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女性、习俗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敦煌藏经洞出土社会文书为主,充分利用敦煌石窟图像和唐五代典籍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理想和习俗之间的重合与错位、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真实境地这两个角度,对唐宋时期敦煌地区的婚姻家庭生活作了一些深入的研究。
     本文的主体由七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回顾了敦煌学领域中有关婚姻家庭生活的研究成果,指出其中的不足和尚待开发的课题。
     第二部分从图像和文献两个方面考察了敦煌百姓的婚姻思想。通过解析敦煌壁画婚礼图的具体情节,指出婚礼图所折射的真实与虚拟世界,体现了人们对理想和习俗的自我融合。敦煌文书中的婚嫁实例则反映了人们对礼法和时代潮流的自我修改和追随。这两种“自我”态度,就是唐宋时期敦煌地区根植本地又有所创新的婚姻思想的直观体现。
     第三部分以平民和归义军节度使两个阶层分别考察了敦煌地区的婚姻形制。唐宋时期的敦煌地区虽然存在着一夫一妻、一夫一妻有妾、一夫多妻、一夫多妻有妾等多种婚姻形制,不过一夫一妻制仍是当时当地婚姻形态的主流,其他婚姻形制只是作为补充形式同时存在,这一点在敦煌社会是被不同阶层所共同遵循奉守的。
     第四部分从夫妻年岁差距过大和现实生活中的妾两个方面考察了真实婚姻生活中的女性。夫妻年岁差距过大分为男比女大和女比男大两种情形,这在敦煌地区的婚姻生活中占有绝对的比例,前者更多是由男子的多娶和续娶造成;后者因缺乏实证材料,只能作一些可能的推测。民间社会妾的身世、纳妾方式与缘由并没有统一的模式,而妾在现实生活中的活动与地位,远比人们想象中的要活跃与多样。
     第五部分从家庭子女取名和非正式婚姻子女两个方面考察了敦煌社会的家庭伦理观。子女名中的诸多特点体现了父母对性别的传统区分和在此基础上寄托的不同期望。非正式婚姻子女的来源可分为婚外私生、世俗家庭收养、僧尼收养等三种情形,他们身上不仅体现了儒家伦理对子嗣传承的理想要求,也反映了人们在现实中根据客观环境所作的种种变通和调和。
     第六部分为附论,分别考察了见于敦煌文书和壁画题名中的两个名词:“新妇”与“姬”。作为女性身份的指代词,它们在长期应用中衍生了不同词义,这些扩展了的词义出现在不同语境中,指示对象就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新妇”可以有很多所属,尤其是“僧名+新妇”组合,就不能简单确定为僧人之妻;莫高窟第61窟供养人题名中的“曹延禄姬”也并不是小妾的意思。
     第七部分是结语,本文从分析、解构婚姻家庭生活中的几种现象入手,认为理想和习俗之间的重合与错位是唐宋时期敦煌地区婚姻生活的真实一面。传统婚仪和儒家伦理依然是敦煌百姓婚姻生活的指导思想,人们的行为也尽量朝这些理想的要求靠拢。在这个大前提下,人们又依据现实环境在无形中改造着理想,营造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婚姻家庭生活环境。在这种融合与错位之间形成的婚姻家庭生活模式,对婚姻家庭生活的主角之一——女性而言,也具有约束和放任的双重功用。
Based on the Dunhuang manuscripts while taking full advantage of the grottos and former research achievements, the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marriage and family life in Dunhuang during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by focusing on coincidence and misplace of ideals and folk customs, the real situation of the female in marriage and family life.
    The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of seven parts. Part I reviews the achievements in marriage and family life in Dunhuang studies, and the problems and subjects up to explore.
    Part II observes the marriage concept of the Dunhuang people. After comparing the grottos and Dunhuang manuscripts,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wedding murals were not the duplicates of real life: the Dunhuang people mixed the real life with their ideals. The real wedding ceremonies in the Dunhuang manuscripts reflected people modified and followed the customs and trends. The attitude was the visual reflection of the marriage concept in Dunhuang: root deeply in the local customs, but make innovations while inheriting the traditions.
    Part III examines the marriage types in Dunhuang. During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re existed in Dunhuang many types of marriage such as monogamy, monogamy with concubinage, polygamy, polygamy with concubinage. The monogamy was the main trend and was followed by nearly all the social levels in Dunhuang.
    Part IV explores the female in the real life by examining the big gap of age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The gap can be concluded into two categories: the husband is elder than wife or the wife elder than husband. The first case was resulted from polygamy or the man being married late. The second case, since the lack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is difficult to explain. There are no uniform mode in the background of concubines, the reason and way of a man marrying concubines. And the activities and social positions of the concubines were more active and diversified than expected.
    Part V examines the family ethics by exploring how people naming their children and the situation of children born by unmarried parents. The names of children reflected the tradit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gender and different expectations. The children in the family, if not born by the lawful parents, can be conclu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children born out of the lawful marriage, children adopted by social family, children adopted by monk or nun. This phenomenon reflected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us ethics on Dunhuang people; it also reflected that people made various adaptation and reconciliation to the reality.
    Part VI is appendix which examines the two appellations in terms of marriage appeared in the Dunhuang manuscripts and grotto autographs: Xinfu and Ji. Since the two appellations as the feminine demonstrative prons have eveloped many new and different meanings. Therefore, the combination of "Monk and Xinfu" does not suggest that the woman is the monk's wife; while the "Cao Yanlu Ji" inscriptions at the 61~(st) grotto at Mogao Grotto do not mean she was the concubi(?)e of Cao Yanlu.
    Part VII is the conclusion. The dissertation analyses and deconstructs several phenomena of marriage and family life, holds that the coincidence and misplace of the ideal and customs is the reality of marriage concept in Dunhuang during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 traditional marriage ritual and Confucius ethics were still the criteria to the marriage and family life, and people striv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se ideals. Under this pretext, people were intangibly transforming their ideal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ality, creating a concept of marriage and family life endowed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The mode of marriage and family life, formed out of the merging and misplacing, had double functions-restrain and indulgence -on the female.
引文
1 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8月,第273—284页。
    2 杨宝玉《<敦煌变文集>未入校的两个《<下女夫词>残卷校录》,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语言分会编纂《敦煌语言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7月,第267—279页。荣新江《英伦所见三种敦煌俗文学作品跋》,《九州学刊》第5卷第4期,第133页。李刈《石谷风藏敦煌遗书残卷内容小考》,《敦煌研究》2001年4期,第135页。
    3 李正宇《<下女夫词>研究》(《敦煌研究》1987年2期,第40—50页),认为《下女夫词》是由新郞、新娘家的男女傧相在新娘家互相念诵、实用性的盘诘成谑词,目的是为婚礼增添活泼喜庆的气氛。他还将新郞确定为节度使张淮深的某位公了。针对这一说法,谭蝉雪《敦煌婚嫁诗词》(《社科纵横》1994年4期,第19—21、18页)。提出《下女夫词》中新郎为“刺史”等说法是当地流行的新婚“摄盛”之礼,并非实指。张鸿勋《敦煌写本<下女夫词>新探》(敦煌研究院编《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文史·遗书编)》下,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第162—180页),认为《下女夫词》并非专指对女婿的调侃和戏弄,其实可以分作戏弄新郎和新娘的两个部分。因为在婚礼同一天所用,传抄人为了传授和使用方便起见将它们抄在一起,流传到后来就合而为一篇,统称《下女夫词》。他还指出,从文体及使用场合看,《下女夫词》是民间歌谣中性质比较特殊的一种婚礼仪式歌,它们是伴随着婚礼进行适时演唱的歌辞,并非赋或变文。杨宝玉《<敦煌变文集>未入校的两个《<下女夫词>残卷校录》(《敦煌语言文学研究》,第267—279页》),则认为《下女夫词》应该是由男女傧相分别演唱的歌词。赵睿才《敦煌写本<下女夫词>的民俗解读》(《名作欣赏》2005年22期,第14—16页),从民俗学的角度指出《下女夫词》中反映的敦煌人喜用吉利数字,善用植物通媒、通情,男子就妇家成亲的三种民间婚俗。
    4 张鸿勋《新获英藏<下女夫词>残卷校释》,敦煌研究院编《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8月,第267—278页。
    5 谭蝉雪《敦煌婚嫁诗词》,《社科纵横》1994年4期,第19—21、18页。
