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与主体间性之间的关系,站在主体间性的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借鉴主体间性理论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两者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主体间性的深层互动,并结合高校特点和实际情况,探索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的实践路径。
     本文的研究具有双重内涵,其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认识论”问题的研究,即从什么角度对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做出探索和回答?并力争从主体间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性、统一性,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及其辩证统一出发,来研究“是什么”、“为什么”,以及“何以可能”等问题,以揭示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路向。其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论”问题的研究,即面向新的社会背景和条件,在主体间性的观照下,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怎样设计,或者说应当怎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受教育者的交往和交往品质、政治觉悟和法律意识、道德水平和人格境界向更高层次跃进?
This article concentrates on the relationship rel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inter subjectivity, whic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seen from the view of the inter subjectivity, referring to the practice of inter subjectivity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aching to the combination of two-the deep interaction betwe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nter subjectivity. Beside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ractice of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 subjectiv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This research has double meanings. The one is for study on "epistemology" which is based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aning from which way we are able to explore and answer this kin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n order to reveal the theory value and the practical direction of inter subjectiv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is to do a research on the issues such as what it is, the cause and the possibility of success, from the association and unity to the inter subjectiv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er regulations and its dialectical u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other is about the study "ontology", thus how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designed basing new social backgrounds and conditions, contemplating of inter subjectivity, or how to populariz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make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educated and its quality,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legal consciousness, morality and personality leap to a higher level.
引文
① 戚万学,唐汉卫.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58
    ① 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思想的构建[J].教育研究.1994,(10):3
    ② 一般认为,当前得到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普遍认可的理念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化理念、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或称回归生活世界)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终身化理念等等。(参见戚万学,唐汉卫.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58;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① 戚万学.活动道德教育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83
    ①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
    ② 杨芳.论主体间性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湖北社会科学,2008,(2):23
    ③ 王忠桥,张宏.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超越[J].思想教育研究,2008,(6):7
    ① 衣俊卿.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J].哲学研究,1992(10):15
    ① 杨春时.从实践美学的主体性到后实践美学的主体间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2
    ② 李咏吟.审美活动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1
    ③ 北京师大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课题组.教育研究的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2,3(22):
    ① 张传萍.师生教学关系的走向从主客体到主体间性交往[J].襄樊学院学报,2001(6):68
    ② 陈丹雄.陈海红.我国近十年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7):173
    ①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59
    ② 宋义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问题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7(1):23
    ③ 陈丹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思考[J].高度农业教育,2008(12):56
    ④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60
    ① 冯建军.以主体间性重构教育过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1
    ②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77
    ③ 闫艳.马克思交往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求实,2006(4):45
    ④ 蔡丽华,黄永久.浅析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实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1):18
    ⑤ 梁德友.近年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兰州学刊,2008(4):27
    ①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5(2):32
    ① 利科.解释的冲突:论解释学M].Paris:Seuil,1969:218
    ①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1
    ②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80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41
    ④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4
    ⑤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
    ⑥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2
    ⑤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
    ⑥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
    ⑦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
    ⑧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5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8-119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8-119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0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
    ⑤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33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① [美]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M].万俊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
    ② [美]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M].万俊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② 《法]霍尔巴赫.健全的思想—或和超自然观念对立的自然观念[M].王萌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76-77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8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56
    ① 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34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13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74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
    ⑤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96
    ⑥ 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03-113
    在关于人的主体性的具体规定性问题上:韩庆祥.哲学的现代形态—人学[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251-253页或:韩庆祥,邹诗鹏.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265-267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② 对此,可参阅郭湛由马克思的关于人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形态或阶段的理论出发而作的相关分析参阅: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3-5
    ① 薛克诚,洪松涛,吴定求.人的哲学—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新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59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120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②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93
    ① [美] B.J.沃兹沃思·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3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6
    ① 徐涛.我国近五年来主体间性教育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06,4:113
    ①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347
    ②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146-152
    ① 尾关周二.共生的理想:现代交往与共生、共同的思想[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120
    ② 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23
    ① 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8
    ②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36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40
