观点进行概括,并说明乡镇民主治理的逻辑推导过程。在余论中,本文则指明了论文的的局限性和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As a basic element of the structure of political power, township politics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of the whole country. Over the recent past, a lot of scholars who were devoted to the Chinese politics tried to analyse the gain and the loss of China’s political transition. The selecting topic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based on two consideritions: one is to review the dilemma of Chinese rural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systemically summarize problems of Chinese rural politics. According to the studies above and some typical cases, the author tries to decipher the context, progress, difficulties and effects of rural politics through empirical methods, especially to clarify the significance of democracy to governance o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and therefore builds an ideal model of Chinese township politics. The other one is trying to discuss the course and progress of democratic practices in rural governance which are on the logical basis of election and deliberation, for which, the author tries to explore the path of Chinese democratic transition which begins with the concept of governance. On the base of theoretical study and analyse of typical cases,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answer: how to accomplish the consolidation between the rural and state through an effective township governance?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two parts: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text.
     The introduction focuses on the reasoning of the selecting topic, the meaning, currently research state, and methods and approach of this research.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China’s township politics. According to periods, the writer analyzes different rural goverance models, from the Feudal autocratic period, modern history, people’s commune period to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purpose of that study is trying to explore the logic and structural element of Chinese rural governance. This chapter is the historical basis of this dissertation.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task is to explore the gap between regulation and actual operation mode after the rural tax and fee reform, by which the author tries to point out problems exisiting in the current township governance and valuate reform practices and plans on processing. Based on the calculus of the state, the society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 the author firstly evaluates those reform practice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regulation and operation of people’s congress in town, township government and township party committee. Secondly, the author concentrates on the game playing between township politics and village governance and the tension and dilemma result from this game. At last, the author views the role changes of peasant since China implemented its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ies.
     The third chapter is a case study of direct election of Xindu Distri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mocracy in village, the reform of township election took place in the end of 1990s has achieved a new level. However, direct election of the township directors severely shocked the legitimacy of basic-level party organization. For this reason, this kind of direct election ended up. After that, the reform which is marked by the election of leaders of township party organization begins to burgeon and becomes hot topics of inner-party democracy and reform of township governance. Based on the case of Xindu Mode, this dissertation descripts the context and the forming process of this practice, gives an explanation of its performance and dilemma, and furthermore offers some probable advices.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case study of Wenling "Democratic Talkfest". Especially, the author gives an explanation for the participatory budget reform. As a new form of democratic governance systerm, "Democratic Talkfest"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the mas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ublic social issues. It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expansing grassroots democracy, boosting the improvement of democratic decision-making, democratic management and democratic supervision. Theoretically, a deep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is case has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cracy and grass-roots governance. From the perceptive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theory, this chapter inspects the system occurrenc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practice progress, function, meaning, dilemmas, etc, based on which are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studing the above two cases, the fifth chapter puts forth a theoretical model of township governance mode. What this chapter tries to explore is meanings of election and deliberation to democracy,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se two concepts, their significances to democratic practice, as well as the value of direct election and "Democratic Talkfest" to township governance. According to practical achievements and the summar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electoral democracy an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the purpose of this chapter is to develop an ideal model for township democratic governance.
     The conclusion part is an summariza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which illustrates three points of views and the logical process of township democratic governance. In the final part, the article points out deficiencies and problems that need further discussing.
引文
①张厚安、徐勇主编:《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武汉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②赵树凯:《乡村治理:组织和冲突》,《河北学刊》2003年第6期。
    ①〔美〕里普逊:《民主新诠》,香港:新知出版社,1972年版,第12页。
    ①〔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95页。
    ②〔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吴润洲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转引自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联经出版社,2001年版,第79页。
    ③〔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3版,第267页。
    ④〔澳大利亚〕约翰?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l页。
    ⑤〔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3版,第272页。
    ⑥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⑦应克复等:《西方民主史》,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74页。
    ①〔美〕霍华德·威亚尔达:“导论:民主与民主化一西方传统的产物抑或普遍现象”,霍华德·威亚尔达主编:《民主与民化比较研究》,榕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②转引自燕继荣:《“中国式民主”的理论构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3期。
    ①杨雪冬:《走向公共参与取向的乡镇治理》,《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4期。
    ①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29页。
    ①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②〔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版。
    ③〔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④张厚安主编:《中国农村基层政权》,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张厚安、徐勇主笔:《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武汉出版社1995年版。
    ①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②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①邹谠:《二十世纪的中国政治》(中文版),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②Vivienne Shue, the Reach of the State, Stanford University, 1988; Tethered Deer: Government and Economy in a Chinese Coun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③Jean C Oi, The Role of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China Quarterly, 1995(144).
