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有效的课堂交往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深入和视野的扩大,人们日益关注教学交往的研究,
    尤其是有效课堂交往,已成为当前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最具前沿性的理论问题之
    一。透过有效课堂交往,推动教学认识的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弘扬人的
    主体性、唤起人的主体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建立与完善的客观需求,是新世纪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是时代的要求。有效
    课堂交往研究对我国教学现实的变革和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
    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有鉴于此,本研究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吸收
    近年来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从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的角度,综合运用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以及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有
    效课堂交往的若干理论与现实问题做较为系统、深入的探究。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探讨并界定了有效课堂交往的概念;提出有效课堂交往,从本质
    上讲,是师生、生生之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其结果是交往主体在心
    理上和行为上的变化;指出有效课堂交往有互为主体性、能动性、多媒性、多元
    性和反馈性等特点;回答了有效课堂交往的作用问题;在探讨传统课堂交往所存
    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论证了变革传统课堂交往的必要性与现实性。
     第二部分: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维视角,综合透视有效课
    堂交往。在梳理了卡尔·亚斯贝斯的生存交往理论和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化理论
    之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理论,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
    理论对有效课堂交往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相对于有
    效课堂交往的显性社会功能而言,有效课堂交往的潜在社会功能本身具有非计划
    性、内隐性、深远性和两极性等独特的社会功能属性;学生个体从自然人到社会
    人绝非天然,有效课堂交往在其转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效课堂交往有
    助于作为集体的班级社会体系的形成;在实际调查与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学
    生对有效课堂交往对象的整体选择存在较为明显的年级和性别差异;有效课堂交
    往是学生认知结构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在规范学生认知结构发展的区域的同
    
    
    时,能够对学生认知结构发展产生目标导向作用,能够对学生认知结构发展的动
    力机制产生促进和制约作用;主体性教学理论在其哲学基础中引入有效课堂交往
    理论之后,虽然仍然存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主从地位差别及其相互转化,但学生的
    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前后一贯的、无逻辑矛盾的肯定和坚持:自在
    环境因素、自为环境因素和课堂交往信息因素是影响有效课堂交往的外部因素,
    心理因素是影响有效课堂交往的内部因素。
     第三部分:在对几种常见课堂交往模式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基础、构成要
    素及相互关系、运行机制及运行阶段等方面,对有效课堂交往模式进行了较深入
    系统的理论建构。此外,还提出课堂交往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其间
    存在着许多影响课堂交往的变量与因素,因此,它不会也不可能完全固定为某一
    种课堂交往模式。而且课堂教学中的任何一种课堂交往模式都有其自身的优点与
    缺陷,能够适应一切课堂教学情境的课堂交往模式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种课堂交
    往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适应范围与目标,它跟课堂教学的复杂性特点形成对应。一
    句话,不同的课堂教学目标需要由不同的课堂交往模式来达成。
     第四部分:本部分从课堂交往需要的满足策略、课堂交往的引导策略、课堂
    交往环境的优化策略和课堂交往行为的合作策略四个方面对有效课堂交往的策略
    问题进行了粗疏的探究。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课堂交往需要的满足远比纯粹的
    知识、技能的习得来得重要得多;科学合理地进行课堂交往引导是增强课堂交往
    有效性的一条实用操作对策;学生能否满足其智力和课堂交往需要,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教师和学生是否能共同创建健康的课堂交往环境;师生课堂人际合作能促
    进教师与学生群体和个体之间的有效课堂交往,生生课堂人际合作在生生课堂交
    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应通过科学合理的课堂交往引导满足学生的课
    堂交往需要,通过创建健康的课堂交往环境,通过师生、生生课堂人际合作来促
    进教师与学生之问、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往,使学生在有效课
    堂交往中得到全面发展。
There Is an Increasing,emphasis throughout the world of curriculum
    and didactics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studies about the comfnunlcatlon
    In the classroom because the studies of curriculum and didactics have been
    furthered and the eyeshot has beenbroadened.Among the studies about the
    communication In the classroom,the study of the efeectlve communication
    In the classroom Is an essential forward-position theoretical issue In
    modern curriculum and didactics.Making good use of the effective
    oommunlcatlon In the classroom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structional cognltlofl to facilitate the improvement of Instructional
    quality,todeve1opthehumansubJectlvltyandarousethehumansubJectlve
    consciousness,Is the objective demand of the modern socialist
    const厂Uctlon;us the objective demand of building and improving the
    economic systems ot the socialist market InChlna;Is the practical choice
    facing the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21”’Century.And further more,It
    Ineets the requirement ofour times supremely.The study olth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the classroom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T.actlcal slgnlllcance for the Innovation of the present Instructional
    situation and tor the development ot curriculum and didactics.Therefore
    adopting theMarxlsm doctrines as the basic methodologyandabsorbing the
    recent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philosophy,sociology,psychology,
    oducatlonal sciences and so off the purpose ot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make a systematic and thorough Investigation Into the key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s of th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the classroom with the
    help of Inspection method,diagnoses,literature analysis and theoretical
    
