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农业聚落的形态与耕作技术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03年,河南省内黄县梁庄镇三杨庄村发现了大面积的汉代遗址,其主要内涵是被泥沙覆盖的庭院遗存与农田遗迹,出土了大铁犁、铁犁铧冠、石磙、石磨、石碓、石臼、陶盆、陶碗、铁釜等数量众多的农业生产与生活遗物,结合遗址内的水井、编织、道路、池塘等其他遗存,可知这是一处农业聚落遗址。
     从考古发掘和勘探情况来看,三杨庄遗址的形成与新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河决魏郡”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汉代聚落整体被淹没、埋藏的时间当在新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之后。与其他秦汉时期聚落的考古发现相比,三杨庄遗址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处大面积发掘的保存完整的汉代农业聚落遗址,为研究汉代乡村社会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极大地推动了秦汉时期聚落形态与农耕技术等领域研究工作的进展。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出现转型,主要表现为血缘宗法制社会向地缘官僚制社会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各诸侯国纷纷推行新的地方行政制度,其中影响最深的是秦国商鞅变法,其在县制、闾里什伍制,以及户籍制等方面的改革,导致聚落形态出现城市化和闾里化的发展趋势。伴随着大一统帝国的形成,政府为了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闾里制度等被强化和推广。西汉时期,阊里制度已成十分完善,成为帝国中心区域农业聚落的主要形态之一。
     西汉中后期,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口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对原有闾里化聚落的土地与居址等承载能力产生冲击,迫使政府不得不将大量的公田或荒地以“赋”、“赐”、“假”等形式转交至无地的贫民手中,以满足其对土地的需求。伴随着新土地逐渐分割和新聚落慢慢形成的过程,以及在名田宅制度与社会控制强度相对弱化等因素影响下,新聚落呈现为非闾里化的形态,房舍犹如满天星斗般地散布在整个聚落范围内,而农田则分布在房舍周围。
     从目前考古发现情况来看,三杨庄遗址汉代农业聚落整体上呈现为“田宅相接、宅建田中、宅与宅隔田相望”的形态,它的历史意义在于其与阊里化聚落的巨大差别,预示了新的社会形势下农业聚落形态发展演变的一种新趋势。
     三杨庄遗址作为一处保存完整的汉代农业聚落遗址,发现了大量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遗迹与遗物,其中大面积甽畮相间的农田遗迹使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代田法。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武帝末年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以农业技术的革新为突破口,探索促进农业发展的新途径。赵过在代田古法的基础上,改进出了西汉代田法,即对已实施土壤全耕的农田进行修整,使之成为甽畮相间的形态,然后将种子播种于甽中,并在中耕过程中通过向作物根部逐渐地培土,使甽与畮在一个作物生长周期内实现形态互换的耕作技术体系。三杨庄遗址出土大铁犁和鼓形石磙的形制与功能,与上述文献记载代田法的技术特征正相符合,结合遗址内农田遗迹甽畮相间的形态,可合理地推测出三杨庄遗址汉代农田遗迹所反映的农业耕作技术体系与代田法耕作技术体系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故此,三杨庄遗址汉代农田很可能就是当时采用代田法耕作留下的遗迹。
     汉代冬小麦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种植得到了推广,结合这一史实分析,三杨庄遗址农田遗迹所反映的耕作技术体系,是与当时遗址所在区域的水、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相适宜的技术选择。当然,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与传播还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西汉初年家庭分异制度的变化与食邑政策的改革,均是以发展农业为目的而作出的政策性调整。整个西汉时期,为了给农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屡次颁布劝农诏书鼓励和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如汉武帝力田诏的颁布促进了代田法的改进与推广,这充分说明了政府行为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Sanyangzhuang site was discovered in Neihuang county in Henan province in2003, and courtyards and farmland relics were discovered which were covered by sediment, and unearthed artifacts of Sanyangzhuang site included iron ploughs, stone rollers, stone mills, pottery basins, pottery bowls, iron sheet stills, etc. In addition, wells, roads, ponds and other relics were found in Sanyangzhuang site, so it is known that it was a agricultural settlement site.
     According to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and prospecting situation, the formation of Sanyangzhuang site had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Yellow River flooding, and it disappeared completely after AD14. Compared with other sites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Sanyangzhuang site was the only Han dynasty agricultural settlement site that had been preserved intact, which provided precious material data for research on economy, poli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culture of rural society in the Han dynasty. It promoted the study of settlement pattern and cultivation skills of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ge Period, China social structural model developed from patrarchal society to geopolitical bureaucracy society. The dukedoms carried out new local administration systems, and political reforms introduced by Shang Yang was one of most influential and important reforms, which resulted in the change of settlement pattern, and urbanization and Luli settlement appeared. With the formation of the truly uniform empire, the government strengthened grassroots control, and Luli system was impressed and extended. In the western Han period, Luli system was perfect and became one of the major settlement patterns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the empire.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social stability caused population growth and a relative surplus of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in the mid-late Han dynasty. Because the government had been paying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agriculture, bearing capacity of community farmlands and settlements had been impact, which forced the government to distribute the lands to farmers and satisfy their needs to the lands. During the course of land division, new settlements form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weak social control, farm houses scattered in the new settlements and farmlands were distributed around the habitation.
     The Han dynasty agricultural community in Sanyangzhuang presented some new features:farmlands were connected with houses, and houses were built in farmlands, and houses located at the two sides of the farmlands. Its typicality lied in great difference with Luli settle and represented the trend of agricultural community in new social situation, and was a new turning point of community evolution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Qin and Han Dynasties.
     Sanyangzhuang site was one of the Han rural settlement site in China, and many relics related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ere precious data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Han dynasty. Farmlands relics with ditches and ridges interphase were discovered in the site, and it might be ridgefurrow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records in the book Hanshu Shihuozhi, Emperor Hanwu ordered Zhaoguo to explore new ways of agriculture with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s breakthrough. The major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after the whole reclamation soil preparation, the farmlands were divided into ones with ditches and ridges interphase, and the seeds were sown in the ditches and during the course of intertillage, and stubbled ditch cultivation of crops could save labor and increase yield. So, ridgefurrow method was an intensive technical system, and it showed farmlands relics in Sanyangzhuang site were influenced by ridgefurrow method. The guess was coincident with unearthed agricultural tools, for example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iron ploughs, stone rollers.
     Winter wheat planting was extended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Yellow River in Han dynasty, Through analyzing historical facts, we could conclude that the farming method was a technical system for suiting to the its natural environment. Of course, the improvement and spread of agricultural farming technique need proper social environment conditions. Changes in household division and the manorial system aimed at developing agriculture. To create proper social environment, the government promulgated edicts on agriculture and directe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or example, Emperor Hanwu promulgated edicts to improve and extend ridgefurrow, which embodied the role that the government played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引文
①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内黄县三杨庄汉代庭院遗址》,《考古》2004年第7期,第34-37页,图版伍~图版陆。
    ①刘海旺、朱汝生:《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田宅遗存》,载国家文物局主编《2005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104页。
    ②刘海旺、朱汝生:《河南内黄三杨庄发掘多处西汉庭院民居》,《中国文物报》2006年1月13日第2版。
    ③刘海旺、朱汝生:《河南三杨庄遗址发掘取得新收获》,《中国文物报》2009年1月28日第2版。
    ④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第二处庭院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0年第3期,第19-31页,图版陆~图版一
    ⑤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内黄县三杨庄汉代庭院遗址》,第37页。
    ⑥程有为:《内黄三杨庄水灾遗址与西汉黄河水患》,《中州学刊》2008年第4期,第175页。
    ⑦白岩:《三杨庄汉代聚落的废弃与东汉黄河改道》,载《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3~101页。
    ①刘兴林:《汉代农业聚落形态的考古学观察》,《东南文化》2011年第6期,第57-63页。
    ②张凤:《秦汉时期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聚落的比较研究》,《考古》2011年第1期,第77~84页。
    ③邢义田:《从出土资料看秦汉聚落形态和乡里行政》,载《中国史新论·基层社会分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48页。
    ④王子今:《内黄三杨庄遗址考古发现与秦汉乡村里居形式的考察》,载《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1-82页。
    ⑤白云翔:《秦汉时期聚落的考古发现及初步认识》,载《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4~55页。
    ⑥刘庆柱:《汉代城市与聚落考古研究》,载《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9页。
    ①刘海旺:《由三杨庄遗址的发现试谈汉代“田宅”空间分布关系》,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编:《西汉南越国考古与汉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41页。
    ②孙家洲:《从内黄三杨庄聚落遗址看汉代农村民居形式的多样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第2-8页,又见《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5~92页。
    ③程有为:《内黄三杨庄水灾遗址与西汉黄河水患》,第176页。
    ④程有为:《内黄三杨庄汉代庭院遗址与汉代聚落样式探讨》,载《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85-92页。
    ⑤刘海旺:《首次发现的汉代农业闾里遗址——中国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初识》,载《法国汉学》第11辑《考古发掘与历史复原》,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2页。
    ⑥刘海旺:《由三杨庄遗址考古发现试谈汉代聚落》,载《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61页。
    ①刘海旺:《首次发现的汉代农业闾里遗址——中国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初识》,第77页。
    ②韩同超:《汉代华北的耕作与环境:关于三杨庄遗址内农田垄作的探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第1期,第41页。
    ③刘兴林:《汉代铁犁安装和使用中的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4期,第59页。
    ④刘兴林:《河南内黄三杨庄农田遗迹与两汉铁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第76页。
    ⑤袁延胜:《三杨庄聚落遗址与汉代户籍问题》,《中原文物》2012年第3期,第57页。
    ⑥王芳:《汉代北方农耕地区普通民宅初探》,《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第111-114页;耿庆刚:《汉代院落结构、布局试析》,《文博》2012年第2期,第17~22页。
    ⑦(美国)齐德淳(Tristram R.Kidder)、李明霖:《三杨庄汉代遗址地学考古和古环境研究》,载《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2-111页。
