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新中国历史上,1954年宪法的颁布是中央行政体制发生转变的分水岭。从1949年至1954年,新中国建立并实行了中央人民政府下辖政务院的二级政府体制;《五四宪法》颁布后,即正式确立了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的一级政府体制。本文将1949至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中央行政体制建立、运行、调整及转变过程进行整体关注的同时,对中央行政体制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展开深入分析,以此达到对中央行政体制基本特征、存在问题、历史作用及深远影响的总体把握。
     1949至1954年是中国中央行政体制建立与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建国之初,以《共同纲领》和《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两个纲领性文件为基础和框架,中国建立并实行了中央人民政府下辖政务院的二级政府体制。政务院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迅速组建完毕并开始运转,统一管理全国政务。新中国建立的最初三年,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主要表现为政治领导,党政职责和各自权力相对分离,政务院在领导国家政务方面事权比较专一。自1952年下半年起,中共中央相继采取措施对党政机构进行了两轮调整,最终从体制上确保了党对政府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使中央行政体制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均发生了不同于建国之初的重大变化。1954年宪法的颁布,对国家机构体系进行了重新规定,正式确立了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的一级政府体制,结束了二级政府体制的过渡状态。政务院体制作为过渡性体制,虽然只存在于1949至1954年的5年时间,但却以其高效性保证了建国初期国家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初步形成了中央行政体制的内在结构和基本格局。
     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在建国前即为中央政府的组建进行了大量工作,包括主持筹备召开新政协会议,制定《共同纲领》;新中国建立后他具体领导了政务院的组建和运行工作,在政务院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法规制度建设等方面作了精心安排和具体部署,为确保国家行政活动的顺利开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将周恩来在1949至1954年中央行政体制确立、运行及调整中所发挥的作用,作为该课题研究的另一个切入点。通过对周恩来在中央行政体制运行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和客观评价,使我们对当年中央行政体制的建立和调整有更深刻的认识。
In the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system of the State Council has been established since 1954 when the constitution was enacted. Before that, China established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Council as the system of government. The dissertation takes the system of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Council which was practiced from 1949 to 1954 as the main object of study. On one hand,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whole course of establishing, operating, adjusting and changing which happened to the central administrative setup.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analyses the inner structure and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the central administrative setup. On the bases of the above work, the dissertation analyses the basic feature, the problems and the historical function of the central administrative setup practiced from 1949 to 1954.
     At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our country established and carried out the system of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Council according to "the common programme" and "the organic law for the Central People's Government". As the highest organ of state administration,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Council was established and put into force immediately. As ruling party, the leadership given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d been mainly political from 1949 to 1952. So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Council had certain centralized administrative powers during that time. Since the latter half of 1952,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d begun to adjust CPC and administration institutions for twice, which lead to the centralized leadership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As the result, the inner structure and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the central administrative setup were changed greatly. When the constitution was enacted in 1954, the system of the State Council was established formally. Although the system of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had only been practiced during the time from 1949 to 1954, it was very effective in ensuring the setup and development of all kinds of work of New China. At the meanwhile, the system of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Council from 1949 to 1954 laid the primary foundations for the central administrative setup in the future.
     Also, the dissertation takes it as a breakthrough point—what Prime Minister Zhou Enlai had done and what role he played during the progress of establishing and changing of the central administrative setup. As the first Prime Minist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Zhou Enlai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setup of central government. Befor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he took charge of the preparatory work for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and draw up of "the common programme".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he led the establishment of operation of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Council. So it's necessary to make an objective evaluation on the work and part did by Zhou Enlai. The dissertation tries to make a proper combination of the study of the system of government and historical figures which could bring out the best in each other.