    ④徐勇:《县政、乡派、村治:乡村治理的结构性改革》,《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乡村治理结构改革的走向:强村、精乡、简县》,《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4期。
    ⑤陈锡文:《股份合作制:乡村新的经营组织形式》,廖建平主编:《中外学者论乡村》,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①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8-56页。
    ②田先红:《国家与社会关系框架下的乡镇政权研究:回顾与前瞻——一项对1990年以来相关文本的检视》,《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③孙立平、郭于华:《“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
    ④荣敬本:《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再论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①欧阳静:《乡镇权力运作的逻辑》,载吴毅:《乡村中国评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9-260页。
    ②贺雪峰:《取消农业税对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影响》,《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③吴毅:《小镇喧嚣》,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613-614页。
    ④该部分参考笔者的硕士论文导论部分:《后农业税时代我国乡镇政府改革研究》,中共中央党校硕士论文,2008年。
    ①徐勇:《精乡扩镇、乡派镇治:乡级治理体制的结构性改革》,《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②徐勇:《精乡扩镇、乡派镇治:乡级治理体制的结构性改革》,《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③金太军等:《乡镇机构改革挑战与对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①“第三领域”是国家和社会共同作用并且双方都参与期间的一个特殊领域,它具有超出国家与社会之影响的自身特性和自身逻辑的存在。(李昌平、董磊明:《税费背景下的乡镇体制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50页)
    ②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③吴理财:《乡镇政府:撤销抑或自治?》,《决策咨询》2003年第5期。
    ④David Zweig, Freeing China’s Farmers: Rural Restructuring in the Reform Era, New York: M.E Sharpe, 1997, p12-19.
    ⑤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312页。
    ①燕继荣:《“中国式民主”的理论构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2010年第3期。
    ②赖海榕:《中国农村政治体制改革——乡镇半竞争性选举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6月版,第1页。
    ③戴慕珍:《经济发展、稳定性和民主的村庄自治》,《中国评论》,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④转引自赖海榕:《中国农村政治体制改革——乡镇半竞争性选举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6月版,第3页。
    ⑤何包钢、郎友兴:《寻找民主和权威的平衡——浙江省村民选举经验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4页。
    ⑥何包钢、郎友兴:《寻找民主和权威的平衡——浙江省村民选举经验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383页。
    ①王勇兵:《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需要完善的问题》,《学习时报》2006-4-9。.
    ②李仁彬:《公推直选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5期。
    ③马得勇:《选举民主、政治合法性与地方治理——乡镇基层民主发展的若干命题初论》,《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④何包钢:《地方协商民主制度会持续发展么?》,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双周论坛第6期演讲稿(2007年1月16号)。
    ⑤谢庆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拓展—论温岭市的“民主恳谈”》,《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①张小劲:《民主建设发展的重要尝试——温岭“民主恳谈会”所引发的思考》,《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②参见余逊达:《民主治理是最广泛的民主实践》,《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③舒国增:《温岭“民主恳谈”的时代价值》,《浙江学刊》2003第5期。
    ④李景鹏:《建立民主恳谈和民主决策的新机制》,《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⑤董雪兵、史晋川:《制度、博弈与权力重构—温岭市“民主恳谈”案例研究》,2004年“协商民主理论与地方民主的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
    ①周振华等:《收入分配与权利、权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①袁达毅:《乡镇体制改革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国农村发展论坛》交流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编,2004年。
    ①胡鞍钢、胡联合等著:《转型与稳定——中国如何长治久安》,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102页。
    ①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页。
    ②萨托利:(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3年,第7页。
    ③王绍光:《民主四讲》,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年8月版,第2页。
    ④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2页。
    ①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95-396页。
    ②哈贝马斯:《民主的三个规范模式》,《哈贝马斯在华讲演集》,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③王绍光:《民主四讲》,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年8月版,第72-73页。
    ①俞可平主编:《全球化:全球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②参见俞可平,第5页。
    ③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ment. Our Global Neighbourhood,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23.
    ①参见季文广:《治理视角下的乡镇政府改革研》,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②参见俞可平:《引论:治理和善治》,俞可平主编的《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③黄健荣:《公共管理新论》,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4页。
    ①参见俞可平著:《治理与善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4一86页。
    ①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①Richard L. Cole,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cy Research, St. Martin’s Press, New York, 1996.