     /
    
    
    analysis.
     ”I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tour parts as follows:
     me门rstp;Jrt.The concept ot the eftectlve communication In the
    CldSSYOOffi IS dlSCLISS6d dHd dof1D6d.m6 ldtUfC Or th 6汀6Ct1V6
    collllllunlcatlon in the classroom,mhlch results In the psychothelcal and
    perrormance improvement of*theement communicating sub」ects,Is concerned and
    It suggests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teacher-student,studentstudent Is
    the nature of th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the classroom.Mutual
    subjectivity,Inltlatlve,relying on ablending olmedla types,polyphyly
    and feedback are five basic characteristics.The problem ot the functions
    about the effective conununlcatlon In the classroom Is settled.on the
    basis ofhavlng discussed theproblems about the traditional
    coounlcatlon In the classroom,the necessity and feasiblltw of
    Innovating the traditional conununlcatlon In the classroom are
    demonstrat叫.
     7he secondwrt.A comprehensive and Clairvoyant study of the
    e11oc tlve communication In the claSSroom Is made In aid of
    multi-visual-angles,Includl【ig philosophy,sociology,psychology and
    educational sciences.Tho theory of the effective conununlcatlon In the
    classt.oom used as one of the philosophic foundation of the subjective
    Instruction,the students’sub」ect positions are atllrmedand persisted
    con且ormab且y,uncontradlctorl卫y throughout the process of classroom
    Instruction although there are dlfterences In principal and subordinate
    positions and their. Intertranstorm.The ellectlve conununlcatlon In the
    classroom has its own potential social functions,such as non-pla几
    implicit,profound and dlpolar attributes.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that an Individual Student as a natural person changes Into
    a social person.foe eeeective communication In the classroom redounds
    to the tormatlon of class community system as a collective Based upon
    theresultolapr.actlcallnveetlgatlonandstatlstlcsana1ysls,ltcannot
    be denied th
引文
1. 靳玉乐: 《现代课程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 靳玉乐: 《潜在课程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 靳玉乐 田继万: 《教学改革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 靳玉乐: 《课程研究方法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 《教学认识论》,北京燕山出版社,1988年版。
    6.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理论教研室:《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年版。
    7. 毕继万: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
    8. 布卢姆: 《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9. 查尔斯·赫梅尔: 《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年版。
    10. 曹杰主编: 《青年交往心理学》,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1. 曹卫东:《Communication(交往)》,读书,1995年第2期。
    12. 陈桂生: 《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3. 陈嘉映: 《海德格尔哲学概念》,三联书店,1995年版。
    14. 陈奎熹: 《教育社会学研究》,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0年版。
    15. 程方平主编: 《课堂教学过程操作策略全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 版。
    16. (德)黑格尔: 《小逻辑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7. 丁证霖等编译: 《当代西方教学模式》,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8. 董耀鹏著: 《他的主体性初探》,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年版。
    19. 杜殿坤主编: 《原苏联教学论流派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0. 方展画: 《罗杰斯“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述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年版。
    21. 方展画: 《教育科学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2. 费·瓦·康斯坦丁诺夫主编: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原理》,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
    23. 丰子义等著: 《主体论--新时代体制呼唤的新人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24. 冯增俊: 《教育人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5. 胡学增等: 《现代教学论基础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6. 黄光雄主编: 《教学原理》,台湾师大书苑,1988年版。
    
