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语境与鲁迅上海创作的关联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与鲁迅研究其他领域的突破和发展相比,都市语境下的鲁迅研究一直没有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和认真的梳理。作为极具标本意义的研究对象,鲁迅在三十年代的上海迎来了他的“黄金时代”,也促使笔者将鲁迅与上海之间的共生关系作为本文着力讨论的对象,在更为切近的文化语境中,敞开或“照亮”不多加以言明但实质上存在的意义关联。其中最根本的理论预设是将鲁迅看作是多重文化语境下多元创生并加以审视的对象,在社会历史动态变迁的源流上,加强鲁迅与上海之间或遇合或牴牾微观细部的考察,寻找到一位职业作家融入都市所需面对的所有历史情境,深入探讨以都市空间、殖民境遇、文化环境为代表的上海都市语境对作家的都市写作、文化思考、精神选择的影响,深入挖掘鲁迅后期创作在思想内涵和形式艺术等方面的特出价值,在鲁迅所提供的非主流都市文学的分析和探讨中,凸显出鲁迅作为“边缘知识分子”永不停伫而又独立不依的精神质素。本论文以都市语境为背景,切入到鲁迅上海时期的身份转变、职业转型、生存境遇、文体意识、创作新变、文化姿态、文化选择等内部及外部关系的综合分析,意在说明,在鲁迅的创作和思想的扇面上,都市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精神存在,尽管它对鲁迅的影响是非决定性的,但它无疑在很多方面丰富了鲁迅,激发了鲁迅,也造就了鲁迅。为鲁迅提供着赖以生存的物质场域,发言为声的“思想市场”,精神搏击的“壕战之所”,同时也是鲁迅后期思想的灵感来源,都市写作和反抗的对象,为鲁迅的后期创作带来了新的质素和质的递推,是鲁迅反思和反抗的思想触角不断延续和深度抵达的角隅。
Compared to Lu Xun’s developments and breakthroughs in other areas, the analysis under urban context has not been focused on for a long period. Lu Xun and urban Shanghai, these two“uniques”are clearly in their own ways of development and rarely meet each other. As study samples of great significance, Lu Xun met his "golden age" in thirties in Shanghai, which also urges his co-relationship with Shanghai to become a focus for the object of discussion. In a closer cultural context, he has opened or "lit" the significance of association. Among them, one of the most fundamental theory defaults of Lu Xun will be examining him in the next multicultural context, the creation of objects, and historical dynamic changes in the social origins. Strengthening Lu Xun and Shanghai will hazard or conflict the microscopic details of the topic. The focus is to find a professional writer, face the city into all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study the urban space, the colonial situation,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which are represented by Shanghai Urban Context of the writer's city writing, cultural thinking, spiritual Choice in depth in order to deeply dig the value of writings of Lu Xun in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artistic form, to provide non-mainstream urban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Lu Xun, and to highlight Lu Xun as a "marginal intellectual" who has the spirit of never stopping.
     In the thirties, Shanghai showed existentially and spiritually the material the outstanding value, making it a never-ending "topic"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At the same time, it constituted a multi-complex of a "Shanghai imagination" and "Shanghai narration.”As the background of this thesis,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author attempts to trace the source in the way of surveying Shanghai during urbanization, modernization and colonization periods, focusing on urban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life in Shanghai in the thirties. Furthermore, the author also focuses on the colonial Shanghai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 during the semi-colonial process and the mixture of active and passive features in modernization, being intended to explain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Shanghai in the thirties, embodied in the "uniques." Thirdly, the author also explains the situation of the thirties, describing the role of Shanghai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China and focusing on how it stimulated the writers of modern imagination, stripping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riters who had gone south to Shanghai and the formation of Shanghai as a new cultural center.
     When the city and the space are in need, modern intellectuals become the major parts of social life and culture and even dominate the performance of key players in the value of their existence and power. As an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marginal intellectuals," space selection and cultural selection show a kind of "twin" relationship of mutual dependence in Lu Xun.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author studies Lu Xun’s practice of life and culture in Beijing, Xiamen, Guangzhou and Shanghai and the impact of urban mentality on Lu Xun’s cultural attribution in depth, particularly car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xperiences in the thirties for Lu Xun and the impacts of the ten years in Shanghai on the writer’s thought patterns, identity awareness, and cultural position. In Shanghai, Lu Xun completed the change from an academic writer to a professional writer. The city of Shanghai fully embodies the life of Lu Xun’s all-lifetime“destroying the dark”and rejection from any form of fall-back of lonely dedication. In Shanghai, Lu Xun's showed the“marginal intellectuals’”rebellious spirit and independent character. Performing national consci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 Xun and Shanghai in the thirties is vividly shown.
     In the third chapter, focusing on "drifting at sea, life-long quest," "soldier's grace, the power of cross points,"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cultural attitude of Lu Xun in the thirties.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Shanghai in the thirties is a huge magnetic field, Lu Xun, "drifting" on the sea, "cross stood" there in an attitude ready to meet with all sides of the hostility and separate ways of "encirclement and suppression." In an era with sand on face and tigers gathering, they are carrying the environmental pressure of resignation as well as suggesting the choice of him with a giant insight into current events. In the state of constraints, contradictions and imbalance, Lu Xun’s stance as a soldier was being built. Lu Xun was showing the character and nature of the modern intellectual content. In the broad sense, the "drift" and "cross stand" perspective showed the Shanghai city life and cultural life, highlighted the plight of Shanghai urban multiple culture and revealed the depth of Lu Xun's standpoint during the thirties in Shanghai. It included Lu Xun's frustration, pain and resilience of life, strength, and multi-cultural context, which makes clear thirties meaning and value generated by him.
     From the "Local China" to urban society, Lu Xun, completing the space shift and career orientation, under the urban context, created "mirror" description of Shanghai which was unique to himself. As a special space experience, "concession" was not only political asylum for Lu Xun, providing the security guarantees and freedom of speech, but also offered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cultural context which led Lu Xun considered "concessions" as the trench warfare in Shanghai during the thirties. Under the pressure and colonial humiliation in the life, Lu Xun demonstrated a survival strategy and political wisdom. And "colonial" writing in the "garret," as a special "mirror image", undoubtedly provided a description of "reverse" example of writing for the colonial writers in the thirties a possible alternative temperament for Lu Xun’s late creations. This is what is discussed in the fourth chapter.
     In the last chapter, this thesis continue to discuss the non-mainstream urban literature of "Shanghai narrative" and "Shanghai Imagination" provided by Lu Xun– the effects of the participation of writers of history on Literary Creation and style choices. The thirties is the era in which Lu Xun’s ideas and creation fully matured, and the "Shanghai experience" based on urban writing became fully "against" the spirit period. The creation of Lu Xun’s late essays described the daily life in Shanghai in depth to accommodate his insight into the underlying society and to promote the city of Shanghai to enter the mainstream narrative of "non-mainstream" of color. Meanwhile, the "alienation" themes of Shanghai makes Lu Xun’s writing convey the inherent color o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bnormal side of the ring Ti useful to "watch intently in the eyes" appear. By making“old stories”"new" series, Lu Xun "materialized" common sense, reflect life on the to "desire" of life, and writing the life in the form of novels. At the same time, Lu Xun "attacked" the history in a“slick”way, mixed the“slick”experience with the perception of history and established the original urban text,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dialogue and reflection on history and reality in an alternative form.
     In summary, with urban context as the medium, this thesis analyses Lu Xun's transition, career transition, survival situation, stylistic awareness, creating new change, culture, attitude, culture and other internal and external selection of syndicated in Shanghai during the thirties to note that in Lu Xun's writing and thinking level, the urban context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existence. In spite of its non-decisive influence on Lu Xun, it will undoubtedly enrich, inspire and create him in many ways. It provided him for the physical survival field, the "marketplace of ideas", and the spirit of fighting the "war of the trenches." Meanwhile, it is also a source for Lu Xun's later thought, an object for urban writing and resistance. It promoted Lu Xun’s later thoughts in nature, and paved the way for him to spread his ideas of reflection and resistence.
引文
①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这也是生活》,《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01页。
    ②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杨义文存(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7页。
    ③叶公超:《关于非战士的鲁迅》,《天津益世报》,1936年11月1日。
    ①衣俊卿:《论文化转型的机制和途径》,《云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第53页。
    ①[英]特里·伊格尔顿:《违反意愿》,引自[美]爱德华·W.苏贾著,王文斌译:《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9页。
    ②张鸿声:《从启蒙现代性到城市现代性——中国新文学初期的上海叙述》,《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第24页。
    ①周新顺:《“现代性”的迷思——李欧梵、王德威中国文学现代性研究述评》,《文艺评论》,2007年第4期,第36页。
    ②[美]李欧梵:《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第131页。
    ③[美]罗兹·墨菲,章克生等译:《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
    