    ③[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
    ①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
    ② 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25
    ③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45-252
    ① 李其龙.德国教育学流派[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123
    ②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71-274
    ①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2
    ②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74
    ① [美]Ludwig Wittgenstein. PhilosophlcalInvest igations[M]. translated by G. E. M. Anscombe, U. S.: The Macmillan Company,1964:35
    ①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
    ② [德]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纲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57
    ① 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9-41
    ② 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9-41
    ③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6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4
    ⑤ 尚仁.社会历史哲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244
    ①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25
    ②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28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5
    ① 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
    ① [美]A.J.赫舍尔.人是谁[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38
    ② 张登巧,赵润林.交往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哲学[J].社会科学,2001,3:15
    ① 李荣海,刘继孟.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主体性”[J].江苏社会科学,2000,1:43
    ② 杨国荣.主体间关系论纲[J].学术月刊,1995,11:36
    ③ 滕守尧.文化的边缘[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177
    ①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54
    ② [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23
    ③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50
    ④ [奥地利]马丁·布贝尔.品格教育[A].见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编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307
    ⑤ 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生活的共同体有两类,一类是“所有的普遍的共同体”即那些通过一种外在的共同纽带把人们连接到一起的共同体,一类是“生存共同体”即以每一个成员的本源性情感为纽带并可以保证每一个人自我实现的共同体。
    ① 杜草币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M].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363
    ① 陈友松主编:《当代西方教育哲学》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8页。
    ② 戚万学:《活动道德教育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0页。
    ③ 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教育研究》2000年第7期。
    ① 阎献晨.世纪之交哲学发展的主张—对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研究概述[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1999,2:30
    ① 鲁洁.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J].教育研究,1999,11:35
    ① [德]伽达默尔.赞美上帝[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149-150
    ①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3
    ②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12
    ① [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205
    ① 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3:46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30
    ③ 任平.交往实践的哲学—全球化语境中的哲学视域[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135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798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7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20
    ⑤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3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2-103
    ①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43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96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93
    ④ [俄]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44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3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697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4
    ④ 任平.交往实践与主体际[M].江苏: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153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4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2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4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9-110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② 丁立群.哲学·实践与终极关怀[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293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5
    ⑤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0
    ⑥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0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5-129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8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7-108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2
    ⑤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2-363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6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75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7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
    ⑤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
    ⑥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6
    ⑦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5
    ⑧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8
    ① [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3
    ① [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2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198
    ① [美]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49
    ② [美]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28
    ③ [美]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26-27
    ① 丙必峰.人类社会和人际传播—试论米德和库利对传播的贡献[EB/OL].:传媒学术网
    ② [美]G.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美]CW.莫里斯·米德著作集第1卷[M].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34:78
    ① [前苏联]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余震球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32-408
    ① [日]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5
    ② [日]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7
    ③ [美]莱斯大利·P.斯特弗等.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12
    ① R. H.H, ersh德育模式[M].中国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84
    ① [美]J.杜威.新旧个人主义[M].孙有中等译.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78-79
    ② [美]J.杜威.新旧个人主义[M].孙有中等译.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81
    ③ [日]尾关周二.共生的理想:现代交往与共生、共同思想[M].卞崇道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① 杨大春.超越现象学—列维纳斯与他人问题[J].哲学研究,2001:59
    ② 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J].教育研究,2000,7:32
    ③ [美]加登纳.智能的结构[M].兰金仁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284
    ④ [美]加登纳.智能的结构[M].兰金仁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294
    ① [美]加登纳.智能的结构[M].兰金仁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295-296
    ① [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M].张百春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77
    ② 论语·微子[M].
    ③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哲学第2卷[M].56见:汉斯·萨尼尔.雅斯贝尔斯[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160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18
    ② 滕守尧.文化的边缘[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177
    ① 滕守尧.文化的边缘[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177
    ② [英]里克曼(H. P. Rickman)狄尔泰[M].殷晓蓉,吴晓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213
    ① 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1,3:35
    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4
    ③ 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84
    ④ 陈华兴.教化和教化哲学[J].复旦学报,1994,6:32
    ① [巴]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1
    ① 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3:18
    ②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
    ③ Encyclopaedia of Valuo And Moral Education, published by Mrs. RanlKapoor,1998:195.
