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开发区视野下的浦东治理模式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现代化进程在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自觉地进入了全球化大潮中,中国政治、经济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开发区成为这一过程的风向标、排头兵、试验田和示范区。建立开发区是国家改革开发战略举措中的制度性安排,开发区在发展探索中积累的体制机制等制度创新经验又丰富和支撑了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制度设计,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浦东的开发开放在中国开发区发展进程的时空轴线上,无疑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制度性推进中,更具备现代化转型的标本意义和战略内涵,我们将从制度变迁的角度,通过对浦东治理模式的梳理和探讨分析,从中系统反思区域治理模式与区域发展和现代化转型之间的关系,开发区发展的目标定位、治理结构和发展路径,并以此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道路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持续的启示和经验。
     浦东治理模式的“中国特色”,既有取自于整个“中国模式”的成功经验,也有“浦东模式”对“中国模式”的特殊贡献。浦东政府一直作为改革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以及被改革者,通过制度供给推动经济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改革。而对于正在处于“综合配套改革”新浦东,对治理模式的再改革,不仅是浦东新的发展阶段的自身要求,更是为全国提供制度性创新,实现示范和引领的使命。这之中如何运用已有的优势,如何克服固有的“路径依赖”,哪些经验特点只是在浦东区域所特有或在一定的发展阶段有效,哪些则是一种可以上升为普遍规律的方法和原理、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都是我们研究和思考的方向。
     浦东治理模式的核心是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对于浦东而言,政府的作用一方面在于推动建立一个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也在推动建立一个政社合作、共同治理的社会体制和机制。浦东治理模式的成功还在于路径和方法的选择。政治领袖和浦东建设者们制定了准确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这种“国家战略”的开发定位,有效提高了发展的起点,缩短了发展路径。在“纲领性”计划的框架和目标下,采用了渐进改革和增量改革的具体路径,表明培育体制外的增量部分,有效地冲击和改变了原有传统体制,为构建新的体制找到了具有更强有效性、示范性的路径,增强了新体制的活力,减少了新旧体制转轨的巨大过渡成本。浦东治理模式的基础在于高效精干的执行体系和有效的制度供给。在发展的基本思路明确后,一系列配套转轨发展的制度体系和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就成为发展的有效支撑。合理、高效的组织结构,清晰顺畅的运行流程和规范有序、充满活力公务员队伍都成为其中的有力支撑。
     浦东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模式实践,证明开发区不仅是中国模式和发展道路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承担了现代化转型的试验、示范、引领功能。开发区的治理结构应随发展阶段不同而相应调整,开发区的治理形态源于开发区基本规模和发展需求。而建设现代化新城、实现区域融合、产城融合发展应是开发区发展的终极目标。强调政府权威的合理性与政府能力的有效性,将“人”作为生产、生活、发展、建设和管理主体,推动成为开发区向“新城”转型。实现区域融合发展,是浦东开发开放的现实经验和发展目标。就中国现代化发展而言,浦东的治理经验提供了一种实践的路径。一方面保持着“政府主导”的强大优势,如市场体系的构建、社会组织的培育。同时,在具体的治理机制上,又从职能、机构、人员等要素上限制政府规模,使得治理行为在市场资源配置上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在社会管理中更多地拓展社会组织成长空间,合作共治,学会尊重市场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实践证明,政府的单向强势主导和一味消隐(简单“守夜人”功能)都无法提供发展的体制推动,必须探索政府与市场、社会有效互动的治理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渐进改革、增量改革和顶层设计、系统配套相结合,特定区域先行发展与区域均衡协同发展相结合。渐进改革,通过增量改存量,在新的历史时期更成为一种整体规划下的主动积极的实践步骤,而不再是一种没有明确战略目标的保守被动的权宜策略。浦东开发又是全局规划、顶层设计的,它的渐进路线只是在宏观规划和顶层设计的框架内,一种分步骤、分阶段的实施方式。以培育“增量”改变“存量”,这种渐进式推进、增量改革与顶层设计有机结合,成就了浦东发展的“奇迹”。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后,渐进式推进与顶层设计、系统统筹的有机结合将成为发展的加速器。在权力结构上,浦东治理模式证明由简单集中向差别化分权转变,由金字塔型权力结构向扁平化网状权利组织转变已成为一种发展的必然。不仅体现在行政系统内部结构上下互补、层级间职能权限的差异化配置,还体现在经济领域由政府主导的“市场化”和“分权化”改革,更需要在社会建设方面,通过“共同体”建设,使社会领域向“自组织”发展,形成社会共治机制。
     浦东治理模式是中国模式的一部分,浦东开发开放探索了中国改革开放升级的途径,实践了政府治理体制转型的具体路径,明确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方式,它是国际最有经验和中国本土实践与浦东区域特点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时代特征的道路,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前行,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一种可行性的发展范本,继续丰富和发展中国发展模式。
Since the initiation of its policy for reform and opening-up, China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nternational and has experienced dramatic changes for it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s. Development zones are vanes of these changes by playing the role as pilot field. To establish development zone are strategic measures in mechanism arrangements, and these development zones have been supporting and pushing China's reform to a further degree by contributing to mechanism design with their rich experience in mechanism innovation. On the map of China's development zones, Pudong, without any doubt, takes an important place to pass over experimental experiences, and thus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specimen to watch China's moderniz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he research to Pudong case in this article is expected to bring certain lights to the thoughts on the relationship of regional administration system and modernization transformation, on the strategic target, path and structur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is expected to bring some experiences to be borrowed, duplicated, or sustained in China's development.
