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教育管理理论研究水平相对低下和教育管理实践活动中伦理缺失或道德失范的现实状况,决定了无论着眼于进一步抬升我国教育管理的理论水平,提高我国教育管理理论的理论品位,还是为改善我国当前教育管理实践活动中伦理基础严重缺失的状况计,都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对教育管理伦理基础的研究。有基于此,笔者将教育管理伦理基础的研究确定为博士论文的选题,希望通过对该论题的深入研究,对改善我国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现实状况都有所助益。本研究内容,概括而言,就是在科学阐明教育管理伦理基础的内涵与特性基础之上,从教育管理与伦理之间的双向价值互动关系入手,通过对教育管理何以以伦理为基础的学理追问,以及对教育管理以何种伦理作为基础的科学求证,揭示教育管理活动中所蕴涵的基本道义精神和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准则,为教育管理探询科学、先进的伦理基础,并藉此关照我国当前教育管理实践,分析了我国当前教育管理伦理基础缺失的原因,进而提出了我国教育管理伦理基础重建的具体路径。
     本研究除导论外,共分为六章。其中,第一、二、三、四章属于理论方面的探讨,第五、六章属于实践方面的关照。各章内容具体如下:
     第一章:什么是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本章首先在对教育管理、伦理等概念理解的基础之上,阐述了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概念的内涵,即所谓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乃是指教育管理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的有效组织方式所要求的“伦理价值取向模式”或“伦理范型”,这种“伦理价值取向模式”或“伦理范型”乃是在伦理方面对教育管理活动起主要支撑作用的观念和规范所构成的一种伦理价值体系。继而探讨了教育管理伦理基础的特性问题,认为教育管理伦理基础是教育性与管理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
     第二章:教育管理何以以伦理为基础。本章从可能性与必要性两个方面回答了教育管理何以以伦理为基础的问题,即教育管理内在具有伦理的属性为教育管理以伦理为基础提供了可能,伦理的教育管理价值与功能又使教育管理以伦理为基础成为必要;必要与可能的合题,证明了教育管理活动必然需要相应的伦理价值体系作为支撑,或曰其必定要求建立在一定的伦理追求基础之上。另外,还对教育管理伦理基础与教育管理科学基础、教育管理法律基础等其他相关基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与论述。
     第三章:教育管理应以何种伦理作为基础。追问教育管理应以何种伦理为基础,也就是探讨教育管理的善恶(伦理)标准问题,即教育管理应该秉执何种的伦理价值观(善恶观)、遵循什么样的伦理价值规范。首先,本章介绍了伦理目的论(效果论)与伦理道义论(义务论)这两种伦理学上相互对立的学派的善恶标准观点,分析了它们各自理论上的缺陷;继而,以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伦理道德起源原因的分析,指出了善恶判断的两个标准,即人性尺度和社会尺度(其中,人性尺度是善恶判断的终极标准;社会尺度是人性尺度的具体展开和体现,它以人性尺度为中心,服从、服务于人性尺度),认为它们共同统一于人的自由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确立的‘至善'目标”,并在此基础之上,确立了教育管理应坚持的基本伦理立场,即科学、先进的教育管理善恶标准乃是以人的自由发展为基本规定性的。最后,具体讨论了教育管理应该遵循的伦理原则,即恪守人道、发扬民主、崇尚公平、坚持公益等,并对其进行了学理上的论证。
     第四章:西方主要教育管理伦理观及其启示。本章通过考察西方主要教育管理伦理观(西方主要教育管理观所体现的伦理观),即科学主义教育管理伦理观、人文主义教育管理伦理观、自然连贯主义教育伦理观,在详细分析西方主要教育管理伦理观不足的基础上,重点阐释了其对我国教育管理的重要启示。
     第五章:我国教育管理伦理基础之反思。本章通过对我国当前教育管理现状的深入考察,指出当前我国教育管理伦理基础缺失的具体表现,即人道之残缺、民主之遮蔽、公平之戕害、公益之褪隐,并深入分析其成因,认为传统文化消极因素之影响、市场经济负面效应之作用、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之缺陷、教育管理伦理研究之缺失这四个方面是造成我国当前教育管理伦理基础缺失现状的主要原因。
     第六章:我国教育管理伦理基础之重建。本章根据前述相关理论,以及对我国当前教育管理伦理基础缺失的成因分析,提出重建我国教育管理伦理基础的具体对策与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树立主体教育管理观、创新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加强管理主体的人格塑造、推动教育管理伦理制度化、发展教育管理伦理学学科等。
The reality of relatively low researching standard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ies and the phenomenon of ethics lacking or misusing in its practices determine that we need to further intensify the research on the ethical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which is urgent for us not o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hancing the level and quality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ies, but als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proving the poor situation of severely lacking ethical foundations in the present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practices in our country. Based on the above points, I take the research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ethical foundations as my doctorate thesis's topic, and I hope my opinions will be helpful to improve both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ies and practices through in-depth research on such topic. To put it briefly, the contents of my thesis include: clarifying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ethical foundations in a scientific way, exploring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 between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ethics, inquiring the reason wh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bases on ethics, certifying what kind of ethics can b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revealing the basic moral spirits and ethical principles that need to be followed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practices, trying to find scientific and progressive ethical foundations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alyzing the cause of laking ethical foundations with reference to present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practices in our country, and then putting forward the specific ways of restructuring the ethical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With the exception of introduction,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of which the first four chapters are related to theories, and the last two are based on practices. The main topics of each chapter are summarized in the following paragraphs:
     The first chapter: What are ethical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is chapter is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such concepts a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ethics. I expound the connotation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ethical foundations, namely, "ethics-oriented mode" or "ethical model" being asked for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s an effective way of organizing educational activities. Such model or mode is in fact a kind of ethical values system, including the main opinions and standards that can be supportive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practices. Then I inquire into the unique feature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ethical foundations, holding that it is a unity of educ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ideality and reality, relativity and absolutism.
     The second chapter: Wh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s based on ethics. This question is answered from two respects: possibility and necessity. That is to say, on one hand, ethical property makes it possible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o have ethics as its found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educational value and functions of ethics make it necessary to b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 possibility and necessity make common efforts to prove that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practices inevitably need corresponding ethical value system as its support, or we can say it must be established on the foundation of certain ethical pursuits. Besides, I als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relations between ethical foundations and scientific foundations, ethical foundations and law foundations, ethical foundations and other related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 third chapter: What kind of ethics should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be based on? In fact, it is also a question about the ethical standard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namely, what ethical concept of value and what ethical principles should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obey. Firstly, I introduce main ethical ideas of two opposite schools on ethics: teleological theories and deontological theories, and reveal their defects respectively. Secondly, I put forward two standards of judging what is moral and what is immoral, namely, humane rule and social rule (the former is the supreme standard of judging, whereas the latter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former. It centers on it, obeys it and serves it.) I think both the two are unified in human beings' free development, which is the utmost goal according to Marxism. On such basis, I establish foundational ethical standpoint that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hould stick to, namely, scientific and progressive ethical standards should be based on human beings' free development. At last, I discuss the ethical principles that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hould obey, such as strictly observing humanity, carrying forward democracy, esteeming equality and adhering to public welfare, and prove that by using theories.
     The forth chapter: Main ethical view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their enlightenment. Through inspecting main western ethical view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 ethical views embodied by main wester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views), such a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ethical view of scienticism,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ethical view of humanism,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ethical view of natural coherenism, and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in detail the defects of main western ethical views, I focus on their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to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 China.
     The fifth chapter: Reflection on the ethical foundations in our country. Through an in-depth investigation to the present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researching situation in China, I point out that the ethics-lacking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can be foun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incompleteness of humanity, disobedience to democracy, defiance of equality and violation of public welfare. By analyzing the phenomenon in a deep-going way, I find ethics-lacking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influence of negative aspects in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market-based economy, the defects of present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izhi and the lacking of researches on ethic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 sixth chapter: Restructuring the ethical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 our country. 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theories mentioned in previous chapters, and by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ethics-lacking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 put forward the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and ways of restructuring the ethical foundations, namely, establishing views of subjectiv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creating new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izhi, build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personality, push the systematization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ethics and developing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ethics.
引文
[1][美]A·爱因斯坦、L·英费尔德著,周肇威译:《物理学的进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年版,第66页。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管理理论水平的提高是有目共睹、毋庸置疑的,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一些学者在教育管理基本理论研究方面的相关成果,则更是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教育管理理论水平的提升,例如孙绵涛教授的《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张新平教授的《教育管理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黄崴教授的《教育管理学:概念与原理》(广东高教出版社2002年版)以及其他相关学者的著述等。对此,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只是较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管理学科和其他比较成熟的学科而言,我国教育管理理论水平还是相对比较低下的,尤其是在教育管理伦理研究方面。明显存在着不足。因此,有待我们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水平。
    [3]孙绵涛:《提高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理论品位,创建中国教育管理理论的新体系》,《教育管理研究》2005年第1期。
    [4]陈学军、张新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管理学--从陶行知的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说开去》,《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1期。
    [1]李连科著:《价值哲学引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本,第1页。
    [2][美]H·杜卡丝、D·霍夫曼编、高志凯译:《爱因斯坦论人生》,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93页。
    [3][美]约瑟犬·L·梅西编著,陈语更、张隆高译:《管理学概要》(第1版),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孙绵涛:《序》,载孙玉丽著《教育管理审美价值论》,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5]张传有著:《伦理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6]齐振海主编:《管理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60页。
    [1]关于价值论与伦理学的关系,学界有三种主要看法:(1)一些哲学家认为,价值只有一种,即道德,此外别无其他价值。既然已有伦理学研究这种价值,那么价值论,作为研究一般价值问题的哲学分支,便无甚必要.这种意见已不常见。(2)另一些哲学家既承认伦理学,也承认价值论。因此,价值论被视为哲学的一个分支,而研究道德领域的价值问题的伦理学及美学则被视为价值论的一个分支.(3)还有一些哲学家认为价值论如同义务论,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笔者比较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对此,可能有人会提出质疑:为什么伦理学、美学属于价值论,而同样研究价值问题的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等却不属于价值论?笔者认为相对于经济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伦理学和美学所探讨的善和美的问题对其他社会学科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指导意义。因此,即使伦理学、美学与经济学、社会学一样先后从哲学中分化独立出去形成各种专门的学科,但伦理学、美学仍属于哲学的分支,同时作为一种价值类型,它们自然应该包含于哲学分支之一的价值论的分支。
    [2]张新平:《新世纪国外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
    [3][美]威廉·G·坎宁安、保拉·A·科尔代罗著,赵中建主译:《教育管理:基于问题的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5]樊浩、田海平等著:《教育伦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6页。
    [1]Carol Campbell,Exploring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debates in education management,Education Policy,1999,vol.14,No.6.p.656.
    [2]郅庭瑾:《教育管理伦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4期。
    [3]这里有必要加以解释的是,所谓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乃是指教育管理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的有效组织方式所要求的“伦理价值取向模式”或“伦理范型”,这种“伦理价值取向模式”或“伦理范型”乃是在伦理方面对教育管理活动起主要支撑作用的观念和规范所构成的一种伦理价值体系。其外在的具体表现就是教育管理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伦理价值原则。因此,我们说教育管理实践活动中伦理缺失或道德失范的状况,也就是指教育管理伦理基础的缺失的状况。
    [4][英]罗伯特·海勒著、崔军龙等译:《现代企业的成功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第69页。
    [1]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2]朱金:《高校学位论文的管理与利用》,《图书馆学研究》2004年第3期。
    [1]实证主义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既包括孔德的经典实证主义,提出科学的思维方法可以应用于解释人类的事务,又包括反对形而上学的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或逻辑经验主义,还包括反对抽象理论、主张客观观察的行为主义、工具主义、经验主义等等.See Dennis Philips,After the Wake:Postpositivistic Educational Thought,Educational Researcher,May,1983,pp.4-12.
    [2]See J.A.Culbertson,A Century's Quest for a Knowledge Base.In Norman J.Boyan(ed.1988):Handbook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New York:Longman Inc.,1988,pp.3-26.
    [3]张新平、蒋和勇:《教育管理学的困境与方法转型》,《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4]该文英文原名为Preface to Educational leadership:The moral art,即《序言--教育领导:一种道德艺术》后被收录于《格林菲尔德论教育管理:走向人文科学》,并改换为现标题。
    [5]The man who comes back through the door in the walls,格林菲尔德在文中指出这是一句格言(Maxim),但具体为何含义,笔者从文中尚未体会出来,展转询问了几个加拿大朋友,但他们也不得其解.因此,只能按照句面意思直译“经由墙壁上的门回来的人”。
    [6]See Thomas Greenfield & Peter Ribbins,Greenfield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oward a Human Science.New York:Routledge,1993.