    ①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47页。
    ②李今:《海派小说与都市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52页。
    ③李今:《海派小说与都市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25页。
    ①李今:《海派小说与都市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27页。
    ②[法]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4页。
    ③[美]爱德华·W.苏贾著,王文斌译:《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6页。
    ④许纪霖:《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①杜心源:《城市中的“现代”想象——对20世纪20、30年代上海“现代主义”文学及其与都市空间的关系的研究》,上海: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②赵园:《北京:城与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0-261页。
    ①荒林:《对“女性想象”的再叙事》,中华读书报,2004年12月15日。
    ②单世联:《想象的自由和限制》,《读书》,2006年第1期,第37页。
    ③程光伟、孟远:《海外学者冲击波——关于海外学者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讨论》,《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1页。
    ④古远清:《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第173页。
    ①毛尖:《一种摩登批评》,《二十世纪》,1999年第56期,第145-148页。
    ②引自[美]李欧梵著,毛尖译《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9页。
    
    
    ①隗瀛涛:《近代中国区域城市研究的初步构想》,《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第80页。
    ②[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9页。
    ③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页。
    
    ①旷新年:《另一种“上海摩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1期,第291页。
    ②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6页。
    
    
    ①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下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40-549页。
    ②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下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33页。
    ①刘晓:《浮动的都市蜃景——试论鲁迅<故事新编>后期作品与上海都市生活》,《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11期,第87页。
    ①李永东:《人与城的对话:鲁迅与租界化的上海》,《湘潭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106页。
    ②张旭东:《上海的意象:城市偶像批判与现代神话的消解》,《文学评论》,2002年第5期,第90页。
    ③李浩:《都市憧憬与乡村羁绊——海派文化视野观照下的鲁迅三十年代文艺活动》,《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7期,第44页。
    ④梁伟峰:《论上海租界对鲁迅的“堑壕”意义》,《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18页。
    ⑤袁良骏:《鲁迅与上海——纪念鲁迅定居上海80周年》,上海鲁迅纪念馆:《纪念鲁迅定居上海8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241页。
    ①[日]代田智明:《1934:作为媒介者的鲁迅》,《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2期。
    ②梁伟峰:《透视鲁迅与北新书局的版税风波》,《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1期。
    ③李肆:《鲁迅在上海的收支与日常生活——兼论职业作家市民化》,《书屋》,2001年第5期。
    ④吴建华:《鲁迅收入与消费考据》,《求索》,2006年9期。
    ⑤陈明远:《鲁迅一生挣多少钱》,《文汇报》,1999年12月7日。
    ⑥李肆:《鲁迅在上海的收支与日常生活——兼论职业作家市民化》,《书屋》,2001年第5期,第9页。
    
    ①古远清、高进贤:《鲁迅与电影》,《电影艺术》,1979年第5期。
    ②曾明秋、姚馨丙:《鲁迅的电影情结》,《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③陈卫平:《论鲁迅的电影眼光》,《鲁迅研究月刊》,1991年第8期。
    ④娄国忠:《鲁迅与电影》,《语文天地》,2004年10期。
    ①引自孙绍谊:《想象的城市——文学、电影和视觉上海(1927-1937)·引言》,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981年版,第3页。
    ①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7页。
    ②[德]奥斯瓦尔德·斯本格勒著,齐世荣等译:《西方的没落》,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06页。
    ①[德]伽达默尔著,甘阳译:《效果历史的原则》,《哲学译丛》,1986年第3期,第57页。
    ②[英]爱徳华·霍列特·卡尔著,吴柱存译:《历史是什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8页。
    ③[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164页。
    ④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页。
    ⑤[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0页。
    ①王韬:《瀛壖杂志》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②[美]罗兹·墨菲,章克生等译:《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6页。
    ③陈方竞:《新兴都市上海文化·报刊出版·新小说流变——清末民初上海小说论(上)》,《福建论坛》,2008年第9期,第82页。
    ④朱少伟:《海派文化浅论》见《海派文化之我见》,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⑤上海百货公司等编著:《上海近代百货商业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⑥条约正文引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H.B.Morse,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Chinese Empire.NewYork,1918.),转引于[美]罗兹·墨菲,章克生等译:《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4页。
    ①见[美]罗兹·墨菲,章克生等译:《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5-77页。
    ②罗岗:《再生与毁灭之地——上海的殖民经验与空间生产》,《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40页。
    ①王韬:《瀛壖杂志》卷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15页。
    ②王韬:《瀛壖杂志》卷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15—116页。
    ①杜心源:《城市中的“现代”想象——对20世纪20、30年代上海“现代主义”文学及其都市空间的关系的研究》,上海: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②唐振常:《市民意识与上海社会》,《近代上海探索录》,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
    ③唐振常:《近代上海繁华录》,香港: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240页。
    ④熊月之、张敏:《上海通史·晚清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8页。
    ⑤唐振常:《近代上海探索录》,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138页。
    ⑥李洪鳖:《人口问题与经济成长》,台北:台北中正书局,1969年版,第77页。
    ①《创建上海江宁七邑公所碑》,见《上海碑刻资料选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397页。
    ②张仲礼:《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46页。
    ③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0页。
    ④唐振常:《市民意识与上海社会》,《近代上海探索录》,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61页。
    ⑤转引自杜心源:《城市中的“现代”想象——对20世纪20、30年代上海“现代主义”文学及其与都市空间的关系的研究》,上海: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⑥郑乐平编译:《经济·社会·宗教——马克斯·韦伯文选》,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66页。
    ①曹聚仁:《上海春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②吴福辉:《洋泾浜文化·吴越文化·新兴文化——海派文化的文化背景研究》,《中州学刊》,1994年,第3期,第79页。
    ③费正康:《中国租界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84页。
    ①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4页。
    ②[英]约瑟夫·康拉德:《黑暗的心》,转引自[美]爱德华·W.萨义德,李琨译:《文化与帝国主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93页。
    ③[美]罗兹·墨菲著,章克生等译:《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9页。
    ①[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年版,第967页。
    ②王瑞华:《殖民与先锋:中国痛苦——三位女性对香港的文学解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③[英]罗素:《中国问题》,转引自[美]史书美,何恬译:《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④[英]约瑟夫·康拉德:《<诺斯特洛姆>:海上的故事》,1904年版,1925年戈登:双日出版社,配支出版社重印,第77页。
    ①转引自[美]史书美著,何恬译:《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②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
    
    ①[英]萨克雷著,杨必译:《名利场》(1847-1848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40页。
    ②[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60页。
    ①[美]史书美著,何恬译:《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19页。
    ②郑振铎:《影戏院与“舞台”》,引自马逢洋编:《上海记忆与想象》,上海:文匯出版社,1996年版,第126-127页。
    ③[美]罗兹·墨菲著,黄磷译:《亚洲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73页。
    ④[英]汤因比:《展望二十一世纪》),转引自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0页。
    ⑤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2页。
    
    ①鲁迅:《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5页。
    ②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饮冰室合集》四,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版,第35页。
    ③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关系》,《饮冰室合集》十,上海:中国书局,1934年版,第10页。
    ①[美]李欧梵著、季进译:《现代性的中国面孔》,《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6期,第4页。
    ②[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荷虾J兰统?版集团,2005年版,第30页。
    ③[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荷虾J兰统?版集团,2005年版,第7页。
    ④[日]竹内好:《何为现代——就日本和中国而言》,《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44页。
    ①转引孙绍谊:《想象的城市——文学、电影和视觉上海(1927-1937)·引言》,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②吴福辉:《中国左翼文学、京海派文学及其在当下的意义》,《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第15页。
    ③黄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学中的“上海书写”》,《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68页。
    ①[美]霍塞著,纪明译:《出卖的上海滩》,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4页。
    ②[美]罗兹·墨菲著,章克生等译:《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1页。
    ③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21页。
    ④[美]罗兹·墨菲著,章克生等译:《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7-28页。
    ⑤[美]保罗·柯文著,林同齐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3-134页。
    ①唐振常主编:《上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②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5页。
    ③杨东平:《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④[美]白鲁恂:《中国民族主义与现代化》,《二十一世纪》,1992年第9期,第16页。
    ①[美]史书美著,何恬译:《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页。
    ②[美]柯文著,雷颐、罗检秋译:《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2页。
    ③柯云路:《夜与昼》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①赵园:《北京:城与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②铁庵:《北平漫话》,《宇宙风》,1936年,第19期。
    ③赵园:《北京:城与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页。
    ①鲁迅:《书信·190116·致许寿裳》,《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7页。
    ①鲁湘元:《稿酬怎样搅动文坛》,北京:红旗出版社,1998年版,第188—194页。
    ②鲁湘元:《稿酬怎样搅动文坛》,北京:红旗出版社,1998年版,第192页。
    ③张林杰:《文学中心的迁移与30年代文学的都市生存空间》,《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第82-83页。
    ①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5页。
    ②粱实秋:《忆新月》,《新月派评论资料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
    ①[美]章清:《亭子间:一群文化人和他们的事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页。
    ②转引自[美]章清:《亭子间:一群文化人和他们的事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页。
    ③周作人:《北平的好坏》,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7页。
    ④[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90页。
    