     Pudong case is part of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China case, but on the other hand, makes its special contribution to the China case. As a pioneer in reforming and as a pilot field to experiment the reforms, Pudong government has been actively making reforming is public administration to meet the demands of its own developments and to fulfill its tasks to bring experience to the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novation. The issue that which parts of these experiences originated from the specific needs of Pudong at a certain time and which parts can be abstracted as universal values, methods and prototypes are always motivations and highlights of many researches.
     The core value of Pudong model is government-orienting developments. 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been dedicated to establishing an operation system on the basis of market economy, while building up a social system and mechanism with the core value of partner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the value of shared public responsibility. The success of Pudong model is also due to the path and methodology it has chosen. Political leaders and Pudong builders chose accurate target and path for its development. To practice Pudong strategy as a state mission effectively put Pudong at a starting point and presented a shortcut for its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guidelines putting forward the general plan and target, Pudong has been taking gradual reforms in concrete development tactics, which has reduced the transformation cost. The success of Pudong model lays upon a solid basis of efficient practicing system and abundance mechanism resources. Whenever the development tactics are identified, a series of supporting systems are established to effectively support these tactics.
     Pudong's practices with China's characteristics verify the role of development zones as pilot field, pioneer and engin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The administration system of development zones could be constantly adjusted at various development states so that the organizational design shall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local reality. In all, the final destination is to build up a modern region and integrate growth of less developed area with the developments of urbanized area. To establish the rational authority of governments with the tool of public efficiency, to highlight the role of individual citizen as the main functional body for economic growth, community management and local development, to pla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one package, and to practice the growth of industry with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 one integrity, these are experiences of Pudong strategy and are its target as well. Pudong case present a practical path for China's modernization process. In this case, the traditional government authority is still maintained, while on the other hand, the power, organizational and employee numbers of government are limited and the rules of market oper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s are fully respected. During this process, gradual reforming tactics and drastic changes are planed and practiced with the tools of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system design; the highlighted growth of certain area and the focus for industrial growth are combined with overall forwarding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The gradual transforma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overall planning and organizational design are practiced step by step and stage after stage. When entering a stage to face tougher challenges, China's reform needs to be further accelerated by combing the gradual transformation with top mechanism design and system renovation. When it comes to the power structure, Pudong case tells the destined necessity to transform from the centralized power to differentiated and degraded power system and from a pyramid power structure to a flat power network. This transformation is practiced in the administration interior system by designing the upper and lower organizations inter-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and by differentiating the power allocation among parallel organizations, is practiced in the reforms toward market operation and power decentralization, and even more importantly, is practiced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shared responsibility among official bodie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for community management.