    ①参阅《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版)“聚落”、“聚落地理学”(王嗣均撰,第255-257页)、“乡村聚落地理”(金其铭撰,第446页)等条,以及金其铭:《农村聚落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的相关论述。
    ①关于“村”的起源与演变,可参阅宫川尚志《六朝时代的村》(载《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四卷《六朝隋唐》,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67-107页)、马新、齐涛《汉唐村落形态略论》(载《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2期,第85-100页)、侯旭东《汉魏六朝的自然聚落——兼论‘邨’‘村’关系与‘村’的通称化》(载《中国史新论·基层社会分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127-182)等文。
    ①东北博物馆:《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第119~126页,图版壹~图版陆。
    ①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高邮邵家沟汉代遗址的清理》,《考古》1960年第10期,第18-23、44页。
    ②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遂平县小寨汉代村落遗址水井群》,《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5期,第41-44页。
    ③刘海旺:《河南秦汉考古发现与研究概要》,《华夏考古》2012年第2期,第94页。
    ①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章丘宁家埠遗址发掘报告》,载《济青高级公路章丘工段考古发掘报告集》,济南:齐鲁出版社1993年版,第82-89页。
    ②白云翔:《秦汉时期聚落的考古发现及初步认识》,载《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6页。
    ①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石太考古队:《井陉南良都战国、汉代遗址及元明墓葬发掘报告》,载《河北省考古文集》,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202-240页。
    ②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永年县榆林遗址发掘简报》,载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主编《河北省考古文集》,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17-126页。
    ①郭承德:《磴口县发现大型汉代村落遗址》,《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10月27日,第8版。
    ②王长河、郭光敬:《史营村惊现战国至汉代古村落遗址》,《平顶山日报》,2010年8月24日,第3版。
    ①史其显主编:《内黄县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76页。
    ②采自刘海旺《首次发现的汉代农业闾里遗址——中国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初识》第65页图。
    ③程有为:《内黄三杨庄水灾遗址与西汉黄河水患》,《中州学刊》2008年第4期,第174页
    ①史其显主编:《内黄县志》,第77页。
    ②刘海旺、朱汝生:《河南三杨庄遗址发掘取得新收获》,《中国文物报》2009年1月28日,第2版。
    ①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第二处庭院发掘简报》,第21、22页。
    ②《黄河水利史述要》编写组:《黄河水利史述要》,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年版,第60页。
    ①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内黄县三杨庄汉代庭院遗址》,《考古》2004年第7期,第35页。
    ②本照片出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三杨庄汉代遗址》(内部资料),2007年版。
    ①本照片出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三杨庄汉代遗址》(内部资料),2007年版。
    ②程有为:《内黄三杨庄水灾遗址与西汉黄河水患》,第174页。
    ③白岩:《三杨庄汉代聚落的废弃与东汉黄河改道》,载《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3-101页。
    ①本照片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刘海旺先生提供。
    ②[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九《沟洫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92-1693页。
    ③[汉]班固撰:《汉书》卷九十九《王莽传中》,第4127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卷九十八《元后传》,第4014页。
    ②(美)齐德淳(Tristram R.Kidder)、李明霖:《三杨庄汉代遗址地学考古和古环境研究》,载《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7页。
    ①转述自《河南内黄县三杨庄汉代庭院遗址》、《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田宅遗存》、《河南内黄三杨庄发掘多处西汉庭院民居》、《首次发现的汉代农业闾里遗址——中国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初识》、《河南三杨庄遗址发掘取得新收获》、《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第二处庭院发掘简报》等文。
    ②采自刘海旺:《新发现的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遗址性质初探》,载卜宪群、杨振红主编:《简帛研究(2006)》,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4页。
    ①本组照片出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三杨庄汉代遗址》(内部资料),2007年版。
    ①照片2.8-2.9出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三杨庄汉代遗址》(内部资料),2007年版。
    ①刘海旺:《首次发现的汉代农业闾里遗址——中国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初识》,第77-78页。
    ②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内黄县三杨庄汉代庭院遗址》,第34-37页。
    ③程有为:《内黄三杨庄水灾遗址与西汉黄河水患》,第172-176页。
    ④刘海旺:《新发现的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遗址形制初探》,载卜宪群、杨振红主编《简帛研究2006》,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3-301页;刘海旺、张履鹏:《国内首次发现汉代村落遗址简介》,《古今农业》2008年第3期,第68-71页。
    ⑤汉代聚落考古,是指通过考古学的方法研究除城市以外的,其他汉代人类聚居形态的形成、发展、功能、特征、分布规律,以及与周边环境关系等的一门学科。
    ①刘庆柱:《秦汉考古学五十年》,《考古》1999年第9期,第37~38页,收入氏著《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②如刘庆柱《汉代城市与聚落考古研究》、白云翔《秦汉时期聚落的考古发现及初步认识》、程有为《内黄三杨庄汉代庭院遗址与汉代聚落样式探讨》、王子今《内荧三杨庄遗址考古发现与秦汉乡村里居形式的考察》、孙家洲《从内黄三杨庄聚落遗址看汉代农村民居形式的多样性》、白岩《三杨庄汉代聚落的废弃与东汉黄河改道》、(美)Tristram R. Kidder、李明霖:《三杨庄汉代遗址地学考古和古环境研究》等文,参阅此次会议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③刘海旺:《由三杨庄遗址考古发现试谈汉代聚落》,载《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第59页。
    ④白云翔先生指出:“就聚落考古来说,1955年辽阳三道壕聚落遗址的发掘,拉开了汉代聚落考古的帷幕;2003年以来内黄三杨庄聚落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标志着汉代聚落考古的突破性进展。”见《在“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的总结讲话》,载《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第12页。确实,辽阳三道壕遗址的发掘虽然拉开了汉代聚落考古的帷幕,但是汉代聚落考古引起重视,以及相关的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却一直等到2003年三杨庄遗址被发现以后。
    ①卡尔·雅斯贝斯(Karl Jaspers)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1949)一书中,提出了“轴心时代”(Axial Period)的概念,他认为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时期内和在公元前800年至200年的精神过程中,出现了最深刻的历史分界线,今天理解的人类开始出现,并首次感受到精神作用力(spiritual tension).在中国出现了孔了、老子等诸子百家;印度出现了《奥义书》(Upanishads)和佛陀(Buddha)伊朗出现了琐罗亚斯德(Zarathustra):在巴基斯坦先知们纷纷涌现;希腊出现了荷马(Homer)、柏拉图(Plato)、修昔底德(Thucydides)、阿基米德(Archimedes)等哲学家或历史学家,他们在互不知晓的地区从理性的角度重新反思自身和世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参阅[德]卡尔·雅斯贝斯著、魏楚雄等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Karl Jaspers, 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3)。
    ①高亨:《商君书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1页。
    ②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45页。
    ③(日)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卷五,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第52页。
    ④(日)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卷十五,第67页。
    ⑤[清]王引之:《经义述闻》(万有文库本)卷三十二《形讹》,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302页。
    ①[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737页。
    ②[清]俞樾:《弟一楼丛书·湖楼笔谈》卷三,《春在堂全书》光绪九年(1883)重定本,第20页。
    ③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④徐卫民:《秦内史置县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1辑,第42-48页。
    ⑤虞云国:《春秋县制新探》,《晋阳学刊》1986年第6期,第53-57页。
    ⑥周振鹤:《县制起源三阶段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3辑,第24页;收录于氏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①徐喜辰:《论国野、乡里与郡县的出现》,《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底3期,第135页。
    ②什么是早期的县制呢?简单的说,早期县制就是公邑之制。在西周时期,王都是最大的邑,统摄天下,直辖王畿,王畿之内,又有两种性质的邑,以分封的形式出让部分统治权给采邑主的是采邑;王所直辖的是公邑。见陈剑《先秦时期县制的起源与转变》,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60、175页。
    ③周振鹤:《县制起源三阶段说》,第35页。
    ④陈剑《先秦时期县制的起源与转变》,第80页。
    ⑤如田昌五和藏知非两先生在解释战国县的性质和功能时,指出:春秋县制或者兼国为之,或者是因为自然居邑发展而来,没有统一的规划,其性质还受到采邑制的较大影响,没有最后冲破宗族城市国家的藩篱,县公、县尹、县大夫之职一般的都是终身制,有的还是世袭制,在县内亦君亦臣;其治民基本上沿用采邑制的传统,并不具备地方政府的职能;其居民划分也没有完全打破宗族血缘关系,没有系统的以地缘为基础的基层行政组织。战国则不然,县普遍地成为地方政府,是君主集权的有力手段,是封建领土国家的最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见《周秦社会结构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5页。
    ①李亚农:《欣然斋史论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049-1050页。
    ②杜正胜反对商鞅“集小乡、邑、聚、为大县”是聚落改造的观点,认为商鞅改革的重点在重组地方行政制度,而非迁徙人口,另造聚落。其说见氏著《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110页。
    ③张继海:《汉代城市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77页。
    ②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1页。
    ③(日)增渊龙夫:《说春秋时代的县》,载《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三卷《上古秦汉》,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04页。
    ①(日)西嵨定生著、武尚清译:《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20页。
    ②(日)西嵨定生著、武尚清译:《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第519-522页。
    ③秦晖:《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载氏著《传统十轮——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9页。
    ④[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五《秦本纪》,第212页。
    ⑤[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253页。
    ⑥[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259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卷九十九下《王莽传》,第4172-4173页。
    ②[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238-239页。
    ③陈伟主编:《里耶秦简校释(第一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4页。
    ①陈伟主编:《里耶秦简校释(第一卷)》,第196页。
    ②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湘西里耶秦代简牍选释》,《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第1期,第21页。
    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湘西里耶秦代简牍选释》,第22页。
    ④陈伟主编:《里耶秦简校释(第一卷)》,第1页。
    ①如马王堆汉墓地图所反映的当时当地的里的分布形态。
    ②中国文物研究所等:《龙岗秦简》,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4页。
    ①[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2230页。
    ②[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289页。
    ③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3页。
    ④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45页。
    ⑤中国文物研究所等:《龙岗秦简》,第79-80页。
    ⑥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问答》,第193页。
    ①臧知非:《先秦什伍乡里制度试探》,《人文杂志》1994年第1期,第68~75页。
    ②[元]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页。
    ③[汉]班固撰:《汉书》卷七十六《韩延寿传》,第3211页。
    ④黄今言:《秦汉赋役制度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48页。
    ⑤张金光:《秦乡官制度及乡、亭、里关系》,《历史研究》1997年第6期,第33-34页。
    ①陈伟主编:《里耶秦简校释(第一卷)》,第244页。
    ②结合16-9和8-894简,可以得出一条结论,时人似乎并不能确定自己的年数大小。因为可能不存在政府不相信百姓自己申报的年数的可能。秦王政十六年(前233年),“初令男子书年”(《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232页),而这也被睡虎地秦简所证实,据《编年纪》:“十六年,七月丁巳,公终。自占年。”(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纪》,第7页。)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值得进一步反思。
    ③[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2231页。
    ①杨宽:《商鞅变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43页。
    ②齐思和:《商鞅变法考》,《燕京学报》1947年第33期,第179页;收入氏著《中国史探研》,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11页。
    ③据前面的相关论述,这里应为41县。
    ④(日)守屋美都雄著、钱杭等译:《中国古代的家族与国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71页。
    ①卜宪群:《春秋战国乡里社会的变化与国家基层权力的建立》,《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66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九《沟洫志》,第1692-1693页。
    ②孙家洲:《从内黄三杨庄聚落遗址看汉代农村民居形式的多样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第5-6页。
    ①刘兴林:《汉代农业聚落形态的考古学观察》,第60页.