    
    27. 甘永详: 《青年社会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8. 高青海: 《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9. 高文武: 《认识活动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0. 高蕴琦等编著: 《教育传播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31. 桂万宏、苏玉兰: 《教育社会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2. 耿二岭: 《体态语概说》,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33. 郭湛: 《人活动的效率》,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34. 哈拉共博斯: 《社会学基础--观点、方法、学说》,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35. 《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上、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36.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7. (捷)夸美纽斯著: 《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38. 《金山词霸2000》,金山公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39. 康纳尔: 《20世纪世界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40. L.比格著 张敷荣等译: 《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年版。
    41. 李秉德: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42. 李秉德: 《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3. 李德顺: 《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4. 李定开 熊明安 徐仲林编写:《简明中国教育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
    45. 李定仁主编: 《教学思想发展史略--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青海人民 出版社,1993年版。
    46. 李福海等著: 《主体论--作为主体的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7. 李光辉、张希希等: 《市场经济与青年学生心理培养》,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48. 李其龙编著: 《德国教学论流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49. 李维编著: 《课堂学习理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0. 李维等主编: 《心理学百科全书》(中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1. 李咏吟: 《教学原理》,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1986年版。
    52. (联邦德国)哈贝马斯著 张博树译:《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出版社,1989 年版。
    53. 林秉贤: 《社会心理学》,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
    54. 林生传: 《新教学理论与策略》,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印行,1992年版。
    55. 刘大椿: 《科学活动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6. 刘佛年主编: 《回顾与探索--论若干教育理论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7. 刘克兰: 《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58. 刘克兰: 《现代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20卷,第23卷,第42卷,第46卷[下],人民 出版社。
    60. 马克思恩格斯: 《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1.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单行本。
    62.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63. 《毛泽东选集》合订一卷本,人民出版社。
    64. (美)D.P.约翰逊:《社会学理论》,国际文化公司,1988年。
    65. (美)弗莱德·R·多尔迈著 万俊人等译: 《主体性的黄昏》,上海人民出 版社,1992年版。
    66. (美)林格伦著 章志光等译: 《课堂教育心理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
    67. (美)乔纳森H特纳著范伟达主译: 《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天津人民出 版社,1988年版。
    68. 梅里尔·唐尼等著 王箭等译: 《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引论》,江西教育 出版社,1989年版。
    69.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70. 庞学光: 《唯理性教育及其超越》,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71. 庞学光: 《完整性教育的探索》,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72. 裴时英编著: 《教育社会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73. 裴娣娜等著: 《发展性教学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4. 瞿葆奎: 《教育学文集·教学》(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75. 瞿葆奎: 《教育学文集·教育与人的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76. 瞿葆奎: 《教育学文集·教育与社会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77. 瞿葆奎: 《教育学文集·课外校外活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78. 任平: 《广义认识论原理》,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9. (瑞士)皮亚杰 王宪钿等译:《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80. (瑞士)皮亚杰: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81. (日)大河内一男等著 曲程等译:《教育学的理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年版。
    82. (日)古田和孝 编:《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83. (同)横山宁夫毛良鸿等译: 《社会学概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84. (日)片冈德雄 贺晓星译: 《班级社会学》,北京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85. (日)佐藤正夫著 钟启泉译:《教学论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86. 桑新民: 《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87. 单少杰: 《主客体理论批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88. 邵瑞珍主编: 《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89. 沈德立等主编: 《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90. 施良方、崔允漷: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1. 宋林飞: 《现代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2. 宋宁娜: 《活动教学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93. (苏)达尼洛夫等: 《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
    94. (苏)列昂节夫: 《活动 意识 个性》,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95. (苏)斯卡特金主编 赵维贤等译: 《中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年版。
    96. (苏)赞科夫: 《教学与发展》,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97. 田本娜主编: 《外国教学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98. 唐文中: 《教学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99. W.F.康纳尔著 孟湘砥等主译: 《二十世纪世界教育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年版。
    100. 万云英等: 《当代国外教学流派》,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01. 王策三: 《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102. 王锐生等著: 《社会哲学导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03. 王永昌: 《实践活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4. 乌尔苏勒主编 吴元梁等译: 《控制论和辩证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版。
    105. 吴杰: 《教学论--教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06. 吴文侃主编: 《当代国外教学论流派》,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07. 吴文侃: 《比较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08. 吴晓明著: 《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09. 吴也显: 《教学论新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10. 奚从清 沈赓方 主编: 《社会学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11. 夏禹龙主编: 《社会科学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12. 《新英汉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
    113. 熊明安主编: 《中国教学思想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14. 修毅: 《人的活动哲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
    115. 徐继存: 《教学理论反思与建设》,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16. 徐正言等编著:《环境与教学》,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17. 《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8. 颜庆祥 汤维玲译: 《有效的教学》,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印行,1991年版。
    119. 杨心德编著: 《中学课堂教学管理心理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20. 袁贵仁著: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21. 叶栋梁: 《班级教学的团体过程》,台湾正中书局印行,1976年版。
    122. 叶澜: 《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
    123. 叶澜: 《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24. 叶澜主编: 《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25. 阴国恩等编著: 《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26. 臧乐源等主编: 《人际关系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27. 詹栋梁: 《教育人类学理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9年版。
    128. 张大均: 《教学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9. 张大均: 《教学心理学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0. 张铁明: 《教学信息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31. 张渭城主编: 《世界教育思想发展探略》,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32. 张武升: 《教学论问题争鸣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33. 张武升: 《当代中国教学风格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34. 张智学 徐继存 潘洪建 张希希等: 《课堂教学原理与策略》,宁夏人民 出版社,1996年版。
    135. 郑永廷主编: 《人际关系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
    136.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1994年版。
    137. 钟启泉编译: 《现代教学论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38. 钟启泉 黄志成主编: 《美国教学论流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版。
    139. 周文彰:《狡黠的心灵--主体认识图式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年版。
    1. 靳玉乐: 《课程论学科发展的方向》, 《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第1期。
    2. 鲍泓: 《课堂教学“沟通”刍议》,《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 第2期。
    3. 鲍兆宁: 《论学为主体》,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5年第6期。
    4. 蔡淑兰:《论教学策略研究的现状与意义》,《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4期。
    
