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观照下的林少华文学翻译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林少华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日本文学翻译家、作家、学者,至今已翻译90余部作品(含合译本),独译村上春树作品41部,出版5部文集、2部学术著作。林译在中国大陆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力,不仅引发了“村上春树热”,进而还形成了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林少华在中国当代翻译文学史上占据着一席之地。然而至今为止,国内外对林译的研究尚未充分展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日本学者根据西方译论对林译做出的评价,与国内学者对林译做出的评价大相径庭;林少华作家和学者的身份很少进入研究者的视线,但实际上,林少华的文学观和文学创作影响了他的翻译观和翻译实践,很大程度上帮助林少华奠定了其翻译家的地位。凡此等等,都说明林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目前的研究现状,笔者在合理吸收利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中国传统译论”为观照,对翻译家林少华及其文学翻译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
     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附录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概述了本文的前期研究、选题价值、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为正文部分的论述提供必要的铺垫。首先对中国传统译论的前期研究进行综述,提出需继承和发扬传统译论,并以传统译论作为理论基础解决实际的翻译问题。接着指明林译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介绍林译研究的现有成果。然后论述将林译置于传统译论下进行研究的理由。最后阐明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等。
     第一章对中国传统译论进行概括并提炼其核心内容。首先结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对本文论述的中国传统译论做出了界定。接着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由语言、文字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语言决定并反映思维方式,语言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文字,思维方式最终可以由文字体现出来——入手,依据这一理论,“六书”造字中所蕴含的思维方式(象形思维、会意思维、形声思维)即可视为汉民族的传统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同样适用于汉语语境下的“外译汉”翻译实践,把思维方式与传统译论两相结合,归纳出了中国传统译论的五个核心内容为(诚于译事、案本求信、以象达意、译以致用、文章正轨),并对这五个核心内容进行了初步的体系化探讨。
     第二章对林少华的身份进行认定。首先探讨林少华的翻译观及其文学观,突出文体在林少华翻译观、文学观中的地位,然后理顺翻译观与文学观、翻译与创作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翻译与创作共用一套思维方式,文学观、翻译观、创作和翻译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一套循环系统,文学观、创作在先,对翻译观、翻译产生影响,而翻译又影响了文学创作的主题,创作又进一步强化并巩固了文学观,文学观继而影响翻译观,如此循环反复。
     第三章以中国传统译论之“诚于译事”为观照,结合相关材料,夹叙夹议,从林少华知识构成(双语能力、双文化能力、百科知识)、林少华对翻译对象的选择、林少华对译本的锤炼(手抄译文、研究原作、修改译文)、多方认可这四个方面,最后得出林少华作为译者,对待翻译事业的确做到了诚心诚意。
     第四章以中国传统译论之“案本求信,以象达意”为观照,从林译书名和译文两方面出发,将林译与他译比较,得出结论认为,林译书名赋予“原象”以“新象”,形不同,神相似,意相同;译文通过精心斟酌译词,恰当使用成语、灵活安排句式,准确传达出了原作的内涵与精髓。
     第五章以中国传统译论之“译以致用,文章正轨”为观照,从言辞中,发现林少华通过翻译想实现两个目的:一是用“古汉语”丰富现代汉语,维护汉语的纯洁性;二是再现村上原作文体特色,两个目的并不矛盾,而是并行不悖的。从句长、四字格、叠音词三方面来考察林少华的创作和翻译,发现创作和翻译中都明显含有这三种文章元素,说明翻译的确受到了创作的影响,实现了文章化,富有文学性艺术性。而带有文章元素的林译文体,从句长等角度而言,又准确传达出了原作“简洁、节奏、异质性”的文体特色。与此同时,林少华和村上春树都崇尚简洁、节奏,并与主流文学文体保持一定的距离,二人在文体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即是二人文体的契合。文体的契合是文体再现的重要条件,为文体再现提供了重要保证。总而言之,带有一定创作风格的林译实现了双重目的,并逐步走向经典化,既“译以致用”,又“以文行远”。
     第六章围绕林译评价论争展开。首先按时间顺序对各位学者的林译评价(包括林少华自身对译文的评价)进行客观评述,然后主要从“归化”和“异化’”、“直译”和“意译”两方面对学者们的立论依据进行详细地评析,最后站在“顺译”的立场上,对林译做量性分析,得出林译乃“形神兼备的顺译”。
     第七章探讨林译中的误译问题。首先对孙军悦、谢建梅、施小炜三位研究者公开发文指出的林译中的误译进行分析,并指出误译的类型及成因,接着阐述研究者及林少华本人对误译的评价,最后以传统译论为观照,西方译论为参照,考察林译中的误译问题,仍可得出“瑕不掩瑜”的结论。
     接下来是结语部分。首先全盘扫描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论,中国传统译论符合中国翻译实际,将民族思维方式移植到传统译论的探讨中,可得出传统译论的五个核心内容。以此观照研究林少华及其文学翻译实践,可知林少华堪称“才子型”与“学者型”兼具的翻译家,继承并实践了中国传统译论。他对待翻译事业,诚心诚意。翻译过程中,象形、会意、形声三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让林译既能跳出原作语言表层结构形式,又不至于偏离原作太远,还能准确传达原作的主旨内涵,同时兼顾原作文体,而且译文的遣词造句尤为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意识。接着阐述了从研究中获得的启示,涉及如何对待中国传统译论、如何客观公正的评价翻译家及其文学翻译等问题,最后对论文的不足进行说明,并提出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附录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林少华翻译作品目录,为笔者首次编写,按照出版社进行分类,兼顾译作出版时间顺序,涵盖了林少华目前为止所有译著。第二部分是孙军悦论文,此文在日本期刊发表,国内较难读到,故全文录入,可为其他研究者参考之用。第三部分是笔者对林少华的采访稿,里面详细记述了林少华对文学、翻译、误译、翻译学科建设等问题的认识,是研究林译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第四部分是林少华翻译手稿,清晰地再现了译文的生成过程,亦是林少华“诚于译事”的重要证明材料。第五部分是笔者对林少华创作与翻译中的四字格及叠音词的统计,这一量化统计为证明翻译与创作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第六部分是笔者从上海译文出版社得到的对译稿,可清楚地表明林少华和出版社为保证译文的准确所付出的努力。
Lin Shaohua, a famous translator, writer and scholar in China, has translated90Japanese literary works and published7books on academic research or prose writing. The serial novels of Haruki Murakami translated by him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have given rise to a heated discussion on his translation. Unfortunately, the research on Lin's translation is still in early stage and there exists a huge gap between Japanese and Chinese scholars. Actually, his identity as a writer and scholar help lay a foundation for his translation, which has been ignored by most researchers. Therefore, considering his triple identities, we shall conduct a systematic study on Lin's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which will contribute a lot to the study on Lin's translation.
     Apart from the part of introduction, Conclusion and Appendix,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seven chapters as the body.
     The Introduction part is mainly about the literature review, research value, research approaches and methodology of this dissertation. Firstly, the reason why traditional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should be inherited has been analyzed and thus discussed the feasibility of studying Lin's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Then 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 on Lin's translation has been stated. Finally, the main contents, research methodology, framework and some other aspects of this dissertation has been introduced as well.
     In Chapter one, the detailed discussion and summa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has been conducted. We summarize studies on this topic both home and abroad so as to define wha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is. Then, based on relations between national mode of thinking, language and Chinese characters, we discuss how the language reflects mode of thinking, how characters are formed based on language and how mode of thinking is presented by characters. According to this theoretical basis, the mode of thinking contained in "Liu Shu" can be taken as the national mode of thinking, which can also be applied to translation.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inking modes embodied in "Liu Shu" word-formation, we transplant national mode of thinking (pictographic thinking, ideographic thinking and pictophonetic thinking) into discussion of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we conclude the traditional theories as a systematic framework, that is, sincerity to translation career, faithfulness to original text, expressiveness reached by similarity, translation in a proper way and equivalent style, pursui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writing style.
