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地区的蚕业生产技术发展研究(1368-1937)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蚕桑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最重要的副业生产,在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男耕女织”的封建自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即使到了近代,蚕桑生产对于太湖地区的经济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不仅如此,中国的丝绸还是中国劳动人民对世界的巨大贡献,中国是世界蚕桑的起源地。最初中国的蚕桑生产主要是集中在黄河流域,不过从唐代安史之乱以后,中国蚕桑生产的重心逐渐从北方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转移到了南方长江流域的太湖地区。宋代以后,太湖地区发展成为中国蚕桑业的中心。元代,太湖地区受到战火的破坏较小,蚕桑业持续发展。明代1368年至近代1937年日本大规模侵华之前,太湖地区尤其是湖州府一带的蚕业生产技术一直代表着中国蚕桑生产的最高水平,甚至在清中叶之前相当长时间内代表着世界的最高水平。太湖地区蚕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与该地区的经济、文化的繁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蚕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促成该地区经济和文化的繁荣,而另一方面太湖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发达的社会人文、经济条件又带动了蚕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太湖地区的蚕业生产技术从唐代开始就不断进步,只是到了清中叶之后的发展才逐渐缓慢下来,并且在明清时期已经发展到了传统蚕业生产技术的顶峰。由于西方近代科学的发展,使得西方国家的近代蚕业生产技术逐渐赶超了中国,尤其是一衣带水的日本到了20世纪30年代完全取代了中国蚕桑业在世界的领先地位。明代1368年之始至近代1937年之间的这段时间,既是传统蚕业生产技术在前代经验积累之上的大发展时期,又是传统与近代蚕桑生产技术碰撞和融合时期。本文通过这特殊一时间段内,蚕业生产技术的总结与回顾,揭示了蚕业生产技术发展的规律。论文分为六章四个部分。
     首先,重点介绍明代开始1368年到近代1937年太湖地区蚕桑业生产的概况:明代到20世纪20年代之前,太湖地区的蚕桑业生产持续繁荣,蚕桑区不断扩大;20世纪30年代开始普遍衰落。其中第一部分涉及当地的农业生产概况,为蚕桑业的生产做了铺垫。
     其次,论文从蚕桑生产中的植桑技术、养蚕技术以及丝织生产技术三个方面来展示明代到近代1937年以来太湖地区蚕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从时间上来体现蚕业生产技术发展的过程,体现传统蚕业生产技术到近代蚕业生产技术的演变过程。历史事物从来就不是一个割裂的个体,因此蚕业生产技术从古代到近代,从传统到科学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在长达五六百年的时间内,太湖地区蚕业生产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之中,太湖地区的蚕业生产技术怎样保持发展的。本文是从这样一个连续的过程中,寻找和总结出蚕业生产技术发展的规律,并且给现代蚕业生产技术乃至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以积极的借鉴作用。
     第三部分,论文论述了蚕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对于太湖地区的影响。最先是在经济上,蚕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不仅促使了蚕桑专业化生产的出现,而且也带动了蚕桑相关行业的兴起,例如叶市、种行、丝行和秧行等等的出现。由于蚕桑专业化生产的出现和相关行业的兴起,不但促使了丝织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而且促进了当地商品经济的繁荣,因此在明清时期形成了很多新的市镇。而手工缫丝技术的发展,又奠定了太湖地区近代缫丝业的技术基础。在蒋兆成对于明清时期杭嘉湖地区的经济研究中就提到,如果说杭嘉湖地区的经济说是蚕桑经济,一点也不为过。其实整个太湖地区的经济都是如此,只是在杭嘉湖平原表现的尤为典型。其次是在农业上,蚕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带来丰厚的利润,使得太湖地区出现了桑占粮田的情况。为了在蚕业生产中追求更高的利润收入,明末清初时期太湖地区出现了生态农业的萌芽。最后就是在文化上,明代以后,尤其是清末时期,太湖地区蚕桑类著作大量涌现。其中不但有对传统蚕业生产技术的总结之作,也有对清中叶之后逐渐传入的西方近代蚕业技术的吸收之书。
     第四部分,是对从明代1368年到近代1937年这段时间之内太湖地区蚕业生产技术能够不断进步的动因分析。最主要是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太湖地区小农经济的发达为其出现商品经济的萌芽做了准备,也为其出现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做了铺垫,这一切都刺激了当地蚕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商品经济的繁荣是带动蚕业生产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蚕桑业的高额利润使得当地的百姓纷纷栽桑养蚕,加上国内外市场对太湖地区优良的生丝和丝织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进一步促进了当地蚕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其外太湖地区蚕业生产技术得以不断进步有着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经过该地区居民长期的劳作,当地的土壤绝大部分改造成为土力肥沃的水稻土。太湖地区河流密布,水资源丰富,光热雨水配合的恰到好处,非常适合农作物成长。加上当地的水利设施比较完善,而桑树是成长过程需水量大的农作物,尤其在抽叶的夏季,太湖地区的气候环境为桑树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太湖地区长期以来是中国产丝和抽税丝的重点区域,中央政府在蚕桑业方面的政策刺激了当地蚕桑生产技术的发展。太湖地区在唐代之后成为中国蚕桑业中心,在漫长的时间内形成了当地百姓重视蚕桑生产的传统和风俗习惯,这非常有利于先进蚕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除此之外,生产技术本身的内在驱动力、近代相关农业生物技术和工业技术的发展也是蚕桑生产技术进步的原因之一。
     最后,文章对于全文进行通篇总结,给现代太湖地区蚕业生产技术乃至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借鉴。只有加强农业生产技术的科学研究,才是其持续进步的关键。当然蚕业生产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提高蚕桑生产的产品数量和质量。建立完善的商品经济流通体系,能促进和加强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文化传统和国家的政治力量对生产技术的发展的影响力作用。文化传统是内在的影响,而强有力的政权是外部支持。
There was a long history of sericulture and it was the most important sideline production occupies in China. It plai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y of over two thousand years of farming men and women weave feudal natural economy. Even in modern times, sericulture also had a major impact on the economy of the Taihu Area. Moreover, silk wais one of the major contributions of Chinese people for the world. China was the origin of sericulture in the world. At the beginning, sericulture production in China we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Yellow River, but after the Shi Rebellion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center of the Chinese sericulture production gradually transferred from the Central Plains region of the northern Yellow River to Taihu Area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climate in Taihu Area was warm and moist with abundant water resources, which was suiTable for the growth of crops. Moreover, the improved local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 fulfill the demand of water demand for a large mulberry tree to create good growing conditions. After the Song Dynasty, the Taihu Area developed into the center of sericulture in China. Due to the little war destruction in the Taihu Lake region the development of sericulture sustains in the Yuan Dynasty. From the Ming Dynasty to the modern times when Japan large-scale invasion of China in1937, in Taihu Area, particularly Huzhou Fu vicinity the sericulture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presented the highest level in China, even represented the highest level in the world for quite a long time before the mid-Qing. There wa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sericulture technology and the economic, cultural prosperity in the Taihu Lake region. On the one hand, the development of sericulture technology contributed to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prosperity of the advances i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sericulture in Taihu Area of the Ming Dynasty to modern times since1937. On the other hand, the superior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Taihu Area and developed social and human economic condition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ericulture technology.
     Sericulture technology had been progressively improved in Taihu Area since from the Tang Dynasty and reached to the pinnacle of traditional sericulture technology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hile the development gradually slowed down in the mid-Qing.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western science, modern sericulture technology in Western countries gradually catches up, especially Japan, the China neighbor, completely has replaced China as the leading position of sericulture industry in the world since1930s. It is the period between the Ming Dynasty to modern times (1937) that both development in the traditional sericulture production in the former accumulated experience and the collision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sericulture technology and integration.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 and review the sericulture technology in this certain period to reveal the regular pattern of sericultu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covering four parts.
     Firstly, we introduce an overview of sericulture production from the Ming Dynasty to modern1937in Taihu Area. From the Ming Dynasty to the1920s, the sericulture was continuously booming in Taihu Area, and sericulture area progressively expanded. After1930s it started to decline. One part related to loc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rofile paves the way for sericulture production.
     Secondly, we exhibit the improvement i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sericulture, such as the growth of mulberry, the sericulture technique and the silk production technology, from the Ming Dynasty(1368) to1937in Taihu Area. Because every certain thing in the history cannot be viewed as a fragmented individual, it is a continuous process for the sericulture production technology from ancient to modern, from the traditional to the scientific process. For up to six hundred years,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sericulture production in the Taihu Lake region 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Along with these tremendous changes, how did sericulture in Taihu Area develop? From the continuous process we find and summarize the law of se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this article. The law provides positive referenc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iculture technology as well as agricultural techniques.
     In the third part, we have discussed the impa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ericulture technology for the economy in Taihu Area. The development not only contributed to the emergence of specialized production in sericulture, but also led to the rise of related sericulture industries, such as the leaf market, seed market, wire market, and seeding market. This not only promoted the seeds of capitalism in the silk industry, but also promoted the economic prosperity in the local agricultural market. Therefore, there were many new towns formed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hand-reel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was the technical foundation of the modern silk reeling industry in Taihu Area.
     From the economic research about Hangzhou-Jiaxing-Huzhou region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by Jiang zhaocheng, we can attribute the Hanzhou-Jiaxing-Huzhou region's economy as sericulture economy. In fact, the whole Taihu Lake area economy was like this, especially in the Hangzhou-Jiaxing-Huzhou Plain.
