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法上救助义务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不救助处于危险境遇下的他人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大陆法系的绝大多数国家都通过刑法规定了对他人的一般救助义务,也有一些国家则是通过民法来完成该问题的法定化。而英美法系国家由于长期坚持“无救助义务规则”,因此,立法上一直对此持否定态度,只是到了近现代才出现了一些松动。至此,在世界范围内围绕救助问题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立法例。在我国,救助义务被集中关注,源于刑法学界关于是否设立“见死不救罪”的激烈争论。近年来伴随着民法学界对不作为侵权研究的逐步深入,救助义务开始进入侵权法的视域。目前侵权法上关于救助义务的研究现状,不仅无法为纷繁复杂的见危不救个案提供民事裁决上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更无力对刑法学界关于见危不救犯罪化的抉择进行有效的回应。面对整个社会舆论呈现出对见危不救一边倒的情感倾向,本文试图在分享社会情感的同时,又尽量避免被其所左右,最终作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理性的立法抉择。本文除引言之外,分为五章内容。
     第一章,围绕论文所要讨论的核心问题“救助义务”进行基本阐述。鉴于救助义务的内涵是确立合情合理救助义务制度的前提,本文一开始就明确地将救助义务的研究对象限定在一般主体之间。在严格界定完救助主体之后,救助义务的产生情境便成为一个关键问题。通说认为救助义务是在他人遭受“危难”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关于“危难”的认定,本文采取了主客观统一的标准。即只有当明确意识到别人的生命和身体健康正遭受紧急威胁或重大伤害时,经自己判断认为有能力救助,且施救不会给自身或他人造成显著危险,才会产生法定的救助义务。救助义务与其他一切作为义务一样,在本质上都属于政策考量的结果,但仔细分析之后发现,救助义务还是存在一些有别于其他作为义务的特质。因此,在侵权法上承认救助义务的独立地位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这对于丰富与发展整个作为义务体系同样也至关重要。救助义务若想在侵权法上得以确立,成为人们应当的行为准则,它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作为支撑。本文认为狄骥的社会连带思想、费尔巴哈的合理利己主义以及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等闪烁的社会合作理念,都是侵权法上救助义务正当性的最好解释。
     第二章,围绕世界各国和地区丰富的学说理论和立法例,本部分对侵权法上救助义务进行了比较法上的探索。大陆法系的绝大多数国家在刑法上都完成了“恶撒玛利亚人法”的制定,确立了人们应对他人承担一般救助义务的立法模式。但由于“好撒玛利亚人法”的缺失,势必会使人们在施救时会产生种种疑虑与担心,进而严重地影响到救助义务规定的法律实效。尽管法国民法典对此也是如此,但法国人在司法实践中形成的一些著名判例,对欧洲大陆的其他国家还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英美法系关于一般救助义务的立场,则是经历了一个由完全拒绝到例外承认的缓慢演进过程。无论是近代还是现在,无救助义务规则在英美法系都是普遍存在的。无救助义务规则的例外情形,严格意义上来说,并非指美国几个州所制定的“坏撒玛利亚人法”,而是指的是它们关于特殊关系理论的阐述与运用。与此同时,美国法中“好撒玛利亚人法”立法范式更为后人所称赞。
     第三章,探究侵权法上救助义务的形成路径。在救助义务如何设计问题上,现如今自然而然地形成“赞成法定化”(赞成派)和“反对法定化”(反对派)。他们之间的争论与分歧固然有很多,但该问题的最终落脚点还是会回到“道德与法律关系”这一最古老的法哲学问题上。尽管该命题并不是讨论救助义务法定化的全部,但却是一个必须解决的基础性前提。本文认为,道德虽难以定义但却绝非不能表达,道德具有层次性,道德也不同于道德感。我们生活中救助他人的动机尽管会相当复杂,但可以肯定的是,慈善和友爱等人道主义情结在其中占据了相当的比例。通过救助行为让他人的状况得到改观或防止其进一步恶化,是一种典型的行善行为,属于较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因此对其进行法律强制要慎之又慎。当然也并非任何情形下陌生人间的救助问题都不可以进行法律上强制,例如涉及人类社会维存的一些基本道德要求就需要为法律所强制,否则便无法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这恰恰是英美法系中例外规则的生存土壤。
     第四章,本部分对侵权法上一般救助义务进行了实证考察。在法律一体化的背景下,不救助即侵权的制度安排俨然不再只是道德是否能为法律所强制的简单转化问题,我们无法回避侵权法实际运行的效果。文章以美国社会的真实情况为蓝本,关注救助与不救助形成机制。我们发现,在制定“恶撒玛利亚人法”的美国这几个州,救助义务法定化不但没有取得预想的增加救助人数的社会效果,相反为此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这是因为强制救助不仅会让救助行为的利他主义大打折扣,降低施救者的积极性,而且科以了社会公众高强度的注意义务。它不但会增加施救者的遇险伤害,还会影响到其事后配合调查。为此,文章指出,救助义务法则的目标应进行调整,不应再是简单地增加救助人数,而应是提高救助的质量和水平。在影响法律实效的原因分析上,守法和司法两大环节都出现了相当大的问题。在守法上,救助义务的法定化无视年龄、性别、社会阶层对救助行为抉择的影响,更忽略了救助行为选择可能带来的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不符合人性要求和“三常”理论的逻辑。在司法审判过程中,法院必然会面临着加害人、主观过错及其因果关系难以认定的三大难题,这也恰恰解释清楚在司法实践中很少出现相关判例的原因。
     第五章,通过对我国社会现实的思考,提出了侵权法上救助义务限定性考量的设想。今天中国社会的道德现状犹如曾经的中国经济法,在一片虚假的繁荣之后,回归了本我。当然,我们并不应对现实生活中的丑恶现象进行迁就。现代社会应在各种矛盾共存的基础上变得更加理性与宽容,我们对社会矛盾应选择更有利的方式加以控制和引导。尽管陌生人社会的出现确实呼唤着法律制度的形成,但使用何种法律介入以及用何种方式介入应引起立法者更深的思考。本文认为,英美法系的立法模式更适合中国,尤其是要将特殊关系人理论引入到我国侵权立法当中。我们在承认例外情形下存在救助义务的基础上,其他问题交由“好撒玛利亚人法”解决。中国的“好撒玛利亚人法”制定无需另起炉灶,完全可在降低见义勇为人性标准的情况下去完成。我们建议将见义勇为立法的保护对象扩大至一切对他人危难积极进行施救的人们,通过对见义勇为的立法改造来解决一切好撒玛利亚人的后顾之忧。
Whether someone who fail to rescue the other under risk is liable in law or not? Mostcountries of Civil Law have stipulated one's general duty to rescue the victim in the criminallaw, while some other countries have stipulated it in civil law. However, Owing to CommonLaw countries' long-term adhering to the no duty to rescue rule, the general duty to rescue hasalways been negative in legislation, not until near modern times it has changed a bit. So far, asto the general duty to rescue it has formed two distinct instance of legislation worldwide. InChina, as a result of the fierce debate in penal jurisprudence on whether to set one's no-actionwhen seeing others in danger as a crime, the general duty to rescue has drawn a lot of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with scholars of civil law science gradually investigating more onnonfeasance infringement, the duty to rescue has become a study subject of tort law. Thecurrent research actuality of duty to rescue in tort law can neither offer any guidance to civilverdict among numerous and complicated individual inaction cases, nor can it react positivelyto the hard choice on whether to make one's inaction a crime in penal jurisprudence. Thewhole public opinion is showing one-sided emotion incline one's inaction to rescue. However,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intends to take the same social emotion but also to avoid been misled,and finally to find a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legislation choice which suits the condition of ourcountry. Except of the introduction, the paper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As to the first chapter, it basically expounds on the duty to rescue, which is the coreissue of the paper. As the content of duty to rescue is the precondition of establishing a fairand reasonable system of duty to rescue, this paper in the first place definitely restrict thesubject investigated at general subject. After the strict definition of the subject of rescue, thesituation which will cause the duty to rescue then has become the key issue. Generallyspeaking, the duty to rescue arises when someone was under risk. As the cognizance of therisk, this paper adopts a single standard which concerns both subject and object. Namely,only if we are fully aware that other's life and physical health are suffering emergentmenace and significant injury, and after we make a careful judgment and we believe we canrescue and do no harm to ourselves or others, then there will arise the duty to rescue. Likeother duty, the duty to rescue is in itself a result of the policy considering and discussing,However, after a careful analysis we will find the duty to rescue still has some different particularity. Therefore, to regard the duty to rescue in the tort law as independence is notonly necessary but feasible as well, it is also of crucial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llthe whole duty system. To establish its position in the tort law and become people's standardof behavior; the duty to rescue is subjected to have definite theory support. The author of thepaper thinks the social joint theory of Duignit, the reasonable egoism of Feuerbach and themutualism theory of Kropotkin all share the social cooperation concepts, which best explainthe duty to rescue in tort law.
