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演变与透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鸦片战争之后,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时期。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演变,从宏观上看,制度框架由条约体系下形成的对外贸易法律制度替代了传统的朝贡贸易制度。从微观上看,海关制度、贸易金融制度、运输保险制度、买办制度,以及纠纷解决机制的变化构成了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演变的基础。本文运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史料与理论相呼应,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方法,对晚清对外贸易制度的演变进行系统的考察并加以透视,以此加深对中国近代法律转型的认识。
     本文包括绪论、正文五章、余论三部分。
     绪论主要说明研究对象与范围、选题宗旨与意义、学术史综述以及研究方法。
     正文第一章重点阐述晚清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由朝贡贸易制度到盛世之中的公行制度再到丧失主权下的条约体系,揭示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中强者法律占先,弱者屈从强者的演变过程。
     正文第二章阐述作为对外贸易法律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关制度。近代海关制度形成于旧有的制度之上,常关、洋关的长期并存说明了这一点,在社会变迁中优势、进步的力量战胜弱势、落后的制度。这既反映了双方博弈的结果,同时,体现中国内在文化的择优选择取向。
     正文第三章阐述对外贸易的其他方面法律制度,包括贸易金融的法律制度、运输保险法律制度以及买办制度的变迁。这些具体法律制度的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从拿来主义到移植本土的成长过程,促使了新的经济观念和法律规章日趋成熟,为后来的商法制定打下了基础。
     正文第四章阐述在对外贸易纠纷解决机制的演变中政府与民间的解决模式、以及各利益主体的博弈与妥协。从官方角度看条约体系所形成的纠纷解决模式是表面的平等而实质的不平等;从民间具体运作上看,仲裁制度的运用起到了对抗外来经济入侵的自救作用。在这过程中,中国近代司法制度受到了西方制度的冲击。
     正文第五章从结构间(法律、政治、经济的关系)与结构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同中国经济法律传统的关系)透视在中西方不同的法律文化背景下,晚清对外贸易制度的特点与实质,以及折射出的中华文明的内核。
     余论部分总结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演变的原则及其对现今的借鉴作用,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如何提高自身实力来实现平等贸易,使得贸易法律制度趋向贸易双方的共赢,最终在本土的基础上良性地移植外来规则。
After the Opium War,Chinese society has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Seen from a macro perspective,the foreign trade legal rules during the late Qing period transformed itself from the traditional tribute-presenting system to a treaty-based legal framework.On the micro level,the custom system,trade and finance system,transportation insurance system,comprador system and the dispute settling system formed the basis of foreign trade legal system during the late Qing period. This paper combined the macro and micro perspectives,using both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theories,adopting multi-discipline knowledge, trying to make a systematic study on transformation of foreign trade legal system during the late Qing,so as to deepen understanding of the legal transformation during modern China.
     This paper includes three parts:introduction,the main body of five chapters,and conclusion.
     The part of introduction is about the subject and topics,the aim of choosing the topic and its significance,an academic review of relevant topics and study method.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talks about the transformative process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legal system during the late Qing,from the tribute-presenting system characterized by independent sovereignty,to the "Gong Hang" system during the prosperous times,and then to the treaty system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losing sovereignty,revealing a transformative pattem of "the weak surrendering to the strong" in the foreign trade legal system during the late Qing.
     The second chapter talks about the custom system,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foreign trade legal system.The modem custom system originated from the old system,which can be indicated by the long-term co-existence of standing custom and foreign custom.The advantageous system replaced the less advantageous and outdated system,reflecting the result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both systems and the final orientation of the Chinese interior culture.
     The third chapter talks about other legal systems of foreign trade, including transformation of trade and finance system,transportation insurance system and the comprador system.These systems were new to China,undergoing a process from immaturity to maturity,from total importing to the localization of transplantation,promoting the growth of new economic conceptions and legal rules and regulations,setting up a foundation for the drafting of commercial law.
     The fourth chapter talks about the dispute settlement at governmental level and at the local level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foreign trade dispute management mechanism,including also the game playing and compromise between various parties.From an official perspective,the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represented by the treaty system was superficially equal but unequal in essence.At the local level,the arbitrary system functioned as an anti-aggression mechanism in the foreign trade field.During this process,the Chinese modern judicial system suffered impact from the western judicial system.
     The fifth chapter tries to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ssence of foreign trade system during the late Qing,against a background of different legal cultures between China and its western counterparts,on the one hand discuss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law,politics and economy,and on the other hand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ign trade legal system and Chinese economic and legal traditions,reflecting the cor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 part of conclusion elaborates on the lessons we can learn from the foreign trade legal system during the late Qing.In an age of globalization,how can China increase its own economic powers to realize fair trade,creating a win-win situation by way of trade legal system,and realizing healthy transplantation of foreign legal rules on the basis of local situation.
引文
1[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译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页。
    2[日]滨下武志著,孙彬、高淑娟译:《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3 参见 罗志平著:《清末民初美国在华企业投资(1818-1937) 》,国史馆印行1996年版,绪论部分。
    4 参见郭卫东著:《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5 John King Fairbank,Trade and Diplomacy on the China Coast:The Opening of the Treaty Ports,1842-1854,Harvard Univerisity,1954,053.
