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从历史的视角和劳动经济学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进行了探讨,集中研究了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考察了不同历史阶段我国人才需求的宏观背景。二是运用劳动力市场供求均衡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在总量、结构和规格方面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及其原因。三是重新审视了不同历史阶段加强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对接的改革措施及其成效。
     通过历史研究和理论分析,本论文得出了以下几点主要结论:第一,高校人才培养在规模、结构和规格上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但不同历史阶段矛盾的焦点不同。前市场经济时期矛盾的焦点是人才供给全面短缺;90年代初至扩招以前矛盾的焦点由人才数量短缺开始向人才结构和规格与劳动力市场之间错位转变;扩招以来矛盾的焦点集中在人才结构、规格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错位上。
     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规模的周期变化与经济周期变化基本吻合,但受国家政策影响显著。高校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和经济增长都呈周期变动,高校人才培养规模通常比经济增长晚一年左右到达波峰和谷底,但是前者的振幅要比后者大得多。当国家出台重大的教育政策时,高校人才培养规模的波动很大,通常在同年或一年后达到波峰或谷底。
     第三,劳动力市场分割以及由此带来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低是阻碍大学生通向西部和农村的根本原因。大学生不愿意去西部和农村就业,固然会受到就业观念的影响,但这不是根本原因。我国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劳动力市场分割,并由此产生了不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差异过大,人才在不同劳动力市场之间流动困难等问题。大学生去西部和农村就业意味着投资回报率低,成本回收困难,而且如果想返回东部和城市劳动力市场就业,必须支付巨额工作转换成本。这是阻碍大学生流向西部和农村的根本原因。因此,仅仅依靠宣传无法改变大学生集中在东部和城市就业的现状,缩小不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差距,减少劳动力市场分割,才是促进大学生通向西部和农村的根本出路。
     第四,增量改革是二十多年来加强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对接的主要改革模式。大部分改革都是以增量改革为先导,在不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的前提下进行,当增量改革达到一定程度时,再由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最终达到改革的目标。
     第五,造成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不能有效对接的原因很多,既有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原因,也有高等教育系统之外的原因。高校只能在调节人才培养规模、结构和规格上有所作为,但是无法解决由国家政策的不连续性、劳动力市场分割等带来的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不对接问题。因此,高等学校只能对人才供求的错位承担有限责任。
     针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的矛盾及其产生的原因,本论文提出以下几点改革建议:一,加强高校与企业界的联系,提高企业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二、依靠校友资源加强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调查和预测。三、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增强高校面向市场办学的意识和能力。四、下放专业设置权,提高专业设置的市场针对性。五、建立专业设置与人才供求的预报和预警机制。六、减少劳动力市场分割,促使大学生通向西部和农村。
     本论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对“对接”、“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对接”等术语的内涵和外延做了新的界定。第二,对不同历史阶段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在总量、结构、规格方面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对比研究。第三,得出了几点新的结论。
This dissertation explores the connection of talents train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labor market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and labor economics. It specially focus on the following three problems. First, it analyzes the macroscopic background of talents demand in different stages; secondly, by using the theory of labor market equilibrium between demand and supply,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and the theory of segmented labor market, it analyzes the contradictions and their reasons between quantities, structures , standards of talents trai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the requirement of labor market; finally, it re-examines the reform measures and their outcomes in strengthen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alents training and labor market.
     After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several conclusions have been drawn in this dissertation. First of all,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alents train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labor market in quantities, structures and standards have been existing for a long history, but the focus of the contradictions differ a lot in different periods. In pre-market economy period, the focus of the contradictions is that the supply of talents is scarce seriously. From early 1990s to enrollment expansion, the focus starts to change from quantity scarce severely to the confliction between structures and standards of talents train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market demand. Since the enrollment expansion, the confliction between structures and standards of talents train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market demand becomes the main focus.
     Second, the periodical changes of the scale of talents train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coincide with the changes of economy. The scale of talents train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growth change periodically. The scale of talents train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rrives to the top and bottom about one year later than economic growth, but the former’s change is much greater than the latter’s. When some important educational policy is announced, the scale of talents train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fluctuates greatly, and usually arrives to the top or bottom in the same year or one year later.
     Third, the segmentation of labor market and low return rate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is the ultimate reason which blocks talents flowing to west China and rural areas after graduation. To some extent, employment idea affects graduates’employment, but this is not the ultimate reason. For the segment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or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personal salary differ greatly, and talents can not flow from one labor market to another freely. Working in west China or rural areas means lower return rate. Once these graduates want to return eastern part of China and find a place in labor market , they have to pay a lot for this kind of job transformation. This is the main reason which prevent graduates flowing to west China and rural areas. Therefore, the situation that difficult employment for graduates in eastern China and urban areas will not be changed only by the way of encouragement. Narrowing the gap of different labor market, and reducing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are the ultimate ways to promote graduates flowing to west China and rural area.
     Fourth, increment reform is the main model to strengthen the connection of talents train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labor market in recent 20 years. Increment reform is forerunner in most reforms, which are put into practice without harming stockholders’interest. When increment reform has succeeded to some degrees, it begins to drive the deposit reform, and achieves the aim finally.
     Fifth, there are many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nnection of talents train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labor market. Some factors lies i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nd some beyond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can take some measures to adjust their scales, structures, and standards, but they can not solve the problems brought by policy non-continuity and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Therefor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hould partly answer for the non-connection of talents train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labor market.
     Aiming at the contradiction and their reasons between talents train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labor market, some advice is put forward in this dissertation. First is to strengthen the contact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with industry, and to make entrepreneurs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alents training. Secondly is to depend on the resources of schoolfellow for strengthening the investigation and forecast of labor market demand. Thirdly is to increase the degree of education resource marketization for improving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of facing market. Fourthly is to transfering the power of major setup to a lower level for improving the market pertinency of major setup. Fifthly is to establish the forecast and pre-alarm system. Sixthly is to reduce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to promote graduates flowing to west China and rural areas.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lies in the following three points: First, it gives new definition for some terms, such as“connection”,“connection of talents train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labor market”, etc. Second, it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and reasons for the problem of talents training and labor market in different periods. Finally, it draws some new conclusions .
引文
1 2003、2004、2005 年数据引自相应年份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6 年数据引自《2006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 1999 年、2000 年、2001 年就业率来自刘文.高等教育投资与毕业生供求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95。 2002 年就业率来自王虎、李晶. 2003 大学生就业窘境:就业率约70%[EB/OL]. http://dailynews.dayoo.com/content/2003-02/10,来源:21 世纪经济报道。2003 年就业率来自未名.教育部官员谈 2004 年大学生就业(实录)[EB/OL]. http://learning.sohu.com/2004/05/12。2004 年就业率来自未名.今年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好于预期就业率达 73%[EB/OL]. http://www.netbig.com/edu/n/2004/09/29,来源:人民日报,2004-09-29。2005 年就业率来自未名.中国大学生初次就业率 70%高出教育部官员预期[EB/OL]. http://www.chinaacc.com/new/2005_11/5111710063275.htm。
    3 未名. 2006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农学就业率最高[EB/OL]. http://www.enorth.com.cn 2006-07-16 ,来源:中国网。
    4教育部高校学生司.2004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EB/OL]. http://www.sina.com.cn, 2005-04-12。
    5未名.教育部:2005 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 72.6%[EB/OL].中国新闻网, http://news.tom.com,2005-12-08。
    6未名. 2006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农学就业率最高[EB/OL]. http://www.enorth.com.cn 2006-07-16 ,来源:中国网。
    7熊志翔、杨励忠、王金兴.我国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过渡与转换[J].佛山大学学报,1992,(5)。
    8 杨德广.国家调控学校,学校自主办学,市场引导培养——试论建立高等教育新的运行机制[J].江苏高教,1989,(3)。
    9 陈乃林、胡凤英.应当建立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1989,(1)。
    10康宁.论不同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运行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本质区别[J].中国高等教育,2000(15/16)。
    11 李文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下高等教育系统运行机制的本质区别[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
    12 闵维方.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14。
    13 丁小浩.我国专科与本科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相对位置和比较优势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
    