    ③ 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解读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151
    ④ [加]克里夫·贝克.学会过美好生活—人的价值世界.詹万生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232
    ⑤ 滕守尧.文化的边缘[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177
    ① [英]里克曼(H. P. Rickman)狄尔泰[M].殷晓蓉,吴晓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28
    ②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314
    ③ 高宣扬.解释学简论[M].中国台湾: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88:134
    ①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251
    ② [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M].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179
    ③ [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M].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179
    ④ [美]埃·弗罗姆.弗罗姆文集[M].冯川等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1:385
    ①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78
    ②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295
    ① 郭本禹.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92-94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2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40
    ① 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J].教学与研究,2002,12:27
    ② 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360
    ③ 闫艳.论交往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及意义[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9:38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3
    ① 徐碧辉.美德:—种生命和情感的教育[J].哲学研究,1996,6:29
    ② 余灵灵.哈贝马斯传[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180
    ① 高瑛.论主体间性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安徽:安徽大学,2010:
    ①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0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5
    ① 鲁洁.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J].教育研究,1999,11:32
    ①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7
    ② 任平.交往实践与主体际[M].江苏: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185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5
    ② 冯建军.论交往的教育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0,2:21
    ③ 陈佑清.试析交往的发展效应[J].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2:34
    ④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6
    ① 夏正江.对话人生与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4:36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7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809
    ① 扈中平.教育目的中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对立与历史统一[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2:17
    ② 门里牟.人是道德教育的终极目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26
    ③ 金生鈜.人是道德教化的终极目的——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11:35
    ① 张楚廷.大学学术权力[J].南开教育论丛,1993,3:53
    ② “交往品质”在这里是个泛指,是包含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在内的有益于个体良好交往和幸福生活的所有品质的总称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交往品质,笔者并不对它的具体内容进行罗列,也认为并没有这个必要,只要符合这个标准,便可称之为交往品质。
    ③ [美]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M].万俊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62-63
    ① 摘自:《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
    ②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5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87
    ① 韩庆祥.解读“以人为本”[N].光明日报,2004,4(27):2
    ①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5
    ① 艾四林.哈贝马斯论“生活世界”[J].求实学刊,1999,5:31
    ② 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浙江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3:149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11
    ① [前苏联]列·符·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8-9
    ① [德]E.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M].关子尹译.中国台湾: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78-84
    ① 李其龙.德国教学论流派[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122
    ② 金炳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429
    ③ 胡锦涛在韩国国会的演讲[EB/OL]新华网,2005-11-17
    ① 马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① 转引自王明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场域的价值重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② 范晓:《语言、言语和话语》,《汉语学习》1994年第2期
    ① 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① 言实:《德育:首要地位落实了吗?》,《内蒙古教育》2001年第5期,第13-14页。
    ② 郭劲松:《交往理性与德育理念的重建》,《德育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第74-78页
    ①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洪佩郁、蔺青译,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② 郭毅然:《交往理性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更新》,《理论与改革》2007年第1期,第142-145页。
    ①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9页
    ② 威廉姆·奥斯维特:《哈贝马斯》,沈亚生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6页。
    ③ 同上。
    ④ 威廉姆·奥斯维特:《哈贝马斯》,沈亚生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6-47页
    ⑤ 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解读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2页
    ① 哈贝马斯:《道德意识和交往行动》,转引自薛华著:《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4页。
    ② 部分内容参见李轶芳:《交往教学理论探讨——从本体论视界出发》,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141-143页。
    ③ 章国锋:《哈贝马斯访谈录》,《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
    ① 孙燕:《做一个倾听者》,《教书育人》2003年2期。
    ① 克罗韦尔(S. Crowell)《思维的新方式:未来的挑战》,瞿葆奎主编、施良方等选编:《教育学文集·国际教育展望》,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30页。
    ②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正文第1页
    ① 《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44页
    ② 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6-337页
    ③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① 蔡春、息中平:《从“独白”到“对话”—论教育交往中的对话》,《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
    ① 童庆炳:《现代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54页。
    ② 石欧、侯静敏:《在过程中体验——从新课程改革关注情感体验价值谈起》,《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8期。
    ① 刘慧、朱小蔓:《生命叙事与生命道德教育资源的开发》 ,《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第8期
    ② Linda Lambert等:《教育领导—建构论的观点》,叶淑仪译,(台北)桂冠图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3页
    ③ Linda Lambert等;《教育领导—建构论的观点》,叶淑仪译,(台北)桂冠图有限公司2000年版, 第173页
    ①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郭进隆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3页。
    ① 赵希英等:《团队学习中进行深度汇谈的方法与工具》, http://caap.cn/blogs/yu/archive.aspx
    ① 邓光平、张学斌:《论师生交往与人的发展》,《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8期。
    ① 埃·弗罗姆:《弗罗姆文集》,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35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5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2、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邓小平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4.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8-26
    8.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6-29
    9.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0.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15
    12.张天宝.走向交往实践的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3.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4.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5.魏贤超.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M].浙江: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16.王武召.社会交往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7.王川.西方教育经典学说:从苏格拉底到蒙台梭利[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18.刘智峰.道德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9.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20.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1.金生兹.德性与教化[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22.魏贤超.现代德育原理[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
