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开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司法公开是现代民主法治的基本理念,是对司法权进行民主监督的一种制度安排,其核心是把司法权置于阳光下,让司法裁判经得起检验、推敲与评判,从而达到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促公信的良性循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司法公开工作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近年来,司法公开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积累了许多好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论文从保障司法权、诉讼权、民主权的价值目标出发,总结了司法公开从思想到原则进而形成制度的历史进程和最新发展,初步研究了司法公开的理论依据,详细探讨了司法公开的基本内容及其例外的适用,深入分析了司法公开和媒体传播之间的复杂关系,积极倡导建立一个以公开透明为基础的公共服务型司法体系。
     全文共五章十九节二十万余字。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司法公开概论。第一节重点分析了审判公开与司法公开在内涵与外延上的不同,明确了司法公开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第二节从考察司法公开的萌芽与雏形入手,分析了司法公开从思想、原则到制度的演进过程。第三节阐述了我国司法公开的历史发展情况,特别是现阶段司法公开的制度建设情况。
     第二章司法公开的理论依据。任何成功的制度皆有成熟的理论依据。第一节阐述了知情权理论,分析了知情权的基本概念、人权本质、法律保障、法律边界和在我国的确立与发展。第二节阐述了表达权理论,分析了表达权的基本概念与价值、表达权与民意的形成、表达权的法律保障与法律边界、审理表达权案件的基本准则。第三节阐述了监督权的基本概念、监督权的两种主要类型、监督权的主要制度价值、完善监督权的基本保障。第四节分析了司法公开的保障功能,认为推进司法公开的本质在于保障司法权、诉讼权和民主权。
     第三章司法公开的主体内容。认为我国现有的司法公开制度是在宪法中予以确认,由各部门法分别予以规范,再由司法机关确定具体规则的制度体系。第一节依据司法公开“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这一总原则,分析了司法公开的依法、及时和全面三原则。第二节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阐述了立案公开、庭审公开、执行公开、听证公开、文书公开、审务公开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在实践中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第三节阐明了司法公开的三种基本方式,即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和机构开放。第四节分析了我国司法公开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司法公开的保障和救济措施。
     第四章司法公开的限度与例外。有公开就有例外。第一节分析了法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即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第二节分析了酌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即当事人提出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离婚、进入调解程序,或是双方当事人合意不公开审理的案件。第三节阐述了不公开审理案件的认定程序,建议建立商业秘密临时司法保护制度,并就不公开审理案件异议的监督途径进行了深入研究。第四节对合议庭“秘密评议原则”进行了深入阐述,重点分析了合议庭评议过程是否公开和合议庭少数人意见是否公开等问题,提出了“秘密评议”的救济措施。
     第五章司法公开与媒体传播。司法公开必须借助于媒体,媒体是司法公开的重要途径和平台,没有媒体的介入,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司法公开,就不是彻底的司法公开。第一节在阐述媒体作用和媒体推进司法公开的方式后,重点阐述了司法与媒体关系的基本准则。第二节就建立和完善司法新闻发布制度进行了多角度的论述。第三节专门研究了庭审直播问题。第四节结合司法与媒体关系中一些复杂情况,重点分析了诉讼参与人法庭外陈述问题,提出了建议性的意见。
The public judicature or the judicature public is one of basic ideas in modern democracy and rule of law; an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Its aim is to lay the judicial power under sunshine, and make all judgments verified and assessed, so as to realize a beneficial cycles from open to justice and then to public trust. From the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n on, the Chinese judicature had experienced a devious development. Recent years, under the powerful promotion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such work is thought much of than ever before, and has shown wonderful development trend, and has had a lot of good practices.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is field; especially there is uneven development, and poor fulfilling. From the basic theory of ensuring judicial power, right of action and democratic rights, the article discusses comprehensively the nature of the public judicature; summarize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and newest development of it; and examines in depth the basic contents of it and the exceptional application; and analyzes deeply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 between the public judicature and the mass media. The article proposes a public-service-oriented judicature system based on open and transparence.
     The article consists of 5 chapters and 19 sections, and has more than twenty hundred thousand Chinese characters. Its key points are as follows:
     Chapter 1 sets forth the outlines of the public judicature. Section one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ublic trial and the public judicature, and definitudes basic concep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ublic judicature.
     Section two analyzes the progressive process of the public judicature, from the thoughts to principles and systems. The analysis begins with the germination of the public judicature.