    ②据郑肇经《贾让三策与河流的综合利用》(《华东水院学报》1957年第1期第73页)图重绘。
    ③[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九《沟洫志》,第1694页。
    ④黄今言:《秦汉赋役制度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04~105页,
    ①据郑肇经《贾让三策与河流的综合利用》(《华东水院学报》1957年第1期第73页)图重绘。
    ①张荣芳:《论两汉的“公田”》,收入氏著《秦汉史论集(外三篇)》,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1-36页。
    ①如王思治:《论汉代的“公田”及其性质》,《教学与研究》1961年第2期,第39-47页。朱绍侯:《两汉的假田制与假税制》,《学术研究辑刊》1979年第1期,第128-133页;收入氏著《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6-148页。祝瑞开:《汉代的公田与假税》,《西北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第83-108页。柳春藩:《论汉代“公田”的“假税”》,《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2期,第43-50页:收入氏著:《秦汉魏晋经济制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1-64页。高敏:《论汉代假民公田制的两种类型》,《求索》1985年第1期,第93-100页;收入氏著:《秦汉史探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16-330页。杨静婉:《关于汉代“假民公田”与“赋民公田”的几个问题——与高敏先生商榷》,《湘潭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第76-81页。杨生民:《汉代社会性质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版,第101-107页。林甘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353-370页。段伟:《汉代公田救灾方式与产权变迁》,《山西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第81-85页;参阅氏著:《禳灾与减灾——秦汉社会自然灾害应对制度的形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0-191页。
    ②[汉]班固撰:《汉书》卷九《元帝纪》,第279页。
    ①做这种理解的学者也有,如认为:“颜师古注:‘权以给之,不常与’。说明‘假民公田’在宣帝之前是不常有的,但并不是说宣帝之前就没有这种做法。……颜师古注‘权以给之,不常与’,应该是宣帝之前的事。因为从地节元年开始,颁布的假民公田的诏书较多,而且假田常与贷种子、粮食结合起来,以安顿贫民。”见林兴龙:《论汉代的贫困救济——以假田和赐田为例》,《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5期,第9页。
    ②[汉]班固撰:《汉书》卷七十二《贡禹传》,第3075页。
    ③[汉]班固撰:《汉书》卷五十一《贾山传》,第2335~2336页。
    ④[汉]班固撰:《汉书》卷七十《陈汤传》,第3014页。
    ①[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八《龟策列传》,第3232页。此段文字为卫平与宋元王对话中的一部分。关于《龟策列传》中宋元王得龟一事争议颇多。有学者认为:“宋元王得龟事,自是战国时期诸子之寓言,不知与庄子孰先孰后。”(参阅余嘉锡:《汉魏两晋南北朝史丛考·太史公书亡篇考》,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版,第61页)结合《吕氏春秋》、《淮南子》、《论衡》等秦汉时期典籍中有关宋元王的简单记载,即便宋元王获龟一事真是战国时期的寓言故事,褚少孙在补写《鬼策列传》时,估计也对其进行了重新的加工和润色,很可能会参杂一些汉代的东西在里面。再则秦汉时期的很多制度本身起源于战国时期,尤其是“名田宅制”更是与战国中期的商鞅变法有着直接联系,因此笔者认为正文中所引史料可以作为论述汉代问题时的一个佐证。
    ②[汉]班固撰:《汉书》卷七十二《贡禹传》,第3072-3073页。
    ③[汉]班固撰:《汉书》卷一《高帝纪》,第54页。
    ④高敏:《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看西汉前期的土地政策》,氏著《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第128页。
    ①韩连琪:《西汉的土地制度和阶级关系》,载氏著《先秦两汉史论丛》,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411页。
    ②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①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②朱绍侯:《吕后二年赐田宅制度试探——<二年律令>与军功爵制研究之二》,《史学月刊》2002年第12期,第12-16页;《论汉代的名田(受田)制及其破坏》,《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35-40页;均收入氏著:《朱绍侯文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136、158-168页。高敏:《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看西汉前期的土地制度——读<张家山汉墓竹简>札记之三》、《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3期,第143-147页:收入氏著:《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6-135页。曹旅宁:《张家山汉律名田宅的性质及实施问题》,载氏著:《张家山汉律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06~121页。于振波:《张家山汉简中的名田制及其在汉代的实施情况》,《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第29~40页;参阅氏著:《名田制在汉代的实施及衰微》,载《简牍与秦汉社会》,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5-57页。
    ③杨振红:《秦汉“名田宅制”说——从张家山汉简看战国秦汉的土地制度》,《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第49-72页;参阅氏著:《出土简牍与秦汉社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6-162页。王彦辉:《论张家山汉简中的军功名田宅制度》,《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4期,第13~21页;参阅氏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与汉代社会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30页。
    ①张金光:《普遍授田制的终结与私有地权的形成——张家山汉简与秦简比较研究之一》,《历史研究》2007年第5期,第49-65页。
    ②臧知非:《西汉授田制度与田税征收方式新论——张家山汉简的初步研究》,《江海学刊》2003年第3期,第143-151页。朱红林:《从张家山汉律看汉初国家授田制度的几个特点》,《江汉考古》2004年第3期;第75~82页;收入氏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10-230页。
    ③张金光:《普遍授田制的终结与私有地权的形成——张家山汉简与秦简比较研究之一》,第57页。
    ④杨师群:《张家山汉简所反映的汉初土地制度》,载张伯元主编:《法律文献整理与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⑤杨振红:《秦汉“名田宅制”说——从张家山汉简看战国秦汉的土地制度》,第50页。
    ①参阅杨振红:《秦汉“名田宅制”说——从张家山汉简看战国秦汉的土地制度》,第49-72页;以及氏著《出土简牍与秦汉社会》,第126-162页。
    ②于振波:《张家山汉简中的名田制及其在汉代的实施情况》,第29页;参阅氏著:《名田制在汉代的实施及衰微》,载《简牍与秦汉社会》,第25~57页。
    ③王彦辉:《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与汉代社会研究》,第59页。
    ④贾丽英:《汉代“名田宅制”与“田宅逾制”论说》,《史学月刊》2007年第1期,第32页。
    ⑤张金光:《普遍授田制的终结与私有地权的形成——张家山汉简与秦简比较研究之一》,第60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第1142-1143页。
    ②杨振红:《秦汉“名田宅制”说——从张家山汉简看战国秦汉的土地制度》,第65页。
    ①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第21页。
    ②高敏:《<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中诸律的制作年代试探》,《史学月刊》2003年第9期,第35-36页;收入氏著:《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第154~156页。
    ③王彦辉:《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与汉代社会研究》,第59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上》,第1134页。
    ②[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70。
    ③于振波:《简牍与秦汉社会》,第44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上》,第1137页。
    ②于振波:《简牍与秦汉社会》,第51页。
    ③[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67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第1167页。
    ②[晋]司马彪撰、[梁]刘昭注补:《后汉书志》第二十八《百官五》,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17页。
    ③贾丽英:《汉代“名田宅制”与“田宅逾制”论说》,第37页。
    ④朱绍侯:《论汉代的名田(受田)制及其破坏》,收入氏著《米绍侯文集》,第166-167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卷九十九中《王莽传中》,第4110~4111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卷六《武帝纪赞》,第212页。
    ②张金光:《普遍授田制的终结与私有地权的形成——张家山汉简与秦简比较研究之一》,第60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卷十一《哀帝纪》,第336页。
    ②高敏:《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看西汉前期的土地制度——读<张家山汉墓竹简>札记之三》,载氏著:《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第128页。
    ③曹旅宁:《张家山汉律名田宅的性质及实施问题》,载氏著《张家山汉律研究》,第110-111页。
    ④朱绍侯:《论汉代名田(受田)制及其破坏》,载《朱绍侯文集》,第159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卷一下《高帝纪下》,第78页。
    ②于振波:《名田制在汉代的实施及衰微》,载氏著《简牍与秦汉社会》,第27页。
    ③王彦辉:《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与汉代社会研究》,第62页。
    ④[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列传》,第3083页
    ⑤[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列传》,第3095页。
    ①黎虎:《论“吏民”即“编户齐民”——原“吏民”之三》,《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第2期,第53页。
    ②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第52页。
    ①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第61页。
    ②于振波:《名田制在汉代的实施及衰微》,载氏著《简牍与秦汉社会》,第33页。
    ③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第52页。
    ④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第55页。
    ⑤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第61页。
    ⑥[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04页。
    ①[清]王筠:《说文释例》卷四《形声之失》,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0页。
    ②据阎步克先生考证“宦皇帝者”,主要包括中大夫、中郎、外郎、谒者、执楯、执戟、武士、驺、太子御骖乘、太子舍人等,他们构成了一个侍臣系统,从而与作为行政吏员的“吏”区分开来。见氏著:《论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的“宦皇帝”》,《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第73-90页。
    ③李孝定编述:《甲骨文字集释》第五卷,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1970年版,第1715页。
    ④参阅杨树达:《词诠》,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65~366页。
    ⑤[清]刘淇撰:《助字辨略》(万有文库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58页。
    ⑥[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618页。
    ①于振波:《张家山汉简中的名田制及其在汉代的实施情况》,第32页。
    ②张金光:《普遍授田制的终结与私有地权的形成——张家山汉简与秦简比较研究之一》,第56页。
    ③杨师群:《张家山汉简反映的汉初土地制度》,载《法律文献整理与研究》,第44-57页。
    ④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第52页。
    ⑤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田律》,第24页。
    ⑥王彦辉:《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与汉代社会研究》,第57页。
    ①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第41页。
    ②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第42页。
    ③杨振红:《秦汉“名田宅制”说——从张家山汉简看战国秦汉的土地制度》,第60页。
    ①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田律》,第27-28页。
    ③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第41页。
    ①于振波:《张家山汉简中的名田制及其在汉代的实施情况》,第32页。
    ②据袁祖亮先生研究西汉王朝前期每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12‰,西汉后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赶不上前期的水平,它可能会略高于7‰而低于10‰。而对于汉武帝年间人口是否减半一事,袁先生认为武帝前期的人口最高数字为3400万,武帝末期的人口数据为3000万,实际只减少了四百来万,亦即只减少了11.76%,因此不能称为“户口减半”(见氏族《中国人口通史·秦西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42、65页)。由此可见,数量上整体保持增长趋势是西汉时期人口的特征之一。
    ①[汉]班固撰:《汉书》卷十二《平帝纪》,第353页。
    ②[汉]班固撰:《汉书》卷四《文帝纪》,第128页。
    ③张金光:《普遍授田制的终结与私有地权的形成——张家山汉简与秦简比较研究之一》,第50页。
    ④《汉书·王莽传》:“余(王莽)前在大麓,始令天下口井田,时则有嘉禾之祥,遭反虏逆贼且止。”王莽所说的“始令天下口井”,史未详载。韩连琪先生认为当指《汉书·平帝纪》所载元始三年,“夏,安汉公奏车服制度,吏民养生送终、嫁娶、奴婢、田宅、器械之品”的奴婢、田宅之品(见韩连琪:《西汉的土地制度和阶级关系》,载氏著《先秦两汉史论丛》,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416页。)由此可见王莽在代汉实施“王田”制度以前,确实进行过实施井田制的努力和尝试。
    ①《汉书·沟洫志》载:“哀帝初,平当使领河堤,奏言‘九河今皆真灭,按经义治水,有决河深川,而无堤防拥塞之文。河从魏郡以东,北多溢决,水迹难以分明。四海之众不可诬,宜博求能浚川疏河者。’下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奏请部刺史、三辅、三河、弘农太守举吏民能者,莫有应言。待诏贾让奏言:……”
    ②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第二处庭院发掘简报》,第31页。
    ③[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2230页。
    ③孙家洲:《从内黄三杨庄聚落遗址看汉代农村民居形式的多样性》,第6页。
    ④《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第52页。
    ①《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第53页。
    ②《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第61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第十六册,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6~37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六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27页。同时出土的《矢令方尊》刻有相同的铭文(《集成》11-6016)。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第十六册,第279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六卷,第199页。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52-153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第三卷,第354页。
