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英国小说中的非洲形象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英国文学书写史上,英国作家对前殖民地非洲表现了非常浓厚的兴趣,甚至于有很多英国作家有着强烈的“非洲情结”,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英国小说家笔下的“非洲形象”建构格外引人注目。20世纪英国小说中关于非洲题材的叙事连绵蜿蜒,从殖民时期的康拉德,一直延伸到后殖民时代的莱辛、奈保尔等,蕴涵其中的帝国主题一直贯穿至今,尤其近十年来以非洲形象作为书写对象的作家屡获诺贝尔文学奖,这都表明了20世纪英国小说中的非洲形象建构作为一个研究对象的学术价值愈发突出。
     与18、19世纪那些极力渲染非洲异域风情、大肆鼓吹殖民扩张的冒险小说不同,20世纪以来伴随日不落帝国的逐步衰败,以康拉德、莱辛、奈保尔为代表的英国作家更关注西方白人无止境的物质诉求下的殖民欲望与崇尚殖民地原始面貌之间的冲突,西方知识分子已经看到工业文明带来的而且已经逐渐加深的种种危机。象征欧洲文明的西方白人在非洲丛林里所遭遇的种种内心考验的心路历程,成为大英帝国作家的主要叙事中心。非洲经历了意义的颠覆和重组,已不仅仅具有“原始”、“落后”等特征,成为一个渗透着英国小说家的意识形态的、被刻意描述为非欧洲的“他者”世界。20世纪英国小说中呈示的非洲形象绝非事实的非洲,是英国文化在二元对立原则下想象“他者”的方式,是英国人塑造与完善自我形象不可或缺的参照系,换言之,在工业文明迅猛发展、人类传统道德面临重重危机的20世纪,英国小说家笔下的“非洲”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其用异质文化语境来进一步考查西方文明实质的实验场所。康拉德、莱辛、奈保尔等英国小说家企盼粗犷强悍且散发出野性魅力的乌托邦化的非洲为身染沉疴的英国人开出一剂拯救的良药,以此来解决工业时代英国人的心理冲突和精神危机。小说中的非洲因此不过是一种载体,非洲形象建构也不过是小说家的“他者”想象、文化利用以及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然而康拉德、莱辛、奈保尔的乌托邦叙事在非洲丛林里无法摆脱尴尬的命运,也造成了小说的文化逻辑与作者的主观意图的断裂,文化身份的嬗变最终使得非洲乌托邦在表层上是非政治的,其隐性层面上则最终折射出英国中心论、欧洲中心论。
     本文由七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在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后,回顾和分析了国内外关于20世纪英国小说中的非洲题材小说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国内20世纪英国小说中非洲题材小说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论述了20世纪以前的英国作家笔下的非洲形象书写,列举了莎士比亚、笛福的非洲形象建构,指出《奥瑟罗》中的奥瑟罗形象表现了文艺复兴时代莎士比亚的种族观,《鲁滨逊飘流记》中的鲁滨逊形象则表现了18世纪欧洲白人在“他者”环境中从自我分裂到自我弥合的过程。第二章聚焦于20世纪英国作家非洲题材小说中非洲形象的建构,分析了以康拉德、莱辛、奈保尔为代表的英国小说家在其非洲题材小说中是如何将非洲描述成与欧洲开化之地截然不同的“另类世界”的。这些小说家以其知识分子的良知发起对身染道德沉疴的欧洲白人在非洲丛林里的罪恶的批判,表现出这些作家超越其时代的人文思想。第三章分析了20世纪英国作家非洲题材小说中非洲形象的解构与重构。野蛮落后但又神秘莫测的非洲成为英国小说家寄托白人欲望最好的想象空间,成为净化白人灵魂的伊甸园。这种伊甸园般的非洲形象正是英国小说家通过小说主人公的心理投射机制的作用重新建构出来的。第四章论述了20世纪英国小说中非洲乌托邦的幻灭与英国小说家对帝国殖民在非洲的文化反思。英国小说家非洲叙事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殖民叙事范畴,然而这种非洲乌托邦仅仅是小说家“拯救”的图解,最终无论在内容层面还是叙事层面都遭遇各种尴尬的命运。第五章论述了英国作家非洲题材小说中的欧洲中心主义和殖民话语,指出英国作家文化身份的嬗变对其创作的影响。小说家在其非洲题材叙事中对帝国主义批判的话语,最终只能被包容在帝国主义的话语体系之内。
     结语部分回溯本文的主要论点,指出20世纪英国小说家非洲题材创作背后体现的是非洲形象流变问题,正是在这种对“他者”形象的想象与异域形象的描绘中,英国作家不断体悟和更新着自我形象欲望,变化的不是非洲,而是对非洲的欲望。在非洲这个被英国作家幻化成为对身染沉疴的英国人进行“拯救”的具有特定道德伦理意义的虚构空间里,小说家在一定程度上反思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关系,小说造成的客观效果是开创了文化相对主义之先风,然而英国作家的双重文化身份注定了这种非洲乌托邦本质上是一种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者对工业文明带来的种种不“和谐”进行补救的幻想。英国小说中非洲形象的构建最根本的出发点依然是为了考察英国人的心路历程,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与完善英国人自我形象。
In the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many writers have a strong "Africa complex" andan intense interest in the pre-colonial Africa, especially in the image construction of Africasince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ir novels about Africa enrich the imperial theme fromConrad of the colonial period to Lessing and Naipaul of the post-colonial era. Due to thefact that the authors of this area always won the Nobel Prize, there appears a growingacademic care at present.
     Different from those who tried to render Africa exoticism and colonial expansion intheir adventure novels, Conrad, Lessing and Naipaul, having seen all sorts of the crisis thatresults from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begin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western endless colonization under the call of material appeal and the avocation of thepreservation of the colonial primitive nature when the “sun-never-set” empire was on thewane.
     In their works, all kinds of the heart test in the African jungle of those white men,symbol of European civilization, become the center of the narrative. The meaning of"Africa", having experienced subversion and reorganization, is not only with theconnotation of "primitiveness" and "backwardness", but also with that ofthe novelists' ideology—a non-European "other" world.
     The image of Africa is unreal in the British novels of colony and post-colony. It is"the other" fashion of British cultu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binary opposition,and a new reference system of self-perfection of the Englishmen. In other words, with the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increasing human moral crises, Africa hasbecome a laboratory in a way to further examine Western civilization in the heterogeneouscul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Conrad, Lessing, Naipaul and other British novelists hope a wild charm of "theUtopian Africa"to ease the English in their psychological conflicts and mental crises in the industrial age. The image of Africa in their novels is nothing but a carrier, an imaginationor a cultural utilization as well as a means of the theme representation.
     In the jungles of Africa, the Utopian narrative of Conrad, Lessing, and Naipaul,however, cannot escape from the failure and the disagreement between the novel culturallogic and the author's subjective intention. Superficially apolitical, a Utopian Africa in factimplies a sense of British-or Europe-centered standpoint because of their culturalidentities.
     This paper consists of seven parts. The introduction one centers on the researchsignificance,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heproblems, and the author's thoughts and methods.
     Chapter One discusses the image of Africa before the twentieth century, exemplifyingShakespeare's racism in Othello and Robinson's image self-perfection in "the other"environment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Chapter Two focuses African image construction on the description, particularly byConrad, Lessing and Naipaul, of the "offbeat world" that differs from Europeancivilization, and on the criticism of the Western moral evils in the jungles from theconscience of the intellectuals.
     Chapter Three analyzes the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African image.Barbarous and mysterious Africa becomes the best place for the White in imagination topurify their souls. This Eden-like image of Africa is reconstructed by the protagonistpsychological projection mechanism.
     Chapter Four elaborates the disillusionment of African Utopia and the reflection onthe colonial culture. Though the narrative of the British novelist has a breakthrough in acertain degree, this Utopian Africa is just the novelist's self-understanding, and it isdoomed to encounter various embarrasses in both content and narrative levels.
     Chapter Five is about Eurocentrism, colonial discourse, and cultural influence on thenovelists' writing, which is never free from the control of the imperialist discourse.
     The conclusion reasserts the main arguments of this dissertation that the Britishnovelists' creation in Africa presents a changed image: a renewed self-image after an innerexperience in an exotic and "the other" land. The double cultural identities of the writersshow that the African Utopia in nature is only an illusive remedy to cure the souls of theirpeople, though, to some extent, the novelists refl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lonizer and the colonized, and make a start of cultural relativism in effect. Theconstruction of the African image in English novels stems from the examination of thementality of English nation, and it aims to form and improve the self image of Englishpeople themselves.
引文
1[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92页。
    1[英]约瑟夫·康拉德:《不安的故事》,吴琪桐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97页。
    2凯蒂:《莱辛的非洲情结》,《书城》2007年第12期,第97页。
    3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4李树欣:《双重写作中的异域幻象——解读〈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非洲形象》,《国外文学》2007年第2期,第95页。
    5Conrad, Joseph. Under Western Eyes. New York: Penguin Books Ltd,1980, p.62.
    1[英]F. R.利维斯:《伟大的传统》,袁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9年版,第37页。
    2[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64页。
    3[英]F. R.利维斯:《伟人的传统》,袁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50页。
    4[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1页。
    5[美]爱德华·W.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页。
    6Durkheim, Emile. On Morality and Societ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3, p.136.
