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和森与《向导》周报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史,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奋斗史,特别是其领导下的新闻事业发展史,研究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史,研究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史,有一个重要人物和一份重要刊物是无法回避而必须深入研究的。这个重要人物就是蔡和森(1895—1931)。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公认的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这份重要刊物就是《向导》周报(1922.9—1927.7)。她是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为指导中国民族革命而创办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政治机关刊物。
     蔡和森作为旅法学生中接受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道路的先驱,作为著名的“海归派”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参与了《向导》的筹办,并成为其首任主编。蔡和森与《向导》的密切关系表现为:蔡和森是《向导》的具体筹办者、首任主编、排名第二的重要撰稿人和《向导》的第一位评述者;《向导》为蔡和森充分展现其马克思主义理论才华和宣传才干,进入中共中央核心决策层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遇和平台。作为首任主编,蔡和森参与了《向导》办报宗旨、方针的拟定,在其组稿、出版和发行等各个环节上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具有开创之功,影响深远。
     继蔡和森之后,彭述之、瞿秋白担任了《向导》的第二、第三任主编。在三位主编中,蔡和森主编的时间最长,达2年零8个月,主编的期数最多,共116期,影响最大,人们一提到《向导》,就自然联想到了蔡和森。与当时党中央创办的其他机关刊物《新青年》季刊、《前锋》月刊相比较,《向导》具有“本党政策之指导机关”、“立在舆论的指导地位”和及时报道、评论时政等特点。以《向导》、《新青年》、《前锋》等报刊为主体,它们共同构建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宣传和政治宣传的强势话语体系。
     蔡和森以《向导》为阵地,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重点宣传唯物史观。他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中国革命性质、革命任务、革命对象和革命动力,对无产阶级领导的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积极宣传了党的二大制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对探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要在自己争斗中把马列主义形成自己的理论武器”,即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蔡和森以《向导》为舆论平台,及时正确地指导了当时中国的现实政治斗争。本文因为篇幅所限,仅以蔡和森在《向导》上组织中共方面的重量级理论家撰文评述商团事变为例来说明蔡和森主编的《向导》是如何及时正确地指导中国革命斗争问题的。商团事变是1924年发生的广州革命政府与广州商团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升级的严重事件。蔡和森从中共的立场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商团事变的原因、性质、影响及其如何解决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评述,对于孙中山平定商团事变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代表了当时中国共产党人所能达
I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e early diffusion of Marxism in China, the history of early struggle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especially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s industry under its leadership, the histor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and Chinese revolution, the history of the first cooperation between Kuomintang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ere is an important figure and an important periodical that we should never neglect and must study thoroughly. This important person is Cai He-sen(1895—1931), who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early leaders of CPC and an acknowledged remarkable theorist and propagandist. The important periodical is the weekly newspaper Guide (1922. 9—1927.7), which is the first political organ run by the CPC. It is supported by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and aims to guide Chinese national revolution.Cai He-sen is a pioneer among those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 in France who accepted Marxism and the way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As a returning Marxism theorist from abroad, he participated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e creation of Guide and became its first chief editor. He is deeply associated with Guide in many ways: he is the major founder, the first chief editor, the second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or of articles and the first commentator; on the other hand, Guide offered him a good platform and opportunity to fully display his capability in Marxism theory and propaganda. As the first chief editor, Cai He-sen played a part in working out the tenet and policy of Guide, moreover, he paid much attention to the organization of articles and the publication and circulation of the periodical. Therefore, he is one of the founders with significant influence.Following Cai He-sen, Peng Shu-zhi and Qu Qiu-bai became the second and third chief editor accordingly. Among the three chief editors, Cai He-sen stayed on the position for the longest time —for 2 years and 8 months; he edited most periodicals—116 volues; he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one, for example, speaking of guide, people immediately referred to him. Compared with other organs published by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such as the quarterly magazine New youth and the monthly periodical Pioneer, Guide is characterized by " the direction organ of CPC's policies", "the guide line of public opinion" and by its vivid comments on current affairs, timeliness, and so on.. Guide, New Youth, and Pioneer together with other periodicals established the strong discourse system of the CPC's theoretical and political propaganda.Based on Guide, Cai He-sen actively spread Marxism, mainly historical materialistic view. He employed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into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of modern Chinese society,
