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利润原则及其实现机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也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经过两百余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发展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以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为代表,其基础是比较优势。第二个发展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这一时期,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形形色色的理论,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基本上可以归于以下四大类型:一是动态的比较优势理论;二是产业内贸易理论;三是内生国际贸易理论;四是竞争优势理论。
     各个阶段的比较优势理论有其时代特点,但一个共同点是:比较优势始于成本差异,并一直没有突破成本差异,而不考虑产品的附加值。即认为贸易利益来源于比较优势,而比较优势的源泉又在于相对低的生产成本,对产品的附加值视而不见。对于我国而言,由于技术相对落后,缺乏核心知识产权等原因,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是源于廉价劳动成本带来的比较优势。按照现存的理论,要继续扩大出口,就要不断地降低优势产业的生产成本。但是我国出口存在一系列问题,直接或间接地说明我国仅仅依靠压低生产成本来获取比较优势的空间已经很小。对此,学者们提出的对策建议,都不约而同地提到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为什么游离于比较优势理论之外的内容却是问题的解决之策?这是否意味着比较优势理论遗漏了重要的因素呢?
     贸易利益除了来源于生产成本的节约之外,还可能来源于产品附加值的增加。因而本文提出,产品的附加值也可以是比较优势的来源之一:产品的相对附加值越大,比较优势就越突出。
     本文共分七章,除第一章导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并归纳总结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外,其余各章内容安排如下:
     第二章:比较优势理论的演进。比较优势理论发端于古典经济时代,最初是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静态分析。随着新贸易现象层出不穷,理论解释乏力。新的贸易理论以更新、更现实的角度考察比较优势,或是以不完全竞争市场为分析基础,或是加入时间因素进行理论动态化,或两者皆有,从而增强了理论的解释力。将比较优势从各种理论中剥离出来,理出其发展主线,可以看到比较优势的发展是从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下的静态分析,走到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静态分析,最后到达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动态分析这样一个过程。由于这些理论都是从生产成本上寻求优势的内生化,因此可把现存的比较优势理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em has long been dominating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Its develop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2 phases: before 1950s, the comparative cost theory by David Ricardo and the factor endowment theory by Heckscher and Ohlin, both focused in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based on a Ricardian model; after 1950s, quite a few new models and theories were developed without a single same basic structure. But in the second phase, all of these theories can still be categorized into 4 kinds: dynamic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ies, such as the new factors theories by Baldwin and Kenen, the life-cycle theory by Vernon and Hirsh, etc; Intra-industry trade theories such as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model by Stiglitz and Dixit, the strategy trade theory by Spense, Brander and Krugman, and so on; the endogenous trade theory such as technology overflow effect and learning curves theory by Romer and Krugman, the neo-classic trade theory by Tucher and Young, and the like; and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ory by Michael Porter.
     Within more than 200 years’development, all the concerning theories hold the view that comparative advantage comes from lowering productive costs, no matter by way of high productivities, abundance in endowments or of production with scale economy, etc. It thus can be concluded that one has to reduce the productive costs in order to obtain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refore, these theories can be generalized as cost 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Neglecting the added values of the goods, the cost principle may be misleading when it’s adopted in the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like China to try to expand the export. For instance, Chinese export ranked the third in the world in 2004, while the state still needs to expand the export to create more job opportunities to alleviate the strain of unemployment. With the fame of cheapness both in quality and price, there seems to be nothing left for Chinese goods to further generate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at is indispensable to exports. Instead, problems like inferior structure of export goods, deteriorating export terms and intense trade conflicts still haunt the state. Out of the intuitions of economists, these can be settled by increasing the added values of the export goods, which, ironically, beyond the reach of comparative