     In the fourth part we has analyzed origin of the progress of sericulture production technology in Taihu Lake region from the Ming Dynasty to1937.There were unique natural conditions and social factors leading to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ericulture technology in Taihu Area. Most of the soil had been transformed into fertile paddy soil by residents of the region long-term labor. In the Taihu Lake region, there were plenty rivers and rich water resources. The cooperation of rainwater, the light and heat was very suiTable for crop growth. The mulberry was a kind of corps which needs plenty of water for growth, especially in the summer when the leaves grow rapidly. The natural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in Taihu Area provide good conditions for the growth of mulberry trees. Commodity economy was a major force to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sericulture technology. Because of the high profit in sericulture local people plant mulberry and sericulture. In addition, the growing demand i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for fine raw silk and silk production further promote local sericulture production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the Taihu Lake region. Taihu Area had long been as the key areas about the Chinese-made silk and levy taxes. The policies from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ve stimulated the local sericulture development. Taihu Area has been the sericulture center in China since from the Tang Dynasty. In this long period of time the local people formed the traditions and customs of sericulture, which was very conducive to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sericulture. Moreover,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tself was another reason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Finally, the summary of full-text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iculture technology or eve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 Taihu Area. The most important was the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Taihu Area smallholder economy developed for the commodity economy budding is prepared, but also for its emergence of modern national capitalism made bedding, all of which promote the local sericulture production of technical progres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bout the agricultural techniques was the key to its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ourse, the ultimate goal of the sericulture development was to improve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sericulture production, to establish the commodity economy and circulation system, to promote, and to strengthen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ie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the national politics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technology. The cultural traditions are the intrinsic impact and the strong regime is external support.
引文
① (清)高铨:《吴兴农书》,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据沈氏家塾刻本抄,第1页。
    ② (清)邹祖堂:《蚕桑事宜》,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藏书(滁州直隶州正堂周敬送),第1页。
    ③ 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太湖地区农业史研究课题组:《太湖地区农业史稿》,农业出版社,1990年,第1页。
    ① (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第124-125页。
    ② 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太湖地区农业史研究课题组:《太湖地区农业史稿》,农业出版社,1990年,第193页。
    ① 路甬祥:《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丝绸织染》,大象出版社,2005.4,总序
    ② 赵丰:《中国丝绸通史》,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前言
    ① (美)黄宗智,《中国农村的过密化和现代化》,上海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64页。
    ① (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第124-125页。
    ② 见《中国蚕业史话》中仲怀院士对书的评价
    ① 景日华:《南浔蚕丝经济》,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① 康熙《乌程县志》,卷5,《风土志》。
    ① 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太湖地区农业史研究课题组:《太湖地区农业史稿》,农业出版社,1990年,第351页。
    ② 嘉庆《南翔镇志》,卷1,《物产》。
    ① 道光《嘉兴府志》卷1,《市镇》。
    ② 江苏建设厅:《江苏建设月刊》,江苏建设厅,1935年第一卷第二期,第100页。
    ③ 李伯重:《江南农业的发展:1620——185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6页
    ④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12,《水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99页。
    ⑤ 石声汉校释:《农政全书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393页。
    ⑥ 闵宗殿:《太湖地区历史上的优质水稻品种资源》,《太湖地区农史论文集》第一辑,该论集为南京农大藏书,未公开发行。
    ⑦ 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太湖地区农业史研究课题组:《太湖地区农业史稿》,农业出版社,1990年,第112页。
    ① 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太湖地区农业史研究课题组:《太湖地区农业史稿》,农业出版社,1990年,第113页。
    ② 嘉庆《余杭县志》卷38,《物产》。
    ① 范金民:《江南社会经济研究明清卷》,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第941页
    ②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室:《再续行水金鉴》卷2,《江水·编年2》,1941年。
    ③ (元)王祯撰,缪启愉、缪桂龙译注:《东鲁王氏农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61页。
    ④ (清)钱泳撰,张伟点校对:《履园丛话》卷4,《围田》,中华书局,1979年。
    ① (明)吕光沟:《修水利以保财赋重地疏》,《明经世文编》卷211,《吕司马奏疏》,中华书局,2005年。
    ① (清)张履祥辑补,陈恒力校释,王达参校:《补农书校释》,农业出版社,1983年,第32页。
    ② 李伯重:《江南农业的发展:1620—185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3页。
    ① 郭文韬、曹隆恭:《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年,第196页。
    ②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8,《食货二》,中华书局,1974年。
    ③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35《蚕桑广类木棉》,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238页。
    ① 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太湖地区农业史研究课题组:《太湖地区农业史稿》,农业出版社,1990年,第181页。
    ① 乾隆《吴江县志》卷5,《物产》。
    ② (清)张履祥辑补,陈恒力校释,王达参校:《补农书校释》,农业出版社,1983年,第108页。
    ③ (清)张履祥辑补,陈恒力校释,王达参校:《补农书校释》,农业出版社,1983年,第101页。
    ④ (清)张履祥辑补,陈恒力校释,王达参校:《补农书校释》,农业出版社,1983年,第101页。
    ⑤ 林荣琴:《明清时期太湖地区蚕丝业的分布与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9期。
    ⑥ (明)樊维城主修、邑人胡震亨辑著:《海盐县图经》卷6,《食货篇下》,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年。
    ⑦ 景日华:《南浔蚕丝经济》,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⑧ 章楷:《明清时代太湖地区蚕桑兴衰考》,《农史研究》第三辑,农业出版社,1983年,第180页。
    ⑨ 唐甄:《潜书》下篇下《教蚕》,转自范金民:《明到清前期江南蚕桑生产述论》,《古今农业》,1992(2),第3页。
    ⑩ 李伯重:《江南农业的发展:1620-185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13页。
    ① 乾隆《杭州府志》首卷1《天章》引。
    ② 李伯重:《江南农业的发展:1620185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50页。
    ③ 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太湖地区农业史研究课题组:《太湖地区农业史稿》,农业出版社,1990年,第186、187页。
    ④ 陈廷煊:《无锡近代蚕桑业的兴衰——对无锡曹庄等11村得调查》,《吴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31页。
    ① 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3页。
    ② 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16页。
    ③ 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0页。
    ④ 陈廷煊:《无锡近代蚕桑业的兴衰——对无锡曹庄等11村得调查》,《吴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33页。
    ⑤ 《全国丝广茧行之调查》,《江苏实业月志》第30期。转自:章楷:《江浙近代养蚕的经济收益和蚕业兴衰》,《中国经济史调查》,1995(2)。