    the character, tasks, objects and motive power of Chinese revolution and the study of military struggles and the United Front led by the proletariate. He actively spread the creed of anti-imperialist and anti-feudal democratic revolution worked out by the second Party Congress. H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in the field of the probation into the theory of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and making Marxism and Leninism as the Party's theoretical weapon in various struggles—that is, to make Marxism Chinalized.Taking Guide as a platform, Cai He-sen guided the political struggles of his time duly and correctly.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 of the length of paper, only one example is offered here. After the Armed Commercial Forces Incident, Cai He-sen brought some influential theorist of CPC together to comment on the incident on Guide. The Armed Commercial Forces Incident in 1924 is a serious incident resulting from a series of deteriorating conflicts between the Revolutionary Government in Guangzhou and the local commercial groups. On behalf of the CPC, by means of Marxism theory, Cai He-sen thoroughly analyzed the causes, character, effects of the incident and the solution to solve it, which to a large degree affected Sun Yat-sen's policy toward the settlement of the incident. In fact, Cai He-sen's ideas stood for the CPC's highest level in thought at that time.Because Guide formulated its propaganda tenet and edition guideline and firmly stuck to them, it differed greatly from other party organs and other ordinary media in style, which made it earn quite extensive social influence.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the Soviet Russian government,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and common readers gave it full affirmation and warm praise. The imperialist powers and the Chinese warlord government resented it strongly and destroyed it madly. Although Sun Yat-sen and his Kuomintang admired its efficacy of propaganda, they disliked its cool-and-independent-criticism principle. The weekly paper Struggle run by Hushi and the nationalists such as Zeng Qi disagreed with the anti-feudal and anti-imperialist creed it advocated, so there was a long-standing debate between them. All the vast social influences highlight the close relation between Cai He-sen and Guide, that is to say, all the merits and "faults" are closely linked with him.One of the reasons for Guide to have extensive influence is that it had gathered much experience of running a party organ since Cai He-sen acted as the first editor. The experience mainly are as follows: it started a good tradition—the party organ run by the Party and statesman; it fostered a good way—attaching theory to practice in the propaganda of party organ; it invented a good working method—sticking to the mass line; it developed a fighting style—the party organ being sharp in tone. Meanwhile, with Cai He-sen as the chief editor, Guide also had some defects, for example, its comments on current affairs seemed to be too subjective, its articles were hard to
    understand sometimes, its criticism were rather extreme, and so on. These defects affected the result of propaganda and are lessons to remember.
引文
(1)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
    (2)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1-6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1998年版。
    (3) 王健英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汇编》,红旗出版社1983年版。
    (4)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4辑(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5)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下册,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
    (6) (匈)贝拉·库恩编:《共产国际文件汇编》第二册,三联书店1965年版。
    (7) 蔡和森:《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党内生活向共产国际的报告》(1926年2月),《中央档案馆丛刊》,1987年第2期。
    (1) 《向导》周报,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1-201期,1922年9月-1927年7月。
    (2) 《新青年》季刊,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1-4期,1923年6月-1924年12月。
    (3) 《前锋》月刊或不定期刊,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1-3期,1923年7月-1924年2月。
    (4) 上海、广州和武汉《民国日报》(1922-1927年)
    (5) 《申报》(1922-1927年)
    (6) 《东方杂志》(1922-1927年)
    (7) 《时事新报》(1920-1925年)
    (8) 《大公报》(1922-1927年)
    (9) 《新闻报》(1922-1927年)
    (10) 《布尔塞维克》(1927-1928年)