    6 连心豪著:《中国海关与对外贸易》,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8页。
    7 Han yen-ping,the Commercial Revolution in Nineteenth Century(California university,1986) p337,349.
    8[美]马士著:《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中译本,第473-474页。
    9[美]马士著:《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中译本,第285-286页。
    10[美]马士著:《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中译本,第433页。
    11 《左传》定公十年,孔颖达疏。
    12 陶文钊编选,林海、符致兴等译:《费正清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页。
    13 陆九渊著:《象山全集》卷23,《四部备要》本。
    14 陶文钊编选,林海、符致兴等译:《费正清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页。
    15 王赓武:《明朝初年与东南亚的关系》,载费正清编的《中国人的世界秩序观》。
    16 《清史稿》卷114,《职官一·礼部》,中华书局1976版,第3280页。
    17 《大清会典》卷三九《礼部·主客清吏司》。
    18 梁廷桕:《海国四说·粤道贡国说》。
    19 《清世祖实录》卷102,顺治十三年七月戊申。
    20 《清世祖实录》卷8;《清会典事例》卷510,《礼部·朝贡·市易》。
    21 《清圣祖实录》卷106,康熙二十一年十一月辛亥。
    22 乾隆《清会典》卷56。
    23(光绪)《清会典》卷39,《礼部·主客清吏司》。
    24 《清会典事例》 卷514,《礼部·朝贡·馆舍》。
    25 滨下武志著,朱荫贵等译:《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页。
    26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510,《礼部·朝贡·市易》。
    27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510,《礼部·朝贡·市易》。
    28 《清圣祖实录》 卷一一七,康熙二十三年十月丁己,p1567。
    29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 卷510,《礼部·朝贡·市易》。
    30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510,《礼部·朝贡·市易》p1567。
    31 陶文钊编选,林海、符致兴等译:《费正清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0页。
    32 王铁崖:《中国与国际法历史与当代》,1991年《中国国际法年刊》,第18-19页。
    33 《清会典事例》卷511,《礼部·朝贡·禁令》。
    34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页。
    35[美]费下洁:《美国与中国》(第四版),中译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0年版,第147页。
    36 J.K.Fairbank,Tributary Trade and China's Relations with the West,Far Eastern Quarterly,Vol.1(2),1942,p.137.
    37[日]滨下武志著,朱荫贵、欧阳菲译:《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文版前言。
    38[朝鲜]郑麟趾:《高丽史》卷93,《崔乘老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61册,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398页。
    39 Hae-jong chan,sino-korean tributary relations in the ch'ing period,J.K.Fairband ed.,the Chinese world order.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p.111.
    40[德]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载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二卷,第6页。
    41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五十七。
    42[英]爱尼斯·安德逊著.费振东译:《英国人眼中的大清王朝》,北京群言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43 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资料(第一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6页。
    44 《下院审委报告》,1830年。转引自格林堡著,康成译:《鸦片战争前中英通商史》,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45[英]格林堡:《鸦片战争前中英通商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9页。
    46 梁廷楠:《粤海关志》卷28,夷商三,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版,第2012-2024页。
    47 梁廷楠:《粤海关志》卷28.夷商三,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版,第2012-2024页。
    48 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道光朝)卷一,文献出版社,1987年影印版,第13页。
    49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1册) 》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2页。
    50 参见吴建雍:《从广东十三行看清政府对贸易的垄断》一文中,有关各项制度部分。来源:人民网.
    51 梁廷楠:《粤海关志》 卷25,行商,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版。
    52 郑友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第5页。
    53 许地山编:《鸦片战争前中英交涉史料》,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第83页
    54 参见[美]马士著:《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中译本。
    55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故宮博物院用抄本影印1929年版,卷九,第20-21页。
    56 梁廷楠:《粤海关志》卷25,行商,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版。
    57 《熙朝纪政》卷六,《纪英夷入贡》附《敕谕英吉利国王二道》。
    58[英]奥本海著,[英]劳特派特修订,王铁崖、陈体强译:《奧本海国际法》(上卷),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2分册,第174页。
    59 戴逸:《闭关政策的历史教训》人民日报,1979-03-13。
    60 参见李想,杨维波:《论清朝前期海外贸易政策的非闭关性》,《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9)4。
    61 《清圣祖实录》 卷271,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58页。
    62 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一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9页。
    63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一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9页。
    64 梁廷桐:《粤海关志》卷二十九,第20-27页。
    65[英]威廉·亨特:《旧中国杂记》,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p235。
    66 严中平:《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上),载《经济研究》1955年第1期。
    67 梁廷桐:《粤海关志》卷二十四,第34-40页。
    68 郭蕴静:《清代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载《天津社会科学》1982年第3期。
    69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31页。
    70 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41-48页。
    71 参见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1卷,第337、629、427、602页;第2卷,第481页。
    72 蒋廷黻编:《近代中国外交史料辑要》上卷第323、324页。
    73 朱士嘉编:《十九世纪美国侵华档案史料选辑》第23页。
    74[英]菲利浦·约瑟夫:《列强对华外交》,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页。
    75 《筹办夷务始末》 同治卷九,第4808页。
    76 费正清:《关注中国》,哈佛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转引自郭卫东:《转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p471。
    77[日]佐佐木正哉编:《鸦片战争后的中英抗争》(资料篇稿),东京日本近代中国研究会1964年版,p218。
    78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5年1月版,p492。
    79 佐佐木正哉编:《鸦片战争后的中英抗争》(资料篇稿),东京日本近代中国研究会1964年版,第219页。
    80 《道光年间夷务和约条款奏稿》,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手抄本。
    81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42页。