    [1]张新平:《外国教育管理学理论发展50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4期。
    [2][加拿大]克里斯托弗·霍基金森著。刘林平等译:《领导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3]See Christopher Hodgkinson,Educational Leadership:The Moral Art,Albany,NY:Suny Press,1991,p.27.
    [4]孙绵涛、康翠萍:《关于西方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观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1期。
    [5]孙绵涛、康翠萍:《关于西方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观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1期。
    [1]Foster,W.P.,Paradigms and Promises:New Approaches to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Prometheus Books.1986,p.35.
    [2]参见张新平:《外国教育管理学理论发展50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加拿大]迈克尔·富兰著、邵迎生译:《学校领导的道德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2页。
    [2]参见郑富兴:《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美“学校管理伦理”研究述评》,《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8期。
    [3]Eugenie A.Samier,Kristina Mihailova,Ethical foundations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essays in honour of Christopher Hodgkinson.Routledge Falmer,2003,原文标题直译应为《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纪念克里斯托弗·霍基金森论文集》。但这很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以为霍基金森已经辞世,其实该论文集是为了庆祝霍基金森75岁华诞而出版的。因此,笔者选择了上述的译法。
    [1]这些哲学家或伦理学家是: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亚当·斯密(Adam Smith)和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美国实用主义者查尔士·皮尔士(Charles S.Peirce)、詹姆士(wiIliam James)、约翰·杜威(John Dewey)、海德格尔·马丁(Heidegger Martin)、麦金太尔(A.MacIntyre),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保罗·丘吉兰德(PaulM.Churchland)、保罗·萨伽德(Paul Thagard)等。
    [2]Eugenic A.Samier,Kristina Mihailova,Ethical foundations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essays in honour of Christopher Hodgkinson.Routledge Falmer,2003.
    [1]See Eugenie A.Samier,Kristina Mihailova,Ethical foundations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essays in honour of Christopher Hodgkinson.Routledge Falmer,2003,p.235.
    [2]Evers,C.W& Lakomski,G,Know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Contemporary methodological controversie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research.Oxford:Pergamon Press,1991,p189.
    [3]Evers,C,W& Lakomski,G,Know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Contemporary methodological controversie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research.Oxford:Pergamon Press,1991,p185.
    [4]郅庭瑾:《教育管理伦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华东师范大事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参见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136页。
    [1]张新平:《新世纪国外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
    [2]王道树:《教育管理方式伦理化简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年第5期。
    [3]孙俊三:《中小学教育管理改革的理论导向--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和伦理主义的整合》(‘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5期。。黄兆龙著:《现代教育管理伦理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第l页。
    [1]郅庭瑾:《教育管理伦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安文铸著:《现代教育管理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5-106页。
    [3]孙绵涛等著:《教育管理哲学--现代教育管理观引论》.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6-41页。
    [4]张新平、蒋和勇:《新世纪教育管理学的新方向》,《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7期。
    [5]孙绵涛、康翠萍:《关于西方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观的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1期。
    [6]孙绵涛:《关于教育管理人性观的探讨》,《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第4期。
    [1]劳凯声、刘复兴:《论教育政策的价值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第6期。
    [2]劳凯声:《公共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伦理问题》,《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
    [3]除此之外,据笔者了解,高洪源教授近年来以“教育管理的伦理问题”为题,先后在沈阳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作过学术报告。由于本人无幸现场聆听,且高洪源教授的相关研究成果迄今尚未公发表,因此,其相关思想、观点目前暂无法借鉴,也无法给予相应的评说。特此说明。
    [4]这些著述主要有:《教育组织范式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外国教育管理学理论发展50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3年第4期)、《美英教育管理理论的三种范式》(《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格林菲德教育组织管理理论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9期)、《关于组织管理的理论与范式的思考》(《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2期)等。
    [1]张新平、蒋和勇:《教育管理学的困境与方法转型》,《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2]张新平:《新世纪国外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
    [3]根据笔者搜集的文献资料,新世纪以来,我国中青年学者关于教育管理伦理和价值问题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其中多以论文形式发表,达40多篇,但真正具有参考价值的却为数不多。限于本文篇幅,笔者下面主要选取一些比较具有参考价值、且与本研究比较接近的著述进行评述,其他文献可以参见文后所列参考文献.
    [4]据悉,这一系列研究成果多为郅庭瑾博士主持的200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转型期我国教育管理领域道德失范及伦理建设研究”(06JA880030)的阶段性成果。
    [1]崔怀将:《论教育管理与伦理的结合》,《教育管理研究》2006年第2期。
    [2]谢延龙、帅相志:《论教育管理的伦理追求》,《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5期。
    [1]王家军著:《学校管理伦理论纲》,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度博士学位论文,第46页。
    [2]钱焕琦等著:《学校教育伦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230页。
    [3]蒲蕊:《论教育行政的伦理精神》,《教育研究》2007年第9期.
    [4]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管理伦理研究所取得的进展,郅庭瑾博士在《我国教育管理伦理研究现状与反思》一文中,将其总结为三个方面,即“研究意义的认同、研究热点的形成以及多学科学者的共同参与”。对于前两个方面,笔者是非常认同的。但对于第三方面,笔者却认为有点牵强。事实上,郅庭瑾博士所提及的一些其他学科背景的学者,如钱焕琦、刘云林教授(伦理学背景)、樊浩、储昭华、田海平(哲学背景),本身对教育管理伦理(注意不是教育伦理)是鲜有研究的,只是他们中的个别学者所指导的个别硕士研究生在论文选题初步涉及到了教育管理伦理领域,无论是数量,还是深度,都极其有限:而郅庭瑾博士所言的政治学专业的段治乾教授,其近年来所发表的有关论文,其实多为其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管理博士学位所撰写博士论文的系列研究成果。事实上,我国当前教育管理伦理研究的主体仍为教育学和教育管理学领域的学者,其他学科背景学者的相关研究是非常缺乏、且薄弱的,这一点我们从前述文献综述中便可略见一二.而如果仅仅将教育学和教育管理学为主体的研究队伍构成,描述成为“多学科学者的共同参与”的繁荣景象,显然,是过于乐观了点。
    [5]郅庭瑾:《教育管理伦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郅庭瑾:《我国教育管理伦理研究现状与反思》,《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12期。
    [2]郅庭瑾:《教育管理伦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4期。
    [3]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148页。
    [4]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页。
    [1]周一平,沈茶英著:《中西文化交汇与王国维学术成就》,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页。
    [2]郅庭瑾:《我国教育管理伦理研究现状与反思》,《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12期。
    [1]张新平:《关于教育管理理论实践及其关系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
    [2]郅庭瑾:《我国教育管理伦理研究现状与反思》,《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12期。
    [3]《论语·魏灵公》。
    [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1]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后文具体加以说明与论证。
    [2]以下部分内容参考了孙绵涛教授论文《西方范式方法论的反思与重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6期)对于各个范式的详细介绍与理解。
    [3][德]E·胡塞尔著,吕祥译:《现象学与哲学危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4]参见[德]马克斯·书伯著,韩水法、莫茜译:《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1]应该指出的是,这里所谓的正向与反向角度,乃是就研究过程中五种范式之间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的关系而论的,并非就研究过程整体而言的。就研究过程整体而言,这五种范式的运用乃具有先后的逻辑顺序,即首先通过现象学范式去收集资料,然后运用解释学范式和批判理论范式对这些资料进行解释和批判,在此基础上运用建构主义范式去建构某种理论。而这一过程的实现总是在某种符号互动的基础上完成的。
    [2]参见孙绵涛:《关于西方范式方法论的反思与重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6期。
    [1]孙绵涛:《我的教育管理理论观(中):我是怎样研究教育管理理论的》,《教育管理研究》2006年第2期.
    [1]参见孙绵涛:《我的教育管理理论观(中):我是怎样研究教育管理理论的》,《教育管理研究》2006年第2期。
    [2]参见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87-88页。
    [1]吴志宏、冯大鸣、周嘉方主编:《新编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
    [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页.
    [3]吴志宏、冯大鸣、周嘉方主编:《新编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
    [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页。
    [5]以下教育行政人员、学校教师、在读学生的访谈提纲详见本文附录一。
    [1]参见孙绵涛:《提高教育管理研究理论品位,创建教育管理理论新体系》,《教育管理研究》2005年第1期。
    [2]郅庭瑾:《教育管理伦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8页。
    [2][德]沃尔夫冈·布列饮卡著、胡劲松译:《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3][德]马克斯·韦伯著、杨富斌译:《社会科学方法论》,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4][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4页。
    [5][德]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上),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48页。
    [6]陈如平著:《效率与民主--美国现代教育管理思想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1]周三多等编著:《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3版),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一篇扉页。
    [2]曾仕强著:《中国管理哲学》。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1年版,第18页。
    [3][澳]欧文·E·休斯著、彭和平等译:《公共管理导论》(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参见黎红雷著:《儒家管理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5]黄志成、程晋宽著:《教育管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6]《周礼·地官》。
    [7]《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1][法]法约尔著、周安华等译:《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页.
    [2]吴照云等编著:《管理学》(第四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3][美]哈罗德·孔茨等著,郝国华等译,《管理学》(第九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4][美]小詹姆斯·H·唐纳利等著、李柱流等译:《管理学基础--职能·行为·模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8页。
    [5]周三多编著:《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1页。
    [6][美]西蒙著、李柱流等译:《管理决策新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3页。
    [1][美]西蒙著、杨砾等译:《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10页。
    [2][美]弗里蒙特·E·卡斯特、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著。李柱流等译:《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页。
    [3][前苏联]阿法西耶夫等主编:《社会主义生产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第20页。
    [4]吴照云等编著:《管理学》(第四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5]Harold Koontz,The Management Theory of Junle,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Vol.4,No3,1961.
    [6][德]马克思著:《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67页。
    [1][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马春光译:《管理学》(第十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4页。
    [2]周三多等编著:《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3版),复_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1页。
    [3]以下部分内容参考了周三多等编著的《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孙绵涛著的《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中的相关观点。
    [4]孙绵涛主编:《教育管理原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07-208页。
    [5]周三多等编著:《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3版),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1][法]法约尔著、周安华等译:《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2页。
    [2]参见孙绵涛:《关于教育管理本质的探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3]杨伍栓著:《管理哲学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9页。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
    [2][英]托尼·布什著、强海燕主译:《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3]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134页。
    [4]虽然我们可以从层次上将教育管理活动划分为宏观的教育行政活动和微观的学校管理活动,且这两者之间也确实存在不同的侧重,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截然分离、互不关涉的。实际上,教育行政活动和学校管理活动是密切联系、相互渗透的,既没有脱离学校管理的单纯的教育行政,也没有可摆脱教育行政的纯粹的学校管理,并且作为教育管理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教育管理的一般特性与规律,同时也皆受教育管理的一般原理或原则的指导。因此,欧美国家的教育管理虽然也包含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两个方面,但并没有将两者明确区分,而主要是在教育管理这一大的框架中进行理论性探讨.由于本研究是主要属于教育管理基本理论的探讨,主要旨在揭示对各种层次教育管理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原理或原则,因此,也基本遵循了这一思路。另外,克服前述现行教育管理伦理研究缺乏整体视角的缺陷,也是笔者之所以如此选择的一个重要动因。
    [1][美]罗尔德·坎贝尔等著、袁锐锷译:《现代美国教育管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2]转自[英]托尼·布什著、强海燕主译:《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
    [3]Glatter,R.,Management Developmant for the Education Profession,pp.8-9,Harrap,London,for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Institute of education,1972.
    [4]转自[英]托尼·布什著、强海燕主译:《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5]吴志宏、冯大鸣、周嘉方主编:《新编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1页。
    [6]桑新民著:《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人类自身生产探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页。
    [1]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2]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发[1985]12号),《人民日报》1985年5月29日。
    [3]黄志成、程晋宽著:《教育管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4]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哲学--现代教育管理观引论》,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5]康翠萍、孙绵涛:《关于教育管理本质研究的若干方法论思考》,《浙江师大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4期。
    [6]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哲学--现代教育管理观引论》,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3页.
    [1]孙玉丽博士在《教育管理审美价值论》一书中认为,该表述的不足之处在于“缺少对教育管理内在规定性的界定”。对此,笔者持有异议。众所周知,我们说一个事物的本质就是该事物的根本属性,是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如果说该表述“缺少对教育管理内在规定性的界定”,也就等于说其根本没有触及教育管理的本质,这显然是与事实相违的。因为“促进人类自身再生产从而使教育更好地为一定社会服务”就充分体现了教育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活动的内在规定性,只是其没有充分突出教育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内在规定性。因此,我们只能说,这一表述对教育管理本质的概括尚不尽全面。
    [2]康翠萍、孙绵涛:《关于教育管理本质研究的若十方法论思考》,《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4期。
    [3]康翠萍:《关于教育管理本质的再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2期。
    [4]参见[英]托尼·布什著、强海燕主译:《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5页。
    [1][英]托尼·布什著、强海燕主译:《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1页。
    [2]参见吴志宏、冯大鸣、周嘉方主编:《新编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3页。
    [1][古罗马]奥古斯丁著、周士良译:《忏悔录》,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42页。
    [2]何怀宏著:《伦理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苗力田编:《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页。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5页。
    [5]王海明著:《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04页。
    [6]Lawrence C.Becker,Encyclopedia of Ethics,Volume I,New York:Garland Publishing,Inc.1992,p.329.
    [1]朱贻庭主编:《伦理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2]贾谊著:《贾谊集·辅佐》,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99页。
    [3]《孟子·滕文公上》。
    [4]王海明著:《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04页。
    [5]《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
    [6]《荀子·劝学》。
    [1]何怀宏著:《伦理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2][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6页。
    [3]恩格斯曾指出:“不了解自由,就不能真正懂得黑格尔的道德和法”。在黑格尔看来.人的本质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类通过实践不断实现的根本目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伦理学就是要研究主体自由的发展和实现,即研究道德和伦理的发展和实现的环节和规律。法、道德、伦理可以看做是主体自由发展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一个统一的、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足一个善的逐步完善的过程(参见王伟、鄯爱红著:《行政伦理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1]高国希著:《道德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2][德]黑格尔著,范杨、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3页.