    ⑥ 陈廷煊:《无锡近代蚕桑业的兴衰——对无锡曹庄等11村得调查》,《吴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40页。
    ① 李伯重:《江南农业的发展:1620——185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19页。
    ② 光绪《松江府续志》卷5,《风俗》。
    ③ 民国《太仓州志》卷3,《风土》。
    ④ 同治《长兴县志》卷8,《蚕桑》。
    ① 光绪《平湖县志》卷8,《物产》。
    ② 段本洛,单强:《近代江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80页。
    ③ 许道夫:《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66页。
    ① (美)李明珠:《中国近代蚕丝业及外销(1842—1937)》,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97页。
    ② 张芳,王思明:《中国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年,第468页。
    ③ 陈廷煊:《无锡近代蚕桑业的兴率——对无锡曹庄等11村得调查》,《吴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31页。
    ④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375页。
    ① (日)迁村次郎:《日本近代染织史》,出版社不详,(东京)昭和48年,第214页。
    ② 浙江大学:《中国蚕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401页。
    ③ 刘克祥:《蚕桑丝绸史话》,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第2页。
    ④ 严曙东:《中国蚕丝业的现状》,《时事月报》,第4卷第2期,1931年。
    ⑤ 冯和法:《近年来江浙丝厂状况》,《国际贸易导报》,第4卷第1号,1932年。
    ① 钱亦石:《中国经济现势讲话》,申报月刊社,1935年,第97页。
    ② 佚名:《苏省茧市衰落之农村危机》,《工商半月刊》,1932年,第11期
    ① 浙江省嘉兴地委政治研究室:《嘉湖蚕桑资料:近代篇》,《浙江蚕业史研究文集》第二集,浙江省蚕桑学会1980年,第26、30页。
    ① (明)谢肇制:《西吴枝乘》,万历《湖州府志》卷29。
    ③ 乾隆《吴江县志》卷5,《物产》。
    ③ (清)高铨:《吴兴农书》,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藏书(据沈氏家塾刻本抄),第15页。
    ④ (元)王祯撰,王毓湖校:《王祯农书》,农业出版社,1981年,第52页。
    ⑤ 周匡明:《蚕桑史话》,上海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220页。
    ① (清)包世臣著,潘竞翰点校:《齐民四术》,中华书局,2001年,第30页。
    ② (清)尹绍烈辑,熊嘉澎校:《蚕桑辑要合编》,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藏书(同治元年(1862年)版本),第1页。
    ③ 民国《德清县志》卷4,《食货农桑》。
    ④ (清)程岱算:《西吴蚕略》,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藏书(未查到版本),第4页。
    ⑤ 乾隆《震泽县志》,卷4,《物产》。
    ⑥ 《江苏省农矿厅关于全省栽桑情况的调查》,吴江县档案馆,案卷号8.1.27872。
    ① 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浙江省)》,民国实业部,1933年,第169页。
    ② 佚名:《苏省农矿厅改进全省蚕丝计划》,《工商半月刊》,1929年第7期。
    ③ (明)黄省曾撰,仲昂庭辑补:《蚕经》,中华书局1985年(根据百陵学山本影印),第5页。
    ① (清)张履祥:《沈氏农书》,农业出版社,1956年,第10页。
    ② 同治《湖州府志》卷30,《蚕桑》上。
    ③ (清)吴烜:《蚕桑捷效书》,南京图书馆藏书,光绪二十二年刻本,第1页。
    ④ (清):方大湜:《蚕桑提要》,清光绪六年壬年(1880年)版本,第2页。
    ⑤ 高丝吾:《春夏秋蚕桑园之设置法》,《农报》,1936年第8期,第495页。
    ① 刘思赞:《浙江桑园之概况》,《中国蚕丝》栽桑专号,民国二十五年二、三月。
    ② (清)邹祖堂:《蚕桑事宜》,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藏书(滁州直隶州正堂周敬送),第6页。
    ③ (清)沈秉成著,郑辟疆校注:《蚕桑辑要》,农业出版社,1960年,第6页。
    ④ (清)俞墉:《蚕桑述要》,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藏书(古籍版本不详),第29-30页。
    ⑤ 段本洛,单强:《近代江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85页。
    ① 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浙江省)》,民国实业部,1933年,第170-171页。
    ② (清)沈练撰,仲学辂辑补:《广蚕桑辑补》,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渐西村舍刻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8年,第8页。
    ③ 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浙江省)》,民国实业部,1933年,第172页。
    ④ (清)张履祥:《沈氏农书》,农业出版社,1956年,第13页。
    ⑤ (清)沈练撰,仲学辂辑补:《广蚕桑辑补》,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渐西村舍刻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8年,第2页。
    ① 蒋兆成:《明清杭嘉湖社会经济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9-40页。
    ② 这个观点见李伯重的《江南农业的发展1620-1850》一书,“肥料革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追肥技术的改进、传统制肥过程的改进、饼肥的引进。
    ③ 江苏建设厅:《江苏省蚕业改进管理委员会直属各场所处区二十年工作总报告宜兴蚕业改良区》,《江苏建设月刊》,1935年第2卷第3期。
    ④ 江苏建设厅:《江苏省蚕业改进管理委员会直属各场所处区二十年工作总报告宜兴蚕业改良区》,《江苏建设月刊》,1935年第2卷第3期。
    ① (宋)陈旉撰,缪启愉选译:《陈旉农书选读》,农业出版社,1981年,第32页。
    ② (明)黄省曾撰,仲昂庭辑补:《蚕经》,中华书局1985年(根据百陵学山本影印),第4页。
    ③ (清)张履祥:《补农书》,农业出版社,1956年,第31页。
    ④ (清)张履祥:《沈氏农书》,农业出版社,1956年,第11页。
    ⑤ (清)张履祥:《沈氏农书》,农业出版社,1956年,第11页。
    ① 郭文韬,曹隆恭:《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年,第10页。
    ① (宋)陈薯撰,缪启愉选译:《陈旉农书选读》,农业出版社,1981年,第32页。
    ② 章楷:《中国古代栽桑技术史料研究》,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49页。
    ③ (清)高铨:《吴兴农书》,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藏书(据沈氏家塾刻本抄),第17-18页。
    ④ (清)沈练撰,仲学辂辑补:《广蚕桑说辑补》,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渐西村舍刻本,第10页。
    ⑤ (清)尹绍烈辑,熊嘉澎校:《蚕桑辑要合编》,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藏书(同治元年(1862年)版本),第1页。
    ⑥ 陈师颢:《浙江的桑苗培育》,《浙江农史研究集刊》第一册,浙江大学、浙江农业研究院农业遗产研究室,1965 年,第119页。
    ① 陆宝丽译:《桑苗之简易皮根接法》,《农报》,1936年第三卷第二十期,第709页。
    ② 陆宝丽译:《桑苗之简易皮根接法》,《农报》,1936年第三卷第二十期,第710页。
    ③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岳麓书社,2002年,第48页。
    ④ (清)沈练撰,仲学辂辑补:《广蚕桑辑补》,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渐西村舍刻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8年,第7页。
    ⑤ 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浙江省)》,民国实业部,1933年,第170页。
    ①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农业技术训练教材》,1980年,第9页。
    ② 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浙江省)》,民国实业部,1933年,第169-170页。
    ③ 省立蚕丝实验场:《江苏省之蚕种业》,《.江苏建设月刊》,1935年第2卷第3期,第11页。
    ① 李伯重:《江南农业的发展1620—185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42页。
    ② 章楷:《中国古代栽桑技术史料研究》,农业出版社,1982年,第191页。
    ③ (清)张履祥:《沈氏农书》,农业出版社,1956年,第11页。
    ④ (清)张文艺《养蚕秘诀》,转自顾延龙主编,《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子部农家类》,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524页。
    ① 民国《双林镇志》卷13,《农事》。
    ② (元)王祯撰,缪启愉、缪桂龙译注:《东鲁王氏农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679页。
    ③ (元)王祯撰,缪启愉、缪桂龙译注:《东鲁王氏农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684页。
    ① (清)沈秉成:《蚕桑辑要》,清光绪九年刊,金陵书局刊行,第16页。
    ① (元)王祯撰,缪启愉、缪桂龙译注:《东鲁王氏农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677页。
    ② 章楷:《中国古代栽桑技术史料研究》,农业出版社,1980年,第199页。
    ① (清)沈秉成:《蚕桑辑要》,清光绪九年刊,金陵书局刊行,第19页。
    ① (清)沈秉成:《蚕桑辑要》,清光绪九年刊,金陵书局刊行,第17页。
    ① 李伯重:《江南农业的发展1620—185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96页。
    ② (宋)陈旉撰,缪启愉选译:《陈旉农书选读》,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第37页。
    ③ (元)王祯著,王毓湖校:《王祯农书》,农业出版社,1981年,第66页。
    ④ 陈文华:《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谱》,农业出版社,1991年,第485页。
    ①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14页。
    ② (清)程岱葊:《西吴蚕略》,转自顾廷龙主编,《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子部·农家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52页。
    ③ 蔡月仙等:《提高蚕桑生产经营效益的途径和蚕桑生产经营发展方向浅析》,《广东蚕业》,2001年35卷,第11页。
    ④ (明)黄省曾:《蚕经》,转自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213页。
    ⑤ (明)俞桢:《种树书》,农业出版社,1962年,第24—25页。
    ① (清)张履祥:《补农书》,农业出版社,1956年,第29页。
    ② 李平生:《论晚清蚕丝业改良》,《文史哲》,1994年第3期,第93页。
    ③ (清)张文艺:《养蚕秘诀》,转自顾延龙主编,《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子部农家类》,2002年,524页。
    ④ 曹诒孙,皇甫培:《大蒜预防白僵病之研究》,《农报》,1936年第3卷第8期,第487页。
    ⑤ (清)张文艺:《养蚕秘诀》,转自顾延龙主编,《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 子部 农家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524页。
    ① 王庄穆:《民国丝绸史1912-1949)),中国纺织出版社,1996年,第46页。
    ② (宋)陈旉撰,缪启愉选译:《陈旉农书选读》,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第39页。
    ③ (元)王祯著,王毓湖校:《王祯农书》,农业出版社,1981年,第66页。
    ④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15页。
    ① 汪子春:《我国劳动人民关于家蚕杂种优势的发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农业出版社,1980年,第438页。
    ② 张芳,王思明:《中国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科技史出版社,2001年,第385页。