    82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98页。
    83[美]马士著、张汇文等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370页。
    84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59页。
    85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99页。
    86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59页。
    87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 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100页。
    88 张培田著:《中西近代法文化冲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版,第39页。
    89 朱英著:《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p74。
    90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36页。
    91 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第528页。
    92[美]石约翰著、王国良译:《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114页。
    93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30页。
    94[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册)》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7页。
    95 叶德辉:《翼教丛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52页。
    96 参见[日]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契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7[德]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页。
    98 参见彭巧红:《明至清前期海外贸易管理机构的变革》。2002年,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第1页。
    99 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版,第999页。
    100《唐律疏议》卷八。
    101 《唐国史补》卷下。
    102 《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四之六。
    103 李金明、廖大珂:《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7页。
    104 《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十四之二。
    105 《萍州可谈》 卷二。
    106 姚楠、陈佳荣、丘进:《七海扬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69页。
    107 陈柏坚、黄启臣:《广州外贸史》,广州出版社,1995年版,第218页。
    108 李金明、廖大珂:《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6页
    109 《元典章》卷二二,<户部·市舶>;《通制条格》卷一八<关市·市舶>,黄时鉴校点本,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30-231页。
    110[日]藤田丰八著、魏重庆译:《宋代之市舶司与市舶条例》,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85页。
    111 《元典章》卷二二,<户部 市舶>。
    112 《夷氛记闻》卷一,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1937年版,第1页。
    113 《光绪会典事例》卷二三九,第3页。
    114 彭雨新:《清代关税制度》,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页。
    115[日]高柳松一郎:《中国关税制度论》,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第26页。
    116[美]马士著,张汇文等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卷,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87-89页。
    117 黄启臣:《清代前期海外贸易的发展》,《历史研究》1986年第4期及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十册),第428、429页。
    118 四川省财政学会编:《税收史话》,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年版,第65页。
    119 参见任智勇《晚清海关监督制度初探》,《历史档案》,2004(4),“晚清海关监督的设置”部分。
    120 China,Imperial Marime Customs,Report on Working of Amoy Native Customs,Shanghai,1906,p72.转引自滨下武志著,孙彬、高淑娟译:《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p330。
    121 China,Imperial Marime Customs,Report on Working of Amoy Native Customs,Shanghai,1906,p72.转引自滨下武志著,孙彬、高淑娟译:《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p331。
    122 《厦门志》卷七《关税科则》。
    123 China,Imperial Marime Customs,Report on Working of Amoy Native Customs,Shanghai,1906,p72.转引自滨下武志著,孙彬、高淑娟译:《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p331。
    124 财政部赋税司第四科《财政部赋税司送整理税制方案关于裁厘改税事项函·整理税制方案之一》,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政府财政金融税收档案史料(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950-951页。
    125[英]菲利浦·约瑟夫著,胡滨译:《列强对华外交》,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页。
    126[美]威罗贝著,王绍坊译:《外人在华特权和利益》,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442页。
    127[美]威罗贝著,王绍坊译:《外人在华特权和利益》,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447页。
    128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版,第349页
    129[美]威罗贝著,王绍坊译:《外人在华特权和利益》,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448页。
    130 《李鸿章全集》,第一册(电稿一),第942页
    131 《李鸿章全集》,第一册(电稿一),第944页
    133[美]威罗贝著,王绍坊译:《外人在华特权和利益》,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448页。
    133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版,第338页
    134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40-41页。
    135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43页。
    136 海关总署:《中国近代海关历史文件汇编》第六卷,第21页。
    137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料》第一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01-503页。
    138 海关总署:《中国近代海关历史文献汇编》,第六卷,第116页。
    139 许碧晏:《近代中国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的形成及影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32卷第1期。
    140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118页。
    141 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十三,第462-463页。
    142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19《职官六》。
    143 杨德森编:《中国海关制度沿革》,第14页。
    144 滨下武志著,孙彬、高淑娟译:《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p319。
    145 滨下武志著,孙彬、高淑娟译:《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p185。
    146 参见:陈勇《晚清海关制度的双重性>)载《理论界》2007年第三期,第一部分。
    147 参见:陈勇《晚清海关制度的双重性》载《理论界》2007年第三期,第一部分。
    148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版重印本,第40-50页。
    149[英]莱特著、姚曾廙译:《中国关税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0页。
    150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116页。
    151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106页。
    152[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 --1911)上卷,第238页。