    ①王国维讲授、刘盼遂记:《观堂学书记》,《国学论丛》1930年第2卷第2号,第269页。
    ②陈絮:《周代农村基层聚落初探——以西周金文资料为中心的考察》,载朱凤瀚主编:《新出金文与西周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06页。
    ③(日)白川静:《金文通释》卷三上第24辑《史颂敦》,东京:白鹤美术馆刊行1969年版,第180页;刘庆柱等主编:《金文文献集成》第44册影印本《金文通释》,北京:线装书局2005年版,第396页。
    ④裘锡圭:《关于商代的宗族组织与贵族和平民两个阶级的初步研究》,《文史》第十七辑,第1-26页,收入氏著:《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96-342页。
    ⑤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增订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先秦时代的“里”——关于先秦地域组织之发展》,载唐嘉弘主编:《先秦史研究》,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194-212页。
    ⑥张政娘:《古代中国的十进制氏族组织》,《历史教学》1951年第3、4、6期;收入氏著:《张政娘文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77-313页。
    ⑦李宗侗:《中国古代社会新研》,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12月影印本,第204-205页。
    ⑧李零:《李零自选集·西周金文中的职官系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2~123页。
    ①陈英杰:《金文中“君”字之意义及其相关问题探析》,《中国文字》新33期,台北:艺文印书馆2007年12月版;收入氏著:《西周金文作器用途铭辞研究(上、下)》,北京:线装书局2008年版,第723-771页。
    ②仝晰纲:《春秋战国时期乡村社区的变异及其社会职能》,《文史哲》1999年第4期,第68页。
    ③[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07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第740页。
    ②《鹃冠子》(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52页。
    ③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46页。
    ④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23页。
    ⑤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壹)》,第121页。
    ⑥周长山:《汉代的里》,《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第32-33页;周长山:《汉代城市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142~143页。
    ①陈伟主编:《里耶秦简校释(第一卷)》,第94页。
    ②陈伟主编:《里耶秦简校释(第一卷)》,第297页。
    ③张荣强:《湖南里耶所出“秦代迁陵县南阳里户版”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第74页。
    .④刘瑞先生从考古地层学角度分析,认为这批户籍简牍在出土于西汉地层、无文献和考古资料表明其时代为秦的情况下,不仅不能定其为秦代户籍资料,更不能据之对秦代户籍等相关制度开展分析演绎(刘瑞:《里耶古城北城壕出土户籍简牍的时代与性质》,《考古》2012年第9期,第71页)。这批简牍自从公布之日起,就有诸多考古疑问伴随,有待进一步考证和解决,在最终定论未出来之前,这里暂将其定为秦时期,下文中凡涉及到此批简牍的引文均作此处理。
    ⑤张金光:《秦乡官制度及乡、亭、里关系》,第33页;王爱清:《秦汉里制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0-11页。
    ⑥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氏》,第276-277页。
    ①关于秦代每里里典设置几人,笔者未见到相关史料,但从汉代里正的设置上可略见一斑,如《尹湾汉墓竹简·集簿》东海郡有“乡百七十,长百六,里二千五百卅四,正二千五百卅二人”(连云港市博物馆等:《尹湾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7页;张显成等:《尹湾汉墓简牍校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基本上可以断定每里设置一个里正,当然尹湾汉墓简牍《集薄》出现的两人之差,其具体原因不得而知,但这恐怕不是制度性原因造成的。
    ①这个“邑”应是一个自然的聚落。在县——乡——里,这三级行政体系中,首先它不是里,因为它下设两个里,再则它不是县,一个县不可能只有此区区61户。那么它是乡?也不可能因为从迁陵县下辖的都乡、启陵乡、贰春乡来看,它们均有自己的名字。
    ②[汉]班固撰:《汉书》卷五十九《张安世传》,第2651页。
    ③[汉]班固撰:《汉书》卷十二《平帝纪》,第353页。
    ④[汉]班固撰:《汉书》卷六十三《戾太子刘据传》,第2748页。
    ①《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第6期,第41-61页;裘锡圭:《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考释》,《文物》1974年第7期,第49-63页。
    ②李均明等编:《散见简牍合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54页。
    ①李均明等编:《散见简牍合辑》,第69-70页。
    ②关于江陵凤凰山汉墓简牍的时代,参阅裘锡圭:《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考释》,第49页;黄盛璋:《江陵凤凰山汉墓简牍及其在历史地理研究上的价值》,《文物》1974年第6期,第66-77页。
    ③于振波:《汉代的户赋和刍稿税》,载氏著《简牍与秦汉社会》,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66~72页。
    ①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②做这种理解的还有李恒全先生,他曾指出:“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田律》规定户刍征收标准每户一石,而凤凰山十号汉墓6号木牍有‘平里户刍廿七石’、‘稿上户刍十三石’,也恰好都是整数,说明凤凰山十号汉墓6号木牍征收的刍禀帐,执行的仍然是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田律》所规定的户刍征收标准,即每户一石,否则总额很难恰好都是整数。”见氏著:《汉文帝未曾连续十余年不收田租再论》,《中国农史》2012年第2期,第47页。
    ③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田野考古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95页。1975年发表的整理报告说乡里级居住地可辨认的有74个,见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地图的整理》,《文物》1975年第2期,第38页。
    ④朱桂昌:《关于帛书<驻军图>的几个问题》,《考古》1979年第6期,第522页。
    ①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驻军图整理简报》,《文物》1976年1期,第18~21页;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田野考古发掘报告》,第99-103页。
    ②连云港市博物馆等:《尹湾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7页;张显成等:《尹湾汉墓简牍校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3-4页。
    ③杨剑虹:《从简犊看秦汉时期的乡与里组织》,《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3辑,第136-140页。
    ①何双全:《<汉简·乡里志>及其研究》,载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秦汉简牍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79-180页;收入氏著:《双玉兰堂文集(下)》,台北:兰台出版社1991年版,第761页
    ②马新、齐涛:《汉唐村落形态略论》,《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2期,第87页。
    ③周长山:《汉代城市研究》,第144-145页。
    ④谭其骧:《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图所说明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载《马王堆汉墓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16~325页;收入氏著:《长水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6-262页。
    ①张继海:《汉代城市社会》,第83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上》,第1121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287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卷十九《晁错传》,第2288页。
    ②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第51页。
    ③在研究秦汉时期里的时候,很多学者均已呼吁要注意城邑(市)之里和乡村之里的区分,如张金光先生(《秦乡官制度及乡、亭、里的关系》,第33页)、张继海先生(《汉代城市研究》,第69页)等。
    ④王爱清:《秦汉里制研究》,第14页。
    ①苏卫国:《秦汉乡亭制度研究——以乡亭格局的重释为中心》,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6页。
    ②(日)宫崎市定:《关于中国聚落形体的变迁》,原载《大谷史学》1957年第6号;黄金山译中文版,载《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三卷《上古秦汉》,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29页。
    ③张春树:《汉代边地上乡和里的结构——居延汉简集论之二》,原载《大陆杂志》第三三卷第三期;收入《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三辑第二册《秦汉中古史研究论集》,台北:大陆杂志社1970年版,第51-55页。
    ④何双全:《<汉简·乡里志>及其研究》,载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秦汉简牍论文集》,第179~180页。
    ⑤周长山:《汉代的里》,《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第30-39页;《汉代城市研究》,第142~149页。
    ⑥王爱清:《秦汉里制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秦汉乡里控制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笔者据何双全《秦汉简牍论文集》第186页图重绘。
    ①刘海旺:《由三杨庄遗址的发现试探汉代“田宅”空间分布关系》,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编:《西汉南越国考古与汉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41页。
    ②刘海旺:《首次发现的汉代农业闾里遗址——中国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初识》,《法国汉学》第11辑,第77页。
    ①韩同超:《汉代华北的耕作与环境:关于三杨庄遗址内农田垄作的探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第1期,第41页。
    ②刘兴林:《汉代铁犁安装和使用中的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4期,第59页。
    ③本照片出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三杨庄汉代遗址》(内部资料),2007年版。
    ④采自刘海旺:《首次发现的汉代农业闾里遗址——中国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初识》,第77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第1138-1139页。
    ②[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杂志》,台北:世界书局1988年版,第225页。
    ③[清]王先谦:《汉书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13页。
    ④[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020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武英殿本),清光绪癸卯冬十月五洲同文局石印。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474、477页。
    ②[清]孙诒让:《十三经注疏校记》,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59页。
    ①(日)西嵨定生著、冯佐哲等译:《中国经济史研究》,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年版,第64页。
    ②(日)西嵨定生著、冯佐哲等译:《中国经济史研究》,第48页。
    ③(日)西嵨定生著、冯佐哲等译:《中国经济史研究》,第48页。
    ①(日)西嵨定生著、冯佐哲等译:《中国经济史研究》,第48~49页。
    ①(日)西嵨定生著、冯佐哲等译:《中国经济史研究》,第49页。
    ②(日)西嵨定生著、冯佐哲等译:《中国经济史研究》,第50页。
    ①(日)西嵨定生著、冯佐哲等译:《中国经济史研究》,第51-64页。
    ②梁家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207页。
    ①(日)西嵨定生著、冯佐哲等译:《中国经济史研究》,第51-64页。
    ①[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6页。《颜氏家训·勉学》:“汉时贤俊,皆以一经弘圣人之道,上明天时,下该人事,用此致卿相者多矣”王利器案曰:“汉有通经致用之说,谓治一经必得一经之用也。如平当以《禹贡》治河(见《汉书》本传),夏侯胜以《洪范》察变(见《汉书》本传),董仲舒以春秋决狱,(《汉书·艺文志·六艺略》有《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后汉书·应劭传》:‘董仲舒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王式以三百五篇当谏书(见《汉书·儒林传》),皆其例证。”见[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69-170页。
    ②[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第67页。
    ③[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第77页。
    ①[清]程瑶田:《沟洫疆理小记·畎浍异同考》,载《清经解》卷五百四十一,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版,第766页。
    ②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著:《中国农学史(初稿)上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52页。
    ③许倬云:《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及特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8页。
    ④梁家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第207页
    ⑤董恺忱、范楚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6-299页。
    ⑥张波、樊志民:《中国农业通史·战国秦汉卷》,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221-222页。
    ⑦采自梁家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第207页。
    ①郭文韬:《中国古代的农作制与耕作法》,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年版,第92页。
    ②林蒲田:《中国古代土壤分类和土地利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3-174页。
    ③采自郭文韬:《中国古代的农作制与耕作法》,第92页。
    ①梁家勉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第207页。
    ②许倬云先生的观点与此相同,见前引许先生关于代田法的解释。
    ③董恺忱、范楚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第297页。
    ④丘光明、邱隆等:《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01页。
    ①采自许倬云:《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及特性》,第109页。
    ②[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473页。
    ①[宋]朱熹集注:《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56页。
    ②[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931页。
    ③刘兴林:《汉代铁犁安装和使用中的相关问题》,第61页。
    ①闵宗殿等:《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说》,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199页。
    ②卜风贤:《重评西汉时期代田区田的用地技术》,《中国农史》2010年第4期,第22页。
    ①许倬公:《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及特性》,第109页。
    ②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著:《中国农学史(初稿)上册》,第153页。
    ③许倬云:《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及特性》,第109页。