    7殷企平、高奋、童燕萍:《英国小说批评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页。
    8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1[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54页。
    2[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0-12页。
    3[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主义的再思考》,载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4[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42页。
    5[美]爱德华·W.赛义德:《〈黑暗中的中心〉里的两种认识》,《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4页。
    6[美]爱德华·W.萨义德:《智力灾难》,《天涯》2002年第1期,第149页。
    7[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5-49页。
    1[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4页。
    2孙妮:《V. S.奈保尔小说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9页。
    3蒋花:《多丽斯·莱辛研究在中围》,《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第3期,第64页。
    1Poupard, Dennis. Twentieth-Century Literary Criticism (Vol.13), Detroit: Gale Research Company,1984, p.98.
    1Stape, J. H.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Joseph Conra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pp.246-254.
    2Sherry, Norman. ed. Conrad: The Critical Heritage. London: Routledeg&Kegan Paul,1973, p.132.
    3Knowles, Owen&Moore, Gene. Oxford Reader's Companion to Conrad, Oxford: OUP,2000. p.126.
    4[英]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0-168页。
    1Knowles, Owen. An Annotated Critical Bibliography of Joseph Conrad. Hemel Hempstead: St. Martin's Press,1992,p.79.
    2Stallman, Robert. Wooster. The art of Joseph Conrad: a critical symposium. East Lansing: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Press,1960, p.128.
    3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9页。
    4Parry, Benita. Conrad&Imperialism: Ideological Boundaries&Visionary Frontiers, London: Macmillan,1983, p.20
    5参见王松林:《康拉德小说伦理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1参见胡强:《康拉德政治三部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页。
    2周小仪:《英国文学在中国的介绍、研究和影响》,《译林》2002年4期,第192页。
    3王晓兰、王松林康:《拉德在中国:回顾与展望》,《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第44页。
    4王丽亚:《穿越〈黑暗中心〉的约瑟夫·康拉德——论〈黑暗中心〉的叙述技巧》,《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6
    年第3期,第15页。
    1郁青:《〈雨王汉德森〉与〈黑暗的心〉》,《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第3期,第90-95页。
    2付子柏:《蛮荒上“贸易与进步”的无辜牺牲品——评康拉德的〈进步前哨〉》,《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
    4期,第117页。
    3赵海平:《康拉德〈黑暗的中心〉与种族主义之争》,《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第74页。
    1傅俊,毕凤珊:《解读康拉德小说中殖民话语的矛盾》,《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第92页。
    2吕伟民:《“他者’如镜——康拉德小说的殖民地叙事》,《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第98页。
    3参见殷企平:《〈进步前哨〉与“进步”话语》,《外国文学》2006年第2期,第37页。
    1王宁《:.多丽思·莱辛和她的〈简·萨默斯的日记〉》(前言). The Diaries of Jane Somers (1983,1984). Beijing: 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1蒋花:《多丽斯·莱辛研究在中围》,《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第3期,第62页。
    2Sprague, C. Reading Doris Lessing. Chapel Hill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87, p.79.
    3李晋:《首届多丽丝·莱辛国际会议纪要》,《外国文学动态》2005年第1期,第46页。
    1参见肖庆华:《多丽丝·莱辛研究的地域性差异》,《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83页。
    2赵晶辉:《英美及中国多丽丝·莱辛研究中的“空间”问题》,《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第63页。
    3聂珍钊:《英国87岁女作家摘诺贝尔文学奖》,《楚天都市报》,2007年10月12日。
    1董秋斯:《〈高原牛的家〉后记》,《译文》,1956年2月号。
    2张中载:《多丽丝·莱辛与《第五个孩子》,《外国文学》1993年第6期,第79-82页。
    1转引自胡勤:《多丽丝·莱辛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贵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第77页。
    2陈璟霞:《多丽斯·莱辛非洲作品中的“神秘”比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92页。
    3蒋花:《“石化花园”里的夏娃——多丽斯·莱辛笔下南非高原上的女主人公》,《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9年第
    3期,第117页。
    4颜治强:《莱辛作品中的非洲书写》,《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14页。
    1Kazin, Alfred. V. S. Naipaul, Novelist as Thinker.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May1,1977, p.7.
    2Kramer, Jane. From the Third World.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April13,1980, p.11.
    3参见孙妮:《V. S.奈保尔小说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1Boxhill, Anthony. The Paradox of Freedom: V. S. Naipaul’s In a Free State. Critique: Studies in Modern Fiction18.1(1976), pp.80-90.
    2孙妮:《V. S.奈保尔小说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9页。
    1梅晓云:《在边缘写作:作为后殖民作家的奈保尔其人其作》,《深圳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第88页。
    1罗小云:《建构特殊环境、体验文明冲突——解读奈保尔后殖民小说〈大河湾〉》,《国外文学》2004年第3期,第106页。
    2方杰:《奈保尔〈河湾〉中的悲观主义历史观》,《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第4期,第31页。
    1康拉德还受到了波兰、俄罗斯、法国、东南亚某些国家文化的影响,莱辛还受到了波斯文化的有限影响,奈保尔还深受印度、特立尼达文化的影响。
    2国内目前对“后殖民”和“后殖民主义”这两个词经常混用,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在其主编的《后殖民批评》的前言中认为:“后殖民批评家们常常把后殖民主义看视为一种赌注,这一赌注即是在特定的民族斗争语境下的
    一个政治过程。”该书的译者杨乃乔先生在译者序进一步阐释:“后殖民主义”是“世界格局处在冷战之后的所谓文化霸权殖民主义者”,而“后殖民批评”则是“被文化帝国主义在后殖民主义行为中浸润而失去权力的抵抗者”,二者文化立场有着本质区别。分别见[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批评》,杨乃乔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3页、23页。
    1赵稀方:《后殖民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前言第1页。
    2[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52页。
    1任一鸣:《后殖民:批评理论与文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1[法]达尼尔一亨利·巴柔:《形象》,见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9页。
    2[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3[加]戴安娜·布莱顿、[澳]海伦·蒂芬:《西印度群岛文学与澳大利亚文学比较》,载[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批评》,杨乃乔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0页。
    1[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16页。
    2莱辛创作非洲题材小说与奥利弗·施赖纳的《一个非洲农场的故事》有一定关系,1968年莱辛借受托为后者新版写跋言之机,对施赖纳做了全面肯定的评价,并坦承受其影响。
    3摩尔人(Moors)是中世纪时西欧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对北非穆斯林的贬称,历史上他们常被作为巫师被悲惨地处死,并被认为是邪恶的化身,后专指撒哈拉沙漠西部居民系柏柏尔人和阿拉伯人和黑人混合而成,分布于西北非。
    1莎士比亚的《奥瑟罗》改编于意大利小说家钦提奥的故事集《寓言百篇》中第三辑第十篇《一个威尼斯的摩尔人》。
    2[英]威廉·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第九卷),朱生豪译,方平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
    280页。
    3[英]威廉·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第九卷),朱生豪译,方平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
    282-283页。
    1[英]威廉·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第九卷),朱生豪译,方平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89页。
    2方平:《奥瑟罗考证》,见威廉·莎士比亚:《新莎士比亚全集》(第4卷),方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33页。
    3[英]威廉·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第九卷),朱生豪译,方平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297页。
    4李鸿泉:《莎士比亚与有色人种》,《内蒙古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第107页。
    1[美]爱德华·W.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8页。
    2李毅:《奥瑟罗的文化认同》,《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2期,第116页。
    3张德明:《〈奥瑟罗〉:一个西方“他者”的建构》,《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第115页。
    1李鸿泉:《莎士比亚与有色人种》,《内蒙古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第110页。
    2[英]威廉·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第九卷),朱生豪译,方平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47页。
    3李鸿泉:《莎士比亚与有色人种》,《内蒙古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第110页。
    4[英]安·塞·布雷德利:《莎士比亚悲剧》,张国强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177页。
    5[英]阿·尼柯尔:《西欧戏剧理论》,徐士瑚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第218页。
    6张德明:《〈奥瑟罗〉:一个西方“他者”的建构》,《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第115页。
    7[英]威廉·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第九卷),朱生豪译,方平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46页。
    8[英]威廉·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第九卷),朱生豪译,方平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63页。
    9[英]弗兰西斯·培根:《培根论人生》,何新译,上海: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0页。
    1李毅:《奥瑟罗的文化认同》,《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2期,第119页。
    2Greene, Martin. Dreams of Adventure, Needs of Empire. London: Loutless Press,1980, p.3.
    3[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69页。
    1[英]丹尼尔·笛福:《鲁滨孙飘流记》,郭建中译,南京:译林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28页。
    2[英]丹尼尔·笛福:《鲁滨孙飘流记》,郭建中译,南京:译林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7页。
    3李维屏:《英国小说艺术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
    4罗世平:《论〈鲁滨逊飘流记〉中的殖民主义》,《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31页。
    5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页。
    1[加]戴安娜·布莱顿、[澳]海伦·蒂芬:《西印度群岛文学与澳大利亚文学比较》,载[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批评》,杨乃乔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5页。
    2[美]苏珊·桑塔格:《重点所在》,陶洁、黄灿然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26页。
    3蹇昌槐:《〈鲁滨逊飘流记〉与父权帝国》,《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第49页。
    4Heims, Neil. Robinson Crusoe and the Fear of Being Eaten. Colby Library Quarterly4(1983):191.
