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西南体育地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汉代西南体育地理是区域性断代研究,是从地理空间角度透视汉代西南体育现象,分析汉代西南体育文化区形成与演变的规律。当前体育史研究呈薄弱状态,而以历史地理学的方法对汉代西南体育的研究相对阙如,所以,本选题的研究对于构建历史体育地理学的途径和方法具有探索意义。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在大量占有相关考古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本着“尽全时空”的理念,探讨汉代西南体育的空间分布、特征、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体育在地域文化系统中的功能等问题。
     本文除了绪论外,由五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历史地理背景及汉代西南体育文化区的确立》。第一节,西南自然环境不仅决定该地区体育文化形态,而且影响到汉体育文化向西南地区的传播和交流。西南社会环境最大的特点是处于转型期,政治上,表现为开土列郡,大一统帝国形成,以汉体育文化为主体,少数民族体育为辅的格局初露端倪;经济上开发力度增强,为体育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体育发展水平的高低也体现了经济开发的程度;军事上,战略地位凸显,战争增多,促进军事体育的发达,尚武精神的弘扬;文化上,表现为夷汉体育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总体而言,汉帝国体育文化处于主导统摄地位,西南各族体育趋于汉化。多民族分布使得西南体育文化丰富多样,独具特色,人口由北往南依次减少的分布格局决定了巴蜀地区体育文化最为发达,滇黔地区相对封闭落后。第二节,汉代体育丰富多彩,是我国古代体育格局基本形成的时期,已经初显地域分异现象。汉代西南体育主要分为军事体育、娱乐体育和养生体育三部分,每部分具有不同类别和表现形式。第三节,体育文化因子的确定关系到体育文化区的划分,汉代体育文化区划分的主导因子有体育项目、自然环境、行政区划等。汉代西南体育文化区具有层级结构,可以划分为巴蜀、滇东与黔、川西与滇西等三个亚文化区,每个亚区体育项目及特征各不相同。巴蜀地区文明起源早,靠近汉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化进程早,战国秦汉时期社会转型,经济取得很高成就,并担负以此为基地向滇黔地区推进开发进程的重任,因此其体育项目最为丰富,分布最为广泛稠密,成都及周边可以视为西南体育文化区的核心区,对川西和滇黔地区具有很强的文化辐射作用。滇东与黔地区自然环境较为优越,文明起源也比较早,但相对封闭,其体育文化项目较为丰富,土著化色彩浓郁,体育文化分布呈点块状分布,主要集中在坝地河谷地带。川西滇西地区是华夏文化的边缘,也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冲突的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其体育文化项目较为单,军事体育发达,分布呈点状分布,主要集中在战略要冲。
     第二章《汉代西南武术与养生体育分布及特征》。第一节,巴蜀区项目多,分布广,汉化程度高,是武术文化发达区,举重、比武、剑术、斗兽等项目开展广泛,水平高。巴蜀武术移民性十分突出,影响深远。巴蜀地区的尚武之风和当时社会环境是紧密相联的。滇黔地区和川西地区兵器武艺发达,兵器的土著化色彩浓厚,兵器武艺文化交流频繁。总体看来,这些地区武术文化汉化程度低,落后于巴蜀地区。西南地区擅长使用短兵器,弓弩尤其发达,和地理环境有关。铁兵器的发展折射了西南兵器武艺的发展历程。第二节,在饮食、衣着、居住方面三地存在明显差异,但从预防保健发展水平上,以巴蜀地区最为发达。巴蜀地区是中国道教发源地,导引养生术由于受道家文化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十分发达,具有浓重的仙道色彩,体现了巴蜀民族的健康追求。
     第三章《汉代西南射御狩猎类体育分布及特征》。第一节,巴蜀地区的射箭活动形式多样,文化的意蕴更为浓厚,习射活动渗透着浓重的“射礼”文化,射鸟和猴则蕴含加官进爵,长生富贵之含义。巴蜀独特的自然社会环境决定这一地区弓弩文化发达,威武的蹶张武士体现了浓厚的尚武之风。巴蜀地区的马术、御术更多出现在等级森严的车马出行,折射了以“礼”为核心的汉文化对巴蜀地区的影响深度。胡骑的出现表明巴蜀地区文化交流频繁,而富有仙道色彩的骑马体现了巴蜀人士浪漫自由的追求。复杂的地形和庞大的车队,形式多样的车骑标志着巴蜀御术的发达和经济成就。滇东与黔射箭活动起源早,用于狩猎和军事斗争,出现了赛马和骑兵格斗,甚至出现了女骑手。而投壶和车马出行在这一地区的出现反映了汉文化对这一地区的影响。川西和滇西地区由于以游牧生产方式为主,骑马射箭文化发达。第二节,巴蜀地区随着开发力度加强,森林减少,人们狩猎活动频繁,弋射形式比较典型,奔跑运动则多出现在伍佰形象中,体现出巴蜀地区经济文化更为发达。滇东与黔地区狩猎活动多样,围猎形式尤发达。奔跑则出现在狩猎等日常生产生活中。川西滇西地区射猎活动频繁。
     第四章《汉代西南娱乐体育分布及特征》。第一节,巴蜀境内多湖泊河流,水上项目形式多样,龙舟竞渡活动开展很早,游泳技能高、划船技术好,很早就应用于军事斗争,巴人的游泳技能尤为突出。垂钓活动开展普遍和广泛,有的垂钓活动蕴含了汉代隐士之风。棋类运动活动流行,尤其是六博活动,且具有浓重的仙道色彩。滇东与黔区水上项目多,龙舟竞渡盛行。流行磨秋、斗象、弄蛇等富有特色的项目。川西滇西很早也出现了石球等游戏。第二节,巴蜀地区杂技类型多样,惊险刺激,富含身体技巧元素。巴渝舞更是声名远播,影响深远。滇东与黔出现了叠罗汉、踩高跷、缘竿等杂技活动,流行圈舞、盾牌舞、傩舞等舞蹈。川西滇西有傩舞、弄丸等活动。总体来讲巴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汉化程度高,水上项目、宴乐舞蹈、杂技活动等娱乐体育更为发达。
     第五章《对汉代西南体育区特点及其功能的认识》。第一节,探讨了汉代西南体育的特征:一体和多元、封闭和开放、尚文和尚武、原始和发展等四个方面。认为由于社会转型及大一统帝国的影响,体育具有尚柔主静、身心一元、缺乏竞争的文化个性,又由于民族成分多,生产方式多样,体育类型多样;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和交通的发展、移民活动,使体育具有封闭和开放的特性;由于以礼为核心的汉文化影响,体育文化尚文,但军事形势的需要,尚武之风盛行;生产力落后,地理环境的封闭,体育巫文化色彩浓厚,具有原始性,但由于社会转型和经济大开发,汉体育文化的传播,体育文化又具有发展性。第二节,巴蜀地区社会转型早,汉化程度高,经济发达,文化交流频繁,娱乐体育发达,尚武之风盛行。“巴出将、蜀出相”的人才格局具有诸多影响因素;滇东与黔,自然条件较优越,娱乐体育和军事体育较发达,体育土著化色彩浓厚:川西滇西地区体育类型单一,军事体育发达。第三节,影响区域特征的因素有自然环境、社会转型、军事活动、交通贸易、移民活动、宗教等六个方面。自然环境是区域分异的基础,社会转型和移民活动等影响甚大。第四节,汉代西南体育在地域文化系统中具有社会功能、传承功能、教育功能、健身娱乐功能等四个方面。体育在增强民族认同、促进民族团结、提高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学术研究贵在创新。本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探索:一是首次综合运用多学科方法系统梳理了汉代西南体育地理现象;二是率先提出“汉代西南体育地理”命题,是对历史艺文地理的一个充实,对于体育学科建设具有一定价值;三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置于汉代西南社会转型和经济大开发、夷汉冲突与融合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以期客观全面地总结汉代西南体育文化发展规律,为当前传承民族体育文化服务,为西南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The exploration on sports geography of Southwest China in the Han Dynasty belongs to a regional cohort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graphical space, in which the regularity of its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has been analyzed. The present days are seeing the study on sports history caught in the bottleneck. The study on sports in Southwest China in the Han Dynasty by means of history geography is blank in particular. The dissertation, thus, is of significance in exploring the approaches to the history of sports geography. The author thereby has discuss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sports in Southwest China in the Han Dynasty, as well as its physical function in the regional culture system and other related issues on the basis of the archaeological data, together with literature, with the concept of "to the best of all time and space".
     This article, besides the section of introduction, consists of five sections, of which the main content is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 is titled as Background of History Geography and Establishment of Sports of the Southwest China in the Han Dynasty. First,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not only decides cultural forms of sports in the region, and also effects to the Han sports culture spread to Southwest China. The biggest characteristic about the social environment lies in the fact that it was in a transition. Politically, the sports pattern is formed, with the Chinese sports culture as the main body, minority national sports as complementary parts, for the county soil is increased, and the unified empire is formed. It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sports development tha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enhanced. At the same time, the level of sports development also reflected the degre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military, the developed military sports are promoted, with the martial spirit carried forward, for the strategic position, increasing wars. The sports cul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flict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Han sports culture and the ethnic sports culture. Overall, the sports culture of the Han Empire is in a dominant position, all the ethnic groups sports in Southwest China tend to be united by the Han sports culture. The multi-national distribution in the Southwest China abounds the sports culture, and makes it unique.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pattern that the persons decrease by the turn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determines that the Bashu sports culture is the most developed, the Dianqian sports culture is relatively backward. Second,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Han Dynasty is basic formation period of our country ancient sports. The Han sports has been showing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phenomenon. The sports in Southwest China of the Han Dynast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military sports, entertainment sports, sports of keeping good health, each part has different categories and forms. Third, the author thinks that sports culture factors determine the division of the sports culture area. The factors are sports categories, natural environment,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etc. The sports culture area, which has hierarchical struc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ubregions, such as the Bashu culture area and so on. Each subregion sport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re not identical. The Bashu civilization origins early, close to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 So it is united earlier by the Han culture.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was finished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in which the economic achievement was high. Then Bashu was a base to promote the important task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n the Dianqian region. So the sports is the most abundant, the most widely and densely distributed, and Chengdu and the surrounding regions can be regarded as core in the Southwest sports culture area, with a strong radiation effect to the western Sichuan and Dianqian region sports culture.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the Eastern Dian and Qian region is superior, the civilization originated earlier, but relatively closed. The sports culture is relatively rich, with rich native color. The distribution of sports culture is conducted with point and block,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closing and river valley. The Western Sichuan is the edge of the Huaxia culture. The western Yunnan area is also the area in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farming civilization and nomadic civilization. The economy is relatively backward, so the sports culture project is relatively single, military sports is developed. The sports culture is dot distributed,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strategic position.