    ①万国鼎:《氾胜之书辑释》,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23、27页。
    ②董恺忱、范楚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第277页。
    ③梁家勉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第176页。
    ④[元]王祯:《农书》(万有文库本)卷十二《农器图谱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61页。
    ⑤[宋]丁度等:《宋刻集韵》卷之八《号韵》,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68页。
    ⑥周昕:《中国农具发展史》,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356页。
    ①[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谷第三》(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9页。
    ②[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黍穄第四》(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0页。
    ③郭文韬:《中国古代的农作制和耕作法》,第179-181页。
    ④郭文韬:《中国耕作制度史研究》,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17页。。
    ⑤[清]王先谦:《汉书补注》(光绪二十六虚受堂刊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13页。
    ①卜风贤:《重评西汉时期代田区田的用地技术》,第24页。
    ②张波、樊志民:《中国农业通史·战国秦汉卷》,第222页。
    ③王星光:《中国古代农具与土壤耕作技术的发展》,《郑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第8页。
    ①张传玺:《两汉大铁犁研究》,见《秦汉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54-257页。
    ②刘兴林:《河南内黄三杨庄农田遗迹与两汉铁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第77页。
    ③张振新:《汉代的牛耕》、《文物》1977年第8期,第60页。
    ④王星光:《试论中国犁耕农业的形成》,载氏著《中国科技史求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页。
    ①采自张传玺《秦汉问题研究(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275页。扫描不清晰处,进行了适当的处理。
    ②刘兴林:《汉代铁犁安装和使用中的相关问题》,第61页。
    ③黄富成:《西汉铁官“大器”问题探讨》,《中原文物》2010年第6期,第91页。
    ①采自张传玺《秦汉问题研究(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275页。扫描不清晰处,进行了适当的处理。
    ①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第二处庭院发掘简报》,第26页。
    ②刘兴林:《河南内黄三杨庄农田遗迹与两汉铁犁》,第76-77页。
    ①本照片出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三杨庄汉代遗址》(内部资料),2007年版。
    ②徐元诰撰:《国语集解·齐语第六》,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21页。
    ①[清]王先谦注:《庄子集解》卷七《则阳》,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57页
    ②万国鼎:《氾胜之书辑释》,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23、27页。
    ③[后魏]贾思勰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版,第52贝。
    ④中国农业博物馆:《汉代农业画像砖石》,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版,第146页。
    ⑤陈文华:《从出土文物看汉代农业生产技术》,《文物》1985年第8期,第41页。
    ⑥中国农业博物馆:《汉代农业画像砖石》,第24页。
    ①石声汉:《氾胜之书今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5、9、21页。
    ②董恺忱、范楚玉:《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第204页。
    ③韩同超:《汉代华北的耕作与环境:关于三杨庄遗址内农田垄作的探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第1期,第41页。
    ④[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谷第三》(丛书集成初编本),第9页。
    ⑤[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黍稞第四》(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0页。
    ⑥郭文韬:《中国古代的农作制和耕作法》,第179-181页。
    ①郭文韬:《中国耕作制度史研究》,第317页。
    ②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第二处庭院发掘简报》,第30页。
    ③[元]王祯撰、缪启愉译注:《东鲁王氏农书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91页。
    ④刘海旺:《首次发现的汉代农业闾里遗址——中国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初识》, 第77页。
    ①[清]刘宝楠撰:《论语正义》卷二十一《微子》,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21页。
    ②[清]焦循撰:《孟子正义》卷二十二《告子章句上》,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61页。
    ③[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八《龟策列传》,第3232-3233页。
    ④[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谷第三》(丛书集成初编本),第8页。
    ⑤[元]王祯撰、缪启愉译注:《东鲁王氏农书译注》,第389页。
    ①石声汉:《氾胜之书今释》,第47页。
    ②[后魏]贾思勰原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第135-136页。
    ③[后魏]贾思勰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第135页。
    ①[元]王祯撰、缪启愉等译注:《东鲁王氏农书译注》,第391页。
    ②[元]王祯撰、缪启愉等译注:《东鲁王氏农书译注》,第396页。
    ③[明]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天工开物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
    ④雷于新、肖克之:《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中国传统农具》,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193-195页。
    ⑤刘仙洲:《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发明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6页。
    ①史晓雷:《我国至晚在金代初年已出现砘车》,《中国科技史杂志》2011年第3期,第343-346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九《沟洫志》,第1697页。
    ②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95页。
    ③刘海旺:《新发现的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遗址性质初探》,载《简帛研究(2006)》,第295页。
    ①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第166页。
    ②韩同超:《汉代华北的耕作与环境:关于三杨庄遗址内农田垄作的探讨》,第40-49页。
    ③[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九《沟洫志》,第1691~1692页。
    ①许倬云:《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及特性》,第97页。
    ②转引自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69年版,第131-132页。
    ①[后魏]贾思勰撰:《齐民要术》卷二《大小麦》(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7页。
    ②农业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农谚(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年版,第209页。
    ③刘长江、靳桂云等:《植物考古——种子和果实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0-182页。
    ④彭邦炯:《甲骨文农业资料考辨与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34-343页;温少峰、袁庭栋:《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版,第172~175页。
    ⑤《诗·周颂·思文》,见《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90页。
    ⑥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新安铁门镇西汉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2期,第63页。
    ⑦洛阳文物工作队:《洛阳金谷园车站11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4期,第23页。
    ⑧程学华:《西安市东郊汉墓中发现的带字陶仓》,《考古》1963年第4期,第227页。
    ⑨洛阳区考古发掘队:《洛阳烧沟汉墓》,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56-159页。
    ①[汉]刘安撰:《淮南子·坠形训》,载《诸子集成》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版,第61页。
    ②[汉]班固撰:《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26页。
    ③[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二十六《食货》,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91页。
    ④连云港市博物馆等:《尹湾汉墓简牍》,第78页。
    ⑤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47页。
    ⑥采自洛阳文物工作队:《洛阳金谷园车站11号汉墓发掘简报》,第23页。
    ⑦采自洛阳区考古发掘队:《洛阳烧沟汉墓》,图版25。
    ①连云港市博物馆等:《尹湾汉墓简牍》,第77~78页。
    ②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第5页。
    ③陈业新:《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
    ④荆峰、惠富平:《汉代黄河流域麦作发展的环境因素与技术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22卷第4辑,第24页。
    ①王毓瑚:《王毓瑚论文集·我国自古以来的重要农作物》,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232页。
    ②卫斯:《我国圆形石磨起源历史初探》,《中国农史》1987年第1期,第26-29页;卫斯:《我国汉代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考证》,《中国农史》1988年第4期,第24页。
    ③李发林:《古代旋转磨试探》,《农业考古》1986年第2期,第157-158页。
    ④[汉]史游撰、[唐]颜师古注、[清]王应麟补注、钱保塘补音:《急就篇》,第132负。
    ⑤[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23页。
    ⑥任继昉:《释名汇校》,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204-205页。
    ①陈文华:《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讲话(一)》,《农业考古》1981年第1期,第120-121页。
    ②卫斯:《我国汉代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考证》,第30页。
    ③[汉]班固撰:《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37页。
    ④洛阳文物工作队:《洛阳金谷园车站11号汉墓发掘简报》,第23、28页。
    ⑤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等1995年版,第1852页。
    ①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第二处庭院发掘简报》,第28-29页。
    ②本照片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刘海旺先生提供。
    ③赵志军:《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4~35页。
    ④由于是初步浮选,正规的植物遗存鉴定工作还未进行,这里在征得考古发掘单位的同意之后,将初步浮选的结果作以上简单介绍。而以上认识也仅代表了本文作者的观点,科学严谨的结果请根据将来的植物考古报告。
    ①采自赵志军:《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第35页。
    ②本照片出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三杨庄汉代遗址》(内部资料),2007年版。
    ①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总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0页。
    ②王文楷主编:《河南地理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第236页。
    ③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气候》,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83~84页。
    ①农业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农谚(上)》,第327页。
    ②此图据刘海旺:《首次发现的汉代农业闾里遗址——中国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初识》,第74页,在原图的基础上稍作修改。
    ③农业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农谚(上)》,第327页。
    ④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气候》,第84页。
    ⑤农业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农谚(上)》,第327页。
    ①农业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农谚(上)》,第327页。
    ②萧正洪:《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8页。
    ①高敏:《从<二年律令>看西汉前期的赐爵制度》,载氏著《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第140页。
    ②朱绍侯:《吕后二年赐田宅制度试探》,第14页;《西汉初年军功爵制的等级划分》,《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的5期,收入氏著《朱绍侯文集》,第121-126页。于振波:《汉代的户赋与刍稿税》,载氏著《简牍与秦汉社会》,第67页;《张家山汉简中的卿》,《文物》2004年第8期,收入氏著《简牍与秦汉社会》,第332-339页。
    ③黄今言:《从张家山汉简看汉初的赋税征课制度》,《史学集刊》2007年第2期,第4页。
    ④张鹤泉:《<二年律令>所见二十等爵对西汉初年国家统治秩序的影响》,《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84页。
    ⑤张家山汉简研读班:《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校读记》,载《简帛研究二○○二、二00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9页。
    ⑥高敏:《从<二年律令>看西汉前期的赐爵制度》,载氏著《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第140页。
    ⑦黄今言:《从张家山汉简看汉初的赋税征课制度》,第4页;王彦辉:《论汉代的分户析产》,《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4期,第22页:曹旅宁:《张家山汉律名田宅的性质及实施问题》,载氏著《张家山汉律研究》,第111页。
    ①杨振红:《秦汉‘名田宅制’说——从张家山汉简看战国秦汉的土地制度》,第55页。
    ②杨师群:《张家山汉简反映的汉初土地制度》,载《法律文献整理与研究》,第52页。
    ③张鹤泉:《<二年律令>所见二十等爵对西汉初年国家统治秩序的影响》,第84页。
    ④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修订本)》,第41页。
    ⑤[汉]班固撰:《汉书》卷一《高帝纪》,第33页。
    ⑥王彦辉、薛洪波等:《对<二年律令>有关土地、田赋、继承制度中几则释文的思考》,《东北师大学报》2008年第4期,第88页。
    ①金立:《凤凰山八号汉墓竹简试释》,《文物》1976年第6期,第69~79页。
    ②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第64-65页。
    ③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整理小组:《江陵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第10期,第31-37页;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等:《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遗策考释》,《文物》1976年第10期,第38~46页。
