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强国战略中的媒体责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胡锦涛主席在十六大的报告中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十七大报告更是对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给予了极端的重视,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全面部署。“文化软实力”、“文化创造活力”、“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群”等新名词也频频出现在十七大报告中。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在中国文化强国战略的实现过程中应该担当起责无旁贷的历史任务。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崛起,作为一个新的传播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媒体生态环境。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包括主流网站在内的中国主流媒体应该如何应对?采取何种姿态来迎接新媒体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试图通过对《人民日报》、人民网的有关中国文化强国战略内容报道的分析,从中找出主流媒体在中国文化强国战略宣传过程中的应对策略。
President Hu was outstanding to emphasize cultural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in the report of 16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After that in the report of 17~(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give to the culture(soft power) extreme of value, to rise socialism culture construction new hight that has ever had, push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culture greatly, The new words such as : soft power of culture, the culture create vitality, cultural productivity,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etc. The new terms also appears again and again in the report of 17~(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Media, especially main-strem media should start to take this duty to bound history mission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strategica.
     Along with Internet quickly rising, this new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changed traditional media ecosystem environment thoroughly.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What should main-strem media do ? what choice to choose when they face on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which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brings?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out the answer of how to build culture power nowadays by anlyseled the reports of people's daily and people's daily on line.
引文
[1]http://www.chinasl.com/dztsg/tzgzml,2007.6
    [1]http://news.sohu.com/20061031/n246111148.shtml,2006.10
    [1]http://www.cmic.zju.edu.cn/cmkj/web-wgxws/9/1/3.html,2007.3
    [1]http://tech.qq.com/a/20070717/000262.htm,2007.7
    [1]《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及凝聚力》孔祥文 栾雪飞 高校理论战线 2007.9
    [1]《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及凝聚力》孔祥文 栾雪飞 高校理论战线 2007.9
    [2]张立文:《和谐、和合的中华哲学资源》,2007年7月2日,http://philosophy.cass.cn/chuban/zxnj/njgqml/07/0702.htm
    [3]《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及凝聚力》孔祥文 栾雪飞 高校理论战线2007.9
    [1]《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及凝聚力》孔祥文 栾雪飞 高校理论战线2007.9
    [1]约瑟夫·耐:《软实力--世界政坛成功之道》,2004年,转引自门洪华:《构建中国大国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7-168页。
    [2]http://fund.jrj.com.cn/news/2006-11-24/000001802863.html,2006年11月24日13:43《财经》杂志
    [1]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lc7eb0100088f.html,2006.5
    [1]资料来源:http://bbs.mediachina.net/index_bbs_show.php?b_id=S&s_id=608162 2007-3-20 2008-3-25
    [1]《“耳目喉舌”说的历史沿革》翁海勤《新闻记者》2007年3期
    [2]同上
    [1]《“耳目喉舌”说的历史沿革》翁海勤《新闻记者》2007年3期
    [1]《试论我党新闻事业的喉舌传统与当代转型》艾红红《理论学刊》2001年6期
    [1]王艳霞、王梅:《“网络文化帝国主义”浅议》,《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11期
    [1]数据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d48e101000420.html 2006-07-03 10:46:53
    [1]黎明德山、雷卫东《论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2期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M].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0
    [3]陈卫星.传播的观念[M].人民出版社.2004
    [4]明安香.信息高速共公路与大众传播[M].华夏出版社.1999
    [5]郭镇之.全球化与文化间传播[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6]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全球传播报告[I]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8]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1996
    [9]萧琛.《全球网络经济》[M].华夏出版社,1998
