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动力机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工业在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农村工业化是西部地区农村由传统经济形态向现代经济形态转变的关键。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纵观几十年来国内学者对农村工业化问题的研究,可以发现其研究数量虽然众多,但多侧重于对发达地区农村工业化的研究,而对于落后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的研究相对较少,尚未形成系统的分析框架,这正是论文选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论文首先将农村工业视为一个系统,其组织载体为乡镇企业,组成要素为农业。由于乡镇企业脱胎于农业,因此农业作为农村工业系统的组成要素理在其中。农业对农村工业化的推动主要表现在对乡镇企业发展的推动上。同时,系统的开放性决定了系统总是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从而保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促进系统发展。因此,农村工业系统的环境也必然对农村工业系统进而对乡镇企业产生影响。论文指出农村工业系统环境系统的主要组成要素为制度、市场和其他经济条件。对农村工业化来讲,农业对其推动主要是从农村工业系统内部进行,论文将其视为农村工业化的内部动力。而制度、市场和其他经济条件则主要是从农村工业系统外部对其产生推动作用,论文将其视为农村工业化的外部动力。论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别论证了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内、外部动力在推动农村工业化发展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对西部地区农村工业系统而言,制度、市场和经济条件等因素从系统环境角度,农业从系统要素角度共同决定了农村工业化的过程,然而这种过程的具体实现还必需由社区政府来组织和协调。社区政府为了实现其一系列的社区发展目标,必然通过相关政策的执行来规范和影响乡镇企业的营运行为以及为乡镇企业提供一系列的服务等手段来影响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其对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虽然西部地区的农村工业化在诸动力的积极推动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其进程受到阻碍。究其原因,乃是因为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在动力要素方面存在着问题。以此为基础,论文论述了构建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动力机制的政策措施,即破解三农问题,改善农村工业发展环境,转变社区政府职能,促进企业自身发展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Over 30 years since China's reform, industry has been play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s in the rural economy and society of western China. And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key that traditional economic form can transform into modern ones in the western China countryside. The trend that developing rural non-agricultural industry which is directed by market is more and more obvious. Although the reaesrches about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of China are numerous, many of them are about developed area, the undeveloped especially the western area are few. Even the few researches has not formed system analytical framework. According to these, my paper selected the above topic.
     First, my paper regards rural industry as a system, it's organization carrier is township enterprise, and it's element is agriculture. Township enterprise comes from agriculture, therefore looking agriculture as rural industry system's element is in the nature of things. The acceleration coming from agriculture to the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is mainly reflect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ownship enterprise that agriculture promo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system's openness decides that it always exchanges materials, energies and informations with it's environment to keep it's relatively steadiness and promote it's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rural industry system's environment must has an effect on the system itself and then to the township enterprise.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environment of rural industry system mainly included systems, market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For the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griculture impetuses is mainly from rural industry system's inside, and can be regarded as it's inner impetus; the systems, market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are mainly from the system's outside to promote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can be regarded as it's exterior impetus. The paper proved from theory and real diagnosis the importance of inner and exterior impetuses for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in western China.
     For the rural industry system of western China, systems, market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are as it's environment, and agriculture as it's element, they jointly decide the process of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However, the concrete achievement of this process needs the community government to organize and coordinate. For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goals, the community government inevitably interferes with township enterprise's business through execution of policies as well as offering services and so on, these interferences have the same noticeable influence as the two impetuses above on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lthough the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of western China has got great achievements, along with China reform carrying on, its process receives hindrances, that's mainly because there are problems in it's driving elements.Taking this as the foundation, the paper points out how to construct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for western China. That is: Solving the rural, agricultural and peasants' problems of western China;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 for the r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Transforming the function of the community government; Promoting the self-development ability of the township enterprise; Coordin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nd the countryside.
引文
[1]林凌:《东西部差距在继续拉大》,文摘报2004年7月18号。
    [2]喻春来:《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症结在于农村》,新华网2006年8月14号。
    [1]J.H.伯克:《二元社会的经济学和经济政策》,载于《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2]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1]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劳力剩余经济的发展》,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任保平:《中国21世纪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2页。
    [2]Jorgenson.D.W,The Development of a Dual Economy Economic Journal,November 1961.