     The second chapter is titled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artial Arts and Keeping Health Sports in Southwest China in the Han Dynasty. First,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Bashu area is the martial arts culture developed area where there are many projects, wide distribution, high degree of the Han culture, especially weightlifting, jousting, fencing and beast beating are widely distributed and developed. Immigration is important to the martial arts in Bashu Region. The warrior fashion in the Bashu area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re closely linked. The weapon skills are developed, more native, cultural exchange being frequent in the Dian and Qian. Overall, the weapon skills in the Dian and Qian are behind the Bashu area. The people are good at using short weapon, especially archery. All this is because of the geography environment. Except the sports culture, the development is reflected in the iron weapons. Second, the diet, clothing, living place in the Southwest are obvious different, but it is the best in the Bashu Region. The Bashu area is the originated place of Taoism in China. The keeping health skills which has the important statu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is very developed, with heavy Sendoh color, reflects the pursuit of the Bashu national health, because of the Taoist cul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third chapter is titled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rchery, Horsemanship and Chariots Skills in Southwest China in the Han Dynasty. First,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archery activities in the Bashu area have stronger cultural connotation. Shoot learning activities permeate a "jet ethical" culture. The shoot of birds and monkeys means the promotion of careers, longevity, riches and honor. Bashu unique natural social environment decided to the region culture developed crossbow. The fashion of strong warrior is showed by the powerful archer. Horsemanship and chariots skills are often appeared in the hierarchical chariots and horses travel, which explains that the culture in the Bashu area is more developed, reflecting the depth of influence that Chinese culture as the core of the "ethical" to the Bashu area. The ride of Hu persons shows that the Bashu region cultural exchanges frequently. But the horse riding full of sendoh color embodies the Bashu people romantic pursuit of freedom. Complex terrain and large teams, various forms of motor marked the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achievement of the Bashu. The archery activities in the eastern Dian and Qian originated early, being used for hunting and military struggle. The wrestling, horse racing and riding, even the female riders appeared in the region. While the ruby and travel by the chariots and horses appeared in the region that reflec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Han culture. The riding and archery culture in the western Dian and western Sichuan region is developed, because of the nomadic way of production. Second,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hunting activiti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in Southwest China, which brings forest decrease and frequent hunting. The running is often seen in the image of serving officials of "wubai", which manifests the economic in the Bashu area is more developed. The diversity of hunting form, especially developed around Hunting appeared in the eastern Dianqian region. Running is appeared in the hunting of daily production and life. The hunting activities are frequently in the western Sichuan and Dian region.
     The fourth chapter is titled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creational Sports in Southwest China in the Han dynasty. First, the water sports in Southwest China are very much developed. The dragon boat game is carried out earlier. There are many good swimming and high boating skills, which are used in military. The swimming skill of the Ba persons is more outstanding. Fishing activities appear widely and widely, which contain the wind of the hermits in the Han dynasty. Chess movement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Bashu area, which the main form is "liu bo", which having strong sendoh. Water sports in eastern Dianqian area is abound. The dragon boat race prevailed. The sports of Moqiu, elephant bucket and snakes playing are popular and distinctive. The ball games and other sports appeared earlier in the western Sichuan and Dian. Second, the acrobatics activity in Southwest China is more developed, which has more technology diversity and adventure. The Ba people of is more famous for their "Bayu" dance. The pyramid, walking on stilts, edge rod and other acrobatics activity, the circle dance, Nuo dance, shield dance and other dance are popular in the eastern Dian and Qian region. The Nuo dance, pills playing and other activities appeared in the western Sichuan and Dian. Overall the Bashu reg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s higher, and the Han culture is more developed. The water sports, dance, acrobatics activity and other entertainment sports are more developed.
     Chapter V is titled Awareness of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unction in the Southwest sports area during the Han Dynasty. The sports characteristics of unity and pluralism. closed and open, hsiao and warrior, the original and development, and so on is discussed. Think the sports culture is still one yuan, lack of competition personality of body and mind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a unified empire. The mode of production is diverse form. These are various types of sports because of the ethnic composition. The seal of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migration activity, make the closed and ope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orts. The martial wind prevails because of the military situation. The hsiao physical culture prevails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the Chinese culture. The open and closed sports culture prevails because of the backward productivity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e sports is primitiveness because of the backward productivity, but the sports culture is developed as a result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pread of Chinese sports culture. Second, the entertainment sports developed, martial wind prevails in the Bashu area, for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early localization, developed economy and frequent cultural exchanges. The talent pattern of "the general of Ba and the prime minister of Shu" has many influence factors. In the eastern Dian and Qian, the entertainment sports and military sports is relatively developed because of the superior natural conditions. The color of the native sports is thick. In the western of the Sichuan and the Dian area, the sports type is single, the military sports is developed. Third,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re natural environment, social transformation, military activities, transit trade, immigration, religion and so on. Natural environment is the foundation of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migration, etc., are also important. Fourth, the sports in the Southwest during the Han Dynasty among the regional culture system has social function, transfer function, education function, fitness entertainment function and so on. The spor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trengthening the national identity, promoting national unity, enhanc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nnovation is advocated in the academic research. The author makes an exploration in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First, the sports geography phenomenon in the Southwest during the Han dynasty is discussed by use of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for the first time. Second, the proposition of "the sports geography in the Southwest during the Han Dynasty" is proposed for the first time, which is helpful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rts culture geograph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subject. Third, based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sports phenomenon is studied among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conflict between the Han sports culture and the ethnic sports culture so as to comprehensively and objectively summarized the Southwest sports culture development rule, aiming at servicing the national sports culture inheritance, providing the reference for the southwest culture construction.
引文
① 毛曦:《历史文化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3期。
    ② 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古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① 谭其骧:《东北历史地理学·序》.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1998年版。
    ② 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③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导言》,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④ 饶远、陈斌:《体育人类学》,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3页。
    ⑤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26《郑玄·礼记·王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060页。
    ① 饶远、陈斌:《体育人类学》.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9页。
    ② 徐永峰、张丽:《龙舟竞渡的文化源流及其现代演变》,《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① 史兵:《中国体育文化区探微》,北京:线装书局,2008年版,第1页。
    ②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04页。
    ③ 胡小明:《体育人类学》,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① 王爱民:《地理学思想史》,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② 黄聪:《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体育科学》,2008年第9期。
    ③ 中国体育史学会:《巾国古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① 周西宽:《体育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63页。
    ② 周志俊、魏明国:《体育辩证法》,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③ 周志俊、魏明国:《体育辩证法》,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④ 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
    ⑤ 于涛:《体育哲学研究》,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9页。
    ① 《尚书》卷1《尧典》。
    ② 林思桐:《中华体育五千年》,西安:西安体育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
    ③ 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④ 白云翔:《考古发现于秦汉时期的体育活动》,《考古》2008年第7期。
    ① 崔乐泉:《汉画中身体运动形式的研究》,《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② 于涛:《体育哲学研究》,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③ 于涛:《体育哲学研究》,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4页。
    ④ 于涛:《体育哲学研究》,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1页。
    ① 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页。
    ② 杨向东:《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③ 《体育史》教材组:《体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④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7页。
    ⑤ 周爱光、宋享国:《对体育文化内涵的思考》,《体育与科学》,2004年第4期。
    ① 徐新建:《西南研究论》,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总序第9页。
    ② 易剑东:《体育文化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③ 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① 王震、史兵:《关于构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区的讨论》,《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② 陈慧林:《人文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 王恩涌:《人文地理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④ 李旭旦:《人文地理学论丛》,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⑤ 唐晓峰:《人文地理随笔》,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⑥ 王爱民:《地理学思想史》,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⑦ 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⑧ 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⑨ 施和金:《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⑩ 侯甬坚:《区域历史地理空间的发展过程》,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1 韩渊丰、张治勋、赵汝植:《区域地理理论和方法》,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110页。
    12 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 吴宏岐:《历史地理学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5 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6 赵世瑜:《中国文化地理概述》,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7 卢云:《汉晋文化地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8 张步天:《中国历史文化地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9 司徒尚纪:《广东文化地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0 张伟然:《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1 张晓虹:《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2 林拓:《文化的地理过程》,上海:上海书店,2004年版。
    23 高曾伟:《中国民俗地理》,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4 张瑛:《中国西南地区彝族服饰文化历史地理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5 吴慧平:《书法文化地理研究》,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9年版。
    ① 李旭旦:《人文地理学论丛》,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② 张琢:《中国的地理环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二重性》,《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1期。
    ③ 王爱民:《地理学思想史》,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0页。
    ④ 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页。
    ① 唐晓峰:《人文地理随笔》,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40页。
    ② 蓝勇:《中国史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③ 王恩涌、赵荣、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20页。
    ④ 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8-33页。
    ⑤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87-506页。
    ⑥ 高曾伟:《中国民俗地理》,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8-186页。
    ① 史兵:《中国体育文化区探微》,北京:线装书局,2008年版。
    ② 史兵:《体育地理学理论体系构建研究》,《体育科学》,2007年第8期。
    ③ 史兵:《关于构建国家体育地理信息系统的初步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④ 田至美:《体育文化的地理学解析》,《人文地理》,2002年第5期。
    ① 陈修颍:《中囤传统体育运动起源与发展的地理诠释》,《人文地理》,2002年第5期。