    153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41页。
    154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38页。
    155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100页。
    156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118页。
    157 武堉幹:《中国国际贸易概论》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533页。
    158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32页。
    159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99--100页。
    160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116-118页。
    161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99-100页。
    162 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晚清部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6-217页。
    163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 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54页。
    164 李鸿章:《通商条约章程成案汇编》 卷八,第14页。
    165 《皇朝政典类纂》卷一○三《征榷二:一洋关税则》,第9页。
    166 《通商约章类纂》卷一○《户六 税务六 改运》,第18页。
    167 汤象龙:《中国近代海关税收和分配统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0页。
    168[英]莱特著、姚曾廙译:《中国关税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5-36页。
    169 陈炽:《庸书·税则条》。
    170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二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167页。
    171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二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168页。
    172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第116、133、137、172、205、238、255、285页。
    173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二册,第100页。
    174[英]莱特:《中国关税沿革史》,第360页,海关档,总税务司通令第1022号、第1025号。
    175 参见吕铁贞:《晚清涉外经济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162页。
    176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177 《皇朝经济文编》卷七十一,第16页。
    178 《何桂清奏利柄必应收回税则不可轻免折》,《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三十,第1132--1133页。
    179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 第一卷,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133-172、205-285页
    180[英]莱特著、姚曾廙译:《中国关税沿革史》,第225页。
    181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第394页。
    182 吕铁贞:《晚清涉外经济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166页。
    183 海关总署:《中国近代海关历史文件汇编》卷六,第107页。
    184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2页。
    185 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问题初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6页。
    186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57年。第40页
    187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18页。
    188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57年,第68页。
    189 参见吕铁贞:《晚清涉外经济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168-177页
    190[英]魏尔特著,陈敖才等译:《赫德与中国海关(上) 》,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24页。
    191 王立诚:《英国与近代中外贸易“法治”的建立》,历史研究,2001(2)。
    192 叶松年著:《海关概论》,上海海关专科学校,1985年版,第80页。
    193 陆允昌:《苏州洋关史料(1896-1945)》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94[日]高柳松一郎著,李达译:《中国关税制度论》,北京印书馆,1927年版,第376页。
    195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35页。
    196 参见孙宝根;《论近代中国海关缉私制度的确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26卷第2期,第一部分。
    197 经君健:《严中平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12页。
    198 《财政部关务署编·海关罚则评议会章则议案汇编》,1935年版,第120-121页。
    199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吴煦档案选编(第7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1-82页。
    200 汪敬虞:《赫德与近代中西关系》,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5页。
    201 参见孙宝根《论近代中国海关缉私制度的确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第二十六卷第二期,“外籍税务司制度下的海关缉私”部分。
    202 卢汉超著:《赫德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15页。
    203海关总署:《中国近代海关历史文件汇编》,第一卷,第172-194页。
    204[英]魏尔特著,陆琢成、李秀凤等译《赫德与中国海关》上册,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383页。
    205 《郭嵩焘日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转引自卢汉超:《赫德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5页。
    206[美]宓亨利:《中国近代史选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85页。
    207 参见布鲁纳、费正清、司马富编:《进入中国机构:赫德日记(1854-I863) 》(坎布里奇,1986),第332-333页。
    208 赫德日记,1863年12月23日。
    209 海关总署:《中国近代海关历史文件汇编》,第一卷,第172-194页。
    210 《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33,第1253页。
    211 《吴煦档案选编》(第6集)第316-317页。
    212 对于票号的产生年代,众说不一。近年来,通过学者的实地调查和结合史料分析研究,大体认为票号产生于l9世纪20年代初,相当于道光初年。
    213 参见:《山西票号之调查》,《中外经济周刊》。
    214 此数据参见《英国国会蓝皮书》,1864,第42卷,第23页。
    215 张国辉著:《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216 平行本位制,指一国同时使用两种货币作为本位币的制度,这两种货币一般为金币和银币,这时金银可以自由铸造成金币和银币,两者均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217 参见洪蔑管主编:《中国金融史》,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1页。
    218 王铁崖编著:《中外条约汇编》,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501-502页。
    219 参见杨端六编著:《清代货币金融史稿》,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297-299页。当时由于各国纷纷采行金本位以代替银本位,造成世界金银比率由1873年1:15猛升至1894年的1:32,以致造成世界性的金贵银贱。这对“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的中国来说,自然造成巨大的外汇储备损失和外贸汇率损失。以举借外债为例,由于银价的不断跌落,各项按外币单位举借之债款其逐年偿付的本息银数,均比原订借款年份平均汇价折算应偿付的银数为多,从而出现“镑亏银两”。
    220 《上度支部论铸银币书》,《东方杂志》第5卷第3期。
    221 陈度著:《中国近代币制问题汇编》第1册,上海瑞华印务局,1932年版,第139页。
    222 《上度支部论铸银币书》,《东方杂志》第5卷第3期。
    223 《清朝文献通考》。
    224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118页。
    225 《北华捷报》,1858年6月12日,p182。
    226 《申报》,1884年1月22日。
    227 盛宣怀著:《请设银行片》,《皇朝经世文新编》卷2。
    228 盛宣怀著:《愚斋存稿》卷25。
    229 盛宣怀著:《愚斋存稿》卷二十五。
    230 郭库林、张立英著:《中国近代市场经济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9页。