    ④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修订本)》,第54-55页。
    ①王彦辉:《从张家山汉简看西汉时期私奴婢的社会地位》,《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2期,第15页。
    ②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第205页。
    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第205页。
    ①湖北荆州博物馆:《荆州高台秦汉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2~224页。
    ①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15页。
    ②[汉]班固撰:《汉书》卷一《高帝纪》,第54-55页。
    ③王彦辉:《<二年律令·户律>与高祖五年诏书的关系》,《湖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第8-13页。
    ①王彦辉、薛洪波等:《对<二年律令>有关土地、田赋、继承制度中几则释文的思考》,第87~91页。
    ①[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2230-2231页。
    ②[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2232页。
    ③[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2234页。
    ④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261-263页。
    ⑤张金光:《秦制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58~459页。
    ①《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图版一二一。
    ②《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墓》,图版一三○。
    ③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历史研究》1988年第6期,第76页。
    ④(韩)尹在硕:《睡虎地秦简日书所见室的结构与战国末期秦的家族类型》,《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3期,第149页。
    ⑤(韩)尹在硕:《睡虎地秦简日书所见室的结构与战国末期秦的家族类型》,第150页。
    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第203页。
    ⑦黎明钊:《里耶秦简:户籍档案的探讨》,《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2期,第5~23页。
    ①黎明钊:《里耶秦简:户籍档案的探讨》,第22页。
    ①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修订本)》,第52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292~293页。
    ③[汉]班固撰:《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第2244页。
    ④[汉]班固撰:《汉书》卷二《惠帝纪》,第85-88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261-263页。
    ②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第76页。
    ③[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3页。
    ④李根蟠:《战国秦汉小农家庭规模及其变化机制——围绕“五口之家”的讨论》,载张国刚主编:《家庭史研究的新视角》,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0页。
    ①王彦辉:《论汉代的分户析产》,第28~29页。
    ②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修订本)》,第55页。
    ③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修订本)》,第55-56页。
    ④许倬云:《汉代家庭的大小》,载氏著《求古编》,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第530页。
    ①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修订本)》,第52-55页。
    ②王彦辉:《论汉代的分户析产》,第29页。
    ③[汉]班固撰:《汉书》卷五十三《景十三王传·广川惠王刘越》,第2427~2428页。
    ④[汉]班固撰:《汉书》卷九十八《元后传》,第4018页。
    ⑤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修订本)》,第60页。
    ①黎明钊:《里耶秦简:户籍档案的探讨》,第18页。
    ②蒋礼鸿:《商君书锥指》,第6-7页。
    ③高亨:《诸子新笺》,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版,第267页。
    ④夏纬瑛:《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校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56年版,第16页。
    ①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731页。
    ①中国农业博物馆编:《汉代农业画像砖石》,第28页。
    ②中国农业博物馆编:《汉代农业画像砖石》,第26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卷四《文帝纪》,第118页。
    ②[汉]班固撰:《汉书》卷四《文帝纪》,第124页。
    ③[汉]班固撰:《汉书》卷四《文帝纪》,第125页。
    ④[汉]班固撰:《汉书》卷九十六下《西域传六下》,第3914页。
    ⑤[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上》,第1138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卷四《文帝纪》,第124页。
    ②[汉]班固撰:《汉书》卷四《文帝纪》,第125页。
    ③[汉]班固撰:《汉书》卷五《景帝纪》,第140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卷七《昭帝纪》,第220页。
    ②[汉]班固撰:《汉书》卷七《昭帝纪》,第229页。
    ③[汉]班固撰:《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46页。
    ④[汉]班固撰:《汉书》卷八《宣帝纪》,第249页。
    ①[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十《孝文本纪》,第433页。
    ②[汉]班固撰:《汉书》卷四《文帝纪》,第117页。
    ③[汉]班固撰:《汉书》卷四《文帝纪》,第118页。
    ④[汉]班固撰:《汉书》卷四《文帝纪》,第125页。
    ⑤[汉]班固撰:《汉书》卷五《景帝纪》,第151页。
    ⑥[汉]班固撰:《汉书》卷四《文帝纪》,第124页。
    ⑦[汉]班固撰:《汉书》卷五《景帝纪》,第151页。
    ⑧[汉]班固撰:《汉书》卷三《高后纪》,第96页。
    ⑨[汉]班固撰:《汉书》卷四《文帝纪》,第124页。
    ①[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3270页。
    ②[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3270页。
    ③侯旭东:《渔采狩猎与秦汉北方民众生计——兼论以农立国传统的形成与农民的普遍化》,《历史研究》2010年第5期,第4页。
    ①《史记》:“魏用李克,尽地力,为疆君。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1442页。)《汉书》:“陵夷至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谊,先富有而后礼让。是时,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见《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上》,第1124页。)战国以后的思想家们多强调“尽地力”的作用,如《商君书·算地》:“易苦则地力尽,乐用则兵力尽。夫治国者能尽地力而致民死者,名与利交至。”([清]严可均校:《商君书》,载《诸子集成》第五册,上海:世界书局1935年版,第13页。)《韩非子·五蠹》:“严其境内之治,明其法禁,必其赏罚,尽其地力,以多其积。”([清]王先慎集解:《韩非子集解》,载《诸子集成》第五册,上海:世界书局1935年版,第349页)。
    ②[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245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卷八十九《召信臣传》,第3642页。
    [1](汉)刘安:《淮南子》(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版。
    [2](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汉)史游撰、[唐]颜师古注、[清]王应麟补注、钱保塘补音:《急就篇》(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4](汉)班固:《汉书》(武英殿本),清光绪癸卯冬十月五洲同文局石印。
    [5](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6](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7](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8](汉)蔡邕:《独断》(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9](汉)高诱注:《吕氏春秋》(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10](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1](晋)司马彪撰、(梁)刘昭注补:《后汉书志》,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12](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13](南朝梁)刘勰撰、黄叔琳注:《文心雕龙》,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14](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15](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16](宋)丁度等:《宋刻集韵》,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17](宋)陆佃解:《鹖冠子》(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18](宋)朱熹:《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19](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20](元)王祯:《农书》(万有文库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21](清)刘淇:《助字辨略》(万有文库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22](清)程瑶田:《沟洫疆理小记》(清经解本),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版。
    [23](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24](清)王念孙:《读书杂志》,台北:世界书局1988年版。
    [25](清)严可均:《商君书》《诸子集成本),上海:世界书局1935年版。
    [26](清)焦循:《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27](清)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8](清)王引之:《经义述闻》(万有文库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29](清)王筠:《说文释例》,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30](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31](清)黄汝成:《日知录集释(外七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32](清)俞樾:《弟一楼丛书》之九《湖楼笔谈》卷三,《春在堂全书》光绪九年(1883)重定本。
    [33](清)王先谦:《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34](清)王先谦:《汉书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35](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诸子集成本),上海:世界书局1935年版。
    [36](清)孙诒让:《十三经注疏校记》,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37](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1](日)白川静:《金文通释》卷三上第24辑《史颂敦》,见刘庆柱等主编:《金文文献集成》第44册,北京:线装书局2005年版。
    [2]长江流域第二期文物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第6期。
    [3]陈伟主编:《里耶秦简校释(第一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程学华:《西安市东郊汉墓中发现的带字陶仓》,《考古》1963年第4期。
    [5]东北博物馆:《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6]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整理小组:《江陵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第10期。
    [7]湖北荆州博物馆:《荆州高台秦汉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8]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石太考古队:《井陉南良都战国、汉代遗址及元明墓葬发掘报告》,载《河北省考古文集》,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9]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永年县榆林遗址发掘简报》,载《河北省考古文集》,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10]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内黄县三杨庄汉代庭院遗址》,《考古》2004年第7期。
    [1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第二处庭院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0年第3期。
    [1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遂平县小寨汉代村落遗址水井群》,《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5期。
    [13]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新安铁门镇西汉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2期。
    [14]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湘西里耶秦代简牍选释》,《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第1期。
    [15]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长沙:岳麓书社2007年版。
    [16]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田野考古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17]黄盛璋:《江陵凤凰山汉墓简牍及其在历史地理研究上的价值》,《文物》1974年第6期。
    [18]黄展岳:《近年出土的战国两汉铁器》,《考古学报》1957年第3期。
    [19]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等:《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遗策考释》,《文物》1976年第10期。
    [20]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高邮邵家沟汉代遗址的清理》,《考古》1960年第10期。
    [21]刘海旺、朱汝生:《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田宅遗存》,载国家文物局主编:(2005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22]刘海旺、朱汝生:《河南内黄三杨庄发掘多处西汉庭院民居》,《中国文物报》2006年1月13日第2版。
    [23]刘海旺、朱汝生:《河南三杨庄遗址发掘取得新收获》,《中国文物报》2009年1月28日第2版。
    [24]刘庆柱等主编:《金文文献集成》,北京:线装书局2005年版。
    [25]李均明等编:《散见简牍合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26]李孝定编述:《甲骨文字集释》,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1970年版。
    [27]连云港市博物馆等:《尹湾汉墓简牍》,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28]洛阳区考古发掘队:《洛阳烧沟汉墓》,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29]洛阳文物工作队:《洛阳金谷园车站11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4期。