    ①唐振常主编:《上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51页。
    ②见杨东平:《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③李白坚:《中国出版文化概论》,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4页。
    ④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9页。
    ①章清:《亭子间:一群文化人和他们的事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页。
    ②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84页。
    ③李书磊:《都市的迁徙——现代小说与城市文化》,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5页。
    ④杨扬:《城市空间与文学类型——论作为文学类型的海派文学〉》,《学术月刊》,2008年第4期,第105页。
    ①见江文汉:《广学会是怎样的一个机构》(上),《出版史料》,1988年第2期,第34页。
    ②王韬:《漫游随录》,陈尚凡,任光良校点,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58—59页。
    ③梁启超:《论报馆有益于国事》,《饮冰室合集》一,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版,第100页。
    ④[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44页。
    
    ①张树栋:《百年回首话印刷》,《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5月15日。
    ②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①台湾民国史料研究中心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84年版,1927。4。17条。
    ②张篁溪:《苏报案实录》,《辛亥革命》第1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84页。
    ③杨光辉:《中国近代报刊发表概况》,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第331页。
    ④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1卷,上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00页。
    ⑤沈尹默:《我和北大》,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61辑,上海: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①[美]罗茲·墨菲著,章克生等译:《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5页。
    ②李天纲:《文化上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
    ③朱寿桐:《论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中心的上海》,《学术月刊》,2004年版,第65页。
    ④赵园:《北京:城与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56页。
    
    ①李书磊:《都市的迁徙——现代小说与城市文化》,上海: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1-32页。
    ②赵园:《北京:城与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45页。
    ①[法]米歇尔·福柯:《明辨是非·关于其他空间》,转引自[美]爱德华·W·苏贾著,王文斌译:《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周宪许钧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8页。
    ②[法]米歇尔·福柯:《明辨是非·关于其他空间》,转引自[美]爱德华·W·苏贾著,王文斌译:《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周宪许钧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1页。
    ③转引杜心源:《城市中的“现代想象——对20世纪20、30年代上海“现代主义”文学及其都市空间的关系的研究·导言》,上海: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①周宪主编,[美]约瑟夫·弗兰克等著,秦林芳编译:《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②周宪、许钧主编,[美]爱德华·W·苏贾著,王文彬译:《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0页。
    ③王富仁:《时间·空间·人——鲁迅哲学思想刍议之一章》,《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1期,第4页。
    
    ①李怡:《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②邹振环:《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页。
    ①李怡:《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0页。
    ②王富仁:《时间·空间·人——鲁迅哲学思想刍议之一章》,《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1期,第7页。
    ③许纪霖:《都市空间视野中的知识分子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第124页。
    ①[美]爱德华·萨义德著,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01页。
    ②见王晓渔:《知识分子的“内战”——现代上海的文化场域(1927-1930)·总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③林贤治:《鲁迅:四城记》,《书屋》,2007年第4期,第34页。
    ④路易斯·芒福德著,张艳虹译:《城市是什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1页。
    ⑤张林杰:《文化中心的迁移与30年代文学的都市生存空间》,《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第81页。
    ①转引自[美]乔尔·科特金著,王旭等译:《全球城市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②[意]依塔罗·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转引自孙绍谊:《想象的城市》——文学、电影和视觉上海(1927-1937)》,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0页。
    ③[美]史书美著,何恬译:《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98页。
    ④[美]R·E·帕克、E·N·伯吉斯等著,宋俊岭等译:《城市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43页。
    ⑤[美]R·E·帕克、E·N·伯吉斯等著,宋俊岭等译:《城市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43页。
    ①[英]弗吉尼亚·伍尔芙著,瞿世镜译,:《论小说与小说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61页。
    ②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页。
    ③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19页。
    ④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杨义文存》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9页。
    ①周宪主编,[美]约瑟夫·弗兰克等,秦林芳编译:《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91页。
    ②薛毅:《无词的言语》,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③鲁迅:《“京派”与“海派”》,《申报·自由谈》,1934年2月3日。
    ④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17页。
    
    ①瞿秋白文集编辑委员会:《瞿秋白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第997页。
    ②[日]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11月版,第44页。
    ③[日]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11月版,第46页。
    ①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第52页。
    ②王瑶:《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工作的随想——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第4期,第4页。
    ③钱理群:《心灵的探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④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⑤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①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73页。
    ②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76页。
    
    ①丹珍草:《阿来的空间化写作》,《百色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49页。
    ②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③王富仁:《时间·空间·人——鲁迅哲学思想刍议之一章》,《鲁迅研究月刊》,2000第4期,第4页。
    ④鲁迅:《野草·过客》,《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页。
    ①[加]查尔斯·泰勒著,程炼译:《现代性的隐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①[英]吉登斯:《第三条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引自[美]爱德华·W.苏贾著,王文彬译:《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5页。
    ②曾秋士(孙伏园):《关于鲁迅先生》,《晨报副刊》,1924年1月12日。
    ③刘中树:《〈呐喊〉、〈彷徨〉艺术论》,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页。
    ④杨邨人:《读鲁迅的〈呐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1924年6月14日。
    ⑤沈瓞民:《回忆鲁迅早年在弘文学院的片断》,《文汇报》,1961年9月23日。
    ⑥周作人:《雨天的书·自序二》,《周作人早期散文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235页。
    ⑦鲁迅:《坟·杂忆》,《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3页。
    
    ①钱理群:《鲁迅和北京、上海的故事(上篇)》,《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5期,第5页。
    ②鲁迅:《两地书·厦门—广州》,《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170页。
    ③鲁迅:《书信·261231·致辛岛骁》,《鲁迅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456页。
    ④鲁迅:《两地书·厦门—广州》,《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7页。
    
    ①郁达夫:《住所的话》,《文学》,载1935年7月1日,第5卷,第1号。
    ②鲁迅:《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5页。
    ③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7页。
    ④鲁迅:《彷徨·幸福的家庭》,《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
    ①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②王晓渔:《知识分子的“内战”——现代上海的文化场域(1927-193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2页。
    ③鲁迅:《书信·100815·致许寿裳》,《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5页。
    ①鲁迅:《书信·271004·致台静农、李霁野》,《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84页。
    ②李生滨:《从“弃医从文”到定居上海——再论鲁迅的思想文化个性”》,上海鲁迅纪念馆:《纪念鲁迅定居上海8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175页。
    ③[荷]佛克马·蚁布思著,俞国强译:《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0页。
    ④[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426页。
    ⑤[德]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8页。
    
    ①李书磊:《都市的迁徙——现代小说与城市文化》,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3页。
    ②引自杨经建:《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的母题形态》,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版,第45页。
    ①王富仁:《厦门时期的鲁迅——穿越学院文化》,《厦门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第42页。
    ②鲁迅:《两地书·厦门—广州》,《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5页。
    ③鲁迅:《两地书·厦门—广州》,《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8页。
    ④鲁迅:《两地书·厦门—广州》,《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4页。
    ⑤鲁迅:《书信·270108·致韦素园》,《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7页。
    ①鲁迅:《两地书·厦门—广州》,《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7页。
    ②鲁迅:《两地书·厦门—广州》,《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9页。
    ③鲁迅:《两地书·厦门—广州》,《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79页。
    ④王富仁:《厦门时期的鲁迅:穿越学院文化》,《厦门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第44页。
    ⑤鲁迅:《书信·270420·致李霁野》,《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40页。
    ①鲁迅:《而已集·答有恒先生》,《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53页。
    ②鲁迅:《书信·270530·致章廷谦》,《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45页。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一集·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④鲁迅:《书信·270112·致瞿永坤》,《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26页。
    ⑤[美]章清:《亭子间:一群文化人和他们的事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页。
    ①许道明:《海派文学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页。
    ②[美]李欧梵著,毛尖译:《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
    ③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0页。
    ④吴静:《〈现代〉杂志与上海文化》,《东方论坛》,2004年第3期,第44页。
    ①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17页。
    ②周海波:《传媒与现代文学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4页。
    ③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
    ④谢明、廖绍其:《现代传媒催生了现代文豪鲁迅——论鲁迅与现代都市传媒》,上海鲁迅纪念馆编:《纪念鲁迅定居上海8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650页。
    ①[德]瓦尔特·本雅明著,张旭东、魏文生译:《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②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饮冰室文集点校》第2集,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54页。
    ③唐宝林:《陈独秀年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4页。
    ④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40页。
    ⑤鲁迅:《两地书·第一集·北京》,《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2页。
    ①鲁迅:《两地书·第一集·北京》,《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3页。
    ②鲁迅:《两地书·第一集·北京》,《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0页。
    ③鲁迅:《我和〈语丝〉的始终》,《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0页。
    ④张明高、范桥编:《周作人散文》,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196页。
    ⑤鲁迅:《我和〈语丝〉的始终》,《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7页。
    ⑥朱光潜:《花城》,1980年第5期,转引杨东平:《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72页。
    ①许广平:《鲁迅先生怎样对待写作和编辑工作》,引自山东师院聊城分院:《鲁迅在上海(二)》,济南:山东师院聊城分院,1980年版,第18-19页。
    ②王吉鹏:《鲁迅与中国报刊》,香港:中国窗口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③参见林贤治:《鲁迅的最后十年》,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66-67页。
    ④鲁迅:《准风月谈·后记》,《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0页。
    