    [1]陈在余:《需求约束下工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7-20页。
    [1]关于拉克西特的工业部门产出与就业决定模型读者可以参见王检贵:《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下的经济发展》,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1]新望:《农村工业化的由来》,http://finance.sina.com.cn2004年10月28日。
    [1]费孝通:《费孝通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95页。
    [2]费孝通实际上是小城镇建设和研究的代表人物,属于“小城镇派”,该派著述很多,读者可参见靳新中:《论大城市化战略的限制因素》,《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课题组:《江苏小城镇建设的社会目标和基本经验》,《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第4期;马戎:《小城镇的发展与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与“小城镇派”观点相对立的是“大城市派”,两者争论的中心是城市规模问题。随后,又派生出“中等城市派”。中等城市派实际上是对“大城市派和小城市派观点的折中。
    [3]陈吉元:《乡镇企业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1]陈吉元:《乡镇企业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2]林青松、威廉·伯德:《中国农村工业:结构、发展与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杜海燕:《中国农村工业化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
    [1]夏永祥等:《中国区域经济关系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1]武义青,高钟庭等:《中国区域工业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2]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增订版),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54、55页。
    [3]鲁道夫·吕贝尔特:《工业化史》(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页。
    [4]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1949),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70-71页。
    [1]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通论(第一卷):农业国工业化问题》,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第190-192页。
    [2]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中译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3]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译本),第2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61页。
    [4]吴天然,潘琦:《论农村工业化》,《财贸研究》1991年第2期,第12-13页。
    [1]Misra R P(eds),R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Third World Countries,New Delhi,1985:3-4.
    [1]吴天然,潘琦:《论农村工业化》,《财贸研究》1991年第2期,第13-14页。
    [1]《中国乡镇企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乡镇企业年鉴1978-1987》,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
    [1]《中国乡镇企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乡镇企业年鉴》,农业出版社1991,1996,2001年版。
    [1]《中国乡镇企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乡镇企业年鉴》,农业出版社2001年版。
    [2]王建廷:《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与动力机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7-121页。
    [3]《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575页。
    [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0页。
    [2]王建廷:《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与动力机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0页。
    [1]Rosen.R,Some comments on systems and systems theo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syste-Rms.1983,13(1),1-3.
    [1]苗长虹:《中国农村工业化的若干理论问题》,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211页。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1页。
    [1]本章数据资料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历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2]周其仁,杜鹰,邱继成:《发展的主题》,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3]库兹涅茨曾在20世纪60年代初对农业部门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他将农业对现代经济增长的贡献归纳为三个方面:产品贡献、市场贡献和要素贡献。到了80年代,印度学者加塔克和英格森特又将库兹涅茨的分析引入到欠发达国家,并在库兹涅茨三形式贡献的基础上,增加了“外汇贡献”,同时还进一步论证了欠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农业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4]谭崇台:《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41页。
    [1]聂华林等:《开发经济概论》,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96页。
    [1]这些模型笔者在导论一章中已有述及,如刘易斯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模型等。
    [1]吴天然:《中国农村工业化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3页。
    [2]杜海燕:《中国农村工业化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1992年版,第76页。
    [3]吴天然:《中国农村工业化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7页。
    [1]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2]都留应人:《日本的起飞:1868—1900年》,载《由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1963年伦敦版,第95页。
    [1]这里出于资料收集上的困难,没有包括青海省的相关资料。
    [2]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