    ② 陈青、任涵、张俊宗:《论区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相对性成因》,《西北师大学报》,1998年第4期。
    ③ 郝时远:《体育运动的人类学启示》,《世界民族》1997年第4期。
    ④ 杨绍猷:《元都的体育和娱乐活动》,《民族研究》,1998年第6期。
    ⑤ 曾超:《巴人尚武精神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⑥ 谢勇:《简论巴人的尚武精神》,《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⑦ 董其祥:《巴渝舞源流考》,《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⑧ 杨爱华、何秀珍、李英:《古代巴人体育—巴渝舞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第8期。
    ⑨ 李延超:《水与火洗礼中的民族传统体育—傣族体育与彝族体育的比较研究》.《体育科学》,2006年第11期。
    ⑩ 李晓华:《青铜文化与“滇”人娱乐体育》.《体育文史》,1999年第1期。
    11 唐建忠:《从川南古代悬棺遗迹论僰人的体育文化元素》,西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12 张涛:《中国新疆南疆少数民族体育的文化生态学解读》,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13 谢燕妮、陈光玖、马强:《地理环境与羌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体育文化导刊》,2008年第4期。
    ① 熊茂湘:《体育环境导论》,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 李力研:《人类种族与体育运动》,《华北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③ 韩佐生等:《地理环境对体育文化的影响》,《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④ 百家:《试论人类体育與地理环境》,《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⑤ 翁锡全:《试论体育运动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12期。
    ⑥ 郑勤:《地理环境与体育文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第3期。
    ⑦ 黄贵:《对体育运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究》,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⑧ 林仪煌:《体育与环境》,《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⑨ 段海俊:《高原地理分布与高原训练》,《体育科学》,1999年第2期。
    ⑩ 王秋娥:《论现代体育与人文环境的关系》,《山东体育科技》,2004年第4期。
    11 段文彬、闫颍慧、陈忠祥:《我国体育文化空间异及其区划研究》.《人文地理》,2007年第2期。
    12 李纪江:《我国成年人体质综合水平与自然环境因素的关联分析》,《体育科学》,2010年第12期。
    13 史兵:《西安市羽毛球馆空间分布研究》,《中国体育科技》,2010年第2期。
    ① 饶远:《亚洲体育文化的地理分布、特质与价值》,《体育文化导刊》,2002年第1期。
    ② 饶远、刘竹、刘坚:《中国西南边疆体育发展特征与模式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③ 吴殿廷:《中国杰出体育竞技人才成长因素的地理分析》,《地理科学》,2007年第6期。
    ④ 赵先卿:《中国田径运动项目区域分布特点分析》,《中国体育科技》,2008年第1期。
    ⑤ 杨建设:《我国民族节日体育文化的地理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⑥ 王俊奇:《我国少数民族体育形成的地理环境因素》,《体育科学研究》,2004年第2期。
    ⑦ 焦洁:《北宋东京城体育娱乐文化空间分布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9硕士论文
    ⑧ 石展望:《古都与武术文化》.《体育文史》,2001年第4期。
    ⑨ 朱梅新、张新辉、李进国:《新疆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文地理特征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⑩ 李娜:《清代宁夏体育文化特征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11 王飞雄:《清代新疆体育文化区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12 张杨:《陕西区域体育文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① 沈涛:《先秦时期齐鲁体育文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② 邓正龙:《清前期嵩山体育文化区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③ 齐宝:《清代内蒙古区域体育文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④ 郭志禹:《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策略构想》,《体育科学》,2006年第10期。
    ⑤ 韩雪:《中州武术文化》,上海体育学院,2005年博士论文。
    ⑥ 王家忠:《荆楚武术文化研究》,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博士论文。
    ⑦ 丁丽萍:《吴越武术文化研究》,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博士论文。
    ⑧ 郭守靖:《齐鲁武术文化研究》,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博士论文。
    ⑨ 徐烈:《关东武术文化研究》,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博士论文。
    ⑩ 温佐惠:《西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地域体育文化理论探微》,《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1 党挺:《延安体育之研究(1935-1948)》,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博士论文。
    12 许万林、曾玉华:《丝绸之路陇右文化与唐代长安体育的繁荣》,《体育科学》,2005年第5期。
    13 龙登高:《南宋临安的娱乐市场》,《历史研究》,2002年第5期。
    14 饶远:《亚洲体育文化的地理分布、特质与价值》,《体育文化导刊》,2002年第1期。
    15 饶远、刘竹、刘坚:《中国西南边疆体育发展特征与模式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① 郝斌:《巾外体育交流与北京奥运会》,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
    ② 茹秀英等:《新中国50年来中西体育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历史透视及原因分析》,《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 第3期。
    ③ 毕明军、于涛:《欲刚差异与中国竞技体育文化》,《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
    ④ 张井梅:《希腊文明与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历史》,2008年第3期。
    ⑤ 谭华:《体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⑥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⑦ 饶远:《体育人类学》,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⑧ 易剑东:《体育文化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⑨ 白晋湘:《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冲突与互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⑩ 胡兆晖:《文化冲突和融合与体育文化发展的关系》,《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11 王俊奇:《巾西文化冲突与武术发展之路》,《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2 黄莉:《从中西体育文化的深层结构审视中国体育文化》,《体育科学》,2008年第2期。
    13 王少春:《中外体育文化相遇的发展格局》,《体育科学》,2011年第5期。
    ① 郝斌:《中外体育交流与北京奥运会》,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85-95页。
    ② 任海:《中国古代体育》,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年版。
    ③ 徐永昌:《中国古代体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① 刘清黎:《体育五千年》,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② 崔乐泉:《中国体育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版。
    ③ 冯国超:《中国传统体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④ 谭华:《体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⑤ 徐玉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⑥ 温佐惠、陈振勇:《巴蜀武术》,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年版。
    ⑦ 翁士勋:《二十五史体育史料汇编》,北京:北京体育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
    ⑧ 李建军:《出土文献与体育史学研究》,体育文史,2001年第3期。
    ⑨重庆市体育运动委员会:《重庆武术志》,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⑩ 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古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32页。
    11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2页。
    12 刘秉果、赵明奇:《汉代体育》,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
    13 刘朴:《汉画像石中的体育活动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4 白云翔:《考古发现与秦汉时期的体育活动》,《考古》,2008年第7期。
    15 邓霞:《南阳汉画像所反映的汉代体育文化》,河南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16 秦立凯:《淮北汉画像石与汉代体育文化》,《体育文化导刊》,2008年第8期。
    17 朱永光:《论秦末汉初武术文化塑造沛籍陪臣与武将》,《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18 陈成军:《汉代体育文化的传播》,《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4年第2期。
    19 陈振勇:《论历史移民对巴蜀武术文化发展的影响》,《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① 董治安:《两汉全书》(36册),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② 黎小龙:《西南区域开发与社会史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
    ③ 黎小龙、蓝勇、赵毅的《交通贸易与西南开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④ 蓝勇:《南方丝绸之路》,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⑤ 卢华语:《古代重庆经济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
    ⑥ 方铁:《西南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⑦ 段渝:《四川通史》(第一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⑧ 查有梁、周遂志:《巴蜀科技史略》,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02-234页。
    ⑨ 童恩正:《古代的巴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⑩ 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11 蒙默等:《四川古代史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2 蒙文通:《巴蜀古史论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3 刘小兵:《滇文化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4 林向:《巴蜀文化新论》,成都:成都出版社,1995年版。
    15 徐仲舒:《论巴蜀文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6 朱俊明:《夜郎史稿》,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7罗二虎:《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年版。
    18 段渝:《政治结构与文化模式—巴蜀古文明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19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20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21 高文:《四川汉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22 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23 重庆市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藏四川汉画像砖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57年版。
    24 李昆生:《云南艺术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5 汪宁生:《云南考古》,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6 张增祺:《中国西南民族考古》,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① 孙华:《四川盆地的青铜时代》,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② 汪宁生:《云南沧源崖画的发现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③ 王大道:《云南铜鼓》,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④ 马幸辛:《川东北考古与巴文化研究》,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⑤ 黎小龙、张文:《南方民族史论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⑥ 张增祺:《中国西南民族考古》,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⑦ 王文光:《中国南方民族史》,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⑧王锺翰:《中国民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⑨ 王文光:《中国西南民族关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⑩ 黄淑娉:《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1 周大鸣:《文化人类学概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① 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古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7页。
    ② 杨向东:《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③ 崔乐泉:《中国原始时代体育文化研究—原始形态地考古学分析》,上海体育学院,1995年博士论文。
    ④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4页。
    ① 工良范、罗晓明:《中国岩画·贵州》,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
    ② 黄良华、李诗文:《悬崖上的民族:珙县僰人及悬棺》,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172页。
    ③ 张增祺:《中国西南民族考古》,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0页。
    ④ 汪宁生:《云南沧源崖画的发现和研究》,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15页。
    ① 王良范、罗晓明:《贵州岩画—描述与解读》,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50页。
    ① 《吕氏春秋》卷3《尽数》。
    ② 《汉书》卷28《地理志》。
    ① 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0页。
    ① 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② 张晓虹:《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地理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③ 《华阳国志》卷3《蜀志》。
    ④ 《华阳国志》卷3《蜀志》。
    ① 马幸未:《川东北考古与巴文化研究》,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3页。
    ② 杨铭:《巴人源出东夷考》,《历史研究》,1999年第6期。
    ③ 赵炳清:《从峡江地区楚文化遗存看东周时期的巴楚关系》,《考古》,2010年第4期。
    ④ 《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
    ① 《史记》卷117《司马相如列传》。
    ② 《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
    ③ 《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
    ④ 《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传》。
    ⑤ 《史记》卷123《大宛列传》。
    ① 《三国志》卷30《魏书·乌丸鲜卑东夷列传》。
    ② 汪宁生:《云南沧源崖画的发现和研究》,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20页。
    ③ 《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
    ④ 《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
    ⑤ 《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传》。
    ⑥ 王文光:《巾国民族发展史》(上),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186页。
    ① 汪宁生:《云南沧源崖画的发现和研究》,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17页。
    ② 吴必虎:《中国文化区的形成和划分》,《学术月刊》,1996年第3期。
    ③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6页。
    ④ 黎小龙、徐难予:《论秦汉时期西南区域开发的差异与格局》,《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① 梁方仲:《巾国历代户n、田地、田赋统计》,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52页。
    ②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7页。
    ③ 陈晏清:《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序》,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④ 方国瑜:《滇史论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
    ① 《华阳国志》卷1《巴志》。
    ② 《华阳国志》卷3《蜀志》。
    ③ 《华阳国志》卷3《蜀志》。
    ④ 《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
    ⑤ 《华阳国志》卷3《蜀志》。
    ① 《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
    ② 《华阳国志》卷4《南中志》。
    ③ 《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
    ① 《汉书》卷28《地理志》。
    ②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
    ③ 《史记》卷70《张仪列传》。
    ④ 《华阳国志》卷3《蜀志》。
    ⑤ 《汉书》卷24《食货志》。
    ⑥ 《三国志》卷31《刘二牧传》。
    ⑦ 《华阳国志》卷3《蜀志》。
    ⑧ 蒙默、刘琳、唐光沛等:《四川古代史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50-154页。
    ⑨ 《华阳国志》卷3《蜀志》。
    ①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页。
    ② 《史记》卷30《平准书》。
    ③ 《华阳国志》卷4《南中志》。
    ④ 《史记》卷117《司马相如传》。
    ⑤ 《史记》卷30《平准书》。
    ⑥ 《汉书》卷123《西南夷列传》。
    ⑦ 《史记》卷95《大宛列传》。
    ⑧ 《史记》卷129《货值列传》。
    ① 黎小龙:《战国秦汉西南边疆思想的区域性特征初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4期。
    ② 《华阳国志》卷3《蜀志》。
    ① 罗二虎:《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
    ① 罗二虎:《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年版,第168页。
    ② 谭华:《体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③ 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古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8页。
    ④ 刘朴:《汉画像石中的体育活动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⑤ 邓霞:《南阳汉画像所反映的汉代体育文化》,河南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① 刘秉果、赵明奇:《汉代体育》,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
    ② 韩养民:《秦汉文化史》,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253-277页。
    ③ 冯国超:《中国传统体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④ 徐永昌:《中国古代体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⑤ [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
    ① [东晋]虞预:《会稽典录》。
    ② 刘秉果:《中国古代体育史话·前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③ 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古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168页。
    ① 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古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175页。
    ② 邵文良:《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图集》,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73页。
    ③ 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古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4页。
    ④ 刘秉果:《中国古代体育史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① 刘秉果:《中国古代体育史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① 刘秉果:《中国古代体育史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② 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0页。
    ① 史兵:《中国体育文化区探微》,北京:线装书局,2008年版,第9页。
    ② 史兵:《中国体育文化区探微》,北京:线装书局,2008年版。
    ①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414页。
    ① 罗二虎:《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年版,第170页。
    ① 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6页。
    ②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③ 《汉书》卷23《刑法志》。