    ③ 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太湖地区农业史研究课题组:《太湖地区农业史稿》,1990年,第202页。
    ④ (宋)陈旉撰,缪启愉选译:《陈旉农书选读》,农业出版社,1981年,第39页。
    ⑤ 胡仲本:《浙江省余杭县土制种蚕业调查报告》,《中国蚕丝》1936年第6期,第55页。
    ① 胡仲本:《浙江省余杭县士制种蚕业调查报告》,《中国蚕丝》1936年第6期,第55页。
    ② 章楷:《近代太湖地区的蚕桑丝茧贸易》,见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太湖地区农史论文集》,1985年,第43页。
    ① 《试验育蚕》,《农学报》29卷,光绪24年1898年。
    ② 《蚕馆成绩》,《农学报》40卷,光绪24年1898年。
    ③ 高燮初:《吴地文化通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791页。
    ④ (日)紫藤章:《清国蚕丝业一斑》,(东京)农商务省生丝检查所,1911年,第60页。
    ⑤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资料室:《浙江蚕业史研究文集》第2集,浙江省蚕桑学会,1981年,第12页。
    ⑥ 周德华:《本有蚕桑利田野,行看衣被遮斑滚—纪念郑辟疆先生诞辰110周年》,《丝绸》,1990年第12期。
    ① 孙伯和:《民元来我国之蚕丝业》,《银行周报三十周年纪念刊》,民国36年(1948年)。
    ② 济宽:《江苏励行蚕业统制中几个问题的商讨》,《江苏建设月刊》,1935年第2卷第3期,第15页。
    ③ 省立蚕丝试验场:《江苏省之蚕种业》,《江苏建设月刊》,1935年第2卷第3期。
    ④ 郭文韬,曹隆恭:《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年,第558页。
    ① 希晤:《中国四大农产品之近况》,《钱业月报》第13卷第7号,转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三联书店,1957年,第934页。
    ② 王庄穆:《民国丝绸志》,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第10页。
    ③ 谭熙鸿等:《十年来之蚕丝事业》,《十年来之中国经济》,中华书局,1948年,第7页。
    ④ 浙江大学:《中国蚕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97页。
    ⑤ 魏颂唐:《浙江经济纪略》,出版社不详,1929年,第3页。
    ⑥ 赵如珩:《江苏省鉴》上,上海大文印刷所,1935年,第109页。
    ⑦ 沈九如:《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序六,浙江省建设厅管理改良蚕桑委员会,1934年,第10页。
    ① 顾亦亭:《江苏省蚕种业以后努力之方针》,《江苏建设月刊》,1935年第2卷第3期,第32页。
    ② 顾亦亭:《江苏省蚕种业以后努力之方针》,《江苏建设月刊》,1935年第2卷第3期,第34页。
    ③ 江苏省建设厅:《金坛县蚕桑模范区二十三年工作报告》,《江苏建设月刊》,1935年第2卷第3期,第90页。
    ④ 江苏省建设厅:《蚕业统制与江苏省蚕业之复兴》,《江苏建设月刊》,1935年第2卷第3期,第6页。
    ⑤ 《挽救江浙蚕丝业根本办法草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46页。
    ⑥ 管义达:《江苏省民国二十三年蚕业统制报告》,《江苏建设月刊》,1935年第2卷3期,第37页。
    ⑦ 李平生:《论晚清蚕丝业改良》,《文史哲》,1994年第3期。
    ① (清)高铨:《吴兴蚕书》,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藏书(新繁沈氏家塾藏板),手抄本无页数。
    ① (明)黄省曾:《蚕经》,中华书局,1985年,第10页。
    ② 刘克祥:《蚕桑丝绸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1l页。
    ① 江苏省建设厅:《金坛县蚕桑模范区二十三年工作总报告》,《江苏建设月刊》,1935年,第2卷第3期,第90页。
    ② 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浙江省)》,民国实业部国际贸易局,1933年,第188页。
    ③ 浙江大学:《中国蚕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21页。
    ④ 浙江大学:《中国蚕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21页。
    ⑤ (宋)秦观:《蚕书》,中华书局,1985年,第2页。
    ⑥ (清)沈练撰,仲学辂辑补:《广蚕桑辑补》,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渐西村舍刻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8年,第41页。
    ① (清)高铨:《吴兴蚕书》,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藏书(新繁沈氏家塾藏板),手抄本无页数。
    ① (清)张履祥辑补,陈恒力校释,王达参校:《补农书校释》,农业出版社,1983年,第108页。
    ② 省立蚕丝试验场:《江苏省之蚕种业》,《江苏建设月刊》,1935年第2卷第3期,第12页。
    ① 蒋兆成:《明清杭嘉湖社会经济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99页。
    ② 同治《湖州府志》卷31,《舆地略蚕桑(下)》。
    ③ (宋)陈旉撰;缪启愉选译:《陈旉农书选读》,农业出版社,1981年,第42页。
    ① (清)高铨:《吴兴蚕书》,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藏书,新繁沈氏家塾藏版,无页数。
    ② (宋)陈旉撰;缪启愉选译:《陈旉农书选读》,农业出版社,1981年,第39页。
    ③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17--18页。
    ④(清)沈练撰,仲学辂辑补:《广蚕桑说辑补》,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渐西村舍刻本,第12页。
    ⑤ 《江苏省蚕业改进管理委员会直属各场所处区二十四年工作总报告》,《江苏建设月刊》,1935年第三卷第三期,第113页。
    ⑥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18页。
    ① 张毓骅:《各种异常茧生成之研究》,《中国蚕丝》,1936年第1期,第41页。
    ② 孙本忠,吴荣烜:《家蚕育种中蚕茧与茧丝之相关试验》,《农学报》,1936年三卷第20期,第702页。
    ③ (宋)陈旉撰;缪启愉选译:《陈旉农书选读》,农业出版社,1981年,第42页。
    ① 钱小萍:《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丝绸织染》,大象出版社,2005年,第48页。
    ② 王庄穆:《民国丝绸史1912-1949》,中国纺织出版社,1996年,第140页。
    ③ 吴江县档案,案卷号8.1.1710。
    ④ 《煤灶烘茧不予优待》,《江苏省政府公报》,1930年第501期。
    ⑤ 王庄穆:《民国丝绸史1912-1949》,中国纺织出版社,1996年,第150-151页。
    ⑥ 高景岳:《中国旧式丝厂之批评》,《钱业月刊》,1932年第8期。
    ① 彭曾沂:《金坛县之机器茧行调查报告》,《江苏建设月刊》,1936年第3期。
    ② 王庄穆:《民国丝绸史1912-1949》,中国纺织出版社,1996年,第151页。
    ③ 彭曾沂:《金坛县之机器茧行调查报告》,《江苏建设月刊》,1936年第2卷第3期。
    ④ 道光《南浔镇志》卷3,《食货志》。
    ⑤ 同治《长兴县志》卷8,《蚕桑》。
    ⑥ 嘉庆《东林山志》卷21,《方产志》。
    ① (清)沈公练撰,仲昂庭辑补:《广蚕桑说辑补》,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藏书(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渐西村舍刻本),第34页。
    ②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216页。
    ③ 刘克祥:《蚕桑丝绸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35页。
    ④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18页。
    ①吴惠芬:《清末浙江的蚕丝业改良》,《农业考古》2003年第3期,第200页。
    ② 南浔镇志编纂委员会:《南浔镇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第84页。
    ① 彭南生:《半工业化——近代中国乡村手工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7年,第229页。
    ② 赵承泽:《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史》,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222页。
    ③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科技出版社,2002年,第21页。
    ④ 赵承泽:《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史》,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222页。
    ⑤ 钱小萍:《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丝绸织染》,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9页。
    ①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科技出版社,2002年,第21-22页。
    ② 徐新吾主编:《江南土布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557页。
    ③ 王廷凤:《绍兴之丝绸》,杭州建设委员会经济调查所印本,1937年,第18页。
    ④ 杨荫溥:《西湖博览会与吾国丝绸业》,《东方杂志》第二十六卷,第十号。
    ① 林锡旦:《太湖蚕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7页。
    ② 《浙省蚕桑茧丝绸状况调查录》,《中外经济周刊》,1926年10月第185期,第20页。
    ③ 王翔:《近代中国传统丝绸业转型的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2页。
    ④ 《海关十年报告》,上海,卷1,第191页。转自单强:《江南区域市场研究》,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80页。
    ① 《浙江省蚕桑丝绸状况调查录》,《中外经济周刊》,1926年10月第185期,第27页。
    ① 王翔:《近代中国传统丝绸业转型的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6页。
    ② 民国十七年十月江苏省政府建设厅所发第九八六号、第一0七号《训令》,所附国货调查表(吴江县档案馆藏)。
    ① 周德华,吴江丝绸工业公司编:《吴江丝绸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33页。
    ① 周德华,吴江丝绸工业公司编:《吴江丝绸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33页。
    ② 林锡旦:《太湖蚕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3--124页。
    ③ 彭南生:《半工业化——近代中国乡村手工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7年,第225页。
    ① 刘克祥:《蚕桑丝绸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65页。
    ② (清)陈作霖:《凤麓小志》卷3,《记机业》,金陵锁志本。
    ③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21页。
    ①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20页。
    ② 朱新予:《中国丝绸史通论》,纺织工业出版社,1992年,第291页。
    ① 娄风韶:《策进振亚织物公司商榷书》,苏州市档案馆藏。
    ② 刘克祥:《蚕桑丝绸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73页。
    ③ 王庄穆:《民国丝绸史》,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第198页。
    ④ 刘克祥:《蚕桑丝绸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75页。
    ① 赵承泽:《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450页。
    ① 嘉庆《余杭县志》卷38,《物产》。
    ② 王庄穆:《民国丝绸志》,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第51页。
    ③ 根据江苏省建设厅:《江苏省斤五年来之制种场数量蚕种价格及颁发合格证数量一览表》里的数据统计所得,该文章见1935年3月的《江苏建设月刊》。
    ④ (清)张履祥辑补,陈恒力校释,王达参校:《补农书校释》,农业出版社,1983年,第47页。
    ① 刘思赞:《浙江海宁、崇德桑苗业之概况》,《中国蚕丝》栽桑专号,民国二十五年二、三月。
    ② [2012—4—16]http://news.sina.com.cn/s/p/20090701/14496558.shtml.