引文
[1] 埃尔斯沃思:《国际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1992 年,第 1 版。
    [2] 艾略特·艾登伯格:《4R 营销——颠覆 4P 的营销新论》[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年,第 1 版。
    [3] 包迪鸿、盛乐:“对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关系的界定”[J],《财经科学》,2001 年第 6期。
    [4] 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 4 版。
    [5]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M],华夏出版社,1999 年,第 16 版。
    [6] 彼得·林德特:《国际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年,第 1 版。
    [7]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 1 版。
    [8] 陈智远:“动态比较优势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2002 年第 1 期。
    [9] 成其谦:“世界制造中心辨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 年第 4 期。
    [10]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2 年,第 1 版。
    [11] 戴维? S? 兰德斯:《国富国穷》[M],新华出版社,2001 年,第 1 版。
    [12] 邓力平、赖春萍:“信息比较优势与国际贸易发展”[J],《国际贸易问题》,1999 年第6 期。
    [13] 刁德霖:“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分析”[J],《兰州学刊》,2003 年第 6 期。
    [14] 豆均林:“基于品牌资产的品牌要素模型研究”[J],《经济师》,2004 年第 9 期。
    [15] 凡勃仑:《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中译本)》[M],商务印书馆,1981 年,第 1 版。
    [16] 菲力浦·科特勒:《新思维——持续营销模型及亚洲案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1 版。
    [17] 盖勒·米勒:《管理困境——科层的政治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2 年,第 1版。
    [18] 高鸿业等:《垄断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1964 年,第 1 版。
    [19] 顾锋、周东生、黄培清:“品牌忠诚作用下的最小产品差异化策略”[J],《北京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 1 期。
    [20] 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年,第 1 版。
    [21] 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J],《经济研究》,1997 年第 6 期。
    [22] 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年,第 1 版。
    [23] 加里·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2002 年,第 1 版。
    [24] 贾利:“市场机制、政府规制与转型国家的经济发展”[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 5 期。
    [25] 贾益东:“浅析商品附加值”[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 年第 4 期。
    [26] 江小涓:《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1 版。
    [27] 杰弗里·萨克斯、费利普·拉雷恩:《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年,第 1 版。
    [28] 金敏:“品牌优势与买方主要购买动机的不对称性分析”[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年第 4 期。
    [29] 金松柏:“向内需主导型过渡——适时调整我国开放式加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J],《国际贸易》,2004 年第 12 期。
    [30] 金兴健:“试论中国是否能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问题”[J],《国际经贸探索》,2002 年第 4 期。
    [31] 凯文·德劳鲍夫:《品牌生存》[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年,第 1 版。
    [32] 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中译本)》[M],上海三联书店,1991 年,第 1 版。
    [33] 课题组:“同异之间——我国与美日欧大国经济摩擦的特点分析”[J],《国际贸易》,2004 年第 3 期。
    [34] 课题组:“巩固贸易大国地位”[J],《国际贸易》,2004 年第 5 期。
    [35]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 1 版。
    [36] 赖明勇、万芳:“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探析”[J],《经济界》,2004 年第1 期。
    [37] 李春明:“完善有序运行的现代市场体系”[J],《求是》,2004 年第 2 期。
    [38] 李干洋:“略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J],《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 年第3 期。
    [39] 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M],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9 年,第 1 版。
    [40] 李杰、孙燕群:“从啤酒市场整合程度看 WTO 对消除地方保护的影响”[J],《世界经济》,2004 年第 6 期。
    [41] 李景峰、刘英:“国际贸易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4 年第 2期。
    [42] 李辉文、董红霞:“现代比较优势理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论基准”[J],《国际经贸探索》,2004 年第 2 期。
    [43] 李晓超、闾海琪、刘冰、马岩:“解读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势与劣势”[J],《北京统计》,2004 年第 1-2 期。
    [44] 刘东勋:“彩电业市场的竞争博弈与产业整合”[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2 期。
    [45] 刘刚:“品牌战略: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步骤”[J],《国际经贸探索》,2004 年第 3期。
    [46] 刘建英:“论信息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J],《现代情报》,1998 年第 12 期。
    [47] 刘文纲、赵占明:“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品牌战略变迁路径”[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9 期。