    ④ 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古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153页。
    ⑤ 《清史稿》卷108《志八十三·选举》
    ⑥ 赵玉亭:《中国古代体育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体育文史》,1999年第5期。
    ① 曾超:《巴人尚武精神研究》,中央民族在学,2005年博士论文。
    ②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2页。
    ③ 《华阳国志》卷1《巴志》
    ④ 冯国超:《中国传统体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页。
    ⑤ 《史记》卷25《律书》。
    ① 《春秋公羊传》卷7《庄公二·庄公十二年》。
    ② 《汉书》卷68《金日碑传》。
    ③ 《汉书》卷70《甘廷寿传》。
    ④ 魏学峰:《中国画像砖全集·四川汉画像砖》,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75页。
    ①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年版,第113页。
    ①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年版,第114页。
    ③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70页。
    ① 《史记》卷25《律书》。
    ② 董治安:《两汉全书》第18册《张衡·西京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76页。
    ③ 董治安:《两汉全书》第7册《桓宽·盐铁论·散不足》,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026页。
    ④ 董治安:《两汉全书》第10册《刘歆·西京杂记》,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008页。
    ⑤ 《汉书》卷54《李陵传》。
    ⑥ 翁士勋:《二十五史体育史料汇编·三国志·魏书·许褚传》,北京:北京体育文化出版社,1997版,第52页。
    ⑦ 《汉书》卷65《东方朔传》。
    ⑧ 董治安:《两汉全书》第11册《杨雄·长杨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458页。
    ⑨ 《汉书》卷86《儒林传》。
    ① [宋]李昉:《太平广记》卷291《神一·李冰》。
    ②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13页。
    ③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14页。
    ①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40页。
    ②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页。
    ①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页。
    ②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11页。
    ③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12页。
    ④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13页。
    ① 冯国超;《中国传统体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页。
    ② 《史记》卷7《项羽本纪》。
    ③ 董治安:《两汉全书》第18册《张衡·西京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76页。
    ④ 冯国超:《中国传统体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5页。
    ⑤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 32页。
    ① 路志峻:《敦煌壁画中的古代举重活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②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16页。
    ① 白云翔:《考古发现与秦汉时期的体育活动》,《考古》,2008年第7期。
    ②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
    ③ 《礼记》卷5《月令》。
    ④ 《韩非子》卷12《外储说左下》。
    ⑤ 《汉书》卷23《刑法志》。
    ⑥ 《史记》卷87《李斯列传》。
    ⑦ 《汉书》卷61《张骞传》。
    ① 《汉书》卷6《武帝纪》。
    ② 《汉书》卷96《西域传》。
    ③ 《魏书》卷109《乐志》
    ④ [清]佚名:《吴兴杂录》。
    ① 重庆市体育运动委员会:《重庆武术志》,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313页。
    ② 董治安:《两汉全书》第10册《刘歆·西京杂记》,济南:山东在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008页。
    ③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99页。
    ④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8页。
    ① 梁中效:《汉代长安与成都的文化交流》,《唐都学刊》,2009年第1期。
    ② [北宋]调露子著,翁士勋校注:《角力记·出处》。
    ③ 裴锡荣、韩明华、江松友:《中华古今兵械图考》,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42页。
    ④ [战国]吴起:《吴子·料敌》
    ①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页。
    ②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③ 《后汉书》卷33《朱浮传》。
    ④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55页。
    ①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前言》,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② 杨向东、张雪梅:《中国体育思想史》(古代卷),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0页。
    ③ [战国]庄周:《庄子·杂篇·说剑》
    ④ 董治安:《两汉全书》第16册《赵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510页。
    ① 《三国志》注引《典论·自叙》。
    ② 《史记》卷127《日者列传》。
    ③ 曹丕:《典论·自叙》。
    ④ 《三国志》卷18《魏志十八·许褚传》。
    ⑤ 《汉书》卷65《东方朔传》。
    ⑥ 桓谭著,清孙冯翼辑:《桓子新论》,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⑦ 《史记》卷117《司马相如列传》。
    ⑧ 《汉书》卷57《司马相如传》。
    ① 《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
    ② 罗二虎:《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① 江章华:《巴蜀柳叶形剑研究》,《考古》1996年,第9期。
    ②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71页。
    ③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43页。
    ④ 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古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154页。
    ⑤ 《晋书》卷25《舆服志》。
    ① 闻宥:《四川汉代画像选集》,上海: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105页。
    ② 《汉书》卷19《百官公卿表》。
    ③ 董治安:《两汉全书》第24册《应劭·汉官仪》,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081页。
    ①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②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页。
    ③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99页。
    ④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99页。
    ⑤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
    ⑥ 冯国超:《中国传统体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3页。
    ①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34页。
    ②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
    ③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 148页。
    ①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08页。
    ② 白云翔:《考古发现与秦汉时期的体育活动》,《考古》,2008年第7期。
    ① 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国体育文化五千年》,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页。
    ② 罗二虎:《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③ 罗二虎:《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④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13页。
    ⑤ 四川省珙县志编纂委员会:《珙县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页。
    ⑥ 唐建忠:《从川南古代悬棺遗迹论僰人的体育文化元素》,西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①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页。
    ②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③ 闻宥:《四川汉代画像选集》,上海: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140页。
    ④ 《后汉书》卷42《楚王英列传》。
    ① 《汉书》卷57《司马相如传》。
    ② 重庆市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藏四川汉画像砖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57年版,第55页。
    ③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④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页。
    ⑤ 重庆市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藏四川汉画像砖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57年版,第63页。
    ⑥ 《后汉书》志29《舆服志》。
    ⑦ 王兰英:《汉乐府民歌赏析》,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页。
    ①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98页。
    ② 罗二虎:《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③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④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车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92页。
    ① 重太市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藏四川汉画像砖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57年版,第52页。
    ②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08页。
    ③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5页。
    ④ 《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
    ⑤ [战国]列子:《列子·周穆王》。
    ⑥ 《后汉书》卷82《方术列传》。
    ① 张增祺:《云贵高原的西南夷文化》,2004年版,第229页。
    ② 杨向东;《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页。
    ③ 《云南青铜器论丛》编辑组:《云南青铜器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230页。
    ④ 李晓华、柳景、牟少华:《青铜文化与滇人娱乐体育》,《体育文史》,1999年第1期。
    ⑤ 李晓华、柳景、牟少华:《青铜文化与滇人娱乐体育》,《体育文史》,1999年第1期。
    ① 李晓华、柳景、牟少华:《青铜文化与滇人娱乐体育》,《体育文史》,1999年第1期。
    ② 张增祺:《云贵高原的西南夷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8页。
    ③ 饶远:《云南青铜器文物中的民族体育形象》,《体育文史》,1993年,第5期。
    ④ 李昆生:《云南艺术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① 张增祺:《云贵高原的西南夷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20页。
    ② 罗二虎:《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③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00页。
    ④ 饶远:《云南青铜器文物中的民族体育形象》,《体育文史》,1993年,第5期。
    ⑤ 罗二虎:《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⑥ 张增祺:《云贵高原的西南夷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8页。
    ⑦ 罗二虎:《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⑧ 罗二虎:《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⑨ 崔乐泉:《从考古文物看古代滇人的传统体育活动》,《体育文史》,1991年第5期。
    ⑩ 童恩正:《我国西南地区青铜剑的研究》,《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
    11 《蛮书》卷7《云南管内物产》。
    ①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6页。
    ② 张增祺:《中国西南民族考古》,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4页。
    ③ 王良范、罗晓明:《中国岩画·贵州》,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年版,第53页。
    ④ 张增祺:《云贵高原的西南夷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75页。
    ① 罗二虎:《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② 罗二虎:《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③ 《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
    ④ 罗二虎:《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① 罗二虎:《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② 张增祺:《云贵高原的西南夷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20页。
    ③ 罗二虎:《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④ 张增祺:《云贵高原的西南夷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97页。
    ⑤ 罗二虎:《文化与生态、社会、族群“川滇青藏民族走廊石棺葬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97页。
    ①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宝兴县文化馆:《四川宝兴汉塔山战国土坑积石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9年第3期。
    ② 童恩正:《我国西南地区青铜剑的研究》,《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
    ③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14页。
    ④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
    ⑤ 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德钦县纳古石棺葬》,《考古》1983年3期。
    ⑥ 阚勇等:《云南鳌风山古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0年第2期。
    ① 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德钦县纳古石棺葬》,《考古》1983年3期。
    ② 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宁蒗县大兴镇纳古墓群》,《考古》1983年3期。
    ③ 张增祺:《中国西南民族考古》,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06页。
    ④ 罗二虎:《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⑤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40页。
    ① 《后汉书》卷76《循吏列传》。
    ② 《汉书》卷49《晁错传》。
    ③ 《通考》卷15。
    ④ 《史记》卷1《五帝本纪》。
    ⑤ 《后汉书》卷1《光武帝纪》。
    ① 《汉书》卷49《晁错传》。
    ② 江章华:《巴蜀柳叶形剑研究》,《考古》1996年第9期。
    ③ 四川大学博物馆、成都市博物馆:《成都指挥街周代遗址发掘报告》,《南方民族考古》附录,1987年第1辑。
    ① 陈振勇:《论历史移民对巴蜀武术文化发展的影响》.《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②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贞。
    ③ 童恩正:《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文物与考古论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④ 霍巍、赵德云:《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40-43页。
    ⑤ 重庆市体育运动委员会:《重庆武术志》,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314页。
    ① 重庆市体育运动委员会:《重庆武术志》,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① 崔乐泉:《中国体育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② 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44页。
    ① 《论语·乡党》。
    ② 崔乐泉:《中国体育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4贞。
    ③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87页。
    ④ 崔乐泉:《中国体育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3贞。
    ① [唐]杜佑:《通典·南平蛮典》。
    ②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79《戎州风俗条》。
    ③ 刘清黎:《体育五千年》,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④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古乐》。
    ⑤ [战国]佚名:《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
    ① 查有梁、周遂志:《巴蜀科技史略》,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02页。
    ② 《华阳国志》卷12《序志并士女目录》。
    ③ [战国]庄周: 《庄子·刻意》。
    ④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3《刘安·淮南子·泰族训》,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95页。
    ⑤ 郝勤:《古代巴蜀养生考》,《四川体育史料》,1985年第4期。
    ⑥ 重庆市体育运动委员会:《重庆武术志》,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313页。
    ⑦ 中国武术大辞典编辑委员会:《中国武术大辞典》,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9页。
    ① 《三国志》卷29《魏书·方伎传》。
    ② 《后汉书》卷82《方术传》。
    ③ 重庆市体育运动委员会:《重庆武术志》,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313页。
    ④ 四川省考古所等:《绵阳永兴双包山二号西汉木发掘简报》,《文物》1996年第10期。
    ① 杜正胜:《试论传统经脉体系之形成—兼论马王堆脉书的历史地位》,《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汉墓研究文集》,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第101页。
    ②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9页。
    ③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67页。
    ④ 汪宁生:《云南沧源崖画的发现和研究》,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07页。
    ① [唐]樊绰:《蛮书》卷4。
    ② 汪宁生:《云南沧源崖画的发现和研究》,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77页。
    ③ 《魏书》卷101《僚传》。
    ④ 《旧唐书》卷197《南蛮西南蛮列传》。
    ⑤ [宋]朱辅:《溪蛮丛笑》。
    ⑥ [清]:《清一统志》。
    ⑦ 《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传》。
    ⑧ 汪宁生:《云南沧源崖画的发现与研究》,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71页。
    ①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8页。
    ② 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6页。
    ③ [战国]荀况:《荀子·天论》。
    ① 何志国、孙淑云、梁宏刚:《我国最早的道教炼丹实物—绵阳双包山汉墓出土金乖合金的初步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第2007年第1期。
    ② 高言语主:《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50页。
    ③ 《乐府诗集》卷50《相和歌辞》。
    ④ 《压府诗集》卷64《杂曲歌辞》。
    ① 崔巍、赵德云:《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224页。
    ②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页。
    ③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26页。
    ④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页。
    ⑤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24页。
    ⑥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页。
    ⑦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35页。
    ① 温佐惠、陈振勇:《巴蜀武术》,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3页。
    ① [清]颜元:《颜习斋言行录》卷下。
    ②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26《郑玄·礼记·射义》,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422页。
    ③ 冯国超:《中国传统体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7页。
    ④ 冯国超:《中国传统体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6页。
    ① 崔凤祥、崔星:《原始体育形态岩画》,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333页。
    ②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版,第21页。
    ③ 《周礼·地官·保氏》。
    ①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26《郑玄·礼记·射义》,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422页。