    ①鲁迅:《且介亭杂文·附记》,《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3页。
    ②鲁迅:《书信·320911·致曹靖华》,《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7页。
    ③鲁迅:《书信·331125·致曹靖华》,《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1页。
    ④鲁迅:《花边文学·序》,《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18页。
    ①王平陵:《伪自由书·“最通的”文艺》,见《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页。
    ②家干:《伪自由书·官话而已》,《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
    
    ①鲁迅:《且介亭杂文·附记》,《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3页。
    ②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③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版,第317页。
    ①陈平原:《20世纪中国小说史》第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5-96页。
    ②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0-161页
    ③鲁迅:《彷徨·伤逝》,《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页。
    ④陈明远:《鲁迅一生挣多少钱》,《文汇报》,1999年12月7日。
    ⑤李肆:《鲁迅在上海的收支与日常生活——兼论职业作家市民化》,《书屋》,2001年5期,第6页。
    ⑥苏雪林:《与蔡孑民先生论鲁迅书》,见陈漱渝主编:《鲁迅论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84页。
    ①鲁迅:《书信·341101·致窦隐夫》,《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56页。
    ②许寿裳:《鲁迅》,上海: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95页。
    ③鲁迅:《书信·210917·致周作人》,《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6页。
    ④鲁迅:《书信·331031·致曹靖华》,《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0页。
    ⑤鲁迅:《书信·351207·致曹靖华》,《鲁迅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6页。
    ⑥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465页。
    ⑦鲁湘元:《稿酬怎样搅动文坛》,北京:红旗出版社,1998年版,第261页。
    ①李书磊:《都市的迁徙——现代小说与城市文化》,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52页。
    ②沈从文:《论中国现代创作小说》,《沈从文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66页。
    ③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2页。
    ④唐弢:《翻版书》,《晦庵书话》,北京,香港: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64页。
    ①鲁迅:《两地书·北京》,《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2页。
    ②鲁迅:《两地书·北平—上海》,《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5页。
    ③李书磊:《都市的迁徙——现代小说与城市文化》,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9页。
    ④汪晖:《上海:城市、社会与文化·序》,《上海:城市、社会与文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82-483页。
    ①陈明远:《文化人与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61页。
    ②李生滨:《从“弃医从文”到定居上海——再论鲁迅的思想文化个性》,上海鲁迅纪念馆:《纪念鲁迅定居上海8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127页。
    ③[德]瓦尔特·本雅明著,王才勇译:《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①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3页。
    ①冯雪峰:《一九二八至一九三六年的鲁迅—冯雪峰回忆鲁迅全编》,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②王富仁:《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①鲁迅:《坟·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5页。
    ②鲁迅:《两地书·第一集北京》,《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③鲁迅:《两地书·厦门—广州》,《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9页。
    ④薛毅:《无词的言语》,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11页。
    ①林毓生:《鲁迅关于知识分子的思考》,见乐黛云主编《当代英语世界鲁迅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7页。
    ②鲁迅:《书信·270112·致瞿永坤》,《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25页。
    ①鲁迅:《两地书·厦门—广州》,《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3页。
    ②鲁迅:《书信·270612·致章廷谦》,《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48页。
    ③鲁迅:《书信·致瞿永坤·270919》,《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74页。
    ④鲁迅:《书信·致章廷谦·270919》,《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76-577页。
    ⑤冯雪峰:《回忆鲁迅·我对于他的思想方法和他的天才的特征的一二理解》,《雪峰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60-161页。
    ⑥鲁迅:《书信·致章廷谦·270515》,《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44页。
    ①鲁迅:《书信·致廖立峨·271021》,《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88页。
    ②林贤治:《一个人的爱与死》,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92页。
    ③鲁迅:《呐喊·故乡》,《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85页。
    ④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页。
    ⑤鲁迅:《坟·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6页。
    
    ①鲁迅:《两地书·第一集·北平》,《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②鲁迅:《彷徨·在酒楼上》,《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页。
    ③[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2-193页。
    ④鲁迅:《野草·影的告别》,《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5页。
    ⑤孙伏园:《哭鲁迅先生》,载《潇湘涟漪》(月刊)(长沙)第2卷第8期,1936年11月。
    ①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8页。
    ②鲁迅:《书信·350313·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9页。
    ③萧红:《回忆鲁迅先生》,《鲁迅在上海》(二),济南:山东师院聊城分院,1980年版,第77页。
    ④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3页。
    ⑤鲁迅:《书信·280224·致台静农》,《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10页。
    ①鲁迅:《书信·300903·致李秉中》,《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②鲁迅:《书信·290820·致李霁野》,《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84页。
    ③周作人:《上海气》,《语丝》,第112期,1927年1月1日。
    ④张爱玲:《到底是上海人》,《流言》,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①鲁迅:《书信·271021·致廖立峨》,《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87页。
    ②鲁迅:《两地书·北平—上海》,《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5页。
    ③鲁迅:《书信·350209·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第13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2页。
    ①赵园:《北京:城与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页。
    ②林语堂:《悼鲁迅》,原载《宇宙风》(半月刊)(上海),第32期,1937年1月1日。
    ③是指2000第2期《收获》开辟“走近鲁迅”专栏,刊登了三篇文章:冯骥才的《鲁迅的“功”与“过”》、王朔的《我看鲁迅》、林语堂的《悼鲁迅》,引发了极大的反响。
    ④邵冠华:《鲁迅的狂吠》,原载《新时代》(月刊)(上海)第5卷第3期,1933年9月1日。
    ①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缺·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页。
    ②转引自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4页。
    ③鲁迅:《译文序跋集·<出了象牙之塔>后记》,《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1页。
    ④鲁迅:《译文序跋集·<出了象牙之塔>后记》,《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2页。
    
    ①王晓渔:《知识分子的“内战”——现代上海的文化场域(1927—193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0页。
    ②鲁迅:《野草·淡淡的血痕中》,《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1-222页。
    ③鲁迅:《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6页。
    ①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写于深夜里》,《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02页。
    ②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知识阶级》,《鲁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页。
    ③鲁迅:《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0页。
    ④冯雪峰:《一九二八至一九三六年的鲁迅——冯雪峰回忆鲁迅全编》,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第81-82页。
    ⑤鲁迅:《书信·360221·致曹聚仁》,《鲁迅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7页。
    ⑥鲁迅:《三闲集·鲁迅译著书目》,《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4页。
    ①[苏俄]卢那察尔斯基著,蒋路译:《论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98页。
    ②鲁迅:《书信·330706·致黎烈文》,《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4页。
    ③[美]李欧梵著,尹慧珉译:《铁屋中的呐喊》,湖南: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218页。
    ④鲁迅:《书信·350423·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6页。
    ⑤鲁迅:《书信·341218·致杨霁云》,《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606页。
    ⑥[苏联]高尔基:《俄国文学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85页。
    ①王乾坤:《由中间寻找无限——鲁迅的文化价值观念》,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27页。
    ②鲁迅:《书信·300222·致章廷谦》,《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③鲁迅:《书信·280504·致章廷谦》,《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21页。
    ④鲁迅:《书信·341206·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86页。
    ⑤林贤治:《人间鲁迅》(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4页。
    ⑥冯雪峰:《回忆鲁迅》,《雪峰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61页。
    ⑦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页。
    ①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页。
    