引文
①1954年宪法笫47条对国务院法律地位的明确规定,,在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中这一条款内容未经变动。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6页。
    ②即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以及2008年的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
    ①《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03页。
    ②[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34页。
    ①[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2页。
    ②马永顺:《周恩来组建与管理政府实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序言第l页。
    ①谢庆魁教授在“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丛书总序中,概括提出的政治学领域近期和中期的重点研究课题。参见唐娟、徐家良、马德普:《中国中央政府管理》,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总序第7—9页。
    ①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7/index.html。
    ②参见浦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笫18页。苏尚尧:《建国以来我国中央政府机构的沿革》,载张云伦编:《中国机构的改革》,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年,第54页。
    ①罗成徽主编:《中国当代政治制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4—15页。
    ②参见张明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概要》,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页。
    ③参见浦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18页。
    ④胡鞍钢:《中国政治经济史论(1949—1976)》,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48页。
    ⑤郑传坤:《试论我国建国初期行政体制的特征》,《行政法学研究》1995年第3期。
    ①李克实:《我国行政体制形态考察》,《管理世界》(双月刊)1988年笫6期。
    ②周志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前瞻》,《新视野》1996年第4期。
    ③孔寒冰:《“一边倒”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第3期。
    ④参见沈宗武:《新中国模仿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的原闳、过程、表现和结果》,《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3期。
    ⑤[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67页。
    ⑥王瑞芳:《50年代中国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初步调整》,《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①参见沈宗武:《斯大林模式的现代省思》,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37—183页。
    ②沈宗武:《斯大林模式的现代省思》,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72—275页。
    ③[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68-69页。
    ④郑传坤:《试论我国建国初期行政体制的特征》,《行政法学研究》1995年第3期。
    ①李格:《1953年反“分散主义”问题初探》,《史学集刊》2001年第4期。
    ②崔玉娈:《1949—1954年中央行政体制相关问题略探》,《党的文献》2008年笫2期。
    ③刘琳:《建国以来我国党政关系的历史考察与思考》,《理论视野》2005年第4期。
    ④孙淑萍:《党组及其作用的历史考察》,《长白学刊》2000年第6期。
    ⑤蒋金晖:《从坚持党的“一元化”领导到依法治国——建国以来党的领导方式演进的战略性转换》,《党史研究与教学》2000年笫l期。
    ⑥庞松、韩钢:《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历史考察改与展望》,《中国社会利学》1987年第6期。
    ①陈雪薇:《当代中国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确立(1949年10月—1956年9月)》,《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
    ②艾丽华、张梅:《建国以来我国党政关系的演变和发展》,《世纪桥》1997年第2期。
    ①参见王惠岩:《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94—201页。
    ②汪玉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20年的回顾与思考》,《中国行政管理》1998年第12期。
    ③有的学者认为,政府应当是指所有的国家机构,而有的学者认为政府仅指国家行政机关,包括我国在内的各个国家,也多是在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上应用政府概念。
    ④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92页。
    ⑤顾家麒、岳云龙:《中国行政体制的历史演变与改革》,《经济研究参考》第88期。
    ⑥张绍春:《论行政体制的科学含义》,《长江论坛》1996年第3期。
    ①汤庭芬:《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把握和处理好的几个问题》,《求是》1998年第18期。
    ②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笫61页。
    ①[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26页。
    ②刘智峰主编:《第七次革命——1998年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备忘录》,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第44页。
    ③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92页。
    ①[美]劳伦斯·迈耶等:《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334页。
    ②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0页。
    ③参见张巨青主编:《辩证逻辑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12—232页。
    ①[英]K.R.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国社会利学出版社1999年,第1页。
    ①龙冠海:《社会学》,三民书局1991年,第71页。
    ①吴大英、刘瀚主编:《政治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笫2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67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37页。
    ③毛泽东根据第一年的战果于1947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前委扩大会议上首次提出。参见当代中国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49年卷,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第275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99—1303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306页。
    ③《毛泽东选集》笫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45页。
    ④《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39页。
    ⑤《毛泽东选集》笫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60—1361页。
    ①朱光磊:《政治学概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笫125页。
    ②参见《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76—677页。
    ③毛泽东于1948年1月18日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的指示中,就政权问题进行了集中的理论阐述。参见《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72页。
    ④《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42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79页。
    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343页。
    ①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中的阐述。参见《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笫1480页。
    ②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376—377页。
    ①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377页。
    ②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笫32页。
    ③童小鹏:《风雨四十年》第一部,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589页。
    ④刘武生:《周恩来在建设年代1949—-1965年》,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页。
    ⑤童小鹏:《风雨四十年》第一部,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笫589—590页。
    ①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388页。
    ②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387页。
    ③孔寒冰:《中苏关系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第132页。
    ①《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99页。
    ②《共产主义运动国际章程汇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71页。
    ③[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68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449页。
    ①《中央苏维埃组织法》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命令,于1934年2月17公布。具体内容参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律文件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82—89页。