    231[美]丁韪良著:《公法会通》卷3,光绪六年上海美华书馆铅印本,第319章。
    232 王铁崖著:《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31页。
    233 王铁崖著:《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43页。
    234 刘广京:《英美在华轮船业竞争》,载《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发展》,第41页。
    235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三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417页。
    236 聂宝璋:《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 <序言>第一辑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4页
    237 Lui,Kwang-ching,"Steamship Enterprise in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The Journal or Asian Studies,1959,18(4):439。
    238 参见刘广京:《唐廷枢之买办时代》,《清华学报》,(新)2(2)。
    239 《海防档》甲,购买船炮(三),第809页。
    240 中国史学会:《洋务运动》(六)第13页。
    241 参见聂宝璋:《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000页。
    242 参见广东清代档案录:《商渔、渡船、关税》。
    243 北洋洋务局纂辑《约章成案汇览》乙编卷上,行船门,行船类,第54页,光绪三十一年上海点石斋石印本。
    244 参见蔡晓荣《中外船碰问题探讨》,苏州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245 赵树贵、曾丽雅编《陈炽集》,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56页。
    246 孙祁祥著:《保险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247 高鸿志等著:《中国近代史》,黄山书社1989年版,第8页。
    248 参见魏源《海国国志》卷83,《夷情备采·三·贸易通史》。
    249 中国史学会《太平天国》(二),第536页。
    250 参见吴申元等《中国保险史话》,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年版,第36页。
    251 李鸿章《筹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见《奏稿》卷19。
    252 《申报》光绪元年十月七日,第5页。
    253 光绪朝《东华录》(五),第5132页。
    254 《论洋行买办制之厉害》,《东方杂志》 第16卷,第11号。
    255 《论洋行买办制之厉害》,《东方杂志》 第16卷,第11号。
    256 梁廷枏:《粤海关志》卷二十九,夷商四。
    257 梁廷枏:《粤海关志》卷二十八,第30页。
    258 《中国买办制》,《东方杂志》,第20卷,第6号。
    259 《论洋行买办制之厉害》,《东方杂志》第16卷,第11号。
    260 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9,第二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13页。
    261 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第二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11页。
    262[美]斯蒂芬·洛克伍德著,章克生、王作求译:《美商琼记洋行在华经商情况的剖析》,第60页。
    263 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枓1840-18959,第二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14页。
    264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 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52页。
    265[美]威罗贝著、王绍坊译:《外人在华特权和利益》,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53页。
    266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第二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15页。
    267 刘广京:《唐廷枢之买办时代》,载《清华学报》 l961年6月号,第164-165页。
    268 《两广总督瑞麟广东巡抚张兆栋奏》,同治十三年九月,《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97。
    269 参见郝延平著:《十九世纪的中国买办---东西间的桥梁》,上海社会科学院,1998年版。第169页。
    270 郑应观:《郑应观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86页。
    271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八)第402页。
    272 黄启程:《清代前期海外贸易的发展》,《历史研究》,1986年第四期。
    273 黄启程:《清代前期海外贸易的发展》,《历史研究》,1986年第四期。
    274 夏秀瑞:《中国对外贸易史》,第一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70页。
    275(清)梁廷枏:《粤海关志》卷十七,《禁令一》。
    276(清)梁廷枏:《粤海关志》 卷二十八,《夷商三》。
    277(清)梁廷枏:《粤海关志》卷二,《行商》。
    278 张小宁:《广东十三行衰败原因试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二期。
    279 参见马士著,区宗华译:《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三卷,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0页。
    280 汤象龙:《十八世纪中叶粤海关的腐败》,包遵彭:《中国近代史丛论》,第一辑,第三册,中正书局,1936年版。
    281[英]格林堡著:《鸦片战争前中英通商史》,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42页。
    282[法]布罗代尔《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620页。
    283[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 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52页。
    284 梁廷桐《粤海关志》卷二《行商》。
    285齐思和:《鸦片战争》 第一册,《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270页。
    286 此案源于乾隆二十四年的(1759)洪任辉(James Flint)京控案。1759年,时任东印度公司贸易翻译的洪任辉北上京师投递呈词,控告粤海关监督李永标及其下属贪赃舞弊,欺压外商,列数粤海关盘剥商旅的七项弊政,其中包括控告资远行行商黎光远拖欠英商债务一项,由于黎光远去世,因而对他没有按照“交结外国诓骗财物例处理。参见《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一),第325-326页。
    287 《两广总督李侍尧奏陈粤东地方防范洋人条规折》,《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一),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39页。
    288 《大清律例》卷2《兵律关津》“盘诘奸细”条,郑秦、田涛点校,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31页。
    289 梁廷桐:《粤海关志》卷二十五,第17页。
    290 参见《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一),第325-326页。
    291 《清高宗实录》卷1021,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壬辰。
    292 梁廷桐:《粤海关志》卷25《行商》。
    293[美]马士着、区宗华译《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3卷,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42页。
    294 梁廷桐:《粤海关志》卷2《行商》。
    295[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卷一,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88页。
    296[美]泰格、利维著,纪琨译《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297 参见王巨新《清朝前期商欠案及其解决》,安徽史学2007年第5期。
    298 《唐律疏议·名例》卷六《化外人相犯》。
    299《大清律例·名例下》。
    300 王铁崖:《中外旧章约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42页。
    301[英]劳麟赐《万国公法要略》,蔡尔康译,卷2,光绪二十八年上海广学会铅印本。
    302 王铁崖:《中外旧章约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42页。
    303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269页。
    304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42页。
    305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98页
    306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396页
    307 展恒举:《中国近代法制史》,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73年版,第97页。
    308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269-348、405-529页,第二册,第287页,。
    309 孔昭众:《上海领事裁判及会审制度》,新民社光绪三十二年发行,第27页。