    5[英]丹尼尔·笛福:《鲁滨孙飘流记》,郭建中译,南京:译林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19-120页。
    6[英]丹尼尔·笛福:《鲁滨孙飘流记》,郭建中译,南京:译林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45页。
    1Bloom, Harold. Daniel Defoe's Robinson Crusoe. Chelsea House Publishers,1988, p.88.
    2[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67页。
    3钟鸣:《〈鲁滨逊飘流记〉的双重解读》,《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3期,第79页。
    4孔建平:《书写欲望缘何会画蛇添足——〈卖油郎独占花魁〉与〈鲁滨逊飘流记〉对读札记》,《名作欣赏》2009年第4期,第140页。
    5钟鸣:《〈鲁滨逊飘流记〉的双重解读》,《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3期,第79页。
    1蹇昌槐:《西方小说与文化帝国》,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0页。
    2祝远德:《他者的呼唤——康拉德小说他者建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3[美]霍米·芭芭:《献身理论》,载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0页。
    1[法]米歇尔·福柯、保罗·雷比诺:《空间、知识、权力——福柯访谈录》,载《后现代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2[法]米歇尔·福柯、保罗·雷比诺:《空间、知识、权力——福柯访谈录》,载《后现代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3任一鸣:《后殖民:批评理论与文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第26页。
    1学术界对“爱德华时代”的界定有颇多争议,主要有三种看法:一是指爱德华七世在位期间(1901—1910);二是指从奥斯卡·王尔德唯美主义的垮台到1914年《狂飙》杂志创刊;三是指从布尔战争(1899—1902)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见李建波:《跨文化障碍的系统研究:福斯特国际小说的文化解读》,《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第125页)。无论学界作何种界定,我们都可以得出所谓爱德华时代是19世纪与20世纪交替的时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宁静的前夜。
    2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10.
    3苏勇:《自我的湮灭——从〈黑暗的心〉中的克兹说起》,《国外文学》2001年第3期,第121页。
    1Cox, C. B. Joseph Conrad: The Modern Imagination. London: J. M. Dent&Sons Ltd,1974, p.51.
    2Conrad, Joseph. Last Essays, London: Dent,1955, p.163.
    3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62.
    4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58.
    1[英]约瑟夫·康拉德:《康拉德小说选》,袁家骅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2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22.
    3韩霞:《文明的陷落和人性的呼唤——评康拉德〈黑暗的心〉》,《河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114页。
    4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22.
    5Watts, Cedric.“Heart of Darkness” Joseph Conrad. Ed. J. H. Stape.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ress,2000, p.47.
    1Whitlock, Gillian. The Intimate Empire: Reading Women’s Autobiography. London: Cassell,2000, p.178.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37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74页。
    1[英]多丽丝·莱辛:《玛莎·奎斯特》,郑冉然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2Morrison, Toni. Playing in the Dark: Whiteness and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 Cambridge: Harvard UP,1992. p.6.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4[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5Morrison, Toni. Playing in the Dark: Whiteness and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 Cambridge: Harvard UP,1992, p.37.
    6[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7[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97页。
    8[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02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页。
    2Hallengren, Anders. Nobel laureates in Search ofIdentity&integrity: Voices of Different Culture. Singapore: WorldScientific Printers(S) Pte Ltd,2004, p.9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2Cudjoe, Selwyn R. V. S. Naipaul: A Materialist Reading. Amherst: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98, p.227.
    3贺江:《非洲的一种形象——论奈保尔〈河湾〉中的“丛林”书写》,《时代文学》2009年第8期,第61页。
    4[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5[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6[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1贺江:《非洲的一种形象——论奈保尔〈河湾〉中的“丛林”书写》,《时代文学》2009年第8期,第61页。
    2[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17-318页。
    3[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4Rob, Nixon. London Calling: V. S. Naipaul Postcolonial Mandarin, Oxford Press,1992, p.183.
    5孙妮:《V. S.奈保尔小说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90页。
    6Nightingale, P. Journey through Darkness: theWriting of V. S. Naipaul. Brisban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1987,p.212.
    1Bharati, Mukherjee&Boyers, Robert. A Conversation with V. S. Naipaul,1981, in Conversations with V. S. Naipaul, ed.Feroza. Jussawalla, Jackson: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77, pp.83-84.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89页。
    3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28.
    4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52.
    1郑燕:《殖民主义和〈黑暗之心〉》,《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51页。23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50.
    [英]约瑟夫·康拉德:《康拉德小说选》,袁家骅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2页。
    1[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9页。
    2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51.
    3[尼日利亚]齐努瓦·阿切比:《非洲的一种形象:论康拉德〈黑暗的心〉中的种族主义》,载[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批评》,杨乃乔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页。
    4[尼日利亚]齐努瓦·阿切比:《非洲的一种形象:论康拉德〈黑暗的心〉中的种族主义》,载[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批评》,杨乃乔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2页。
    1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18.
    2[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9页。
    3陈璟霞:《多丽斯·莱辛非洲作品中的“神秘”比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93页。
    4[英]多丽丝·莱辛:《抟日记:非洲故事二集》,范浩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6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88页。
    2[英]多丽丝·莱辛:《这原来是老酋长的国度》,陈星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9页。
    3夏琼:《多丽丝·莱辛文学道德观阐释》,《外国文学》2009年第3期,第98页。
    1陈晓红:《评战后英国在非洲的“政治撤退”》,《湘潭大学学报》1997年,第58页。
    2King, Bruce. V. S. Naipaul.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1993, p.123.
    3黄晖、周慧:《流散叙事与身份追寻:奈保尔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8页。
    4[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5[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6[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7[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1[美]爱德华·W.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页。
    2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24.
    3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24.
    4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22.
    5[英]约瑟夫·康拉德:《康拉德小说选》,袁家骅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9页。
    6参见吕伟民:《沉默的他者——康拉德小说中的异国形象》,《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105页。
    1参见王晓燕:《“我们都是地球的子女”——关于康拉德种族观的思考》,《外国文学》2005年第3期,第106页。
    2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52.
    3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52.
    4Said, Edward W, Orientalism: Western Conceptions of the Orient.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1978, p.207.
    5[英]约瑟夫·康拉德:《康拉德小说选》,袁家骅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1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87.
    2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87.
    3邹广胜:《西方男权话语中的女性形象解读》,《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3期,第11页。
    4王进:《父权规训与男性想像:解读康拉德小说〈黑暗的心〉》,《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68页。
    5吕伟民:《沉默的他者——康拉德小说中的异国形象》,《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106页。
    6[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78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页。
    2McLeod, John. Beginning Postcolonialism.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0, p.55.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页。
    4[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13页。
    5韩小梅:《反殖民书写与话语陷阱——以两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小说为中心》,《延安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第102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35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35页。
    3夏琼:《追寻无意识的踪迹—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人物心理探析》,《兰州学刊》2005年第6期,第284页。
    4陈璟霞:《从“强暴”比喻看〈草儿在歌唱〉中的殖民意识》,《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51页。
    5Katherine, Fishburn. The Unexpected Universe of Doris Lessing: A Study in Narrative Technique.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1985, p.23.
    1Cederstrom, Lorelei. Fine-Turning the Feminine Psyche: Jungian Patterns in the Novels of Doris Lessing. New York:Peter Yang,1990, p.27.
    2Sage, Lorna. Doris Lessing. London: Methuen,1983, pp.27-28.
    3凯蒂:《莱辛的非洲情结》,《书城》2007年第12期,第97页。
    1Sage, Lorna. Doris Lessing. London: Methuen,1983, pp.27-28.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8页。
    3[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4[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4页。
    1黄晖、周慧《流散叙事与身份追寻:奈保尔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9页。
    2杨中举:《奈保尔:跨界生存与多重叙事》,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版,第155页。
    3[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页。
    4[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页。
    5[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12页。
    6转引自[尼日利亚]希努亚·阿契贝:《殖民主义批评》,载载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3页。
    1黄晖、周慧:《流散叙事与身份追寻——奈保尔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9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86页。
    3King, Bruce. V. S. Naipaul. Basingstoke (UK): The Macmillan Press Ltd.,2003, p.119.
    4[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5[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3[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4[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5[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2转引自[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42页。
    3[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08页。
    4[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08页。
    1胡龙青、姬长华:《论〈河湾〉中重复叙事的艺术特色》,《作家》2010年第1期,第90页。
    2[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1页。
    3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71.
    1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72.
    2[英]约瑟夫·康拉德:《康拉德小说选》,袁家骅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3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22.
    4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85.
    5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83.
    1参见苏勇:《自我的湮灭——从〈黑暗的心〉中的克兹说起》,《国外文学》2001年第3期,第121页。
    2Stape, J. H.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Joseph Conra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p.47.
    3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80.