    (11) 《新闻研究资料》(第46-60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993年版。
    (1) 中国革命博物馆编:《蔡和森文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 中国革命博物馆编:《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 《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 林茂生等主编:《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1984年版。
    (5) 《李大钊文集》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6) 《孙中山全集》第9、10、11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7) 傅学文编:《邵力子文集》(上下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
    (8) 《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1-3集
    (9) 王树山等编:《毛泽东书信赏析》,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0) 《胡适来往书信选》(上、中、下),中华书局1979、1980年版。
    (11) 戴绪恭:《向警予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 《马林在中国的有关资料》,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 《维经斯基在中国的有关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3) 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室编:《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二大”和“三大”——中国共产党第二第三次代表大会资料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5) 黄美真等编:《上海大学史料》,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6) 韩泰华:《蔡和森生平史料》(1-3),《齐鲁学刊》1980年第1-3期。
    (7) 《邵元冲日记》(1924-193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8) 《恽代英日记》,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
    (9) 张静如等编:《李大钊生平史料编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0) 唐宝林等编:《陈独秀年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1) 耿云志:《胡适年谱》,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2) 中共双峰县委宣传部编:《怀念蔡和森同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3) 《回忆蔡和森》,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4)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1-3册,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15) 冯小敏主编:《中国共产党在上海8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6) 罗家伦主编:《革命文献》第9、16辑,1955、1957年版。
    (17) 《郑超麟回忆录》(上下册),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18) (美)盛岳著:《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中国革命》,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19) 陈公博:《苦笑录》,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20) (苏)维什尼亚科娃——阿基莫娃著:《中国大革命见闻》(1925-192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1) 曾成贵主编:《中国革命史人物研究综览》,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 田子渝等主编:《八十年来中共党史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 曾景忠主编:《中华民国史研究述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4) 《周恩来研究述评》,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5) 杨凤城主编:《毛泽东思想研究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 《列宁全集》第32、39卷,人民出版社1985、1986年版。
    (3) 《毛泽东选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 《孙中山全集》第11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
    (6) 罗绍志等著:《蔡和森传》,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7) 何鹄志:《向警予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8)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中共党史人物·蔡和森》第六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9) 人民日报社、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修订:《中共党史人物传精选本》,2001年版。蔡和森的内容有所更新。
    (10) 周一平:《中共党史研究的开创者——蔡和森》,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11) 王继平:《蔡和森思想论稿》,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 苏平:《蔡畅传》,中国妇女出版社1990年版。
    (13) 任建树、唐宝林:《陈独秀传——从秀才到总书记》(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4) 郑学稼:《陈独秀传》(上、下),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89年版。
    (16) 唐宝林:《中国托派史》,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
    (17) 耿云志编:《胡适评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8) 唐纯良:《李立三全传》,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第2版。
    (19) 高菊村等著:《青年毛泽东》,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
    (20) 黎永泰:《毛泽东与大革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1) 李锐:《三十岁以前的毛泽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2) 李玉贞:《马林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23) 黄修荣:《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史》(上、下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24) 向青:《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5) 方汉奇、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版。
    (26) 林之达:《中国共产党宣传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7) 李龙牧:《中国新闻事业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8) 许焕隆:《中国现代新闻史简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9) 秦绍德:《上海近代报刊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0)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版。
    (31) 曾虚白:《中国新闻史》(上、下册),台湾70年代出版。
    (26) 丁景唐等:《瞿秋白研究文选》,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2) 沈寂主编:《陈独秀研究》第1辑,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33) 沈寂主编:《陈独秀研究》第2辑,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4) 任武雄主编:《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文集》,百家出版社1991年版。