    ③ (清)杨树本:《濮院琐志》卷7,《杂流》。
    ① (清)董其荣:《育蚕要旨》,见同治《湖州府志》卷30,《蚕桑》上
    ② 道光《南浔镇志》卷21,《蚕桑》。
    ③ 单强:《江南区域市场研究》,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9页。
    ④ 《浙江省桑蚕丝绸近况调查录》,《中外经济周刊》第167期,1926年6月19日,第11-12页。
    ① 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太湖地区农业史稿》,农业出版社,1990年,第203页。
    ② 王庄穆:《民国丝绸史1912-1949》,中国纺织出版社,1996年,第119页。
    ③ (清)顾禄:《清嘉录》卷四,光绪刊《啸园丛书》本。
    ④ 《浙江省桑蚕茧丝绸状况调查录》,《中外经济周刊》第185期(1926年10月23日),第20页。
    ① (明)黄省曾:《蚕经》,见徐光启《农政全书》卷32,《蚕桑》。
    ② 光绪《杭州府志》卷79,《物产二》。
    ③ 刘思赞:《浙江桑园之概况》,见《中国蚕丝》栽桑专号,民国二十五年二、三月。
    ④ 王庄穆:《民国丝绸史1912-1949》,中国纺织出版社,1996年,第51页。
    ① (宋)陈旉撰,万国鼎校著:《陈旉农书校著》,农业出版社,1965年,第25页。
    ② (清)张履祥:《沈氏农书》,农业出版社,1956年,第47页。
    ③ (清)邹祖堂:《蚕桑事宜》,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藏书(滁州直隶州正堂周敬送),第3-4页。
    ④ 吴存浩:《中国农业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035页。
    ① 根据闵宗殿:《宋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水稻亩产量的探讨》,《中国农史》,1984年第3期相关内容整理而得。
    ② 根据闵宗殿:《宋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水稻亩产量的探讨》,《中国农史》,1984年第3期相关内容整理而得。
    ③ 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太湖地区农业史稿》,农业出版社,1990年,第113页。
    ① 张五典:《种棉法》,见万历《嘉定县志》卷6,《物产》。
    ② 崇祯《太仓州志》卷15,《灾祥》。
    ③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线装光绪版本。
    ④ 万历《常熟县私志》卷3,《叙赋》。
    ⑤ 乾隆《安吉州志》卷8,《物产》。
    ⑥ 民国《濮院志》卷15,《物产下》。
    ⑦《江苏省实业行政报告书》,第二编,“农业”,1931年,第79—81页。
    ⑧ 乐嗣炳:《中国蚕丝》,出版社不详,1935年,第169页。
    ⑨ 段本洛,单强:《近代江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1页。
    ⑩ 王庄穆:《民国丝绸史1912-1949》,中国纺织出版社,1996年,第14页。
    ① (清)顾禄:《清嘉录》卷4,版本不详。
    ② (明)董斯张:《吴兴备志》卷31,《诡》,明万历高晖堂刻本。
    ③ (明)宋雷:《西吴里语》卷4,版本不详。
    ④ (清)董蠡舟:《缫丝》,《南浔镇志》,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年,第395页。
    ⑤ 刘克祥:《蚕桑丝绸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26页。
    ⑥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79页。
    ⑦ 乾隆《苏州府志》卷3,《风俗》。
    ⑧ 乾隆《震泽县志》卷25,《风俗·生业》。
    ⑨ (清)杨树本《濮院琐志》卷1,《机杼》,浙江省图书馆藏传抄本。
    ① 景日华:《南浔蚕丝经济》,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页
    ① (明)冯梦龙编,柳笛点校:《醒世恒言》,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38-246页。
    ② 乾隆《吴江县志》卷38,《风俗·生业》。
    ③ 乾隆《苏州府志》卷3,《风俗》。
    ④ (明)蒋从化:《西台漫记》卷4,《纪葛贤》,浙江巡抚采进本。
    ⑤ (清)陈作霖:《凤麓小志》卷3,《记机业》,金陵锁志本。
    ① 雍正十二年(1734年12月)十二月长元两邑同人公立:《奉各宪永禁机匠叫歇碑》,《文物参政资料》1956年第7期。
    ② 光绪《续纂江宁府志》卷十五,《拾补》。
    ③ 《申报》,光绪十二年二月十六日(1886年3月21日)。
    ④ 李洵:《明清史》,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245页。
    ⑤ (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71页。
    ⑥ 据乾隆《苏州府志》引。
    ⑦ 傅衣凌:《明清经济史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35页。
    ① 景日华:《南浔蚕丝经济》,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② 乾隆《吴江县志》卷4,《镇市村》。
    ③ 唐甄:《教蚕》,《皇朝经世文编》卷37,光绪二十四年上海宝文书局石印本。
    ④ 范金民:《江南社会经济研究明清卷》,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第1067--1068页。
    ⑤ 胡仲本:《浙江省余杭县土制种蚕业调查报告》,《中国蚕丝》1936年第6期,第55页。
    ① 蒋兆成:《明清杭嘉湖社会经济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13—314页。
    ② 单强:《江南区域市场研究》,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58页。
    ① 章楷:《近代太湖地区的蚕桑丝茧贸易》,出自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太湖地区农史论文集》,1985年,第49页。
    ② 徐新吾:《中国近代缫丝工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42页。
    ③ 《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24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7页。
    ① 紫藤章:《清国蚕丝业一斑》,(东京)农商务省生丝检查所,1911年,第76页;转自转自王翔:《近代中国传统丝绸业转型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220页。
    ① 王达:《明清蚕桑书目汇介》,《中国农史》,1986年第4期,第111—112页。
    ② 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太湖地区农业史研究课题组:《太湖地区农业史稿》,农业出版社,1990年,第193页。
    ① (清)恽畹香:《蚕桑备览》序,光绪三年,恽祖祁刻本。
    ② (清)张履祥:《补农书》,农业出版社,1956年,第47页。
    ③ (清)邹祖堂:《蚕桑事宜》,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藏书(滁州直隶州正堂周敬送),第3-4页。
    ① (清)彭定求等:《全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60年,卷555。
    ② 中央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明世宗实录》卷204,1965年,第4261-4273页。
    ① (清)韩世琦:《请减浮粮疏》,乾隆《苏州府志》卷10,《天赋》。
    ② (明)谢肇淛:《五杂俎》卷4,《地部二》。
    ③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3页。
    ④ (清)沈练撰,仲学辂辑补:《广蚕桑说辑补》,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藏书,浙西 村舍本。
    ① 徐献忠:《吴兴掌故集》卷13,《物产》。
    ② 蒋兆成:《明清杭嘉湖社会经济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11页。
    ③ 章楷:《近代太湖地区的蚕桑丝茧贸易》,出自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太湖地区农史论文集》,1985年,第43页。
    ④ (清)张履祥辑补,陈恒力校释,王达参校:《补农书校释》,农业出版社,1983,第51页。
    ⑤ 康熙《长兴县志》卷3,《民业志》。
    ① (明)郑若曾:《郑开阳杂著》卷4,《丝》,明天启四年1624年胡维极刻本。
    ② (清)张瀚:《松窗梦语》卷4,《商贾记》。
    ③ 嘉庆《余杭县志》卷38,《物产》。
    ④ 夏孙桐:《族祖涤初先生家传》,《观所尚斋文存》卷7,第14页。
    ⑤ 《江苏藩司聂臬司朱告蚕户示》,《农学报》第56期,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
    ⑥ 光绪《平湖县志》卷8,《物产》。
    ⑦ (清)吕桂芬:《劝种桑说》,版本不详。
    ⑨ 章楷:《漫谈历史上的江苏蚕业》,《江苏蚕业》,1979年第1期。
    ⑨ [2012—04—16]http://www.jssdfz.com:8080/dfz/book/csxchz/FL/FL 1.HTM
    ⑩ 光绪《苏州府志》卷12,《物产》。
    ① 李伯重《江南农业的发展1620—185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14-117页。
    ② 李伯重《江南农业的发展1620—185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12页。
    ① 《李侍尧奏请将本年洋商已买丝货准其出口折》,见乾隆二十四年《英吉利通商案》,《史料旬刊》第五期,见蒋兆成:《明清杭嘉湖社会经济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17页。
    ① 刘佐汉:《从去年丝市活耀说到所望于丝业界者》,《中国蚕丝》,1936年第1期,第56页。
    ② 余玮:《荣毅仁:89岁的生命旅程上打上一个大大的惊叹号》,《大地》,2005年第20期。
    ① 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下册)》,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第1196页(根据表格统计所得)。
    ② 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下册)》,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第1216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资本主义经济改造研究室:《旧中国机制面粉工业统计资料》,中华书局,1966年,第46页。
    ④ China Maritime Customs:Decennial Reports On the trade, Navigation, Industries, etc, of the Ports Open to Foreign Commerce,1912~1921, Shanghai,1924年,第30页。
    ④ 张国辉:《中国棉纺织业1895—1927年的发展与不发展》,收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第10集,第203页。
    ⑥ 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下册)》,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第1205页。
    ⑦ 张国辉:《中国棉纺织业1895—1927年的发展与不发展》,收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第10集,第212页。
    ⑧ 《上海市缫丝业同业公会档案》,转见张国辉:《近代上海地区缫丝工业研究》,收于《上海研究论丛》,第6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页。
    ①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42页。
    ① 马湘泳,虞孝感:《太湖地区乡村地理》,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5页。
    ① 马湘泳,虞孝感:《太湖地区乡村地理》,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9页。
    ① 葛敬中:《苏省蚕业之真正危机及其挽救方策》,《江苏建设月刊》,1935年第2卷第3期,第21页。
    ② (清)沈公练撰,仲昂庭补:《广蚕桑说辑补》,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藏书(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渐西村舍刻本),原序一。
    ③ (明)谢肇淛:《五杂俎》卷1,《天部一》。
    ① 高升荣:《水环境与农业资源利用——明清时期太湖与关中地区比较》,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② 程文辉,王船海,朱琰:《太湖流域模型》,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③ 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太湖地区农业史研究课题组:《太湖地区农业史稿》,农业出版社,1990年,第8页。
    ④ 郑肇经:《太湖水利技术史》,农业出版社,1987年,第258-259页。
    ⑤ 陈茂山:《试论清末民国时期太湖流域的水旱灾害和减灾活动的时代特征》,《古今农业》,1993年第2期,第27页。
    ⑥ 洪璞:《明代以来太湖南岸乡村的经济与社会变迁——以吴江县为中心》,中华书局,2005年,第25页。
    ① 孙本忠,周占梅:《桑树品种抗旱力比较试验》,《农学报》第3卷第22期,第1148页。
    ② 蒋国宏:《江浙地区的蚕种改良研究(1898—1937))),华东师范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8年,第47-48页。
    ③ 《农学报》第41册(光绪24年1898年七月中),第3页。
    ④ 《农学报》第41册(光绪24年1898年七月中),第2--3页。
    ① 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太湖地区农业史研究课题组:《太湖地区农业史稿》,农业出版社,1990年,第201页。
    ① 朱有(王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34页。
    ② 佚名:《上海女子蚕业学堂章程》,《女子世界》,1905年第6期。《中国近现代女性期刊汇编》,线装书局影印本,2006年。
    ③ 章楷:《江苏近代的蚕业教育》,《江苏蚕业》,1996年第3期。
    ① 中华职业教育社:《全国职业学校概况》,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150页。
    ② 朱有(王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03页。
    ③ 王庄穆:《民国丝绸史》,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第105页。
    ① 蒋国宏:《种子革命与社会变迁——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品种改良研究(1927—1937)》,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22页。
    ① 钱承绪:《中国蚕丝业问题之总检讨》上,《经济研究》第l卷第9期(1940年5月1日),第135页。
    ② 徐淡人:《三十六年蚕种供需纪要》,《浙江经济》第2卷第5期。
    ③ 《农学报》第40册(光绪24年1898年七月上),第2页。
    ④ 高燮初:《吴地文化通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791页。
    ⑤ (日)紫藤章:《清国蚕丝业一斑》,(东京)农商务省生丝检查所,1911年,第60页。