    ①茅盾:《读〈倪焕之〉》,《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279页。
    ②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①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7页。
    ②郁达夫:《住所的话》,载《文学》第5卷第1号,1935年7月1日。
    ③老舍:《想北平》,载《宇宙风》第19期,1936年6月16日。
    ①[美]斯蒂芬·欧文著,郑学勤译:《导论:诱惑及其来源》,《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页。
    ②鲁迅:《朝花夕拾·小引》,《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0页。
    ③姜异新:《“让鲁迅的文本自己说话”——张旭东教授访谈录》,《文艺研究》,2009年第4期,第71页。
    ④鲁迅:《集外集拾遗·<十二个>后记》,《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9页。
    
    ①[美]章清著,章克生等译:《亭子间:一群文化人和他们的事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②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41页。
    ③赵园:《北京:城与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45页。
    ①鲁迅:《准风月谈·夜颂》,《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3页。
    ①粱伟峰:《论上海租界对鲁迅的“堑壕”意义》,《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20页。
    ②曹聚仁:《鲁迅评传》,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第100页。
    ③鲁迅:《书信·320222·致许寿裳》,《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8页。
    ④鲁迅:《书信·320320·致母亲》,《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3页。
    ⑤周国伟、彭晓:《寻访鲁迅在上海的足迹》,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8页。
    ①[英]吉登斯《构建》,引自《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美]爱德华·W.苏贾著,王文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236页。
    ②石厚生(成仿吾):《毕竟是“醉眼陶然”罢了》,《创造月刊》,1928年第11期。
    ③鲁迅:《坟·随感录六十六·生命的路》,《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8页。
    ①鲁迅:《坟·随感录六十六·生命的路》,《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8页。
    ②林贤治:《鲁迅的最后十年·引言》,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7页。
    ③[日]原胜(浅野要):《紧邻鲁迅先生》,《鲁迅研究资料》(第14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8页。
    ④密探:《惊人的重要新闻鲁迅被捕》,原载一九三一年二十日《社会日报》(上海)、《鲁迅被捕……传在沪任红军领袖,原载一九三一年一月二十一日《益世报》(天津)、鲁迅在沪被捕现拘押捕房,原载一九三一年一月二十一日《大公报》(天津)、《鲁迅转押警备部》,原载一九三一年一月二十二日《大公报》(天津)、《鲁迅案情重大文艺暴动之惊人大同盟著名文学家胡也频亦被捕》,原载一九三一年一月二十九日《盛京日报》(沈阳)、玉棠女士:《鲁迅被捕的感想》,原载一九三一年一月三十日《大公报》(天津)。以上材料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室:《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1913-1936)》,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624-632页。
    ①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页。
    ②鲁迅:《书信·361006·致曹白》,《鲁迅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41页。
    ③鲁迅:《两地书·第一集·北京》,《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④鲁迅:《书信·351004·致萧军》,《鲁迅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5-226页。
    ⑤鲁迅:《两地书·第一集·北京》,《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①鲁迅:《书信·341223·致杨霁云》,《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14页。
    ②一士编:《21世纪:鲁迅和我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
    ③鲁迅:《华盖集续编·空谈》,《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1页。
    ④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4页。
    ⑤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2页。
    ⑥转引自茅盾:《“左联”前期——回忆录〔十二〕》,《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3期。
    ①鲁迅:《两地书·第一集·北京》,《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8页。
    ②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5页。
    ③王富仁:《时间·空间·人——鲁迅哲学思想刍议之一章》,《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3期,第16页。
    ④鲁迅:《华盖集·北京通信》,《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社,1998年版,第51页—52页。
    ⑤钱理群:《关于“现代中国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思考——1918—1925年间的鲁迅杂文(下)》,《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81页。
    
    ①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7页。
    ②鲁迅:《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0页。
    ③鲁迅:《坟·三十六》,《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7页。
    ④鲁迅:《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9页。
    ⑤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0页。
    ⑥鲁迅:《华盖集续编·空谈》,《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1998年版,第281页。
    ⑦郑智、马会芹:《鲁迅的红色相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①彭小燕:《存在主义视野下的鲁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②周国伟、彭晓:《寻访鲁迅在上海的足迹》,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8页。
    ③山东师院聊城书院:《鲁迅在上海(一)》,济南:山东师院聊城书院,1979年版,第86页。
    ④山东师院聊城书院:《鲁迅在上海(一)》,济南:山东师院聊城书院,1979年版,第87页。
    ⑤李天纲:《文化上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
    ①[美]史书美著,何恬译:《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主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67页。
    ②李永东:《租界文化的形态与特征》,《河北学刊》,2006年第1期,第116页。
    ③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
    ①鲁迅:《两地书·第二集厦门—广州》,《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8页。
    ②鲁迅:《书信·331202·致郑振铎》,《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4页。
    ③鲁迅:《两地书·第二集·厦门—广州》,《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8页。
    ①鲁迅:《彷徨·孤独者》,《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7页。
    ②鲁迅:《野草·雪》,《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0页
    ③鲁迅:《野草·颓败线的颤动》,《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6页
    ④鲁迅:《华盖集续集·上海通信》,《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3页。
    ⑤张宁:《“确信”、“多疑”的悖论及对异邦的想象——鲁迅“向左转”历史轨迹考察之一》,《中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31页。
    ①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84-185页。
    ②张星烺:《欧化东渐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53—54页。
    ③鲁迅:《两地书·北京》,《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9页。
    ④鲁迅:《两地书·北京》,《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页。
    ⑤鲁迅:《两地书·第一集·北京》,《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页。
    ⑥王晓明:《鲁迅式的眼光》,引自一士编《21世纪:鲁迅和我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6页。
    ⑦[日]鹤见佑辅:《北京的魅力》,引自《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4页。
    ①鲁迅:《坟·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页。
    ②[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页。
    ③[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著,陈仲丹译:《后殖民理论—语境实践政治》,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页。
    ④鲁迅:《坟·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4页。
    ①鲁迅:《书信·340306·致姚克》,《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版,第350页。
    ②[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著,陈仲丹译:《后殖民理论——语境实践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第31页。
    ③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7页。
    ④[日]增田涉:《鲁迅的印象》,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2-53页。
    ⑤[日]增田涉:《鲁迅的印象》,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2-53页。
    ⑥引自张鸿声:《启蒙现代性到城市现代性—中国新文学初期的上海叙述》,《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第24页。
    ⑦张爱玲:《流言·公寓生活纪趣》,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⑧[美]史书美著,何恬译:《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5页。
    ①鲁迅:《集外集·老调子已经唱完》,《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0-311页。
    ②鲁迅:《三闲集·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页。
    ③转引自[美]李欧梵著,毛尖译:《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
    ④鲁迅:《伪自由书·推》,《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5页。
    ①鲁迅:《伪自由书·踢》,《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5页。
    ②鲁迅:《伪自由书·冲》,《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39页。
    ③鲁迅:《伪自由书·“抄靶子”》,《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5页。
    ④[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56-71页。
    ⑤鲁迅:《而已集·略谈香港》,《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8页。
    
    ①鲁迅:《二心集·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12页。
    ②鲁迅:《二心集·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12页。
    ③鲁迅:《准风月谈·电影的教训》,《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2页。
    ①[日]增田涉著,钟敬文译:《鲁迅的印象》,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3页。
    ②鲁迅:《坟·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2页。
    ③鲁迅:《坟·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3页。
    ④鲁迅:《坟·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1页。
    ⑤[美]史书美著,何恬译:《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主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⑥转引自[美]史书美著,何恬译:《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导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①鲁迅:《二心集·“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1页。
    ②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一至三”)》,《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5页。
    ③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三月的租界》,《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13页。
    ④鲁迅:《准风月谈·“抄靶子”》,《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5页。
    ⑤鲁迅:《准风月谈·序的解放》,《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9页。
    ①张鸿声:《“文学中的城市”与“城市想象”研究》,《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第120页。
    ①曹聚仁:《文坛五十年》,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222页。
    ②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51页。
    ③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徐懋庸作<打杂集>序》,《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1页。
    ④何凝(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819页。
    ⑤朱晓进:《鲁迅的文体意识和文体选择》,《文艺研究》,1996年第6期,第40页。
    ⑥姜振昌:《鲁迅与中国20世纪杂文》,《鲁迅与中国新文学的精神》,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①鲁迅:《华盖集续编·新的蔷薇—然而还是无花的》,《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1页。
    ②鲁迅:《华盖集续编·小引》,《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3页。
    ③鲁迅:《华盖集续编·小引》,《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3页。
    ④鲁迅:《书信·271021·致廖立峨》,《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87页。
    