    14 蒋凯.劳动力市场视角的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改革[D].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5 岳昌君、文东茅、丁小浩.求职与起薪: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11)。
    16 谢维和.对口与适应——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两种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
    17 李锋亮、丁小浩.学用结合状况对毕业生起薪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4)。
    18 陈雪梅、卢宁.构建本科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2)。
    19 刘刚.浅谈企业人才需求与高等教育的对接[J].中国物业管理,2007,(1)。
    20 王海陆、折沂、贺淑萍.与企业对接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初探[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4)。
     21 周贝隆.对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J].上海高教研究,1991,(1)。
    22 李全生.“适度发展高等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1996,(1)。
    23 刘少雪.不宜盲目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J].高等教育研究,1998,(1)。
    24 袁连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是否速度太快,规模过大?[J].高等教育研究,1988,(3)。
    25 何作庥、兰士斌.高等教育是适度发展还是大力发展[J].上海高教研究,1998,(7)。
    26 宋振骐.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与高等教育的地位[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27 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教育与社会进步中外学者研讨会上的报告[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4)。
    28 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29 胡瑞文.高等教育应坚持适度超前和可持续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4,(13/14)。
    30 郭洁.新中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改革的历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1 纪宝成.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设置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2 林蕙青.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3 阳荣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4 纪宝成.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设置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5 林蕙青.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6 张棣.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J].学术论坛,2002,(5)。
    37 方丽.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6)。
    38 于维洋、张亚明、袁旭梅.河北省高校专业结构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1)。
    39 方明、解平、张庚家.安徽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5,(7)。
    40 郝克明、汪永铨.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41 郝克明.当代中国教育体系结构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42 文辅相.中国高等教育目标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43 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4 杨志坚.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5 黄河清、蒋晓、胡卫.来自企业界的信息——大学毕业生现状的调查[J].高等教育研究,1986,(2)。
    46 王端庆.江苏高等工程教育社会调查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1997,(2)。
    47 唐銧.关于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需求行为的研究报告[J].经济问题探索,2004,(11)。
    48 高传勇、沈延兵.社会转型期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录用标准的调查分析[J].青年探索,2005,(1)。
    49 徐小波.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的实证分析[J].理论与实践,2007,(4)。
    50 李丽晖.试论我国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1988,(4)。
    51 饶迪刚、陈海春、王胜豪. 毕业生分配制度初期改革(1985-1991)的政策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2,(3)。
    52 张秋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J].上海高教研究,1998,(4)。
    
    53 岳昌君、丁小浩.受高等教育者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54 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4)。
    55 吴克明、方芳.大学生失业现象的合理性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2)。
    56 刘文.高等教育投资与毕业生供求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57 武毅英.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教育学审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58 古广灵、胡碧容.高等农科院校毕业生择业观的变化及对策[J].佛山大学学报,1997,(4)。
    59 李家华、吴庆.2000 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2001,(3)。
    60 赖德胜、吉利.大学生择业趋向的制度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3,(7)。
    61 谢维和、王洪才.从分配到择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2 瞿振元.2000~2002 年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3 Malcolm Bee & Peter Dolton. Patterns of change in U. K graduate unemployment[J].Higher Education, 1990,(1), pp24-45。
    64 Nicholas P. Glytsos. Anticipated graduate job mismatches and higher education capacity inadequacies in Greece[J].Higher Education, 1990,(4),pp397-418。
    65 转引自文东茅.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J].高教探索,2000,(4)。
    
    66 Annette Kuhn.Current patterns of graduate employment [J].Higher Education ,1973, Spring pp271-273。
    67 C R Clark. A study of of graduate employment[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 Studies, 1973pp156-171。
    68 Malcolm Bee & Peter Dolton. Patterns of change in U. K graduate unemployment,1962-87 [J].Higher Education, 1990,(1), pp24-45。
    69 Harry E. Hodgdon.employment of 1984 wildlife graduate [J].Wildlife Society Bulltin, 1986, Alliance Communications Group, pp486-491。
    70 Richard B. Freeman.The Overeducated American [M]. Academic Press, c1976,pp1-4、186-187。
    71 Rusell W. Rumberger. The rising incidence of overeducation in the U.S. labour market, Economic of Education Review, 1981,(1), pp293-314。
    72 H. Schomburg & U.Teichler. Higher education and graduate employment in europe-Result from graduate surveys from twelve countries [M].Springer, P. O. Box 173300 AA Dordrent, the Netherland, 2006,pp105-112。
    73 [日]矢野真和著、徐国兴译.日本式雇佣制度与大学生就业[J].教育与经济,2005,(4)。
    74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教育大辞典.第 3 卷: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军事教育[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59。
    75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1426.htm。
    76 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教育大辞典.第 3 卷: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军事教育[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59。
    77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教育大辞典.第 3 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349。
    78 廖泉文.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3。
    79吕育康.非主流教育新视野——人才供给非稀缺阶段的中国教育[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110。
    80 符刚战.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经济分析——从微观到宏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4。
     81 廖泉文.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8-9。
    