    6 赵守俨《敦煌婚姻礼俗考略》,《文史》第3辑,第185—195页;又载《赵守俨文存》,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8月,第13—31页。周一良《敦煌写本书仪中所见的唐代婚丧礼俗》,《文物》1985年7期,第17—25页;《敦煌民俗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第2—18页:《唐五代书仪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285—301页。王三庆《敦煌写卷记载的婚礼节目与程序》,《庆祝潘石禅先生九秩华诞·敦煌学特刊》,台湾:文津出版社,1996年9月,第533—564页。姜伯勤《唐礼与敦煌发现的书仪》,《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礼乐篇(上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1月,第425—441页。仁井田陞《中国身份法史》第五章《婚姻法》第四节《婚姻成立》第二款《形式的要件》第二项《敦煌凳见婚姻法史料》,东京大学出版会,2001年1月20日,第612—614页。吴丽娱《唐礼摭遗——中古书仪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11月,第355—365页;吴丽娱《唐代婚仪的再检讨》,《燕京学报》新15期,2003年11月,第47—67页;吴丽娱《正礼与时俗——论民间书仪与唐朝礼制的同期互动》,《敦煌吐鲁番研究》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5月,第169—186页。
    7 赵和平《敦煌写本书仪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社公司,1993年4月。
    8 张艳云《从敦煌的婚书程序看唐代许婚制度》(《敦煌研究》2002年6期,第35—38页),指出敦煌本“通婚书”、“答婚书”的内容与唐律的相关规定有相符之处,可以相证其存在与流行的情况。吴丽娱《唐礼摭遗——中古书仪研究》(第284—287页),指出敦煌本通婚书有复体和单体两种形式。黄正建《敦煌占婚嫁文书与唐五代的占婚嫁》(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3月,第275—293页),认为敦煌占婚嫁文书可分为《历日》与杂抄两大类,当地的占婚嫁主要有择目和合婚两种,并有各自的适用阶层。
    9 蔡伟堂《关于敦煌壁画<婚礼图>的几个问题》,《敦煌研究》1990年1期,第54—59页;蔡伟堂《敦煌壁画中的<婚礼图>探讨》,谢生保主编《敦煌民俗研究》,第206—221页。谢生保《敦煌壁画中的民俗资料概述》,《敦煌研究》1998年3期,第103—104页;谢生保主编《敦煌民俗研究》,第168—170页。谭蝉雪《敦煌石窟全集·民俗画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03—140页。
    10 倪怡中《敦煌壁画中的古代婚姻》,《历史月刊》1997年2期,第92—93页。
    11 高国藩《敦煌民俗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11月,第81—95、117、143—241、524—525页:《敦煌俗文化学》,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11月,第161—179页。
    12 谭蝉雪《敦煌婚姻文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
    13 谭蝉雪《敦煌民俗》,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137—274页。
    14 齐陈骏《敦煌沿革与人口》,《敦煌学辑刊》第1集,1980年2月,第32—40页;《敦煌沿革与人口(续)》,《敦煌学辑刊》第2集,1981年10月,第59—72页。杨际平《平均寿命与家庭结构、家族规模——敦煌籍帐研究》,《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1996年8月,第431—448页。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地区人口变化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12期,第20—30页;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5月,第462—483页。
    15 郑学檬《七世纪后期至八世纪后期敦煌县人口结构试析》,《敦煌学辑刊》1984年1期,第19—27页。
    16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隋唐五代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454—483页。
    17 杨际平、郭锋、张和平《五—十世纪敦煌的家庭与家族关系》,长沙:岳麓书社,1997年10月。
    18 熊铁基《以敦煌资料证传统家庭》,《敦煌研究》1993年3期,第73—78页。
    19 长泽和俊著,李德龙译《敦煌平民生活与社会的关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研究通讯》,1989年2期,第60—64页。
    20 刘永华《唐后期敦煌的家庭变迁和社邑》,《敦煌研究》1991年3期,第81—87页。
    21 林艳枝《中古时期敦煌地区的婚姻与家庭实态探悉》,《孔孟月刊》2000年8月,第12期,第19—29页。
    22 仁井田陞《中国法制史研究(奴隶农奴法家族村落法)》之《家族村落法》第二部《西域凳见家族法关系文书》第八帝《敦煌凳见唐宋家族法关系文书》,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62年3月20日,第563—599页。齐陈骏《有关遗产继承的几件敦煌遗书》,《敦煌学辑刊》1994年2期,第51—60页。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遣产的处理与丧事的操办》,《敦煌研究》1998年3期,第34—46页。张国刚《唐代家庭与家族关系的一个考察——一份敦煌分家析产文书的学习札记》,《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6月,第107—116页。郑显文《唐代家庭财产继承制度初探》,《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秋之卷,第126—135页。邢铁《唐代家产继承方式述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3期,第84—89页。
    23 陈永胜《敦煌吐鲁番法制文书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156—181页。
    24 石小英《由敦煌籍帐文书引发的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婚龄问题的探讨》,《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期,第77—79页;石小英《唐五代宋初敦煌婚龄考》,《延安大学学报》2004年5期,第76—81页。
    25 徐晓丽《曹议金与甘州回鹘天公主结亲时间考——以P.2915卷为中心》,《敦煌研究》2001年4期,第112—118页。
    26 赤木崇敏《河西归义军节度使张淮鼎——敦煌文献P.2555piècel 检讨通》,《内陆语言研究》ⅩⅩ,2005年8月5日,第1—25页。
    27 郑炳林、徐晓丽《晚唐五代敦煌归义军节度使多妻制研究》,《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4期,第38—45页;《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第548—559页。
    28 郑炳林《张氏曹氏归义军政权的胡汉联姻》,《中国史研究》2004年1期,第63—72页;《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第496—512页。郑炳林、徐晓丽《晚唐五代敦煌归义军政权的婚姻关系研究》,《敦煌学》25辑,2004年9月,第559—596页;《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第513—547页。
    29 杨际平《敦煌出土放妻书琐议》,《厦门大学学报》1999年4期,第34—41页。张艳云《从敦煌<放妻书>看唐代婚姻中的和离制度》,《敦煌研究》1999年2期,第72—76页。刘文锁《敦煌“放妻书”研究》,《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1期,第52—57页。
    30 仁井田陞《中国身份法史》第五章《婚姻法》第七节《婚姻解消》第二款《离婚》第五项《离婚状——特敦煌発见放妻书》,东京大学出版会,2001年1月20日,第658—703页。梅村惠子《敦煌离缘状》,12:1,2001年1期,第102一107页。
    31 陈丽《唐代敦煌妇女婚姻生活探微》,《敦煌研究》2004年5期,第44—51页。
    32 陈丽萍《敦煌文书所见婚变现象初探(一)——以妇女为中心的考察》,《敦煌学辑刊》2005年2期,第164—172页。
    33 郑炳林、徐晓丽《晚唐五代敦煌吐谷浑与吐蕃移民妇女研究》,《敦煌学辑刊》2002年2期,第1—10页。郑炳林、徐晓丽《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粟特妇女生活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2期,第36—40页。
    34 僧海霞《从敦煌文书看唐代下层社会女子家教》,《许昌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6期,第70—72页。赵跟喜《敦煌唐宋时期的女子教育初探》,《敦煌研究》2006年2期,第91—97页。
    35 刘洁《从敦煌歌辞看中古时期中国妇女的情爱观念及表情方式特点》,《敦煌研究》2003年5期,第94—97页。邵文实《敦煌边塞文学之<征妇怨>作品述略》,《敦煌学辑刊》1995年2期,第55—62页。张富春《敦煌变文与唐传奇婚恋题材中妇女形象之比较》,《求索》2004年8期,第194—195页。李有强《<云谣集>与“散见各卷曲子词”比较》,《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6期,第107—108页。
    36 伏俊琏《敦煌本<丑妇赋>的审美价值与文化意蕴》,《社科纵横》1994年1期,第26—28页;伏俊琏《敦煌本<丑妇赋>与丑妇文学》,《敦煌研究》2001年2期,第123—127页。
    37 从春雨《敦煌遗书中妇产科古医方的学术特点》,《中国医药学报》1996年11期,第8—10页。刘少霞《敦煌出土医书中有关妇女问题初探》,《敦煌学辑刊》2005年2期,第173—179页。
    38 李金梅、路志峻、苏瑄《论丝绸之路古代妇女体育》,郑炳林、花平宁主编《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化论文集(下)》,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526—535页。
    39 [宋]王溥《唐会要》卷83《嫁娶》,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6月,第1527页。
    40 《大藏经》第14卷,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4月,第423页。
    41 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11月,第234—235页。
    42 胡同庆《敦煌石窟艺术概述》,《敦煌研究》1993年3期,第27页。
    43 李永宁、蔡伟章《敦煌壁画中的弥勒经变》,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石窟经变篇》,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9月,第310—319页。
    44 王惠民主编《敦煌石窟全集·弥勒经变》,香港:商务印书馆,2002年3月,第250—253页。
    45 王惠民的统计遗漏了榆林窟第20窟,也没有将五个庙石窟的2个洞窟算入。因此,敦煌地区石窟所见《弥勒经变》画为105铺。
    46 《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石窟经变篇》,第310—319页。
    47 《敦煌石窟全集·弥勒经变》,第250—253页。
    48 谢生保主编《敦煌民俗研究》,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5年10月,第219—221页。但该表数据又显示,婚礼图五代为2幅,宋代为7幅。
    49 《敦煌民俗研究》,第168页。
    50 《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石窟经变篇》,第311—319页。
    51 《敦煌石窟全集·民俗画卷》,第104页。
    52 《敦煌石窟全集·弥勒经变》,第250—253页。
    53 该窟位于197窟前室南壁,坐南朝北,是一个小龛。
    54 蔡、王表中无,笔者据《敦煌莫高窟石窟内容总录》(第83页)与实地考察补。
    55 蔡表为莫高窟第258、259窟,并标明了婚礼图所在方位;王表为莫高窟第358、359窟,但没有说明具体方位。笔者查《敦煌莫高窟石窟内容总录》(第92—93页),第258、259窟并无《弥勒经变》,第358、359窟《弥勒经变》所在方位与蔡表一致(第130—131页)。笔者的实地考察与《总录》及王表一致,因此肯定蔡表中的“2”是“3”之误。
    56 《敦煌莫高窟石窟内容总录》(第140页)与王表所记一致。
    57 蔡表为宋;王表为五代。笔者据《安西榆林窟》的断代,为五代。
    58 《敦煌莫高窟石窟内容总录》(第19页)所记,第55窟窟顶西披和南壁各有弥勒经变一铺。王惠民表将两铺经变分为A、B,将有婚礼图的一铺定作55A,但没有说明方位;蔡伟堂表中只列作55窟,婚礼图的具体方位则为窟顶西披。笔者未能见到原图,今从王惠民的分位法。
    59 其实,敦煌壁画中的《弥勒经变》确数不止105铺,相应其中的婚礼图也不止43幅。笔者2006年夏至敦煌考察壁画婚礼图时,在莫高窟第143窟门外偶遇蔡伟堂先生,当时就向先生请教了婚礼图具体数量的问题。先生提出敦煌壁画《弥勒经变》的总铺数其实还没有确定。随即带我到143窟,指引我辨认该窟北壁东向面的壁面,说这一壁面虽然刮花严重,但依然可以确定有《弥勒经变》一铺,那么相应其中很可能也有婚礼图存在。另,笔者当时还提到谭蝉雪女士所说敦煌西夏时期壁画中有婚礼图存在。先生则认为西夏时期的敦煌壁画中己经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依据某部经典所绘的经变,但凡有楼阁、池水、说法佛、供养菩萨等出现的画面都统称为“净土变”。因此,敦煌西夏时期壁画中出现《弥勒经变》及其婿礼图的可能性不大。也鉴于谭蝉雪女士一直没有具体指出婚礼图所在的确切窟号,笔者又难以遍览敦煌各窟,所以谭女士的统计数据笔者无法利用,也无法核对。
    60 有关《弥勒经变》在不同时代体现的艺术差异和特征,史苇湘先生以榆林窟第25窟的《弥勒经变》为例,己经精辟地指出“壁画除了表现经义,还有很深刻的时代痕迹和人文内涵,当时画家的创作心情和描写意图决不足为宗教艺术而宗教艺术,在这些匠意精湛、技巧卓越的壁画里有画工自己和他所处的不幸时代,特别是在:《弥勒下生经变》这个‘神变’里明显地记录着历史沧桑的‘人变’”。参见史苇湘《地方因素是研究佛教艺术的起点和基础——兼论榆林窟25窟壁画》,《敦煌历史与莫高窟艺术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658页。