    [3]把多勋,平惠敏:《制度变迁与东西部农村发展比较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48页。
    [4]陈栋生等:《西部经济崛起之路》,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99页。
    [1]陈栋生:《西部经济崛起之路》,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100页。
    [2]陈栋生:《西部经济崛起之路》,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97页。
    [3]同上②。
    [1]聂华林:《发展生态经济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2]同上。
    [1]关风俊:《西部国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1-205页。
    [1]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25页。
    [1]陈吉元,韩俊:《中国农村工业化道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页。
    [2]同上,第56页。
    [1]在人民公社制度安排中,虽然原则上公社、大队无权无偿调用生产队的财产和人力,但由于公社和大队均具有行政和经济的双重管理职能,可以组织有利于本社、本队的经济活动,可以形成自己的独立财产,又由于生产队作为最基本的经济核算单位对其产权只拥有不充分的权利,它不能自由出卖土地,它的生产要服从上级的计划,它的产品也不能完全由自己支配,它所拥有的只是土地和劳动力的使用权,故“三级所有”的财产权利只是一个模糊的产权界定,对三级各自独立的财产权利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在这种排它性受到严格限制的制度安排下,只要许可,公社和大队仍可以凭借其拥有的行政和经济权力兴办非农产业,而且与农业生产相比,非农产业的产权界定至少在社区与上级政府之间是比较明确的,无论是政府的合约控制权、合约享益权,或是政府的剩余控制权、剩余享益权,在非农产业中政府享有的成份均很小。在社区内部公社、大队和生产队之间,非农产业的产权界定也比农业生产明确。故从产权安排的激励动力而言,发展非农产业的动力远比农业生产突出,而且在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安排下,巨大的农村人口压力无法通过劳动力的城乡转移而缓释,故农村社区有发展非农产业的内在动力和压力,而且这种动力和压力在人多地少、农业发达(政府对农业生产控制权与享益权均比较突出)的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
    [2]苗长虹等:《中国农村工业发展:一个综合区位分析框架》,《地理研究》2002年第21卷第1期,第126-127页。
    [3]苗长虹等:《中国农村工业发展:一个综合区位分析框架》,《地理研究》2002年第21卷第1期,第127-128页。
    [1]王自亮,钱雪亚:《从乡村工业化到城市化:浙江现代化的过程、特征与动力》,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143页。
    [1]中国乡镇企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乡镇企业年鉴》,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版。
    [1]根据1998年和2006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乡镇企业年鉴》中的数据计算得到。
    [1]杜海燕:《中国农村工业化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1992年版,第28页。
    [2]苗长虹:《中国农村工业化的若干理论问题》,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114-115页。
    [3]世界银行报告中也曾指出:“在发展中国家里,农民要用他们收入的30%-40%来购置食品以外的物品,用他们收入的10%-15%左右去购买需要大量的加工的食品。在理论上,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这种需求对农村非农产业活动有着重大的作用。”(见《亚州农村的非农业发展》)
    [1]谭庆刚:《双重转型中的乡镇企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21页。
    [1]张琳:《试论乡镇企业的技术创新》,《陕西农业科学》2000年第6期,第43页。
    [1]苗长虹:《论社区政府对我国农村工业化的推动》,《浙江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第8-9页。
    [1]刘志彪:《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社区政府行为分析》,《河北财经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第12-16页。
    [1]苗长虹:《中国农村工业化的若干理论问题》,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134-139页。
    [1]S·Whiting,1995.The Micro-foundation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Reform China:Property Rights and Revenue Extraction in the Rural Industrial Sector.Unpublished Ph.D.Dissertation.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MI,p60.
    [2]为村干部设立的考评指标与那些为乡干部设立的有所不同,这些指标包括更为详细的项目,尤其是在“精神文明”项目上。一般而言,“经济发展”类包括工农业总产值、村民人均收入、乡镇企业工业产值和利润、粮食产量和政府各项费用的收缴情况等。“精神文明”类则包括计划生育、非法活动控制、学龄儿童入学率、村干部和党员参加党的学习培训活动情况等等。
    [3]李慷:《社会变迁中的中国农村社区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5-12页。
    [1]陈鸿仪:《中国乡镇企业体制转变:市场自由化,契约形式创新和私有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67页。
    [1]潘永江:《乡镇企业改制后政府角色定位与行为调适》,《行政论坛》1999年第6期,第22-23页。
    [1]数据来源于《中国乡镇企业年鉴2006》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6》。
    [1]高帆:《交易效率、分工演进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08-209页。
    [1]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
    [1]聂华林:《发展生态经济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2-88页。
    [1]聂华林:《发展生态经济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4页。
    [2]聂华林:《发展生态经济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7页。
    [1]聂华林等:《中国西部三农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5页。
    [2]数据来源:中国农业部网站,2005年。
    [3]数据来源于《中国乡镇企业年鉴1999、2000、2001》,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2000、2001年版。
    [1]中国乡镇企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乡镇企业年鉴2005/1996》,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996年版。
    [1]Harold Demsetz.,Towar of property righ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y 1967,p347.
