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土地征收与补偿制度之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土地及房屋是人民财产权之重心,国家必须制定最严格保障人民财产权益之征收法制,才能符合现代宪法之财产权保障原则。是故,国家机关虽得依法征收人民之财产如土地及房屋,但对被征收财产之权利人而言,是为公共利益所受之特别牺牲,自应对征收之权力给予严格之约束,并给予被征收人以充分的补偿。近年来,海峡两岸在不断高涨的民间权利诉求的推动下,积极推动法律改革,以期完善土地征收程序和征收补偿机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一定的不足。通过比较研究,总结两岸土地征收及补偿制度的经验并相互借鉴,实为法律进步之需要。故以此作为本人博士论文之课题。
     本论文除导论和结论,分成五章,兹分述如下:
     第一章为土地征收与补偿制度概论,其中包括征收与补偿之意义、性质与基本原则。
     第二章为海峡两岸土地征收与补偿立法制度之比较,先介绍中国大陆地区征收与补偿制度,包括制度背景及立法沿革,再就《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之基本原则为介绍评析,并就程序及实体规范为评析与检讨,另相对地,就台湾地区征收与补偿制度为介绍,包括制度背景及立法沿革,再予论述《土地征收条例》之基本原则,并就程序及实体规范为评析与检讨,最后,针对大陆地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与台湾地区《土地征收条例》为比较,包括法律位阶及定性、程序及实体规范之探讨。
     第三章为两岸土地征收程序制度之比较,包含征收范围和征收条件、征收机关及其权限、征收对象的权利、征收谈判和征收决定、征收评估及征收之法律效果。
     第四章为探讨两岸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之比较,包括征收补偿范围、征收补偿方法及征收补偿的争议解决。
     第五章提出两岸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之改进,包括扩大征收补偿范围、完善征收补偿定价制度、完善征收谈判程序、扩大协议收购之范围、严格执行补偿给付与完善争议解决机制
Land and houses are the core of people’s property. The state should enact the strictlegal system on expropriation and compensation in order to protect human’s propertyand to fit in with the modern constitutional principle of property protection. Therefore,although the states have the power to expropriate people’s property, includes land andhouses, it should fully compensate for their special sacrifices. Thus the state shallprovide the expropriated persons full compensation by strict restraint powerdelegation. Recently, both in the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legal systems ofexpropriation and compensation have been reformed actively in response to theclaims of the civil society. However, it’s not enough. It is needed for the legal progressto conclude and mutually learn the experiences and institutions on the systems of landexpropriation and compensation betwee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by comparativestudy. Therefore,“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Expropriation and Compensation LegalSystem between Mainland and Taiwan of China” is chosen as the title of this article.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apart from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fivechapters which are demonstrated as the following:
     Chapter I deals with Overview of Land Expropriation and Compensation Systems,including the significance, nature and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expropriation andcompensation.
     Chapter II deals with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Legislation System of LandExpropriation and Compensation between the Mainland and Taiwan”. It firstlyintroduces the system of expropriation and compensation in the Mainland, includingthe institutional background and legislation history, and the introduction to theprinciples of the Regulation on Expropriation and Compensation of the Houses on theState-Owned Land and analysis of its procedural and substantial rules. Then it offerscomparative introduction to the system of on expropriation and compensation inTaiwan, including its institutional background and legislation history. Thirdly, itdiscusses the principles of the Regulation on Land Expropriation with analysis of itsprocedural and substantial rules. Finally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egulation onExpropriation and Compensation of the Houses on the State-Owned Land of theMainland and the Regulation on Land Expropriation of Taiwan, including probe intothe legal status and nature, procedural and substantial rules.
     Chapter III deals with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rocedural Systems of LandExpropriation between the Mainland and Taiwan”, introducing the scopes, conditions,offices and their powers, rights of the expropriated persons, negotiations anddecisions, value assessment and legal effects of expropriations.