     Pudong's administration model is a part of the China model. It is a case telling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hanghai's local reality and the specialty of this time. This case and its research will be continued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a prototype to genera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China's modernization and contributing more elements to the China model.
引文
1 刘建华主编.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定位和方向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1999
    2 任敬喜.中国开发区导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另可参见国务院特区办公室编.大有希望的事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周年3集,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林汉川,叶远胜主编.大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钟坚.世界经济特区发展模式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对开发区的地位和作用也进行了论述。
    3 陶一桃,鲁志国主编.中国经济特区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 莫里斯·迈斯纳,傅高义.俞可平等主编.海外学者论中国经济特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导论部分第3页
    5 樊纲.中国经济特区研究—昨天和明天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6 鲍克.中国开发区研究—入世后开发区微观体制设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内容包括开发区体制研究的相关理论、开发区及其体制演进、开发区超自主体制理论、开发区超自主体制典型案例、入世后新环境挑战与超自主体制走向等。
    7 朱永新.中国开发区组织管理体制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8 姜杰.体制变迁与制度设计—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体制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3-7
    9 林尚立.制度创新与国家成长——中国的探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朱德米.经济特区与中国政治发展.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10 张召堂.中国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李艳,吴次芳,叶艳妹.中国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通过城市用地理论及发展理论分析,说明开发区须向新城转型的必然
    11 莫里斯·迈斯纳,傅高义.俞可平等主编.海外学者论中国经济特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总序部分
    12 莫里斯·迈斯纳,傅高义.俞可平等主编.海外学者论中国经济特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7-15
    13 莫里斯·迈斯纳,傅高义.俞可平等主编.海外学者论中国经济特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经济特区战略的展开与课题高桥彰56-71
    14 莫里斯·迈斯纳,傅高义.俞可平等主编.海外学者论中国经济特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17
    15 李艳,吴次芳,叶艳妹.中国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8
    16 朱德米.经济特区与中国政治发展.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3
    17 有关“治理”的内涵、特征以及与“统治”比较分析,“善治”与“善政”的关系与区别等,可详见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8 参见罗西瑙:没有政府统治的治理,第5页,剑桥大学出版杜,1995年;《21世纪的治理》,全球治理1995年创刊号;转引自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引论部分
    19 参见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第23页,牛津大学出版杜,1995年;转引自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引论部分
    27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8.544
    28 参见亨廷顿:导致变化的变化:现代化、政治和发展,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45
    29 陶一桃,鲁志国主编.中国经济特区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8-30详细介绍了深圳等经济特区酝酿举办过程,其中就“出口特区”改为“经济特区”,主要认为特区固然要以办工厂企业为主,但也要搞楼宇住宅和其他经济事业,经济特区含义更准确。开发区发展沿革情况另可参见,朱永新.中国开发区组织管理体制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30 李岚清.在庆祝经济技术开发区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王秦丰,刘安东,刘振堂主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3
    31 李岚清.在庆祝经济技术开发区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王秦丰,刘安东,刘振堂主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7
    32 宋健.创造环境加速发展—在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在市市长座谈会闭幕式上的讲话;徐冠华.在开发区试点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王秦丰,刘安东,刘振堂主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3 16-17,47
    33 2011年1月日科技部宣布,2009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生产总值2.31万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2007.2亿美元,从业人员增至815.3万人,人均GDP达28.4万元。(见新华网)
    34 李艳,吴次芳,叶艳妹.中国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第8页
    35 分别为黑河、绥芬河、珲春、满洲里、丹东、伊宁、塔城、博乐、凭祥、瑞丽、畹町、河口、二连浩特、东兴。
    37 李正图.论我国开发区竞争优势的逻辑演进和平台功能建设.上海经济研究,2008(9)
    38 见党中央转发的《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经济特区的管理,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不损害主权的条件下,可以采取与内地不同的体制和政策,特区主要是实行市场调节。”陶一桃,鲁志国.中国经济特区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30页
    39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1
    40 虹桥开发区的规划面积只有0.65平方公里,闵行也只有3平方公里。
    41 见1994年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在视察深圳特区时的要求,也就是说,特区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明确自己新的历史地位和功能。
    42 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浦东新区管理委员会编.浦东开发开放十年.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8
