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社会”的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十八世纪的西欧,既是启蒙的时代,也是商业社会渐渐兴起的时代。斯密正是在这种社会状况中,围绕“商业社会”这一概念开始其思想之旅,探究人类幸福的关键性原则。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学界对斯密的解读大多限于经济学和伦理学。之后,斯密研究出现异彩纷呈的态势,但是以启蒙为视角,以“商业社会”为主题,对斯密的思想进行综合性的整体研究,还没有发现。因此,这一课题即为本论文的研究取向。
     本文第一章,作者将从历史和理论二维角度,来导出亚当·斯密的“商业社会”观。首先,通过描述斯密的“商业社会”思想与十八世纪西欧尤其是苏格兰的社会发展状况之间的关系,说明斯密的“商业社会”思想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对当时时代的回应和重构。其次,通过考察十八世纪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们共同沿用的“推测的历史”方法,来描述斯密的人类社会发展四阶段论——狩猎社会、游牧社会、农耕社会以及商业社会阶段,并由此推导出,“商业社会”是斯密关注的落脚点。
     本文第二章,作者将从人性与伦理的角度来阐明斯密的“商业社会”是一个人的自利倾向充分得到释放的社会,也是一个公益通过自利的释放得到充分实现的社会。认为,斯密通过分析人的“同情”与“合宜”天性,纠正过去人们对传统美德观的理解,从而把普通大众从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并进一步说明“审慎”与“正义”是商业社会最根本的美德;最后作者认为,斯密所指的人的“自利”包括两层涵义——“自保”和“虚荣”,并从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出发,来证明,人的“自利”倾向与社会公益的实现并不矛盾,反而可以也应该结合在一起。人的“自利”倾向获得充分释放的同时,社会的进步也得到了真正推动。但是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个人自利行为必须受到制度的规约,不得违背正义之法。
     本文第三章,作者将从政治与法律的角度来阐述斯密的“商业社会”是一个政府权限受到极大限制的法治社会。作者认为,斯密从“实利”原则与“权能”原则入手阐明政府出现和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由此批判以洛克为代表的社会契约论;并根据他对政府起源的理解来阐明其“商业社会”政府的职能范围,因此推导出,在这样的社会,政府的责任主要是保证公民享有法律之下的安全,让公民根据自己的意愿追求自身幸福的改善。再者,斯密认为每个人最熟悉的是自己的事务,因此政府无权亦无能力干预公民的私人空间,公民只需依法行动即可。最后,进入斯密的自然法理论,具体探讨斯密所理解的自然法体系,借以表明,斯密认为在“商业社会”里,公民享有的自由存在于具体的法律条例中,而不是存在于实际参与立法过程中。
     本文第四章,作者将从财富及其增长的角度来阐明斯密的“商业社会”是一个“自然”丰裕而非“人为”丰裕的社会。作者认为,斯密首先通过确立自己的财富观,来批判当时西欧尤其是英国普遍盛行的贸易管制政策,最终确立起“自由贸易”的富国原则。然后,斯密通过研究劳动分工和资本积累,来确立正确的财富增长理论,把财富的增长定为自发秩序下的增长,并以此批判当时阻碍财富增长的消费政策,树立起正确的生产和消费原则。最后,斯密为了彻底贯彻其“自由竞争”的思想,把批判的焦点对准当时英国的北美殖民地问题这一重商主义之集中表现,警示人们尤其是政治家们应该让人们享有“自然自由”,即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利益的权利。这样,斯密从理论到现实,从生产到消费,确立起“商业社会”的“经济自由”观念。
     本文第五章,作者从斯密同时代思想家对现实“商业社会”的不同态度入手,凸现斯密对同时代思想家的超越。他一方面热烈欢迎为人类带来富裕和自由的“商业社会”,另一方面,他带着现实的冷静态度,对“商业社会”已经和将要出现的弊端进行了深刻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这些弊端主要体现在劳动分工引起的三大缺陷上:普通劳动者智力愚钝、大众精神和身体柔化、国家的债务沉重。斯密提出的解决办法分别是:采取新型的国民教育方法;以常备军取代国民军,担负起国家防御任务;利用开源节流的方式来解决公共债务问题。不过,斯密并不是乌托邦主义者,他对商业社会的弊端的解决并不持完全乐观态度,而是认为,和其他社会相比,它能更好地实现人类的福祉。
     综之,尽管斯密经常涉及的个人自由似乎主要是指“经济自由”,但是鉴于经济自由不仅是自由的主要组成部分,还是公民获得其他自由的基础,这决定了斯密的“商业社会”思想不仅在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史上占有不朽地位,而且为后人提供了一个追求幸福的恒久理念:在自由中获得富裕,在富裕中走向自由。
In Western Europe, the Eighteenth-century, not only is an enlightened century, but also a century when a commercial society is rising gradually. Just in such a background, Adam Smith sets about his travel of thinking which centers on the notion of "a commercial society", and studies the essential principles about the mankind's blessedness. About before 1970s, in Western academic circles, Adam Smith is only read as an economist or an ethicist. From then on, the study about him appears extraordinary splendor, but there is still no the study in which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and by virtue of the theme of "a commercial society", the ideas of Adam Smith is comprehensively surveyed as a whole. So, the above task will be as the object of the study of this treatise.
    In the first chapter, I will try to educe Adam Smith's idea of "a commercial society", from the two viewpoints of history and theory. Firstly, by describing the background of the Western Europe, especially Scotland,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I want to discuss that Adam Smith's "commercial society" is a refl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at time. Secondly, by surveying the "conjectural history" or "theoretical history" which is often used by many Scottish thinkers of that time, I want to describe Adam Smith's the four-stages theory, that is there are in turn the nations of hunters, shepherds, husbandmen, and merchants in mankind's history, and accordingly, I will infer that Adam Smith regards the "commercial society" as the center of his study.
    In the second chapter, I will try to illustrate Smith's "commercial society" is a one where the self-interest nature of man can be released enough, and public good can be realized enough by this means. Smith corrects the traditional moral ideas by revealing man's two nature of "sympathy" and "propriety", and so, frees the people from the traditional view about virtue, and further show "prudence" and "justice" is the essential virtue in the "commercial society". At last, I want to point out that the "self-interest" mentioned by Smith includes two meanings-"self-preservation" and "vanity", and by the theory of the "invisible hand", I want to argue that the society will obtain improve if mankind's self-interest nature can be released enough. But. there is a condition that individual's actions must be restricted by a system, that is to say, he must obey the law of justice.
    In third chapter, I will try to illustrate Adam Smith's "commercial society" is such a society where citizens are ruled by law, so the range of the government's power is limited largely, beginning with the two principles of utility and power, Smith illustrates it is necessary that the civil government appears and exists, and accordingly, criticizes the contract theory about the origin of society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the theory of Lock, In view of his theory on the government how to origin, Smith discusses the range of the government's function in the "commercial society". He concludes that in such society, the duty of the government is to insure the citizens can enjoy the safety under the law, and to let them improve themselves' condition according to themselves' will. And believing in everyone is best familiar in his own affairs, Smith concludes that the government neither has the power and nor the capability to interfere in the citizens' private space, and the citizens need only act by law. Accordingly, Smith thinks the citizen's liberty lies in the specific items of the law, not in the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cess of lawmaking.
    In the fourth chapter,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and its growth, I will try to illustrate Smith's "commercial society" is a opulent one, but the opulence results from "spontaneousness" not from "artificiality". I consider that Smith firstly advances his view about wealth of nations, in order to criticize the policies of the restraint of trade prevailing in eighteenth-century West, and finally has established the principle about nations how to become wealthy, that is the one of "free trade". Then, by surveying division of labour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Smith establishes the new theory on how to increase wealth, according to which the increase should be realized by the spontaneous order. In this way, he has established the correct view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by criticizing the consumptive policies of that time, which has obstructed the increase of wealth of nations. Finally, to completely carry out his idea of "free competition", Smith focuses on the question of English Northern American Colonies, which is the concentrated reflection to the mercantile system. He warns that citizens should enjoy "natural liberty", that is to say, they have the right to pursue themselves' blessedness according to themselves' way .In this way, Adam Smith has established the "economic free" idea of the "commercial society" o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dimensions.
    In the fifth chapter, I will try to show Smith has surpassed the contemporary thinkers in the aspect of the ideas of the "commercial society", by showing several different kinds of attitudes that the contemporary thinkers holds about it. One side, Smith praises the "commercial society" for that it can bring opulence and liberty to mankind, and anther side, with the very calm attitude, he profoundly analyzes the evils which have appeared or will appear in the "commercial society". He thinks, as the result of the division of labour, these evils represent mainly in three aspects: the common labourers is stupid and silly; the people become weak in both their bodies and their spirits; the public debts become heavy and have the danger to destroy the nations. But aiming at the problems, Smith advances corresponding methods, namely, adopting new type of the method of civic education; replacing a militia with a standing army which takes on the task of the national defence; using the policies that can increase the sources of income and decrease the expenses. But Smith is not a superficial optimist, so he never believes in that these evils can be resolved completely. He believes only in that by contrast of the other three societies, the "commercial society" can better realize the mankind's blessedness.
    In a word, although the individual "liberty" that Smith often refers to seems only the individual "economic liberty", Smith's idea of a "commercial society" not only holds the immortal status in the history of the idea of classic liberalism, but also has established a eternal truth for mankind: people should obtain opulence through liberty, and lead to liberty in the opulence, in view that economic liberty is not only the main part of the liberty, but also is the basis on which citizens possess the other parts of liberty.
引文
1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胡企林、陈应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6页.
    2 杜格尔德·斯图尔特:《亚当·斯密的生平和著作》,蒋自强、朱中棣、钦北愚译,商务印书馆。第34页.
    3 Jaae Rendall, The Origin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St. Martin's Press New York, 1978.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下)。第321页.
    1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22页。
    2 1752年吉本进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就读,该校死气沉沉,老师“只记得薪俸,不记得职守“,吉本感到极度无聊,经常逃学,后被其父改送到瑞士洛桑继续学业。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上,黄宜思、黄雨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页。
    3 十八世纪,苏格兰大学的教书退休以后没有薪俸。因此很多人为了老有所养,都梦想能成为某个贵族的家庭教师,一则获得到世界各地游历的机会,而则获得一份较为丰厚的终生年金。
    4 斯密所写的英国文学讲义,临终时,被他授意焚毁,不过后来洛西思教授发现了斯密的文学和修辞学讲义,可能是学生的笔迹。
    5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41页。
    6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51页。
    7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50页。
    8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56页。
    1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56页。
    2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125页。
    3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204页。
    1 这项收入再加上他担任巴克勒公爵的家庭教师获得的三百镑年金,一共九百镑,这在当时的苏格兰已是王侯的收入。
    2 欧内斯特·莫斯纳、伊恩·辛普森·罗斯(编):《亚当·斯密通信集》,林国夫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395页。
    3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钦北愚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页。
    1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80页。
    2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298页。
    3 朱绍文:《经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北京大学图书馆,2000年,第95页。
    4 雅各布·瓦伊纳针对约翰·雷的《亚当·斯密传》写的阅读指南,见该书,第510—511页。
    5 本人不懂日文,鉴于二战以后,斯密研究在日本成为一大显学,后者和英国同属于斯密研究的两大学术阵地,以此,特定限定斯密研究状况仅限于英语学术界。
    6 该书英文名为“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有些中译本将该书译为《道德情操论》(如郭、王译本),正确的译法应该是《道德情感论》。
    7 他们大部分的私人文件或迟或早都被有意毁掉,或由自己亲手焚毁或立遗嘱让其子孙代为焚毁.当然, 一些在当时看来无关名誉、以及散逸流失后被发现的书信和文稿另当别论.
    1 《亚当斯密的生平和著作》,杜格尔德·斯图尔特著,蒋自强、朱钟棣、钦北愚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英文版可见Adam Smith Essays on Philosophical Subjects, W. P.D.Wightman and J.C.Bryce ed.1980.
    2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著,胡企林、陈应年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或John Rea, Life of Adam Smith, 1895)。
    3 W.R. Scott, Adam Smith as Student and Professor, Glasgow University, 1937.
    1 James R. Otteson, The Recurring "Adam Smith Problem", In History of Philosophy Quarterly, Volume 17, Numberl, January2000, P.51, P.52.
    2 斯皮格尔:《经济思想的成长》,晏智杰、刘宇飞、王长青、蒋怀栋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5页。
    3 卢森贝:《政治经济学》,李侠公译,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一卷,第84页。
    4 1894年詹姆斯·博纳编写的《亚当·斯密藏书目录》,1932年对该目录进行修订,并对斯密本人编写的“1781年目录”进行注释,于1951年出版;1895年,约翰·雷著《亚当·斯密传》;1896年布·坎南整理出版《在格拉斯格大学任教时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1937年W·R·斯科特出版《<国富论>的部分早期手稿》见W·R·斯科特:《学生时期和教授时期的亚当·斯密》(1937)。
    5 Joseph Cropsey, Polity and Economy: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inciples of Adam Smith,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1957.
    6 A.L.Macfie, The Individual in Society, Papers on Adam Smith, London, 1967, p75.
    1 Essays on Adam Smith, Andrew S. Skinner and Thomas Wilson (eds.),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75.
    2 Essays on Adam Smith, Andrew S. Skinner and Thomas Wilson (eds.), PP.2—3.
    3 Essays on Adam Smith, Andrew S. Skinner and Thomas Wilson (eds.), PP.10.
    4 这本论文集的第一部分,收录了当时斯密研究界中非常具有影响的学者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斯密的文学与修辞学、政治学、伦理学、殖民地问题、斯密思想与其他思想之间的传承问题等多个方面:W.S.Howell,Adam Smith's Lectures on Rhetoric: an Historical Assessment; W.P.D. Wightmam, Adam Smith and the History ofIdeas: T.D. Campbell, Scientific Explanation and Ethical Justification in the Moral Sentiments; D.D..Raphael, The Impartial Spectator: L. Bagolini, The Topicality of Adam Smith's Notion of Sympathy and Judicial Evaluations: H. Mizuta, Moral Philosophy and Civil Society: J. Cropsey, Adam Smith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A.S. Skinner, Adam Smith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Histary: D. Forbes, Sceptical Whiggism, Commerce, and Liberty; D. Stevvens, Adam Smith and the Colonial Disturbances; A.W. Coats, Adam Smith and the Mercantile System: G.L. Stigler, Smith's Travels on the Ship of State; A.H. Brown, Adam Smith's First Russian Followers: P.E. Chamley, The Conflict between Montesqieu and Hume: A Study of the Origins of Adam Smith's Universalism.
    1 A.A.Skinner: A System of Social Science:Papers Relating to Adam Smit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ndrew. S. Skinner, 1979.
    2 研究斯密纯经济理论的学术成果在此略去,有关斯密经济思想与伦理思想之关系的学术成果大致如下:R.Teichgraeber, 'Free Trade" and Moral Philasophy, Durham, NC:Duke University Press, (1986); John Dwyer, Virtuous Discourse. Sensibility and Community in Late Eighteenth-Century Scotland, Edinburgh, 1987; E.L.Khalil, Beyond Self-Interest and Alruism: A Reconstruction of Adam Smith's Theory of Human Conduct. Economics and Philasophy, October 1990, 6:2,255-273; Ditto, Smith on The Human Foundation of a Successful Liberal Society,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25-33, 1993; J.T.Young, Economics as a Moral Scienc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dam Smith, Cheltenham, UK: Edward Elgar, 1997: J.T.Young, The Impartial Spectator and Natural Jurisprudence: an Interpretation of Adam Smith's Theory of The Natural Price, ASCA, Ⅵ. A.Fitcgibones, Adam Smith'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d Human Nature, Edited by ?ohn Laurent, Edward Elgar Publisher Press, 2003.
    3 Duncan Forbes, Hume's Philosophical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p125-192: Ch.5,"Scientific and vulgar Whiggism.
    4 Donald Winch, Adam Smith's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p.1-2.
    1 Knud Haakonssen, The Science of A Legislator:the Nature Jurisprudence of Dwvid Hume and Smi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2 Natural Law and Moral Philosophy:From Grotius to Scottish Enlighten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3 哈耶克将斯密与休谟并称为法哲学家,他们都在自由主义立宪思想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思想精粹》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55-557;熊彼得则认为斯密的《国富论》并非来自重农学派和十八世纪英国的自由贸易论;而是来自四多各派哲学家和自然法学家。《经济分析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
    4 D.Winch: Adam Smith's Enduring Particular Result: A Political and Cosmopolitan Perspective, In Wealth and Virtue, ed. I.Hont and M.Iguatieff.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I.Hont, 'The language of sociability and commerce: S. Pufendorf and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the "four stages" theory' in A.Pagden (ed), The Languages of Political Theory in Early Modern Europe, p253-76, 1987: D.Winch, "Adam Smith and the Liberal Tradition", in K.Haakonssen (ed), Traditions of Libertism, St Leonatds NSW, Centre for Independent Studies,83-104, 1988; M. Goldsmith: 'Liberty, Virtue and the rule of law,1689-1770, in D.Wootton (ed.), Republicanism, Liberty and Commercial Society 1649-1776,p 197-232,1994; A.Fitcgibones, Adam Smith's System of Liberty, Wealth and Virtue, The Moral Political Foundation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Oxford,1995.