     Section three sets forth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c judicature in China, especially the detailed situations of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at present.
     Chapter 2 focuses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public judicature. The author considers that there should be well-rounded theoretical basis for every successful system.
     Section one expatiates the right to receive informatio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basic concept of the right to receive information, the right's nature in the human rights, the right's law safeguard, the right's legal boundary and the right's establishment in China.
     Section three expounds the right to supervision. The contents include its basic concept, two main types, key values in system, and improvement of the right.
     Section four analyzes the safeguard functions of the public judicature. The author considers that it is the nature of implementing the public judicature to ensure judicature right, the litigation right and the democracy right.
     Chapter 3 explores the main body of the public judicature. The author considers that the public judicature system is a set of systems, it has been affirmed in the Constitution, and prescribed in different laws and acts, and its rules and regulation are established by the judicature organs.
     Sections one analyzes the principles of abiding by law, in time and overall according to the basic principle of "open is the principle and not open is the exception".
     Section two sets forth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of filing a case in public, trying in public, executing in public, hearing in public, opening the documents and trial affairs, as well as the key issues in practice and their resolutions, according to the Six Rules of Public judicature promulgated by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Section three illuminates the three basic manners of the public judicature, namely initiative public, public with application and open court session.
     Section fou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the public judicature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its safeguards and remedies.
     Chapter 4 analyzes. the exceptional circumstances of the public judicature. The author considers that there must be exception if only there is principle. Section one analyzes the cases not to be heard in public according to law, namely the cases involve State secrets, the cases involve private affairs of individuals, the cases involve crimes committed by minors.
     Section two analyzes the cases not to be heard in public according to judge's discretion. Such cases include the cases of one of the parties provide they involve private affaires; the cases involve commercial secrets; the divorce cases; the mediatory cases; the cases that both the parties agree not to be heard in public. In dealing with these cases, the court shall decide if they are heard in public or not based on the opinions of the parties, common sense etc.
     Section three discusses the cognizance procedures of not to public trial cases.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temporary judicial protection system of commercial secrets should be established. The author also explores the methods to supervise the cases of not to public trial.
     Section four explores deeply the principle of secret deliberation of the collegial panel.
     Chapter 5 elabo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ublic judicature and the mass media. The author takes for that the public judicature must resort to the mass media; and the mass media is the significant channels of the public judicature. There will not the real and thorough public judicature without the involvement of the mass media.
     Section one states the functions of the mass media and the ways of the mass media driving the public judicature, and then highlights the basic norms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judicature and the mass media.
     Section two discusses how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release systems of judicature news.
     Section three focuses on the TV coverage and live web casting of hot court trials.
     Considering some complicated circumstances involv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judicature and the mass media, section four emphasizes the statements of the participants in proceedings outside the court, and provides some suggested solutions.
引文
①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302页。
