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日学生与直隶省教育近代化(1896-1928)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世纪后期,遭受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的清政府,掀起了一场大规模学习西方的改革运动,即洋务运动。这是一场以救亡图存为目的,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以师夷长技为主要内容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即是开展新式教育,谋求教育近代化。但是,同整个洋务运动一样,由于存在着重器物不重原理,涉局部不涉全局,改做法不改制度等严重缺陷,这一时期的教育发展仍然缓慢。与之相适应,直隶省的教育近代化也是不完善和缓慢的。
     直隶省近代教育的真正大发展肇始于甲午战争之后。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惨败,举国震惊,朝野上下均认识到日本明治维新的巨大成功,认为要摆脱屡受欺辱的国运,必须首先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为解决这一问题,许多有识之士均把目光集中到了快速便捷的留学教育。留学的目的地,也因甲午战争的震惊由以前赴欧美为主转为以日本为主。直隶省地处京畿、拱卫京师的地理位置和职责使其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国各省选派学生留日的排头兵。为促进教育近代化的快速发展,直隶省很早就向日本派出了军事、法政、师范等科的留学生。在直隶省的带领下,全国迅速掀起选派学生留学日本的热潮。
     鉴于直隶省的特殊地位,留日学生归国后,相当一部分留在直隶省供职,他们或任职于教育管理机构,或执教于各级各类学堂。在他们的大力协助下,直隶省引进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翻译了大批教育论著,创建了近代化的教育体系,采纳了先进的教育方法及手段,引用了日本的教育课程体系及教科书,教育近代化的步伐,尤其是军事、法政、师范教育近代化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凡将校之训练,巡警之编制,司法之改良,教育之普及,皆创自直隶,中央及各省或转相效法。”
     在留日学生的影响下,直隶省在教育近代化特别是军事、法政、师范教育近代化方面取得的成绩是毋庸置疑的。但另一方面直隶省教育近代化“模仿有余、创新不足”的历史局限性也是不可否认的。因此,以史为鉴,在今后的留学教育中,应将向西方学习的触角伸向科学、思想、文化的深层,不能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仅仅限于浅层的模仿,更重要的是借鉴、创新和超越,“终则驾而上之”。
During the second half of the19thcentury, after being heavily shaken by the first andsecond Opium War and Taiping Rebellion, the government of Qing Dynasty launched a largescale reform campaign—to learn from the western countries, which is known as theWesternization Movement in Chinese history. It was a reform that desperately aimed at thesurvival of the Chinese nation by learning advanced technologies from the western countries.One of the key components of 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was the modernization oftradi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However, as the miniature of 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itself, limited by cultural and ideological differences,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waslanguid at that time.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of Zhili Provincewas also very slow.
     The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of Zhili Province actually began after the Sino-JapaneseWar at the end of the19thcentury. The smashup shocked the whole nation, both the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started to recognize not only the difference made by the hugesuccess of Meiji Restoration, but also the fact that advanced education and rich humanresources were fundamental to fight against the western bullies. Therefore, many men ofinsight instantly realized that overseas education was an expeditious royal road to solve thisproblem. Influenced by the result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the destination of overseas studyshifted from European countries and America to Japan. Zhili Province’s adjacency to Beijingand its guarding position and responsibility determined its leading role to send overseasstudents to Japan.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Zhili Province hadbegun to send students to Japan to study strategics, law and politics, and teacher-training longtime ago. Encouraged by the example of Zhili Province, the rest of the country soon joinedthe upsurge to send overseas students to Japan.
     Given its special status, many returned overseas students to Japan were employed byZhili Province. They either worked at the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agencies or taught atvarious levels of schools. Thanks to their assistance, advance educational concepts were introduced into Zhili Province, advance educational methodology was adopted many greatworks on education were translated, which had contribut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modernized educational system in Zhili Province and enabled it to excel the other provincesin military education, law and politics education and teacher-training.“The training ofmilitary officers and police officers, the reform of the justice system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education all started from Zhili Province, then emulat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other provinc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overseas students to Japan, it can’t be doubted that ZhiliProvince had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military education, law and politics education andteacher-training. Still, the historical limitation exposed in the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processof Zhili Province can not be denied that it was a better mocker than innovator. Therefore, weshould remember the lesson this period of history taught us. That is, in contemporary overseaseducation, we should make a further and deeper study of western science, thoughts andculture. We can’t just imitate the skin-deep surface and simply borrow their ideas. It is moreimportant to use them as references, based on which we can innovate and exceed at the end.That’s our ultimate purpose.
引文
①周治华,钟毅.河北教育大事记[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10.
    ②王金霞.河北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D].保定:河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①天津图书馆.袁世凯奏议(中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598.
    ②朱有瓛,戚名绣,钱曼倩等.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32.
    ③论提学使之位置[N].大公报,1906-05-28.
    ④陈启天.近代中国教育史[M].台北:中华书局,1979:159.
    ⑤江沛.留日学生、东游官绅与直隶省的近代化进程(1900-1928)[J].史学月刊,2005(5).
    ⑥天津武备学堂,1885年由李鸿章在天津创办.
    ⑦保定军官学堂,1906年由袁世凯创办.
    ⑧直隶臬署法政学堂,1904年创办,又称直隶法律学堂,后更名为幕僚学堂.
    ⑨北洋电报学堂,1880年由李鸿章在天津创办.
    ⑩直隶农业学堂,1902年由袁世凯创办.
    11北洋医学堂,又称天津医学堂,光绪十九年(1893)由清政府接办天津医学馆(1881年伦敦传教会Maehenrie医生所办)改建而成,1915年改名天津海军医学校.
    12山海关铁路学堂,1896年由津芦铁路督办胡橘芬及北洋铁路总局总办吴调卿(兼首任学堂总办)创办.
    13天津中西学堂,1895年由盛宣怀创办,1903年更名为北洋大学堂.
    14北洋女子师范学堂,1906年由袁世凯在天津创办.
    15劝学所,1905年严修始设于直隶.
    ①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编(第10辑第93册)[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35-36,27-28.
    ②江沛.留日学生、东游官绅与直隶省的近代化进程(1900-1928)[J].史学月刊,2005(5).
    ③李华兴,陈祖怀.留学教育与近代中国[J].史林,1996(3).
    ④汪向荣.日本教习[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206.
    ⑤江沛.留日学生、东游官绅与直隶省的近代化进程(1900-1928)[M].史学月刊,2005(5).
    ①徐文霨:《跋》,沈祖宪辑录《养寿园奏议辑要》.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66:885-886.
    ②侯欣一.清末法制变革中的日本影响——以直隶为中心的考察[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5).
    ③侯欣一.清末法政变革中的日本影响——以直隶为中心的考察[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5).