    23.瞿葆奎.教育学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4.李其龙.德国教学论流派[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5.樊浩.中国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26.孟宪承选编.中国古代教育文选(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7.戚万学.活动道德教育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28.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9.厉以贤.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0.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1.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32.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3.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4.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5.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36.夏正江.教育理论哲学基础的反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7.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8.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走向类主体的教育[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9.叶澜.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0.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41.陈根法.德性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2.邹进.现代法国文化教育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43.王鹏令.论中介[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44.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45.任平.广义认识论原理[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46.任平.交往实践与主体际[M].江苏: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
    47.朱小蔓.德育论丛[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8.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49.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1卷)[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50.彭未名.交往德育论[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51.程建平,谢延平等.主体性人格培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2.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3.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4.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5.龚群.道德乌托邦的重构:哈贝马斯交往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6.王坤庆.精神与教育:一种教育哲学视角的当代教育反思与建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7.范树成.德育过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8.毕红梅.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9.杨超.现代德育人本论[M].广东:广州人民出版社,2005.
    60.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61.高德胜.知吐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2.钟启泉编译.现代教学论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63.张开盛.开放人格-巴赫金[M].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
    64.詹万生.整体建构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5.龙柏林.个人交往主体性研究[M].广东:广州人民出版社,2005.
    66.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67.李文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8.王川.西方教育经典学说:从苏格拉底到蒙台梭利[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69.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70.袁本新,王丽荣等.人本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1.武天林.马克思主义人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72.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73.曾盛聪.伦理变迁与道德教育[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74.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
    75.姚新中.道德活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76.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论[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77.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德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78.麦克莱伦.教育哲学[M].宋少云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79.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80.褚洪启.杜威教育思想引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81.王平.生的抉择一克尔凯郭尔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2.项贤明.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M].陕西:陕西教育出版社,2000.
    83.高国希.道德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84.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85.班华.现代德育论[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86.滕守尧.文化的边缘[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
    87.肖前等主编.实践唯物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88.韩庆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发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89.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90.陆剑杰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多学科透视[M].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91.郑永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92.郑永廷主编.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93.邱伟光,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94.聂月岩等.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0.
    95.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96.王瑞荪主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7.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98.陈立思主编:《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9.工秀阁.新世纪初思想政治著作研究[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2.
    100.罗国杰主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01.张耀灿,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102.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03.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4.石书臣.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105.许启贤主编.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06.靳诺,郑永廷,张澎军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7.杨超.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人本论[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108.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09.罗洪铁等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10.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111.韦吉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11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3.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4.张彦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115.万光侠等.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6.毕红梅.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17.郑永廷等.主导德育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18.袁本新等.人本德育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与人才资源开发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19.刘卓红等.开放德育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继承借鉴与批判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20.弗莱雷.被压迫者的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21.[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22.[美]小威廉姆斯·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23.[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M].洪佩郁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124.[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2卷)[M].洪佩郁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125.[德]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纲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126.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127.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余震球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28.[日]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29.[日]横山宁夫.社会学概论[M].毛良鸿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130.[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131.[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32.[美]约翰·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麟,王承绪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社,1981.
    133.[德]克劳斯·德纳.享用道德-对价值的自然渴望[M].朱小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134.[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震等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01.
    135.[美]拉瑞·纳希.道德领域中的教育[M].刘春琼,解光夫译.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36.[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137.[前苏联]彼得罗夫斯基.普通心理学[M].龚浩然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38.[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1984.