    5 Pocock, J.G.A, The Machiavellian Moment, Florentine Political Thought and the Atlantic Republican Tradition, Princeton Univexsity Press'1983,p462—505.ch.14;不过卡罗林·罗宾斯在这之前已经做出了先驱性的成就,把苏格兰人放在复兴了的共和主义和道德化的人道主义视角中来描绘。Caroline Robins, The Eighteenth-Century Commonwealth, Cambridge, MA, 1959,ch.6.
    6 J.Robertso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at the limits of the civic tradition', in I.Hont M.Iguatieff (eds.), Wealth and Virtue, p137-78, (1982); J.Roberetson, 'Scottish polifical economy beyond the civic tradition: gover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Wealth of Nations',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4,451-82, (1983)1 'Adam Smith as civic moralist', in I. Hont M.Ignatieff (eds), Wealth and Virtue, p79—202, (1983); E.Harpham: 'Liberralism, civic humanism and the case of Adam Smith', Ama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78,764-74, (1984): J.Pocock, Virtue, Commerce, and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A.Chitnis: 'The eighteenth century Scottish intellectual inquiry"context and continuities versus civic virtue', in J.Carter J.Pitteck (eds.), Aberdeen and the Enlightenment, p77-92, (1987); 'From troglodytes to American: Montesquieu and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on liberty, virtue, and commerce', in D.Wcotton (ed.):Republicanism, Liberty, and Commercial Society 1649-1776, Stanford Universty Press, p368-402, (1994); T.Miller: 'Francis Hutcheson and the civic humanist tradition', in A. Hook R.Sher (eds.):The Glasgow Enlightenment, p40—55, (1995).
    1 E.G.Wes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lienation: Karl Marx and Adam Smith', Oxford Economic Papers, 21,1-23, (1969): E. G.West: 'Adam Smith and Alienation', in A.S.Skinner T Wilson (eds): Essays on Adam Smith, p540—552: P. Lamb: 'Adam Smith's concept of alienation', Oxford Economic Papers,25,275-85, (1973).
    2 Jane Rendall, The Origin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St. Martin's New York, 1978, p1.
    3 C.J. Berry, Soci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C.J. Berry, (1997).
    4 A. Chimis: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A Social History, Croom Helm, (1976); "Adam Smith: Philosophy,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in S.Brown (ed): Philosophers of the Enlightenment, p77—93, (1979): R.Porter &M.Teich (eds): The Enlightenment in National Context,1981: R.Campbell &Skinner (ed): Origins and Nature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1982); I.Hont & M.Ignatieff(eds): Wealth and Virtue: The Shaping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1983); R.Hamowy: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and the Theory of Spontaneous Order,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87): P.Jones (ed): Philosphy and Science in the Science i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Edinburgh:John Donald, (1988): Peter Jones, The 'Science Of Man' i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Hnme, Reid and their Contemporaries, (1989): P.Wood: "The natural history of man i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History of Sceince, 27,89-123, (1989): P.Gilmour(ed): Philosophers of the Enlightenment,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89): M.Jack: Corruption and Progress: The Eighteenth Century Debate, New York: AMS press,1989; "Science and moral philosophy i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in M. Stewart(ed),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p11-36, (1990): D. Allan: Virtue, Learning and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3); A.Hook &R.Sher(ends): The Glasgow Enlightenment,Tuckwell Press, (1995): Hakkonssen: Natural Law and Moral Philosophy: From Grotius to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John Dwyer, The Age of The Passions: Adam Smith and Scottish Enlightenemnt Culture, Tuckwell Press, (1998): Charles L. Grlswold, JR. Adam Smith and The Virtues of Enlighten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1 V.M. Hope, Vrtue by Consensus: The Moral Philosophy of Hutcheson, Hwne, and Adam Smith, Clarendon Press. Oxford,1989.
    2 Samuel Fleischncker, A Third Concept of Liberty: Judgment and Freedom in Kant and Adam Smith,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
    3 Emma Rothschild: Economic Sentiments: Adam Smitlt Condocet, and the Enlightenmen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此外,就斯密的“私利”和“自爱”概念进行探讨的还有Samuel Hollander: "Adam Smith and the Self-Interest Axiom",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0 (1977), p133—152: "Self-love, Identification, and the Origin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Exploring the Conversible World: Text and Sociability from the Classical Age to the Enlightenment, edited by Elena Russo, Yale French Studies 92 (1997), p46—64.
    4 Pierre Force, Self-interest Before Adam Smi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年.
    5 B.J.Davis: Smith's Invisible Hand and Hegel's Cunning of Reas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 1989,16:6,p50—66: S.Ahmad: Adam Smith's Four Invisible Hands,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Spring 1990), 22:1,p37—144: David Nicholls:"The Invisible Hand: Providence and the Market", in The Values of the Enterprise Culture: The Moral Debate, edited by Paul Heeles and Paul Morris,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1992, p217—236: Robert Nozick: "Invisible Hand Explanation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4:2, (May 1994),314-318; Emma Rothschild: "Adam Smith and the Invisible Hand",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4:2, (May 1994), p319—322; W. D. Gramp: What Did Smith Mean by The Invisible Hand?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5: 3, p441-464,2000.
    1 Louis Dumont: From Mandeville to Marx.The Genesis and Triumph of Economic Ideolog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7; R. Meek: 'Smith,Turgot and the"four stages" thenry in his Smith, Marx and After, London: Chapman & Hall, p18-32,1977; A. Hirschman: The Passions and the Interests: Political Arguments for Capitalism before its Truimph,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7; 'The two Adams i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Adam Smith and Adam Ferguson on progress', Studies in Voltaire, 191,812-19, (1981); Michael Ignatieff:'Smith, Rousseau and the Republic of Needs, IN Scotland and Europe, 1200-1850,edited by T.C.Smout, Edinburgh: J. Donald, p187—206, 1986; Bert.Kerkhof: "A Fatal Attraction? Smith's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and Mandevill's Fabl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16:3, (Summer 1995), p219—233; Riches and Poverty: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Brita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Emma Rothschild: Economic Sentiments: Adam Smith, Condocet, and the Enlightenmen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 Werhane: Adam Smith and his Legacy for Modem Capital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2 Gloria Vivenza: Adam Smith and the Classics. The Classical Heritage in Adam Smith's Though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Norbert Waszek: "Two Concepts of Morality: A Distinction of Adam Smith's Ethics ad its Stoic Origin",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45(1984), p591—606.
    1 卡尔·贝克尔:《十八世纪哲学家的天城》,何兆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44、83页。
    2 卡尔·贝克尔:《十八世纪哲学家的天城》,第98页。
    3 朱绍文:《经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北京大学图书馆.2001年.第83页。
    4 1998第一中文版。从1759年该书问世——1998年中文版面世,历时近两个半世纪。
    5 近年来国内有关斯密研究的其他专著:赖建成:《亚当·斯密与严复——<国富论>与中国》,2002年;;王莹,景枫:《经济学家的道德追问》,人民出版社,2001;贾旭东:《利己与利他——“亚当·斯密问题”的人学解读》,1999年至2006年,在全国学位论文库中搜索到的有关斯密研究的博士论文;聂文军:《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薛为昶:《伦理学与经济学的离分与复归——斯密体系及斯密以来经济伦理意蕴研究》,2004年博士论文;罗卫东;《亚当·斯密的伦理学——< 道德情操论>研究》,浙江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惠双民:《社会秩序的经济分析》,博士论文,年代;胡怀国:《斯密体系及其经济理论》,博士论文,年代。
    1999年至2006年,在全国学位论文数据库中搜索到的有关斯密研究的硕士论文;韩玲:亚当·斯密的”经济人”与”道德人”辨析,(1999年硕士论文)江西师范大学;于建星: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想思想研究,东南大学(2000年硕士论文);戴艳军: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硕士论文):王彬:当·斯密伦理思想研究,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硕士论文);江畅:求经济利益与道德情操的统一亚当·斯密问题研究,湖北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张琴: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评析,华中科技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孟三爱:墨子和亚当·斯密义利思想比较研究,武汉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陈群:亚当·斯密的经济社会学思想研究,武汉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1999年至2006年,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亚当斯密为关键词的文章达696条,以亚当斯密为主题的文章达1109条,出现了研究斯密的新视角,但成果寥若星辰:聂文军:亚当·斯密的正义观,《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郭家宏:论亚当·斯密的帝国思想,《史学月刊》2001/03;乔洪武:亚当·斯密的法学思想评介,《法学评论》,2001/04;唐正东: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的历史概念,《江海学刊》,2000/02.
    热闹的研究场面掩盖不了研究领域的单一化:王淑芹:亚当·斯密论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学术交流》,1999(3);卢莹:论亚当·斯密“公正的旁观者”及其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影响,《山西师大学报》,2006/S1;余显才:亚当·斯密税收原则的重新解读,《税务与经济》,2006/06:李传健:亚当·斯密国际贸易理论的再思考,《兰州学刊》,2006/04;胡飒:伦理视角下“亚当·斯密问题”的现代解读,《兰州学刊》,2006/03:张喆:政府和政治人行为的自私性表述——浅析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盲点,《全国商情》,2005/09;聂文军:亚当·斯密的消费伦理观及其现代意义,《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1;;刘美平:解读“亚当·斯密问题”,《商业研究》,2005/14;阳海音:亚当·斯密人性观探析,《兰州学刊》,2005/02;陈济海:经济人思想和政府人基调,《兰州学刊》,2005/02;王莹:亚当·斯密论商品交换中的利益问题,《生产力研究》,2005/01;余向华:经济秩序的自发建构——-“看不见的手”与市场经济的本质,《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01:罗卫东:老调重弹:研究型翻译的重要 从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的中译本说起,《博览群书》2005/03;寇晓宇:《国富论》中的分工理论对20世纪初管理,理论的影响,《生产力研究》,2004/11;杨开太:论亚当·斯密对中国的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4/11;李秀丽:从亚当·斯密到严复,《财经问题研究》,2004/12:张军:从“经济人”到“知识人”:解读人性假设的历史变迁与经济学研究范式的重构,《经济评论》,2004/04:聂文军:《对“亚当·斯密问题”三个逻辑层面的解读》,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聂文军:亚当·斯密对经济(学)与伦理(学)的矛盾把握,《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03;梁小民:作为道德哲学家的亚当·斯密,《商务周刊》,2004/04;王莹:浅谈亚当·斯密的“同感说”,《道德与文明》。2004/02;聂文军:亚当·斯密的个人自利及其道德性,《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邓小华:亚当·斯密的优势原理和国际贸易理论,《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01;张志勇:亚当·斯密的“手”理论,《北方经济》,2004/02;高国顺: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之一,《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聂文军:“亚当·斯密问题”的逻辑张力,《伦理学研究》,2003/01:高晓红:马克思与斯密经济伦理思想之比较,《学海》,2003/06;贾奇:重效果论与道德领域中的干涉主义——论亚当·斯密对市场经济道德后果的看法和态度,《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1;宫敬才:“看不见的手”思想的十大理论缺陷,《河北学刊》,2003/06;田岚:对“经济人”假设的再思考,《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曹盂勤:“经济人”的两张面孔——对市场经济行为道德评价的人性尺度,《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王明芳:“经济人”范畴的历史反思,《理论导刊》2003/02;陈岸华:亚当·斯密和马克斯·韦伯的启示,《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1;王莹:论亚当·斯密的自然和谐思想,《道德与文明》,2003/03;王拓:分工经济思想的发展——从亚当·斯密到新兴古典经济学,《当代财经》2003/11;余传贵:亚当·斯密价值理论的方法论特点和理论特色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05;方草:对新古典传统的另类批评——如果“看不见的手”真的存在,《经济前沿》,2002/06;叶晓莉:马克思与亚当·斯密伦理思想之比较——兼论新时期道德建设的理论出路,《南京社会科学》,2002/08;陈太福:论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从亚当·斯密“难题”说起,《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4;乔洪武:“看不见的手”的伦理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2;博文:利己与利他——“亚当·斯密问题”的人学解析,《晢学动态》,2002/12;平视之:两只“无形之手”及其效率功能,《社会科学》,2002/12;刘进:“经济人”辨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2;胡建渊:亚当·斯密理性“经济人”质疑,《学海》,2001104;杨玉成:休谟的人性哲学和斯密的人性经济学,《东南学术》,2001/04;吕孟仁:对《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关系的理解,《长春大学学报》,2001/05;吴清:《国富论》的经济史学解读,《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1/05;张大军:自利·他利·互利——重读《国富论》与斯密话“三利”,《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02;于建星:对“无形的手”的哲学思考,《求实》,2001/S1;方新民:“斯密问题”:作为“问题”如何不可能,《经济问题探索》,2001/09;王莹:也谈亚当·斯密的两种人性,《道德与文明》,2001/05;范斌;亚当·斯密:道德化的 经济自由主义者,《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1;张志勇:论斯密关于发展商品经济的理论,《济南大学学报》,2000/06;盛瑾:“经济人”假设,《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01;甘行琼:论斯密财政理论的形成,《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01;张恒龙:论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说的合理性,《经济评论》2000/06;李明:斯密经济思想两面性例析,《财经理论与实践》,1999/06;胡怀固:斯密思想体系的一致性——“斯密问题”略论,《经济科学》,1999/04;杨俊青:对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深层思考,《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9/02;王淑芹:亚当·斯密论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学术交流》,1999/03。
    1 罗卫东:《情感·秩序·美德——亚当·斯密的伦理学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 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何兆武,张文杰译,1986年,第244页。
    3 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商务印书馆,1982,第4页。
    4 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第2、12页。
    5 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第281页。
    1 卡尔·贝克尔:《十八世纪哲学家的天城》,第94页.
    1 Jane Rendall, The Origin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St. Martin's Press New York, 1978, P. 14.
    2 亚当·斯密具体对比了英法与荷兰之间的发达程度:“英法的国债成为荷兰人的一大宗财产……荷兰人还把巨额资金贷给较本国利息率为高的外国的私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84页。
    3 斯密分析了英格兰商业兴旺的原因,英格兰因土壤天然肥沃,因海岸线与全国面积相比甚长,又因有许多可以同行的河流流贯其间,使内陆各地,能有水运之便,与欧洲任何大国比较,都一样宜于国外通商,一样宜于经营远地销售的制造业,一样以宜于上述情况所能引起的种种改良。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81页。
    4 “自伊丽莎白即位以来。英国立法,都特别注意工商业的利益:事实上,欧洲没有一个国家。即荷兰亦不例外,其法律一般地说,能这样有利于此种产业”。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81页。
    1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商务印书馆,张雁深译,1997年,第323页。
    2 Roger Emerson, The context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见Broadie.A(亚历山大·布罗迪编):《苏格兰启蒙运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9页。
    3 苏格兰在大不列颠北部.史前时代,皮克特人曾在那里居住,后被罗马人侵略过。在公元5世纪后分裂成许多小的王国。到了9世纪,苏格兰的绝大部分都被合并成一个国家,但是与英格兰人的冲突很快就爆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血腥战争。1603年苏格兰王子詹姆斯六世的玛丽女王在继承了英国王位后,这两个国家的王位合二为一,实现了名义上的统一。1603年苏格兰和英格兰王位的合并,并没有给苏格兰带来与英格兰同等的权利。它依然像被抛弃的孤儿,贫困潦倒而遭人轻视;1688年的光荣革命不但没有扭转其劣势。反而使苏格兰的社会状况更糟,议会成为贵族争权夺利的场所;1690年连续七年荒歉,人口普遍锐减,社会一片萧条:1696年苏格兰为改变经济落后的命运,实施“达里思(Darien)计划”,在巴拿马建立新殖民地——与英格兰政府对抗,结果彻底失败。但是,该计划的失败,以及苏格兰经济的贫困,尤其是它缺乏进入英格兰市场的权利,稳定推动议会迈向与英格兰统一的道路。See Jane Rendall, The Origin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St.Martin's Press New York, 1978, P.2.; Roger Emerson, The context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见Broadie.A(亚历山大·布罗迪编):《苏格兰启蒙运动》.第11页;及周保巍的博士论文《走向“文明”——休谟启蒙思想研究》(2004级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第14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509页。
    5 1707年的合并条款使苏格兰改变了1603年仅仅和英格兰共有一位君主的局面,而是实实在在地享有同英格兰一样的经济和政治权利,这包括苏格兰和英格兰合并为一个国家之后,苏格兰人享受作为英国公民 的纳税权外,还相应地在英国国会中享有立法权,苏格兰在英国议会可享有16名上议院议席和45名下议院议席。以及自由贸易权,两地实行贸易自由和统一关税,这就为苏格兰走向和英格兰一样的商业繁荣莫定了立法基础。
    1 英格兰的合并计划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不是为了苏格兰的发展。苏格兰高地支持被推翻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后裔,后者一直在寻找机会以苏格兰为基地反攻英格兰,复辟王位,而英格兰的宿敌也企图联合苏格兰打击英格兰,这极大地威胁着英格兰王权的稳固,为了本国利益计,英格兰想合并苏格兰,按照英格兰的建制,在苏格兰确立附属于汉诺威王室的单一政权,见王觉非主编:《英国近代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05页。
    2 斯密在1760年4月4日致斯特拉恩的信中,就当时苏格兰的不满情绪深表谅解,因为“在当时看来,这种好处的前景既很遥远,又有些捉摸不定;而它的直接影响是有损于国内每个阶层的直接利益。贵族的尊严将受到打击。绅士中的大多数人习惯于在他们自己的议会内代表他们的国家,此后在不列颠议会中要永远放弃行使这样的代表权的一切希望。商人甚至在开始时似乎已受到损害。与殖民地进行贸易,对他们确实是开放的,但是他们对这种贸易一无所知。他们所熟悉的是,对法国、荷兰和波罗的海一带的贸易。但是期间新发生的困难重重,那个最重要的部门差不多已被完全取消。还有教士,他们当时所处地位并不是无足轻重的,然而对于教会的前途也感到忧心忡忡。这就难怪在那个时候,所有各阶层人民对有损他们直接利益的措施,要群起而攻之。”见欧内斯特·莫斯纳、伊恩·辛普森·罗斯(编):《亚当·斯密通信集》,林国夫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中译本时间有误,第104—105页。
    3 欧内斯特·莫斯纳、伊恩·辛普森·罗斯(编):《斯密通信集》,第105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274页。
    5 斯密以当时苏格兰普通大众的饮食习惯和银行利息为例表明苏格兰的现状远不如英格兰:“现今,苏格兰普通人民,以燕麦为最常食和最好食物,这和英格兰同阶级人民最常食的食物比较,一般是坏得多”;“就连爱丁堡的私立银行,对于随时兑现全部或一部分的期票,也给予百分之四的利息。伦敦的私立银行,对于储入的资金,不付利息。在苏格兰经营几乎所有行业,所需资本都比英格兰少。所以苏格兰普通利润率,比英格兰高些……苏格兰的劳动工资,比英格兰低.此外,苏格兰不仅比英格兰穷得多,其进展的速度也慢得多,尽管它明显地是在前进。”分别见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篇69页、第83页。
    6 Roger Emerson, The context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见Broadie.A(亚历山大·布罗迪编):《苏格兰启蒙运动》,第10页。
    1 根据罗杰·爱默森的研究:苏格兰的启蒙运动早在17世纪80年代就已经萌芽了。当时的开明人士已经意识到,假如这个自然条件恶劣的国家要走向繁荣,必须实施改良计划,那就是开垦土地、发现新矿藏、发展产业和新市场,开放渔业和增加贸易,更重要的是发展教育和科学,以及这些改良所需要的社会变化。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们只是在继续罗伯特·西伯德(Robert Sibbald)以及他的朋友们生前的目标和改革方案。Roger Emerson, The context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m,见Broadie.A(亚历山大·布罗迪编):《苏格兰启蒙运动》,第11页。