    ①《苏联和苏俄刑事诉讼及法院和检察院组织立法史料汇编(1917—1952)》上册,法律出版社1958年,第63页。
    ②参见中国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www.cpc.pepole.com.cn。
    ①《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1辑,档案出版社1986年,第217页。
    ②《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中共党史资出版社1990年,第54—58页。
    ③宋金寿主编:《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北京出版社]995年,第237页
    ①《董必武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68页。
    ②李颖:《共产国际负责中国问题的组织机构的历史演变(1920—1935)》,《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6期。
    ③当代中国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49年卷,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第183页。
    ④《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笫426——436页。
    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453—457页。
    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80页。
    ②《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笫134页。
    ①《董必武传》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600页。
    ②中央档案馆编:《共和国雏形——华北人民政府》,西苑出版社2000年,第152—153页。
    ③薄一波:《七十年奋斗与思考》上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第478页。
    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4页。
    ②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68页。
    ③当代中国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49年卷,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笫37l页。
    ①《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1362页。
    ①[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68页。
    ②胡鞍钢:《中国政治经济史论(1949—1976)》,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79页。
    ③吴大英、刘瀚主编:《政治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页。
    ④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419页。
    ①[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洋东的中国》,人民出版社1990年,笫94页。
    ②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3页。
    ①《中共中央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文件选编》,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211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898—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815页。
    ③在新政协筹备会召开以前,中共中央分别于1948年10月、11月间形成过两稿《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稿》,对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政权结构以及经济、文化教育、外交政策等作了相应规定。
    ④刘武生:《周恩来在建设年代1949—1965年》,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7页。
    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898—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831页。
    ①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94页。
    ②董必武于1949年8月25日召开的华北人民政府科长以上党员大会上所作的《关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团结民主人士问题》的报告。参见《董必武统一战线文集》,法律出版社1990年,第333—340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898—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829页。
    ①《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4页。
    ②《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11页。
    ①《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9—10页。
    ①《董必武传》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648页。
    ①《杨尚昆日记》(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7页。
    ②6个中央局即东北局、华北局、西北局、华东局、中南局和西南局;4个中央分局即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山东分局、新疆分局、内蒙分局。
    ③庞松:《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笫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第262页。
    ④《毛泽东选集》笫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46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64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32页。
    ③第二章为“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主要是讲党的组织纪律问题。
    ④《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第189页。
    ①关于《共同纲领》的具体内容,参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第584—596页。
    ②《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15页。
    ③《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96-297页。
    ④《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40—141页。
    ①《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草案初稿中的规定,参见《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93页。
    ②关于《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具体内容,参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第570—577页。
    ①关于董必武所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草拟经过及其基本内容》报告的具体内容,参见《董必武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44-250页。
    ①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的具体内容,参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笫578—582页。
    ②《周恩来统一战线义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42页。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第144页。
    ①《董必武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647—648页。
    ②董必武所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草拟经过及其基本内容》的报告,见《董必武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47页。
    ①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名单:陈毅、贺龙、李立三、林伯渠、叶剑英、何香凝、林彪、彭德怀、刘伯承、吴玉章、徐向前、彭真、薄一波、聂荣臻、周恩来、董必武、赛福鼎、饶漱石、陈嘉庚、罗荣桓、邓子恢、乌兰夫、徐特立、蔡畅、刘格平、马寅初、陈云、康生、林枫、马叙伦、郭沫若、张云逸、邓小平、高崇民、沈钧儒、沈雁冰、陈叔通、司徒美堂、李锡九、黄炎培、蔡廷锴、习仲勋、彭泽民、张治中、傅作义、李烛尘、李章达、章伯钧、程潜、张奚若、陈铭枢、谭平山、张难先、柳亚子、张东荪、龙云。
    ②周恩来在1949年10月9日召开的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7页。
    ②马永顺:《周恩来组建与管理政府实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5页。
    ③《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42页。
    ①《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44页。
    ②地方监察机构分为4级,分别是大行政区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省(市)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省辖市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或专员公署人民监察处(属省监委派出机构)、县(市)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
    ③关于《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试行组织条例》的具体内容,参见劳动人事部编制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法规选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67—170页。
    ④皮纯协:《中外监察制度简史》,中洲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60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74页。
    ①此名单参见王健英:《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汇编》,北京红旗出版社1983年,第610—617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思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7页。