    [48] 刘小玄:《中国转轨过程中的产权和市场——关于市场、产权、行为和绩效的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1 版。
    [49] 刘易斯·威尔斯:《第三世界跨国企业(中文版)》[M],上海翻译公司,1986 年,第 1版。
    [50] 刘占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J],《前沿》,2004 年第 12 期。
    [51] 卢润德:“产品附加值论”[J],《生产力研究》,2003 年第 5 期。
    [52] 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 (中译本)》[M],商务印书馆,1962 年,第 1 版。
    [53] 罗中秀、周琛影:“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发展”[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 年第9 期。
    [54] 马海涛、李剑:“我国财政对义务教育支出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财政研究》,2004年第 4 期。
    [55]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年,第 1 版。
    [56] 曼昆:《经济学原理(英文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年,第 1 版。
    [57] 曼斯菲尔德:《微观经济学第九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 1 版。
    [58] 毛锡平、李佳斌:“影响品牌附加值的若干因素”[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4 年第 5 期。
    [59] 茅于轼:《择优分配原理》[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年,第 1 版。
    [60] 诺思、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华夏出版社,1999 年,第 1 版。
    [61] 彭继民:“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经济研究参考》,2003 年第 5期。
    [62] 钱秋岚:“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思考”[J],《经济前沿》,2005 年第 1 期。
    [63] 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 年第 2 期。
    [64] 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商务印书馆,1982 年,第 1 版。
    [65] 盛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1 版。
    [66] 盛洪:“考虑品牌因素的国际经济理论——海尔海外战略的经济学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03 年第 4 期。
    [67] 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 版。
    [68] 斯蒂格勒:《经济学家和说教者》[M],上海三联书店,1990 年,第 1 版。
    [69] 世界银行:《2001 年世界发展指标》[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年,第 1 版。
    [70] 宋培林:“试析西方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 1 期。
    [71] 苏丽萍:“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我国的适用性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第 7 期。
    [72] 孙都光:“现阶段我国技术政策的选择——浅析产业升级与就业扩张的关系”[J],《经济体制改革》,2004 年第 1 期。
    [73] 孙杰:“克鲁格曼的理论“接口”和诺斯的“贸易由制度启动”命题”[J],《经济研究》,1997 年第 2 期。
    [74]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年,第 1 版。
    [75] 谭俊华:“浅议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的作用”[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4 年第 11期。
    [76] 唐忠义、张英:“论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基本构成及其作用方式”[J],《计划与市场》,2002 年第 12 期。
    [77] 陶凌云:“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新论”[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3 年第 12期。
    [78] 田剑英:“论企业附加值及其实现的途径”[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1 年第 9 期。
    [79] 王江:“从“DVD 专利事件”看企业核心技术的重要性”[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1 期。
    [80] 王敬华、乔忠、金逸民:“市场体系构成综述”[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 年第 6 期。
    [81] 王敬云:“中国地方保护主义问题浅析”[J],《嘉兴学院学报》,2005 年第 1 期。
    [82] 王攀、佟丽华、郄冬、牟晖:“世界 500 强对中国的投资动因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3 年第 4 期。
    [83] 王文元:《新编会计大辞典》[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年,第 1 版。
    [84] 王小军:“新贸易理论述评与传统贸易理论”[J],《国际贸易问题》,1996 年第 4 期。
    [85] 王耀中、张亚斌、胡小娟:《新编国际贸易学》[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1版。
    [86] 王允贵:“贸易条件持续恶化——中国粗放型进出口贸易模式亟待改变”[J],《国际贸易》,2004 年第 6 期。
    [87] 汪前元:“以市场换技术的实证分析”[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4 年第 10 期。
    [88] 魏龙、白雪:“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及调整策略”[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4 期。
    [89] 吴汉洪:“新增长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J],《对外贸易、国际贸易》(人大复印资料),1999 年第 9 期。
    [90] 吴振宇、沈利生:“中国对外贸易对 GDP 贡献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4年第 2 期。
    [91] 西奥多·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年,第 1 版。
    [92] 熊军:“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04 年第12 期。
    [93] 许辉、崔树林:“我国品牌发展战略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4 年第 6 期。
    [94] 亚当·斯密:《国富论》[M],商务印书馆,1979 年,第 1 版。
    [95] 杨宝山:“论提高产品的附加值”[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6 年第 10 期。