    ②Doh Chull Shin, the Third Wave of Democratization: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Recent Theory and Research, World Politics,Vol. 47, No. 1, 1994, pp. 138—161.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3页。
    ②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页。
    ③〔英〕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杨品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2页。
    ②《汉书·百官公卿表》
    ③《文献通考》卷十二(职役一),转引自魏光奇:《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5页。
    ④《文献通考》卷十二(职役一),转引自魏光奇:《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5-16页。
    ⑤赵振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⑥《文献通考》认为,职役须作两个角度的理解:第一,“职”与“役”属于两种不同的事物,“职”指的是乡官,“役”是摇役;第二,将“职役”作为一种与“夫役”相对应的事物来理解。参见魏光奇:《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6页。
    ⑦参见魏光奇:《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7页。
    ①《宋史·兵志六》
    ②魏了翁:《周易折衷》
    ③杨讷:《元代农村社制研究》,载《历史研究》1965年第4期。
    ⑤秦晖:《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0页。
    ①参见王先明:《近代乡绅》,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页;张静:《基层政权——乡镇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19页。
    ②参见朱苏力:《现代化事业中的中国法治》,载汪丁丁等的《学问中国》,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③转引自沈延生、张守礼:《自治抑或行政——中国乡治的回顾和展望》,中国农村研究网2002.08.19。
    ④参见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①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5卷),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
    ②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③于建嵘:《民主制度与中国乡土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村政治结构变迁的实证性评价》,http://www.China-village.org。
    ④姚洋:《自由、公正和制度变迁》,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①黄宗智:《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中国乡村研究》(第五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23页。
    ②中国传统乡村处于两种权力的相互作用和控制之下:一种是官方的行政控制系统,一种是非官方的系统。(参见费孝通的《双轨政治》,载《费孝通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页。)
    ②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
    ①徐秀丽编:《中国近代乡村自治法规选编》,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18页。
    ②〔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62-463页。
    ①转引自沈延生、张守礼:《自治抑或行政——中国乡治的回顾和展望》,中国农村研究网2002.08.19。
    ②参见骆正林:《近代中国乡村政治文化的变迁——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传统权威的衰落》,《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①参见张良:《论乡镇治理体制的变迁与改革——基于国家政权建设的视角》,《新疆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②徐秀丽编:《中国近代乡村自治法规选编》,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97-109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5册,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1页。
    ③转引自沈延生、张守礼:《自治抑或行政——中国乡治的回顾和展望》,中国农村研究网2002.08.19。
    ④郑大华《关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问题》,载《近代中国的城市与乡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87页。
    ⑤孙冶方:《为什么要批评乡村改良主义工作》,载薛暮桥、冯和法编:《中国农村论文选》(上),人民出版社1936年版,第451-454页。
    ⑥王铭铭:《国家与社会关系史视野中的中国乡镇政府》,载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页。
    ④黄辉祥:《村民自治的生长:国家建构与社会发育》,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24页。
    ⑤[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①于建嵘:《岳村政治一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6页。
    ②金太军:《村庄治理与权力结构》,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版,第42页。
    ③于建嵘:《民主制度与中国乡土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村政治结构变迁的实证性评价》,http://www.China-village.org。
    ④转引自金太军:《村庄治理与权力结构》,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版,第42页。
    ①陈吉元:《当代中国的村庄经济与村落文化》,山西出版社1996年版,第212页。
    ②达尔:《当代政治分析》,任元杰译,(台)巨流图书公司1992年版,第106页。
    ③陈吉元等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317页。
    ①吴理财:《村民自治与国家政权建设》,《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1期。
    ①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
    ①王雅林:《农村基层的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对黑龙江省昌五镇的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①鲍尔:《中国的财政政策——税制与中央及地方的财政关系》,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版,第98页。
    ②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510页。
    ③张良:《论乡镇治理体制的变迁与改革——基于国家政权建设的视角》,《新疆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①赵树凯:《乡村关系:在趋于密切中趋于紧张——10省(区)20乡镇调查》,《乡镇论坛》2005年第13期。
    ②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②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4页。
    ①吴理财:《改革与重建——中国乡镇制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版,第33页。
    ①吴理财:《改革与重建——中国乡镇制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版,第28页。
    ②吴理财,第24页。
    ①吴理财:《改革与重建——中国乡镇制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版,第35页。
    ①参见肖立辉:《乡镇党委领导班子选举方式改革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
    ②全国已有13省的217个乡镇开展“公推直选”试点,人民网(2006-03-02) http://finance.people.com.cn/GB/4156430.html.
    ①肖立辉:《乡镇党委领导班子选举方式改革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
    ②《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670页。
    ③[英]戴维·米勒等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93页。
    ①程同顺:《村民自治中的党“政”关系及其出路》,《调研世界》2001年第10期。
    ②刘涛、王震:《中国乡村治理中“国家—社会”的研究路径》,《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5期。
    ③赵树凯:《农村基层组织:运行和内部冲突》,《经济参考》2001年第32期。
    ①唐鸣:《对农村基层政治关系中两个问题的探讨》,《社会主义研究》1996年第2期。
    ②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1页。
    ①吴毅:《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和阐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607页。
    ①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1页。
    ②孙龙:《体制性权威与内生性权威的互动过程与行为》,“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湖北荆门,2001年7月14-16号。
    ③党国英:《“村民自治”是民主政治的起点吗?》,《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1期。
    ②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①吴毅:《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和阐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①向郢:《四川:中国基层民主试验田》,《南方周末》2005-09-15。
    ①贺国强:《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人民日报》2004年10月11号。
    ②肖立辉:《基层党内选举制度改革研究——以成都、雅安乡镇党委直选为例》,《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9期。
    ①向郢:《四川:中国基层民主试验田》,《南方周末》2005-09-15。
    ②《四川成为中共党内政改试验田》,《大公报》2005- 06 -09。
    ①本点的写作参考肖立辉:《乡镇党委领导班子选举方式改革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
    ②肖立辉:《乡镇党委领导班子选举方式改革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
    ①《干部管理工作文件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1995年版,第155页。
    ②任中平:《四川省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发展及其制度创新》,《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1期。
    ③向郢:《四川:中国基层民主试验田》,《南方周末》2005-09-15。
    ①早晴:《基层民主为何新都先行——专访中共新都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麻渝生》,《凤凰周刊》2006年第3期。
    ②于津涛:《李仲彬:用“铁腕”推进民主》,《瞭望东方周刊》2004年第30期。
    ③何忠平、马潇然、康庄:《新都之治:一个“体制内变革者”的路径选择》,《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7月29号。
    ①参见于津涛:《成都新都直选党委书记政改经验拟在高层面部署》,《瞭望东方周刊》2005年11月9日。
    ②何忠平、马潇然、康庄:《新都之治:一个“体制内变革者”的路径选择》,《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7月29号。
    ③李羚:《新都改革:还权于民的“启蒙运动”》,《决策》2005年第9期。
    ④于津涛:《李仲彬:用“铁腕”推进民主》,《瞭望东方周刊》2004年第30期。
    ①参见肖立辉:《基层党内选举制度改革研究——以成都、雅安乡镇党委直选为例》,《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9期。
    ①赵虎吉主编:《新都探索——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和思考》,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71页。
    ①刘启云:《湖北、四川乡镇党委书记选举模式比较》,《学习时报》2005年12月26日。
    ②任中平、李睿:《党内公推直选的实践与思考——四川省平昌模式与新都模式的比较研究》,《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2期。
    ①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心《:成都市新都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www.chinainnovations.org.