     Chapter Two is about Lin's identity both as a translator and a writer. We discuss about Lin's viewpoints on translation and literature and stress his stylistic views on translation and writing, so as to find out the correlations of translation and writing, viewpoints on translation and literature. Then it is clearly stated that Lin's viewpoints on translation and literature are integrated to his translating and writing. His established viewpoints on literature and writing influence his viewpoints on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in the meanwhile the translating practice enriches his literature writing.
     Chapter three is about truthfulnes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in which we will probe into whether Lin has been faithful to translation. This chapter will comprehensively overview Lin's background knowledge (such as bilingual ability, bicultural knowledge and encyclopedic knowledge), selection of target text, refinement of his translation and recognition from others. We can conclude that Lin's translation is truthful to the original text.
     In Chapter Four, the point of view explored is being faithful to original text and expressiveness reached by similarit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The main task in this chapter is to compare Lin's translated title of books and texts with others'so as to analyze whether Lin's translation has transmitted the essence in original text accurately. It is stated that Mr. Lin's translation enriches images in book titles and faithfully expresses the original meanings by using idioms and flexible sentence patterns.
     Chapter Five is based on standpoint of translating in a proper way and equivalent styl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We summarize purposes of Lin's translations in two aspects, one of which is to apply classic Chinese to enrich and purify modern Chinese, and the other is to realize the style of original texts. These will be analyzed 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sentence length, four-character structures and reduplicated words. The three features have been found both in his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and prove Mr. Lin's writings exert a great impact on his translation. The sentence length and other aspects in his translation correspond to the original texts and expresses the features of simplicity, rhyme and heterogeneity. 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style of Lin's translation is equivalent to his writings and original texts.
     In Chapter Six, comments on Lin's translations will be presented. At first, all these comments will be listed chronologically together with a detailed discussion from both home and abroad,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We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Lin's 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faithful translation that both meaning and style are maintained based 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For Chapter Seven, errors in Lin's translation will be discussed. We will make an analysis on errors that have been pointed out by scholars Sun Junyue, Xie Jianmei and Shi Xiaowei publicly, and comments on these errors from those scholars and Lin himself. Combining both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we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Lin's errors in these translations cannot belittle virtues.
     Then the last part is the conclusion. A summary and the conclusion will be presented in this chapter, with shortcomings and points for further studies. It is analyzed that Mr. Lin has inherited and put traditional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into practice. First, he treats his translation career sincerely. For translation practice, he focuses on different mode of thinking accordingly, which makes translated text transmit what's in original text correctly by trying his best to keep equivalent form but not identical contents. His choice of words and building of sentences is natural and expressive, and accords with Chinese readers' taste, which makes it reflecting "Three Beauties" raised by Lu Xun:meaning, sound and form or style. Lastly, we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overall reflecting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 translators and their literary translations. The future study on this topic has been proposed.
     In the Appendix, six important documents have been filed for reference in the research. The first one is bibliographic list of Lin's translations in different publishing houses and different years. Then is the article published in Japan written by Sun Junyue. The following is the interview script about Lin's ideas on literature, translation, errors in transl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fourth part is valuable for they are manual scripts during Lin's literature translation. The last but one is the summary of four-character structures and reduplicated words in Lin's writings and translations. The last one is the correcting script from 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
引文
① 季羡林.季羡林谈翻译[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8.
    ② 郑玄注,贾公彦疏,彭林整理.周礼注疏(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315.
    ③ 同上,第1490页。
    ④ 俞仁良译注.礼记通译[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108.
    ① 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1:2278.
    ② 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221.
    ① 承载撰.春秋毂梁传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57.
    ② 同上,第514-515页。
    ③ 同上,第602页。
    ④ 同上,第612-613页。
    ⑤ 赵巍.中国传统译论中的“意识形态”[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3):70.
    ① 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221.
    ② 同上。
    ③ 同上。
    ④ 严复.《天演论》译例言,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02.
    ⑤ 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221.
    ① 贺麟.论翻译,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518.
    ② 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221.
    ③ 傅雷.《高老头》重译本序,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623.
    ① 曹顺庆等.中国古代文论话语[M].成都:巴蜀书社,2001:序言第1页.
    ② 庞秀成.译论以形式/内容收编中国学术话语的反思[J].中国翻译,2011,(3):5.
    ③ 吴志杰.中国传统译论专题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4.
    ④ 同上。
    ① 同上,第12页。
    ② 张柏然、许钧编.翻译论集[C].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序言第1页.
    ① 陈福康.中国译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引言第2页.
    ② 辜正坤.译苑新葩又一春——序曹明伦著(翻译之道),曹明伦.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序言第2页.
    ③ 潘文国.译学研究的哲学思考[J].中国外语,2009,(5):98.
    ① 王志松.消费社会转型中的“村上现象”[J].读书,2006,(11):67.
    ① 孔明珠.林少华的“林译”世界[N].文汇读书周报,2010年7月23日刊.
    ① 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38.
    ① 朱健平.关于翻译研究各流派分类的现状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74.
    ① 潘文国.从“文章正轨”看中西译论的不同传统,张柏然、刘华文、张思洁主编.中国译学:传承与创新——2008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高层论坛文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9.
    ② 同上,第15页。
    ③ 注:此处指的是《村上春树与他的作品》、《落花之美》(2006版、2013版)、《乡愁与良知》、《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这五部著作。
    ①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第六版彩图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117.
    ② 俞仁良译注.礼记通译[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107-108.
    ① 杨建新.“中国”一词和中国疆域形成再探讨[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2):3.
    ② 张思洁.中国传统译论范畴及体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2.
    ③ 同上。
    ④ 陈来.传统与现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337.
    ① 同上,第17页。
    ② 陈福康.中国译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引言第2页.
    ③ 王秉钦、王颉.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第二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序言第18页.
    ④ 张思洁.中国传统译论范畴及体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6-17.
    ① 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220.
    ② 同上,第6页。
    ③ 吴志杰.中国传统译论专题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4.
    ④ 刘重德.关于建立翻译学的一些看法[J].外国语,1995,(2):30.
    ⑤ 朱志瑜.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神化说”(前期)[J].中国翻译,2001,(2):3.
    ⑥ 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220.
    ⑦ 张思洁.中国传统译论范畴及体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7.
    ① 王宏印、刘士聪.中国传统译论经典的现代诠释[J].中国翻译,2002,(2):11.
    ② 辜正坤.当代翻译学建构理路略论——《文学翻译学》序[J].中国翻译,2001,(1):10--11。
    ③ 吴志杰.中国传统译论专题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4.
    ① 岳山岳.六书与中国传统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绪论第1页.
    ② 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66.
    ③ 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24.
    ④ 同上。
    ① 同上,第27--31页。
    ② 注:引自台湾政治大学林远泽副教授于2014年4月15日在华东师范大学讲座《从洪堡的语言学传统论汉语与汉字的哲学思维》中的讲稿。
    ③ 岳山岳.六书与中国传统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绪论第2页.
    ④ [美]怀特著,曹锦清等译.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21.
    ⑤ 同上,第31--32页。
    ① 注: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② 同上,第51页。
    ① 同上,第52页。
    ② 王锡荣.名家讲解郑板桥诗文[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9:330.
    ③ 葛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191.
    ① 岳山岳.六书与中国传统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62.
    ② 同上,第63页。
    ① 朱一凡.翻译与现代汉语的变迁(1905—1936)[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14.
    ② 罗新璋.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0.
    ① 吴志杰.中国传统译论专题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49.
    ② 同上,第58页。
    ① 彦琮.辩正论,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62-63.
    ① 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34.
    ② 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04.