    61 《敦煌莫高窟石窟内容总录》,第140页。
    62 《西域美术·大英博物馆藏品Ⅱ》,日本:讲谈社,1983年,原色图版第12。
    63 《西域美术》中将该画稿定名为《弥勒下生经变白描粉本》,年代为9世纪末~10世纪初。参见《西域美术·大英博物馆藏品Ⅱ》,单色图版第85。
    64 蔡伟堂《关于敦煌壁画〈婚礼图〉的几个问题》,《敦煌研究》1990年1期,第54-59页。
    65 录文转引自谭蝉雪《敦煌婚姻文化》,第44页;徐俊纂辑《敦煌诗集残卷辑考》,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6月,第218页。其中“颜”字徐俊校为“萏”。
    66 赵和平《敦煌写本书仪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4月,第544页。
    67 录文转引自《敦煌婚姻文化》,第45页。
    68 录文转引自《敦煌婚姻文化》,第45页;《敦煌诗集残卷辑考》,第218页。
    69 录文转引自《敦煌婚姻文化》,第45页;《敦煌诗集残卷辑考》,第218页。
    70 (唐)段成式撰,许逸民注评《酉阳杂俎》卷1,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3页。
    71 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卷1《妇人拜》,上海书店,1987年,第19页。
    72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之《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617页。
    73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之《仪礼注疏》,北京大学书版社,1999年12月,第61—68页。
    74 录文转引自《敦煌写本书仪研究》,第543页。
    75 (刘宋)刘义庆著,李牧华注解《世说新语·假谲第二七》,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第211-212页。
    76 《酉阳杂俎》卷1,第11页。
    77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5,从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第59—60页。
    78 录文转引自《敦煌写本书仪研究》,第544页。
    79 录文转引自《敦煌婚姻文化》,第44页。
    80 录文转引自《敦煌婚姻文化》,第44页;《敦煌诗集残卷辑考》,第218页。
    81 《酉阳杂俎》卷1,第13页。
    82 (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5,从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第100页。
    83 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5月,第214页。
    84 《敦煌变文校注》,第234页。
    85 (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月,第3647页。
    86 《酉阳杂俎》卷15,第212页。
    88 陈鹏《中国婚姻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7月,第129-154页。
    89 魏向东《论魏晋南北朝财婚风气及其影响》,《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3期,第161-165页。
    90 顾向明《中古时期的士庶婚姻及“卖婚”习俗》,《民俗研究》2002年3期,第104-111页。
    91 张彬村《唐代的陪门财》,《燕京学报》新14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19-40页。
    92 方建新《宋代婚姻论财》,《历史研究》1986年3期,第178-190页。
    93 宋东侠《宋代厚嫁述论》,《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2期,第62-66页。
    94 《英藏敦煌社会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分)》第13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第285、286页。
    95 荣新江《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汉文非佛教文献残卷目录(S.6981-S.13624)》,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年7月,第212-213页。编目简介大致为:自一个经帙揭出,A为经帙边素纸,排列次序应为F-E-D-C-B。内容是苏先超娶妻,李齐收彩礼而不嫁女,有苏先超、朱抱微辩词,前录事冻某牒等。纸背有押字但不清。
    96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之《礼记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618页。
    97 录文转引自《敦煌写本书仪研究》,第408-411页。
    98 [唐]杜佑《通典》卷58《礼典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12月,第1649-1650页。
    99 录文转引自《敦煌写本书仪研究》,第540页。
    100 吴丽娱《唐代婚仪的再检讨》,《燕京学报》新15期,2003年11月,53-58页。
    101 [北齐]魏收《魏书》卷5《高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6月,第122页。
    102 [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卷5《武帝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11月,第82页。
    103 [清]赵翼著,王树民校正《甘二史札记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317页。
    104 《唐会要》卷83《嫁娶》,第1528-1529页。
    105 唐耕耦、陆宏基主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2辑,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9月,第285页。(笔者按:以下简称《释录》)
    106 庸耕耦《8至10世纪教煌的物价》,《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年6月,第526-554页。其中有关敦煌地区的小麦估价为每石钱490文(天宝年间):粟估价为每石钱440文(天宝年间);油估计为每升合小麦二斗或土布二尺(张氏、曹氏归义军事期);生绢估价为每匹钱380文至580文(天宝年间);布估价为每匹合麦四石至六石(吐蕃时期至归义军时期);緤估价为每匹合麦粟六石(归义军时期);白毡估价为一领合麦粟二石五斗至四石(归义军时期),以上数据对敦煌地区的财礼价值可作参考。
    107 《释录》第4辑,第6页。
    108 《释录》第4辑,第7页。
    109 《新唐书》卷24《车服志》,第530页。
    110 [元]脱脱等《宋史》卷153《舆服志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6月,第3574页。
    111 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第37册,第313页。
    112 《释录》第3辑,第455页。
    113 《释录》第3辑,第555页。
    114 《释录》第4辑,第10—13页。
    115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贸易市场的等价物》,《中国史研究》2002年3期,第85—94页。
    116 《释录》第1辑,第130—134页。
    117 《释录》第1辑,第138—144页。
    118 《释录》第2辑.第491页。
    119 《释录》第1辑,第145—153页。
    120 《释录》第1辑,第157页。
    121 《释录》第2辑,第492页。
    122 《释录》第1辑,第159页。
    123 《释录》第1辑,第160页。
    124 《释录》第1辑,第161—188页。
    125 郝春文主编《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2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7月,第434—453页。
    126 《释录》第1辑,第479—484页。
    127 《释录》第2辑,第377—380页。
    128 关于小妇是妾的别称,将在第三章详细讨论。
    129 《释录》第2辑,第462页。
    130 《释录》第2辑,第465页。
    131 《释录》第2辑,第470页。
    132 《释录》第2辑,第471—472页。
    133 《释录》第2辑,第474—476页。
    134 《释录》第2辑,第477页。
    135 《释录》第2辑,第479—480页。
    136 《释录》第2辑,第481页。
    137 《释录》第2辑,第486页。
    138 参见谭蝉雪《敦煌婚姻文化》,第104页;《敦煌民俗》,第148页。陈永胜《敦煌吐鲁番法制文书研究》,第168页。
    139 郝春文主编《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3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7月,第113-123页。
    140 《释录》第2辑,第154页。
    141 原录作“别父”,笔者改。
    142 《释录》第2辑,第314页。
    143 《释录》第4辑,第159页。
    144 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1月,第60—147页。
    145 参见郑炳林、徐晓丽《晚唐五代敦煌归义军节度使多妻制研究》,《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4期,第38—45页;又载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5月,第548—559页。郑炳林、徐晓丽《晚唐五代敦煌归义军政权的婚姻关系研究》,《敦煌学》25辑,2004年9月,第559—596页;又载《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第513—547页。
    146 先秦时期,一般贵族大臣之妻或媵妾都可美称为夫人,参见曹兆兰《金文与殷周女性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255—257页。因此,在不严格区分前提下,夫人只是对有身份之已婚女性的敬称,这一古意用在归义军节度使诸位妻妾的身上,正好相合。
    147 谢稚柳《敦煌艺术叙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第12页。谭蝉雪《敦煌婚姻文化》,第106页。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第514—515、550页。
    148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12月,第73页。贺世哲《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石窟的营建年代》,《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09页。
    149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74页。
    150 《通典》卷108《开元礼纂类三》,第2806—2807页。
    151 《旧唐书》卷45《舆服志》,第1952页。
    152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13—214页。
    153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31页。
    154 第256窟东壁门南剥出的两身晚唐女供养像,其中第二身题名为宋氏,参见《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10页。
    155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14页。
    156 《旧唐书》卷43《职官二》,第1821页。
    157 据贺世哲先生考察,第156窟的营造情况比较复杂。他认为该窟最早确由张议潮所开,并在东壁门上绘制了其父、兄、自己和母亲的画像,也绘制了主室四壁的图像,这些工程大概在唐咸通二年(861)左右进行;但是张议潮于咸通八年(867)束身归阙后,张淮深又接着主持绘制了该窟甬道和前室的壁画。参见《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09页。
    158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12页。
    159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14页。
    160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31页。
    161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73页。
    162 刘从谏夫人裴氏已封燕国夫人,唐大中年间从谏为妾韦愿求封夫人,居然得到了朝廷的许可,虽然诏书下达后,“装怒,毁诏不与。从谏他日会裴党,复出诏,裴抵去,曰:“淄青李师吉来世阻命,不闻侧室封者’”。(《新唐书》卷214《刘从谏传》,第6019页)杜佑也曾想让爱妾李氏享国夫人封号,虽然在崔膺的劝说下将封号让于亡妻粱氏。(冯翊子《桂苑丛谈》,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9月,第79页)可见晚唐时期,官员公然可以为妾邀取封号,但妾不封夫人的观念在时人心中还是根深蒂固的。尤其刘从谏的行为受到嫡妻诟骂,固然有吃醋的原因,裴刘氏的话也证明藩镇虽然敢分庭抗礼,可少有人会自请双嫡。
    163 《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第521—522、550—551页。
