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朝鲜半岛中立问题研究(1882-1905)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代的朝鲜是个经济落后、军事力量弱小的国家,在地理位置上位于欧亚大陆的最东端,是连接大陆和海洋的桥梁,从而往往成为周边大国相互争夺的对象。在1882年至1905年朝鲜由向各大国开放到逐步沦为日本之保护国的历史时期,各大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曾多次提出有关朝鲜中立化的建议,而朝鲜本身为寻求国家的独立与安全保障,也曾进行了诸多的中立外交。本文的宗旨在于通过对这段历史时期朝鲜中立化未能实现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图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有关小国中立化的理论。
     本文采取层次分析的方法,分别从国际体系及中立化对象国国内状况两个层次对小国中立化实现的条件进行探讨。首先,国际体系包括体系进程与体系结构两个方面。结构是指体系中主要国家间实力的分配,进程则是指主要国家间互动的方式、规则等。从体系进程的角度来看,当体系中存在一定的约束国家行为的规范时(比如经常性的协商机制),国家的行为具有较少的进攻性,从而有利于小国中立化的实现;从体系结构的角度来看,体系中存在三个或三个以上大国的状况相对于仅存在两个大国的状况、相关大国间的均势状态相对于非均势状态更有利于小国的中立化。其次,中立化对象国的国内状况是指其贯彻中立外交政策以及履行中立国义务的能力。如果中立对象国具有较强的政治凝聚力,其统治集团能够得到较好的协调并为中立外交达成共识,便能够促进其中立化的实现。另外,中立对象国以一定武装力量为基础的自卫能力也是其中立化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这种能力首先表现在能够有效地维持国内秩序,其次是能够防止他国在本国享有过多特权,尤其是军事方面的特权。
     由于国际形势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本文所研究的前后约20年的历史时期也具有不同的阶段特征。根据大国在朝鲜半岛实力的此消彼长,本文拟将此历史时期划分为两个阶段分别进行分析。即1882年至甲午中日战争之前的中国占主导地位时期和1895年至1904年的日俄争霸时期。从体系进程来看,两个阶段的东北亚国际体系中均不存在协调大国间关系的国际机制,对外领土扩张被大国认为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有效手段,从而导致大国的行为具有较强的侵略性,这对中立外交具有一定的制约性。但从体系结构来看,1882年至1895年的历史时期,东北亚国际体系主要表现为中日俄三国相互牵制的多极格局,三国的实力虽然处在不断变动的过程中,但基本上维持了势力均衡的状态,这是有利于朝鲜中立化的体系因素。然而,中国没能正确认清形势,过高地估计了自身在维持对朝影响方面的能力,再加上传统宗藩观念的影响,对朝鲜的中立化持反对的态度,采取了进一步加强其对朝宗主权的政策;1895年至1905年的历史时期,东北亚国际体系表现为日俄两国对峙竞争的两极格局,这种结构使日俄两国的对朝政策更具进攻性,从而使中立外交难以进行。1896年至1898年两国在半岛基本上处于均势状态,但它们通过协商来瓜分在朝利益,而不是不支持朝鲜的中立化,因为这意味着它们将失去业已取得的利益。日本占居优势后,俄国虽主张朝鲜中立化,却遭到了日本的强烈反对,因为日本认为中国势力退出后,不惜以战争为代价阻止其独占朝鲜的大国只有俄国。总之这段历史时期,日俄两国始终无法就支持朝鲜的中立化达成共识。从朝鲜国内状况来看,整个20年期间朝鲜始终没能就增强国防力量进行有效的改革,且政府更迭频繁、内部党派林立,使其难以推行有力的中立外交。
Korea is geographically located in the east end of Eurasian continent, a bridgehead linking the ocean and mainland. It was an economically backward and militarily weak nation in the 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y, which made it always be reluctantly involved into the competition of surrounding great powers. In the year 1882, Korea began opening up to outside world, and eventually fell into Japan's protectorate in the year 1905. During this some twenty years'period, neighboring great powers had repeatedly raised the proposal of Korea's neutralization for their national interests. Considering its independence and security, Korea itself had also conducted numerous diplomatic efforts for its neutraliz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find out the reasons on the failure of Korea's neutralization during this period, and tries to construct the theory on the neutralization of small states.
     The author analyzes various conditions which are helpful or necessary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mall states'neutralization from two levels of analysis, namely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and the domestic situation of small state. Firstly, international system includes system structure and system process. The former refers to distribution of powers among main states while the latter refers to patterns and types of interaction among the units(usually nation states) in the system. As far as system process is concerned, behaviors of states will be less aggressive if there are some norms in the system (such as regular consultation mechanism). Therefore, the neutralization of small state will be easier to come true. As far as system structure is concerned, the balance of power structure is more favorable than the non-equilibrium structure in facilitating the neutralization of the small state. In addition, compared with a bipolar structure, it would be better for the small state's neutralization if there are three or more than three big powers in the system. Secondly, domestic situation of small state refers to the ability of the small state to conduct neutral diplomacy and to implement obligations as a neutralized state. If the small state is politically cohesive, its ruling party could easily come to consensus on neutral diplomacy. Besides, if the small state has self-defending ability to a certain extent, its domestic order would be effectively maintained and outside interference would be limited, which is helpful for its neutralization.
     As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is always in flux, the author intends to divide the twenty years'history into two different phases according to the power shift in Korean Peninsular, namely the Chinese dominate period from the year 1882 to the year 1895 and the Russo-Japanese hegemony period from the year 1896 to the year 1905. Firstly, there was no consulting mechanism among big powers in the Northeast Asian regional system during the two phases. Big powers considered eternal territorial expanding as effective means to achieve their national interests, which would definitely restrict the neutralization of Korea. Secondly, the Northeast Asian regional structure during the first phase was formed a multipolar pattern characterized by Sino-Russo-Japanese rivalry. The balance of power among the three states was basically maintained, which was a favorable condition for the neutralization of Korea. However, China overrated its ability to maintain the dominance over Korean Peninsular. Combined with the rooted influence of the Suzerian-Vassal idea, China opposed the neutralization of Korea and finally adopted the policy that strengthening its suzerainty over Korea. During the second phase, the Northeast Asian regional structure was formed a bipolar pattern characterized by Russo-Japanese hegemony, which persuaded both powers' aggressive behaviors in Korean Peninsular. There was a power balance between Japan and Russia in Korean Peninsular from 1896 to 1898. But the two powers negotiated dividing up their benefits in Korea, rather than supporting Korea's neutralization, a project that would result in the loose of their benefits. Japan became more influential in Korea after 1898 partly because Russia shifted its attention from Korea to Manchuria. Russia expected preventing Korea from being invaded by Japan through proposals of Korea's neutralization. Obviously those proposals were strongly opposed by Japan, because Japan believed that only Russia would destroy its exclusive position in Korea at the cost of war after the withdrawal of Chinese forces. In short, Japan and Russia had never achieved consensus on Korea's neutralization from 1896 to 1905.Finally, during the whole twenty years'period, Korean government had never carried out effective reform to enhance its national defense forces while the factionalism of Korean ruling class was seriously disruptive, making its neutralization difficult to realize.
引文
1 Fred Greene, "Neutralization and the Balance of Power",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47, No.4 (Dec.,1953), p.1408.
    2邵毅平:《朝鲜半岛——地缘环境的挑战与应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3布热津斯基认为美国在制定其全球地缘战略时应特别重视地缘战略棋手和地缘政治支轴国家。其中地缘政治棋手是有能力、有民族意志在其国境之外运用力量或影响去改变现有地缘政治状况以致影响美国的利益的国家;地缘政治支轴国家同样重要,但其重要性不是来自于它们的力量和动机,而是来自于它们所处的敏感地理位置以及它们潜在的脆弱状态对地缘战略棋手行为造成的影响。参见[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35页。
    4[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5《高宗实录》,光武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条,汉城,国史编纂委员会影印本。
    6崔丕著:《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序第6页。
    7王明星先生在其著作《韩国近代外交与中国(1861-1910)》中,对近代韩国的外交做了详细深入的探讨。
    8金日成:《在朝鲜劳动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所做的中央委员会工作总结报告》,平壤:外国文出版社1980年,第58页。
    9《人民日报》,1993年4月8日,第6页。
    13[英]劳特派特修订:《奥本海国际法》(第二卷:第2分册)北京:法律出版社1955年 版,第182页。
    14更多的著作有:王东福:《朝鲜半岛与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曹中屏:《东亚与太平洋国际关系:东西方文化的撞击(1500-1932)》,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周启乾:《日俄关系简史(1697-1917)》,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杨公素:《晚清外交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石源华:《近代中国周边外交史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陈峰君、王传剑著:《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金光洙等著:《朝鲜近代史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韩]姜万吉:《韩国近代史》,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韩]李瑄根:《韩国近代史》,台北:东亚出版社1967年版;[美]马士·宓亨利:《远东国际关系史》,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日]信夫清三郎:《甲午日本外交内幕》,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4年版。John J. Stephan, Balance of Intrigue:International Rivalry in Korea and Manchuria (1884-1899), Florida:University Presses of Florida Tallahassee,1982;R.A.Scalapino, Major Power Relations in Northeast Asia,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7; Hilary Conroy,The Japanese Seizure of Korea (1868-1910),University of Pennsylvana Press,1960;C. I.E Kim and K. E Kim, Korea and Politics of Imperialism 1876-1910,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7;Seung Kwon Synn, The Russo-Japanese Rivalry Over Korea, 1876-1904, Yuk Phub Sa,1981; Kim, Key-Hiuk, The Last Phase of the East Asian World Order:Korea, Japan and the Chinese Empire,1860-1882,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0.