     Chapter IV discusses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ystems of Compensation for Land Expropriation between the Mainland and Taiwan”, including the scopes,methods and dispute settlement of compensation for expropriation,
     Chapter V proposes “Improvement of the System of Land Expropriation andCompensation between the Mainland and Taiwan”, expansion of the scope ofcompensation, perfecting the pricing system, perfecting the negotiation procedure,expansion the scope of the negotiated acquisition, executing strictly the compensationpayment and perfecting the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引文
1金玲玲著《大陆城市土地利用问题探讨》,土地问题研究季刊,第3卷第2期,2004年6月,第46至48页。
    2李永然著《大陆土地征收及相关纠纷案例解析》,展望与探索,第7卷第1期,2009年1月,第120至128页。
    3张豪著《土地使用权提前收回制度研究─以城市房屋拆迁为视角》,法律出版社出版,第一版,2011年6月,第2至3页。
    4蔡佩娟、简博秀著《土地征收法规与中国地方政府─以广州大学城土地征收事件为例》,土地问题研究季刊,第7卷第3期,2008年9月,第57页。
    6陈立夫著《都市更新与土地征收─都市更新条例第二十五条之一修正条文之阐释》,土地问题研究季刊,第4卷第4期,2005年12月,第37至50页。
    8卓辉华著《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发展分析,土地问题研究季刊》,第5卷第4期,2006年12月,第20至28页。
    10郭秀裕著《土地征收补偿判决案例评析》,土地问题研究季刊,第9卷第3期,2010年9月,第32页。
    11叶百修著《从财产权保障观点论公用征收制度》,国家责任丛书(一),1989年4月,初版,第1页;简信男著,《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标准问题之研究》,台湾地政,第99期,1994年5月,第28页。
    12黄亮猛著《宪法上财产权保障与公用征收补偿原则》,台湾地政,第86期,1993年4月,第41页。
    13《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收录于司法院选编《德国联邦宪法法院选辑第十三集》,2011年,第381页。
    14沈开举著《郑州大学法学博士文库─征收、征用与补偿》,法律出版社出版,第一版,2006年9月,第54页。
    15张文郁著《征收及特别牺牲之补偿》,台湾本土法学杂志,第53期,2003年12月,第169至170页。
    16陈志民著《当强制征收成为政府补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Kelo v. City of New London案之评析》,中原财经法学,第19期,2007年12月,第3页以下。
    17高华雄著《两岸土地取得及征收制度之研究》,东吴大学法律学系硕士论文,2010年,第17至19页。
    18陈志民著《当强制征收成为政府补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Kelo v. City of New London案之评析》,中原财经法学,第19期,2007年12月,第1至57頁。
    19沈开举著《郑州大学法学博士文库─征收、征用与补偿》,法律出版社出版,第一版,2006年9月,第13页。
    20赵达文著《土地征收与补偿研究》,1981年6月,第1页。
    21黄鸳鸯著《中国大陆城市房屋征收问题之研究》,国立金门技术学院中国大陆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年,第39页。
    22胡信彪主编《土地征收与房屋拆迁》,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12月,第85页。
    23黄鸳鸯著《中国大陆城市房屋征收问题之研究》,国立金门技术学院中国大陆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年,第41页。杨立新著,中国物权法的公布背景与规定的物权体系及重点规则(上),月旦法学杂志,第146期,2007年7月,第163页。
    24萧辅导著《我国土地征收制度之回顾与展望》,现代地政,第340期,2011年11月,第25至31页。
    25顾明河著《土地征收条例中有关协议价购收回权问题之研究》,逢甲大学土地管理所硕士论文,2010年,第17页以下参照。
    26顾明河著《土地征收条例中有关协议价购收回权问题之研究》,逢甲大学土地管理所硕士论文,2010年,第17页。
    27李鸿毅著《土地法论》,1996年9月,第21版,第899页。
    28陈新民著《财产权保障的阴暗角落,论被征收人的回复权问题》,收于台湾行政法学会汇编,《国家赔偿与征收补偿─公共任务与行政组织》,第400页。
    29顾明河著《土地征收条例中有关协议价购收回权问题之研究》,逢甲大学土地管理所硕士论文,2010年,第19页。
    30朱金东著《论城市房屋拆迁对政府法制工作的挑战》,行政与法,2007年10月,第10页。
    31陈明灿著《被征收土地人收回权与损害赔偿请求权─最高行九九判七九六》,台湾法学杂志,第162期,2010年10月15日,第201至204页。
    32相同见解同陈耀东、贾亚强著《论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性质及私权保护》,淮阴师范学院学报,第27卷第2期,第160页。