    [3]檀传宝著:《教师伦理学专题--教师伦理范畴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4]魏英敏主编:《新伦理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页。
    [5]何怀宏著:《伦理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6]王伟、部爱红著:《行政伦理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7]根据上述的分析.自此以降,除特别说明外,本文将在同一意义上使用伦理和道德这两个概念。
    [1]《论语·述而》。
    [2]《孟子·告子上》。
    [3][美]杜威著、许崇清译:《哲学的改造》,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87-91页。
    [4]Tom L.Beauchamp,Philosophical Ethics,McGraw-HillBook Company New York,1982,p.15.
    [5][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6][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7][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4页.
    [2]肖群忠著:《伦理与传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3]肖群忠:《道德究竟是什么》,《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4][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页。
    [1]参见黄云明:《论道德的本质》,《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2]肖群忠:《道德与人性》,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3]肖群忠著:《伦理与传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4]万俊人:《道德的谱系与类型》,载《新哲学》(第1辑),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5]参见肖群忠:《道德究竟是什么》,《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当然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的法律都是良法,也并非所有的道德都是良德.这是之所以于此使用假设语气的原因。在笔者看来,只有良法才能“惩恶扬善”;只有良德,才配“谴恶扬善”。
    [2][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3]肖川著:《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4]杜时忠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页。
    [5]王本陆:《教育伦理哲学刍议》,《高教探索》2002年第4期。
    [6]王本陆:《教育伦理哲学刍议》,《高教探索》2002年第4期。
    [1]王本陆:《论教育的伦理特性》,《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2]戴木才著:《管理的伦理法则》,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
    [3]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页.
    [1]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146页。
    [2]参见晏辉著:《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2页。
    [1][美]杜威著、傅统先、邱椿译:《人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55页。
    [2]万俊人著:《伦理学新论--走向现代伦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第420页。
    [3][美]杜威著:《人的本性与行为》,转自万俊人著:《伦理学新论-走向现代伦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第420页。
    [4]龚天平著:《追寻管理伦理--管理与伦理的双向价值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页。
    [1]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页:
    [2]康翠萍、孙绵涛:《关于教育管理本质研究的若干方法论思考》,《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4期。
    [3]钱焕琦、刘云林著:《中国教育伦理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7页。
    [4][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5]王本陆著:《教育崇善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1页。
    [1]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哲学--现代教育管理观引论》,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9页。
    [2]王本陆:《论教育的伦理特性》,《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1]所谓超越性,足指事物所具有的超出、超过现存的特性,它是人们对现存事物发展的一种超前反映,体现了人们对事物发展未来的追求,具有理想的特征。
    [2]参见唐凯麒、龚天平著:《管理伦理学纲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1][英]休谟著、关文运译:《人性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7页。
    [2]罗珉著:《管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1][美]道格拉斯·麦格雷戈著:《企业的人性面》,台湾中华企业管理发展中心1979年版。第40页。
    [2]孙绵涛:《关于教育管理人性观的探讨》,《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第4期。
    [3]安文铸著:《现代教育管理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93-94页。
    [4][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郝国华等译,《管理学》(第九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677页。
    [5]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01页。
    [6][美]丹尼尔·雷恩著、李柱流等译:《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7]安文铸著:《现代教育管理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2]胡斌武著:《教学伦理探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3][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86页。
    [4]参见安文铸著:《现代教育管理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98-99页。
    [5]根据美国学者威洛尔(Willower,D.J.)和弗斯(Forsyth,P.B.)著作《教育管理学简史》中的相关资料考证,西方最早的教育管理学应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以霍尔分别于1829年和1832年出版的两本教育管理学著作为标志(参见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9页)。
    [1][美]罗尔德·F·坎贝尔等著,袁锐锷译:《现代美国教育管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8页。
    [2]袁贵仁著:《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8页。
    [3]席炘著:《马克思主义人的哲学初探》,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117页。
    [4][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9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页。
    [2]袁贵仁著:《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2页。
    [3][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马恩列斯论人性、异化、人道主义》,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5页.
    [5]肖群忠:《道德与人性》,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6]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01页。
    [7][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4页。
    [8][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7-98页。
    [1]葛新斌:《人性假设问题与教育管理人道化》,《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7年第2期。
    [2]戴木才著:《管理的伦理法则》.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页。
    [3]李德顺、孙伟平著:《道德价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4]参见陈根法著:《德性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1页。
    [1][德]费希特著,粱志学、沈真译:《论学者的使命 论人的使命》,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8页。
    [2]唐凯麟编著:《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3][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发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3页。
    [4]William E.May,Becoming Human:An Invitation to Christian Ethics,Dayton,Ohio:Pflaum,1975.p.2.
    [5][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6]高清海著:《哲学的奥秘》,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7页。
    [7][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30页。
    [8][德]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7、81页。
    [1]参见龚天平著:《追寻管理伦理--管理与伦理的双向价值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52页。
    [2][美]威廉·G·坎宁安、保拉·A·科尔代罗著,赵中建主译:《教育管理:基于问题的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1页。
    [3]这里所言的“教育管理目标”乃是指终极意义上的教育管理目标,或曰理想性的教育管理目标。之所以如此规定.乃是因为其他一切具体的、发展性的教育管理目标均服从、服务于这一终极性的或理想性的目标.
    [4]冯周卓著:《管理的人文之维》.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6页。
    [5][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2页。
    [1]安文铸著:《现代教育管理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8、53页。
    [2]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3页。
    [3]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193年版,第155页。
    [4]李德顺著:《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54页。
    [1][英]约翰·怀特著、李永宏等译:《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8-139页。
    [2][英]约翰·怀特著、李永宏等译:《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1页。
    [3]黄兆龙编著:《教育管理伦理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第85页。
    [4]胡斌武著:《教学伦理探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5]黄盂藩、马孜学:《外国经济管理的新趋势》,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79页。
    [6]齐振海主编:《管理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55页。
    [1]R.F.Campell&R.T.Gregg(Eds.),Administrative Behavior in Education.Harper&Brothers,1957,p.125.
    [2]龚天平:《管理的人性基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3]参见吴志宏、冯大鸣、周嘉方主编:《新编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4]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68页.
    [5]Frederick B.Bird & Jeffrey Grandz,Good Management:Business Ethics in ction,Scarborough,Ontario:Prentice-Hall Canada Inc.,1991,ⅵ.
    [6]安文铸著:《现代教育管理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1]戴木才:《论管理与伦理结合的内在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2]官鸣著:《管理哲学》,东方出版社中心1993年版,第31-32页。
    [3]参见戴木才:《论管理与伦理结合的内在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4]郭爱君:《公共行政管理的伦理基础》,《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樊浩、田海平著:《教育伦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
    [2][美]萨乔万尼著、冯大鸣译:《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3]这里所谓的价值,乃意指伦理之于教育管理的意义与影响。
    [4][德]康德箸、韩水法译:《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77页。
    [5]这里所言及的教育管理规范,主要指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
    [1]《孟子·离娄上》。
    [2]参见温克勤等主编:《管理伦理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9-50页.
    [3]于淑云:《现代教育管理的价值取向》,《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第6期。
    [4]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载《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5]温克勤等主编:《管理伦理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1页。
    [1]何奇编译:《中外古今管理思想选萃》,企业管理出版社1987年,第179页。
    [2]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哲学--现代教育管理观引论》,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5页。
    [3]安文铸著:《现代教育管理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38页。
    [4][美]肯尼思·克洛克、琼·戈德史密斯著、王宏伟译:《管理的终结》,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108页。
    [1]杨伍栓著:《管理哲学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7页。
    [2][美]珍妮·丹尼尔·德克著、王胜利译:《变革之魂:波士顿咨询公司组织变革理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3]钱焕琦等著:《学校教育伦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7页。
    [4]戴木才著:《管理的伦理法则》,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
    [5]戴木才著:《管理的伦理法则》,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1]罗国杰等编著:《伦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6页。
    [2]参见龚天平著:《追寻管理伦理--管理与伦理的双向价值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2-153页。
    [3]朱贻庭等著:《当代中国道德价值导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4页。
    [1][德]乔治·恩德勒著、高国希、吴新文译:《面向行动的经济伦理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2]参见戴木才著:《管理的伦理法则》,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6页。
    [3]黄兆龙编著:《现代教育管理伦理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第144页。
    [1]罗国杰等编著:《伦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0页。
    [2]程立显著:《伦理学与社会公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3]黄兆龙编著:《现代教育管理伦理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第102页。
    [4]金海溪:《谈谈道德的功能》,《青海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5]See Gray Dessler.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9~(th)Edition,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Prentice-Hall Internatinoal Inc.February,2002.
    [6]杨文士、张雁:《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29页。
    [1][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郝国华等译,《管理学》(第九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89、464页。
    [2]参见宋阳、祝伟、韩玉启:《组织伦理激励机制与策略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第5期。
    [3]钱焕琦等著:《学校教育伦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9-230页。
    [4]官鸣:《论真、善、美的管理价值》,《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4年第9期。
    [1]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页。
    [2][美]乔治·萨顿著、陈恒六等译:《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1页.
    [1][俄]列宁著:《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0页。
    [2]齐振海主编:《管理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62页。
    [3][俄]列宁著:《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29页。
    [4]齐振海主编:《管理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65页.
    [5]赵汀阳著:《论可能生活》(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7页。
    [6][英]伯特兰·罗素箸,徐奕春、林国夫译:《宗教与科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0页。
    [1][美]H·杜卡丝、D·霍夫曼编、高志凯译:《爱因斯坦论人生》,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61页。
    [2]Ian Birch & lngo Richter,Comparative School Law.Pergamon Press,1990,p.350.
    [3]高兆明著:《制度公正论--变革时期道德失范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97、183页。
    [1][美]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68页。
    [2][英]哈特著、张文显等译:《法律的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7页。
    [1]Fulller,The Morality of Law,2d,ed,New Haven,1969.p.38.
    [2]刘华著:《法律伦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3]高兆明著:《制度公正论--变革时期道德失范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页。
    [4][英]米尔恩著、王先恒等译:《人权哲学》,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51页。
    [1]Finnis John,Natural Law and Natural Right,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p.1.
    [2][美]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74页。
    [1]本部分所言的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乃意指现代教育管理的伦理基础,特此说明。
    [2]严格而言,善恶的标准作为伦理标准,是指伦理的善恶与其他相近范畴的区别,属于事物存在的本体论范畴;而善恶判断的标准,是指区分事物是善是恶的尺度,属于认识论范畴。但由于我们在使用“善恶的标准”一词时,实际已内含了善与恶的分辨,因此,“善恶标准”这一概念可以在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范畴中共同使用,而在认识论范畴中,善恶的标准就是判断善恶的标准。故本文中善恶标准与善恶判断的标准乃属于同一层次的概念。
    [3][美]威廉·G·坎宁安、保拉·A·科尔代罗著,赵中建主译:《教育管理:基于问题的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97页。
    [4]参见王本陆著:《教育崇善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1页。
    [5]朱贻庭主编:《伦理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6][英]乔治·摩尔著、长河译:《伦理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9页。
    [1]应该指出的是,我们这里所讨论的乃是伦理判断中善恶标准的确立问题,它并不同于伦理评价中的善恶依据问题,即应当依据动机还是效果、或曰“志功”问题.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在逻辑上后者以对前者的回答为前提。因为前者回答的是“究竟什么是善的,什么是合乎道德的”,即行为应该遵循的善恶尺度,而后者则只有在这一尺度确立之后,才能具体应用到对行为的评价之中.即究竟是依据动机还是依据效果展开对行为的评价;前者在伦理学理论中主要表现为伦理目的论与伦理道义论的分歧,而后者在伦理学理论中主要表现为效果论与动机论的分歧.
    [2][美]威廉·弗兰克纳著、关键译:《伦理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8页。
    [3][前苏联]Л.М.阿尔汉格尔斯基著、郑浴人等译:《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4]王海明著:《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69页。
    [5]朱贻庭主编:《伦理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6][美]弗兰克·梯利著、何意译:《伦理学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1][美]威廉.K.弗兰克纳著、关键译:《伦理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8页。
    [2][美]汤姆·L.彼彻姆著、雷克勤等译:《哲学的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8页。
    [3][美]弗兰克·梯利著、何意译:《伦理学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
    [4][英]杰雷米·边泌著、时殷弘译:《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7页。
    [5]万俊人:《论道德目的论与伦理道义论》,《学术月刊》2003年第1期。
    [6][英]杰雷米·边泌著、时殷弘译:《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8页。
    [7]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12页。
    [1]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12页。
    [2][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75页.
    [3][英]密尔著、唐钺译《功用主义》,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10页.
    [4]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4-25页。
    [5]高兆明著:《伦理学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2页。
    [6]高兆明著:《伦理学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7页。