    [1]陈龙江,邓启明:《中国农村工业化的制度非均衡与政府角色》,《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82-83页。
    [2]这里所说的“非正式”,强调的是其不受金融法律法规的规范和保护,而且不受政府金融监管当局直接控制和监管的特征(郑加喜,2003)。
    [1]张毅:《中国乡镇企业灵活的机制》,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第96页。
    [2]中国乡镇企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乡镇企业年鉴2006》,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
    [1]白景坤,李依然:《论农村社区政府在乡镇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职能》,《农村经济》2006年第2期,第91-93页。
    [1]黄锡富:《论社区政府行为对乡镇企业发展的影响》,《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第32-34页。
    [1]聂华林等:《开发经济概论》,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2-218页。
    [1]渠系水利用系数是指某渠道的出口流量(净流量)与入口流量(毛流量)的比值。通常η渠系表示。它反映各级固定渠道的输水损失情况,是衡量渠道系统的输水效能、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指标。渠道水利用系数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因素为渠道的防渗措施、土壤的透水性能、输水流量和地下水水位。
    [2]施虹:《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59-60页。
    [1]刘玉来:《发展农村工业化教育是关键》,《职业时空》2006年第22期,第20-21页。
    [1]乡镇企业管理落后与它的企业组织模式有关。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大部分是以家庭手工业式的方式组织生产和经营,管理很不规范。许多村办、乡办镇办企业也往往沿用家庭生产方式组织和管理乡镇企业生产和经营,影响了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龚晓莺,邓永亮:《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考》,《调研世界》2007年第6期,第45页。
    [1]把多勋,平惠敏:《制度变迁与东西部农村发展比较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9-140页。
    [1]陈忠卫:《农村工业化与市场发育间关系的基本分析》,《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第1期,第9-10页。
    [1]陈耀邦:《我国农村的发展要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时推进》,《中国乡镇企业》2000年第11期,第5页。
    [2]郭俊华:《农村工业化:西部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重点及路径选择》,《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5卷第6期,第25页。
    [1]曾放:《企业产权改革后乡镇政府应转变职能》,《中国乡镇企业》1996年第8期,第12-13页。
    [1]朱文根主编:《走向繁荣——世纪之交的乡镇企业》,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2-144页。
    [1]姚宏志:《我国农村工业化历史经验探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1卷第4期,第42-43页。
    [1]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
    [2]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
    [3]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决定就强调指出:“要重点围绕农副产品加工和发展优势产品,调整、提高农村工业”。国家2010年远景规划也明确要求,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要做到生产、加工、储藏、销售等环节紧密结合,实现区域化、专业化,并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引进外资、国际合作的重点内容。
    [1]黄浩:《西部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经济体制改革》2001年第2期,第79-80页。
    [1]陈忠卫:《区域市场协调发育我国农村工业化》,《社会科学家》1997年第4期,第29-30页。
    1.J.H.伯克:《二元社会的经济学和经济政策》,载于《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2.保罗·切希尔、埃德温·S·米尔斯等主编,安虎森、朱妍等译:《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1版第3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4.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劳力剩余经济的发展》,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5.H·钱纳里:《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6版。
    6.曼德尔斯:《原始工业化的理论和实际》,载《第八届国际经济史大会》,布达佩斯1982年版。
    7.曼德尔斯:《原始工业化进程的第一阶段》,载《经济史杂志》第32卷(1972年)。
    8.H·钱纳里,M·塞尔昆:《发展的型式:1950—1970》,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9.鲁道夫·吕贝尔特:《工业化史》(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10.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中译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11.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国民经济新成长阶段和农村发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2.国务院农研中心发展研究所:《走向现代化的抉择:关于中国长期发展问题的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3.周其仁等:《中国乡镇工业企业的资产形成,营造特征及其宏观效应》,《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
    14.世界银行:《1996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经出版社1996年版。
    15.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经济研究》2000年第7期。
    16.杨重光、廖康玉:《试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经济研究》1984年第8期。
    17.叶克林、陈广:《小城镇发展的必然性》,《经济研究》1985年第5期。
    18.中国社会科学院温州农村调查组:《温州农村商品经济考察与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探索》,《经济研究》1986年第6期。
    19.袁恩桢:《温州模式与富裕之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20.L.V.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版