    82 王通讯.人才学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2。
    83 叶忠海.人才学概论[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5。
    84 葛民.人才的本质究竟是什么[J].人才,1982,(4)。
    85 李新生.群体人才学[M].北京:红旗出版社,1988:21。
    86 王通讯、李维平.人才战略论[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15。
    87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 中国人才报告——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人才开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5。
    88 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二)[Z].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880-881。
    89 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二)[Z].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266。
    90 孙国维. 未来世界的人类住宅——到太空城去旅游[N].中国青年报,1984-03-31,(3)。
    91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二卷)[Z].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8:1300。
    92 袁伦渠.劳动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13。
    93 袁伦渠. 劳动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24。
    94 加伯利埃尔.于杰.法国高等教育战略政策:大学与现实社会的相互作用[A].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R].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法国),1995:24。
     96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5)[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
     97 蓝劲松.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简单的理论分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5)。
    98 刘文.高等教育投资与毕业生供求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13。
    99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
    100 此数字是根据 1994-2003 年《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计算而来。
    101 刘晶晶.上海规定大学生就业率须与招生计划挂钩[EB/OL].http://www.sina.com.cn, 2007-04-04, 来源:上海青年报。
    102 李锋亮.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J].复旦教育论坛,2005,(4)。
    103 Derek Bok. Beyond the Ivory Tower [M]. New York: 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word College,1982:pp50。
    104 潘懋元.高等教育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科技导报,1992,(12)。
     105未名.要取消部分现有大学本科专业?[EB/OL]. http://www.xjedunet.com,2006-10-25。
    106 刘微.高校毕业生就业解析[J].中国教育报,2001—05-31,(5)。
    
    107 [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吴珠华译.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15。
    108 陆根尧.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效应[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74。
    
    109 [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吴珠华译.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10。
    110 [美] 西奥多·W·舒尔茨著,吴珠华译.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4。
    111 [美] 西奥多·W·舒尔茨著,吴珠华译.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119。
     112 [美].加里·S·.贝克尔著,梁小民译.人力资本——特别是关于教育的理论和经验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2。
    113 Becker Gray S. Hunman Capital [M].New York: Colurbia University Press for 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inomic Research, 1964。
    114 [美]. 加里·S·.贝克尔著,梁小民译.人力资本——特别是关于教育的理论和经验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7-32。
    115 [美]. 加里·S·.贝克尔著,梁小民译.人力资本——特别是关于教育的理论和经验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57-58。
    116 [美]. 加里·S·.贝克尔著,梁小民译.人力资本——特别是关于教育的理论和经验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64。
     117 [美]. 加里·S·.贝克尔著,梁小民译.人力资本——特别是关于教育的理论和经验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186、80-122。
    118 何承金.人力资本管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43。
    
    117 [美]. 加里·S·.贝克尔著,梁小民译.人力资本——特别是关于教育的理论和经验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186、80-122。
    118 何承金.人力资本管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43。
    121 Kerr C. “The balkanization of labor markets” in Bake[M]. W. (ed) “Labor Mobility and Economic Opportunity” MIT, 1984:92-110。
    122赖德胜.分割德劳动力市场理论评述[J].经济学动态,1996,(11)。
     123 William T . Dickens and Kevin Lang,1988 “The Reemergence of segmented Labor Market Theor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y,129-134。
    124 William T . Dickens and Kevin Lang,1988 “The Reemergence of segmented Labor Market Theor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y,129-134。
    125 王雪生、宋川.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对高等教育的期望[J].高等教育研究,1992,(3)。
    126 中国乡镇企业编辑委员会编.中国乡镇企业年鉴(1978——1987)[Z].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1。
    12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四人所有,雇工 8 人以上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
    128 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编辑部. 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 1978-1998 卷[Z].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129 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编辑部. 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 1978-1998 卷[Z].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131 刘文江、周桂荣.人才需求与供给的战略选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48。
     132 迈克尔.P.多德罗.发展中国家德劳动力迁移模式和城市失业问题[A].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 8 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66。
     133迈克尔.P.多德罗.发展中国家德劳动力迁移模式和城市失业问题[A].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 8 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67。
     134此处有关毛入学率的数据转引自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139-140。
     135 牛越生主编.九十年代的中国人才资源——现状.趋势.规划.对策[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3:91-100。
    136 中央教育行政学院.高等专科教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71。
    137 牛越生.九十年代的中国人才资源——现状.趋势.规划.对策[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3:91-92。
     138 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140 牛越生. 九十年代的中国人才资源——现状、趋势、规划、对策[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3:17-18。
    141 未名.2000 年中国的教育[N].经济日报,1985-11-09,(2)。
    142 袁连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是否速度太快,规模过大?[J].高等教育研究,1988,(3)。
    143 章慧宣.从高校毕业生分配情况看高校专业调整的迫切性[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88,(5)。
    144 马荣棠、章宗礼.农业院校毕业生“分配难”的原因和对策[J].江苏高教,1989,(3)。
    145 孙翔.深化农业高校招生分配改革,努力为科教兴农做出贡献[J].高等农业教育,1992,(1)。
    
    146 [日]矢野真和著、徐国兴译.日本式雇佣制度与大学生就业[J].教育与经济,2005,(4)。
    147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1)公布的数字计算而成。
     148 饶爱京.江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视角[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05。
     149 郝克明、汪永铨.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3。
     150 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76-1992)[Z]. 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2084-2085。
    
    151 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76-1992)[Z]. 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2084-2085。
    152 中央教育行政学院.高等专科教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11。
    
    153 郝克明、汪永铨主编.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68。
    154 周贝隆主编.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国情.需求.规划.对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71。
    155 周贝隆主编.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国情.需求.规划.对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71。
    156 国家教委会计财务司.中国教育成就(统计资料)(1980—1985)[Z].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157 郝克明、汪永铨主编.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31-138。
    158 国家教委会计财务司.中国教育成就(统计资料)(1980—1985)[Z].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159 齐亮祖、刘敬发主编.高等教育结构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6:82。
    160 夏自强.改革中前进的高等学校文科教育——近十余年我国高等学校文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8-9。
    161 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76-1992)[Z]. 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2174-2175。
    162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财务司编《中国教育事业成就(统计资料)》(1980—1985)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2)。
    164 华中工学院工科本科生基本规格问题调研组.关于工科本科生基本规格的调查与建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7,(1)。
    165 闵维方.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4。
    166 杨志坚.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5-56。
    167 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财务司编.中国教育成就(统计资料)(1980——1985)[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21。
    168 转引自李曼丽、林小英.后工业时代通识教育实践——以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为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23。
    169 黄河清、蒋晓、胡卫.来自企业界的信息——大学毕业生现状的调查[J].高等教育研究,1986,(2)。
    
    170 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28。
    171 纪宝成.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设置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5。
    172 郝克明、汪永铨主编.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0。
    
    173 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 教育大辞典.第 3 卷 [Z].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20。
    174 苏渭昌.关于学分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6)。
    
    175娄延常.实行学分制于高等教育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1987.(2)。
    176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 教育大辞典.第 3 卷 [Z].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19。
    