    139.[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140.[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141.[美]约翰·杜威.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M].孙有中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142.[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143.[加]克里夫·贝克.学会过美好生活---人的价值世界[M].詹万生等译.北京:中央编泽出版社,1997.
    144.[美]威廉·K.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M].黄伟合等译.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145.[前苏联]阿·尼·列昂捷夫.活动·意识·个性[M].李沂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146.[美]埃里希·弗罗姆.占有还是生存---一个新社会的精神基础[M].关山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147.[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郭洋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48.[德]0.F.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李其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49.[美]莱斯大利·P.斯特弗等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50.[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151.[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52.[英]洛克.人类理解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53.[苏格兰]休漠.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54.[德]路德维希·费尔巴.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化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
    155.[美]加涅等.教学设计原理[M].陈正昌等译.中国台湾:五南出版公司,1996.
    156.[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57.[德]习路德维希·费尔巴.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化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
    158.[德]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159.[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160.甘剑梅.德育现代性的哲学论辩---兼论中国德育的现代性问题[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04.
    161.李轶芳.交往教学理论探讨---从本体论视界出发[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4.
    162.闫艳.交往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
    163.康伟.师生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7.
    164.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165.吴琼.“文本”到“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7.
    166.谭自慧.试论高校交往德育模式的实现机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167.韩红.交往的合理化与现代性的重建---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深层解读[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04.
    168.张增田.对话教学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
    169.何欢.互动德育模式研究[D].湖北:武汉大学,2005.
    170.鲍聪.共生性师生关系---对师生关系的一种阐释[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04.
    171.任平.交往实践观研究:对话历程与未来走向[J].求是学刊,2000(5).
    172.郑召利.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交往理论研究综述[J].哲学动态,1999(4)
    173.白玉国.胡塞尔“生活世界”内涵探析[J].江汉论坛,2005(7)
    174.郑召利.哈贝马斯和马克思交往范畴的意义域及相互关联[J].教学研究,2000(8).
    175.匡亚明.略论师生关系[J].红旗,1961(17).
    176.张焕庭.师生关系与提高教学质量[J].中学教师,1959(4)
    177.刘焕.漫谈师生关系[J].湖南教育,1959(8)
    178.石中英.试论现代教育的“深度”[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3)
    179.张启航.试论教与学的关系---再谈“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9(5).
    180.王冬桦.教学的双主体问题的探讨[J].教育研究,1990(8)
    181.胡淑珍.对教与学的关系及其研究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1990(2)
    182.邹进.主客体同一性与教育主体性的建立[J].教育研究,1988(2).
    183.胡克英.“人”在呼唤[J].教育研究,1989(3)
    184.朱佩荣编译.季亚琴科论教学的本质(上、下)[J].外国教育资料,1993(5)(6).
    185.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与学生的生活世界[J].现代教育论丛,1999(1)
    186.夏正江.对话与人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4)
    187.张天宝.关于理解与教育的理论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5)
    188.裴新宁.“学习者共同体”的教学设计与研究[J].国际教育展望,2001(3)
    189.张天宝.交往实践观与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J].教育研究,2001(10)
    190.肖川.论教学与交往[J].教育研究,1999(2).
    191.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3)
    192.袁贵仁、韩震.论人性、人的本质和人的主体性的相互关系[J].求索,1988(4)
    193.丁立群.交往、实践与人的发展[J].哲学研究1992,(7)
    194.丁立群.生活世界:一个非经典认识论领域[J].天津社会科学,1997(4).
    195.鲁洁.关系中的人: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J].教育研究,2002(1)
    196.鲁洁.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一种人学探寻[J].教育研究,1998(9).
    197.黄启兵.教育理想:必要的乌托邦与危险的乌托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8)
    198.王紫馨.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师生身份确认与角色转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199.赵蒙成.建构主义教学的条件[J].高等教育研究,2002(3)
    200.李广平.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师教育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4(5)
    201.李红美.论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转变[J].继续教育研究,2004(4).