    ②早晴:《新都示范中国基层民主》,《凤凰周刊》2006年第3期。
    ③肖立辉:《民主的巩固和深化——新都区基层民主发展的文本研究》,赵虎吉主编:《新都探索——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和思考》,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34页。
    ④吴道科:《地方政府创新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理论与当代》2006年第10期。
    ⑤刘亮、王亮、严斌:《新都政改立新风》,《成都日报》2006年9月27号。
    ①杨雪冬:《竞争性选举是乡镇治理改革不可或缺的制度要素》,
    ①何忠平、康庄:《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新都政改两周年回访》,《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11月30日。
    ②《“成都市新都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学术研讨会发言辑要》,赵虎吉主编:《新都探索——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和思考》,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79页。
    ③何忠平、康庄:《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新都政改两周年回访》,《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11月30日。
    ④《中纪委到新都调研有关汇报材料》(2006年11月),中共成都市新都区委。
    ①李羚:《新都改革:还权于民的“启蒙运动”》,《决策》2005年第9期。
    ②早晴:《基层民主为何新都先行——专访中共新都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麻渝生》,《凤凰周刊》2006年第3期。
    ③黄卫平、陈家喜:《中国乡镇选举改革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71页。
    ①《“成都市新都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学术研讨会发言辑要》,赵虎吉主编:《新都探索——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和思考》,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79页。
    ②早晴:《基层民主为何新都先行——专访中共新都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麻渝生》,《凤凰周刊》2006年第3期。
    ①《“成都市新都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学术研讨会发言辑要》,赵虎吉主编:《新都探索——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和思考》,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79页。
    ②段羡菊、杨三军、梁钢华:《新都实验:11个镇委书记被“公推直选”之后》,《半月谈》(内部版)2006年第4期。
    ①王勇兵:《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的其他案例及其比较》,王长江主编:《党内民主制度创新——一个基层党委班子“公推直选”的案例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224页。
    ①早晴:《基层民主为何新都先行——专访中共新都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麻渝生》,《凤凰周刊》2006年第3期。
    ②转引自于津涛:《新都直选党委书记,经验拟在高层面部署》,《瞭望东方周刊》2005年11月9日。
    ①何智美:《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其启示》,《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①《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①参见任中平:《四川: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试验田》,《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10期。
    ①任中平:《四川: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试验田》,《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10期。
    ①中共温岭市委宣传部:《民主恳谈——温岭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中共温岭市委宣传部宣传资料,第19页。
    ②王浦劬:《民主恳谈,是一种原创性的民主载体》,慕毅飞主编:《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1-3页。
    ③褚松燕:《“民主恳谈”:政府创新的维度与限度》,《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①《中共温岭市委关于民主恳谈的若干规定》(2010年)
    ②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84页。
    ③祝灵君:《当代比较政治学热点:经济与政治相关度研究》,《学习时报》2008年5月5日。
    ①参见方柏华、董明等著:《政治社会学视野下的先富参政与民主恳谈现象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2月版,第106页。
    ①《浙江温岭协商式民主试验11年预算监督引入市府》,《潇湘晨报》2010年6月8日。
    ①参见何俊志:《民主工具的开发和执政能力的提升——解读温岭“民主恳谈会的一种新视角”》,《公共管理学报》2007年第7期。
    ②慕毅飞、陈奕敏编:《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201-226页。
    ①李凡:《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的突破——对浙江温岭新河镇公共预算改革的观察》,《人大研究》2005年第
    ②2010年,温峤镇在吸收新河镇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参与式预算的实践和探索,笔者以为这是“新河模式”的深化,因此,在本文中将“温峤试验”作为“新河模式”的代表。
    ③泽国镇人民政府:《泽国镇2008年预算民主恳谈会导言》,2008年2月18日。
    ④参见《泽国镇2008年公共财政预算民主恳谈实施方案》
    ②林龙、胡国强:《公共预算改革:泽国的“N”个第一》,《浙江人大》2008年第8期。
    ①参见《泽国镇2008年公共财政预算民主恳谈会议纪要》
    ②林龙、胡国强:《公共预算改革:泽国的“N”个第一》,《浙江人大》2008年第8期。
    ①郎友兴:《中国式的公民会议:浙江温岭民主恳谈会的过程和功能》,《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第4期。
    ①林龙、胡国强:《公共预算改革:泽国的“N”个第一》,:《浙江人大》2008年第4期。
    ③何包钢、郎友兴:《协商民主在中国基层的深化——泽国镇的2008年财政预算民主恳谈会》,《学习时报》2008年3月10日。
    ①郎友兴:《中国式的公民会议:浙江温岭民主恳谈会的过程和功能》,《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第4期。
    ②何包钢:《协商民主:理论、方法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第118页。
    ①何包钢、郎友兴:《协商民主在中国基层的深化——泽国镇的2008年财政预算民主恳谈会》,《学习时报》2008年3月10日。
    ②参见《关于制定温峤镇2010年参与式预算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共温峤镇委员会(2010)7号文件。
    ①周梅燕:《公共预算启动中国乡镇人大的制度改革——以温岭新河人大预算民主恳谈为例》,《公共管理学报》2007年第3期。