     The second chapter surrounds the theory and instance of legislation in all nations andregions across the world. It probes the duty to rescue in compares. Most countries of CivilLaw have established Bad Samaritan Law in criminal law and the legislation mode that oneshould assume general duty to rescue.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Good Samaritan Law,people may have various worry while rescuing others, which severely affects the duty torescue to come into law. Although the French Civil Laws is also like this, the Frenchman didformed some famous case of court decisions in juridical practice, which produced greatinfluence on other continental nations. Anglo-American law system has gradually changedtheir standpoint on the general duty to rescue from complete negation to exceptionalacceptance, although in a very slow process. However in the past or now, no duty to rescuerule has always been existed in the Anglo-American law system. The exceptional case of noduty to rescue rule, strictly speaking, does not refer to all the states instituting Bad SamaritanLaw, instead it refers to the their explan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special relation.In the meanwhile, the legislation normal form of Good Samaritan Law in American law ishighly praised by the later generation.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paper explores the form path of duty to rescue in tort law. Asto the issue on how to design the duty to rescue, opinions divided. Some think the duty torescue should be legalized while others oppose the idea. Indeed, there are many disputes anddivergences, but the issue is bound to be arou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ity and law,which is the oldest issue of legal philosophy. Though this proposition is not the whole part ofthe discussion in the legalization of duty to rescue, it is the fundamental precondition which isnecessary to be solved. This paper holds the opinion that although morality is hard to defineyet possible to communicate, and morality possesses hierarchy, it is different from moralsense. The practice of one to rescue others may be not out of altruism, however, One'ssympathy and the feeling of humanism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in his/her decision to rescue.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morality hierarchy, the rescue among general subject shouldnot belong to the minimal morality. Therefore, to execute legal compulsion must be morecautious. Of course, it doesn't mean all rescues by strangers can not be executed by legalcompulsion, for example, some elementary morality related to human beings' socialsustainment should be executed by legal compulsion, otherwise stable social order will notform, which is the very existing soil of Anglo-American law system.
     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 paper conducts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general duty torescue in tort law. In the background of legal integration, the system of not rescue equalingtort is almost no longer the issue of whether morality can be simply transformed into the forceof law, and we can not avoid the operational effect of tort law. The paper takes the actualsituation of America society as original version and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formation ofrescue and not rescue mechanisms. As we find that in those American states that institutedBad Samaritan Law, the legalization of duty to rescue didn't achieve the anticipatory socialeffect, increase of rescuing people. Instead, they paid a substantial cost for that. That'sbecause the forced duty to rescue not only greatly reduces the altruism, but depresses thesavers' enthusiasm as well. Furthermore, it requires the public more duty to notice. It will notonly increase the risk of saver but may affect the savers' cooperation on the afterwardsinvestigation. For this reason,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duty to rescue rule should adjustits target instead of simply increasing the aiding people, it should increase the quality andlevel of rescue. As to the analysis of cause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duty to rescue rule, thereare substantial problems in both sections of law-abiding and administration of law. As thelaw-abiding,the legalization of the duty to rescue take little consider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the social choices among different ages, genders and social classes, it even the possible risksbrought by the saving behaviors. In a sense, it doesn't match with the humanity requirementand logic of common sense common feeling and common reason. In the process ofadministration of law, the court surly will meet three problems of offender, subjective faultand the hard causality cognizance, which exactly explain the reason why there were fewrelative judicial precedent in the juridical practice.
     The fifth chapt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considering the duty to rescue in a restrictiveway after thinking about our nation's reality. Today, like China economic law experienced inthe past, the social morality of China is returning to its nature after a illusory boom. However,this doesn't mean that we should give loose to the vicious phenomena, neither should we the harm to public morality by individual morality. The modern society should become more andmore rational and tolerant on the basis of coexistent contradiction, and choose more favorablemanners to guide and control the situation. Although the appearance of a stranger society doesrequire the formulation of proper law, it may be taken into deep consideration of what law totake and how to practice the law by legislators. This paper takes the view that the legislationscheme of Anglo-American law system better fits our country; in especial we shouldintroduce the special relation people into our nation's legislation. On the basis of admitting theduty to rescue in some special circumstances, other problems may be handed to the GoodSamaritan Law. The Good Samaritan Law in China may not be formulated in a new a way,we can simply complete it by lowering the standard of brave act for a just cause. We suggestthat the practicing range of the law on brave act for a just cause should be enlarged to all thepeople who rescue others under risk, by which we can solve the problems brought by theGood Samaritan Law.
引文
1Steven J.Heyman,“Foundations of the Duty to rescue”, Vanderbilt Law Review, vol.47,1994, P675.