    177 陶梅生.调整文科专业,培养“对路”优质人才[J].中国大学教育,1993,(6)。
    178 刘道玉.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181。
    179 汪海波.对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原因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7,(4)。
     180国家统计局编.国际统计年鉴(200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
     181 陈锦华主编.1998 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82。
     182 此处数据来中国电子工业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电子工业年鉴(1993、1999)[Z].电子工业出版社。
    184岳昌君、丁小浩.受高等教育者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185 岳昌君、丁小浩.受高等教育者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186岳昌君、丁小浩.受高等教育者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187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 中国人才报告——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人才开发[M].北京:人们出版社,2005:229。
    188 魏立萍.异质型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及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48。
    189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1、1992)公布的数字计算而来。
    190 欧阳锦.我国失业的根源及出路[J].江西劳动力保障,2002,(11)。
    191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 中国人才报告——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人才开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36。
    192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编.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3)[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5。
    193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 中国人才报告——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人才开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36。
    
    194 郝克明.当代中国教育体系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367。
    195 郝克明.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342-344。
     196 徐越.从社会调查看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1997,(3)。
    
    197 郝克明.当代中国教育体系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558-560。
    198 郭峰.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7,(3)。
    199 未名.我国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大幅提高[EB/OL]. http://www.tibetinfor.com.cn,2004-09-09。
    
    200 石艳玲.大连市大学生择业观的调查与分析[J].青年研究,1997,(2)。
    201 古广灵、刘碧容.高等农科院校毕业生择业观的变化及对策[J].佛山大学学报,1997,(4)。
    202 周贝隆.关于转变我国教育发展方式的思考[J].上海高教研究,1996,(3)。
    203 李连生.适度发展高等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1996,(1)。
    
    204 刘少雪.不宜盲目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J].高等教育研究,1998,(1)。
    205何祚庥.兰士斌.高等教育适度发展还是大力发展[J].上海高教研究,1998,(7)。
    206杨广云、谢作栩.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的探讨[J].上海高教研究,1997,(8)。
     207 陈学飞.高等教育系统的重构及其前景——1990 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3,(4)。
    
    208 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141。
    209 闵维方.2005-2006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5。
    
    210 夏天阳.1997 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调查[J].青年研究,1997,(12)。
    211 郝克明.当代中国教育体系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275。
     212 岳昌君、文东茅、丁小浩.求职与起薪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11)。
    213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 中国人才报告——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人才开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26。
    214谢维和、王洪才. 从分配到择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5。
    215 本德.高级技工严重短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8,(4)。
     216 刘文江、周桂荣.人才需求与供给的战略选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59。
     217王风玉.借鉴玉创新——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成长历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169。
    
    218 古广灵、胡碧容.高等农科院校毕业生择业观的变化及对策[J].佛山大学学报,1997,(4)。
    219 山东农业大学学生工作处.1990 年以来毕业生情况的调查[J].高等农业教育,1996,(6)。
    
    220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7、1997 年)公布的数据整理而成。
    221 郝克明.当代中国教育体系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277。
    222 曾培炎.1999 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M].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95-112。
    223 高建会.对纺织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调查与思考[J].青年研究,1996,(3)。
    
    224 王端庆.江苏省高等工程教育社会调查及其启示 [J].高等教育研究,1997,(2)。
    225 山东农业大学学生工作处.1990 年以来毕业生情况的调查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1996,(6)。
    226 彭厚鹏、罗五金等.对我校 1176 名本科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和质量评价[J].医学与社会,1997,(4)。
    227 赵敏强、牛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调查与对策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1999,(1)。
    228 刘晓明、陆文颐等.北京地区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1998,(1)。
     229 纪宝成.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设置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1-42。
    230 转引自曾冬梅.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演进[A].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12。
    
    231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 1949-1982 [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68。
    232 文辅相.中国高等教育目标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74-75。
     233 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37。
    234国家统计局编.国际统计年鉴(2006/2007)[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23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主编.中国产业发展报告(2005)[Z] .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5。
    23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主编.中国产业发展报告(2005)[Z] .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5。
     237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 中国民 (私) 营经济研究会主编.中国私营经济年鉴(2002-2004)[Z]. 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 2005。
     238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 中国人才报告——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人才开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16。
    239 未名.2006 年四季度全国部分人才供求情况分析[EB/OL].中国人事部网站,http://www.mop.gov.cn,2006-10-27。
     240 未名.2005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就业率 87.7%[EB/OL].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2006-03-25。
    241未名.教育部公布 2000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EB/OL]. http://www.zhongzhao.com/gaokao/article/2005-12-15/200512158422479.shtml。
    242 刘文.高等教育投资与毕业生供求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94。
    243 丁伟. 教育部宣布:2003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 70%[EB/OL]. http://www.chinanews.com.cn/n/2003-11-12/26/367738.html。 2
    44 温红彦. 今年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好于预期 就业率达 73%[EB/OL].2004-09-29 10:16:34 人民日报,http://www.dzwww.com。
    245 未名.教育部:2005 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 72.6%[EB/OL].中国新闻网, http://news.tom.com,2005-12-08。
    246 未名. 2006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农学就业率最高[EB/OL]. http://www.enorth.com.cn 2006-07-16 ,来源:中国网。
    247 丁大建、高庆波.毕业了你将去哪里——2003 年北京地区高校本科毕业和僧就业意愿调查分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4)。
    248 Rusell W. Rumberger. The rising incidence of overeducation in the U.S. labour market[J]. Economic of Education Review, 1981,(1), pp293-314。
    249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 中国人才报告——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人才开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53。
    250 李家华、吴庆.2000 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2001,(3)。
    251 赖德胜、吉利.大学生择业取向德制度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3,(7)。
    252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2004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EB/OL].http://www.sina.com.cn, 2005-04-12。
    253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 2006 年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ww.stats.gov.cn/tjgb/, 2007-02-28。
    254 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255教育部高校学生司.2004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EB/OL]. http://www.sina.com.cn, 2005-04-12。
    256未名.教育部:2005 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 72.6%[EB/OL].中国新闻网, http://news.tom.com,2005-12-08。
    257未名. 2006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农学就业率最高[EB/OL]. http://www.enorth.com.cn 2006-07-16 ,来源:中国网。
    258 周济.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周济在教育部 2005 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5-01-05。
    259 教育部:2006 年适当控制招生规模增速有明显成效[EB/OL].www.wuhaiyj.com,2007-01-24。
    260未名.高校就业率将定期公布太低高校被要求停止招生[EB/OL].http://www.sina.com.cn, 2006-10-9,来源:湖北日报。
    261 张丽辉.河北省高校明年将适当控制招生规模增长幅度[EB/OL]. http://www.jyb.com.cn,2006-12-16。
    262 咸立亭. 大力加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EB/OL]. http://www.sdada.edu.cn,2003-11-25。
    263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Z].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1151。
    264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Z].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1151
    265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2004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EB/OL].http://www.sina.com.cn, 2005-04-12。
     266未名.教育部公布 2000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EB/OL]. http://www.zhongzhao.com/gaokao/article/2005-12-15/200512158422479.shtml。
    267温红彦. 今年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好于预期 就业率达 73%[EB/OL].2004-09-29 10:16:34 人民日报,http://www.dzwww.com。 未名.教育部:2005 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 72.6%[EB/OL].中国新闻网, http://news.tom.com,2005-12-08。
    268所谓求人倍率是指劳动力市场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它表明了劳动力市场中每个岗位需求所对应的求职人数。
    269 未名.第一、二、三、四季度部分城市人才市场供求情况分析[EB/OL].中国人事部网站:http//www.mop.gov.cn,2007-03-28。
     270 周凯.硕士易求,技师难觅[EB/OL].中国青年报,http://learning.sohu.com,2003-12-07。
    271 教育部. 2003-2007 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EB/OL].www.moe.edu.cn, 2004-02-10。
    272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EB/OL]. http://www.tech.net.cn,2004-04-02。
    273 李辉.50 个示范性职教实训基地工作良好[EB/OL].htt://www.edu.cn,205-02-22。
     274教育部高校学生司.2004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EB/OL]. http://www.sina.com.cn, 2005-04-12。
    275 教育部.部分本科专业招生、在校生、毕业生情况[N].中国教育报,2005-04-30(2)。
    276 翟亚军、王文利.河北省普通高校学科建设现状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277 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7。
    278 代小琳. 教育部酝酿明后年取消部分大学本科专业[EB/OL].http://www.edu.cn,2006-07-18 08:17:53 来源:新华网。
    