    33胡春雷著《我国宪法土地政策规范之探讨》,全国律师,第10卷第6期,2006年6月,第72页。
    34此即所谓学理上征收补偿之结合条款,于比较法制上,德国基本法第14条第3项、日本宪法第29条第3项皆有规范。详参郑思宜著《土地征收争议问题之研究─以近年行政法院判决为中心》,国立政治大学地政研究所硕士论文,2008年,第23页。
    35游伯钦著《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正当法律程序」之解释理论》,立法院院闻,第25卷第2期,第43页至第45页。
    36郭介恒著《正当法律程序》,收录于《宪法体制与法治行政”:城仲模教授六秩华诞祝寿论文集》,1998年,第134页。
    3759U.S.272(1856).轉引自,同上,第134頁。
    38方英祖著《从正当法律程序观点论行政程序法》,考铨季刊,第30期,2002年4月,第68页。汤德宗,《行政程序法论》,元照出版,2005年,第188页至第189页。
    39许宗力著《基本权程序保障功能的最新发展-评司法院释字第四八八号解释》,月旦法学杂志,第54期,1999年11月,第153页。
    40周信燉著《土地徵收程序中被徵收人之陳述意見機會》,土地問題研究季刊,第3卷第2期,2004年6月,第32至45頁。
    41司法院司法行政廳編《中國大陸法制研究》,司法院秘書處出版,1990年,第25页。
    42林英彥著《中國大陸土地政策簡介》,土地問題研究季刊,第5卷第4期,2006年12月,第29至30頁。
    43杨立新著《中国物权法的公布背景与规定的物权体系及重点规则(上)》,月旦法学杂志,第146期,2007年7月,第166至167頁。
    44白文漳著《大陆所有权制度评析》,收录于《中国大陆法制研究》,司法院司法行政厅编辑出版,1980年,第25页。
    45畅斌著《房屋征收与补偿─实务攻略暨维权技巧》,法律出版社出版,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总发行,2012年9月,初版,第1至3頁。
    46陈耀东、贾亚强著《论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性质及私权保护》,淮阴师范学院学报,第27卷第2期,2005年3月,第163页。
    47龙卫球著《中国物权法制的变迁与展望─以立法检讨为视角》,月旦民商法杂志,第16期,2007年6月,第16页。
    48杨立新著《中国物权法的公布背景与规定的物权体系及重点规则(下)》,月旦法学杂志,第149期,2007年10月,第162至163页。
    49申卫星著《物权法的时代意义》,月旦民商法杂志,第15期,2007年3月,第71页。
    50蔡佩娟、简博秀著《土地征收法规与中国地方政府─以广州大学城土地征收事件为例》,土地问题研究季刊,第7卷第3期,2008年9月,第56至57页。
    51曾育裕著《中国大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之评论》,收录于展望与探索,第9卷第4期,2011年4月,第28页。
    52台湾地区内政部2010年4月20日召开“土地征收条例部分条文修正草案”公听会纪录。
    53张永健著《土地征收补偿之规范标准与实证评估》,东吴法律学报,第22卷第4期,2011年4月,第27页至第64页。
    54李承嘉著《浅论我国土地征收制度调整方向》,现代地政,第336期,2010年11月,第45页。
    55钟玉美著《现行土地征收制度之评析》,土地问题研究季刊,第9卷第4期,2010年12月,第60至61页。
    56陈敏著《行政法总论》,第五版,2007年10月出版,第797页。
    57《立法院公报》100卷88期726页至第727页。
    58相同批判见解同钟丽娜、徐世荣著《省悟─土地征收问题之根源所在》,土地问题研究季刊,第10卷第3期,2011年9月,第30页。
    59陈明灿著《我国土地征收补偿价额争议行政解决机制之分析》,国立中正大学法学集刊,第31期,2010年10月,第51至52页。
    60陈立夫著《土地征收补偿问题之探讨─修正土地征收条例之问题点》,收录于中国土地改革协会第23届第1次会员大会暨台湾土地政策何去何从研讨会,2012年2月22日,第87页。
    61参考自冉昊著《新中国民法发展之五十七年》,月旦民商法杂志,第15期,2007年3月,第131至132页。
    62郑思怡著《土地征收争议问题之研究─以近年行政法院判决为中心》,国立政治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第49页。
    63林淑雯著《以财产权理论分析大陆地区之征地补偿制度》,土地问题研究季刊,第5卷第3期,2006年9月,第37页。
    64刘锋著《什么是土地的“征用”、什么是土地的“征收”─如何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征用、征收》,土地问题研究季刊,第3卷第3期,2004年9月,第13页。
    65王利明著《物权法与征收补偿》,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45页。
    66曾育裕著《两岸土地征收法制与照价收买之比较》,国立国父纪念馆馆刊,第14期,2004年11月,第101页。
    67江必新主编《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第20至21页。
    68万立、林丽、杨海燕、刀溧编《征收补偿法律实务深度解析》,法律出版社,第21至23页。
    69万立、林丽、杨海燕、刀溧编《征收补偿法律实务深度解析》,法律出版社,第22页。
    70殷清利著《最新房屋、土地征收疑难案件裁判标准与实务解析》,法律出版社出版,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总发行,2012年7月,初版,第35至38页。
    72殷清利著《最新房屋、土地征收疑难案件裁判标准与实务解析》,法律出版社出版,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总发行,2012年7月,初版,第10页以下。