    [1]Michael Home,Values in Social work,England: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2001,p.30.
    [2]Michael Home,Values in Social work,England: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2001,p.30.
    [3]朱贻庭主编:《伦理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4]这里有必要区分伦理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即“正当”和“善”。“正当”在西方伦理学中主要是针对行为、过程及其规则而言的,“正当”即意味着道德上的善;而“善”在西方目的论伦理学中是指一切被人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在广义上,“善”也把“正当”包括在内。但当其与“正当”相对而言时,“善”则主要是指人们所欲求的生活目标、性质、品格、趣味、实际状态以及行为结果中一切有正面意义的东西、人们希望得到的东西,即一切有正价值的东西。目的论与道义论的分歧,实际上就是究竟根据什么标准或理由来判断某些行为或行为准则是正当的,某些行为或行为准则又是不正当的,以及究竟把哪个概念看得更根本:是“善”?还是“正当”?目的论首先确定“善”,由“善”到“正当”。道义论则相反.认为“正当”可以独立于“善”,并且只有首先确定了“正当”,才能有理由进一步谈论“善”。
    [5][美]威廉·弗兰克纳著、黄伟合等译:《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1页。
    [6][美]艾伦·格沃斯等著、戴君毅等译:《伦理学要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页。
    [1]Onora O'Neill:Kantian Ethics,in:P.Singer:A Companion to Ethics,Blackwell,1993,p.175.
    [2][德]康德著、韩水法译:《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4页.
    [3][德]康德著、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2-43页。
    [4][德]康德著、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3页。
    [5]参见宋希仁主编:《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1页。
    [1]参见宋希仁主编:《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1-333页。
    [2][德]康德著、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1页。
    [3]康德认为,行为法则是用来指导人们的行为,故这种法则在形式上就应当表现为一种命令。这种命令规范人们的行为,告诉人们应当或不应当做什么.然而,命令有两种:定言命令和假言命令。定言命令,又谓之为无条件的命令,即当它要求人们按照其指令行事时不附带任何的条件;而假言命令不同,当它要求人们按照它行动时,附带了一些条件。所以,定言命令表现为无条件的“应当”,即直言判断的形式:而假言命令则表现为“如果……就”假言判断的形式。康德认为,只有定言命令才称得上是道德命令,也即绝对命令。
    [4][德]康德著、韩水法译:《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8页。
    [1][前苏联]古谢伊诺夫等著、刘献洲等译:《西方伦理学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69页.
    [2][德]康德著、韩水法译:《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3页。
    [3]黄振定著:《上帝与魔鬼--西方善恶概念的历史嬗变》,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2页。
    [4]参见高兆明著《伦理学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1-331页;倪愫襄著《善恶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3页。
    [5]A.Macintyer:After Virtue,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84,p.42.
    [6][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11-212页。
    [1][德]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27页。
    [2]See Stern M Cahnand Peter Markie,Ethics:History,Theory,and Contemporary Issu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 oxford,1998,p.343.
    [3]朱贻庭主编:《伦理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4]转自于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87页。
    [1]王海明著:《人性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76页.
    [2]Louis P.Pojman,Ethical theory: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second edition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USA,1995,p.172.
    [3]G.J.Warnock,The Object of Morality,Methuen & Co Ltd.,London,1971,p.26.
    [4]Frank Thilly,Introduction to Ethics,Charles Scrlbner's Sons,New York,1900,p.154.
    [5]陶德麟:《序》,见倪愫襄著《善恶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5页。
    [2]袁贵仁著:《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4页。
    [3]参见杜振吉:《道德的起源和人的需要》,《理论月刊》2003年第5期.
    [4][美]J·P·蒂洛著,孟庆时、程立显译:《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0页。
    [5][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26页。
    [6][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79页。
    [7]袁贵仁著:《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8页。
    [8]杨魁森:《论商品经济文化的功利性》,《学习与探索》1993年第5期。
    [1]肖群忠著:《道德与人性》.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0-31页.
    [2]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20页.
    [3][德]马克思著、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
    [4]张传有著:《伦理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5]姜法曾著:《中国伦理学史略》,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页。
    [6]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55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
    [2][德]包尔生著,何怀宏、廖申白译、《伦理学体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15页。
    [3]倪愫襄著《善恶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6、137页。
    [4]参见戴景平:《善恶的人性尺度与社会尺度》,吉林大学2007年度博士学位论文,第88页。
    [5][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页。
    [6]冯契著:《冯契文集第三卷:人的自由和真善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2页。
    [7][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77页。
    [1][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53页。
    [2]李德顺著:《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48-449页.
    [3]涂艳国著:《走向自由--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3页。
    [4][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7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2页。
    [2]李德顺著:《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51页。
    [3][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3-154页。
    [4][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58页。
    [5]孙绵涛:《论人类生活方式的本质及其复归》,《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6]参见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0页。
    [7]涂艳国著:《走向自由--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17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4页。
    [2][德]马克思、思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3页。
    [3]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1页.
    [4]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1页。
    [5]根据“社会契约论”的观点,人们为了有序而自由地生活,就要把权力交给另一部分人,而要另一部分人对自己的发展加以保护,以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爱护,求得大家都能得到自由发展。结果这部分人把权力拿过去之后并不为另一部分人的发展服务,这样一部分人就剥夺了另一部分人的权力,而使人不能得到自由的发展,这就是管理活动的“异化”(参见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1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2][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9页。
    [3]王啸:《教育与自由》,《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2期。
    [1]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169页。
    [2][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8页。
    [3]郅庭瑾:《我国教育管理伦理研究现状与反思》,《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12期。
    [4][俄]普列汉诺犬著、曹葆华译:《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42页。
    [5]《左传·召公十七年》。
    [6]《礼记·丧服小记》。
    [1]王海明著:《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97页。
    [2]《史记·卷二十三·礼书第一》。
    [3]王海明著:《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97页。
    [4]王海明著:《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03页。
    [5]王海明著:《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05页。
    [6][俄]普列汉诺夫著、曹葆华译:《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42页。
    [7]吕大吉著:《人道与神道》,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20页。
    [1]安文铸著:《现代教育管理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5页。
    [2]安文铸著:《现代教育管理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5页。
    [3][美]大卫·戈伊科奇等编著,杜丽燕等译:《人道主义问题》,东方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392页。
    [4]Avishai Margalit,The Decent Societ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p.89.
    [5][英]戴维·M·沃克主编,邓正来等译:《牛津法律大词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426页.
    [1]董云虎、刘武萍主编:《世界人权约法总览》,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98页。
    [2]全国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通过),《中国教育报》1995年3月22日。
    [3][美]埃·弗洛姆著、孙依依译:《为自己的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3页。
    [4][德]马克斯·舍勒著,陈泽环、沈国庆译:《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年版,第28页。
    [5]庞学光:《论教育的超越》,《教育研究》1998年第11期。
    [6][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下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51页。
    [7]王海明著:《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05页。
    [1][美]马斯洛著.许金声、程朝翔译:《动机与人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83页。
    [2]钱焕琦等著:《学校教育伦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3]王海明著:《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07页。
    [4]《尚书·多方》。
    [5][古希腊]希罗多德著、王嘉隽译:《历史》(第3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98页。
    [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46页。
    [7]燕继荣:《论民主及其限度》,《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4期。
    [1][日]岩崎、允胤主编,刘奔译:《人的尊严、价值及自我实现》,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67、155页。
    [2]郭永军:《作为道德范畴的民主》,《东乐论丛》1995年第4期。
    [3]戴木才著:《管理的伦理法则》,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0页。
    [4]参见戴木才著:《管理的伦理法则》,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0-231页。
    [5][美]科利斯·拉蒙特著、贾高建等译:《人道主义哲学》,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15页。
    [1][德]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6页。
    [1][美]萨托利著,冯克利、阎克文译:《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340页。
    [2]杨东平著:《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3]高清海、胡海波:《人类发展的正义追寻》,《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1]龚天平著;《追寻管理伦理--管理与伦理的双向价值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0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苗力四译:《尼可马科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11页。
    [3]戴文礼著:《公平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1]戴文礼:《公平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90页
    [2][德]柯武钢、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版,第89页。
    [3]江畅、王献良:《论公正及其与自由、平等的关系》,《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4]应该指出的是,教育管理公平和教育公平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就两者的联系来看,首先,教育管理公平是保证教育公平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教育管理公平并不必然导致教育公平,因为教育公平还涉及到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等诸多影响因素;其次,如前所述,教育管理是服务于教育的管理,其目标最终必须与教育目标相一致,而教育目标又必然包括着公平这一向度,因此,教育公平又规定着教育管理活动的方向,成为教育管理公平的一个基本向导;第三,两者有着相同的公平形式,即教育管理的公平原则也是教育必须遵循的公平原则。就两者的区别而言,其一,我们知道,教育公平的概念源于教育机会均等这一概念,主要是对受教育者(个体或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价值认识和评价,而教育管理公平,如前所述,乃是对教育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被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以及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价值认识和评价,因此,两者的适用对象不同。虽然说.在一定条件下受教育者同时也是被管理者,但受教育者与被管理者是两种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就有着不同的角色利益和利益分配关系,因此,仍然不宜用教育公平这个概念来评价.其二,两者在具体内容上有所不同,这是因为教育管理活动与教育活动在性质、手段等各方面不尽相同,从而它们对各自的基本利益与非基本利益的划分也不尽相同。
    [1]参见罗建河、孙绵涛:《教育管理公平问题再探》,《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1期.
    [2]万俊人主编:《现代公共管理伦理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3]陈庆云等:《论公共管理中的利益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5期。
    [4]张康之著:《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
    [5]万俊人主编:《现代公共管理伦理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123页。
    [1]转自李春成:《公共利益的概念建构评析》,《复旦学报》,2003年第1期。
    [2]江泽民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人民日报》2000年3月1日。
    [3]刑永富:《教育公益性原则略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2期。
    [1]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哲学-现代教育管理观引论》,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
    [2]劳凯声:《中国公共教育体制改革中的公平性问题》,《人民论坛》2005年第12期。
    [3]参见杨德广、张兴:《论教育的公益性和产业性》,《江苏高教》2000年5期。
    [1]袁贵仁著:《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2页。
    [2]孙绵涛、康翠萍:《关于西方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观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1期.
    [3]孙绵涛等:《教育管理哲学--现代教育管理观引论》,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页.
    [4]这里所言的主体性,乃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规定性,是指主体在对象性的主客观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和自律性。(参见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主体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5]这一划分在国内首见于孙绵涛、康翠萍所撰写的《关于西方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观探》一文;在国外则见于自然连贯主义教育管理观代表学者依维斯、拉科姆斯基所撰写的《认识教育管理:当代教育管理研究中的方法论之争》)一书.
    [1]Greenfield,H.The decline and Fall of Science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In Greenfield,H.& Ribbins,P.Greenfield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owards human Scienc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p.134.
    [2]孙绵涛、康翠萍:《关于西方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观的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1期。
    [3]Jack A.Culbertson.A Century's Quest for a Knowledge Base.Edited by Norman J.Boyan.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Longman Inc.,1988.
    [4]See Simon,H.Administrative Behavior:A study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2nd edn.New York:Free Press,1945,p.38.
    [5][美]西蒙著、杨砾等译:《管理行为--管理组织中的决策过程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第211页。
    [1]根据格林菲斯的研究,教育管理理论运动的早期发展可以追溯到1946年。See Daniel E.Griffiths,Administrative Theory.in Norman J.Boyan 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Longman Inc.1988.p.27,
    [2]Greenfield,H.The decline and Fall of Science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In Greenfield,H.& Ribbins,P.Greenfield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owards human Scienc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p.143.
    [3][[美]霍伊、米格斯著、王家通主译:《教育行政学》,台湾复文图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18页。
    [4]Thomas Greenfield & Peter Ribbins,Greenfield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oward a Human Science.New York:Routledge,1993,p.34.
    [5]Halpin.A.W.,Administrative Theory:The Fumbled Torch.In Issues in American education,ed.A.M.Kroll,New York:Oxford.1970,pp.156-183,p.161.
    [6]See Culbertson,.J.,Theory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Echoes from critical thinkers.Educational Researcher.12(10)1983,pp.15-22.
    [1]张新平著:《教育组织范式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40-141页。
    [2]See Hailer,E.J.& Knapp,T R.,Problems and Method-ology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21,3.1985,pp.157-168.
    [3]参见孙绵涛、康翠萍:《关于西方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观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1期。
    [4]张新平著:《教育组织范式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0-151页。
    [5]沈湘平:《价值中立原则和价值判断勇气》,《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第4期。
    [1]See Greenfield,H.The decline and Fall of Science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In Greenfield,H.& Ribbins,P.Greenfield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owards human Scienc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p.147,p148.
    [2]参见周蔚华:《价值中立论批判》,《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3]杜时忠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0-131、139页。
    [1]陈孝彬主编:《教育管理学》(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2]杜时忠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9页。