    21.梁军,赵勇:《系统工程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22.约翰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经济学大辞典》(第1版第1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年版。
    23.毕世杰:《发展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4.谭崇台:《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5.叶春晖:《中国农村工业化发展研究》,安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26.费孝通:《小城镇再探索》,载费孝通: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7.费孝通:《中国城乡发展的道路》,《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28.费孝通:《小城镇 大问题》,《江海学刊》1984年第1期。
    29.费孝通:《小城镇四记》,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30.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出版社1985年版。
    31.费孝通:《论小城镇及其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2.费孝通:《江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3.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问题》,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34.韩俊:《论我国农村工业发展面临的抉择》,《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89年第6期。
    35.韩俊:《我国工农关系的历史考察》,《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36.厉无畏、王振:《中国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和现代化》,《农业经济问题》1991年第5期。
    37.庞效民:《我国农村工业发展与国家工业化关系分析》,《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2年第8卷第2期。
    38.李小建:《河南农村工业化的农业环境分析》,《中州学刊》2003年第6期。
    39.洪乌金、张仕庆:《乡村工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研究的991年第3期。
    40.陆三育:《西北不发达地区农村工业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1.杜海燕:《中国农村工业化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1992年版。
    42.陈吉元、韩俊:《中国农村工业化道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43.武义青,高钟庭等:《中国区域工业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44.石亿邵等:《乡村经济类型,社区与乡村发展》,西安地图出版社1992年版。
    45.李小建、苗长虹等:《河南农村工业发展环境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
    46.苗长虹:《河南农村工业增长因素研究》,《经济地理》1993年第13卷第1期。
    47.苗长虹:《中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的因素与区域型式》,《地理研究》1994年第13卷第3期。
    48.杜闻贞、张二震:《农村工业区与农村发展新阶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9.辜胜阻:《非农化及城镇化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0.陈吉元:《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1.陈吉元、胡必亮:《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经济研究》1994年第4期。
    52.王建廷:《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与动力机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3.陆学艺:《“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4.黄祖辉:《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
    55.吴天然:《中国农村工业化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6.苗长虹:《中国农村工业化的若干理论问题》,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57.魏茨曼、许成刚:《中国乡镇企业——界定模糊的合作企业》,载海闻主编:《中国乡镇企业研究》,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7年版。
    58.林青松、威廉·伯德:《中国农村工业:结构、发展与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59.张春、王一江:《中国乡镇企业的性质》,载海闻主编:《中国乡镇企业研究》,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7年版
    60.李稻葵:《转型经济中的模糊产权理论》,《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
    61.樊建峰:《乡镇企业产权变革路径的思考》,《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7期。
    62.田国强:《中国乡镇企业的产权结构及其改革》,《经济研究》1995年第3期
    63.赵耀辉:《中国乡镇企业所有权分析及其对农村就业的影响》,载海闻主编:《中国乡镇企业研究》,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7年版
    64.王红领、李稻葵、雷鼎鸣:《政府为什么会放弃国有企业的产权》,《经济研究》2001年第8期。
    65.杨光辉:《从模糊产权到管理层收购——政府放弃乡镇企业产权原因分析》,《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66.谭秋成:《乡镇集体企业产权结构的特征与变迁》,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7.张维迎、栗树和:《地区间竞争与中国国有企业的民营化》,《经济研究》1998年第12期。
    68.姜长云:《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逻辑》,《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
    69.陈建军:《苏南和浙南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3期。
    70.杜鹰:《乡镇企业的政策环境、形态特征与制度创新》,载于林青松,杜鹰主编:《中国工业改革与效率——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比较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1.温铁军:《乡镇企业资产的来源及其改制中的相关原则》,《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72.姜长云:《从乡镇企业的资金来源与融资结构的动态变化》,《调研世界》2000年第2期。
    73.曹宗平:《论西部乡镇企业资金来源不足的深层次原因》,《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年第4期。
    74.姜春海:《中国乡镇企业融资来源及结构分析》,《经济评论》2003第6期。