    ②《列宁全集》第5卷,第448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①杰里米·边沁(17481832年)是英国法律改革运动的先驱和领袖,以一位功利主义哲学的创立者、一位动物权利的宣扬者及自然权利的反对者而享誉世界。边沁的伟大梦想就是:建立一种完善、全面的“万全法”法律体系,力图让普遍、完善的法律之眼洞察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并认为法律所基于的潜在道德原则就是“功利主义”,任何法律的功利都应由其促进相关者的愉快、善与幸福的程度来衡量。他一生著有《政府片论》、《道德和立法原理导论》、《宪法典》等主要论著。边沁的功利主义法学使整个19世纪中的英国法律制度一直处于不断合理化改革的过程中,同样对其他西方国家的立法和司法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转引自宋冰著《程序、正义与现代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版第288页。
    ①参见陈光中教授等著《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2月版。
    ②参见《辞海》第297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③《小尔雅》是补充《尔雅》之作。《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尔雅》一书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被列为儒家的经典,对后世训诂书的影响颇大。后世训诂书,有的补充《尔雅》内容,有的仿其体例,且多以“雅”字命名其中旧题孔鲋的《小尔雅》,是最早的一部补充《尔雅》之作。
    ④《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曲礼》是组成《礼记》的一部分。曲为细小的杂事.。礼为行为的准则规范。“曲礼”是指具体细小的礼仪规范。
    ⑤其他还有:《韩非子·三守》记载:至于守司囹圄,禁制刑罚,人臣擅之,此谓刑劫。《韩非子·扬权》记载: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宋·苏轼《教战守》记载:役民之司盗者,授之以击刺之术。
    ⑥《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历史上有《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通常所说的《出师表》一般指《前出师表》。
    ⑦《谏太宗十思疏》是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鉴不远,故能励精图治。随着功业日隆,生活渐加奢靡,“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魏征以此为忧,多次上疏切谏,《谏太宗十思疏》是其中的一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
    ①“设定性”这个术语选自社会心理学文献,指个体创建其环境的过程。在这里我们使用这个术语指有目的的创造和构建而不是消极的感觉或接受的过程。
    ②参见陈光中教授等著《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2月版。
    ①参见陈光中:司法、司法机关的中国式解读,www.chinalawedu.com/new/16900_178/2009_12.2011-3-24
    ②让·雅克·卢梭(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古典自然法学派中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他的法律思想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信奉天赋人权说,认为人类最初处于“自然状态”时人人是自由平等的,这是天赋的权利,只有私有财产的确立才导致不平等的产生。作为他的著作之一的《社会契约论》发表于1962年,是卢梭政治法律思想的比较全面的概括。
    ③参见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①参见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学(新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0页
    ①参见范愉:现代司法理念漫谈。引自www.chinalawedu.com/news/16900/170/2008/1...2011-3-28-
    ②《列宁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30页。
    ③柴发邦:《体制改革与完善诉讼制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94页。
    ①(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页。
    ②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专论》,北京: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58页。
    ①《礼记·王制》篇是集中国古代国家法原则和制度之大成者,据钱玄等编《三礼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和任铭善编《礼记目录后案》(齐鲁书社,1982年版),《礼记.王制》大体上体现了先秦儒家的理念与制度设计,当然其中有的制度在西周春秋时代实行过,有的制度在战国时代实行过。关于《礼记》,有学者认为系孔门后学论礼的文献杂集;有学者认为其中有先秦之作,亦有西汉初期之作。至于其中的《王制》篇,钱玄认为:“《王制》之作,应依郑玄说,在战国时,孟子之后。”任善铭甚至认为,《礼记·王制》是孟子后学根据孟子思想而制作的。
    ②参见孔庆明、胡留元、孙季平编著《中国民法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页。
    ①《诗序》是《毛诗序》的简称,即列于《诗经》各诗之前解释各篇主题的文字,是先秦至汉代儒家诗说的总结。
    ②参见徐朝阳著《中国亲属法溯源》,台北商务印书馆,1968版。
    ③参见《中国法文化漫笔》,郭建著,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第214页。
    ①有关法律规定引自周汉华主编:《外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比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①转引自孔祥俊著《商业秘密保护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第2页。
    ①刘自新、王海涛:表达权:实现人民民主的一项基础性权利。随州日报,2008-02-16
    ①参见表达权的基本含义。theory.southcn.com/shehuigc/content/2008-
    ②参见表达权_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view/1868630.htm 2008-9-18
    ③郭道晖:论表达权与言论自由。《炎黄春秋》2011年第1期。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第573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版。
    ①参见李良荣、张春华:论知情权与表达权——兼论中国新一轮新闻改革。bbs.clzg.cn/forum.php?mod=viewthread&...2011-4-4-
    ②甄树青:《论表达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版,第109-138页。
    ③理查德·威廉姆逊(Richard Williamson)是国际共和协会(International Republican Institute,IRI)理事会理事。本文选自威廉姆逊于1994年在博茨瓦纳的加布伦(Gaborone)举行的非洲民主网络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①参见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4-33页。
    ②民意调查源自美国,最早的民意调查大约出现在公元1800年左右,当时主要是预测谁能当选总统,但这种
    民意测验只是偶尔为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出现了商品市场调查和政治与社会民意调查,包括对一些公共道德问题的调查,随后就出现了专门的调查机构。从调查的机构上来说,民意调查可分为3种:第一种是政府部门的民意调查。这种调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改进政府部门的工作,一般只了解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公众对政府部门颁布的有关政策的意见,一是对有关部门工作的满意度。对涉及政治的敏感问题或与大选有关的民意调查是不做的。第二种是新闻媒体做的民意调查。这类调查集中在政治和社会方面,主要是为新闻报道服务。媒体做的民意调查常常有很强的新闻性和舆论导向性,对美国政府的决策有很大的影响。第三种是专门调查机构做的民意调查。这类调查可能是有关政治和社会方面的,也可能是市场商业方面的。
    ③转引自王来华、林竹、毕宏音:“对舆情民意和舆论三概念异同的初步辨析”,载《新视野》2004年第5期。
    ④参见喻国明著:《解构民意—一个舆论学者的实证研究》,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⑤参见吴顺长著:《民意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7页。
    ⑥参见沈君*:冲突与契合:司法应对民意的理性思考。wxzy.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601 2011-3-6-