    [3]对于理性,可以从不同意角度进行不同进行不同层面的划分.如果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理性是本体理性,本体理性着重于揭示现象世界后面的永恒本体;从认识论角度来说,理性就是认识理性.认知理性则是专注于人类如何认识世界追求未知领域的知识真理和探索客观世界的内在规律,是理性的求真本性的完满体现.从价值论角度来说,理性是价值理性.价值理性着重从伦理原则、道德规范、生活信念、人生理想、正义公理等维度加以规定,并从价值意义和理性目标判断人的本性和存在权利,重视个人的社会义务和责任意识,强调个人的行为选择服从社会规范、伦理准则和公德标准,服从于道德的感召和良知的呼唤.
    [4]SeeJack A.Culbertson.A Century's Quest for a Knowledge Base.Edited by Norman J.Boyan.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Longman Inc.,1988,pp.3-24.
    [5]See Thomas Greenfield & Peter Ribbins,Greenfield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oward a Human Science.New York:Routledge,1993,pp.134-158,p.236.
    [1]程晋宽:《论西方教育管理的实证主义研究传统》,《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第9期。
    [2]参见张新平:《实地研究:教育管理研究的第三条道路》,《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3期。
    [3]张新平:《实地研究:教育管理研究的第三条道路》,《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3期。
    [4]除了这两种教育管理研究的两种基本范式外,近年来,张新平教授一直在倡导、力行教育管理研究的第三条道路:实地研究。
    [5]参见汤林春:《我国十七年来普通教育管理研究之分析》,《上海教育科研》1999年第4期。
    [1]郅庭瑾:《我国教育管理伦理研究现状与反思》,《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12期。
    [2]张新平:《实地研究:教育管理研究的第三条道路》.《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3期.
    [3]黄崴、黄峰:《关于教育管理学科体系建构问题的探索》,《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6期。
    [4]孙耀君著:《西方管理思想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5页。
    [5]Callahan.Education and the Cult of Efficienc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2.p.2.
    [1]R.F.Campbell,T.Fleming,L.J.Newell,J.W.Bennion(1987).A History of Thought and Practice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New York: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1987.p.41.
    [2][美]罗伯特·丹哈特著、项龙等译:《公共组织理论》(第2版),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65页。
    [3]杨颖秀:《学校管理道德观的冲突与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2期。
    [4]参见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03页。
    [5][美]艾伦·布坎南著、廖申白等译:《伦理学、效率与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67页。
    [1]张新平著:《教育组织范式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页.
    [2]中央教科所比较教育室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管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6页.
    [3]MarthaM.McCarthy.The Evolution ofEducationalLead-ership Preparation Programs.Edited by Joseph Murphy,Karen Seashore Louis.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Second Edition).Jossey-Bass Pub-lishers,1999,p.125.
    [1][美]罗伯特·G·欧文斯著、窦卫霖等译:《教育组织行为学(第7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5页。
    [2]吴志宏著:《教育行政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3]吴岩编著:《教育管理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1]孙绵涛、康翠萍:《关于西方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观的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1期.
    [2]《大美百科全书》(第14卷),台湾光复书局1990年版,第286页。
    [3]杜时忠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2页。
    [4]黄崴:《20世纪西方教育管理理论及其模式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学学报(教科版)》2001年第1期。
    [1][加拿大]克里斯托弗·霍基金森著,刘林平等译:《领导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2]杨天平编译:《论西方教育管理学的哲学基础》,《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3]孙绵涛、康翠萍:《关于西方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观的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1期.
    [4]杨天平编译:《论西方教育管理学的哲学基础》,《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5]以下部分内容除注明外,主要参见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8-110页。
    [6]Thomas Greenfield & Peter Ribbins,Greenfield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oward a Human Science.New York Routledge,1993,p.256,p.157.
    [1]Thomas Greenfield & Peter Ribbins,Greenfield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oward a Human Science.New York Routledge,1993,p.152.
    [2]Jack A.Culbertson.A Century's Quest for a Knowledge Base.Edited by Norman J.Boyan.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Longman Inc.,1988,p20.
    [3]See Christopher Hodgkinson,Educational Leadership:The Moral Art,Albany,NY:Suny Press,1991,p.27.
    [1]See Greenfield,H.The decline and Fall of Science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In Greenfield,H.& Ribbins,P.Greenfield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owards human Scienc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pp.134-144.
    [2]See Thomas Greenfield & Peter Ribbins,Greenfield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oward a Human Science.New York:Routledge,1993,p.92.
    [1]杜时忠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页。
    [2]《左传·僖公十四年》。
    [3]参见孙绵涛、康翠萍:《关于西方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观的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1期.
    [1]冯大鸣主编《沟通与分享:中西教育管理领衔学者世纪汇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页。
    [2]袁闯著:《管理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1][英]托尼·布什著、强海燕主译:《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3页。
    [2]张声雄著:《〈第五项修炼〉导读》,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72页。
    [3][美]萨乔万尼著、冯大鸣译:《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版,第70页。
    [4][英]托尼·布什著、强海燕主译:《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5页。
    [1]翁文艳:《现代教育管理价值观初探》,《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2期.
    [2][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382页。
    [3][德]马克思著、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7页.
    [4][德]马克思著、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5][德]马克思著、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6]陈永淼:《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的辨证关系》,《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3期。
    [1]胡敏中著:《理性的彼岸:人的非理性因素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9-60页。
    [2]赵剑民、唐伟:《非理性因素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探讨》,《学术界》2004年第4期。
    [1]See Willower,D.J.,"Synthesis and Projection",in Norman J.Boyan(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New York:Longman Inc.1988.p735.
    [2]张新平:《新世纪国外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
    [3]张新平、蒋和勇:《教育管理学的困境与方法转型》,《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4]张新平:《新世纪国外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
    [5][加拿大]克里斯托弗·霍基金森著,刘林平等译:《领导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6页.
    [6][加拿大]克里斯托弗·霍基金森著,刘林平等译:《领导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页。
    [7]See Foster,W.P.,Paradigms and Promises:New Approaches to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Prometheus Books.1986,pp.17-33.
    [1]张新平著:《教育管理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58页。
    [2]刘文瑞:《略论中国的管理问题》,http://www.globrand.com/2006/04/02/20060402-204815-1.shtml.
    [3]参见罗建河、孙绵涛:《西方自然连贯主义教育管理理论述评》,《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第8期.
    [4]由于依维斯和拉科姆斯基都是澳大利亚的学者,且他们给自己的理论命名为自然连贯主义.所以不少西方学者在谈到他们的教育管理理论时,都习惯将其表达为“澳大利亚的自然连贯主义”或“澳大利亚的自然主义”.See Park Sun Hyung.,Australian naturalism and its critics.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1997,25(4),395-415.
    [1]孙绵涛、康翠萍:《关于西方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观的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1期。
    [2]参见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年版,第286-287页。
    [3]参见张新平:《价值论与整合论:外国教育管理学理论的新进展》,《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1]孙绵涛,康翠萍:《关于西方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观的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1期.
    [2]See Evers,C.W& Lakomski,G(2000).Do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A Theory of Administrative Practice.Oxford:Pergamon Press.pp.150-151.
    [3]孙绵涛,康翠萍:《关于西方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观的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1期.
    [4]张新平:《价值论与整合论:外国教育管理学理论的新进展》,《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1]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
    [2][澳]依维斯、拉科姆斯基.王刚译、孙绵涛校译:《教育管理理论:自然主义取向》,《教育管理研究》2005年第4期。
    [3]李奇著:《道德学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87-588页。
    [4]See Park Sun Hyung.,Australian naturalism and its critics.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Adminnistration,1997,25(4).
    [5]Evers,C.W& Lakomski,G,Know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Contemporary methodological controversie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research.Oxford:Pergamon Press,1991,p189.
    [6]Evers,C.W& Lakomski,G,Know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Contemporary methodological controversie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research.Oxford:Pergamon Press,1991,p185.
    [1]See Evers,C.W& Lakomski,G,Do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A Theory of Administrative Practice.Oxford:Pergamon Press,2000,p.109.
    [2]倪愫襄著:《善恶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4页。
    [1]参见周三多等编著:《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9-60页。
    [2]《南方都市报》,2003年3月10日。
    [1]杨建文等:《江苏省大中小学生学习和睡眠时间现状的调查》,《中国校医》2007年第4期.
    [2]例如,为了让备考研究生的同学专心复习.近日,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开设考研专用寝室,考研学生住进专用寝室可通宵开灯看书。(《重庆晚报》2008年03月26日)。
    [3]这是第九届教育管理学科委员会上一位学者对当前的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评论。
    [4]详见罗建河、孙绵涛:《教育管理公平问题再探》,《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1期。
    [1][美]爱因斯坦著、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15页。
    [2][美]罗伯特·欧文斯著、孙绵涛等译:《教育组织行为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5页。
    [3]郅庭瑾:《我国教育管理伦理研究现状与反思》,《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12期。
    [4]陈孝彬主编:《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1]王本陆著:《教育崇善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2]郅庭瑾:《论我国教育管理伦理的缺位与现实对策》,《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第10期。
    [1]李方强:《义务教育阶段体罚现象调查与原因分析》.《基础教育研究》2002年第7-8期.
    [2]罗爱军:《西藏中小学体罚现象调查及分析》,《西藏研究》2005年第4期。
    [3]孙战民:《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法律素质调查研究》,见www.chinavalue.net/authorindex.aspx?id=181552。
    [4]许林贵、全晓书:《读懂孩子们的自尊心:中国中小学教师人权意识有待提高》,新华网2004年12月23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12/23/content_2373371.htm。
    [1]许林贵、全晓书:《读懂孩子们的自尊心:中国中小学教师人权意识有待提高》,新华网2004年12月23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12/23/content_2373371.htm。
    [1]叶澜:《改善教师发展生存环境,提升教师发展自觉》,《中国教育报》2007年9月15日.
    [2]事实上,我们当前的教育管理活动,不仅扼杀了学生的自由个性,也束缚了教师的自由发展,但鉴于本文第四章已经对教师管理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因此,本部分主要以学生管理为中心展开.
    [3]《上学歌》可以说是一首伴随着几代人成长的儿童歌谣,其原文是:“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1]张新平:《管理要突出一个“理”字》,《中小学管理》2001年第11期。
    [2]郅庭瑾:《论我国教育管理伦理的缺位与现实对策》,《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第10期。
    [3]金生鈜:《为什么要塑造学校的道德文化:学校作为一个道德共同体的再道德化思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厚言:《“校园”不能成“兵营”》,《中国教师报》2006年5月31日。
    [2]转自檀传宝:《德育:用行动表达承担的勇气》,《中国教育报》2006年3月30日。
    [3][德]雅斯贝尔斯著、王德峰译:《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99页。
    [1]孙绵涛:《论人类生活方式的本质及其复归:关于知识、信息社会生活方式的探讨》,《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2][美]杜威著、傅统先、邱椿译:《人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2-33页。
    [3]孙绵涛主编:《教育行政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5页。
    [1]袁振国主编:《教育政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73页。
    [2]孙彩平:《教育的伦理精神》,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75-276页。
    [3]杨颖秀:《教育决策的民主与效益问题分析》,《教学与管理》2001第2期。
    [4]杨东平:《教育:在论争中转向公平发展》,《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12月28日。
    [5]宋小卫:《略论我国公民的知情权》,《法律科学》1994年第5期。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IIEP)、李茂译:《遏制教育腐败须扩大知情权参与权》,《中国教师报》2007年6月20日。该报告原名为《腐败的中小学,腐败的大学:怎么办(Corrupt schools,corrupt universities:What can be done)》。刊登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
    [1]21世纪教育科学研究院:《2005年中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见搜狐网2006年01月20日。http://learning.sohu.com/20060120/n241511600.shtml
    [2]吴志宏等主编:《新编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3]殷建光:《教师呼唤货真价实的教代会》,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4-06/08/content_1514137.htm。
    [4]张志峰:《教师视角观照校长负责制》,《中国教育报》2006年4月4日。
    [1][美]杜威著、傅统先、邱椿译:《人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9页。
    [2][美]罗尔德·F·坎贝尔等著,袁锐锷译:《现代美国教育管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74页.
    [1]陈永明著:《教育行政新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1页。
    [2]尽管前些年各地已取消重点学校称谓,以“示范学校”等名号取而代之,但究其实质,可以说是换汤不换药,因此,可视为“重点校”政策的延续。
    [1]叶忠:《义务教育阶段校际差距分析》,《教育导刊》2007年第3期。
    [2]刘绮菲:《学生“留学”能否也成均衡良方》,《现代教育报》2007年4月9日。
    [1]数据来源:综合参考http://news.tom.com/2006-07-20/070M/11856427.html,人民网2006年7月20日;林丽鹂:《分数上扬对明年高考影响有多大》,《中国青年报》2006年07月21日。
    [2]数据来源: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http://gaokao.hadoe.gov.cn。
    [3]根据笔者对学生群体的访谈显示,大多数受访对象认为高考招生指标分配不合理、不公平,是我国当前教育管理不公平、乃至教育管理伦理道德缺失最为突出的表现。
    [1]鄢烈山:《给他们以“支点”》,人民网2004年4月2日.
    [2][前苏联]赞可夫著、杜殿坤译:《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1页。
    [1]余雅风:《教育立法必须以教育的公共性为价值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1期。
    [1]杨东平:《恢复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刻不容缓》,《新京报》2005年6月18日。
    [2]张维平:《维护教育的公益性》,《求是》2005年第14期。
    [3]杨德广、张兴:《论教育的公益性和产业性》,《江苏高教》2000年第5期。
    [1]何忠洲:《政府连年送教育“大礼包”,“4%”为何仍忽近忽远?》,《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03月19日。
    [2]严奇岩:《20年来我国对教育公益性的认识》,《南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3]劳凯声:《面对教育市场,需要警惕哪些问题》,《中国教育报》2005年03月12日。
    [1]纪宝成:《“为公立学”是我们的旗帜--评“教育产业化”》,《人民日报》2006年3月23日。
    [2]杨东平著:《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3]朱自清:《教育的信仰》,《春晖》第34期,1924年10月。
    [1][英]怀特海著、杨富斌译:《过程与实在》,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版,第42页。
    [2]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3][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104页。
    [4]邹顺康:《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5]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54页。
    [6]唐任伍、卢少辉:《儒家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影响》,《太平洋学报》2006年2期。
    [7]刘新科主编:《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1]《孟子·离娄上》.
    [2]粱启超:《新大陆游记》,《新民丛报临时增刊》1903年12月。
    [3]王国炎、汤忠钢:《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4]张晓东著:《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重建》,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5]施惠玲著;《制度伦理论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6]安锐:《我国管理制度创新与传统文化相对滞后的矛盾》,《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7]粱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221页。
    [1]李德顺:《法治文化论纲》,《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论语·为政》。
    [3]《论语·颜渊》。
    [4]刘素梅:《论传统伦理对传统行政管理的消极影响》,《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6期.
    [1]胡适著:《胡适学术文集·教育》,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49页。