    4参见苏勇:《自我的湮灭——从〈黑暗的心〉中的克兹说起》,《国外文学》2001年第31期,第121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1姜山秀:《立足现实、聚焦矛盾、洞视分裂的文明—评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德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52页。
    2Beauboir, Simone De. The Second Sex. Beijing: China Book Press,1998, p.417.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39页。
    4李正栓、孙燕:《对莱辛〈野草在歌唱〉的原型阅读》,《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第4期,第15页。
    5[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46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48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54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56页。
    4沈洁玉、蔡玉辉:《走向意识谬误的深渊——〈野草在歌唱〉心理层面分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
    2期,第222页。
    5[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15页。
    1[英]多丽丝·莱辛:《影中漫步》,朱凤余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18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4[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74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65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78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74页。
    4[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76页。
    1参见郑毅:《〈河湾〉——奈保尔式的象征世界》,《译林》2009年第3期,第197-198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99页。
    3李瑞华:《边缘的历史与历史的边缘——读奈保尔的《河湾》《中华读书报》,2002年9月27日。
    4[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00页。
    5[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01页。
    6[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05页。
    7[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76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61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3[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2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84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86页。
    3[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46页。
    4[英]V. S.奈保尔:《自由国度》,刘新民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33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84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33页。
    1[英]F. R.利维斯:《伟大的传统》,袁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9年版,第32页。
    1Stape, J. H.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Joseph Conra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0, p.13.
    2参见张从成:《〈黑暗的心脏〉的复义叙事结构》,《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71页。
    3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5.
    4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6.
    1赖辉:《论〈黑暗之心〉的叙述者、叙述接受者和“陌生化”》,《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2期,第56页。
    2高伟利、殷企平:《论〈黑暗的心脏〉的叙事结构及其审美价值》,《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第54页。
    1王丽亚:《穿越〈黑暗中心〉的约瑟夫·康拉德——论〈黑暗中心〉的叙述技巧》,《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第18页。
    2金健人:《小说结构美学》,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89页。
    3王丽亚:《穿越〈黑暗中心〉的约瑟夫·康拉德——论〈黑暗中心〉的叙述技巧》,《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第18页。
    1Watt, Ian. Conrad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London: Chatto&Windus,1980,175.
    2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98.
    3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99.
    4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85.
    5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83..
    6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79.
    1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67.
    2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p.101-102.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7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页。
    4[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9页。
    1瑞典文学院:《瑞典文学院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阮学勤译,《世界文学》2002年第1期,第134页。
    2Hayward, Helen. The Enigma of V. S. Naipaul: Sources and Contexts.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2002, p.2.
    3瑞典文学院:《瑞典文学院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阮学勤译,《世界文学》2002年第1期,第134页。
    4杨中举:《奈保尔:跨界生存与多重叙事》,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版,第88页。
    5[美]约翰·霍洛韦尔:《非虚构小说的写作》,仲大军、周友皋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1杨中举:《奈保尔:跨界生存与多重叙事》,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版,第89页。
    2葛春萍:《V. S.奈保尔:无法弃绝的特立尼达》,《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67页。
    3[英]法鲁克·德洪迪:《奈保尔访谈录》,邹海仑译,《世界文学》2002年第1期,第128页。
    4[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5参见孙妮:《V. S.奈保尔小说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63页。
    1[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陆建德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9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3[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1郭先进:《奈保尔小说《河湾》的杂糅叙述视角》,《怀化学院学报》2010年第9期,第76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82页。
    3金健人:《小说结构美学》,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86页。
    4申丹、韩加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4页。
    5申丹、韩加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4-225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76页。
    2申丹:《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8页。
    3[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4页。
    4[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主义再思考》,载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1[加]戴安娜·布莱顿、[澳]海伦·蒂芬:《西印度群岛文学与澳大利亚文学比较》,载[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批评》,杨乃乔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0页。
    1多丽丝·莱辛的《玛莎·奎斯特》中的主人公玛莎·奎斯特最喜欢看的书的书名正是《大英帝国的衰落》。见[英]多丽丝·莱辛:《玛莎·奎斯特》,郑冉然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4页。
    2Morrison, Toni. Playing in the Dark: Whiteness and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 Cambridge: Harvard UP,1992, p.89.
    1吴浩:《自由与传统——二十世纪英国文化》,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2叶君健:《一个长期盛名不衰的小说家》,《外国文学》1989年第4期,第82页。
    3Karl, Frederick R.&Magalaner, Marvin. A Reader’s Guide to Great Twentieth-Century Novels[M]. NewYork: OctagonBooks,1978, p.46.
    4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14.
    1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16.
    2转引自[德]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65页。
    3[英]约瑟夫·康拉德:《康拉德小说选》,袁家骅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4[英]约瑟夫·康拉德:《康拉德小说选》,袁家骅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6页。
    5胡强:《康拉德与英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83页。
    6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61.
    1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38.
    2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29.
    3[英]高尔斯华绥:《高尔斯华绥散文选》,倪庆饩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00页。
    4夏琼:《多丽丝·莱辛文学道德观阐释》,《外国文学》2009年第3期,第95页。
    5Lessing, Doris. A Small Personal Voice: essays, reviews, interviews.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1975.pp4-6.
    1夏琼:《多丽丝·莱辛文学道德观阐释》,《外国文学》2009年第3期,第96页。
    2Ingersoll, Earl G. Putting the Questions Differently: Interviews with Doris Lessing1964-1994. London: Flamingo,1996, p.
    114.
    3[英]多丽丝·莱辛:《这原来是老酋长的国度》,陈星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4凯蒂:《莱辛的非洲情结》,《书城》2007年第12期,第95页。
    5[英]多丽丝·莱辛:《远离诺贝尔奖的人们——多丽丝·莱辛诺贝尔文学奖受奖辞》,张子清译,载多丽丝·莱辛:《玛莎·奎斯特》,郑冉然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前言。
    1[英]多丽丝·莱辛:《这原来是老酋长的国度》,陈星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2[英]多丽丝·莱辛:《这原来是老酋长的国度》,陈星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50页。
    4凯蒂:《莱辛的非洲情结》,《书城》2007年第12期,第95页。
    5Cederstrom, Lorelei. Fine-Turning the Feminine Psyche: Jungian Patterns in the Novels of Doris Lessing. NewYork:Peter Yang,1990, p.27.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04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04页。
    3[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04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04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页。
    3[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04页。
    1所谓“四C连祷词”,即通商(Commerce)、传教(Christanity)、文明(Civilization)和殖民(Colonization)的英文头一个字母都以C开头,故称为“四C连祷词”。
    2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10.
    3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51.
    4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52.
    1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71.
    1[英]多丽丝·莱辛:《这原来是老酋长的国度》,陈星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9页。
    2[英]多丽丝·莱辛:《这原来是老酋长的国度》,陈星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0页。
    3[英]多丽丝·莱辛:《抟日记:非洲故事二集》,范浩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页。
    1[英]多丽丝·莱辛:《抟日记:非洲故事二集》,范浩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页。
    2[英]多丽丝·莱辛:《抟日记:非洲故事二集》,范浩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页。
    3[英]多丽丝·莱辛:《这原来是老酋长的国度》,陈星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作者序。
    1邵健:《谈后殖民理论与后殖民批评》,《文艺研究》1997年第3期,第15—23页。
    2刘象愚:《法农与后殖民主义》,《外国文学》1999年第1期,第57页。
    3[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
    4[英]V. S.奈保尔:《自由国度》,刘新民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22页。
    5[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页。
    2[英]V. S.奈保尔:《自由国度》,刘新民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22页。
    3孙妮:《V. S.奈保尔小说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64页。
    1王守仁、方杰:《想象·纪实·批评——解读V. S.奈保尔的“写作之旅”》,《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106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06页。
    3张伟航:《模仿与追随的悲剧——解读奈保尔的〈河湾〉》,《小说评论》2008年第5期,第33页。
    1吕伟民:《沉默的他者——康拉德小说中的异国形象》,《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103页。
    2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20.
    3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20.
    4[英]约瑟夫·康拉德:《康拉德小说选》,袁家骅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
    1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51.
    2于贡:《非洲探险——黑色大陆的秘密》,王文融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59页。
    3邹颉:《康拉德的矛盾:在反殖民主义与殖民意识之间徘徊——也读〈黑暗的中心〉》,《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年第7月第6页。
    4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72.
    5[美]阿布都·简·默罕默德:《殖民主义文学中的种族差异的作用》,载于张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7-209页。
    6Golanka. Livingstone and Stanley as Prototypes of Kurtz and Marlow, Studies in the Novel.Texas: North Texas State,
    1985.p.200.
    1[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批评》,杨乃乔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0页。
    2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87.
    3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87.
    4Franlin Walker. Introduction in Heart of Darkness and The Secret Sharer. Doubleday&Company, Inc. and J. M. Dent&Sons Ltd,1969, p.10.
    5参见吕伟民:《沉默的他者——康拉德小说中的异国形象》,《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106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37页。
    2夏琼:《扭曲的人性,殖民的悲歌——评多丽丝·莱幸的〈野草在歌唱〉》,《当代外国文学》2001年第1期,第133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38页。
    4[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38页。
    1Ingersoll, Earl G.(ed.), Putting the Questions Differently: Interviews with Doris Lessing1964-1994. London: Flamingo,1996, p.231.