    (35)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编:《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6)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编:《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3)、(4),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2004年版。
    (37) 杨奎松:《走近真实——中国革命的透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8)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39) 邵维正:《中共创建史》,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版。
    (40) 李新:《伟大的开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41) 余玉花:《瞿秋白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42) 张秋实:《瞿秋白与共产国际》,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
    (43) 姚金果:《共产国际、联共(布)和中国大革命》,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4) 王健英;《中共中央机关历史演变考实》(1921-1949),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45)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
    (46)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47) 章开沅:《中外近代化比较研究丛书》,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
    (48) 章开沅:《辛亥革命与二十世纪中国》,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9)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0) 吴祖明主编:《中国大革命与亚洲》,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
    (51) 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年版。
    (52) 林家有主编:《孙中山与世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3) 黎洁华、虞苇:《戴季陶传》,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4) 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
    (55) 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6) 杨联升:《国史释论》上册,台湾食货出版社1987年版。
    (57) 吴相湘:《孙逸仙先生传》,远东图书公司1984年版。
    (58) 萧瑜:《毛泽东前传》,台北李白出版社1989年版。
    (59) 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台北及人书局1987年影印再版。
    (60) 吕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国国民党改组前后对新思潮的回应》,台北“中央研究所”近代史所专刊(57),1989年。
    (61) 蒋永敬:《鲍罗廷与武汉政权》,中国学术著作奖助1966年出版。
    (62)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译:《国外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研究译文集》(1)(2),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1999年版。
    (63) (苏)A·N·卡尔图诺娃:《加伦在中国》(1924-192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64) (美)丹尼尔·雅各布斯:《鲍罗廷——斯大林派到中国的人》,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65) (美)罗伯特·诺思著、王淇等译:《罗易赴华使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66) (美)R·特里尔著,刘路新等译:《毛泽东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67) (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
    (68) 陈公博著、韦慕庭编:《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69) (日)北村稔:《第一次国共合作之研究》,岩波书店1998年版。
    (70) (日)波多野善大著、罗可群译:《国共合作》,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1982年内部刊印。
    (1) 朱英:《关于晚清市民社会研究的思考》,《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
    (2) 朱英:《近代中国商团研究述评》,《近代史学刊》,2001年12月第1辑。
    (3) 朱英:《市民社会的作用及其与中国早期现代化》,《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4) 徐嵩龄:《1924年孙中山的北伐与广州商团事变》,《历史研究》,1956年第3期。
    (5) 邱捷:《广州商团与商团事变》,《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
    (6) 敖光旭:《“商人政府”之梦》,《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4期。
    (7) 敖光旭:《共产国际与商团事变》,《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8) 马敏:《如何理解史学研究中的“范式转换”》,《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9) 马敏:《据之于实情:建立中国史学新典范的若干启示》,《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
    (10) 杨奎松:《孙中山与共产党》,《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
    (11) 杨奎松:《陈独秀与共产国际》,《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2期。
    (12) 周溯源:《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一百年>》,《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3期。
    (13) 马贵凡:《俄罗斯学者对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的新进展》,《中共党史研究》,2003年第5期。
    (14) 严昌洪:《湖北省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湖北社会科学》,2001年第7期。
    (15) 罗福惠:《寻绎传统与现代的对话——章开沅先生与中国现代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16) 罗福惠:《苏(俄)联对孙中山的援助为何既迟又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17) 冯筱才:《中国大陆商会史研究之回顾与反思》,《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18) 杨瑾争:《“向导”与上海人民——纪念“向导”周报创刊四十周年》,《解放日报》,1962年9月11日。
    (19) 丁树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机关报——“向导”》,《新闻战线》,1957年12月第1期。
    (20) 刘鑑堂:《回忆“响导”周刊在北京印行的经过》,《近代史资料》,1958年2月第1期。
    (21) 文琪:《从五四时期到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党和革命主要报刊介绍》,《历史教学》,1958年第5期。
    (22) 陈家骥:《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读蔡和森同志发表在<向导>周报上的文章》,《淮北煤师院学报》,1983年第2期。
    (23) 窦爱芝:《蔡和森与<向导>周报》,《史学月刊》,1981年第6期。
    (24) 赵光白:《蔡和森主编<向导>期间的理论贡献》,《湖南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
    (25) 罗绍志:《蔡和森与<向导>周报》,《教学与研究》,1981年第4期。
    (26) 罗绍志:《蔡和森同志主编<向导>周报》,《新闻研究资料》,1980年第5期。
    (27) 徐有礼:《马林与<向导>周报的创刊》,《党史研究》,1982年第1期。