    ② 《战国策》卷2《西周策》。
    ③ 《汉书》卷28《地理志》。
    ④ 郑先兴:《汉画像的社会学分析》.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3页。
    ⑤ 《汉书》卷54《李广传》。
    ⑥ 《史记》卷109《李将军列传》。
    ① 崔乐泉:《从汉画看汉代的射箭活动》,《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2期。
    ② 《北史》卷15《魏诸宗室列传》。
    ③ 冯国超:《中国传统体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5贞。
    ① 《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
    ② 《华阳国志》卷3《蜀志》。
    ③ [宋]王应麟:《玉海》卷150。
    ④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91页。
    ⑤ 《三国志》卷35《蜀书五·诸葛亮传》。
    ①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② 《后汉书》卷1《光武帝纪》。
    ③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27页。
    ④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页。
    ⑤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页。
    ⑥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51页。
    ⑦ 曾宪波、张华:《汉画中的射箭、击剑和摔跤运动》,《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①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24《应劭·汉官仪》,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081页。
    ② 《汉书》卷76《韩延寿传》。
    ③ 《史记》卷117《司马相如列传》。
    ①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55页。
    ②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页。
    ③ 刘朴:《汉画像石中的体育活动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④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50页。
    ①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15《班固·西都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291页。
    ② 《史记》卷55《留侯世家》。
    ③ 《诗经·郑风·女曰鸡鸣》。
    ④ 《论语·述而》。
    ⑤ 《列子》卷5《汤问篇》。
    ⑥ 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国体育文化五千年》,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页。
    ①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18《张衡·西京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76页。
    ②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7《桓宽·盐铁论·刺权》,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984页。
    ③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④ 《后汉书》卷49《仲长统列传》。
    ⑤ 《汉书》卷91《货殖传》。
    ⑥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⑦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4《司马相如·子虚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49页。
    ⑧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3《刘安·淮南子·俶真训》,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46页。
    ⑨ 《战国策》卷17《楚策·庄辛谓楚襄王》。
    ①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② 《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
    ③ 《华阳国志》卷1《巴志》。
    ④ 《华阳国志》卷1《巴志》。
    ①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16《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510页。
    ②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31《刘熙·释名》,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250页。
    ③ 《六韬》卷6《犬韬·武车士》。
    ④ 《战国策》卷26《韩一·苏秦为楚合纵说韩王》。
    ① 《史记》卷69《苏秦列传》。
    ② 郭淑珍:《试论秦俑坑弩兵在中国军事史上的意义》,《文博》1994年,第6期。
    ③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24《应劭·汉官仪》,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081页。
    ④ 《后汉书》卷119《匈奴传》。
    ⑤ 《汉书》卷49《晁错传》。
    ⑥ 《后汉书》卷58《虞诩列传》。
    ⑦ 《史记》卷117《司马相如列传》。
    ⑧ 张应二、王惠英:《论诸葛亮损益连弩》,《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①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② 闻宥:《四川汉代画像选集》,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150页。
    ③ 《汉书》卷42《申屠嘉传》。
    ④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①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12页。
    ②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12页。
    ③ 《华阳国志》卷1《巴志》。
    ④ 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古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178页。
    ① 袁靖:《中国考古学与瑞典考古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3-96页。
    ② 《战国策·楚策》。
    ③ 《战国策·魏策》。
    ④ 《汉书》卷55《卫青霍去病传》。
    ⑤ 《后汉书》卷24《马援列传》。
    ⑥ 《汉书》卷24《食货志》。
    ⑦ 《汉书》卷54《李广传》。
    ⑧ 刘秉果、赵明奇:《汉代体育》,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第135页。
    ① 姜世碧:《成都汉代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1992年第3期。
    ②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74页。
    ③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72页。
    ④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72页。
    ⑤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73页。
    ⑥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① 《后汉书》志29《舆服志》。
    ② 《史记》卷117《司马相如列传》。
    ③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62页。
    ④ 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北京:《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16页。
    ⑤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61页。
    ⑥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73页。
    ⑦ 高文:《四川汉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58页。
    ⑧ 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15页。
    ⑨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59页。
    ⑩ 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14页。
    11 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17页。
    12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13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14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60页。
    15 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151页。
    ①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57页。
    ②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56页。
    ③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55页。
    ④闻宥:《四川汉代画像选集》,上海: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207页。
    ① 《诗经·小雅锦》。
    ②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3《刘安·淮南子·诠言训》,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81页。
    ③ 唐建忠:《从川南古代悬棺遗迹论僰人的体育文化元素》,西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第19页。
    ④ [晋]陆翙:《邺中记》。
    ⑤ 唐建忠:《从川南古代悬棺遗迹论僰人的体育文化元素》,西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第19页。
    ① 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古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44页。
    ② 刘清黎:《体育五千年》,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3页。
    ③ 杨向东、张雪梅:《中国体育思想史》(古代卷),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
    ① 《论语·乡党》
    ②《晏子春秋》卷6《内篇杂下》。
    ① 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24页。
    ② 重庆市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藏四川汉画像砖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57年版,第52页。
    ③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82页。
    ④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67页。
    ⑤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68页。
    ⑥ 重庆市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藏四川汉画像砖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57年版,第42页。
    ⑦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47页。
    ⑧ 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18页。
    ⑨ 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20页。
    ⑩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17页。
    ①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20页。
    ② 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19页。
    ③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69贝。
    ④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1987年版,第71页。
    ⑤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74页。
    ⑥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20页。
    ⑦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
    ⑧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
    ⑨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⑩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
    125页。
    11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70页。
    12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81页。
    13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17页。
    14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83页。
    15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贞。
    16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17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18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19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47页。
    20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20页。
    21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20页。
    22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83页。
    23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83页。
    ①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92页。
    ②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18页。
    ③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73页。
    ④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22页。
    ①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
    ②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79页。
    ③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96页。
    ④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96页。
    ⑤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20页。
    ①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85页。
    ①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75页。
    ②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93页。
    ③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87页。
    ④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86页。
    ⑤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26页。
    ①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84页。
    ②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77页。
    ③ 重庆市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藏四川汉画像砖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57年版,第45页。
    ④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88页。
    ⑤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81页。
    ①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08页。
    ②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③ 杨向东:《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9页。
    ④ 汪宁生:《云南沧源崖画的发现和研究》,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91页。
    ⑤ 李伟卿:《云南古代的铜铸艺术》,载《云南青铜器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81页。
    ① 崔凤祥、崔星:《原始体育形态岩画》,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331页。
    ② 张增祺:《云贵高原的西南夷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29页。
    ③ 崔乐泉:《从考古文物看古代滇人的传统体育活动》,《体育文史》,1991年第5期。
    ① 张增祺:《云贵高原的西南夷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32页。
    ② 崔乐泉:《从考古文物看古代滇人的传统体育活动》,《体育文史》,1991年第5期。
    ③ 张增祺:《云贵高原的西南夷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75页。
    ④ 白云翔:《考古发现与秦汉时期的体育活动》,《考古》,2008年第7期。
    ⑤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26《郑玄·礼记·投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399页。
    ①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26《郑玄·礼记·投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399页。
    ② 《史记》卷126《滑稽列传》。
    ③ 邯郸淳:《投壶赋》。
    ④ 《后汉书》卷20《祭遵列传》。
    ⑤ [西晋]左思:《吴都赋》。
    ⑥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10《刘歆·西京杂记》,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027页。
    ① 李昆生:《云南艺术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29页
    ② 陈昌怡,谭华:《古代体育寻踪》,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81页。
    ① [宋]吴自牧:《梦梁录》卷3。
    ② 汝安、张越:《投壶历史文化考》,《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8期。
    ③ 张增祺:《云贵高原的西南夷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④ 汪宁生:《中国西南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第134页。
    ⑤ 王良范、罗晓明:《中国岩画·贵州》,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年版,第31页。
    ⑥ 王良范、罗晓明:《中国岩画·贵州》,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年版,第33页。
    ⑦ 王良范、罗晓明:《中国岩画·贵州》,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年版,第45页。
    ⑧ 王良范、罗晓明:《中国岩画·贵州》,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年版,第53页。
    ⑨ 王良范、罗晓明:《中国岩画·贵州》,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年版,第69页。
    ⑩ 张增祺:《云贵高原的西南夷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86页。
    ① 张增祺:《云贵高原的西南夷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29页。
    ② 王良范、罗晓明:《中国岩画·贵州》.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年版,第48页。
    ③ 王范、罗晓明:《中国岩画·贵州》,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年版,第50页。
    ④ 王良范、罗晓明:《贵州岩画—描述与解读》,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1页。
    ① 晋宁文化体育局:《古滇王都巡礼—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文物精粹》,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页。
    ② 李昆生:《云南艺术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60页。
    ① 张增祺:《云贵高原的西南夷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00页。
    ② 《后汉书》卷87《西羌传》。
    ③ 张增祺:《云贵高原的西南夷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22页。
    ④ 张增祺:《中国西南民族考古》,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0页。
    ⑤ 胡小明:《怒江岩画与原始体育》,《体育文史》,1988年第4期。
    ⑥ 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25页。
    ⑦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66页。
    ⑧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77页。
    ① 诸葛亮:《将苑·地势》。
    ② 崔巍、赵德云:《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6页。
    ① 邵文良《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图集》,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32页。
    ① 唐建忠:《从川南古代悬棺遗迹论僰人的体育文化元素》,西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第19页。
    ② 《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
    ③ 《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
    ④ 《华阳国志》卷4《南中志》。
    ⑤ 《华阳国志》卷4《南中志》。
    ⑥ 《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
    ① 秦立凯:《战国至秦汉时期西南铁器的传播和发展》,2006年硕士论文,第6-31页。
    ① 崔乐泉:《“射侯”考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② 崔乐泉:《“射侯”考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① 刘秉果、赵明奇:《汉代体育》,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第15页。
    ② 崔风祥、崔星:《原始体育形态岩画》,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③ 《诗经·奇风·还》
    ④ 《诗经·奇风·卢令》。
    ⑤ 《国语》卷6《齐语》。
    ⑥ 《史记》卷112《平津侯主父列传》。
    ① 《后汉书》卷90《乌桓鲜卑列传》。
    ② 《史记》卷110《匈奴传》。
    ③ [南宋]彭大雅:《黑鞑事略》