    ①刘曙光.宽容:历史、理论与实践.[J】.哲学动态.2007(7):43
    ②参见《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③安娜·库茨拉底:《论宽容和宽容的限度》,载《第欧根尼》1998年第2期。
    ①参见邹吉忠:《自由与秩序——制度价值研究》第33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②参见袁贵仁:深入开展价值与文化研究的问题。同上,代序。
    ③参见于会堂《公开审判之价值取向与实现》一文,《新疆社科论坛》2005年06期。
    ①[法]孟德斯鸠着,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4页。
    ②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年8月-1831年11月)。曾任柏林大学校长,是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创立欧洲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并极大地发展了辩证法。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之一。
    ③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222节。
    ①参见杨明:百姓跨进法院大门为何比登天还难?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2009年12月。
    ①王名扬:《英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3月版,第152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139页
    ①有关法院建筑理念的内容参见吴宏根盛基敏:法院建筑、管理与法治、人文精神——让公民亲近司法。www.jhcourt.cn/NewsShow.aspx?id=2756-
    ②贺卫方:《法袍、法槌之外》,《人民法院报》2002年6月21日。
    ①参见冯文生:国外关于公开合议庭少数人意见理论争点介绍,公开合议庭少数人意见与“评议秘密原则”。人民法院报2002年11月25日。
    ②转引自刘风景:不同意见写入判决书的根据与方式——以日本的少数意见制为背景vip.chinalawinfo.com/newlaw2002/slc/SLC.a...2011-4-4-
    ③于1998年7月17日在意大利罗马的联合国设立国际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ICC)的外交全 权代表大会上获得通过。ICC在2002年7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这是一个常设性的国际刑事法院。截至2005年5月,共有99个国家批准、139个国家签署了《罗马规约》。中国虽未加入罗马规约,但作为签署罗马大会最后文件的国家,中国作为观察员参加了有关会议。
    ①朱直勤:改革与完善合议制度之思考,载于《中国法律资源网》。
    ②参见常怡:公开审判制度的新思考,载于中国民商法律网。
    ①参见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222节。
    ②参见《人民法院组织法》。
    ①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第13条。
    ②(美)Henry Abraham.美国最高法院的各种意见书[M]//宋冰.读本: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①参见冯文生:国外公开合议庭少数人意见的制度实践,2002年11月25日,人民法院报
    ②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③[德]K·茨威格特,[德]H·克茨.比较法总论[M].潘汉典,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④][美]H.W·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M].贺卫方,高鸿钧.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①参见万毅、林喜芬:判决中的不同意见公开制度研究,《法律科学》2008-1,144
    ②张志铭《法律的操作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①谢觉哉论民主与法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①贺卫方:《司法的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2页。
    ①参见笔者发表于人民法院报2010年7月2日第五版的文章《人民法院的声誉管理——创立和维护、挽救和修复》。
    ①参见何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庭审直播之争
    ①参见《中国应用法学研究信息》2010年第2期“英国最高法院的成立与运作”。最高人民法院网。
    ②孙长永著:《日本刑事诉讼法导论》,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220页。
    ③黄风译:《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版,第186页。
    ④〖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罗结珍译:《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741页。
    ①1994年1月18日-20日在西班牙的马德里召开了一次如何平衡司法独立与新闻自由之间冲突的专门性会议,此次会议是由国际法学家委员会及其“法官独立中心”和西班牙UNICEF委员会主办,与会者是主要是来自22个国家的40位法律专家和新闻媒体的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新闻媒体与司法独立关系的基本原则》《马德里原则》。关于《马德里原则》的内容,可参见张愍、蒋惠岭著:《法院独立审判问题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第444页-448页。
    ②该决议由1994年9月世界刑法学协会第15届代表大会通过。参见世界刑法协会《关于刑事诉讼法中人权问题的决议》第15条,载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修正(实务)全书》,中国检察出版社,1997年版,第613页。
    ①转引自孙旭培:“电视转播庭审值得逐步推广”一文。
    ①参见段治国:庭审直播之弊,《民主与法制》2000年第7期。
    ②参见贺卫方:《对庭审直播过程的异议》,转自北大法律信息网。
    ①郑保卫:论传媒与司法的良性互动[J]·当代传播,2008(6)
    ①引自1994年世界刑法学会第十五届代表大会《关于刑事诉讼中人权问题的决议》第15条的规定。
    ②参见笔者同名文章,发表于《人民司法》杂志,2010年第13期。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2、《列宁全集》。
    3、《毛泽东选集》(合订本)。
    4、《邓小平文选》(1-4集)。
    5、陈光中等著《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2月版。
    6、陈光中、沈国锋著:《古代司法制度》,群众出版社1984年10月版。
    7、陈光中主编:《<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批准与实施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8、陈光中主编:《21世纪域外刑事诉讼立法最新发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陈光中、[加]普瑞方廷主编: 《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法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0、樊崇义主编:《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1、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1年版。
    12、樊崇义等著:《刑事诉讼法修改专题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卞建林著:《刑事起诉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检察出版社1993年版。