    6[法]莱昂·狄骥:《公法的变迁法律与国家》,郑戈、冷静译,辽宁: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72-73页。
    7张中秋,杨春福,陈金钊编著:《法理学——法的历史、理论与运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2页。
    8[美]迈克尔·奥克肖特:《哈佛演讲录——近代欧洲的道德与政治》,顾玫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12参见梁慧星:《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25—26页。
    13赵万一:《商法基本问题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58页。
    141840年3月18日,该船搭乘11名人员从缅甸州出发驶往古巴,航行一周后遭遇海上风暴的袭击,船员和乘客的生命危在旦夕。所有的人竭尽全力地抓住一切能抓的东西进行自救,经过4天的苦苦等待终于迎来了救助他们的船只,可惜的是已有6人因体力不支已死亡。人们不敢相信4天竟没有过往的船只,人们的疑虑也是不无道理的,因为该船的航线不仅在陆地上是可见的,而且该航线也是美国最繁忙的航线之一。事实是,期间共有23艘船经过他们却都未给予施救,而这些未施救的船按照当时普通法的精神是没有任何责任的。参见张丽英主编:《海商法》,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274页。
    15[加]威廉·台特雷:《国际海商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页。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301条规定“承运人在运输过程中,应当尽力救助患有疾病、分娩、遇险的旅客”。《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家庭法》第4条规定“夫妻应当相互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17谢怀栻:《外国民商法精要》,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4—6页。
    18周佳念:“经济人、制度人假设及民法上的人”,《私法研究》(第2卷),吴汉东主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31页。
    19胡玉鸿:“弱者与法治视野下的社会公平”,《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暨“法治与社会公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江苏苏州,苏州大学,2006年7月16日,第180页。
    21史尚宽:《债法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3页。
    22熊选国:《刑法中行为论》,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35页。
    23有学者认为“不作为的侵权行为,是采用消极的方式损害他人的行为。”参见刘士国《现代侵权损害赔偿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64页;有学者认为“消极不履行法定的作为义务,导致受害人损害的,为消极加害行为。”参见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有学者认为“不作为的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在某种情况下,负有特定的作为义务而不履行其义务,并致他人损害。不作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行为人应对损害结果负责。”参见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0页。
    24李开国,张玉敏主编:《中国民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1页。
    25洪福增:《刑法理论之基础》,台湾:三民书局1977年版,第56页。
    261996年,陈某某和其妻在渔船码头上拜祭燃烧纸钱,在没有看清是否已完全烧尽的情况下,陈某某竟然将仍带有零点火星的灰烬倒入海岸水中,导致留有油污的水面燃烧起火,致使停靠在附近的全部渔船烧毁,造成800万新台币的经济损失。其中,4778500新台币的损失已按照保险法由保险公司理赔,并受让损害赔偿请求权,援引保险法和债权让与的规定,诉至法院请求陈某某和其妻连带赔偿4778500新台币,并支付法定迟延利息。参见2001年度台上字第1682号判决,转引自曾世雄:《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27蔡唱:《不作为侵权行为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95页。
    28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一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1页。
    29[美] R·M·克朗:《系统分析与政策科学》,陈东威译,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1985年版,第34页。
    30[美]博西格诺:《法律之门》,邓子滨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379页。
    31[德]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42页。
    32James Barr Ames,“Law and Morals,” Harv.L.Rev., Vol.22,1908, pp111-113.
    33Martin Gansberg,“38Who Saw Murder Didn’t Call the Police,” N.Y.Times, Mar17,1964, p1.
    34“戴安娜王妃男友之父要求英国政府重查车祸事件”,http://news.sohu.com/68/16/news214711668.shtml,2011年12月10日访问。事发后,法国预审法官对在事故现场拍照的记者提出罪名为“见危不救、过失杀人和过失伤人”的指控。
    35“钓鱼好友落水见危不救”,参见http://news.qq.com/a/20050722/000996.htm,2011年1月15日访问。
    36“停车五分钟见危不救扬长去可怜三少女孤立无援酿悲剧”,http://www.sina.com.cn,2011年1月20日访问。
    41参见王利明教授:《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7页;王泽鉴教授:《侵权行为法(第一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42参见蔡唱:“论旁观者的不作为侵权行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73页;赵万一,蒋英燕:“论不作为侵权及其法律完善”,《北方法学》,2010年第1期,第36页;杨垠红:“侵权法发展的新趋向——不履行救助义务之责任”,《美中法律评论》,2005年第10期,第72页。
    44Jessica R. Givelber,“Imposing Duties on Witness to Child Sexual Abuse: A Futile Response to Bystander Indifference,”Fordham L. Rev.,Vol.67,1999, p3169.
    45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2004年版,第390页。
    47赵婷阳:《人之长情》,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48[日]曾根威彦:《刑法学基础》,黎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24页。
    51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31页。
    52肖敏:“紧急避险比较研究”,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年毕业,第13页。
    55张开城:“道德选择与情景效应”,《齐鲁学刊》,1994年第6期,第51页。
    56杨孝志:“围观现象心理探源与克服”,《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0期,第49页。
    57池应华:“见死不救行为的事实认定与法律评价”,《法商研究》,2005年第6期,第12页。
    58俞国良:“社会认知视野中的亲社会行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第21页。
    59Martin S. Greenberg R Barry Ruback, Social Psychology of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New York: Kendall/HuntPublishing Company,1982, pp30—37.
    60刘晓敏:“亲社会行为与利他主义”,《心理学探析》,2003年第3期,第60—61页。
    61过错的认定是侵权法上的一个核心问题,关于过错的认定标准经历了一个从主观向客观转变的过程。参见黄海峰:“违法性、过错与侵权责任的成立”,载《民商法论丛》第17卷,梁慧星主编,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62谢望原,季理华:“见危不救入罪的期待可能性问题研究”,《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78页。
    63《民法通则》第109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2条、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第6条。
    642002年《上海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办法》:“见义勇为是指个人为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制止违法犯罪、协助有关机关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以及抢险救灾的行为。”2002年《江苏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见义勇为指的是(1)在国家、集体利益和他人生命财产受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时,挺身而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2)在抢险救灾中,不顾个人安危,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他人生命财产,表现突出的;(3)其他见义勇为事迹突出的。”2004年《吉林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见义勇为指公民在法定职责或者约定义务之外,为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与正在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等行为。”2005年《重庆市鼓励公民见义勇为条例》规定:“见义勇为是指不负有特定职责的公民,为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置个人的安危于不顾,挺身而出,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行为。”
    67蔡唱博士:《不作为侵权行为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201页。
    68杨垠红博士:“侵权法发展的新趋势——不履行救助义务之责任”,《美中法律评论》,2005年第10期,第74页。
    69学术界有人主张,见义勇为的对立面就是见危不助,它们是一条轴线上的两极。参见范忠信:“见危不救:外国法及我国旧法的启示”,《法制日报》,1999年7月22日,第7版。
    70范进学:“法治需要的道德支柱”,《法制日报》,2001年3月4日,第11版。
    74黎晓婷译:“再论Tarasoff一案”,《侵权法上作为义务研究》,张民安主编,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76英国多诺桂女士与一位朋友去一家咖啡厅,该朋友给她买了一瓶姜啤酒,多诺桂太太喝完啤酒后,发现在这只不透明的瓶子里居然有一只未完全腐烂的蜗牛。多诺桂太太看着这蜗牛,想想已经进肚的啤酒,焦虑不安,以致遭受身体不适。她起诉了制造商,认为他们有责任去发现蜗牛,防止其外壳不进到啤酒里去。贵族法院的简单多数认为,制造商有责任采取合理的注意。参见钱泳宏:“‘不朽’的蜗牛——多诺休诉斯蒂文森案述评”,《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80页。
    77《侵权法重述(第一版)》明确的规定“如果一个人直接或间接向另一个人提供某物,而事实上提供人知道或有理由知道由于接受人的年轻、缺乏经验或其他原因致使他在使用其提供的物品时,会对其自身或其他人造成身体伤害,那么,提供者就要为由此而产生的伤害承担责任”。参见张民安:《侵权法报告》(第1卷),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78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139页。
    79黎宏:“见死不救行为定性的法律分析”,《法商研究》,2002年第6期,第30页。
    80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3—66页。
    81中国民商法专题研究报告小组:“侵权法上的作为义务在我国司法判决中的运用”,《民商法学家》(第2卷),张民安主编,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8—443页。
    82[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下卷),张新宝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61页。
    85习荣华主编:《法律之解释与实用》,台湾:汉林出版社1984年版,“前言”第2页。
    86涂尔干将人类社会的连带关系分为机械连带和有机连带。前者是建立在同质的价值和行为、强烈的社会约束、对传统和亲属关系的忠诚之上的;后者则是建立在专业化和劳动分工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各个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之间的相互信赖关系之上的。参见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页。
    87狄骥:《国家、客观法和实在法》,转引自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95页。
    88社会的发展会加剧不平等性,且这种不平等性呈现不可转换的特征。私有制是制造一切不平等的根源,只有到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才会实现实质意义上的平等。
    89狄骥:《国家、客观法和实在法》,转引自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97页。
    90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476页。
    91[德]费尔巴哈:“幸福论”,《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上卷),荣振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80页。
    92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456~460页。
    93[德]费尔巴哈:“幸福论”,《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上卷),荣振华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79页。
    94《礼记·礼运》提出:“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孤寡孤独废疾者皆老有所养。”《孟子·滕文公章句》中提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墨子·兼爱》提倡“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若饥则得食,寒则得衣,乱则得治,此安生生。”
    96[俄]克鲁泡特金:《互助论》,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8页。
    97[俄]克鲁泡特金:《互助论》,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63页。
    98王武龙译:“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3期,第94页。
    99苏永钦:《走入新世纪的私法自治》,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100实际上,古埃及法和古印度法也有关于救助义务的法律规定,违反者将受到惩罚。参见F. J. M. Feldbrugge,“Goodand Bad Samaritans: a Comparative Survey of Criminal Provisions Concerning Failure to Rescu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Comparative Law, vol.14,1965, p632.