    ③ 陈福康.中国译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331.
    ④ 傅敏编.傅雷谈翻译[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8.
    ①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788-789.
    ② 吴志杰.中国传统译论专题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63.
    ① 金景芳.《周易·系辞传》新编详解[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93.
    ② 注:按索绪尔的区分,“语言”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其“本身就是一个整体”,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个人以外的东西;个人独自不能创造语言,也不能改变语言,它只凭社会的成员间通过的一种契约而存在”;另一方面,言语是语言的具体运用,“是人们所说的话的总和,……在言语中没有任何东西是集体的;它的表现是个人的和暂时的”,属于“个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为。”([瑞士]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0--42.)
    ③ 史铁生.病隙碎笔[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8--100.
    ④ 同上,第100页。
    ① 任法融.道德经释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23--25.
    ② 道安.鞞婆沙序,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7.
    ① 方梦之主编.中国译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71.
    ② 支谦.法句经序,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2.
    ① 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11.
    ② 严复.《天演论》译例言,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02.
    ③ 支谦.法句经序,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3.
    ①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774.
    ① 钱钟书.翻译术开宗明义,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0.
    ② 道安.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5.
    ③ 钱钟书.翻译术开宗明义,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0-31.
    ④ 鸠摩罗什.为僧睿论西方辞体,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4.
    ① 钱钟书.翻译术开宗明义,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1.
    ② 杨廷福.略论玄奘在中国翻译史上的贡献,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80-81.
    ① 林语堂.论翻译,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491-507.
    ② 同上。
    ③ 傅雷.《高老头》重译本序,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623-624.
    ① 陈福康.中国译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59-60.
    ① 释慧皎.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7:152-153.
    ① 高圣兵、刘莺.“格义”:思想杂合之途[J].外语研究,2006,(4):53.
    ② 张德让.翻译会通研究:从徐光启到严复[J].外语教学,2011,(6):96.
    ② 王拭主编.严复集(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1319-1320.
    ① 胡伟希.“格义”与“会通”:论严复的诠释学[J].学术月刊,2002,(11):19.
    ① 左丘明著,鲍思陶点校.国语[M].济南:齐鲁书社,2000:253.
    ② 俞仁良译注.礼记通译[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182.
    ③ 陈良运.中国古代文章学二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65.
    ① 王充著,张宗祥校注,郑绍昌标点.论衡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411.
    ② 庄辉明,章义和撰.颜氏家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11.
    ① 王充著,张宗祥校注,郑绍昌标点.论衡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78--279.
    ②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3.
    ③ 汪东萍、傅勇林.回归历史:解读佛经翻译的文质之争[J].外语教学,2010,(2):97.
    ① 汪东萍、傅勇林.从头说起:佛经翻译“文质”概念的出处、演变和厘定[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4):70.
    ② 汪东萍、傅勇林.回归历史:解读佛经翻译的文质之争[J].外语教学,2010,(2):98.
    ③ 严复.《天演论》译例言,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02.
    ④ 同上。
    ① 潘文国.从“文章正轨”看中西译论的不同传统,张柏然、刘华文、张思洁主编.中国译学:传承与创新——2008中国翻译理论研究高层论坛文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4.
    ① 注:《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2005年,宁夏人民出版社)、《落花之美》(2006年,中国工人出版社)、《乡愁与良知》(2010年,青岛出版社)、《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2010年,中国友谊出版公司)、《高墙与鸡蛋》(2011年,红旗出版社)、《落花之美》(2012年,青岛出版社,相比06年版内容略有改动,增加了八篇文章)、《夜雨灯》(2013年,山东画报出版社)。
    ② 慧远.林少华的夜雨灯[N].深圳商报,2013年12月16日刊,第C05版.
    ① 注:以下三小节的标题(翻译是间谍、“和臭”要不得、让“房间”远游),均取自林少华谈论翻译的文章,因具有一定的总结性、代表性,故用作小节标题。
    ② 林少华.落花之美[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125.
    ③ 同上,第129--130页。
    ④ 林少华.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283.
    ① 林少华.落花之美[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138-140.
    ① 林少华.电视剧翻译特点浅议[J].中国翻译,1985,(11):19.
    ② 同上,第22页。
    ③ 林少华.落花之美[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234.
    ① [日]村上春树.国境の南、太阳の西[M].东京:讲谈社、1995:156.
    ② [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国境以南、太阳以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111.
    ① 林少华.落花之美[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128.
    ① 林少华.村上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以语言或文体为中心[J].外国文学,2008,(4):42.
    ② 林少华.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283--284.
    ③ 童庆炳.童庆炳谈文体创造[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3.
    ① 林少华.落花之美[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131.
    ② [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舞!舞!舞![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3-4.
    ① 童庆炳.童庆炳谈文体创造[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28.
    ② 同上,第8页。
    ③ 林少华.语言之于经典化进程中的村上春树[N].中国教育报,2007年9月27日,第7版.
    ① 注:指林少华于1987年至1988年,在大阪市立大学研究生院进修日本古典文学,课题为“中日古代风物诗意境比较研究”。归国后,发表了《(古今和歌集)中的自然》(《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02期)、《中日古代咏梅诗异同管窥》(《日语学习与研究》1992年03期)、《一轮明月几多情怀——中日古代咏月诗异同管窥》(《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2年06期)等论文。
    ② 注:据《辞海》(第六版)释义:散文,文学的一大样式。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和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概称“散文”。后又泛指除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五四”以后,现代散文与小说、诗歌、戏剧等并称为最重要的文体。其中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报告文学等;狭义的专指表现作者情思的叙事、抒情散文。散文以表现性情见长,形式自由,结构灵活,手法丰富多样,抒情、叙事、议论各主其事,也可兼而有之。随笔,是散文的一种。随手写来,不拘一格,故名。中国宋代以后,杂记见闻,也用此名。“五四”以来,随笔十分流行,吸收了包括英国随笔在内的外国文学的影响,形式多样、短小活泼。优秀的随笔以借事抒情、夹叙夹议、语言洗练、意味隽永为其特色。
    ③ 林少华.落花之美[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序言第2页.
    ① 林少华.乡愁与良知[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0:序言第2页.
    ② 张春宁、张立新.“随笔”今昔谈——兼论散文的家族构成[J].文艺评论,1998,(4):44.
    ① 林少华.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序言第1页.
    ② 童庆炳.童庆炳谈文体创造[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48--49.
    ③ 注:刘勰关于语体的论述集中在《风骨》、《通变》两篇。《风骨第二十八》:若夫熔铸经典之范,翔集子史之术,洞晓情变,曲昭文体,然后能孚甲新意,雕画奇辞。昭体,故意新而不乱;晓变,故辞奇而不黩。若骨采未圆,风辞未练,而跨略旧规,驰骛新作,虽获巧意,危败亦多,岂空结奇字,纰缪而成经矣!《周书》云:“辞尚体要,弗惟好异。”盖防文滥也。然文术多门,各适所好,明者弗授,学者弗师,于是习华随侈,流遁忘反。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能研诸虑,何远之有哉!《通变第二十九》: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何以明其然耶?凡诗赋书记,名理相因,此有常之体也;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此无方之数也。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故能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然绠短者衔渴,足疲者辍途;非文理之数尽,乃通变之术疏耳。故论文之方,譬诸草木,根干丽土而同性,臭味晞阳而异品矣。
    ① 林少华.落花之美[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203.
    ① 张牧.试论林少华的“审美忠实”[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21.
    ① 林少华.落花之美[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2.
    ① 林少华.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178.
    ② 贾植芳、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序言第1页.
    ① 林少华.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295.
    ① 林少华.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137.
    ① 林少华.暴力是打开日本的钥匙——读杰·鲁宾《倾听村上春树》[J].中国图书评论,2006,(12):83.