    [30]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地图的整理》,《文物》1975年第2期。
    [3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驻军图整理简报》,《文物》1976年1期。
    [32]彭浩、陈伟等:《二年律令与奏谳书: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法律文献释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33]裘锡圭:《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考释》,《文物》1974年第7期。
    [34]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章丘宁家埠遗址发掘报告》,载《济青高级公路章丘工段考古发掘报告集》,济南:齐鲁出版社1993年版。
    [35]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36]《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37]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38]庄冬明:《滕县长城村发现汉代铁农具十余件》,《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3期。
    [39]中国文物研究所等:《龙岗秦简》,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4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第十六册,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4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4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中国的考古收获》,北京:文物出版社1961年版。
    [44]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5]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46]张家山汉简研读班:《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校读记》,载《简帛研究二○○--、二○○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7]张显成等:《尹湾汉墓简牍校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1]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下册)》,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版。
    [2]白云翔:《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晁福林:《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4]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5]曹旅宁:《张家山汉律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6]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7]陈业新:《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董恺忱、范楚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9]段伟:《禳灾与减灾——秦汉社会自然灾害应对制度的形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
    [11]高亨:《诸子新笺》,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版。
    [12]高亨:《商君书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3]高敏:《秦汉史探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4]高敏:《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高敏:《秦汉史论稿》,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版。
    [16]高敏:《秦汉史论文集》,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17]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上海:新新书店1930年版。
    [18]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2年版。
    [19]郭文韬:《中国古代的农作制与耕作法》,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年版。
    [20]郭文韬:《中国耕作制度史研究》,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1]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69年版。
    [22]何双全:《秦汉简牍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3]何双全:《双玉兰堂文集(下)》,台北:兰台出版社1991年版。
    [24]《黄河水利史述要》编写组:《黄河水利史述要》,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年版。
    [25]黄今言:《秦汉赋役制度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6]韩连琪:《先秦两汉史论丛》,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版。
    [27]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等1995年版。
    [28]柳春藩:《秦汉魏晋经济制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9]刘长江、靳桂云等编著:《植物考古——种子和果实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年版。
    [30]刘庆柱:《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1]刘仙洲:《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发明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年版。
    [32](日)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
    [33]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4]梁家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
    [35]林甘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
    [36]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7]林蒲田:《中国古代土壤分类和土地利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8]李零:《李零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9]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版。
    [40]黎翔凤校注、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41]李亚农:《欣然斋史论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42]李宗侗:《中国古代社会新研》,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43]雷于新、肖克之:《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中国传统农具》,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
    [44]闵宗殿等:《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说》,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
    [45]农业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农谚(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年版。
    [46]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47]金其铭:《农村聚落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48](德)卡尔·雅斯贝斯著、魏楚雄等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49]彭邦炯:《甲骨文农业资料考辨与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50]潘吉星:《天工开物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51]丘光明、邱隆等:《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
    [52]秦晖:《传统十轮——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3]齐思和:《中国史探研》,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4]裘锡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55]任继防:《释名汇校》,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
    [56]史其显主编:《内黄县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57]苏卫国:《秦汉乡亭制度研究——以乡亭格局的重释为中心》,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8](日)守屋美都雄著、钱杭等译:《中国古代的家族与国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59]石声汉:《氾胜之书今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60]田昌五、藏知非:《周秦社会结构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1]谭其骧《长水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2]童书业:《春秋史》,上海:开明书店1946年版。
    [63]万国鼎:《氾胜之书辑释》,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
    [64]王爱清:《秦汉乡里控制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5]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66]王思明、陈少华主编:《万国鼎文集》,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67]王文楷主编:《河南地理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8]王星光:《中国科技史求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9]王毓瑚:《王毓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版。
    [70]王彦辉:《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与汉代社会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71]温少峰、袁庭栋:《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版。
    [72](日)西嵨定生著、冯佐哲等译:《中国经济史研究》,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年版。
    [73](日)西嵨定生著、武尚清译:《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74]夏纬瑛:《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校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56年版。
    [75]徐元诰:《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76]许倬云:《求古编》,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版。
    [77]许倬云:《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及特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8]萧正洪:《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79]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80]余嘉锡:《汉魏两晋南北朝史丛考》,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版。
    [81]杨宽:《商鞅变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82]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
    [83]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4]杨树达:《词诠》,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85]杨生民:《汉代社会性质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版。
    [86]杨振红:《出土简牍与秦汉社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7]于琨奇:《秦汉小农与小农经济》,合肥:黄山书社1991年版。
    [88]于振波:《简牍与秦汉社会》,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89]袁祖亮:《中国人口通史·秦西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90]周长山:《汉代城市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1]周昕:《中国农具发展史》,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92]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3]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94]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95]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增订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96]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97]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98]朱绍侯:《朱绍侯文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9]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版。
    [100]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气候》,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01]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总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102]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著:《中国农学史(初稿)》,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103]中国农业博物馆:《汉代农业画像砖石》,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版。
    [104]张波、樊志民:《中国农业通史·战国秦汉卷》,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
    [105]张传玺:《秦汉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06]张金光:《秦制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07]张继海:《汉代城市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08]张荣芳:《秦汉史论集(外三篇)》,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09]张政娘:《张政娘文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110]张宗祥校注、郑绍昌标点:《论衡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111]赵志军:《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卜风贤:《重评西汉时期代田区田的用地技术》,《中国农史》2010年第4期。
    [2]卜宪群:《春秋战国乡里社会的变化与国家基层权力的建立》,《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3]卜宪群:《简帛与秦汉地方行政制度史研究》,《国学学刊》2010年第4期。
    [4]白岩:《三杨庄汉代聚落的废弃与东汉黄河改道》,载《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5]白云翔:《秦汉时期聚落的考古发现及初步认识》,载《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6]白云翔:《在“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的总结讲话》,载《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7]陈剑:《先秦时期县制的起源与转变》,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8]陈絮:《周代农村基层聚落初探——以西周金文资料为中心的考察》,载朱凤瀚主编:《新出金文与西周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9]陈文华:《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讲话(一)》,《农业考古》1981年第1期。