    101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到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其衣裳打个半死,扔下他走了。偶然有一个祭司从这条路下来,看见他就从那边过去了。又有一个利末人来到这地方,看见他也照样从那边过去了。唯有一个撒玛利亚人来到这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他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顾他。第二天他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说:“你且照顾他所需费用我回来必还你。至此,好撒马利亚人故事在西方国家已被广为传颂。参见中国基督教协会、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印:《旧新约全书(新约)》,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8页。
    103徐国栋:“见义勇为立法比较研究”,《河北法学》,2006年第7期,第6页。
    104《俄国刑法典》第998条规定:“如果一个基督教徒冷酷无情,不施行照料,导致孤立无助的人死亡,他将受到其精神当局命令的教会法惩罚。”参见叶慧娟、徐留成:“见危不助犯罪化立法比较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第84页。
    105参见F. J. M. Feldbrugge,“Good and Bad Samaritans: a Comparative Survey of Criminal Provisions Concerning Failure toRescu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vol.14,1965, p684.
    106叶慧娟、徐留成:“见危不助犯罪化立法比较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第84页。
    107《瑞士民法典》第159条第3款规定“配偶双方互负扶助义务”。参见殷生根、王燕译:《瑞士民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6页。
    108参见《泰国刑法典》,吴光侠译,谢望原审校,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6页;《越南刑法典》,米良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赵秉志主编:《澳门刑法典澳门刑事诉讼法典》,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0页。
    110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5页。
    111张乃根:《西方法哲学史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48页。
    113《俄罗斯联邦刑法典》第125条规定“如果犯罪人有可能对该人给予救助并对他负有照顾义务,或者是犯罪人自己使之处于有生命或健康危险的状况之中的,处……。”参见黄道秀译:《俄罗斯联邦刑法典》,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页。1141954年《法国刑法典》第63条第2款:“能够救助且救助对自己或他人没有危险,却故意不救助正在遭受危险的人或不为其获得帮助的,处三个月以上五个月以下的监禁,并处360到15000法郎的罚金。”1994年《法国新刑法典》第223-6条规定:“任何人能立即采取行动阻止侵犯他人人身之重罪或轻罪发生,且这样做对其本人或第三人并无危险,而故意放弃采取此种行动的,处5年监禁并科75000欧元罚金。任何人对于处于危险中的他人能够个人采取行动,或者能唤起救助行为,且对其本人或第三人均无危险,而故意放弃给予救助的,处前款同样之刑罚。”第223-7条规定:“任何人故意不采取或故意不唤起能够抗击危及人们安全之灾难的措施,且该措施对其本人或第三人均无危险而不行为者,处2年监禁并科30000欧元罚金。”参见罗结珍译:《法国刑法典》,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115参见F. J. M. Feldbrugge,“Good and Bad Samaritans: a Comparative Survey of Criminal Provisions Concerning Failure toRescu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vol.14,1965, p655.
    116Edward A. Tomlinson,“The French Experience with the Duty to Rescue: A Dubious Case for Criminal enforcement,” L.sch. J. Inti&Comp. L, Vol.64,2000, pp462-63.
    117F. J. M. Feldbrugge,“Good and Bad Samaritans: a Comparative Survey of Criminal Provisions Concerning Failure toRescu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vol.14,1965, p658.
    118Edward A. Tomlinson,“The French Experience with the Duty to Rescue: A Dubious Case for Criminal enforcement,” L.sch. J. Inti&Comp. L, Vol.64,2000, p483.
    119《德国刑法典》第28章“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第323条:“在意外事故、公共危险或共同危机发生之时,根据行为人当时的情况急救有可能,尤其是对自己无实质危险并且不违反其他重要义务,他却没有提供帮助的,处1年以下监禁或罚金。”参见徐久生、庄敬华译:《德国刑法典》,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218页。
    121《德国民法典》第823条规定:“因故意或过失不法侵害他人的生命、身体、健康、自由、所有权或其他权利者,对被害人的负赔偿损害的责任。违反保护他人为目的的法律者,负有相同的责任。”第826条规定:“以违反善良风俗的方法对他人故意施加损害的人,对受害人负有赔偿损害的义务。”参见陈卫佐译:《德国民法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96页。
    122谢怀栻:《外国民商法精要》,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37页。
    125参见John P. Dawson, Rewards for the Rescue of Human Life? The Good Samaritan and the Law, New York: Doubleday&Company, INC.,1966, p68.
    126根据《瑞士债法典》第422条规定,在管理他人的事务中所产生的费用以及所受损的利益都可以要求受益人进行返还。参见吴兆祥译:《瑞士债法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76页。
    127《西班牙刑法典》第489条规定:“对于身陷明显、严重危险并欠缺保护的人,如果行为人能够救助且对其自身或第三人没有危险,却不救助无助者的,处以拘留或5000到10000西班牙银币罚金。自己不能够救助而不向他人立即求助的,处以同样的刑罚了。”《西班牙刑法典》第12章违反司法管理类大罪之下的第450条规定了“不履行制止犯罪的义务或者助长迫害罪”。参见潘灯译:《西班牙刑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2页。
    128参见Melody J. Stewart,“How Making the Failure to Assist Illegal Fails to Assist: An Observation of ExpandingCriminal Omission Liability,” American Journal of Criminal Law, Vol.25,1998, p410.
    129徐国栋:“见义勇为立法比较研究”,《河北法学》,2006年第7期,第7页。
    130曹子丹译:《苏俄刑法典》(1978年修订版),北京政法学院刑法教研室印1980年,第63页。
    132[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下卷),张新宝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133[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下卷),张新宝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134唐晓晴译:《葡萄牙民法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7页。
    136《葡萄牙民法典》第486条规定:“基于法律或法律行为有义务实施一项行为而未实施的,如果还符合其他法定要件,单纯的不作为也导致赔偿损害的债”。该条的内容和精神类似于《澳门民法典》第479条。参见赵秉志总编:《澳门民法典》,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8页。
    137《捷克斯洛伐克刑法典》第227条第1款规定:“面对别人身陷危险,施救者在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不予施救,处以6个月以下的有期徒刑。”参见陈志军:《捷克斯洛伐克刑法典》,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7页。
    138《捷克斯洛伐克民法典》第415条、416条规定:“每个人都有义务防止对他人健康和财产造成损害。”“关于有发生重大损害的情形向有关机关提出警告的义务,是普遍义务。为防止损害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时候,除这样做对重大妨碍或因此会使防止损害的人或他人的近亲属遭受严重危险的情形外,应当立即采取这种措施……”。参见陈汉章译:《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民法典》,北京: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第101页。
    140《魁北克民法典》第1471条规定:“如一人前来帮助他人,或因非自利的动机为他人利益无常处置财产,该人被免除对此等处置可能引起的损害的所有责任,但该损害归因于其故意或重大过失的,不在此限”。参见孙建江等译:《魁北克民法典》,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5页。
    141参见Andre Tune, The Volunteer and the Good Samaritan, New York: Doubleday&Company, INC.,1966, p57.