    ④整理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编)第十辑所列《第一次教育统计图表》[M].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国七十二年(1983年);参见王金霞.河北与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D].保定:河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①刘宏.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中的日本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②天津图书馆.袁世凯奏议(中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581.
    ③江沛.留日学生、东游官绅与直隶省的近代化进程(1900-1928)[J].史学月刊,2005(5).
    ④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276.
    ⑤转引自汪向荣.日本教习[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211.
    ①尚小明.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49.
    ②蒋维乔.清末民初教育史料(节录).见琚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学制演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1070.
    ③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217.
    ④曾业英.蔡松坡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16.
    ⑤陈启天.近代中国教育史[M].台北:中华书局,1979:108.
    ⑥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46.
    ⑦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223.
    ①转引自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358.
    ②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355.
    ③马永斌,刘文渊.留日和留美教育对中国近代教育影响的比较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7(4).
    ①转引自杨惠萍.松本龟次郎与中国留学生教育[J].北方论丛,1994(5).
    ①田正平.中国留日学生的良师松本龟次郎[J].杭州大学学报,1985(4).
    ②[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2(译序).
    ①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540.
    ①李涛.畸性的武士道——日本的全球视角[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5.
    ②李涛.畸性的武士道——日本的全球视角[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130.
    ③李涛.畸性的武士道——日本的全球视角[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2.
    ④黄新宪.中国留学教育的历史反思[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68-69.
    ⑤《留美学生季报》.1914年第3季本.
    ⑥吴玉章.辛亥革命[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31.
    ①杨晓.中日近代教育关系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
    ②李涛.畸性的武士道——日本的全球视角[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158.
    ③梁大伟,黄定天.同途殊归之思: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再审视[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④约章成案汇览乙篇.卷三十二上.第28页.
    ①王桂.日本教育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108.
    ②刘大杰.日本民族的健康[J].日本研究,1943(2).转引自李喜所.中国留学史论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7:283.
    ③沈殿成.中国人留学日本百年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20.
    ④白皋.日本近代大陆政策评析[N].宁夏日报,2005-08-10.
    ①白皋.日本近代大陆政策评析[N].人民日报,2005-08-09.
    ②戚其章.日本大亚细亚主义探析[J].新华文摘,2004(17).
    ③转引自白皋.日本近代大陆政策评析[N].宁夏日报,2005-08-10.
    ④[日]山本四郎.1887年日本小川又次《清国征讨方略》介绍[J].抗日战争研究,1995(1).
    ⑤戚其章.走近甲午[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14.
    ①白皋.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其教训[N].宁夏日报,2004-09-16.
    ②梁启超.戊戌政变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4:1.
    ①[美]拉尔夫·尔·鲍威尔.中国军事力量的兴起(1895-1912)[M].陈泽宪,陈霞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172.
    ②日本游学指南.第1页.转引自李喜所.中国留学史论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7:285.
    ③俞祖华,赵慧峰.略论近代中国人的日本观[J],广东社会科学,2007(5).
    ④陈景磐,陈学恂.清代后期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312.
    ①陈学恂,田正平.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319.
    ②陈学恂,田正平.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320.
    ③《劝学篇》著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同年发表,美国传教士Samuel Wood Bridge将其译为英文,题目为The Only Hope of China.
    ④杨晓.中日近代教育关系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
    ⑤杨晓.中日近代教育关系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74.
    ⑥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15.
    ①罗炳良.张之洞劝学篇[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87-89.
    ②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43.
    ③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58-59.
    ①周一川.近代中国女性日本留学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62.
    ②周一川.近代中国女性日本留学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64.
    ③周一川.近代中国女性日本留学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73.
    ①太阳,1902-11-05.
    ②王晓秋.辛亥革命的世界意义.中国社会科学网,2011-10-08.
    ③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39:29.
    ④参考[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北京:三联书店,1983:44-52.
    ①黄福庆.清末留日学生[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34),1975:8.
    ②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193.
    ③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7.
    ④1896-1905年的统计数字引自[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三联书店,1983:451;1906-1911年的统计数字引自阿部洋.向日本借鉴:中国最早的近代化教育体制[M].转引自卫道治.中外教育交流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138-139.
    ①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影印本,1989:2.
    ②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66.
    ③梁启超.戊戎政变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4:133.
    ①参考沈殿成.中国人留学日本百年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66.
    ①[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19.
    ①参见中国人民政协河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河北文史资料选辑(第25辑)[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14.
    ②江沛.留日学生、东游官绅与直隶省的近代化进程(1900-1928)[J].史学月刊,2005(5).
    ③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M].上海:中华书局,1927:46.
    ①转引自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191.
    ②德宗景皇帝实录(卷476)[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274.
    ③卫道治.中外教育交流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138.
    ④李喜所.中国留学史论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7:207-208.
    ①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4:5392.
    ②参考姜新.评清末民初的留学生归国考试[J].史学月刊,2005(12).
    ①李燕朝,刘志强.清末归国留学生考试制度的形成[J].侨园,2000(5).
    ②姜新.评清末民初的留学生归国考试[J].史学月刊,2005(12).
    ③根据姜新.评清末民初的留学生归国考试[J].史学月刊,2005(12).整理而成.
    ④转引自金淑琴.清末直隶新式教育述论[J].河北学刊,1988(3).
    ①根据李喜所.清末留日学生人数小考[J].文史哲,1982(3).整理而成.
    ①参考李喜所.中国留学史论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7:210-213.整理而成.
    ①《通行各省选派游学办法》.《学部奏咨辑要》卷一,转引自李喜所.中国留学史论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7:98.
    ②明恩溥.今日之中国与美国(China and America Today).纽约,1907:213-218;转引自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98-99.
    ③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1119.
    ①小島淑男.留日学生の辛亥革命[M].東京:青木書店,1989:190-192.
    ②教育杂志.1909年第3期.第20页.
    ③杨正光,平野日出雄.松本龟次郎传[M].北京:时事出版社,1985:121.
    ①吕顺长.清末留日学生从量到质的转变——关于清末“五校特约”留学的考察[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
    ①根据沈殿成.中国人留学日本百年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185-195.整理而成.
    ②吕顺长.清末留日学生从量到质的转变——关于清末“五校特约”留学的考察[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
    ①沈殿成.中国人留学日本百年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215.
    ②[日]阿部洋.向日本借鉴:中国最早的近代化教育体制[M];[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北京:三联书店,1983:451;转引自卫道治.中外教育交流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144-145.
    ①江沛.留日学生、东游官绅与直隶省的近代化进程(1900-1928)[J].史学月刊,2005(5).
    ②江沛.留日学生、东游官绅与直隶省的近代化进程(1900-1928)[J].史学月刊,2005(5).
    ③沈殿成.中国人留学日本百年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300-301.