    43 陶蔚莲.推进浦东开发开放与长江经济带隆起.上海综合经济研究1994(9)
    52 姜杰.体制变迁与制度设计—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体制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56-57
    53 朱永新.中国开发区组织管理体制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212
    54 莫里斯·迈斯纳,傅高义.俞可平等主编.海外学者论中国经济特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13
    67 上世纪末,为加强区域一体化进程,推动经济贸易等合作,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等。
    68 钟坚.世界经济特区发展模式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67
    70 姜杰.体制变迁与制度设计—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体制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38
    71 富承健一.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196—198。
    94 汪胜洋.跨世纪崛起:上海改革开放30年回顾、总结和展望.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454
    97 中央关于开发开放浦东的决定中,主要包括:一是明确浦东开发开放的四条指导方针:总体规划、分布实施;引进项目的起点和产业结构的层次要高一些;以外向型为主,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国外资金;把新区开发与老区改造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原则同意浦东新区的总体规划设想。三是确定了分层开放的基本设想。四是确定了开发开放浦东的10条政策。五是原则同意给上海以财力支持。1992年中央又给上海扩大5类项目的审批权和增加5个方面的资金筹措权。
    98 赵启正,邵煜栋.浦东奇迹.五洲传播出版社,2008:105-108
    99 浦东设置10个委办局,当时全国其他地区政府机构设置均为35个以上。
    101 社会组织:浦东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浦东社会组织发展情况调研
    102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369
    103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387
    104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51-53
    105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317-321
    107 李友梅.关于社会体制基本问题的若干思考.探索与争鸣,2008(8)
    108 De Jassay,1995转引自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527页
    109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527页
    110 所谓体制外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现在统称“两新”组织,主要是指在公有制之外发展成长的组织,不属于原有计划体制内能通过“人财物”管理的范畴。
    111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0
    112 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平新乔、莫扶民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9(252)
    113 鲍宗豪.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现代化.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
    114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8
    115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376、33。
    116 林尚立.权力与体制: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逻辑.学术月刊2001f5)
    117 弗朗索瓦—格扎维尔·梅理安(Frangois-Xavie,Merrien)治理问题与现代福利国家.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9(2)。转引自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6
    118 郭强,任福兵,朱姝.中国模式具有一定普适性.学术界2010(4),该文对“中国模式”引来世界许多国家效仿和实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指出各国的多层次实践表明中中国模式具有一定普适性。
    11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3
    120 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语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王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38
    3 参见第四章有关发展历程介绍
    123 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87-89
    124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3
    125 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126 林毅夫认为,许多文献中提到意识形态大多是因为它具有确认现行制度结构合乎义理或凝聚某个团体的功能。意识形态是人力资本,它帮助个人对他和其他人在劳动分工、收入分配和现行制度结构中的作用作出道德评判。因此,意识形态信念能起到弱化“搭便车”、道德危险和偷懒的功能。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27 按照吉登斯的归纳,意识形态主要具有三个功能:一是把局部利益表现为整体利益;二是否认矛盾存在,并对矛盾进行演变;三是通过具体化的方式使现状合法化。吉登斯认为,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合法化的工具,是行使权力、保障和掩饰局部利益的媒介。参见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128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
    129 胡伟.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化的经验—关于“中国模式”的探讨.江西社会科学,2009(3)
    130 胡伟.政府过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胡伟认为,从实际的政治运行生态而言,中国共产党结构、功能更接近于西方政治意义上的政府。
    131 张维为.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02-103
    132 胡伟.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化的经验—关于“中国模式”的探讨.江西社会科学,2009(3)
    133 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67-68
    134 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284页
    135 任晓.政府与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编制管理研究.1990-2010合订本市场经济的建立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介入。哈耶克所称的“自发秩序”也必须建立在国家和政府确立的法律和货币制度(市场经济的两大基石)之后,才能形成持续不断的发展机制。世界银行1998年的研究报告证明,如果缺乏“有效的政府”,有效的变革根本无法形成。
    2 任剑涛.政府何为?--中国政府改革的定位、状态和类型.唐晋主编.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政治新一轮“赶考”.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67
    137 任剑涛.政府何为?--中国政府改革的定位、状态和类型.唐晋主编.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政治新一轮“赶考”.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68