    164 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第267—268、274—276页。
    165 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301页。
    166 除了邓文宽《也淡张淮深之死》(《敦煌研究》1988年1期,第76—80页)外,对张淮深死因的研究还有:向达《罗叔言(补唐书张议潮传)补正——瓜沙往谈之四》(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年月,第423页),认为索勋是杀害张淮深的元凶。李永宁《竖牛作孽 君主见欺——谈张淮深之死及唐末归义军执政者之更迭》(《敦煌研究》1986年2期,第15—20页),认为张淮深是死于族兄淮鼎之手。昞麟《张淮深之死疑案的研究》(《敦煌学辑刊》1993年2期,第119页)综合各家之说,认为张淮深之死与索勋无关,而与张淮鼎和延思兄弟有关。荣新江先生也认为张淮深或许就是死于张淮鼎之手(《归义军史研究》,第88页)。
    167 录文参见《敦煌碑铭赞辑释》,第400—401页。另,钱伯泉先生《有关归义军前期历史的几个问题——〈周故南阳娘子张氏墓志铭并序〉研究》(《敦煌学辑刊》1987年1期,第83—87页),提出张氏所嫁为索勋幼子,他们的幼子索富边过继给张承奉,并曾担当过归义军节度使职。此说全属推测,笔者不取。
    168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6页。
    169 贺世哲先生认为该窟为张承奉所开,参见《敦煌莫高空供养人题记》,第215页。马德先生认为该窟是敦煌大族阴家的家窟,参见《敦煌阴氏与莫高窟阴家窟》,《敦煌学辑刊》1997年1期,第90一95页。沙武田《莫高窟第138窟智惠性供养像及相关问题研究》,也认为第138窟是例家窟,但他提出阴夫人可能是出现在娘家的家窟中,参见《敦煌学辑刊》2006年3期。第83—89页。笔者对石窟营造史没有研究,作不出更多判断,但以上研究相同的一点就是第138窟的营造时间与张承奉的在位时间大致相合。能肯定这一点,对本文的探讨而言已经足够了。
    170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64页。
    171 荣新江《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第551页。
    172 姜伯勤、项楚、荣新江《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年7月,第23页。《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15—216页。高启安《一件尘封千年的贵夫人情书——敦煌写卷S.0526内容试探》,《社科纵横》1999年4期,第48—49页。
    173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32页。
    174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17页。
    175 荣新江《敦煌归义军曹氏统治者为粟特后裔说》,《历史研究》2001年1期,第65—72页。冯培红《敦煌曹氏族属与曹氏归义军政权》,《历史研究》2001年1期的,第73—86页
    176 徐晓丽《曹议金与甘州回鹘天公主结亲时间考——以P.2915卷为中心》,《敦煌研究》2001年4期,第112—118页;
    177 艳明《瓜州曹氏与甘州回鹘的两次和亲始末——兼论甘州回鹘可汗世系》,《敦煌研究》2003年1期,第69—75页。
    177 《旧唐书·昭宗纪》记光化元年:“八月己巳制:前归义军节度副使权知兵马留后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监察御史上柱国张承奉为检校左散骑常侍兼沙州刺史,充归义军节度瓜沙伊西等州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
    178 关于张承奉建立金山国的确切年代,荣新江先生认为是天复十年(910),参见《归义军史研究》,第214—219页。杨秀清先生认为是天复六年(906),参见《敦煌西汉会山国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5月,第56—70页。
    179 《旧五代史》卷138《吐蕃传》,第1841页。
    180 《宋史》卷490《外国六·于阗》,第14106页。
    181 《敦煌西汉金山国史》,第92—96页。
    182 《敦煌诗集残卷辑考》,第771—772页。
    183 《敦煌诗集残卷辑考》,第808页。
    184 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第93—94页。
    185 徐晓丽女士也否认此处之“结亲”不是金山天子与甘州回鹘之间的联姻,但她认为是指曹汉金在天复四年(904)与甘州回鹘天公主的通婚,这一说法也不足取。参见徐晓丽《曹议金与甘州回鹘天公主结亲时间考——以P.2915卷为中心》,《敦煌研究》2001年4期,第112—118页。
    186 参见杨秀清《敦煌西汉金山国史》,第126—137页。钱伯泉《有关归义军前期历史的几个问题——〈周故南阳郡娘子张氏墓志铭并序〉研究》,《敦煌学辑刊》1987年第1期,第86页。
    187 转引自张广达、荣新江《于阗史从考》,上海书店,1993年12月,第36页。
    188 谢稚柳《敦煌艺术叙录》,第18—20页。谭蝉雪《敦煌婚姻文化》,第106—107页。郑炳林《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第501—502、528—529、551—552页。
    189 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第310—311页。
    190 此女应该很早就亡故了。她的供养像题名首见于莫商窟第98窟,该窟北壁东端列东向第一身供养像题名:“故女第十四小娘子一心供养 出适翟氏”,可知此时她已亡故。莫高窟第108窟窟主张怀庆乃曹议金的妹夫,该窟主室曹家女眷供养像的题名都以张怀庆妻的口吻书写,其中南壁供养像列东向第一身题名:“故侄女第十四小娘子是北方大回鹘国圣天可汗的孙一心供养 出适翟氏”,可知她为曹议金与回鹘天公主的女儿,在姊妹中排行第四。鉴于她的三位姐姐分别出适翟氏、阴氏和邓氏,笔者推测她当为曹议金与回鹘天公主的长女,即是回鹘皇后和于阗皇后的姐姐。
    191 徐晓丽《敦煌石窟所见天公主考辨》,《敦煌学辑刊》2002年2期,第76—85页。
    192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17页。
    193 曹议金题名:“敕……拓西大王谯□(郡)……□(曾)议金一心供养”,《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52页。
    194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52页。
    195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32页。
    196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19页。
    197 谢稚柳《敦煌艺术叙录》,第456页。
    198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49页。
    199 《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三》,第916页。
    200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9页。
    201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25页。
    202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1页。
    203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8页。
    204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9页。
    205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94页。
    206 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第98页。
    207 黄征、吴伟校注《敦煌愿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11月,第448页。
    208 《释录》第3辑,第85页。
    209 《敦煌愿文集》,第960—961页。
    210 《敦煌愿文集》,第395页。
    211 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第113—114页。
    212 《敦煌变文校注》,第531页。
    213 徐晓丽《回鹘天公主与佛教》,《敦煌佛教艺术与文化论文集》,第416—428页。
    214 《释录》第3辑,第480页。
    215 《敦煌愿文集》,第760页。
    216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32页。书中将这一缺字补为“故”,笔者以为用“郡”字更妥。
    217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2页。
    218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51页。
    219 莫高窟第98窟主室东壁门北侧列南向第5、6、7身分别为曹议金女十一、十二、十三小娘子题名;北壁东端列东向第1、2、3身分别为其女十四、十五、十六小娘子题名。以及于阗、回鹘二位王后与108窟出现的曹议金女普光寺尼念定。
    220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9页。
    221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6页。
    222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32页。
    223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19页。
    224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1页。
    225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51页。
    226 录文参《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第292—293页。
    227 莫高窟第98窟南壁东端供养人列东向第九身题名“故侄娘子广平宋氏供养”,参见《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38页。
    228 莫高窟第53窟南壁列西向第一、三身供养人题名分别为“故姨安国寺法律尼临坛大德沙门性□(真)……”、“故姨广平郡夫人宋氏一心供养”,其中第2身供养像的题名己失,但可以推测她也为宋氏姊妹之一;莫高窟第55窟东壁门底层第一、三身供养人题名分别为“故姨……法律尼临坛大德性真一心供养”、“故姨广平郡夫人□□……”;莫高窟第61窟东壁门北侧供养人列南向第三身题名“故姨安国寺法律尼临坛大德沙门性真供养”;北壁供养人像无东向第四、五、六身题名同为“故姨广平郡夫人一心供养”,第七身题名“姨广平郡夫人一心供养”。参见《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6、17、18、22、24页。
    229 分别为“慈母……正……清岑氏……故墨厘军……”、“故慈母尚氏善子一心供养”、“弟子宋文军敬画菩萨四躯 —为已亡慈母二为己息已亡索氏娘子”,参见《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64、67、89页。
    230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45页。
    231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之《仪礼注疏》卷30,第564—566页。
    232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22—226页。
    233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4页。
    234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8页。
    235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27页。
    236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33页。
    237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38页。
    238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4—25页。
    239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3页。
    240 《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第553页。
    241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53页。
    242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52页。
    243 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第117页。
    244 《释录》第3辑,第98页。荣新江先生将此文书的时间确定在公元950—955年之间,参见《归义军史研究》,第118页。
    245 《释录》第3辑,第96页。
    246 《敦煌愿文集》,第372页。
    247 《敦煌愿文集》,第378页。
    248 《释录》第3辑,第100、101页。
    249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3页。
    250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3页。
    251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55页。
    252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65页。
    253 题名分别为“归义军节度使榆校 中书令河西□使西平王曹元忠供养”、“敕受宋国夫人浔阳翟氏一心供养”,参见[法]伯希和著,耿昇、唐建宾译《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第273页。