    ①马永顺:《周恩来组建与管理政府实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5页。
    ①《政务院参事室暂行工作简则》,具体文本见国务院参事室网站www.counsellor.gov.cn。
    ①章乃器于1950年3月24日政务院第25次政务会议上所作的《政务院及所属单位机构编制的审查总报告》,见当代中国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50年卷,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第225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136页。
    ①当代中国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50年卷,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第705页。
    ②1950年3月8日《人民日报》。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2)》综合卷,中国城市出版社1990年,第609—613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197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7页。
    ②关于《政务院及其所属机关组织通则》的具体内容,参见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1949—1950)第1册,法律出版社1982年,第859—860页。
    ①马永顺:《周恩来组建与管理政府实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5页。
    ②该条例由中央人民政府于1951年11月月公布,于1987年11月24日失效。
    ①在6大行政区中,东北已经建立东北人民政府;华北人民政府撤销后,所辖五省二市归政务院直接管辖;其余4个行政区正在建立军政委员会。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17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第434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笫71页。
    ③当代中国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50年卷,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第24页。
    ①《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8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2)》工业卷,中国物资出版社1996年,第3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笫67页。
    ①《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3页。
    ②当代中国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50年卷,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第181—182页。
    ①《新中国外交部的“开幕式”:外交部成立的故事》,新华网2009年9月3日。
    ②《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1—3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笫10页。
    ①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于1950年10月病逝,陈云于七届三中全会补入。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2l页。
    ①《董必武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360页。
    ①报告具体内容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147—172页。
    ①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①当代中国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49年卷,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第664页。
    ①《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学习出版社版1996年,第10页。
    ②当代中国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49年卷,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第762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28页。
    ②《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74—175页。
    ③李格:《1953年反“分散主义”问题初探》,《史学集刊》2001年第4期。
    ①[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79页。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笫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393页。
    ②数据来源参见胡鞍钢:《中国政治经济史论(1949—1976)》,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30页。
    ①当代中国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50年卷,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第24页。
    ②当代中国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50年卷,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第64页。
    ③当代中国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50年卷,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第100页。
    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451页。
    ①数据来源参见董辅扔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69页。
    ② Paul Bairoch,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ization Levels from 1750 to 1980, Journal European Economic History, 1982, p.11.
    ①《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42页。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460页。
    ②《建国以来毛洋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513页。
    ①陶驷驹主编:《新中国第一任公安部长罗瑞卿》,群众出版社1996年,第10页。
    ②罗瑞卿呈送给毛泽东的文件中有几处述及党的领导,曾被一位较负责的同志删去。毛泽东于9月27日在该文件上作出上述批示。参见《罗瑞卿传》,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第160页。
    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309页。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11页。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17负。
    ①当时的工商业税包括坐商、行商、摊贩的营业课税和所得课税,以及与工商业活动有关的交易税、印花税。
    ②薄一波于1950年3月22日为《人民日报》写的社论。参见《薄一波文选》(1937-1992),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15页。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53—1957)))财政卷,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年,第376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275页。
    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240页。
    ②《建国以来毛洋东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27页。
    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235页。
    ②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246页。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58页。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69页。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116页。
    ①1952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社论,见《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425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253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247页。
    ①所谓“五马进京”,是指五位中央局书记邓小平、习仲勋、邓子恢、高岗、饶漱石调中央工作。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义献出版社1997年,第269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254页。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474页。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474页。
    ③此件由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安于文草拟完成。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508页。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682页。
    ①关于这一决定的具体内容,参见《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67—72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253页。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笫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72页。
    ①关于这一决定的具体内容,参见《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180—182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299页:马永顺:《周恩来组建与管理政府实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147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290—291页。
    ①关于这一决定的具体内容,参见《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29—130页。