    ①蒋招华、何包钢:《协商民主恳谈:参与式重大公共事项的决策机制》,《学习时报》2005年10月24日。
    ①方柏华、董明:《政治社会学视野下的先富参政与民主恳谈现象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2月版,第111页。
    ②张学明:《深化公共预算改革增强预算监督效果——关于浙江省温岭市参与式预算的的实践和思考》,《人大研究》2008年第11期。
    ①褚松燕:《“民主恳谈”:政府创新的维度与限度》,《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②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北京大学出版社、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76页。
    ①王军波:《悄然变化的“乡村政治”——温岭“民主恳谈”的新推进(中)》,《温岭日报》2004年11月23日。
    ②郭宇宽:《地方政改创新:聚焦浙江温岭“民主恳谈会”》,载慕毅飞主编《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171页。
    ①李昌平:《乡镇体制改革:官本位体制向民本位体制转变》,载李昌平、董磊明编:《税费改革背景下的乡镇体制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②黄计锋:《现时代背景下的乡镇政权角色》,三农中国网。
    ①吴理财:《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财政的影响及其后果》,吴敬琏主编:《比较》第4辑,中信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①徐勇:《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19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进程的反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①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0页。
    ①[美]胡安·J.林茨、阿尔弗莱德·斯泰潘:《民主转型与巩固的问题:南欧、南美和后共产主义欧洲》,孙龙等译,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②Guillermo O’Donnell. Illusions about Consolidation[A ]. Larry Diamond,Marc F. Plattner eds. The Global Divergence of Democracies[M ].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HopkinsUniversity Press, 2001: 118 - 119.
    ③[美]胡安·J.林茨、阿尔弗莱德·斯泰潘:《民主转型与巩固的问题:南欧、南美和后共产主义欧洲》,孙龙等译,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①参见张学明:《深化公共预算改革增强预算监督效果——关于浙江省温岭市参与式预算的的实践和思考》,《人大研究》2008年第11期。
    ②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396页。
    ③科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2页。
    ④方柏华、董明:《政治社会学视野下的先富参政与民主恳谈现象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2月版,第154页。
    ①Robert.Dall: Dilemmas of Pluralist Democracy: Autonomy Vs Control. New He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7:1.
    ①【美】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陈强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33页。
    ②王清秀:《人大制度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页。
    ①王浦劬主编:《选举的理论和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②白钢、赵寿星:《选举与治理:中国村民自治研究》,第195一196页。
    ③白钢、赵寿星:《选举与治理:中国村民自治研究》,第196页。
    ④参见赵虎吉主编:《新都探索——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和思考》,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4页。
    ⑤〔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850页。
    ①〔法〕让·马克·埃梅里:《选举制度》,张新木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5页。
    ②胡伟:《在经验与规范之间:合法性理论的二元取向及意义》,《学术月刊》1999年第12期。
    ③赖海榕:《中国农村政治体制改革——乡镇半竞争性选举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6月版,第168页。
    ①参见赵成根:《民主与公共决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4页。
    ①韩冬梅:《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
    ②亨利·S·理查德森:《民主的目的》,载〔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6页。
    ①Amy Gutman and Dennis Thompson, Why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 p.3.
    ②〔南非〕毛利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王英津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③Gutmanna, Thompson D. Why Delib-erative democracy? [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1-63.
    ④参见〔南非〕毛利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王英津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⑤Valedez JM.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olitical Legitimacy and Self-Democracy in Multicultural Societies[M] .USA: Westview Press, 2001: 30.
    ⑥参见〔德〕哈贝马斯:《民主的三种规范形式》,见《包容他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279-293页。
    ①参见乔舒亚·科恩:《协商与民主合法性》,〔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57页。
    ②参见弗兰克?I?米歇尔曼:《人们如何订立法律?——协商民主批判》,〔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111页。
    ③参见〔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和民主》,黄相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1页。
    ④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
    ①Amy Gutman and Dennis Thompson, Why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 p.23.