    2参见陈璟霞:《从“强暴”比喻看〈草儿在歌唱〉中的殖民意识》,《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53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45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45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47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48页。
    4[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49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49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50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49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62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62页。
    4[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心理哲学》,杨韶刚等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57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57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59页。
    4[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59页。
    5[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59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59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62页。
    3参见张传开、章忠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述评》,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72页。
    4夏琼:《追寻无意识的踪迹—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人物心理探析》,《兰州学刊》2005年第6期,第285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73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82页。
    3[英]多丽丝·莱辛:《影中漫步》,朱凤余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2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82页。
    2Thorpe, Michael. Doris Lessing’ s Africa. London: Evans Brothers Ltd,1978, p.12.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82页。
    4姜智芹:《镜像后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英美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44-346页。
    1周乐诗:《民族化的性别和性别化的民族——论戈迪默的长篇小说〈我儿子的故事〉》,《外国文学》2009年第4期,第59页。
    2[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理论——语境、实践、政治》,陈仲丹译,南京大学出版2001年版,第154
    页。
    1[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第196页。
    2Bhadha, Homi K.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4, p.86.
    3孙妮:《V.·S·奈保尔〈模仿者〉的多重主题解读》,《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50页。
    4龙丹:《模仿中的背离—以〈模仿者〉为例剖析“模仿”的涵义》,《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第92页。
    5[英]V. S.奈保尔:《自由国度》,刘新民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51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3[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44页。
    4King, Bruce. V. S. Naipaul. Houndmills, Basingstoke (UK): The Macmillan Press Ltd.,2003, p.3.
    5[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04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37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页。
    3[英]V. S.奈保尔:《自由国度》,刘新民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28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18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18页。
    3[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32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89页。
    2陆建德:《〈河湾〉译序》,见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1[英]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董乐山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9页。
    2参见余杰:《非洲大陆的“一九八四”—读奈保尔〈河湾〉》,《清明》2004年第1期,第157页。
    3Cudjoe, Selwen. R. V. S. Naipaul: A Materialist Reading. Amhers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88, p.92.
    4[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46页。
    5[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46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47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47页。
    3[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4页。
    4[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84页。
    5[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89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89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89页。
    1参见徐敬珍:《难以抵挡的黑色诱惑——解读康拉德的〈黑暗的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98页。
    1参见隋旭升:《〈黑暗的心脏〉中库尔兹和马洛的象征意义》,《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第50页。
    2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22.
    3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24.
    4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23.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1[南非] J. M.库切:《评多丽丝·莱辛自传》,《书城》2008年第2期,第67页。
    2姜山秀:《立足现实、聚焦矛盾、洞视分裂的文明——评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德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52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79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81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83页。
    4[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85页。
    5[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5-46
    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2Weiss, Timothy F. On the Margins: The Art of Exile in V. S. Naipaul. Boston: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92, p.185.
    3[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4[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2Naipaul, V.S. The Enigma of Arrival, London: Pengunin Books,1987, p.64.
    3[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4[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5[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8页。
    3[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页。
    1[捷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页。
    2转引自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35页。
    3殷企平、高奋、童燕萍:《英国小说批评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页。
    4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35页。
    5Graham, Kenneth."Conrad and Modernism". Joseph Conrad. Ed. J. H. Stape.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2000,213.
    1[英]瓦莱丽·肯尼迪:《萨义德》,李自修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2[英]瓦莱丽·肯尼迪:《萨义德》,李自修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3[英]瓦莱丽·肯尼迪:《萨义德》,李自修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
    4隋旭升:《〈黑暗的心脏〉中库尔兹和马洛的象征意义》,《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第49页。
    1转引自隋旭升:《〈黑暗的心脏〉中库尔兹和马洛的象征意义》,《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第49页。
    2韩霞:《〈黑暗的心〉的象征性》,《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3期,第87页。
    3Stalllman, R. W. Introduction, The Art of Joseph Conrad. Ohio University Press Athens, Ohio,1982.
    4姚兰、王颖:《试论〈黑暗的心〉中黑与白的象征意义》,《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第39页。
    1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14.
    2姚兰、王颖:《试论〈黑暗的心〉中黑与白的象征意义》,《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第41页。
    3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12.
    4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38.
    5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48.
    1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50.
    2赵启光:《康拉德小说选译本序》,载约瑟夫·康拉德:《康拉德小说选》,袁家骅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0页。
    4[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77页。
    5[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05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80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63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65页。
    4[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83页。
    5赵晶辉:《殖民话语的隐性书写——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空间”释读》,《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第3期,第35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46页。
    4[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54页。
    5[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55页。
    6Mills, Sara. Discourses of Difference: An Analysis of Women's Travel Writing and Colonialism. London: Routledge,1991, p.3.
    7赵晶辉:《殖民话语的隐性书写——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空间”释读》,《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第3期,
    第32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55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49页。
    1Hardwick, Elizabeth. Meeting V. S. Naipaul, in Conversations with V. S. Naipaul, ed. Feroza. Jussawalla, Jackson: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77, p.49
    2Mcsweeney, Kerry. Four Contemporary Novelists: AngusWilson, Brian Moore, John Fowles and V. S. Naipaul. London:Scolar Press,1983, p.186.
    3[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4[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83页。
    5郑毅:《奈保尔式的象征世界〈河湾〉——奈保尔式的象征世界》,《译林》2009年第3期,第198页。
    6参见陆建德:《〈河湾〉译序》,见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45-46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65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94页。
    1隋旭升:《〈黑暗的心脏〉中库尔兹和马洛的象征意义》,《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第51页。
    2Lessing, Doris. Time Bites: views and reviews.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2004, p.68.
    1Muffin, R. C. ed., Conrad Revisited: Heart of Darkness": A Case Study in Contemporary Criticism, Bedford Books.NewYork: St. Martin's Press,1989, p.132.
    2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69.
    3[英]约瑟夫·康拉德:《康拉德小说选》,袁家骅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4[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1页。
    5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98.
    1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105.
    2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89.
    3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89.
    4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100.
    5[法]安德烈·莫洛亚:“约瑟夫·康拉德”,见《大海如镜》附录,倪庆饩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94页。
    6[法]安德烈·莫洛亚:“约瑟夫·康拉德”,见《大海如镜》附录,倪庆饩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07页。
    7转引自王松林:《康拉德小说伦理观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94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95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02页。
    4[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02页。
    5[英]多丽丝·莱辛:《影中漫步》,朱凤余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2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04页。
    2陈璟霞:《从“强暴”比喻看〈草儿在歌唱〉中的殖民意识》,《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54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03页。
    4李正栓、孙燕:《对莱辛〈野草在歌唱〉的原型阅读》,《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第4期,第16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04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页。
    3[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95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06页。
    3[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84页。
    4[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76-277页。
    5[英]V. S.奈保尔:《自由国度》,刘新民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209页。
    1杜维平:《“总有新东西”:〈河湾〉中的现代化主题》,《外国文学》2006年第3期,第31页。
    2[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79页。
    3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91.
    4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92.
    1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91.
    2[英]约瑟夫·康拉德:《康拉德小说选》,袁家骅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2页。
    3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92.
    4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95.
    5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101.
    1参见隋旭升:《〈黑暗的心脏〉中库尔兹和马洛的象征意义》,《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第51页。
    2陈璟霞:《多丽斯·莱辛非洲作品中的“神秘”比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96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3徐键:《论〈野草在歌唱〉中人物的边缘异化模式》,《文学界》,2011第2期,第50页。
    4[英]多丽丝·莱辛:《抟日记:非洲故事二集》,范浩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3页。
    5[英]多丽丝·莱辛:《抟日记:非洲故事二集》,范浩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3页。
    1[英]多丽丝·莱辛:《这原来是老酋长的国度》,陈星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5页。
    2[英]多丽丝·莱辛:《这原来是老酋长的国度》,陈星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序。
    3张伟航:《模仿与追随的悲剧——解读奈保尔的〈河湾〉》,《小说评论》2008年第5期,第33页。
    1顾章义:《非洲国家边界问题初探》,《西亚非洲》1984年第3期,第21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3张伟航:《模仿与追随的悲剧——解读奈保尔的〈河湾〉》,《小说评论》2008年第5期,第33页。
    4[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08页。
    3[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34页。
    4[美]爱德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导言”,载包亚明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第四卷):后现代景观》,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0页。
    1参见隋旭升:《〈黑暗的心脏〉中库尔兹和马洛的象征意义》,《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第48页。
    2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98.
    3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98.
    4隋旭升:《〈黑暗的心脏〉中库尔兹和马洛的象征意义》,《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第49页。
    5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101.
    1Conrad, Joseph. The Collected Letters of Joseph Conrad, Karl, Frederick R.&Davies, Laurence. eds. New York:Penguin Books,1976, p.468.
    2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莱辛《野草在歌唱》的扉页上引用了T. S.艾略特《荒原》的一句诗:“在这个群山环绕的腐朽山洞里,在淡淡的月光下,野草在歌唱……”,《野草在歌唱》引用了艾略特的诗歌,艾略特又引用了《黑暗的心》中的名言,同时《野草在歌唱》中的玛丽又与《黑暗的心》中的库尔兹又有许多相似之处,二者本质上都属于“空心人”,可见,《黑暗的心》对20世纪英国小说非洲叙事的影响之深。
    1姚兰、王颖:《试论〈黑暗的心〉中黑与白的象征意义》,《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第39-40页。
    2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92.