    73殷清利著《最新房屋、土地征收疑难案件裁判标准与实务解析》,法律出版社出版,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总发行,2012年7月,初版,第24页。
    74史尚宽著《土地法原论》,1975年2月,第5版,第591页。
    75顾明河,《土地征收条例中有关协议价购收回权问题之研究》,逢甲大学土地管理所硕士论文,2010年。第43页。
    76万立、林丽、杨海燕、刀溧编《征收补偿法律实务深度解析》,法律出版社,第65页。
    77江必新主编《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第240至241页。
    80江必新主编《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第244页。
    81参考自林亭莹著《土地征收之程序争议问题》,世新大学法学院硕士论文,2012年,第46页。
    84万立、林丽、杨海燕、刀溧编,《征收补偿法律实务深度解析》,法律出版社,第1版,2012年7月,第55页。
    85万立、林丽、杨海燕、刀溧编,《征收补偿法律实务深度解析》,法律出版社,第1版,2012年7月,第56页。
    86廖义男著《土地征收公益性及必要性之评估与审查》,法令月刊第63卷第5期,2012年5月,第133页。
    87《泉州市人民政府房屋征收公告》,搜狐网,http://roll.sohu.com/20110826/n317415222.shtml,最后浏览日:2013年3月26日。
    88陈立夫著《土地征收之公告通知、补偿给付与征收效力》,收务于黄宗乐教授祝贺论文集─公法学篇(二),新学林出版,2002年5月,第210至第212页。
    89王才亮等著《房屋征收条例专家指导丛书─房屋征收条例操作实务》,法律出版社出版,第一版,2011年3月,第191页。
    90王才亮等著《房屋征收条例专家指导丛书─房屋征收条例操作实务》,法律出版社出版,第一版,2011年3月,第191页。
    92王才亮等著《房屋征收条例专家指导丛书─房屋征收条例操作实务》,法律出版社出版,第一版,2011年3月,第186页。
    93参考,自陈怡均著《论土地征收补偿之合理估算─美国加州之经验》,国立台北大学不动产与城乡环境学系硕士论文,2007年,第12页。
    94陈莹真著《土地征收补偿中的估价问题》,国立台北大学地政学系硕士论文,2003年,第11至12页。
    95张永健著《土地征收补偿之规范标准与实证评估》,东吴法律学报,第22卷第4期,2011年4月,第32至33页。
    96万立、林丽、杨海燕、刀溧编《征收补偿法律实务深度解析》,法律出版社,第1版,2012年7月,第55页。
    97以下参考自万立、林丽、杨海燕、刀溧编《征收补偿法律实务深度解析》,法律出版社,第1版,2012年7月,第59页至62页。
    98陈莹真著《土地征收补偿中的估价问题》,国立台北大学地政学系硕士论文,2003年,第97页。
    99有关地上物征收补偿之评析,可参见张永健著《土地与地上物征收补偿─常见诉愿案例之分析与反省》,法学新论,第36期,2012年6月,第75至96页。
    100萧仲弘著《我国土地征收补偿范围制度之检讨及其改进方法》,台湾地政,第140期,1997年10月,第44页。
    101尤重道著《土地征收非法定补偿之概念与核发原则暨实务见解分析(一)》,法务通讯,第2566期,2011年10月20日,第3页。
    102可参考尤重道著《土地征收非法定补偿之概念与核发原则暨实务见解分析(三)》,法务通讯,第2568期,2011年11月3日,第6页。
    103陈立夫著《征收范围以外土地之损失补偿制度─我国残余地补偿及接连地补偿问题初探》,台湾法学杂志,第109期,2008年8月1日,第7至第8页。
    104陈立夫著《征收范围以外土地之损失补偿制度─我国残余地补偿及接连地补偿问题初探》,台湾法学杂志,第109期,2008年8月1日,第12页。
    105相同见解同曾肇昌著《谈既成道路与政府征收补偿》,全国律师,第6卷第7期,2002年7月,第62页。
    106陈明灿著《公设保留地地价税与征收补偿》,月旦法学教室,第41期,2006年3月,第30至31页。
    107陈明灿著《我国土地征收法制若干问题探讨》,现代地政,第340期,2011年11月,第101至102页。
    108陈立夫著《公共设施保留地征收地价补偿标准之探讨─评最高行政法院98年度判字第254号判决》,东吴公法论丛,第4期,2011年7月,第137页。
    109张永健著《土地征收补偿之规范标准与实证评估》,东吴法律学报,第22卷第4期,2011年4月,第
    33至36页。
    110江必新主编《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第144页。
    111参考自林亭莹著《土地征收之程序争议问题》,世新大学法学院硕士论文,2012年,第98页。
    112参考自林亭莹著《土地征收之程序争议问题》,世新大学法学院硕士论文,2012年第128页。
    113《日本土地收用法》,台湾地区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健全經社法規工作小組譯,1989年,第10页以下。
    114并参考陈宝瑜著《土地征收面面观》,台湾地政,第107期,1995年1月,第7至9页。
    115沈开举著《郑州大学法学博士文库─征收、征用与补偿》,法律出版社出版,第一版,2006年9月,第232页。
    116高华雄著《两岸土地取得及征收制度之研究》,东吴大学法律学系硕士论文,2010年,第107页。
    117陈宝瑜著《土地征收面面观》,台湾地政,第107期,1995年1月,第7至9页。
    118沈开举著《郑州大学法学博士文库─征收、征用与补偿》,法律出版社出版,第一版,2006年9月,第234页。
    119《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收录于司法院选编《德国联邦宪法法院选辑第十三集》,2011年,第381页。
    120陈明灿著《我国土地征收法制若干问题探讨》,现代地政,第340期,2011年11月,第99至100页。