    138 任剑涛在《政府何为?》一文中,认为对有限与有效政府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一是有效政府是对有限政府的超越,因此有效政府必然不是有限政府。有效政府既要保证经济与社会发展,又要保证财富增长的同时进行公平分配,规模、职能会因此扩大。二是有限有效政府降低了政府威信、弱化了政府能力。
    139 张宇.过渡之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政治经济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84-106,93-94
    140 胡伟.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化的经验—关于“中国模式”的探讨.江西社会科学,2009(3)
    141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42 任剑涛.政府何为?--中国政府改革的定位、状态和类型.唐晋主编.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政治新一轮“赶考”.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68
    143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4
    143 卡尔·波拉尼.大转变:当代政治、经济的起源.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对于区域间不均衡发展有精辟论述。
    145 华生:启动现代化发展的新引擎http://blog.caing.com/article/3820/
    146 任剑涛:宪政分权视野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另可参见关于宪政与分权的理论阐释,M.J.C维尔.宪政与分权.苏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第一至三章。相关问题的论述,还可以参见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第十章“集权与分权”
    147 许成钢.政治集权下的地方经济分权与中国改革.青木昌彦、吴敬琏主编.从威权到民众—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196石磊、张翼、窦宗来.演进中的“中国模式”:战略、机制与架构.社会科学,2010(3)
    148 十七届二中全会出台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表述为:中央政府要加强对经济与社会事务的宏观管理,地方政府要加强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应该说为未来不同行政层级的不同功能划分指明了方向。
    148 李强.从国家构建的视角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6)。以层层行政区划为中介的各级组织,而中央则是纵向组织的最高层。这种组织体制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值得注意:第一,整个组织是高度中央集权的;第二,从单位到中央,所有层次的组织在结构上是同质的。单位是一个国家的缩影,它,乡、县、地、省在结构上亦具有相同特征。
    150 张曙光.中国经济转轨与社会变迁:经济学视角.学术研究2009(4)他认为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的选择模式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胡伟在总结中国模式的历史经验中,也将经济优先发展和政治优先稳定作为一条经验,对经济优先发展主要体现在政府主导的市场化和分权化改革,其中分权化的核心杠杆为“分税制”。
    151 同上
    15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2
    153 S.N.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2-8
    154 《民法通则》规定,机关事业法人、企业法人和社团法人。
    155 李友梅.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156 徐永祥.社会体制改革与和谐社会构建.学习与探索.2005(6)
    157 常绍舜.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现代化趋势的系统特征.系统科学学报,2010(4)
    158 李友梅.关于中国社会体制基本问题的若干思考.探索与争鸣2008(6)
    159 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渠敬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4、61
    160 李友梅.关于中国社会体制基本问题的若干思考.探索与争鸣.2008(6)
    161 李强.对“社会”及“社会建设”的思考.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1)
    162 李强.对“社会”及“社会建设”的思考.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1)其中,引述费孝通、梁漱溟对中国社会的认识,中国是家本位的社会,中国是家,一个个家族连接起来,缺少公共领域。
    163 刘建军.单位中国.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164 林尚立主编.社区民主与治理:案例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14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刘建华主编.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定位和方向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1999
    [7]任敬喜.中国开发区导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
    [8]国务院特区办公室编.大有希望的事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周年3集,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
    [9]王秦丰,刘安东,刘振堂主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3
    [10]林汉川,叶远胜主编.大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
    [11]钟坚.世界经济特区发展模式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12]陶一桃,鲁志国主编.中国经济特区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3]莫里斯·迈斯纳,傅高义.俞可平等主编.海外学者论中国经济特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14]樊纲.中国经济特区研究—昨天和明天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15]鲍克.中国开发区研究—入世后开发区微观体制设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6]朱永新.中国开发区组织管理体制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17]姜杰.体制变迁与制度设计—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体制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18]林尚立.制度创新与国家成长——中国的探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19]朱德米.经济特区与中国政治发展.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20]张召堂.中国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21]李艳,吴次芳,叶艳妹.中国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2]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3]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4]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5]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26]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7]胡伟.政府过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8]唐晋主编.