    [96] 杨波、于晓晨:“从世界工厂的历史变迁看中国的差距”[J],《现代经济探讨》,2004年第 12 期。
    [97] 杨金志、仇逸:“中国制造的软肋在哪儿?”[J],《科技信息》,2005 年第 2 期。
    [98] 杨小凯:《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年,第 1 版。
    [99] 杨作书:“人力资本: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第一拉动力”[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 4 期。
    [100] 尹翔硕:“比较优势、技术进步与收入分配——基于两个经典定理的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6 期。
    [101] 尤建新、陈宝胜:“产品质量差异的经济分析”[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1年第 12 期。
    [102] 于维军:“实施品牌战略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J],《中国动物保健》,2004年第 12 期。
    [103] 喻闻、黄季琨:“从大米市场整合程度看我国的粮食市场改革”[J],《经济研究》,1998年第 3 期。
    [104] 约翰·N.德勒巴克、约翰·V. C.奈:《新制度经济学前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 版。
    [105] 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辞典 I》[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年,第 1 版。
    [106] 袁菊华:“关注中国人力资本投资问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 年第 11 期。
    [107] 赵海婷:“论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J],《管理科学文摘》,2004 年第 7 期。
    [108] 赵勇:“对中国贸易条件状况的分析”[J],《当代经济》,2004 年第 7 期。
    [109] 战丽梅:“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制造业的“世界工厂”地位”[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4 期。
    [110] 张金杰:“整体规模将小幅稳增——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现状及发展趋势”[J],《国际贸易》,2004 年第 10 期。
    [111] 张培刚、方齐云:“厂商理论的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1997 年第 8 期。
    [112] 张瑞琰、王峥艳:“我国教育支出结构的现状与分析”[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年第 9 期。
    [113] 张曙光:“教育存在惊人反差——对我国学历教育过度和专业性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剖析”[J],《学习月刊》,2003 年第 4 期。
    [114] 张小蒂、李晓钟:“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 年第 8 期。
    [115] 张亚斌:《中国所有制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耦合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1 年,第1 版。
    [116] 张亚斌:“论制度影响国际贸易的内在机制”[J],《国际经贸探索》,2001 年第 1 期。
    [117] 张延:“对西方经济学基本前提假设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 年第 5 期。
    [118] 赵建军:“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比较”[J],《中国国情国力》,2003 年第 10 期。
    [119] 赵英军:“国际贸易新理论中对政府作用的重新定位”[J],《国际贸易问题》,1996年第 3 期。
    [120] 赵迎秋:“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经济成长的意义”[J],《管理世界》,1997 年第 3 期。
    [121] 郑秉文:“20 世纪西方经济学发展历程回眸”[J],《中国社会科学》,2001 年第 3 期。
    [122] 郑明亮:“产业集群对我国纺织行业的影响”[J],《山东纺织经济》,2005 年第 1 期。
    [123] 周琛影、田发:“中印软件行业发展的比较与启示”[J],《计划与市场》,2001 年第 7期。
    [124] 周琛影:“再论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J],《国际经贸探索》,2002 年第 2 期。
    [125] 周琛影:“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比较优势理论述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3 年第 2 期。
    [126] 周琛影等:“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减少反倾销指控”[J],《现代管理科学》,2003 年 11期。
    [127] 周琛影:“影响我国出口的宏观因素分析”[J],《当代财经》,2003 年 12 期。
    [128] 周琛影:“品牌现象的经济分析”[J],《管理科学》,2004 年第 4 期。
    [129] 周其仁:“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科斯研究经济学的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中国香港)》,1997 年第 18-19 期。
    [130] 周伟:“如何实现比较优势”[J],《经贸导刊》,2002 年第 2 期。
    [131] 左臻:“论品牌营销的误区与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 年第 12 期。
    [1] Aaker, D. A.: Managing Brand Equity. New York: Free press, 1991.
    [2] Arrow, K., Hahn, F.: General Competitive Analysis. Amsterdam: North-Holland, 1971.
    [3] Barro, R.: Determinants of Economic Growth: Cross-Country Empirical Stud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7.
    [4] Barro, R.: Human Capital and Growth.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1,(91).
    [5] Bartlett, C. A., Ghoshal, S.: Build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People.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002. Vol42.
    [6] Becker, G. S., Murphy, K. M.: the Division of Labor, Coordination Costs, and Knowledg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CVLL, 1992,Issue 4 .
    [7] Bester, H.: Bargaining Versus Price Competition in Markets with Quality Uncertain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1, (83).