    143Restatement (third) of Torts§37, comment m (2004).
    144“义务”和“责任”尽管在英文中都翻译为obligation,但两者在法律上还是存在明显的区别。有关论述参见李开国:《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
    147[英]约翰·密尔:《论自由》,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0页。
    148[英]约翰·密尔:《论自由》,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85页。
    151[加]威廉·台特雷:《国际海商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57页。
    152Amelia H. Ashton,“Rescuing the hero: The ramifications of expanding the duty to rescue on society and the law,” DukeLaw Journal, Vol.4,2009, p63.
    153中国基督教协会、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印:《旧新约全书(新约)》,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9页。
    154.殷志良译:“侵权法上作为义务产生的根据——美国侵权法复述(第3版)对作为义务的规定”,《民商法学家》(第2卷),张民安主编,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页。
    155Amelia H. Ashton,“Rescuing the hero: The ramifications of expanding the duty to rescue on society and the law,” DukeLaw Journal, Vol.4,2009, p55.
    156张文显:《当代西方法哲学》,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13页。
    157邓正来:《哈耶克法律哲学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158严存生:《法律与自由》,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44页。
    159埃姆斯功利主义思想对其之后的边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造就了功利主义法学流派的形成。边沁同样认为容易的救助应该在法律上确立。参见Ernest J. Weinrib,“The Case for a Duty to Rescue,” The Yale Law Journal, Vol.90,1980,p280.
    160Ames,“Law and Morals,” Harv. L. Rev., Vol.22,1908, p110.
    161参见王国华:《海事国际私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64页。
    162参见徐国栋:“见义勇为立法比较研究”,《河北法学》,2006年第7期,第9页。
    163Ernest J. Weinrib,“The Case for a Duty to Rescue,” The Yale Law Journal, Vol.90,1980, p311.
    164Melody J. Stewart,“How Making the Failure to Assist Illegal Fails to Assist: An Observation of Expanding CriminalOmission Liability,” American Journal of Criminal Law, Vol.25,1998, p390.
    166转引自赵万一:《商法基本问题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167杨垠红:“侵权法发展的新趋向——不履行救助义务之责任”,《美中法律评论》,2005年第10期,第38页。
    170韩德培主编:《人权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80页。
    172徐振雄:《法治视野下的正义理论》,台湾: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195页。
    173张民安主编:《民商法学家》(第2卷),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页。
    174《美国侵权责任法重述》就是最终的成果,参见杨垠红博士:“侵权法发展的新趋势——不履行救助义务之责任”,《美中法律评论》2005年第10期,第49页。
    175Amelia H. Ashton,“Rescuing the hero: The ramifications of expanding the duty to rescue on society and the law,” DukeLaw Journal, Vol.4,2009, p80.
    176在英国,施救者因救助他人遭受损失的,法院不仅给予了物质损失赔偿,而且给予精神损失赔偿。参见徐国栋:“见义勇为立法比较研究”,《河北法学》,2006年第7期,第6页。
    179Melody J Stewart,“How making the failure to assist illegal fails: An observation of expanding criminal omissionliability,” American Journal of criminal Law, Vol.25,1998, p390.
    180Haw. Rev. Stat. Ann.633-1.6
    181Minn. Stat. Ann.604A.01$(West1997)
    182R. I. Gen. Laws§11-56-1(1997)
    183Vt. Stat. Ann. Tit.12,$519(a)(1999)
    184Wis. Stat. Ann.§940.34(West1997)
    185Amelia H. Ashton,“Rescuing the hero: The ramifications of expanding the duty to rescue on society and the law,” DukeLaw Journal, Vol.4,2009, p71.
    187《孟子·公孙丑上》
    188张乃根著:《西方法哲学史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8页。
    190Aaron Kirschenbaum, J. D,“The Bystander’s Duty To Rescue In Jewish Law,” The Journal of Religious Ethics, Vol.6,1980, pp204-226.
    191何勤华:《外国法制史》,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87页。
    192[澳]维拉曼特:《法律导引》,张智仁,周伟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9页。
    194[英]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34页。
    196[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9页。
    197叶蓬:“道德义务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毕业,第99页。
    198李开国:《民法总则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00页。
    199张恒山:《义务先定论》,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0页。
    200[英]边沁:《立法理论》,李贯方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
    201范忠信教授的立场也经历了一个从谨慎到完全支持的转变,他在1997年与1999年所持的立场并不相同。参见范忠信:“国民冷漠、怠责与怯懦的法律治疗”,《中国法学》,1997年第4期,第70页;范忠信:“见危不救:外国法及我国旧法的启示”,《法制日报》,1999年7月22日,第7版。
    202芦光:“道德入律之我见”,《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77页。
    203固有法与传来法是对法的一种分类,它们在法律继承与借鉴过程中意义不同。传来法具有高度的跨地域和跨意识形态性,可以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进行自由的流动,有关市场经济的法律一般都属于这一类。正因为此,我国在合同法的起草过程中大量的借鉴国外和国际的立法例。参见卓泽渊:《法学导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66页。
    204李健、任成玺:“道德义务不应成为我国不作为犯罪中作为义务的来源”,《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第79页。
    205在西方法哲学中,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这一论题主要涉及到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1)法律和道德的区别与联系;(2)法律和道德有无逻辑上或概念上的必然联系;(3)道德的法律强制;(4)对法律的道德批评和与此相连的服从法律的道德义务;(5)如何处理法律与道德的矛盾和冲突。参见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34页。
    206[美]波斯纳:《道德和法律理论的疑问》,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22页。
    207[美]波斯纳:《道德和法律理论的疑问》,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4页。
    208[美]柯恩:“当代英美法理学和法哲学”,《法学资料》,吉林大学法律系资料室编印,1982年第3期,第49页。
    209[意]布鲁诺·莱奥尼:《自由与法律》,秋风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210[美]蒂洛:《伦理学》,孟庆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211颜厥安:“法与道德——由一个法哲学的核心问题检讨德国战后法思想的发展”,《政大法学评论》,2006年第47期,第4页。
    212[美]迈克尔·沃尔兹:“厚与薄——道德论证的内与外”,《20世纪西方理论学经典——伦理学前沿:道德与社会》,万俊人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0页。
    213富勒将道德分为“义务道德和愿望道德”,哈特将道德分为“基本道德和非基本道德”,博登海默将道德分为“第一类道德和第二类道德”。尽管他们的提法和名称不一,但传递的都是道德具有高低层次性的信息。具体阐述参见[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郑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43页。[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7页。[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73-375页。
    214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341页。
    215[美]庞德:《法律与道德》,陈林林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页。
    216[英]丹尼斯·罗伊德:《法律的理念》,张茂柏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217[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82页。
    218[美]庞德:《法律与道德》,陈林林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0页。
    2201957年该委员会向英国议会提交的调查报告中指出,法律应保持谦抑和克制,对属于私人事务的同性恋和卖淫行为不应干涉。转引自[英]霍根:《英国刑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221为了很好地回应沃尔芬委员会的报告,德夫林对其中的三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回答:第一、社会是否有权利对道德问题做出判断?第二、如果社会有权利作出道德判断,它也有权利使用法律武器强制实行它的道德判断吗?第三、如果社会有权利使用法律武器强制实行它的道德判断,社会是否应该在所有情况下或仅在某些情况下使用法律武器?如果只是在某些情况下使用法律武器,那么他根据什么原则去区分不同的情况?参见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55页。
    222[英]哈特:《法律、自由与道德》,支振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224刑法在各个国家几乎都家喻户晓,人们一提到法律都会想到自己国家的刑法。刑法的独特气质在于其具有最强的强制力。国家甚至可以通过刑罚剥夺掉一个人的生命和终生自由,其强制力最强世界公认。
    225梁根林:《刑事法网:扩张和限缩》,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
    226哈特认为只要不对他人造成损害,个人有权根据自己的选择做任何事情。只有出于防止对他人的客观损害的考虑,才能使国家和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干预正当化,国家和社会不应当根据行为本身的对错对行为作出判断,在存在着同意以及没有伤害的场合不应当犯罪化。参见[英]哈特:《法律、自由与道德》,支振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72页。
    227在英美法系的救助法定化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就曾经有人对撒玛利亚人进行过分类,依次为最小限度体面的撒玛利亚人、好的撒玛利亚人、非常好的撒玛利亚人、高尚的撒玛利亚人。参见Joel Feinberg, The Moral and LegalResponsibility of the Bad Samaritan, San Francisco: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0, pp145-149.