    2 C· R ·Fay, Adam Smith and The Scotland of His Day, Cambridge at The University Press,1956, P.43.
    3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6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42页。
    5 C· R·Fay, Adam Smith and The Scotland of His Day, P.46.
    1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9页。
    2 杜格尔德·斯图尔特:《亚当·斯密的生平和著作》,第37页。
    3 Roger Emerson, The context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见Broadie.A(亚历山大·布罗迪编):《苏格兰启蒙运动》,第22页。
    4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79页。
    5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79页。
    6 W· R· Scott, Adam Smith as Student and Professor, Glasgow University Press, 1937, P.81.
    7 C·R· Fay, Adam Smith and The Scotland of His Day, P.59.
    1 C· R· Fay, Adam Smith and The Scotland of His Day, P.58.
    2 C·R· Fay, Adam Smith and The Scotland of His Day, P.56.
    3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81页。
    4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80页。
    5 Jane Rendall, The Origin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P. 12.
    1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81页。
    2 Jane Rendall. The Origin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PP.16-17.
    3 Roger Emerson, The context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见Broadie.A(亚历山大·布罗迪编):《苏格兰启蒙运动》,第23页。
    4 Jane Rendall, The Origin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P.17.
    1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66页。
    2 欧内斯特·莫斯纳、伊恩·辛普森·罗斯(编):《亚当·斯密通信集》,第73页;苏格兰的各个大学规定:凡是苏格兰人,没有学完哲学全课程,是不能取得学位的。见该书第101页。
    3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79页。
    4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378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11页。
    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11页。
    7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173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68页;“伦敦各级工人大多数的工资约有爱丁堡同级工人工资的两倍”,第102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83页。
    3 1783年后,爱丁堡哲学会更名为爱丁堡皇家学会(1783—)。
    4 Roger Emerson, The context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见Broadie.A(亚历山大·布罗迪编):《苏格兰启蒙运动》.第20页。
    5 C·R· Fay, Adam Smith and The Scotland of His Day, P. 72.
    1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99页。
    2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100页。
    3 当他“一越过两地区的边界,就被英格兰富饶肥沃的土地和极其发达的农业惊呆了”,而苏格兰的“洛西恩地区乃至整个苏格兰还没有农业,到处一片光秃,十分荒凉…同英格兰膘肥体壮的耕牛相比,苏格兰的家畜也显得瘦弱寒酸”。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18页。
    4 Jane Rendall, The Origin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P. 43.
    1 Roger Emerson, The context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见Broadie.A(亚历山大·布罗迪编):《苏格兰启蒙运动》,第21页。
    2 Roger Emerson, The context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见Broadie.A(亚历山大·布罗迪编):《苏格兰启蒙运动》,第22页。
    1 雅各布·瓦伊纳附在该书后面为该书所做的阅读指南,见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467页。
    2 麦克尔·佩罗曼:《资本主义的诞生》,裴达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44页。
    3 麦克尔·佩罗曼:《资本主义的诞生》,第145页。
    4 Jane Rendall, The Origin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P. 9.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册,第374页。
    6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35页。1745年,这种权力在苏格兰高地还存在。
    7 由阿盖尔郡公爵领导的坎贝尔部落的权力相当大,该公爵甚至不被英格兰政府视为可以信赖的开明代理人。See Jane Rendall, The Origin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9.
    8 迈克尔·佩罗曼《资本主义的诞生》,第33页。
    1 Roger Emerson,The contexta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见Broadie.A(亚历山大·布罗迪编):《苏格兰启蒙运动》,第13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16—7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17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21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72—3页。
    6 Jane Rendall, The Origin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P.6.
    7 彭斯:《彭斯生日小诗366首》,彭斯著,邹必成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0页。
    8 Jane Rendall, The Origin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P.9
    1 Roger Emerson, The context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见Broadie.A(亚历山大·布罗迪编):《苏格兰启蒙运动》,第13页
    2 彭斯:《彭斯生日小诗366首》,第314页。
    3 C·R·Fay,Adam Smith and The Scotland of His Day,P.72.
    4 Jane Rendall, The Origin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P.9.
    1 Pocock,J.G. A, The Machiavellian Moment, Florentine Political Thought and the Atlantic Republican Tradi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3. P.498.
    2 斯密的传记作者杜哥尔德·斯图尔特首次对“推测的历史”或“理论的历史”进行了解释和总结,“在缺少直接证据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凭推测补足事实。当我们不能确定在特殊场合人们实际上是怎样行事的时候,我们必须根据他们的本性原则和外界环境来考虑他们可能以什么方式来进行活动。”并指出“考察人类历史,犹如考察物质世界的现象一样,当我们不能追溯那些曾经产生的历史事件的过程时,能够说明它可能是怎样由于自然原因而产生的,这经常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并首次把十八世纪苏格兰思想家们的这一思考方式命名为“推测的历史”或“理论的历史”:(Theoretical or Conjectural History)。这个措词在意思上十分接近休谟所提出的自然历史(Natural History)和一些法国作家所提出的理性历史(Histoire Raisoun'ce);根据他的研究,在当时的苏格兰,不同的作者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理论历史;凯姆斯的《历史法》、《财产与刑法史》,米勒的《论等级差别的起源》以及斯密的《天文学史》、《国富论)以及《论语言的起源》都是理论历史在不同学科领域的表现。杜格尔德·斯图尔特:《亚当·斯密的生平和著作》,第29—32页。另见Dugald Stewart, Account of the life and Writing of Adam Smith,该文收录于Essays on Philosophical Subjects,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80, PP.293—296.
    3 杜尔阁在一个未完成的计划中开始使用这个理论,J·达尔林普尔(1757)和凯姆斯勋爵(1758)在弗格森之前先后提出了这个理论的看法。弗格森利用了一个三阶段论,把游牧和早期农耕社会结合起来,把“粗鲁(barbarian)”和“野蛮(savage)”社会放在一起,根据他的意思,它们是“粗鲁无礼的(rude)”,与自己时代的“文雅(polished)”或“商业(commerce)”社会形成强烈对照。休谟没有以任何公认的形式使用四阶段模式,但是他的著作无疑适合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框架。他在十八世纪五十年代的论文概述了商业在一个简单的农业经济中发展起来的过程,把社会阶段理论家们所证明的农耕阶段和商业阶段连接起来,并且他提出的商业社会特征为弗格森和其他人后来的讨论设置了有效的术语,而他的《英国史》实际上也阐释了这样一个四阶段理论。
    4 Roger Emerson, The context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见Broadie.A(亚历山大·布罗迪编):《苏格兰启蒙运动》,2006,第17页。
    1 Roger Emerson, The context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见Broadie.A(亚历山大·布罗迪编):《苏格兰启蒙运动》,2006,第18页。
    2 最重要的提及见《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40—47页;第126—128页:《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论国防”第254—271页;“论司法费”,第272-284页。
    3 斯密根据他的同感原理,曾经表达了他所推崇的历史叙事法:“事件以直接的或间接的方式来描述…在多数情况下,甚至当对象死气沉沉时,间接的方法要可取得多。……正是这个恰当的方法使多数古代历史学家,像修希底德如此令人感兴趣,并且对它的忽视已经导致大多数现代历史学家变得如此呆板、毫无生气。古代人宛如把我们带进了演员的环境中;我们同情他们就像是为了我们自己”.Adam Smith,Lectures on Rhetoric and Belles Lettres, ed. J. R. Lothian, London, 1963,P.90-1.
    4 亚当·嘶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54页;(上),第318页。另见Adam Smith,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th of Nations, Vol Ⅱ.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1999, P.186.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55页。
    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56页。
    1 狩猎阶段中,野蛮人的认知能力与其财产权观念的这种对应关系,在罗伯逊、米勒、凯姆斯以及斯图尔特等众多苏格兰思想家的著作中都有阐述,他们基本上都把第一个生存模式与不完美的财产概念联系起来,那就是在这一阶段没有财产权概念。他们还追溯了其中的一个原因:野蛮人没有时空感。这种时空感的缺乏源于语言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罗伯特甚至发现当时的美洲人还不能计算三个以上的物品。Christopher. J. Berry, Soci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94—96.
    2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27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72—273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73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75页。
    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54页。另见Adam Smith,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th of Nations,Vol Ⅱ,p186;斯密没有清楚解释狩猎民族是如何过渡到游牧 社会的,斯密仅仅提到,人口的发展和随之而来的资源压力是引起这个过渡的因素。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55页。
    2 凯姆斯和达尔林普尔也把游牧阶段视为财产概念的第一次扩展,不过斯密提供了更多的细节。Christopher. J Berry, Soci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96—7.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75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74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76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77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73页。
    3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46—47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19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56页。Adam Smith,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th of Nations, Vol 11, P.188.
    1 Christopher. J. Berry, Soci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7, P.98.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56页。
    3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48页。
    4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49页。
    5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48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50—351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51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73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51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76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64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65—366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67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77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78页。
    2 亚当·斯密经常称为"commercial society","commercial countries", Adam Smith,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th of Nations, vol.1., P.24, P.389.
    3 A.S. Skinner, Adam Smith, "An Economic Inerpretation of History", In Essays on Adam Smith, ed. A·S·Skinner and Thomas Wilson,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75, P. 168.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79页。
    5 凯姆斯宣称:在现在这个商业时代,转让的权力普遍被掌握,为可变动物体和土地这些财产所固有,并且达林普尔解释:这个普遍性的源泉是:商人之间的交易,“商业倾向”必然允许“在土地上实行不受限制的商业。同样,在米勒看来,使土地成为“商业的对象”的是“艺术的普遍进步”.Christopher.J.Berry,Soci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7, P.98.
    6 哈肯森认为,把斯密的社会和历史观称为“经济的”或“物质主义者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斯密的人类动机说(即人们无休止地追求物质并不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而是出于虚荣)与物质主义者的思想完全不同. Knud Hakkonssen, The Science of A Legislator: the Natural Jurisprudence of David Hume and Adam Smi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P.182-183.
    7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20页。See Adam Smith,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th of Nations, Vol Ⅰ, P.24.
    1 米勒对商业社会的这一特征也有深刻理解.Christopher. J. Berry,Soci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7,P.102.
    1 Roger Emerson, The context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见Broadie.A(亚历山大·布罗迪)编:《苏格兰启蒙运动》,P.10.
    2 Roger Emerson, The context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见Broadie.A(亚历山大·布罗迪)编:《苏格兰启蒙运动》,P.18,P.22.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册。第20页。
    1 在《天文史》中,斯密特别提到了与哲学家和科学家相区别的人类中的普通大众,或者说乌合之众(the generality of mankind、the bulk of mankind)。See Adam Smith, Essays on Philosophical Subjects,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80,PP.49—50: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用the coarse clay of which the bulk of mankind are formed指代他们,并经常用vulgar、ordinary、the common degree of the intellectual qualities来形容他们的特征,在斯密的眼中,这些人平常的智力,还不足以看到一个大的社会,或者说就他们的理解力来说这个社会似乎太大了。See Adam Smith,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1999,PP.162—163.
    2 亚当·斯密:《情操论》,第288页。斯密以对比英格兰和苏格兰为例证:“在英格兰,同苏格兰相比,这种文明状态确立的时间更为长久,也更为完善;相应地,远地的亲戚在后一国家受到的重视甚于前一国家,虽然在这一方面这两个国家的差别日益缩小”。
    3 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55页。
    1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94页。
    2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6页。阿索尔·菲茨吉本认为,斯密要说明的是真正的美德仅仅被那些自身高尚的人所认可,大部分人一般是华而不实地模仿美德。事实上,斯密的同感理论恰恰要说明的是人追求美德是出于人的同感天性,而不是假装的模仿,正是这种同感天性,普通人也有美德的潜质。Athol Fitzgibbons: Adam Smith's Syatem of Liberty, Wealth, And Hrtue,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95,P.47.
    3 鲁迪格·斯赖尔根据十八世纪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们(包括斯密在内)论语言的起源方面的论著来研究他们的人学。Rudigcr Schreyer, Language and the Science of Man i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In The'Science of Man' i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Hume, Reid and Their Contemporaries. Ed. Peter Jones,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89,P.172.
    4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5页。
    5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7页。
    6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8页。
    7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9页。
    1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4页。
    2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83—98页。
    3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2页。
    4 D.D.拉斐尔认为,斯密在伦理学上的主要贡献主要是两点,一是他的想象的同情理论和公正旁观者概念。 D.D.Laphael, The Impartial Spectator., In Essays on Adam Smith, ed.A·S·Skinner and Thomas Wils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75,P.85.
    1 哈维·奇斯克把“common people”或者说“the lower class”这一概念在十八世纪的三种用法进行了梳理。第一种指牧师和贵族之外的人:第二种用法从古典资源中借用来的,指全体公民“citizen body”(populus),第三种用法带有“可鄙的”、“无知的”、“乌合之众”、“群氓”之意。斯密所说的普通人指的是第三类含义。Harvey Chisicj,"David Hume and the Common People", in(edited by)Peter Jones, The'Science of Man'i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Hume, Reid and Their Contemporaries,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89.PP.5—7.
    2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98页。
    3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44—145页。
    4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45页。
    5 斯密根据合宜的标准,事实上说明了休谟的效用理论或者说功利主义无法解释爱和其它社会纽带,或者解释为什么人们不是完全自私自利的。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38页。
    6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4页。
    1 就对人性研究的视角来说,曼德维尔是最大胆最坦率的现实主义者,以往道德哲学家只教导人们应该怎么做人,却没有阐释他们实际上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因此,《蜜蜂的寓言》的根本目的在于告诉人们他们实际上是什么样子,而不是进行道德说教,告诉人们他们应该如何做,斯密欣赏的就是曼地维尔的坦率.Bert Kerkhof, A Fatal Attraction? Smith's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and Mandeville's Fable, History of Politcal Thoughts 16:2(Summer 1995), PP.219—233.
    2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87页。
    3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3页。
    4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86页;卢梭在承认自爱原则是人的天性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的前提下,提供了三种路径来把个别的意志或个别的自爱结合到整体意志中去。第一种就是通过法律,第二种就是通过教育,第三种就是通过由怜悯引起的自我控制。因此,卢梭以非常清晰的和生动的形式提出了有关个人与社会,或自爱与社会秩序这样一个具体的现代性问题。这有助于斯密向前迈进一大步。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斯密对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这本书和含有他写的政治经济学词条的法国大百科全书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个评价体现在斯密写给《爱丁堡评论》一封信(1756年),"a letter to the authors of the Edinburgh Riview", See Adam Smith, Essays on Philosophical Subjects,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80, PP.250—254.
    1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363页。
    2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76页.阿索尔·菲茨吉本在这里抓住了斯密的一个思想,那就是斯密意识到,斯多葛学派的宿命论已经失去了他的活力和影响力,商业社会需要对美德进行新的阐释,这种新的阐释将认可自然目标的有效性并与自由和经济发展和谐一致。Athol Fitzgibbons: Adam Smith's System of Liberty, Wealth, And Virtue, Clarendon Press. Oxford,1995.PP.91—52.