    202.丁大同.儒家道德中的交往理论[J].天津社会科学,1997(1)
    203.丁晓东.儒墨关于交往的道德思想研究[J].教育评论,2007(1)
    204.丁晓东.走向交往实践的道德教育[J].教育探索,2005(5)
    205.张捷.教学与交往之间---历史的看与现实的听[J].教育评论,2007(1)
    206.衣俊卿.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J].哲学研究,1992(10)
    207.彭未名.科技时代的自我物化与德育的理性转移[J].现代大学教育,2007(1)
    208.王萍霞.交往-架起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桥梁[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
    209.石美萍.从交往理论视阂看道德教育的有效性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
    210.杨建平.以人为本:高校德育的基石[J].煤炭高等教育,2004(2)
    211.刘轶芳.试论对话性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5)
    212.苏静.走向主体间性的道德教育[J].河南大学学报,2004(5)
    213.欧力同.交往理论的演变:从近代到当代[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4).
    214.高德胜.学校德育的范式转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2)
    215.文艺文.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J].道德与文明,2004(5)
    216.寇东亮.“德性伦理”研究评述[J].哲学动态,2003(8)
    217.张增田,靳玉乐,论对话教学的课堂实践形式[J].中国教育学刊,2004(8)
    218.刘惊铎.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J].教育研究,2003(2).
    219.鲁洁.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J].教育研究,1999(11)
    220.高青梅,周宁.高校德育课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4(8)
    221.印小青.论师生互动的发展价值和教育价值[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4).
    222.付宗国,张爱玲.米德的符号互动自我理论初探[J].山东师大学报,1995(2)
    223.刘芳.论主体间性教育中的师生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7(1).
    224.班建武.道德灌输的本体论意义及当代危机[J].思想教育研究,2006(9)
    225.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J].教育研究,2002(5)
    226.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J].高等教育研究,2001(6)
    227.高秉江.生活世界与生存主体[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228.刘慧.交往:师生关系的新概念---当代教育转型中师生关系的理论探讨[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4)
    229.张应强.教育过程的主客体及其关系新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1).
    230.陈卓.“生活世界”与现实生活:两种生活的抗拮---从现实生活中阻碍交往的诸多因素反思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J].云南电大学报,2008(1)
    231.陈秉公.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理论的再系统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9)
    232.陈秉公,刘英莲.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特殊“双主体结构”与教学规律[J].教学研究,1998(1).
    233.金生鈜.个人自主性与公民的德性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践,2001(1).
    234.毕红梅.生活世界:道德教育的生成之域[J].教育评论,2007(4).
    235.李基礼.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范畴再审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7)
    236.戴艳军等.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11(11)
    237.马勇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7)
    238.罗洪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必要性及二者的关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
    239.冯建军.以主体间性重构教育过程[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240.刘新跃等.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8)
    241.岳宗德.论自媒体环境下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3).
    242.吴静.交往行动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人民论坛,2014(2).
    243.骆郁廷.精神交往: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关系的本质[J].教学与研究,2014(1)
    244.丁科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新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4).
    245.王玉香.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辨析[J].理论学刊,2013(10)
    246.易鹏等.主体间性哲学视阈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J].求实,2013(7).
    247.覃小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生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5)
    248.宫丽艳.论主体间性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2(1)
    249.鲁俊海等.论主体间性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的发挥[J].湖南社会科学,2012(4).
    250.于欣.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研究述评[J].求实,2012(1)
    251.胡水.走向主体间性: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反思与重构[J].教学与管理,2011(30)
    252.林伯海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主体性的要素构成新探[J].思想教育研究,2011(2).
    253.吴满意等.论网络人际互动对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意义[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3).
    254. Jurgen Habermas, Comiunication and the Evolation of Society, tr. Thomas Mclarthy, Boston:BeaconPress,1979.
    255. Carl. Rogers, Freedom to Learn, Bell & Howell Company,1983.
    256. R-5Peters, The Philosopy of Educ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257. The Gregory, Resolving Conflict:Apractlcal Approach, Sydney University Press, 1991.
    258. R. Arnett, Dialogic Education:Conversation about Ideasand Between Persons, 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92.
    259.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Volumev. Oxford,1989.
    260. John. Elis, moral Education:Secular and Religious, Florida:Robert E. Krieger Publishing Company,1989(8).
    261. Encyclopaedia of Value And Moral Education, Published by Mrs. Rani Kapoor, 1998.
    262. Beck, C. A Model of Dialogue for Democratic Moral Education:Theory and Practice, Presented at Annual of the A. M. E, Athens, Georgia, November,199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