    279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81-86。
    280 卢晓东、陈孝戴.高校“专业”内涵研究[J].教育研究,2002,(7)。
    281 扈中平、黄崴.论高师教育学专业的改造[J].高等教育研究,2002,(2)。
     282 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尽快缓解部分科类本专科毕业生供求矛盾的通知[EB/OL]. http://www.chinalawedu.com,2007-06-15。
     283课题组.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看高校的素质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3)。
    
    284 课题组.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看高校的素质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3)。
    285 吴晓黎、郭传骥.大学毕业生素质调查启示[J].辽宁教育研究,2003,(12)。
     286 陈至立.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专家会上的讲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3)。
    
    287 岳昌君、丁小浩.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2004,(2)。
    288 曾秀丽、王旭生、李晓颖.毕业生跟踪调查引发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4)。
    289 邓岳敏.论大众化进程中精英教育的危机——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视角[J].高教探索,2005,(5)。
    
    290 王建平.高校扩招宇质量保证[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291 罗教讲、罗忠勇.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J].中国人口科学,2001,(5)。
    292 吴晓黎、郭传骥.大学毕业生素质调查启示[J].辽宁教育研究,2003,(12)。
    293姚玉洁.一个茶壶三十个杯,研究生扩招导致师生比例失调[EB/OL].http://learning.sohu.com,2004-01-30,来源:新华社。
    294 赵庆典.对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2(1)。
    295 许玉清、李瑞雪等.对“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思考[J].石油教育,2006,(3)。
    296 未名.2005 年高考回眸:高校纷纷按大类招生[EB/OL].北京考试报,http://gaokao.chsi.com.cn,, 2006-02-08。
     297转引自曹殊.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4)。
    
    298 国家教委会计财务司.。中国教育成就(统计资料)(1980—1985)Z].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299 国家教委会计财务司.。中国教育成就(统计资料)(1980—1985)[Z].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300 2003、2004、2005 年数据引自相应年份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6 年数据引自《2006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301 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302 教育部. 2006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edu.cn, 2007-05-30。
     303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Z].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1151
    
    304 未名.上海新最低工资标准实施[EB/OL]. http://www.jobeast.com,2006-12-28。
    305 李晓平、陈相秋.厦门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为 650 元/月[N].厦门日报,2006-08-11(2)。
     306 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307 樊纲.两种改革成本与两种改革方式[A].盛洪.中国的过渡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48。
    308 康宁.转型期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变迁的基本特特征[J].复旦教育论坛,2004,(6)。
    309 1980 年数据引自饶爱京.江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第 105 页。2005年数据来自《2005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310 兰冰译.世界高等教育宣言(节选)[J].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4)。
    311 [英]玛丽.亨克尔、布瑞达.里特主编,谷贤林等译.国家、高等教育与市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21-132。
    312 周奉年、熊志翔、王金兴等.中国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4:120-121。
    313 石火学.美国高等教育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1995,(1)。
    314 陈学飞.美国高等教育的宏观调节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1990,(4)。
    315 张萍.美国高校适应就业市场的人才培养及其启示[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316 [日]《战后二十年史资料》第五卷,日本评论社 1967 年版,第 52 页,转引自梁忠义.日本教育与经济[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21。
    317 梁忠义.日本教育与经济[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22-124。
    318 胡建华.战后日本大学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244。
     319 潘懋元.高等教育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科技导报,1992,(12)。
     320 [美]厄内斯特.博耶著.美国大学生的就读经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93:238。
    321 王寰安、张兴.外国高等教育拨款模式比较分析[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2,(4)。
    322 王寰安、张兴、包海芹.中国高等教育拨款模式改革研究[J].江苏高教,2003,(2)。
    32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 人民出版社 1956:182。
    324[加]约翰.范德格拉夫编著、王承绪、张维平、徐辉等译.学术权利——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25。
    