    310 梁敬鋅:《在华领事裁判权论》,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86页。
    311 吴圳义编《上海租界问题》,台北正中书局1981年版,第201页。
    312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42页。
    313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第55页。
    314 姚之鹤编《华洋诉讼例案汇编》下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版,第731页。
    315 上海会审公廨编《上海会审公解诉讼律》 中英文对照,出版年月不详,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第5页。
    316 姚之鹤编《华洋诉讼例案汇编》下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版,第764页。
    317 参见强磊《论清代涉外案件的司法管辖》,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1989年,第59页。
    318 姚之鹤编《华洋诉讼例案汇编》下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版,第766页。
    319 上海会审公廨编《上海会审公解诉讼律》中英文对照,出版年月不详,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第22页。
    320 姚之鹤编《华洋诉讼例案汇编》上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版,第7页。
    321 《中美关系史料光绪朝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印 第1538页。
    322 《申报》1879年3月27日。
    323 此部分中个别案例参见蔡晓荣:《晚清华洋商事纠纷之研究》,苏州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34-59页。
    324 李鸿章:《通商条约章程成案汇编》卷九,第25页。
    325 《申报》1873年11月12日。
    326 《申报》1883年11月2日
    327 《申报》1885年3月31日。
    328 《申报》1882年7月30日。
    329 《申报》1876年1月22日。
    330 《申报》1884年7月15日。
    331 《申报》1872年7月11日。
    332 《申报》1908年9月22日。
    333 赵树贵、曾丽雅编《陈炽集》,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56页。
    334 《知新报》118卷,《广东福建新闻》,第23页。
    335 《皇朝政典类纂》卷一百二十,第7页。
    336 《上海租界华商公议会章程》,《申报》1906年3月5日《东方杂志》 1906年第3期,第1页。
    337 盛宣怀:《请设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折》,《愚斋存稿》,卷七,第35页。
    338 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5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091页。
    339 《商会简明章程》,《东方杂志》第1年第1期。
    340 彭泽益主编《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下册,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974页。
    341 胡光明等编《天津商会档案汇编》下册,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82-1784页。
    342 参见蔡晓荣:《晚清华洋商事纠纷之研究》,苏州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第106页。
    343 《四川成都商会商事裁判所规则》,《华商联合报》第17期。
    344 《保定商会设所裁判讼案》,《华商联合报》第8期。
    345 阮湘:《中国年鉴》,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1575-1581页。
    346 《申报》1879年1月9日。
    347 姚之鹤编:《华洋诉讼例案汇编》上册,序例,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版,第9页。
    348 参见蔡晓荣:《晚清华洋商事纠纷之研究》,苏州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第53页。
    349 张德美著:《探索与抉择--晚清法律移植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8页。
    350 《大清法规大权法律部》,第11卷。第1908页。
    351 《大清法规大全法律部》第4册,卷11,第14-15页。
    352 《苏州商会档案丛编》第1辑,第528页。转引自马敏:《商事裁判与商会--论晚清苏州商事纠纷的调处》。
    353 《苏州商会档案丛编》第1辑,第528页。转引自马敏:《商事裁判与商会--论晚清苏州商事纠纷的调处》p569。
    354 《苏州商会档案丛编》第1辑,第528页。转引自马敏:《商事裁判与商会--论晚清苏州商事纠纷的调处》p652。
    355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356 来新夏:《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载于《鸦片战争史论文专集》,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14页。
    357 参见沈渭滨著:《论辛亥革命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兼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复旦学报》,2002年第2期。
    358 李时岳著:《近代史新论》,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51-52页。
    359 参见侯家驹著:《中国经济史》,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第755-761页。
    360 张志东:《近代中国商会与政府关系的研究:角度、模式与问题的再探讨》,天津社会科学,1998(3),第68页。
    361 陈麓旭:《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6页。
    362 朱寿彭:《光绪朝东华录》第5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p4864。
    363 参见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364 《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补遗》(抄本)第4册上,第680页。
    365 《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七十一,中华书局1979年版。
    366 《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七十一,中华书局1979年版。
    367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118。清官修:《光绪会典》卷100。
    368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七十八,中华书局,1979年版。
    369 清官修:《光绪会典》卷100。
    370 《洋务运动·资料丛刊》,第4辑。
    371 参见《张文襄公全集·劝学篇》。
    372 《戊戌变法.资料丛刊》,第2辑。
    373 尹伊君著:《社会变迁的法律解释>),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86页
    37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页。
    375 参见张中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制的联系:一个基本认识和立场》。
    376 参见余英时《中国史上政治分合的基本动力》,转引自侯家驹著:《中国经济史》。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
    377 张中秋著:《汉唐经济法制与经济社会调控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10页。
    378 参见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7页。
    379 张中秋等著:《汉唐经济法制与经济社会调控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2页。
    380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户部田赋开垦》。
    381 《大清会典事例户部田赋劝课农桑》。
    382 陈炽著:《续富国策》。
    383 王韬著:《弢园文录外编》。
    384 转引自帅天龙:《清末的商事立法》,载于徐学鹿编:《商法研究》第一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48页。
    385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 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43页。
    386 参见侯家驹著:《中国经济史》,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第753页。
    387 王建编:《西法东渐---外国人与中国法的近代变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12页
    388 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页。
    389 张中秋:《汉唐经济法制与经济社会调控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70页。
    390 张中秋:《比较视野中的法律文化》,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391 王申:《法律文化层次论》,《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5期。
    392 参见John K.Fairbank,The Early Treaty System in the Chinese World Order.In idem(ed.),The Chinese World.