    3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95.
    4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98.
    5参见隋旭升:《〈黑暗的心脏〉中库尔兹和马洛的象征意义》,《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第52页。
    1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6.
    2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10.
    3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111.
    4李维屏:《道德发现与喉舌作用:论康拉德丛林小说的人物描写艺术》,《浙江大学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45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30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32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35页。
    4[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35页。
    5[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35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51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49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61页。
    4[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04页。
    5[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07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13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15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83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84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95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97页。
    4[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98页。
    5[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08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2Memmi, Albert. The Colonizer and the Colonized. Boston: Beacon Press,1965, p.23.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95页。
    4[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97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98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78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4[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
    5[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
    6[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
    1转引自朱刚:《政治词语词语政治——一个赛义德后殖民主义个案研究》,《外国文学》2002年第4期,第65-71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1罗钢、刘象愚:《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
    3[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35页。
    4[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12页。
    5黄晖、周慧:《流散叙事与身份追寻:奈保尔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3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79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95页。
    3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
    4[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43-244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55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55页。
    1[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陆建德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5-46页。
    2[英]法鲁克·德洪迪:《奈保尔访谈录》,邹海仑译,《世界文学》2002年第1期,第108-132页。
    3瑞典文学院:《瑞典文学院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世界文学》2002年第1期,第133-134页。
    4[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1郑毅:《〈河湾〉——奈保尔式的象征世界》,《译林》2009年第3期,第198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49页。
    3孟智慧、张莉:《从〈河湾〉的叙述方式解读奈保尔的文化身份》,《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54页。
    4[英]V. S.奈保尔:《奈保尔家书》,北塔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第326页。
    5[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52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52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页。
    3[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陆建德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第45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页。
    2黄晖、周慧:《流散叙事与身份追寻:奈保尔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1页。
    3[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58页。
    4[英]路易斯·费舍尔:《印度传》(中),台北:台北久博图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22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48页。
    1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6.
    2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6.
    3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6.
    4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10.
    5Michael, Greaney. Conrad, language, and Narrativ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19
    6陈法春:《叙述人在〈黑暗的心脏〉中的尴尬》,《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第55页。
    1[英]F. R.利维斯:《伟大的传统》,袁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9年版,第230页。
    2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110.
    3胡亚敏:《叙事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3页。
    1[英]约瑟夫·康拉德:《〈“白水仙号”上的黑水手〉序言》,《英国作家论文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335页。
    2[英]F. R.利维斯:《伟大的传统》,袁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9年版,第231页。
    3参见陈李萍:《恶的延宕——〈黑暗之心〉叙事技巧的“陌生化”》,《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78页。
    4屈平:《图画与戏剧:康拉德对小说艺术的探索》,《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第143页。
    5陈法春:《叙述人在〈黑暗的心脏〉中的尴尬》,《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第59页。
    6[英]F. R.利维斯:《伟大的传统》,袁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9年版,第233页。
    1赵晶辉:《殖民话语的隐性书写——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空间”释读》,《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第3期,第35页。
    2赵晶辉:《殖民话语的隐性书写——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空间”释读》,《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第3期,第36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59页。
    4[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69页。
    5[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71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88页。
    2赵晶辉:《殖民话语的隐性书写——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空间”释读》,《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第3期,第35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51页。
    1[英]伊雷特·罗戈夫:《视觉文化研究》,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2参见赵晶辉:《殖民话语的隐性书写——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空间”释读》,《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第3期,第34页。
    3参见胡龙青、姬长华:《论〈河湾〉中重复叙事的艺术特色》,《作家》2010年第1期,第90页。
    4戴锦华:《隐形书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5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3[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
    4[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46页。
    2孙妮:《V. S.奈保尔小说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9页。
    3[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95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91页。
    3[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91页。
    4[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91页。
    5[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2[美]查尔斯·麦格拉斯编著《20世纪的书——〈纽约时报书评〉精选》,朱孟勋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87页。
    1蒋孔阳:《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48页。
    2George, Rosemary Marangoly. The politics of home: Postcolonial relocations and twentieth-century fiction. New Yorkand Melbour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p.84.
    3唐冬梅:《马洛非洲之旅的人类精神探索》,《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69页。
    1[尼日利亚]齐努瓦·阿切比:《非洲的一种形象:论康拉德〈黑暗的心灵〉中的种族主义》,载[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批评》,杨乃乔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8页。
    2[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7页。
    3[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7页。
    4Peter Nazareth. Out of Darkness: Conrad and Other Third World Writers. Robert D. Hammer.(ed) Joseph Conrad:Third World Perspectives Washington D. C.: The Three Continents Press,1990, p.225.
    1[美]爱德华·W.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2页。
    2[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批评》,杨乃乔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9页。
    3参见吕伟民:《沉默的他者——康拉德小说中的异国形象》,《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106页。
    4Karl, Frederick R. The Collected Letters of Joseph Conrad (Vol. II).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p.230.
    5[英]约瑟夫·康拉德:《青春——康拉德小说选》,方平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601页。
    6[英]高尔斯华绥:《高尔斯华绥散文选》,倪庆饩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87页。
    7参见胡强:《康拉德与英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81页。
    1[美]弗雷德里克·詹姆斯:《政治无意识》,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9页。
    2[英]约瑟夫·康拉德:《文学与人生札记》,金筑云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0页。
    3参见胡强:《康拉德与英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82页。
    4转引自胡强:《康拉德与英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83页。
    5冯季庆:《劳伦斯评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13页。
    1[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前言,第11页。
    2[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批评》,杨乃乔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2页。
    3[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论小说与小说家》,瞿世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182页。
    4[美]爱德华·W.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3页。
    5参见肖锦龙:《从“黑色笔记”的文学话语看多丽丝·莱辛的种族身份》,《国外文学》2010年第3期,第116页。
    1卢婧:《20世代80年代以来国内多丽丝·莱辛研究述评》,《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第4期,第77页。
    2参见陈宏川:《多丽丝·莱辛的英裔白人身份对其作品的影响》,《山东文学》2010年第11期,第110页。
    3[英]多丽丝·莱辛:《非洲的笑声》,叶肖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4参见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1页。
    1韦朝晖:《后殖民主义视阈中的〈野草在歌唱〉》,《钦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30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4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97页。
    4[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37页。
    5[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78页。
    1凯蒂:《莱辛的非洲情结》,《书城》2007年第12期,第95页。
    2Lessing, Doris. The Lost World of the Kalahari, New Statesman, vol.56, no.1444,15November1958, p.700.
    3肖锦龙:《从“黑色笔记”的文学话语看多丽丝·莱辛的种族身份》,《国外文学》2010年第3期,第116页。
    1赵毅衡:《谁能为奈保尔辩护》,载《中国图书商报》,2002-08-22.
    2李瑞华:《边缘的历史与历史的边缘——读奈保尔的〈河湾〉》,载《中华读书报》,2002-9-27.
    1宋国诚:《后殖民文学——从边缘到中心》,新北:擎松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2Naipaul, V. S. Reading&Writing, the New York Review, February18,1999,14.
    3参见朱云生、杨中举:《既依附又背离的二重文化取向——论奈保尔对英国文化的选择策略》,《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第113页。
    4转引自杨中举:《奈保尔:跨界生存与多重叙事》,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版,第80页。
    5Hamilton, Ian. Without a Place. See Hammer, Robert D.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V. S. Naipaul. Washington D, C.Three Continents Press,1977, p.39.
    1[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3页。
    2祝平:《边缘审视——奈保尔创作述评》,《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2期,第110页。
    3[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页。
    4朱云生、杨中举:《既依附又背离的二重文化取向——论奈保尔对英国文化的选择策略》,《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第112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00页。
    1Conrad, Joseph. The Niger of the Narcissus. Penguin Books Ltd, Preface,1963, p.13.
    2[英]F. R.利维斯:《伟大的传统》,袁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95页。
    3张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3页。
    4转引自王松林:《英语写作的背后:康拉德的文化焦虑与痛苦》,《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8年第1期,第108页。
    1高红霞:《〈黑暗的心〉对殖民话语的颠覆与包容》,《宁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86页。
    2傅俊、毕凤珊:《解读康拉德小说中殖民话语的矛盾》,《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第92页。
    3毕凤珊:《疏离与融入:康拉德的矛盾情怀——康拉德殖民话语矛盾性溯源》,《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第143页。
    4参见高红霞:《〈黑暗的心〉对殖民话语的颠覆与包容》,《宁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48页。
    1参见郑燕:《殖民主义和〈黑暗之心〉》,《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50页。
    2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26.
    1[尼日利亚]齐努瓦·阿切比:《非洲的一种形象:论康拉德〈黑暗的心脏〉中的种族主义》,见[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批评》,杨乃乔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6页。
    2罗钢、刘象愚:《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3高红霞:《〈黑暗的心〉对殖民话语的颠覆与包容》,《宁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87页。
    4参见[英]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5参见吕伟民:《沉默的他者——康拉德小说中的异国形象》,《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105页。
    6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 p.94.