    ② 注:《哈佛教授眼中的村上春树》(《中华读书报》,2004年5月26日)、《作为斗士的村上春树——村上文学中被东亚忽视的东亚视角》(《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1Q84>:当代“罗生门”及其意义》(《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第2期)、《之于村上春树的物语:从<地下世界>到<1Q84>》(《外国文学》,2010年第4期)、《村上春树:与“恶”共生》(《中华读书报》,2012年3月7日)等。
    ① 林少华.落花之美[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3:28-30.
    ② 林少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og_48f36ce00102ds9p.html.
    ① 林少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36ce00102e5p4.html。
    ② 林少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36ce00102eaoh.html。
    ③ 林少华.落花之美[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3:28.
    ① 林少华.落花之美[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222.
    ① 赞宁:《义净传系辞》。“系曰:译之言易也,谓以所有易所无也。譬诸枳橘焉,由易土而殖,橘化为枳。枳橘之呼虽殊,而辛芳干叶无异。又如西域尼拘律陀树,即东夏之杨柳,名虽不同,树体是一。自汉至今皇宋,翻译之人多矣。晋魏之际,唯西竺人来,止称‘尼拘’耳;此方参译之士,因西僧指杨柳,始体言意。其后东僧往彼,识‘尼拘’是东夏之柳。两土方言,一时洞了焉。唯西唯东,二类之人未为尽善。东僧往西,学尽梵书,解尽佛意,始可称善传译者。宋齐以还,不无去彼回者,若入境观风,必闻其政者,奘师净师为得其实。此二师者两全通达,其犹见玺文知是天子之书可信也。《周礼》象胥氏通夷狄之言;净之才智,可谓释门之象胥也欤!”
    ② 许胥臣:《<西学凡>引言》。“善乎李太仆(李之藻)之言云,学者之病有四:浅学自奓,一也;怠惰疲学,二也;党所锢习,三也;恶闻胜已,四也。祛此四病,而相与驰骋乎域外之观,会通乎天人之际,不负此身,不虚此日,兹于同志者有深望矣。”
    ③ 郁达夫:《读了珰生的译诗而论及于翻译》。“第一个‘学’字,是当然的事情。我们不学,当然不知,无知当然不能翻译。不过学有浅深,知有博狭。……我所谓‘学’者,是对于一种著作的深湛的研究,并不单指懂外国文的程度而言。……原著者既费了几年的汗血,付与他的思想以一个形式,我们想传他的思想的人,至少也得从头至尾,设身处地的陪他思索一番,才能对得起作者。……第三个要求‘得’字,是最要紧的一个条件。我们于动手翻译之先,至少先要完全了解原作者的精神,而原作者的精神的了解,不是单因通外国文字可办得到的。”
    ① 林少华.落花之美[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23.
    ② 同上,第22页。
    ① 同上,第23页。
    ② 注:《西游记》《英烈传》《说岳全传》《水浒传》《说唐》《千家诗》《新增广》《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镜花缘》《三国演义》《苦菜花》《战斗的青春》《白求恩大夫》《憩园》《青年英雄的故事》《幸福》《吕梁英雄传》《迎春花》《儿女风尘记》《小小十年》《少年时代》《敌后武工队》《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刚》《监狱里的斗争》《赤胆忠心》《洮河飞浪》《晋阳秋》《红旗谱》《草原奇兵》《红旗飘飘》《狼牙山五壮士》《苗家三兄弟》《青春之歌》《红岩》《虾球传》《十万个为什么》《创业史》《红日》《香飘四季》《草原烽火》《高玉宝》《平原枪声》《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人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北极星》《花城》《毛主席诗词解释》《水浒后传》《普通一兵》《真正的人》《艳阳天》《欧阳海之歌》《红色交通线》《贵族之家》《红湖的秘密》《阳光灿烂照天山》
    ① 林少华.落花之美[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25-27.
    ② 同上,第23页。
    ① 同上,第23页。
    ② 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中国翻译,1984,(1):2.
    ① 林少华.落花之美[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145.
    ② 傅敏编.傅雷谈翻译[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9.
    ① 林少华.落花之美[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233.
    ② 注:陶辛: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系主任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方音乐史”、“通俗音乐研究”和“音乐戏剧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西方音乐史”方向)。
    ① 傅敏编.傅雷谈翻译[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9.
    ② 同上,第9页。
    ③ 林少华.落花之美[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132.
    ① 同上,第125页。
    ② 林少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3912672.
    ① 林少华.罗生门(译本序),罗生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译序第2-6页.
    ② 林少华.夏目漱石和他的作品,心[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8:译序第3-4页.
    ① 林少华.落花之美[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211-213.
    ① 林少华.川端康成:“日本性”与“日本语性”之间,伊豆舞女[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1:译序第1页.
    ① 林少华.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180.
    ② 林少华.落花之美[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132-133.
    ③ 同上,第142页。
    ① 魏荒弩.谈译诗——答同学问,《翻译通讯》编辑部编.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1984:609.
    ② 林少华.文体的翻译和翻译的文体[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1):119.
    ② [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挪威的森林[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4.
    ① 林少华.挪威的森林(译后记),挪威的森林[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9:335.
    ② 林少华.落花之美[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142.
    ① 引自:http://www.pprd.org.cn/92/guangdong/200910/t20091030_69666.htm。"南方阅读盛典独辟蹊径,自下而上,从市场需求追寻图书创作社会潮流,根据各大实体书店、网络书店的销售数据,根据图书销售调查公司提供的专业市场调查数据、并全面引用网络阅读点击量作为参考,邀请国内知名学者组成专家顾问团和推荐委员会,对新世纪10年、以及2009年的优秀图书、优秀作家作了大量的梳理,最终推出了基于市场需求、辅以专家意见的‘南方阅读盛典’候选榜单,包含9大奖项,每个奖项分别给出20位候选图书、出版机构或作家。九大盛典榜单经过从9月11日2009南方阅读盛典启动之日正式向社会公布,征集读者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投票,到10月23日为止,近18万读者有效投票,最终票选出9大榜单20位作家和70本图书或出版机构。”
    ② 林少华.乡愁与良知[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0:232.
    ③ 注:1996年漓江出版社改版推出“村上春树精品集”,包括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寻羊冒险记》、《舞!舞!舞!》、《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和短篇小说集《象的失踪》,译者全是林少华。
    ④ 王志松.消费社会转型中的“村上现象”[J].读书,2006,(11):66.
    ① 王向远.日本文学汉译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350--351.
    ② 王成.翻译的文体与政治——“林译”文体论政之刍议[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1):124.
    ③ 赵稀方.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新时期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254.
    ① 陶振孝.关于文学翻译的思考——评林少华的文学翻译观点[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2):78.
    ② 孔明珠.我眼里的林少华[J].今日中国(中文版),2013,(2):68.
    ③ 张牧.试论林少华的“审美忠实”[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25-26.
    ④ http://f.dangdang.com/feed/9213390/10650967/.
    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36ce0010006hz.html.
    ②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1315701/.
    ③ 注:《挪威的森林》(初版2001年2月、俱乐部版2003年3月、精装版2007年3月、新版2007年7月、电影版2011年8月);《且听风吟》(初版2001年8月、俱乐部版2003年10月、新版2007年7月);《寻羊冒险记》(初版2001年8月、俱乐部版2003年10月、新版2007年7月);《奇鸟行状录》(初版2002年11月、新版2009年8月);《国境以南太阳以西》(初版2001年8月、俱乐部版2003年12月、新版2007年7月);《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初版2002年12月、俱乐部版2004年6月、新版2007年7月);《海边的卡夫卡》(初版2003年月、新版2007年7月)。另外,“俱乐部版”也称为“精装版”,由此一来《挪威的森林》有两个精装版,为避免误解,正文里分为“俱乐部版”和“精装版”。附录一中其他作品均为“精装版”而不称“俱乐部版”,在此一并说明。
    ① 林少华.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282.