    254 《安西榆林窟》,第214页。
    255 《安西榆林窟》,第227页。
    256 《安西榆林窟》,第238页。
    257 《安西榆林窟》,第247页。
    258 《安西榆林窟》,第255页。
    259 曹元忠至少在其兄曹元深任节度使时就出任瓜州刺史,参见《新五代史》卷9《晋出帝纪》,第91页。
    260 《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第554页。
    261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8页。
    262 贺世哲先生早就提出第454窟窟主为曹延恭夫妇,参见《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29页。此外,还有沙武田、段晓强先生(参见《莫高窟的454窟窟主的一点补充意见》,《敦煌研究》2003年3期,第7—9页)、郭俊叶女士《莫高窟第454窟窟主再议》,《敦煌研究》1999年2期,第21—24页)也持此说。
    263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72页。
    264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86页。
    265 以上参见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第344、325页。
    266 郭锋《幕容归盈与瓜州曹氏》,《敦煌学辑刊》1989年1期,第90—106页。郭锋《略论慕容归盈出任归义军瓜州刺史的前身》,《敦煌研究》1991年4期,第89—95页。冯培红《从敦煌文献看归义军时代的吐谷浑人》,《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1期,第22—30页。
    267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6页。
    268 郭锋《慕容归盈与瓜沙曹氏》(《敦煌学辑刊》1989年1期,第104—105页),据莫高窟第53窟的题名认为慕容家族有位女子嫁与曹元忠兄弟中的某人,也是将“新妇”当作某人妻理解,不妥。
    269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2页。
    270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27页。
    271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93页。
    272 《敦煌艺术叙录》,第437—438页。
    273 《安西榆林窟》,第235页。
    274 《安西榆林窟》,第251页。
    275 沙武田先生认为被大家俗称为“天王堂”的莫高窟顶北端崖面上的土塔并小是真正意义上的天堂,而是由曹延禄与于阗姬天公主发心营建的一所表现特殊内容与思想的塔寺建筑,准确命名应以发愿文所记“□□寺”为准,“天王堂”只是人们的一种误称或俗称而已(《莫高窟“天王堂”质疑》,《敦煌研究》2004年2期,第23—27页)。笔者的论文与天王堂名的演变没有联系,因此不多作考证,今依旧按俗称。
    276 该画现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图版由荣新江先生刊布于《叶昌炽 敦煌学的先行者》一文,参见IDP NEWS(《国际敦煌学项目通讯》)第7期,1997年,第5页。
    277 《安西榆林窟》,第251页。
    278 《安西榆林窟》,第251页。
    279 参见高启安《一件尘封千年的贵夫人情书——敦煌写卷S.0526内容试探》,《社科纵横》1999年4期,第48—51页。
    280 《俄藏敦煌文献》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第322、321页。
    281 《宋会要辑稿·藩夷五》,第7767页。
    282 马德《散藏美国的五件敦煌绢画》,《敦煌研究》1999年2期,第173—175页。
    283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73页。
    284 郑炳林《张氏曹氏归义军政权的胡汉联姻》,《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第497页;郑炳林《晚唐五代归义军节度使多妻制研究》,《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第549页。
    285 《敦煌碑铭赞辑释》,第306页。
    286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31页。
    287 《释录》第5辑,第203页。
    288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38页。
    289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之《尔雅注疏》卷4,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16页。
    290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2页。
    291 录文参姜伯勤、项楚、荣新江《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年7月,336—337页。“弃容”当为“奇容”、“鸿”当为“弘”。
    293 《释录》第2辑,第497页。
    297 《太平广记》卷159“崔元综”条,第1143—1144页。
    298 《太平广记》卷160“秀师言记”条,第1148—1149页。
    299 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元和113,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1月,第2028—2029页。
    300 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天宝068,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第630—631页。
    301 《太平广记》卷160“灌园婴女”条,第1151—1152页。
    302 《北梦琐言》卷4,第88页。
    303 陈丽《唐代敦煌妇女婚姻生活探微》,《敦煌研究》2004年5期,第44—51页。
    304 石小英《唐五代宋初敦煌婚龄考》,《延安大学学报》2004年5期,第76—81页。
    305 陈丽萍《敦煌文书所见婚变现象初探(一)——以妇女为中心的考察》,《敦煌学辑刊》2005年2期,第164—172页。
    306 柳洪亮《新出吐鲁番文书及其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4月,第169—170页。
    307 《唐代墓志汇编》长安028,第1010—1011页。
    308 《敦煌婚姻文化》,第117—121页;谭蝉雪《敦煌婚俗的特点》,《1990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史地、语文编)》,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年7月,第526—535页;《敦煌民俗》,第171—177页。
    309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11月,第104页。
    310 《湖南龙山里耶战国—秦代古城—号井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1期,第4—35页。
    311 [清]赵翼著,栾保群、吕宗力校点《陔余从考》卷36“如夫人、小妻、傍妻、下妻、少妻、庶妻”条,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第758—759页。
    312 杨树达撰,王子今导读《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44—46页。
    313 陈鹏《中国婚姻史稿》,第671—680页。
    314 姚平《唐代妇女的生命历程》,第134—172页。
    315 张家山247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82、183、184页。王子今《“偏妻”、“下妻”考——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读札记》(王子今《古史性别研究丛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19—231页),考证了“偏妻”、“下妻”的所指,认为也是“妾”意。“偏妻”是对于正妻而言,同后世所说的“偏房”;“下妻”同“小妻”。
    316 转引自李凇《陕西古代佛教美术》,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56页。
    317 《唐律疏议》,第442页。
    318 《唐律疏议》,第279页。
    319 [刘宋]刘晔《后汉书》卷54《杨震传附杨赐》,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780页,记杨赐所云:“今妾媵嬖人阉尹之徒,共专国朝,欺罔日月”。
    320 《吐鲁番出土文书(图版本)》肆,第266—267页。
    321 《吐鲁番出土文书(图版本)》肆,第268—273页。
    322 《敦煌变文校注》,第1081页。
    323 陈秀兰《敦煌变文词语校释》,《古汉语研究》2002年2期,第69页。
    324 《吐鲁番出土文书(图版本)》叁,第53页。
    325 《吐鲁番出土文书(图版本)》叁,第503页。
    326 《吐鲁番出土文书(图版本)》叁,第510页。
    327 “妻”上划了圆圈,当是写错改过。
    328 《吐鲁番出土文书(图版本)》贰,第10页。
    329 《吐鲁番出土文书(图版本)》叁,第9页。文书背面有贞观七年的案卷,则该文书定年应与之相去不远。
    330 《唐律疏议》,第261、279页。
    331 岳纯之《论唐代纳妾制度》,《历史教学》2005年10期,第19—23页。
    332 相关研究有刘俊文《敦煌吐鲁番法制文书考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3月,第518—523页),将72TAM209:88、72TAM209:89、72TAM209:90三号文书拼合定名为《贞观中高昌县堪问梁延台雷陇贵婚娶纠纷案卷残卷》。陈永胜《敦煌吐鲁番法制文书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168—169页),定名从刘文。但二位先生也都将娶妾人之一当做梁延台,有误。
    333 笔者改,应是“聘礼”之“聘”。
    334 刘俊文先生在此补“原”“都”字,如此,雷陇贵所娶当为官员寡(休?)妻为妾。
    335 此字不识,刘、陈二位先生都录作“常”字,笔者从之。
    336 《吐鲁番出土文书(图版本)》叁,将该文书定名《唐贞观年间西州高昌县勘问梁延台雷陇贵婚娶纠纷案卷》(第319—321页)。笔者在分析文书内容时发现涉及婚娶纠纷的两个主要男性人物为张斡和雷陇贵,而梁延台应该是张幹妾名。本文录文以《敦煌吐鲁番图文书(图版本)》为准,但对文书定名作了修改。
    337 《太平广记》卷120“张裨”条(第480页)记,唐“下邳张裨者,家世冠族,末叶衰微。有孙女,殊有姿貌,邻人欲聘为妾”,是唐人聘妾又一例。
    338 妾不仅出身良家,甚至还有出自大族或高门之后,如《馆陶郭公姬薛氏墓志铭》:“姬人姓薛氏,本东明国王金氏之允也。……姬人……年十五,大将军薨,遂剪发出家,……静心六年,青莲不至,……遂返初服而归于我公。”([清]董诰等《全唐文》卷216,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第2186页)这是金王之后为妾。《唐前申州刺史崔君故侧室上党樊氏墓志铭》:“吾叔之(姬)上党樊氏,本实仕胄,幼而流落,十九归于吾叔。”(《唐代墓志汇编》咸通076,第2438页),这是大族之后为妾。
    339 《唐律疏议》,第278页。
    340 《唐律疏议》第279页。
    343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99《唐纪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3月,第6292页。
    344 在同时出土的编号73TAM509:8/12-1(a)、8/12-2(a)《唐开元十九年(731)唐荣买婢市券》显示,由唐荣买了婢失满儿。在73TAM 509:8/4-1(a)、4-1(b)《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唐益谦、薛光泚、康大之请给过所案券》中,先将失满儿归于薛十五娘及其侄唐益谦的名下,再提到失满儿由庸益谦买得。那么唐荣与唐益谦应为同一人,荣为名,益谦为字。
    345 陈丽萍《敦煌文书所见婚变现象初探(一)——以妇女为中心的考察》,《敦煌学辑刊》2005年2期,第164—172页。
    346 《释录》第1辑,第154—155页。
    347 陈垣《跋西凉户籍残卷》,沙知、孔祥星编《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第3—4页。
    348 高国藩《敦煌民俗学》,第92—94页;《敦煌俗文化学》,第161—165页。
    349 杨际平、郭锋、张和平《五一十世纪敦煌的家庭与家族关系》,第291—297页。
    350 高启安《唐宋时期敦煌人名探析》,《敦煌研究》1997年4期,第121—128、44页。
    351 高启安《崇高与卑贱——敦煌的佛教信仰贱名再探》,韩金科主编《’98法门寺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第250—255页。
    352 石小英《敦煌古代丑名贱名的成因》,《文史杂志》2004年5期,第58—60页。
    353 洪艺芳《敦煌写本中人名的文化内涵》,《敦煌学》第21辑,1998年6月,第79—90页。
    354 参见刘增贵《汉代妇女的名字》(李贞德、梁其姿主编《妇女与社会》,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4月,第46—91页),指出人名虽然具有性别特质,但是男女名中通用字的现象历代都不少见,可见这种性别特质是相对而言的。而作为人们身份的标识和寄托父母以及家族理想的所在,每个时代的人名一般都能反映出:重男轻女、不讳卑名丑名、喜欢福寿吉利、崇尚美貌、注重妇功和妇德的取名标准。这虽然是分析汉代女子的名字特征而得的结论,但是先生认为这也是贯穿于中国古人取名的基本精神,所见极是。王子今《走马楼竹简女子名字分析》(王子今《古史性别研究从稿》,第284—318页),以出土竹简为中心,指出汉代女子在户籍登记时一般只书名不书姓,这造成了“妇人无姓”的社会现象。进而指出汉代女名具有区分性别、好取贱名、标显妇德和社会生产职责分明的特色。而妇女名用字所体现的女性特征,表现了传统力量的沿袭;男人女名现象则是虽然少见但又一直存在于古代社会的特殊取名方式。焦杰《谈 唐代妇女名字的特点》(《中国史研究》2001年3期,第79—84页),依据传世典籍和碑铭材料研究了唐代妇女的名字,指出唐代妇女幼年小字中多见单字重叠、多加“娘”、“小”、“阿”、“儿”等字。成年女性的名字特征与此类似,只是多出了道德规范式的命名,上层妇女则有名又有讳,这是她们身份较高的标志。至于奉佛女子的名字中则多见以佛经、佛教圣地、神祗、术语、义理相关的字眼。