    325 陈学飞.美国高等教育的宏观调节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1990,(4)。
    326 未名.美国社区学院投资少回报高[EB/OL]. http://www.chuguo.cn,2006-05-22。
    327 卢晓东、陈孝戴.高校“专业”内涵研究[J].教育研究,2002,(7)。
     328 杨曾宪.“上学难”“就业难”与中国高教大跃进危机[EB/OL].http:www.xsls.com,2007-01-29。
    329 蔡昉、都阳、王美艳.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64。
    330 汤耀国.人事档案改革乏力,全国至少 60 万份档案被抛弃[EB/OL]. http://www.southcn.com,2006-01-04,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1]闵维方.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纪宝成.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设置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郝克明、汪永铨.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4]郝克明.当代中国教育体系结构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5]文辅相.中国高等教育目标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6]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7]杨志坚.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刘文.高等教育投资与毕业生供求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9]武毅英.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教育学审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10]谢维和、王洪才.从分配到择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1]瞿振元.2000~2002 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2]廖泉文.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13]吕育康.非主流教育新视野——人才供给非稀缺阶段的中国教育[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14]符刚战.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经济分析——从微观到宏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15]王通讯.人才学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6]叶忠海.人才学概论[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17]李新生.群体人才学[M].北京:红旗出版社,1988。
    [18]王通讯、李维平.人才战略论[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
    [19]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 中国人才报告——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人才开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0]袁伦渠.劳动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1]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3]陆根尧.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效应[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24][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吴珠华译.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25][美].加里.S.贝克尔著,梁小民译.人力资本——特别是关于教育的理论和经验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26]何承金.人力资本管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27]刘文江、周桂荣.人才需求与供给的战略选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8]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29]牛越生主编.九十年代的中国人才资源——现状.趋势.规划.对策[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3。
    [30]中央教育行政学院.高等专科教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31]周贝隆主编.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国情.需求.规划.对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2]齐亮祖、刘敬发主编.高等教育结构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6。
    [33]夏自强.改革中前进的高校文科教育——近十余年我国高等学校文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4]曼丽、林小英.后工业时代通识教育实践——以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为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35]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6]刘道玉.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37]陈锦华主编.1998 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38]魏立萍.异质型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及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9]闵维方.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2005-2006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0]王风玉.借鉴玉创新——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成长历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41]曾培炎.1999 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42]曾冬梅.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演进[A].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43]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44]樊纲.两种改革成本与两种改革方式[A].盛洪.中国的过渡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5][英]玛丽.亨克尔、布瑞达.里特主编,谷贤林等译.国家、高等教育与市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6]周奉年、熊志翔、王金兴等.中国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4。
    [47]梁忠义.日本教育与经济[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48]胡建华.战后日本大学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50][加]约翰.范德格拉夫编著、王承绪、张维平、徐辉等译.学术权利——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51][美]厄内斯特.博耶著.美国大学生的就读经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93。
    [52]蔡昉、都阳、王美艳.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3]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4]潘晨光.中国人才发展报告(蓝皮书)(第一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5]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6]徐林清.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7]王守法.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8]王洪才.人才流动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从二级学科角度看 2001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M].海口:天马图书出版公司,2002。
    [59]马永霞.冲突与整合: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0][法]奥利维.贝尔特朗著,王晓辉译.人力资源规划:方法、经验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61]范明.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熊志翔、杨励忠、王金兴.我国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过渡与转换[J].佛山大学学报,1992,(5)。
    [2]杨德广.国家调控学校,学校自主办学,市场引导培养——试论建立高等教育新的运行机制[J].江苏高教,1989,(3)。
    [3]陈乃林、胡凤英.应当建立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1989,(1)。
    [4]康宁.论不同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运行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本质区别[J].中国高等教育,2000(15/16)。
    [5]李文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下高等教育系统运行机制的本质区别[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
    [6]丁小浩.我国专科与本科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相对位置和比较优势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
    [7]岳昌君、文东茅、丁小浩.求职与起薪: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11)。
    [8]谢维和.对口与适应——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两种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
    [9]李锋亮、丁小浩.学用结合状况对毕业生起薪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4)。
    [10]陈雪梅、卢宁.构建本科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2)。
    [11]刘刚.浅谈企业人才需求与高等教育的对接[J].中国物业管理,2007,(1)。
    [12]王海陆、折沂、贺淑萍.与企业对接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初探[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4)。
    [13]周贝隆.对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J].上海高教研究,1991,(1)。
    [14]李全生.“适度发展高等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1996,(1)。
    [15]刘少雪.不宜盲目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J].高等教育研究,1998,(1)。
    [16]袁连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是否速度太快,规模过大?[J].高等教育研究,1988,(3)。
    [17]何作庥、兰士斌.高等教育是适度发展还是大力发展[J].上海高教研究,1998,(7)。
    [18]宋振骐.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与高等教育的地位[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19]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教育与社会进步中外学者研讨会上的报告[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4)。
    [20]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21]胡瑞文.高等教育应坚持适度超前和可持续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4,(13/14)。
    [22]张棣.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J].学术论坛,2002,(5)。
    [23]方丽.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6)。
    [24]于维洋、张亚明、袁旭梅.河北省高校专业结构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1)。
    [25]方明、解平、张庚家.安徽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5,(7)。