    ④[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88.
    ①沈殿成.中国人留学日本百年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298.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609.
    ①周一川.近代中国女性日本留学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68.
    ②中日交涉中之留日学生大会[N].时报,1915-02-21.
    ①李大钓.李大钓文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20-121、124.
    ②龚济民.郭沫若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26.
    ③张海鹏.中国留日学生与祖国的历史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1996(6).
    ①转引自刘焕明.1918年中国青年学生反对《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的斗争[J].世纪桥,2000(3).
    ②刘红云.浅析近代留日学生集体归国运动发生的原因[J].文教资料,2009(4)上旬刊.
    ③沈殿成.中国人留学日本百年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397.
    ①[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95.
    ②沈殿成.中国人留学日本百年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412.
    ①沈殿成.中国人留学日本百年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436.
    ②刘志强.百年中国史话:留学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55.
    ③转引自刘红云.浅析近代留日学生集体归国运动发生的原因[J].文教资料,2009(10).
    ①汪向荣.日本教习[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206.
    ②张海鹏.中国留日学生与祖国的历史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1996(6).
    ①[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北京:三联书店,1983:339.
    ②[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北京:三联书店,1983:52.
    ③[日]北一辉.支那革命外史(1915-1921)[M].东京:大镫阁,1921:82-83.转引自[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350.
    ④根据张海鹏.中国留日学生与祖国的历史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1996(6).进行相应整理而成.
    ①根据张海鹏.中国留日学生与祖国的历史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1996(6).相应数据整理而成.
    ②[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404.
    ③根据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辛亥革命浙江史料选辑[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95-102.整理.
    ④东方杂志,第1年第7期.
    ①参考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318-319.
    ②二见刚史.中国人日本留学史关系统计.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纪要94号,1978年3月.
    ③刘真.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1册)[M].台北:国立编译馆,1980:296.
    ④[日]阿部洋.解放前中国的人才培养与留学美国.中国近代化的历史展望.[日]霞山会,1982:86.转引自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108.
    ①周棉.中国留学生大辞典[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594、597.
    ②赵燕玲.近代留美生与留日生对中国社会影响之比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③下河边半五郎.饮冰室文集类编奥附(上)[M].东京:帝国印刷株式会社,1904:732.
    ④刘真.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1册)[M].台北:国立编译馆,1980:396.
    ①关于留学教育问题.留东学报,创刊号(1935年7月);转引自王奇生.留学与救国——抗战时期海外学人群像[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5.
    ②转引自谢长法.借鉴与融合——留美学生抗战前教育活动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44.
    ③根据[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451.整理而成.
    ①[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113.
    ①[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113-115.
    ①根据[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北京:三联书店,1983:113-115.汇总整理.
    ②孙新丽.清末民初直隶留学教育探究[D].保定: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③参考沈殿成.中国人留学日本百年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188-194、207-209.
    ①[美]拉尔夫·尔·鲍威尔.中国军事力量的兴起(1895-1912)[M].陈泽宪,陈霞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135.
    ①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1—5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8:5182.
    ①汪向荣.日本教习[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159.
    ②黄福庆.清末留日学生[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34),1975:34-35.
    ③张佩纶.拟请武科改试洋枪奏议折.涧于集奏议(卷3)[M].台北:文海出版社,1918:63-64.
    ④沈桐生.光绪政要(卷24),第7页.
    ①史全生.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6:76.
    ②沈桐生.光绪政要(卷24),第7页.
    ③沈桐生.光绪政要(卷24),第10页.
    ④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四)[M].北京:中华书局,1958:4697.
    ⑤刘真.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1册).台北:国立编译馆,1980:254.
    ①天津图书馆.袁世凯奏议(上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487.
    ②参考[澳]冯兆基.军事近代化与中国革命[M].郭太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88.
    ③中华民国开国五十周年开国文献编纂委员会.中华民国开国五十年文献第1编第8册列强侵略第1部分,第284页.
    ④黄福庆.清末留日学生[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34),1975:37.
    ①刘真.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1册)[M].台北:国立编译馆,1980:297-301.
    ②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清末新军编练沿革[M].北京:中华书局,1978:337-339.
    ③沈殿成.中国人留学日本百年史(上册)[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121-122.
    ①选派陆军学生游学章程,第四条.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清末新军编练沿革[M].北京:中华书局,1978:342.
    ③选派陆军学生游学章程,第七条.
    ④选派陆军学生游学章程,第八条.
    ①史全生.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6:160-161.
    ②史全生.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6:163.
    ③史全生.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6:203.
    ④陈瓊瑛.清季留学政策初探[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179-197.
    ①根据《清末各省官费留日学生姓名表》统计.沈云龙主编中国近代史丛刊第50辑,转引自金淑琴.清末直隶新式教育述论[J].河北学刊,1988(3).
    ②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M].上海:中华书局,1939:64.
    ①参考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印、郭荣生校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华民国留学生名簿[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7:1-56、153-159.
    ①尚小明.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105.
    ②天津图书馆.袁世凯奏议(下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1389.
    ③天津图书馆.袁世凯奏议(下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1388-1389.
    ④天津图书馆.袁世凯奏议(下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1389.
    ⑤《光绪三十二年大操阅兵处职员表》(光绪三十二年石印本).
    ⑥尚小明.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106.
    ⑦[美]拉尔夫·尔·鲍威尔.中国军事力量的兴起(1895—1912)[M].陈泽宪、陈霞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275.
    ①参考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印、郭荣生校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华民国留学生名簿[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7:57-105、159-160.
    ②李宗一.袁世凯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0:50.
    ①覃鎏钦.日本军制序.日本军制.普及书局,1906年版;转引自尚小明.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84.
    ②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M].上海:上海书店影印本,1989:258.
    ③尚小明.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86.
    ①[澳]冯兆基.军事近代化与中国革命[M].郭太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03.
    ②尚小明.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88.
    ③[美]拉尔夫·尔·鲍威尔.中国军事力量的兴起(1895-1912)[M].陈泽宪,陈霞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252.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清末新军编练沿革[M].北京:中华书局,1978:26.
    ⑤何虎生.民国十大军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96.
    ⑥内阁印铸局.宣统三年冬季职官录[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181-191.
    ①尚小明.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91.
    ①兵部档,转引自河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保定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保定陆军军官学校[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8-9.
    ②王金连.晚晴新式军事教育述论[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③钱基博.吴禄贞传.中国史学会.辛亥革命(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368.
    ④李炳之良弼印象记.辛亥革命回忆录(八)[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558-559.
    ⑤赵尔巽.清史稿(第四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7:12799.
    ①天津图书馆.袁世凯奏议(中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750.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清末新军编练沿革[M].北京:中华书局,1978:314.