    228[英]密尔:《论自由》,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46页。
    229[美]庞德:《法律与道德》,陈林林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3页。
    23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9页。
    232徐国栋:“见义勇为立法研究”,《河北法学》,2006年第7期,第10页。
    233PhilipW.Romohr,“A Right/Duty Perspective On The Legal And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The No-Duty-To-RescueRule,” Duke L.J., Vol.55,2008, p1025.
    234董昕:“见义不为现象的法律救治”,《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第96页。
    235David A. Hyman,“Rescue Without Law: An Empirical Perspective on the Duty to Rescue,” Tex. L. Rev., Vol.84,2006, p653.
    236Smith.patricia,“The Duty to Rescue and the Slippery Slope Problem,” Social Theory&Practice, Vol.16,1990, P120.
    237张民安:“侵权法上作为义务的比较研究”,《民商法学家》(第2卷),张民安主编,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4页。
    238David A. Hyman,“Rescue Without Law: An Empirical Perspective on the Duty to Rescue,” Tex. L. Rev., Vol.84,2006, p661.
    239Smith.patricia,“The Duty to Rescue and the Slippery Slope Problem,” Social Theory&Practice, Vol.16,1990, P128.
    240David A. Hyman,“Rescue Without Law: An Empirical Perspective on the Duty to Rescue,” Tex. L. Rev.,Vol.84,2006,p658.
    241PhilipW.Romohr,“A Right/Duty Perspective On The Legal And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The No-Duty-To-RescueRule,” Duke L.J., Vol.55,2008, p1037.
    242David A. Hyman,“Rescue Without Law: An Empirical Perspective on the Duty to Rescue,” Tex. L. Rev.,Vol.84,2006,p660.
    243徐爱国:《名案中的法律智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9页。
    244殷志良译:“侵权法上作为义务产生的根据——美国侵权法复述(第3版)对作为义务的规定”,《民商法学家》(第2卷),张民安主编,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7页。
    245Ernest J. Weinrib,“The Case for a Duty to Rescue,” The Yale Law Journal, Vol.90,1980, p346.
    246Marin Roger Scordato,“Understanding the absence of a duty to reasonably Rescue in American Tort law,” Tulane LawReview, Vol.182,2008, p1451.
    247[美]西维:“侵权法的原则”,《哈佛法律评论》(侵权法学精粹),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18页。
    248David A. Hyman,“Rescue Without Law: An Empirical Perspective on the Duty to Rescue,” Tex. L. Rev.,Vol.84,2006,p673.
    249[英]阿拉斯泰尔·马里斯,肯·奥里芬特:《侵权法》(影印本),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250Marin Roger Scordato,“Understanding the absence of a duty to reasonably Rescue in American Tort law,” Tulane LawReview, Vol.182,2008, p1492.
    251[英]霍布斯著:《利维塔》,黎思复、黎廷弼译,杨昌裕校,北京:商务印刷馆1985年版,第270页。
    25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6页。
    253面对遵守刑法的问题,陈兴良教授曾明确指出,合理刑法的正当根据既不在于满足报应,也不仅在于实现功利,在更为根本与重要的意义上来说,是确立人们对其的忠诚。参见陈兴良,周光权:“超越报应主义与功利主义:忠诚理论”,《当代中国刑法新境域》,陈兴良主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254[英]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255许章润:《说法·活法·立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53页。
    256Marin Roger Scordato,“Understanding the absence of a duty to reasonably Rescue in American Tort law,” Tulane LawReview, Vol.182,2008, p1469.
    257David A. Hyman,“Rescue Without Law: An Empirical Perspective on the Duty to Rescue,” Tex. L. Rev.,Vol.84,2006,p679.
    258Marin Roger Scordato,“Understanding the absence of a duty to reasonably Rescue in American Tort law”, Tulane LawReview, Vol.182,2008, p1477.
    259刘晓敏:“亲社会行为与利他主义”,《心理学探析》,2003年第3期,第63页。
    260杨孝志:“围观现象心理探源与克服”,《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0期,第51页。
    261张乃根:《法经济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1页。
    262蔡唱:《不作为侵权行为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233页。
    263苏力:《市场经济对立法的启示》,载《中国法学》1996年第4期,第29页。
    264蔡唱:《不作为侵权行为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239页。
    266黄海峰:“违法性、过错与侵权责任的成立”,《民商法论丛》第17卷,梁慧星主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页。
    267Marin Roger Scordato,“Understanding the absence of a duty to reasonably Rescue in American Tort law,” Tulane LawReview, Vol.182,2008, p1455.
    268王利明:“民法中的因果关系问题探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第47页。
    269周江洪:“日本侵权法中的因果关系理论述评”,《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8辑),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8页。
    271何兵:《陌生人社会与法治》,参见http://www.dvun.com/htm/content/200510/93027.htm,2011年8月9日最新访问。
    27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页。
    276侯宏林:《刑事政策的价值分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7页。
    277李开国:《民法总则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278邵芬主编:《欧盟诸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4页。
    279Melody J Stewart,“How making the failure to assist illegal fails: An observation of expanding criminal omissionliability,” American Journal of criminal Law, Vol.25,1998, p395.
    280People v. Oliver,258Cal. Rptr.138(Ct. App.1989).
    281Ernest J. Weinrib,“The Case for a Duty to Rescue,” The Yale Law Journal, Vol.90,1980, p291.
    282W. Page Keeton, Prosser and Keeton on Torts,5thedition, Boston: West Publishing Co.1984, p382.
    283Restatement (second) of Torts§41, comment h(2004).
    284Restatement (second) of Torts§41, comment h(2004).
    285殷志良:“因为特殊关系产生的作为义务”,《侵权法上作为义务研究》,张民安主编,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4页。
    286张明楷:“论不作为的杀人罪——兼论遗弃罪的本质”,《刑事法评论》(第3卷),陈兴良主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3页。
    287在英美法系的判决中,甚至出现将情人以及临时带回家过夜的人之间科加救助义务的判例。参见Ernest J. Weinrib,“The Case for a Duty to Rescue,” The Yale Law Journal, Vol.90,1980, p299.