    15[美]卡伦·明斯特:《国际关系精要》,潘忠岐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123页。
    16[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615页。
    17参见Brecher, Michael. The Foreign Policy System of Israel:Setting, Images, Proces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
    18 Efraim Karsh, neutrality and small state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88,p.2.
    1肖凤城:《中立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页。
    2[英]劳特派特修订:《奥本海国际法》(第二卷:第2分册)北京:法律出版社1955年版,第120页。
    3同上,第147页。
    4[法]夏尔·卢梭著,张凝等译:《武装冲突法》,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87年版,第283页。
    5《辞海》(中),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3220页。
    6肖凤城:《中立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页。
    7后文中所使用的“中立化”一词,若无特殊说明,均是指狭义的中立化。
    8 Cyril E. Black, Richard A.Falk, Neutralization and World Politics,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8, Introduction, p1.
    9埃·邦儒尔:《瑞士简史》(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36页。
    10 Cyril E. Black, Richard A. Falk, Neutralization and World Politics,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8, p16.
    11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九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68-75页。
    12 J.W. Burtion,International Relations:a General Theor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5, p.220.
    13[德]马克斯·普朗克比较公法及国际法研究所主编,中山大学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室译:《国际公法百科全书·第三专辑·使用武力、战争、中立、合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7页。
    14[英]劳特派特修订:《奥本海国际法》(第二卷:第2分册)北京:法律出版社1955年版,第124页。
    15 N. Machiavelli, The Prince, Penguin Books, Harmondsworth,1982, p.121.
    16肖凤城:《中立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3页。
    17 Efraim Karsh, neutrality and small state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88, p.14.
    18[英]劳特派特修订:《奥本海国际法》(第二卷:第2分册)北京:法律出版社1955年版,第125页。
    19肖凤城:《中立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5页。
    20[英]劳特派特修订:《奥本海国际法》(第二卷:第2分册)北京:法律出版社1955年版,第129页。
    21高志平、刘劲松:《中立外交发展演变的历史考察》,载《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2 Efraim Karsh,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Neutrality,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25, No.1,1988.p.58.
    23《巴黎宣言》对海战时有关中立的原则做了一些规定,如:除了战时禁运品外,中立国船上的敌国货物不受拿捕;除了战时禁运品外,敌国船上的中立国货物不受拿捕。海牙会议第5公约中有关中立的规定有:中立国的领土不得侵犯;禁止交战国的部队、装载军火或军需品的运输队通过中立国领土;不得在中立国领土内组织援助交战国的部队和为交战国开设征兵事务所;除非违反中立的行为发生在中立国领土内,否则中立国没有义务对这种行为进行惩处等。具体的内容请参见肖凤城:《中立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3-152页。
    24 Surya P. Subedi, Neutrality in a Changing World:European Neutral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Community, Th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Vol.42,No.2(Apr.,1993), p.248.
    25 Efraim Karsh,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Neutrality,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25, No.1,1988.p.61.
    26[英]劳特派特修订:《奥本海国际法》(第二卷:第2分册)北京:法律出版社1955年版,第155页。
    27同上,第156页。
    28《瑞士中立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页。
    29 Surya P. Subedi, Neutrality in a Changing World:European Neutral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Community, Th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Vol.42,No.2(Apr.,1993),p.252.
    30肖凤城:《中立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2页。
    31 Surya P. Subedi, Neutrality in a Changing World:European Neutral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Community, Th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Vol.42,No.2(Apr.,1993), p.253.
    32 The Times, 11 Aug 1990.
    33邹国勇:《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法律性质与特点》,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34徐贝宁:《从<里斯本条约)看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机制对政策运作效率的影响》,载《国际论坛》2009年第3期。
    35 Cyril E. Black, Richard A.Falk, Neutralization and World Politics,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8, p96.
    36同上,第152页。
    37 Fred Greene, Neutralization and Balance of Power,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47, No.4, (December 1953), p1043.
    39美国学者戴维·辛格较早地对层次分析法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他区分了国际系统与国家两个主要层次。国际系统是最具综合特征的层次,使研究人员可以从宏观上把握国际关系的规律;国家层次则可以使研究人员分析国家政策和行为的细节。参见JDavid Singer, "The Level-of-Analysis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Theoretical Essays, eds. Klans Knorr and Sideny Verba,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1,pp.77-92之后又有许多学者将分析的层次进行了扩展,增加了个人、角色、国内社会等层次。有关国际关系层次分析方法的介绍请参见秦亚青:《层次分析法与国际关系研究》,载《欧洲》,1998年第3期。
    40参见[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118-132页。
    41参见[美]小约瑟夫·奈著:《理解国际冲突》,张小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6-57页。
    42 Efraim Karsh, neutrality and small state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88, p.98-101.
    43 Cyril E. Black, Richard A.Falk, Neutralization and World Politics,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8, p105.
    44[美]亨利·基辛格著:《大外交》,顾淑馨、林添贵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84页。
    45[美]小约瑟夫·奈著:《理解国际冲突》,张小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00页。
    46肖凤城:《中立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1-62页。
    47同上,前言第2页。
    1王明星:《韩国近代外交与中国(1861-191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1页。
    2[日]末松保和编:《李朝实录》(高宗),申戌11年6月29日,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67年版。
    3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二卷,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第272页。(下文中引用此文献时笔者将省略编著者及出版项。)
    4《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二卷,第313-316;333-335页。
    5北平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81),附件一,第一卷,1932年,第32页。(下文中引用此文献时笔者将省略编著者及出版项。)
    6王彦威、王亮:《清季外交史料》卷16,北平·北平史料编纂处1934年刊印,第14-17页。
    7参见王如绘《近代中日关系与朝鲜问题》,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0-71页。
    8参见曹中屏:《朝鲜近代史》,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66页。
    9具汰列:《李汉应(?)韩-英(?)——(?)韩半岛中立化案(?)中心(?)》,载《韩国近现代史论文选集》(7)(?):(?)2002(?),p.75.
    10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第30卷,日本国际联合协会1954年版,第1112-1119页。
    11王如绘《近代中日关系与朝鲜问题》,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4页。
    12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第13卷,转引自崔丕:《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1992年,第104页。
    13《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二卷,第966页。
    14《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47),第四卷,第12页。
    15石源华:《19世纪下半叶日俄与西方列强对于朝鲜半岛的争夺》,载《当代韩国》2007年春季号。
    16[日]井上毅:《拟舆马观察书》,《梧阴文库:井上毅文书》No A 856,国学院大学图书馆。
    17同上。
    18参见林子侯:《朝鲜壬午军乱之探讨》下,载《食货月刊》第16卷,台湾1987年,第234页。
    19[日]井上毅编纂委员会编:《井上毅传》-史料编4,国学院大学图书馆1971年,第614-619页。
    20同上。
    21同上。
    22[日]伊藤博文:《秘书类纂-朝鲜交涉资料》中,秘书类纂刊行会1936年,第223-229页。
    23[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上),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96页。
    24曹中屏:《朝鲜近代史》,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91页。
    25参见金成镐:《朝鲜开化思想的产生及其内容-兼论甲申政变的思想基础》,载金光洙等编:《朝鲜近代史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2-23页。
    26韩国学文献研究所编: 《金玉均全集》,(?)亚细亚文化社刊行1979年,第23页。
    27同上,第32页。
    28吴汝伦编:《李文忠公全集》,译署函稿,第16卷,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第10页。
    29王信忠:《甲午中日之外交背景》,清华大学出版社1937年,第64页。
    30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1卷,三联书店1979年,第260页。
    31参见《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四卷,第11612-1613页。
    32《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374)附件一,第八卷,第10页。
    34 同上。
    35高丽大学亚细亚问题研究所编:《旧韩国外交文书》,德案1,第50页。
    36 John J.Stephan, Balance of Intrigue:International Rivalry in Korea and Manchuria, 1884-1899, Volumel, Florida: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 Tallahassee,1982, p.31.