    ⑥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资料室:《浙江蚕业史研究文集》第2集,1981年,第12页。
    ① 罗振玉:《杭州蚕学馆成绩记》,《农学报》第一百二十册,第1页。
    ① 郭文韬,曹隆恭:《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年,第36页。
    ② 李明珠:《中国近代蚕丝业及外销(1842—1937)》,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04页。
    ③ 周德华:《本有蚕桑利田野,行看衣被遮斑滚—纪念郑辟疆先生诞辰110周年》,《丝绸》,1990年第12期。
    ④ 孙伯和:《民元来我国之蚕丝业》,《银行周报三十周年纪念刊》,民国36年(1948年)。
    ⑤ 李哲,石明芳,林冈:《苏州蚕桑专科学校简史》,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2页。
    ① 王翔:《民国前期蚕桑业发展原因》,《中国农史》,1988年第2期。
    ② 缪钟秀,李安:《二十年来之蚕丝业》,《国际贸易导报》第2卷第1号,1931年1月1日版,第11--12页。
    ③ 孙伯和:《民元来我国之蚕丝业》,《银行周报三十周年纪念刊》,民国36年(1948年)。
    ① 孙伯和:《民元来我国之蚕丝业》,《银行周报三十周年纪念刊》,民国36年(1948年)。
    ② 统计数据来自浙江大学:《中国蚕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36页。
    ③ 省立蚕丝试验场:《江苏省之蚕种业》,《江苏建设月刊》,1935年第2卷第3期。
    ④ 郭文韬,曹隆恭:《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年,第558页。
    ⑤ 希晤:《中国四大农产品之近况》,《钱业月报》第13卷第7号,转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三联书店,1957年,第934页。
    ⑥ 王庄穆:《民国丝绸志》,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年,第10页。
    ⑦ 谭熙鸿等:《十年来之蚕丝事业》,《十年来之中国经济》,中华书局,1948年,第7页。
    ⑧ 浙江大学:《中国蚕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97页。
    ① 赵如珩:《江苏省鉴》上,上海大文印刷所,1935年,第109页。
    ② 沈九如:《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序六,浙江省建设厅管理改良蚕桑委员会,1934年,第10页。
    ③ 沈九如:《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序六,浙江省建设厅管理改良蚕桑委员会1934年,第11页。
    ④ 李平生:《论晚清蚕丝业改良》,《文史哲》,1994年第3期。
    ① 林锡旦:《太湖蚕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页。
    ② (清)纪松:《蚕妇怨》,《南浔镇志》,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年,第400页。
    ③ 乾隆《杭州府志》卷74,《风俗》1,引嘉靖《余杭县志》。
    ④ (清)高铨:《吴兴蚕书》,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藏书,新繁沈氏家塾藏版,无页码。
    ⑤ (清)董升荣:《育蚕要旨》,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藏书,手抄本,版本不详。
    ① (清)张廷玉等:《明史》,“食货志”,中华书局,1974年。
    ② (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17,“农桑”,中华书局,1989年。
    ③ (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17,“农桑”,中华书局,1989年。
    ④ 转见浙江大学:《中国蚕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41页。
    ⑤ 康熙《德清县志》卷4,《食货考》。
    ① 曾养甫:蚕丝改良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词,全国经济委员会蚕丝改良委员会编:《蚕丝改良事业工作报告》,1934年。
    ② 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序六”沈九如撰文。
    ① 万历《常熟县私志》卷3,《叙赋》。
    ① (清)张德坚:《贼情汇编》卷10,《关榷交易》。
    ② 胡晓兵,陈凡:《农业技术哲学概论》,北京科文图书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8年,第41—42页。
    ①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66页。
    ② 胡晓兵,陈凡:《农业技术哲学概论》,北京科文图书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8年,第54页。
    ① (美)Langdon Winner:《The Whale and the Reachtor:A Search for Limits in an Age of High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6年,第6页。
    ② 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36页。
    ④ (德)李比希:《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农业出版社,1983年,第175页。
    ① 娄风韶:《策进振亚织物公司商榷书》,苏州市档案馆藏。
    ④ 张芳,王思明:《中国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年,第9页。
    [1](清)包世臣著,潘竞翰点校.齐民四术[z].北京:中华书局,2001.
    [2](清)程岱葊.西吴蚕略[Z].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藏书(版本不详).
    [3](宋)陈旉撰,缪启愉选译.陈旉农书选读[z].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4](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z].北京:中华书局,2005.
    [5](清)陈作霖.凤麓小志[Z].金陵锁志本.
    [6](明)董斯张.吴兴备志[Z].明万历高晖堂刻本.
    [7](清)方大漶蚕桑提要[z].清光绪六年壬午年(1880年)版本.
    [8](明)冯梦龙编,柳笛点校.醒世恒言[Z].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
    [9](明)樊维城主修、邑人胡震亨辑著.海盐县图经[Z].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
    [10](明)高铨.吴兴农书[Z].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据沈氏家塾刻本抄.
    [11](清)顾禄.清嘉录[Z].版本不详.
    [12](明)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z].国家图书馆清乌丝栏抄本.
    [13](明)黄省曾撰,仲昂庭辑补.蚕经[Z].北京:中华书局,1985(根据百陵学山本影印).
    [14](明)胡震亨.海盐县图经[Z].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
    [15](明)蒋从化.西台漫记[Z].浙江巡抚采进本.
    [16](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Z].北京:中华书局,1982.
    [17](明)李日华著,屠友祥校注.味水轩日记[z].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18](清)彭定求等.全唐书[Z].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0.
    [19](清)钱泳撰,张伟点校对.履园丛话[Z].北京:中华书局,1979.
    [20](宋)秦观等.蚕书蚕经广蚕桑说辑补(民国版)[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21](清)沈秉成著.蚕桑辑要(清光绪版本)[Z].南京:金陵书局刊行(南京农业大学藏书)
    [22](清)沈练撰,仲学辂辑补.广蚕桑辑补[Z].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渐西村舍刻本,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8.
    [23](明)宋雷.西吴里语[Z].版本不详.
    [24](汉)司马迁.史记[z].北京:中华书局,1975.
    [25](明)申时行等.明会典[Z].北京:中华书局,1989.
    [26](明)宋应星.天工开物[Z].长沙:岳麓书社,2002.
    [27]台北中央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明世宗实录[Z].影印本,1965.
    [28](清)吴烜.蚕桑捷效书[Z].南京图书馆藏书,光绪二十二年刻本.
    [29](元)王祯撰,王毓湖校.王祯农书[Z].农业出版社,1981.
    [30](明)徐光启.农政全书[Z].,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31](明)谢肇淛.五杂俎[z].上海:中央书店,1935.
    [32](清)尹绍烈辑,熊嘉澎校.蚕桑辑要合编[Z].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藏书(同治元年1862年版本)
    [33](清)恽畹香.蚕桑备览[Z].光绪三年,恽祖祁刻本.
    [34](清)杨树本.濮院琐志[Z].杭州:浙江省图书馆藏传抄本.
    [35](清)俞墉.蚕桑述要[Z].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藏书(版本不详.)
    [36](明)俞桢.种树书[z].北京:农业出版社,1962.
    [37](明)朱国祯著.涌幢小品[z].北京:中华书局,1959.
    [38](清)张履祥.补农书[Z].北京:中华书局,1956.
    [39](清)张履祥.沈氏农书[Z].北京:农业出版社,1956.
    [40](清)张廷玉等.明史[Z].北京:中华书局,1974.
    [41](清)张仁美.西湖纪游[Z].上海:博古斋,1917.
    [42](清)张文艺.养蚕秘诀[z].转自顾延龙主编,《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子部农家类[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3](清)赵敬如.蚕桑说[Z].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藏书,光绪二十二年版本.
    [44](明)郑若曾.郑开阳杂著[Z].明天启四年1624年胡维极刻本.
    [45](清)郑文同.蚕桑辑要[Z].光绪刻本影印.
    [46](清)邹祖堂.蚕桑事宜[Z].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藏书(滁州直隶州正堂周敬送).
    [1](崇祯)太仓州志[Z].全国图书馆缩微文献复制中心缩微制品,1992.
    [2](崇祯)松江府志[z].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
    [3](道光)嘉兴府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1993.
    [4](道光)南浔镇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1993.
    [5](道光)震泽镇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1993.
    [6]范成大.吴郡志[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7](光绪)华亭县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1991.
    [8](光绪)杭州府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1993.
    [9](光绪)嘉善县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1993.
    [10](光绪)平湖县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1993.
    [11](光绪)松江府续志[z].《中国方志丛书》,清光绪九年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
    [12](光绪)苏州府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1991.
    [13](光绪)续纂江宁府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1991.
    [14](光绪)菱湖镇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1993.
    [15](光绪)常昭合志稿[Z].《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光绪三十年活字本影印,上海:上海书店,1991.
    [16](光绪)周庄镇志[Z]..光绪八年元和陶氏仪一堂刻本.
    [17](弘治)吴江志[Z].《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
    [18](弘治)上海志[Z].《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上海:上海书店,1990.
    [19]胡学彦.浙江风物志[Z].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20](嘉靖)江阴县志[Z].《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
    [21](嘉靖)吴江县志[Z].《中国史学丛书》,嘉靖四十年刻本,台北:学生书局,1987.
    [22](嘉庆)东林山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1991.
    [23](嘉庆)南翔镇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1993.
    [24](嘉庆)余杭县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1993.
    [25]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江苏省通志稿[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26](康熙)德清县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1993.
    [27](康熙)长兴县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1993.
    [28](康熙)常州府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康熙三十四年刻本影印,上海:上海书店,1991.
    [29](康熙)吴江县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1991.
    [30](康熙)吴县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1991.
    [31](康熙)武进县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1991.
    [32](康熙)嘉兴府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1991.
    [33](康熙)乌程县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1993.
    [34](民国)德清县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1993.