    
    5. 曹光灿: 《关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思考》, 《课程·教材·教 法》1990年第9期。
    6. 曹卫东: 《“Communication(交往)”》, 《读书》1995年第2期。
    7. 陈金清: 《论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 《江汉论坛(武汉)》1992年第9期。
    8. 陈枚: 《试论师生交往的社会心理结构》, 《心理学报》1986年第3期。
    9. 陈琦: 《认知结构理论与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年第 1期。
    10. 陈旭远: 《关于交往与教学交往的哲学认识》,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 版)》1998年第5期。
    11. 陈佑清: 《教学效率刍议》, 《现代中小学教育》1996年第1期。
    12. 陈泽河 戚万学: 《试论活动的道德教育意义》, 《中国教育学刊》1995年 第3期。
    13. 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委员会: 《发展劳动教育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中国 教育学刊》1999年第2期。
    14. 程晋宽编译: 《激起课堂讨论活力的策略》, 《外国中小学教育》1996年第5 期。
    15. 程红 张天宝: 《论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 《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 第5期。
    16. 程晓樵 吴康宁 吴永军: 《课堂教学中的社会互动》, 《教育评论》1994 年第2期。
    17. 丁立群: 《交往、实践与人的全面发展》, 《哲学研究》1992年第7期。
    18. 段作章: 《若干教学理论问题的再认识》,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1990年第4期。
    19. 范进: 《现代西方交往概念研究》, 《哲学动态》1992年第6期。
    20. 范蔚: 《论教学交往活动》,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7期。
    21. 冯建军: 《语言与教育交往》, 《现代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
    22. 顾明远: 《论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4期。
    23. 郭元祥: 《论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实质》,《江苏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
    24. 韩燕 郑支农:《略论交往与人的主体性》,《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 1997年第3期。
    25. 郝宁湘: 《试论理性认识的不完备性和局限性》, 《青海社会科学》1992年 第3期。
    26. 贺师礼等: 《“教学共振”的探索》, 《课程·教材·教法》1991年第8期。
    27. 贺秀菊 沈晓岚: 《课内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新探索》, 《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第7期。
    
    
    28. 胡江霞: 《谈谈学生素质发展中的学习策略问题》, 《教育研究》1998年第8 期。
    29. 华榴棣: 《论师生关系》, 《江苏教育研究》1997年第1期。
    30. 华应龙等: 《师生互动中的情感交流》, 《江苏教育研究》1997年第5期。
    31. 黄济:《试论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6 年第5期。
    32. 黄乾玉: 《影响人际交往的心理原因探析》,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1999 年第1期。
    33. 江丹林: 《论交往实践观与唯物史观的内在联系》, 《哲学研究》1992年第1 期。
    34. 江丹林: 《论唯物史观的交往范畴》, 《人文杂志(西安)》1992年第4期。
    35. 蒋增琦 孙中强: 《“主体、和谐、发展”教学模式》, 《中国教育学刊》 2000年第5期。
    36. 金吾伦: 《知识涵义的转变》, 《哲学动态(京)》1999年第11期。
    37. 晋晓伟: 《试论交际教学》(下), 《山西财专学报》1991年第2期。
    38. 赖昌贵等《中学生物理知识结构初探》, 《心理科学通讯》1988年第2期。
    39. 李德才 黄玉明: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努力提高国民素质--学习江泽民 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的几点体会》,《中国教育学刊》1999 年第6期。
    40. 李芳凡 王能昌:《论作为唯物史观范畴的“交往”》,《江西大学学报(社 科版)》1991年第3期。
    41. 李海滨: 《交往的历史形式及其根据》, 《哲学研究》1992年第8期。
    42. 李虹:《课堂师生互动模式及其社会心理学分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 社版)》1998年第6期。
    43. 李建刚: 《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三题》, 《外国教育》1987年第3期。
    44. 李瑾瑜: 《关于师生关系本质的认识》, 《教育评论》1998年第4期。
    45. 李瑾瑜: 《教学交往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8年第6期。
    46. 李景源 韩铁城: 《简论主体和客体概念》, 《哲学研究》1990年第5期。
    47. 李康: 《教学策略及其类型探析》,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 年第2期。
    48. 李其龙: 《交往教学论学派》,外国教育资料,1989年,第6期。
    49. 李宁玉等: 《改变“秧田型”课堂教学空间形态》, 《光明日报》1988年2月 10日第3版。
    