    39高丽大学亚细亚问题研究所编:《旧韩国外交文书》,德案1,第49页。
    40 John J.Stephan, Balance of Intrigue:International Rivalry in Korea and Manchuria (18 84-1899), Florida:University Presses of Florida Tallahassee,1982, p.33.
    41同上。
    42同上。
    43“驻日公使徐承祖与日本外务省大臣井上馨谈话记”,蒋廷黻编:《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中卷,台湾: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428页。
    44 Seung Kwon Synn, The Russo-Japanese Rivalry over Korea,1876-1904, Ruk Phub Sa,1981, p.42.
    45[韩]李瑄根:《韩国史(最近世篇》,首尔:乙酉文化社1976年,第682页。
    46转引自王如绘《近代中日关系与朝鲜问题》,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90页。
    47王如绘先生认为,朝鲜放弃引俄自卫的主张有三个原因:1、中日两国均对朝鲜通俄表示严重关切。2、金镛元事件的被披露,在朝鲜政府中激起了反对通俄的舆论。3、“引俄论”本因担心朝鲜成为中日两国战场而起,中日两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在朝鲜马上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已不复存在,因而贪图苟安的朝鲜国王也就不再坚持投靠俄国。参见王如绘:《近代中日关系与朝鲜问题》,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91页。
    48士贝邪与金允植的谈话内容详见“朝鲜统署与俄参赞谈章”,蒋廷黻编:《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中卷,台湾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429-432页。
    49《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第八卷,第29-31页。
    50参见王如绘:《近代中日关系与朝鲜问题》,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88页。
    51[韩]姜万吉:《俞吉浚(?) 韩半岛中立化论》,载姜万吉著:《分段时代(?)历史认识》,(?):创作(?)批评社1978年版,第104页。
    52“彼得一世遗嘱”,转引自李际均:《军事战略思维》,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45页。
    53吴汝伦编:《李文忠公全集》,译署函稿,第十七卷,第19页。
    54同上,第11页。
    55曹中屏:《朝鲜近代史》,东方出版社1993年,第127页。
    56王彦威、王亮:《清季外交史料》卷69,北平·北平史料编纂处1934年刊印,第33页。
    57俞吉浚:《中立论》,载《俞吉浚论疏选》,汉城:一朝阁1987年版,第79页。
    58同上
    59同上,第81页。
    60瑞士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同样是以欧洲诸大国订立国际条约的形式实现了中立化,但瑞士在此之前已长期奉行中立政策,并以武装力量坚决地维护自身的中立地位,而维也纳会议则是对其中立外交政策的一种国际承认。因此,瑞士的中立化可以说是一种自我中立化。
    61是指甲申政变时中日两国军队在朝鲜的对峙的情况:笔者注。
    62俞吉浚:《中立论》,载《俞吉浚论疏选》,汉城:一朝阁1987年版,第80页。
    63同上。
    64姜万吉:《俞吉浚(?)韩半岛中立化论》,载姜万吉著:《分段时代(?)历史认识》,(?):创作(?)批评社1978年版,第107页。
    65俞吉浚:《中立论》,载《俞吉浚论疏选》,汉城:一朝阁1987年版,第80页。
    66同上,第81页。
    67同上,第79页。
    68曹中屏:《朝鲜近代史》,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95页。
    69王如绘《近代中日关系与朝鲜问题》,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92页。
    70鲁学海:《“激进开化派”和“稳健开化派”的实质区别》,载金光洙等著:《朝鲜近代史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8页。
    71金玉均:“朝鲜改革意见书”,韩国学文献研究所编:《金玉均全集》,(?):亚细亚文化社刊行1979年版,第117页。
    72金玉均:《池运永事件纠弹上疏文》,韩国学文献研究所编:《金玉均全集》,(?):亚细亚文化社刊行1979年版,第146页。
    73金玉均:“与李鸿章书”,韩国学文献研究所编:《金玉均全集》,(?):亚细亚文化社刊行1979年版,第152页。
    74壬午兵变后日朝签订的《济物浦条约》中规定,朝鲜应为日本在兵变中的损失支付大量赔款。而1884年底,为支持朝鲜独立党活动,日本政府决定退回赔偿金40万元,并提出仅能作为改革内政、整顿军备争取独立之用。
    75[日]伊藤博文:《秘书类纂-朝鲜交涉资料》上,秘书类纂刊行会1936年,第276页。
    76王信忠:《中日甲午战争之外交背景》,清华大学出版社1937年,第51页。
    77同上。
    78同上。
    79王如绘:《近代中日关系与朝鲜问题》,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85页。
    80[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上),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10页。
    81冯纬:《从新闻媒体的宣传看近代日本对朝鲜的认识和政策的演变》,载复旦大学《韩国研究论丛》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68页。
    82同上,第369页。
    83[日]陆奥宗光:《蹇蹇录》,伊舍石译,谷长青校,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9页。
    84同上,第23页。
    85[日]信夫清三郎:《甲午日本外交内幕》,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页。
    86同上,第171页。
    87崔丕:《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1992年,第40页。
    88[美]安德鲁·马洛泽莫夫:《俄国的远东政策》,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16页。
    89 Seung Kwon Synn, The Russo-Japanese Rivalry over Korea,1876-1904, Ruk Phub Sa,1981, p.24.
    90[美]安德鲁·马洛泽莫夫:《俄国的远东政策》,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18页。
    91“袁世凯上李鸿章禀”,蒋廷黻编:《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中卷,台湾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441页。
    92同上,第442页。
    93吴汝伦编:《李文忠公全集》,海军函稿,第二卷,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第5页。
    94密文的内容摘抄如下:密启者,敝邦偏在一隅,虽独立自主,而终未免受辖他国,我大君主深为耻闷…敝邦与贵国睦谊尤笃,有唇齿之势,与他自别。深望贵大臣禀告贵政府协力默允,竭力保护,永远勿违,我大君主与天下各国一律平行…《李文忠公全集》,海军函稿,第二卷,第7页。
    95 "Pervyi shagi Russkogo imperializma na Dal'nem Vostoke," Krasnyi Arkhiv, Vol,52, pp.60-61.转引自Seung Kwon Synn, The Russo-Japanese Rivalry over Korea,1876-1904, Ruk Phub Sa, 1981,pp.74-75.
    96王信忠:《中日甲午战争之外交背景》,清华大学出版社1937年,第109页。
    97参见王信忠:《中日甲午战争之外交背景》,第109-110页。
    98[美]安德鲁·马洛泽莫夫:《俄国的远东政策》,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44页。
    99 "Pervyi shagi Russkogo imperializma na Dal'nem Vostoke," Krasnyi Arkhiv, Vol,52, p.55.转引自Seung Kwon Synn, The Russo-Japanese Rivalry over Korea,1876-1904, Ruk Phub Sa,1981,p.74.这里提到的天津协定,即清政府在解决巨文岛事件时,李鸿章与俄国驻华公使拉德仁在天津签订的有关两国担保不侵犯朝鲜领土的协定。
    100[美]安德鲁·马洛泽莫夫:《俄国的远东政策》,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60页。
    101[日]陆奥宗光:《蹇蹇录》,伊舍石译,谷长青校,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7页。
    102同上,第38页。
    103同上,第38-40页。
    104同上,第40页。
    105[美]安德鲁·马洛泽莫夫:《俄国的远东政策》,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65页。
    106日本外务省编:《大日本外交文书》第3卷,日本国际联合协会,1938年版,第149页。
    107《世外井上公传》第三卷,《明治百年史丛书》,原书房1968年,第493-496页。
    109《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三卷,第1201页。
    111转引自王明星:《韩国近代外交与中国(1882-191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66-167页。
    123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第18卷,第390页。
    113“此法”即为朝鲜的中立化构想。卜德乐在其电函中首先提出了朝鲜中立化的建议,然后提及日使井上馨也赞同这样的提案。
    114高丽大学亚细亚问题研究所编: 《旧韩国外交文书》,德案1,“清日交战(?)朝鲜(?)中立旁观(?)劝告(?)意见书”,第49页。
    115高丽大学亚细亚问题研究所编:《旧韩国外交文书》,德案1,第51页,“中立劝告论(?)对(?)日使(?)同意件”。
    116《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四卷,第1866-1867页。
    117[韩]李铉淙:《韩末(?)中立化论》,韩国国土统一院政策企划室1980年,第7页。
    118[日]大山梓:《山县有朋意见书》,原书房1966年版,第119页。
    119参见《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385)附件五,第八卷,第25-26页。
    120林子侯著:《甲午战争前之中日韩关系》,台北:玉山书局1990年,第244页。
    121[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上),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06页。