    ③商务印书馆.大清光绪新法令[M].清宣统元年铅印本,第十四册,第八类,第8页.
    ④罗尔纲.晚清兵志(第五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9:47-56.
    ⑤尚小明.留日学生与清末军事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38-239.
    ①商务印书馆.大清光绪新法令[M].清宣统元年铅印本,第十四册,第八类,第1页.
    ①政府公报.1912-06-10.第41号.
    ①何虎生.民国十大军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96.
    ②天津图书馆.袁世凯奏议(下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1464.
    ③河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保定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保定陆军军官学校[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12.
    ①郑志廷,张秋山.保定陆军学堂暨军官学校史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26.
    ②郑志廷,张秋山.保定陆军学堂暨军官学校史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34.
    ③天津图书馆.袁世凯奏议(下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1320.
    ①转引自刘宏.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中的日本影响——以直隶省师范、军事学堂为例[J].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①泰晤士报,1911-10-21.转引自[澳]冯兆基.军事近代化与中国革命[M].郭太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04.
    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同学录.第九期同学录序一.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藏.
    ③政府公报.1912-06-10.第41号.
    ④政府公报.1912-10-18.第170号.
    ⑤政府公报.1912-06-18.第49号.
    ⑥河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保定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保定陆军军官学校[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211.
    ①政府公报.1912-06-10.第41号.
    ②史全生.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6:170.
    ①河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保定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保定陆军军官学校[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38.略有改动.
    ①郑志廷,张秋山.保定陆军学堂暨军官学校史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45.
    ①李宗黄.李宗黄回忆录(第二册)[M].中国地方自治学会印行,1972:44-45.
    ②任牧辛.保定军事学堂纪实[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635-646.
    ③河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保定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保定陆军军官学校[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38.
    ④河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保定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保定陆军军官学校[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39.
    ①[美]拉尔夫·尔·鲍威尔.中国军事力量的兴起(1895-1912)[M].陈泽宪,陈霞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252.
    ②王建华.论日本与晚清军事教育近代化[J].安徽史学,2004(5).
    ①天津图书馆.袁世凯奏议(下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1322.
    ①河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保定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保定陆军军官学校[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215.
    ②郑志廷,张秋山.保定陆军学堂暨军官学校史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30.
    ①万群.回忆先父万廷献在辛亥革命前后[J].湖北文史资料,1986(4).
    ②陈潮.近代留学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93.
    ①[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239.
    ②汤润琼.回忆蒋作宾先生[J].湖北文史资料,1989(4).
    ③史全生.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6:168.
    ④贾若瑜.中国军事教育通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595.
    ①《游学译编》第6期.
    ②《浙江潮》第7期.
    ③邓红.论保定军校与“保定军校生现象”[J].民国档案,1999(4).
    ④郑志廷,张秋山.保定陆军学堂暨军官学校史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00.
    ⑤史全生.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6:171
    ①贾若瑜.中国军事教育通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596.
    ①郑志廷,张秋山.保定陆军学堂暨军官学校史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28-329.
    ②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革命史回忆录(第三辑)[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17.
    ③郑志廷,张秋山.保定陆军学堂暨军官学校史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30.
    ①郑志廷,张秋山.保定陆军学堂暨军官学校史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84.
    ②参考王华玲,赵颖霞,李中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与中国近代军事教育[J].教育评论,2011(1).
    ③李金铮.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J].近代史研究,1995(1).
    ④贾若瑜.中国军事教育通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597.
    ①郑志廷,张秋山.保定陆军学堂暨军官学校史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85.
    ②徐平.保定军校与保定系[J].文史精华,2005.S1.
    ③参考徐平.保定军校与保定系[J].文史精华,2005.S1.
    ①郑志廷,张秋山.保定陆军学堂暨军官学校史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36.
    ②黄友岚.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M].北京:档案出版社,1992:329.
    ③徐平.保定军校与“保定系”[J].文史精华,2005.S1.
    ④任牧辛,任方明,刘志强.保定军事学堂纪实[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72.
    ①王建.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86.
    ②丁相顺.晚清赴日法政留学生与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再思考[J].金陵法律评论,2001(1).
    ①康有为《进呈日本明治变政考序》(光绪二十四年一月,1898年1月).
    ②《至江宁刘制台保定袁制台》,《张文襄公全集》,卷一百七十八,电牍57.
    ③沈家本.历代刑法考:附寄移文存(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5:2242.
    ④梁启超.变法通议.载饮冰室文集卷2,第61-64页.
    ⑤孙晓楼.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15.
    ①转引自姚琦.清末赴日法政留学教育及其影响[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②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全编(第四册)[M].上海:广益书局,1948:58.
    ③东方杂志.第一年(1904年)第五期.
    ④参考王建.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00.
    ⑤秋瑾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2:42.
    ⑥杨诒徵.中国文化史(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893.
    ①陈学恂,田正平.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29.
    ②陈学恂,田正平.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386.
    ③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220.
    ④学部奏准自费游学生考入官立高等以上实业学堂补给官费办法折.学部官报,1909-2-11.
    ①参见《通行各省限制游学生并推广各项学堂电》.学部总务司编.学部奏咨辑要(卷一),宣统元年春刻.
    ②王建.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22.
    ③刘真.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3册)[M].台北:国立编译馆,1980:1003.
    ④转引自王建.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23.
    ①侯欣一.清末法制变革中的日本影响——以直隶为中心的考察[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5).
    ②何勤华.中国近代法律教育与中国近代法学[J].法学,2003(12).
    ③杨枢.奏陈兼管学务情形.载约章成案汇览卷三十二下.
    ④日本官立高等学堂收容中国学生名额及各省分认经费章程.载学部奏咨辑要卷三.
    ⑤程燎原.清末法政人的世界[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36、142.
    ⑥天津图书馆.袁世凯奏议(上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487.
    ①侯欣一.清末法制变革中的日本影响——以直隶为中心的考察[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5).
    ②天津图书馆.袁世凯奏议(下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1162.
    ③天津图书馆.袁世凯奏议(下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1162.
    ④参考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294-298.
    ⑤严修.严修东游日记[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50-51.
    ③侯欣一.清末法制变革中的日本影响——以直隶为中心的考察[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5).
    ①夏晓虹.梁启超文选(上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26.
    ②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88.
    ③汤能松.探索的轨迹——中国法学教育发展史略[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128.
    ①参见《通行各省御史乔树枏奏请各省添设法政学堂文》及附《乔树枏原片》,学部总务司编:《学部奏咨辑要》,卷1,宣统元年春刻.
    ②《通行各省限制游学生并推广各项学堂电》,学部总务司编:《学部奏咨辑要》,卷1,宣统元年春刻.
    ③参见学部:《议复浙抚奏变通部章准予私立学堂专习法政折》;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
    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763.