    355 参见岑仲勉《唐人行第录(外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3月,第1—198页。李斌城等著《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543—559页。吴丽娱《从唐代碑志看唐人行第问题》,《唐研究》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437—372页;吴丽娱《敦煌写本书仪中的行第之称——兼论行第普及的庶民影响》,《敦煌吐鲁番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529—559页。
    356 《敦煌契约文书辑校》,第21页。
    357 《敦煌契约文书辑校》,第349—350页。
    358 《释录》第2辑,第124页。
    359 《敦煌契约文书辑校》,第436—440页。
    360 《释录》第2辑,第128页。
    361 《释录》第2辑,第148页。
    362 《敦煌契约文书辑校》,第351—352页。
    363 《释录》第2辑,第123页。
    364 《释录》第2辑,第300页。
    365 《敦煌碑铭赞辑释》,第13页。
    366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3卷,第123—137页。
    367 《释录》第2辑,第403—404页。
    368 《释录》第2辑,第412页。
    369 高启安《唐样时期敦煌人名探析》,《敦煌研究》1997年4期,第128页。
    370 用老生为名的还有:隋末武牙郎将宋老生屯兵霍邑,抵抗李渊进军关中的军队,后为渊所斩。参见《旧唐书》卷1《高祖纪》,第3页。
    371 高启安《唐宋时期敦煌人名探析》,《敦煌研究》1997年4期,第127页。
    372 焦杰《谈庸代妇女名字的特点》,《中国史研究》2001年3期,第79页。
    373 《释录》第4辑,第521—522页。冯培红将该文书定名为《军籍残卷》,参见(P.3249v〈军籍残卷〉与归义军初期的僧兵武装》,《敦煌研究》1998年2期,第141—142页。
    374 原卷首尾俱残,卷头右下角缺了一角,因此前4行只存比丘尼的法号,没有她们的俗名,还有第165行灵妙的俗名涂抹不清,因此该卷可以提供的比丘尼俗名为263个。
    375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87页。
    376 《释录》第2辑,第126页。
    377 《释录》第2辑,第153页。
    378 《释录》第2辑,第93页。
    379 《敦煌契约文书辑校》,第508—512页。
    380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61页。
    381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之《毛诗正义》卷1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680页。
    382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4月,第333页。
    383 关于敦煌民间的收养风俗,谭蝉雪女士在《敦煌婚姻文化》(第179—183页)与《敦煌民俗》(第258—264页)中,从收养的条件、待遇、手续、实际后果、权利与义务等方面作了探讨。
    384 《释录》第4辑,第49页。
    385 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第54册,第182页。
    386 郑炳林《敦煌写本解梦书校录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1月,第175页。
    387 《敦煌写本解梦书校录研究》,第257页。
    388 《敦煌写本解梦书校录研究》,第263、264页。
    389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46、147页。
    390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第238页。
    391 《太平广记》卷110“王珉妻”条,第751页。
    392 《后汉书》卷10上《皇后纪》,第409页。
    393 笔者改,应是停分之停。
    394 《敦煌契约文书辑校》,第357页。
    395 笔者改,下同。
    396 《敦煌契约文书辑校》,第358—359页。
    397 该文书的录文参考了余欣《新刊俄藏敦煌文献研读札记》,《敦煌学辑刊》2004年1期,第14页。笔者的定名及录文与余文有所不同。
    398 《俄藏敦煌文献》第1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4月,第19—20页。
    399 贾充子黎民早夭。充亡后,其妻郭“槐辄以外孙韩谧为黎民子,奉充后”。晋武帝虽然首肯了此事,同时又下诏曰:“自非功如太宰,始封无后为太宰,所取必以己出不如太宰,皆不得以为比”。可见,朝廷虽然作了情理上的让步,但同时也强调下不为例。事见《晋书》卷40《贾充传》,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3月,第1171页。
    400 沙知先生将此件定名《养男契样文》,参见《敦煌契约文书辑校》,第362页。笔者自拟名为《吴再昌养男契》,录文从沙文。
    401 《俄藏敦煌文献》第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5月,第101页。
    402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4月,第82页。
    403 王尧、陈践《吐蕃藏文文献》,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8月,第48页。
    404 《敦煌契约文书辑校》,第360—361页。
    405 [唐]李延寿《南史》卷70《循吏传》,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3月,第1722页。
    406 《唐律疏议》,第258页。
    407 参见齐陈骏《有关遗产继承的几件敦煌遗书》,《敦煌学辑刊》1994年2期,第51-60页。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遗产的处理与丧事的操办》,《敦煌研究》1998年3期,第34—36页;张国刚《唐代家庭与家族关系的一个考察——一份敦煌分家析产文书的学习札记》,《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6月,第107—116负。郑显文《唐代家庭财产继承制度初探》,《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秋之卷,第126—135页:邢铁《唐代家产继承方式述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3期,第84—89页。陈永胜《敦煌吐鲁番法制文书研究》,第178-181页。
    408 《唐律疏议》,第263页。
    409 《唐代妇女的生命历程》,第346页。
    410 《唐代墓志续编》宝历006,第873—874页。
    411 《唐代墓志汇编》大和017,第2108页。
    412 《唐代墓志汇编》贞元067,第1884—1885页。
    413 [北齐]魏收《魏书》卷94《仇洛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6月,第2013页。
    414 《魏书》卷94《抱嶷传》,第2022页。
    415 《新五代史》卷69《高季兴传》,第855页。
    416 《新五代史》卷70《刘继恩传》,第869页。
    417 《唐律疏议》,第258页。
    418 《唐律疏议》,第259页。
    419 业师郝春文先生早在:《唐后期五代宋初沙州僧尼的特点》(《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论文集》,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6月,第817—857页),认为“僧人+新妇”组合中的“新妇”当为僧人妻,敦煌僧人出家后有结婚生子的现象。此外,还有潘春辉先生《唐宋敦煌僧人违戒原因述论》(《西北师大学报》2005年5期,第74—79页)、李正宇先生《晚唐至宋敦煌听许僧人娶妻生子——敦煌世俗佛教系列研究之五》(《敦煌吐鲁番研究》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4月,第337—350页),都认为敦煌僧人在出家后能够婚娶生子。李正宇先生进一步提出,僧人娶妻的背景是唐宋时期敦煌佛教世俗化发展趋势的加强、呈现出强烈入世性的结果,与此相关,敦煌僧人的生活也不断深入世俗、贴合大众,于是,僧人娶妻在当时、当地属于比较常见的现象。
    420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2页。
    421 如隋废太子“勇多内宠,……晋王知之,弥白矫饰,姬妾但备员数,唯共萧妃居处”(《隋书》卷45《杨勇传》,第1231页0。唐刘从谏以酷烈出名,“姬妾有微过,辄杀之”(《新唐书》卷214《刘从谏传》,第6015页)。后唐王镕败势,“姬妾数百,皆赴水投火而死”(《旧五代史》卷54《王镕传》,第730页)。辽“兀欲,东丹王突欲子也。……契丹好饮人血,突欲左右姬妾,多刺其臂吮之,其小过辄挑日、刲灼,不胜其毒。”(《新五代史》卷73《四夷附录第二·兀欲传》,第901页)。
    422 徐晓丽《敦煌石窟所见天公主考辩》,《敦煌学辑刊》2002年2期,第76—85页。
    423 《酉阳杂俎》卷1、《续集》卷4,第11-12、13页。
    424 《朝野佥载》卷3,第77页。
    425 引自赵和平《庸代书仪研究》,第414、544页。
    426 [唐]李冗撰,张永钦、侯志明点校《独异志》卷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2页。
    427 [宋]钱易撰《南部新书》乙,从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2页。
    428 《新五代史》卷17《高祖皇后李氏》,第177页。
    429 《敦煌变文集》,第901页。
    430 《世说新语·规箴第十》,第137页。
    431 《俄藏敦煌文献》第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5月,第156页。
    432 《太平广记》卷368“韦训”、“卢赞善”条,第2930页。
    433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0页。
    434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75页。
    435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6页。
    436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7页。
    437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64页。
    438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65页。
    439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69页。
    440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38页。
    441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77页。
    442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1—12页。
    443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8页。
    444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30页。
    445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61-62页。
    446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66页。
    447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34页。
    448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49页。
    449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51页。
    450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76-78页。
    451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79页。
    452 《敦煌莫商窟供养人题记》,第83-84页。
    453 《教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05页。
    454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130页。
    455 《安西榆林窟》,第221页。
    456 《安西榆林窟》,第252页。
    457 《释录》第3辑,第213页。
    458 《释录》第3辑,第406、432页。
    459 《释录》第3辑,第182页。
    460 《释录》第3辑,第455页。关于“小娘子”的指代意,李君伟《唐五代宋初敦煌地区妇女称谓初探》(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论文,2004年5月)中,利用蒋礼鸿、杨秀清的成果,指出它不仅是已婚妇女的通称,也是少女的通称,所说极是。
    461 《敦煌社邑文书辑校》,第27页。
    462 敦煌僧人出家后和本家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他们中也存在着不住寺、寺外有家、蓄私财、蓄奴等违戒现象。这些都在业师郝春文专著《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中有论述。