    3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60页。
    4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61页。
    1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62页。
    2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62页。
    3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64页。
    1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12页。
    2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72页。
    3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65页。
    4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50页。
    5 根据D.D.拉斐尔的研究,表面上斯密想通过经验主义哲学和社会学来解释伦理学,但是他最后却以传统的论题结束,即道德法则等同于神圣之法(divine law)以及良心所具有的权威优于社会赞同与不赞同。但事实上斯密的公正旁观者概念仍然是经验主义的。D.D.Laphael, The Impartial Spectator, in Essays on Adam Smith, p85.
    1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13页
    2 Charles L. Griswoid, JR. Adam Smith and the Virtues of Enlighten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1999.P.203.
    3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1999, P.212: P.218.
    4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72页。
    5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第190页。
    6 十八世纪的智者都是古典思想的爱好者,斯密从古典思想中吸收养分,提出了自己的商业社会美德观。
    7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95页。
    8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01页。
    1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72页.哈耶克指出了人们对亚当·斯密及其信徒的个人主义的一个最大误解,“就是人们普遍认为,他们发明了‘经济人’这个可怕的字眼:人们还认为,由于他们的结论是根据严格的理性行为假设以及错误的理性主义心理学得出来的,因此这些结论有很大缺陷。但是实际上,亚当·斯密及其信徒根本没有做此假定。”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贾湛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11页。
    2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73页.C.L.格里斯沃尔德认为,斯密把审慎视为“利己“激情中的首要美德,这一美德在斯密的美德方案中是极其关键的一个。Charles L. Griswold, JR., Adam Smith and the Virtues of Enlightenmenty.203。
    3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78页。
    4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327页。
    5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74页。
    1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75页。
    2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12页。
    3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76—277页。
    4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7页.C.L.格林斯沃德认为,在西方传统中,斯密是最后一个仍把审慎视为一种美德、一个在道德上值得赞扬的特征的思想家。而对于康德和他的大部分继承者仅仅把审慎视为机灵。 Charles L. Griswold, JR., Adam Smith and the Virtues of Enlightenment, p.204.
    1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66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289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280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291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287页。
    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282页。
    7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296页。
    1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472—473页。
    2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06页。
    3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06页。斯密归纳了自古希腊以以来正义的三种含义。不去侵犯他人的一切,二是指合宜的仁慈,三是指一切合宜,它包括第一和第二种含义,还包括一切尽善尽美的美德。见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355—6。温奇认为,像任何其它敏锐的人一样,斯密更喜欢一个有着仁慈和公共精神的社会,但这个社会不是一个以牺牲自由、安全和正义为代价。Donald Winch, Riches And Poverty,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Britain, 1750-183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 100.
    1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53—53页。
    2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52页。
    3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50—54页。
    4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2页。
    5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3页。
    6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96页。
    1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98—99页。
    2 A.S. Skinner, Moral Philosophy and Civil Society, in A System of Social Scienc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9, P.63.
    3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98页。
    4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14页。
    5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16页。
    6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00—101页。
    1 格里斯沃尔德认为,斯密从直觉的角度阐释正义,认为正义从根本上于我们的旁观者的愤恨紧密联系在一起. Charles L. Griswold, JR, Adam Smith and the Virtues of Erdightenment, P.236.
    2 大卫·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3,第517—524页。
    3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05—6页。
    4 L.巴格里尼认为,尽管斯密批评了休谟从效用的角度理解正义,但是事实上是对休谟哲学的一个完善。 Luigi Bagolini, The Topicality of Adam Smith's Notion of Sympathy and Judicial Evaluation; Essays on Adam Smith. ed. A·S·Skinner and Thomas Wils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5, p108。
    5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09—110页。
    1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10页。
    2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11页。
    3 格里斯沃德认为,斯密的正义观与他根据近代自由和权利思想构建起来的“一个大商业社会”一致。 Charles L. Griswoid, JR, Adam Smith and the Virtues of Enlightenment, P.239.
    4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87页。
    1 Christopher. J. Berry, Soci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7, P.125.
    2 L.彼利特认为.斯密的正义概念较少涉及平等,更多地涉及竞争背景下的公平竞赛,无论是经济的,社会的还是政治的方面的竞争。L. BilIet, the just economy: the moral basia of the wealth of nation", review of social economy, 34(1976).PP.205—220.
    3 许杰明:《十七世纪的英国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页。
    4 亚当·斯密:《国富论》(上),第13页.See Adam Smith.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th of Nationa, Vol Ⅰ, ed Edwin Cannon, M. A., LL. D,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P.15.
    5 The world, P.125,See British Essayists, vol.28, p.111, London:1817.转引自吕大年:《十八世纪英国文化风习考》,见《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第45页。
    6 Tobias Smollett, Humphrey Clinker, ed. Angus Ros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5, PP.65-66.转引自同上。
    1 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王燕平、侯小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5页、第104页。
    2 见(美)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商务印书馆,2003年,北京,第219页。
    3 (荷兰)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8页。
    4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399页.另见Adam Smith: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edited by D·D·Raphael and A·L·Macfie Clarendon Press, 1979,p303.
    5 亚当·弗格森:《文明社会史》,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42页。
    6 Pocock, J.G.A, The Machiavellian Moment, Florentine Political Thought and the Atlantic Republican Tradi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3.
    1 卢梭的这一观点可以通过他的一段话表达出来:“如果要使爱弥人爱真理,要使他能认识真理,我们就必须事事使他远远地离开他自己的利益去考虑问题。他愈是关心别人的幸福,他的心就愈是开朗和聪明,而他也就愈少搞错什么是善和什么是恶……贤明的人首先关心的是大家的利益。然后才是个人的利益;因为每一种利益都属于整个的人类,而不属于其中的某一个人”。《爱弥尔》(上),第356页。
    2 A.S.Skinner, A System of Social Science,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79, p105.
    3 GJ.Stigler, Smith's Travels on the Ship of State, in Skinner and Wilson: Essays on Adam Smith, p237.
    4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400页.Adam Smith: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a, edited D·D·Rapheal and A·L·Macfie Clarendon Press, 1979,P.304.
    5 Athol Fitzgibbons: Adam Smith's System of Liberty, Wealth, And Virtue,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95.p138)
    6 霍布斯的《利维坦》中译为“自我保全”(第93页);洛克的《政府论》(下册)中译为“保存自己”(第6页);“保存自身”(第7页):“自保”(第13页)。
    7 卢梭的《爱弥尔》中译为“自爱”(第289页);曼德维尔的《蜜蜂的寓言》中译为“自爱”(第330页)。根据赫希曼的研究,自利self-interst这个概念,起源于国家理性理论,最初限于统治者的行为,后来用来解释团体、个人和整个人类行为。把自利self-interest这个概念应用于单个个人的心理的一个重要的较 早例子是拉罗什福科的《箴言集》.后者把self-interest的逻辑扩展到人类所有行为.艾伯特·臭·赫希曼:《欲望与利益:资本主义走向胜利前的政治争论》,李新华、朱进东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26-33页。
    1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95页。
    2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73页。
    3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72页。
    4 卢梭:《爱弥尔》,第290页。
    5 J.Cropsey, Polity and Economy,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1957,R64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唐纳德·温奇, Donald Winch, Richea and Poverty,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Brintain, 1750-1834, Cambridge Press, 1996,p78.
    6 在这一方面,曼德维尔和卢梭为斯密提供了思想源泉。斯密所指的“虚荣心”类似于曼德维尔所说的“自赏”或“骄傲”。《蜜蜂的语言》(第332页)中:“自赏乃是人们正当的、天生的自重;只要它适度……便可以被叫做‘对赞美的酷爱’或者‘对他人赞誉的渴望’”。《蜜蜂的语言》(第271页)中:“骄傲与虚荣心真正关心的,乃是他人的观点。一个人最大的愿望,能占据整个人心的愿望,乃是自己被全体世人看做很好,乃是获得全体世人的喝彩和赞美,不仅在当前。而且直到后世永久”。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第185页)中:人们渴望“在众人之中受到尊重”,这被卢梭称为“自尊心”,与曼德维尔不同的是,卢梭为这种虚荣心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解释,他认为,野蛮人只追求自保,过着他自己的生活,而社会的人为了获得他人的尊重而忙忙碌碌。
    7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177页。
    8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176页。
    1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60页。
    2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61页。
    3 斯密的同情原理:“同情sympathy”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怜悯,而是表示“我们对任何激情的同感”,对他人情感的共鸣或赞同。人天生具有社会性,都渴望自己的激情和行为能够获得他人(又称旁观者)的同情、认可和赞扬,不愿遭到他人的否定、鄙视甚至愤恨,见《情操论》。第5-27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15页。
    5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92页。
    6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72页。
    7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92页。
    1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73页。
    2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6页。Adam Smith,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ed.D·D·Raphael and A·L·Macfie Clarendon Press,1979,P.25.
    3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73页。
    4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48页。
    5 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出版后一年,即1756年斯密对该书做了一个书评,并将其中三段精彩的话翻译成英语发表在《爱丁堡评论》中,其中有一段对比野蛮人和文明人之间动机差异的话几乎被斯密完全吸收,“野蛮人和文明人的内心和意向的身处是如此不同…野蛮人仅只喜爱安宁和自由……相反,社会中的公民则终日勤劳,而且他们往往为了寻求更加勤劳的工作而不断地流汗、奔波和焦虑。他们一直劳苦到死,甚至有时宁愿去冒死亡的危险,来维持自己的生存,或者舍弃生命以求永生。他们逢迎自己所憎恨的显贵人和自己所鄙视的富人,不遗余力地去博得为那些人服务的荣幸;他们骄傲地夸耀自己的卑贱,夸耀那些人对他们的保护;他们以充当奴隶为荣。言谈之间,反而轻视那些未能分享这种荣幸的人们……他们所以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人并对自己感到满意,与其说是根据自己的证明,毋宁说是根据别人的证明。实际上,野蛮人和社会的人所以有这一切差别,其真正的原因就是:野蛮人过着他自己的生活,而社会的人则终日惶惶,只知道生活在他人的意见之中,也可以说,他们对自己生存的意义的看法都是从别人的判断中得来的。”见Adam Smith, Essays on Philosophical Subjects, Clarendon Press·Oxford, 1980,P.253.《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和基础》,第147页;《道德情操论》第61页。
    6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360页。
    1 在斯密的著作中,“看不见的手”这一术语仅出现了三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分别出现于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 P.184,即《道德情操论》,第230页;Adam Smith.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th of Nations, Vol Ⅰ,p421,即《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7页。都表达了人们追求私利时,由于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无意识地导致了公益的实现,第一次出现在《天文史》中在这里,斯密仅仅用“朱庇特的看不见的手”嘲弄了古代人的神话信仰,完全没有上述两次所要表达的无意识后果那层含义.见Adam Smith: Essays on Philosophical Subjects, P.49.根据彼埃尔·福斯的研究,在近代早期英国和法国作品中,“看不见的手”是与神的旨意联系在一起的.Pierre Force, Self-Interest Before Adam Smith: A Genealogy of Economic Scie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P.71.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16页。
    3 Pierre Force: Self-Interest Before Adam Smith: A Genealogy of Economic Science,P84.彼埃尔·福斯对爱玛·罗斯柴尔德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后者认为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和他的经济理论之间的关系是偶然的.Emma Rothschild, Adam Smith and the Invisible Hand, Ameerican Economic Review 84:2(May 1994),pp.319—322.
    4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30页。
    5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30页。雅各布·瓦伊纳认为。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是一种在十八世纪占统治地位的乐观主义神意观,Jacob Viner, The Role of Providence in the Social Order. Philadelphia: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1972.P.82.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99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7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16页。根据哈耶克的解释,“看不见的手”是无意识后果的一个范例,Friedrich A. Hayek. The Results of Human Action but not of Human Design, In Studies in philosophy, Politics and Economics, London: Routledge Kegan Paul, 1967, p96—105.根据哈耶克的研究,乔赛亚·塔克尔、亚当·斯密、亚当·弗格森、已经埃德蒙·柏克都论及到了这一伟大主题。并高度肯定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这一伟大发现——如果每个人都是自由的,那么他们取得的成就往往超出个人理性所能设计或预见到的结果。认为它不仅已成为我们理解经济生活而且也是我们理解绝大多数真正社会现象的基础。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贾湛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8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册,第367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册,第319页。彼埃尔·福斯梳理了启蒙时代“self-love”这一概念与政治经济学的起源之间的关系。Pierre Force,"Self-Love, Identification, and the Origin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Exploring the Conversible World, Text and Sociability from the Classical Age to the Enlightenment, edited by Elena Russo, Yale French Studies 92 (1997), PP.46—64.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19—320页。
    2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261页。
    3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第260页。
    4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98页。
    5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97页。
    6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99页。正如索尔斯坦·维布伦所言,“斯密并没有求助于一个爱管闲事的神,当人们有误入歧途的危险时,它就直接安捧人的事务”。Thorstein Veblen, The Preconceptions of Economic Science(Ⅱ),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3: 4 (1899), P.396.
    7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304—305页。
    1 Nathan Rosenberg, Some institution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68 Issue,6 (1960),p567.
    2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03页。与斯密同时代的乔赛亚·塔克尔在《商业要素》(1756)和埃德蒙·柏克在《关于社会的思考与拾零》(1795)中都表达了类似思想。哈耶克认为他们想表明的是,“我们在人类事物中所发现的绝大部分秩序都是个人活动不可预见的结果。它与把所有可发现的秩序都归之于精心设计的观点的区别,可以在18世纪英国思想家的真正个人主义和笛卡儿学派的所谓‘个人主义’的最鲜明对比中看到”。因此,哈耶克认为他们是真正的个人主义者,而笛卡儿学派是假个人主义者。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贾湛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7页。
    3 西塞罗:《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徐奕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29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81页。哈耶克在这里替斯密为代表的个人主 义者进行了有力辩护:“那些伟大的个人主义作家所要关心的主要事情,实际上是要找到一套制度,从而使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选择和决定其普通行为的动机,尽可能地为满足所有他人的需要贡献力量。”但是,“这些学者并没有坚持主张这种制度不可能再进一步改善”,而且更没有像大家所歪曲的那样,“认为在不考虑确定制度安排的情况下会存在‘利益的自然协调’”,他们不仅认识到了个人利益的矛盾冲突,而且强调“组织完善的制度”的必要性,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贾湛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12、13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82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87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23页。
    4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21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9页,哈列维认为,《国富论》中蕴涵的主导原则是利益的天然同一原理。埃利·哈列维:《哲学激进主义的兴起——从苏格兰启蒙运动到功利主义》,曹海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7页。
    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2—3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3页。康芒斯认为,斯密的利己主义的意义是一种习惯法的自由、安全、平等和财产的意义,有洛克的独立的司法使其实现。实际上,这意味着司法的统治权,不是立法的统治权。康芒斯:《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于树生译,1997年,第198页。
    2 克罗普西认为斯密喜爱的还是古典共和主义,他对共和主义的许多倡导通过他反复赞扬荷兰生活暗示出来,笔者认为,斯密虽然从古典共和主义的视角看到了商业社会的一些弊端,但目的确是要通过提倡自然的自由制度来推动商业社会的发展,把人从传统古典共和主义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SeeJ.Cropsey, Polily and Economy,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1957,P.65.
    3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367页。此外,和斯密交往20年之久的老朋友谢尔本勋爵,是英国首位阐述新型商业自由主义政策的政治家,尤见斯密对英国社会进步的影响之深.埃利·哈列维:《哲学激进主义的兴起——从苏格兰启蒙运动到功利主义》,第118页。
    1 杜哥尔德·斯图尔特曾指出,斯密在《道德情操论》出版后,在格拉斯哥呆了四年,在这些年里他的注意力很自然地转到“对法律和政治经济学原理更完整的说明上面”。杜哥尔德·斯图尔特:《亚当·斯密的生平和著作》,第37页。
    2 克罗普西认为,经济秩序和政治制度之间关系紧密,因此斯密在经济领域作出的贡献,决定了他必然在政治思想史中占有重要地位.Joseph Cropsey,“Adam Smith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Essays on Adam Smith, ed. A·S·Skinner and Thomas Wils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5,P.132.达肯·福布斯认为,斯密想把他的政治学建立在一个恰当基础上,并认为他和休谟一样是一位怀疑的辉格主义者,或者说,是一位科学的辉格主义者。Forbes,"skeptical Whiggism, Commerce and Liberty", In Essays on Adam Smith ed. A·S·Skinner and Thomas Wilson, 1975. P.179.持类似观点的还有米诺维茨和埃利·哈列维.Minowitz. Profits. Priests and Princes: Adam Smith's Emancipation of Economics from Politics and Religi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97.埃利·哈列维:《哲学激进主义的兴起——从苏格兰启蒙运动到功利主义》,第152—153页。
    3 E卡西勒:《启蒙哲学》,顾伟铭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69页。
    4 Donald Winch, Adam Smith's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P.28.
    5 洛克把政治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包含社会的起源以及政治权力的兴起和扩展;另一个部分是在社会里统治人的技巧。温奇认为十八世纪的作者很好地理解了这一区别,在他们那里第一部分牵涉到权利和义务的道德原则,而第二部分涉及到作为政府形式和它们成败之基础的历史和经验条件。Donald Winch, Adam Smith's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P.36.