    ④商埠准设法政学堂.申报,1910-12-24;《学部附奏推广私立法政学堂片》,《学部奏咨辑要》,三编.
    ⑤汤能松.探索的轨迹——中国法学教育发展史略[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135.
    ⑥[美]刘伯穆.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的法律教育[J].王健译注.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9(1).
    ⑦中华民国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M].上海:开明书店,1934:143-146.
    ⑧孙晓楼.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69.
    ①姚琦.清末赴日法政留学教育及其影响[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②转引自邝良峰.留日法政学生与清末法政学堂[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5).有调整.
    ③参考程燎原.清末法政人的世界[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96-303.整理而成.
    ①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38.
    ①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906.
    ②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8.
    ③王栻.严复集(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559.
    ④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北洋大学-天津大学资料选编(一)[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3.
    ⑤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北洋大学-天津大学资料选编(一)[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4.
    ①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85.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9.
    ③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
    102.
    ④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
    199.
    ①关于直隶臬署法政学堂的设立时间意见不一,本文采用朱有瓛主编的《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下册第499-502页及汤能松著的《探索的轨迹——中国法学教育发展史略》第129页确认的时间.
    ②《学部奏派调查直隶学务员报告书》,《东方杂志》第4年第11期,“教育”,第277-278页.
    ③侯欣一.清末法制变革中的日本影响——以直隶为中心的考察[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5).
    ④直隶省法政学堂的创办日期有不同的意见,本文采用朱有瓛主编的《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下册第499-502页及汤能松著的《探索的轨迹——中国法学教育发展史略》第129页确认的时间.
    ①参考天津图书馆.袁世凯奏议(下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1357.
    ②参考天津图书馆.袁世凯奏议(下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1357-1358.
    ①汪向荣.日本教习[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80.
    ②翟海涛.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与清末的法政教育[J].社会科学,2010(7).
    ①参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44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28.
    ②天津图书馆.袁世凯奏议(下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1289.
    ①天津图书馆.袁世凯奏议(下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1289.
    ②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197.
    ③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217.
    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44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30.
    ①参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44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32-33.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44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42.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44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49.
    ①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李大钊人格风范[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9:115.
    ②造福人生[N].大公报,1909-10-27.
    ③李大钊:李大钊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76.
    ①韩延龙.中国近代警察史(上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43.
    ②黄晋祥.日本与清末警政[J].历史教学,1998(3).
    ③《北洋公牍类纂》卷九警察三.光绪丁未九月初版.第14页.
    ①沈云龙.徐世昌评传[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24.
    ②天津图书馆.袁世凯奏议(中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604.
    ③天津图书馆.袁世凯奏议(中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604.
    ④天津图书馆.袁世凯奏议(中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605.
    ①南洋官报第82册,第4、5页.
    ②王运红.关于中国近代警察教育起源于保定的历史考证[J].兰台世界,2008(11月上半期).
    ①《北洋公牍类》卷七.
    ①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天津通志(公安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118.
    ②东方杂志.第2年第10期.
    ③侯欣一.清末法制变革中的日本影响——以直隶为中心的考察[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5).
    ④中山大学孙中山研究所.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改革[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281.
    ⑤汤能松.探索的轨迹——中国法学教育发展史略[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185.
    ⑥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1辑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529.
    ⑦中山大学孙中山研究所.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改革[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266-267.
    ⑧参考东方杂志,1910年第11期;程燎原.清末法政人的世界[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各表.
    ①参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会议政务处全宗》第76号;《奏调通晓法政人员折》,《政治官报》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二日(1907年12月6日),折奏类,第42号.
    ②尚小明.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113-115.
    ③参阅谭汝谦.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7:47.
    ④燕树棠.法律教育之目的[J].法学杂志,1934(2).
    ①黄炎培.教育前途危险之现象[J].东方杂志,1913年第9卷第12号.
    ②[美]刘伯穆.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的法律教育[J].王健译注.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9(1).
    ③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二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7:100.
    ①何勤华.法科留学生与中国近代法学[J].法学论坛,2004(6).
    ②谭汝谦.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45-49.
    ③程燎原.中国近代法政杂志的兴盛与宏旨[J].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6(4).
    ①程燎原.中国近代法政杂志的兴盛与宏旨[J].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6(4).
    ②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张之洞全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9745.
    ③梁启超.变法通议[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41、146.
    ①梁启超.梁启超经典文存[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24.
    ②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4864.
    ③下河边半五郎.饮冰室文集类编奥附(上)[M].东京:帝国印刷株式会社,1904:794.
    ④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二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7:283.
    ①参考[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217.
    ②[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222.
    ③[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223-224.
    ①沈殿成.中国人留学日本百年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160.
    ②严兰绅.河北通史:清朝下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281.
    ③直说第1期.1903-02-13.
    ④直说第1期.1903-02-13.
    ⑤直说第1期.1903-02-13.
    ①转引自马骏.晚清军事揭秘[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121.
    ②程燎原.中国近代法政杂志的兴盛与宏旨[J].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6(4).
    ①张一鹏.法政杂志之趣旨[J].法政杂志,1906(1).
    ②王灏.辛亥革命时期法政杂志与西学东渐[J].北方法学,2011(5).
    ③徐建平.清末直隶地方官报的兴起及其政治表达[J].历史档案,2007(2).
    ④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43.
    ①赵炳麟.光绪大事汇鉴卷12,见赵柏严集.
    ②曹汝霖.曹汝霖一生之回忆[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0:45.
    ③尚小明.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7、142.
    ④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44.
    ⑤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462.
    ⑥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471.
    ①参阅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一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93-98.
    ②参阅资政院奏工程重要派员随同办理折.政府官报.宣统元年十二月初五日(1910-01-15),奏折类,第799号.
    ③参阅资政院奏遴保堪胜秘书长人员请先试署折.政府官报.宣统元年十二月初五日(1910年1月15日),奏折类,第799号.
    ①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M].台北:商务印书馆,1969:102.
    ②尚小明.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M].南昌:江西出版社,2003:31.
    ③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667.
    ④资料来源: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直隶谘议局筹办处文件录要.
    ⑤参阅《直隶谘议局筹办处文件录要初编》.见《顺直谘议局文牍类要》,宣统二年(1910)至民国二年(1913)天津铅印本.
    ①张朋园.立宪派的阶级背景.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3(22).
    ②尚小明.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M].南昌:江西出版社,2003:24.
    ③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M].上海:中华书局,1929:53-54.
    ④尚小明.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M].南昌:江西出版社,2003:25.
    ⑤参考尚小明.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M].南昌:江西出版社,2003:163.整理而成.
    ①芙峰.日本宪法与国会之原动力在于日本国民[J].译书汇编,1903(12).