    463 [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10月,第258页。
    464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琉》之《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445页。
    465 《金文与殷周女性文化》,第271—380页。
    466 [汉]司马迁《史记》卷7《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4月,第223页。
    467 《宋史》卷155《礼志第六十八》,第2733页。
    468 “贞观中,侍中王珪子敬直尚太宗女南平公主。礼有妇见舅姑之仪,自王姬下降,此事多略。”参见《通典》卷59《嘉礼四》,第1669页。
    469 《宋史》卷248《公主传》,第8771—8791页。
    470 《太平广记》卷271“孙亮姬朝姝”条,第2140—2141页。
    471 《太平广记》卷273“周皓”条,第2149页。
    472 《新五代史》卷14《唐太祖家人传第二·皇后刘氏》,第145页。
    473 荣新江《于阗国王与瓜沙曹氏》(《敦煌研究》1994年2期,第117页)考证了该题名中的“为”字,综合各家之说,“为”字当是“成为”之意,而不是“为了”之意。
    474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226—227页。
    475 《宋会要辑稿·藩夷五》,第7767页。
    476 荣新江《于阗国王与瓜沙曹氏》,《敦煌研究》1994年2期,第116页。
    477 徐晓丽《敦煌石窟所见天公主考辨》,《敦煌学辑刊》2003年2期,第76—85页。
    478 沙武田、段小强二位先生在《莫高窟454窟窟主的一点补充意见》(《敦煌研究》2003年第3期,第7—9页)中指出,于阗国王李圣天和其妻的供养像出现在莫高窟第4窟主室东壁门南列北向第1、2身。莫高窟第98窟东壁门南列北向第1、2身。榆林窟第31窟后甬道北壁等三处。认为莫高窟第454窟主室东壁门南列北向第1身王者供养像是于阗从德太子或其他人,而不是李圣天。其理由是第454窟的这身供养像不够高大英俊,除此之外,作者没有再提出更确实的证据。沙武田先生在《敦煌石窟于阗国王画像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4期,第22—30页)中也依然坚持这一观点。笔者却认为这种判断值得再探讨。首先,于阗国王李圣天和其妻供养像并不总是出现在同一壁面。莫高窟第98窟东壁门南的前两身供养像因为宋代重绘而将李圣天夫妇绘在一起外,莫高窟第61窟南壁、第100窟甬道北壁却是以同鹘天公主李氏为首、回鹘皇后次之、于阗皇后再次之的次序排列出现,因此,莫高窟第454窟东壁门北列南向第5身供养像(第1、2身为比丘尼:第3身为回鹘天公主,第4身为回鹘皇后)应该是于阗皇后曹氏,该窟东壁门南的王者供养像相应就是李圣天。他们虽然没有出现在同一壁面,但能和曹氏一起出现的王者像似乎不该是其丈夫以外的其他人。
    其次,笔者在第二章第二节考察曹延恭夫人时已经提到,莫高窟第454窟的所有供养像都不知被何人、于何时严重涂改破坏过,由此该窟所有供养像的线条格外粗糙无章,那么影响到王者供养像的形象,也就无法看到原作是否“英俊”。
    但“身高”2米的画像还是能证明当时的精心设计和绘制,所以用该供养像现在不够英俊来确定其身份,显然不算合理的证据。所以笔者赞同《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第168页)的说法,以为该窟东壁门南的王者像当为李圣天,相应东壁门北的皇后像为于阗皇后曹氏。
    不过,笔者同意沙武田先生认为莫高窟第4窟和榆林窟第31窟中有李圣天和其皇后曹氏供养像的说法。有关莫高窟第4
    窟李圣天夫妇供养像的描述:“……主室东壁门南北向第一身同为于阗国王像,身后为女供养人画像。这身于阗国王像和莫高窟第98窟的画像十分相似,所处洞窟位置也相一致,另外从画像特征上看同榆林窟第31窟后甬道北壁的于阗国王像及其相似”(参见《敦煌石窟于阗国王画像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4期,第23页)。有关榆林窟第31窟李圣天夫妇像的描述:“甬道北壁供养人画像均有残破,仍可看到两向第一身为王者形象,头戴冕旒,身着衮服,气度轩昂;其身后一女像,身着大袖裙襦,披帛,头饰漫漶不清,可辨认步摇、凤冠,多重宝石的项饰仍清晰可见”(参见《莫高窟的454窟窟主的一点补充意见》,《敦煌研究》2003年3期,第7页;《敦煌石窟于阗国王“天子窟”考》,《西域研究》2004年2期,第60—68页;《敦煌石窟于阗国王画像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4期,第23页)。其实之前早有谢稚柳先生认为该窟甬道北壁的第一、二身供养像为于阗国皇帝与皇后像(参见《敦煌艺术叙录》,第474页),霍熙亮先生(参见《安西榆林窟》,第260页),王惠民先生(参见《敦煌石窟内容总录》,第216页),张伯元生生(参见《安西榆林窟》,第150页)等都持此说。笔者限于图像收集的不全,没有机会见到原作,这里仅引用前人描述,以作参考。
    479 《宋史》卷490《外国六》,第14106页。
    480 《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三》,第918页。
    481 P.3111《庚申年(960)七月十五日于阗公主舍施纸布花树台子等历》,《释录》第3辑,第99页。
    482 荣新江《于阗国王与瓜沙曹氏》,《敦煌研究》1994年2期,第114页。
    483 谢稚柳先生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参见《敦煌遗书叙录》,第24页。
    [西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4月。
    [东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
    [刘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8月。
    [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3月。
    [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6月。
    [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11月。
    [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1月。
    [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
    [唐]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8月。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
    [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月。
    [北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5月。
    [北宋]欧阳修、宋祁《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2月。
    [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6月。
    [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12月。
    [北宋]王溥《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6月。
    [北宋]王溥《五代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11月。
    [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9月。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5月。
    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0月。
    [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9月。
    [唐]张鷟撰,赵守俨点校《朝野佥载》,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2月。
    [唐]段成式撰,许逸民注评《酉阳杂俎》,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10月。
    [唐]李冗撰,张永钦、侯志明点校《独异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6月。
    [五代]孙光宪撰,贾二强点校《北梦琐言》,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6月。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8月。
    [清]赵翼著,王树民校正《甘二史札记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月。
    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1—14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1年9月—1986年8月。
    《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分)》(1—14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1995年5月。
    《俄藏敦煌文献》(1—17卷),上海占籍出版社,1992年12月—2001年4月。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1—34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1月—2005年3月。
    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1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11月;第2—4辑,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9月。
    郝春文主编《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1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2—5卷,北 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7月—2006年7月。
    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图版本)》,(壹一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2月。[英]韦陀编,[日]上野阿吉译《西域美术·大英博物馆藏品》(Ⅰ~Ⅲ),东京:讲谈社,1982年—1984年。
    敦煌文物研究所编《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五),北京:中国文物出版社·日本平凡社,1982年12月—1987年9月。
    敦煌文物研究所编《中国石窟·安西榆林窟》,北京:中国文物出版社·日本平凡社,1990年10月。
    常沙娜编著《中国敦煌历代服饰图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10月。
    谭蝉雪主编《敦煌石窟全集·服饰画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年6月。
    王惠民主编《敦煌石窟全集·弥勒经画卷》,香港:商务印书馆,2002年3月。
    谭蝉雪主编《敦煌石窟全集·民俗画卷》,香港:商务印书馆,2005年4月。
    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1月。
    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
    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5月。
    郊炳林《敦煌碑铭赞辑校》,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
    姜伯勤、项楚、荣新江《敦煌邀真赞校录并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年7月。
    沙知《敦煌契约文书辑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10月。
    郝春文《敦煌社邑文书辑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10月。
    郑炳林《敦煌本解梦书校录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1月。
    黄征、吴伟编校《敦煌愿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11月。
    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上、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8月。
    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5月。
    徐俊《敦煌诗集残卷校正》,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3月。[日]池田温著,龚泽铣译《中国古代籍帐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8月。
    陈永胜《敦煌吐鲁番法制文书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
    赵和平《敦煌写本书仪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社公司,1993年4月。
    周一良、赵和平《唐五代书仪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4月。
    吴丽娱《唐礼摭遗——中古书仪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11月。
    柳洪亮《新出吐鲁番文书及其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4月。
    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1月。