    122 Seung Kwon Synn, The Russo-Japanese Rivalry over Korea,1876-1904, Ruk Phub Sa,1981, p.81.
    123《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四卷,第2376页。
    124 Seung Kwon Synn, The Russo-Japanese Rivalry over Korea,1876-1904, Ruk Phub Sa,1981, p.85.
    125[日]信夫清三郎:《甲午日本外交内幕》,于时化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4年,第54页。
    126[日]大山梓:《山县有朋意见书》,转引自崔丕:《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1992年,第116页。
    127[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上),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37页。
    128同上。
    129[日]陆奥宗光:《蹇蹇录》,伊舍石译,谷长青校,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81页。
    130同上,第84-86页。内容有所删减。
    131同上,第82页。
    133同上,第12页。
    134[美]亨利·基辛格著:《大外交》,顾淑馨、林添贵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157页。
    135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第18卷,第169号文书。
    136参见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第18卷,第114号文书。
    137[日]信夫清三郎:《甲午日本外交内幕》,于时化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4年版,第71页。
    138《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四卷,第1866-1867页。
    139柯曾:《远东问题》(英文)231-232页。转引自[日]信夫清三郎:《甲午日本外交内幕》,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4年版,第72-73页。
    140驻仁川能势二等领事致林外务次官函:“关于清国官吏之劝说以及侨居外国人对租借之不满和使仁川成为局外区运动之报告”,参见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9,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70页。
    141“关于仁川港中立问题使臣会议经过之报告”,参见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9,第378页。
    142《日本外交文书》(韩国篇)第六卷,(?):韩国泰东文化社1981年,第389-390页。
    143驻朝鲜国大鸟特命全权公使致陆奥外务大臣函:“关于仁川港变为中立区之申告”附件二参见《中日战争》9,第377-378页。
    144会议内容参见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9,第379-380页。
    145会议内容参见《日本外交文书》(韩国篇)第六卷,(?):韩国泰东文化社1981年,第399-401页。
    147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第40页。
    148同上。
    149《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三卷,第1201页。
    150《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三卷,第1199-1200页。
    1511[韩]权培宁:《韩末朝鲜(?)中立化 论议(?)性格》,载《历史教育论集》,韩国大邱:历史教育学会1992年,第39页。
    152伊藤博文:《秘书类纂一朝鲜交涉资料》上,原书房1970年,第259-260页。
    153高丽大学亚细亚问题研究所编:《旧韩国外交文书》德案1,第51页。
    154《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第八卷,第1页。
    155高丽大学亚细亚问题研究所编:《旧韩国外交文书》德案1,第59页。
    157[韩]李光麟: 《开化期(?)韩美关系》,一潮阁1983年,第340页。
    1崔丕:《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1992年版,第157页。
    2[日]陆奥宗光:《蹇蹇录》,伊舍石译,谷长青校,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68页。
    3[美]安德鲁·马洛泽莫夫:《俄国的远东政策》,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68页。
    4[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上),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商务印书 馆1980年,第283页。
    5 同上
    6[日]陆奥宗光:《蹇蹇录》,伊舍石译,谷长青校,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56页。
    7同上,第158页。
    8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第28卷第2册,日本国际联合协会1953年版,第37页。
    9[日]陆奥宗光:《蹇蹇录》,伊舍石译,谷长青校,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61页。
    10同上,第76页。
    11同上,第77页。
    12王如绘:《近代中日关系与朝鲜问题》,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38页。
    13曹中屏:《朝鲜近代史》,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192页。
    14[韩]李瑄根:《韩国史(现代篇)》,首尔:乙酉文化社1976年,第589页。
    15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三卷,第136页。
    16《日本外交文书》(韩国篇)第八卷,(?):韩国泰东文化社1981年,第372页。
    17同上,第374页。
    18同上,第375页。
    19同上,第377页。
    20同上,第381页。
    21同上,第382-383页。
    22同上,第383-385页。
    23[日]井上清:《日本军国主义》第二册,尚永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66页。
    24酒田政敏:《日清战后外交政策被动的原因》,《年报·近代日本研究》2,山川出版社1980年版,第20页。转引自崔丕:《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0页。
    25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第28卷第1册,日本国际联合协会1953年版,第441页。
    26崔丕:《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2页。
    27 Seung Kwon Synn, The Russo-Japanese Rivalry over Korea,1876-1904, Ruk Phub Sa,1981, p213.
    28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三卷,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137页。
    29同上,第138页。
    30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第29卷,日本国际联合协会1954年版,第818页。
    31[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上)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96页。
    32 See C.I.E Kim and K.E Kim,Korea and Politics of Imperialism 1876-1910,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7, pp229-230.
    33[韩]李瑄根:《韩国史》(现代篇),首尔:乙酉文化社1976年,第758-759页。
    34 Seung Kwon Synn, The Russo-Japanese Rivalry over Korea,1876-1904, Ruk Phub Sa,1981, p226.
    35[美]安德鲁·马洛泽莫夫:《俄国的远东政策》,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99页。
    36 Seung Kwon Synn, The Russo-Japanese Rivalry over Korea,1876-1904, Ruk Phub Sa,1981, p237.
    37同上,第238页。
    38[美]安德鲁·马洛泽莫夫:《俄国的远东政策》,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109页。
    39[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上)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00页。
    40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第31卷,日本国际联合协会1954年版,第109-110页。
    41同上,第138页。
    42参见[美]安德鲁·马洛泽莫夫:《俄国的远东政策》,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121页。
    43参见R. Stanley McCordock, British Far Eastern Policy, N.Y.1931,p.231.
    44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三卷,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139页。
    45 Seung Kwon Synn, The Russo-Japanese Rivalry over Korea,1876-1904, Ruk Phub Sa,1981, p277.
    46参见曹中屏:《朝鲜近代史》,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210-211页。
    47[美]安德鲁·马洛泽莫夫:《俄国的远东政策》,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124页。
    48[美]安德鲁·马洛泽莫夫:《俄国的远东政策》,第127页。
    49《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一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版,第450页。
    50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四卷,三联书店1980年,第42页。
    51[美]安德鲁·马洛泽莫夫:《俄国的远东政策》,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180页。
    52王明星:《韩国近代外交与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5-176页。
    53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第34卷,日本国际联合协会1956年版,第521页。
    54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第31卷,日本国际联合会1954年版,第153-154页。
    55同上,第164页。
    56日本外务省:《日本外交文书》,第33卷,日本国际联合协会1956年版,第699页。
    57[美]安德鲁·马洛泽莫夫:《俄国的远东政策》,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180-181页。
    58 Seung Kwon Synn, The Russo-Japanese Rivalry over Korea,1876-1904, Ruk Phub Sa,1981, p292.
    59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第34卷,日本国际联合协会1956年版,第522页。
    60同上,第524页。
    61 1900年,为与俄国争夺中国东北,日本一些政界人士如近卫笃磨、犬养毅等发起成立“国民同盟会”。
    62[日]信夫清三郎编:《日本外交史》(上),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30页。
    63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第34卷,日本国际联合协会1956年版,第526。
    64同上,第528-529页。
    65同上,第530-531。
    67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四卷,三联书店1980年,第15页。
    68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第34卷,日本国际联合协会1956年版,第145页。
    69参见Seung Kwon Synn, The Russo-Japanese Rivalry over Korea,1876-1904, Ruk Phub Sa, 1981,p294.