    1高红霞:《〈黑暗的心〉对殖民话语的颠覆与包容》,《宁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88页。
    2陈璟霞:《从“强暴”比喻看〈草儿在歌唱〉中的殖民意识》,《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50页。
    3参见韦朝晖:《后殖民主义视阈中的〈草儿在歌唱〉》,《钦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31页。
    4[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1[英]多丽丝·莱辛:《玛莎·奎斯特》,郑冉然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3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4参见韦朝晖:《后殖民主义视阈中的〈草儿在歌唱〉》,《钦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31页。
    1[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2[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89页。
    3[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89页。
    4[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1参见陈璟霞:《从“强暴”比喻看〈草儿在歌唱〉中的殖民意识》,《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52页。
    2[美]查尔斯·麦格拉斯编:《20世纪的书:百年来的作家、观念及文学》,李燕芬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85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3[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
    4[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
    1[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32页。
    3[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83页。
    1转引自谈瀛洲:《无根的作家(代序)》,见V. S.奈保尔:《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余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2[英]法鲁克·德洪迪:《奈保尔访谈录》,邹海仑译,《世界文学》2002年第1期,第120页。
    3[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5页。
    4[英]V. S.奈保尔:《幽暗国度》,李永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0页。
    1方杰:《奈保尔〈河湾〉中的悲观主义历史观》,《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第4期,第33页。
    2[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78页。
    1[美]爱德华·W.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2页。
    2[英]贝尼塔·帕里:《当前殖民话语理论的若干问题》,载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1页。
    3Torres-Saillant, Silvio. Caribbean Poetics: Toward an Aesthetic of West Indian Literature.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7, p.125.
    1[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贝内特先生和勃朗太太》,见李乃坤选编《伍尔夫作品精粹》,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46页。
    2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1-312页。
    1Hillman, James. Archetypal Psychology. Texas: Spring Publications, Inc,1981, pp.6-7.
    2周宁:《龙的幻象》,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3周宁:《龙的幻象》,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页。
    1夏成:《非洲的噩梦:论〈河湾〉的循环模式》,《世界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第152页。
    2[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3王佐良等:《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版,第934页。
    1肖庆华:《多丽丝·莱辛研究的地域性差异》,《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第1期,第84页。
    2[美]尤金·奥尼尔:《论悲剧》,载《美国作家论文学》,刘宝瑞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4年版,第247页。Ambrosini, Richard. Conrad’s Fiction as Critical Discour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Armstrong, Paul. The Challenge of Bewilderment: Understanding and Representation in
    James, Conrad, and Ford.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7.Baines, Jocelyn. Joseph Conrad: A Critical Biography. London: Weidenfeld&Nicolson,
    1960.Ball, John Clement. Satire&the postcolonial novel: V.S. Naipaul, Chinua Achebe, Salman
    Rushdie. New York: Routledge,2003.Batchelor, John. The Life of Joseph Conrad: A Critical Biography. Oxford: Blackwell,
    1994.Berthoud, J. A. Joseph Conrad: The Major Pha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Bendz, Ernst. Joseph Conrad: An Appreciation. New York: Haskell House Publishers Ltd,
    1971.Bender, John. The Columbia History of the British Novel.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4.Brewster, Dorothy. Doris Lessing. 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s, Inc,1965.Bruce King: V. S. Naipaul.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1993.Bloom, H. Modern Critical Views: Joseph Conrad. New York and Philadelphia: Chelsea
    House Publishers,1986.Bradbury, M. The Modern British Novel.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Cain, William. ed. Joseph Conrad and the Art of Sacrifice. New York: Routledge,2001.Carabine, Keith&Owen Knowles. eds. Contexts for Conrad: Eastern and Western
    Perspectives, Lubin: Maria Curie Sklodowska University,1993.Cocks, Joan. Passion and Paradox: Intellectuals Confront the National Questi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2.Cowen, Tyler. In Praise of Commercial Cultur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Conrad, Joseph. Heart of Darkn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2007Dryden, Linda. Joseph Conrad and Imperial Romance.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2000.During, Simon, Foucault and Literature: Towards a Genealogy of Writing. London:
    Routledge,1992.Fanon, Franz. Toward the Arican Revolution. Tr. Haakon Chevalier.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1976.Fawzia Mustafa: V. S. Naipau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Ford, F.M. Joseph Conrad: Personal Remembrance, London: Duckworth,1924.Fincham, Gall, and De Lange, Attie,eds. Conrad at the Millennium: Modernism,
    Postmodernism, Postcolonialism. Lublin: Maria Curie-Sklodowska University Press,
    2001.Fahim, Shadia S. Doris Lessing: Sufi Equilibrium and the Form of the Novel. Michigan:
    Michigan University Press,1994.Galin, Muge. Between East and West: Sufism in the Novels of Doris Lessing.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7.Greaney, Michael. Conrad, Language, and Narrativ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Hampson, Robert. Cross-Cultual Encounters in Joseph Conrad's Malay Fiction. New York:
    Palgrave Publishers Ltd.,2000.Hawthorn, Jeremy. Joseph Conrad: Narrative Technique and Ideological Commitment,
    London: Edward Arnold,1990.Houen, Alex. Terrorism and Modern Literature, from Joseph Conrad to Ciaran Cars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John G. Peters. Joseph Conra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and Education
    Press,2008.Karl, Frederick R. Joseph Conrad: The Three Lives---A Biography. London: Faber&Faber
    Limited,1979.Kaplan, C. M., Mallios, P.&White, A.(ed.). Conrad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London: Routledge,2005.Klein, Carole. Doris Lessing: a Biography. London: Gerald Duckworth&Co. Ltd.2000.Knowles, Owen&Moore, Gene M. Oxford Reader's Companion to Conra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Leavis, F. R. The Great Tradition.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Ltd.,1980.Levenson, Michael.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Moderni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and Education Press,2000.Loflin, Christine Adams.“Race, Nationalism and Colonialism in the African Landscape,”
    Diss. Madison: Wisconsin University Press,1989.Lothe, Jakob. Conrad's Narrative Metho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Malsen, Elizabeth. Doris Lessing. Plymouth: Northcote House,1994.Meyers, Jeffrey. Joseph Conrad: A Biography.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1991.Maley, Willy. Postcolonial Criticism. London: Longman,1997.Najder, Zdzislaw. Conrad’s Polish Background.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Nixon, Rob. London Calli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Parry, Benita. Postcolonial Studies: A Material Critiqu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4.Page, Norman. A Conrad Compan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1986.Pratt, Annis. Dembo, L. S. eds. Doris Lessing: Critical Studies.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74.Robinson, Sally. Engendering the Subject: Gender and Self-representation in
    Contemporary Women’s Fiction.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1.Robert Ross. A Concise History of South Africa.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6.Rubenstein, Roberta. The Novelistic of Doris Lessing: Breaking the Forms of
    Consciousness. Urbana,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79.Said, Edward W. Joseph Conrad and the Fiction of Autobiograph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6.Sage, Lorna. Doris Lessing. London: New York: Methuen,1983.Saxton, Ruth. Jean, Tobin.eds. Woolf and Lessing: Breaking the Mol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1994.Selwyn R. Cudjoe. V. S. Naipaul: A Materialist Reading. Amherst: The University ofMassachusetts press,1988.
    Stape, J.H.,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Joseph Conrad. Shanghai: 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0.
    Showalter, Elaine. 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Research Pres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4.
    Sprague, Claire. Rereading Doris Lessing: Narrative Patterns of Doubling and Repetition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1987.
    Watt, Ian. Conrad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London: Chatto&Windus,1980.
    Watts, Cedric. A Preface to Conrad,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5.