    289《侵权责任法》第26条规定“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第27条规定“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
    290尽管在我国《侵权责任法》中回避了这一问题,但是在侵权法的理论和实践中是普遍承认这一抗辩事由的。参见王利明:《中国民法典草案学者建议稿》,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
    291徐爱国:《英美侵权行为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7页。
    292殷志良:“因为特殊关系产生的作为义务”,《侵权法上作为义务研究》,张民安主编,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7页。
    293张叡婕:“危难救助者法律救济问题研究”,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08年毕业,第4页。
    295曾大鹏:“见义勇为立法与学说之反思”,《法学论坛》,2002年第2期,第78页。
    297“彭宇案留给一个城市的伤痛”。参见http://news.ifeng.com/society/1/detail_2011_09/28/9537310_0.shtml,2011年10月8日访问。
    298李春斌:“论见义勇为专门立法的必要性——兼与孙学华教授商榷”,《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78页。
    299根据《民法通则》第93条,当危难救助行为发生之后,自愿救助者是管理人,被救助者是本人。自愿救助者和被救助者之间形成了民法上的无因管理关系。
    300依据《民法通则》第109条、第119条的规定,救助者与侵害人之间形成防止侵害行为关系,危难救助者作为防止侵害的人可要求侵害人赔偿其因侵害行为而遭受的全部损失。当救助者的损害是由侵害人引起,侵害人已经归案,且有赔偿能力时,其损失赔偿的请求才有被实现的可能。但如果危险状况是由被救助者自己的无知或过错或者自然界的力量引起时,由于不存在侵害人,所以防止侵害行为之债就没有成立的可能,这时可由受益人给予适当的补偿。
    301胡建淼:《行政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11页。
    302依据《民法通则》第128条和第129条规定,当救助者防卫过当或避险超过必要限度,对被救助者、不法侵害人或第三人造成不应有损害的,其应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1史尚宽:《债法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1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王家福:《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
    4梁慧星:《中国民法草案建议稿附理由》,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5王利明:《中国民法典草案学者建议稿》,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6梁慧星:《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7李开国:《民法总则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8李开国,张玉敏主编:《中国民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9赵万一:《商法基本问题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0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苏永钦:《走入新世纪的私法自治》,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李双元,温世扬:《比较民法学》,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李仁玉:《比较侵权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4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杨立新:《类型侵权行为法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16杨立新:《侵权司法对策》(总第1~5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2005年版。
    17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8徐爱国:《英美侵权行为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3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于敏:《日本侵权行为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1黎宏:《不作为犯研究》,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2卓泽渊:《法学导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3罗国杰主编:《中国传统道德》(德行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4赵婷阳:《人之常情》,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5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6梁根林:《刑事法网:扩张与限缩》,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7杨一凡,刘笃才:《中国的法律与道德》,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8邵芬主编:《欧盟诸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9许章润:《说法·活法·立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30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1张中秋,杨春福,陈金钊编著:《法理学——法的历史、理论与运行》,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2张乃根:《西方法哲学史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3张丽英:《海商法》,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版。
    34张恒山:《义务先定论》,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5许章润:《说法·活法·立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36汪全胜:《立法效益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37许章润:《法律信仰》,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8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9周世中:《法的合理性研究》,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0徐爱国:《名案中的法律智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1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2张文显:《二十一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43张乃根:《法经济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4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5刘星:《法理学导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6周柟:《罗马法原论》,北京:商务出版社1994年版。
    47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8何勤华:《中国法学史》(第1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9陈兴良:《刑法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0陈兴良:《本体刑法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51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2刘士国:《现代侵权损害赔偿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53洪福增:《刑法理论之基础》,台湾:三民书局1977年版。
    54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2004年版。
    55张民安:《侵权法上的作为义务研究》,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6张民安:《民商法学家》(第2卷),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7蔡唱:《不作为侵权行为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58杨立新:《侵权法论》,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59张文显:《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0文正邦:《当代法哲学研究与探索》,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61熊选国:《刑法中行为论》,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2年版。
    62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63侯宏林:《刑事政策的价值分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4张民安:《侵权法报告》(第1卷),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
    65李锡鹤:《民法哲学论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6熊进光:《侵权行为法上的安全注意义务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67王泽鉴:《民法概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8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4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9习荣华主编:《法律之解释与实用》,台湾:汉林出版社1984年版。
    70谢怀栻:《外国民商法精要》,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71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72黄立:《债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73张宏生:《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74胡建淼:《行政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75周旺生:《立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76杨海坤,章志远:《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7郑玉波:《民商法问题研究》,台湾:三民书局1997年版。
    78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9黄松有:《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的理解与适用》,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80程燎原,王人博:《赢得神圣——权利及其救济通论》,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1方世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2[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83[法]莱昂·狄骥:《公法的变迁法律与国家》,郑戈、冷静译,辽宁: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
    84[德]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王晓晔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85[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6[美]波斯纳:《道德和法律理论的疑问》,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7[加]威廉·台特雷:《国际海商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88[美]迈克尔·奥克肖特:《哈佛演讲录——近代欧洲的道德与政治》,顾玫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89[英]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0[德]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91[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92[英]霍根:《英国刑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93[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上、下卷),张新宝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94[美]R.M.克朗:《系统分析与政策科学》,陈东威译,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1985年版。
    95[美]博西格诺:《法律之门》,邓子滨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96[英]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97[美]庞德:《法律与道德》,陈林林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8[英]哈特:《法理学与哲学论文集》,支政锋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99[美]文森特:《美国侵权法》,赵秀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0[日]曾根威彦:《刑法学基础》,黎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01[英]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102[英]边沁:《立法理论》,李贵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3[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104[美]格瑞尔德.J.波斯特马:《哲学与侵权行为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5[英]克莱尔.奥维,罗宾.怀特:《欧洲人权法原则与判例》,何志鹏,孙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6[美]道格拉斯.D.胡萨克:《刑法哲学》,谢望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7[英]丹尼斯·罗伊德:《法律的理念》,张茂柏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108[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等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84年版。