    70参见[美]安德鲁·马洛泽莫夫:《俄国的远东政策》,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182页。
    71[美]安德鲁·马洛泽莫夫:《俄国的远东政策》,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183页。
    72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四卷,三联书店1980年,第143页。
    73同上。
    74[美]安德鲁·马洛泽莫夫:《俄国的远东政策》,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189页。
    75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四卷,三联书店1980年,第145页。
    76牛顿:《兰斯敦勋爵》,转引自崔丕:《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16页。第210页。
    77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第35卷,转引自崔丕:《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16页。第209页。
    78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第35卷,日本国际联合协会1957年版,第393页。
    79相关内容下文将有论述。
    80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第35卷,日本国际联合协会1957年版,第394页。
    81同上,第394-395页。
    82同上,第395页。
    83同上,第396页。
    84高平与美长官谈话的内容见《日本外交文书》第35卷,第399-406页。
    85蔡建:《晚清与大韩帝国的外交关系(1897-1910)》,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第58页。
    86曹中屏:《朝鲜近代史》,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209页。
    87山胁重雄所藏:《驻韩日本公使馆记录》81号,第122-124页,转引自[韩]朴熙琥:《旧韩末韩半岛中立化论研究》,韩国东国大学博士论文,1998年,第109页。
    88王明星:《韩国近代外交与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4页。
    89金成镐:《独立协会活动始末》,载《朝鲜近代史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59页。
    91同上,第22页。详细内容请参见《独立新闻》1897年5月25日的论说。
    Edited by Scott S. Burnett, Korea-American Relations:Documents Pertaining to the Far Eastern Diplomacy of the United States, VolumeⅢ,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9), p6.
    93金成镐:《独立协会活动始末》,载《朝鲜近代史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2-173页。
    95 W.F. Sands, Undiplomatic Memories:The Far East (1896-1904),John Hamilton, Ltd, London 1931,p120.
    96山岛的改革方案及结果参见W.F. Sands, Undiplomatic Memories:The Far East (1896-1904), John Hamilton, Ltd, London 1931, pp120-124
    97同上,第118页。
    98 "Alle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Dec 27th 1897, in Dispatche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Ministers to Korea:Communications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from the U.S. Representatives to Korea, 1883-1905, The U.S National Arches, M.F. Record Group No.134.
    99 W.F. Sands, Undiplomatic Memories:The Far East (1896-1904),John Hamilton, Ltd, London 1931,p119.
    100 Edited by Scott S. Burnett, Korean-American Relations:Documents Pertaining to the Far Eastern Diplomacy of the United States, VolumeⅢ,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9), pp69-70.
    101同上,第69页。
    102同上,第9-10页。其中,第二条原则中提到的1882年的条约是指美朝两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即《美朝通商条约》,此条约中第一条规定:“嗣后大朝鲜国君主、大美国伯理玺天德并其人民,各皆永远和平友好,若他国有何不公轻藐之事,一经照知,必须相助,从中善为调处,以示友谊关切。”这一条款中提及了美朝两国彼此“善意帮助”之意,除文中提到的原因之外,朝鲜政府也许也正因为这项条款才对美国的政治支持表示深厚的期望。
    103同上,第70页。
    104参见王明星:《韩国近代外交与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3-174页。
    105参见曹中屏:《朝鲜近代史》,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226页。
    106《承政院日记》光武4年7月13日,朴熙琥:《旧韩末韩半岛中立化论研究》,韩国东国大学博士论文1998年,第125页。
    107 "Allen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Aug31,1900,in Dispatche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Ministers to Korea:Communications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from the U.S. Representatives to Korea, 1883-1905, The U.S National Arches, M.F. Record Group No.134.
    108《近卫笃磨日记》,第三卷,日本鹿岛研究所出版会1968年,第289-290页。
    109 Edited by Scott S.Burnett, Korea-American Relations:Documents Pertaining to the Far Eastern Diplomacy of the United States, VolumeⅢ,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9), p69.
    110《承政院日记》光武4年8月29日,朴熙琥:《旧韩末韩半岛中立化论研究》,韩国东国大学博士论文1998年,第127页。
    111《近卫笃磨日记》,第三卷,日本鹿岛研究所出版会1968年,第347页。
    112 Edited by Scott S.Burnett, Korea-American Relations:Documents Pertaining to the Far Eastern Diplomacy of the United States, VolumeⅢ,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9), p69.
    113同上,第71页。
    114 Payson.J.Treat,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1895-1905, Gloucester Mass:Peter Smith,1963, p.129.
    115 Edited by Scott S. Burnett, Korean-American Relations:Documents Pertaining to the Far Eastern Diplomacy of the United States, VolumeⅢ,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9), p73.
    116 "Buck to Allen", October 1,1900, in Dispatche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Ministers to Korea: Communications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from the U.S. Representatives to Korea,1883-1905, The U.S National Arches, M.F. Record Group No.134.
    117 Edited by Scott S.Burnett, Korean-American Relations:Documents Pertaining to the Far Eastern Diplomacy of the United States, VolumeⅢ,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9), p69.
    118同上,第71页。
    119同上,第70页。
    120同上,第72页。
    121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四卷,三联书店1980年,第135-136页。
    122同上,第159页。
    123同上,第161页。
    124 Seung Kwon Synn, The Russo-Japanese Rivalry over Korea,1876-1904, Ruk Phub Sa, 1981,p334.
    125崔丕:《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16页。
    126[俄]谢·尤·维特:《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维特伯爵的回忆》,张开译,新华出版社出版1983年版,第144页。
    127同上,第178页。
    128小村备忘录及内阁会议的内容请参见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第36卷,第1册,日本国际联合协会1957年版第1-3页。
    129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四卷,三联书店1980年,第163-164页。内容有所删减。
    130同上,第164-165页。
    131同上,第166-167页。
    132同上,第178页。
    133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第37卷第1册,日本国际联合协会1958年版,第32-34页。
    134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四卷,三联书店1980年,第201页。
    135曹中屏:《朝鲜近代史》,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228页。
    137同上,第93页。
    138曹中屏:《朝鲜近代史》,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229页。
    141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第36卷,第1册,日本国际联合国1957年,第723页。
    142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第36卷,第1册,日本国际联合国1957年,第724页。
    143同上。
    146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第36卷第1册,第703页。
    147同上,第718页。
    148同上。
    149权郝秀:《日俄战争对近代中韩关系的影响》,载《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6期,第116页。
    150同上,第116-117页。
    1511903年12月30日,日本外相小村寿太郎为阁议提出的《对俄交涉决裂之际日本应采取的对清韩方针》明确指出:“如果像昔日日清战役那样,能缔结攻守同盟或保护条约,将是最方便的。”之后,日本政府收买朝鲜外务大臣署理李址镕,与之签订有关韩日同盟的“秘密协定”。日本政府希望能与朝鲜结成攻守同盟共同对抗俄国,从而破坏朝鲜战时中立地位。这样既可以为其军事行动提供方便,又可以为其日后吞并朝鲜打下基础。参见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年表并主要文书》,引自曹中屏:《朝鲜近代史》,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239页。
    154高丽大学亚细亚问题研究所编:《旧韩国外交文书》英案2,第618页。
    156 Tyler Dennet, Roosevelt and Russo-Japanese War, New York:1925,p.97.
    157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第37卷第1册,第319页。
    158权郝秀:《日俄战争对近代中韩关系的影响》,载《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6期,第119页。
    159有关李汉应的生平请参见孙世昌编:《殉国烈士李汉应先生遗史》,大邱:文艺弘报社1959年。
    162同上,第94页。
    1《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地理分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150页。
    2陈峰君、王传剑著:《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5页。
    3[美]丹涅特T.:《美国人在东亚:十九世纪美国对中国、日本和朝鲜政策的批判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400-401页。
    4[美]卡伦·明斯特著:《国际关系精要》,潘忠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8页。
    5[挪威]拖布约尔·克努成著:《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余万里、何宗强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序言第3页。
    6[日]山本吉宣主编:《国际政治理论》,王志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36页。
    7[挪威]拖布约尔·克努成著:《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余万里、何宗强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8刘鸣、顾永兴:《对欧洲国际体系演进到全球性国际体系的特点和时间分段思考》,载《国际观察》,2005年第1期。
    9[日]滨下武志:《东亚国际体系》,载[日]山本吉宣主编:《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三联 书店1993年版,第49页。
    10俞吉浚:《西游见闻》,《俞吉浚全书》编纂委员会编:《俞吉浚全书》,汉城:一潮阁,1995年版,第116-117页。
    11参见[美]小约瑟夫·奈著:《理解国际冲突》,张小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1页。
    12 Cyril E. Black, Richard A.Falk, Neutralization and World Politics,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8, p60.