    [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美]爱德华·W.萨义德:《权力、政治与文化—萨义德访谈录》,薇思瓦纳珊编,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美]爱德华·W.萨义德:《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美]爱德华·W.萨义德:《格格不入》,彭淮栋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艾周昌、沐涛:《走进黑非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英]埃德蒙·柏克:《自由与传统:柏克政治论文选》,蒋庆、王瑞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英]安德鲁·桑德斯:《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谷启楠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英]埃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等编:《后殖民批评》,杨乃乔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陈启能主编:《大英帝国从殖民地撤退前后》,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年。
    陈璟霞:《多丽丝·莱辛的殖民模糊性——对莱辛作品中的殖民比喻的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邓颖玲:《康拉德小说的空间艺术》,长沙:湖南师范人学出版社,2005年。
    [英]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一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
    [英]多丽丝·莱辛:《另外那个女人》,傅惟慈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
    [英]多丽丝·莱辛:《非洲的笑声》,叶肖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英]多丽丝·莱辛:《玛莎·奎斯特》,郑冉然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英]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陈才宇、刘新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英]多丽丝·莱辛:《第五个孩子》,何颖怡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英]多丽丝·莱辛:《影中漫步》,朱凤余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美]弗雷德里克·阿·卡尔:《现代与现代主义:艺术家的主权1885—1925》,陈永国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论小说与小说家》,瞿世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
    [英]F.R.利维斯:《伟大的传统》,袁伟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方汉文:《西方文艺心理学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费小平:《家园政治:后殖民小说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英]高尔斯华绥:《高尔斯华绥散文选》,倪庆饩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胡俊:《非裔美国人探求身份之路——对托妮·莫里森的小说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胡强:《康拉德政治三部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英]亨利·詹姆斯:《小说的艺术》,朱雯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黄晖、周慧:《流散叙事与身份追寻——奈保尔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洪永娟:《心灵的明镜——从心理分析文学批评理论解读康拉德及其作品》,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7年。
    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
    侯维瑞、李维屏:《英国小说史》(上、下),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
    蹇昌槐:《西方小说与文化帝国》,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蒋花:《压抑的自我,异化的人生——多丽斯·莱辛非洲小说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
    [英]卡莱尔:《文明的忧思》,宁小银译,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年。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
    [英]约瑟夫·康拉德:《康拉德小说选》,袁家骅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英]约瑟夫·康拉德:《黑暗的心》,薛诗绮、智量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英]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李维屏:《英国小说艺术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
    陆建德:《破碎思想体系的残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钱乘旦等:《日落斜阳——20世纪英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英]马·布雷德伯里编:《现代主义》,胡家峦等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
    [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韩敏中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孟华等:《中国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宁一中:《狂欢化与康拉德的小说世界》,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秦启文、周永康:《形象学导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阮炜:《二十世纪英国小说评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任一鸣、瞿世镜:《英语后殖民文学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任一鸣:《后殖民:批评理论与文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英]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朱生豪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
    申丹、韩加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孙妮:《V. S.奈保尔小说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陶家俊:《文化身份的嬗变:E. M.福斯特小说和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英]V. S.奈保尔:《河湾》,方柏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英]V. S.奈保尔:《自由国度》,刘新民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
    [英]瓦莱丽·肯尼迪:《萨义德》,李自修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王佐良、周珏良:《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
    王岳川主编:《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王松林:《康拉德小说伦理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2008年。
    [美]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吴浩:《自由与传统:二十世纪英国文化》,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
    肖庆华:《都市空间与文学空间——多丽丝·莱辛小说研究》,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8年。
    杨中举:《奈保尔:跨界生存与多重叙事》,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
    [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
    尹锡南:《英国文学中的印度》,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
    殷企平:《英国小说批评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
    乐黛云等编:《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张进:《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张志彪:《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与实践——以中国文学中的日本形象为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张立新:《文化的扭曲——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的黑人形象研究(1877-1914)》,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张跣:《赛义德后殖民理论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赵稀方:《后殖民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赵一凡、张中载等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祝远德:《他者的呼唤—康拉德小说他者构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郑家馨主编:《殖民主义史(非洲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周宁:《龙的幻象》,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詹树魁:《康拉德在“水仙号”上的道德探索和创作实验》,载《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3期。
    赖辉:《论〈黑暗的心〉的叙述者、叙述接受者和“陌生化”》,载《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2期。
    詹树魁:《〈吉姆爷〉与康拉德的艺术和道德探索》,载《厦门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赖干坚:《论约瑟夫·康拉德小说的特色》,载《外国文学研究》,1991年第3期。
    杜维平:《非洲、黑色与女儿:〈黑色的中心〉的男性叙事话语批评》,载《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4期。
    高伟利、殷企平:《论〈黑暗的心脏〉的叙事结构及其审美价值》,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刘立辉:《康拉德:听众与谎言:〈黑暗的心〉叙事结构与阅读效应》,载《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1期。
    王丽亚:《穿越“黑暗的中心”的约瑟夫·康拉德:论〈黑暗的心〉的叙事技巧》,《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高继海:《马洛的“寻觅”与库尔茨的“恐怖”:康拉德〈黑暗的心〉主题初探》,载《河南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隋旭升:《〈黑暗的心脏〉中库尔兹和马洛的象征意义》,载《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
    付子柏:《蛮荒上“贸易与进步”的无辜牺牲品——评康拉德的〈进步前哨〉》,载《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张且文:《试论康拉德的〈黑暗的中心处〉》,载《外国文学研究》,1985年第1期。
    陈法春:《叙述人在〈黑暗的心脏〉中的尴尬》,载《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石俊杰:《〈黑暗的心〉的象征艺术》,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殷企平:《〈黑暗的心脏〉解读中的四个误区》,载《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
    苏勇:《白我的湮灭—从〈黑暗的心〉中的克兹说起》,载《外国文学》,2001年第3期。
    殷企平:《由〈黑暗的心脏〉引出的话题——答王丽亚女士的质疑》,载《外国文学》,2002年第3期。
    傅俊、毕凤珊:《解读康拉德小说中殖民话语的矛盾》,载《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
    王丽亚:《批评理论与作品阐释再认识——兼与殷企平先生商榷》,载《外国文学》,2002年第1期。
    吕伟民:《“他者”如镜——康拉德小说的殖民地叙事》,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赵海平:《康拉德〈黑暗的中心〉与种族主义之争》,载《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王晓兰、王松林:《康拉德在中国:回顾与展望》,载《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
    郑燕:《殖民主义和〈黑暗之心〉》,载《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王美萍:《被解构的朝圣之旅——〈黑暗之心〉后现代解读》,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吕伟民:《沉默的他者——康拉德小说中的异国形象》,载《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王松林:《非人格化叙事背后的道德选择》,载《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2期。
    殷企平:《〈进步前哨〉与“进步”话语》,载《外国文学》,2006年第2期。
    高红霞:《〈黑暗的心〉对殖民话语的颠覆与包容》,载《宁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李维屏:《道德发现与喉舌作用:论康拉德丛林小说的人物描写艺术》,载《浙江大学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杜明业:《〈黑暗的心〉:非洲形象的呈现与重构》,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1期。
    蔡青、张洪伟、刘洋:《双重自我的剖析与探寻:〈黑暗之心〉解读》,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第6期。
    于丽锦:《从〈黑暗的心〉解读人性的内涵》,《贵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张中载:《沿着追求真善美的轨迹—读V. S.奈保尔的〈比斯瓦斯先生的屋子〉》,载《外国文学》,1988年第1期。
    梅晓云:《在边缘写作—作为“后殖民作家”的奈保尔其人其作》,载《深圳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陆建德:《奈保尔的作家梦》,载《晾望》新闻周刊,2001年10月22日,第43期,第46页。
    罗小云:《从模仿者审视奈保尔的后殖民意识》,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雷艳妮:《奈保尔作品中的“模仿”主题》,载《中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祝平:《边缘审视—奈保尔创作述评》,载《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2期。
    梅晓云:《V. S.奈保尔:从未抵达的感觉》,载《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5期。
    王守仁,方杰《想象·纪实·批评—解读VS.奈保尔的“写作之旅”》,载《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罗小云《建构特殊环境体验文明冲突—解读奈保尔后殖民小说〈大河湾〉》,载《国外文学》,2004年第3期。
    高照成《从〈河湾〉看奈保尔的历史与文化观一兼谈奈保尔的文学思想》,载《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周听、张冬贵《奈保尔与后殖民文学》,载《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王鹏:《奈保尔:大地上的异乡人—试析〈河湾〉的移民主题》,载《齐鲁学刊》,2004年第6期。
    余杰:《非洲大陆的“一九八四”—读奈保尔〈河湾〉》,载《清明》,2004年第1期。
    朱云生、杨中举:《既依附又背离的二重文化取向——论奈保尔对英国文化的选择策略》,载《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
    方杰:《奈保尔〈河湾〉中的悲观主义历史观》,载《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第4期。
    杜维平:《“总有新东西”:〈河湾〉中的现代化主题》,载《外国文学》,2006年第3期。
    张伟航:《模仿与追随的悲剧——解读奈保尔的〈河湾〉》,载《小说评论》,2008年第5期。
    郑毅:《奈保尔式的象征世界〈河湾〉——奈保尔式的象征世界》,载《译林》2009年第3期。
    雷艳妮:《英国20世纪的殖民和后殖民小说:一个宗主国视角》,载《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
    董英:《英国文学中的帝国叙事及其流变》,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任一鸣:《后殖民时代的非洲宗教及其义学表现》,载《社会科学》,2003年第12期。
    戴鸿斌:《英国小说的后殖民主义》,载《兰州学刊》,2008年第3期。
    蒋花:《多丽斯·莱辛研究在中围》,载《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第3期。
    张德明:《〈奥瑟罗〉:一个西方“他者”的建构》,载《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李鸿泉:《莎士比亚与有色人种》,载《内蒙古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李毅:《奥瑟罗的文化认同》,载《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2期。
    夏琼:《扭曲的人性,殖民的悲歌——评多丽丝·莱幸的〈野草在歌唱〉》,载《当代外国文学》,2001年第1期。
    夏琼:《追寻无意识的踪迹—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人物心理探析》,载《兰州学刊》,2005年第6期。
    陈璟霞:《从“强暴”比喻看〈草儿在歌唱〉中的殖民意识》,载《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凯蒂:《莱辛的非洲情结》,载《书城》,2007年第12期。
    卢婧:《20世代80年代以来国内多丽丝·莱辛研究述评》,载《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第4期。
    赵晶辉:《殖民话语的隐性书写——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空间”释读》,载《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第3期。
    陈璟霞:《多丽斯·莱辛非洲作品中的“神秘”比喻》,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李正栓、孙燕:《对莱辛〈野草在歌唱〉的原型阅读》,载《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第4期。
    颜治强:《莱辛作品中的非洲书写》,载《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赵晶辉:《英美及中国多丽丝·莱辛研究中的“空间”问题》,载《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