    (28) 唐春元:《李达与我党早期新闻出版事业》,《新闻研究资料》,1987年第39辑。
    (29) 谭献民、孙建娥:《蔡和森研究综述》,《求索》,1985年第2期。
    (30) 马连儒:《蔡和森》,《革命烈士传通讯》,1985年第7期。
    (31) 唐伯固:《蔡和森思想研究的新进展》,《湖南日报》,1985年5月16日。
    (32) 何长工:《怀念我党早期的卓越理论家蔡和森》,《人民日报》,1985年3月24日。
    (33) 何鹄志:《蔡和森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红旗》,1985年第6期。
    (34) 邹永贤:《蔡和森对传播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说的贡献》,《厦门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35) 蔡博:《蔡和森早期建党思想及其实践》,《求索》,1985年第2期。
    (36) 马连儒;《蔡和森与第一次国共合作》,《求索》,1985年第2期。
    (37) 柯秦、谷茨:《笔名、年代及其他》,《求索》,1985年第2期。
    (38) 蔡博:《蔡和森传》,《党史通讯》,1985年第3期。
    (39) 韩泰华:《蔡和森思想学术讨论会综述》,《党史通讯》,1985年第7期。
    (40) 陶用舒:《评蔡和森的两湖根据地思想》,《毛泽东思想研究》,1986年第2期。
    (41) 余应彬:《蔡和森与中共党史研究》,《党史研究》,1986年第4期。
    (42) (日)仁木富美子:《“振宇”是向警予的笔名吗?》,《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1期。
    (43) 韩泰华:《关于蔡和森研究的若干问题》,《党史资料通讯》,1987年第10
    (44) 蔡妮:《我和父亲蔡和森在莫斯科》,《春秋》,1987年第5期。
    (45) 陈家骥:《蔡和森与毛泽东》,《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
    (46) 任武雄:《向警予研究介绍》,《党史资料通讯》,1988年第5期。
    (47) 徐伟森:《蔡和森论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
    (48) 《论蔡和森对唯物史观的传播和研究》,《实事求是》,1989年第1期。
    (49) 《蔡和森两湖革命根据地思想述评》,《淮北煤师院学报》,1989年第2期。
    (50) 蔡铭泽:《<向导>周报对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指导》,《新闻研究资料》,1989年第46辑。
    (51) 傅振刚:《<向导>周报的创刊与蔡和森的历史性贡献》,《郑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52) 白应华:《蔡和森对毛泽东思想萌芽和形成的贡献》,《思茅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0年第2期。
    (53) 白应华:《蔡和森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理论贡献》,《太原师范专科学校》,1990年第2期。
    (54) 陈世英:《蔡和森同志在北方局》,《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3期。
    (55) 周一平:《蔡和森中共建党史研究成就初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56) 蔡铭泽:《<向导>周报对中国革命的理论贡献》,《湘潭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57) 王学勤:《蔡和森的三篇著作的成文时间考》,《党史研究资料》,1992年第1期。
    (58) 周一平:《蔡和森著<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研究》,《史林》,1992年第2期
    (59) 徐伟森:《蔡和森与中共党史学》,《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60) 王学勤:《蔡和森<党的机会主义史>史学价值评析》,《北京党史研究》,1992年第1期。
    (61) 张伟良:《蔡和森的建党思想探源》,《中共党史研究》,1992年第4期。
    (62) 任建树:《从(新青年)到(向导):两个时期的两个杂志》,《江西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63) 张之华:《<向导>报人的风范》,《党史文汇》,1993年第5期。
    (64) 周一平:《试论蔡和森研究中共党史的特色》,《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65) 张之华:《<向导>研究与辨析》,《新闻研究资料》,1993年第1期。
    (66) 陶用舒:《蔡和森对国共合作的贡献》,《娄底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
    (67) 任贵祥:《蒙达尼“向蔡同盟”》,《党史文汇》,1994年第6期。
    (68) 张伟良:《曾国藩对青年蔡和森的影响》,《娄底师专学报》,1995年第3期。
    (69) 曾长秋:《蔡和森与中共党史学的创立》,《毛泽东思想论坛》,1995年第2期。
    (70) 罗绍志:《蔡和森诞辰百周年纪念活动纪实》,《毛泽东思想论坛》,1995年第2期。
    (71) 于文善、刘剑华:《评<中共党史研究的开创者——蔡和森>》,《党史研究与教学》,1996年第1期。
    (72) 魏宪朝:《试析<先驱>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党史研究与教学》,1996年第2期。
    (73) 李曙新:《蔡和森认识中国社会性质的杰出贡献》,《湖湘论坛》,1998年第1期。
    (74) 邵晓慧:《蔡和森对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理论贡献》,《山西师大学报》,1999年第4期。
    (75) 夏兰:《蔡和森对中国社会性质的探索》,《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76) 刘宏:《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对引进马克思主义的贡献》,《河北学刊》,2001年第6期。
    (77) 杨荣新:《蔡和森与<向导>周报》,《文史杂志》,2001年第4期。
    (78) 肖志伟:《蔡和森对三民主义“三大政策”的宣传与批判》,《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79) 李永春:《蔡和森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80) 戴炳中:《蔡和森、高君宇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历史贡献》,《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81) 吴元康:《一九二五年底中共领导人与国民党右派首领谈判事件中的几个问题》,《中共党史研究》,2003年第4期。
    (82) 徐德莉:《近20年来蔡和森思想研究综述》,《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6期。
    (83) 马连儒:《蔡和森对共产国际的一次抗争》,《百年潮》,2003年第9期。
    (84) 彭凤萍:《蔡和森对社会主义的探索》,《长沙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85) 徐方平:《蔡和森的两次婚姻》,《百年潮》,2004年第2期。
    (86) 徐方平:《(向导)周报的特点和影响》,《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4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87) 徐方平:《两大理论成果的产生及其给我们的启示》,《毛泽东与20世纪的中国》,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8) 徐方平:《蔡和森与1924年广州商团事变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2期。
    (1) C.Martin wilbur,Sun Yat-sen.Frustrated Patriot,New York,1976.韦慕庭:《孙逸仙:挫折的爱国者》,纽约,1976年。
    (2) C. Martin Wilbur/julie lien-ying How, missionaries of Revolution. Soviet Advisers and Nationalist China, 1920_1927, Cambridge(Mass)/London. 1989.韦慕庭/郝:《革命的——使者:苏联顾问和民族主义的中国》,剑桥/伦敦,1989年。
    (3) Allen S. Whiting, Soviet Policies in China, 1917-1924, New York, 1954.魏崴庭:《中国的苏联政策:1917-1924》,纽约,1954年。
    (4) LydiaHolubnychy, Michael BorodinandtheChinese Revolution, 1923_1925. Columbia: Columbia University Microfilms, 1979.
    (5) Dan N. Jacobs, Borodin—Stalin's Man in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1981.
    (6) Van Vleck, Bruce Gibson, Mikhall Borodin: Soviet Adviser to Sun Yat-se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