    [35](民国)濮院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1993.
    [36](民国)双林镇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1993.
    [37](民国)太仓州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1991.
    [38](民国)南浔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1993.
    [39]南浔镇志编纂委员会.南浔镇志[Z].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40](乾隆)安吉州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1993.
    [41](乾隆)杭州府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1993.
    [42](乾隆)苏州府志[Z].《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
    [43](乾隆)吴江县志[Z].《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
    [44](乾隆)震泽县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1991.
    [45]盛泽镇地方志办公室.盛泽镇志[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46](同治)长兴县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1993.
    [47](同治)湖州府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1993.
    [48](同治)安吉县志[Z].《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1993.
    [49](同治)上海县志[z].《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
    [50](万历)常熟县私志[Z].南京: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手抄本,1956.
    [51](万历)湖州府志[z].《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影印本,上海:上海书店,1963.
    [52](万历)秀水县志[z].《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
    [53](万历)嘉定县志[Z].《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
    [54](万历)武进县志[Z].全国图书馆缩微文献复制中心缩微制品,1992.
    [55](宣统)吴县志[z].苏州:文新公司,1933.
    [56](正德)姑苏志[Z].《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上海:上海书店,1990.
    [57](正德)松江府志[Z].《中国方志丛书》,明正德七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
    [58]浙江省丝绸志编纂委员会.浙江蚕桑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59]浙江通志[Z].日本京都大学藏书的影印本.
    [1]陈国灿,奚建华.浙江古代城镇史[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2]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陈学文.明清时期杭嘉湖市镇史研究[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
    [4]陈学文.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5]陈文华.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谱[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6]陈永昊,陶水木.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7]程文辉,王船海,朱琰.太湖流域模型[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8]曹幸穗.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9]段本洛,单强.近代江南农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10]郭文韬.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略[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11]郭文韬、曹隆恭.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
    [12]范金民.江南社会经济研究明清卷[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13]范金民.江南丝绸史研究[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14]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5]范金民等.苏州地区社会经济史料[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6]范毅军.传统市镇与区域发展——明清太湖以东地区为例,1551—1861[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
    [17]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18]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19]傅衣凌.明清经济史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0](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21]华德公.中国蚕桑书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22]高景岳,严学熙.近代无锡蚕丝业资料选辑[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23]高燮初.吴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
    [24]高燮初.吴地文化通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25]顾希佳.东南蚕桑文化[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1.
    [26]洪焕春.明清苏州农村经济资料[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
    [27]洪璞.明代以来太湖南岸乡村的经济与社会变迁——以吴江县为中心[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8]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农业技术训练教材[M]出版社不详,1980.
    [29]胡晓兵,陈凡.农业技术哲学概论[M].北京:北京科文图书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8.
    [30](美)黄宗智.中国农村的过密化和现代化[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31](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译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2.
    [32]黄君霆等.中国丝绸大全[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5.
    [33]蒋兆成.明清杭嘉湖社会经济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34]蒋国宏.种子革命与社会变迁——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品种改良研究(1927—1937)[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35]景日华.南浔蚕丝经济[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36]梁家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37]刘克祥.蚕桑丝绸史话[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38]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39]李伯重.江南农业的发展:16201850[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40]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M].北京:三联书店,2003
    [41](德)李比希.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42]李学昌.20世纪常熟农村社会变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3]李学昌.20世纪南汇农村社会变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4](美)李明珠:《中国近代蚕丝业及外销(1842—-1937)》,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45]李琴生.中国丝绸与文化[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1.
    [46]李文治,魏金玉,经君健.明清时代的农业资本主义萌芽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7]李洵.明清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8]李哲,石明芳,林冈.苏州蚕桑专科学校简史[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
    [49]林锡旦.太湖蚕俗[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
    [50]路甬祥.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丝绸织染[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
    [51]梅新林,陈国灿.江南城市化进程与文化转型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52]马湘泳,虞孝感.太湖地区乡村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53](德)马克思恩格斯撰,马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4]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明清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55]钱小萍.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丝绸织染[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
    [56]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M]北京:三联书店,1957.
    [57]彭南生.半工业化——近代中国乡村手工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8](日)迁村次郎.日本近代染织史[M].出版社不详,(东京)昭和48年.
    [59]单强.江南区域市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0]沈文达.中国蚕丝业与社会化经营[M].上海:生活书店,1937.
    [61]唐启宇.中国栽培作物史稿[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62]童书业著,童教英校注.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3]王翔.近代中国传统丝绸业转型的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64]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浙江省)[M].民国实业部,1933.
    [65]魏颂唐.浙江经济纪略[M].出版社不详,1929.
    [67]吴存浩.中国农业史[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
    [68]武同举等.再续行水金鉴[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室,1941.
    [69]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70]王红谊,章楷,王思明.中国近代农业改进史略[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71]王社教.苏皖浙赣地区明代农业地理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2]王廷凤.绍兴之丝绸[M].杭州:杭州建设委员会经济调查所印本,1937.
    [73]王庄穆.民国丝绸史1912-1949[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6.
    [74]许道夫.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75]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76]徐新吾主编.江南土布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77]徐新吾.中国近代缫丝工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78]熊月之,熊秉真.明清以来江南社会与文化论集[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9]乐嗣炳,中国蚕丝[M].出版社不详,1935.
    [80]袁宣萍.浙江丝绸文化史话[M].浙江:宁波出版社,1999
    [81]于秋华.明清时期的原始工业化[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82]尹良莹.中国蚕业史[M].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蚕桑学会,1931.
    [83]张丽.非平衡化与不平衡——从无锡近代农村经济发展看中国近代农村经济[84]的转型(18401949)[M].北京:中华书局,2010.
    [85]张强.桑文化原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86]张芳,王思明.中国农业科技史[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87]赵丰.中国丝绸通史[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
    [88]赵承泽.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89]赵如珩.江苏省鉴[M].上海:大文印刷所,1935.
    [90]章楷.中国古代栽桑技术史料研究[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91]章楷.中国古代养蚕技术史料选编[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92]章楷.中国古代农机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93]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94]周匡明.蚕桑史话[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83.
    [95]周德华,吴江丝绸工业公司.吴江丝绸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96]张履祥辑补,陈恒力校释,王达参校.补农书校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97]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太湖地区农业史研究课题组.太湖地区农业史稿[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98]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资本主义经济改造研究室.旧中国机制面粉工业统计资料[M].北京:中华书局,1966.
    [99]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编.太湖流域水土资源及农业发展远景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100]中华职业教育社.全国职业学校概况[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101]浙江大学.中国蚕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02]浙江省嘉兴地委政治研究室.浙江蚕业史研究文集第二集[M].浙江省蚕桑学会1980.
    [103]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资料室.浙江蚕业史研究文集第2集[M].杭州:浙江省蚕桑学会,1981.
    [104]朱新予.中国丝绸史通论[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2.
    [105]朱有(王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06]郑肇经.太湖水利技术史[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107](日)紫藤章.清国蚕丝业一斑[M].东京:农商务省生丝检查所,1911.
    [1]安涛.论近代江南市镇衰落的原因[J].历史教学,2007(7)
    [2]程厚思.清代江浙地区米粮不足原因探析[J].中国农史,1990(3)
    [3]曹诒孙,皇甫培.大蒜预防白僵病之研究[J].农报,1936年第3卷第8期.
    [4]陈家其.明清时期气候变化对太湖流域农业经济的影响[J].中国农史,1991(3)
    [5]陈茂山.试论清末民国时期太湖流域的水旱灾害和减灾活动的时代特征[J].古今农业,1993(2).
    [6]陈师颢.浙江的桑苗培育[A],浙江农史研究集刊第一册[C],浙江大学、浙江农业研究院农业遗产研究室,1965.
    [7]陈少华.太湖地区的农书传承与农业发展[J].国国农史,1998年第17卷第4期.
    [8]陈学文.明清江南蚕俗和蚕文化[J].农业考古,1992(3)
    [9]陈忠平.明清时期江南市镇手工业的发展[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4)
    [10]蔡月仙等.提高蚕桑生产经营效益的途径和蚕桑生产经营发展方向浅析[J].广东蚕业,2001年35卷.
    [11]曹幸穗.从引进到本土化:民国时期的农业科技[J].古今农业,2004(1)
    [12]范金民.明到清前期江南蚕桑生产述论[J].古今农业,1992(2).
    [13]范金民.明代丝织品加派述论[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4)
    [14]范金民.明清苏杭官民营丝织业关系论[J].南京大学学报,1988(2)
    [15]范金民.明清杭嘉湖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J].中国农史,1988(2)
    [16]范金民.清代前期江南织造缎匹产量考[J].历史档案,1988(4)
    [17]范金民.清代江南与新疆地区的丝绸贸易(上)[J].新疆大学学报,1988(4).
    [18]范金民.清代江南与新疆地区的丝绸贸易(下)[J].新疆大学学报,1989(1)
    [19]范金民.清代前期江南织造的几个问题[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1).
    [20]范金民.明清时期苏州丝织业生产形式和生产关系初探[J].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10).
    [21]范金民.明清时期苏州市镇的发展特点[J].南京大学学报,1990(4)
    [22]范金民.明代江南丝绸的国内贸易[J].史学月刊,1992(1)
    [23]范金民.清后期江南织造的演变[J].历史档案,1992(1).
    [24]范金民.明清时期中国对日丝绸贸易[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1)
    [25]范金民.明到清前期江南蚕桑生产述论[J].古今农业,1992(2)
    [26]范金民.清代江南丝绸的国内贸易[J].清史研究,1992(2)
    [27]范金民.元代江南丝绸业述论[J].南京大学学报,1992(4).
    [28]范金民.评陈学文《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3(1)
    [29]范金民.清前期苏州农业经济的特色[J].中国农史,1993(1)
    [30]范金民.评《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4)
    [31]范金民.江苏重赋的历史考察[J].南京大学学报,1995特刊.