    [26]黄河清、蒋晓、胡卫.来自企业界的信息——大学毕业生现状的调查[J].高等教育研究,1986,(2)。
    [27]张亚群.新加坡人才资源政策性开发浅析[J].华侨大学学报,1996,(1)。
    [28]唐銧.关于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需求行为的研究报告[J].经济问题探索,2004,(11)。
    [29]高传勇、沈延兵.社会转型期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录用标准的调查分析[J].青年探索,2005,(1)。
    [30]徐小波.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的实证分析[J].理论与实践,2007,(4)。
    [31]李丽晖.试论我国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1988,(4)。
    [32]饶迪刚、陈海春、王胜豪. 毕业生分配制度初期改革(1985-1991)的政策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2,(3)。
    [33]张秋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J].上海高教研究,1998,(4)。
    [34]岳昌君、丁小浩.受高等教育者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35]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4)。
    [36]吴克明、方芳.大学生失业现象的合理性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2)。
    [37]古广灵、胡碧容.高等农科院校毕业生择业观的变化及对策[J].佛山大学学报,1997,(4)。
    [38]李家华、吴庆.2000 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2001,(3)。
    [39]赖德胜、吉利.大学生择业趋向的制度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3,(7)。
    [40]文东茅.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J].高教探索,2000,(4)。
    [41][日]矢野真和著、徐国兴译.日本式雇佣制度与大学生就业[J].教育与经济,2005,(4)。
    [42]葛民.人才的本质究竟是什么[J].人才,1982,(4)。
    [43]蓝劲松.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简单的理论分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5)。
    [44]李锋亮.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J].复旦教育论坛,2005,(4)。
    [45]潘懋元.高等教育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科技导报,1992,(12)。
    [46]段钢.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人才,2003,(5)。
    [47]赖德胜.分割德劳动力市场理论评述[J].经济学动态,1996,(11)。
    [48]王雪生、宋川.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对高等教育的期望[J].高等教育研究,1992,(3)。
    [49]章慧宣.从高校毕业生分配情况看高校专业调整的迫切性[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88,(5)。
    [50]马荣棠、章宗礼.农业院校毕业生“分配难”的原因和对策[J].江苏高教,1989,(3)。
    [51]孙翔.深化农业高校招生分配改革,努力为科教兴农做出贡献[J].高等农业教育,1992,(1)。
    [52]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53]华中工学院工科本科生基本规格问题调研组.关于工科本科生基本规格的调查与建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7,(1)。
    [54]苏渭昌.关于学分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6)。
    [55]娄延常.实行学分制于高等教育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1987.(2)。
    [56]陶梅生.调整文科专业,培养“对路”优质人才[J].中国大学教育,1993,(6)。
    [57]汪海波.对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原因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7,(4)。
    [58]岳昌君、丁小浩.受高等教育者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59]欧阳锦.我国失业的根源及出路[J].江西劳动力保障,2002,(11)。
    [60]徐越.从社会调查看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1997,(3)。
    [61]郭峰.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7,(3)。
    [62]石艳玲.大连市大学生择业观的调查与分析[J].青年研究,1997,(2)。
    [63]杨广云、谢作栩.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的探讨[J].上海高教研究,1997,(8)。
    [64]陈学飞.高等教育系统的重构及其前景——1990 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3,(4)。
    [65]夏天阳.1997 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调查[J].青年研究,1997,(12)。
    [66]本德.高级技工严重短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8,(4)。
    [67]山东农业大学学生工作处.1990 年以来毕业生情况的调查[J].高等农业教育,1996,(6)。
    [68]高建会.对纺织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调查与思考[J].青年研究,1996,(3)。
    [69]王端庆.江苏省高等工程教育社会调查及其启示 [J].高等教育研究,1997,(2)。
    [70]彭厚鹏、罗五金等.对我校 1176 名本科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和质量评价[J].医学与社会,1997,(4)。
    [71]赵敏强、牛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调查与对策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1999,(1)。
    [72]刘晓明、陆文颐等.北京地区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1998,(1)。
    [73]丁大建、高庆波.毕业了你将去哪里——2003 年北京地区高校本科毕业和僧就业意愿调查分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4)。
    [74]李家华、吴庆.2000 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2001,(3)。
    [75]赖德胜、吉利.大学生择业取向德制度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3,(7)。
    [76]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77]翟亚军、王文利.河北省普通高校学科建设现状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78]扈中平、黄崴.论高师教育学专业的改造[J].高等教育研究,2002,(2)。
    [79]课题组.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看高校的素质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3)。
    [80]吴晓黎、郭传骥.大学毕业生素质调查启示[J].辽宁教育研究,2003,(12)。
    [81]陈至立.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专家会上的讲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3)。
    [82]岳昌君、丁小浩.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2004,(2)。
    [83]曾秀丽、王旭生、李晓颖.毕业生跟踪调查引发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4)。
    [84]邓岳敏.论大众化进程中精英教育的危机——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视角[J].高教探索,2005,(5)。
    [85]王建平.高校扩招宇质量保证[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86]罗教讲、罗忠勇.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J].中国人口科学,2001,(5)。
    [87]吴晓黎、郭传骥.大学毕业生素质调查启示[J].辽宁教育研究,2003,(12)。
    [88]赵庆典.对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2(1)。
    [89]许玉清、李瑞雪等.对“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思考[J].石油教育,2006,(3)。
    [90]曹殊.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4)。
    [91]康宁.转型期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变迁的基本特特征[J].复旦教育论坛,2004,(6)。
    [92]兰冰译.世界高等教育宣言(节选)[J].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4)。
    [93]石火学.美国高等教育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1995,(1)。
    [94]陈学飞.美国高等教育的宏观调节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1990,(4)。
    [95]张萍.美国高校适应就业市场的人才培养及其启示[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96]王寰安、张兴.外国高等教育拨款模式比较分析[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2,(4)。
    [97]王寰安、张兴、包海芹.中国高等教育拨款模式改革研究[J].江苏高教,2003,(2)。
    [98] 王端庆.江苏高等工程教育社会调查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1997,(2)。
    [1]孙国维.未来世界的人类住宅——到太空城去旅游[N].中国青年报,1984-03-31,(3)。
    [2]刘微.高校毕业生就业解析[J].中国教育报,2001—05-31,(5)。
    [3]周济.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周济在教育部2005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5-01-05,(1)。
    [4]李晓平、陈相秋.厦门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为 650 元/月[N].厦门日报,2006-08-11(2)。
    [5]张品方、丁家友.宁波科技园区人才招聘会传出信息——电子信息类高级人才抢手[N].浙江日报,2001-12-11(5)。
    [6] 教育部.部分本科专业招生、在校生、毕业生情况[N].中国教育报,2005-04-30(2)。
    [7] 未名.2000 年中国的教育[N].经济日报,1985-11-09,(2)。
    [8] 冯蕾.高技能人才培养“十一五”规划纲要公布[N].光明日报,2007-04-26(5)。
    [1]蒋凯.劳动力市场视角的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改革[D].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2] 林蕙青.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 阳荣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4] 郭洁.新中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改革的历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5] 饶爱京.江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 刘晶晶 . 上海规定大学生就业率须与招生计划挂钩 [EB/01].http://www.sina.com.cn, 2007-04-04, 来源:上海青年报。
    [2] 未 名 . 要 取 消 部 分 现 有 大 学 本 科 专 业 ? [EB/01]. http://www.xjedunet.com, 2006-10-25。
    [3]张伟兵.我国潜在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EB/OL].来源:经济导报,http://ping.gongwu.cn,2007-04-27。
    [4]未名.我国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大幅提高[EB/OL]. http://www.tibetinfor.com.cn,2004-09-9。
    [5] 未 名 .2006 年 四 季 度 全 国 部 分 人 才 供 求 情 况 分 析 [EB/OL]. 中 国 人 事 部 网 站 ,http://www.mop.gov.cn,2006-10-27。
    [6] 未 名 .2005 年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状 况 : 就 业 率 87.7 % [EB/OL]. 人 民 网 ,http://www.people.com.cn/,2006-03-25。
    [7] 未 名 . 教 育 部 公 布 2000 年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状 况 [EB/OL]. http://www.zhongzhao.com/gaokao/article/2005-12-15/200512158422479.shtml。