    ②[美]詹姆斯·D·费伦:《作为讨论的协商》,见陈家刚:《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9页。
    ③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
    ④参见〔美〕乔舒亚·科恩:《公民社会和协商民主》,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76页。
    ⑤所谓“弱共识”,按照博曼的观点,协商民主要求的既不是所有人的一致共识,也不是每个人的聚合,而是一种在公共的判断过程中给予每个人他自己的合作动机的分配性共识理想。在协商活动中,参与者认识到他们有助于且影响到协商结果时,即使他们对结果不赞同,协商也是成功的。
    ⑥Maurizio Passerin D’entreves ed., Democracy as Public Deliberation: New Perspective,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2, p90-92.
    ①乔治·瓦德拉斯:《协商民主》,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②〔澳〕约翰·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
    ③参见〔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和民主》,黄相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162页。
    ①参见〔澳〕约翰·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107页。
    ②参见朱迪斯·斯夸尔斯:《协商与决策:双规模式中的非连续性》,〔南非〕毛利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王英津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86页。
    ③Warren Mark: The Self in Discursive Democracy, in Stephen K. White:“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abermas”,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5, pp.167-200.
    ⑤参见毛利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政治合法性与民主协商》,〔南非〕毛利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王英津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②转引自谈火生、吴志红:《哈贝马斯的双轨制审议民主理论》,《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会刊》2008年第1期。
    ③参见〔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和民主》,黄相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148页。
    ④Seyla Benhabib, Toward a Deliberative Model of Democracy Legitimacy, in S. Benhabib(Eds.), Democracy and Differenc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67-94.
    ①何包钢、王春光:《中国乡村协商民主: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②参见韩冬梅:《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5-168页。
    ①参见赵成根:《民主与公共决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②参见韩冬梅:《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2-176页。
    ③〔美〕乔舒亚?科恩:《公民社会与协商民主》,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张彩梅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75页。
    ①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312页。
    ②燕继荣:《“中国式民主”的理论构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3期。
    ①刁瑷辉:《协商民主?何以可能的民主形式?》,载《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第4期。
    ①凯斯·R·孙斯坦著:《设计民主:论宪法的作用》,金朝武、刘会春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②参见史卫民等著:《乡镇改革:乡镇选举、体制创新与乡镇治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页。
    ①何鸣:《良乡制度》,中国社科院研究生博士论文,2005年。
    ①王勇:《乡镇长直选与乡镇人大代表专职化》,《中州学刊》2004年第6期。
    ②张丽君:《乡镇长直选之浅析》,《科教文汇》2007年第4期。
    ①何鸣:《良乡制度》,中国社科院研究生博士论文,2005年。
    ②王怡:《乡镇的自治和限政:四川省步云乡长直选之后》,《当代中国研究》2004年第1期。
    ①爱伦·鲁宾:《公共预算中的政治:收入与支出、借贷与平衡》(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②詹姆斯·M·布坎南,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两种截然不同的国家观》,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①参见周梅燕:《新河改革对乡镇人大制度建设的重要启示》,《人大研究》2006年第8期。
    ①周梅燕:《新河改革对乡镇人大制度建设的重要启示》,《人大研究》2006年第8期。
    ③参见2006年《新河镇财政预算民主恳谈实施办法》第九条。
    ①张良:《后税费时代乡镇政府的转型与建构》,《地方财政研究》2009年第7期。
    ①沙安闻、乔宝云:《地方财政与地方政府治理:国际经验评述》,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页。
    ②安体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第7期。
    ①参见汤玉泉:《利益、参与与地方治理——基于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验的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①赵树凯:《乡镇治理与政府制度化》,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32页。
    ①参见赵树凯:《乡镇治理与政府制度化》,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64-275页。
    ①赵树凯:《乡镇治理与政府制度化》,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10页。
    ②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00页。
    ③道格·麦克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李义中、屈平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336页。
    【1】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M) .姚洋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M).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3】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4】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M).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5】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6】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7】约翰·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M).丁开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8】何包钢.协商民主:理论、方法和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9】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10】霍华德·威亚尔达.民主与民化比较研究(M).榕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M).彭斌,吴润洲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12】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M).陈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3】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M).马殿君等译.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14】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王福明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5】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6】亨廷顿等.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7】埃尔斯特·斯莱格斯塔德.宪政与民主—理性与社会变迁研究(M).潘勤,谢鹏程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18】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19】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M).陈家刚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0】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M).王英津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1】约翰·邓恩.民主的历程(M).林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22】约翰·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M).丁开杰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3】约·埃尔斯特.协商民主:挑战与反思(M).周艳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24】塞拉·本哈比.民主与差异:挑战政治的边界(M).黄向怀,严海兵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25】詹姆斯·菲什金,彼得·拉斯莱特.协商民主论争(M).张晓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26】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M).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27】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28】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29】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7】Amy Gutmann, Dennis Thompson: Democracy and Disagreement[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28】Amy Gutmann,Dennis Thompson: Why Deliberative Democracy·[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4.