    1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35页.埃利·哈列维认为,斯密几乎用革命性的语言坚持个人财产和公民政府之间的联合.埃利·哈列维:《哲学激进主义的兴起——从苏格兰启蒙运动到功利主义》,第231页。
    2 洛克.《政府论》:(下)瞿菊农,叶启芳,译,商务印书馆,1996,第59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77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73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77页。
    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73页。
    7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40页。
    8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73页。
    9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75页。
    10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63:这种同情有钱有势者的心里倾向,斯密在《情操论》中给予了详细 的心理分析.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75页.“人人都情愿服从他们自己或他们祖先所服从过的家门,如一向不比他们优越的家门,忽然变做他们的支配者,他们就难免愤愤不平”。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76页。
    3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38页。
    4 大卫·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74—579页。温奇指出,斯密很少与力图复兴洛克思想的普赖斯有任何相似之处。Donald Winch, Riches And Poverty: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Britain, 1750-1834.Cambd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p.146.
    5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38页.
    1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39—40页。
    2 温奇同意波科克的观点,认为,英国政治思想里有一个古典共和主义谱系,这个谱系以第一代共和主义成员为代表,包括弥尔顿、马维尔、哈林顿、阿尔杰农·西德尼等人,通过这些人的著作,建立在古典和文艺复兴模式和公民权理想基础上的混合政府理论,被转化成适合英国社会的理论,并一直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这个混合政府理论的谱系,可以回溯到亚里士多德、波里比乌斯、西塞罗和马基雅维里。他提醒学者注意十八世纪期间思想家们非常喜欢援引古典例子,虽然许多人仅仅是为了修辞和赶时髦,但是不可忽视这些风尚背后存在着古典人文主义之根.Donald Winch, Adam Smith's Politics, Cambridge Univcrsity Press. 1978, p.30.
    3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3页。
    1 毫无疑问,《论法的精神》普遍而深入地影响了十八世纪下半期所有政治学领域的严肃思想家。温奇认为这不仅深刻影响了苏格兰研究文明社会的作家还深刻影响了美洲共和国的建构者。Donald Winch, Adam Smith's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P.37.
    2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56页;See Adam Smith. Lectures on Justice, Politice, Revenue, and Arms of Adam Smith, PP.31—32.斯密认为。在古罗马的军政府里,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同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征服者自身懂得旧法律的良好效果。他们就极不愿意废除这些法律;亚洲虽然也是军政府,但是征服者鞑靼、阿拉伯和其他野蛮民族,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律而且也完全不值得法律的好处,征服了有一套完整法律、懂得法律的好处的土耳其、波斯和其他国家。“当生命财产是这样倚靠最低级行政司法长官的喜怒爱憎时,它们完全处在岌岌可危的状态。我们不能想象比这更坏的、更暴虐的政府”。
    3 Adam Smith, Lectures on Rhetoric and Belles Lettres. ed. J.R.Lothian, London. 1963, P.108.
    4 亚当·斯密:《国富论》,下册,第358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57页。
    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68页。
    7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90页;Adam Smith. Lectures of Justice, Police, Revenue And Arms, P.69.
    8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62页;“在政府十分专制的国家,地方长官长才干涉个人的私有财产管理,要是个人不依他的意见管理,他也许发出拘票逮捕他们”,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58页。
    1 斯密作为一个非常严谨的思想家,使用词语非常谨慎,甚至有些刻板,因此,他使用专制一词时表现出的漫不经心,似乎有深刻的原因,他对政体或者说政府的类型并不非常重视。
    2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40页。根据温奇的研究,在十八世纪下半期,共和主义这一术语已经获得一个相当富有弹性的含义。对于鲁莽的精神而言,它意味着用某种选举产生的行政官取代国王,而对于其他人来说,它只是指反对那些过分支持君主制以至于打破混合政体之平衡的具体政策的人。Donald Winch, Adam Smith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P.42.
    3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69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94页。
    5 Joseph Cropsey, Polity and Economy: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inciples of Adam Smith. P.66.
    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57页。
    7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509页。
    8 Joseph Cropey, Polity and Economy: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inciples of Adam Smith, P.68.克罗普西认为斯密反对神权统治和绝对王权,即反对由教士或让一位拥有全部主权的君主来统治国家。
    9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67页。
    10 Adam Smim,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th of Nations, Vol.Ⅱ,P.121,P.200.“一国的军权,如握在君主手里,各军队的主要将官,如是这国的贵介与华族,换言之。全国兵力,如果都是由那些由于自己享有民政权力的最大部分,所以本身的最大利益在于支持民政权力的这种人指挥,则常备军对于自由决无危险。反之,在某种场合,它说不定还有利于自由,这里的。贵介与华族”也实指斯密所谓的"natural ariaocracy"。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69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65—6页。
    3 约翰·雷认为斯密“在理论上似乎一向是共和主义者”,不过约翰·雷的话说得很含糊。巴肯伯爵的话可以对他的话作一个补充,那就是斯密“在政治主张方面接近于共和主义”,因为他“认为共和制是王位世袭制的基础,而王位世袭制之所以有必要存在,只是为了防止野心家和党派之争导致的独裁统治推翻共和制。”见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110页,彼埃尔·福斯则根据斯密看到了分工引起的异化来推测斯密是一位有着深厚的共和主义学识的思想家.Pierre Force,Self-Interest Before Adam Smith:A Genealogy of Economic Scie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227—228.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69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509页。
    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77页。
    7 福布斯对休谟和斯密的自由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休漠和斯密看来,“liberty”主要意味着受法律保护的个人自由或公民自由。个人自由,被视为规范而公正的司法管理、财产和契约的安全,它可以与许多不同形式的政府彼此和谐地共存,不过完全暴虐和独裁的政府除外。因此,君主制,尤其是像法国这样文明的君主制,有可能保证自由,即使它们不能被归入“自由政府”之列。福布斯还指出休谟和斯密对政治自由(political liberty)的理解是,政治自由只是起到了增加个人自由的工具作用。福布斯的著作对研究斯密的政治学提供了一个新颖而敏锐的视角,Forbes,"skeptical Whiggism,Commerce and Liberty",In Essays on Adam Smith, ed. A·S·Skinner and Thomas Wilson, Clarendon Press. Oxford,1975.P.199.
    1 福布斯和克罗普西的观点对立,前者认为斯密对现存的共和制几乎没有表示钦佩,并与休谟一样认为这种形式的政府不适合于大的商业社会和帝国。而后者认为,斯密对荷兰共和国非常艳茇,并认为他理想的共和政体是君主立宪制。不过,温奇认为斯密时代存在的各种形式共和主义,可能为研究斯密提供了有用的视角.Forbes,"skeptical Whiggism. Commerce and Liberty", In Essays on Adam Smith, ed.A·S·Skinner and Thomas Wilson,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75. Joseph Cropsey, Polity and Economy: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inciples of Adam Smith,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1957,PP.65—66. Donald Winch, Adam Smith's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P.45.
    2 杜哥尔德·斯图尔特:《亚当·斯密的生平和著作》,第47页。
    3 Adam Smith, Lectures on Rhetoric and Belles Lettres,第170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84页。福布斯认为休谟和斯密的政治立场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从休谟入手可以提供一条理解斯密立场的线索。See Ducan Forbes, Hume's Philosophical Politics, Cambridge,1975.尤其见Forbes,"skeptical Whiwsm, Commerce and Liberty",In Essays on Adam Smith, ed. A·S·Skinner and Thomas Wilson,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75. PP.179—201.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79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81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57页。A.S.斯金纳也指出,斯密并没有说个人的自由,也就是法律之下的安全,与专制主义不相容A.S. Skinner, A System of Social Science. Oxford:Clarendon Press, 1979.P.101.
    3 斯密的理由是,“他知道,王室恒久的伟大,依存于其人民的繁荣;他决不会为一时之利而破坏这繁荣”,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66页:在这点上斯密分享了休谟的思想,后者清楚地宣称,欧洲的绝对君主制也实现了这一目标——正义:他们也“是法治政府,而不是人治政府”,休谟:《谈公民自由》见《休谟政治论文选》,第59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57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93页。
    6 斯密把“文明君主国(civilized monarchies)”用来指他那个时代的欧洲许多君主国。见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80页。
    1 N. Rosenberg, Adam Smith and Laissez-faire revisited, Adam Smith and Mordern Political Economy, Bicentennial essays on The Wealth of Nations, ed. G.P.O'Driscoll, JR., Iowa, 1979, PP. 19—37. Jacob Viner, Adam Smith and Laissez Fairz. Adam Smith, 1776—1926, ed. J.M.Clark et al. New York: Augustus M.Kelley, 1926:116-155.
    2 Donald Winch, Riches And Poverty: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Britain, 1750-183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146.
    3 康芒斯认为斯密的政府的观念不是完全放任主义,他的意思是政府主动地使各个人和他人隔开,使得各个人有‘完全的自由’。这种完全的自由意味着他可以用任何方法追求他自己的利益,康芒斯:《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于树生译,1997年,第197页.朱绍文教授认为,亚当·斯密的倡导的自由是让那些工场手工业者、农民、工匠等中下层人从封建社会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的自由,是近代市民的自由,但决不是“放任的”自由。见朱绍文:《经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86页。
    4 斯蒂尔格勒认为,国家如果释放人的自利欲望,国民财富就会得到极大增加。不过即使如此,立法者还要为公民设置无数的法规,G. L. Stigler, "Smith's Travels on the Ship of State", In Essays on Adam Smith, ed. A·S·Skinner and Thomas Wils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5, PP.237—246. 而温奇认为,斯密的学说就是告诉人们,人类的事务最好留给“事物的自然过程”,因此,斯密几乎没有为积极的政治家留下空间。Donald Winch, Riches And Poverty: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Britain, 1750-183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94.
    5 克罗普西认为,斯密对商业社会的制度进行了设计,是一个制度的创建者。Joseph Cropsey, Polity and Economy: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inciples of Adam Smith,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1957, P.92.
    6 在这里,斯密从捍卫个人自由出发,主张把政府的权力限制在最低范围内。因此,正如哈耶克所言,斯密 倡导自由,或者说“真正的个人主义不是无政府主义……真正的个人主义不否认强制力量的必要性,但是都希望限制它,即把它约束在某些范围内,在这些范围内必须有其他人来限制强权,以便将其总量减少至最低限度”,以便为人类发挥其独创精神提供了无限广阔的领域。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贾湛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17、19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54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84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60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72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83—284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82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81—282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81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85页。
    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86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86页、第287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90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20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75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92页。
    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92页。
    7 哈耶克把斯密视为真正的自由主义者,并指出,自由主义并不反对进化和变革:凡是在自生自发的变革被政府的控制所窒息的地方,自由主义便要求对政策进行重大修改。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下),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90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52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28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15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2页。
    5 斯密认为,一国君主,应该公正平等地对待各阶层人民;仅仅为了促进一个阶级的利益,而伤害另一个阶级的利益,显然违反了这个原则。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21页。
    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56页。
    7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141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5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53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299页。斯密对政府职能的说明事实上否定了谢尔登·沃林的这样一个观点,即以洛克为代表的一类经济学家(尤其以斯密为代表)往往有一个非政治的社会模式,这样的社会无需外在政治中介的帮助就可以独立存在.Sheldon Woiin, Politics and Vision; Continuity and Innovation in Weasten Political Thought, Boston, 1961,PP.291—292.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6页。
    5 亚当·斯密在利率问题上的国家干预主张,遭到了深受其经济自由思想影响的边沁的攻击。后者的目的是为《国富论》所倡导的工商业自由进行毫无保留的辩护,这一辩护体现在《为高利贷辩护》一文中,埃利·哈列维:《哲学激进主义的兴起——从苏格兰启蒙运动到功利主义》,第99页。
    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13页。
    7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53页。
    8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90页、第389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9页、第40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9页。
    3 R.C.C.布莱克却预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将导致政府职能范围会越来越小。R. D.C.Blaclc, "Smith's Contribu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The Market and the State, ed. A.S.Skinner and T.Wilson, Glasgow, 1976, P..50.
    4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302页。
    1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302页。
    2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99—300页。
    3 C·R·Fay, Adam Smith and The Scotland of His Day, Cambridge at The University Press, 1956, P.113.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45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92页。
    6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98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2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55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135—136页;第61—62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244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53页。
    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41页。
    1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452页。
    2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81页.哈肯森也指出,斯密根据权利来解释他的正义理论.Knud Hakkonssen, Natural Law and Moral Philosophy: From Grotius to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132.
    3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452页。
    4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81页。他认为,西塞罗和亚里士多德都只是像探讨其他美德一样探讨正义之德,因此他们只不过是建立了警察法学,而没有建立正义法学,格劳秀斯似乎是第一位试图建立这样一个体系的人
    5 哈肯森认为,休谟对正义的说明主要根据财产权利和相关的“取得的”权利,而斯密的正义概念不仅包括取得的权利还包括自然权利。Knud Hakkonssen, The Science of A Legislator: the Natural Jurisprudence of David Hume and Adam Smi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P.102.
    6 正如温奇所言,斯密在《国言论》中始终强调什么是非正义和压迫,把消极正义置于首要地位.Donald Winch, Riches And Poverty: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Britain, 1750-183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97. P.101.
    7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450页。
    8 杜格尔德·斯图尔特:《亚当·斯密的生平和著作》蒋自强,钦北愚译,商务印书馆,1983,第49页。
    9 斯密在《情操论》第一版最后一段中坦陈自己的这一计划,那就是写一部“努力说明法律和政治的一般原理,以及它们在不同的社会时代和时期所经历过的不同革命”的著作。《道德情操论》,第1页。
    1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32页。
    2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33页。
    3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35页。事实上,到目前发现的有关斯密演讲的两个笔记,论述的顺序刚好相反.哈肯森解释了为什么这两个版本。在论述人的三种权利时使用的顾序完全相反.他的分析是斯密倾向于选择民法学家的论述顺序,理由在于民法学家往往先讨论政府,然后说到财产权和其他权利,这恰好符合斯密的一个根本立场,那就是人类不存在一个前政府的状态,或者说自然状态,个人将总是生活在某种有着统治制度的社会群体之中.Knud Hakkonssen, Natural Law and Moral Philosophy, From Grotius to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129-130.
    4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79页。
    5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78页。
    1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24页。
    2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24页。
    3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79页。
    4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89页。
    5 斯密的权利理论来自他的自然法理论,而他的自然法理论源自他的公正旁观者学说.Donald Winch, Riches And Poverty: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Britain, 1750-183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148.
    6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92—93页。
    7 斯密和休谟一样很少强调“反抗权”.Donald Winch, Riches And Poverty: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Britain, 1750-1834, P.146.
    8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91页。
    1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91页。
    2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89页。
    3 斯密在下面三处论述权力的划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43页。《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册,第284页;Adam Smith, Lectures on Rhetoric and Belles Lettres, P.170.
    4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93—4页。
    5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92页。
    6 哈肯森提出,如果要更好的理解斯密的权利理论,就必须更切近地理解斯密的道德哲学.而斯密的道德哲学的中心是有关“self”的社会理论.Knud Hakkonssen, Natural Law and Moral Philosophy: From Grotius to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 130-131.
    7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册,第284页。
    1 Adam Smith, Lectures on Rhetoric and Belles Lettres, P.170.
    2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270页.根据温奇的研究,亚当·斯密反对普赖斯的新洛克主义,即强调反抗权,在各种版次的《情操论》中都有体现,Donald Winch, Riches And Poverty: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Britain, 1750-1834, P. 172.
    3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271页。
    4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271页。
    5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274页。
    1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273页。
    2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87—42页。
    3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88页。
    4 思拉恩·埃格特森认为,亚当·斯密的制度结构,是个人对于经济资产拥有排他性私人权利的结构。而在亚当·斯密之后的200年,主流经济学仅仅局限于研究一套理想化的规范市场交易的法规。(冰)思拉恩·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吴经邦、李耀等译,1996,第9页。
    5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33页,克罗普西正确地把握了斯密的目标在于给所有人以自由、安全与富裕的生活,以及他把这种希望及其基础和表达形式,建立在经济科学基础上。依此类推,克罗普西的这一观点同样可以贯穿在斯密对自然法尤其是其中的物权法的重视上,Joseph Cropsey, Adam Smith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ed. A·S·Skinner and Thomas Wilson,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75, P.146.
    6 德姆塞茨指出,亚当·斯密等许多社会科学家都重视产权,马克思却是第一个断言,对于产权的规范是因为人们要解决他们所面临的资源稀缺问题.这位经济学家遗忘了休谟对财产权持有的同样观点.Harold Demsetz, The Exchange and Enforcement of Property Right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3 (October): PP. 1964, P.1—44.休谟:《人性论》,下册,第536页。而“稀缺性”不在斯密的私有财产概念范围内,因为分工和交换会造成极大的丰裕,斯密担心的是采用集体行动造成“稀缺”的重商主义立法政策。因此,斯密是从人们应该占有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个自然权利出发来谈产权的.康芒斯的观点和德姆塞茨类似,他认为,斯密不可能用稀少的原则为‘财产’的基础,像休谟提出的那样,因为那一来,结果就会否定上帝,并且给重商主义的垄断性的或特别优待的办法找到理由,它的借口正是限制供给可以有利于大众。康芒斯:《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于树生译,1997年,第200页。
    7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26页、第127页。
    1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26页。
    2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29页,第130页。
    3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31页。
    4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39—140页。
    5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32页。
    6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39—140页。
    7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42—143页。
    8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43页。在凯姆斯看来,财产最初没有给予转让(alienation)权。转让预先假定一个“意愿will”或“intention意图”。这个预先假定,就像斯密和凯姆斯所评价的,尤其与遗嘱继承有关。斯密认为:在“亚洲和美洲野蛮国家”这样的继承是 不为人所知的,因为对死者的行孝,“对于野蛮民族来说过于文雅.Christopher. J. Berry, Soci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7.P.98.