    121沈开举著《郑州大学法学博士文库─征收、征用与补偿》,法律出版社出版,第一版,2006年9月,第235至237页。
    122陈明灿著《土地征收、补偿费发给与征收失效》,台湾本土法学杂志,第100期,2007年11月,第188页。陈明灿著《我國土地徵收法制若干問題探討》,現代地政,第340期,2011年11月,第99至100頁。
    123沈开举著《郑州大学法学博士文库─征收、征用与补偿》,法律出版社出版,第一版,2006年9月,第236页。
    125《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编译》,收录于司法院选编《美国联邦宪法法院选辑第一集》,1998年,附录第1页。
    126高华雄著《两岸土地取得及征收制度之研究》,东吴大学法律学系硕士论文,2010年,第9页。
    127陈怡均著《论土地征收补偿之合理估算─美国加州之经验》,国立台北大学不动产与城乡环境学系硕士论文,2007年,第2页。
    131陈怡均著《论土地征收补偿之合理估算─美国加州之经验》,国立台北大学不动产与城乡环境学系硕士论文,2007年,第91页。
    132主要参考自陈莹真著《土地征收补偿中的估价问题》,国立台北大学地政学系硕士论文,2003年,第35页以下。
    133陈莹真著《土地征收补偿中的估价问题》,国立台北大学地政学系硕士论文,2003年,第35頁。
    134转引自,同上,第36至37页。
    135周良惠著《土地征收补偿基准之经济分析》,台湾地政,第107期,1995年1月,第4至5页。
    136参考自陈莹真著《土地征收补偿中的估价问题》,国立台北大学地政学系硕士论文,2003年,第40至46頁。
    137同上,第47頁。
    138参考自陈莹真著《土地征收补偿中的估价问题》,国立台北大学地政学系硕士论文,2003年,第48頁。
    141相同意见如陈立夫著《以地价调查估计规则作为估定公告土地现值准据之适法性》,台湾法学杂志,2010年7月1日,第105页。
    142蔡永利著《区段征收后地价之评估(一)》,现代地政,第298期,2006年4月,第3页。
    143魏均芸著《征收补偿费委托估价师查估之可行性评估(一)》,现代地政,第272期,2004年2月,第39至45页。魏均芸著,《征收补偿费委托估价师查估之可行性评估(二)》,现代地政,第273期,2004年3月,第24至29页参照。
    144简信男著《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标准问题之研究》,台湾地政,第99期,1994年5月,第35页。
    145张永健著《土地征收条例第三十条之征收补偿标准─综论2000年后之最高行政法院相关判决》,中研院法学期刊,第6期,2010年3月,第167至206页。
    146钟玉美著《现行征收补偿异议及行政救济制度之探讨,土地问题研究季刊》,第7卷第4期,2008年12月,第64至65页。
    147参考自蔡钧杰著《自正当法律程序论纳税人权利保护之理论与实践─以租税稽征程序为中心》,国立台北大学法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78页。
    149陈立夫著《都市更新与土地征收─都市更新条例第二十五条之一修正条文之阐释》,土地问题研究季刊,第4卷第4期,2005年12月,第92页。
    150参考自林亭莹著《土地征收之程序争议问题》,世新大学法学院硕士论文,2012年,第52至53页。
    151杨松龄著《由Calabresi法则论土地征收之协议》,土地问题研究季刊,第4卷第3期,2005年9月,第2至8页。
    152郭宏荣整理《协议价购行为之性质是否为行政契约》,法务通讯,第2182期,2004年4月15日,第6至7页。
    153钟玉美著《土地征收条例第十一条─协议价购性质之探讨》,现代地政,第284期,2005年2月,第26至30页。
    154钟玉美著《由现行征收补偿法制之司法实务见解看最高行政法院关于征收补偿之判决》,土地问题研究季刊,第3卷第4期,2004年12月,第17至21页。
    155彭忠义著《谈土地征收怠于补偿费给付─论行政不作为之法律效力及权利保障(一)》,现代地政,第289期,2005年7月,第7页。
    156并参考翁晓玲著《征收补偿与财产权保障》,月旦法学教室,第18期,2004年4月,第22至23页。
    157张文郁著《征收及特别牺牲之补偿》,台湾本土法学杂志,第53期,2003年12月,第169至172页。
    1.王才亮等着,房屋征收条例专家指导丛书─房屋征收条例操作实务,法律出版社出版,第一版,2011年3月。
    2.王才亮、王令着,房地产法理论与实务丛书─房屋征收与拆迁,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版,2011年1月。
    3.王泽鉴着,民法物权,王慕华发行、三民书局总经销,第二版,2010年6月。
    4.王卫国主编,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07年11月。
    5.沈开举着,郑州大学法学博士文库─征收、征用与补偿,法律出版社出版,第一版,2006年9月。
    6.张豪着,土地使用权提前收回制度研究─以城市房屋拆迁为视角,法律出版社出版,第一版,2011年6月。
    7.张金鹗着,张金鹗的都市更新九堂课,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第一版,2011年12月。
    8.符启林着,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实用问答,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第一版,2011年1月。
    9.谢在全着,民法物权论,谢在全发行、新学林总经销,第四版,2009年6月。
    10.中国大陆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
    11.中国大陆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注解与配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