    ① 林少华.《情系明天》(译者的话),情系明天[M].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2--3.
    ② 注:赖明珠:(1949年一),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农业经济系和日本千叶大学园艺学部,是村上春树作品在台湾地区的主要译者,也是引介村上作品进入台湾出版界的早期推手。
    ③ 谭建川.漫谈日本书名的中文翻译[J].日语知识,2010,(2):44.
    ④ [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且听风吟[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1.
    ① 杨炳菁.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36--138.
    ② 谭建川.漫谈日本书名的中文翻译[J].日语知识,2010,(2):44.
    ③ [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奇鸟行状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351.
    ① [美]杰·鲁宾著,冯涛译.倾听村上春树——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224.
    ① 赖明珠:http://www.cunshang.net/ook/norwood.htm.
    ① 陈志杰.文言语体与文学翻译——文言在外汉翻译中的适用性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162.
    ② 奚永吉.文学翻译比较美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976.
    ① 注:本节译例均出自《挪威的森林》,原作为1987年9月10日第1版,林译为2007年7月第1版,赖译为2003年11月第2版,正文中只标出页码。
    ① [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挪威的森林[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42.
    ① 如:「無心」、「自然」的例子。详见:高宁主编.日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83-86.
    ① [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挪威的森林[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99.
    ② 同上。
    [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挪威的森林[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121-122.
    ① 林少华.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295.
    ① 林少华.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95-96.
    ② 同上,第168页。
    ① 林少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36ce0010005qy.html.
    ② 林少华.语言之于经典化进程中的村上春树——挽救语言就是挽救文学[N].中国教育报,2007年9月27日,第7版.
    ③ 林少华.落花之美[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137.
    ① 林少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36ce00100nbsl.html.
    ② 林少华.落花之美[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224.
    ③ 注:指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海边的卡夫卡》中的页码,下同。
    ④ 宋英英.林少华与赖明珠译作语言风格的比较——以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为例[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21-22.
    ⑤ 注:指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舞!舞!舞!》中的页码,下同。
    ① 王志松.翻译、解读与文化的越境——也谈“林译”村上文学[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5):121.
    ① 《教授的名片》(2000.4.6):《由“讨日本老婆”说开去》(2003.7);《我的书房》(2003.8);《落花之美》(2003.8.12);《日本教授的个性》(2003.12.7);《我是教授吗?》(2004.2.17);《诸葛孔明热与村上春树热》(2004.2.23);《外文比中文重要》(2004.7.20);《挪威有没有森林》(2004.8.11);《大学之大大在哪里》(2004.9.21);《彼时的导师》(2004.11);《愧对自然》(2004.11.27);《我收藏的古董》(2004.12);《翻译是间谍》(2005.1.22);《当余秋雨“遇上”村上春树》(2005.4);《水泥地板下的野菊花》(2005.4.25);《警惕图像》(2005.5);《教授的银两》(2005.8.18);《书的背影》(2005.8.28);《感念流星》(2005.8);《乡关何处》(2005.9);《教师的困惑》(2005.11.9);《英语遭遇》(2005.11.25);《苦命的狗》(2006.1.18);《戏说翻译》(2006.3)
    ① 高宁.句长与翻译[J].东方翻译,2011,(3):20.
    ② 注:“一、先从口译角度看,停顿并不像笔译那样有明显的逗号、句号之分,如果不把口译记录成文,逗号、句号难以成为评价译文的根据。这时,重要的是何时停顿及停顿的次数,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听众的接受效果。二、以逗号为句长标识也符合人的生理特点。三、以逗号来计算句长,也符合人脑短时记忆的特点。四、无论是以逗号还是以句号为句长标识,在表示句子停顿这一点上,两者是相同的。五、以逗号作为句长标识,不仅可以合理地解释现有各种句长统计数据,而且也能很好地体现汉语本身的一部分特点与优势。六、对外译汉而言,以逗号作为句长标识,在理论上也更加合理,可以成为‘分译、合译、简译、意译’等翻译技巧的上位理论,改变一部分既有观念,打破某些思维定势,提高人们对翻译技巧的认识,从知其然步入知其所以然的高度。”参见:高宁:《句长与翻译》,东方翻译,2011年第3期,第21-22页。
    ③ 高宁.句长与翻译[J].东方翻译,2011,(3):21.
    ④ 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445.
    ⑤ 刘宓庆.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236.
    ⑥ 陈大康.从数理语言学看后四十回的作者——与陈炳藻先生商榷[J].红楼梦学刊,1998,(1):316.
    ① 黄忠廉等编著.译文观止·例话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9:10-11.
    ② 高宁.句长与翻译[J].东方翻译,2011(3):23.
    ③ 注:笔者统计平均句长方法:为保证统计的相对准确,笔者先将林少华文学创作转换成word文档形式,再对符号进行了置换(将句号、问号、冒号等转换为逗号,引号、书名号等置换为无符号标记),再用总字数除以符号数得出平均句长。林译平均句长统计亦采用此法。
    ① 注:合计中的符号数量是各章符号数之和,再加上每章最后一个符号(43个)得出。
    ① 马雪峰.比较翻译法之取长补短[J].日语学习,2012,(10):43.
    ② 高宁.句长与翻译[J].东方翻译,2011,(3):23.
    ① 姚殿芳、潘兆明.说“四字格”[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4):86--87.
    ② 马国凡.四字格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3、4):57.
    ③ 郭绍虞.汉语语法修辞新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15.
    ① 陈志杰.文言语体与文学翻译——文言在外汉翻译中的适用性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162--163.
    ② 唐启运.论四字格成语[J].华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3):26.
    ③ 付克诚.汉语成语与四字格[J].逻辑与语言学习,1988,(5):36.
    ④ 同上,第39页。
    ⑤ 陈志杰.文言语体与文学翻译——文言在外汉翻译中的适用性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162.
    ① 陈志杰.文言语体与文学翻译——文言在外汉翻译中的适用性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162.
    ② 李建廷.叠音词研究综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54.
    ① 周成兰.汉语叠音词的修辞功能及语用规律[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9.
    ② 同上,第80页。
    ③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78.
    ④ 周成兰.汉语叠音词的修辞功能及语用规律[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9.
    ① 刘宓庆.翻译的风格论(上)[J].外国语,1990,(1):2.
    ② 同上。
    ③ 同上,第39页。
    ① 林少华.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35-37.
    ② 林少华.文体的翻译和翻译的文体[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1):119-120.
    ③ 赖明珠:http://www.cunshang.net/book/norwood.htm.
    ④ 王成.翻译的文体与政治——“林译”文体论争之刍议[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1):124.
    ⑤ 杨炳菁.文学翻译与翻译文学——林译村上文本在中国大陆[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5):123.
    ① 林少华.村上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以语言或文体为中心[J].外国文学,2008,(4):43.
    ② 陈露.中日文体学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67.
    ② 陈露.中日文体学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68.
    ① 陈露.中日文体学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69.
    ① 注:本节译例均出自《舞!舞!舞!》,原作为1991年12月15日第1版,林译为2007年7月第1版,正文中只标出页码。
    ② 陈露.中日文体学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105.
    ③ 刘丹青.汉语是一种动词型语言——试说动词型语言和名词型语言的类型差异[J].世界汉语教学,2010,(1):3.
    ① 林少华.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36.
    ① 林少华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3912672。
    ② 林少华.文体的翻译和翻译的文体[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1):119.
    ② 林少华.落花之美[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140.
    ③ 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44.
    ④ 林少华.落花之美[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233.
    ① 同上。
    ② 林少华.文体的翻译和翻译的文体[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1):122.
    ① 王成.翻译的文体与政治——“林译”文体论争之刍议[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1):126-127.