    ④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3页。
    ⑤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5页。
    ①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②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① 四川省珙县志编纂委员会:《珙县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页。
    ② 《山海经·海外北经》。
    ① 《史记》卷25《律书》。
    ② 《论周绍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选自《古文字研究》第二辑。
    ③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16《赵哗·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442页。
    ④ [战国]荀况:《荀子·议兵》。
    ⑤ [战国]吴起:《吴子·图国》。
    ⑥ 《史记》卷73《王翦列传》。
    ⑦ 《汉书》卷55《卫青霍去病传》。
    ⑧ 《汉书》卷70《甘延寿传》。
    ① 刘秉果、赵明奇:《汉代体育》,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第95页。
    ② 《魏书》卷73《杨大眼列传》。
    ③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④ [明]戚继光:《纪效新书·比较篇》。
    ⑤ [明]张燮:《东西洋考》卷5《东番考》。
    ⑥ [清]徐珂:《清稗类钞·技勇类》。
    ① 《后汉书》志29《舆服志》。
    ② 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13页。
    ③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63页。
    ① 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北京:《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11页。
    ②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64页。
    ③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76页。
    ④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页。
    ⑤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63页。
    ⑥ 王良范、罗晓明:《中国岩画·贵州》,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年版,第52页。
    ⑦ 王良范、罗晓明:《贵州岩画—描述与解读》,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0页。
    ① 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国体育文化五千年》,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页。
    ② 晋宁文化体育局:《古滇王都巡礼—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士文物精粹》,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页。
    ① 李昆生:《云南艺术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② 李昆生:《云南艺术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③ 晋宁文化体育局:《古滇王都巡礼—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文物精粹》,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页。
    ④ 《云南青铜器论丛》编辑组:《云南青铜器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198页。
    ① 晋宁文化体育局:《古滇王都巡礼—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文物精粹》,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页。
    ① 汪宁生:《云南沧源崖画的发现与研究》,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30页。
    ② 汪宁生:《云南沧源崖画的发现和研究》,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61页。
    ① 罗二虎:《文化与生态、社会、族群“川滇青藏民族走廊石棺葬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52页。
    ② 罗二虎:《文化与生态、社会、族群“川滇青藏民族走廊石棺葬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50页。
    ③ 胡小明:《怒江岩画与原始体育》,《体育文史》,1988年第4期。
    ① 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古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32页。
    ② 《史记》卷2《夏本纪》。
    ③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90页。
    ④ 《华阳国志》卷3《蜀志》。
    ⑤ 卢华语:《古代重庆经济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第141页。
    ① 《史记》卷70《张仪列传》。
    ②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3《刘安·淮南子·俶真训》,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46页。
    ③ 郭立新、夏寒:《峡江地区古代族群互动与文化变迁》,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1页。
    ④ 童恩正:《古代的巴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⑤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18《张衡·西京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76页。
    ① 杨琇绿:《龙舟文化探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② [唐]徐坚:《初学记》卷4。
    ③ [唐]张建封:《竞渡歌》。
    ④ 《旧唐书》卷146《杜亚列传》。
    ⑤ 《隋书》卷31《地理志下》
    ⑥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⑦ [宋]高承:《事物纪原·越地传》。
    ①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第221页。
    ② 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古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194页。
    ③ 会理县文化馆:《四川会理县出士的铜鼓》,《考古》,1997年第3期。
    ① 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30页。
    ② 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185页。
    ③ 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④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18页。
    ① 《诗经·谷风》。
    ② 《管子·轻重甲》。
    ③ 《华阳国志》卷3《蜀志》。
    ① 崔乐泉:《中国体育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2页。
    ② 《诗经·卫风·竹竿》。
    ③ 《论语·述而》。
    ④ [唐]胡令能:《全唐诗》之《小儿垂钓》。
    ⑤ 戴复古:《钓台》。
    ⑥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①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3《刘安·淮南子·兵略训》,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99页。
    ②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15《班固·西都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291页。
    ③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7《桓宽·盐铁论·刺权》,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983页。
    ④ 《后汉书》卷49《仲长统列传》。
    ⑤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18《张衡·西京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76页。
    ⑥ 郭立新、夏寒:《峡江地区古代族群互动与文化变迁》,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1页。
    ⑦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 3页。
    ①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2页。
    ② 《后汉书》卷82《方术列传》。
    ① 白云翔:《考古发现与秦汉时期的体育活动》,《考古》2008年第7期。
    ② 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页。
    ③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50页。
    ④ 于涛:《体育哲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9页。
    ⑤ 李力研:《野蛮的文明:体育的哲学宣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74页。
    ⑥ 白云翔:《考古发现与秦汉时期的体育活动》,《考古》2008年第7期。
    ⑦ 《史记》卷3《殷本记》。
    ⑧ 《史记》卷69《苏秦列传》。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未央宫—1980-1989年考古发掘报告》,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8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城工作队:《汉长安城北宫的勘探及其南面砖瓦窑的发掘》,《考古》1996年第10期。
    ③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10《刘歆·西京杂记》,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019页。
    ④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11《杨雄·方言》,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288页。
    ⑤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15《班固·弈旨》,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323页。
    ⑥ 《史记》卷126《滑稽列传》。
    ①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21《马融·樗蒲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469页。
    ②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③ 《汉书》卷24《食货志》。
    ④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17《王充·论衡·正说篇》,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87页。
    ⑤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⑥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35页。
    ⑦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37页。
    ①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95页。
    ②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20页。
    ③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65页。
    ④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71页。
    ⑤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19页。
    ⑥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12页。
    ⑦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36页。
    ⑧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38页。
    ⑨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62页。
    ⑩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页。
    11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页。
    ① [南朝·梁]沈约:《宋书》卷27。
    ②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③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页。
    ④ 《论语·先进》。
    ①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99页。
    ② 崔乐泉:《中国古代蹴鞠》,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5页。
    ③ 《史记》卷69《苏秦列传》。
    ① 马王堆汉墓整理小组:《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老子>乙卷本前古轶书释文》,《文物》1974年第10期。
    ②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10《刘歆·西京杂记》,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006页。
    ③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7《桓宽·盐铁论·权剌》,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983页。
    ④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7《恒宽·盐铁论·国疾》,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023页。
    ⑤ 南朝(宋)裴鲷:《l史记·苏秦列传》集解。
    ⑥ 《汉书》卷55《霍去病传》。
    ⑦ 杨向东:《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6页。
    ① 冯国超:《中国传统体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14页。
    ② 唐建忠:《从川南古代悬棺遗迹论焚人的体育文化元素》,西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③ 《史记》卷27《天官书》。
    ④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10《刘歆·西京杂记》,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004页。
    ① 杨向东:《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5页。
    ② 李昆生:《云南艺术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95页。
    ③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94页。
    ① 李昆生:《云南艺术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96页。
    ② 崔乐泉:《从考古文物看古代滇人的传统体育活动》,《体育文史》,1991年第5期。
    ③ 王海平:《介绍贵州出土的两面铜鼓》,《贵州地方志通迅》,1987年第4期。
    ④ 杨向东、张雪梅:《中国体育思想史》(古代卷),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0页。
    ⑤ 李昆生:《云南艺术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95页。
    ① 崔乐泉:《从考古文物看古代滇人的传统体育活动》,《体育文史》,1991年第5期。
    ② 王海平:《从考古资料看西南两汉时期的体育活动》,《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第6期。
    ③ 张增祺:《云贵高原的西南夷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页。
    ④ 张增祺:《云贵高原的西南夷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87页。
    ⑤ 崔乐泉:《铜鼓上的磨秋图》,《体育文史》1993年第5期。
    ① 王海平:《从考古资料看酉南西汉时期的体育活动》,《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第6期。
    ① 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国体育文化五千年》,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② 汪宁生:《云南沧源崖画的发现与研究》,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57页。
    ③ 张增祺:《中国西南民族考古》,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4页。
    ④ 罗二虎:《文化与生态、社会、族群“川滇青藏民族走廊石棺葬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50页。
    ① 《汉书》卷6《武帝纪》。
    ① 张光直:《考古专题六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第6-9页。
    ②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78贞。
    ① 陆游:《剑南诗稿》卷18《冬夜闻雁有感》。
    ① 吕树庭、刘德佩:《体育社会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51页。
    ② 崔乐泉:《汉画中身体运动形式的研究》,《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① 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0页。
    ② 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古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礼,1990年版,第86页。
    ③ 崔乐泉:《中国体育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16页。
    ④ 张素央、洪源长、杨东:《中国技巧运动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0年版,第13页。
    ⑤ 刘朴:《汉画像石中的体育活动研究》,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13页。
    ⑥ 崔乐泉:《中国体育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16页。
    ⑦ 《晋书·乐志》。
    ① 《列子》卷8《说符》。
    ② 刘秉果、赵明奇:《汉代体育》,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第118页。
    ③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① 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114页。
    ②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67页。
    ③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69页。
    ④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08页。
    ⑤ 《太平御览》卷569。
    ①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42页。
    ② 《周礼·冬宫考工记》。
    ③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45页。
    ④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47页。
    ⑤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97页。
    ⑥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45页。
    ①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82页。
    ② 崔乐泉:《中国体育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25页。
    ③ 《庄子·徐无鬼篇》。
    ④ 《庄子约解》卷4。
    ⑤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18《张衡·西京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76页。
    ⑥ 《艺文类聚》卷63《平乐观赋》。
    ⑦ 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114页。
    ⑧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42页。
    ⑨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46页。
    ①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63页。
    ②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58页。
    ③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69页。
    ④ 崔乐泉:《中国体育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26页。
    ⑤ 《列子》卷8《说符》。
    ⑥ 《艺文类聚》卷63《平乐观赋》。
    ⑦ [唐]刘言史:《观绳伎》。
    ⑧ [唐]段成式:《酉阳杂记》
    ⑨ [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
    ⑩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
    11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58页。
    ① 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114页。
    ②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46页。
    ③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30页。
    ④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08页。
    ⑤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巾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82页。
    ⑥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66页。
    ① [唐]封演:《封氏闻见录》。
    ②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③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18《张衡·西京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76页。
    ④ [唐]五臣本:《文选注》。
    ⑤ [唐]李善:《文选注》。
    ⑥ 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古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188页。
    ⑦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45页。
    ①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②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82页。
    ③ 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114页。
    ④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巾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97页。
    ① 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114页。
    ②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③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页。
    ④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彭县义和公社出土汉代画像砖简介》,《考古》1983年第10期。