    109[英]霍布斯:《利维塔》,黎思复、黎廷弼译,杨昌裕校,北京:商务印刷馆1985年版。
    110[古罗马]西塞罗:《论义务》,王焕生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1[英]哈耶克:《自由秩序理论》,邓正来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112[英]哈特:《法律、自由与道德》,支振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13[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郑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14[俄]克鲁泡特金:《互助论》,李平沤译,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1984年版。
    115[意]布鲁诺·莱奥尼:《自由与法律》,秋风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6[美]蒂洛:《伦理学》,孟庆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7[德]考夫曼:《法律哲学》,王晓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18洪福增:“不作为犯论”,《刑事法杂志》第2卷合订本(下卷),2000年第9期。
    119梁学彬:“重大道德义务应否成为不作为犯罪中作为义务来源”,《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20李建,任成玺:“道德义务不应成为我国不作为犯罪中作为义务的来源”,《河南省政法管理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121彭磊:“重大道德义务应当成为不作为犯罪作为义务的来源”,《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3期。
    122芦光:“道德入律之我见”,《广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23李春斌:“论见义勇为专门立法的必要性——兼与孙学华教授商榷”,《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24李清春:“见义勇为之法律探讨”,载《黑龙江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25颜厥安:“法与道德——由一个法哲学的核心问题检讨德国战后法思想的发展”,《政大法学评论》,2006年第47期。
    126刘晓敏:“亲社会行为与利他主义”,《心理学探讨》,2003年第3期。
    127杨孝志:“围观现象心理探源与克服”,《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0期。
    128俞国良:“社会认知视野中的亲社会行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129范忠信:“见危不救:外国法及我国旧法的启示”,《法制日报》,1999年7月22日,第7版。
    130范忠信:“国民冷漠、怠责与怯懦的法理治疗”,《中国法学》,1997年第4期。
    131刘云林:“道德法律化的学理基础及其限度”,《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132董昕:“见义不为现象的法律救治”,《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33黄海峰:“违法性、过错与侵权责任的成立”,载《民商法论丛》(第17卷),梁慧星主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34钱泳宏:“‘不朽’的蜗牛——多诺休诉斯蒂文森案述评”,《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35叶蓬:“道德义务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毕业。
    136张叡婕:“危难救助者法律救济问题研究”,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08年毕业。
    137黎宏:“见危不救行为定性的法律分析”,《法商研究》,2002年第6期。
    138周江洪:“日本侵权法中的因果关系理论述评”,《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8辑),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9张开城:“道德选择与情景效应”,《齐鲁学刊》,1994年第6期。
    140章礼强:“民法本位论”,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年毕业。
    141李新天,罗昆:“先行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及相关侵权抗辩”,《侵权法评论》,2004年第1期。
    142谢望原,季理华:“见危不救入罪的期待可能性问题研究”,《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143范进学:“法治需要的道德支柱”,《法制日报》,2001年3月4日,第11版。
    144郑显文,于鹏翔:“中国古代见义勇为者立法”,《光明日报》,1999年4月16日,第2版。
    145潘维大:“美国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因之变动及发展趋势”,《复旦民商法学评论》,2007年第4期。
    146[德]费尔巴哈:“幸福论”,《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荣震华译,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1984年版。
    147[美]柯恩:“当代英美法理学和法哲学”,《法学资料》,吉林大学法律系资料室编印,1982年第3期。
    148[美]迈克尔·沃尔兹:“厚与薄——道德论证的内与外”,《20世纪西方理论学经典——伦理学前沿:道德与社会》,万俊人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9陈兴良,周光权:“超越报应主义与功利主义:忠诚理论”,《当代中国刑法新境域》,陈兴良主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0[美]西维:“侵权法的原则”,《哈佛法律评论》(侵权法学精粹),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51徐国栋:“埃塞俄比亚民法典:两股改革热情碰撞的结晶”,《埃塞俄比亚民法典》,薛军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152王迎春译:“民事救助义务的理论基础”,《民商法学家》(第2卷),张民安主编,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3殷志良译:“侵权法上作为义务产生的根据——美国侵权法复述(第3版)对作为义务的规定”,《民商法学家》(第2卷),张民安主编,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4叶慧娟:“见危不助犯罪化的刑法边缘性研究”,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年毕业。
    155肖敏:“紧急避险比较研究”,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年毕业。
    156周佳念:“经济人、制度人假设及民法上的人”,《私法研究》(第2卷),吴汉东主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7征汉年:“道德权利基本问题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58赵万一,蒋英燕:“论不作为侵权及其法律完善”,《北方法学》,2010年第1期。
    159苏力:“市场经济对立法的启示”,《中国法学》,1996年第4期。
    160蔡唱:“论旁观者的不作为侵权行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61王利明:“民法中的因果关系问题探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162武挪强,温晓莉:“见危不救的法理思考”,《法治论丛》,2006年第4期。
    163池应华:“见死不救行为的事实认定与法律评价---社会心理学关于亲社会行为理论的启示”,《法商研究》,2005年第6期。
    164杨垠红:“侵权法发展的新趋向——不履行救助义务之责任”,《美中法律评论》,2005年第10期。
    165徐国栋:“见义勇为立法比较研究”,《河北法学》,2006年第7期。
    166曾博:“见义勇为的法律界定之我见”,《法治论坛》,2008年第3期。
    167薛传会:“道德法律化的重新审视及其对我国见义勇为立法的启示”,《理论导刊》,2008年第9期。
    168曾大鹏:“见义勇为立法与学说之反思”,《法学论坛》,2002年第2期。
    169王丽丽:“关于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律思考”,《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170吴华英:“重庆市见义勇为受损者社会救助状况调查”,《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第4期。
    171李云:“也谈见义勇为的法律救济”,《法治论坛》,2008年第3期。
    172汪代华:“为政府为见义勇为‘埋单’喝彩”,《民主》,2008年第4期。
    173章正璋:“见义勇为相关法律问题研究”,《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74朱勇:“关于见义勇为的几点思考”,《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75韩忠伟:“见义勇为行为的立法思考”,《发展》,2007年第12期。
    176李春斌:“论见义勇为专门立法的必要性——兼与孙学华教授商榷”,《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77李春斌:“设立‘见死不救罪’的冷思考”,《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78解小平:“见义勇为酬金制度的立法制度”,《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179周辉:“见义勇为行为的民法思考”,《人民法院报》,2005年5月27日,第3版。
    180余杰兰,李春斌:“保障见义勇为的另一种思路——在法律与道德之间寻求和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181蔡镇疆:“论见义勇为的民事法律救济”,《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82贾邦俊:“见义勇为行为的民法透视”,《河北法学》,2003年第1期。
    183郑显文:“中国古代关于见义勇为的立法”,《中外法学》,1999年第6期。
    184Steven J.Heyman,“Foundations of the Duty to rescue,” Vanderbilt Law Review, vol.47,1994.
    185James Barr Ames,“Law and Morals,” Harv.L.Rev., Vol.22,1908.
    186Jessica R. Givelber,“Imposing Duties on Witness to Child Sexual Abuse: A Futile Response toBystander Indifference,” Fordham L. Rev., Vol.67,1999.
    187Martin S. Greenberg R Barry Ruback, Social Psychology of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NewYork: Kendall/Hunt Publishing Company,1982.
    188F. J. M. Feldbrugge,“Good and Bad Samaritans: a Comparative Survey of Criminal ProvisionsConcerning Failure to Rescu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vol.14,1965.
    189Edward A. Tomlinson,“The French Experience with the Duty to Rescue: A Dubious Case forCriminal enforcement,” L. sch. J. Inti&Comp. L, Vol.64,2000.
    190John P. Dawson, Rewards for the Rescue of Human Life? The Good Samaritan and the Law,New York: Doubleday&Company INC.,1966.
    191Melody J. Stewart,“How Making the Failure to Assist Illegal Fails to Assist: An Observation ofExpanding Criminal Omission Liability,” American Journal of Criminal Law, Vol.25,1998.
    192Andre Tune, The Volunteer and the Good Samaritan, New York: Doubleday&Company, INC.,1966.
    193Amelia H. Ashton,“Rescuing the hero: The ramifications of expanding the duty to rescue onsociety and the law,” Duke Law Journal, Vol.4,2009.
    194Ernest J. Weinrib,“The Case for a Duty to Rescue,” The Yale Law Journal, Vol.90,1980.
    195Aaron Kirschenbaum, J. D,“The Bystander’s Duty To Rescue In Jewish Law,” The Journal ofReligious Ethics, Vol.6,1980.
    196Joel Feinberg, The Moral and Leg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Bad Samaritan, San Francisco: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0.
    197PhilipW.Romohr,“A Right/Duty Perspective On The Legal And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The No-Duty-To-Rescue Rule,” Duke L.J., Vol.55,2008.
    198David A. Hyman,“Rescue Without Law: An Empirical Perspective on the Duty to Rescue,” Tex.L. Rev., Vol.84,2006.
    199Smith.patricia,“The Duty to Rescue and the Slippery Slope Problem,” Social Theory&Practice,Vol.16,1990.
    200Marin Roger Scordato,“Understanding the absence of a duty to reasonably Rescue in AmericanTort law,” Tulane Law Review, Vol.182,2008.
    201Page Keeton, Prosser and Keeton on Torts5th edition, Boston: West Publishing Co.198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