    13[美]卡伦·明斯特著:《国际关系精要》,潘忠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1页。
    14[美]罗伯特·A·帕斯特编:《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胡利平、杨韵琴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7页。
    15[日]井上清:《日本军国主义》第二册,尚永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30页。
    16[韩]李瑄根著:《韩国近代史》,林秋山译,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67年版,第235页。
    17王明星著:《韩国近代外交与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172页。
    18 Kang Jina, Remarks on the book, "Japan-China-Korea Relationship in the Context of the World: Neighbor States and Tributary States; Sovereignty and Independence", Journal of Northeast Asian History,Seoul,Vol 5-2, winter 2008.
    19林子侯:《甲午战争前之中日韩关系(1882-1894)》,玉山书局出版社1990年版,第74页。
    20[日]信夫清三郎著:《甲午日本外交内幕》,于时化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4年版,第54-55页。
    21同上,第63-65页。
    22[日]陆奥宗光:《蹇蹇录》,伊舍石译,谷长青校,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46页。
    24尼古拉二世就任后,时任陆军大臣的库罗巴特金说:“我们皇上的脑袋中有宏大的计划,为俄国夺取满洲,把朝鲜并入本国,还想把西藏并入本国。”参见:《维特伯爵回忆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44页。
    25王信忠:《中日甲午战争之外交背景》,清华大学出版社1937年版,第106-108页。
    26张礼恒:《论清朝对朝鲜政策的转变及评价》,载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编:《韩国研究论丛》第18期,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第313-314页。
    28都在淑:《朝鲜末期外国势力的侵蚀和统治集团的对策》,首尔:韩国学术情报,2007年,第265页。
    29[韩]刘明喆:《韩国中立化论研究》,庆北大学博士论文1989年,第107页。
    30[韩]李泫宗:《俄馆播迁》,载《韩露关系100年史》,(?):正和印刷文化社1984年,第163-168页。
    31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编:《驻韩日本公使馆记录》18,时事文化社1997年,第455-457页“日韩议定书”。
    32[韩]姜万吉:《韩国近代史》,东方出版社,1993年,序论第9页。
    34日省录,卷464,戊戌11月28日。
    35蒋廷黻编:《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中卷,台湾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443页。
    36梁启超:“朝鲜灭亡之原因”,《饮冰室合集》20,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1页。
    37同上,第4页。
    38金成镐:《独立协会活动始末》,载金光洙等编:《朝鲜近代史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0页。
    39[朝]李清源著:《朝鲜近代史》,丁则良、夏愚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112-113页。
    40 Young-lob Chung, Korea Under Siege,1876-1910-Capital Formation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p.42.
    41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第35卷,日本国际联合协会1957年版,第396页。
    1 In.K. Hwang, One Korea Via Permanent Neutrality-Peaceful Management of Korean Unifica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Schenkwan Books, Inc,1987, p.61.
    3同上,第97-101页。
    4同上,第112页。
    5同上,第108页。
    6 In.K. Hwang, One Korea Via Permanent Neutrality-Peaceful Management of Korean Unifica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Schenkwan Books, Inc,1987, p.63.
    7曹中屏、张琏瑰等著:《当代韩国史(1945-2000)》,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6页。
    8 Gregory Henderson, Korea, "Militarist or Unification Policies", in William J. Barnds, ed., The Two Koreas in East Asian Affairs, 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76, p.123.
    9 Edwin O. Reischauer, Time for a New American Policy in Korea,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July26,1976,p.27.
    11 In.K. Hwang, One Korea Via Permanent Neutrality-Peaceful Management of Korean Unifica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Schenkwan Books, Inc,1987, p.64-65.
    12同上,appendix6.
    13同上,appendix7.
    17[朝]金日成:《在朝鲜劳动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所做的中央委员会工作总结报告》,平壤:外国文出版社1980年,第58页。
    18王明星:《高丽联邦共和国统一方案的提出及历史意义》,载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编:《韩国研究论丛》第十辑,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71页。
    20《人民日报》,1993年4月8日,第6页。
    21 Myong-Chol Kim, Kim Jong Ⅱ's Perspective on Korean Question, The Brown Journal of World Affairs, Winter/Spring 2001,pp.111-112.
    22唐世平:《理想安全环境与新世纪中国大战略》,载《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
    23 In.K. Hwang, One Korea Via Permanent Neutrality-Peaceful Management of Korean Unifica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Schenkwan Books, Inc,1987, p.90.
    24 Robert Dujarric, Korean Unification and After:The Challenge for U.S. Strategy, Hudson Institute,2000, P.2.
    25与朝鲜迅速统一潜伏的问题相比,德国10多年来因统一所面临的巨大经济困难简直不算什么。西德与东德的人口比例是3:1,而韩国与朝鲜的人口比例则接近2:1。两个德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大约是2:1,而两个朝鲜的这个比例则大致为10:1。以上数字表明,韩国吸收朝鲜统一的经济难度远远大于德国的统一。参见[美]亨利·基辛格著:《美国的全球战略》,胡利平、凌建平等译,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页。
    26 Robert Dujarric, Korean Unification and After:The Challenge for U.S. Strategy, Hudson Institute,2000, pp.14-16页。
    27李敦球:《第二次朝韩首脑会谈与半岛的统一前景》,载《当代世界》2007年第11期。
    28崔志鹰:《韩国:“左翼”和“右翼”的对垒——从对外政策上看》,载《世界知识》,2009年第3期。
    29[美]罗伯特·A·帕斯特编:《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胡利平、杨韵琴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47页。
    30[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31有关国际机制的功能请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著:《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五章内容。
    32[美]亨利·基辛格著:《美国的全球战略》,胡利平、凌建平等译,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33 "The First ARF Chairmen's Statement",参见东盟秘书处网站:http://www.aseanregionalforum.org/PublicLibrary/ARFChairmansStatementsandReports/Chair mansStatementofthe 1 stMeetingoftheASE/tabid/201/Default.aspx
    34 "ARF:A Concept Paper" Annex A参见东盟秘书处网站:http://www.aseansec.orq/arf ch2a.htm.
    35“2009年各国军费开支排名”,参见中国在线网站:http://www.cn1n.com/mil/wd/20091125/135309088.htm。
    3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数据:http://www.stats.gov.cn/tjsj/qtsj/gjsj/2008/t20090609_402564079.htm
    37参见Robert S.Ross, The Geography of the Peace—East Asia in Twenty-Fir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3,No.4, Spring1999.
    38 Fei-ling Wang, Joining the Major Powers for the Status Quo:China's View and Policy on Korean Unification, Pacific Affairs, Vol.72, No.2(Summer,1999), p.167.
    39[韩]徐东薰:《韩半岛统一的外部环境及前景》,载《东北亚研究》1996年第3期。
    40刘金质等编:《中国对朝鲜和韩国政策文件汇编1991-2006年》,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477页。
    41 Fei-ling Wang, Joining the Major Powers for the Status Quo:China's View and Policy on Korean Unification, Pacific Affairs, Vol.72, No.2(Summer,1999), pp.169-170.
    42有关冷战后俄罗斯朝鲜半岛政策的演变请参见:徐文吉:《俄罗斯的朝鲜半岛政策调整及其目标构图》,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年第3期;季志业:《俄罗斯朝鲜半岛政策的演变及走势》,载《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2期;马斌:《冷战后俄罗斯的朝鲜半岛政策演变析论》,载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编:《韩国研究论丛》第16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
    43[俄]伊万诺夫:《俄罗斯新外交——对外政策十年》,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中文版,转引自徐文吉:《俄罗斯的朝鲜半岛政策调整及其目标构图》,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年第3期。
    44《普京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1页。
    45陈峰君、王传剑著:《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6页。
    46[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3页。
    47徐世刚:《论日本“政治大国”战略》,载《东北亚论坛》2000年第1期。
    48[美]亨利·基辛格著:《美国的全球战略》,胡利平、凌建平等译,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页。
    49参见石源华:《后朝核阶段东北亚安全合作的走向》,载《国际问题研究》2008年第6期。
    50参见“北韩发动外交攻势扭转经济窘境”,朝鲜日报中文网: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10/02/08/20100208000000.html
    51许亮:《从自主到追随:卢武铉主义的演变》,载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编:《韩国研究论丛》第16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第200页。
    1 Cyril E. Black, Richard A.Falk, Neutralization and World Politics,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8, p.144.