    [32]范金民.明清江南经济史研究举要(1978-1997)[J].[日本]中国史学,8卷(1998).
    [33]范金民.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一部力著——评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J].[台]新史学,12卷4期(2001.12)
    [34]范金民.明代官营丝织业三题[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4)
    [35]范金民.档案与清代江南织造的研究[A].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论文集[C],中国友谊出版社,2000.
    [36]范毅军.市镇分布与地域的开发——明中叶以来苏南地区的一个鸟瞰[J].大陆杂志,2001.
    [37]范毅军.明中叶以来江南市镇的成长趋势与扩张性质[A].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C],2002.
    [38]范毅军.明代中叶太湖以东地区的市镇发展与地区开发[A].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C],2004
    [39]冯和法.近年来江浙丝厂状况[J],国际贸易导报,1932年第4卷第1号.
    [40]高丝吾.春夏秋蚕桑园之设置法[J].农报,1936(8).
    [41]高景岳.中国旧式丝厂之批评[J].钱业月刊,1932(8)
    [42]葛敬中.苏省蚕业之真正危机及其挽救方策[J].江苏建设月刊,1935年第2卷第3期.
    [43]管义达.江苏省民国二十三年蚕业统制报告[J].江苏建设月刊,1935年第2卷3期.
    [44]顾亦亭.江苏省蚕种业以后努力之方针[J].江苏建设月刊,1935年第2卷第3期.
    [45]胡仲本.浙江省余杭县土制种蚕业调查报告[J].中国蚕丝,1936(6).
    [46]洪璞.明代以来江南农业的生态适应性——以吴江县为例[J].中国农史,2001(2).
    [47]济宽.江苏励行蚕业统制中几个问题的商讨[J].江苏建设月刊,1935年第2卷第3期.
    [48]蒋猷龙.中国古代的养蚕和文化生活[J].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1993(10).
    [49]蒋猷龙.中国古代的养蚕和文化生活[J].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1993(3).
    [50]江苏省建设厅.金坛县蚕桑模范区二十三年工作报告[J].江苏建设月刊,1935年第2卷第3期.
    [51]江苏省建设厅.蚕业统制与江苏省蚕业之复兴[J].江苏建设月刊,1935年第2卷第3期.
    [52]陆宝丽译.桑苗之简易皮根接法[J].农报,1936年第3卷第20期.
    [53]陆建飞.太湖地区种植制度的演变及其对当前种植结构调整的意义[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4)
    [54]李平生.论晚清蚕丝业改良[J].文史哲,1994(3).
    [55]李伯重.明清时期江南水稻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J].中国农史,1984(1).
    [56]李伯重.“桑稻争田”与江南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J].中国农史,1985(1).
    [57]李伯重.过密型增长理论——江南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一把钥匙[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1).
    [58]娄风韶.策进振亚织物公司商榷书[Z].苏州市档案馆藏.
    [59]林荣琴.明清时期太湖地区蚕丝业的分布与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9).
    [60]林黎元.辑里丝与南浔蚕文化[J].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1993(9)
    [61]刘思赞.浙江桑园之概况[J].中国蚕丝栽桑专号,民国二十五年二、三月.
    [62]刘思赞.浙江海宁、崇德桑苗业之概况[J].中国蚕丝栽桑专号,民国二十五年二、三月.
    [63]刘佐汉.从去年丝市活耀说到所望于丝业界者[J].中国蚕丝,1936第3卷第1期.
    [64]刘旭青.祈蚕歌与蚕桑文化——以杭嘉湖地区为例[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10).
    [65]闵宗殿.太湖地区历史上的优质水稻品种资源[A].太湖地区农史论文集第一辑(未出版).
    [66]闵宗殿.明清时期经济作物、园艺作物的专业化经营[J].古今农业,2001(3).
    [67]闵宗殿.明清时期浙江嘉湖地区的农业生态平衡[J].中国农业科学,1992(2).
    [68]闵宗殿.明清时期的人工生态农业——中国古代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范例[J].古今农业,2000(4).
    [69]闵宗殿.明清时期的农业集约化经营[J].古今农业,1999(4).
    [70]缪钟秀,李安.二十年来之蚕丝业[J].国际贸易导报,1931年第2卷第1号.
    [71]彭曾沂.金坛县之机器茧行调查报告[J].江苏建设月刊,1936(3).
    [72]钱承绪.中国蚕丝业问题之总检讨》上,《经济研究》,1940年第1卷第9期
    [73]秦晓帆.湖州蚕文化的诗性品格[J].浙江湖州师范学院,2009(3).
    [74]单强.近代江南乡镇市场研究[J].近代史研究,1998(6)
    [75]孙伯和.民元来我国之蚕丝业[J].银行周报三十周年纪念刊,民国36年(1948年).
    [76]孙本忠,吴荣烜.家蚕育种中蚕茧与茧丝之相关试验[J].农学报,1936年3卷第20期.
    [77]沈九如.浙江省建设厅二十二年改良蚕桑事业汇报序六[A],浙江省建设厅管理改良蚕桑委员会,1934年.
    [78]省立蚕丝试验场.江苏省之蚕种业[J].江苏建设月刊,1935年第2卷第3期.
    [79]王达.明清蚕桑书目汇介[J].中国农史,1986(4).
    [80]王达.《明清蚕桑书目汇介》订补[J].中国农史,1989(2).
    [81]王翔.民国前期蚕桑业发展原因[J].中国农史,1988(2)
    [82]王克强.明清苏州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J].中国农史,2000年19卷第2期.
    [83]王建革.技术与圩田突然环境史:以嘉湖平原为中心[J].中国农史,2006(1).
    [84]王思明.诱致性技术与制度变迁——论明清以来的中国农业[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4).
    [85]汪子春.我国劳动人民关于家蚕杂种优势的发现[A].中国古代科学技术[C],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86]余玮.荣毅仁:89岁的生命旅程上打上一个大大的惊叹号[J].大地,2005(20).
    [87]苑朋欣.清末蚕桑教育的兴办及其影响[J].职业技术教育,2011(4)
    [88]杨荫溥.西湖博览会与吾国丝绸业[J].东方杂志,第26卷,第10号.
    [89]张国辉.中国棉纺织业1895—1927年的发展与不发展[A].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C],第10集.
    [90]张毓骅.各种异常茧生成之研究[J].中国蚕丝,1936(1).
    [91]佚名.江苏省农矿厅关于全省栽桑情况的调查[Z].吴江县档案馆,案卷号8.1.27872.
    [92]佚名.江苏省农矿厅改进全省蚕丝计划[J].工商半月刊,1929(7).
    [93]佚名.试验育蚕[J].农学报,29卷,光绪24年1898年.
    [94]佚名.蚕馆成绩[J].农学报,40卷,光绪24年1898年.
    [95]佚名.挽救江浙蚕丝业根本办法草案[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C],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96]佚名.煤灶烘茧不予优待[J].江苏省政府公报,1930(501)
    [97]佚名.江苏省蚕业改进管理委员会直属各场所处区二十四年工作总报告[J].江[98]苏建设月刊,1935年第3卷第3期.
    [99]佚名.江苏藩司聂臬司朱告蚕户示[J].农学报第56期,光绪24年1898年.
    [100]佚名.浙省蚕桑茧丝绸状况调查录[J].中外经济周刊,1926(185).
    [101]佚名.上海女子蚕业学堂章程[J].女子世界,1905(6).
    [102]谭熙鸿等.十年来之蚕丝事业[A].十年来之中国经济[C],北京:中华书局,1948.
    [103]吴惠芬.清末浙江的蚕丝业改良[J].农业考古,2003(3)
    [104]闻大中.三百年前杭嘉湖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J].生态学杂志,1989(3).
    [105]希晤.中国四大农产品之近况[J].钱业月报,第13卷第7号.
    [106]严曙东.中国蚕丝业的现状[J].时事月报,1931年第4卷第2期.
    [107]周德华.本有蚕桑利田野,行看衣被遮斑滚—纪念郑辟疆先生诞辰110周年[J].丝绸,1990(12).
    [108]周德华.蚕神崇拜与祀蚕神祠兼记盛泽先蚕祠的蚕文化特色[J].江苏蚕业,2002(1).
    [109]章楷.明清时代太湖地区蚕桑兴衰考[A].农史研究第三辑[C].
    [110]章楷.江浙近代养蚕的经济收益和蚕业兴衰[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2)
    [111]章楷.近代太湖地区的蚕桑丝茧贸易[A].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太湖地区农史论文集[C],1985.
    [112]章楷.漫谈历史上的江苏蚕业[J].江苏蚕业,1979(1).
    [113]章楷.江苏近代的蚕业教育[J].江苏蚕业,1996(3).
    [114]曾雄生.黄省曾的农学贡献与吴地的农学传统[J].中国经济史论坛发布,2003.6.9.
    [115]曾雄生.明末科技与农业——从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和圈地运动看中西方科技发展[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5)
    [116]张吉林.湖州蚕文化[J].东南文化,1997(2).
    [117]张吉林.说一说湖州的蚕文化[J].华夏文化,1995(2).
    [118]张强.桑文化研究及理论思考[J].淮阴师专学报,1997(2).
    [1]汪波.南浔社会的近代变迁(1840—1937)[D].杭州: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周晴.明清时期嘉湖平原的植桑生态[D].上海: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硕士学位论文,2008.
    [3]赵荣.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农业生态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周文军.中国蚕业文化论[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5.
    [5]高升荣.水环境与农业资源利用——明清时期太湖与关中地区比较[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6]蒋国宏.江浙地区的蚕种改良研究(1898—1937)[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8.
    [7]苏黎.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演化特征及成因分析[D].沈阳:东北大学,2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