    12.中国经济出版社编,房屋拆迁具体法规政策解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
    13.司法院司法行政厅编,中国大陆法制研究,司法院秘书处出版,1990年。
    14.叶百修着,从财产权保障观点论公用征收制度,国家责任丛书(一),1989年4月,初版。
    15.林子仪、叶俊荣、黄昭元、张文贞着,宪法:权力分立,新学林出版,2008年9月,二版。
    16.胡信彪主编,土地征收与房屋拆迁,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12月。
    17.王坤、李志强着,新中国土地征收制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
    18.陈敏,行政法总论,新学林经销、2007年10月,第五版。
    19.畅斌,房屋征收与补偿─实务攻略暨维权技巧,法律出版社出版,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总发行,2012年9月,初版。
    20.殷清利着,最新房屋、土地征收疑难案件裁判标准与实务解析,法律出版社出版,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总发行,2012年7月,初版。
    21.万立、林丽、杨海燕、刀溧编,征收补偿法律实务深度解析,法律出版社,第1版,2012年7月。
    22.赵旭东主编,商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版,2007年3月。
    1.曾肇昌,谈既成道路与政府征收补偿,全国律师,第6卷第7期,2002年7月,第61至62页。
    2.曾育裕,两岸土地征收法制与照价收买之比较,国立国父纪念馆馆刊,第14期,2004年11月,第93至113页。
    3.曾育裕,中国大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之评论,展望与探索,第9卷第4期,2011年4月,第26至28页。
    4.李永然,大陆土地征收及相关纠纷案例解析,展望与探索,第7卷第1期,2009年1月,第120至128页。
    5.李承嘉,浅论我国土地征收制度调整方向,现代地政,第336期,2010年11月,第43至49页。
    6.李惠宗,从”宜兰教养院征收案”论公用征收权限之归属及其行使之审查─评行政法院八十三年度判字第一五一五号判决,月旦法学杂志,第55期,1999年12月,第171至181页。
    7.周良惠,土地征收补偿基准之经济分析,台湾地政,第107期,1995年1月,第4至7页。
    8.尤重道,土地征收非法定补偿之概念与核发原则暨实务见解分析(一),法务通讯,第2566期,2011年10月20日,第3至5页。
    9.尤重道,土地征收非法定补偿之概念与核发原则暨实务见解分析(二),法务通讯,第2567期,2011年10月27日,第5至6页。
    10.尤重道,土地征收非法定补偿之概念与核发原则暨实务见解分析(三),法务通讯,第2568期,2011年11月3日,第5至6页。
    11.尤重道,土地征收非法定补偿之概念与核发原则暨实务见解分析(四),法务通讯,第2569期,2011年11月10日,第3至4页。
    12.朱金东,论城市房屋拆迁对政府法制工作的挑战,行政与法,2007年10月。
    13.王利明,物权法与征收补偿,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
    14.陈明灿,公设保留地地价税与征收补偿,月旦法学教室,第41期,2006年3月,第30至31页。
    15.陈明灿,土地征收、补偿费发给与征收失效,台湾本土法学杂志,第100期,2007年11月,第187至194页。
    16.陈明灿,被征收土地人收回权与损害赔偿请求权─最高行九九判七九六,台湾法学杂志,第162期,2010年10月15日,第201至204页。
    17.陈明灿,我国土地征收法制若干问题探讨,现代地政,第340期,2011年11月,第93至104页。
    18.陈明灿,我国土地征收补偿价额争议行政解决机制之分析,国立中正大学法学集刊,第31期,2010年10月,第1至55页。
    19.陈立夫,土地征收补偿之给付方式,月旦法学教室,第69期,2008年7月,第26至27页。
    20.陈立夫,征收范围以外土地之损失补偿制度─我国残余地补偿及接连地补偿问题初探,台湾法学杂志,第109期,2008年8月1日,第5至24页。
    21.陈立夫,以地价调查估计规则作为估定公告土地现值准据之适法性,台湾法学杂志,2010年7月1日,第98至105页。
    22.陈立夫,都市更新与土地征收─都市更新条例第二十五条之一修正条文之阐释,土地问题研究季刊,第4卷第4期,2005年12月,第37至50页。
    23.陈立夫,公共设施保留地征收地价补偿标准之探讨─评最高行政法院98年度判字第254号判决,东吴公法论丛,第4期,2011年7月,第111至143页。
    24.陈立夫,土地征收补偿问题之探讨─修正土地征收条例之问题点,收录于中国土地改革协会第23届台湾土地政策何去何从研讨会论文集,2012年2月22日,第87至92页。
    25.陈立夫,析论我国土地征收法制上之争议问题,台湾土地研究,第11卷第1期,2008年5月,第1至35页。
    26.陈志民,当强制征收成为政府补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Kelo v. City of NewLondon案之评析,中原财经法学,第19期,2007年12月,第1至57页。
    27.陈界融,中国国有资产之立法保护研究,月旦民商法杂志,第15期,2007年3月,第136至153页。
    28.陈乃榕,土地征收地价补偿行政救济之探讨,中国房地产研究,2004年12月,第93至103页。
    29.陈宝瑜,土地征收面面观,台湾地政,第107期,1995年1月,第7至9页。
    30.翁晓玲,征收补偿与财产权保障,月旦法学教室,第18期,2004年4月,第22至23页。
    31.张文郁,征收及特别牺牲之补偿,台湾本土法学杂志,第53期,2003年12月,第169至175页。
    32.张永健,土地与地上物征收补偿─常见诉愿案例之分析与反省,法学新论,第36期,2012年6月,第75至96页。