    ② 王志松.翻译、解读与文化的越境——也谈“林译”村上文学[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5):119.
    ③ 同上,第119-120页。
    ① [日]藤井省三.村上春树の中の中国[M].东京:朝日新闻社,2007:199.
    ① [日]藤井省三.村上春树の中の中国[M].东京:朝日新闻社,2007:202.(注:藤井省三著作原文为日文,引文为笔者译,下同。)
    ① 林少华.乡愁与良知[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0:239-240.
    ① [日]藤井省三.村上春树の中国语訳——日本文化の土着化と中国本土文化の变革[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1):116.(注:藤井省三原文为日文,引文为笔者译。)
    ② 林少华.文体的翻译和翻译的文体[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1):118.
    ① 高宁.论训读法与日本人的翻译观[J].东方翻译,2011,(6):25--26.
    ② 王成.翻译的文体与政治——“林译”文体论争之刍议[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1):127--128.
    ① 王志松.翻译、解读与文化的越境——也谈“林译”村上文学[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5):120.
    ① 杨炳菁.文学翻译与翻译文学——林译村上文本在中国大陆[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5):125-126.
    ① 高宁.关于文学翻译批评的学术思考——兼与止庵先生商榷[J].东方翻译,2011,(1):5.
    ① 王志松.翻译、解读与文化的越境——也谈“林译”村上文学[J].日本学习与研究,2009,(5):121.
    ① 林璋.文本的翻译与评说——以林少华译《挪威的森林》为例[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5):114-115.
    ② 同上,第115页。
    ① 止庵.关于翻译的外行话[N].文汇读书周报,2010年12月17日刊.
    ② 高宁.关于文学翻译批评的学术思考——兼与止庵先生商榷[J].东方翻译,2011,(1):4.
    ① 林少华.文学翻译的生命在文学——兼答止庵先生[N].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3月11日刊.
    ① [日]藤井省三.村上春树の中の中国[M].东京:朝日新闻社,2007:191.
    ② 如:“台湾体验了富饶、曲折的近代,并以其体验作为引子编织出富饶的文学。在二十世纪一百年的这一时空,台湾文学因为时而以日语,时而以北京语表达台湾人的感情和逻辑论理,而更臻于成熟。我希望本书有幸能成为日本读者亲近这个国家、喜爱阅读这个国家的文学的契机。”“在长达二百一十年的清朝统治期,最后的三十年左右成为科举文化体制的成熟期;而在横跨半世纪的日本统治时期,最后的十几年成为日本语国语体制的成熟期。在民主化以前的旧国民党统治期约持续了三十余年,从后半开始北京话国语体制迈向高峰,以至今日。台湾的人们在面对诸外来政权所带来的文化政策时,以‘主体性的接纳’的方式,在各个成熟期之中酝酿台湾意识,终于在一九九○年代以后让台湾成为一民主的国民国家。”引自:[日]藤井省三著,张季琳译.台湾文学这一百年[M].台北: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24、294.译者张季琳是藤井省三指导的学生,于2000年在东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笔者对比原作与译作,译文无误。
    ③ [日]藤井省三.村上春榭の中の中国[M].东京:朝日新闻社,2007:189.
    ④ 同上、第191页。
    ① 注:指陈映真发表的批评藤井观点的文章《警戒第二轮台湾“皇民文学”运动的图谋——读藤井省三《百年来的台湾文学》:批评的笔记(一)》
    ② [日]藤井省三著,张季琳译.台湾文学这一百年[M].台北: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304-305.
    ③ 赵京华.殖民历史的叙述与文化政治[J].读书,2007,(8):27.
    ① [日]藤井省三著,张季琳译.台湾文学这一百年[M].台北: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21.
    ① 注:在谢天振主编的《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将韦努蒂的翻译理论纳入解构学派中,亦有异议。详见韦努蒂著,张景华等译,《译者的隐身——翻译史论》(代译序),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② 葛校琴.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阈——对国内归化/异化论者的一个提醒[J].中国翻译,2002,(5):34.
    ③ [美]韦努蒂著,张景华、白立平、蒋骁华主译.译者的隐形——翻译史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序言第9页.
    ①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365.
    ② [美]韦努蒂著,张景华、白立平、蒋骁华主译.译者的隐形——翻译史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序言第15页.
    ③ 同上,第9页。
    ① 王向远、陈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之争[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84.
    ② 方梦之主编.中国译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101.
    ① 高宁.关于文学翻译批评的学术思考——兼与止庵先生商榷[J].东方翻译,2011,(1):7.
    ② 同上。
    ③ 高宁.论训读法与日本人的翻译观[J].东方翻译,2011,(6):26.
    ④ 注:从《中日对译语料库》里选取36部日文作品的首尾两部分及相应译文,对总共82个对译片段进行直译分析。实例分析中,包含林少华译《情系明天》等作品。
    ① 高宁.论鲁迅直译观的语学基础[J].山东社会科学,2013,(10):79.
    ② 王向远.二十世纪中国的日本翻译文学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3.
    ③ 袁筱一.从翻译的时代到直译的时代——基于贝尔曼视域之上的本雅明[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1):93.
    ④ 高宁.关于文学翻译批评的学术思考——兼与止庵先生商榷[J].东方翻译,2011,(1):7.
    ① 潘文国.从“文章正轨”看中西译论的不同传统,张柏然、刘华文、张思结主编.中国译学:传承与创新——2008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高层论坛文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6.
    ① 唐作藩主编.中国语言文字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742.
    ② 高宁.论鲁迅直译观的语学基础[J].山东社会科学,2013,(10):78.
    ③ 同上。
    ① 注:谢建梅在文中明指译作为“2000年版”,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未出版发行任何村上译作,此处有误,应为“2001年版”。
    ② 注:施小炜在文中虽然指出有些译例“姑且就得过且过视而不见,不算是误译也罢”,不属于他所谓的“实在无法看过的‘铁’错”,但笔者还是将两者放在一起统计。
    ② 注:1968—1969年,发生在日本的学生运动。
    ① 王志松.翻译、解读与文化的越境——也谈“林译”村上文学[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5):119-120.
    ① 同上、第146页。
    ① 叶岗.迷失自我的象征性森林——《挪威的森林》赏析[J].名作欣赏,2002,(3):44.
    ① 注:部分原文有两或三种译文。
    ① 罗竹凤主编.汉语大词典[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9:1429.
    ③ 同上,第1431页。
    ④ 注:“1959年,美国借口《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将在1961年满期,企图修改为《日美协作与安全保障条约》。在国会审议这一条约时,有人对条约里‘为了维持远东地区的和平安全‘这句话里的‘远东’提出质疑,外相藤山爱一郎当时答复说:‘以日本为中心,菲律宾以北,中国大陆一部分,苏联的太平洋沿海部分。’这种解释让日本人和亚洲人想起了15年前的‘大东亚共荣圈’,这到底是在修改《日美安保条约》还是在为再次侵略亚洲而铺路?当时的岸信介内阁利用在众议院的多数席位而在1960年5月19日强行表决通过了这个条约,条约在30天后的6月19日生效。民主与和平遭到重创。面对这一情况,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在与装备精良的警察机动队战斗后,这场学生运动在国家暴力机关的强力介入下被镇压。”引自:柯子刊.村上春树文学:中国元素与暴力之间[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41.
    ② 注:施文中列举了7处“不算是误译也罢”的译例和10处“铁”错,正文中编号为笔者合计排序,非施文中的编号,下同。
    ① 施小炜.“山寨”村上春树[N].文汇读书周报,2009年2月27日版.
    ① 玖羽.克苏鲁神话简介[N].红豆,2007年6月15日,第82-83页.
    ① 施小炜.“山寨”村上春树[N].文汇读书周报,2009年2月27日刊.