    14、卞建林著:《刑事证明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15、卞建林、杨宇冠著:《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撮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6、卞建林著、刘玫主编:《外国刑事诉讼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7、宋英辉著:《刑事诉讼目的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8、宋英辉、吴宏耀著:《刑事审判前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9、宋英辉、李忠诚主编:《刑事程序法功能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宋英辉主编:《刑事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1、刘根菊著:《刑事诉讼法与律师制度热点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2、刘根菊著:《刑事司法创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杨宇冠著:《人权法——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4、杨宇冠、吴高庆主编:《〈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解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5、李心鉴著:《刑事诉讼构造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6、李文健著:《刑事诉讼效率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7、陈瑞华著:《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8、陈瑞华著:《程序性制裁理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29、徐静村主编:《21世纪中国刑事诉讼程序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0、陈卫东著:《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1、汪建成著:《欧盟成员国刑事诉讼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2、谭世贵著:《司法独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3、左卫民等著:《诉讼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4、左卫民著:《刑事程序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
    35、龙宗智著:《刑事庭审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6、孙长永著:《侦查程序与人权—比较法考察》,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37、谢佑平著:《刑事诉讼法原则:程序正义的基石》,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38、周士敏著:《澳门刑事诉讼制度论》,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39、赵秉志著:《香港刑事诉讼程序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0、徐朝阳著:《中国诉讼法溯源》,商务印书馆发制。
    41、黄东熊、吴景芳著:《刑事诉讼法论》,台湾三民书局2001年版。
    42、林钰雄著:《刑事诉讼法论》(上、下),台北市林钰雄2003年版。
    43、马跃著:《美国刑事司法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44、余叔通、谢朝华译:《法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5、李昌珂译著:《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6、黄风译:《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7、宋英辉译:《日本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8、程味秋等译:《英国刑事诉讼法》(选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9、卞建林译:《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与证据规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0、黄道秀译:《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1、(英)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
    52、(美)德沃金著:《法律帝国》,李长青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53、(美)德沃金著:《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54、(美)米尔伊安·R·达玛什卡著:《司法和国家权利的多种面孔——比较视野中的法律程序》,郑戈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5、(美)韦恩·R·拉费弗等著:《刑事诉讼法》,卞建林、沙金丽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6、(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泰丽、南希·弗兰克著:《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陈卫东、徐美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7、(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58、(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9、(德)克劳斯·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第24版),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0、(德)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1、(意)贝卡里亚著:《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62、(日)谷口安平著:《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刘荣年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3、(日)土本武司著:《日本刑事诉讼法要义》,董璠、宋英辉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版;
    64、(日)田口守一著:《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65、[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一一起源、方法与应用》(第4版),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66、[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周宪、许均主编,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67、王立民:《法律思想与法律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8、郭成伟:《中华法系精神》,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9、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70、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1、程味秋、[加]杨诚、杨宇冠编:《联合国人权公约和刑事司法文献汇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72、田大宪: 《新闻舆论监督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73、魏永征: 《新闻传播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版。
    74、龙宗智: 《上帝怎样审判》,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75、贺卫方: 《司法的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6、秦志希:《新闻舆论与新闻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7、卞建林、焦洪昌:《传媒与司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8、陈卫东:《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79、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权研究中心编:《司法公正与权利保障》,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80、杨一平:《司法正义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81、胡夏冰,冯仁强:《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研究综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2、丁柏栓,王雄,董秦等:《新闻舆论引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83、侯健:《舆论监督与名誉权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4、王雄:《新闻舆论研究》,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85、许加彪:《法治与自律一一新闻采访权的边界与结构分析》,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6、周甲禄:《舆论监督权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7、陈瑞华: 