    33.张永健,土地征收条例第三十条之征收补偿标准─综论2000年后之最高行政法院相关判决,中研院法学期刊,第6期,2010年3月,第167至206页。
    34.张永健,土地征收补偿之规范标准与实证评估,东吴法律学报,第22卷第4期,2011年4月,第27至64页。
    35.黄亮猛,宪法上财产权保障与公用征收补偿原则,台湾地政,第86期,1993年4月,第37至46页。
    36.郭秀裕,土地征收补偿判决案例评析,土地问题研究季刊,第9卷第3期,2010年9月,第29至49页。
    37.郭宏荣整理,协议价购行为之性质是否为行政契约,法务通讯,第2182期,2004年4月15日,第6至7页。
    38.潘依茹,土地征收补偿价格之探讨,土地问题研究季刊,第10卷第4期,2011年11月,第88至100页。
    39.蔡佩娟、简博秀,土地征收法规与中国地方政府─以广州大学城土地征收事件为例,土地问题研究季刊,第7卷第3期,2008年9月,第50至61页。
    40.林淑雯,以财产权理论分析大陆地区之征地补偿制度,土地问题研究季刊,第5卷第3期,2006年9月,第29至38页。
    41.刘锋,什么是土地的”征用”、什么是土地的”征收”─如何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征用、征收,土地问题研究季刊,第3卷第3期,2004年9月,第9至17页。
    42.金玲玲,大陆城市土地利用问题探讨,土地问题研究季刊,第3卷第2期,2004年6月,第46至51页。
    43.钟玉美,由现行征收补偿法制之司法实务见解看最高行政法院关于征收补偿之判决,土地问题研究季刊,第3卷第4期,2004年12月,第17至21页。
    44.钟玉美,现行征收补偿异议及行政救济制度之探讨,土地问题研究季刊,第7卷第4期,2008年12月,第64至69页。
    45.钟玉美,由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决论现行协议价购执行之问题及对策,土地问题研究季刊,第3卷第2期,2004年6月,第25至31页。
    46.钟玉美,土地征收条例第十一条─协议价购性质之探讨,现代地政,第284期,2005年2月,第26至30页。
    47.钟玉美,土地征收条例第11条协议价购执行问题及改进方式之建议,土地问题研究季刊,
    48.钟玉美,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之探讨,土地问题研究季刊,第4卷第2期,2005年6月,第74至80页。
    49.钟丽娜、徐世荣,省悟─土地征收问题之根源所在,土地问题研究季刊,
    50.蔡永利,区段征收后地价之评估(一),现代地政,第298期,2006年4月,第3至6页。
    51.蔡永利,区段征收后地价之评估(二),现代地政,第299期,2006年5月,第3至5页。
    52.杨松龄,由Calabresi法则论土地征收之协议,土地问题研究季刊,第4卷第3期,2005年9月,第2至8页。
    53.萧仲弘,我国土地征收补偿范围制度之检讨及其改进方法,台湾地政,第140期,1997年10月,第39至46页。
    54.萧辅导,我国土地征收制度之回顾与展望,现代地政,第340期,2011年11月,第25至31页。
    55.代言,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之改进,台湾地政,第97期,1994年3月,第16至21页。
    56.简信男,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标准问题之研究,台湾地政,第99期,1994年5月,第27至36页。
    57.彭忠义,谈土地征收怠于补偿费给付─论行政不作为之法律效力及权利保障(一),现代地政,第289期,2005年7月,第6至10页。
    58.彭忠义,谈土地征收怠于补偿费给付─论行政不作为之法律效力及权利保障(二),现代地政,第290期,2005年8月,第6至9页。
    59.彭忠义,谈土地征收怠于补偿费给付─论行政不作为之法律效力及权利保障(三),现代地政,第291期,2005年9月,第6至10页。
    60.魏均芸,征收补偿费委托估价师查估之可行性评估(一),现代地政,第272期,2004年2月,第39至45页。
    61.魏均芸,征收补偿费委托估价师查估之可行性评估(二),现代地政,第273期,2004年3月,第24至29页。
    62.胡春雷,我国宪法土地政策规范之探讨,全国律师
    63.土地征收条例部分条文修正草案公听会纪录,2010年4月20日
    64.柳金财,中国土地征收之过程:地方政府、农民与国家策略选择分析,育达科大学报,第23期,2010年6月,第139至172页。
    65.柳金财,中国土地征收制度之实施:问题、影响与展望,育达科大学报,第25期,2010年12月,第127至161页。
    66.谭国雄,土地征收地价补偿问题之研究─以台中县土地征收地价补偿问题为例(一),现代地政,第261期,2003年3月,第15至19页。
    67.谭国雄,土地征收地价补偿问题之研究─以台中县土地征收地价补偿问题为例(二),现代地政,第262期,2003年4月,第24至27页。
    68.谭国雄,土地征收地价补偿问题之研究─以台中县土地征收地价补偿问题为例(三),现代地政,第263期,2003年5月,第30至37页。
    69.谭国雄,土地征收地价补偿问题之研究─以台中县土地征收地价补偿问题为例(四)现代地政,第264期,2003年6月,第38至41页。
    70.程明修,公告期满后未发给征收补偿费之征收处分失其效力,应如何救济?最高行101判39判决,台湾法学杂志,第197期,2012年4月1日,第190至191页。
    71.陈新民,征收财产补偿费的给付期限─司法院释字第六五二号解释的若干斟酌,军法专刊,第55卷第1期,2009年2月,第1至16页。
    72.王淑芳,将不动产证券化应用于区段征收补偿制度之探讨(一),现代地政,第280期,2004年10月,第20至27页。
    73.王淑芳,将不动产证券化应用于区段征收补偿制度之探讨(二),现代地政,第281期,2004年11月,第63至70页。