    [10]陈炎.《Internet改变中国》[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1]严耕.《透视网络时代丛书》[M]北京出版社,1999
    [12]姜奇平.《数字论坛丛书》[M].海洋出版社,1999
    [13]刘吉、金吾伦.《千年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1998
    [14]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5]毕耕.《网络传播学新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6]张咏华.《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7]林蕴晖等.《强国的方略--中国五十年社会主义战略的演变》[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18]张幼文.徐明棋等著《强国经济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与道路》[M]人民出版社,2004
    [19]张汉林.《强国之路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战略及政策选择》[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20]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从地学大国走向地学强国》[I].科学出版社,1998
    [21]张桂珍等.《中国对外传播》[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2]吴俊杰、张红等.《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23]童庆炳等主编.《文化评论 中国当代文化战略》[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5
    [24]张立文著.《合和学--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5]曹世潮著.《第一竞争力--成就世界一流的文化战略》[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
    [26]朱烈著.《国际文化战略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7]李正国著.《国家形象构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
    [28]王佐书著.《中国文化战略与安全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7
    [29]门洪华著.《中国:软实力方略》[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30]门洪华.构建中国大国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1]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辜正坤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2]比尔·盖茨.《未来时速:数字神经系统与商务新思维》[M].蒋显璨、姜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3]埃瑟·戴森.《2.0版 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8
    [34]尼尔·巴雷特.《数字化犯罪》[M].郝海洋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5]唐·泰普斯科特.《数字化成长--网络时代的崛起》[M].陈晓开、袁世佩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6]查克·马丁.《数字化经济》[M].中国建材出版社,1999
    [37]罗杰·迪金森、拉马斯瓦米·哈里德拉纳斯、奥尔加·林奈.《受众研究读本》[M].华夏出版社,2006
    [38]国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思想与战略的历史》[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39]荷兰冯·皮尔森.《文化战略》[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刘建明.解读主流媒体[J].新闻与写作[2]刘冰、孙琦.党报的主流媒体定位及思考[J].唐山学院报,2005,(3)[3]玄洪友.什么是主流媒体[J].中国记者,2002,(4)[4]蔡雯.集优势资源打造主流媒体[J].新闻记者,2004,(6)[5]赵克强.主流媒体和媒体主流化[J].新闻知识,2006,(3)[6]孙序卫.传媒的力量有多大[J].科学决策.2004(7)[7]李刚.现实主义传统中的“国家利益至上”原则[J].国际论坛,2006,(11)
    [8]杨瑞明.传播全球化--西方资本大规模的跨国运动[J].国际新闻界,2001,(2)
    [9]何林、王晓予.互联网文化与电视文化的碰击与重构[J].渝州大学学报,2001,(10)
    [10]安平.新媒体来了,传统媒体哪里去经济导刊[J].2006,(3)
    [11]张小明.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思想分析[J].美国研究,2005,(1)
    [12]刘德斌.“软权利”的由来与发展[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7)
    [13]王京生.文化战略与大国责任--对中国和平发展的文化解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9)
    [14]余伟.浅析中国互联网的负面效应[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
    [15]王艳霞、王梅.“网络文化帝国主义”浅议[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1)
    [16]李双五.软实力之争--没有硝烟的战场[J].时事报告,2005(4)
    [17]程丰余.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发展的理性思考[J].新技术瞭望,2001(4)
    [18]冯永泰.网络文化释义[J].西华大学学报,2005,(4)
    [19]孔祥文、栾雪飞.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及凝聚力[J].高校理论战线,,2007.(9)
    [20]翁海勤.“耳目喉舌”说的历史沿革[J].新闻记者,2007,(3)
    [21]艾红红.试论我党新闻事业的喉舌传统与当代转型[J].理论学刊,2001.(6)
    [1]崛起中的中国媒体--现代传播评论圆桌发言摘要.http://www.mediachina.net/
    [2]闵大洪.2005年的网络媒体.http://www.mediachina.net/
    [3]张立伟.增强主流媒体影响力三题.http://www.mediachina.net/artide.php?id=460
    [4]http://philosophy.cass.cn/chuban/zxnj/njgqml/07/0702.htm
    [5]http:/Avww.cn1992kr.com/data/200602/1_20060220_411.html
    [6]http://2608463.blog.hexun.com/
    [7]http://www.chinasl.com/dztsg/tzgzml
    [8]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d48e1010004zo.html
    [9]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lc7eb0100088f.html
    [10]http://bbs.mediachina.net/index_bbs_show.php?b_id=S&s_id=608162
    [11]http://fund.jrj.com.cn/news/2006-11-24/000001802863.html
    [12]http://baike.baidu.com/view/3537.
    [13]http://news.sohu.com/20061031/n246111148.shtml
    [14]http://philosophy.cass.cn/chuban/zxnj/njgqml/07/0702.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