    ①鲁迅:《两地书·北平-上海》,《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5页。
    ②鲁迅:《书信·331002·致姚克》,《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0页。
    ③转引自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474页。
    ④张旭东:《上海的意象:城市偶像批判与现代神话的消解》,《文学评论》,2002年第5期,第96页。
    ⑤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意消解》,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111页。
    
    ①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页。
    ②鲁迅:《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儿童》,《鲁迅全集》第4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65页。
    ①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流言》,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②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弄堂生意古今谈》,《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8页。
    ③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弄堂生意古今谈》,《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8-309页。
    ①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弄堂生意古今谈》,《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9页。
    ②鲁迅:《且介亭杂文·阿金》,《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8—199页。
    
    ①旷新年:《革命文学:1928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85页。
    ②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4页。
    ③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3页。
    ①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7页。
    ②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7页。
    ③林贤治:《一个人的爱与死》,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86页。
    ④鲁迅:《书信·300903·致李秉中》,《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⑤鲁迅:《书信·321120·致许广平》,《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3页。
    ⑥鲁迅:《书信·341112·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62页。
    
    ①张旭东:《上海的意象:城市偶像批判与现代神话的消解》,《文学评论》,2002年第5期,第91页。
    ②高植:《在上海》,载《大上海半月刊》1卷1期,1934年5月20日。
    ③鲁迅:《三闲集·书籍和财色》,《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页。
    ④高植:《在上海》,载《大上海半月刊》1卷1期,1934年5月20日。
    ①[美]史书美著,何恬译:《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00页。
    ②鲁迅:《准风月谈·“揩油”》,《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页。
    ③鲁迅:《准风月谈·“揩油”》,《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页。
    ④鲁迅:《准风月谈·“揩油”》,《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页。
    ⑤[美]卢汉超著,段炼、吴敏、子羽译:《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①鲁迅:《准风月谈·吃白相饭》,《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8页。
    ②许寿裳:《鲁迅传·回忆鲁迅》,上海: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118页。
    ①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7页。
    ②周作人:《上海气》,载《语丝》第112期,1927年1月1日。
    ③鲁迅:《南腔北调集·关于女人》,《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16页。
    ④鲁迅:《南腔北调集·关于女人》,《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17页。
    ⑤鲁迅:《南腔北调集·关于女人》,《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17页。
    
    ①[美]R·E·帕克、E·N·伯吉斯等著,宋俊岭等译:《城市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42页。
    ②鲁迅:《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少女》,《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63页。
    ③鲁迅:《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少女》,《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63页。
    ①鲁迅:《南腔北调集·关于妇女解放》,《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98页。
    ②鲁迅:《南腔北调集·关于妇女解放》,《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98页。
    ③林贤治:《五四之魂》,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④李新宇:《鲁迅——启蒙路上的艰难持守》,《齐鲁学刊》,2001年第3期,第47页。
    ⑤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6-247页。
    ①鲁迅:《坟·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页。
    ②鲁迅:《书信·360523·致曹靖华》,《鲁迅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82-383页。
    ③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知识阶级》,《鲁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0-191页。
    ①[法]波德莱尔:《我心赤裸》,转引自[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顾爱彬、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60页。
    ②[德]格奥尔格·西美尔著,郭子林译:《大都市和精神生活》,参见孙逊、杨剑龙主编:《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9页。
    ③许寿裳:《鲁迅传》,上海: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115页。
    ④李新宇:《鲁迅的选择》,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⑤张承志:《再致鲁迅先生》,《读书》,1999年第7期,第60页。
    ①鲁迅:《坟·论睁了眼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1页。
    ②[美]马克·里拉著,邓晓菁,王笑红译:《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序言》,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③鲁迅:《准风月谈·“商定”文豪》,《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8页。
    ④鲁迅:《准风月谈·“商定”文豪》,《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8页。
    ⑤鲁迅:《准风月谈·各种捐班》,《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4页。
    ⑥见鲁迅:《准风月谈·各种捐班》,《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4页。
    ①鲁迅:《准风月谈·登龙术拾遗》,《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4-275页。
    ②鲁迅:《准风月谈·帮闲法发隐》,《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2-273页。
    ③鲁迅:《准风月谈·帮闲法发隐》,《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2页。
    ④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0页。
    ⑤鲁迅:《准风月谈·吃教》,《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0页。
    ⑥鲁迅:《准风月谈·吃教》,《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0-311页。
    ①鲁迅:《三闲集·流氓的变迁》,《鲁迅全集》第4卷,1998年版,第156页。
    ②鲁迅:《三闲集·流氓的变迁》,《鲁迅全集》第4卷,1998年版,第156页。
    ③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京派”和“海派”》,《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2页。
    ④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京派”和“海派”》,《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5页。
    ⑤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五论“文人相轻”—明术》,《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82—384页。
    
    ①鲁迅:《准风月谈·二丑艺术》,《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7页。
    ②鲁迅:《准风月谈·二丑艺术》,《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7页。
    ③鲁迅:《准风月谈·二丑艺术》,《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8页。
    ①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8页。
    ②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鲁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
    ③薛毅:《无词的言语》,上海:学林出版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4页。
    ④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七论“文人相轻”—两伤》,《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5页。
    ⑤鲁迅:《故事新编·序言》,《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1页。
    
    ①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下),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06页。
    ②鲁迅:《故事新编·序言》,《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2页。
    ③陈平原:《鲁迅的〈故事新编〉与布莱希特的“史诗戏剧”》,《鲁迅研究》(双月),1984年第2期。
    ④陈独秀:《再论上海社会》,《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89页。
    ①鲁迅:《故事新编·理水》,《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84页。
    ②鲁迅:《故事新编·非攻》,《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57页。
    ③转引自[美]莫特玛·阿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著,周汉林译,《西方思想宝库》,成都:成都古籍书店影印,1988年版,第7页。
    ④鲁迅:《集外集·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2页。
    ①鲁迅:《故事新编·理水》,《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5页。
    ②鲁迅:《故事新编·采薇》,《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96页。
    ③鲁迅:《故事新编·采薇》,《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97页。
    ④鲁迅:《故事新编·出关》,《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46页。
    ⑤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页。
    ⑥鲁迅:《故事新编·理水》,《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4页。
    
    ①鲁迅:《故事新编·理水》,《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86页。
    ②鲁迅:《故事新编·非攻》,《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60页。
    
    ①鲁迅:《南腔北调集·经验》,《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40页。
    ②汪曾祺:《晚翠文谈·自序》,《晚翠文谈》,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③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四》,《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①鲁迅:《热风·五十四》,《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4页。
    ②鲁迅:《故事新编·序言》,《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2页。
    ③鲁迅:《故事新编·序言》,《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1页。
    ④林穆:《读了〈故事新编〉以后》,《西北文化日报》,1936年3月28日。
    ⑤[日]竹内好:《鲁迅近代的超克》,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01页。
    
    ①鲁迅:《而已集·略论中国人的脸》,《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14页。
    ②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暼》,《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3页。
    
    ①鲁迅:《准风月谈·反刍》,《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8页。
    ②鲁迅:《书信·340729·致曹聚仁》,《鲁迅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95页。
    ③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隐士》,《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4页。
    ④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16页。
    