    杨秀清《敦煌西汉金山国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5月。
    郭锋《唐史与敦煌文献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高国藩《敦煌民俗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11月。
    谢生保主编《敦煌民俗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
    高国藩《敦煌俗文化学》,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11月。
    谭蝉雪《敦煌婚姻文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
    杨际平、郭锋、张和平《五——十世纪敦煌的家庭与家族关系》,长沙:岳麓书社,1997年10月。
    陈顾远《中国婚姻史》,上海书店,1984年5月。
    陈鹏《中国婚姻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8月。
    李衡眉《中国古代婚姻史论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6月。
    董家遵著,卞恩才整理《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
    顾鉴塘、顾鸣塘《中国历代婚姻与家庭》,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12月。
    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
    李金河《魏晋隋唐婚姻形态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5月。
    张邦炜《宋代婚姻家族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汪玢玲《中国婚姻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
    郝春文《唐后期五代永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法]童丕著,余欣、陈建伟译《敦煌的借贷:中国中古时代的物质生活与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2月。
    姜亮夫《莫高窟年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0月。[法]伯希和著,耿升、唐建宾译《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
    谢稚柳《敦煌艺术叙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
    张伯元《安西榆林窟》,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
    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
    史苇湘《敦煌历史与莫高窟艺术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12月。
    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莫高窟石窟内容总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11月。
    沈从文编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1999年1月。
    周汛、高春明编著《中国历代妇女妆饰》,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88年7月。
    黄正建《唐代衣食住行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
    赵昭《霓裳羽衣——古代服饰文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
    赵凤喈《中国妇女在法律上的地位》,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
    陈东远《中国妇女生活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4月。
    鲍家鳞编著《中国妇女史论文集》(一~五),台北:稻乡出版社,1979年4月—2001年7月。
    高洪兴、徐锦均、张强编《妇女风俗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10月。
    高世瑜《唐代妇女》,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6月。
    段塔丽《唐代妇女地位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姚平《唐代妇女的生命历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1月。
    李小江等著《历史、史学与性别》,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邓小南主编《唐宋妇女与社会》(上、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8月。
    王子今《古史性别研究丛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
    曹兆兰《金文与殷周妇女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
    施萍婷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7月。
    胡戟、张弓、李斌城、葛承雍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月。
    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1月。
    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
    汤蓉岚《论唐代妇女生活的悖反现象》,《台州学院学报》2003年5期,第79—82页。
    章群《妇女之新事态》,《唐史札记》,台北:学海出版社,1998年2月,第185—200页。
    陈丽《唐代敦煌妇女婚姻生活探微》,《敦煌研究》2004年5期,第44—51页。
    邓小南《六至八世纪的吐鲁番妇女——特别是她们在家庭以外的生活》,《敦煌吐鲁番研究》第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215—237页。
    张涛《被肯定的否定——从〈清史稿·列女传〉中的妇女自杀现象看清代妇女境遇》,《清史研究》2001年3期,第40—49页。
    姜伯勤《唐敦煌城市的礼仪空间》,《文史》2001年2期,第229—244页。
    章群《婚礼与丧礼》,《唐史札记》,台北:学海出版社,1998年2月,第173—184页。
    莫晓斌《浅议唐代婚姻制度与社会习尚的矛盾现象》,《长沙大学学报》2003年3期,第58—60页。
    赵守俨《敦煌婚姻礼俗考略》,《文史》第3辑,第185—195页。
    周一良《敦煌写本书仪中所见的庸代婚丧礼俗》,《文物》1985年7期,第7—25页。
    王三庆《敦煌写卷记载的婚礼节目与程序》,《潘石禅先生九秩华诞·敦煌学特刊》,台湾:文津出版社印行,1996年9月,第533—564页。
    谭蝉雪《敦煌婚俗的特点》,《1990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史地、语文编》,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年7月,第601—615页。
    张艳云《从敦煌的婚书程序看唐代许婚制度》,《敦煌研究》2002年6期。
    黄正建《敦煌古婚嫁文书与唐五代的古婚嫁》,项楚、郑阿财主编《新世纪敦煌学论集》,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3月,第275—293页。
    吴丽娱《正礼与时俗——论民间书仪与唐朝礼制的同期互动》,《敦煌吐鲁番研究》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5月,第169—186页。
    蔡伟堂《关于敦煌壁画〈婚礼图〉的几个问题》,《敦煌研究》1990年1期,第54—59页。
    蔡伟堂《敦煌壁画中的〈婚礼图〉探讨》,《敦煌民俗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第206—221页。
    顾向明《中古时期的士庶婚姻及“卖婚”习俗》,《民俗研究》2002年3期,第104—111页。
    魏向东《论魏晋南北朝财婚风气及其影响》,《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期,第161—165页。
    张彬村《唐代的陪门财》,《燕京学报》新14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19—40页。
    方建新《宋代婚姻论财》,《历史研究》1986年3期,第178—190页。
    方建新《宋代婚姻礼俗考述》,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编《雪泥鸿爪——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8月,第518—539页。
    宋东侠《宋代厚嫁述论》,《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2期,第62—66页。
    陈丽萍《中古时期敦煌地区财婚风气略论》,郑炳林、花平宁主编《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化论文集(下)》,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252—261页。
    张国刚、蒋爱花《唐代男女婚嫁年龄考略》,《中国史研究》2004年2期,第65—75页。
    石小英《由敦煌籍帐文书引发的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婿龄问题的探讨》,《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期,第77—79页。
    石小英《唐五代宋初敦煌婚龄考》,《延安大学学报》2004年5期,第76—81页。
    陈丽萍《敦煌籍帐中夫妻年岁差距过大现象初探——兼论敦煌地区收继婚存在的可能性》,《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2期,第7—13页。
    陈丽萍《敦煌文书所见婚变现象初探(一)——以妇女为中心的考察》,《敦煌学辑刊》2005年2期,第164—172页。
    仁井田陞《敦煌凳见唐宋家族法关系文书》,《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第17册,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昭和34年(1959)3月16日,第1—41页+p1.2。
    仁井田陞《敦煌凳见婚姻法史料》,《中国身份法史》,第五章《婚姻法》第四节《婚姻成立》第二款《形式的要件》第二项,东京大学出版会,2001年1月20日,第612—614页。
    仁升田陞《敦煌凳见唐宋家族法关系文书》,《中国法制史研究〈奴隷農奴法家族村落法)》之《家族村落法》第二部《西域凳见家族法关系文书》第八章,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62年3月20日,第563—599页。
    邢铁《庸代家产继承方式述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3期,第57—62页。
    郑显文《唐代家庭财产继承制度初探》,《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秋之卷,第126—135页。
    张国刚《唐代家庭与家族关系的一个考察—一份敦煌分家析产文书的学习札记》,《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3卷,中华书局2001年,第107—116页。
    陈丽萍《唐宋时期敦煌地区非正式婚姻子女现象略考》,《敦煌研究》2006年4期,第54—61页。
    刘增贵《汉代妇女的名字》,李贞德、梁其姿主编《妇女与社会》,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4月,第46—91页。
    王子今《走马楼竹简女子名分析》,王子今著《古史性别研究丛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84—318页。
    焦杰《谈唐代妇女名字的特点》,《中国史研究》2001年3期,第79—84页。
    高启安《唐宋时期敦煌人名探析》,《敦煌研究》1997年4期,第121—128、44页。
    石小英《敦煌古代丑名贱名的成因》,《文史杂志》2004年5期,第58—60页。
    洪艺芳《敦煌写本中人名的文化内涵》,《敦煌学》21辑,1998年6月,第79—90页。
    万庚育《珍贵的历史资料——莫高窟供养入画像题记》,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79—193页。
    贺世哲《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94—236页。
    仁井田陞《次妻及媵妾》,《中国身份法史》第五章《婚姻法》第九节,东京大学出版会,2001年1月20日,第715—730页。
    王子今《说走马楼简所见“小妻”兼论两汉三国社会的多妻现象》,王子今著《古史性别研究丛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54—265页。
    高启安《一件尘封千年的贵夫人情书——敦煌写卷S.0526内容试探》,《社科纵横》1999年4期,第48—51页。
    郑炳林、徐晓丽《晚唐五代敦煌归义军节度使多妻制研究》,《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4期,第38—45页。
    郑炳林、徐晓丽《晚唐五代敦煌归义军政权的婚姻关系研究》,《敦煌学》25辑,2004年9月,第559—596页。
    徐晓丽《曹议金与甘州回鹘天公主结亲时间考——以P.2915卷为中心》,《敦煌研究》2001年4期,第112—118页。
    徐晓丽《敦煌石窟所见天公主考辩》,《敦煌学辑刊》2002年2期,第76—85页。
    赤木崇敏《河西归义军节度使张淮鼎——敦煌文献P.2555piecel检讨通》,《内陆语言)研究》ⅩⅩ,2005年8月5日,第1-25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