《看得见的正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88、左卫民: 《刑事程序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9、侯健:《舆论监督与名誉权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0、顾理平:《隐性采访论》,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91、顾理平:《新闻侵权与法律责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93、顾理平:《新闻法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94、甄树青::《论表达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95、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96、张新宝:《名誉权的法律保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7、魏永征:《新闻法新论》,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年版。
    98、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9、魏永征、张咏华、林琳:《西方传媒的法制、管理和自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0、侯建:《舆论监督与名誉权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1、候建:《言论自由及其限制》,《北大法律评论》第3卷第2期。
    102、邱小平著:《表达自由——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8、徐迅:《美国新闻侵权纠纷的第四次浪潮:一名记者眼中的新闻法治与道德》,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年版。
    109、洪伟:《大众传媒与人格权保护》,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0、黄瑚主编:《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1、张西明:《新闻法治与自律的比较研究》,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
    112、许加彪:《法治与自律——新闻采访权的边界与结构分析》,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7、喻国明:《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118、张昆著:《传播观念的历史考察》,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9、刘迪:《现代西方新闻法制概述》,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120、宋小卫:《媒介消费的法律保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121、陈力丹著:《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开明出版社2002年版。
    122、陈力丹著:《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3、黄瑚主编:《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4、戴远光著:《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复旦出版社2003年版。
    125、常昌富、李依倩编:《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6、陈卫星著:《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27、雷跃捷著:《新闻理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128、胡翼青著:《传播学:危机与范式革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9、刘作翔:《法治社会中权力和权利定位》,载张文显、李步云主编:《法理学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130、刘建明主编:《宣传舆论学大辞典》,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
    131、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
    132、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3、夏勇:《人权的概念起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34、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135、谢晖、陈金钊:《法律:诠释与应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136、朱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7、何家弘编:《美国法律制度要览》,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38、焦洪昌、李树忠主编:《宪法教学案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9、郑成良:《法律之内的正义》,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40、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权研究编:《司法公正与权利保障》,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141、夏勇主编:《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42、林子仪:《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元照出版公司1999年版。
    143、张隆栋主编:《大众传播学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44、舒国滢:《在法律的边缘》,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45、洪伟:《大众传媒与人格权保护》,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6、黄金鸿:《英国人权60案》,商务印书馆(香港)1990年版。
    147、荆知仁:《美国宪法和宪政》,三民书局1994年第3版。
    148、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店1991版。
    149、贺卫方:对电视直播庭审过程的异议,中国律师1998
    150、谭世贵:论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中国法学1999第四期。
    151、李毅:寻找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最佳契合点——庭审直应着重对待的问题,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12)。
    152、曹瑞林.关于庭审直播的若干思考[J].电视研究,2001,(1).
    153、王艳.论庭审公开与庭审直播[J].当代法学,2001,(6).
    154、贺卫方:传媒与司法三题, 《法学研究》1998年20卷第6期。
    155、顾培东:论对司法的传媒监督, 《法学研究》1999年21卷第6期。
    156、卞建林: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 《政法论坛》2000年第6期。
    157、谭世贵:论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 《中国法学》1999年第4期。
    158、张志铭:传媒与司法的关系——从制度原理分析,《中外法学》2000年第1期。
    159、贺卫方:司法与传媒学术研讨会讨论摘要,《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160、程味秋、周士敏:论审判公开, 《中国法学》1998年第3期。
    161、陈瑞华:程序正义论—从刑事审判角度的分析,《中外法学》1997年第2期。
    162、李咏:媒体与法院的紧张与冲突, 《中外法学》2001年第2期。
    163、左卫民,周洪波:论公开审判,载《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3期。
    164、刘敏:论司法公开的扩张与限制,《法学评论》2001年第5期.
    165、贺存勖:论审判公开的完善,《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4月.