    [10]陈文华:《从出土文物看汉代农业生产技术》,《文物》1985年第8期。
    [11]陈英杰:《金文中“君”字之意义及其相关问题探析》,《中国文字》新33期,台北:艺文印书馆2007年12月版。
    [12]曹旅宁:《张家山汉律名田宅的性质及实施问题》,载《张家山汉律研究》,北京:中 华书局2005年版。
    [13]程有为:《内黄三杨庄水灾遗址与西汉黄河水患》,《中州学刊》2008年第4期。
    [14]程有为:《内黄三杨庄汉代庭院遗址与汉代聚落样式探讨》,载《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15](日)宫川尚志:《六朝时代的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四卷《六朝隋唐》,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16]高敏:《论汉代假民公田制的两种类型》,《求索》1985年第1期。
    [17]高敏:《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看西汉前期的土地政策——读<张家山汉墓竹简>札记之三》,《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3期。
    [18]高敏:《<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中诸律的制作年代试探》,《史学月刊》2003年第9期。
    [19]高敏:《从<二年律令>看西汉前期的赐爵制度》,《文物》2002年第9期。
    [20]高敏:《秦汉赋税制度考释》,载《秦汉史论文集》,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21]耿庆刚:《汉代院落结构、布局试析》,《文博》2012年第2期。
    [22](日)宫崎市定:《关于中国聚落形体的变迁》,载《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三卷《上古秦汉》,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23]黄富成:《两汉铁官“大器”问题探讨》,《中原文物》2010年第6期。
    [24]韩国磐:《试论春秋战国时土地制度的变化》,《厦门大学学报》1959年第2期。
    [25]黄今言:《从张家山汉简看汉初的赋税征课制度》,《史学集刊》2007年第2期。
    [26]黄今言:《汉代田税征课中若干问题的考察》,《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2期。
    [27]韩同超:《汉代华北的耕作与环境:关于三杨庄遗址内农田垄作的探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第1期。
    [28]侯旭东:《汉魏六朝的自然聚落——兼论‘邨’‘村’关系与‘村’的通称化》,载《中国史新论·基层社会分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9年版。
    [29]侯旭东:《渔采狩猎与秦汉北方民众生计——兼论以农立国传统的形成与农民的普遍化》,《历史研究》2010年第5期。
    [30]黄展岳:《近年出土的战国两汉铁器》,《考古学报》1957年第3期。
    [31]荆峰、惠富平:《汉代黄河流域麦作发展的环境因素与技术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4辑。
    [32]金立:《凤凰山八号汉墓竹简试释》,《文物》1976年第6期。
    [33]贾丽英:《汉代“名田宅制”与“田宅逾制”论说》,《史学月刊》2007年第1期。
    [34]柳春藩:《秦汉的赋税徭役制度》,《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1期。
    [35]柳春藩:《论汉代“公田”的“假税”》,《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2期。
    [36]李发林:《古代旋转磨试探》,《农业考古》1986年第2期。
    [37]李根蟠:《战国秦汉小农家庭规模及其变化机制——围绕“五口之家”的讨论》,载张国刚主编:《家庭史研究的新视角》,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38]黎虎:《论“吏民”即“编户齐民”——原“吏民”之三》,《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第2期。
    [39]李恒全:《汉文帝未曾连续十余年不收田租再论》,《中国农史》2012年第2期。
    [40]刘海旺:《由三杨庄遗址的发现试谈汉代“田宅”空间分布关系》,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编:《西汉南越国考古与汉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41]刘海旺:《首次发现的汉代农业闾里遗址——中国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初识》,载《法国汉学》第11辑《考古发掘与历史复原》,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42]刘海旺:《由三杨庄遗址考古发现试谈汉代聚落》,载《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43]刘海旺、张履鹏:《国内首次发现汉代村落遗址简介》,《古今农业》2008年第3期。
    [44]刘海旺:《新发现的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遗址性质初探》,载卜宪群、杨振红主编:《简帛研究(2006)》,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5]罗开玉:《秦国“什伍”、“伍人”考——读云梦秦简札记》,《四川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
    [46]李零:《西周金文中的职官系统》,载《李零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7]李晓筠:《论秦汉时期乡村机构的设置——从简牍等考古材料说开去》,《鲁东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48]黎明钊:《里耶秦简:户籍档案的探讨》,《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2期。
    [49]刘庆柱:《秦汉考古学五十年》,《考古》1999年第9期。
    [50]刘庆柱:《汉代城市与聚落考古研究》,载《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51]刘瑞:《里耶古城北城壕出土户籍简牍的时代与性质》,《考古》2012年第9期。
    [52]刘兴林:《汉代铁犁安装和使用中的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4期。
    [53]刘兴林:《河南内黄三杨庄农田遗迹与两汉铁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54]刘兴林:《汉代农业聚落形态的考古学观察》,《东南文化》2011年第6期。
    [55]林兴龙:《论汉代的贫困救济——以假田和赐田为例》,《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5期。
    [56]罗镇岳:《也谈汉代田税征课中的若干问题——兼与黄今言先生商榷》,《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3期。
    [57]马新、齐涛:《汉唐村落形态略论》,《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2期。
    [58]彭雨新:《关于汉文帝免田租十三年的历史传说》,《江汉论坛》1983年第3期。
    [59](美国)齐德淳(Tristram R.Kidder)、李明霖:《三杨庄汉代遗址地学考古和古环境研究》,载《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60]秦晖:《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传统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1]齐思和:《商鞅变法考》,《燕京学报》1947年第33期。
    [62]裘锡圭:《关于商代的宗族组织与贵族和平民两个阶级的初步研究》,《文史》第十七辑。
    [63]孙家洲:《从内黄三杨庄聚落遗址看汉代农村民居形式的多样性》,《中国人民大学学 报》2011年第1期。
    [64]施伟青:《“文帝十余年不收田租辨”——兼与黄今言同志商榷》,《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第3期。
    [65]史晓雷:《我国至晚在金代初年已出现砘车》,《中国科技史杂志》2011年第3期。
    [66]谭其骧:《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图所说明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载《马王堆汉墓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67]仝晰纲:《秦汉乡官里吏考》,《山东师大学报》1995年第6期。
    [68]仝晰纲:《春秋战国时期乡村社区的变异及其社会职能》,《文史哲》1999年第4期。
    [69]王爱清:《秦汉里制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70]王芳:《汉代北方农耕地区普通民宅初探》,《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71]王国维讲授、刘盼遂记:《观堂学书记》,《国学论丛》1930年第2卷第2号。
    [72]王思治:《论汉代的“公田”及其性质》,《教学与研究》.1961年第2期。
    [73]王星光:《试论中国犁耕农业的形成》,《郑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74]王星光:《中国古代农具与土壤耕作技术的发展》,《郑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75]王星光:《中国耕犁研究》,载郑永福、张民服等主编《中国经济史研究文集》,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76]王毓瑚:《我国自古以来的重要农作物》,《农业考古》1982年第1期。
    [77]王彦辉:《从张家山汉简看西汉时期私奴婢的社会地位》,《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2期。
    [78]王彦辉:《论张家山汉简中的军功名田宅制度》,《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4期。
    [79]王彦辉:《论汉代的分户析产》,《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4期。
    [80]王彦辉:《<二年律令·户律>与高祖五年诏书的关系》,《湖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81]王彦辉、薛洪波等:《对<二年律令>有关土地、田赋、继承制度中几则释文的思考》,《东北师大学报》2008年第4期。
    [82]王子今:《内黄三杨庄遗址考古发现与秦汉乡村里居形式的考察》,载《汉代城市和聚落考古与汉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83]卫斯:《我国圆形石磨起源历史初探》,《中国农史》1987年第1期。
    [84]卫斯:《我国汉代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考证》,《中国农史》1988年第4期。
    [85]吴益中:《秦什伍连坐制度初探》,《北京师院学报》1988年第2期。
    [86]辛田:《春秋战国社会转型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87]徐卫民:《秦内史置县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1辑。
    [88]徐喜辰:《论国野、乡里与郡县的出现》,《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底3期。
    [89]邢义田:《从出土资料看秦汉聚落形态和乡里行政》,载《中国史新论·基层社会分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9年版。
    [90]许倬云:《汉代家庭的大小》,载氏著《求古编》,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版。
    [91]阎步克:《论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的“宦皇帝”》,《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92]杨剑虹:《从简犊看秦汉时期的乡与里组织》,《陕西历史博物惯馆刊》第3辑。
    [93]杨静婉:《关于汉代“假民公田”与“赋民公田”的几个问题——与高敏先生商榷》,《湘潭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94]杨师群:《张家山汉简所反映的汉初土地制度》,载张伯元主编:《法律文献整理与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5]杨振红:《两汉时期铁犁和牛耕的推广》,《农业考古》1988年第1期。
    [96]杨振红:《秦汉“名田宅制”说——从张家山汉简看战国秦汉的土地制度》,《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97]虞云国:《春秋县制新探》,《晋阳学刊》1986年第6期。
    [98]袁延胜:《三杨庄聚落遗址与汉代户籍问题》,《中原文物》2012年第3期。
    [99]余英时:《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载《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00]于振波:《张家山汉简中的名田制及其在汉代的实施情况》,《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
    [101]于振波:《张家山汉简中的卿》,《文物》2004年第8期。
    [102]于振波:《汉代的户赋和刍稿税》,载《简牍与秦汉社会》,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03](韩)尹在硕:《睡虎地秦简日书所见室的结构与战国末期秦的家族类型》,《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3期。
    [104]张春树:《汉代边地上乡和里的结构——居延汉简集论之二》,原载《大陆杂志》第三三卷第三期;收入《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三辑第二册《秦汉中古史研究论集》,台北:大陆杂志社1970年版。
    [105]张传玺:《两汉大铁犁研究》,《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106]张凤:《秦汉时期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聚落的比较研究》,《考古》2011年第1期。
    [107]张鹤泉:《<二年律令>所见二十等爵对西汉初年国家统治秩序的影响》,《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08]张金光:《秦乡官制度及乡、亭、里关系》,《历史研究》1997年第6期。
    [109]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历史研究》1988年第6期。
    [110]张金光:《普遍授田制的终结与私有地权的形成——张家山汉简与秦简比较研究之一》,《历史研究》2007年第5期。
    [111]张景贤:《汉文帝十二年不收田租说质疑》,《历史教学》1996年10期。
    [112]张荣芳:《论两汉的“公田”》,《中山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113]张荣强:《湖南里耶所出“秦代迁陵县南阳里户版”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114]张政娘:《古代中国的十进制氏族组织》,《历史教学》1951年第3、4、6期。
    [115]张振新:《汉代的牛耕》,《文物》1977年第8期。
    [116]周长山:《汉代的里》,《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117]周振鹤:《县制起源三阶段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3辑。
    [118]朱凤瀚:《先秦时代的“里”——关于先秦地域组织之发展》,载唐嘉弘主编:《先秦史研究》,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
    [119]朱桂昌:《关于帛书<驻军图>的几个问题》,《考古》1979年第6期。
    [120]朱红林:《从张家山汉律看汉初国家授田制度的几个特点》,《江汉考古》2004年第3期。
    [121]朱绍侯:《两汉的假田制与假税制》,《学术研究辑刊》1979年第1期。
    [122]朱绍侯:《吕后二年赐田宅制度试探——<二年律令>与军功爵制研究之二》,《史学月刊》2002年第12期。
    [123]朱绍侯:《西汉初年军功爵制的等级划分》,《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124]朱绍侯:《论汉代的名田(受田)制及其破坏》,《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25]祝瑞开:《汉代的公田与假税》,《西北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
    [126](日)增渊龙夫:《说春秋时代的县》,载《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三卷《上古秦汉》,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127]臧知非:《先秦什伍乡里制度试探》,《人文杂志》1994年第1期。
    [128]臧知非:《西汉授田制度与田税征收方式新论——张家山汉简的初步研究》,《江海学刊》2003年第3期。
    [129]臧知非:《汉文帝十三年免除田税新证——兼论汉文帝经济政策》,《中国农史》2011年第2期。
    [1]Cho-yun Hsu, 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an Analysis of Social Mobility,722-222 B.C. 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2]Karl Jaspers, 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3.
    [1]郭承德:《磴口县发现大型汉代村落遗址》,《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10月27日,第8版。
    [2]王长河、郭光敬:《史营村惊现战国至汉代古村落遗址》,《平顶山日报》,2010年8月24日,第3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