    ②杨度.致<新民丛报>记者.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下册[M],北京:三联书店,1963:877.
    ③温世霖.昆仑旅行日记[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9.
    ④七月十三日上谕与日本明治元年、明治十四年两次敕诏之比较[N].时报,1906-10-09.
    ⑤孟森.宪政篇[J].东方杂志,1908(7).
    ①汤化龙.蕲水汤先生遗念录[M].铅印本,1919:2.
    ②梁启超.国会期限问题[N].国风报,第一年第三号,时评.
    ③梁启超.论政府阻挠国会之非[N].国风报,第一年第十七号,时评.
    ④梁启超.国家命运论[N].国风报,第一年第八号,论说.
    ①论预备立宪宜先组织政党[N].申报,1906-09-07.
    ②论政党与立宪政治之关系[N].时报,1907-03-01.
    ③论今日亟宜组织政党以促宪政之进行[N].申报,1910-04-27.
    ④与之.论中国现在之党派及将来之政党[J].新民丛报,第4年第20号(原第92期),1907年5月.
    ①上海市文管会编.康有为与保皇会.第315页.
    ②大公报,1911-10-09.
    ①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75.
    ②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152.
    ③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153.
    ④李友芝.中国近现代师范教育史资料(第1册)[M].内部资料,1983:130.
    ⑤李友芝.中国近现代师范教育史资料(第1册)[M].内部资料,1983:130.
    ①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173.
    ②参考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173.
    ③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58.
    ④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186-187.
    ①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200.
    ②刘真.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1册)[M].台北:国立编译馆,1980:271.
    ①李友芝.中国近现代师范教育史资料[M].内部资料,1983:60-62;沈小强.近现代中国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历史之回顾与反思[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②李友芝.中国近现代师范教育史资料[M].内部资料,1983:75.
    ③李友芝.中国近现代师范教育史资料[M].内部资料,1983:76.
    ④《第一次全国教育年鉴》(丙编第一):学校教育概况.上海:开明书店,1934:311.
    ⑤马啸风.中国师范教育史(1897-2000)[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3.
    ①北洋公牍类纂(二)卷10.
    ①直隶学务处.教育杂志,1904年,第一卷,文牍,第9-12页;转引自沈殿成.中国人留学日本百年
    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103-105.
    ②转引自沈殿成.中国人留学日本百年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103-105.
    ①东方杂志.第1年第7期.
    ②东方杂志.第1年第9期.
    ③各省游学汇志[J].东方杂志,第2年(1905年)第6期.
    ④各省游学汇志[J].东方杂志,第2年(1905年)第11期.
    ⑤田正平.留日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318-319.
    ⑥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404.
    ⑦河北教育厅.河北省教育概况[M].天津:百城书局,1935:24.
    ⑧参考孙新丽.清末民初直隶留学教育探究[D].保定: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9.
    ⑨参考周棉.中国留学生大辞典[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594.
    ①参考周棉.中国留学生大辞典[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594-595.
    ②教育公报.第11年第4期.
    ③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264.
    ④张之洞.奏保经济特科人才折.张文襄公全集(奏议卷56)[M].第22页.
    ⑤王国维.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J].教育世界,1906(2).
    ①汪婉.晚清直隶的查学和视学制度——兼与日本比较[J].近代史研究,2010(4).
    ②汪婉.晚清直隶的查学和视学制度——兼与日本比较[J].近代史研究,2010(4).
    ①参阅陈启天.近代中国教育史[M].台北:中华书局,1979:117.
    ②教育杂志第4卷第6号“特别记事”(1912年9月).
    ①罗森等.早期日本游记五种[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156.
    ②尚小明.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64.
    ①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M].上海:中华书局,1929:53.
    ②尚小明.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76.
    ③琚鑫圭.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实业教育师范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615、620、624.
    ④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643.
    ⑤天津图书馆.袁世凯奏议(中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581.
    ⑥马啸风.中国师范教育史(1897-2000)[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
    ①崔世昌.中国近代第一位建筑家[N].天津日报,2007-12-15.
    ②天津图书馆.袁世凯奏议(中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583.
    ①天津图书馆.袁世凯奏议(中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585.
    ②天津图书馆.袁世凯奏议(中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592.
    ①张绍祖.津门校史百汇[M].天津:天津出版社,1994:47.
    ②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376-377.
    ③李庚翔.北洋财团李士伟、李士熙兄弟[N].天津网——数字报刊,2011-6-5.
    ④天津图书馆.袁世凯奏议(下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1485.
    ⑤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天津通志·基础教育志[Z].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转引自德忠.袁世凯与清末直隶师范教育[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增刊.
    ①周德昌.康南海教育文选[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85.
    ②张之洞.劝学篇(外篇)[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128.
    ③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133.
    ④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369.
    ⑤[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233
    ①参阅《教科书之发刊情况》.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232-234.
    ②陈宝泉.陈筱庄五十自述[M].民国铅印本,第6页.
    ③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7:219.
    ④尚小明.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73.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近代天津十二大教育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291.
    ②尚小明.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56.
    ①赵尔巽.清史稿(卷107)[M].北京:中华书局,1997:3144.
    ②陈宝泉.中国近代学制变迁史[M].北平:北平文化学社,1928:72-73.
    ③徐建平.清末直隶地方官报的兴起及其政治表达[J].历史档案,2007(2).
    ④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上)[M].教育研究,1998(12).
    ⑤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332.
    ①陶行知全集(一)[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197.
    ②北京师范大学校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23.
    ③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M].台湾:文海出版社,1970:101.
    ①齐国梁.女子教育.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友会会报,1917年版.
    ②齐国梁.女子教育.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友会会报,1917年版.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近代天津十二大教育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151.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天津文史资料(第27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141.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近代天津十二大教育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169.
    ①[德]康拉德赛茨.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M].许文敏,李卡宁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83.
    ①[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19-20.
    ②[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462-463.
    ③王拱璧.东游挥汗录.1919年著者自刊.
    ④梁启超.梁启超政论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43-44.
    ①留美学生季报.1914年第三季.
    ②胡汉民.胡汉民自传[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7:14.
    ③留美学生季报.1914年第三季.
    ④邓小平于1978年3月18日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⑤谢俊美.校邠庐抗议[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198.
    ①白吉庵.胡适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9、22、38.
    ②白吉庵.胡适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0.
    ①江沛.留日学生、东游官绅与直隶省的近代化进程(1900-1928)[J].史学月刊,2005(5).
    ②徐文霨:《跋》,沈祖宪辑录《养寿园奏议辑要》.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66:885-886.
    ③天津图书馆.袁世凯奏议(中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598.
    ④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下册)[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1989:838-840.