    [2]马焕灵、林李楠:《论教育管理体制的民族历史文化构因--基于对后现代主义反传统文化批判的视角》,《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年第1期。
    [3]参见安锐:《我国管理制度创新与传统文化相对滞后的矛盾》,《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2]鲁洁:《市场经济和道德教育》,载《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8页。
    [3]孙正聿、李璐玮著:《现代教养》,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5页。
    [4]鲁洁:《市场经济和道德教育》,载《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8页。
    [5]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人民日报》1992年10月21日。
    [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人民日报》1995年10月5日。
    [1]于淑云:《现代教育管理的价值取向》,《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第6期。
    [2]王本陆著:《教育崇善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179页。
    [3]卞慕东:《市场经济与功利主义体悟》,《经济理论》,1999年第4期。
    [4]鲁洁:《市场经济和道德教育》,载《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9页。
    [5]洪超:《功利主义何时休--教育管理工具化之再认识》,《江苏教育》2004年第5期。
    [6]鲁洁:《市场经济和道德教育》,载《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0页。
    [7]孙彩平著:《教育的伦理精神》,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1]鲁洁著:《超越与创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05页。
    [2]孙彩平著:《教育的伦理精神》.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页。
    [3]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33页。
    [4]萧宗六著:《学校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91页。
    [1]Max Abbott,Hohn Lovell(des.),Changing Perspective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Auburn,AL:Auburn University,1965.p.45.
    [2]孙绵涛主编:《教育行政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9页。
    [3]郅庭瑾:《教育管理制度伦理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6年第12期。
    [4]唐代兴著:《公正伦理与制度道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页。
    [5]参见高兆明:《制度公正论--变革时期道德失范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70页。
    [6][英]托尼·布什著作、强海燕主译:《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1998年版,第54页。
    [1]参见张新平:《论学校的科层取向与专业取向》,《教育评论》2001年第5期。
    [2]袁小平:《学校制度设计的伦理关怀》,《教育评论》2004年第4期.
    [3][美]弗罗姆著、孙恺祥译:《健全的社会》,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9页。
    [4][德]马克斯·韦伯著、于晓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3页.
    [5][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6]郭广银、杨明主编:《应用伦理的热点探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页。
    [1]以下部分内容,除注明外,均参见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72-278页。
    [2]吴志宏著:《教育行政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
    [1]冯大鸣:《重构和再造校长负责制》,《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4期.
    [2]我国学校当前无论是中小学采取的校长负责制还是党委(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都是校长、书记由两人担任,这实际上是党政分工的领导体制.这种领导体制的主要特征是有两个领导主体,形成两条系统,它的好处是可以互相监督.它的弊端是易使机构庞大,工作中易产生矛盾和不协调。这种体制在中小学,不好协调和处理校长全面负责与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之间的关系;在大学,由于校部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系所实行的是系主任(所长)负责制,也就难于协调和处理校部与系所两级领导体制之间的关系.
    [3]张新平、蒋和勇:《教育管理学的困境与方法转型》,《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4]张新平著:《教育管理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0页。
    [1]吴志宏、冯大鸣、周嘉方主编:《新编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2]Evers,C.W& Lakomski,G,Explor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Coherentist application and critical debates.Oxford:Pergamon Press,1996.p.1.
    [3]Foster,W.P.,Paradigms and Promises:New Approaches to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Prometheus Books.1986,p.35.
    [4]张新平:《反思与建构:教育管理现象及相关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2年第2期。
    [5]参见张复荃:《学校管理学在我国的早期传播初探》,载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学校管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6页。
    [6]参见张新平:《反思与建构:教育管理现象及相关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2年第2期.
    [1]张新平著:《教育管理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57-258页。
    [2]吴志宏:《探讨新世纪教育管理学研究的走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2年第2期。
    [3]张新平、蒋和勇:《教育管理学的困境与方法转型》,《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4][美]罗伯特·丹哈特著、项龙等译:《公共组织理论》(第2版),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65页。
    [5][美]肯尼思·克洛克、琼·戈德史密斯著,王宏伟译:《管理的终结》,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页。
    [1]郅庭瑾:《论我国教育管理伦理的缺位与现实对策》,《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第10期。
    [1]郅庭瑾:《论我国教育管理伦理的缺位与现实对策》,《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第10期。
    [2]孙绵涛、唐晓萍:《略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管理观》,《广西高教研究》1997年第4期。
    [1]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33页。
    [2]吴志宏著:《教育行政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3]吴志宏著:《教育行政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4]张新平:《对学校科层制的批判与反思》,《教育探索》2003年第8期。
    [1]D.S.Pugh(ed.),Organization Theory Selected Readings,Penguin Books,1987.p.137.
    [2]吴志宏著:《教育行政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2页.
    [3]杨颖秀:《学校管理道德观的冲突与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2期。
    [4][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1]参见孙玉丽:《教育管理审美价值论》,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31页。
    [2]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31页。
    [3][美]R·科斯、A·阿尔钦等著、陈昕主编:《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29页.
    [4]目前,在学术界,有一些学者认为加强教育管理制度伦理建设不仅包括教育管理制度伦理化,而且还包括教育管理伦理制度化。我们认为,将教育管理伦理制度化作为加强教育管理制度伦理建设内容之一是不合适的,因为它混淆了教育管理制度伦理与教育管理伦理制度两者之间的区别.关于两者的区别,我们将在第五节推动教育管理伦理制度化中进行论述。
    [5]郅庭瑾:《教育管理制度伦理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6年第4期。
    [1]参见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57-258页.
    [2]参见刘复兴:《市场条件下的教育公平:问题与制度安排》.《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1期。
    [3][英]鲍尔:《管理学:一种道德技术》,载华勒斯坦等著:《学科·知识·权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35页。
    [1]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47页。
    [1]参见孙绵涛《教育行政学》(修订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5-160页。
    [2]唐凯麟、龚天平著:《管理伦理学纲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0页。
    [1]余潇枫、张彦著:《人格之境--类伦理学引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1]参见檀传宝著:《教师伦理学专题--教育伦理范畴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68页.
    [2]唐凯麟、龚天平著:《管理伦理学纲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0页。
    [3]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33页。
    [4]唐凯麟编著:《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5页。
    [1]从一定意义上而言,教育管理伦理制度属于个体道德的范畴,因为其所约束的对象是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个体或群体中的人,伦理制度与个体道德更准确地说是德性,不同之处乃在于前者是一种外在化的规范个体的道德要求与命令,后者则是通过个体内心自觉、自愿的行为而表现于外的道德素质.因此,德性是个体的人自觉追求的道德;伦理制度是以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才能达到的一种客观的道德效应.这也是笔者之所以没有将本部分内容放到本章第三节“加强管理主体的人格塑造”而单独立节的原因所在.
    [2][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孙建敏译:《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09页。
    [1]转引自[美]乔纳森·特纳著、邱泽奇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72页。
    [2]吕耀怀:《道德建设:从制度伦理、伦理制度到德性伦理》,《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1期。
    [1]参见王南:《论当前我国道德建设的三个维度》,《江海学刊》1997年第3期。
    [2]郅庭瑾:《教育管理制度伦理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06年第4期。
    [3]施惠玲著:《制度伦理论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1]王本陆著:《教育崇善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87页.
    [1]郅庭瑾:《教育管理伦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尼各马可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编:《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古希腊]希罗多德著、王嘉隽译:《历史》(第3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5.[古罗马]奥古斯丁著、周士良译:《忏悔录》,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6.[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7.[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8.[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9.[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0.[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1.[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2.[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3、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3.[德]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4.[德]马克思著:《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15.[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6.[德]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上),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17.[德]黑格尔著,范杨、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8.[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9.[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版。
    20.[德]康德著、蓝公武译:《纯粹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1.[德]康德著、韩水法译:《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2.[德]康德著、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3.[德]费希特著,粱志学、沈真译:《论学者的使命 论人的使命》,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24.[德]胡塞尔著、吕祥译:《现象学与哲学危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25.[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26.[德]马克斯·韦伯著,韩水法、莫茜译:《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27.[德]马克斯·韦伯著、于晓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年版。
    28.[德]马克斯·舍勒著,陈泽环等译:《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年版。
    29.[德]雅斯贝尔斯著、王德峰译:《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30.[德]包尔生著,何怀宏、廖申白译、《伦理学体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31.[德]乔治·恩德勒著、高国希、吴新文译:《面向行动的经济伦理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32.[德]沃尔夫冈·布列饮卡著、胡劲松译:《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3.[德]柯武钢、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版。
    34.[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35.[美]约翰·罗尔斯著、姚大志译:《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36.[美]约翰·罗尔斯著、张国清译:《道德哲学史讲义》,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37.[美]约翰·杜威著,傅统先、邱椿译:《人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8.[美]约翰·杜威著、许崇清译:《哲学的改造》,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39.[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0.[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等译:《道德教育原理》,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1.[美]西蒙著、李柱流等译:《管理决策新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42.[美]西蒙著、杨砾等译:《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43.[美]弗兰克纳著,黄伟合等译:《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4.[美]威廉·弗兰克纳著、关键译:《伦理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45.[美]汤姆·L.彼彻姆著、雷克勤等译:《哲学的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6.[美]弗兰克·梯利著、何意译:《伦理学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7.[美]艾伦·格沃斯等著、戴君毅等译:《伦理学要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48.[美]J·P·蒂洛著,孟庆时、程立显译:《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49.[美]莱茵霍尔德·尼布尔著,蒋庆译:《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贵州人民出版1998年版。
    50.[美]大卫·戈伊科奇等编著,杜丽燕等译:《人道主义问题》,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51.[美]埃·弗洛姆著、孙依依译:《为自己的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52.[美]科利斯·拉蒙特著、贾高建等译:《人道主义哲学》,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53.[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等译:《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54.[美]约瑟夫·L·梅西编著,陈语更、张隆高译:《管理学概要》(第1版),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5.[美]小詹姆斯·H·唐纳利等著、李柱流等译:《管理学基础--职能·行为·模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56.[美]弗里蒙特·E·卡斯特、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著,李柱流等译:《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57.[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马春光译:《管理学》(第十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
    58.[美]丹尼尔·A·雷恩著,李柱流等译:《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59.[美]肯尼思·克洛克等著、王宏伟译:《管理的终结》,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60.[美]泰罗著、韩放译:《科学管理原理》,团结出版社1999年版。
    61.[美]鲍尔著:《管理学:一种道德技术》,载《学科·知识·权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2.[美]罗伯特·丹哈特著、项龙等译:《公共组织理论》(第2版),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63.[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孙建敏译:《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4.[美]弗罗姆著、孙恺祥译:《健全的社会》,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5.[美]乔治·萨顿著、陈恒六等译:《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66.[美]罗尔德·F·坎贝尔等著、袁锐锷译:《现代美国教育管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67.[美]罗伯特·G·欧文斯著,孙绵涛等译:《教育组织行为学(第2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68.[美]罗伯特·G·欧文斯著,窦卫霖等译:《教育组织行为学(第7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9.[美]托马斯·J·萨乔万尼著,冯大鸣译:《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0.[美]霍伊、米格斯著、王家通主译:《教育行政学》,台湾复文图书出版社1983年版。
    71.[美]威廉·G·坎宁安、保拉·A·科尔代罗著,赵中建主译:《教育管理:基于问题的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2.[英]休谟著,关运文译:《人性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73.[英]休谟著、曾晓平译:《道德原则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74.[英]戴维·米勒著,应奇译:《社会正义原则》,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5.[英]乔治·摩尔著、长河译:《伦理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76.[英]杰雷米·边泌著、时殷弘译:《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77.[英]亚当·弗格森著,孙飞宇、田耕译:《道德哲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8.[英]布莱恩·巴里著,孙晓春、曹海军译:《正义诸理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9.[英]米尔恩著、夏勇译:《人的权利和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80.[英]怀特海著、杨富斌译:《过程与实在》,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版。
    81.[英]罗伯特·海勒著、崔军龙等译:《现代企业的成功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2年版。
    82.[英]伯特兰·罗素著,徐奕春、林国夫译:《宗教与科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83.[英]哈特著、张文显等译:《法律的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84.[英]米尔恩著、王先恒等译:《人权哲学》,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
    85.[英]密尔著、唐钺译:《功用主义》,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86.[英]约翰·怀特著、李永宏等译:《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87.[英]托尼·布什著,强海燕主译:《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南京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
    88.[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下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89.[法]孟德斯鸠著,孙立坚、孙丕强、樊瑞庆译:《论法的精神》(上、下册),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0.[法]H·法约尔著、曹永先译:《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团结出版社1999年版。
    91.[加]克里斯托弗·霍基金森著,刘林平等译:《领导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2.[加]迈克尔·富兰著、邵迎生译:《学校领导的道德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93.[日]岩崎、允胤主编,刘奔译:《人的尊严、价值及自我实现》,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
    94.[澳]欧文·E·休斯著、彭和平等译:《公共管理导论》(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5.[巴西]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6.[前苏联]Л.М.阿尔汉格尔斯基著、郑浴人等译:《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97.[前苏联]古谢伊诺夫等著、刘献洲等译:《西方伦理学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98.[前苏联]阿法西耶夫等主编:《社会主义生产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