    
    50. 李强: 《论教育的潜在社会功能》, 《社会(沪)》1989年第6期。
    51. 李如密:《教学艺术交流过程及其规律》,《现代中小学教育》1996年第1期。
    52. 李太平:《学生人际交往与个性发展》, 《内蒙古师范大学(哲社版)》1999 年第4期。
    53. 李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21期。
    54. 李秀英: 《应该重视和建立具有我国特点的社会教育学体系》, 《教育科学》 1989年第2期。
    55. 李耀玺: 《马克思主义关于活动的理论与活动课体系的建构》, 《教育研究》 1995年第8期。
    56. 李召存:《教学中主体参与的有效性分析》,《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第5期。
    57. 廉宝瑞: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势在必行》, 《普教研究》1989年第4期。
    58. 廖之煌:《试论作为哲学范畴的“交往”》,《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哲 学原理》1990年第3期页。
    59. 林德全: 《当代我国教学模式透视--主体性教学源起》, 《教育理论与实 践》1999年第2期。
    60. 林剑: 《交往范畴与唯物史观》, 《江海学刊(南京)》1993年第5期。
    61. 林建成: 《论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9年第4期。
    62. 刘立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第5期。
    63. 刘福森: 《规律、必然性与人的活动》, 《哲学研究》1992年第4期。
    64. 刘刚: 《论交往在社会实践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哲学研究》1991年第 11期。
    65. 刘铁芳: 《试论教育中的交流及其阻隔》, 《中国教育学刊》1996年第3期。
    66. 刘雯 杨丽珠: 《美国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发展理论评介》, 《辽宁师范大学 (社科版)》1996年第6期。
    67. 柳夕浪: 《师生交往的情感主导模式》, 《江苏教育研究》1997年第5期。
    68. 鲁洁: 《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 《教育研究》1998年第9期。
    69. 陆炜:《试析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性”思想》,《探索与争鸣(沪)》1992 年第1期。
    70. 罗正华:《现代国外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外国教育研究》1991年第3期。
    71. 吕涛: 《教学过程中师生人际关系与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育科学》1990 年第4期。
    72. 吕梁山: 《交往结构及要素浅探》,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 年第3期。
    73. 马文通:《Communication的译名和意义》, 《读书》1995年10期。
    
    
    74. 潘懋元: 《传统教育与教学改革》, 《红旗》1986年第13期。
    75. 彭聃龄: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85年第1期。
    76. 彭德昭:《坚持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创新(广 州)》1991年第1期。
    77. 钱伟量: 《实践的交往性和休谟的怀疑主义》, 《哲学研究》1992年第1期。
    78. 钱伟量: 《交往·实践·交往实践》, 《学术界(合肥)》1993年第4期。
    79. 谯晓邦: 《课堂教学信息反馈初探》, 《教育科学论坛》1996第5期。
    80. 邱祖秀 王言赞: 《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的社会化功能》, 《教育现代化》 1998年第6期。
    81. 人民日报,1998年11月25日。
    82. 任保定: 《浅谈师生关系中的情感谐振》, 《教育探索》1997年第6期。
    83. 任平: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与主体性问题--兼评“主体--客体”两 极哲学模式的缺陷》, 《哲学研究》1991年第10期。
    84. 任平:《交往实践观:21世纪中哲、西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汇点》,《社 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2期。
    85. 任平:《交往实践观的三重结构》,《社会科学战线(长春)》1992年第1期。
    86. 任萍: 《论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方式》, 《哲学原理》1992年第4期。
    87. 任小文: 《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交流》, 《江苏教育研究》1996年第5期。
    88. (英)纽曼 著 刘玉梅 译: 《教学的中心:课堂管理和教师与学生语言交 流》, 《齐89. 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6期。
    90. 邵祖德: 《关于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思考》, 《光明日报》1988年12月10 日 第3版。
    91. 沈祖芸: 《课掌教学中的演讲艺术之我见》, 《教学研究(小学版)》1991 年第6期。
    92. 盛群力:《小组互助合作学习革新评论》,《外国教育资料》,1992年第2期。
    93. 史耀芳: 《浅论学习策略》,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年第3期。
    94. 宋广文 董振娟: 《课堂师生互动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上海教育科研》 1996年第11期。
    95. 宋秋前、丁佩君: 《座位与学生课堂学习的调查研究》, 《教育科学》1999 年第4期。
    96. 孙时进: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诊断》, 《教育论丛》1990年第1期。
    97. 谭晓玉: 《非言语交流与课堂教学》,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2期。
    98. 唐文中 赵鹤龄: 《教学过程的社会交往现象分析》, 《教育研究》1990年 第3期。
    