    ⑤ 刘清黎:《体育五千年》,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①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古乐》。
    ② 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4页。
    ③ 于涛:《体育哲学研究》,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2页。
    ④ 于涛:《体育哲学研究》,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9页。
    ⑤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古乐》。
    ⑥ 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古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32页。
    ⑦ 杨向东、张雪梅:《中国体育思想史》(古代卷),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⑧ 刘清黎:《体育五千年》,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页。
    ① 杨向东、张雪梅:《中国体育思想史》(古代卷),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
    ②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③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0页。
    ④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页。
    ⑤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14页。
    ⑥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14贞。
    ① 唐建忠:《从川南古代悬棺遗迹论僰人的体育文化元素》,西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第19页。
    ②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43页。
    ① 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北京:《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116页。
    ②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18《张衡·西京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77页。
    ③ 高文:《四川汉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40页。
    ④ 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北京:《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114页。
    ⑤ 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北京:《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114页
    ⑥ 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北京:《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115页。
    ⑦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13页。
    ⑧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14页。
    ① 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古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188页。
    ②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42页。
    ③ [南朝]萧统:《文选》卷38。
    ④ [南朝]萧统:《文选》卷34。
    ⑤ [南朝]萧统:《文选》卷17。
    ⑥ [南朝]萧统:《文选》卷17。
    ⑦ 高文:《四川汉代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49页。
    ⑧ 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古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189页。
    ⑨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
    ① 高文:《四川汉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47页。
    ② 刘清黎:《体育五千年》,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③ 董治安:《两汉全书》第29册《高诱·吕氏春秋训解》,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68页。
    ①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3页。
    ② 董其祥:《巴渝舞源流考》,《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③ 杨爱华:《古代巴人体育—巴渝舞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第8期。
    ④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3页。
    ⑤ 陈廷亮:《摆手舞非巴渝舞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⑥ 郭立新、夏寒:《峡江地区古代族群互动与文化变迁》,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9页。
    ⑦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24《应劭·风俗通义佚文》,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243页。
    ⑧ 《华阳国志》卷1《巴志》。
    ① 邓廷良:《巴渝舞考》,《东南文化》,1992年第6期。
    ②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7《桓宽·盐铁论·刺权》,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983页。
    ③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4《司马相如·上林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53页。
    ④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18《张衡·东京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83页。
    ⑤ [南朝]萧统:《文选》卷3。
    ① 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北京:《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114页。
    ② 杨爱华:《巴渝舞的演变和流派》,《体育学刊》,2003年第3期。
    ③ 《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
    ④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10《刘歆·西京杂记》,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011页。
    ⑤ 殷海山:《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词典》,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第446页。
    ⑥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⑦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页。
    ①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30页
    ② 《尚书·牧誓》。
    ③ 刘清黎:《体育五千年》,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① 杨向东、张雪梅:《中国体育思想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6页。
    ② 《论语·乡党》。
    ③ 《吕氏春秋·季冬》。
    ④ 《周礼·夏官·方相氏》。
    ⑤ 《后汉书》志6《礼仪志》。
    ⑥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43页。
    ⑦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页。
    ⑧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 167页。
    ① 崔乐泉:《中国体育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19页。
    ② 《汉书》卷28《地理志》。
    ③ 《汉书》卷96《西域传》。
    ④ [北宋]李防:《太平御览》。
    ① 汪宁生:《云南沧源崖画的发现与研究》,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22-39页。
    ② 王海平:《从考古资料看西南两汉时期的体育活动》,《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第6期。
    ③ 王海平:《从考古资料看西南两汉时期的体育活动》,《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第6期。
    ① 《列子》卷8《说符》。
    ② 汪宁生:《云南沧源崖画的发现与研究》,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39-40页。
    ① 张合荣:《贵州汉墓出土百戏陶俑评介》,《贵州文史丛刊》,1994年第3期,第23页。
    ② 汪宁生:《云南沧源崖画的发现和研究》,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56页。
    ③ 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国体育文化五千年》,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④ 汪宁生:《云南沧源崖画的发现和研究》,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75页。
    ① 中国武术大辞典编辑委员会:《中国武术大辞典》,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35页。
    ② 中国武术大辞典编辑委员会:《中国武术大辞典》,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35页。
    ① 崔乐泉:《从考古文物看古代滇人的传统体育活动》,《体育文史》,1991年第5期。
    ② 李昆生:《云南艺术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4页。
    ③ 张光直:《考古学六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第6页。
    ④ 李力研:《野蛮的文明:体育的哲学宣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2页。
    ⑤ 李昆生:《云南艺术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13页。
    ①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
    ② 《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
    ① 《汉书》卷28《地理志》。
    ② 吴金宝:《汉画像乐舞艺术的区域文化特征》,《南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③ 王玉金:《从汉画看楚俗在汉代的延续和影响》,《江汉考古》,2004年第2期。
    ④ [元]李京:《云南志略》卷36。
    ⑤ [明]钱古训:《百夷传》。
    ⑥ [清]檀萃:《滇海虞衡志》卷13。
    ① 中国武术大辞典编辑委员会:《中国武术大辞典》,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73页。
    ② 杨向东:《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02页。
    ③ [唐]樊绰:《蛮书》卷4。
    ④ 王大道:《云南铜鼓》,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28页。
    ⑤ 杭州网—都市快报2012-10-8。
    ① 季羡林:《长江文化研究文库·序》,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② 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4页。
    ③ 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6页。
    ④ 黄雅峰:《南阳汉画像砖石的视觉造型》,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131页。
    ⑤ 和文军:《人文地理与中华伟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
    ⑥ 黄雅峰:《汉画像石画像砖艺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9页。
    ①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① 吕树庭、刘德佩:《体育社会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51页。
    ② 陈先达:《哲学与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4页。
    ① 郭立新、夏寒:《峡江地区古代族群互动与文化变迁》,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2页。
    ① 韩佐生、舒有谟、郭层城:《地理环境对体育文化的影响》,《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① 韩佐生、舒有谟、郭层城:《地理环境对体育文化的影响》,《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② 郝斌:《中外体育交流与北京奥运会》,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85-95灭。
    ③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31《宋衷·世本注·作篇》,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076页。
    ④ 杨向东、张雪梅:《中国体育思想史》(古代卷),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4-46页。
    ① 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古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131页。
    ② 杨宽:《我国古代大学的特点及其起源》,《古史新探》,2005年第3期。
    ③ 张世平:《论尚武》,《道德建设》,2006年第1期。
    ④ 刘桂海:《历史学审视:尚武思想的历程和启迪》,《体育科技》,2004年第2期。
    ①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5页。
    ① 刘茂才、谭继和:《巴蜀文化的历史特征与四川特色文化的构建》,《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②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页。
    ① 刘朴:《汉画像石中的体育活动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73,113,197页。
    ① 《华阳国志》卷3《蜀志》。
    ①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11《杨雄·太玄·玄图》,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428页。
    ②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11《杨雄·法言·君子》,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363页。
    ③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11《杨雄·太玄·从迎至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396页。
    ④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11《杨雄·太玄·从锐至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378页。
    ⑤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11《杨雄·太玄·从锐至事》.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378页。
    ⑥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11《杨雄·太玄·从更至应》,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387页。
    ⑦ 杨向东、张雪梅:《中国体育思想史》(古代卷),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3页。
    ⑧ 崔巍、赵德云:《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7页。
    ① 《华阳国志》卷1《巴志》。
    ②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96页。
    ① 段渝:《政治结构和文化模式—巴蜀古代文明》,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66页。
    ② 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70页。
    ③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9-83页。
    ①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页。
    ① 李昆生:《云南艺术史》,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94页。
    ① 饶远、刘竹、刘坚:《中国西南边疆体育发展特征与模式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04页。
    ② 张增祺:《中国西南民族考古》,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28页。
    ③ 张增祺:《中国西南民族考古》,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14页。
    ④ 张增祺:《中国西南民族考古》,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8页。
    ⑤ 罗开玉:《川滇西部及藏东石棺墓研究》,《考古学报》1992年第4期。
    ① 罗二虎:《文化与生态、社会、族群“川滇青藏民族走廊石棺葬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77页。
    ② 《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
    ③ 《后汉书》卷87《西羌传》
    ④ 《史记》卷5《秦本纪》。
    ⑤ 张增祺:《中国西南民族考古》,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4页。
    ⑥ 张增祺:《中国西南民族考古》,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8页。
    ⑦ 张增祺:《中国西南民族考古》,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94页。
    ⑧ 罗开玉:《川滇西部及藏东石棺墓研究》,《考古学报》1992年第4期。
    ① 张增祺:《中国西南民族考古》,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1页。
    ② 罗开玉:《川滇西部及藏东石棺墓研究》,《考古学报》1992年第4期。
    ③ 《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
    ④ 韩佐生、舒有谟、郭层城:《地理环境对体育文化的影响》,《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⑤ 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60页。
    ① 韩佐生、舒有谟、郭层城:《地理环境对体育文化的影响》,《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② 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57页。
    ③ [清]李声振:《百戏竹枝词·角触》。
    ① 饶远、刘竹、刘坚:《中国西南边疆体育发展特征与模式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69页。
    ② 黎小龙:《论两汉王朝西南边疆开发中的“各以地比”之治理方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① 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68页。
    ② 咸丰《邓川州志》卷16。
    ① 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207页。
    ② 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25页。
    ③ 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南卷》,北京:书口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242贞。
    ④ 刘小兵:《滇文化史·绪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页。
    ① 林琬生:《中国青年生长发育环境差异研究》,《人类学学报》1990年第2期。
    ② 柳伯力:《关于我国人体形态特征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分析》,《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
    ③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① 刘小兵:《滇文化史·绪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页。
    ② 姚重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148页。
    ③ 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4页。
    ④ 张晓虹:《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地理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367页。
    ①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56页。
    ② 吴必虎:《中国文化区的形成和划分》,《学术月刊》,1996年第3期。
    ① 韩佐生、舒有谟、郭层城:《地理环境对体育文化的影响》,《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② 霍红、孙淑惠等:《西藏自治区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及发展规划》,《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① 《史记》卷30《平准书》。
    ② 《史记》卷30《平准书》。
    ③ 《华阳国志》卷4《南中志》。
    ④ 《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
    ⑤ 《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
    ⑥ 四川省博物馆等:《青川县出土秦更修田律木牍—四川青川县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82年第1期。
    ⑦ 《华阳国志》卷3《蜀志》。
    ⑧ 《华阳国志》卷3《蜀志》。
    ① 《华阳国志》卷3《蜀志》。
    ② 《汉书》卷28《地理志》。
    ③ 姜世碧:《成都汉代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1992年第3期。
    ④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⑤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⑥ 《华阳国志》卷1《巴志》。
    ⑦ 梁中效:《汉代长安与成都的文化交流》,《唐都学刊》,2009年第1期。
    ① 杨华:《巴文化考古研究》,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年版,第139页。
    ② 侯虹:《蒲汀盐井的开发与西汉四川盐铁经济的发展形态》,《盐业史研究》,2002年第3期,第18贞。
    ① 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古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72页。
    ② 杨向东、张雪梅:《中国体育思想史》(古代卷),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页。
    ③ 《华阳国志》卷3《蜀志》。
    ④ 《汉书》卷59《循吏传》。
    ⑤ 《汉书》卷59《循吏传》。
    ⑥ 《汉书》卷59《循吏传》。
    ⑦ 《汉书》卷59《循吏传》。
    ⑧ 《汉书》卷59《循吏传》。
    ⑨ 《华阳国志》卷10《先贤士女总赞》。
    ① 《汉书》卷57《杨雄传》。
    ② 《华阳国志》卷10《先贤士女总赞》。
    ③ 《华阳国志》卷10《先贤士女总赞》。
    ④ 《后汉书》卷79《儒林·任末列传》。