    ①鲁迅:《书信·350104·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②鲁迅:《两地书·第一集·北京》,《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①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老庄》,《鲁迅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4页。
    ②鲁迅:《故事新编·起死》,《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71页。
    ③鲁迅:《故事新编·起死》,《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71页。
    ①鲁迅:《故事新编·出关》,《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44-445页。
    ②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20-521页。
    ①王富仁:《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
    ②转引自[德]瓦尔特.本雅明著,张旭东、魏文生译:《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①钱理群:《鲁迅与二十世纪中国》,引自一土主编《21世纪:鲁迅与我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53页。
    1、《新青年》
    2、《新潮》
    3、《申报·自由谈》
    4、《良友画报》
    5、《东方杂志》
    6、《北斗》
    7、《萌芽》
    8、《现代评论》
    9、《现代》
    10、《无轨列车》
    11、《语丝》
    12、《莽原》
    13、《小说月报》
    14、《文学季刊》
    15、《前哨》
    1、刘再复.鲁迅美学思想论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2、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M].上海:上海书店,1984.
    3、中国社会科学院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学术资料汇编(1913-1983)全5卷及索引分册[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4、解志熙.美的偏至[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5、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6、周国伟,彭晓.寻访鲁迅在上海的足迹[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7、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8、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9、刘中树.鲁迅的文学观[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
    10、赵园.北京:城与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1、章清.亭子间:一群文化人和他们的事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2、刘中树.五四文学革命运动史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
    13、张福贵.惯性的终结——鲁迅文化选择的历史文化价值[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
    14、李书磊.都市的迁徙——现代小说与城市文化[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15、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6、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7、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18、马逢洋.上海记忆与想象[M].上海:文匯出版社,1996.
    19、薛毅.无词的言语[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20、王乾坤.由中间寻找无限——鲁迅的文化价值观[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1、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
    22、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3、孙郁.百年苦梦[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7.
    24、鲁迅等.北人与南人[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7.
    25、钱理群.压在心上的坟[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26、王晓明.王晓明自选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7、孙郁.鲁迅与周作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28、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9、杨义,中井政喜,张中良.中国新文学图志(上、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0、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1、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为中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2、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3、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34、陈漱渝.鲁迅论争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5、孙郁.一个漫游者和鲁迅的对话[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36、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7、王晓明.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38、刘中树.《呐喊》《彷徨》艺术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39、王富仁.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40、王学谦.自然主义与二十世纪文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41、陈方竞.鲁迅与浙东文化[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42、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43、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44、王吉鹏,于九涛,荆亚平.鲁迅民族性的定位——鲁迅与中国文化比较研究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45、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46、杨兹举.荒原野狼——鲁迅[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
    47、邱存平.现代人的呐喊——鲁迅的人生探求[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0.
    48、程致中.寻找精神家园——思想者鲁迅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49、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50、赵家壁.编辑生涯忆鲁迅[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51、邱存平.现代人的呐喊:鲁迅的人生探求[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0.
    52、郑家健.被照亮的世界——《故事新编》诗学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53、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54、一士.二十一世纪:鲁迅和我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55、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56、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57、李长之.鲁迅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8、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9、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0、王富仁.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61、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2、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3、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64、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65、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
    66、姚玳玫.想象女性——海派小说(1892—1949)的叙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7、陈越.越文化视野中的鲁迅[M].南昌: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68、钱理群.心灵的探寻[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69、林贤治.午夜的幽光——关于知识分子札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0、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71、魏朝涌.民国时期文学的政治想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72、陈平原,王德威.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3、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74、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75、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侯式分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76、朱崇科.张力的狂欢——论鲁迅及其来者之故事新编小说中的主体介入[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77、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M].武汉:文艺出版社,2006.
    78、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79、林贤治.鲁迅的最后十年[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80、陈漱渝.颠覆与传承——论鲁迅的当代意义[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81、杨东平.城市季风[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82、王瑞华.殖民与先锋:中国痛苦——三位女性对香港的文学解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3、郑智,马会芹.鲁迅的红色相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84、许纪霖.帝国、都市与现代性[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85、彭晓燕.存在主义视野下的鲁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6、孙逊,杨剑龙.阅读都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87、杜心源.城市中的“现代想象”——对20世纪20、30年代上海“现代主义”文学及其都市空间的关系的研究[M].上海: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7.
    88、曹聚仁.上海春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89、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90、傅国涌.鲁迅的声音[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7.
    91、王晓渔.知识分子的“内战”——现代上海的文化场域(1927-1930)[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92、郝庆军.诗学与政治:鲁迅晚期杂文研究(1933-1936)[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93、许纪霖.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94、周海波.现代传煤视野中的中国现代小说[M].北京:中华书局,2008.
    95、李怡.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96、上海鲁迅纪念馆编.纪念鲁迅定居上海8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97、冯雪峰.一九二八至一九三六年的鲁迅·冯雪峰回忆鲁迅全编[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
    98、孙绍谊.想象的城市——文学、电影和视觉上海(1927—1937)[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99、邢海榕.外国文化名人在上海(1919-1937)[M].上海:文匯出版社,2009.
    100、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 1937)[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
    101、王吉鹏.鲁迅与中国报刊[M].香港:中国窗口出版社,2009.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日]竹内好,李心峰译.鲁迅[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
    3、[美]罗兹·墨菲,章克生等译.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4、[美]林毓生,穆善培译.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5、[美]R.E.帕克,宋俊岭等译.城市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6、[美]王德威.众声喧哗——三0与八0年代的中国小说[M].台北:远流出版社,1988.
    7、[美]约瑟夫·弗兰克等,秦林芳编译[M].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8、[德]瓦尔特·本雅明,王才勇译.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9、[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
    10、[日]丸尾常喜.“人”与“鬼”的纠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11、[美]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1997.
    12、[美]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3、[德]黑格尔,王造时译.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14、[美]李欧梵,尹慧珉译.铁屋中的呐喊[M].湖南:岳麓书社,1999.