    
    99. 唐晓群: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97年第2期。
    100. 田汉族: 《论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基本原则》, 《教育研究》1991年第8期。
    101. 田开芳: 《教与学中的认知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1988年第1期。
    102. 汪信砚: 《非理性因素与创造性思维》, 《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 年第5期。
    103. 王斌华:《关于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研究》(上、下),《外国教育资料》 1997年第1,2期。
    104. 王策三: 《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3年第6期。
    105. 王丹: 《试论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及教师的作用》, 《学科教育(京)》1998 年第10期。
    106. 王君颖 雷念曾: 《合作论初探》, 《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3 期。
    107. 王景英: 《谈教师与学生的三种基本关系》,《现代中小学教育》1998年第3 期。
    108. 王南湜: 《论交往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主客体理论中的独特作用》, 《人文杂 志(西安)》1992年第4期。
    109. 王南湜: 《交往与主客体关系的社会历史规定性》, 《哲学研究》1992年第 4期。
    110. 王升: 《试论主体参与的教学价值》, 《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第2期。
    111. 王升: 《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的分层分析》, 《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 3期。
    112. 王坦 高艳: 《论合作教学的互动观及其启示》, 《教育评论》1996年第3 期。
    113. 王曦: 《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课堂行为差异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年第9期。
    111. 王新生: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相容》, 《大众心理学(沪)》1998年第6期。
    115. 魏小萍: 《“主体性”涵义辨析》, 《哲学研究》1998年第2期。
    116. 吴康宁:《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社会学问题》,《南京师大学报(社 科版)1991年第4期。
    117. 吴康宁等: 《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管窥》, 《教育研究》1993年第1期。
    118. 吴康宁等: 《课程的社会学研究简论》, 《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
    119. 吴雅杰等: 《教育活动中的沟通、认同与共鸣》,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 (哲社版)》1998年第2期。
    
    
    120. 吴永军: 《课堂教学的社会学》,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121. 吴锡改: 《论课堂教学的改革》, 《荆州师专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4 期。
    122. 吴增强: 《自组织理论对教学过程的新思维》,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 社版),1989年第1期。
    123. 武思敏: 《全国教学交往问题理论研讨会纪要》, 《教育研究》1998年第7 期。
    124. 夏甄陶: 《人:关系活动发展》, 《哲学研究》1997年第10期。
    125. 夏甄陶: 《活动的人和人的活动--一种关于人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观 点》, 《哲学研究》1996年第10期。
    126. 项贤明: 《交往理论与主体性教育》,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第2期。
    127. 项贤明: 《关于交往与教育的哲学思考》, 《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第4期。
    128. 项贤明: 《关于教育活动中主体际交往关系的一个论纲》, 《教育研究与实 验》1998年第3期。
    129. 许鲁光: 《论教学中的人际交往关系》, 《深圳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 年第3期。
    130. 许任之: 《实施素质教育的指路明灯》, 《中国教育学刊》1999年第4期。
    131. 荆忠: 《试论交往的历史形式、特性和社会功能》, 《学术界》1997年第5 期。
    132. 荆建华:《同伴交往在小学生主体性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初探》,《教育科学》 1999年第1期。
    133. 肖川: 《简论教学与交往》, 《教学与管理(太原)》1998年第10期。
    134. 肖川: 《论教学与交往》, 《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
    135. 杨俊一: 《主体性、客观性和主观性》, 《哲学研究》1992年第6期。
    136. 晏辉: 《交往 规范 转型》, 《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4期。
    137. 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 《教育研 究》1997年第9期。
    138. 衣俊卿: 《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 《哲学研究》1992年第10期。
    139. 衣俊卿 孙占奎: 《交往与异化--关于现代交往的负面研究》, 《哲学研 究》1994年第5期。
    140. 游洁 代飙: 《谈谈师生交往》,《江汉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141. 俞朝卿:《论教育是人的社会化再生产活动》,《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1989年第4期。
    142. 袁爱玲 宋乃庆 张希希: 《农村初中“文化农技并进”课程改革实验》, 《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6期。
    
    
    143. 章建跃:《建立在主体活动理论上的课堂教学观》,《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 科版)》1998年第4期。
    144. 曾琦: 《小学生课堂参与的角色差异》,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2期。
    145. 张承先: 《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 《中国教育学 刊》1999年第2期。
    146. 张必俊:《图式理论与阅读过程》, 《心理科学通讯》,1998年第1期。
    147. 张大均等: 《试论教学策略的基本涵义及其制定依据》, 《课程·教材·教 法》1996年第9期。
    148. 张广君: 《教学的交往本体观论要》, 《教育评论》1998年第6期。
    149. 张广君: 《本体论视野中的教学与交往》, 《教育研究》2000年第8期。
    150. 张锦堂: 《“互动式”教学模式浅议》, 《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第8期。
    151. 张连捷、张启航:《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运动》,《教育理论与实践》1986 年第2期。
    152. 张璐: 《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1期。
    153. 张启航: 《试论教与学的关系-再谈“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教 育理论与实践》1989年第5期。
    154. 张梅玲《对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关系初探》, 《心理学报》,1986年第3 期。
    155. 张文菁:《主体参与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教育学刊》1999 年第2期。
    156. 张希希: 《克里恩-福里塔格教学游戏实验初探》, 《外国教育研究》1994 年第1期。
    157. 张希希: 《论高师生创造精神的培养》,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1995年教育教学专辑。
    158. 张希希:《关于课程论的若干思考》,《重庆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8 年教育教学专辑。
    159. 张希希: 《教学论视野中活动理论的历史发展》, 《高师教育研究(渝)》 1998年第2期。
    160. 张希希:《关于英语教学的两点教学心理学思考》,《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 然科学版)》,2001年第1期。
    161. 张希希: 《论邓小平关于教学改革的思想》,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探索(论 文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2. 张希希: 《教学交往研究述评》, 《教育教学研究论文集》,重庆大学出版 社,2001年版。
    163. 张希希:《论有效课堂交往及其意义》,《天津教育科学学院学报》2001年。
    