    2中国的崛起将导致韩国采取在中美间更加平衡的外交战略,请参见毛吉康:《中国的崛起与韩国的东北亚战略选择》,载《当代韩国》2009年秋季号。
    3[美]罗伯特·s罗斯:《中国崛起、地区权力转移与东亚安全:从1949年到21世纪》,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11期。
    1、[韩]高丽大学亚细亚问题研究所编:《旧韩国外交文书》,高丽大学出版社出版。
    2、[韩]韩国国史编撰委员会编:《驻韩日本公使馆记录》,时事文化社出版。
    4、[韩]韩国《俞吉浚全书》编纂委员会编:《俞吉浚全书》,汉城:一潮阁,1995年版。
    5、[韩]《俞吉浚论疏选》,汉城:一朝阁1987年版。
    6、 [韩]韩国学文献研究所编:《金玉均全集》,(?)亚细亚文化社刊行1979年版。
    7、[韩]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编:《尹致昊日记》,首尔:探求堂。
    8、[韩]《日本外交文书》(韩国篇)第六、八卷,(?):韩国泰东文化社1981年。
    9、[日]末松保和编:《李朝实录》,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
    10、[日]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日本国际联合会出版。
    11、[日]陆奥宗光:《蹇蹇录》,伊舍石译,谷长青校,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2、[日]伊藤博文:《秘书类纂-朝鲜交涉资料》上、中卷,秘书类纂刊行会1936年。
    13、[日]井上毅编纂委员会编:《井上毅传》-史料编4,国学院大学图书馆1971年。
    14、[日]《世外井上公传》第三卷,《明治百年史丛书》,原书房1968年。
    15、[日]《近卫笃磨日记》,第三卷,日本鹿岛研究所出版会1968年。
    16、[俄]谢·尤·维特:《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维特伯爵的回忆》,张开译,新华出版社出版1983年。
    17、[俄]谢·尤·维特:《维特伯爵回忆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18、王彦威编:《清季外交史料》,北平外交史料编纂处1934年版。
    19、吴汝纶编:《李文忠公全书》,台北:文海出版社。
    2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1、北平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
    22、赵中孚等编:《近代中韩关系史资料汇编》,台北:国史馆。
    23、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
    24、蒋廷黻编:《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中卷,台湾商务印书馆1934年。
    25、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9,中华书局1994年版。
    26、黄遵宪:《朝鲜策略》,赵一文译注,韩国建国大学校出版部1977年版。
    27、Edited by Scott S.Burnett, Korea-American Relations:Documents Pertaining to the Far Eastern Diplomacy of the United States, Volumelll,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9).
    28、Dispatche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Ministers to Korea:Communications to t he Secretary of State from the U.S. Representatives to Korea,1883-1905, The U.S National Arches.
    1、[美]亨利·基辛格著:《大外交》,顾淑馨、林添贵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2、[美]亨利·基辛格著:《美国的全球战略》,胡利平、凌建平等译,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
    3、[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美]卡伦·明斯特:《国际关系精要》,潘忠岐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5、[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6、[美]罗伯特·A帕斯特编:《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胡利平、杨韵琴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7、[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美]罗伯特·基欧汉著:《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美]小约瑟夫·奈著:《理解国际冲突》,张小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美]泰勒·丹涅特:《美国人在东亚》,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1、[美]安德鲁·马洛泽莫夫:《俄国的远东政策》,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12、[英]劳特派特修订:《奥本海国际法》(第二卷:第2分册)北京:法律出版社1955年版。
    13、[法]夏尔·卢梭著,张凝等译:《武装冲突法》,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87年版。
    14、[德]施丢克尔著:《十九世纪的德国与中国》,乔松译,三联书店1963年版。
    15、[德]马克斯·普朗克比较公法及国际法研究所主编,中山大学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室译:《国际公法百科全书·第三专辑·使用武力、战争、中立、合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6、[瑞士]埃德加·蓬儒著:《瑞士中立史》,刘文立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7、[瑞士]埃·邦儒尔:《瑞士简史》(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18、[苏]鲍里斯·罗曼诺夫:《俄国在满洲(1892-1906)》,陶文钊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
    19、[挪威]拖布约尔·克努成著:《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余万里、何宗强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0、[韩]姜万吉:《韩国近代史》,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21、[韩]李瑄根:《韩国近代史》,台北:东亚出版社1967年版。
    22、[朝]李清源著:《朝鲜近代史》,丁则良、夏愚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版。
    23、[日]山本吉宣主编:《国际政治理论》,王志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
    24、[日]井上清:《日本军国主义》尚永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朝]李清源著:《朝鲜近代史》,丁则良、夏愚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版。
    25、[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6、[日]信夫清三郎:《甲午日本外交内幕》,于时化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4年版。
    27、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编:《韩国研究论丛》。
    28、蔡建:《晚清与大韩帝国关系》,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版。
    29、林子侯:《甲午战争前之中日韩关系(1882-1894)》,玉山书局出版社1990年版。
    30、曹中屏:《朝鲜近代史》,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31、曹中屏:《东亚与太平洋国际关系:东西方文化的撞击(1500-1932)》,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2、曹中屏、张琏瑰等著:《当代韩国史(1945-2000)》,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3、陈峰君、王传剑著:《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4、崔丕:《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5、黄枝连:《朝鲜的儒化情境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6、黄枝连:《亚洲的华夷秩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7、金光洙等著:《朝鲜近代史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8、李昌植:《朝日近代思想的形成及其比较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9、梁启超:《朝鲜灭亡之原因》,《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
    40、林明德:《袁世凯与朝鲜》,(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
    41、戚其章:《甲午战争国际关系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2、邵毅平:.《朝鲜半岛——地缘环境的挑战与应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43、石源华:《近代中国周边外交史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
    44、王东福:《朝鲜半岛与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5、王明星:《韩国近代外交与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6、王如绘:《近代中日关系与朝鲜问题》,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7、王信忠:《中日甲午战争之外交背景》,清华大学1937年版。
    48、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九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49、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1-6卷),三联书店。
    50、肖凤城:《中立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
    51、徐万民:《中韩关系史(近代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52、杨公素:《晚清外交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3、启乾:《日俄关系简史(1697-1917)》,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4、《辞海》(中),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
    1、朴殷植:《韩国痛史》,《朴殷植全书》(上),檀国大学出版部1975年版。
    2、金日成:《在朝鲜劳动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所做的中央委员会工作总结报告》,平壤:外国文出版社1980年。
    5、李光麟: 《开化期(?)韩美关系》,一潮阁1983年。
    6、姜万吉: 《分段时代(?)历史认识》,(?):创作(?)批评社1978年版。
    8、李瑄根:《韩国史(最近世篇),首尔:乙酉文化社1976年。
    9、孙世昌编:《殉国烈士李汉应先生遗史》,大邱:文艺弘报社1959年。
    1、C.I.E Kim and K.E Kim, Korea and Politics of Imperialism 1876-1910,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7.
    2、Hilary Conroy,The Japanese Seizure of Korea (1868-1910),University of Pennsylvana Press,1960.
    3、Leonhard, Alan T.(ed),Neutrality:Changing Concepts and Practices, Lanham: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88.
    4、Cyril E. Black, Richard A. Falk, Neutralization and World Politics,Princet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8.
    5、R. A. Scalapino,Major Power Relations in Northeast Asia,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7.
    6、Seung Kwon Synn, The Russo-Japanese Rivalry Over Korea,1876-1904, Yuk Phub Sa,1981.
    7、Wahlbdck,Kriser,The Roots of Swedish Neutrality. Uppsala:Ord & Form AB.
    8、John J. Stephan, Balance of Intrigue:International Rivalry in Korea and Manchuria (1884-1899), Florida:University Presses of Florida Tallahassee,1982.
    9、Kim, Key-Hiuk,The Last Phase of the East Asian World Order:Korea, Japan and the Chinese Empire,1860-1882,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0.
    10、In.K. Hwang, One Korea via Permanent NeutralityCambridge, Massachusetts: Schenkwan Books, Inc,1987.
    11、Robert Dujarric, Korean Unification and After:The Challenge for U.S. Strategy, Hudson Institute,2000.
    12、William J. Barnds, ed., the Two Koreas in East Asian Affairs, 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76.
    13、Young-lob Chung, Korea Under Siege,1876-1910-Capital Formation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14、Payson.J.Treat,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1895-1905, Gloucester Mass:Peter Smith,1963.
    15、W.F. Sands, Undiplomatic Memories:The Far East (1896-1904), John Hamilton, Ltd, London 1931.
    16、R. Stanley McCordock, British Far Eastern Policy, N.Y.1931.
    17、J.W. Burtion,International Relations:a General Theor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5.
    18、T.J. Lawrence, War and Neutrality in the Far East,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04.