    ② 注:以译者分为三种译本:张礼群译《舞吧,舞吧,舞吧》(1991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冯建新、洪虹合译《跳!跳!跳!》(1991/1992/1993年漓江出版社);林少华译《青春的舞步》(1991年译林出版社;1996年漓江出版社)、《舞!舞!舞!》(2002/2004/2007年上海译文出版社)。
    ③ 于桂玲.从《舞!舞!舞!》的三种译本谈译者的翻译态度[J].外语学刊,2010,(6):119.
    ⑤ 王志松.翻译、解读与文化的越境——也谈“林译”村上文学[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5):119.
    ① 林少华.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166-167.
    ② 林少华.乡愁与良知[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0:241-242.
    ① 陈伯鼎.林少华的翻译观及其翻译风格初探,谢桂梅、吴尚义主编.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71-172.
    ② 潘文国.从“文章正轨”看中西译论的不同传统,张柏然、刘华文、张思洁主编.中国译学:传承与创新——2008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高层论坛文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6页.
    ③ [日]河盛好藏,刘多田译.正确对待误译[J].中国翻译,1986,(3):57.
    ① 同上。
    ② 如:马红军.为赛珍珠的“误译”正名[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3).
    ③ 如:朱光潜.谈一词多译的误译[J].中国翻译,1980,(1).
    ① 潘文国.从“文章正轨”看中西译论的不同传统,张柏然、刘华文、张思洁主编.中国译学:传承与创新——2008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高层论坛文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6.
    ② 同上,第14-18页。
    ③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9.
    ④ 同上。
    ① 王成.翻译的文体与政治——“林译”文体论争之刍议[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1):124.
    ② 陆新之.属于这一代的村上春树[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1,(1):61.
    ① 曹明伦.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243.
    ① 潘文国.译学研究的哲学思考[J].中国外语,2009,(5):100.
    ② 罗新璋.中外翻译观之“似”与“等”,郭著章、李庆生著.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408.
    ① 王志松.翻译、解读与文化的越境——也谈“林译”村上文学[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5):119.
    ② 王成.翻译的文体与政治——“林译”文体论争之刍议[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1):126.
    ③ 高宁.关于文学翻译批评的学术思考——兼与止庵先生商榷[J].东方翻译,2011,(5):8.
    ④ 林少华.落花之美[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224.
    ① 林少华.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85-86.
    [1]曹明伦.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
    [2]曹顺庆等.中国古代文论话语[M].成都:巴蜀书社,2001.
    [3]陈福康.中国译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4]陈来.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5]陈露.中日文体学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6]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7]承载撰.春秋榖梁传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8]陈志杰.文言语体与文学翻译——文言在外汉翻译中的适用性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9]单继刚.翻译的哲学方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0]段峰.文化视野下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11]唐作藩主编.中国语言文字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
    [12]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3]方梦之主编.译学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14]方梦之主编.中国译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15]冯庆华主编.文体翻译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6]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7]傅敏编.傅雷谈翻译[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
    [18]高宁主编.日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9]葛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20]郭凤岭编.译书记[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
    [21]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2]郭绍虞.汉语语法修辞新探[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9.
    [23]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4]怀特[美],曹锦清等译.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5]黄忠廉等.翻译方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6]黄忠廉等编著.译文观止·例话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9.
    [27]季羡林.季羡林谈翻译[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28]贾植芳,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
    [29]杰·鲁宾[美],冯涛译.倾听村上春树: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0]金景芳.《周易·系辞传》新编详解[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
    [31]林少华.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32]林少华.落花之美[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
    [33]林少华.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0.
    [34]林少华.乡愁与良知[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0.
    [35]林少华.落花之美[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3.
    [36]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7]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8]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9]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40]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41]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42]刘世生、朱瑞青.文体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3]刘熙载撰,袁津琥校注.艺概注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4]刘勰著,龙必锟译注.文心雕龙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45]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6]罗竹凤主编.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9.
    [47]马红军.从文学翻译到翻译文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8]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订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49]孟昭毅,李载道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0]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
    [51]潘文国.字本位与汉语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2]潘文国.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思考[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53]庞秀成.翻译的文化视角与辨证思维[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54]任法融.道德经释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55]上海译文出版社编.作家谈译文[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56]邵璐.文学中的模糊语言与翻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57]史铁生.病隙碎笔[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8]释慧皎.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9]释慧皎著,汤用彤校注.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0]索绪尔[瑞士],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1]谭载喜.翻译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62]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3]唐秀连.僧肇的佛学理解与格义佛教[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
    [64]藤井省三[日],张季琳译.台湾文学这一百年[M].台湾: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
    [65]童庆炳.童庆炳谈文体创造[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66]王秉钦,王颉.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第二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67]王东风.连贯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68]王充著,张宗祥校注,郑绍昌标点.论衡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69]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70]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1]王宏印.新译学论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72]王宏志.翻译与文学之间[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3]王栻主编.严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4]王锡荣.名家讲解郑板桥诗文[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9.
    [75]王向远.二十世纪中国的日本翻译文学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6]王向远,陈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之争[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
    [77]王向远.比较文学学科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78]王向远.东方文学译介与研究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79]王向远.翻译文学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80]王向远.日本文学汉译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81]王向远.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82]韦努蒂[美],张景华、白立平、蒋骁华主译.译者的隐身——翻译史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83]吴志杰.中国传统译论专题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84]奚永吉.文学翻译比较美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85]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86]谢天振.译介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7]谢天振.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88]许钧等.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89]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0]杨炳菁.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91]杨丽华.中国近代翻译家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92]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93]俞仁良译注.礼记通译[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94]袁新.文学翻译审美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95]岳山岳.六书与中国传统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
    [96]张少康主编.中国历代文论精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7]张思洁.中国传统译论范畴及体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98]张新华.汉语语篇句的指示结构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99]赵稀方.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新时期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100]郑玄注,贾公彦疏,彭林整理.周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01]钟基,李先银,王身刚译注.古文观止[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02]庄辉明,章义和撰.颜氏家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03]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04]朱一凡.翻译与现代汉语的变迁(1905—1936)[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105]朱志瑜,朱晓农.中国佛经译论选辑评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06]柴田腾二.村上春树と夏目漱石——二人の国民作家ガ描ぃた[M].东京:祥伝社,2011.
    [107]村上春树、柴田元幸.翻訳夜话[M].东京:文藝春秋,2000.
    [108]芳賀徹.翻訳と日本文化[M].东京:山川出版社,2000.
    [109]広田紀子.翻訳論:言葉は国境を越ぇゐ[M].东京:上智大学,2007.
    [110]森田良行、松木正惠.日本语表现文型[M].东京:ァルク,1989.
    [111]山口昭男.翻訳者の仕事[M].东京:岩波害店,2006.
    [112]藤井省三.村上春树の中の中国[M].东京:朝日新闻社,2007.
    [113]《翻译通讯》编辑部编.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114]《翻译通讯》编辑部编.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115]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文学研究室编.日本文学翻译论文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116]刘靖之主编.翻译论集[C].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
    [117]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18]史忠义、辜正坤主编.国际翻译学新探[C].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119]王精诚、侯仁峰主编.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论文集[C].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120]谢桂梅、吴尚义主编.语言与文学研究(第四辑)[C].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121]谢天振主编.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122]张柏然、刘华文、张思洁主编.中国译学:传承与创新——2008中国翻译理论研究高层论坛文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123]张柏然、许钧编.翻译论集[C].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
    [124]张柏然、许钧主编.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25]陈彪.鲁迅日化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126]柯子刊.村上春树文学:中国元素与暴力之间[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0.
    [127]林元彪.文章学视野下的林译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128]宋英英.林少华与赖明珠译作语言风格的比较——以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为例[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0.