    ⑤ 《后汉书》卷79《儒林·景銮列传》。
    ⑥ 《汉书》卷28《地理志》。
    ⑦ 《华阳国志》卷4《南中志》。
    ⑧《华阳国志》卷1《巴志》。
    ⑨ 《华阳国志》卷3《蜀志》。
    ⑩ 刘小兵:《滇文化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8-119页。
    11 卢云:《汉晋文化地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
    12 卢云:《汉晋文化地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2页。
    ① 卢云:《汉晋文化地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98-521页。
    ② 卢云:《汉晋文化地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22-541贞。
    ① 施和金:《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分布》,《历史地理》,1992年第12辑。
    ② 阮荣华:《三峡军事风云纵横论》,武汉:武汉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① 《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
    ① 黎小龙,蓝勇,赵毅:《交通贸易与西南开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
    ① 晋宁文化体育局:《古滇王都巡礼—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文物精粹》,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
    ② 《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
    ③ 罗二虎:《汉晋时期的中国西南丝绸之路》,《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④ 李昆生:《云南艺术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94页。
    ⑤ 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9页。
    ⑥ 史兵:《中国体育文化区探微》,北京:线装书局,2008年版,第18页。
    ① 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古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132页。
    ② 《华阳国志》卷1《巴志》。
    ③ [宋]范成大:《夔州竹枝词》。
    ④ 温佐惠、陈振勇:《巴蜀武术》,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4页。
    ① 中国武术大辞典编辑委员会:《中国武术大辞典》,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71页。
    ② 中国武术大辞典编辑委员会:《中国武术大辞典》,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69页。
    ③ 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54页。
    ① 《汉书》卷28《地理志》。
    ② 《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
    ③ 《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
    ④ 《华阳国志》卷3《蜀志》。
    ⑤ 郝勤:《古代巴蜀养生考》,《四川体育史料》,1985年第4期。
    ⑥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23页。
    ⑦ 闻宥:《四川汉代画像选集》,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129页。
    ⑧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① 四川简史编写组:《四川简史》,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58-59页。
    ② 《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
    ① 李明斌:《巴蜀青铜器上的虎纹与巴族》,《四川文物》,1992年第2期。
    ② 《华阳国志》卷1《巴志》。
    ③ 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36页。
    ① 李昆生:《云南艺术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99页。
    ② 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古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30页。
    ③ 王健、侯斌:《体育原理导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页。
    ① 黎小龙:《试论战国秦汉时期西南开发进程中历史阶段的划分》,《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② 饶远、陈斌:《体育人类学》,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③ 王健、侯斌:《体育原理导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7页。
    ① 《汉书》卷6《武帝纪》。
    ② 《汉书》卷96《西域传》。
    ③ 《史记》卷123《大宛列传》。
    ④ 张强、朱诚、姜逢清等:《重庆巫山张家湾遗址2000年来的环境考古》,《地理学报》,2001年第3期。
    ⑤ 《汉书》卷72《贡禹传》。
    ①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7《桓宽·盐铁论·复古》,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976页。
    ② 朱诚、张强、张之恒等:《长江三峡地区汉代以来人类文明的兴衰与生态环境变迁》,《第四纪研究》,2002年第5期。
    ③ 饶远、刘竹、刘坚:《中国西南边疆体育发展特征与模式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98页。
    ① 郭永东:《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分布及其文化特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① 姚重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172页。
    ② 朱波涌:《论民族体育的文化功能》,《体育科技》,2005年第3期。
    ③ 杨向东、张雪梅:《中国体育思想史》(古代卷),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0页。
    ④ 《周书·君篇》。
    ⑤ 董治安:《两汉全书》册26《郑玄·礼记·射义》,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419页。
    1、(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2、(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3、(南朝)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4、董治安:《两汉全书》(36册),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战国)无名氏,王海燕译注:《山海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6、(战国)商鞅,石磊译注:《商君书》,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7、(战国)吴起:《吴子兵法》,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
    8、王秀梅译注:《诗经》,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9、(春秋战国)列御寇,景中校注:《列子》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10、(战国)韩非子,高华平等译注:《韩非子》,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11、(秦)吕不韦,陆玖译注:《吕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12、(西汉)刘安,顾迁译注:《淮南子》,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13、(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4、(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15、(晋)常璩,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版。
    16、(北宋)调露子著,翁士勋校注:《角力记》,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版。
    17、(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18、(宋)李防:《太平广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1、刘清黎:《体育五千年》,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史兵:《中国体育文化区探微》,北京:线装书局,2008年版。
    3、刘秉果、赵明奇:《汉代体育》,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
    4、崔乐泉:《中国体育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版。
    5、张素央、洪源长、杨东:《中国技巧运动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0年版。
    6、重庆市体育运动委员会:《重庆武术志》,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7、刘秉果:《中国古代体育史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版。
    8、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古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9、饶远、刘竹、刘坚:《中国西南边疆体育发展特征与模式研究》,北京:人民出 版社,2011年版。
    10、刘朴:《汉画像石中的体育活动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翁士勋:《二十五史体育史料汇编》,北京体育文化出版社,1997版。
    12、史兵:《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概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13、谭华:《体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4、崔乐泉:《中国体育思想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版。
    15、陈昌怡:《古代体育寻踪》,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版。
    16、林伯原:《中国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版。
    17、颜绍泸:《体育运动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8、任海:《中国古代体育》,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年版。
    19、徐永昌:《中国古代体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20、徐永昌:《文物与体育》,北京: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版。
    21、谷世权:《中国古代体育史》,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2、郑振坤:《中国古代体育思想史纲要》,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年版。
    23、杨向东:《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4、邵文良:《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图集》,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6年版。
    25、黄伟:《中国古代体育习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6、丁志明:《中国体育风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7、郭希汾:《中国体育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8、李国华:《中华古典体育文献集萃》,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版。
    29、徐玉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30、姚重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概论》,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3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2、胡小明:《体育人类学》,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3、饶远:《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通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4、熊茂湘:《体育环境导论》,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5、杨文轩:《体育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6、易剑东:《体育文化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7、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版。
    38、周伟良:《中国武术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9、林伯原:《中国武术史》,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0、饶远:《体育人类学》,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1、崔凤祥、崔星:《原始体育形态岩画》,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42、田至美:《体育文化的地理学解析》,《人文地理》,2002年第5期。
    43、吴殿廷:《中国杰出体育竞技人才成长因素的地理分析—以奥运冠军为例》,《地理科学》,2007年第6期。
    44、韩佐生:《地理环境对体育文化的影响》,《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45、李延超:《水与火洗礼中的民族传统体育—傣族体育与彝族体育的比较研究》,《体育科学》,2006年第11期。
    46、饶远:《亚洲体育文化的地理分布、特质与价值》,《体育文化导刊》,2002年第1期。
    47、郑勤:《地理环境与体育文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1994年第3期。
    48、李力研:《人类种族与体育运动-地理、气候、社会形态分布与特征差异》,《华北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49、杨建设:《我国传统节日体育文化的地理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50、王俊奇:《我国少数民族体育形成地地理因素》,《体育科学研究》,2004年第2期。
    51、崔乐泉:《从出土文物看汉代的体育》,《文物》,1992年第2期。
    52、饶远:《亚洲体育文化的地理分布、特质与价值》,《体育文化导刊》,2002年
    第1期。
    53、石展望:《古都与武术文化》,《体育文化导刊》,2001年第4期。
    54、曾超:《巴人尚武精神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55、谢勇:《简论巴人的尚武精神》,《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56、杨爱华:《古代巴人体育—巴渝舞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第8期。
    57、陈振勇:《论历史移民对巴蜀武术文化发展的影响》,《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58、李建军:《出土文献与体育史学研究》,《体育文史》,2001年第3期。
    59、张宝文:《巴蜀体育文化的特质解析与审视》,《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
    第3期。
    60、李晓华:《青铜文化与“滇”人娱乐体育》,《体育文史》,1999年第1期。
    61、刘朴:《汉画像石中射箭技艺的考察》,《体育科学》,2008年第4期。
    62、秦立凯:《淮北汉画像石与汉代体育文化》,《体育文化导刊》,2008年第8期。
    63、陈成军:《汉代体育文化的传播》,《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4年第2期。
    64、王家忠:《荆楚武术文化研究》,上海体育学院2009博士论文。
    65、黄贵:《对体育运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究》,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 文。
    66、崔乐泉:《中国原始时代体育文化研究—原始形态地考古学分析》,《上海体育学院,1995年博士论文。
    67、邓霞:《南阳汉画像所反映的汉代体育文化》,河南大学,2004硕士论文.
    68、唐建忠:《从川南古代悬棺遗迹论焚人的体育文化元素》,西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69、史兵:《体育地理学理论体系构建研究》,《体育科学》,2007年第8期。
    1、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四川汉画像石》,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2、龚廷万、龚玉:《巴蜀汉代画像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3、高文:《四川汉画像砖》,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4、刘志远、余德章、刘文杰:北京:《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5、重庆市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藏四川汉画像砖选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57年版。
    6、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汪宁生:《云南沧源崖画的发现和研究》,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8、李昆生:《云南艺术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9、王大道:《云南铜鼓》,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0、吕林:《四川汉代画像艺术选》,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11、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12、郑先兴:《汉画像的社会学分析》,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卢云:《汉晋文化地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5、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
    17、吴宏岐:《历史地理学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8、周振鹤:《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9、张瑛:《中国西南地区彝族服饰文化历史地理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吴慧平:《书法文化地理研究》,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9年版。
    21、张晓虹:《汉代文化分区研究—基于<史记>、<汉书>的讨论》,北京:中火民 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2、安介生:《历史民族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3、张伟然:《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4、王爱民:《地理学思想史》,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25、司徒尚纪:《广东文化地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6、赵世瑜:《中国文化地理概说》,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7、胡兆量:《中国文化地理概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8、王恩涌:《人文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9、王恩涌:《文化地理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0、李旭旦:《人文地理学论丛》,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31、唐晓峰:《人文地理随笔》,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32、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3、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34、谢觉民:《人文地理笔谈 自然·文化·人地关系》,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5、施和金:《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6、黄盛璋:《历史地理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7、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8、韩光辉:《应用历史地理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9、周尚意:《文化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0、查有梁、周遂志:《巴蜀科技史略》,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02页。
    41、佟柱臣:《中国边疆民族物质文化史》,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版。
    42、方铁:《西南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43、方铁、方彗:《巾国西南边疆开发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4、黎小龙:《西南区域开发与社会史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
    45、黎小龙、蓝勇、赵毅:《交通贸易与西南开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6、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7、剪伯赞:《秦汉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48、罗二虎:《秦汉时代的巾国西南》,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年版。
    49、汪宁生:《云南考古》,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0、张增祺:《中国西南民族考古》,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51、刘旭:《中国古代兵器图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6年版。
    52、宋蜀华:《中国民族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3、王锺翰:《中国民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54、王文光:《中国南方民族史》,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
    55、汪宁生:《云南沧源崖画的发现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56、黄淑娉:《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57、周大鸣:《文化人类学概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8、王文光:《中国西南民族关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59、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60、毛曦:《历史文化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61、黎小龙:《论秦汉时期西南区域开发的差异与格局》,《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3期。
    62、黎小龙:论两汉王朝的“各以地比”之治理方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3期。
    63、杨权喜:《试论楚国铁器的使用和发展》,《江汉考古》,2004年第2期。
    64、郝时远:《体育运动的人类学启示》,《世界民族》,1997年第4期。
    65、董其祥:《巴渝舞源流考》,《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