    75.万解秋:《乡镇企业的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苏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76.高会芹:《我国乡镇企业融资结构的分析与思考》,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77.姜长云:《乡镇企业融资问题新探》,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78.杜震宇:《构筑优良的银企关系:推动乡镇企业健康发展》,《嘉兴学院学报》2003年
    79.杨慧:《乡镇企业融资困境与金融支持》,《合作经济与技术》2005年第13期。
    80.“转型经济中的乡镇企业融资问题研究“课题组”:《乡镇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第22期。
    81.姜长云:《从乡镇企业融资看农村金融改革》,《经济学家》2002年第6期。
    82.陈文翰:《乡镇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及对策》,《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34卷第7期。
    83.余建华:《传统文化视野中的“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1卷第1期。
    84.新望,刘奇洪:《苏南、温州、珠江模式之反思》,《中国国情国力》2001年第7期。
    85.宋学宝:《“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比较研究》,《经济与管理科学》2001年第1期。
    86.张金敖,张清亮,李志宝,郭本玉,李钟琴:《“苏南模式”的扬弃》,淄博日报2001年6月19日。
    87.吴敬琏:《经济走势与政策选择》,经济观察报2002年8月19日第70期。
    88.吴祥钧:《“苏南模式”的历史功绩及其终结》,《经济管理文摘》2001年第17期。
    89.刘远征:《苏南模式的历史终结》,《金山角:经济.科技.社会》2000年第8期。
    90.焦新望:《“苏南模式”的历史终结》,《经济管理文摘》2001年第10期。
    91.新望:《苏南模式:想说终结不容易》,《经济管理文摘》2001年第7期。
    92.邹宜民等:《苏南乡镇企业改制的思考》,《经济研究》1999年第3期。
    93.薛家骥:《“苏南模式”的改制与创新——常熟、江阴、锡山乡镇企业考察纪事》,《中国农村经济》1998年第7期。
    94.顾松年:《苏南模式:是已经历史终结,还是在创新演进?》,《江南论坛》2000年第12期。
    95.洪银兴,陈宝敏:《苏南模式的新发展——兼与温州模式比较》,《江南论坛》2001年第8期,第14-15页。
    96.宋林飞:《“苏南模式”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江南论坛》2001年第6期。
    97.沈立人:《“实话实说”苏南模式》,《江南论坛》2001年第1期。
    98.仲伟志:《江阴Vs昆山:谁代表新苏南?》,经济观察报2002年6月10日。
    99.郭伟成:《‘德力西现象'的启示》,人民日报2000年8月1日第一版。
    100.唐淑云:《农村工业化与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101.李清泉:《构建我国农村城市化与农村工业化良性互动机制》,《理论月刊》2003年第10期。
    102.何劲:《农村工业化与“三农”问题》《农业经济》2003年第12期。
    103.成珊珊、肖亚成《农村工业化与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乡镇经济,2003年第2期。
    104.陈在余、蒯旭光:《农村工业化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05.王仕宗:《推进农村工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社会主义论坛》2004年第11期。
    106.学坤:《农村工业化进程中传统农业的转型及其规律研究》,《理论探讨》2005年第3期。
    107.郭俊华:《农村工业化:西部地区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重点及路径选择》,《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5卷第6期。
    108.史兰绪等:《“三化”互动,共解“三农”——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研究》,《河北经济研究》2005年第9期。
    109.吴亮,李剑波:《发展型政府与农村工业化的差异效果分析》,《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6期。
    110.梁晓荫:《农村工业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岭南学刊》2006年第6期。
    111.程怀儒:《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农村工业化》,《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6卷第5期。
    112.张新前,胡日东:《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5期
    113.李平,侯军歧:《论劳动力转移的农村工业化途径》,《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9卷第1期
    114.张春风,黄艳红,苏志浩:《农村工业化与“三农”问题》,《职业时空》2006年第8期。
    115.周其仁,杜鹰等:《发展的主体》,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16.许经勇:《论乡镇工业的历史地位》,《天府新论》1987年第6期。
    117.张毅:《论中国农村工业化》,《中国乡镇企业》1990年第12期。
    118.肖莎:《新中国农村工业化变迁:实践与理论》,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119.拜琦瑞:《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20.杨俊青:《论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对古典二元经济理论的发展与我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道路新探》,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21.邓宏亮:《我国乡镇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22.林毅夫,蔡防,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23.林毅夫,蔡防,李周:《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NO.C1999006,1999年。
    124.林毅夫,姚洋,刘明兴:《中国农村工业发展的因素分析》,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
    125.张春,王一江:《中国乡镇企业的性质》,见海闻主编:《中国乡镇企业研究》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7年版。
    126.陈建军:《苏南和浙南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3期。
    127.加塔克,英格森特:《农业与经济发展》,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28.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
    129.黎东升,查金祥:《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土地制度的功能缺陷和对策思考》,《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7卷第4期。
    130.黄铁平:《关于城乡工业化协调推进问题》,《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2期。
    131.荀大志:《九十年代我国双重工业化协调发展政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3年第4期。
    132.苗长虹:《区域城乡工业协调发展战略——以河南为例》,《经济地理》1994d第14卷第2期。
    133.吴建国:《乡镇企业发展需要创新制度》,《中国改革》2003年第7期。