    【29】Cohen Joshus: Deliberation and Democratic Legiitimacy[C]. The Good Polity,A.Hamlin and P. Pettit, edited, 1989.
    【30】James Flshkin: The Voice of the People : Public Opinion and Demoeracy[M],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5.
    【31】John DryZek: Deliberative Demoeracy and Beyond[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32】John DryZek: Discursive Democracy[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33】Jon Elster: Deliberative Demoeracy[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34】Joseph M. Bessette: Deliberative Demoeracy the Majority Principle in Republican Government[A]. RobertA.Goldwin, William A.Schambra.How Democratic is the Constitution?[C].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1980.
    【35】Seyla Benhabib edited: Dernocracy and Difference: Contesting the Boundaries of the Political. Prine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6.
    【36】James Fishkin and Peter Laslett,eds: Debating Deliberative Democracy, Blackwell, 2003.
    【37】James Flshkin: Democracy and Deliberati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1.
    【38】Bruce Ackerman, James Flshkin: Deliberation Day,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4.
    【39】Benjamin Barber: Strong Democracy: 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40】Ferejohn, John A. and James H. Kuklinski, eds. , Information and Democratic Processe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41】Gastil John.: By Popular Demard: Revitalizing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through Deliberative Election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42】Huckfeldt, Robert, and John Sprague: Citizens, Politics,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and Influence in an Election Campaig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43】Bohman, James F. and William Rehg, eds: Deliberative Democracy, MIT Press, 1997.
    【44】Koh, Harold Hongju and Ronald C. Slye, eds: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Human Rights,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9.
    【45】Macedo Stephen ed.: Deliberative Politics: Essays on Democracy and Disagree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46】Saward Michael ed.: Democratic Innovation: Deliberation, Representation and Association, Routledge, 2000.
    【1】唐晋.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民主、党内民主[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2】陈家刚.协商民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3】陈剩勇,何包钢.协商民主的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郭道久.以社会制约权力—民主的一种解析视角[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5】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M].台湾:联经出版社,2001.
    【6】应克复等.西方民主史[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7】慕毅飞.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8】王长江.党内民主制度创新—一个基层党委班子“公推直选”的案例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9】张厚安.中国农村基层政权[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10】费孝通.江村经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1】史卫民、雷兢漩.直接选举:制度与过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2】谈火生.审议民主[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13】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4】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5】何包钢、郎友兴.寻找民主和权威的平衡——浙江省村民选举经验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6】卢福营.当代浙江乡村治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7】卢福营.冲突与协调——乡村治理中的博弈[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18】刘明珍:公民社会与治理转型——发展中国家视角[M].上海: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19】毛丹、任强:中国农村公共领域的生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0】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1】潘维:农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2】秦晖: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23】许和隆.冲突与互动——转型社会政治发展中的制度与文化[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24】林尚立.党内民主一一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25】何增科.基层民主和地方治理创新[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6】章敬平.浙江发生了什么:转轨时期的民主生活[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6.
    【27】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28】周红云.社会资本与中国农村治理改革[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29】方柏华,董明.政治社会学视野下的先富参政与民主恳谈现象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0】李凡.中国选举制度改革[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1】江宜桦.自由民主的理路[M].台湾:联经出版社,2001.
    【32】汪行福.通往话语民主之路—与哈贝马斯对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33】金太军,施从美.乡村关系和村民自治[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34】金太军.村庄治理与权力结构[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35】陈冬生.中国政治的民主抉择一一党内民主与政治文明[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36】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7】郝志东,廖坤荣.两岸乡村治理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8】史卫民,潘晓娟,郭巍青,郭正林等[M].乡镇改革:乡镇选举、体制创新与乡镇治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9】苗月霞.中国乡村治理模式变迁的社会资本分析——人民公社与“乡政村治”体制的比较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40】唐晓腾.基层民主选举与农村社会重构——转型期中国乡村治理的实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1】赖海榕.中国农村政治体制改革——乡镇半竞争性选举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42】景跃进.政治空间的转换——制度变迁与技术操作[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3】赵树凯.乡镇治理与政府制度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4】于建嵘.岳村政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5】徐勇.现代国家、乡土社会与制度建构[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
    【46】黄卫平.中国基层民主的最新突破——深圳市大鹏镇镇长选举制度改革的政治解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7】刘亚伟.给农民让权:直选的回声[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48】徐勇,徐增阳.乡土民主的成长:村民自治20年研究集萃[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9】白钢,赵寿星.选举与治理:中国村民自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50】史卫民,雷兢璇.直接选举:制度与过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51】韩冬梅.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2】祝灵君.授权与治理——乡镇政治过程与政治秩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J].浙江社会科学,2005,1.
    【2】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J].学术月刊.2003,4.
    【3】吴乐珍.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地方民主的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浙江社会科学,2005,1.
    【4】任中平.四川省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发展及其制度创新[J].社会科学研究,2007,1.
    【5】张小劲.民主建设发展的重要尝试:温岭“民主恳谈会”所引发的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2003,1.
    【6】余逊达.民主治理是最广泛的民主实践[J].浙江社会科学,2003,1.