    166、栗占荣:论审判公开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广西青年干部学报》2003年10月。
    167、张卫平:司法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人民法院报》2002年4月19日。
    168、赵国宇:论程序正义的价值,《山西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69、龙宗智:论司法改革中的相对合理主义,《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170、崔英南、刘风景:公开审判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71张丽、李飞:公开审判新论,《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2期。
    172、王信芳:裁判文书公开合议庭不同意见的探索与思考. 《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2期。
    173、景汉朝:传媒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冲突与契合,《现代法学》2002年第1期。
    174、张威:中西比较: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1期。
    175、金艳、刘巍:舆论监督的基础和功能,《江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176、郭道晖:实行司法独立与遏制司法腐败,《法律科学》1999年第1期。
    177、冀祥德:程序优先: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冲突选择,载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8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7月版。
    178、公丕祥、刘敏:论司法公正的价值蕴含及制度保障,《法商研究》1999年第5期。
    179、孙笑侠:两种程序法类型的纵向比较——兼论程序公正的要义,《法学》1992年第8期。
    180、左卫民:公正程序的法哲学探讨,《学习与探索》1993年第4期。
    181、徐迅:中国媒体与司法关系现状评析,《法学研究》2001年第6期。
    182、车英、成协中、孙磊:论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183、马骏驹、聂德宗:当前我国司法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法学评论》1998年第6期。
    184、张志铭:传媒与司法的关系,《中外法学》2000第1期。、
    185、周泽:舆论评判:正义之秤——兼对“媒体审判”、“舆论审判”之说的反思,《新闻记者》2004年第9期。
    186、顾培东:论对司法的传媒监督,《法学研究》1999年第6期。
    187、陈斯喜、刘松山:《冲突与平衡: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万鄂湘主编《中国司法评论》2002年春之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188、徐显明、齐延平:“权利”进入,抑或“权力”进入,《现代法学》2001年第8期。
    189、李咏:传媒与法院紧张与冲突,《中外法学》2001年第2期。
    190、侯健:言论自由及其限度,《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第3卷第2期,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91、刘武俊:司法独立与舆论监督,《东方》1999年第7期。
    192、侯健:传媒与司法的冲突及其调整——美国有关法律实践评述,《比较法研究》2001年第1期。
    193、谢新竹:论判决的公众认同,《法律适用》2007年第1期。
    194、高树德:新闻舆论与公开审判的有关问题,《人民司法》1998年第12期。
    195、陈力丹:采访权是公民言论自由权的延伸,《当代传播》,2004年第3期。
    196、陈力丹:关于舆论监督的访谈,《当代传播》,2000年第4期。
    197陈力丹:大众传播与舆论互动的几个理论假设,《中国新闻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198、张西明:新闻侵犯隐私权刍议,《民主与法制》,1993年第6期。
    199、王强华:舆论监督和新闻纠纷问题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3期。
    200、吴飞:在言论与行为之间摆动的表达自由,《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3期。
    201、刘作翔:权利冲突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国法学》,2002年第2期。
    202、魏永征:舆论监督和“公众人物”,《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3期。
    203、周瑞金:推动信息公开,媒体责任重大,《财经》,2003年第12期。
    204、褚宸舸:论中国当代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205、王军:从戴安娜之死看隐私权,知情权与采访权的冲突与平衡,《现代传播》,1999年第5期。
    206、王雄:新闻立法工作必须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新闻传播论坛》2002年第7期。
    207、王肃元:论权利冲突及其配置,《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208、关今华:权利冲突的制约、均衡和言论自由优先配置质疑,《法学研究》,2000年第3期。
    209、张新宝:隐私权研究,《法学研究》,1990年第3期。
    210、德纯:记者的采访权与采访对象的人格权,《理论界》,2002年第6期。
    211、李俊良:新闻记者采访权浅探,《当代传播》,2002年第10期。
    212、张振亮:新闻采访权及其法律限制,《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卷第3期。
    213、徐芳、李俊良:新闻记者采访权初探,《当代法学》,2002年第2期
    214、郑恺:在社会真相与个人隐私间走钢丝——知情权与隐私权,《新闻知识》,2004年第8期。
    215、明安香:关于信息传播全球化和新世纪初我国传播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新闻界》,2002年第1期。
    216、梁慧星、贺卫方:名誉权要有界限,《中国青年报》,1999年9月15日。
    217、李忠:国际视域里新闻报道的界限,《人民法院报》,2001年4月7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