    [8] 丁 伟 . 教 育 部 宣 布 : 2003 年 全 国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率 达 70%[EB/OL]. http://www.chinanews.com.cn/n/2003-11-12/26/367738.html。
    [9]温红彦. 今年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好于预期 就业率达 73%[EB/OL].2004-09-29 10:16:34 人民日报,http://www.dzwww.com。
    [10] 未名 . 教育部: 2005 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 72.6%[EB/OL]. 中国新闻网 , http://news.tom.com,2005-12-08。
    [11] 未 名 . 2006 年 中 国 大 学 生 就 业 状 况 调 查 : 农 学 就 业 率 最 高 [EB/OL]. http://www.enorth.com.cn 2006-07-16 ,来源:中国网。
    [12] 教 育 部 高 校 学 生 司 .2004 年 全 国 普 通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基 本 情 况[EB/OL].http://www.sina.com.cn, 2005-04-12。
    [13]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 2006 年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ww.stats.gov.cn/tjgb/, 2007-02-28。
    [14] 教 育 部 高 校 学 生 司 .2004 年 全 国 普 通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基 本 情 况 [EB/OL]. http://www.sina.com.cn, 2005-04-12。
    [15] 未名 . 教育部: 2005 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 72.6%[EB/OL]. 中国新闻网 , http://news.tom.com,2005-12-08。
    [16] 教 育 部 : 2006 年 适 当 控 制 招 生 规 模 增 速 有 明 显 成 效[EB/OL].www.wuhaiyj.com,2007-01-24。
    [17]未名.高校就业率将定期公布太低高校被要求停止招生[EB/OL].http://www.sina.com.cn, 2006-10-9,来源:湖北日报。
    [18] 张 丽 辉 . 河 北 省 高 校 明 年 将 适 当 控 制 招 生 规 模 增 长 幅 度 [EB/OL]. http://www.jyb.com.cn,2006-12-16。
    [19] 咸 立 亭 . 大 力 加 强 全 国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服 务 信 息 系 统 的 建 设 [EB/OL]. http://www.sdada.edu.cn,2003-11-25。
    [20] 教 育 部 高 校 学 生 司 .2004 年 全 国 普 通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基 本 情 况[EB/OL].http://www.sina.com.cn, 2005-04-12。
    [21] 未 名 . 教 育 部 公 布 2000 年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状 况 [EB/OL]. http://www.zhongzhao.com/gaokao/article/2005-12-15/200512158422479.shtml。
    [22]未名.第一、二、三、四季度部分城市人才市场供求情况分析[EB/OL].中国人事部网站:http//www.mop.gov.cn,2007-03-28。
    [23]周凯.硕士易求,技师难觅[EB/OL].中国青年报,http://learning.sohu.com,2003-12-07。
    [24]教育部. 2003-2007 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EB/OL].www.moe.edu.cn, 2004-02-10。
    [25] 教 育 部 . 关 于 以 就 业 为 导 向 深 化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改 革 的 若 干 意 见 [EB/OL]. http://www.tech.net.cn,2004-04-02。
    [26]李辉.50 个示范性职教实训基地工作良好[EB/OL].htt://www.edu.cn,205-02-22。
    [27] 代小琳 . 教育部酝酿明后年取消部分大学本科专业 [EB/OL].http://www.edu.cn ,2006-07-18 08:17:53 新华网。
    [28]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尽快缓解部分科类本专科毕业生供求矛盾的通知[EB/OL]. http://www.chinalawedu.com,2007-06-15。
    [29]姚玉洁.一个茶壶三十个杯,研究生扩招导致师生比例失调[EB/OL].来源:新华社,http://learning.sohu.com,2004-01-30。
    [30] 未 名 .2005 年 高 考 回 眸 : 高 校 纷 纷 按 大 类 招 生 [EB/OL]. 北 京 考 试 报 ,http://gaokao.chsi.com.cn,, 2006-02-08。
    [31]教育部. 2006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edu.cn, 2007-05-30。
    [32]未名.上海新最低工资标准实施[EB/01]. http://www.jobeast.com,2006-12-28。
    [33]未名.美国社区学院投资少回报高[EB/01]. http://www.chuguo.cn,2006-05-22。
    [34] 杨 曾 宪 . “ 上 学 难 ”“ 就 业 难 ” 与 中 国 高 教 大 跃 进 危 机[EB/OL].http:www.xsls.com,2007-01-29。
    [35] 汤 耀 国 . 人 事 档 案 改 革 乏 力 , 全 国 至 少 60 万 份 档 案 被 抛 弃 [EB/OL]. http://www.southcn.com,2006-01-04,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1]Malcolm Bee & Peter Dolton. Patterns of change in U. K graduate unemployment[J].Higher Education, 1990,(1), pp24-45。
    [2]Nicholas P. Glytsos. Anticipated graduate job mismatches and higher education capacity inadequacies in Greece[J].Higher Education, 1990,(4),pp397-418。
    [3]Annette Kuhn.Current patterns of graduate employment [J].Higher Education ,1973, Spring pp271-273。
    [4]C R Clark. A study of of graduate employment[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 Studies, 1973pp156-171。
    [5]Malcolm Bee & Peter Dolton. Patterns of change in U. K graduate unemployment,1962-87 [J].Higher Education, 1990,(1), pp24-45。
    [6]Harry E. Hodgdon.employment of 1984 wildlife graduate [J].Wildlife Society Bulltin, 1986, Alliance Communications Group, pp486-491。
    [7]Rusell W. Rumberger. The rising incidence of overeducation in the U.S. labour market[J]. Economic of Education Review, 1981,(1), pp293-314。
    [8]Richard B. Freeman.The Overeducated American [M].New York San Francisco London A Subsidiary of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b, Publisherspp,pp1-4、186-187。
    [9]H. Schomburg & U.Teichler. Higher education and graduate employment in europe-Result from graduate surveys from twelve countries [M].Springer, P. O. Box 173300 AA Dordrent, theNetherland, 2006,pp105-112。
    [10] Derek Bok. Beyond the Ivory Tower [M]. New York: 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word College,1982:pp50。
    [11] Becker Gray S. Hunman Capital[M].New York: Colurbia University Press for 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inomic Research, pp1964。
    [12] William T . Dickens and Kevin Lang,1988 “The Reemergence of segmented Labor Market Theory”,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y,pp129-134。
    [13] J. B. Knight. “Job Competition, Occupational Production Functions, and Filtering Down” [J]. Oxford Economic Papers,Jul. 1979,pp187-204。
    [14] Kerr C. “The balkanization of labor markets” [M]. in Bake, W. (ed) “Labor Mobility and Economic Opportunity” MIT,1984:pp92-110。
    [1]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二)[Z].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二卷)[Z].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8:1300。
    [3] 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教育大辞典.第 3 卷: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军事教育[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R].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法国),1995。
    [5]迈克尔.P.多德罗.发展中国家德劳动力迁移模式和城市失业问题[A].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 8 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66。
    [6]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76-1992)[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7] 《高校招生》杂志编.06 全国普通高校分专业录取分数线(上、下)[Z].西藏人民出版社,2007。
    [8] 教育部计划财务司.中国教育成就(统计资料)(1949—1983)[Z].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9] 国家教委会计财务司.中国教育成就(统计资料)(1980—1985)Z].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10] 国家教委会计财务司.中国教育成就(统计资料)(1986—1990)[Z].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主编.中国产业发展报告(2005)[Z] .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5。
    [12] 全国农业办公室编.中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综合提要[Z].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13]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 中国民 (私) 营经济研究会主编.中国私营经济年鉴(2002-2004)[Z]. 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 2005。
    [14]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87-2005 年各年)[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5]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81-2005 年各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6] 国国家统计局编.国际统计年鉴(2006/2007)[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17] 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编辑委员会.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2005)[Z].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8] 中国乡镇企业年鉴编委会编.中国乡镇企业年鉴(1978-1993 各年)[Z].中国农业出版社。
    [19] 中国电子工业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电子工业年鉴(1992-2005 各年)[Z].电子工业出版社。
    [20] 中国交通年鉴社.中国交通年鉴(1992-2006 年各年)[Z]. 中国交通年鉴社。
    [21] 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992-2005 年各年)[Z]. 中国统计出版社。
    [22] 刘江主编.中西部地区开发年鉴(2000-2005 各年)[Z].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