    【7】陈鼎.民主恳谈:生成与参与困境下的协商民主——基于温岭市农村基层民主的个案调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
    【8】何俊志.民主工具的开发与执政能力的提升—解读温岭“民主恳谈会”的一种新视角[J].公共管理学报,2007,3.
    【9】周梅燕.新河改革对乡镇人大制度建设的重要启示[J].人大研究,2006,8.
    【10】舒国增.温岭“民主恳谈”的时代价值[J].浙江学刊,2003,5.
    【11】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J].浙江社会科学,2005,1.
    【12】陈剩勇等.公民参与与公共政策的制定[J].学术界,2007,5.
    【13】郭正林.乡村治理及其制度绩效评估:学理性案例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
    【14】仝志辉,贺雪峰.村庄权力结构的三层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3.
    【15】何增科.治理、善治和中国政治发展[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3.
    【16】李景鹏.建立民主恳谈和民主决策的新机制[J].浙江社会科学,2003,1.
    【17】朗友兴.商议式民主与中国的地方经验:浙江省温岭市的“民主恳谈会”[J].浙江社会科学,2003,1.
    【18】孙柏英.公民参与形式的类型及其适用性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5.
    【19】俞可平.治理与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01,9.
    【20】周松强.乡村社会治理变迁与多中心民主协作治理制度的创新——以浙江省温岭市村级“民主恳谈会”为例[J].理论与改革,2005,5.
    【21】黄卫平,陈文.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选择—对“竞争性民主”与“商议性民主”的思考[J].理论探讨,2005,6.
    【22】陈尧.从参与到协商——当代参与型民主理论之前景[J].学术月刊,2006,8期.
    【23】许国贤.民主的政治成本[J].人文及社会科学集刊,2005,6.
    【24】何包钢.地方协商民主制度会持续发展么[J].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双周论坛,6.
    【25】黄雪兵,史晋川.制度、博弈与权力重构—温岭市“民主恳谈”案例研究[J].“协商民主理论与地方民主的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
    【26】赖海榕.竞争性选举在四川省乡镇一级的发展[J].战略与管理,2003,2.
    【27】李仁彬.公推直选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6,5.
    【28】刘益飞.试论党员主体参与党内事务的制度创新[J].理论动态,2001,6.
    【29】刘益飞.改革候选人提名方式的若干思路[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2.【30】刘广忠.“公推直选”一一一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的实践与思考[J].领导科学,2005,20.
    【31】燕继荣.“中国式民主”的理论构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2010,3.
    【32】任中平.四川省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发展及其制度创新[J].社会科学研究,2007,1.
    【33】孙英.公推直选干部的管理问题一一对成都市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的监督与激励机制的探索[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2.
    【34】王贵秀.关于发展党内民主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1,11.
    【35】王晓敏.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的调查与思考[J].理论学刊,2007,11.
    【36】肖立辉.乡镇党委领导班子选举方式改革研究[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1.
    【37】袁建伟.公推直选一一一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实践的新探索[J].中州学刊2006,4.
    【38】王勇兵.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需要完善的问题[N].学习时报,2006—4—9.
    【39】林尚立.协商政治与中国的政治形态.人民政协报[N],2006—12—25.
    【40】李君如.中国民主政治形式和政治体制改革[N].文汇报,2006—9—24.
    【41】刘谦祥.四川平昌公推直选乡镇党委班子的探索[N] .学习时报,2006—3—6.
    【42】吴理财.论现代乡镇制度的构建[J].天津社会科学.2008,2.
    【43】虞崇胜,何志武.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互动效应分析[J].学习与实践.2007,1.
    【44】林艺东.谁更为民主:协商民主抑或选举民主[J].人大研究,2008,9.
    【45】邱家军.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技术路线的沿革及协同[J].人大研究,2008,3.
    【46】李增元.由“弱民主”到“强民主”:现代国家建构视野中乡村民主的崛起与发展[J].中国农村观察,2009,3.
    【47】张良.后税费时代乡镇政府的转型与建构[J].地方财政研究,2009,7.
    【48】田先红.国家与社会关系框架下的乡镇政权研究:回顾与前瞻——一项对1990年以来相关文本的检视[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1.
    【1】马奔.协商民主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2】黎士华.审慎思辨式民意调查在政策规划之应用[D].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公共行政学系,2005.
    【3】李尚远.从Seyla Benhabib与Joshua Cohen谈审议式民主的概念[D].台湾: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2000.
    【4】吴兴智.公民参与、协商民主和乡村公共秩序的重构一一基于浙江温岭协商式治理模式的研究.杭州:浙江大学,2008.
    【5】林猛.论古典民主与现代民主—历史视角的民主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01.
    【6】何鸣.良乡制度——乡镇治理模式变迁的制度分析[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
    【7】吴理财.治理转型中的乡镇政府——乡镇改革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8】陈华栋.我国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研究——理论基础、内涵定位与路径选择[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9】何沛东.现代国家构建视野下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与重构[D].苏州:苏州大学,2009.
    【10】张向奥.选举的逻辑:政治发展的视野[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11】叶本乾.生成与重构:现代国家政权建设中的农村基层政权——以河南弦乡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12】汤玉泉.利益、参与与地方治理——基于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验的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