    99.[前苏联]赞可夫著、杜殿坤译:《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100.[俄]普列汉诺夫著、曹葆华译:《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年版。
    101.王海明著:《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02.王海明著:《人性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03.唐凯麟主编:《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4.唐凯麟编著:《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05.罗国杰、马博宣、余进编著:《伦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06.何怀宏著:《伦理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7.朱贻庭主编:《伦理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
    108.高兆明著:《伦理学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9.冯契著:《冯契文集第三卷:人的自由与和真善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0.高国希著:《道德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1.郭湛著:《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2.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113.李连科著:《价值哲学引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14.李德顺、孙伟平著:《道德价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5.徐向东著:《道德哲学与实践理性》,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16.张传有著:《伦理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17.杨国荣著:《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8.甘绍平著:《伦理智慧》,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版。
    119.陈根法著:《德性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20.陈根法主编:《心灵的秩序:道德哲学理论与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1.肖群忠著:《伦理与传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2.程立显著:《伦理学与社会公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3.余潇枫、张彦著:《人格之境--类伦理学引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4.邓晓芒著:《中西文化视阈中真善美的哲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25.夏甄陶著:《人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26.袁贵仁著:《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27.肖群忠著:《道德与人性》,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8.龚群著:《当代西方道义论与功利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9.吴忠民著:《社会公正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30.晏辉著:《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31.唐代兴著:《公正伦理与制度道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2.赵汀阳著:《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3.宋希仁主编:《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4.黄振定著:《上帝与魔鬼:西方善恶概念的历史嬗变》,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5.倪愫襄著:《善恶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6.孙耀君主编:《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7.齐振海著:《管理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38.袁闯著:《管理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9.杨伍栓著:《管理哲学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0.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编著:《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1.罗珉著:《管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142.罗珉著:《管理学范式理论的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3.冯周卓著:《管理的人文之维》,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44.黎红雷著:《人类管理之道》,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45.郭咸纲著:《西方管理学说史》,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146.谭英华编著:《人性化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7.唐凯麟、龚天平著:《管理伦理学纲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48.龚天平著:《追寻管理伦理:管理与伦理的双向价值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9.戴木才著:《管理的伦理法则》,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50.周祖城著:《管理与伦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1.苏勇著:《管理伦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152.许启贤主编,陈瑛、于忠智副主编:《管理与道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53.刘云柏著:《管理伦理学--管理精神的价值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54.张应抗著:《管理伦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5.张文贤、朱永生、张格编著:《管理伦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56.万君宝、袁红林编著:《管理伦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7.张康之著:《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8.温克勤著:《管理伦理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59.刘士文、傅礼军编著:《公共管理伦理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160.万俊人主编:《现代公共管理伦理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61.徐家良、范笑仙编著:《公共行政伦理学基础》,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162.高兆明著:《制度公正论--变革时期道德失范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63.高兆明著:《管理伦理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64.王伟、鄯爱红著:《行政伦理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65.施惠玲著:《制度伦理研究论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66.孙绵涛等著:《教育管理哲学--现代教育管理观引论》,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67.孙绵涛主编:《教育管理原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68.孙绵涛著:《教育行政学(修订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69.孙绵涛著:《教育管理学》,人民出版社出版社2006年版。
    170.吴志宏主编:《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1.吴志宏、冯大鸣、周嘉方主编:《新编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2.陈孝彬主编:《教育管理学(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73.萧宗六著:《学校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74.萧宗六、余白土编:《学校管理学新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5.张新平著:《教育组织范式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76.张新平著:《教育管理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77.安文铸著:《现代教育管理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78.黄葳著:《教育管理学:概念与原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79.杨颖秀著:《教育管理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0.吴岩编著:《教育管理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1.黄兆龙著:《现代教育管理伦理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18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室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管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83.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学校管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84.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主体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85.涂艳国著:《走向自由--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86.冯大鸣著:《美、英、澳教育管理前沿图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87.冯大鸣主编:《沟通与分享:中西教育管理领衔学者世纪汇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88.陈如平著:《效率与民主--美国现代教育管理思想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89.鲁洁著:《超越与创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90.台湾教育学会主编:《学校伦理研究》,台湾书店1985年版。
    191.詹栋梁著:《教育伦理学导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版。
    192.冯建军著:《生命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3.段治乾著:《教育制度伦理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94.鲁洁著:《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95.桑新民著:《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人类自身生产探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96.杜时忠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97.樊浩、田海平等著:《教育伦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8.王本陆著:《教育崇善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99.孙彩平著:《教育的伦理精神》,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00.袁振国主编:《教育政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01.檀传宝著:《教师伦理学专题--教育伦理范畴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2.金生鈜著:《规训与教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3.钱焕琦等著:《学校教育伦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0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5.杨东平著:《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孙绵涛:《西方范式方法论的反思与重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科版)》2003年第6期。
    2.孙绵涛:《论人类生活方式的本质及其复归-关于知识信息社会生活方式的探讨》,《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3.孙绵涛:《我的教育管理理论观(上):我为什么要研究教育管理理论》,《教育管理研究》2006年第1期。
    4.孙绵涛:《我的教育管理理论观(中):我是怎样研究教育管理理论的》,《教育管理研究》2006年第2期。
    5.孙绵涛:《我的教育管理理论观:我为什么要研究教育管理理论--教育管理理论的基本形态及教育管理学科论和教育管理活动论》(下),《教育管理研究》2006年第2期。
    6.孙绵涛:《提高教育管理研究的理论品位,创建教育管理理论新体系》《教育管理研究》2005年第1期。
    7.孙绵涛:《教育体制理论的新诠释》,《教育研究》2004年第12期。
    8.孙绵涛:《关于教育管理人性观的探讨》,《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第4期。
    9.孙绵涛:《试论教育管理观》,《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年第2期。
    10.孙绵涛:《主体教育管理观初论》,《教育研究与实验》1993年第1期。
    11.孙绵涛、唐晓萍:《略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管理观》,《广西高教研究》1997年第4期。
    12.孙绵涛:《关于教育管理本质的探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13.孙绵涛、康翠萍:《关于西方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观的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1期。
    14.康翠萍:《关于教育管理本质的再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2期。
    15.康翠萍、孙绵涛:《关于教育管理本质研究方法论的思考》,《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6.康翠萍:《教育管理的归属与定位之我见》,《上海教育科研》2001年第2期。
    17.[澳]依维斯、拉科姆斯基,王刚译,孙绵涛校:《教育管理理论:自然主义去向》,《教育管理研究》2005年第4期。
    18.[澳]依维斯,杨海青译,孙绵涛校:《教育管理学的哲学反思》,《教育管理研究》2006 年第1期。
    19.[美]斯宾塞·J·马克西,王刚译,孙绵涛校:《理解教育领导与管理:连贯主义的美》,《教育管理研究》2006年第2期。
    20.[澳]依维斯、拉科姆斯基,王刚译、孙绵涛校泽:《教育管理理论:自然主义取向》,《教育管理研究》2005年第4期。
    21.张新平:《价值论与整合论:国教育管理学理论的新进展》,《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22.张新平:《新世纪国外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
    23.张新平:《反思与建构:教育管理现象及相关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2期。
    24.张新平:《关于教育管理理论实践及其关系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
    25.张新平:《论教育管理研究者的研究立场与价值伦理取向》,《中小学管理》2006年第2期。
    26.张新平:《外国教育管理学理论发展50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3年第4期。
    27.张新平:《美英教育管理理论的三种范式》,《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28.张新平:《格林菲德教育组织管理理论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9期。
    29.张新平:《实地研究:教育管理研究的第三条道路》,《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3期。
    30.张新平、蒋和勇:《教育管理学的困境与方法转型》,《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31.张新平、蒋和勇:《新世纪教育管理学的新方向》,《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7期。
    32.张新平:《管理要突出一个“理”字》,《中小学管理》2001年第11期。
    33.张新平:《对学校科层制的批判与反思》,《教育探索》2003年第8期。
    34.陈学军、张新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管理学--从陶行知的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说开去》,《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1期。
    35.黄崴:《教育管理的客体论与主体论》,《中小学管理》1997年第12期。
    36.黄崴:《20世纪西方教育管理理论及其模式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1期。
    37.黄崴:《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规律、现象、活动还是问题》,《现代教育论丛》1999年第5期。
    38.黄崴:《西方古典组织理论及其模式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与发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第6期。
    39.黄崴、黄峰:《关于教育管理学科体系建构问题的探索》,《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第6期。
    40.黄崴:《教育管理学科体系:概念、分类与整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第5期。
    41.冯大鸣:《重构和再造校长负责制》,《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4期。
    42.吴志宏:《教育管理在科学与人文之间的选择--论格林菲斯与格林菲德之争》,《东西方教育管理的理论的新进展--国际教育管理理论高级论坛论文集》中国·沈刚2004年6月。
    43.吴志宏:《探讨新世纪教育管理学研究的走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2期。
    44.高洪源:《制度伦理与学校危机管理》,《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11期。
    45.高洪源:《战略性约束:市场环境下中小学名校的社会伦理责任》,《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第12期。
    46.杨颖秀:《学校管理道德观的冲突与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2期。
    47.杨颖秀:《教育决策的民主与效益问题分析》,《教学与管理》2001第2期。
    48.王本陆:《教育伦理哲学刍议》,《高教探索》2002年第4期。
    49.王本陆:《论教育的伦理特性》,《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50.刘复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公平:问题与制度安排》,《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51.劳凯声、刘复兴:《论教育政策的价值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52.劳凯声:《公共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伦理问题》,《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
    53.劳凯声:《面对教育市场,需要警惕哪些问题》,《中国教育报》2005年03月12日。
    54.郅庭瑾:《教育管理伦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4期。
    55.郅庭瑾:《学校管理的伦理追问》,《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第12期。
    56.郅庭瑾:《论我国教育管理伦理的缺位与现实对策》,《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第10期。
    57.郅庭瑾:《教育管理制度伦理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6年第4期。
    58.郅庭瑾:《我国教育管理伦理研究现状与反思》,《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12期。
    59.叶澜:《改善教师发展生存环境,提升教师发展自觉》,《中国教育报》2007年9月15日
    60.樊浩:《教育的伦理本性与伦理精神前提》,《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
    61.杜育红:《美国教育管理研究理论化运动的方法论及其批判》,《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62.汤林春:《我国十七年来普通教育管理研究之分析》,《上海教育科研》1999年第4期。
    63.罗建河、孙绵涛:《教育管理公平问题再探》,《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1期。
    64.罗建河、孙绵涛:《西方自然连贯主义教育管理理论述评》,《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第8期。
    65.翁文艳:《现代教育管理价值观初探》,《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2期。
    66.谢延龙、帅相志:《论教育管理的伦理追求》,《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5期。
    67.王道树:《教育管理方式伦理化简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5期。
    68.王建军:《论中国古代伦理主义教育管理思潮》,《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69.杨天平编译:《论西方教育管理学的哲学基础》,《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70.张忠山:《我国教育管理价值取向应以科学管理为基础》,《江西教育科研》1999年第1期。
    71.于淑云:《现代教育管理的价值取向》,《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第6期。
    72.郑富兴:《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美“学校管理伦理”研究述评》,《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8期。
    73.龚天平:《伦理道德的管理功能分析》,《伦理学研究》2003年第5期。
    74.龚天平:《管理与伦理的互动价值解读》,《道德与文明》2004年第3期。
    75.戴木才:《论管理与伦理结合的内在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76.张康之:《公共管理职业活动的伦理基础》,《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
    77.江畅:《价值论与伦理学:过去、现在与未来》,《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78.郭爱君:《公共行政管理的伦理基础》,《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79.官鸣:《论真、善、美的管理价值》,《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4年第9期。
    80.肖群忠:《道德究竟是什么》,《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6期。
    81.葛新斌:《试论人性假设问题的教育管理学意义》,《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7年第2期。
    82.葛新斌:《人性假设问题与教育管理人道化》,《江西教育科研》1997年第1期。
    83.金生鈜:《为什么要塑造学校的道德文化--学校作为一个道德共同体的再道德化思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84.王南:《论当前我国道德建设的三个维度》,《江海学刊》1997年第3期。
    85.吕耀怀:《道德建设:从制度伦理、伦理制度到德性伦理》,《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1期。
    86.蒲蕊:《论教育行政的伦理精神》,《教育研究》2007年第9期。
    87.袁小平:《学校管理制度设计的伦理关怀》,《教育评论》2004年第4期。
    1.Miantao Sun(孙绵涛),The Concept of Tizhi in Chinese Education(中国教育体制论).Laoli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
    2.Thomas Greenfield & Peter Ribbins,Greenfield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oward a Human Science.New York:Routledge,1993.
    3.Paul T.Begley & Pauline E.Lemonard,The Value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London: falmer,1999.
    