    1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45页。
    2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49页。
    3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34页。
    4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49页。
    1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49页。
    2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49页。
    3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53页。
    4 Christopher. J. Berry, Soci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7, P.98.
    5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54页。
    6 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提到了三种疏忽。一种疏忽虽然没有对任何人造成损害,似乎也应该受到某种程度的惩罚:另一种程度的疏忽并不涉及任何非正义的行为;还有一种疏忽,它只存在于对我们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各种后果缺乏疑虑和谨慎之中。见《道德情操论》,第127—130页。
    1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11—112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4—35页。
    3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95页。哈克森力图把斯密的旁观者 原理和斯密的法律批判结合起来,Knud Hakkonssen, The Science of A Legislator: the Natural Jurisprudence of David Hume and Adam Smi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PP.136-154.
    1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02页。
    2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05页。
    3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03—104页。
    4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04—106页。
    1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00页。
    2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14页。
    3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23页。
    4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16页。
    1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18页.这恰好表明了哈肯森的观点,斯密和其他卓越的立法家和科学家一起,设法以上帝之眼来观察人类的道德,其用意在于人类的社会生活方面,Knud Hakkonssen, The Science of A Legislator: the Natural Jurisprudence of David Hume and Adam Smith, P.135.
    2 L. Billet, the just economy: the moral basi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 review of social economy, 34(1976), PP. 295—315.康芒斯也重申了斯密的观点,那就是,自由的利己主义的概念,即人们可以以任何方法追求自身利益,以法律为后盾,和‘安全’的概念分不开。因为,假使不能有把握地预期别人在未来以及目前不会有不利于我的举动,或者别人一定会实现他的诺言,那么靠‘预期’生活的人类,就会不肯生产、储蓄和交换。因此,以法律维护个人自由,是商业社会健康运转的前提.康芒斯:《制度经济学》,第197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1页:斯密对财富的类似解释还多次出现在《国富论》的其他地方,以反复强调这一界定的重要性,如:“世界的真实财富和繁荣,”就是“对于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的真实价值”(上),第230页;“构成一国真实财富与收入的,是一国劳动和土地的年产物的价值,或是依随通俗的偏见,说构成一国真实财富与收入的,是国内流通的贵金属”(上),第314页;“在有富即有势的今日,一国的富强,一定和其年产物价值,即和其一切赋税最终所从出的基金相称”(上),第343页;“所谓利益或利得,我的解释是,不是金银量的增加,而是一国土地和劳动年产物交换价值的增加,或是一国居民年收入的增加”(下),第61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266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232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266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72页。休谟表达得更加尖锐:“那种富了国家穷了人民的政策则是暴政”,休谟:《休谟经典文存》,瑜青主编,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5页.康芒斯解析了斯密的“国民财富”具体所指。他认为,“斯密所谓‘国富’是个人财富的总和。因此,他所谓财富就具有双重意义,既作为物资又作为物资的所有权。”康芒斯:《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于树生译,1997年,第201页.
    4 斯密的意图是要废除现存的干涉形式,但是他并不支持任何积极的重新分配计划.Donald Winch, Riches And Poverty: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Britain, 1750-183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101-102.思拉恩·埃格特森认为,亚当·斯密在他对经济学的早期贡献中,试图证明一套特定的规则如何比另一套规则更有利于国民财富的增长。(冰)思拉恩·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吴经邦、李耀等译,1996,第9页。
    5 Adam Smith, An Inquiry l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th of Nations, Vol Ⅰ.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1999, vol.1, P.396.
    6 埃德蒙·惠克特:《经济思想流派》,徐宗士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4页。
    7 人们不再遵循古代思想家和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宣扬自然经济和反对货币财富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赞成奴隶主的家庭经济,因为它是为了消费,是符合自然的:但是他反对货殖术和以钱生钱的高利贷,认为它的目的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挣钱,是违背自然的:中世纪经院哲学家,要求人们从宗教规范的观点考察经济现象,一切事物都要符合基督教的教义。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页。
    3 托马斯·盂:《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商务印书馆,袁南宁译,1965年,第8—12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2页;另见该书(下),第210页,“但对于某些特定商品,则所奉行的政策似乎又与此相反,即奖励输入和阻抑输出。但据称,其最后的目标总是相同即通过有利的贸易差额,使国家致富”。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53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4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9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5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9页。
    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3页。
    7 Donald Winch, Riches And Poverty: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Britain, 1750-1834, P.206.
    8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61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63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65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66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67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67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69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71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76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77页。
    6 按照重商主义的原则,这种强制的谷物贸易,显然“有利于国家”,但是,斯密指出谷物输出必须发给奖励金的原因,“正是谷物在外国市场上的售价不够作上述那样的补还”。另外,重商主义者认为,谷物输出奖励金一方面有助于给农业家开辟一个广阔市场,有助于增加谷物的需求量,因此鼓励了谷物的生产;另一方面使农业家得到较高的价格,有助于奖励耕作。斯密驳斥了这种似是而非的结论。第一,“由奖励金引起的外国市场的推广,必定在各年闻牺牲了国内市场”。第二,“谷物奖励金,像一切其他输出奖励 金一样,以两种不同的税课在人民身上。一是,“为支付奖励金,人民必须纳税”,二是,“由于国内市场上这商品价格提高而产生的税,必须由人民大众缴纳”。第二种税比第一种税重得多。斯密认为,“把这样苛重的税课在第一生活必需品上”,不是减少劳苦贫民的生活品,就是导致货币工资提高。前者“必然会减低劳苦贫民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能力,因而会抑制国内人口的增长”。后者“必然会减低雇主雇佣贫民的能力,使他们所雇佣的人数,少于无奖励金的场合,因而必然会压抑国内产业”,这样,“奖励金所引起的谷物的异常输出,不仅会按照扩大国外市场与国外消费的比例,减少国内市场与国内消费”,而且由于压抑国内人口与产业,最后会阻抑国内市场的扩大。所以,归根到底,与其说它会扩大谷物的整个市场与整个消费量,毋宁说它会缩小谷物的整个市场与整个消费量。在整个国家中,享受这种奖励金的实际利益的,只有一种人,即谷物商人或谷物输出者和谷物输入者.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77、79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88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90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12页。
    1 斯密严厉谴责重商主义政策,并不是他一时兴起,而是因为重商主义的管制政策与他终生的理想“自然的自由制度”相冲突。科茨准确地看到了,斯密从两个不同的但是相互关联的角度论述重商主义体系,即,根据他的不受时间限制的理想“自然的自由体系”,又根据各个欧洲国家过去和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许多经济史家往往忽略,或忽视这两个视角。A.W.Coats,"Adam Smith and the Mercantile System", In Essays on Adam Smith, eds. Andrew S. Skinner and Thomas Wilson, P.220.
    2 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商务印书馆,吴斐丹、张草纫译,1979年,第176页。
    3 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第161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29页。
    5 哈沃恩指出,斯密批判了重农学派以静态的角度看待财富,以此发展了重农学派的财富观,帕特里夏·沃哈恩:《亚当·斯密及其留给现代资本主义的遗产》夏镇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76页。
    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30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21页。
    2 法国重农学派杜尔哥(1727—1781)的财富观超越了魁奈的视野,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总财富包括一国在田产方面的财富的总数;再加上种种可动的财富,这两点加在一起,也就是说一国的总财富即指所有各部门生产资料的价值。杜尔哥的这种安排,在于突出资本的重要性,为加强资本积累提供根据,说明要增加一国的财富就要增加资本积累。因此,杜尔哥的财富观已经大大超出了以魁奈为代表的重农学派的思想。但是他对纯产品的重视,又使他依然没有摆脱掉重农主义的窠臼.杜尔哥:《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唐日松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78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32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35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41—242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43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35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36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36页。彼埃尔·福斯认为,斯多葛主义是《国富论》中“看不见的手”出现的背景。斯密反对政府授予的垄断和保护关税是基于有关造物主和社会之 关系的斯多葛主义的假设。因此,为了国家的最佳利益,所有理性设计的借口都必须废除。Pierre Force, Self-Interest Before Adam Smith: A Genealogy of Economic Scie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74—75.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41页。
    2 休·布莱尔对斯密从理论上抨击重商主义给予的评价可以代表同时代的看法,他说“您戮穿商人用以混淆整个商业问题的一切诡辩术,对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大作应该成为万国商业法典。”。欧内斯特·莫斯纳、伊恩·辛普森·罗斯(编):《亚当·斯密通信集》,第255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43页。
    2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41—222页;西塞罗《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徐奕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73页。
    3 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肖聿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两本书都是以分工为主题对商业社会进行评论的著作。二者对分工的态度持截然对立的态度,前者高度赞扬分工带来的益处,后者批判分工导致的腐化。
    4 Louis Dumont: From Mandeville to Marx. The Gensis and Triumph of Economic Ide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7, PP.82-130.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5页。
    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11页。
    7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11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13页。与斯密同时代的法国重农学派经济学家杜尔哥的《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和斯密一样,也从交换和分工作为其经济分析的起点,不同的是,他没有单独论述分工,并认为分工是交换的前提,斯密不仅详细论述分工,并从人的交换倾向引出分工。和自己的老师哈奇森不同,斯密并没有将劳动分工视为交换的原因而是结果。埃利·哈列维:《哲学激进主义的兴起——从苏格兰启蒙运动到功利主义》,第101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14页。在这里,斯密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对交换致富所持的蔑视态度。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0页。
    3 布坎南在1964年重申了斯密的这一论点,那就是人的交易倾向才导致分工,并建议经济学家应当将市场理论而不是资源配置理论置于研究的中心,“经济学家应该将注意力集中于一种特定形式的人类行为,以及各种各样作为这种行为的结果的制度安排。市场关系中的人类行为反映了人们相互交换、谈判的倾向和这种关系所可能采用的各种结构变数,这才是经济研究的正确对象。See Buchanan, James M. (1964) "What Should Economists Do?", In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30 (No.3, January): PP.213—22.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15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15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16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11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7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7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8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8-9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10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12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16-7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17页,第19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19页。
    2 哈列维认为,斯密已经指出了资本制约产业的原理和劳动分工的原理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因为资本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劳动分工,反之,劳动分工的发展又促进了资本的形成。但是斯密确实认为劳动分工更为重要。埃利·哈列维:《哲学激进主义的兴起——从苏格兰启蒙运动到功利主义》,第125—6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260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253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04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05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06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07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261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08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09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10、311页;以及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72-173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11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11、312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13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14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15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16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16页。爱玛·罗斯柴尔德阐明了看不见的手这一概念在斯密论证经济增长的方式中所起的作用。而A.L.麦克菲认为,斯密坚信“看不见的手”所起的作用,尤其表现在他对社会中的人的态度以及打算给予他极大的自由度上。Emma Rothschild, Adam Smith and the Inviaible Hand,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4:2(May 1994), p.319—322. A.L.Macfie, The Individual in Society, Papers on Adam Smith,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67, P. 110.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17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19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19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19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20页。休谟也提出了同样的看法:“如果维持某个社会的那套原则越是不大合乎自然规律,那么立法者想要确立完善这套原则时所遇到的困难就越大。立法者在这一情势下最稳妥的做法就是顺乎人心,因势利导,提出人们容易接受的所有改革事项”。休谟:《休谟经典文存》,第64—64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20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21页。
    5 克里斯托弗·贝里:《奢侈的概念》,江红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41—9页;第154—168页。
    1 既然商业带来的丰富恰恰有利于社会的进步,那么斯密批判过去把贫穷视为高贵之象征这一观点,成了他对商业社会进行的辩护的关键因素。Christopher. J. Berry, Soci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7,P.122.
    2 Donald Winch, Riches And Poverty: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Britain, 1750-183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88.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53页。J.R.林格伦认为,《国富论》在20世纪一直是经济自由主义、自由企业或者竞争资本主义的一大基石。J.R.Lingren, The social Philosophy of Adam Smith., The Hague: Nijhoff, 1973, P.84.
    4 七年战争引发英国财政困难,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债务问题,英国向北美殖民地征税,结果引起了北美殖民地骚乱,但是英国在七年战争中背上的沉重债务主要用来保护北美殖民地安全。
    5 柏克的《论课税与美洲的演讲》,《论与美洲和解的演讲》,《致布里斯托城行政司法长官书》这三篇文章,收录在《美洲三书》中。埃德蒙·柏克:《美洲三书》,缪哲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1 埃德蒙·柏克:《美洲三书》,第90页。
    2 埃德蒙·柏克:《美洲三书》,第109页。
    3 埃德蒙·柏克:《美洲三书》,第150页。
    4 埃德蒙·柏克:《美洲三书》,第202页。
    5 Schuyler, The Fall of the Old Colonial Syst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45, P. 18—21.
    1 欧内斯特·莫斯纳、伊恩·辛普森·罗斯(编):《亚当·斯密通信集》,第252页。
    2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255页。
    3 潘恩:《潘恩选集》,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7页。
    4 潘恩:《潘恩选集》,第51页。
    5 潘恩:《潘恩选集》,第36页。
    6 潘恩:《潘恩选集》,第58页。
    7 潘恩:《潘思选集》,第52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56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87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87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92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17页。
    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94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95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64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511-2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56页。
    5 该备忘录的全文可见C.R. Fay: Adam Smith and Scotland of His Da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5, P. 110-116.
    1 Donald Winch, Riches And Pover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41.
    2 Andrew S. Skinner, A System of Social Science: Papers Relating to Adam Smith,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79, P. 199.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53页。
    4 美洲事态的发展,为斯密提供了一个猛烈攻击整个重商主义体制的绝好机会。见斯密于1776年3月8日致大卫·休谟的信和1780年10月26日致Holt的信.欧内斯特·莫斯纳、伊恩·辛普森·罗斯(编):《亚当·斯密通信集》,第251-2页;第344-347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53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56页。卡尔·贝克尔对十八世纪的自由概念进行了恰当的分析,他认为“在十八世纪,人们受到的最明显的压迫来源于政府对个人行动自由的限制,因而很自然地,自由就被设想为个人从这些限制中获得解放。这在经济领域就意味着取消政府对于选择职业、订立财产交易契约、买卖个人服务的限制”。他把自由放在十八世纪这个背景下理解,认为“十八世纪所阐述的自由观念,尽管在当时是适用的,但其中包含的一个重要方面,已不再适用于我们所处的形势”。见卡尔·贝克尔:《十八世纪哲学家的天城》,第378页。
    2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于树生译,1997年,第199页。哈耶克重新回到斯密的自由观,他认为人们常常视“liberal”一术语乃源于19世纪初期西班牙“自由人”(liberales)党。其实它源出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相关段落中对该词的使用。斯密所言的“完全的自由”,即“按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处理他们自己的事务”的自由(见《国富论>下册,第156页),哈耶克把这种自由主义视为真正的个人主义,“我将试图为之辩护的真正的个人主义的现代发展始于约翰·洛克,尤其始于伯纳德·曼地维尔和大卫·休谟:而在乔奏亚·塔克尔。亚当·弗格森和亚当·斯密,以及他们伟大的同代人埃德蒙·柏克的著作中。这种真正的个人主义者首次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并指出“无论是柏克还是托克维尔,都无遗在所有本质问题上接近于亚当·斯密的立场,而后者却是任何人都无可否认的个人主义者”。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贾湛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4页、第5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15页。
    1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61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3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53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15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54页,第153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43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1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1页。
    6 斯密认为,经济发展必须首先发展农业,农业繁荣了再发展制造业,然后是商业,这就是他所指的自然的经济发展秩序。
    7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28页。
    8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2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82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53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78页、第177页。正如A.W.科茨所言,斯密对他自己这一代和后世的根本影响不仅仅是由于他的分析能力。而是他把分析与经验资料,与历史范例,与直接和深刻评论他自己时代的状况和趋势结合起来时展示出的非凡技巧。A.W.Coats, "Adam Smith and the Mercantile System", In Essays on Adam Smith, eds. Andrew S. Skinner and Thomas Wilson, P220.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2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53页。当然,对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倡导,并非始于斯密,之前早有人提及。巴尔本在《论货币》中就明确提出贸易自由与国民财富之间的关系,那就是“贸易越自由,国家越繁荣”(克里思托弗·贝里:《奢侈的概念》,江红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23页)。之后,这一观念得到了思诺和达夫南特等人的积极响应。斯密超越他们的体现之一,是他从新的财富观出发,通过系统研究重商主义体系及其具体实施——对北美殖民地的贸易管制造成的种种危害,极大地震动了当时的执政者,影响到英目的施政方针。其次,他充分注意到,一般原理很容易迎合一些懒惰的政治家,激起他们劝导那些享有绝对权力的人立即予以实施,而这种鲁莽运用一般理论的危险极大,因此他主张小心谨慎地采取稳健、灵活、渐进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理想,具体如何实施应该是善于因势利导的政治家的任务。杜格尔德·斯图尔特:《亚当·斯密的生平和著作》,第54页。
    1 爱德华·汤普森:《共有的习惯》,沈汉、王加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5-351页。
    1 Jane Rendall, The Origins of The Scottish Erdightenment, St.Martin's Press New York, 1978, p120.
    2 赫西曼:《欲望与利益——资本主义走向胜利前的政治争论》,李新华、朱进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第56页。
    3 克里斯托弗·贝里认为,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对人类社会的第四个阶段商业社会(即他们自己所处的社会)并非不加批判。总的来说,苏格兰启蒙思想家认为商业社会是优越的,但是他们对商业社会的具体评价似乎有很大分歧,并且这种分歧表现得并不直接和清晰,不是非黑即白,因此要从整体上考察他们对商业社会的消极和积极评价非常棘手Christopher. J. Berry, Soci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7,P.120.