    1、[韩]徐东薰:《韩半岛统一的外部环境及前景》,载《东北亚研究》1996年第3期。
    2、[美]罗伯特·S罗斯:《中国崛起、地区权力转移与东亚安全:从1949年到21世纪》,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11期。
    3、[美]熊玠:《21世纪国际格局与中国之再起——兼论东北亚特殊关系》,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12期。
    4、阎学通:《东亚和平的基础》,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3期。
    5、周方银:《小国为何能长期存在》,载《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第1期。
    6、高志平、刘劲松:《中立外交发展演变的历史考察》,载《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7、马丁:《论瑞士外交政策与中立问题》,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8、江帆、黄建华:《从瑞士加入联合国看永久中立制度及其发展》,载《社会科学家》2006年1月。
    9、邹国勇:《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法律性质与特点》,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0、徐贝宁:《从<里斯本条约)看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机制对政策运作效率的影响》,载《国际论坛》2009年第3期。
    11、石源华:《19世纪下半叶日俄与西方列强对于朝鲜半岛的争夺》,载《当代韩国》2007年春季号。
    12、夏立平:《近代欧洲国际体系与古代东亚国际体系比较研究》,载《国际观察》2006年第3期。
    13、门洪华:《大国崛起与国际秩序》,载《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2期。
    14、周方银:《清朝外交变化动因:观念还是物质?》,载《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第2期。
    15、刘群艺:《俞吉浚的“西游见闻”与韩国开化期的经济思想》,载《史学集刊》2004年第1期。
    16、冯纬:《从新闻媒体的宣传看近代日本对朝鲜的认识和政策的演变》,载复旦大学《韩国研究论丛》第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17、林子侯:《朝鲜壬午军乱之探讨》下,载《食货月刊》第16卷,台湾1987 年。
    18、黄定天:《论日本大陆政策与俄国远东政策》,载《东北亚论坛》2005年第4期。
    19、权郝秀:《日俄战争对近代中韩关系的影响》,载《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6期。
    20、国永春:《沙俄在远东的扩张与日俄战争》,载《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4期。
    21、刘鸣、顾永兴:《对欧洲国际体系演进到全球性国际体系的特点和时间分段思考》,载《国际观察》,2005年第1期。
    22、张礼恒:《论清朝对朝鲜政策的转变及评价》,载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编:《韩国研究论丛》第18期,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
    23、王明星:《高丽联邦共和国统一方案的提出及历史意义》,载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编:《韩国研究论丛》第10辑,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4、唐世平:《理想安全环境与新世纪中国大战略》,载《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
    25、石源华:《后朝核阶段东北亚安全合作的走向》,载《国际问题研究》2008年第6期。
    26、崔志鹰:《韩国:“左翼”和“右翼”的对垒——从对外政策上看》,载《世界知识》,2009年第3期。
    27、李敦球:《第二次朝韩首脑会谈与半岛的统一前景》,载《当代世界》2007年第11期。
    28、李敦球:《卢武铉:做东北亚的“均衡者”》,载《世界知识》2005年第11期。
    29、徐文吉:《俄罗斯的朝鲜半岛政策调整及其目标构图》,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年第3期。
    30、徐世刚:《论日本“政治大国”战略》,载《东北亚论坛》2000年第1期。
    31、毛吉康:《中国的崛起与韩国的东北亚战略选择》,载《当代韩国》2009年秋季号。
    32、王传剑:《朝鲜半岛问题与中美关系》,载《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第3期。
    33、王兵银:《中俄在朝鲜半岛的利益与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3年第4期。
    34、李滨:《朝核问题与朝鲜半岛建立安全规制的前景——基于说服型博弈的分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7期。
    35、王义桅:《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理解韩国外交》,载《国际论坛》,2005年第 6期。
    36、朱锋:《六方会谈的制度建设与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载《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3期。
    37、江西元:《国际体系结构变化趋势及对新兴大国的容纳》,载《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12期。
    38、金强一:《中美日东北亚战略框架之中的朝鲜半岛问题——朝鲜半岛问题与东北亚大国战略指向关联研究》,载《东疆学刊》2008年7月。
    1、Efraim Karsh,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Neutrality,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25,No.1,1988.
    2、Surya P. Subedi, Neutrality in a Changing World:European Neutral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Community, Th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Vol.42, No.2 (Apr.,1993).
    3、Fred Greene, Neutralization and Balance of Power,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47, No.4, (Dec.,1953).
    4、Gunnar M.Hagglof, A test of Neutrality:Sweden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36, No.2.
    5、Kang Jina, Remarks on the book, Japan-China-Korea Relationship in the Context of the World:Neighbor States and Tributary States;Sovereignty and Independence, Journal of Northeast Asian History, Seoul, Vol 5-2, winter 2008.
    6、Edwin O.Reischauer, Time for a New American Policy in Korea,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July26,1976.
    7、Myong-Chol Kim, Kim Jong II's Perspective on Korean Question, The Brown Journal of World Affairs, Winter/Spring,2001.
    8、Robert S.Ross, The Geography of the Peace——East Asia in Twenty-Fir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3,No.4, Spring1999.
    9、Fei-ling Wang, Joining the Major Powers for the Status Quo:China's View and Policy on Korean Unification, Pacific Affairs, Vol.72,No.2,Summer,1999.
    10、Payson J.Treat,China and Korea,1885-1894,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49, No.4 (Dec.,1934).
    11、T.Komarnicki, The Problem of Neutralization under the United Nations Charter, Transactions of the Grotius Society, Vol.38, International Law, transctions for the year 1952.
    12、Gavan. Mccormack, the Renufication of Korea:Problems and Prospects, Pacific Affairs, Vol.55,No.1 (Spring 1982).
    13、Lawrence H.Battistini, The Korean Problem in 19th Century, Monumenta Nipponica, Vol.8,No.1/2(1952), Pulished by Sophia University.
    14、Seuk-Ryule Hong, Renuification Issues and Civil Society in South Korea:The Debates and Social Movement for Renufication during the April Revolution Period, 1960-1961,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61,No.4 (Nov.,2002).
    15、Michael Greenfield Partem, the Buffer Syst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27, No.1 (Mar.,1983).
    16、Grammond Kenedy, Neutralization and Equal Term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tional Law, Vol.7, No.1 (Jan.,1913)
    17、Takemichi Hara, China, Korea and Western Barbarians:Diplomacy in Early Ninteenth-Century Korea, Modern Asian Studies, Vol.32,No.2 (Mar.,1988).
    18、Baron F. Von Richthofen, China, Japan and Korea, The Georgraphy Journal, Vol. 4,No.6(Dec.,1894).
    19、Yong-Hwan Jo and Stephen Walker, Diveded Nations and Renufication Strategies,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9, No.3(1972).
    20、Robert O. Keohane, Small State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tion, Vol.23,No.2 (Spring,1969).
    21、Xiao Xiong Yi, A Neutralized Korea? The North-South Rapprochement and China's Korean Policy, the Korean Journal of Defense Analysis, Vol.Ⅻ, No.2, Winter,2000.
    4、权宁培:《韩末朝鲜叫(?)中立化论议(?)性格》,《历史教育文集》17,大邱:历史教育协会1992年。
    5、申基硕:《安全保障(?)韩末政局》,《国际法学论丛》11-1,1966年。
    6、朴熙琥:《大韩帝国(?)战时局外中立宣言始末》,《国史馆论丛》60,国史编纂委员会,1994年。
    8、韩哲昊:《甲午更张中(1894-1896)贞洞派(?)改革活动(?)意义》,《国史馆论丛》36,国史编纂委员会,1992年。
    1、刘明喆:《韩国中立化论研究》,韩国庆北大学博士论文1989年。
    2、朴熙琥:《旧韩末韩半岛中立化论研究》,韩国东国大学博士论文1998年。
    3、徐仁汉:《大韩帝国军事制度研究》,韩国国民大学校博士学位论文1996年。
    4、严敞俊:《韩半岛中立化统一(?)当为性(?)实现条件(?)研究》,韩国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1989年。
    7、金银姬:《旧韩末中立化问题叫(?)韩美关系研究》,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硕士论文1983年。
    9、金玉显:《旧韩末韩半岛中立化论(?)研究》,韩国延世大学硕士论文1988年。
    10、金钟千:《旧韩末东北亚国际关系(?)韩半岛“中立化”论》,韩国延世大学硕士论文1988年。
    11、徐东逸:《韩半岛中立化统一的可能性(?)研究》,韩国东国大学硕士论文1986年。
    12、魏楠杭:《朝鲜半岛“中立化论”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