    [8] Brecher, R. and Feenstra, R.: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apital Mobility Between Diversified Economi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83 May.
    [9] Buckley, P. J., Casson, M. C.: The Future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London: Macmillan, 1976.
    [10] Cantwell, J.: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echnological Activ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of Competitiveness. Grandstand, 1992.
    [11] Chakrabarti, R., Roll, R.: Learning from Others, Reacting, and Market Quality. Journal of Financial Markets, 1999,(2).
    [12] David, D. R.: Intra-Industry Trade: A Heckscher-Ohlin-Ricardo Approach, Mimeo,Harvard University. 1994.
    [13] Dixit,A., Stiglitz,J.: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7, (67).
    [14] Dunning,J. H.: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George Allen & Unwin,London 1981.
    [15] Fanrquhar, P.: Managing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1990, (30).
    [16] Flam, H. and Helpman, E.: Vertical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North-South Trade,A.E.R.1987, (77).
    [17] Gomory, R.E., Baumol, W.J.: Global Trade and Conflicting National Interests. The MIT Press, 2000.
    [18] Grossman, G. M.: The Distrubution of Talent and the Pattern and Consequenc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rinceton University. 2002, (6).
    [19] Grossman, G., Helpman, E.: 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World Economy. Cambridge, MIT Press.1991.
    [20] Helpman, E., Krugman, P.: Market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Increasing Returns,Imperfect Competition,and International Economy. The MIT Press, 1985.
    [21] Hymer, S. H.: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 A Study of Direct Investm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 MIT Press, 1976.
    [22] Jacoby, J., Ryner D. B.: Brand Loyalty vs. Repeat Purchasing Behavior.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73,February.
    [23] Keller, K. L.: Strand Management, Prentice- Hall, Inc.1998.
    [24] Kojima Kiyoshi: Macroeconomic versu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pproach to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Hitosubashi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2, (23).
    [25] Krugman, P. R.: The Narrow Moving Band, the Dutch Disease, and the Competitive Consequences of Mrs. Thatcher.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87, (27).
    [26] Lall, S.: The New Multinationals. New York: Chichester and New York, John, Wiley. 1983.
    [27] Lall, S.: Turkish Performance in Exporting Manufactures: A Comparative Structural Analysis. QEH Working Paper Series 47. 2000,(8).
    [28] Lyong H C.: The Theory of Research Action Applied Brand Loyalty. Journal of Product and Brand Management,1998,(7).
    [29] Makusen, J. R., Svenson, L. E. O.: Trade in Foods and Factors with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85, (26).
    [30] Mundell, R. A.: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 Mobi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une1957.
    [31] Mankiw, N. G.: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China Machine Press, 1998.
    [32] North, D. C.: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 Norton, 1981.
    [33] Patel, P.: Are Large Firms Internationalizing the Generation of Technology? Some New Evidence.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1996, (43).
    [34] Pavitt, K.: Global Corporations and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Archibugi, et al. Innovation policy in Global Econom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97).
    [35] Poncet, S.: Measuring Chines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China Economic Review,13, 116-133; Domestic Market Fragment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2003, Working Paper.
    [36] Porter, M.: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New York: Free Press, 1990.
    [37] Rugman, A. M.: Inside the Multinational: the Economics of International Markets. London: Broom Helm, 1981.
    [38] Shocker A, Weitz B. A.: Perspective on Brand Equity Principles and Issues, In: Summary of 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Conference, Cambridge, MA. Report, 1988.
    [39] Solow, R. M.: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56,( 2).
    [40] Vernon, R.: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66, (80).
    [41] Wang, J.Y.: Growth, Technology Transfer,and the Long Ru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Movements,Chapter 2 in PH.D Dissert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1988.
    [42] Wolfgang K.: Trade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Technology.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2,(7).
    [43] Yang, X. A.: Microeconomic Approach to Modeling the Division of Labor Based on Increasing Returns to Specialization. PH.D Dissertation, Dept of Economics, Princeton University, 1988.
    [44] Young, A.: The Razor’s Edge: 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Nov,2000.
    [45] Zhou, H. Z: Implication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Transition: The Case of Chinese Tobacco Industry.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1,(2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