    ②杨尚昆时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陈伯达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胡乔木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①报告具体内容参见《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338-340页。
    ①关于决定的具体内容,参见《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572—577页。
    ①洪承华、郭秀芝等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沿革大事记1949—1978》,春秋出版社1987年,第82页。
    ②庞松:《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第400页。
    ③李格:《1949—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机构设置及其变化》(下),《党的文献》2001年第6期。
    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317—318页。
    ①夏书章主编:《行政管理学》第二版,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1页。
    ①《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55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279—280页。
    ①[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95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283页。
    ①如孔寒冰:《中苏关系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第78页;张树德:《蜜月的结束——毛泽东与赫鲁晓犬决裂前后》,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罗时叙:《由蜜月到反目——苏联专家在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
    ②《新华月报》1955年第3期。
    ①《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20页。
    ①刘克明、金挥主编:《苏联政治经济体制七十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318页。
    ①刘少奇所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参见《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32—170页。
    ②周恩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0次会议上的报告,见韩大元编著:《1954年宪法与新中国宪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4页。
    ①张友渔:《宪政论从》下册,群众出版社1986年,第26—27页。
    ②《五四宪法》全文参见《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520—542页。
    ①刘培华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讲课提纲》,辽宁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44页。
    ①韩大元编著:《1954年宪法与新中国宪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12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30页。
    ②李格:《从<共同纲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党的文献》2003年第4期。
    ①许崇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31页。
    ①《国务院组织法》全文参见《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551—554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419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424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423—-424页。
    ②参见洪承华、郭秀芝等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沿革大事记1949—1978》,春秋出版社1987年,第109页。
    ①洪承华、郭秀芝等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沿革大事记1949—-1978》,春秋出版社1987年,第109—110页。
    ②此名单来源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中央和地方政府、全国政协历届负责人名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8—42页。
    ①1982年5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23次会议,决定对国务院组成人员进行重大调整,
    ①中央政法五机关是指政务院政法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署、政务院司法部和法制委员会。
    ①在1949至1954年间,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共召开了4次会议,分别是:1949年10月9日召开的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949年6月14日至23日召开的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1951年10月23日至11月1日召开的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1953年2月4日至7日召开的政协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①王沪宁:《王沪宁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67—168页。
    ①[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67页。
    ②金冲及:《新中国诞生的三个划时代意义》,人民网理论频道2009年l0月21日报道。
    ①马永顺:《周恩来组建与管理政府实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53页。
    ②《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98页。
    ③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565页。
    ④董辅扔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3、17页。
    ①《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8—229页。
    ②郑传坤:《试论我国建国初期行政体制的特征》,《行政法学研究》1995年笫3期。
    ①马永顺:《周恩来组建与管理政府实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153页。
    ①顾家麒:《从机构改革到行政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年,第272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76页。
    ①参见谢庆奎主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8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1页。
    ①刘智峰:《中国政治》,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笫139页。
    ①谢庆奎主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82页。
    ①1951年9月23日董必武在中央人民政府华北事务部召开的华北第一次县长会议上的讲话,见《董必武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07—309页。
    ②谢庆魁等:《中国政府体制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第92—93页。
    ①参见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09年9月22日的报道。
    ②徐邦友:《中国政府传统行政的逻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第330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6页。
    ④刘武生:《周恩来在建设年代1949—1965年》,人民出版社2008年,序言第2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思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13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潜]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版社1997年,第28页。
    ①《李维汉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34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10页。
    ①《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7—-48页。
    ②马永顺:《周恩来组建与管理政府实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139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345—-346页。
    1、[美]布兰特利·沃马克:《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基础(1917—193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蔡定剑:《宪法精解》,法律出版社2004年。
    3、曹应旺:《开国财头陈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4、陈庆云主编:《周恩来政府管理思想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5、[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
    6、董辅扔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7、樊天顺、赵博:《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大事记》,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7年。
    8、[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9、付小随:《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
    10、高民政主编:《中国政府与政治》,黄河出版社1993年。
    ]]、顾家麒:《从机构改革到行政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年。
    12、郭定平:《政党与政府》,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13、韩大元编著:《1954年宪法与新中国宪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14、韩素音:《周恩来与现代中国》,台北丝路出版社1995年。