    ①参考郑志廷,张秋山.保定陆军学堂暨军官学校史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河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保定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保定陆军军官学校[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35-36;瀚青,印录.论袁世凯在河北教育近代化中的作用[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1).有改动.
    ①侯欣一.清末法制变革中的日本影响——以直隶为中心的考察[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5).
    ②侯欣一.清末法制变革中的日本影响——以直隶为中心的考察[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5).
    ①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333.
    ②陈青之.中国教育史(第3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621.
    ③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342.
    ④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349.
    ①蒋维乔.清末民初教育史料,光华,第5卷第1期.
    ②根据[日]多贺秋五郎.近代中国教育史资料(民国编上)[M].日本学术振兴会,1973:47.整理而成;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356-357.
    ①钱穆.从整个国家教育之刷新来谈中等教育[N].大公报,1941-2-24.
    ②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278.
    ①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461.
    ②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第4册)[M].北京:中华书局,1933:196-197.
    ①汪向荣.日本教习[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206.
    ②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276.
    ③徐文霨:《跋》,沈祖宪辑录《养寿园奏议辑要》.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66:885-886.
    ④天津图书馆.袁世凯奏议(中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598.
    [1]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4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2]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贺国庆,于洪波,朱文富.外国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朱文富.日本近代职业教育发展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
    [5]李文英.模仿、自立与创新——近代日本学习欧美教育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6](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
    [7](日)阿部洋.日本与中国近代教育[M].董守义,袁闾琨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8](日)依田憙家.近代日本与中国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M].卞立强,陈生保,任清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9](日)麻生诚,天野郁夫.教育与日本现代化[M].刘付忱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10](日)永井道雄.近代化与教育[M].王振宇,张葆春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11](美)汪一驹.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M].梅寅生译.台北:台湾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1.
    [12](澳)冯兆基.军事近代化与中国革命[M].郭太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3](美)拉尔夫·尔·鲍威尔.中国军事力量的兴起(1895-1912)[M].陈泽宪,陈霞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14](德)康拉德赛茨.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M].许文敏,李卡宁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15]吴洪成.中国教育史研究(全3册)[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6]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四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17]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M].上海:中华书局,1929.
    [18]北京市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会.中日文化交流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9]陈学恂,田正平.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20]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中、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1]陈启天.近代中国教育史[M].台北:中华书局,1979.
    [22]陈旭麓.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23]程燎原.清末法政人的世界[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4]董宝良,熊贤君.从湖北看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25]董宝良.中国教育史纲(近代之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6]董守义.清代留学运动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
    [27]龚济民.郭沫若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
    [28]黄福庆.清末留日学生[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34),1975.
    [29]黄新宪.中国留学教育的历史反思[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30]黄新宪.中国留学教育问题[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31]韩天雨、张新安.百年教育回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2]金淑琴.直隶省新式教育发展概况[A].《中华文史资料文库》第17卷[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
    [33]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34]李喜所.中国留学史论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5]李喜所.辛亥革命前的留日学生运动[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上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3.
    [36]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北洋大学-天津大学资料选编(一)[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
    [37]吕顺长.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教育考察记(上、下)[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38]李涛.畸性的武士道——日本的全球视角[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
    [39]李华兴.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40]李长发.中国留学教育史萃[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2.
    [41]林子勋.中国留学教育史[M].台北:台湾华冈有限出版公司,1976.
    [42]林子勋.清代留学运动史[M].台北:台湾华冈有限出版公司,1976.
    [43]林明德.近代中日关系史[M].台北:三民书局,1983.
    [44]梁容若.中日文化交流史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5]刘培华.近代中外关系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46]刘尚勤.保定教育史料类编[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47]瞿立鹤.清末留学教育[M].台北:三民书局,1973.
    [48]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
    [49]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中、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50]尚小明.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
    [51]沈殿成.中国人留学日本百年史(上、下册)[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52]孙晓楼.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53]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54]天津图书馆.袁世凯奏议(上、中、下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55]汪向榮.中國的近代化與日本[M].台北:百川書局,中華民國七十七年.
    [56]汪向荣.中国的近代化与日本[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57]王晓秋.近代中国与日本——互动与影响[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
    [58]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
    [59]王晓秋.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60]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61]卫道治.中外教育交流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62]王奇生.留学与救国——抗战时期海外学人群像[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63]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
    [64]王桂.中日教育关系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65]河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保定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保定陆军军官学校[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66]谢长法.中国留学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67]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68]阎国华.保定近代教育史略[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2.
    [69]阎国华,安效珍.河北教育史(一、二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70]严兰绅.河北通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71]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张之洞全集(1-12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72]张彬.从浙江看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73]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M].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
    [74]张之洞.劝学篇[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75]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1990.
    [76]张海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7]钟毅,周治华.河北教育大事记[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78]周一良.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79]周治华,钟毅.河北省志·教育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5.
    [80]周棉.中国留学生大辞典[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1]朱有瓛.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82]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83]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4.
    [84](日)福泽谕吉.劝学篇[M].群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贺国庆.日本教育是怎样向外国学习的[J].日本研究,1993(1).
    [2]朱文富.日本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
    [3]朱文富.日本成人职业教育及其特点[J].日本研究,1992(2).
    [4]朱文富.日本专修学校发展的历史与现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5]朱文富,杨勇.洋务运动教育改革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比较的现实意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0).
    [6]李文英.近代日本借鉴欧美教育的过程和特点[J].日本问题研究,2004(4).
    [7]李文英.近代日本学习欧美教育经验简析[J].日本学刊,2002(1).
    [8]李文英.近代日本留学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1(3).
    [9]张海鹏.中国留日学生与祖国的历史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1996(6).
    [10]王奇生.留学生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J].东南文化,1989(1).
    [11]金保华.留日学生与近代义务教育[J].贵州文史丛刊,2002(1).
    [12]靳春泓.浅析清末留日热潮形成的原因[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13]邝良锋.留日法政学生与清末法制改革[D].成都: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4]李喜所.清末留日学生与中日文化交流[J].历史教学,1986(2).
    [15]李江源.清末自费留日学生的状况特点及历史作用[J].日本问题研究,1995(1).
    [16]李凤斌,王炜.清末中国学生留日原因初探[J].阴山学刊,1996(2).
    [17]李兰萍.晚清女生留日与辛亥革命[J].学术研究,1998(6).
    [18]李金铮.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J].近代史研究,1995(1).
    [19]李曦.近代中国人留学的动因及历史教训—以留美、留日为研究中心[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20]李树雪.晚清留学教育与近代科学的本土化[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1]廖祖耀,杨吉安.近代江西留日运动述评[J].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6(3).
    [22]陆安.传统观念的嬗变与近代留日热潮的形成[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23]刘伯穆.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的法律教育[J].王健译注.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9(1).