    393 章太炎:《五无论》,《民报》 第16号,第7页。
    394 参见张德美著:《探索与抉择--晚清法律移植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95[日]滨下武志著:《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396 《大清法规大全财政部》,第8卷《钱币》,考证出版社,1972年版,第2652-2658页。
    397 《大清法规大全财政部》,第8卷《钱币》,考证出版社,1972年版,第2652-2658页。
    398 《大清法规大全财政部》,第8卷《钱币》,考证出版社,1972年版,第2659页。
    39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1页。
    400 李育民:《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略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第6期。
    401 公丕祥著:《中国的法制现代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1页。
    402 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301页。
    403 苏亦工著:《明清律典与条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75页。
    404 参见R.Murphey,The Outsiders:The Western Experience in India and China(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1977) pp221-234.
    405 陈君静著:《大洋彼岸的回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7页。
    406 梁治平编:《法治在中国:制度、话语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4页。
    407 J.Levenson,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rdem Fate:Vol.1,pp.158-159.
    408[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409 参见[美]格林斯潘著,林茂昌译:《我们的新世界》,大瑰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413-420页。
    1、故宫博物院编印:《清代外交史料》,民国二十一年版。
    2、《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中华书局1979年版。
    3、《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中华书局1979年版。
    4、《筹办夷务始末补遗》。
    5、《清代朱批奏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6、《清代户部档案》(抄本),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藏。
    7、《大清法规大全》,政学社印行,台湾考证出版社,1972年影印本。
    8、《清会典》,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本。
    9、《清实录》,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
    10、《约章成案汇览(三)》北洋洋务局纂辑,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印行。
    11、《约章成案汇览(四)》北洋洋务局纂辑,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印行。
    12、《约章成案汇览(五)》北洋洋务局纂辑,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印行。
    13、《约章成案汇览(六)》北洋洋务局纂辑,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印行。
    14、《北洋洋务局纂辑,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印行》。
    15、《中美关系史料光绪朝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印。
    16、《中美关系史料光绪朝四》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印。
    17、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
    18、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三联书店1982年重印本。
    19、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
    20、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1、汤象龙编:《中国近代海关税收和分配统计》,中华书局1992年版。
    22、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中译本。
    23、戴鞍钢、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汉语大词典出1999年版。
    24、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清)法律出版社。
    25、北洋洋务局纂辑《约章成案汇览》乙编卷上,光绪三十一年上海点石斋石印本。
    26、郑应观:《郑应观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7、姚之鹤编《华洋诉讼例案汇编》下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版。
    28、上海会审公廨编《上海会审公解诉讼律》中英文对照,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29、《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版
    30、《大清法规大全财政部》,第8卷《钱币》,考证出版社,1972年版
    31、彭泽益主编《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下册,中华书局,1995年版
    32、《皇朝政典类纂》
    33、《北华捷报》
    34、《申报》
    35、《知新报》
    1、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2、张晋藩著:《中国近代社会与法制文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万明著:《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明与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4、罗志平著:《清末民初美国在华企业投资(1818-1937) 》,国史馆印行1996年版。
    5、郭卫东著:《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陶文钊编选,林海、符致兴等译:《费正清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连心豪著:《中国海关与对外贸易》,岳麓书社,2003年版。
    8、彭雨新:《清代关税制度》,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9、姚楠、陈佳荣、丘进:《七海扬帆》,中华书局,1990年版。
    10、陈柏坚、黄启臣:《广州外贸史》,广州出版社,1995年版。
    11、李金明、廖大珂:《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2、武堉幹:《中国国际贸易概论》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13、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晚清部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4、汤象龙:《中国近代海关税收和分配统计》,中华书局1992年版。
    15、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6、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问题初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7、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册)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8、叶松年著:《海关概论》,上海海关专科学校,1985年版,第80页。
    19、经君健:《严中平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0、汪敬虞:《赫德与近代中西关系》,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1、卢汉超著:《赫德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2、李时岳著:《近代史新论》,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
    23、张国辉著:《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4、洪蔑管主编:《中国金融史》,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5、杨端六编著:《清代货币金融史稿》,三联书店1962年版。
    26、陈度著:《中国近代币制问题汇编》第1册,上海瑞华印务局,1932年版。