    1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下),商务印书馆,张雁深译,1997年,第36页。
    2 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7页。
    3 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第5页。
    4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下),第32页。
    5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下),第32页。他对奢侈的理解,可以通过他区分“绝对的奢侈”和“相对的奢侈”可以看出来他反对的是“绝对的奢侈”,毫无远见、毫无节制地挥霍浪费,主张的是“相对的奢侈”,审慎、有度地享受便利品和舒适生活.(上),第101页。
    6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第101页。
    7 孟德斯鸠分析了其中的缘由:“贸易使每个地方都能够认识各国的风俗,从而进行比较,并由这种比较而得到巨大的好处”,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下),第14页。
    8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下),第14—15页。
    9 孟德斯鸠对自由的理解,“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也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第154页。
    1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下),第67—68页。
    2 伏尔泰:《风俗论》(中),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10页。
    3 伏尔泰对自由的界定也和孟德斯鸠一样,“人民享有建立在法律基础之上的自由”.伏尔寨:《路易十四时代》,第9页;并将二者视为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一个没有固定的法律、因此内战而动荡不安、没有商业、没有治安、没有成文的习惯却受着各种各样的风俗支配的国家……岂能不是野蛮落后的?”.伏尔泰:《风俗论》(中),第235页。
    4 伏尔泰:《哲学辞典》(下),王燕生,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614页。伏尔泰在该书中专门写了一节《Luxe奢侈,豪华》对奢侈进行辩护。
    5 伏尔泰,《哲学辞典》(下),第617页。
    6 伏尔寨:《哲学辞典》(下),第617页;伏尔泰还举一个非常有名的例子:“在一个人人都赤足走路的国家,第一个为自己做了一双鞋的人……岂不是一个见识出众又异常心灵手巧的人吗?第一个有了衬衣的人,岂不也是这样识多见广颖慧非凡吗?”伏尔泰:《哲学辞典》(下),第612页。伏尔泰对奢侈的界定和孟德斯鸠一样,他所指的奢侈并不是挥霍无度、贪得无厌。
    7 伏尔泰:《哲学辞典》(下),第619页。
    8 伏尔泰:《风俗论》(下),第82页。
    9 伏尔泰:《风俗论》(中),第416页。
    10 伏尔泰:《风俗论》(下),第81页。
    11 伏尔泰:《风俗论》(中),第209页。
    1 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陈玮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0页。“世界上的每一样东西都要靠劳动来购买,人们的欲望则是劳动的唯一动机。一个国家的工业产品丰富,机械技术发展,则非但农民、就连土地所有者也都把农业当作一门科学来研究,兢兢业业,干劲倍增”;另见该书第32页:“各行各业更加兢兢业业,精益求精,连农民扶梨也手脚轻捷格外用心了”。
    2 具体论述见周保巍博士论文《走向文明——休谟启蒙思想研究》第三章;《人性论》、《休谟经典文存》、《休谟经济论文选》及其附录《休谟对市民社会的系统认识》(日)大野清三郎。
    3 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第70页。
    4 波科克揭示出了公民人文主义传统,其内涵之一是:公民只有在城邦生活中或政治参与中才能实现自我和自由。一个有美德的人必需是一个积极参与公共生活的人。不过,这样的人必需拥有地产,衣食无忧,有足够的闲暇。这样,他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公共事务中;波考克在《马基亚维里的时代》中详述说明了,对于研究十八世纪那些杰出思想家如孟德斯鸠、休谟、卢梭、弗格森、斯密和米勒,公民人文主义的视角的应用范围及其意义(尤见该书第14章)。Pocoek, J. G. A, The Machiavellian Moment, Florentine Political Thought and the Atlantic Republican Tradi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3,PP.462—505.
    5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79页;斯密在1756年致爱丁堡评论的一封信中明确赞赏了卢梭对文明社会天才般的洞察力。Adam Smith, Essays on Philosophical Subjects,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80, PP.250—253.
    6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和基础》,第79页。
    7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第116页。
    1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第80页。
    2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第147页:“野蛮人仅只喜爱安宁和自由;他只愿自由自在地过着闲散的生活……相反地,社会中的公民(指作者那个时代的文明社会的人)则终日勤劳……他们逢迎自己所憎恶的显贵人物和自己所鄙视的富人,不遗余力地去博得为那些人服务的荣幸;他们骄傲地夸耀自己的卑贱,夸耀那些人对他们的保护;他们以充当奴隶为荣,言谈之间,反而轻视那些未能分享这种荣幸的人们”。
    3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第125页,休谟鼓励把追求财富作为使国家强大的最佳途径,卢梭却认为,政府的主要职责应该是阻止财富在公民间的不平等分配
    4 卢梭:《爱弥尔》(下),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518页。
    5 卢梭:《爱弥尔》(下),第502页。
    6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第165页。
    7 卢梭:《爱弥尔》(下),第502页。
    8 “哪里崇尚奢侈,哪里的风尚就很糟糕”;“也许在现今世界上还找不到哪一个文明的地方是像巴黎的一班人的风尚这样如此糟糕的”·‘爱弥尔》(下),第503—504页。
    9 卢梭;《爱弥尔》(下),第722页。
    10 卢梭:《爱弥尔》(上),第722页。
    1 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36页。
    2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第133页。卢梭对自由的理解,与孟德斯鸠、伏尔泰、休谟和斯密要复杂,他提到的自由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指公民主动参与政治活动积极捍卫自己权利的古典共和主义的自由,“要想在法律的保护之下寻求自由,那是徒劳的”《爱弥尔》,下册,第725页;二是指个体不受自己的欲望奴役和支配,带有斯多葛主义的哲学意义上的自由,“不管在什么形式的政府之下,都是没有自由的,自由是存在于自由的人的心里的”。《爱弥尔》,下册,第725页:“人之所以能够独立自由,不是由于他的臂力,而是由于他的心灵的节制。不论什么人,只要他的欲望少,他就可以少去依赖别人”。《爱弥尔》上册,第327页;三是指法律之下的安全,“为了取得国家保护的权利而自愿受到法律的管辖”·《爱弥尔》,下册,第699页。卢梭否定的是最后一种自由,支持的是前两种自由。
    3 波科克所指出的,商业和美德之间的对立是公民人文主义的一个传统主题:“商业是所有社会价值的源泉,但一个除外…这一个就是美德政治,它使人成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然后是人……商业使人有教养,并伴随着奢侈,后者使人腐化堕落”(?)ck, J.G.A, The Machiavellian Moment, Florentine Political Thought and the Atlantic Republican Tradi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3, P.492.
    4 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74页。
    5 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08页。
    6 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20页。
    7 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01页。
    1 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40页。
    2 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03—206页。
    3 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20页。
    4 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45—247页。
    5 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42页。
    6 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48页。
    7 Donald Winch, Riches And Poverty: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Britain, 1750-183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57.
    8 Donald Winch, Riches And Poverty: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Britain, 1750-1834, P.82.
    1 Donald Winch, Riches And Poverty: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Britain, 1750-1834, P.58.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348页。
    3 卢梭:《爱弥尔》(下),第520页。
    4 卢梭:《爱弥尔》(上),第250—1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241—2页。
    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第243—4页。
    1 Michael Ignatieff, Smith, Rousseau and the Republic of Needs, in Scotland and Europe. 1200-1850, edit by T.C.Smout, Edinburgh, :J.Donald, 1986, PP.187-206.
    2 在奢侈问题上,斯密和休谟的观点一致,但是在《国富论》中他超越了对休谟观点的简单复述。那就是他把奢侈的影响延伸到经济领域,他看到了过度的有害的奢侈会影响资本积累和生产性劳动的增加,进而会防碍国民财富的增积和社会的繁荣。这事实上意味着斯密的著作标志着十八世纪的这场争论,即:奢侈对文明社会的存在造成的危险,达到了顶峰。温奇认为,在那个世纪的最后二十五年,支持奢侈的悖论,部分因为休谟,更主要因为斯密。克里斯托弗·贝里;《奢侈的概念》,江红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50—168页。
    3 其实还包括十七世纪的曼德维尔见本文第二章第三节。
    4 赫希曼注意到:在《法学演讲》中,斯密已经流露出了对商业进步的矛盾心情。那就是“商业精神”对尚武美德产生了不利影响。“斯密远非像孟德斯鸠和斯图尔特那样乐于为新的工商业时代的到来鸣锣开道……众所周知,他对物质进步的矛盾心理实际上是显而易见的”。总的来看,“在这里斯密把尚武精神和美德的丧失视为分工和商业的后果……完全赞同古典‘共和论者’关于商业导致令人堕落的奢靡和腐化的观点”。艾伯特·奥·赫希曼:《欲望与利益:资本主义走向胜利前的政治争论》,李新华、朱进东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98—99页。
    5 有趣的是,斯密在《国富论》开篇就赞扬分工如何导致一国财富的增加和人类智力的飞速发展,但在该著作最后一章也就是第五章却揭示分工可能会带来的害处,有些论者如内森·罗森堡认为这是斯密前后矛盾的地方。但是如果和《国富论》完成之前就已出现的斯密在格拉斯哥的演讲联系起来研究,就不会产生这一误解,因为《演讲》中斯密就特定指出了商业精神可能会产生的三大害处。Nathan Rosenberg, Adam Smith on the Division of Labour: Two Views or One? Economica32 (1965), PP.127—139.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39页。
    2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261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39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40页。
    5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262页。
    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40页。
    7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263页。
    1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264页。
    2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264页。
    3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263页。
    4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263.当时的一份调查显示:“那些和这个国家的制造业有关系的人……平均说来,除在粮食昂贵的时候以外,穷人每星期很少工作四天以上……在小麦和其他粮食便宜的时候……闲散和放荡普遍成风”。斯密认为,让下层大众勤勉节俭遵守道德的,不是像当时上流社会的人普遍坚持的一个观点:让他们保持衣衫褴褛、处于贫困状态,而是让他 们受教育,学会自娱的知识,以及让他们实现不断改善自身状况的欲望的自由。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53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53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74页。就商业社会的公债问题,孟德斯鸠和休谟都很关注,他们都对公债的危深表担忧。斯密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担忧,但是他对公债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2 一些学者把斯密所看到的劳动分工引起的弊端视为异化(alienation),这是概念的误用或者说“时代错置”。如 Athol Fitzgibbons, Adam Smith's System of Liberty, Wealth, And Virtue,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95, PP. 153—160. E.G. West, Adam Smith and Alienation. Essays on Adam Smith, edited by A·S·Skinner and Thomas Wilson,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75, PP.541—552.
    3 斯密在《备忘录》中就明言,“甚至在最和平、最繁荣时期,只要人民有一丁点儿委屈的借口可以表示不满,政府总是不能得到他们的尊重。”,见C·R·Fay,Adam Smith and The Scotland of His Day,P.113.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册,第344—5页,弗格森对于分工引起劳动者的愚钝也有深刻的描述:艺术和专业分工使普通大众都“像一台发动机上的零件,不约而同的为一个目的而运作”;“许多手工艺术根本不需要能力……无知不仅是迷信之母,也是勤劳之母……制造业最繁荣昌盛的地方的人们最不注重思考,而且不花气力去想象。”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第200—201页。
    1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86页,根据奥尔德里奇的研究,在中世纪时,有些子女不是在自家而是被送到别家去受教育。这是当时的风尚。名门望族的宅院或富有的行会师父的住所较之微贱之家能提供更为丰富的实际锻炼。社会各阶层都曾采用这种方式。这种从小就远离家庭到异地接受教育的方式,在十八世纪依然存在,不过斯密正是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奥尔德里奇:《英国教育简史》,诸惠芳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2页。
    2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86页。
    3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86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42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42页。
    6 沃哈恩认为斯密提倡的是免费公共教育,这个说法不准确。帕特里夏·沃哈恩:《亚当·斯密及其留给现代资本主义的遗产》夏镇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67页。作者认同哈列维的观点,他认为,斯密主张国家应该负担起大众教育,埃利·哈列维:《哲学激进主义的兴起——从苏格兰启蒙运动到功利主义》,第267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20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42页。根据奥尔德里奇的研究,英国自中世纪以来针对穷人的慈善教育,在十八世纪受到批评,其中之一有伯纳德·曼地维尔,他怀疑对穷困劳动者的孩子教授读、写、算是否有意义。认为对于下层社会阶层的孩子来说,读书时间过长,意味着享受安逸过久,以后就无法适应劳动。1697年,约翰·洛克建议在教区建立工作学校,学生半工半读。丹尼尔迪福甚至主张取消贫民习艺所学校。教区中管理救济的人员也经常力图尽早尽快地让他们抚养的孩子去当“学徒”。斯密的上述主张,是力图矫正当时英国社会流行的过度功利、短视和非人道的思潮。奥尔德里奇:《英国教育简史》,第72—73页。
    3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336—337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42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42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54页。
    3 教会控制教育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基本特征。十八世纪初很盛行的慈善学校,得到了基督教会的赞助,主日学校基本上处于宗教的控制之下,随着当时人口的迅速增长、工业和都市迅速发展,从十八世纪八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主日学校运动,开始对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一种改革。奥尔德里奇:《简明英国教育史》,第39页、第73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30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31页。
    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32页。
    1 在苏格兰,学者们担任上流社会子弟的私人教师游学国外的情况很风行,斯密就作为私人教师陪同巴特勒公爵游学法国,约翰·穆尔停止在格拉斯哥行医而当上了汉密尔顿公爵的私人教师,罗特教授放弃在格拉斯哥大学的职位,给霍普顿勋爵家当家庭教师;弗格森陪同切斯特菲尔德伯爵游学海外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32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32页。到十七世纪八十年代,牛津和剑桥两校的招生人数开始减少,到十八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达到了最低点。部分原因是继续排挤持异议的新教徒和罗马天主教徒。这也反映了这两所大学未能成为非宗教的职业教育的场所。奥尔德里奇:《简明英国教育史》,第39页,第151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36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37页。
    6 1771年,发生了一件震动爱丁堡的事件。一个名叫利兹的人。虽在爱丁堡取得学位,但他的工作能力在伦敦医院受到怀疑,医院领导决定,他只有获得伦敦医学院的学位证书,才能继续工作,结果他未能通过考试,被解除了职务。这件事在伦敦和爱丁堡轰动一时。为了苏格兰人的声誉,巴克勒公爵在1774年当选为爱丁堡医学院的名誉评议员时,在评议会上提出了医学学位考试的问题,他试图竭尽全力消除苏格兰蒙受的耻辱。为此医学院起草了一份请愿书,请巴克勒公爵代交给政府,要求政府做出规定,凡是申请医学学位的人。必须提交一份证书,证明自己曾在正规医学院学习过两年,或专心研究过医学的所有分科,否则除名誉学位外,不授予医学学位。巴克勒公爵把该请愿书交给斯密。斯密反对该请愿书。他认为社会根本不可能精确检验医生的工作能力,如果私人教师的竞争受到压制,则更无法进行这种检验。因为,如果没有竞争,医学考试将象医学学位那样成为一种骗术,整个问题不过是大庸医和小庸医之间的争吵而已。
    1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245—249页;欧内斯特·莫斯纳、伊思·辛普森·罗斯(编):《亚当·斯密通信集》,第235—237页。
    2 欧内斯特·莫斯纳、伊恩·辛普森·罗斯(编):《亚当·斯密通信集》,第238—241页;另见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250—253页。
    1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97页。
    2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99页。
    3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200页。
    4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113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51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50页。彼埃尔·福斯指出,防止派系斗争是十八世纪政治哲学的一个根本问题.Pierre Force, Self-Interest Before Adam Smith: A Genealogy of Economic Science, P. 229.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51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54页。
    5 Donald Livingston, Hume on the Natural History of Philosophical Consciousness, in (edited by)Peter Jones: The 'Science of Man' i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Hume, Reid and Their Contemporaries.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89,.P.68.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54—5页;十八世纪把民众娱乐视为哲学争论的主题,当时日内瓦反对建立戏院,卢梭在一封致达兰贝尔的信中就提出支持日内瓦的反对戏院政策,认为这一政策最适合于建立在美德和宗教之上的小共和国的生活。
    2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71页。
    3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73页。
    4 斯密的这一个观点被米尔顿·弗里德曼完全吸收和发展。他认为,如果大多数公民没有一个最低限度的文化和知识,也不广泛地接受一些共同的价值准则,稳定而民主的社会不可能存在。教育在提高公民的文化知识和树立价值准则这两个方面,均会做出贡献。因此他把教育分成三类,公民的一般教育;学院和大学水平的学校教育;职业和专业学校教育。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张瑞玉译,1986年,第83—104页。
    5 不过,休谟认为政治家面临一个选择,那就是是鼓励还是阻止人们对自利的追求。假如他阻止它,公民将会贫穷,国家也许在军事上强大。假如他鼓励它,那么公民将会富裕,国家在军事上肯定强大,休谟:《休谟经典文存》,第67页。
    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69页。A.菲茨吉本认为斯密承认商业生活将会 削弱公民的社会义务和尚武精神,在《法学演讲》和《国富论》的有关军备的一章里他分析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紧跟在他对商业自由的辩护之后。但是奇怪的是斯密完全颠倒了他的立场。斯密在《法学演讲》中接受了托利党的观点,认为经济发展和国防需要之间存在冲突,并宣称人们微弱的美德感将会削弱商业国家的军事力量。与之相反,斯密在《国富论》中追随休谟的观点,声称财富本身会提供足够的军事势力。这是对斯密思想的误读。Athol Fitzgibbons: Adam Smith's System of Liberty, Wealth, And Virtue,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95. P121.