    15、[美]爱德华·W·萨义德,王宇根译.东方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16、[法]福柯,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17、[日]伊藤虎丸,李冬木译.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18、[英]迈克·费瑟斯通,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19、[美]李鸥梵,毛尖译.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0、[美]马泰·卡林内斯库,顾爱彬、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1、[美]爱德华·W·萨义德,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2、[美]爱德华·W·萨义德,李锟译.文化与帝国主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23、[美]苏珊·桑塔格,程巍译.疾病的隐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4、[美]爱德华·W.苏贾,王文彬译.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5、[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6、[美]马克.里拉,邓晓菁、王笑红译.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27、[美]王德威,宋伟杰译.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8、[美]夏志清,刘绍铭等译.中国现代小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9、[美]赫伯特·马尔库塞,黄勇、薛民译.爱欲与文明——对弗络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30、[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1、[德]瓦尔特.本雅明,张旭东、魏文生译.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32、[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3、[美]鲁思·本尼迪克特,孙志民等译.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34、[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刘继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5、[美]史书美,何恬译.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36、[美]鲁思·本尼迪克特,孙志民、马小鹤、朱理胜译.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37、[日]厨川白村,鲁迅译.苦闷的象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38、[英]巴特·穆尔—吉尔伯特,陈仲丹译.后殖民理论——语境实践政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9、[美]刘禾,宋伟杰等译.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1900-1937)[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1、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鲁迅在北京[M].济南: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1978.
    2、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鲁迅在上海(一)(二)(三)鲁迅史料丛刊[M].济南: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1979.
    3、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中国新文学大系[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5、沈从文.沈从文文集[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6、严家炎.新感觉派小说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7、凌宇.沈从文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
    8、蒋光慈.蒋光慈文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9、严家炎.中国小说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10、钱理群.周作人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
    11、张爱玲.张爱玲文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12、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13、孙郁.鲁迅:20世纪中国最忧患的灵魂[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
    14、施蛰存.沙上的脚迹[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15、茅盾.茅盾全集[M].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16、施蛰存.施蛰存七十年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17、张爱玲.流言[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
    18、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19、杨义.中国现代文学流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0、林贤治.人间鲁迅(上、下)[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
    21、鲁迅博物馆等编.鲁迅回忆录[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22、曹聚仁.鲁迅评传[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23、钱理群.心灵的探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4、李何林主编.鲁迅年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5、周晔.伯父的最后岁月——鲁迅在上海(1927—1936)[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26、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27、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M].上海:文匯出版社,2006.
    28、许寿裳.鲁迅传[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1、王尔龄.鲁迅最后十年为什么定居上海[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79,(4).
    2、古远清,高进贤.鲁迅与电影[J].电影艺术,1979,(5).
    3、曾明秋.鲁迅与电影[J].电影评介,1981,(9).
    4、陈鸣树.鲁迅:上海时期的社会思想[J].鲁迅研究月刊,1987,(12).
    5、陈改玲.《故事新编》的总体构思和多层面解读[J].鲁迅研究月刊,1991,(9).
    6、吴福辉.洋泾浜文化.吴越文化.新兴文化——海派文学的文化背景研究[J].中州学刊,1991,(3).
    7、王少杰.现代都市文学与文学现代化进程——现代都市文学研究之一[J].新疆大学学报,1991,(1).
    8、朱晓进.鲁迅对杂感文的偏爱及其主要原因[J].南京师大学报,1993,(4).
    9、薛毅.论《故事新编》的寓言性[J].鲁迅研究月刊,1993,(12).
    10、吴福辉.老中国土地上的新兴神话[J].文学评论,1994,(1).
    11、严家炎.鲁迅与表现主义—兼论《故事新编》的艺术特征[J].中国社会科学,1995,(2).
    12、姚馨丙.鲁迅的电影情结[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6,(1).
    13、朱晓进.论三十年代文学杂志[J].南京师大学报,1999,(3).
    14、张承志.再致鲁迅先生[J].读书,1999,(7).
    15、杨扬.城市空间与文学生产空间的转变[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9,(3).
    16、张林杰.文化中心的迁移与30年代文学的都市生存空间[J].北京大学学报,2000,(6).
    17、王富仁.时间·空间·人(一)鲁迅哲学思想刍议之一章[J].鲁迅研究月刊,2000,(2).
    18、王富仁.时间·空间·人(二)鲁迅哲学思想刍议之一章[J].鲁迅研究月刊,2000,(2).
    19、王富仁.时间·空间·人(三)鲁迅哲学思想刍议之一章[J].鲁迅研究月刊,2000,(3).
    20、王富仁.时间·空间·人(四)鲁迅哲学思想刍议之一章[J].鲁迅研究月刊,2000,(4).
    21、张鸿声.都市与知识者——对中国现代小说的一种考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4).
    22、吴福辉.中国左翼文学、京海派文学及其在当下的意义[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1).
    23、王德威.文学的上海——一九三一[J].上海文学,2001,(4).
    24、李肆.鲁迅在上海的收支与日常生活——兼论职业作家市民化[J].书屋,2001,(5).
    25、孙郁.鲁迅眼里的北京[J].鲁迅研究月刊,2001,(7).
    26、李新宇.1928:新文化危机中的鲁迅[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2).
    27、李新宇.鲁迅:启蒙路上的艰难持守[J].齐鲁学刊,2001,(3).
    28、张旭东.上海的意象:城市偶像批判与现代神话的消解[J].文学评论,2002,(5).
    29、吴立昌.论20世纪30年代“京”“海”之争[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2).
    30、钱理群.最后十年——鲁迅的锋芒所向[J].天涯, 2002,(2).
    31、陈思和.论海派文学的传统[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1).
    32、朱伟一.去上海看鲁迅[J].中国新时代,2002,(5).
    33、许道明.“乡”与“市”和中国现代文学[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1).
    34、朱晓进.政治化角度与中国20世纪30年代文学论争[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4).
    35、栾梅健.社会形态的变更与文学转型——对中国文学史由古典到现代的思考[J].复旦大学学报,2002,(2).
    36、李继凯.著书亦为稻粱谋——物质文化视镜中的鲁迅与茅盾[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5).
    37、李新宇.1928—1929:新文化运动的两场保卫战[J].社会科学论坛,2003,(10).
    38、卜立德,黄乔生.转变中的鲁迅:厦门与广州[J].鲁迅研究月刊,2003,(2).
    39、吴福辉.多棱镜下有关现代上海的想象——都市文学笔记[J].湖北大学学报,2003,(4).
    40、李欧梵,季进.现代性的中国面孔[J].文艺理论研究,2003,(6).
    41、周海波.文化传播视野中的鲁迅文学创作(上、下)[J].鲁迅研究月刊,2003,(1).
    42、陈惠芬.“文学上海”与城市文化身份建构[J].文学评论,2003,(3).
    43、赖斯捷.略论报刊出版对鲁迅杂文创作的影响[J].中国文学研究,2003,(3).
    44、李浩.都市憧憬与乡村羁绊——海派文化视野观照下的鲁迅三十年代文艺活动[J].鲁迅研究月刊,2004,(7).
    45、代田智明.1934:作为媒介者的鲁迅[J].鲁迅研究月刊,2004,(2).
    46、朱寿桐.论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中心的上海[J].学术月刊,2004,(6).
    47、张同铸.半殖民中国语境下的“启蒙”与“现代性”[J].新疆社会科学,2004,(5).
    48、张立波.后殖民理论视域中的东方民族文化身份[J].广东社会科学,2004,(5).
    49、吴静.《现代》杂志与上海文化[J].东方论坛,2004,(3).
    50、程光伟、孟远.海外学者冲击波——关于海外学者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讨论[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3).
    51、旷新年.另一种上海摩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1).
    52、王本朝.中国现代文学的生产体制问题[J].文学评论,2004,(2).
    53、姜异新.徘徊于文本内外的“现代性”——北京时期的鲁迅与鲁迅的文学北京[J].鲁迅研究月刊, 2005,(7).
    54、陈平原.分裂的趣味与抵抗的立场——鲁迅的述学文体及其接受[J].文学评论,2005,(5).
    55、邹贤尧.殖民语境中鲁迅与马华文学[J].鲁迅研究月刊,2005,(11).
    56、李金涛.“反讽”与《故事新编》的思想内蕴[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1).
    57、李金涛.“反讽”:打开中国现代小说精神空间的另一把钥匙——以对鲁迅《故事新编》的解读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2005,(5).
    58、杜积西.鲁迅杂文的新闻传播特性与民意表达.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5,(1).
    59、李永东.人与城的对话:鲁迅与租界化的上海[J].湘潭大学学报,2006,(5).
    60、刘晓.浮动的都市蜃景——试论鲁迅《故事新编》后期作品与上海都市生活[J].鲁迅研究月刊,2006,(11).
    61、李新宇.雾海中的灯塔——鲁迅在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8).
    62、钱理群.鲁迅和北京、上海的故事(上篇)[J].鲁迅研究月刊, 2006,(5).
    63、钱理群.鲁迅和北京、上海的故事(下篇)[J].鲁迅研究月刊, 2006,(6).
    64、王琼,王军珂.咖啡馆:上海二十世纪初的现代性想象空间[J].粤南风,2006,(4).
    65、吴建华.鲁迅收入与消费考据[J].求索,2006,(9).
    66、古大勇.“全球化”文化语境下的鲁迅[J].云南社会科学,2006,(6).
    67、张鸿声.重估现代中国文学的批评概念:中国的“公共领域”及其它——兼论现代城市文学研究的本土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6).
    68、姜异新.鲁迅的1933[J].鲁迅研究月刊,2006,(10).
    69、李永东.人与城的对话:鲁迅与租界化的上海[J].湘潭大学学报,2006,(5).
    70、林贤治.鲁迅:四城记[J].书屋,2007,(4).
    71、梁伟峰.被“浪子”反抗的“浪子之王”——论鲁迅与亭子间文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1).
    72、梁伟峰.上海文化视野中的左翼文化[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3).
    73、吴福辉.关于都市、都市文化和都市文学[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2).
    74、王羽.“一种借尸还魂的东西”——四十年代海派“故事新编”小说对鲁迅《故事新编》的继承[J].鲁迅研究月刊,2007,(4).
    75、钱旭初.论鲁迅小说与现代都市及城镇意象[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
    76、曹清华.论1927年以后鲁迅的“思路”[J].深圳大学学报,2007,(2).
    77、李永东.租界化体验对现代小说创作的影响[J].江海学刊, 2007,(1).
    78、梁伟峰.上海文化视野中的左翼文化[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7,(3).
    79、张鸿声.从启蒙现代性到城市现代性——中国新文学初期的上海叙述[J].郑州大学学报,2007,(4).
    80、宫爱玲.现代性的开端——《故事新编》新论[J].湖北大学学报,2007,(1).
    81、梁伟峰.透视鲁迅与北新书局的版税风波[J].鲁迅研究月刊,2008,(1).
    82、许凤才.郁达夫与鲁迅在上海的共事与合作[J].中州学刊,2008,(2).
    83、王晓初.多元文化语境中的鲁迅——论鲁迅的生成与意义[J].鲁迅研究月刊,2008,(10).
    84、梁伟峰.论上海租界对鲁迅的“堑壕”意义[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10).
    85、易晖.现代主义:“进化”与“被殖民化”的双重书写——读史书美所著的《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4 ).
    86、陈方竞.新兴都市上海文化·报刊出版·新小说流变——清末民初上海小说论(上)[J].福建论坛,2008,(9).
    87、王海燕,曾超.“偏是谋生忙”——漫谈《故事新编》中的“吃”[J].襄樊学院学报,2008,(4).
    88、杨扬.城市空间与文学类型——论作为文学类型的海派文学[J].学术月刊,2008,(4).
    89、郝庆军.“国学热”背景下“五四”传统的存续问题——鲁迅的抵抗方式[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2).
    90、王传习.前现代梦魇中的市民空间——论鲁迅小说中的城市书写[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2).
    91、梁伟峰.鲁迅上海文化观的历史启示初探[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1).
    1、张勤勇.鲁迅后期杂文与都市文化(硕士论文)[D].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00.
    2、魏绍华.“林中路”上的精神“相遇”——鲁迅与克尔凯郭尔比较研究(博士论文)[D].复旦大学文学院,2003.
    3、李生滨.晚清思想文化与鲁迅(博士论文)[D].复旦大学文学院,2005年.
    4、李永东.租界文化与三十年代文学(博士论文)[D].山东大学文学院,2005.
    5、潘颖.自由撰稿人与后期鲁迅的精神特征(硕士论文)[D].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