    134.宝贡敏:《论乡镇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1期。
    135.李周炯:《乡镇企业发展中的地方政府作用》,《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136.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137.关风俊:《西部国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8.王自亮,钱雪亚:《从乡村工业化到城市化:浙江现代化的过程、特征与动力》,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9.谭庆刚:《双重转型中的乡镇企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40.万解秋:《农村工业化与政府推动》,《浙江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141.胡同恭:《论乡镇企业发展的政府环境》,《现代经济探讨》2003年第7期。
    142.刘志彪:《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社区政府行为分析》,《河北财经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
    143.陈鸿仪:《中国乡镇企业体制转变:市场自由化,契约形式创新和私有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4.李慷:《社会变迁中的中国农村社区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
    145.陈鸿仪:《中国乡镇企业体制转变:市场自由化,契约形式创新和私有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6.高帆:《交易效率、分工演进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147.聂华林:《发展生态经济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8.聂华林等:《中国西部三农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9.陈龙江,邓启明:《中国农村工业化的制度非均衡与政府角色》,《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50.张毅:《中国乡镇企业灵活的机制》,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
    151.白景坤,李依然:《论农村社区政府在乡镇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职能》,《农村经济》2006年第2期。
    152.刘玉来:《发展农村工业化教育是关键》,《职业时空》2006年第22期。
    153.把多勋,平惠敏:《制度变迁与东西部农村发展比较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54.聂华林等:《发展区域经济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5.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城市与乡村——中国城乡矛盾与协调发展研究》,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56.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57.《中国乡镇企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乡镇企业年鉴(1978-2006)》,农业出版社1989-2006。
    158.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1—2002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59.中国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年鉴(1988—2006)》,中国农业出版社1988—2006年版。
    160.农业部:《2005中国农业发展报告》,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
    161.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1—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6年版。
    162.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88—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1988—2006年版。
    163.国家统计局:《中国西部农村统计资料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
    164.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
    1.Rakshit.M,Labor surplus economy:A neo-Keynesian approach,Macmillan India Press,1982.
    2.Murphy.K,Shleifer.A,Vishny.R,Income distribution,market size and industrialization,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89.
    3.Murphy.K,Shleifer.A,Vishny.R,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big pus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9.
    4.Yasusada Murata,Rural-urban interdependence and industrialization,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2.
    5.Jorgenson.D.W,The Development of a Dual Economy Economic Journal,November 1961.
    6.Todaro.M,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ment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
    7.Harris.J,Todaro.M,Migration,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A Two Sector Analysis,America Economic Review 40,1970.
    8.A.Lewis,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The Manchester School,22(May),1954.
    9.Misra R P (eds)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Third World Countries ,New Delhi,1985.
    10.Rosen.R,Some comments on systems and systems theo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syste-rms,1983.
    11.S·Whiting,The Micro-foundation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Reform China:Property Rights and Revenue Extraction in the Rural Industrial Sector.Unpublished Ph.D.Dissertation.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MI,1995.
    12.Harold Demsetz.,Towar of property righ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y 196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