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政治新一轮“赶考”.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29]张宇.过渡之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政治经济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0]李友梅.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31]刘建军.单位中国.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32]林尚立主编.社区民主与治理:案例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3]胡鞍钢,王绍光,周建明主编.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4]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中国现代化进程战略构想.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5]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36]张五常.中国的经济制度.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37]张维为.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8]汪胜洋.跨世纪崛起:上海改革开放30年回顾、总结和展望.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39]赵启正,邵煜栋.浦东奇迹.五洲传播出版社,2008
    [40]赵启正.浦东的逻辑—浦东开发与经济全球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41]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浦东新区管理委员会编.浦东开发开放十年.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8
    [42]钱运春,郭琳琳.浦东之路:创新发展二十年回顾与展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43]苏宁.浦东之路:政府制度创新经验与展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44]李正图.浦东开发公司模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45]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吴爱明,夏宏图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6]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47]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48]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49]M.J.列维.现代化的后来者与幸存者.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
    [50]塞缪尔·P·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51]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52]弗朗西斯·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53]S.N.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54]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渠敬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5]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56]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7]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58]吉登斯.现代性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59]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60]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语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王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38
    [61]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平新乔、莫扶民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9
    [62]富承健一.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63]M.J.C维尔.宪政与分权.苏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64]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65]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66]俞可平,田赛男主编.海外学者论浦东开发开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67]王浦劬,李风华.中国治理模式导言.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9)
    [68]鲍宗豪.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现代化.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
    [69]郭强,任福兵,朱姝.中国模式具有一定普适性.学术界2010(4)
    [70]胡伟.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化的经验—关于“中国模式”的探讨.江西社会科学,2009(3)
    [71]李正图.论我国开发区竞争优势的逻辑演进和平台功能建设.上海经济研究,2008(9)
    [72]亨廷顿.导致变化的变化:现代化、政治和发展,
    [73]胡鞍钢.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中国软科学,1995(8)
    [74]陶蔚莲.推进浦东开发开放与长江经济带隆起.上海综合经济研究1994(9)
    [75]姚中华.新加坡工业园区建设的启示.浙江经济,2005(4);
    [76]李友梅.关于社会体制基本问题的若干思考.探索与争鸣,2008(8)
    [77]李强.从国家构建的视角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6)
    [78]任剑涛.政府何为?--中国政府改革的定位、状态和类型.唐晋主编.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政治新一轮“赶考”.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79]谭旭峰.新加坡裕廊工业区的经验启示.中国高新区,2005(2)
    [80]李正图.论我国开发区竞争优势的逻辑演进和平台功能建设.上海经济研究,2008(9)
    [81]任晓.政府与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编制管理研究.1990-2010合订本
    [82]许成钢.政治集权下的地方经济分权与中国改革.青木昌彦、吴敬琏主编.从威权到民众一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196
    [83]石磊、张翼、窦宗来.演进中的“中国模式”:战略、机制与架构.社会科学,2010(3)
    [84]徐永祥.社会体制改革与和谐社会构建.学习与探索.2005(6)
    [85]常绍舜.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现代化趋势的系统特征.系统科学学报,2010(4)
    [86]李友梅.关于中国社会体制基本问题的若干思考.探索与争鸣2008(6)
    [87]李强.对“社会”及“社会建设”的思考.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1)
    [88]华生.启动现代化发展的新引擎http://blog.caing.com/article/3820
    [89]龙夫.开发公司模式的浦东实践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mroll/20100702/06598220697.sht 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