    15、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16、胡鞍钢:《中国政治经济史论(1949-1976)》,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17、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
    18、胡伟等:《论政治——中国发展的政治学思考》,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19、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20、黄峥主编:《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
    21、黄宗良、高金海编:《苏联政治体制的沿革》,春秋出版社1988年。
    22、[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23、蒋伯英、郭若平:《中央苏区政权建设史》,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
    24、姜长斌主编:《苏联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变迁》,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
    25、[美]劳伦斯·迈耶等:《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华夏出版社2001年。
    26、李君如主编:《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研究》,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
    27、李连庆:《冷暖岁月——一波三折的中苏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
    28、李世英主编:《周恩来行政理论与实践》,红旗出版社1995年。
    29、李宗禹等著:《斯大林模式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30、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31、凌步机:《中央苏区党的建设》,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
    32、刘建军:《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33、刘克明、金挥主编:《苏联政治经济体制七十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34、刘武生:《周恩来在建设年代1949—1965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35、刘智峰:《中国政治》,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36、[南]马尔科维奇、[美]塔克等:《国外学者论斯大林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
    37、马永顺:《周恩来组建与管理政府实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
    38、[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
    39、米镇波主编:《周恩来与大国关系的变动》,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40、[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
    41、穆兆勇编著:《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录》,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42、庞松、林蕴晖:《立国兴邦:1945—1956年的毛泽东》,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
    43、庞松:《新中国诞生实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44、庞松:《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第-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
    45、浦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46、任晓:《中国行政改革》,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47、沈宗武:《斯大林模式的现代省思》,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48、施九青、倪家泰:《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49、石佑启、杨治坤、黄新波:《论行政体制改革与行政法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50、舒龙、凌步机主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51、宋德福主编:《中国政府管理与改革》,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
    52、宋金寿主编:《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北京出版社1995年。
    53、苏尚尧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机构》,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
    54、孙家犹主编:《中央苏区政权建设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55、唐娟、徐家良、马德普:《中国中央政府管理》,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
    56、陶驷驹主编:《新中国第一任公安部长罗瑞卿》,群众出版社1996年。
    57、童小鹏:《风雨四十年》,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
    58、王邦佐等编著:《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59、王健英:《中共中央机关历史演变考实1921—1949》,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
    60、王景伦:《毛泽东理想主义和邓小平的现实主义:美国学者论中国》,北京时事出版社1996年。
    61、王敬松:《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政治1949.10—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
    62、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63、吴大英、刘瀚主编:《政治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64、肖东波:《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史1949—1956》,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
    65、谢庆奎等:《中国政府体制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
    66、谢庆奎主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67、辛向阳:《新政府论》,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年。
    68、邢和明:《中共眼里的苏联模式》,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69、熊华源、廖心文:《开国总理周恩来》,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
    70、徐邦友:《中国政府传统行政的逻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71、徐达深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实录》第一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
    72、徐行:《周恩来与中国现代化的奠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73、徐祥民等:《政体学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74、徐争游等:《中央政府的职能和组织结构》,华夏出版社1994年。
    75、许崇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76、薛刚凌主编:《行政体制改革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77、阎颖:《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的历史演变》,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
    78、杨君实:《现代化与中国共产主义》,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7年。
    79、杨圣清:《新中国的雏形——抗日根据地政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80、杨胜群、田松维编:《共和国重大决策的来龙去脉1949—1965》,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81、殷啸虎:《新中国宪政之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
    82、曾培炎主编:《新中国经济五十年(1949—1999)》,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
    83、张晋藩:《中国宪法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84、张荣臣等:《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论与实践》,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85、张友渔:《宪政论丛》,群众出版社1986年。
    86、张云伦编:《中国机构的沿革》,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年。
    87、张志坚主编:《中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88、赵晓呼主编:《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89、周毅之:《周恩来的行政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90、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91、朱光磊:《政治学概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92、朱国斌:《中国宪法与政治制度》,法律出版社2006年。
    93、邹锡明:《中共中央机构沿革实录》,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
    94、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前后》,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
    95、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编:《周恩来行政管理思想与政府建设》,知识出版社1997年。