    [129]孙立春.中国的日本近现代小说翻译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
    [130]汪东萍.佛典汉译传统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131]张牧.试论林少华的“审美忠实”[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132]陈大康.从数理语言学看后四十回作者——与陈炳藻先生商榷[J].红楼梦学刊,1998,(1):293-318.
    [133]陈良运.中国古代文章学二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65-71.
    [134]道安.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9:25.
    [135]道安.鞞婆沙序,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7.
    [136]傅雷.《高老头》重译本序,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623-624.
    [137]傅雷.翻译经验点滴,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692-696.
    [138]付克诚.汉语成语与四字格[J].逻辑与语言学习,1988,(5):36-39.
    [139]高宁.关于文学翻译批评的学术思考——兼与止庵先生商榷[J].东方翻译,2011,(1):4-8.
    [140]高宁.句长与翻译[J].东方翻译,2011,(3):20-24.
    [141]高宁.论训读法与日本人的翻译观[J].东方翻译,2011,(6):22-28.
    [142]高宁.论鲁迅直译观的语学基础[J].山东社会科学,2013,(10):75-88.
    [143]高圣兵,刘莺.“格义”:思想杂合之途[J].外语研究,2006,(4):52-56.
    [144]葛校琴.当前归化/异化翻译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阈——对国内归化/异化论者的一个提醒[J],中国翻译,2002.(5):32-35.
    [145]辜正坤.当代翻译学建构理路略论——《文学翻译学》序[J].中国翻译,2001,(1):9-13.
    [146]贺麟.论翻译,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517-523.
    [147]河盛好藏[日],刘多田译.正确对待误译[J].中国翻译,1986,(3):57.
    [148]胡伟希.“格义”与“会通”:论严复的诠释学[J].学术月刊,2002,(11):19-24.
    [149]鸠摩罗什.为僧睿论西方辞体,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4.
    [150]孔明珠.我眼里的林少华[J].今日中国(中文版),2013,(2):68.
    [151]李建廷.叠音词研究综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54-157.
    [152]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40-46.
    [153]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95-110.
    [154]林少华.电视剧翻译特点浅议——翻译日本电视连续剧《命运》的点滴体会[J].中国翻译,1985,(11):19-22.
    [155]林少华.暴力是打开日本的钥匙——读杰·鲁宾《倾听村上春树》[J].中国图书评论,2006,(12):82-84.
    [156]林少华.村上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以语言或文体为中心[J].外国文学,2008,(4):40-45.
    [157]林少华.文体的翻译和翻译的文体[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1):118-123.
    [158]林语堂.论翻译,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491-507.
    [159]林璋.文本的翻译与评说——以林少华译《挪威的森林》为例[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5):109-115.
    [160]刘丹青.汉语是一种动词型语言——试说动词型语言和名词型语言的类型差异[J].世界汉语教学,2010,(1):3.
    [161]刘宓庆.翻译的风格论(上)[J].外国语,1990,(1):1-5.
    [162]刘宓庆.翻译的风格论(下)[J].外国语,1990,(2):51-62.
    [163]刘重德.关于建立翻译学的一些看法[J].外国语,1995,(2):27-31.
    [164]陆新之.属于这一代的村上春树[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1,(1):61-63.
    [165]罗新璋.中外翻译观之“似”与“等”,郭著章、李庆生著.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408.
    [166]罗新璋.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20.
    [167]马国凡.四字格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3、4):51-58.
    [168]马雪峰.比较翻译法之取长补短[J].日语学习,2012,(10):43-44.
    [169]潘文国.从“文章正轨”看中西译论的不同传统,张柏然、刘华文、张思洁主编.中国译学:传承与创新——2008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高层论坛文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9.
    [170]潘文国.译学研究的哲学思考[J].中国外语,2009,(5):98-105.
    [171]庞秀成.译论以形式/内容收编中国学术活动的反思[J].中国翻译,2011,(3):5-10.
    [172]钱钟书.翻译术开宗明义,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0-33.
    [173]钱钟书.林纾的翻译,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774-805.
    [176]谭建川.漫谈日本书名的中文翻译[J].日语知识,2010(2):43-44.
    [177]唐启运.论四字格成语[J].华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3):26-35.
    [178]陶振孝.关于文学翻译的思考——评林少华的文学翻译观点[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2):78-81.
    [179]藤井省三[日].村上春树の中国语訳——日本文化の土着化と中国本土文化の变革[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1):111-117.
    [180]王成.翻译的文体与政治——“林译”文体论争之刍议[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1):124-128.
    [181]汪东萍,傅勇林.回归历史:解读佛经翻译的文质之争[J].外语教学,2010,(2):97-100.
    [182]汪东萍,傅勇林.从头说起:佛经翻译“文质”概念的出处、演变和厘定[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4):70.
    [183]王宏印,刘士聪.中国传统译论经典的现代诠释[J].中国翻译,2002,(2):8-10.
    [184]王志松.消费社会转型中的“村上现象”[J].读书,2006,(11):63-71.
    [185]王志松.翻译、解读与文化越境——也谈“林译”村上文学[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5):117-122.
    [186]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中国翻译,1984,(1):2-6.
    [187]魏荒弩.谈译诗——答同学问,《翻译通讯》编辑部编.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1984:609.
    [188]严复.《天演论》译例言,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02-204.
    [189]杨炳菁.文学翻译与翻译文学——林译村上文本在中国大陆[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5):123-128.
    [190]彦琮.辩正论,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60-63.
    [191]杨建新.“中国”一词和中国疆域形成再探讨[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2):1-8.
    [192]杨廷福.略论玄奘在中国翻译史上的贡献,罗新璋、陈应年编.翻译论集(修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73-87.
    [193]姚殿芳,潘兆明.说“四字格”[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4):86-94.
    [194]叶岗.迷失自我的象征性森林——《挪威的森林》赏析[J].名作欣赏,2002,(3):43-46.
    [195]于桂玲.从《舞!舞!舞!》的三种译本谈读者的翻译态度[J].外语学刊,2010,(6):117-120.
    [196]袁筱一.从翻译的时代到直译的时代——基于贝尔曼视域之上的本雅明[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1):89-95.
    [197]张春宁,张立新.“随笔”今昔谈——兼论散文的家族构成[J].文艺评论,1998,(4):42-47.
    [198]张德让.翻译会通研究:从徐光启到严复[J].外语教学,2011,(6):96-99.
    [199]赵京华.殖民历史的叙述与文化政治[J].读书,2007,(8):24-33.
    [200]赵巍.中国传统译论中的“意识形态”[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3):69-89.
    [201]周成兰.汉语叠音词的修辞功能及语用规律[J].湖北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8-83.
    [202]朱健平.关于翻译研究各流派分类的现状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74.
    [203]朱志瑜.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神化说”(前期)[J].中国翻译,2001,(2):3-8.
    [204]慧远.林少华的夜雨灯[N].深圳商报,2013年12月16日.
    [205]玖羽.克苏鲁神话简介[N].红豆,2007年6月15日.
    [206]孔明珠.林少华的“林译”世界[N].文汇读书周报,2010年7月23日.
    [207]林少华.文学翻译的生命在文学——兼答止庵先生[N].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3月11日.
    [208]林少华.语言之于经典化进程中的村上春树——挽救语言就是挽救文学[N].中国教育报,2007年9月27日.
    [209]施小炜.“山寨”村上春树[N].文汇读书周报,2009年2月27日.
    [210]止庵.关于翻译的外行话[N].文汇读书周报,2010年12月17日.
    [211]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中日对译语料库》光盘版
    [212]村上森林:http://www.cunshang.net/
    [213]赖明珠:http://ww.cunshang.net/book/norwood.htm
    [214]林少华新浪微博:http://blog.sina.com.cn/linshaohua
    [215]青空文库:http://www.aozora.gr.jp/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