    4. Evers,C.W& Lakomski,G, Know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Contemporary methodological controversie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Oxford: Pergamon Press,1991.
    
    5. Evers,C.W& Lakomski,G, Explor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Coherentist application and critical debates.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96.
    
    6. Evers,C.W& Lakomski,G, Do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A Theory of Administrative Practice.Oxford:Pergamon Press,2000.
    
    7. Bottery, Mike, The morality of school: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values in education.Lodon:Cassel,1990.
    
    8. Robert J. Starratt, Building an Ethical School: A Practical Response to the Moral Crisis in Schools.London: Falmer,1994.
    
    9. Joan Poliner Shapiro,Jacqueline A. Stefkovich, Ethical Leadership and Decision Making in Education :Applying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to Complex Dilemmas. 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2001.
    
    10. Christopher Hodgkinson, Educational Leadership:The Moral Art. Albany, NY:Suny Press, 1991.
    
    11. Christopher Hodgkinson, Administrative Philosophy: Values and Motivations in Administrative Life.London:Elsevier Science Ltd., 1996.
    
    12. Eugenie A. Samier and Kristina Mihailova, Ethical foundations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essays in honour of Christopher Hodgkinson. Routledge Falmer,2003.
    
    13. Daniel A. Wren. The Evolution of Management Thought(3th Edi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87.
    14.I. B. Berkson, Ethics, politics, and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Oregon, 1968.
    
    15. Kenneth A. Strike and Kieran Egan, Ethics and educational policy. London: Routledge and K.Paul, 1978.
    
    16. Kenneth A. Strike. The Ethics of School Administration.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8.
    
    17. Bottery, Mike, Education, Policy, Ethics,Continuum Wellington House,2000.
    
    18. Bottery, Mike, The Ethics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personal,social and political perspectives on school organization. Lodon:Cassel,1992.
    
    19. Rebore R.W, The Ethics of Education Leadership, Merrill Prentice Hall,2001.
    
    20. Bush,T. Action and Theory in management,The Open University,Milton Keynes.1988.
    
    21. Foster, W. P., Paradigms and Promises:New Approaches to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Buffalo,NY: Prometheus Books, 1986.
    
    22. Talor,F.W., 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New York:Harper& Row, 1911.
    23. Les Brown,Justice,Morality and Education,The Macmillan Press Lrd,1985.
    
    24. Rosalind Hursthouse,On Virtue Ethics,Oxford,1999.
    
    25. Kant,The Doctrine of Virtu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964.
    
    26. Stephen J.Ball,Management as Moral Technology:A Luddite Analysis, Foucault and Education:Disciplines and Knowledge, Routledge,1989.
    
    27. Les Brown, Justice,Morality and Education:A New Focus in Ethics in Educati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5.
    
    28. Simon,H.,Adminnistrative Behavior:A Study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2ndedn. New York:Free Press.
    
    29. Callahan.Education and the Cult of Efficiens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2.
    
    30. Campbell,R.F.&Bridge&Nystrand:Introducation to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Boston:Allyn and Bacon,1971.
    
    31. Stoops,Emery ,Etc:Handbook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2~(nd) Ed.), 1981.
    
    32. J. A. Culbertson. A Century's Quest for a Knowledge Base. In Norman J. Boyan(ed. 1988):Handbook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Longman Inc.,1988.
    
    33. Dennis Philips, After the Wake: Postpositivistic Educational Thought , Educational Researcher,May, 1983.
    
    34. Glatter,R.,Management Developmant for the Education Profession, Harrap,London,for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1972.
    
    35. Lawrence C.Becker,Encyclopedia of Ethics ,Volume I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Inc.1992.
    
    36. Tom L. Beauchamp, Philosophical Ethics, McGraw—HillBook Company New York, 1982.
    
    37. William E. May. Becoming Human:An Invitation to Christian Ethics, Dayton, Ohio:Pflaum,1975.
    
    38. Max Abbott,Hohn Lovell(des.),Changing Perspective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Aubum,AL:Auburn University, 1965.
    1. Carol Campbell. Exploring recent development and debates in education management.J Education Policy,1999,vol.14,No.6.
    
    2. Kenneth A. Strike, School as communities: four metaphors, three models, and a dilemma or two.Journal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2000, 34(4).
    
    3. Fenwick W.English.,What paradigm shift? An interrogation of Kunh,s idea of normalcy in the research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dership in Education,2001,4(1).
    
    4. Haller,E.J&.Knapp,T. R., Problems and Methodology in Education Adminnistration.Educational Adminnistration Quarterly, 1985,21 (3).
    
    5. Fenwick W.English. The Cupboard Is Bare; The Postmodern Critique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Journal of School Leadership, 1997(1).
    
    6. Culberston,J., Theory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Echoes form Critical Thinkers. Educational Research,1983,12(10).
    
    7. AngelaThody.Greenfieldism:Milestone or millstone?Adebatable critiqu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1994,22(4).
    
    8. Bernard T.Harrison,Applying critical ethics to educational management.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1994,22(3).
    
    9. Tony Bush.,Crisis or crossroads? :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1999, 27(3).
    
    10. Tim Simkins,Values, power and instrument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in education management.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1999, 27(3).
    
    11. Spencer J.Maxcy,.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of knowing:The aesthetics of coherentism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2001,39(6).
    
    12. Daniel Griffiths.,The case for theoretical pluralism.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1997, 25(4).
    
    13. Peter Milley. Imaging Good Organizations: Moral Orders or Moral Communities? Educational Management & Administration, 2002, 30(1).
    
    14. Evers,C.W&Lakomski,G., Justify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1993,21(3).
    
    15. Evers,C.W(1993).Hogdkinson on moral les(?)lership.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1993,22(4).
    
    16. Evers,C.W& Lakomski,G, (1994) Greenfield's humane scienc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1994,21(4).
    
    17. Evers,C.W& Lakomski,G,Science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 postpositivist conception.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1996,32(3).
    
    18. Evers,C.,Leading and learning in organizational contexts: a contribution from the new cognitive science.Intemational Journal of Leadership in Education,2000,3(3).
    
    19. Evers,C.W.,.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n Science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Perspectives On System.,2003,31(3).
    
    20. John Fitz.,Reflections o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studies.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1999,27(3).
    
    21. John J.Srapleton.,Thomas Greenfield and the study of decision making.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1994,22(4).
    
    22. Maclntyre, Alasdair & Dunne, Joseph. Alasdair Maclntyre on Education: in Dialogue with Joseph Dunne.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Education, 2002, 36(1): 2.
    
    23. Strike, Kenneth A. School as communities: four metaphors, three models, and a dilemma or two.Journal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2000, 34(4).
    
    24. Pring, Richard. Education as a moral practice. The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2001, 30 (2).
    
    25. DonaldJ.Willower.,Explaining and improv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1993,21(3).
    
    26. Smith, Michael. After managerialism: towards a conception of the school as an educational sommunity.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1999,33(3).
    
    27. Harold Koontz, The Management Theory of Junle,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Vol.4,No3,1961.
    
    28. Park Sun Hyung., Australian naturalism and its critics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Adminnistration,1997,25(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