    96、[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97、[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98、中央档案馆编:《共和国雏形——华北人民政府》,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
    99、[苏]K·Y·契尔年科著,陈联璧等译:《党和国家机关工作问题》,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
    2、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
    3、逢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
    4、《毛泽东选集》第1—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5、《毛泽东文集》第4—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99年。
    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898—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
    9、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
    10、《周恩来选集》上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984年。
    11、《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
    12、《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13、《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
    14、《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
    15、金冲及主编:《刘少奇传》,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
    16、《刘少奇选集》上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985年。
    17、《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
    18、《董必武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
    19、《董必武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
    20、《董必武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21、《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法律出版社1986年。
    22、《董必武统一战线文集》,法律出版社1990年。
    23、《薄一波文选》(1937—1992),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24、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25、薄一波:《七十年奋斗与思考》上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
    26、《陈云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
    27、《陈云文选1949—1956》,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28、《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29、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
    30、《李维汉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31、《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32、《杨尚昆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
    33、《薛暮桥回忆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34、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
    35、《王稼祥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
    36、《彭真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37、《朱德年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38、《罗瑞卿传》,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1、《共产主义运动国际章程汇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2、《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1、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年。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5、《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第1—5册,法律出版社1982年。
    6、《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中、下,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7、北京大学法律系宪法教研室、资料室编:《宪法资料选编》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
    8、王健英:《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汇编》,北京红旗出版社1983年。
    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律文件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中央和地方政府、全国政协历届负责人名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五星红旗从这里升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诞生纪事暨资料选集》,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
    12、劳动人事部编制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法规选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85年。
    13、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档案出版社1986年。
    14、洪承华、郭秀芝等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沿革大事记1949—1978》,春秋出版社1987年。
    15、《中共中央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文件选编》,档案出版社1988年。
    16、《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上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
    17、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l952)》综合卷,中国城市出版社1990年。
    18、《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
    19、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1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992年。
    20、《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2)》工商体制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21、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2)》工业卷,中国物资出版社1996年。
    22、《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
    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993年。
    24、《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学习出版社版1996年。
    25、国家统计局编:《新中国五十年:1949—1999)),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
    26、《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1921—1997)第4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
    27、《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53—1957)》财政卷,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年。
    28、《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出版社2002年。
    29、当代中国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49年—1951年卷,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
    1、艾丽华、张梅:《建国以来我国党政关系的演变和发展》,《世纪桥》1997年第2期。
    2、安卫华:《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力体系探析》,《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3、白贵一:《对过渡时期我国党政关系演变的历史考察》,《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5期。
    4、曹东:《政治合法性视域中的中国改革》,《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5、陈雪薇:《当代中国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确立(1949年10月—1956年9月)》,《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
    6、陈扬勇:《周恩来与共同纲领的制定》,《党的文献》2003年第2期。
    7、陈扬勇:《〈共同纲领)与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的确立》,《党的文献》2009年第4期。
    8、陈甬军:《中国为什么在50年代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3期。
    9、崔玉娈:《1949-1954年中央行政体制相关问题略探》,《党的文献》2008年第2期。
    10、戴昌桥:《论我国中央行政体制改革:大部制》,《经济体制改革》2008年第2期。
    11、邓弋青:《周恩来的政府观》,《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年第1期。
    12、邓运:《建国后政治体制的演变及其对党的决策的影响》,《福建党史月刊》1988年第6期。
    13、范文:《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与价值选择》,《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4、扶松茂:《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5、顾家麒、岳云龙:《中国行政体制的历史演变与改革》,《经济研究参考》第88期。
    16、郭为桂:《建国头七年中央与地方关系历史考察》,《党史研究与教学》1998年第1期。