    [24]刘欣.试析五四时期归国留美与留日学生政治见解差异之原因[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25]刘杰辉.试论张之洞与清末留日运动[J].社会科学论坛,1999(4).
    [26]刘艳玲.近代日本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初探[J].日本问题研究,2007(1).
    [27]刘宏.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中的日本影响——以直隶省师范、军事学堂为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28]刘民山.严修与近代中国教育[J].历史教学,1994(12).
    [29]刘伟.清末四川留日学生与四川教育近代化[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0]马永斌,刘文渊.留日和留美教育对中国近代教育影响的比较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7(4).
    [31]毛俊萍,冯丽娜,杨爱芬.清末留日学生译者群体的文化取向[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32]沈小强.近现代中国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历史之回顾与反思[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3]陶士和.试论中国留日学生与晚清政局的大变动[J].北方论丛,2003(5).
    [34]田梅英.简论清末女子留日运动[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0(2).
    [35]田梅英.清末女子留日与近代女子解放[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1(1).
    [36]汤志钧.戊戌的思想启蒙和辛亥的革命风暴[J].史林,2001(2).
    [37]王广军,白雪梅.浅谈张之洞的留学教育思想与实践[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
    [38]王建华.论日本与晚清军事教育近代化[J].安徽史学,2004(5).
    [39]王奇生.留日学生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J].神州学人,1998(1).
    [40]王金连.晚清新式军事教育述论[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41]吴小龙.试析清末留日学生革命取向的形成[J].浙江社会科学,2001(6).
    [42]王忠萍.清末民初的留日学生与中国近代社会变迁[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43]夏风.清末留日教育产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及其分析[J].教育评论,1987(4).
    [44]夏敏.日本影响与郭沫若的文学道路(1914-1926)[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5]谢长法.清末女子留日与师范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4(2).
    [46]谢长法.清末的留日女学生[J].近代史研究,1995(2).
    [47]薛玉胜,杨学新.近代中国留日与留美运动比较[J].日本问题研究,1996(3).
    [48]徐志民.清末山东留日学生与近代山东的政治变革[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9]肖高林.清末民初四川的留日学生[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0]熊小欣.晚清海外修学旅游政策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51]杨东明,纪昌和.试论留日学生与中国的近代化[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52]吉安,邹云.留日生和江西教育近代化[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6(1).
    [53]杨海平,李刚.清末留日学生报刊述论[J].编辑学刊,2001(5).
    [54]姚琦.清末赴日法政留学教育及其影响[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55]赵寿莲.清末留日热潮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J].学术论坛,1997(6).
    [56]卓紫华.清末留日女学生与中国的妇女运动[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8.
    [57]张广平.汉语中的日语语汇及对汉语的影响[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4(5).
    [58]张永红.1896-1912年中国的“留日潮”及其历史作用[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59]张亚群.论清末留学教育的发展[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60]张琦.试析留日学人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J].教育史研究,2001(4).
    [61]张喆,王正茂.清末留日学生爱国活动述论[J].甘肃社会科学,2002(2).
    [62]张瑞安.留日士官生与清末民初军事现代化成败[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63]周立英.晚清留日学生与云南近代化[D].昆明: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64]周一川.清末留日学生的女性[J].历史研究,1989(6).
    [65]赵燕玲.近代留美生与留日生对中国社会影响之比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66]朱景坤.中国近代留学教育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67]朱艳.留日学生与四川近代美术教育[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8]陈麟辉.留日运动与中国现代化[J].学术月刊,1995(6).
    [69]陈九如.清末女子留日热潮的成因[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70]冯惠敏.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1862-1937)[D].保定: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71]侯欣一.清末法制变革中的日本影响——以直隶为中心的考察[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5).
    [72]刘彦波.留日学生与清末教育变革[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5(1).
    [73]蒋纯焦.近代中国留美与留日教育之比较[J].江西社会科学,2000(1).
    [1](日)実藤惠秀.中國人日本留學史稿[M].東京:日華學会,1939.
    [2](日)実藤惠秀.中国人日本留学史[M].東京:くろしぉ出版,1960.
    [3](日)阿部洋.日中教育文化交流と摩擦:戦前日本の在華教育事業[M].東京:第一書房,1983.
    [4](日)佐藤英一郎.日本の近代化と教育改革[M].東京:金子書房,1987.
    [5](日)岡益巳,深田博己.中国人留学生と日本[M].東京:白帝社,1995.
    [6](日)日華學会.留日中華学生名簿[M].東京:日華學会,1929.
    [7](日)小島淑男.留日学生の辛亥革命[M].東京:青木書店,1989.
    [8](日)白土悟.中国と日本の留学交流[M].東京:ァルク,1999.
    [9](日)佐藤三郎.中国人の見た明治日本[M].東京:東方書店,2003.
    [10](日)阿部洋.中国近代学校史研究[M].東京:福村出版株式会社,1993.
    [11](日)多賀秋五郎.中国教育史[M].東京:岩崎書店,1955.
    [12](日)多賀秋五郎.近代中国教育史資料[M].東京:日本学術振興会,1976.
    [13](日)大久保利謙.近代史史料[M].東京:吉川弘文館,1965.
    [14](日)石川松太郎.日本教育史[M].東京:玉川大学出版部,1987.
    [15](日)原田敬一.日清、日俄戰爭[M].東京:岩波書店,2007.
    [16](日)山住正己.日本教育小史[M].東京:岩波書店,1987.
    [17](日)上垣外憲一.維新の留学生[M].東京:主婦の友社,1978.
    [18](日)松本亀次郎.中華留学生教育小史[M].東京:东亞书房,1931.
    [19]Edmund S.K.Fung.The military dimension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the New Army and itsrole in the Revolution of1911[M].Vancouver: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1980.
    [20]X.P. Cong. Teachers’Schools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Chinese Nation-State(1897-1937)[M]. Vancouver: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2007.
    [21]Radhey S.Chaurasia.History of Modern China[M].New Delhi:Atlantic Publishers&Distributors,2004.
    [22]John W.Steinberg, Bruce W. Menning.The RussoJapanese War in Global Perspective: WorldWar Zero[M].Leiden:Brill Academic Press,2005.
    [23]Peter M.Worthing. A Military History of Modern China:From the Manchu Conquest toTian’anmen Square[M].Santa Barbara:Praeger Security International,2007.
    [24]Sarah C. McElroy.Transforming China through education:Yan Xiu,Zhang Boling,and theeffort to build a new school system(1901-1927)[D].Newhaven:Phd Dissertation of YaleUniversity,1996.
    [25]Benjamin A. Elman.Naval Warfare and the Refraction of China's Self-StrengtheningReforms into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Failure(1865-1895)[J].Modern AsianStudies,2004(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