    
    164. 张希希: 《活动教学理论若干问题探讨》,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 3期。
    165. 张希希: 《论有效课堂交往的策略》, 《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
    166. 张欣:《简论“传统教法”--兼谈教法改革的现状》,《洛阳师专学报(社 科版)》1990年第2期。
    167. 张一兵: 《实践交往:人类社会主体的群际功能互动--关于一种哲学新视 界的思考》, 《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168. 张震 李波: 《论课堂教学的信息沟通与教学效果的提高》, 《山东师范大 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3期。
    169. 张治库: 《学生集体中的人际交往及其教育价值》, 《教育评论》1993年第 6期。
    170. 张志勇 李如密: 《关于乐学教学策略的研究》, 《教育研究》1990年第10 期。
    171. 赵健杰 译: 《论人际沟通的界定与本质》, 《吉林工会论坛》1997年第3/4 期。
    172. 赵立成: 《活动与全面发展》, 《学科教育》1997年第12期。
    173. 赵慧军: 《活动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前景》,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 1997年第2期。
    174. 赵泳: 《交往与社会意识》,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3期。
    175. 赵剑英: 《试析实践活动运行机制》, 《哲学研究》1989年第12期。
    176. 周菲:《皮亚杰“活动”理论研究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 理学》1997年第9期。
    177. 周兴国: 《课堂里的师生冲突:根源及对策》, 《教育评论》1999年第1期。
    178. 周毅: 《试论交际教学》(上), 《山西财专学报》1991年第2期。
    179. 朱葆伟 李继宗: 《交往·主体间性·客观性》, 《哲学研究》1992年第2 期。
    180. 祝爱武: 《略论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现代中小学教育》,1996年第 2期。
    181. 庄光: 《课堂教学信息流系统初探》, 《忻州师专学报》1986年第1期。
    182. 左秀兰: 《使所有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育研究,1996年第10期。
    1. Alvermann. D. E. (1986) . Graphic organizers. Cuing devices for comprehending and remembering main ideas. In J. F. Baumann(ed.) Teaching main idea comprehension.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pp. 210-226.
    2. Bandura, A. (1969) Principles of Behaviour Modific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3. Bandura, A. (1973) Aggression: a social learning analysi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4. Bandura, A. (1977a)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5. Bandura, A. (1977b) Self-efficacy: towards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 pp. 191-215.
    6.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7. Biehler, P.P. Psychology Applied to Teaching.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74.
    8. Boud, D. (1988) Developing Student Autonomy, in Learning (London, Kogan Page).
    9. Brewer, R. E. " Attitude Change,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a Dyadic Situation. "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75(1968) : 127-134.
    10. Burgeon, J. K. , and Burgeon, M. "Un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Anomia-Aienaton and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as Predictors of Small Group Communication. " Journal of Psychology 88(1974) : 31-38.
    11. Candy, P. C. (1991) SeJ f-direction for Lifelong Learning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12. Cherry, C. On Human Communication. New York: Wiley, 1957.
    13. Clarke, P. New Models for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ume II of Sage Annual Reviews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Beverly Hills: Sage, 1973.
    14. Cuthbert, K. (1994a) Individual project work in relation to meaning and reproducing orientations within an applied social studies degree, in: G. GIBBS (Ed.) Improving Student L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Oxford, the Oxford Center for Staff Development).
    16. Cuthbert, K. (1994b) Student project work in relation to a meaning oriented approach to learn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mproving Student Learning at 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 7 and 8 September.
    
    
    17. David G. Armstrong, Kenneth T. Henson, and Tom V. Savage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Fourth Edition)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98.
    18. Deutsche, M. "Conflicts: Productive and Destructive. " Th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5 (1969) : 7-41.
    19. Duncan, S., Jr.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72(1969) : 118-137.
    20. Ellen D. Gagne (1989) .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 Published Simultaneously in Canada.
    21. Fisher DL. Gender and cultural difference in teacher-student interpersonal behavio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hicago, 1997, March 24-28.
    22. Fisher DL, Harry K, Fra.ser B.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er-student interpersonal behavior and teacher personality.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1998,19(2) : 99-119.
    23. Gardiner, J, C. " A Synthesis of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Speech Communication Feedback. "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1(1971) : 17-35.
    24. Garrison, K. RL, and J. P. Garrison. " Measurement of Talking Apprehension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 Monograph,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1976.
    25. Haney, W. V.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Unilateral and Bilateral Communic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7(1964) : 128-136.
    26. Henneman, R. II. "Vision and Audition as Sensory Channels for Communication." Quart rely Journal of Speech 38(April 1952) .
    27. Hinde, R. A.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2.
    28. Hodge, B.: Communication and Teachers (1981) , p.9.
    29. Hovland, C.I. "A Communication Analysis of Concept Learning." Psychological Review 59(1952) : 461-472.
    30. Hovland, C. I., Harvey, 0. J. and Sheriff, M. "Assimilation and Contrast Effects in Reactions to Communication and Attitude Change. "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55(1957) : 244-252.
    31. Jaana Juvonen and Tamera B. Murdock. "How to Promote Social Approval: Effects of Audience and Achievement Outcome on Publicly Communicative Attribution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5(1993) :365-376.
    