    17、韩强:《政府机构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理论学刊》1998年第5期。
    18、何华辉:《对我国政权性质宪法规范的历史考察》,《江汉论坛》1982年第8期。
    19、何益忠:《我国党政关系体制的回顾与反思》,《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20、侯万锋:《党政关系规范化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理论与改革》2008年第6期。
    21、胡连生:《略论我国集权体制的成因》,《理论探讨》1989年第2期。
    22、胡珊琴:《新中国行政机构改革的路径依赖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5期。
    23、黄寒冰:《“政务院”与“国务院”的差别》,《中国行政管理》1998年第5期。
    24、黄志高:《建国初期加强执政合法性的理论与实践》,《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5、姜义华:《论五十年代党对国家领导方式的演变》,《开放时代》1998年第2期。
    26、蒋辅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的历史考察》,《史学月刊》1989年第5期。
    27、蒋金晖:《从坚持党的“一元化”领导到依法治国——建国以来党的领导方式演进的战略性转换》,《党史研究与教学》2000年第1期。
    28、孔寒冰:《“一边倒”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第3期。
    29、李格:《1953年反“分散主义”问题初探》,《史学集刊》2001年第4期。
    30、李格:《1949—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机构设置及其变化》上下,《党的文献》2001年第5期、第6期。
    31、李格:《从<共同纲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党的文献》2003年第4期。
    32、李格:《新中国成立前中央人民政府筹备述略》,《中共党史研究》1996年第6期。
    33、李格:《关于1949—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的若干问题》,《党的文献》1996年第4期。
    34、李格:《毛泽东筹建中央人民政府的计划和基本原则》,《党的文献》2007年第6期。
    35、李景鹏:《回顾与反思——政府机构改革的经验与教训》,《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2期。
    36、李克实:《我国行政体制形态考察》,《管理世界》1988年第6期。
    37、李颖:《共产国际负责中国问题的组织机构的历史演变(1920—1935)》,《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6期。
    38、林尚立:《党政关系建设的制度安排》,《理论参考》2002年第8期。
    39、刘国新:《中国当代民主政治建设研究——以1954年宪法为例》,《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6期。
    40、刘建民:《华北人民政府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1、刘琳:《建国以来我国党政关系的历史考察与思考》,《理论视野》2005年第4期。
    42、刘淑珍:《论周恩来政府管理思想的出发点》,《理论学刊》1996年第3期。
    43、刘武生:《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筹建始末》,《纵横》2004年第10期。
    44、刘政:《关于宪法上是否写国家元首的争论》,《中国人大》2004年第3期。
    45、鲁彩荣:《论政治体制与行政体制的互动关系》,《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46、陆南泉:《对斯大林模式的再思考》,《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7年第3期。
    47、罗振宇:《对我国五十年来行政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2期。
    48、马永顺:《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始末》,《纵横》2008年第9期。
    49、聂俊华:《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务院的设立与撤销》,《党史博览》2009年第6期。
    50、庞松、韩钢:《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历史考察与改革展望》,《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
    51、庞松:《过渡时期领导体制评析》,《党史研究与教学》1988年第1期。
    52、任剑涛:《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政治空间》,《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53、任晓伟:《论1953年修正税制问题的由来及其历史实质》,《党史研究与教学》2005年第1期。
    54、沈宗武:《新中国模仿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的原因、过程、表现和结果》,《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2期。
    55、沈宗武:《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现代化道路选择的影响》,《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9年第4期。
    56、孙淑萍:《党组及其作用的历史考察》,《长白学刊》2000年第6期。
    57、王德祥:《对国家元首制度的比较研究》,《现代法学》1981年第4期。
    58、王东明:《建国初期新政权合法性与意识形态资源》,《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2期。
    59、王贵秀:《任重而道远——我国政治体制的演变与改革50年反思》,《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9年第12期。
    60、王家云:《试论周恩来的新中国政府管理方略》,《觉悟》2009年第4期。
    61、王建朗:《浅议抗战时期民主进程中的几个问题》,《史学月刊》2004年第1期。
    62、王瑞芳:《50年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初步调整》,《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63、王韶兴:《政党政治与政党制度论》,《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4期。
    64、王玉明:《政府机构改革中基本理论问题探讨》,《实事求是》1998年第5期。
    65、汪玉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20年的回顾与思考》,《中国行政管理》1998年第12期。
    66、汪玉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30年:思考与展望》,《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
    67、魏新生:《关于党政关系问题的历史回顾》,《中共党史研究》1988年第2期。
    68、吴江:《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历史经验》,《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3期。
    69、肖东波:《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全国执政地位确立及执政能力建设研究述评》,《江汉论坛》2007年第8期。
    70、肖明辉:《苏联宪法与我国宪法》,《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7期。
    71、谢庆奎:《中国行政机构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兼论行政机构改革的长期性》,《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6期。
    72、阎书钦:《论华北人民政府的成立、特点及其对新中国政权体制的探索》,《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5、6期。
    73、杨风春:《论我国国家元首制度的演变及其未来发展》,《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6期。
    74、游鹏程:《中间势力与中共执政地位的确立——试从执政党执政资源的角度分析》,《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
    75、喻志桃:《华北人民政府建设经验概述》,《世纪桥》2008年第10期。
    76、曾忠恕:《浅论周恩来的行政改革思想》,《党史纵览》1998年第3期。
    77、占美柏:《在文本与现实之间:关于“五四宪法”的回顾与反思》,《法商研究》2004年第1期。
    78、张志坚:《中国机构改革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3期。
    79、郑传坤:《试论我国建国初期行政体制的特征》,《行政法学研究》1995年第3期。
    80、郑国瑞:《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党政关系的探索》,《理论界》2007年第1期。
    81、支娜娜、于颖:《建国以来我国党政关系的历史考察与反思》,《理论界》2006年第4期。
    82、周志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前瞻》,《新视野》1996年第4期。
    83、朱光磊、周振超:《党政关系规范化研究》,《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
    1、Ronald C. Keith, "The Origins and Strategic Implications of China's'Independent Foreign Poli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ⅩLⅠ, Winter 1985-6
    2、Lucian W.Pye, and Mary W.Pye, Asian Power and Politics:Th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Authority. Cambridg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5
    3、Richard H. Solomon, Mao's Revolution and the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1
    4、 Bevin Alexander, The Strange Connection: US Intervention in China,1944-72,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1992
    5、 Gordon H. Chang, Friends and Enemies: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1948-1972,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6、Suzanne Ogden, China's Unresolved Issues: Politics,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1995
    7、Hong Yung Lee, From Revolutionary Cadres to Party Technocrats in Socialist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1
    8、 Lowell Dittmer, Beyond Revolution: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the PRC, Berkeley:Centre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