    74.苏志超,我国现行法律关于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之比较及检讨,台湾土地金融季刊,第29卷第3期,1992年9月,第1至11页。
    75.杨松龄,财产权保障与公用征收补偿之研究,经社法制论丛,第9期,1992年1月,第259至278页。
    76.杨立新,中国物权法的公布背景与规定的物权体系及重点规则(上),月旦法学杂志,第146期,2007年7月,第160至170页。
    77.杨立新,中国物权法的公布背景与规定的物权体系及重点规则(下),月旦法学杂志,第149期,2007年10月,第159至170页。
    78.申卫星,物权法的时代意义,月旦民商法杂志,第15期,2007年3月,第70至75页。
    79.冉昊,新中国民法发展之五十七年,月旦民商法杂志,第15期,2007年3月,第119至135页。
    80.龙卫球,中国物权法制的变迁与展望─以立法检讨为视角,月旦民商法杂志,第16期,2007年6月,第5至19页。
    81.林英彦,中国大陆土地政策简介,土地问题研究季刊,第5卷第4期,2006年12月,第29至31页。
    82.向东,对中国大陆房地产税收制度的若干法律追问,月旦财经法杂志,第26期,2011年9月,第49至64页。
    83.赵淑德,论平均地权,现代地政,第331期,2009年7月,第5至9页。
    84.卓辉华,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发展分析,土地问题研究季刊,第5卷第4期,1996年12月,第20至28页。
    85.叶百修,简介日本土地征收之法理及其新趋势,宪政时代,第11卷第1期,1985年7月,第43至52页。
    86.苏志超,我国现行法律关于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之比较及检讨,台湾土地金融季刊,第113期,第1至11页。
    87.黄宗乐,土地征收补偿法上若干问题之研讨,国立台湾大学法学论丛,第21卷第1期,第67至103页。
    88.周信炖,土地征收程序中被征收人之陈述意见机会,土地问题研究季刊,第3卷第2期,2004年6月,第32至45页。
    89.廖义男,土地征收公益性及必要性之评估与审查,法令月刊第63卷第5期,2012年5月,第21页至40页。
    1.高华雄,两岸土地取得及征收制度之研究,东吴大学法律学系硕士论文,2010年。
    2.顾明河,土地征收条例中有关协议价购收回权问题之研究,逢甲大学土地管理所硕士论文,2010年。
    3.林亭莹,土地征收之程序争议问题,世新大学法学院硕士论文,2012年。
    4.陈莹真,土地征收补偿中的估价问题,国立台北大学地政学系硕士论文,2003年。
    5.陈怡均,论土地征收补偿之合理估算─美国加州之经验,国立台北大学不动产与城乡环境学系硕士论文,2007年。
    6.陈玉峰,区段征收补偿法制之研究,国立政治大学地政研究所硕士论文,2005年。
    7.陈乃榕,我国土地征收地价补偿行政救济之研究,国立政治大学地政研究所硕士论文,2007年。
    8.陈东成,财产权之保障—私有既成道路补偿之研究─以”竞价收购”与”征收”政策为比较,国立成功大学工学院工程管理专班硕士论文。2005年。
    9.林昕蓉,运用征收方式实施都市更新之研究—以私人兴办之都市更新事业为中心,国立政治大学地政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年。
    10.郑思宜,土地征收争议问题之研究─以近年行政法院判决为中心,国立政治大学地政研究所硕士论文,2007年。
    11.周明逸,公用土地征收补偿法制之研究,云林科技大学科技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2010年。
    12.蔡进田,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法制之研究,国立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年。
    13.蔡钧杰,《自正当法律程序论纳税人权利保护之理论与实践─以租税稽征程序为中心》,国立台北大学法学硕士论文,2009年。
    14.谢摇明,我国土地征收制度之研究─以征收之地价补偿及其行政救济为中心,国立中正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11年。
    15.赖伯男,土地征收中有关生存权补偿之研究,国立政治大学地政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年。
    16.黄鸳鸯,中国大陆城市房屋征收问题之研究,国立金门技术学院中国大陆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年。
    17.黄馨,公共工程建设推动过程中土地征收补偿之研究,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论文,2008年。
    18.林永成,土地征收’权利价值’转换模式之可行性研究,逢甲大学土地管理所硕士论文,2008年。
    19.魏念铭,土地征收条例及其修正草案之研究,国立政治大学地政研究所硕士论文,2007年。
    20.邓煜祥,从财产权保障之观点论土地使用管制与损失补偿—美国法管制准征收概念之引介,台湾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年。
    21.彭正元,财产权限制与征收之区别:以美国法为中心,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系硕士论文,1997年。
    22.萧仲弘,改进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之研究,逢甲大学土地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年。
    23.叶百修,从财产权保障观点论公用征收制度,国立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博士论文,198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