    
    32. Jandt, F. E. Conflict Resolution through Communication.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3.
    33. Johnson, D.W. , & R. T., Johnson (1989) .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Edina. MN: Interaction Book Company.
    34. Knapp, M. L.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Human Interac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72.
    35. Leary T. An interpersonal diagnosis of personality. New York: Ronald Press Company, 1957.
    36.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gman Group Limited 1978, p350.
    37. McCroskey, J. C. "Measures of Communication Bound Anxiety. " Speech Monographs 37(1970) : 269-277.
    38. Michael E. Patterson. Dansereau, and Dianna Newbern. "Effects of Communication Aids and Strategies on Cooperative Teaching. "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4(1992) : 453-461.
    39. Miller, G. A.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1951.
    40. Miller, G.R., and H. W. Simons, Eds. Perspectives on Communication in Social Conflic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74.
    41. Miller, S.I. and Morgan, R. P. : "Social Learning Theory " , i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1983.
    42. Parsons, T. & Shills, E. A., ed.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1.
    43. Patterson, M. E. Effects of Communication Aids and Strategies on Cooperative Teach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2, pp.453-461.
    44. Pervin, L. A. (1989) Personality: theory, assessment and research (New York, John Wiley).
    45. Rogers, E. , and Shoemaker, F. F. 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71.
    46. Ross, Raymonds. Persuasion: Communication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74.
    47. Schon, D. A. (1987) Educating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48. Schramm, W., and D. F. Roberts, Eds.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 Rev. Ed.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71.
    
    
    49. Schunk, D. H. (1989)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n: B. J.
    50. Schunk, D. H. (1990) Goal setting and self-efficacy during self-regulated lear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5, pp. 71-86.
    51. Sereno, K. K. and Mortensen, C. D. Foundations of Communication Theory.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0.
    52. Slavin, R. E. (1983) . Cooperative Learning. New York: Longman.
    53. Smith. K. E. Development of the primary teacher questionnaire.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93, 87(5) : 23-29.
    54. Stahl, S. A. et al. First graders reading and writing instruction in traditional and process-Oriented classes.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96,89 (1) : 131-144.
    55. Stephenson, J. & Weil, S. (1992) Quality in Learning: a capability approach (London, Kogan Page).
    56. ThistLethwaite, D. L. and Kamemetsky, J. "The Effect of 'Directive' and 'Nondirective' Communication Procedures on Attitudes. "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1955) : 3-12.
    57. Thomas J. Watkins. "Teacher Communication, Child Achievement, and Parent Traits in Parent Involvement Models. "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97(1997) : 3-14.
    58. Thompson, E.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ve Effectives of Organization Structure in Oral Communication.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1960.
    59. Toch, H., and M.S. Maclean, Jr. "Perception and Communication: A Transactional View. " Audio Visual Communication Review 10(1967) : 55-77.
    60. Weiner, M. , Devoe, S. , Rubinow, S. , and Geller, J. "Nonverbal Behavior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79(1972) : 185-214.
    61. Wubbels T, et al. Discipline problems of beginning teachers, interactional teacher behavior mapped ou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hicago, 1985, March 31-April 4.
    62. Wubbels T, Levy j. A Comparison of Dutch and American interpersonal teacher behavio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San Francisco, 1989, March 27-31.
    
    
    63. Wubbels T, et al. An interpersonal perspective on teacher behavior in the classroom. Paper.Presented at the European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Research (ECER), England: Bath, 1995.
    64. Wubbels T, Levy J, Brakeman' s M. Paying Attention to relationship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1997, 54(Apr.): 82-86.
    65. Zimmerman & D. H. Schunk (Eds)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66. Zimmerman, B. J. (1990a)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n overview,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5, pp. 3-17.
    67. Zimmerman, B. J. (1990b) Self-regulating academic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the emergence of a social cognitive perspectiv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2, pp. 173-201.
    68. Zimmerman, B. J. & Martinez-Pons, M. (1986) Development of a structured interview for assessing student use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strategie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3, pp. 614-628.
    69. Zimmerman, B. J. & Martinez-Pons, M. (1988) Construct validation of a strategy model of student self-regulated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0, pp. 284-29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