    27、郭库林、张立英著:《中国近代市场经济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8、赵树贵、曾丽雅编《陈炽集》,中华书局1997年版。
    29、孙祁祥著:《保险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0、高鸿志等著:《中国近代史》,黄山书社,1989年版。
    31、夏秀瑞:《中国对外贸易史》,第一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2、郝延平著:《十九世纪的中国买办--东西间的桥梁》,上海社会科学院,1998年版。
    33、张中秋著:《汉唐经济法制与经济社会调控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4、吴申元等《中国保险史话》,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年版。
    35、张德美著:《探索与抉择--晚清法律移植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6、陈麓旭:《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7、王建编:《西法东渐--外国人与中国法的近代变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8、张中秋:《比较视野中的法律文化》,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9、公丕祥著:《中国的法制现代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0、苏亦工著:《明清律典与条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1、陈君静著:《大洋彼岸的回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2、梁治平编:《法治在中国:制度、话语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3、史若民著:《票商兴衰史》,中国经济,1998年版。
    44、张国辉著:《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45、郑曦原编,李方惠等译:《帝国的回忆》,中国出版社,2007年版。
    46、陶文钊编选,林得等译:《费正清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版。
    47、王传丽主编:《国际贸易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8、唐贤兴主编:《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9、周忠海主编:《国际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0、王志强著:《法律多元视角下的清代国家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1、尹伊君著:《社会变迁的法律解释》,商务印刷馆,2003年版。
    52、邓正来编:《王铁崖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3、韩立余著:《美国外贸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54、姚新超编著:《国际贸易保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5、侯家驹著:《中国经济史》,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
    1、[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2004年版。
    2、[美]泰勒.丹涅特著:《美国人在东亚》,商务印书馆1962年中译本。
    3、[美]马士著:《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商务印书馆1963年中译本。
    4、[英]菲利普·约瑟夫著:《列强对华外交》(1894-1900),商务印书馆1962年中译本。
    5、[日]滨下武志著,朱荫贵等译:《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6、[日]滨下武志著,孙彬、高淑娟译:《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英]格林堡著,康成译:《鸦片战争前中英通商史》,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8、[美]格林斯潘著,林茂昌译:《我们的新世界》,大瑰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
    9、[美]马士著,区宗华译:《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三卷,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0、[美]泰格、利维著,纪琨译《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
    11、[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2、[英]格林堡著:《鸦片战争前中英通商史》,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13、[美]斯蒂芬·洛克伍德著,章克生、王作求译:《美商琼记洋行在华经商情况的剖析》。
    14、[美]丁韪良著:《公法会通》卷3,光绪六年上海美华书馆铅印本。
    15、[美]宓亨利:《中国近代史选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6、[英]魏尔特著,陆琢成、李秀凤等译《赫德与中国海关》上册,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7、[法]布罗代尔《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三联书店1997年版。
    18、[日]藤田丰八著、魏重庆译:《宋代之市舶司与市舶条例》,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19、[日]高柳松一郎:《中国关税制度论》,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第26页。
    20、[美]威罗贝著,王绍坊译:《外人在华特权和利益》,三联书店1957年版
    21、[英]菲利浦·约瑟夫著,胡滨译:《列强对华外交》,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22、[英]莱特著、姚曾庚译:《中国关税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23、[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出版社,1985年版。
    24、[美]格林斯潘著,林茂昌译:《我们的新世界》,大瑰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
    25、J.Levenson,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rdern Fate
    26、R.Murphey,The Outsiders:The Western Experience in India and China(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1977)
    27、John King Fairbank,Trade and Diplomacy on the China Coast:The Opening of the Treaty Ports,1842-1854,Harvard Univerisity,1954
    28、Han yen-ping,the Commercial Revolution in Nineteenth Century(California university,1986)
    1、任智勇:《晚清海关监督制度初探》,《历史档案》,2004(4)
    2、许碧晏:《近代中国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的形成及影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32卷第1期
    3、陈勇:《晚清海关制度的双重性》载《理论界》2007年第三期
    4、吕铁贞:《晚清涉外经济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5、王立诚:《英国与近代中外贸易“法治”的建立》,历史研究,2001(2)
    6、孙宝根:《论近代中国海关缉私制度的确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第二十六卷第二期
    7、刘广京:《英美在华轮船业竞争》,载《中国与日本的经济发展》
    8、刘广京:《唐廷枢之买办时代》,《清华学报》,(新)2(2)
    9、蔡晓荣:《中外船碰问题探讨》,苏州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10、黄启程:《清代前期海外贸易的发展》,《历史研究》,1986年第四期
    11、张小宁:《广东十三行衰败原因试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二期
    12、王巨新:《清朝前期商欠案及其解决》,安徽史学2007年第5期
    13、强磊:《论清代涉外案件的司法管辖》,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1989年
    14、马敏:《商事裁判与商会--论晚清苏州商事纠纷的调处》。
    15、张志东:《近代中国商会与政府关系的研究:角度、模式与问题的再探讨》,天津社会科学,1998(3)
    16、张中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制的联系:一个基本认识和立场》
    17、王申:《法律文化层次论》,《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5期
    18、李育民:《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略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