    1 杜格尔德·斯图尔特认为,“在斯密的著作中,不论是什么性质的题材,他很少错过纵情地从人性原则和社会环境去追溯他所描述的观点和制度的起源的机会”。见杜格尔德·斯图尔特:《亚当·斯密的生平和著作》,第31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60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61页。斯密在《演讲》中明确指出:“不管人们怎样不满常备军制度,在社会的某一阶段,它是不可缺少的。”见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268页。根据温奇的研究,斯密的老师哈奇森没有用专门的章节论“arms”;他研究民兵制度,是把它作为探讨立法者义务的一部分,即遵循古代的实践,通过使用所有公正而有效的方法,在人们中间发扬真正的美德天性,确立刚毅勇武的品质.Donald Winch, Adam Smith's Politics., PP.106-107.
    1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266—267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69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61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61页。不过,斯密并没有就商业社会里常备军的征募方式,即是采用强制征兵还是招收自愿兵,发表看法。20世纪的米尔顿·弗里德曼就这一问题做出了回答,他认为,在现代商业社会里,应该采取利用高薪吸引公民自愿加入军队的办法,使强制的驱使得以消除。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高榕等译,1991年,第97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62页。
    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69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63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62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63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65页。格里斯沃尔德指出了,斯密站在商业社会的视角上抛弃了古代补救尚武美德丧失的方法——建立民兵制度,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常备军,Charles L.Griswold, JR., Adam Smith and the Virtues of Enlightenment.P.301.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64—267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69页。可以说,经济自由确实腐蚀了社会生活中的其他有价值的特征。不过斯密暗示了,哲学家们在商业社会里有了获得悠闲和专业化的可能,因此他们应该创造性地思考出补救方法。Charles L. Griswold, JR., Adam Smith and the Virtues of Enlightenment.P.301.
    1 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123页。
    2 但是令苏格兰人气愤的是,在否决蒙特斯图尔特的议案时,却通过了允许爱尔兰建立民兵的议案。当时爱尔兰比苏格兰受到大英帝国更多的偏爱和信任。1786年继承这一事业的第二个拨火棍俱乐部也未能实现这一目标,直到1793年,苏格兰才建立自己的民兵组织。约翰·雷《亚当·斯密传》,第123页。不过,许多苏格兰人对民兵组织的国防能力依然看好,这尤以爱德华·吉本为代表。“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人为了加强海防,招募民兵,爱德华·吉本于1760年加入民兵组织,历时三年,直到1763年战争结束。吉本:《吉本自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3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69、p268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69页.菲茨吉本认为斯密承认一些常备军比其它的军队要好。但是他坚持认为常备军在军事上没有什么效率,只是在政治上却具有威胁性。这些考虑可能已经暗示了一个商业政权可能仅仅是稍纵即逝的,它将在下一个历史演进阶段被其敌人征服。AthoiFitzgibbons, Adam Smith's System of Liberty, Wealth, And Virtue,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95, p121—122.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71页。
    3 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陈玮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1页。
    4 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第10页。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71页。
    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69页。
    1 D.Forbes, Sceptical Whiggism, Commerce, and Liberty, In A·S·Skinner and Thomas Wilso ed. Essays on Adam Smith,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5, P. 183.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69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70页。另见《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268页。
    4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162页。
    5 埃利·哈列维:《哲学激进主义的兴起——从苏格兰启蒙运动到功利主义》,第153页。
    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70页。
    1 欧内斯特·莫斯纳、伊恩·辛普森·罗斯(编):《亚当·斯密书信集》,第345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43—344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43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44页。在论及民兵与常备军时,斯密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研究让人惊奇的历史上,他关注的是十八世纪政治学中一个标准的但有时又相当敏感的问题,而同时在更哲学化的作品中又回应了一个重要的主题,比较古代和现代关于美德(virtue)和公民身份(citizenship)的概念。Donald Winch, Adam Smith's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PP.103—104.
    5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第300页,第305页,第310页。
    6 Donald Winch: Adam Smith's Politics, P.104.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69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71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71页。
    4 斯密认为这也是文明国家的君主维持其尊严必备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74页。
    1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246—247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72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73页。
    4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73页。
    1 Donald Winch, Adam Smith's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P. 121.
    2 Bolingbroke, Works, volume Ⅲ, p174. See Donald Winch, Adam Smith's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P. 123.
    3 斯密对商业财富和土地财富也似乎表现出类似态度:“无论哪一个国家,通过工商业而获得的资本,除非其某一部分已在土地耕作与改良事业上得到保证和实现,总是极不确定的财产。说商人不一定是某一特定国家的公民,这句话真是不错。究竟在何处营业的问题,在他似乎没有多大意义;如果他们对甲国感到一种厌恶,哪怕顶微小,亦可使他把资本从甲国迁到乙国。跟着资本的迁移,资本所维持的产业亦必移动。在资本尚未散在地面上,成为建筑物,成为土地永久改良物以前,那资本决不能说属于某一国”(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册,第383页);“土地所有者,必然是其地产所在国的公民。资本所有者则不然,他很可以说是一个世界公民,他不一定要附着于那一个特定国家。一国如果要课以重税,而多方调查其财产,他就要舍此他适了。他并且会把资本移往任何其它国家,只要那里比较能随意经营事业,或者比较能安逸地享有财富。”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09页。
    1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下),商务印书馆,张雁深译,1997年,第323页。
    2 他所列出的“不利”清单与休谟所给出的很相似。一,如果外国人拥有大量债券,他们每年将从国家取得巨额的利息;二,这样长期负债的一个国家,兑换率必定很低;三,为支付公债利息所征的税,将使工人的劳动价格增长,因而损害了工业”;四,国家真正的收入竟取自勤劳者(指工商业者),而给予懒民(吃利息者),这就是说,把劳动的便利给予不工作的人。而把劳动的困难给予做工作的人。因此他认为,人们之所以会犯错误,是由于他们“以为一张代表一个国家债务的券就是财富的标志。因为他们想,只有一个富裕的国家能维持这么一种券而不致使国势衰微”。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下),第97页。
    3 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第83页。
    4 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第79页。
    5 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第81页。
    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74页;休谟对公债下的结论是:公债是国家“崩溃的种子”。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第84页。
    7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69页;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84页。
    8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第69页。
    1 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第82页;然而,休谟并不因为这个让步打算放弃对证券持有者的批评,即批评他们把其财产转移到世界任何地方。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89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91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78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82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84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385页。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92页。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08页。
    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25页,第426页。
    4 A.T.Peacock, The Treatment of the Principles of Public Finance in the Wealth of Nations, in Essays on Adam Smith, PP.553—67.
    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01页。
    6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61页。
    7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493页。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253页。
    1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于树生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00页。
    2 杜格尔德·斯图尔特:《亚当·斯密的生平和著作》蒋自强,钦北愚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7—49页。
    1 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商务印书馆,张瑞玉译,1986年,第10页。
    2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冯兴元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3 埃利·哈列维:《哲学激进主义的兴起》,曹海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95页。
    4 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廉运杰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10页。
    1.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1999.
    2.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1999.
    3. Essays on Philosophical Subject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0.
    4. Lectures on Justice, Police, Revenue, and Arms of Adam Smith, ed. Edwin Cannan, The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896.
    5. Lectures on Rhetoric and Belles Lettres, ed. J.R.Lothian, London, 1963.
    1.《道德情操论》,蒋自强,钦北愚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
    2.《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下),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3.《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下),杨敬年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4.《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军备的演讲》,坎南编,陈福生、陈振骅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5.《亚当·斯密通信集》,欧内斯特·莫斯纳、伊恩·辛普森·罗斯(编),林国夫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
    1. Berry, C.J., Social Theory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7.
    2. Billet, L. "the just economy: the moral basi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 In Review of social economy, 34(1976): 295—315.
    3. Roger Emerso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ed. Broadie.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4. Charles. L.Griswold, JR. Adam Smith and the Virtues of Enlighten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1999.
    5. Cropsey, J. Polity and Economy: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inciples of Adam Smith,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1957.
    6. Dwyer, J. The Age of Passions: An Interpretation of Adam Smith and Scottish Enlightenment Culture, Tuckwell Press, 1998.
    7. Europe, 1200-1850, ed. T.C.Smout, Edinburgh: J.Donald, p187—206, 1986. 8 Forbes, D. Hume's Philosophical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8. Fay, C.R. Adam Smith and The Scotland of His Day, Cambridge at The University Press, 1956.
    9. Fitzgibbons, A. Adam Smith's System of Liberty, Wealth, And Virtue,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95.
    10. Fleischacker, S. A Third Concept of Liberty: Kant and Adam Smith,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Jersey), 1999.
    11. Forbes, D. "Skeptical Whiggism, Commerce and Liborty", In Essays on Adam Smith, ed. Skinner, A.S.and Wilson, T., Clarendon Press. Oxford,1975.
    12. Force, P. Self-Interest Before Adam Smith: A Genealogy of Economic Scie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13. Gilmour, P. Philosophers of the Enlightenment, ed.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89.
    14. Gramp, W.D. "What Did Smith Mean by The Invisible Hand? " I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8: 3, p441-464, 2000.
    15. Hakkonssen, K. Natural Law and Moral Philosophy: From Grotius to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16. Hakkonssen, K.The Science of A Legislator: the Natural Jurisprudence of David Hume and Adam Smi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17. Hirschman, A. The Passions and the Interests: Political Arguments for Capitalism before its Truimph,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7.
    18. Hont, I.and Ignatieff, M. Wealth and Virtue,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19. Dwyer, J. Virtuous Discourse, Sensibility and Community in Late Eighteenth-Century Scotland, Edinburgh, 1987;
    20. Hope, V.M. Virtue by Consensus: The Moral Philosophy of Hutcheson, Hume, and Adam Smith,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89.
    21. Jack, M. Corruption and Progress: The Eighteenth Century Debate, New York: AMS press, 1989.
    22. Kerkhof, B. "A Fatal Attraction? Smith's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and Mandevill's Fable", In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16:3, (Summer 1995), PP.219—233.
    23. Jones, P. The 'Science Of Man' i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Hume, Reid and their Contemporaries,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89.
    24. Kerkhof, Bert. "A Fatal Attraction? Smith's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and Mandeville's Fable", In History of Politcal Thoughts 16: 2 (Summer 1995), PP.219—233.
    25. Macfie, A. L The Individual in Society: Papers on Adam Smith,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67.
    26. Minowitz. Profits, Priests and Princes: Adam Smith's Emancipation of Economics from Politics and Religi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27. Nicholls, D. "The Invisible Hand: Providence and the Market", In The Values of the Enterprise Culture: The Moral Debate, ed. Paul Heeles and Paul Morri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PP. 217—236.
    28. Pocock, J. G. A. The Machiavellian Moment, Florentine Political Thought and the Atlantic Republican Tradi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3.PP.462-505.
    29. Pocock, J.G.A. Virtue, Commerce, and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30. Rendall, J. The Origins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St.Martin's Press New York, 1978.
    31. Rothschild, E. "Adam Smith and the Invisible Hand", I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4:2, (May 1994), PP.319—322;
    32. Schuyler, The Fall of the Old Colonial Syst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45
    33. Scott, W.R. Adam Smith as Student and Professor, Glasgow University, 1937.
    34. Skinner, A.S. A System of Social Scienc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9.
    35. Skinner, A.S. and Wilson, T. Essays on Adam Smith,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5.
    36. Vivenza, G. Adam Smith and the Classics. The Classical Heritage in Adam Smith's Though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37. Winch, D. Adam Smith's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38. Winch, D. Riches And Poverty: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in Britain, 1750-183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39. Wootton, D. Republicanism, Liberty, and Commercial Society, 1649-1776, ed. Stanford Universty Press, 1994.
    1.约翰·雷:《亚当·斯密传》,胡企林,陈应年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
    2.杜格尔德·斯图尔特:《亚当·斯密的生平和著作》,蒋自强,钦北愚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
    3.D.D.拉波希尔:《亚当·斯密》,李燕晴,汪希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4.斯金纳:《亚当·斯密.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第三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
    5.休谟:《休谟经典文存》,瑜青主编,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
    6.休谟:《道德原则研究》.曾晓平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
    7.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陈玮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
    8.休谟:《休谟政治论文选》,张若衡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
    9.休谟:《人性论》(上、下),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
    10.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11.弗格森:《道德哲学原理》,孙飞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2.埃德蒙·柏克:《美洲三书》[M],缪哲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13.埃德蒙·柏克:《法国革命论》,何兆武、许振州、彭刚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14.埃德蒙·柏克:《自由与传统:柏克政治论文选》.蒋庆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
    15.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黄宜思、黄雨石译,商务印书馆,2004 年。
    16.爱德华·吉本:《吉本自传》,戴子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17.彭斯:《彭斯生日小诗366首》,邹必成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
    18.霍布斯.利维坦[M].黎斯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19.洛克.政府论:下册[M].瞿菊农,叶启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20.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肖聿,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下册,商务印书馆,张雁深译,1997年。
    22.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23.伏尔泰:《风俗论》中册,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24.伏尔泰:《哲学辞典》下册,王燕生,商务印书馆,1997年。
    25.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26.卢梭《爱弥尔》下册,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27.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28.潘恩,《潘恩选集》[M],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29.西赛罗.论老年 论友谊 论责任[M].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30.西塞罗:《有节制的生活》,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31.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3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3.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34.托马斯·孟:《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商务印书馆,袁南宁译,1965年。
    35.杜尔哥:《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唐日松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
    36.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商务印书馆,吴斐丹、张草纫译,1979年。
    37.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M].龚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38.列奥·斯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李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39.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王宇,王文玉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40.阿克顿.自由与权力.侯健,范亚峰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
    41.克里思托弗·贝里:《奢侈的概念》,江红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42.伊曼努尔·康德:《论教育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赵鹏译,2005年。
    43.维尔纳·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王燕平,侯小河译,2000年。
    44.E·卡西勒:《启蒙哲学》,顾伟铭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45.卡尔·贝克尔《十八世纪哲学家的天城》,何兆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46.韦伯:《韦伯作品集Ⅱ》,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7.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1朱泱、孙鸿敞等译,1996年。
    48.约瑟夫·克罗普西:《国体与经体——对亚当·斯密原理的进一步思考》,邓文正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49.爱德华·汤普森:《共有的习惯》,沈汉、王加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50.艾伯特·奥·赫希曼:《欲望与利益:资本主义走向胜利前的政治争论》,李新华、朱进东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51.大河内一男:《过渡时期的经济思想——亚当·斯密与弗·李斯特》,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52.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53.迈克尔·佩罗曼:《资本主义的诞生——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一种诠释》,裴达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54.埃利·哈列维:《哲学激进主义的兴起——从苏格兰启蒙运动到功利主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55.J.O.林赛(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七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乐瑞夫、严维明等译,1999年。
    56.埃利·哈列维:《哲学激进主义的兴起——从苏格兰启蒙运动到功利主义》,曹海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57.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于树生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58.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商务印书馆,张瑞玉译,1986年。
    59.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高榕、范恒山译,1991年。
    60.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冯兴元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61.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62.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下),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63.斯皮格尔.经济思想的成长(上、下),晏智杰等译,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64.拉齐恩·萨丽等.哈耶克与古典自由主义.秋风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
    65.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编》(上、下),商务印书馆,1987年。
    66.朱绍文:《经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67.许杰明.十七世纪的英国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68.吕大年.十八世纪英国文化风习考[J].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69.罗卫东.情感·秩序·美德——亚当斯密的伦理学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70.蒋自强、钦北愚、朱钟棣、沈凯章.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大师道德情操观——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内容概述.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商务印书馆, 1995年。
    71.奥尔德里奇:《简明英国教育史》,诸惠芳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
    72.王觉非:《近代英国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73.李宏图:《探讨“自由”的多重传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74.李宏图:《关于资本主义概念的考察》,《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第1期。
    75.李宏图:《为市场交换自由而辩护——巴斯夏的自由主义思想论述》,《浙江师大学报》,2001年第5期。
    76.李宏图:《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西方近代社会转型的历史经验及启示》,《探索与争鸣》,2000年第1期。
    77.李宏图:《经济自由原则的确立——西方近代社会转型的历史经验》,《探索与争鸣》,2000年第9期。
    78.李宏图:《苦难还是福祉——18、19世纪西方思想家关于工业文明的论争》,《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79.周保巍:《走向“文明”——休谟启蒙思想研究》(2004级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